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类文本阅读题(精选8篇)
探究题分析教案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解读:要求考生的答题应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解读:“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写作意图类)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个性解读类)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赏析与探究作品的内涵
一、考点透视: “作品内涵”,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就小说来说,作者通过叙述故事所传达出来的对生活的感受,通过塑造人物表现出来的赞赏、贬斥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作品的主旨和写作意图,作品所展现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素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这一切都在作品内涵的范围之内。了解一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如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有人另作概括,指出主要是: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身体力行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3、民族心理: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崇尚宁静,爱好和平;爱好自然,追求光明;知足、稳重;叶落归根,安土重迁,游子思乡。
4、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其重要内涵的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
6、“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再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三、解题方略:
回顾常见探究题型:
•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探究本文“„„”的深刻意蕴。
•通过阅读本文,你领会到怎样的人生哲理? •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包含了作者的复杂感情。•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请结合全文分析。•请你就对“„„”“„„”“„„”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作品的深刻内涵,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仅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还要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1、小说内涵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1)从情节入手。小说表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从这件事中能反映出什么样的主题。
(2)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小说中有几类人,从人物的的性格命运,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命运来看小说的主题。
(3)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典型环境上把握主题。
(4)从小说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主题。很多时候小说的主题隐藏在小说的精巧的构思中,要能认真分析小说的构思特点。
2、小说标题在小说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是主要情节的高度概括,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是表现主题的重要方式。理解标题内涵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见《审丑》)表层义,即小说中关于标题的具体的实在的含义。
(2)引申义,也就是由表层义引申出来的更深层含义。
(3)象征义或比喻义,就是由表层义的本体所象征或比喻的抽象的精神品质方面的含义,这个含义一般和主题表达相关。
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情节的转折(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表现主题其画龙点睛作用。
2.文章第⑪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二)(2012新课标)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
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 “拿茶!”
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3)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4)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5)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6)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7)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8)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9)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10)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11)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12)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竞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13)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14)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15)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16)他那一把琴被按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17)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概述。(4分)
答:
2、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答:
2.结合文意,分析 “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5分)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6分)
学习小说, 我们都是从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入手, 职业高中的学生, 大多语文基础较为薄弱, 对文章阅读较浅, 仅仅能够把握大概的故事情节, 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鉴赏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是每一位职业高中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而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从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中寻找途径, 下面看几组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对小说类文体的考查:
(2012 年) 当代小说 迟子建 《灯祭》
3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写父亲时, 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 分)
(2013 年) 当代小说 《回家》
34.概括海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 分)
(2014 年) 现代小说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30.文章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 语言极富个性化。试从文中找出一例, 并简要分析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3 分)
(2015 年) 外国小说《选择》
25.小说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3 分)
27. 简要分析肖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分)
纵观以上高考题, 我们可以概括出两种题型:一、描写人物运用了哪些方法。二、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明确了这两点,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就能做到有的放失、游刃有余了。例如, 学习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时, 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 梳理各种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 使形象刻画绘声绘色、跃然纸上。 (3)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涵情感 (矛盾/ 焦灼/ 担心/ 喜悦/ 兴奋等) ,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 刻画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4)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揭示人物性格。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这一学习过程, 学生在脑海中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接下来的人物形象鉴赏就容易多了。
其次, 精心阅读, 细细品鉴。学生阅读课文29-36自然段, 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2008 年高考题) 。29.在对贝尔门的描写中,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30.根据文中的描写, 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贝尔门是怎样的一个人。29.[答案]肖像 (外貌) 描写语言描写[评分标准]本题2 分, 每答对一问得1 分。30.[答案]贝尔门是一个穷困潦倒、外表粗俗 (或丑陋) 而内心善良、高尚的失败的画家。[评分标准]本题4 分, 对外表和内心的概括各占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方法总结:
1.步骤,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尤其是人物形象, 可以分“三步走”:首先, 听其言, 观其行。就是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 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 给人物写“思想鉴定”。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 就是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再次, 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2. 用一个判断句xx是…… (性格特点) 的…… (身份或本质)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其三要素。从本质上讲,小说属于叙事文学,叙述有关“人”的事情。我们研究小说,就是要研究“小说说了些什么”,“小说是如何说的”以及“小说为何如此说,而不那样说”。高考对小说鉴赏考查的选材是很宽泛的,有长篇小说的节选,有短篇小说的节选,当然也有整篇的小小说。其考查能力要求、考查特点与散文阅读的考查大致相同,但也有其不同的方面,这主要体现在文体特征方面。
一、分析小说三要素,把握人物性格和命运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进行。当然,人物的年龄、身份和地位也要注意。
2.分析环境,探究人物的命运与思想性格。小说中的人物,一般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
3.分析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从某种层度上说,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二、分析小说的结构,把握故事情节
小说结构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部分组成,可据此划分层次。但是,如果运用倒叙、补叙等艺术手法,则要注意。小说的每一个部分,一般由相关的情节来体现。情节则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所以,各个情节之间应该是有紧密关系的,这个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
把握情节,大致有两种方法:
一是寻找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有时还是矛盾冲突的焦点。通过寻找线索,不仅有利于掌握情节,有时也有利于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便于把握主题。
二是抓住场面。情节是由场面组成的。有的小说情节复杂,有的小说情节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场面分析就可以不受情节结构的限制,直接掌握作品的中心事件和主要矛盾。
三、分析环境描写,把握它的作用
自然环境主要有七个方面的作用:①有时是为了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②有时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③有时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④有时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⑤有时是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表现主题。⑥以景抒情,融情于景。⑦景色本身的作用,所写的内容。
社会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①有时是为了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和条件;②有时是暗示小说的主旨,表现主题。
四、鉴赏小说主题,分析思想观点
一般来说,分析鉴赏小说的主题有以下方法:
1.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分析。比如鲁迅的《祝福》。首先把握住祥林嫂的性格特征——善良、质朴、顽强,却又被压迫、被愚弄以至于被迫害;然后再看祥林嫂生存的环境——封建礼教统治下的鲁镇;最后看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物所经历的情节——“一步一步被迫害致死”。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得出作品的主题: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去理解小说主题。
五、鉴赏构思技巧,分析写作特色
在分析文章构思方面的特点,或文章结尾的特色等类型的题目时,我们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巧妙的构思方法:抑扬结合、倒叙插叙、设置悬念、误会巧合、思维突转、运用象征、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抖包袱亮底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六、分析表达技巧,品味艺术特色
首先明确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七种修辞手法,其次了解对比、衬托、引用、联想、想象、象征、伏笔、照应、铺垫、寓庄于谐、误会巧合、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最后把握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需要明确的是:记叙、描写是画龙,抒情、议论是点睛,写景多是为了写人,叙事多是为了说理。
七、品味语言风格,鉴赏表述特点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有时还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等。
实战演练
一
光荣的事情
文/马克·吐温
记得有一次,身边分文不剩了,但在天黑前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去弄钱呢?
我沿着街道徘徊了整整一小时,也想不出一点儿办法来。后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个地方坐了下来。这时,一只狗朝我走来。这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一位民族英雄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这时,他突然停了下来,看着这只狗,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看得出来他也迷上了这只漂亮的畜生。将军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啊!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回答说:“当然可以。”
“卖多少钱?”
“三美元。”我回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它至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那么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说着,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然后带着狗一直向楼上走去。
约莫十来分钟光景,一位相貌温和的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四下里东张西望。我对他说:“你是在找狗吗?”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顿时松了一口气,连续回答:“对,对!您看见啦?”
“是的,一分钟前它还在这里。”我说,“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如果您需要我帮忙的话,我可以试一试。”
他连连向我道谢。毫无疑问,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舍不得一点儿钱作为酬谢。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他又问我要多少。
“三美元。”我说。
他惊讶地望着我说:“啊!这算不了什么,即使给您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但我说:“不,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二话没说就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吧,怎么多一分钱也不要。
我向旅馆服务台打听到了将军房间的号码。当我走进房间时,将军正在非常高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对不起。我要把这只狗带回去!”
他吃了一惊说:“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已经卖给了我,价钱可是你出的!”
“是的,”我说,“一点儿不错,但我必须带它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
“是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给卖了?”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
“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哎呀!你真问得稀奇,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钱买这只狗,这你不能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呢……”
将军打断了我的话,说:“这真是我生平遇到的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卖的这只狗不属于你……”
我不等他继续说下去,便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公平的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哎呀,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根本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说:“请别再费口舌了,你不能回避这个事实:买卖是非常公平,非常合理的。但是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因为有个人在找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处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条本不属于你的狗,假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好啦,不要说这一大堆令人迷惑的辞令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我得到三美元作为酬谢。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我绝不会用那卖狗的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从狗的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属于我的,因为那是我赚来的。
[鉴赏]
“光荣的事情”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反讽。文章的开头写了“我”的窘迫的情境,旅店里陌生小狗对我的亲近无疑为后来我把小狗卖给将军做了铺垫。随着文章的开展,作者为我们设置了悬念,通过三次交易和谈话。通过语言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用不正当手段赚钱内心却心安理得的人,文中的“我”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自欺欺人的人,通过玩弄手腕、买空卖空、坑蒙拐骗玩耍伎俩来不劳而获,最后却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光荣的事”。小说用幽默讽刺的手段,挖苦了所谓用正当手段赚钱是光荣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抨击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只是用幽默的手段,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社会现象的本质。
[演练]
1.小说的标题为“光荣的事情”,那么文中“我”所做的事情真的光荣吗?以此为题有什么妙处?
答:
2.文中写“我”卖狗要三美元,酬谢费也要三美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3.小说结尾写道:“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我绝不会用那卖狗的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二
这边风景(节选)
文/王 蒙
“四个油塔子,一盘过油肉,一个粉汤。”泰外库把钱和粮票递了过去。
女出纳员一边打着算盘、整理着发票存根,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说:
“过油肉没有了。粉汤没有了。油塔子也没有了。”
“就要关门了。现在只剩下馒头和白菜炒豆腐了。”
没办法,泰外库只好买了馒头和他最不喜欢吃的豆腐菜。他还想要二百公分白酒,但是,酒也卖完了。当他端着两个盘子寻找位子的时候,听到了一声亲热的叫唤:
“到这里来!请到这边来,老弟!”
在靠近火炉的一面桌子上,有一个不相识的,却是有点面熟的中年人,他长着稀疏的小麻子和稀疏的黄胡须。那人正带着几分酒意向他招手。
泰外库走了过去。他还没有坐稳,黄胡须伸手让道:
“请吃吧,让我们一起吃吧。”
招呼不相识的人来一起吃饭,这在维吾尔人来说并不稀罕。泰外库看了那人一眼,认为那人的盛情是真诚的。于是,泰外库未加推让地用筷子搛起了一个包子,包子放到嘴里,似乎立刻就融化了。
“要不要喝一点?”陌生的黄胡须问。
“请给在下倒一杯。”泰外库老老实实地,又是尽量合乎礼仪地回答。
这就是泰外库初次与他相识的情形。
后来,他们又有几次在城里会面。他们相互作了自我介绍。黄胡须自称名叫萨塔尔,是州上一个基建部门的干部,他手头十分阔绰。
四月三十日早晨,在他的这辆车必经的汉人街路口,他碰到了萨塔尔。萨塔尔说,他是专门到这儿来等泰外库的。萨塔尔说,他的妹子当天晚上在东巴扎举行婚礼,他和几个亲戚是一定要参加的,他问泰外库能不能将车马借给他用一天,第二天早晨的这个时候保证将车交还。他想得很细致,他知道这辆车跑运输的目的是为了给队上增加现金收入,他知道每天拉脚的收入是十五元,他准备交给泰外库二十元。
没有犹豫,泰外库答应了。二十块钱是不收的。泰外库将掏自己的腰包来顶补队上应得的收入。这不足挂齿。
就这样,萨塔尔赶着他的车走了。
第二天,萨塔尔在原地原时间交还了车马,没出任何毛病。车槽子的木板缝里有几粒麦子。“他们贺喜的时候还带着麦子呢,莫非怕新郎新娘的粮食不够吃?”泰外库笑了,他用手指把麦粒抠搂出来,放在掌心上,叫马舐着吃了。回队上以后,他把自己的十五块钱交给了出纳,没和旁人提起这件事。
但是头天早晨,他听说塔列甫特派员正在调查他和他的马车在四月三十日晚上的去向,而且,他也听到了,廖尼卡作证,根据他的观察判断,四月三十日夜盗窃犯使用了他的马车。
泰外库根本不相信萨塔尔会借他的车去干什么坏事。难道他这个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孤儿还会受到领导和群众的怀疑?他受不住。
所以,头一天进城以后他就先照直去了萨塔尔的家。他毫不怀疑,萨塔尔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他对萨塔尔仍是充满了信任。正好,萨塔尔在家,门上没有锁。他到同院的高台阶的大房子里去了,那里住着一位维吾尔族的老太婆,按照她住房的情况,她像这里的房东。“请问,原来住在这里那间房子里的萨塔尔搬走了么?”“哪儿有个萨塔尔?”老太婆翻了一翻眼。
“真奇怪,我来过这个房子嘛。就是萨塔尔住在这里的啊。”
“噢,你说的是赖提甫啊,找人,连人家的名字也没说对,不要这样做事,我的孩子!”
“他不是叫萨塔尔吗?”
“难道我和你这样的孩子开玩笑不成?他叫赖提甫,我的孩子!他是临时租用,只住了两个月,五月一日搬走的。”
“他搬到哪儿去了?”
“他搬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吧。我们管他做啥?房租是预付了的。临走的时候。还送给了我一个扫把。以后,再也不会见到他了……”
[鉴赏]
选文是王蒙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的节选部分。作者通过叙述泰外库热心地借车给萨塔尔、但却受到萨塔尔的蒙骗的故事,揭示了现在人心叵测、世事难料的社会现实。选文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彰显人物的性格品质。文中,泰外库的热诚善良和“萨塔尔”的狡诈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衬托出泰外库品格的高尚。
[演练]
4.文中的泰外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5.作者在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6.泰外库与萨塔尔相识、借车和失联时,心情分别是怎样的?请发挥自己的想象,简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
参考答案
1.不是。以此作为文章的题目,实际上是绝妙的讽刺,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赚钱却又心安理得的人。(解析:考查理解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关键词语“光荣”的含义。从小说所叙述的事件来看,“光荣”一词,实际上是不光彩,这里是运用反语,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紧扣这一点来回答,就能够准确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2.卖狗要三美元,酬谢费也要三美元,实际上是为我们设置了悬念:为什么只要三美元?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表现手法的作用的能力。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从文章内容看,“三美元”是为我们设置了悬念,“为什么只要三美元?”这就吸引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表面上看,“我”的行为是“正大光明”的。实际上,这乃是耍弄手腕,自欺欺人。作者借此揭露社会现象的丑恶本质。(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要联系全文的内容综合把握。从文章所写的人物和事件来看,滑稽可笑,让人啼笑皆非。实际上,却有力地讽刺了当时丑恶的社会现实,鞭挞了那些玩弄手腕、坑蒙拐骗的人和事。)
4.文中的泰外库是一个热心肠,他善良、诚实、本分,而且乐于助人。文中写他爽快地无偿借给“萨塔尔”车马、掏自己的腰包来顶补队上应得的收入等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品格。(该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的把握。回答时,我们必须要联系全文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5.文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泰外库和赖提甫两个人言行的对比,衬托出泰外库美好的品格。(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小说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这类问题,要结合文本内容,判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然后进一步分析其作用。)
6.泰外库与萨塔尔相识时,被他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心情是激动的;借车的时候,他认为萨塔尔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是心甘情愿的;而当萨塔尔失联时,泰外库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受骗的感觉,忿忿不平。(解析:本题是属于探究性的问题,解答时,必须联系全文内容进行综合把握。同时,站在人物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背景知识聚焦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其次,要以情节与环境为依托,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艺术性和社会意义。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热点。
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任务的思想性格。比如,《荷花淀》的开头描写水生妻子编席子的场面:“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诗化了的劳动场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勤快、利落。
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阅读鉴赏小说要善于细读文本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⑴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肖像描写形神兼备。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传神的肖像描写,鲁迅在《祝福》里表现祥林嫂命运变迁的三次肖像描写等;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的眼神的描写:“瞪着金子的眼光”、“老盯着女儿和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看看金匣子,看看女儿”。从“瞪”“盯”“望”“看看”的眼神变化中,绝妙地反映出守财奴心理转化过程,为贪图更大的利益,他忍痛放弃了眼前利益。
⑵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的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对金钱的占有欲。
⑶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一觉醒来,面对从没见过的沙发,只敢“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不敢坐”,足见他老实憨厚。交了五块钱的住宿费后,他的心态起了变化,一心想找回些什么,“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损坏。”这些行为举止的描写,表现出他的自私狭隘。
⑷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项链》里对玛蒂尔德的一段心理分析,让现实生活与她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现实与梦想的尖锐矛盾,揭示了玛蒂尔德一心想摆脱寒酸、暗淡的生活而挤入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而受人奉承的贵夫人的心理。
考点题型枚举
⒈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 一人物 例:(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林海音】)“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错答举例】负责任,宽容自信,忍耐善良。
【病因诊断】有观点,而分析缺席,未能紧口文本具体情节扼要分析;且未能分点解析,显得笼统。【解题指津】
分析“外省郎”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对“外省郎”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概括,包括时代、地域、职业及特征;二是分条归纳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小说内容举例说明。“外省郎”这一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围绕着老丈人的阻挠产生的一系列言行举止上。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受阻挠的爱情是很乐观的,对翁婿关系的改善也是有信心的,而且在长辈面前,表现出了善良的忍耐,在老丈人生病时,不计前嫌,大度豁达,勇于奉献。但这些性格需要从情节中归纳和概括。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⑵人物群像 例:(2009年辽宁卷《遗璞》【贾平凹】)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群像(某一类人)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错答举例】从小说看,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有:淳朴厚道,有自豪感,观念保守,思想愚昧,顽固落后。
【病因诊断】题干问的是“哪些”,且要求“请作简要分析”,显然不可之堆叠几个形容词,而应该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此外,“思想愚昧、顽固落后”等的断语显然有悖文本内容。【解题指津】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要注意结合小说情节中对遗璞村人的行为、语言、心理等的描写加以概括。如他们对待省城老贾,对待“遗璞”,对待救济(粮食和凉鞋)以及对待蛮儿等若干情节。
【参考答案】①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⒉赏析人物的描写手法 ⑴肖像描写 例:(2010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节选)【老舍】)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肖像描写的作用的理解。【错答举例】承上启下,突出人物的个性。【病因诊断】脱离文本,笼统含混。
【解题指津】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不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也会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回答此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讲,前者要从如何承上、如何启下两方面分析,后者则要从突出人物的什么性格这一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⑴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形象。⑵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可感。⑵语言描写 例:(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语言描写手法的辨识及作用的理解。【错答举例】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喜爱。【病因诊断】赏析过于简单,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所突出的描写对象的特点未能概括出。【解题指津】本题要求品味人物语言,可从所用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来赏析。这句话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反映了老丈夫的心理,赞美鸟笼是想买下鸟笼。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⑶心理描写 例:(2011年山东卷《审丑》【严歌苓】)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与领会。【错答举例】体现了人物的犹豫、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心理。【病因诊断】分析欠具体,表述不够明确。【解题指津】回答此题,应立足于全篇,从无定对自己的审视,对他人的审视两方面去分析。从实质看,对人物的态度隐含着作者的态度。
【参考答案】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哈市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⑷细节描写
(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宗璞】)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细节描写手法作用的理解。【错答举例】表现了董师傅生活的惬意安然,内心的平静、闲适。
【病因诊断】不够全面,只注意到了细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而忽视了细节之于小说后文故事情节的作用。
【解题指津】分析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大致可从细节与主旨、细节与环境、细节与人物形象特征、细节与情节结构的关系等方面入手。但相对于本文来说,该细节与主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的分量尚不足以表现主旨;与环境也未见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重心放在这一情节如何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与下文故事情节的关系来回答。
【参考答案】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⑸侧面描写
(2011年山东卷《审丑》【严歌苓】)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侧面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辨识,【错答举例】神态描写,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嫌弃、鄙夷之情。
【病因诊断】忽略了上下文语境,未把握住语段描写的重心在于“老头”。
【解题指津】赏析画线语句,可从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该句所写内容,该句与上下文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入手。该题画线语句写的是老头周围的人的神态反应,赏析时应联系上下文分析,指出写周围人的反应之于表现老头的关系。
【参考答案】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或,在“不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⒊探究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例:(2011江西卷《晚秋》【〖亚美尼亚〗埃·格林】)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卡萨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根据小说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探究小说的另一种结局的能力。
【错答举例】不会占为己有。因为文中有说“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并且自责说“真是鬼迷心窍了”,“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说明他虽然脑海里曾闪过一丝想将包占为己有的欲念,但良心、理智告诉他不可以那样做,这就突出了他的正直的人品。【病因诊断】分析不够全面,虽然能联系中年男人捡走钱包以后的“瓦萨卡”的一系列反映来分析,指出他良知中的正直的一面;但对之前情节却忽视了。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演变史,赏析高潮部分,也要注意它与前后情节的关联。
【解题指津】探究主人公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必须结合全文,说明理由;不可脱离具体情节,仅从概念出发,空洞说理。也不可只是罗列情节,而不说理由。阐释理由,应充分,有条理。【参考答案】
⑴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卡萨的性格使然;②瓦卡萨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卡萨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卡萨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瓦卡萨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卡萨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⑵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卡萨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节使然;②瓦卡萨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切;③社会不公平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卡萨摆脱窘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当中年男人抢走小包之后瓦卡萨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卡萨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⒋探究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设置的关系 例:(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宗璞】)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环境设置意图的理解。
【错答举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要像董师傅那样热爱生活、亲近自然。
【病因诊断】阐述欠深入到位,语句欠连贯。【解题指津】题目要求结合背景来谈启示,答题的第一步就必须先吃透背景,也就是弄清“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这句话的隐含信息。“靠拢”一词透出这句话的主要信息是环境发生变化。本句另外两个隐含信息是校园的优美、校园的热闹。答题的第二步骤是准确理解“人物活动”,即有哪些人物,哪些活动。人物有董师傅、小翠及董师傅身边的游人、卖花女孩;主要活动是游湖,小翠的活动另有“找路”。答题的第三步是将每个人物及其活动放置在背景信息的每个点上。尝试推断作者的含蓄的用意,这种用意就是启示。
【参考答案】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答案不止一种。要求根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⒌辨识与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
例:(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节选)【老舍】)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辨识,并探究如此设置角色的意图。【错答举例】主要人物是祥子,因为祥子是文中着墨最多的一个。【病因诊断】理由欠充分,分析不具体。
【解题指津】这是一道关于小说中人物角色设置意图的探究题。解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答题的单一,就是围绕一个人物答题;二是答题要全面,要准确,可以分条作答。在分析时,既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诸如正面、侧面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也要说出人物的作用,即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出场与性格的展示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
示例1: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示例2: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示例3: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联系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
⒍探究、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意图
例:(2009年全国卷Ⅲ《孕妇和牛》【铁凝】)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意图的理解。
【错答举例】这样写让人感动。表明孕妇对识文断字的渴求,对孩子未来教育的关注。【病因诊断】理由表述欠充分。
【解题指津】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焦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写法”问题,其实就是要分析作者把笔下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应紧密联系文本,要言之成理。【参考答案】
示例1:这样写让人感动。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识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示例2: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的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不识字,喜欢不喜欢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针对训练】
卖笑人
【德】海因利希·伯尔
每当别人问起我的职业,我总是窘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虽然别人都认为我是一个镇静沉着的人。我羡慕那些人,他们可以说:我是一个泥瓦工。我羡慕理发匠、会计和抄写员,他们可以坦率地说出他们的职业,而不需要加一长串解释。当我被迫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只能勉强说:“我是一个卖笑的人。”这样一个回答常常会引发出第二个我不得不回答的问题:“难道你就靠这个为生?”而我只能如实回答:“是的。”我确实是靠我的笑声过活,而且还干得不坏,因为我的笑声——用商业化的语言来说——供不应求。我是一个素质良好,富有经验的“发笑者”,没有人能笑得比我好,也没有人能像我那样自如地运用这门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避免作令人讨厌的解释,我总说自己是演员。但是在滑稽表演和口才上我实在太缺少天赋,以致我自己也感到这个称号太名不副实。我酷爱事物的真相,而真相就是:我是一个出卖笑声的人。我既不是马戏团的小丑,也不是舞台上的喜剧演员。我不逗人开心,只是装扮出快乐的样子:我放声大笑,像古罗马皇帝,或者像多愁善感的男学生,我采用十七世纪的笑声几乎和采用十九世纪的笑声一样多,有时我还被要求按照各个世纪、各个阶层、各种年龄的不同特点发笑。这只是我所掌握的手艺,就同修鞋的手艺一样。在我的胸腔里,储存着美洲人的笑声,非洲人的笑声,白种人、红种人和黄种人的笑声——而且只要报酬优惠,我就会根据导演的要求,响亮地放出我的笑声。
我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我在唱片上笑,在磁带上笑,电视导演们对我十分尊敬。我可以凄惨地笑,温和地笑,歇斯底里地笑;我可以笑起来像汽车售票员,也可以笑起来像杂货铺帮工;我备有上午的笑声,傍晚的笑声,深夜的笑声,还有黎明和黄昏时的笑声。简而言之,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样的笑声,我都能发出来。
不用说这种职业是令人讨厌的,对我这种具有富于感染力的笑声的人尤其如此,笑是我毕生唯一的专长。我的这个特长,使我对三、四流的喜剧演员来说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人。他们当然生怕观众对他们的连珠妙语无动于衷,所以,我常常作为一个不露声色受雇捧场的观众,在夜总会里消磨掉大多数夜晚。我的工作就是在演出效果不太好时,发出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时机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我的真诚、宏亮的大笑不能来得太快,也不能来得太迟,一定要恰逢其时;在那事先约好的时刻,我爆发出大笑,然后全体观众跟我一起捧腹大笑。这样,喜剧效果就达到了。
而我却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寄存处,穿上大衣,为终于交差而快慰。回到家里,经常有电报在等着我:“急需您的笑声,星期二录音。”几个小时之后,我又哀叹着命苦,坐进闷热的特快列车。
不用说,我下班后或休假时几乎不想笑:牧人和泥瓦匠只有在他们可以忘却牛和砂浆的时候,才会感到开心;木匠家里的门常常是坏的,抽屉也常常打不开;卖糖果的人喜欢吃酸菜;肉铺老板喜欢吃杏仁糖;面包师宁可吃香肠而不吃面包;斗牛士嗜好养鸽子;拳击手在看到他孩子流鼻血时会吓得面色苍白。我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因为在工作之余我从不发笑。我是一个表情严肃的人,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悲观者,也许真是如此。
在我婚姻生活的头几年,妻子经常会对我说:“笑一笑。”但从那时起,她就逐渐认识到,我不可能满足她的这个要求。只有在深深的静穆中,让紧张的面部肌肉和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时,我才感到快乐。实际上,甚至别人的笑声也会使我心烦,因为它又使我想起了我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婚姻生活安静、平和,因为我的妻子也忘掉了如何大笑。时不时,我会捕到她的微笑,我也报之以微微一笑。我们用轻柔的声音交谈,因为我憎恶夜总会里的嘈杂和那经常充斥了整个录音棚的喧嚷。不熟悉我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我经常被迫张口大笑。
我一直带着一种冷漠的表情生活着,有时也允许自己微笑一下,我常常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大笑过。我想我没有。我的兄弟姐妹们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严肃的小伙子。
所以我大笑,笑得千姿百态,但我从来也没听到过我自己的笑声。
(选自《外国超短篇小说赏析》)【思考题】
⒈小说的主人公“卖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⒉小说塑造“卖笑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⒈小说的主人公“卖笑人”是一个为了谋生而违背自己本性、靠出卖笑声为业的人。他逆来顺手、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09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为: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纵观近年的高考小阅读,仔细分析还是能够从中悟出有关的“规律”和“方法”的。如果在迎考复习中能掌握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这一部分的理想分数。
(一)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社科文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社科文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科技文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三)明确三个步骤
第一步,勾画要点,运用指代,读懂原文。
学会快速的遵路阅读。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路的,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写文章的人在开头花了很大的功夫,因此看文章时也要着重看文章开头。考试就是考同学们有没有看懂作者的思路,同学们平时要下功夫,争取看一遍就了解作者的思路。
“答案就在文章中”是解读科学文客观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经常听学生说:“文章读得模模糊糊”“文章没有读懂”。究其原因,是在阅读中少走了两步:其一是未勾画要点,而是用速读的办法,把文章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就以为把文章主读懂了;其二是未运用指代,许多关键的内容似懂非懂,甚至理解出现了偏差。解决这些毛病就必须学会勾画要点,只有把每一段的小论点、小中心提炼出来,才能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才能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
承前指代,虽不能给予你最终的答案,但至少可以提供给你选择答案的范围,或者提供给你答题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
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从而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1、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2、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遵路是对文章的整体有个把握,考题往往是考某一点,要有总分的概念,虽然问在一点上,但实际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理解。
3、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拿到题目以后不要先急于答题,要先分析、理解、透视。每一道题目都是由命题人反复思考、呕心沥血后得出的,有些题目里是话里有话的,同学们不能一晃就过。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一篇文章中总有些词、句子含义深刻,或者包括哲理、或者点明中心,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这些词和句子同学们一定要去理解,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是很多的,如《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一文中提到的“马克思一生有很多敌人,但是没有一个私敌”一句。考现代文就是考三个字“懂不懂”,因此看懂、理解是最重要的。
5、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整合”就是把散布在文章各个方面的信息提取出来,并组织成一个观点,需要自己概括。这个考点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实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的能力,这属于现代文阅读中较难的考点
三、应考知识储备
高考对社会科学文章阅读的测试,内容涉及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多样,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考生必须高度重视。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社科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
社科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一、一般论述类文体特征
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二、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
1、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有的时候,文章的题目里也透露这作品主旨的天机。总之,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常常明摆着或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细读试题。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据试题仔细审准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即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含的信息。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
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3、题文对应。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
4、筛选答案。做客观题筛选时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培养,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变成现实性,将来时变成了完成时等等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年高考
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答案】 1.D 2.A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考点定位】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答案】 1.A 2.D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A项和B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一段,C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二段,D项对应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即可找出答案.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D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延续了2017年课标卷题型.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本题D选项对文章论述的内容理解偏颇,文章并没有重点论述“我们的认同问题”,同时此选项还运用混淆时态的方法的设误,考生仔细辨析可得出答案.3.试题分析:此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传统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主要查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本题B项去掉了原文中“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混淆了范围,以偏概全.【2019高考展望】2018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2017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会体现试题的连贯性,选材会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命题会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题目会更加侧重于理解,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三、【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案是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C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A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项)等.【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延续了2017年课标卷题型.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提炼整合.如果某选项表述只涉及文本部分内容,可先迅速读完文本的有关部分;如果某选项表述关系全部文本,就要提高观察角度进行整体分析.【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传统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主要查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无中生有、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本题A项就属于无中生有.【2019高考展望】2018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2017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会体现试题的连贯性,选材会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命题会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题目会更加侧重于理解,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四、【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有删改)
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18.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19.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答案】
17.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但缺乏真正的了解.18.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19.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江苏高考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题多年以来都在考查论证思路,如2017年“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2016年“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2015年“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只是有的考查全篇的思路,有的考查局部的思路,今年变成了筛选概括题,相对来讲,降低了难度,但筛选概括并非简单的抄写文中的句子,要注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2019年的高考应该还会考查论证思路,毕竟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应该是阅读文本必备的条件,也是写作理清文章结构的必备条件,更能体现一个考生的能力水平.1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三段,作答本题可以立足于文本,从中筛选相关信息.从材料的第三段看,“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統,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按照题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干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整合,最后分点概况即可.【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点评】“重要概念的含义”即“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由于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选文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文字、审美、建筑等诸多领域,这里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文中主要阐述的专业性的概念.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考生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要注意辨别与其相近的概念.首先要借助语境推断概念,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概念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因此考生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其次利用上下文辨析概念,一般论述类文本中的某些概念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要辨析概念的意义,考生应从概念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到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辨析那些非代词类概念的指代义,也应该利用上下文.一般来说,在这类概念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阐释这些概念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第三要把握内涵理解概念,文章中一些概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述的概念比较复杂,替代了一些必要的内容,换句话说,概念的意义不仅有概念本身的意义,同时也蕴涵有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等.阅读文章时,要分析词语出现的段落的意思,分析具体的描写所阐释表达的思想意义,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可能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作出错误的判断.19.试题分析:题干问“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求联系全文,简要概述.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第一段“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材料第二段“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材料第四段“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即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作答时将这些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注意使用概括性是语言组织答案.【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相比较前三年的高考,2018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第三题的难度降低.2015年要求“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2016年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2017年要求“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都是倾向于对句子内涵的考查,而2018年则是“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更侧重对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能力的考查.今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把难度放在了第二题,第一题和第三题的难度自然降低了,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2019年的高考应该还会延续2105.2016.2017这三年的考查模式.五、【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5.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大,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答案】 5.C 6.B 7.D 【解析】
5.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曲解文意,“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该题的设题区域在第三段,文中的表述是“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由“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战”可知,“始终不会动摇”一说错误.【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点评】对于文章重要概念的考查,题干一般会设置为“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如本题即为“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或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C就是在对文章第三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将文中“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的信息理解成“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法过于绝对化.【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文中原句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选项变成“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曲解文章的意思.C项是对文章第五段内容的理解概括,经过比对可以发现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是对文章第六段的理解概括,文中只是一种猜测.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能力考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运用文章内容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本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题D项,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原文中说的是“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强调的是“被奴役者”,而D项中“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并没有奴役,被控制,而是运用把握了这些信息化手段,所以选D项.【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点评】本题与一般的概括作者观点题不同,“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一般的概括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作者观点的理解概括能力,而本题不但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还考查实际运用能力,即先要找到倒数第二段中“科学艺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理解这一矛盾关系,然后再分析每个选项,把不能体现这一矛盾关系的选项挑选出来,这就增加了答题的难度.这就需要考生找到答题的突破点,如文中用一个疑问句的形式给出了“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即人类可能会面临被科学技术“奴役”的命运,而D项,这些职业棋手是采用智能软件来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并没有被科学技术所奴役,而是运用了科学技术.2017年高考
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一开始: “甫”读作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 “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 “津”读作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 “掬”读作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 1.A 2.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北京卷论述类文本必考内容.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A项就属于无中生有.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字义的能力.A项字音错,“甫”应读作fǔ.C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津”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的意思是“渡口”,“乏人问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过问.D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掬”的意思是“用两手捧”.“憨态可掬”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故本题应选B项.【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名师点睛】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一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如本题中“甫”是统读字,“掬”是形声字,都属于易误读的字.对这类题目,备考时可采用音义结合法、联想法、推断法、记少不记多法,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对于词义的辨析,则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语素的意思来辨识;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望文生义等错误类型,如本题B项对“津”的解释忽略了加点字的本来意思,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二、【201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A.身不由己B.感同身受C.设身处地D.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 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 3.B 4.D 5.D 【解析】
3.试题分析:B项“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文中没有依据.A项由材料二第一段“感谢数字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可概括出;C项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由材料二第二段“‘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可概括出;D项由材料二第二段“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第三段“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第四段“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等句子可概括出.【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C.D三项在原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B项却属于无中生有.【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这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依据原文总结出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后辨析所给成语的含义,找到答案.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所给四个成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身不由己”强调自己不能做主,“感同身受”强调未亲身经历却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强调为他人着想,“身临其境”强调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答案应为D项.5.试题分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意思是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可以用来描述“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强调的是稀少,与“走近大众”不符.“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末诗人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世人所知,但一旦考上,皇帝封官赐爵,天下人就都知道了,与文物从“专家”到“大众”的过程不相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表达的是对朋友的鼓励,对未来的期许,与题干要求不一致.【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的含意,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意,仔细对比,找出答案.分析诗句时既要理解诗句的表层含意,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意思是说文物以前只是专家学者研究赏玩之物,现在文物普遍得到大众的认识,走进了普通人家.所给四组诗句中,能体现出这一含意的应为D项.三、【201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答案】 6.C 7.A 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①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将题目材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扩大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曲解文意等问题.本题A项和B项可由材料三第一段概括得出,D项可由材料三第二段“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慢退化”概括得出.C项将原文中的“升高”曲解为“降低”,属于曲解文意.7.试题分析:A项“减少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由原文“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可知,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比原来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由原文“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可知C项和D项正确;由“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可知B项正确.【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本题难度不大,由题干可知,选项信息集中在原文最后一段,考生只需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仔细比对,就可得出答案.第二问,材料一首段提出“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由此可概括出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材料二首段提到“数字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下文接着以动漫技术、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数字技术使文物得到展示,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物;材料三首段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第二段又强调“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可见使文物“活”起来更有利于保护文物.【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如本题考查“文物‘活’起来”的含义,解答时就需要通读三则材料,分别找到“文物‘活’起来”(或与“文物‘活’起来”相类似的表述)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筛选出能解释“文物‘活’起来”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分析作用,要在通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找出能体现“文物‘活’起来”作用的内容,分点概括即可.因为三则材料都属于总分式结构,所以答案信息多集中在材料的首段.四、【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答案】
17.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18.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19.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首先可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谱”的含义主要集中在文本第3段,筛选相关内容有:“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然后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找出该词语在文本中的位置.这一题目标很明确,即理解文中“谱”的含义,“谱”的含义在文中可以直接进行筛选,主要集中在文本的第3段,找到位置所在就可以直接概括了.18.试题分析:本段内容大概是:首先从书店里的菜谱说起,然后论述菜谱只是给人一个规范,运用菜谱必须把握火候,把握火候是实践性的,是艺术性的.最后又谈到了“谱”上,谈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概括思路时语言要简洁.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名师点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4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一题其实是考查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的解读,要分别解读“有规律”与“自由”的含义,再联系全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即可.五、【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6分)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3分)28.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6分)【答案】
26.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27.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28.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解析】
2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这是理解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先找出这两个词语,然后根据前后的语境概括其含义.“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滞销”的意思是“销路不畅,货物不易卖出”,此处说的是作品,应是指不被大多数人欣赏但是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意思是商品因受欢迎而销路广,卖得快,此处依然说的是作品,但是指短时间内受欢迎但是艺术价值低的作品.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明确词语的词性、有无使用比喻的修辞,然后找到该词语的出处并标明;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为名词性,应是指代一个事物,同时此处使用了比喻,应是把某个事物比成了这二者,回归文本可以发现,“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这二者应是指作品;“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也不愿成为……”表明前者是有价值的,只是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后者是没有价值的,只是短时期内受欢迎.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概括的要求,“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先理解“纯净”的意思,“无掺和物、无杂质的”;然后浏览文本,看文中的话题,本文的话题是“新诗”创作;从文中来看,有关“纯净”的内容不多,好像更多的是“不纯净”,即新诗创作不单有白话,还有文言.再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发现作者是不认可“纯净主义”的,故只有把作者的观点反过来说即可,即只运用白话,不掺杂文言.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2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从第一段来看,“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从第二段来看,“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最后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筛选概括的要求,“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哪些”说明不止一点;“纯净主义”指的是“只运用白话,不用文言”,那么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白话”和“文言”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结合的优势.第一段中,“其次”说明后面有一点,前面应也有一点,故可以确定两点;第二段中,“白话宜……”“文言宜……”,说明二者各有优势.以此类推,即可解决问题.六、【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6~8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
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答案】 6.C 7.B 8.D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依据题干确定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移情”二字,然后明确要求“不正确”,然后到文章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较.A项源自文章第一段,B项源自文章第二段,D项源自第四段.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意概括.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的观点不可信.【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名师点睛】对于文意概括题,考生应明确题干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先分析选项,凡说法过于绝对,有因果关系的选项要重点关注,因为这些选项易犯绝对化、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毛病.比如本题中“这种观点不可信”就过于绝对化,与文意不符,因为文中只是说另一种观点更可信而已.【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较之上面难度加大,文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内容,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文章里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选项中的问题.比如本文主要讲述“移情”这一内容,考生可以依据文本把握移情的特征,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与文中观点一致,显而易见,“只属于青山”这一说法与移情“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不一致.七、【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历、阴阳合历三种.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答案】 5.A 6.C 7.D 【解析】
5.试题分析:A项“‘阴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俗称“阴历”“旧历”,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解答时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本题通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项的依据在原文第四段,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与原文内容相符;而A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6.试题分析:C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情况.【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D项正确.八、【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答案】 1.D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九、【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答案】 1.A 2.A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找准答题的区间,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然后仔细分析.2.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研读每个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的表述是否一致,最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十、【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答案】 1.C 2.C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一对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握其中的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2.试题分析: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故选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十一、【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答案】 7.A 8.D 9.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该类题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①义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⑥不成因果.8.试题分析:D项,“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排除干扰项.辨别清楚题干中的“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不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属于”则是指不管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它不属于该重要概念的范畴之内,就应判定它为错误选项.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文本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内容讲的是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内容讲的是B类传播行为以及两者同为社会传播行为类型,第三段内容讲的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筛选关键词句即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考核归纳与概括,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要求“简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2016年高考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 ~28 题.“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26.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4 分)27.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5分)28.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6 分)【答案】
26.《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7.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 《中庸》的心法.28.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解析】
2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中间的“二程”“朱子”和“书贾”所作的事情.【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是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的贡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关键词语“做学问的程序”“分明易晓”“不会走错路”“提纲挈领”“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领会 《中庸》的心法”.28.试题分析:注意对文中二程、朱子的观点的概括,然后注意重点词语的把握.【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应注意关键词句“提升人格修养”“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二、【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答案】 6.D 7.C 8.C 【解析】
6.试题分析: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皆是古体诗的特点,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没有依据.【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2014年和2015年山东卷第6题考查的是概括论述文主旨的能力,今年改为考查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体现了向全国卷过渡的思想,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前三个选项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文本第一段,但A项中的“逐渐走向衰微”和C项中的“更似绝句律诗”需结合全文内容来判断,B项原文中各特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联系.7.试题分析: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这类题目是山东卷必考内容.本题指向明确,难度适中.从选项设置来看,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信息集中在文本第二自然段,位置都比较明显,考生稍加梳理筛选就可以找出,再将找出的信息与选项内容——对照,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不仅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指向明确.A项信息在文本第二自然段后半部分,B项信息在文本第三段,C项信息在文本二、三两段,D项延续了2015年高考本考点的命题形式,要求考生用选文文本内的观点解读课本内容,根据选文中“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可判断出D项正确.三、【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
百度教学、应有尽有
①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分)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分)【答案】
1.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4.C 5.B 6.答案示例:
例1 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 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 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
例1 中, “络黄”“澄黄”疑为生造之词, 或者用了别字。查包括《辞海》《汉语大词典》在内的多种辞书, 均未见这两个词。句中“褐黄”虽亦未见辞书收录, 但似乎可以“望文生训”———根据词形意会其义:“褐”指像栗子皮的颜色, “褐黄”便指“褐”“黄”调和之色, 或偏向褐色的黄色。然而“络黄”“澄黄”, 即便“望文”, 亦难“生训”:“络”有“网状的东西”“用网状物兜住”“缠绕”等义, “络黄”的“络”与何义有关?“澄”有“ (水) 很清”“使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使清明, 使清楚”等义, “澄黄”的“澄”与何义有关?实在令人费解!
辞书上查不到“络黄”和“澄黄”, 却可看到“铬黄”和“橙黄”———媒体上经常把“铬黄”误写成“络黄” (“铬”较为冷僻, 其形与“络”相近) , 把“橙黄”误写成“澄黄” (除“橙”“澄”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外, 还可能是由于受了叠音词“黄澄澄”的影响) 。“铬黄”, 《辞海》注:“也叫‘铅铬黄’。一种黄色颜料……色光随制备条件和铅含量而异, 从柠檬黄至深黄色……”例1 中的“络黄”是否也是“铬黄”之误呢?其实改为“铬黄”, 还是有问题:“铬黄”是一种颜料———颜料是用来着色的物质, 可不同于颜色 (色彩) ;况且如《辞海》所注, “铬黄”的“色光”是不确定的, “随制备条件和铅含量而异, 从柠檬黄至深黄色”。再说, 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追求通俗、生动, 而“铬黄”太“专业”, 不能给人“直观”的印象。“橙黄”则不同, 这是个常用词, 且可望形求义, 一目了然———“像橙子那样黄里带红的颜色”。句中使用该词“摹色”, 既通俗易懂, 又生动形象。
例2 此时, 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 或大或小或长或短, 依山就势形状各异, 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
例2 中, “田畔”误用, 概念不明。“田畔”在整个文本中共出现8 次, 似乎都是当作“田地”“田块”“畦田”之类来使用的 (参见例4) 。其实, “田畔”应指“田界, 田边”;“畔”的本义是“土地的界限”, 引申义有“旁边, 附近”等。《汉书·召信臣传》:“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 刻石立于田畔, 以防纷争。”巴金《鸟的天堂》:“在河边田畔的小径里有几棵荔枝树。”这两个句子中的“田畔”显然指“田界”或“田边”。而例2 中“或大或小或长或短, 依山就势形状各异, 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所描述的不可能是“田界”或“田边”。
例2 中“递接”未见辞书收录, 而现实语用中多用来表示“传递接受”的意思 (如:要重视递接物品的礼仪) , 可此义在句中显然讲不通。也许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是想表达“依次连接”的意思 (递:顺次, 依次;接:连接) , 果真如此, “递接”前面再用“依次”, 又有重复之嫌。不妨把“依次递接”改为“依次连接”“依次相连”之类的说法。
例3 正是清明时节, 梯田已开始灌水, 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 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
例4 田畔蓄满水后, 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 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
例3 中“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是“咕嘟咕嘟的流水声”与“流水箜箜作响”杂糅而成的。“作响”是发出响声的意思, “作响”的应是“流水”而非“流水声”。在同一小句里摹写同一种声音, 却前后使用两个不同的拟声词———“咕嘟咕嘟”“箜箜”, 不仅有堆砌之嫌, 而且自相矛盾, 后面的“节律均匀”之说亦失去着落。
例4 中“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存在结构混乱、语义重复、搭配不当等毛病。“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本已结构完整, 可又在后面加上状态 (情态) 补语“ (得) 晃眼”。按汉语讲究结构上的对称与均衡的表达习惯, “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一般理解为:“平展展”和“亮汪汪”构成并列成分, 它们共带补语“ (得) 晃眼”。可是从语义搭配上看, “亮 (汪汪) 得晃眼”讲得通, “平 (展展) 得晃眼”则很勉强。更关键的是, “平展展”和“亮汪汪”都是带有叠音后缀的状态词。状态词既具形象性, 又含程度义, 而状态补语往往也兼有形象性和程度义, 因此状态词后面不宜再带状态补语。齐沪扬《现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 明确指出:“状态形容词如‘红通通、笔直’等”“不能带情态补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 , 沈阳、郭锐《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等权威教材都把不能带补语 (不限于状态补语) 列为状态词的语法特点之一。例4 的简便改法有三种:一是删去“得晃眼”;二是删去“汪汪” (顿号最好改为逗号) ;三是在“亮汪汪”后用逗号断开, 再在“得晃眼”前补一“亮”字。
例5 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 用锄头镰刀和汗水, 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 挖去乱石拣尽杂砾, 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 经年累月日复一日, 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例6 恍然, 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 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
这两例都存在词语并列不当、表达不合逻辑的问题。例5 中的“灌木”与“荆棘”存在属种关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荆棘”的解释为:“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的小灌木。”可见“荆棘”属于“灌木”。属种概念一般不宜并列使用。例6 把“泉眼溪流”“雾气雨水”举为“水源”是合理的, 但是把“林木蓄水”也举为“水源”则有点说不通。“林木”对“水源”具有保持作用, 可减少其流失, 但它本身不能生出水或带来水。况且“泉眼溪流”“雾气雨水”都是典型的名词性短语, 而“林木蓄水”习惯上理解为主谓短语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只给“蓄水”提供动词义) , 它们所指对象本质上是不同类的。因此, 无论从语义还是语法上看, 它们都是不适合并列在一起的。
例7 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 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 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 浅唱低吟……
例7 中, “阡陌”指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阡陌纵横”不能与“婀娜多姿”一起修饰形容“线条”, 可以说“线条婀娜多姿”, 但不能说“线条阡陌纵横”。“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 对同一本体连设两喻, 而中间未用逗号隔开, 孤立地看能加快节奏、增强语势, 但联系分列前后的两个“喻解” (相似点) , 便觉牵连不断、纠缠不清。其实两个“喻解”是不能为两个喻体所共有的。第二个比喻也是通感———以听觉喻视觉, 颇有艺术张力, 可“旋律”之前加上“无声”, 有点煞风景。“浅唱低吟”, 意思是轻轻唱歌、低声吟咏, 一般形容安乐自适的样子。句中描写“线条”, 是拟人用法, 但同时作为第二喻的“喻解”, 与喻体“旋律”照应失严。综上, 例7 试改为:那纵横交错婀娜多姿的线条, 似行云流水洒脱流畅, 亦如婉转轻盈的旋律在空谷中传扬……
例8 那一刻, 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知!
例8 所称的“俗语”其实并非真的俗语。俗语, 也称俗话, 是指民间流行的、通俗而语意警醒或诙谐生动的定型语句, 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例如“打着灯笼也难找”“天下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查阅资料, “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知”源自郭沫若的一首诗。1959 年, 郭沫若参观广州陈家祠 (陈氏书院) , 有感而发, 赋诗一首:“天工人可代, 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 胜读十年书。”诗中原句不是“人工天不知”, 而是“人工天不如” (“如”“书”押韵) 。本是文人、名人诗句, 至今尚未“入俗”, 知道的、会用的人并不多。况且窜改一字, 两相比较, 还是原句用“如”字更准确, 更有意韵。
上述只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此外还有一些可商榷之处 (包括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 , 限于篇幅, 不再列举分析。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 “不能要求作家写的东西跟普通人说话一模一样, 不许稍微特殊一些”, “但是作家语言特殊要特殊得好, 特殊得美才对”。[1]文学作品为了追求特定的审美效果, 常常突破语言常规, 但是考察上述语例的具体语境, 似乎都不属此类。就文学本性而论,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创作是作家运用语言反映和再现社会生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活动。在这种创作中, 作家是以语言为中介同社会进行对话、交流的, 那么实现这种对话、交流的起码条件就是作家的语言要让人看得懂、听得懂, 让人能够理解, 领会接受。字词乱用、语句不通、行文晦涩、表意不明, 影响人们理解领会, 审美价值自然也要打折扣。
叶圣陶先生曾就教材选文的问题谈过他的主张:“选定之文, 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 非过为挑剔, 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 期于文质兼美, 则文中疏漏之处, 自当为之修补润色。”顾之川先生在《试述语文教科书的语言规范问题》 一文中指出:“语文教科书中的言语材料必须是正确的、规范的, 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足以作为语言表达和语言应用的典范, 有助促进民族共同语的正确传承和健康发展。”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 (包括文学作品) 在语言文字方面向来要求严格, 入编的文章 (包括名家作品) 大都经过作者的再次加工或编者的修改润色, 类似于上述语例的种种问题在课文中是难以藏身的。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不应次于教科书中的课文。王尚文先生曾惊呼“语文试题竟也有语文品质方面的瑕疵”。他在2014年高考多套语文试卷阅读题中举出“数例语句不通之处”, 指出命题者“失察”。他说, “在我的心目中, 高考试卷有它的严肃性甚至神圣性”。[2]“夫子言之, 于我心有戚戚焉。”甚至愚以为, 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失范, 不仅仅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而且也有损于语文课程的形象和尊严;不仅仅影响当届考生、当届高考, 而且将长久影响未来的考生、未来的教学———高考真题, 在平常教学中, 尤其在高考复习中, 往往被奉若神明, 作为典型例题, 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无可比拟。因此, 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失范现象不容小觑!
摘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所取文本, 应当力求文质兼美, 起码得文从字顺, 没有明显的语用失误。然而, 2015年天津卷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云和梯田》中存在不少语用瑕疵, 涉及字词、语法、逻辑、修辞等不同方面。高考阅读题文本语言文字失范, 不仅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而且也有损于语文课程的形象和尊严;不仅影响当届考生、当届高考, 而且将长久影响未来的考生、未来的教学。
关键词: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规范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文学语言不规范现象的三个原因[J].语文建设, 1992 (4) :26.
在高考论述类文本考查中,命题者常选取一些论文来作为考查文本。这些论文涉及面广,观点新颖,具有启发作用。那么,在解答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呢?
1、揣摩具体语境
一个词语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出现的,总要跟其他词组合成句、成段才能表达某种意思。对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答案一定隐藏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切忌脱离语言环境去“望文生义”。
在同一篇文章中,有时同一个词语也会有不同的含义。这就更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语境把握能力,能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审查上下文中相关词语的搭配、呼应,来确定对它的具体解释。
如2009年山东卷第6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t·簖”相伴的一种桥。
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说,“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这句话说明“白堤”东端的“簖桥”的主要功能有两个,它不单单指“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结合具体语境,我们马上就能得出答案:C项说法是错误的。
2、就近寻找答案
对于一个词语的理解,揣摩具体语境之中,还有遵循“就近寻找答案”的原则:一般来说,理解词语意义的答案就在这个词语的附近,隔得越远,越值得怀疑,如果超越了这个词语所处的段落,更应当引起警惕。
如2009年全国卷Ⅱ第5题:
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延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可在第一段中判定正误。原文第1节中写“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未提及他们也认为“经”跟“经纬”之“经”没关系的意思,属于范围扩大。故选C。
3、注意代入验证
如果是主观题型,在大致确定了答案之后,将答案文字代人所考查的词语处,再把该词语撤下,将答案引进,然后通读前后语句,看看意义是否连贯畅通,修辞是否吻合,逻辑关系是否紧凑合理,等等。如果是客观题型,也不妨将各个选项分别代入,优胜劣汰。
如2009年江西卷第6题:
下列对文中“想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经验采印证新经验。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
B创造的想象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来创造艺术,再现的想象则是通过再现以往的意象来独立创造艺术。
c只有再现的想象决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D创造的想象心理作用分为分想与联想,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选择就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做成。
【解析】A项依据“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一句中,如果把“也就是”代入句中进行验证,一看便知不正确。B项“独立创造艺术”之“独立”代入到原句中,也会发现缺乏依据。D项将“选择就是创造”代人原句也是错的,原文是“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
【反馈训练】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需要实招
方利山
作为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单体、静态、孤立的文物保护发展到整体、动态、联系性的文化生态保护,这种对保护理,念的提升和深化,为我们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拓开了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广阔空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承担着从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动态文化层面、文化物种生存发展环境层面整体地、动态地、全面地保护好徽州文化的重任,这也是大徽州历史振兴的难得机遇,它需要真抓实干,来点实招。“虚晃一枪”,敷衍、糊、混,不是徽骆驼、绩溪牛的品格。
自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以来,我们的相关当政者和有关职能部门为谋划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黄山市文化局已拟定千幢徽州古民居的保护维修计划,市社科联正在积极推进徽州古村落千村保护工程的开展,大徽州“徽州文化非物质遗产项目大系”丛书编纂也已提上日程,婺源、绩溪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也提出了许多切实的谋划和举措,把这些谋划和举措落到实处,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的方向。
根据徽州地域的实际,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重点在徽州古村落包括其环境氛围的保护。可以结合“千村保护工程、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的推进,选取十到二十个特色突出、徽州文化蕴含相对丰厚、原生态留存相对较好的徽州古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块或示范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对这些徽州古村落高起点地进行谋划。组建行政人员、徽州学专家、村落耆英结合的保护中心,对古村落历史文脉进行“望、闻、问、切”,把握该村徽州文化的自身特色,发动百姓深入讨论该村的地域特点、风俗风情、人文历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及在整个徽州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挖掘整理其历史文脉,系统梳理其文化资源,全面盘点其文化遗存,深入激活其文化基因,确定该村有别于它村的独特之点,明确该村的“徽州文化主题”。象呈坎古村,就是“徽州消防文化”历史与现实结合最好的主题文化村,卖花渔村则是古已形成的徽派盆景文化村,而棠樾就可以着力打造徽州牌坊文化村,叶村则可开发成歙南徽州民俗文化村等等。这些徽州文化古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示范区块,通过“提炼主题、丰富内涵、完善栽体、凸显特色”既承传了徽州文脉,又找准了自己婚特色。“一片田野一片景,一座村落一座魂”。有计划有依据地修复自身村落的文化原生态,复活一些自身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项目,着力在生产性保护上下功夫。恢复一些微州传统工艺、徽州传统艺术、徽州传统民俗表演,在适度的旅游开发中,“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农家乐”,将在其得天独厚的徽州文化生态环境中把历史和现实融和、对接,“保护”和“发展”就实现了最佳的统一。
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块,应该按照自
身徽州文化物态、非物态遗存的分布情况和特色表现,确定重点保护的一些绝对控制区,防止“文化植被”的进一步“流失”。划定“绝对控制区”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身域内徽州文化生态情况的掌控、认知、把脉的过程。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还需要较多的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进行汇聚、收藏、展示和推介。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徽州茶文化博物馆等等专题博物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复: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兴办各类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这是一块潜力大、意义深远,前景诱人的重要空间。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节)
1、下列不属于设立徽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意义的一项是
A、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将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到了整体、动态、联系性的文化生态保护。
B、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提升和深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C、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是对徽州古村落包括其环境氛围的保护。
D、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拓开了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施展智慧与才能的广阔空间。
2、下列不属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A、拟定千幢徽州古民居的保护维修计划。
B、推进徽州古村落千村保护工程的开展。
C、着手编纂“徽州文化非物质遗产项目大系”丛书。
D、积极谋划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开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块或示范村,提炼“徽州文化主题”,修复文化原生态,复活徽州自身的一些物质性文化项目,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
B、恢复传统工艺、传统艺术及传统民俗表演,开发“农家乐”旅游,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最佳统一,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惟一出路。
C、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块应对自身域内徽州文化生态情况进行掌控、认知和把脉,确定重点保护的“绝对控制区”,以免“文化植被”进一步“流失”。
D、民间兴办各类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对徽州文化进行汇聚、收藏,展示和推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深远的意义和诱人的前景,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复。
【参考答案】
1、C(这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并非“意义”。)2、D(错误在于“做好基础性工作”过于笼统,不是“具体措施”。)3、c(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复活徽州自身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B项,“惟一出路”错,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很多,而“保护”和“发展”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最佳统一:D项,说“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不对,原文说“具有巨大的潜力”,两者不是一回事。)
【高考小说类文本阅读题】推荐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11-17
高考小说题型归类10-18
高考复习语文小说结尾06-23
高考语文小说解题技巧07-11
高考语文小说环境ppt06-16
票证类高考历史题解题技巧06-05
呐喊高考名著阅读题01-14
高考现代文阅读训练题10-09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题07-27
小说阅读方法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