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选5篇)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1

“热爱科学就是热爱真理!”费尔巴哈名言生动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深入评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清算了费尔巴哈的哲学信仰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家,他的理论归属于德国古典的形而上学主义。代表作《论哲学和基督教》、《神统》、《上帝、自由和不朽》等,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

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费尔巴哈早年在黑森州的海德堡学习神学,随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他的老师黑格尔说过:“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了哲学的全部意义。”费尔巴哈也说过:“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抽象对实在的关系如何的问题,整个哲学史其实只是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因此,在此书的第一章分析黑格尔哲学。恩格斯吸收并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将黑格尔头朝下的哲学体系颠倒过来,让他重新地用脚立地。第二章中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总结出费尔巴哈思想的主要特点其一为:提出用自然界代替存在,就派出了社会存在。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他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奠定了费尔巴哈唯物哲学理论的基础。此外的另一特点,他提出用生物学上的人代替社会人的思维,排出了人的思维的社会性。最终他得出人的本质就是生物学上的本质。他的分析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自然科学的原子概念转移到哲学中来,不理解社会生活的物质性。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人的思维和本质中都应包含社会属性。因此他理论中有机械论成分,后来马克思写的《费尔巴哈提纲》也批判了这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828年,费尔巴哈到纽伦堡附近的埃尔兰根学习了两年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学习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思想,对他理论中关于自然的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指出他对自然的定义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是“非产生、非创造”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这一理论是为整个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他认为自然界变化的原因是:它的存在和变化。时空与物质关系是: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形式。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他说:“思维和存在的真实关系只是这样;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这一认识与恩格斯产生强烈共鸣。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与物质。恩格斯指出:“观念的东西不

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费尔巴哈关于自然的学说也对后世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起到了借鉴作用。

1830年,费尔巴哈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他理论中关于人的学说也出现端倪。恩格斯经过层层剖析费尔巴哈的观点得出,首先,认为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维有是以自然界为内容、凭借身体和思维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凭着人的本质来认识自然界,实际上不过是自然界自己认识自己,因而是完全可能的。其次,提出人是以身体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这也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具体来说,大脑是肉体,灵魂与大脑分不开,没有大脑活动便不能思维,二者有差别,有统一于人本身。所以,以人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实体,是正确理解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前提。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认识哲学思想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他提出认识对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诚如这样,人类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这对于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恩格斯独具慧眼,他强有力地指出费尔巴哈对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问题,没有作出科学解释。其实,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人事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的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倘若他的理论中增添了这些恩格斯评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费尔巴哈哲学论也更添光芒。不过,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已经达到了形而上学学派的顶峰。

1839年,费尔巴哈发表《论哲学和基督教》费尔巴哈开始了他宗教思想中对基督教的批判,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三章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的的唯物主义以及他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对这一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褒扬,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公开的同基督教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传统宗教地批判。这一划时代的举动,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他敢于挑战权威的胆识值得后世学者学习。经恩格斯分析,他从三个角度批判了基督教。首先,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人对上帝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这一点符合唯物史观,上帝是意识的产物,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且能动创造出来的,是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其次,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指出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人的依赖感和利己主义。最后得出,宗教的反动社会作

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这一观点也没能摆脱狭隘的形而上学机械论思维模式。恩格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他没有辩证、能动、联系、发展地看待宗教,因而忽视了其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宗教是能解除人类精神痛苦的,起初的宗教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奥秘有了神秘的向往,逐渐产生了对自然的祈愿和崇拜,这种祈愿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用来战胜自然灾害和精神上的困惑。后来出现了圣者用这种人类习惯的信仰和依赖引导人们向善,于是就有了神教的思想和教义。我认为宗教可以源远流长,传承发扬,事实已经证明它并不是科学的死敌,相反是战友。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是受一定限制的,对于科学尚且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人们通过宗教信仰及时派遣,找到了可以令自己暂时信服的答案。这对于历史文明的滚滚向前,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有着磨灭的功绩。由此得出了费尔巴哈理论的缺陷,在第四章中,恩格斯顺理成章地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七十多页的书读完,却有读完鸿篇巨制般醍醐灌顶的感觉。恩格斯条理清晰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最为欣赏的是马恩的这种辩证思想。它是进取的,不是唯唯诺诺称是的。它是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而不是钳制我们思想的。真正的马恩思想,精神内核是批判的,而不是歌功颂德的。马恩在19世纪的大背景下,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自己对人类的伟大构想,他们提出了改造世界的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我们踩在了他们的肩膀上,我们也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当中有人选择转向,而不是裹挟在人流中前行,那么这会是马恩希望看到的,这也是他们哲学的真谛。

国际贸易学院

刘维佳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2

一、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费尔巴哈认识论植根于唯物主义基础

费尔巴哈是一位旗帜鲜明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现实的。 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产物,也具有实在性。 这不同于康德的认识路线,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与人通过感觉获得自在之物的观念是不同的,人通过感觉认识的是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本身,自在之物本身我们并不认识。 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是通过人的理智认识事物的现象而认识事物本身的。 康德将自在之物当作理智的产物,走的是唯心主义道路。 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错误在于, 它将人的本质对象化了,即把人的本质理解成在人之外的、不同于自身的“客观”存在物,又把自己想象的这种存在物看作人性化的、具有人格的对象,这样宗教的神和上帝便产生了。 在费尔巴哈看来,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实乃异曲同工,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万物本身之为被思想的物件,乃是因为人思想万物,万物之为理智产物,乃是因为万物对于人是个理智对象。 ……在人看来,直接地、不经判别地认识到的原则就是存在的原则,思想物就是实在物,对于对象的思想就是对象的本质,后天的就是先天的。 人把自然想成异于自然, 替自然假定一个异于自然本身的东西,假定一个仅仅存在于脑中、简直只是他自己的头脑的东西作为自然的实在性的基础和原因,这是无足怪的。 人颠倒了事物的自然秩序:他把真正意义的世界头朝下放着,把金字塔的尖端当成了金字塔的基础———把在头脑中或对于头脑是第一位的东西,把某物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当成了在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东西,当成了某物借以存在的原因。 ……所以人把理性或理智的实体、把思想实体当成了第一实体、根本实体———不仅在逻辑上是第一,而且在物理上也是第一。 ”[2](P479~480)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它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将存在当作了意识的派生物。 其认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仅人产生于自然界,靠自然界生活,人的意识也是自然界的反映。 自然界既是人生活、意识的源泉,又是人的认识活动的起点。 自然界并不受人的意识的影响和控制。 他认为,哲学的开端既非上帝,亦非绝对观念,哲学源自于有限的、确定的、现实的东西,比如自然。 “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 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 这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 ”[3](P108)由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跃然纸上。

(二)费尔巴哈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

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对立,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共有的特点。 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感觉、人的观念、人的思想都是客观世界的产物。 而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不仅是唯物主义反映论,而且是感性的、直观的反映论。 所谓直观即人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对象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的反映形式,它不经过中间环节,是对客观事物直接而生动的反映。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即是没有经过中间环节的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费尔巴哈首先强调感性、 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认为感觉、直观、经验是认识的起点,在对事物的认识中,只有通过表象才能深入本质。 只有依靠感觉、直观和经验来把握事物本质,才具有认识的可靠性。 因此,他认为只有从经验、感性发端的哲学才有生命力。 人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对象世界的。 通过人的感觉,人的认识对象转变为自己的感觉对象,主体的人通过感觉实现与认识对象的同一。 对象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感觉来认识,“只有感性的事物才是绝对明确的;只有在感性开始的地方,一切怀疑和争论才停止。 直接认识的秘密就是感性。 ”[4](P107)相对于虚无缥缈的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紧紧抓住感性存在, 以可以把握的感性存在去理解意识和上帝,其认识论路线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其次,费尔巴哈认为直观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直观不经过中间环节,不需要中间过渡,不需要任何证明,没有经过大脑的抽象和加工,通过眼睛、鼻子等感官,直观直接作用于认识对象, 直接通过自身确证认识对象,直接与认识对象同一,因而是绝对真实、无可怀疑的。而理性认识的方式,需要通过信息筛选、加工、处理获取符合自我价值标准的信息,并不可靠。 “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 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才是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 ”[3](P178)直观较之于思维,具有很多优势,它不给事物以限制和束缚,不作任何规定和决定,没有任何原理和法则,有的只是感觉的对象,因而只有直观的对象才是确实存在的对象。 再次,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具有被动性。 感性直观的认识路线必然会导致认识论的被动性特点。 因为, 按照感觉—直观—接受的认识路线, 认识过程不经过任何中介,不施加任何影响,原封不动的接受感觉器官的信息反映,费尔巴哈试图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 他的新哲学就是要从思想、 意识的对立物———客观物质世界中,通过感性直观获得对对象世界的可靠认识,这样,人与对象之间就形成了完全的被动、领受关系。 此乃其认识论的突出特点。

(三)费尔巴哈认识论是感性的可知论

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对象世界,人的感官“不多不少”,正好可以认识全部的世界。 感官、感觉对费尔巴哈认识论具有重要价值。 他认为,人通过感官获得的感觉是在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空虚世界中唯一能确证的东西。 人通过感官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获得感性经验。 “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 ‘自我’———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 ”[3](P172-173)可见,费尔巴哈的对象世界既包括外在的自然界和人,也包括内在的人的精神和意识。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与康德有根本区别,康德的认识论把现象与本质、思维与存在对立起来、分割开来,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康德哲学中,他把本质看作理智的产物,把存在看作感觉的对象。 感性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现象,而没有存在的本质则是本体,是单纯的思想,是根本性的东西,亦是理智的本质。 他认为, 理智本质作为思想的存在物才是自在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 费尔巴哈反对康德将 “真理性”和“现实性”分离开来。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对这个矛盾进行扬弃,才能达到理智与对象的统一,得到“同一哲学”。 这样,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以感性为工具,将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理性与经验等对立范畴统一起来。 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认为他的神学唯心主义跟斯宾诺莎神学唯物主义不同。 黑格尔哲学将“自我的本质放在‘自我’之外,从‘自我’中划分出来,将它作为本体,作为上帝而对象化。 但是又像斯宾诺莎对待物质那样,将自我当作神性本体的一个属性或形式,从而宣布———间接地和颠倒地宣布———‘自我’具有神性,人对上帝的意识就是上帝的自我意识。 这就是说:本质属于上帝,认识则属于人。 但是在黑格尔哲学中,上帝的本质事实上不是别的,就是思维的本质,或从‘自我’,从思维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 ”[3](P152)可见,黑格尔的绝对哲学实质上就是神学,其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的。

费尔巴哈的可知论既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又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既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又强调人的认识能力。 既认识到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又认识到矛盾的统一性, 这都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进步之处。 费尔巴哈认识论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思想启发作用。

(四)费尔巴哈认识论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感性的可知论。 对其认识论的评价,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 在19 世纪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主宰的德国思想领域,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唯物主义立场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首先,他提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 有意识的、属人的实体,则在其发生的时间上是第二性的。 ”[2](P523)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他坚持物质第一性。 其次,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对象之间,费尔巴哈以感性之桥将主客体连接起来,摒弃了不可知论。 尽管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但他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指明了方向。 正是在费尔巴哈直观感性的反映论之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了感性实践的认识论。[5]

虽然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重新推上哲学的王座, 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恢复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但是,这一哲学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在费尔巴哈那里,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他强调的是人的感性认识。 尽管他也提到了人通过眼睛看到的事物只是事物的表象,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 人认识事物要将对象本身和关于对象的表象区分开来,但总体上,他并没有将认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次,尽管费尔巴哈也讲实践,但他所说的实践只是一种生活实践,并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活动。 他没有认识到,人除了有认识世界的反映能力,还有改变世界的能动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是可以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的, 而且即便是认识能力,对于他也还只是一种直观的认识能力,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再次,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唯物主义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进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上就转变为唯心主义的了,因此,他的认识论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6]

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启示

(一)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

感性直观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突出特点,他强调人的认识活动不经过中间环节,以获得原汁原味的“真实信息”。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那种直接通过自身就能确证自己,而不需要其他事物或者某种中介来确证的事物才是无可怀疑的、 绝对真实的事物。这种事物就是感性的事物,即人通过感官可以直接认识的事物。 这种事物以自身而不以其他事物为存在根据。 只有这种感性事物才能终止一切怀疑和不确定性。 但这种感性直观有很大的缺陷,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7](P502)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领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 费尔巴哈通过感性直观,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 通过自己的感官,人可以全面把握自然事物的表象,如通过眼睛、耳朵、 鼻子等感觉器官获得关于自然事物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表象信息。 对于诸如“市民社会”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单个人的活动,通过感性直观也能获得直接的认识。 但如果以感性直观来认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时,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感性直观只能处理通过直接的观察可以获得的信息,对那些内在的思想、心理,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这些抽象的、 无法直接观察的思维活动和内在联系,感性直观就无能为力了。 费尔巴哈亦无法给予唯物主义的解释和说明。

尽管费尔巴哈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费尔巴哈不承认理性认识。 一方面,费尔巴哈并不否定理性认识。 他认为思维和精神就是理性,理性“按其内容,除了说明感觉所说明的东西而外,并未说明什么其他的东西; 它不过把感觉分散地、分别地告诉我的东西,又联系地对我说明,正因为如此这种联系才被叫作理性、而且就是理性。 ”[3](P252-253)对于感性不能认识的这些分散的对象,可由理性认识来把握。 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理性认识,只是停留在对感性材料的联系加工,还远没有上升到对感性对象进行科学抽象的层次。 另一方面,费尔巴哈不仅承认人的理性认识,而且意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我提出了感觉,作为对人和现实的标准即标志和基础。 当然,不是动物的,而是人类的感觉;不是感觉本身,不是没有头脑、没有理性和思想的感觉,因为甚至纯粹的视觉都需要思想。 ……但一如感性若无思想便等于零,思想,即理性,若无感性也同样地等于零。 ”[3](P252)费尔巴哈意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将理性认识上升到应有的认识论高度。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头脑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工具和生理器官。 头脑既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来源,也是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来源。 用哲学理论名词来说,作为哲学的工具和手段,思维和直观的作用不同。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是哲学学派和体系研究的原则,是一种间接的认识;直观感觉则是“心情”的需要,涉及的是“生活原则”,属于直接认识。 只有将存在与本质相结合,将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将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生活和真理。 费尔巴哈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不一样。 “思维从现象中分解、寻找、抽出统一的、同一的、一般的规律;但为了找到它,思维必须首先感知感性的现象。 ”[3](P253)他又说个别现象是不证自明的,“没有思想的感性止于个别现象;解释个别现象不用思考,不用批评,不用研究,不与其他现象比较,而直接通过自己来解释。 ”[3](P254)思维直观的作用在于把彼此不相关联、彼此分离的感性事物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以及与其他感知的事物发生联系。 可见,费尔巴哈已经产生了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而达到真理性认识的思想火花。 但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在费尔巴哈那里,两者总体上仍然是分离的,没有内在的、必然的关联,感性和理性分属于感官和大脑两种不同的器官的功能,理性认识并不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活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感官形成的,对事物表象和外部特征的认识或理解,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人的认识过程的这两个阶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在认识活动中,随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

(二)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从总体上、根本上看,将这种“新唯物主义”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不准确、不深刻的,而应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系统中,作为理论基础、‘普照的光’、思维辐射轴心的是‘实践’范畴,而不是‘历史’范畴。 ”[8]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之一就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到了认识论领域。 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认识论是实践认识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和本质特征。 而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尽管他也经常谈到实践,经常使用实践的概念,例如“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3](P108)又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3](P248)但是费尔巴哈的实践与马克思的实践是不同的。

费尔巴哈承认,他在进行理论批判时采用的是抽象的观点, 他把关于人的理论观点归之于哲学,把实践观点归之于宗教和神学。 “站在实践观点上,人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用场,去同一切事物打交道;而站在理论观点上,则是为了事物本身去同事物打交道。 ”[2](P511)费尔巴哈这种实践观和马克思实践观有根本不同,他所说的实践仅仅指人的生活实践,即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实践活动。 在他看来,实践就是生活,生活即实践。 “在理论中否定我们在生活中、 在实践中肯定的东西;把我们在实践中宣布为本质的东西,在理论中又仅仅当成现象,把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同一的本质分解为两个异种的本质,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3](P210)费尔巴哈只看到了生活中人们对物质实在的需求,只看到了生活实践,即在生活中通过感官可以直观认识的实践,而没有认识到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社会的实践、历史的实践。 他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侧重于人的感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 他不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没有看到这些物质资料的满足是建立在人们的基本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既是片面的,又是肤浅的。 而对于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怎么产生的、真理如何来进行检验,费尔巴哈作了初步的探讨。 费尔巴哈认为,真理依靠人的感官来获得,人的感性直观是认识真理性的保证。 对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 他只是以人们的生活实践来进行判断,不知道社会实践对检验人的真理性认识的作用和价值。 他不了解,即使是感官直接看到或听到的事物,也可能是假象而未必是真理。 很多时候真理无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发现,它只能通过历史的实践逐渐地显现出来。 马克思实践认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他只是直观地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虽然他找到了与唯心主义纯粹的思想存在不同的感性存在,但他仅仅只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存在,而不是看作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为,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对象世界不仅是主体的认识对象,而且是人的改造对象。 主体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感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识世界的,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因此,“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7](P500)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能判断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 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费尔巴哈认识论以人本主义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这一立场相对于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这一立场也导致了其认识论的局限性———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费尔巴哈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中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原则,但对于自然存在的内在属性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认识,费尔巴哈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一方面,他认为自然存在是客观的、物质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但是,他不知道这种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演化过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类生活的自然界实为人化的自然界,不可避免的带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打上了人类实践的标签。 人类生活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 ”[7](P528)另一方面,他仅仅是把人当作自然的存在物、自然的一部分来看待。 他没有认识到,人的存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对人的考察,除了通过感官获得的直观认识,还需要对人的内在思维和相互关系作社会的、历史的理解。 而且,在认识活动中,虽然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是认识的对象,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自然世界,同时,自然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人自身。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存在,更没有认识到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的社会意识。 对于人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意识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固然也具有意识, 但动物的意识和它的本能是结合在一起的,动物没有类意识,人具有类意识,因为人有具共同的自然属性的感觉器官, 可以获得相同的感性认识。 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属性的人,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人的实践亦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实践、生活实践,他没有揭示人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性,这种社会性、实践性不仅表现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中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自己掌握的生产资料压迫、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 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互相对立的阶级。 这种对立的社会阶级关系用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方法是无法科学认识和真正理解的。 对这种阶级矛盾的解决,费尔巴哈就只能通过抽象的爱的宗教发出几声空洞的爱的呓语。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4](P59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它以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 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一定社会阶段,一定社会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社会意识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与对立从根本上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从根本上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矛盾的解决,决定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 在人类历史上,这种矛盾的解决大都是在某一社会阶段,当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桎梏后,以通过社会革命变更经济基础的方式释放这种束缚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他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在唯心主义垄断的世界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 然而,其认识论也有历史的局限性。 他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通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来理解对象世界,将以感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进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摘要: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3

通过对马克思写于1844年5月底到8月间的<手稿>与写于1845年春的<提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进程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的一个涵贯始终的信念是每个”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都应赢得与他的”个体性“相称的”自由",这是马克思思想中最富生机的精神性状,它使马克思最初的思想端倪在一个确定的生长点上生发为愈益圆融的理致,也是马克思在其思域愈益拓展和其灵思之触角愈益伸向纵深时一直不曾稍改运思的初衷.

作 者:吴萍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刊 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4(11) 分类号:B01 关键词:马克思   手稿   提纲   比较  

★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综述

★ 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论文

★ 早期的近义词

★ 情报综述范文

★ 红花 综述范文

★ 医学综述范文

★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 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 钢琴综述范文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4

内容讲解

一、写作背景

恩格斯《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它是恩格斯应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机关杂志《新时代》编辑部要求为评论施达克的《费尔巴哈》一书而写的。原文发表在该杂志 1886 年第四、五期。1888 年恩格斯略加修改加上序言,作为单行本出版。同时,恩格斯还把马克思在 1845 春写的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这本书的附录一起发表。

自从 1871 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时期。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除了公开镇压工人运动外,还在思想意识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反动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康德主义。他们用康德的伦理唯心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的地位,诬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简单拼凑。“新康德主义”当时不仅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普遍赞赏,而且还渗入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因此,为回击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歪曲,彻底清算和批判新康德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战斗性和纯洁性,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恩格斯写了这本著作。

二、中心思想

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联系及根本区别,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人类认识史上引起的伟大革命,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内容讲解

本章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及其革命意义,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方法和体系的矛盾,论述了黑格尔哲学派的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的意义。本章共 18 个自然段。

(一)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作用(第 1 — 2 段)1、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

以德国 1848 年为背景,展开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分析和批判。指出 1848 年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经济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对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和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的分析,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社会作用。19 世纪的德国和 18 世纪的法国一样,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黑格尔哲学虽然奉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但他的辩证法思想却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的。他的辩证法表达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黑格尔哲学的革命因素,是用唯心主义的体系包裹起来的。因此,黑格尔本人不但没有遭到迫害,反而得到德国反动政府的赏识和支持,被任命为大学教授,他的著作被当作教科书。

(二)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第 3 — 7 段)、以黑格尔一个著名命题为例,分析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的著名哲学命题是“凡是现实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个命题集中地反映了黑格尔的哲学的两重性,既有为现有的普鲁士封建国家制度,为现状作辩护的一面,又包含着对现状的否定,论证了改变现状的必然性的一面。恩格斯剖析了黑格尔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即一切作为过程而存在,都是暂时性的,都处在不断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它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必然性。2、指出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1)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以辩证法的发展观,打破了形而上学的传统观念,结束了认为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2)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 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上升运动,人们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终极真理”。

(3)揭示了历史的辩证法。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上升的运动。3、恩格斯概述了唯物辩证法基本思想 第一,关于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过程是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灭亡,由低级向高级不断上升的过程。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也如此。

第二,关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其根源是客观世界。

第三,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稳定是相对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辩证的统一。

(三)指明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方法和唯心主义体系之间的矛盾(第 8 — 10 段)、黑格尔哲学是以所谓“绝对观念”为基础的,整个体系是描述“绝对观念”自我发展和认识过程。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外独立存在的宇宙精神,实际上是上帝或神的代名词。在黑格尔看来,“绝对观念”不是僵死的,而是能动的,处于辩证的发展的过程。“绝对观念”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最后它的全部内容在黑格尔哲学中,完成了最终的认识。

由此可见,在 黑格尔辩证法与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而他的辩证方法是为其体系论证的,服从他的体系的需要,因此,恩格斯指出,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闷死。、分析 黑格尔革命的思维方法,得出其温和的政治结论的阶级根源。

黑格尔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哲学不能不反映资产阶级的特点。德国资产阶级既反对专制制度,又不敢割断同封建君主的关系,既想革命又害怕人民。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使黑格尔哲学以抽象的思维形 式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 革命要求,而不敢把革命行动付诸于实践,因而革命的思想方法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3、黑格尔哲学的巨大成就

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唯心主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但是,黑格尔哲学的成就是巨大的。恩格斯概括为两点

第一,黑格尔哲学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阐述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黑格尔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一生著述十分丰富。

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给哲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哲学家们不要一味追求那种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过去一切哲学家们所建立起来的哲 学体系都不是最终的,所谓最终体系,只是哲学家们的主观愿望,而客观实际是办不到的。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第 11 — 18 段)1、说明 黑格尔学派解体的过程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原来独占地位的 黑格尔哲学开始分裂了。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使各种不同的政治党派在理论上留下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 各种政治力量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出发 , 在黑格尔哲学那里找到理论根据。这是黑格尔哲学解体的理论上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这是黑格尔学派解体的阶级原因。围绕着当时德国有实践意义的宗教和政治问题,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激进派和保守派,在 哲学上就是青年 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

在 黑格尔派解体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有一大批坚决的青年黑格尔 派分子,在反对宗教的斗争中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其中费尔巴哈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及其影响。

费尔巴哈原属青年 黑格尔学派,他在 1824 年前是相信上帝的,1824 年他转入柏林大学听黑格尔讲哲学时,便开始转到理性方面后来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怀疑,从 1886 年起,费尔巴哈开始批判神学,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决裂,而转向唯物主义。1841 年他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出版了,宣布了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胜利。

恩格斯阐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费尔巴哈的最大功绩,就是在唯心主义长期统治德国以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同时也分析了费尔巴哈学说的消极影响,对反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真正的社会主义”作了尖锐的批判。

最后,恩格斯强调指出,在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中,黑格尔哲学一直没有被批判地克服。费尔巴哈抛弃了连同辩证法在内的整个黑格尔哲学,但并没能制服这种哲学。对黑格尔哲学采取“扬弃”的态度,即抛弃其唯心主义体系吸取其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实现哲学的革命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要完成的任务。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精辟地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批判了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本章共有 24 个自然段。

(一)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知论的对立。(1 — 7 段)• 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根源。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哲学基本问题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在远古时代,人们由于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如做梦)以及某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神的观念。从这时起人们就开始思考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即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奴隶社会产生哲学以后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一直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传统宗教斗争的开展,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就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2、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及其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精神是本原,自然界是派生的,即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相反,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哲学上一切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立的两种答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认为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是立足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可知论者。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如 黑格尔,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他认为现实世界归根到底不过是精神派生出来的。3、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对不可知论作了彻底的批判。

虽然绝大多数哲学家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不能彻底认识。这些哲学家就是不可知论者。在近代,休谟和康德就是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对这种不可知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从理论上进行了批判。但是单靠论证,不可能彻底驳倒它。

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对不可知论作了彻底的批判。他指出:“对这些以及其它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他举了有机化学和天文学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作为它的基础,这就在认识论上实现了革命的变革。

(二)分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 8 — 20 段)• 指明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实质,分析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的偏见。

费尔巴哈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认为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则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但是费尔巴哈由于不赞成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对“唯物主义”这一名称有偏见,不愿意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唯物主义。他的错误就在于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同这种世界观所表现的特殊形式混为一谈。2、指出 18 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世纪唯物主义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以下三个缺陷:

(1)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2)形而上学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在它看来,物质运动只是简单循环重复。

(3)历史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即唯心史观。它把历史看作是毫无联系的偶然事件的堆积,是供哲学家在说明各自历史观点时任意解释和引用的例证和插图的汇集,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3、指出费尔巴哈没能克服 18 世纪唯物主义局限性的原因。

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费尔巴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在历史领域中不可能摆脱传统的唯心主义的束缚,建立起唯物主义历史观。其次,由于他脱离社会实践,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不了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因而不能从革命实践中革新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可能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结论。

(三)批判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第 21 — 27 段)、指出施达克离开哲学基本问题去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必然造成的混乱。

施达克认为,费尔巴哈由于“相信人类的进步,”追求“理想的意图”承认“理想的力量”,所以是唯心主义者。恩格斯从道德理想同唯心主义的关系,人类从事活动的特点,哲学史中的事实三个方面,批评了施达克的这种错误观点。、指明了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根本原因。恩格斯指出,施达克的这种错误观点,事实上是向那种把唯物主义歪曲为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把唯心主义说成是信仰“美好世界”的资产阶级庸人的偏见,作了不可饶恕的让步。其实,庸人们表面上贬低物质享受,实际上是一伙真正迷恋物质享受的伪君 子。他们只是在“唯物”过度感到懊丧而遭到破坏时,才空喊要信仰什么“美好世界”。

本章进一步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伦理学的唯心主义,指出了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

(一)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第 1 — 9 段)、揭露了费尔巴哈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的错误及其唯心主义实质。费尔巴哈尖锐地批判了基督教,但是,他并不是要废除宗教,而是要使它完善化。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心灵关系就是宗教。但是,人的感情和宗教并不是一回事。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就在于:他不按照本来面貌去看待人们之间的感情关系,而是把它神秘化,把这种关系提高到宗教的地位,企图在本质上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无神的宗教,这无疑是荒谬的。2、批判了费尔巴哈夸大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而这些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之所以能伴随历史的一定转折完全是由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因此,不能把人类的历史归结为宗教的变迁史,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变化。、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在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社会里,人的感情总是有阶级性的,根本就无所谓纯粹的人类感情,我们更没有理由把这种感情尊崇为宗教。同样,如果把阶级斗争的历史歪曲成为教会史的单纯附属品,那就使人们“对历史上的重大的阶级斗争的理解”成为不可能了。

(二)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唯心主义(第 10 — 25 段)、揭露了费尔巴哈伦理学把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实质。

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中谈到的人是抽象的人,他的伦理学把这种抽象的人当作出发点。在人们之间纯粹的两性关系之外的关系中,他只看到道德这一个方面。这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他是承认一种思想关系。他所说的道德是抽象的人之间的抽象的道德,在这里,同黑格尔比较起来,显得十分肤浅和贫乏。黑格尔用唯心辩证法观察问题,他的伦理学在形式上是唯心的,但内容是现实的。费尔巴哈则相反,他在形式上是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但他所理解的人都是脱离社会现实的,脱离历史发展的人,所以他的伦理学在内容上是抽象的。费尔巴哈的伦理学,既是唯心主义的,又是形而上学的。2、深刻地指明了费尔巴哈道德观的阶级实质和危害性。

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是认为人人都是有追求幸福的欲望,而他的道德原则是合理的自我节制和对人以“爱”。根据费尔巴哈道德论,资产阶级股票证券交易所是实现费尔巴哈道德原则的最好的地方,善于投机谋利的资本家是最有道德的人。因为在交易所里,每一个资本家都带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同时也没有

妨碍别人追求幸福的欲望,而且只有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做成交易。如果这个资本家赚了钱,就是最有道德的。因此,恩格斯得出结论,不管费尔巴哈的主观愿望如何,“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这就是它的阶级实质。

在费尔巴哈那里,爱是万能的,它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克服实际生活里的一切困难,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宣扬超阶级的“人类之爱”只能起到调和阶级矛盾,取消社会革命的作用。3、概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作了小结,明确提出了马克思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任何道德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费尔巴哈企图创立一种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普遍的道德原则,结果是“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恩格斯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而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利益的要求,制定了一整套道德标准,有些是专门用来要求别人的,而他们自己从来不受这些道德的约束。

(三)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第 26 — 27 段)1、费尔巴哈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

从认识根源上看,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费尔巴哈反对研究抽象的世界,把自然界和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否认人的革命实践对改造人和自然界的决定作用,把人看作是纯粹抽象的人,生物学上的人,因而不能真正地了解人的本质。他在批判宗教时,虽然也能正确地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但是在说明人的本质时,又回到了宗教唯心主义立场,用抽象的人的崇拜代替了对上帝的崇拜。

从阶级根源上看,费尔巴哈是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脱离革命实践,一直在乡下过着孤寂的生活,因而他不懂得 1848 年革命的意义,不能随着实践前进。、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终归有人去完成。费尔巴哈所没有走的一步,总是有人要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要用对现实的、阶级的研究来代替。历史唯心论要用历史唯物论来代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在 革命实践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崭新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本章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哲学革命,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共有 26 个自然段。

(一)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思想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第 1 — 8 段)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是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他也没有跳出作为“科学的科学”的旧哲学的圈子;他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他丢掉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出现的唯一结出真正果实的派别,是马克思主义一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把黑格尔哲学简单地放在一边,而是继承了他的辩证法,并对它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重新唯物地把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把概念的辩证法看作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恩格斯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伟大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意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思想映象即观念,都处在永恒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但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有暂时的倒退。但斗争的结果,必然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我们就能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认识上和方法上克服形而上学的错误。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在 18 世纪末以前,自然科学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把自然界当作既成不变的事物进行孤立的研究,因此形而上学方法在这时有其历史根据。但是到了 19 世纪,当自然科学进入到整理材料的阶段,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可以过渡到把各种自然过程作为有机的整体来研究,系统地考察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时候,这就在哲学领域内敲响了旧形而上学的丧钟。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 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是细胞的发现。1827 — 1889 年间,由于显微镜的应用,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是组成动植物有机体的最小单位。世界上的一切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以至人类,都是由细胞的增殖和分裂引起的。细胞的发现,说明了各种生物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通过细胞的变异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第二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2 — 1848 年德国科学家迈尔表达了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英国的焦耳进行大量实验,精确测定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数量关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是处在不断转化过程中,物质运动是客观的,只能互相转化不能创造和消灭。

第三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发现。1859 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说明有机界有自己生长和发展的历史。现存有机界中的全部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由最初少数原始单细胞生物发展起来的,而原始单细胞生物又是由蛋白质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以及唯心主义的“上帝创造论”以致命的打击。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证明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是相互联系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此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使自然观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基本原理。(第 9 — 25 段)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

恩格斯指出,要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贯彻到历史领域归根到底就是要从事实的联系中,发现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一般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不同,是在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中发展的,但他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客观规律的,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要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不能停留在研究人的动机上,而必须研究隐藏在人们动机背后的动力,即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任务是一切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唯心主义都不可能完成的。

恩格斯指出,要研究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要研究那些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的动机。通过研究这些动机去发现隐

藏着的动力,即社会的经济条件,这样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恩格斯在这里的论述,包含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恩格斯在分析历史发展的动因时,首先论证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发现历史的动因和它的结果的联系。大工业出现以后,由于经济关系、阶级关系非常简单化了,使人们探究历史发展的真实动因有了可能。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阶级斗争更加尖锐化了。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恩格斯以英、法两国的历史为例,有力地证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欧洲封建社会末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深刻地说明了阶级斗争、社会发展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又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只能通过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法律等政治制度

恩格斯分析了政治、法律制度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而进行的。因此,“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传统的唯心史观颠倒了这一关系,把国家看作是决定性的东西。这种观点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国家的意志,总的来说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说明。国家和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私法也是这样。近代欧洲国家的私法,如英国、法国、普鲁士都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保留和利用了一些过去社会的法律的旧形式,但它们绝不是脱离经济关系的,超历史和超阶级的东西,都是该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表现。法律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学家,差不多都不认识国家政权同经济基础的联系,都没有说明政治斗争的经济原因。(2)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它们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继承性,它要利用前人所创造的思想成果和思想材料,“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唯心主义思想家,由此否认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联系,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对这些思想材料如何加工,并向什么方面发展,是由利用它的那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支配的。从哲学上说,15 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当时出现的资产阶级哲学,以及 19 世纪的高度抽象的黑格尔哲学,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变革都和经济基础有密切联系。因此,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仅把旧哲学从自然领域中驱逐出去了,而且把它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了。旧哲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留下来的,不过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形式逻辑和概念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代替各种具体科学的“科学的科学”,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结束语

在结束语中,恩格斯通过分析 1848 年革命以后德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理论的态度,集中地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

(一)说明德国资产阶级哲学衰落的阶级原因。(第 1 段)

1848 年革命后,“有教养的”德国资产阶级由于取得了统治地位,于是就丧失了过去那种对理论研究的兴趣,而热衷于发展资本主义事业。在 1848 年以前,当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时候,他们积极从事理论活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理论上的准备。而在 1848 年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对理论兴趣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庸俗浅薄的折衷主义和唯利是图的市侩思想。这时,资产阶级已经和工人阶级处于公开对敌的时代。

(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第 2 段)

1848 年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失去了对理论的兴趣,现在德国人对理论的兴趣表现在工人阶级中,他们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因为工人阶级革命理论的

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的锁钥”,把社会发展看成首先是生产发展史,是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德国古典哲学就终结了。

四、重要意义

《费尔马巴哈论》是恩格斯写的一部经典性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总结性的光辉篇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费尔马巴哈论》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述,明确提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费尔马巴哈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和科学性的统一,从而使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费尔马巴哈论》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以及同在的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我们进一步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分析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5

北方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石,是“两课”体系中历史最久、也最稳定的课程。历经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1993我校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两课”改革试点单位后,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多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研组一直致力于把这门课建设成高水平的优质课程。1998年,本课程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经2003年复评,再次被评为“校级优质课”,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测评中,本课程多年来一直处于优秀课程前茅。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申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现将近年来课程建设情况及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是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骨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新时期具体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学科阵地之一,一方面必须充分贯彻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性和时代先进性;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必须时刻关注和吸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以最具知识性、科学性的内容教育学生,充分遵循和体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本课程根据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加强并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教育,坚持以“三观”教育为核心,体现时代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需要。

二、近年来课程建设的概况

1、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以奠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我们首先致力于抓好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

教研组由资深教授担任课程建设指导,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教学组长,定期召开教研室会议,研究教学和组织政治与业务学习。教研组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建立教学规范,实现规范化教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相互听课,促进教学交流,在教研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了试题库、集体阅卷和教师考评制度,实行教与学的考核结合,考核公正、规范。

教研组活动突出教学问题讨论、理论问题研究、社会实践等主要环节,以提高团队整体水平,为搞好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问题讨论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对学习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充分表达和交流意见,使教研室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理论问题研究是教研室活动的中心内容。我们采取专题主讲制,提前准备,其他教师随时提问,互相切磋。使教师知识面不断扩大,理解层次加深,逐步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考察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对扩大教师的视界,了解抽象的理论如何反映现实具有重要意义。教研组每年组织赴各地考察或进行“红色之旅”,如在浙江、江西、上海、四川、陕西等部分省市的社会考察,使教师有机会接触实际,增强授课说服力。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讲授中教师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信仰坚定,心系学生,在教学中倾注满腔热情,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从哲学高度解决学生深层 次的思想疑惑。教师备课充分,资料丰富。善于互相学习,切磋教学经验。同时我们欢迎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说明。对于学习哲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还给予个别指点和具体帮助。

同时,我们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更多学生的直接参与,通过开展学生上台作主题发言、以班为单位选派代表分组辩论、自愿结成小组集体写作论文等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只选择重点问题来展开讲授,提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多地开展研究讨论和撰写小论文——这种在西方被称为“Seminar”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被证明富有成效。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为使抽象的理论学习生动而不枯燥,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如,哲学课中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们给学生放了一段十分钟的短片。并给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下课搜集资料,准备下次课讨论,而且讨论的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可使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同步思维。这样既有利于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主动看书、关心国内外的时事,并学会认真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对提高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讲解一节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备课、做成课件的形式,准备十到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并且讲课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由于学生专业的差异,学生制做课件的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有区别。通过这种互换位置的教学方法尝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方式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启发独立思考和平等讨论问题;学教材和读经典著作相结合,注重夯实基础和理解思想方法;读书与写论文相结合,注重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理解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的更新上,我们努力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探索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想象生动、直观逼真、引人入胜的特点,它能够把抽象枯燥的理论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式体现出来,教育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克服了“空洞说教”的弊端,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及重大国内外事件的音像片引入教学过程,为理论教学服务。如宇宙大爆炸学说、爱因斯坦相对论、意识的起源的资料片,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等抽象的理论。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哲学原理具体化、生动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较以前更好的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于延庆召开的暑期备课会上,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现状,结合我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初浅了解和运用于教学的初步尝试,我们以《关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哲学课教改实践的几个问题》为题,作了一个主题发言,基本内容包括:公共哲学课教改面临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的机遇、制作多媒体课件所需技术支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大关键等。这个主题发言的内容,后由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内部《简报》详加介绍,应该说,对北京市各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媒体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后来,在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这一教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内容构成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方式方法的新颖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使用制作的易操作性和可开发性;听课对象的广泛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以此获得了好评。曾在北京哲学研究会组织的活动中做观摩教学,在2003年底学校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

3、改革考试方式取得一定的成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考试形式应体现综合性评价原则,即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小测验。每学期安排两至三次随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第二,校外参观、撰写观后报告,并对报告加以点评,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形式。第三,课堂讨论。教师确定讨论的大范围,由学生拟定论题,学生主持,并由学生代表 组成评委,评定优、良、一般三个等级。它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其口才与胆量,因而是平时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依据。

期末考试除了常用的闭卷形式外,我们也曾尝试开卷形式等。总之,我们希望考试应成为敦促学生自觉学习的激励机制,而不是其不得不加以应付的负担。

4、加强服务于教学的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以教研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们积极参与教改与教学研究。完成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校教改课题2项。另外,在研的课题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规划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北京市教委课题,1项校级重点教改课题。

课程教学组加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涉及价值理论、人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文化理论等,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已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研究了当前理论教学和学生思想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经济活动中的文化问题,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等研究的有关成果,推动了教学的理论深度、时代感和针对性的提高。

近年来完成的教改项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喜闻乐见互动式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校教改重点项目“面向素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改革”也将结题。现已出版了理论研究专著、合著及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论文30余篇,其中教改论文6篇。这些教改与学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推动了教学的深入,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程教师队伍已非常顺利地实现了新老交替,形成了结构合理、具有学术后发优势、富有活力的教研团队。

目前,课程任课教师5人,全部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教授所占比例较高,但整个队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

全部为中青年教师,年龄梯次适当、结构合理。25-35岁教师2人,35-45 岁2人。45-55岁教师1人,形成了一支在结构较好的师资队伍。目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形成了一支中青年相结合、年龄梯次合理的教师队伍。

知识结构有互补性,学历层次较高。目前,1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1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他教师都获得硕士以上学历,课程组成员之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中国传统哲学、近现代西方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专业分工,在互补的基础上构成了整体优势。

中青年教师培养有计划并得到切实执行,取得良好效果:一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作访问研究;一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计划三至五年内哲学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0%。

6、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增加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为“两课”的建设和发展给以经费的支持。特别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两课”改革方案下达后,学校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两课”教学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在教研室经费投入、图书资料等方面大力支持。学校委派党委副书记亲自抓“两课”教学。他们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同院领导一起参加课程内容讨论,组织师生座谈,及时了解授课情况和学生反映,提出改进办法,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7、注重课程整体发展,教研成果稳步增长

获我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校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北京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三、基本特色和存在问题

1、基本特色

▲注重哲学素质教育,使本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到核心课程的作用。

我校是教育部人文素质教育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人文素质教学是我校的传统 6 特色。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是哲学教育。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提高人文素质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与对当代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与对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思想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析结合起来;与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哲学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与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通过我们的工作,本课程不但真正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同时发挥了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的作用。

▲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研、收看影像资料及主题讨论等形式,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尽可能结合热点问题以实例加以阐述,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化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伟大变化,体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时代性与实践价值,如: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然科学博物馆,观看录像《意识的萌芽》或电影《宇宙与人》等,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唯物辩证法这一部分,可就“坚持唯物论,反对伪科学”进行课堂讨论,并组织参观有关科普展览,还可与学校宣传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内容的橱窗、板报宣传等活动。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使深涩的理论趣味化,并使学生学以致用。

▲运用信息化多模式教学系统,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有良好的沟通。“计算机校园网多模式教学系统”是我校自主研发的开放式模块化网络教学平台(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使用这套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传统的教学过程的任何环节,同时具有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强、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等特点。本课程通过对这一系统的有效利用,课程基本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师生之间也有了非常好的沟通,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基本形成了以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媒体四要素组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指定时间段在线答疑和不限时探讨问题;接受并认真反馈学生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相互沟通,发挥积极的教 书育人作用。

2、存在问题

由于生师比例较大,有些改革措施还不能全面适应。教学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

四、精品课建设的进展情况及努力方向

1、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的学习研究型团队,提高整体的教学科研能力。哲学课程组一贯注重师德建设,“德业双修、学行并进”是我们共同的座右铭。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加强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不断实践的内容,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哲学课程组一贯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多年来,在学校的支持下,通过培训、在职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目前,本课程组已经是一支学术功底扎实、教学水平业务水平较高、知识结构新颖、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学习和研究没有止境,还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同时,不断拓宽哲学教师的知识面、拓宽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

●在3-5年内,有博士学位者应达到80%。

●在近5年内,本课程组高级职称教师(含副高职称)比例争取达到80%。●考虑再引进青年教师1名。在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全面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作为承担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主要课程组,必然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人员紧缺,教研组也将考虑再引进青年教师1名,以保持课程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进一步增设有关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课程的需要。

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一种整体的观点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我们课程组将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一支关系融洽、群策群力,既相互协调、帮助又各自发挥主体性的队伍。

哲学课程组在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所有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制定各种激励措施,逐步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并在一些重要的科研方向上形成合力和优势。

2、哲学理论研究得以加强,哲学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提高。

深入广泛的科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研究是促进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增加课程教学科学含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保持教研组发展后劲的根本措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组将围绕批判性思维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伦理文化建设、哲学诠释理论、思维学与精神学研究、西方后现代理论、科技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等论题进行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在一般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哲学教研组全体教师重点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难点及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这些问题主要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集体主义精神、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的辩证法、现代化与人的自我实现、“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共产主义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等相关问题研究。同时,吸收他人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融入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课程教学的科学含量。

同时,进一步加强教改研究,增加教改立项,并不断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积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动向,及时搜集有关资料,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相应的课题组集体攻关,适时加以推广应用。

3、加强教改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

●努力探索“研讨式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不但要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研讨式教学的转变。为此,要适当增加学生参与研究和讨论的环节,通过师生对话研讨、设置专题教学、撰写专题论文、教学音像作品观摩、专题演讲与辩论会、自由发言等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搜集、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完善和推广“问诊式教学法”。

所谓“问诊式教学法”,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学生向教师咨询有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向学生询问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不存疑或有疑不问,答疑时间流于形式等情况,教师要主动质疑,在答疑时间等以适当方式邀约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加强以实效性为导向的系列教学改革。

进一步加强面向素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综合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与实效性,以教学实效性如何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推动一系列小的教学改革。

●同时,还要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大气力。

每位哲学教师要制作一套有自身特色的电子演示课件,并在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基础上,开发出一套更精良的、可通用的课程演示课件。同时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专门培训,回学科后进行传授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举办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提高全体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4、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社会要求,尝试新的考试方式改革。

在期末考试原来采用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考试方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其它行之有效的考试方式。

●尝试和逐步推广“择优撰写论文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择优撰写论文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是根据较大范围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更愿意以撰写论文的方式作为期末考试的方式,同时为了确保学生研究并撰写论文取得切实成效而准备采取的一种改革方式。具体操作是以一定方式在学生中择优选出约10%的学生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作为期末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以代替期末考试;其余的学生则进行统一的开卷考试。这些学生的选取根据上课回答问题、课堂分组辩论、课下读书笔记、平时论文写作等方面综合评定,确定名单。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写作课题,并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论文的成绩来确定,不再参加统一的课堂考试。

这种考试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促使学生为争取以做论文的方式进行考试而抓紧平时的学习,培养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思路,改变传统重视考试结果的 学习思路。这也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5、拓展新的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各项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社区或者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接触现实生活。在社会实践经验和课堂的理论教学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思维特点,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哲学并没有脱离生活,而是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从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维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社会社会生活中领悟、学习哲学。

选择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将学生带出去,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

●我们将努力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

如:自然博物馆、北京科技馆、中国天文馆、锦绣大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等,定期组织学生去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开展形式多样的参观、考察活动,尽可能与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事先应有周密地计划与安排,对于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专门时间给予正确引导,以帮助学生增强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利用寒暑假学生回家的机会,给学生布置调研题目,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实践性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从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6、进一步加强主干课程建设,拓展素质教育延伸课程。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中心课程建设,整合课程内容。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合并。教学内容立足基本原理,追踪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及时反映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7、加强教材建设,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由于本课程教学的特殊性,教材由国家统一审定发行,因此,我们执行有关规定,不编写教材,只编写教学辅助教材。

●充实、完善《哲学素质教育经典案例选析》。

在以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案例选编》基础上,按照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整理编写《哲学素质教育经典案例选析》。

8、加强资料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进一步加强学科资料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与研究资料库内容,选购、不断更新相关资料,及时补充案例及相关音像资料,提高资料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发掘各种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幻灯片及教学影像片分类整理,在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学演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现实性更强、音像效果更好的通用电子课件。

优化辅导教学资料。将重新整理编写的《哲学素质教育经典案例选析》。结合历年考研辅导材料,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集》,供学生上网自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组将以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市级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为学校建设成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费尔巴哈论 (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荐阅读:

上一篇:just的用法总结下一篇:所有高校名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