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篇1

息烽县水利局办公室2012年10月23日

县水利局开展帮村扶贫送温暖活动

10月16日,县水利局到九庄镇黄沙村开展帮村扶贫工作,并为该村4户困难群众送去400斤大米、80斤菜籽油等价值1536.8元物资及800元慰问金。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做好新一轮扶

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

求,县水利局按照部门职责

分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农村水利工

程,加强贫困地区水环境建

设,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确保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在201

2年底达90%以上,农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在2015年达95%。

在贫困户家里,县水利局帮扶队员都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并认真听取了该村村委负责人对本村今后发展思路等具体事项。(徐再厅)

县水利局开展退休职工重阳节慰问活动

时值重阳来临之际,丹桂飘香,秋菊溢彩。

10月22日,由县水利局党组书记罗修明同志带队,对水利局16名退休职工、1名贫困老遗属进行慰问,共为他们送去慰问金6100元。在老同志家

里,罗书记与他们亲切交

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

身体情况,带去了全体水利

职工的问候与祝福,祝福他

们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安

度晚年生活。在慰问过程

中,罗书记还向老同志汇报了水利局目前工作情况和今后发展思路,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老同志保重身体,发挥余热,为全县水利工作新发展贡献力量。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篇2

今年以来, 张家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层一线、村组农户家中, 手拉手地询问, 心贴心地交流, 把脉问诊扶贫开发良策,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惠民生。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 张家川县着力创新扶贫机制, 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管齐下的扶贫格局, 引导针对全县115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积极探索整合“五支队伍”聚集帮扶力量, 破解“三大难题”融合帮扶内容, 健全“六大机制”保障融合推进, 把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双联行动、劳务输转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抓手。2014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72.8元, 比2011年增长1419.8元, 增长49.76%。3年累计全县减贫7.27万人, 贫困人口下降到8.06万人, 贫困面下降到22.86%。

“现在, 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看到我们张家川人开的牛肉面馆、听到张家川人开牛肉面馆的故事。我前年参加了镇里举办的牛肉拉面培训, 去年帮亲戚干了一年, 今年自己也在武汉开了一家牛肉拉面馆, 一天能买将近一千元, 生意还不错。”龙山镇四方村90后小伙李启军说。

张家川县龙山镇四方村党支部书记马忠海说:“我们全村三百多户人, 在全国各地开牛肉拉面馆的就有一百多户, 其中有近一半人是参加了县里或者镇里举办的培训班走出去的。”

张家川县从2009年起就意识到清真餐饮业能使群众发家致富, 也就是从那时起对有意从事清真餐饮业的群众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特别是今年以来, 围绕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张家川县积极调整思路, 改进措施, 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以往乡镇、村组办培训班的基础上, 整合人社、扶贫专项资金, 在县职业中学建立“张家川伊香拉面师”培训基地, 对广大清真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基地式培训。

“张家川要发展, 满世界开饭馆”“伊香拉面师, 保你三十天成为技师, 一年成为大老板”……。一块块格外醒目的大型广告牌在张家川县境内随处可见。县劳务办主任马德告诉记者, 张家川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加大对老百姓从事清真餐饮服务业进行宣传引导的力度, 一方面加大清真餐饮集中培训力度, 现在张家川的清真餐饮一年能挣八个亿, 县政府把清真餐饮定位为发展经济的头号富民产业。

“我们盼政府能够在养殖技术和防疫方面能多给予指导, 销售渠道方面给予拓宽帮助。”恭门镇杨坡村村民杨建仁告诉记者, “我们家原来养四头牛, 在村上扶贫互助协会的帮助下, 去年又多养了三头, 年初镇上的干部和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帮我家也制定了扶贫发展计划和方案, 现在养牛已经达到十头了, 日子‘乐悠悠’的, 扶贫互助协会把我和乡亲们送上了致富路!”

“两人一头牛, 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 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 日子乐悠悠”。近10年来, 畜牧业作为张家川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扶贫开发给予了大力扶持, 先后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250万元, 在贫困村建畜牧养殖基地44个, 引进良种牛近1.5万头, 修建养牛暖棚近5400余座, 项目户年人均牧业收入1400元以上, 畜牧业已经成为张家川县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和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预计2015年年底, 张家川县将通过稳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 增加困难群众的牧业收入, 力争年内全县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81.88万头 (匹、只) , 畜牧业产值达到2.68亿元, 人均牧业收入1050元。

县扶贫办上半年社会扶贫工作总结 篇3

**年,在市扶贫办的领导下,在各级帮扶单位的共同帮助下,我县坚持以“政策引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的方针,努力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各级帮扶部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万元,为50多个贫困村实施街道硬化、水利、电力、技术培训等项目近100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县关于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各级定点包扶部门对定点包扶、定点扶贫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分别组织召开省、市社会帮扶工作对接会,加深各扶贫单位与贫困村的联系沟通,认真搞好对接工作,促进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措施得力。

1、根据省、市扶贫办的有关社会扶贫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帮扶力量,加强对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进,同时结合“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培训转移”项目,采取捆绑式项目实施扶贫,做大做强帮扶项目;

2、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对包村部门能否完成承诺事项进行跟踪督查;

3、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县委政府把各单位各部门帮扶工作,作为年终考核评先的一项依据,对帮扶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效果差的单位和领导予以通报批评。

二、社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直方面:今年以来,中、省、市直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成效明显。国家安全部自**年帮扶**县以来,主要领导多次到**调研指导工作。特别是去年5月3日,国家安全部部长亲临**检查指导工作。**年投入**万元为11个贫困村实施街道硬化、改水引水、农村电力改造、蔬菜大棚种植等帮扶项目;同时,继续协调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及省交通厅等有关部门为我县积极争取引淀入盐、朔黄铁路、**国道绕城段等重点项目。

省直方面:省国税局、省发改委等7个省直帮扶单位对口帮扶我县**个贫困村,纷纷深入贫困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去年以来,省国税局、省发改委、**供电公司等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共计**万元为所帮扶的贫困村实施修路、引水等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市直方面:32个市直帮扶单位已投入帮扶资金**万元,为帮扶的**个贫困村实施扶贫项目,其中:市扶贫办投入帮扶资金2万元为小营乡后陈村修路,**银行投入帮扶资金15万元为庆云镇黑牛王村修路,市人社局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为小庄乡赵庄村修路,其他省、市直对口帮扶单位纷纷根据自身实际,为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县直方面:我县积极开展县直单位对口帮扶工作,安排123个单位对口帮扶全县123个贫困村。截至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万元为10个贫困村实施修路、引水等帮扶项目。其中,县财政局、民政局、市管办、县医院以及**天元钢管有限公司等单位纷纷投入帮扶资金实施了扶贫项目。县委宣传部协调资金10万元为所帮扶的贫困村实施了修路项目,取得显著成绩。

**年,在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县扶贫办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着力抓好扶贫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上级下达我县扶贫培训资金60万元,其中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7万元,实用技术培训资金28万元,扶贫干部培训6万元。现将一年来扶贫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为扶贫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思想保证

我县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谋划开展全县的各项工作。同时,将扶贫培训工作作为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县扶贫办适时研究扶贫培训工作,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强化措施,明确了“以贯彻扶贫开发规划为主线、以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和政策理论为重点,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为顺利开展扶贫培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思想保证。

二、坚持“两并重”扩大培训规模,注重实际培训效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和提高扶贫开发队伍素质并重,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并重”的原则,针对广大贫困群众思想意识落后、信息闭塞、科技素质和基本技能低下等问题,我们先后采取办班、讲座、指导等多种手段,注重实际培训效果。**年,共举办养殖技术、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人员340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依托市培训基地和县职教中心,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培训贫困劳动力200人。组织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及贫困村干部参加的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100人次。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扶贫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带领广大群众

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多形式,广角度,使扶贫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采取集中办班、印发明白纸、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外出参观等方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乡一计,一村一策。在集中办好培训班的同时,为贫困群众印发农、畜、林知识明白纸8000份;进村入户进行实地指导13次,受指导群众达

2000余人;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分别带领12个村的120余名群众参观学习养牛、养猪、养羊、大棚蔬菜种植和食用菌种植技术。在内容上,紧密联系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因村施教,有的放矢,先后培训了小麦、玉米、枣树、棉花种植技术,秸秆青贮技术,食用菌种植技术,牛、羊、猪、鸡养殖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了扶贫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培训了贫困群众的艰苦创业精神。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涉及的主要专业有电焊、数控机床、车工、电工、计算机、美容美发等。

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一是组织贫困劳动力到劳动技能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并由基地负责安排到外地就业;二是结合我县管件、体育器材等产业较发达的实际,由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实行定单培训,并由基地安排学员到本县的企业就业。

四、**年扶贫培训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丰富培训内容,配合产业扶贫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群众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农业科技素质。

二是以市扶贫办确定的扶贫培训基地,强化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工作,重点开展电脑、电焊、美容美发等劳动力转移培训。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篇4

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县扶贫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保证在政治上不褪色,思想上不落伍,结合县扶贫办工作实际,制定2019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办思想政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线,自觉承担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使命任务,进一步深化学习、加强调研、推动创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工作任务

(一)大力推进理论武装

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制定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制度,开展好政治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引导干部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倡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每年集体学习研讨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和“**”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实践要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我办政工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广泛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利用“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学习强国”、“学干先锋”等平台,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提升素质。

搭建党员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适时对干部进行轮岗调整,着力构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健全思政工作机制

充实完善我办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党组书记李超同志为思政工作主要负责人,冯铭同志为思政工作联络员的工作机制,工作中坚持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把思政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坚持“一岗双责”,既抓业务,也抓思想,及时汇报干部思想动态,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

(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机关党建工作,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组认真抓党建、党组书记带头抓党建责任制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具体责任人的相关制度,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党章》和《准则》、《条例》,强化全体党员的党纪党规意识,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铁的纪律管党治党建设党,驰而不息纠正工作当中“不严不实”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五)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各类活动。深入推进本单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全面系统地进行阐释解读,引导干部职工深入理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扶贫宣传,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社区、街道、企业、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到联系点开展扶贫帮困等工作。充分利用10.17“全国扶贫日”等节点,认真组织开展扶贫“三下乡”主题活动、“10.17国家扶贫日”相关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办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思想政治学习作为政治责任、作为第一需要,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刻认识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能力。领导干部要自觉学,带头学,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分管科室掀起学习热潮,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

(二)形式多样化,增强凝聚力。要在抓好主题学习、创先争优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解决好“谁来做”“怎么做”的经验和成效,围绕增强政工队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系列调研,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

(三)工学两促进,增强实效性。充分发挥扶贫工作职能,努力提高扶贫服务能力,立足全省脱贫攻坚第一方阵,连战连捷争创连续四年“好”的等次。

**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

县扶贫协作工作要点 篇5

2020 年是县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恩施州人民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16—2020 年)》《区助推恩施州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精神,经区和县双方协商,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重要讲话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湖北省委、杭州市委和恩施州委、区委和县委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深入扶贫协作、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帮扶绩效,助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这一主线,坚持“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本服务、基本技能培训、基层组织建设”协调推进,聚焦聚力巩固提升,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凝聚两地合力,谱写东西部扶贫协作新篇章。

二、重点任务

(一)管好用好帮扶资金,筑牢防止返贫堤坝

1.精准谋划项目。继续实行“三个三”的项目带贫计划,突出重点、科学谋划,建设一批带动性和示范性强的重点项

目,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杜绝发生返贫现象。优化帮扶资金分配体系,继续坚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围绕提升特色产业、深化劳务和人才合作、补齐民生短板三大重点安排项目,确保产业就业帮扶资金占比超过 70%,90%以上的资金和项目用于贫困村贫困户。重点考虑能够直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确保帮扶项目惠及边缘户、监测户和留存贫困人口。(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项目涉及乡镇及县直单位)

2.加强项目实施与监管。严格落实实施项目联系人、月度通报和监督督查制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收益。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做好资金拨付、项目验收、项目审计、台账完善等工作,确保 2020年帮扶项目在 10 月底前实施完成,实现项目预期带动脱贫绩效。2020 年 6 月底前完成 2019 年项目“清零”工作。加强项目过程监管,按照《恩施州与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施项目建设要求,确保项目建设精准规范、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全力推进县行知幼儿园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项目涉及乡镇及县直单位)

3.加强项目绩效管理。组织开展对 2017-2019 年的帮扶项目回头看,确保帮扶项目资产和收益明晰、利益连接及时兑现、项目良好运行、持续发挥效益。根据恩施州要求完成县东西部帮扶项目形成资产的确权和收益管理。(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项目涉及乡镇及县直单位)

(二)加大产业合作深度,增强造血功能

4.推进特色农业提升工程。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农业产业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产品品牌培育”四大行动,帮助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在茶叶、箬叶、中蜂、中药材水果等领域促成两地农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优选特色农产品,扩大种植基地,推动县“四叶一蓄”主导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技术和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力度,围绕“绿色、有机、富硒”特色提升农特产品的品质。培育一批具有县域特色、市场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责任单位:县茶叶局、县林业局;区发改经信局、区科技局)

5.进一步完善“硒品入杭”消费扶贫体系。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消费扶贫“五四三”总体思路,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十大行动”,建立健全产品认定、统计监测和严格监管三项机制,进一步深化两地产销对接,推动有机茶、土蜂蜜、硒土豆等农特产品全面进入杭州市场,推动两地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和品控体系。充分利用杭州的市场和推广平台,全面进驻在杭州的恩施农产品销售点,组织参加茶博会、农博会、电博会等

推广活动,进一步推广“有机茶第一县”品牌。加大线上销售渠道建设,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发展“电商+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农产品。积极鼓励区党政机关干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城市人群采购农特产品。(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科技和经信局、县农业局;区商务局、清河坊公司)

6.推进旅游产业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两地旅游合作协调机制,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质”为重点,发挥杭州在旅游业的先发优势,推动两地“南宋文化和土司文化”旅游的共同发展。深化两地旅游企业对接,加大“屏山”、“董家河”等旅游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引导杭州旅行社开发、推广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手打造中短期疗休养线路,把打造成区市民及职工疗休养的集聚地。加强两地旅游行业交流活动,帮助完善旅游规划,培育旅游创业、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推动旅游业品质化发展。进一步创新“旅游+扶贫”的模式,探索和丰富“文旅融合带贫”“景区开发带贫”“乡村旅游带贫”“特色民宿带贫”“康养度假带贫”“旅游消费带贫”内涵,帮助高起点推动旅游产业。(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县总工会;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总工会)

7.推进“浙企入恩”工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修改完善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两地共同组织招商推介活动,利

用区各类宣传媒介推介。加强园区产业合作,探索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示范园,推动电子机械功能区和经济开发区在管理输出、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紧密合作。(责任单位:县科技和经信局、县经济开发区、县工商联、各乡镇;区发改经信局、区投资促进局、电子机械功能区管委会、区工商联、各街道办事处)

(三)加强“三个基地”建设,拓宽就业扶贫渠道

8.打造劳务输出基地。依托杭州恩施“1+8”劳务协作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驻劳务协作站的作用,及时为赴杭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权益维护等服务。协助县人社部门建立健全贫困人员就业信息库,结合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需求,在杭州市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两地合作平台协调杭州企业、劳务中介机构与县建立对口用工协作关系,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就业基地”,增加转移就业针对性,做到就业信息与贫困户就业需求精准对接,让贫困劳动力在更多的优质岗位上就业。有计划的组织两地劳务协作联席会议和专场招聘会,出台相应转移就业政策,充分发挥驻村“尖刀班”帮扶干部的作用,大力宣传赴杭州务工的优势和实惠,着力提高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区人力社保局)

9.打造扶贫车间就业基地。结合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入住扶贫户的就业需求,通过项目资金投入、市场主体

带动等,进一步整合资源,帮助壮大一批“有规模、运营好、带贫强”的扶贫车间就业基地,助力县经济发展。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扶贫车间务工。继续合理开发并切实实施好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多管齐下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鼓励和支持在鹤浙商企业吸纳贫困对象就业,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优先吸纳贫困对象就业。(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人社局;区发改经信局、区人力社保局)

10.打造技能培训基地。加强与人力资源机构和技能培训机构的沟通对接,开展烹饪技术、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医护养老等就业培训,切实提升贫困人员就业能力。精准对接杭州市劳务市场需求,开展岗前培训、订单培训,提升技能培训精准度,着力打造劳务品牌。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扶贫协作,组织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杭州市就读职业院校,通过政府补助实施免费教育并推荐就业。(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区人力社保局)

(四)培育“三支队伍”,激发人才支援活力

11.持续互派党政干部挂职。两地组织部要做好干部交流的统筹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多形式、分层次组织开展交流培训;区对口部门主动与县各乡镇、各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做好干部交流学习对接有关工作。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协作干部人才到恩施州挂职交流工作的通知》精

神,全面深入做好杭州挂职干部和专技人才的各项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

12.持续深化专技人才交流。两地进一步开展医疗、教育、农技等专技人才的交流,县全年选派 50 名以上各类专技人才赴区挂职交流,做到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持续深化医院、学校结对共建活动,积极争取和杭州医疗资源优势,做深做细 12 对医院结对共建活动,重点在相关学科建设、医务人员培训、远程医疗运用、医疗技术提升等方面加大精准协作力度,全面提升县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推进 12 对学校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区“智慧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两地学校务实合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用,促进县教育提质升级。继续推进县全域智慧教育“四个同步”项目和医疗“三个中心”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区委组织部、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

13.持续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根据和杭州的创新创业基因,发挥区在人力培训、创业指导等方面优势,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为全县贫困村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 200名以上,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的扶持力度,帮助提高创业成功率,形成由导师企业带动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人社局、县经管局;区商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发改经信

局)

(五)深化携手奔康内涵,凝聚更多帮扶力量

14.持续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进一步加强结对街道乡镇的交流对接,梳理完善结对关系,深化村和社区结对行动,全面深化结对内涵和层次,突出帮扶成效。深化两地相关部门的协作,在本部门行业发展、信息化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对接,推进各方面事业提档升级。深化医院学校组团结对行动,在教育医疗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方式,重点推进县教育医疗领域重点学科建设、紧缺人才培养等工作。(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各乡镇;区发改经信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各街道办事处)

15.持续深化“名誉村长”村企结对行动。进一步扩大企业与贫困村的结对规模,引导更多的浙商、杭商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担任贫困村“名誉村长”。深化“走亲连心 1+5行动”的内涵,发挥企业在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帮助重点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将留存贫困人口的脱贫和乡村振兴统筹起来。探索开展村企支部共建,帮助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县工商联、各乡镇;区工商联、各街道办事处)

16.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争取引导更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

“分类式”爱心帮扶活动,通过分类施策和项目化运行提高社会捐助的针对性和精准度。重点聚焦孤儿、贫困学生、重病患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促进两地慈善平台加强合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针对残疾人继续深化“五个一批”的精准帮扶体系,统筹各方资源,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残联、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民政局、县慈善总会;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残联、区工商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民政局、区红十字会、各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17.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联席会议制度,两地党政主要领导之间开展一次以上的交流互动,召开两次以上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督促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县不定期召开扶贫协作工作专题推进会,推动工作落实。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区和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的综合领导协调作用,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研究部署和推动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扶贫办;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经信局)

18.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资金和资产监管机制,加强项目资金和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帮扶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项

目资产使用管理规范。健全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有效规范管理县已建成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产,确保项目资产长期发挥效益。健全考核督查机制,严格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评价办法要求,区和县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纳入相关单位的工作考核。(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扶贫办;区考评办、区纪委、区发改经信局)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篇6

关键词: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对策,宁洱县

1 宁洱县畜牧业扶贫现状

宁洱县是全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12个县之一。全县有建档立卡户2537户9155人,占全县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11509人的79.5%。2016年畜牧产业脱贫以猪、鸡养殖产业为主,1408户建档立卡户5188人养殖生猪16876头,人均养猪3.2头;1129户建档立卡户3967人养殖土鸡172043羽,人均养鸡43.4羽。在扶贫措施上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加快了畜牧扶贫攻坚脱贫的步伐。

2 畜牧业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2.1 贫困人口分布点多面广

宁洱县属“老、少、边、山、穷”农业山区县,其贫困人口分布于全县9镇乡64个行政村539个村民小组,宁洱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09人,占农村人口15.98万人的7.2%。这给指导发展畜牧养殖业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

2.2 农村情况错综复杂、难度大

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1/3,在农村实施精准扶贫的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养殖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

2.3 农民素质有待提升

许多贫困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2.4 缺资金缺项目而返贫

一方面,贫困户缺乏资金投入,畜牧养殖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良好的畜禽养殖圈舍,卫生条件差、靠天养殖畜禽,无法抵御动物疫情的危害。另一方面,贫困户没有延续的项目支撑,导致贫困户无收入门路,难于避免重新返贫。

3 扶贫总体思路

3.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充分发挥畜牧产业扶贫增收作用,按照“瞄准对象、因户施策、扶持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结合全县各乡镇贫困家庭养殖情况,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利用养殖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3.2 基本原则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重点推进,发展主导产业的原则。全县以猪、牛、羊、土鸡产业为畜牧业扶贫主导产业。积极依托“扶贫项目+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让精准扶贫更精准、更有效、更有力量,逐步实现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致富奔小康。

3.3 主要目标

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实施猪、牛、羊、鸡畜牧产业扶贫等富民产业,实现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拟达到目标如下。

3.3.1 生猪产业

2016-2020年在全县9个乡镇64个村平均每年1460户建档立卡户发展生猪产业,每年出栏商品肥猪24000头,每年有5110人脱贫且不返贫。

3.3.2 土鸡产业

2016~2020年在全县9个乡镇64个村平均每年500户建档立卡户发展土鸡产业,年出栏土鸡226400羽,每年有1750人脱贫且不返贫。

3.3.3 牛产业

2017~2020年在全县9个乡镇64个村平均每年535户建档立卡户发展肉牛产业,年出栏肉牛1875头,每年有建档立卡户535户1875人脱贫且不返贫。

3.3.4 羊产业

2017~2020年在8个乡镇35个村平均每年105户建档立卡户发展羊产业,年出栏黑山羊2250只,每年有建档立卡户105户375人脱贫且不返贫。

4 畜牧产业扶贫资金需求

宁洱县“十三五”畜牧产业扶贫共需发展资金50000万元,其中,生猪产业30000万元,土鸡产业8500万元,肉牛产业10000万元,羊产业1500万元。

5 保障措施

5.1 精心组织,实现精准扶贫

加强对畜牧产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畜牧产业扶贫建设工作作为宁洱县扶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真抓实干,抓出成效。县政府成立畜牧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县扶贫办主任、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县国土局、县环保局、各乡镇政府、县农科局及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畜牧产业扶贫相关工作,组织县农科局全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深入到村、组、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更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全县畜牧产业扶贫目标任务。

5.2 制定土地支持政策

上级部门应合理规划和批准使用畜禽养殖、加工用地。一是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畜禽养殖区,合理安排限制养殖区和可养殖区范围;二是按照《畜牧法》的规定,把发展畜禽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解决。畜禽养殖用地与基本农田一并规划、配套建设的新模式,走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新路子;三是允许农户在自家宅基地周围改扩建畜禽圈舍,应免去一切审批手续和费用。并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发展畜禽养殖。

5.3 加强养殖技术指导

建立科技人员、良种良料良法直接到户的养殖技术推广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具体指导扶贫户建设猪、鸡、牛、羊标准化圈舍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池,及其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料制作,科学搭配饲草饲料,科学饲喂,饲养管理等农村实用养殖技术。

5.4 切实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

要让扶贫户牢固树立“减少死亡就是增收”防疫理念,生猪防疫以“321”免疫技术为主,重点防疫“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牛疫病防疫以口蹄疫、气肿疽、牛出败为主,鸡疫病以“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呼吸道疾病、鸡痘”等为主,羊疫病以“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等为主。并且要做到县不漏乡镇、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的高密度免疫法,畜禽免疫密度达100%。确保扶贫户畜禽健康养殖,提高畜禽商品率。

5.5 积极争取畜牧项目实施

应结合宁洱县山区农业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畜禽养殖资源优势,积极向中央、省、市争取生猪、土鸡、肉牛、黑山羊等养殖产业项目,加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养殖卫生环境,提高畜禽养殖水平,使贫困户依托畜牧产业扶贫项目得到增收脱贫和不返贫。

5.6 采取“扶贫项目+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畜牧产业化扶持模式

对畜牧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应采取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扶贫对象,公司把良种良料良法直接供给扶贫户,并与扶贫养殖户签订畜禽商品回收协议,回收时扣除畜禽种源、饲料等成本,而养殖专业合作社搞好养殖技术服务,把贫困养殖户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协调解决养殖技术难题,确保畜禽养殖增产增收。这样,以“借鸡生蛋”的方式既解决了贫困户资金短缺无产业支撑的困难问题,又使公司得到发展壮大,发挥了畜牧产业扶贫增收脱贫的作用。

5.7 建立畜产品加工企业

为拓宽畜禽产品销售渠道,避免供过于求滞销问题,引导培育壮大一批精深加工企业,使猪、牛、羊、土鸡产业向深度开发,推进现代畜牧产业链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倾斜支持畜产品加工、仓储、冷藏、市场建设,推进牲畜毛绒、骨、血等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使贫困户更多地分享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收益。2016~2020年在宁洱县建设大中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机制。

5.8 积极开展养殖技能培训

针对全县贫困户文化低,缺乏养殖技能的实际情况,应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到村组举办通俗易懂、实用、实际、实效的科学养猪(牛、羊、土鸡)技术,让每户贫困户至少1~2人参加培训并掌握畜禽养殖技能。

5.9 加强监测评价和考核

县健康扶贫工作会议总结 篇7

10月19日,蒲城县召开了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总结今年以来全县健康扶贫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健康扶贫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动员各方面力量,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

会上,县卫计局、合疗经办中心分别汇报了今年以来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县xx副县长梁梅出席会议并要求:一是各单位要保持清醒认识,要从健康扶贫工作与贫困县摘帽挂钩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按照《蒲城县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时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逐条落实措施;三是卫计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互相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措施;四是加大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力度,卫计系统新农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等信息系统全部归口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12月底完成居民健康卡发放任务;五是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督导检查。卫计局要进一步将健康扶贫措施细化分解到股室、到下属单位,明确责任、时限、任务,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县卫计局领导、县级公立医院、部分中心卫生院院长,各相关下属单位、股室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县2005年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篇8

一、~年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今年省级下达我县375户搬迁计划,市级下达我县550户搬迁计划。由于全县急需搬迁的任务重,我们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自我加压,下达各乡镇市级移民搬迁计划900户、省级搬迁扶贫计划450户。为了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依托盛市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使今年的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年初计划,截止11月30日,完成市级移民搬迁986户3936人。省级搬迁扶贫310户1107人,完成比例占72%,即将完工在建140户,占任务的28%。根据我县今年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的实情,我们多方筹资,争取到搬迁扶贫资金计划150万元,目前已到位75万元,其中省扶贫办下达搬迁扶贫专项资金45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30万元。尚有县发改委75万元资金计划还在协调落实中。基于此我们已于10月初下拔落实到各乡镇财政所危改搬迁扶贫资金84.4万元,由各乡镇财政所根据农户搬迁进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的要求,兑现落实到搬迁的农户。

二、主要做法

(一)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搬迁。围绕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搬迁扶贫我们以重点村为主,突出重点村重点户。年初,我们通过组建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至~年的省定重点村开展普查工作,将重点村需要搬迁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市级搬迁扶贫我们按照每个重点村村平30户的指标下达计划任务900户,按照优先重点村的原则,由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织上报实施。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的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在各重点村做好盛市搬迁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农户主动搬迁,提前搬迁,加快了农民搬迁脱贫步伐,加速了我县搬迁扶贫工作进程。

(二)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月办月结,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书记、县长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计划、交通、电力、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年初,县委、县政府组织扶贫部门,对全县移民搬迁和住危房户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摸底健全了我县1943户特困户住危房,4247户农户居住在高寒边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带贫困户的档案。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和搬迁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实施扶贫搬迁与解决特困户危房相结合,用今明两年时间彻底解决这部分特困农户的住房难。计划今年搬迁解决特困户危房900户。由县扶贫办负责包保450户,县民政局负责包300户,县财政局负责包保50户,县直85个部门负责包保100户。县委县政府将全县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进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办结,年终对各部门实行硬帐硬结,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扶真贫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置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置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重点采取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置搬迁。今年实施的第二批15个整村推进重点村下达了900户市级搬迁计划、400户省级搬迁计划,大部分都要求实行集中安置。三是危改扶贫搬迁,~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扶贫、民政、财政为主,县直各部门全体动员对全县900户住危房户实施危改扶贫搬迁,目前已完成80%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四是分散扶贫搬迁,去年全县分散搬迁713户,仅重点村曾家垭村一年就搬迁25户。今年,在全县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实施分散搬迁986户。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将省级搬迁和我县实施的危改搬迁有机结合同步实施。确保盛市级搬迁1000户和县委450户的危改搬迁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将搬迁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将搬迁扶贫工程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将扶贫搬迁与退根还林政策相结合。对搬迁的农户原有的田地进行退耕还林,既使农户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天然林保护的作用。

(四)规范程序,政策激励搬迁。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

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在搬迁前,做到“三表”齐全。年初,由扶贫办与各乡镇政府组织专班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搬迁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并由村委会签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后,以乡镇为单位向扶贫办上报年度搬迁实施计划申请和报表。确保了扶贫搬迁户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在搬迁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公开”。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市级搬迁扶贫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的,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危改工作相结合,介定对象是住草房、石板房的,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搬迁扶贫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市级搬迁每户给予1000元的补助政策。省级搬迁户按人口给予补助,1至2户人的补助2000元,3人户的补助3000元,4人户的补助4000元,5人以上户的补助5000元;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今年8月对~年省级搬迁的450户和~年市级搬迁扶贫的713户项目资金通过《今日xx》在全县进行了为期10天公告公式,将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搬迁扶贫工作公开透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洪涝灾害影响农户危改搬迁进度。今年8至9月连续两个多月的强降雨,使农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滞后,同时,一部分已建起的新房的农户受到地质滑坡的影响又重沦为危房,给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危房改造启动慢。在我县农村农户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4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由于没有自我投入,而政策扶持有限。为了能够建房,农户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建房,为此不能尽快启动建设。目前在建的农户有80%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资金筹集到位晚,资金及时到位迟缓。由于扶贫搬迁是年初组织实施,到年尾时才兑现补助资金,从搬迁实施到项目申报下达到县运转周期太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搬迁农户在实施搬迁中缺乏建设和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省级下达搬迁资金计划是扶贫资金45万元,财政资金30万元,计划资金75万元。现在,扶贫和财政资金已到位并下拨,但计划部门并不承认有搬迁任务,致使资金不能到位。经过多方筹集,还差89.3万元的资金。目前,搬迁扶贫工作已面临着验收考核,我们虽然通过组织专班多次深入农户未声明行督办,但资金筹集不能及时到位使搬迁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确保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完成。

(一)加强督导,确保进度。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开展督导。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展缓慢的搬迁户,督办进度。继续抓好盛市移民搬迁工作的月督办、月通报,确保搬迁工作任务~完成。

(二)加强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加大部门协力配合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好中央、盛市、县关于搬贫搬迁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争取到位的扶贫资金,及时兑现落实到户。同时对已下拔的搬迁扶贫资金,开展一次督查,确保资金及时下拔到农户。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1 篇9

安远、会昌、宁都,从8月1 1日至13日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刘永思主任一路走来,下田间,进村头,访群众,看企业……考察调研三县扶贫和移民工作。

安远:东江源头景色新

8月11日,刘永思主任来到素有东江源头明珠县之称的安远县。

在安远,刘永思主任先后深入扶贫重点村——车头镇龙头村、车头镇跃进移民新村、鹤子镇龙岗村、凤山乡东河村、山川潭万亩果业基地、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天心镇和新移民社区等地调研考察。

在龙头村,当看到该村通过引进外资发展了连片200多亩的蔬菜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时,刘主任十分高兴,赞许地对村支书说:“现在农村就是需要你们这样有经济头脑、又有经济实力的村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在‘十二五’我们要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探索扶贫资金的使用机制。”

在跃进移民新村,刘永思主任走家串户,与移民户拉家常,问寒暖,当听说移民户一半以上有果园,一半以上经营特色小吃产品时,他鼓励移民户要发展自己地方特色的致富项目,走规模化、品牌化路子。

今年江西的洪涝灾害一直牵挂着刘永思主任的心。6月份,他曾先后两次深入抚州、吉安4县15个乡镇村查看灾情,慰问群众,指挥抢险。这次来到安远,他仍放不下遭受洪涝灾害的困难群众,特地深入鹤子镇龙岗村、凤山乡东河村实地察看全倒户和水坝、引水渠损毁灾情。当听说龙岗村村小地组受灾期积水1米多深冲毁了16户农户住房时,他要求当地党政要关心受灾户的生产生活,为灾民解决实际困难;要整合农房改造、深山移民等资金做好全倒户的灾后重建工作,扶贫部门要加大对受灾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尽快恢复贫困户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安远县产业扶贫进程,刘永思主任不辞劳苦,陡步登上山川潭万亩果业基地观光台,深入扶贫龙头企业——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了该县脐橙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他强调:“山区贫困县要立足山区优势,寻找短、平、快的脱贫路子,围绕转移消化贫困劳动力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扶贫支柱产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要不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进程,提升科技含量,稳步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

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1934年,毛泽东在会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平乐·会昌》,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

近年来,会昌的扶贫和移民工作亦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景象。无论是扶贫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深山区的移民搬迁,还是产业化扶贫,都是一派勃勃生机。

8月12日,刘永思主任离开安远,来到会昌。

会昌县周田镇大坑村,近年来投资8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产业基础设施,使群众脱贫致富有了可靠的保障;筠门岭镇长岭垇背移民新村,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村入户路面全部硬化,小区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且每户都有一定规模的果业生产,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周田镇大坑村,采用整合各方面资金搞好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并为农户解决生产发展资金……这一切,令刘永思主任十分满意和高兴。他衷心希望会昌的扶贫和移民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使“风景”更加美好。他要求,扶贫开发重点村在生产,生活条件初步改善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好扶贫和移民资金,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宁都:有创意、有亮点、有看头

宁都是一片红色的故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宁都起义”在这里举行,著名的“宁都会议”在这里召开。

带着对这片红色故土的深厚情怀,8月13日,顶着近40度的高温,刘永思主任先后深入该县的对坊乡对坊村、黄石镇大岭村、春茂黄鸡专业合作社、江西翠徽实业有限公司、青塘镇知青移民社区、宁都县扶贫技校校址、宁都县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站在对坑乡对坑村富城加工橙开发基地,放眼望去,延绵数公里的加工橙,果实累累,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山下的搬迁扶贫移民新村,掩映在绿树丛中,景色清新。该乡党委书记温英俊向刘永思主任介绍说,基地采取以山地、劳力、资金、技术入股的形式,自愿签订协议,每户一人入社,实行以能人带动穷人发展生产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辐射和带动了周边村组乃至老區建设2010.15全乡加工橙开发,全乡开发面积达到4000多亩。刘主任对这种做法表示高度赞许,他说,这种实施扶贫项目,实现项目扶贫的事例很典型。对这种做法我们应加以奖励。

大岭村古樟参天、村容整洁,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这得力于该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各方资金,全面实施整村推进的做法。对此,刘主任给予了充分肯定,赞许道,这个村比镇好啊。同时,叮嘱村干部,要致力发展产业,引导,带动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在宁都县春茂黄鸡专业合作社,刘主任对该社实行的“保底收益”——即生产资金、技术、销售由合作社直接承担,确保养殖户出笼每羽鸡的纯收入不低于1.5元,使贫困农户处于“旱涝保收”状态的做法非常赞同,他说:“如一户贫困户能在合作社的扶助下实现年出笼黄鸡30000羽,按保底收入每羽净利最低1.5元计算,就有4.5万元的收入,那么这户人家一年就实现了脱贫致富。”

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江西翠徽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蘑菇、草菇、橘子、荞头等果蔬类罐头的出口食品企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自2007年以来,累计辐射带动48个贫困村4100户贫困户约12000人参与到草菇、蘑菇等原料基地开发建设。原本没有任何产出的荒山荒坡,如今却建起了一排排、一幢幢蘑菇房,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福地、宝地。对此,刘主任十分欣慰,他肯定道,就是要这样,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在宁都县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刘主任认真听取了公司的情况汇报,他对宁都开全国先河,创办扶贫开发担保公司,放大扶贫资金总量,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的尝试给予了“敢为人先、卓有成效”的高度评价,并指示公司领导一定要强化风险管理。

宁都一路看来,刘永思主任深有感触地说,宁都的扶贫和移民工作有创意,有亮点,有看头。宁都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

要求:“一瞄准,三有利于”

赣南三县走来,其扶贫和移民工作给刘永思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整村推进成效明显,移民工作成效显著,产业发展模式多样”的词语高度概括褒奖了赣州近年来的扶贫和移民工作。

而对于一个负责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的主官,刘永思主任的目光放得更宽更远。对于全省下一步扶贫和移民工作,刘永思主任提出了“一瞄准,三有利于”的工作要求。

一要瞄准贫困人口,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

今年,我们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根据贫困发生率,重新认定农村低保户和贫困户,为我们今后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明确了工作对象。今后,我们一定要针对这些贫困户,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贫困户研究制定特别的优惠政策,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减少贫困人口。

二要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

虽然通过近年来的整村推进、深山区移民、库区移民基础实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依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许多农业产业基地还有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今年洪灾之后,许多水利设施、路、桥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依然要坚持整合资源,以有利于完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

三要有利于提高农村贫困群众收入,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

扶贫和移民工作最直接的成效,就是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要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就必须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使他们收入高出贫困线;扶贫和移民工作做到好不好,就是看当地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多不多,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以有利于提高农村贫困群众提高收入为前提,改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意识,扎实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

四要有利于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和致富能力,做好扶贫和移民工作。

上一篇:好习惯伴成长作文下一篇:三年级我喜欢桃花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