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精选8篇)
内容摘要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等条件都是不同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城镇化进程和问题。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世界城镇化历程既有共性,同时各种表现形式也反映了中国国情.我们必须联系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和具体问题,研究出适合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中国、特色、道路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镇化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镇化类型的选择、城镇化动力和实现机制选择及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城镇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1957年,城镇化稳步推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1949—1957全国人口64653万,市镇人口9949万,相比建国初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多万,年均增长7.O%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国城镇化率从1O.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是从1958— 1978年,城镇化大起大落,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由于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城镇化率2O年只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甚至有几年是负增长。1958—1978全国人口96256万,市镇人口l7245万,城镇化率l7.9%。
第三阶段是从1979年一l995年,城镇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等,从而使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1984年中央政府又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94年底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率也由1978年的18%,上升至1993年的28.14%,年均增加0.63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是从l996年至今,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普及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中央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因素,我国城镇化在原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出现了城镇化的冒进态势,在全国范围内,正常的发展和人为的拉动,使我国城镇化率迅速上升。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至19683个,城镇人口达~069079万人,城镇化水平51.27%。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现为:(1)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具有阶段性,全过程呈现S型状态,即初期发展缓慢,当城市化水平超过20%后则加速发展,接近70%后发展又趋缓;(2)大城市超先发展,不仅大城市人口增长,大城市数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4)工业化水平愈高,城市化水平也愈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基本相同,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城市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基本相适应。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已经形成,特别是城市群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的城镇化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城镇化建设存在导向偏差、财权事权不对称;(2)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3)各城市发展缺乏协调性,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城际竞争、行政分割导致市场分割等;(4)城镇化的发展偏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缺乏活力。(5)在城镇化过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硬件设施建设,房屋道路广场的建设等等,这种方式虽然迅速拉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城镇人口和消费当然也在增加,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解决,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即我国城镇化未能完成农村人口的彻底转变,大量农民工进城却不能落户定居,建设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福利,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城镇化的模式与各国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及人口、土地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三种模式。不同国家、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所获取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值得我们研
究、汲取和借鉴。
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则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总体上是一个比较协调互动的关系,是一种同步型城市化。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过度郊区化,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化发展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过程,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机械照搬“一般规律”、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的经验,甚至强制推行某种模式,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具体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上,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尊重城乡居民在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协调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使包括进城农民、失地农民和低收入市民等各类社会群体均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就是要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就是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把进城农民作为城市的平等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认真考虑他们的社会需求,并积极引导他们适应城市社会,改变原有的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保护资源环境、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推进集约型的城镇化,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在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城镇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有机协调起来,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推动城镇
发展从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向以内涵增长为主的集约型转变。做到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地、节水、节能和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城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重视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功能,引导城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是区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从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来看,在城镇化初期,区域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长;在城镇化中前期,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逐渐增强;在城镇化中后期,区域内城市群体逐步形成壮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不是城镇化发展的规模模式,而是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模式,是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集中型城镇化与分散型城镇化的结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各自比较优势,引导各类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定位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发挥城市间互补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以大带小,既克服大城市发展中的局限性,使大城市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基础支撑,又使中小城市获得集聚和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下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前提。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纠正人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偏差,既要避免人为设置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的阻碍,又要防止脱离经济发展实际,仅凭个人意志“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建设。尊重市场选择、运用市场机制是防止城镇化进程出现偏差最有效的手段。当然,市场不是万能的,城镇化需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因此,城镇化的进程管理应以市场为基础,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城镇化的质量管理则需要发挥政府的政策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能。由于市场的内在缺陷,政府必须要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政府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用规划、财税、行政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五、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要求。推进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把“三农”发展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
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城乡互动、城乡交融、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现代化建设,工业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三农”问题的解决、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都要求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并根据这些具体国情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局面。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2.赵桂英、周顺栋《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历程及思考》
一、如何理解农村城市化
要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城市化。
对于什么是城市化, 有不同的表述。一般认为, 城市化有以下几个表现: (1) 农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2)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聚; (3) 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4) 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主导地位; (5) 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和城市生活方式广泛地向农村扩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定义大体上反映了以往对城市化的认识。城市化一般也是指农村城市化, 即农村变为城市。
在我国, 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论证, 发表了不少关于“农村城市化”的论文和论著, 曾先后提出几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 即小城市和小城镇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城市群和城市带模式等。这些研究都很有意义。我认为, 以上几种模式各有其优越性和发展空间, 我国地域广大, 情况各异, 各地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应当因时因地而异。但是, 以上几种城市化模式, 强调的都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我认为, 在当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变迁, 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我国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城市化, 决不能再走传统城市化的道路, 而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 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这种新型城市化, 不仅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实质内容的城市化, 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所谓农村“就地城市化”, 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 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 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社会事业, 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生活方式, 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 包括原自然村、行政村和合村并点而组成的新社区。
二、“就地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 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现在农村交通四通八达, 很多地方村村、庄庄通油路或水泥路, 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农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非常方便。在通讯方面, 现在大部分农民家庭安装了电话, 或有了手机, 电视基本普及, 少数家庭拥有电脑, 不出门也能了解天下大事, 也能进行商务交往。
交通和通讯的高度发达, 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快, 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减少了生产要素集聚的成本, 使相对分散的农村也能产生资源的集聚效应。同时, 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向农村广泛传播, 使农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娱乐上逐渐向城市靠近。
2.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 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以及先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 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减轻了劳动强度, 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逐步解放出来, 有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市场意识和企业化管理水平都会不断得到提升, 农业生产日益工业化, 农民职业日益非农化。现在的农民和原来意义上的农民相比, 已经发生部分质变, 他们已经逐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有作业方式, 自由的、理性的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 成为新一代的农民 。
3.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 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近些年来, 由于国家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战略, 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 全面落实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 使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同时,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 将使农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农民将得到更良好的教育, 享受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充裕的文化生活, 各项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 农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步向城市看齐。
4.我国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根据。 我国人口众多, 地域广阔, 但适宜人们居住的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55% , 把大部分农民集中到城市是不可能的。并且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相互之间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 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 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办厂创业, 在家乡安排自己的事业, 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中国农村城市化有自己的特色, 那就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虽然进入城市, 从事二、三产业, 但是他们不愿意放弃在农村的土地和房屋, 家庭仍在农村, 或者说根基仍在农村。当前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和一系列惠民政策, 也有利于农民在农村扎根。在城市打工, 根基放在农村, 这样就使他们能进能退、进退有路。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农、亦城亦乡,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 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 这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特点,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 要充分尊重这一现实。
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 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 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 也还会有好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农村是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道不应该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吗?难道不应该让几亿农民同样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吗?所以, 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 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也是几亿农民人心所向。农民向往城市, 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而种种因素又使大多数农民难以在城市扎根, 所以, 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实现就地城市化, 就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5.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和巨大力量。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 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 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 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据资料, 现在我国每年跨区域流动的农民工约有1.2亿人, 每年从城市带回农村的资金约有8000~10000亿元。这项庞大的资金必然拉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 走南闯北的农民工不仅学到了技术和经验, 而且接受了新观念, 学到了城市人的文明生活方式, 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返乡之后, 会将先进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带回农村, 这就大大加速了农村“就地城市化”进程。
6.“逆城市化”是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依据和参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密集、就业困难、房租昂贵、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即大批生活稳定的中产阶层从城市迁到郊区或农村居住, 因为那里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且住房便宜, 很适合人们的居住,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区别;与此相适应,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产业的兴起, 也使部分二、三产业有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 因为那里有更适宜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 “逆城市化”的趋势已渐露头角。我国的大城市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城市化率高达60%以上, 人均GDP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 人们早已进入小康社会, 舒适的居家环境已经成为大众的消费追求, 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势。
对于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 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见解。如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仁认为:“农村城市化, 并非一味征地、建造和扩展城市, 而应把城市文明和公共财政向农村辐射, 缩小城乡差距, 将农村建成和城市同等的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就业环境宽松的区域, 让农民能就地享受城市文明。”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认为:“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对中国的城市化要有全民的观点, 即农业和农村的提高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真知灼见很有启发意义。
三、农村“就地城市化”实证分析
事实上, 经过多年的建设,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广大农村已经涌现出成千上万个就地城市化的典型, 如江苏省的华西村、河南省的刘庄村、山东省的岜山村、南山村等等。这些地方的农民大部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 农民收入较高, 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实现福利化, 农民生活水平超过城市, 被誉为美丽富饶的“乡村都市”。 这些“就地城市化”的典型, 将产生巨大的教育、示范和扩散效应。
江苏省华西村为了帮助更多的村富裕起来, 先后出资近千万元帮助中西部20多个省市区培训县、镇、村干部1万多人, 开辟了一条民间智力扶贫的新路子。1996年起出资在宁夏、黑龙江援建了2个“省外华西村”, 均取得明显成效。从2001年起, 吴仁宝和华西人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 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 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现在, 每年到华西村考察和旅游的人员达100多万。华西村对全国各地农村的教育和示范作用非常巨大, 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来这里参观学习, 吸取经验, 受到鼓舞。很多专家学者来这里考察, 著书立说, 弘扬华西村精神。华西村的教育、示范和传播作用远远大于它对国家的物质贡献。
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 实施城乡一体化、加速郊区发展的战略, 大力推进郊区“就地城市化”。据《北京日报》报道, 2005年, 仅怀柔区就有32个中心村实现了“就地城市化”, 数以万计的农民告别了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旧村落, 搬进了花园式的新房。
厦门市将200多个行政村分为异地新建型、就地改造型、环境整治型和“金包银”型4种类型进行全面的整治, “让农民就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当地媒体特意将“农村城市化”的概念作了解释, “不能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的扩大, 等同于人口向城区集中。”这种看法体现了人们对农村城镇化的反思。
另据报道, 在全国66万个行政村中, 亿元村已超过8000个, 这些村人均GDP都在4万元以上, 合5000美元以上, 已经达到小康目标, 他们是“就地城市化”的排头兵。
四、农村“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和其他形式的城市化的关系
1.“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的要求是五句话、20个字,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可以看出, 建设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提高农民素质, 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 向城市生活标准看齐, 向城市生活方式迈进。毕竟, 城市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是新农村建设的参照物, 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农村“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就地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 “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高级阶段;新农村建设不断成长着“就地城市化”的因素, “就地城市化”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 实现“就地城市化”是有条件的。一是生产比较发展, 大多数人已经从事二、三产业 ;二是群众比较富裕, 手中有钱;三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大多数农村来说, 暂时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是, “就地城市化”毕竟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逐步创造迈向“就地城市化”的条件。
2.“就地城市化”和其它形式的城市化的关系。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一头连着农村, 一头连着城市, 是农村和城市的接合点、融合点、过渡点。它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因为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过程, 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的过程, 也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过程, 当然也是增强农民购买力、扩大农村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需要城市大量的物资、技术和人才投向农村, 因而拉动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 农业的发展也会给城市工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料,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又会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转移到二、三产业, 满足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 我国的城镇化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 一条是人口迁移式城市化, 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聚;一条是“就地城市化”, 即城市的物资、技术和人才支持农村, 城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覆盖农村。我国城镇化的路子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
五、研究和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 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措施,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实现“就地城市化”, 这是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实施。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达到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有利于我们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什么?就是迈向城市化。因为城市化代表了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也是党和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把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 以城市化的方向建设和改造农村, 包括指导思想上的转变、政策的调整、资金的投入、城乡制度的统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等等。
第三, 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及早防治“城市病”。
我国人口众多, 在短期内把大部分农村人口集中到城市是不可能的, 只有采取“就地城市化”的途径, 建成众多的适宜人居的村镇, 才能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防治“城市病”。从更深远的意义来看, 农村“就地城市化”由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也有利于减少战争和瘟疫带来的危害。
第四, 有利于我们防止和纠正城镇化进程中的种种错误倾向 。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 城市化就是要农民进城, 农民进城越多, 城市化率越高, 就证明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越先进, 地方政府的“政绩”也就越突出。有的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化率, 千方百计吸引农民进城, 甚至用“圈地”的办法把大批农村人口并入城市, 迅速膨胀城市规模, 加速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 大批的农民失去土地, 而利益又得不到合理补偿, 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 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这不仅需要二、三产业的充分发展作为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而且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
摘要: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一, 它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并行不悖,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就地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应当统筹考虑, 整体推进。
关键词:农村就地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潘海平, 孙彬, 李荣, 周云.长三角:“逆城市化”时代呼之欲出.信息导刊, 2005 (13)
[2].刘菲菲.努力帮助农民就地“城市化”.京郊日报, 2005.1.27
[3].陈建辉.规划好三种农民的城市化.经济日报, 2005.8.3
[4].仲伟志.大华西村实践.经济观察报, 2005.2.19。“一分五统”就是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 干部统一使用, 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 福利统一发放, 村建统一规划。
[5].董振国.山东探索农村“就地城市化”改造之路.市场报, 2005.8.24
关键词:中国特色;道路;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0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报告还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深刻认识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积极评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决心。所谓“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所选择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百多年历史证明了的真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的概括,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又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其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这一概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历史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是对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实践和认识的科学总结。这条道路,既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注重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协调发展;既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和政治基石,又揭示了改革开放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和动力源泉;既明确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指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既注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又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历史的选择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特殊发展道路相结合的自信。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却不会完全一样”[2]。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发展道路,但没有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具体答案,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更不可能加以具体描绘。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引的正确道路,又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照抄别国的经验和模式,而必须也只能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这条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发展道路,又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了对这一“道路结合”原则的坚守,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离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失去了实践基础。
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道路”的实质是前进方向问题,道路正则方向明。列宁曾经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不在书斋里、不在沙龙里,不在某些天才人物、先知先觉的大脑里,不是某种先验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亿万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实践中。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建设到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直至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方位铺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萌芽破土、生根开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第一,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能否举好中国特色这面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保证,中国社会主义能够发展到今天,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从政治上来说,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不犹豫,不折腾。这是我们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根本原因。
第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现在我们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4]。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发展不全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矛盾问题不少,一句话,社会主义的基础不牢。立足于基本国情,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内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我们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而且也造成了分配上的问题。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国之要,发展经济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重要方面包含四项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思想。后来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纳入了这个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三是人民民主专政,四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四项基本原则既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更不能放弃。怀疑、动摇、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走老路、邪路,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第五,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所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来自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来自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和发展空间。可以说,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这说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要继续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改革开放。
第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大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大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还必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下功夫,做文章,做出成效。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越走越有活力。
第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含义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五个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以及科学性。丢掉任何一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都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
第八,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有三层意思: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三个方面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本目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会有很多的风险、挑战、困难和考验,但是,只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业。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具备了各种有利条件,我们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充分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2]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8.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4.
单项选择
我国到()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单选 2 分)
[A]2010 [B]2015 [C]2020 [D]2025
1.()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单选 2 分)
[A]同步城镇化
[B]超前城镇化
[C]滞后城镇化
[D]逆向城镇化
2.政府往往用统一购房的方式把农民的地出让,导致()。(单选 2 分)
[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3.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国要形成(),推动我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单选 2 分)
[A]引入劳动力制度
[B]工业转移制度 [C]均衡发展机制
[D]技术工人红利
4.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单选 2 分)
[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5.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单选 2 分)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6.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注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纠正()。(单选 2 分)
[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7.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8.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9.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单选 2 分)
[A]15.5% [B]16.0% [C]16.3% [D]16.6%
10.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1.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单选 2 分)
[A]低成本
[B]快速
[C]集约
[D]高成本
12.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单选 2 分)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直接税
[D]间接税
13.中国首次使用“城镇化”的最高官方文件是在()上通过的。(单选 2 分)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七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
1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体制是城镇化发展融资模式变迁的主要推动力。(单选 2 分)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财税
15.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单选 2 分)
[A]45% [B]50% [C]超过50% [D]达到60%
16.“三无”农民是指()的农民。(多选 2 分)
[A]种地没田
[B]就业没门
[C]“低保”无份
[D]无城镇户口
17.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单选 2 分)
[A]低速阶段
[B]中高速阶段
[C]停滞阶段
[D]平稳阶段
18.()年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单选 2 分)
[A]2000 [B]2004 [C]2008 [D]2010
19.现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单选 2 分)
[A]提高增长速度
[B]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C]扩大人口红利
[D]减缓增长速度
20.201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单选 2 分)
[A]49% [B]50% [C]51% [D]51.27%
21.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因其具有(),政府财政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财政加大投入以保护环境。(单选 2 分)
[A]排他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增益性
22.城镇率的“剪刀差”值为()。(单选 2 分)
[A]15.5% [B]16.0% [C]16.3% [D]16.6%
2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在投资中所占比重()。(单选 2 分)
[A]偏低
[B]偏高
[C]适中
[D]以上都不对
24.()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单选 2 分)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央经济会议
25.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26.()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选 2 分)
[A]稳步推进城镇化
[B]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C]扩大人口红利
[D]减缓增长速度
27.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克服()。(单选 2 分)
[A]“半城镇化” [B]“被城镇化”
[C]贵族化倾向
[D]城镇化“大跃进”
28.城镇化的表现不包括()。(单选 2 分)
[A]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并向城镇集聚
[B]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C]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
[D]农业文明的传播
29.在()上,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单选 2 分)
[A]十八大
[B]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C]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D]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30.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与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单选 2 分)
[A]城镇数量
[B]城镇人口数量
[C]人口数量
[D]人口质量
31.中国城镇化进入了()阶段。(单选 2 分)
[A]低速
[B]停滞 [C]粗放发展
[D]集约发展
32.()是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为契机的农村城镇化类型。(单选 2 分)
[A]地方驱动型
[B]市场推动型 [C]外资促进型
[D]发展推动型
33.下列不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的是()。(单选 2 分)
[A]物质生产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经营管理现代化
[D]资源环境优良化
34.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是()。(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D]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35.我国处于城镇化阶段划分的()阶段。(单选 2 分)
[A] 初速
[B] 加速
[C] 成熟
[D] 停滞
36.2011年,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为()。(单选 2 分)
[A]20% [B]30% [C]34.76% [D]51.27%
判断
1.土地城镇化速度要快于人口城镇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2.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城镇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5.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很难再提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6.城镇化可以创造供给,但是不能扩大内需。(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7.“半城镇化”是指城镇人口比率大于50%。(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8.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9.城镇化能增加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调整我国各方面的经济贸易关系。(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0.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1.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举行,讨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方案。(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2.中国要好的城镇化,不要不好的城镇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3.“城市化”比“城镇化”更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4.城镇化“大跃进”导致“鬼城”出现。(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5.“被城镇化”是违背农民意愿的盲目城镇化。(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6.中央城镇会议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思路,(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17.我国城镇户籍人口率已经超过50%。(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多项选择
1政府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具体表现为()。(多选 2 分)
[A]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
[B]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C]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
[D]把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产体系
2“三无”农民是指()的农民。(多选 2 分)
[A]种地没田
[B]就业没门
[C]“低保”无份
[D]无城镇户口
3.我国有能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多选 2 分)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强大的综合国力
[C]全面改革的规划
[D]人口基数大
4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包括()。(多选 2 分)
[A]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B]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C]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D]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5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事件是()。(多选 2 分)
[A]人均收入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 [B]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经济增速放缓
[D]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6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坚持走()道路。(多选 2 分)
[A]新型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7低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多选 2 分)
[A]土地低成本
[B]劳动力低成本
[C]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欠账
[D]公共服务能力偏低
8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要()。(多选 2 分)
[A]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B]调整经济结构
[C]增加社会流动性
[D]克服利益固化
9我国可通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发展。(多选 2 分)
[A]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
[B]建立地方税体系
[C]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D]扩大税收来源
10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多选 2 分)
[A]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B]实现现代化
[C]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D]解决社会问题
11籍制度改革包括()。(多选 2 分)
[A]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
[B]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
[C]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 [D]有序放开中等城市的落户限制
12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多选 2 分)
[A]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B]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叠加进行
[C]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化国家
[D]中国城镇化阻碍大
13稳妥解决“城市病”要提供()。(多选 2 分)
[A]与城镇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B]基本公共服务
[C]精神产品
[D]就业机会
14.国土空间划分为()。(多选 2 分)
[A] 优化开发区
[B] 重点开发区
[C] 限制开发区
[D] 禁止开发区
15.高成本城镇化阶段的特征是()。(多选 2 分)
[A]土地低成高
[B]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公共服务能力与城镇化适度
第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惠民型的城镇化。它不再只是追求简单的城镇规模扩张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是注重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目的是让农村的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终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第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融合型的城镇化。它不光注重城市规划与发展,而是更加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与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将着眼于以城带乡,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善社会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人群间的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以工促农,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第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型的城镇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城市发展理念,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未来城镇化向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的方向发展。新型城镇化将城市建设融入生态系统,并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其中。通过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生态园区、生态企业和生态产业体系,进而营造一个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
走在特色路上,我们选择了高山,选择了大海,选择了蓝天,高山的雄伟,大海的广阔,蓝天的无垠,给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给我们力量,给我坚强。
走在特色路上,我们选择攀登,选择冲浪,选择飞翔,攀登的快乐,冲浪的激情,飞翔的豪迈,让我们如痴如醉,让我们意气风发,让我们无限神往。
走在特色路上,我们选择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我们满怀激情,怀抱着中国梦想,踏着伟人的足迹,朝着光辉的航标,义无反顾,奔向远方。
走在特色路上,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拼搏创新,再创辉煌,大康生活,新的篇章。我们用信心拧绳,用拼搏作帆,用梦想架膀,凭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乘着中国大梦,驶向美丽中国的彼岸!
当两会又一次闭幕,是梦想在跟随,当复兴已不再永久,是心灵在体会,不在乎等待世纪轮回,不在乎足迹伴着血和泪水,拥有梦想一起飞,势不可挡,你我需要自信的面对,让改革回味这一刻,让开放铭记这一回;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创新的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发展的面对,让九州回味这一刻,让世界铭记这一回;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众志成城的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识自觉
1 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解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的摸索和实践,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其作了科学的界定。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学界也作了全方位的解读。有的学者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基础和实质。(2)有的学者从政党领导、制度依托、发展内涵、路径选择、目标指引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3)有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进而探索适合的教育路径。
2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现状及原因
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基本赞同的,但是在具体层面上的认同程度上是不一致的。(4)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仍存在着许多的不稳定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基础教育的缺失,造成青年一代的信仰危机,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致使部分青年对走社会主义道路持怀疑态度。青年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启蒙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的学校在童蒙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培养长大的青年,其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意识相当淡漠,以致青年缺乏坚定的信仰和强烈的对祖国的认同意识。
第二,国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纵观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的研究,多着眼于调查大学生的认知现状、原因、对策等,虽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和较全面的调查角度,但是在理论分析和批判力上仍需拓宽研究范围,挖掘理论深度。
当然,形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等,但归根结底缘于青年自身内在的原因。下面,就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尝试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
3 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的路径
首先,在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教育。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来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民族性首先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作为大学生而言,我们首先要熟悉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钱穆先生就民族与文化的关系做过深刻的解读。他说:“故民族与国家者,皆人类文化之产物也……人类苟负有某一种文化演进之使命,则必搏成一民族焉,创建一国家焉,夫而后其背后之文化,始得有所凭依而发扬光大。”(5)钱穆先生深刻分析了文化与民族、国(下转第61页)(上接第43页)家之间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进而才能明晓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民族性。那么,如何强化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理论教育?首先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在高校两课教育中的比重。高校应该适当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力争从历史、思想史、哲学史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到两课教学中。其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之下,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相关的理论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解读马克思主义,更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要与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教育、理论体系教育、社会制度教育同步进行。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旗帜、理论体系、社会制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四位一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6)故而加强这四个方面的教育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
第三,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意识,培养多元化人才,这是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强化青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这里,主要是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来实现。可以说,一部共和国发展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的提出,无不是理论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的结果。关于实践创新,是指大学生面临的种种国内、国际的客观环境,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大学生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寻求新的应对策略。
第四,努力提高高校两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其政治信念,提升其教学与科研能力。这是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的首要条件。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中青年教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力争在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科研手段、思想观念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培养教师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鉴别力和预见能力。只有他们的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素养完备,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强化青年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意识和文化自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不断开放的,与时俱进的道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坚定地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10-15.
[2]曹建坤.略论“中国特色”[N].学习时报,2008-1-28(422).
[3]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2008-02-26.
[4]岳鹏,戴钢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现状特点及强化社会主义观教育路径分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8(1):151-152.
[5]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上册,2008:31-32.
四川省南充市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是当前需要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更重质量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将工作重心、考核内容都集中到城镇建设上,强调中心城市建设,注重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关心城镇面积的空间拓展。新型城镇化则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城市由片面追求空间扩张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重土地硬化、讲规模拓展,较少关注作为城镇化真正对象的“人”。新型城镇化把以人为本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都立足于以人为核心,强调通过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借助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实现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传统的城镇化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特征,忽略了城镇承载基础、要素支撑和制度供给,使城镇发展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内涵式发展”,注重遵循城镇自身发展规律,突出实现城镇“内涵式增长”。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将社会财力、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到城市,形成了对农村的吸附效应和资源的单向配给。新型城镇化则强调城乡一体发展,城市农村统筹发展,注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优先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过多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使有限的自然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日渐削弱,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产业雷同、供需失衡等城市问题。新型城镇化则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发展,特别注重人与生态和谐共生,通过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传统的城镇化局限于城镇领域,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产业培育、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文化建设等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系统的推进策略。新型城镇化则更注重顶层设计和协调发展,要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形成“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南充作为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四化”联动发展,不仅是南充实现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率先突破的必然选择。从发展背景、现实基础、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和基础条件。
——具备良好的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央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并从土地、户籍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力求从体制机制上构建起全新的政策框架,激活新型城镇化发展活力。中央专门召开新型城镇化工作会,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安排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设计研究配套的政策措施。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作为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出台配套政策文件。这为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具有坚实的人口支撑。截至2012年,南充市城镇化率为39.3%。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0%水平测算,南充市尚有22.4%的指标空间,这意味着到2017年将有近2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据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测算,在西部地区向外转移的流动人口中,有25%左右的人口将在域外入户,有45%的人口将返乡进城。以2012年底南充外出人口180万左右估算,全市则有80万左右本地外出人口将进城镇入户。加上本地进城镇人口和外地流入城镇人口,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具备坚实的人口基础。
——具有适宜的空间条件。南充位于盆周山地与川中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浅丘低山为主。主城区位于嘉陵江中游冲击平原地带,拓展成本较低,建城基础优越;已建县城大多位于嘉陵江流域沿岸和山麓盆地之间,建设条件良好;全市规划发展的重点镇位置较为合理,用地条件相对优越。从城镇空间密度看,截至2012年,全市每百平方公里城镇密度仅为1.94,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同成都、绵阳等四川省内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比,差距明显,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具有充裕的资源禀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必须有坚实的资源承载。从现实条件看,南充市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宜人,嘉陵江自北而南纵贯全境,另有流域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30余条,水资源总量达300亿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761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条件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38.6%,几条主要河流保持在二级水质标准,水体清洁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质量天数常年在260天以上。主要工业企业均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生态基础坚实。
——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作为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发展的除成都、重庆外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南充是川东北区域交通、通信枢纽和商贸、物流、金融、科教中心,是四川地级城市中先期跨入“双百”的特大城市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主城区为中心、中小县城为纽带、重点城镇为基点的城镇体系,建成了以石油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为主的产业体系,探索了产城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建立了协调发展、科学有效的推进机制。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南充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同四川全省发展差距在缩小,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现实困难。
——产业支撑作用依然不足。全市工业集中区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入驻上市公司达到了48家、大型央企8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中国500强企业23家, 成为四川省首批跨入千亿GDP的市州城市。但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从产业贡献看,南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4.47%,而城市化率较高的成都则为9.59%,较弱的财力影响了政府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引导拉动能力。
——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从2012年统计数据看,县城建成区面积共90.39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个县城常住人口92万,为中心城区人口的90.32%。虽然顺庆、阆中城镇化率已分别达71%和5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嘉陵、仪陇、营山、西充分别为35%、32%、29%、28%,蓬安仅为1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功能综合承载水平较弱。城镇建设用地方面,以主城区为例,据《四川省南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2010年到2020年,南充建设用地规划总量为80平方公里,而到2012年底,主城区建成面积就使用了40.9平方公里,余下8年仅有40平方公里的用地空间。而根据《南充市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主城区将扩张到150平方公里,需新增50平方公里。在目前土地管控从紧的政策背景下,新增建设用地难度极大。在水资源方面,按2017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00万、人均日用水量0.35立方米的标准,城镇日用水总量将达到105万立方米、污水排放达到84万立方米,现有城市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差距较大。
——人的城镇化有待提升。从城镇新增人口结构看, 2012年全市新增城镇人口15.78万,其中主城区新增占比达70%以上,大部分是从“县城”到“市区”,属于城市间流动,其余为农民工进城打工者,但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进入县城人口占比不足30%,主要来源为返乡农民工,因为进入县城成本相对较低,城市功能相对完善,是农民进城的首选之地,但县城重在规模扩张,城市新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城市生活功能仍然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群众生活由此产生诸多不便。至于农民进入场镇生活,我市90%以上的建制镇因其功能极不完善,不符合新一代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期待,稍有能力的农民都是选择进“城”而不入“镇”。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工作原则、“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工作方向和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南充新型城镇化发展应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更加注重增强城乡均衡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利用,更加注重城镇综合实力提升,更加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探索形成内陆丘陵欠发达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精明推进原则。基于“精明增长”和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注重立足资源基础,体现发展效益,引导城镇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实现城市空间的良性重构与发展转型。二是科学有序原则。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注重城镇功能提升、环境保护、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健康发展新格局。三是城乡一体原则。改变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而农村的传统做法,推动城市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保体系构建。四是特色个性原则。根据各县市区不同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保持城市近郊、农村区域、山林地带、江河沿边风格,在产业发展上确立多元化的推进策略,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个性鲜明、地标突出的城镇形态体系。
——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在推进过程中,注重发挥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实现“三化”有机融合,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城镇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二是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树立集群发展理念,规划体系,合理界定各类城镇功能定位,着力提高各层级城镇关联度和互补性,实现城镇协同发展。三是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关系。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实现多规叠合,促进协调发展。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科学性,坚持质量优先,安全第一。提高城镇管理的法制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四是处理好外延扩展、内涵拓展、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规划建设,根据资源条件、功能定位、环境容量,合理界定城镇规模。注重城镇发展内在质量,不断提升城镇便捷性和宜居度。
——应遵循四条路径。一是坚持产城一体,走产业兴城之路。顺应发展趋势,加快新型产业形态培育,优先发展城镇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带动城市实力增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快“9+3”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把园区建成城市拓展的新空间,空间展开的新组团。二是坚持功能配套,走立城优城之路。从提高城市宜居性入手,突出抓好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增强城市吸纳能力。中心城市要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水平。重点城镇要把安居宜居作为首要任务,完善城镇供水、供气、商贸、就医、通讯、入学、供电、道路、绿化等基础功能,满足城镇居民基本需求。三是坚持点轴带动,走集群发展之路。科学规划城镇群规模和布局,以江河岸线、高速公路为纽带,加快培育特大城市极核,优先建设南部、营山为大城市,形成“一主两副(南充主城区;南部、营山副中心)、双轴三圈(212、318城镇轴;南西、阆南、营蓬城镇圈)、六核多点(六县多镇)”的扇状城镇形态。四是坚持城乡统筹,走协同共进之路。摒弃城乡分割的治理传统,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更加注重农村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巩固后方。加强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推动公共政策城乡共同覆盖,要素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共享。
加快南充新型城镇化的着力重点
新型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发展过程。现阶段着力重点在于把新型城镇化理念、要求、标准与南充个性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规划优先,构建科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完善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实现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新村规划等规划层次在全市范围内全覆盖,科学规划城镇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
二是提升品质,推动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增长。在不断拓展城区空间,拉大城市骨架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布局与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注重产业形态与空间形态互融,以绿色、循环、生态、创新型经济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力争空间外拓与旧城改造共进,在新区建设中妥善安置征地农民,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城中村”问题,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城市发展细节中。加强重点镇建设,支持县、市规划县域副中心,培育发展小城市。支持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帮助农民尽快享受到城市生活。
三是填充产业,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坚持两化互动,大力发展油气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动汽车汽配、丝绸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企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引导传统优势企业整合更新,支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特色旅游等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提高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
四是培育特色,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基因。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丝绸文化、三国文化,通过山水、田园、广场、市区道路、标志建筑的特色营造城镇群的风貌特色,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突出比较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城镇与产业品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个性化城镇发展之路。坚持特色文化与特有景观有机融合,把以嘉陵江为代表的山水景色与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有效整合,确立和展现个性化的景观文化,打造嘉陵江生态展示区和生态经济产业带,形成独具南充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五是强化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一区八镇九村”改革试点,把握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现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交换,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基础配套城乡共享,推动供电、供气、供水、通讯、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向重点城镇延伸。积极稳妥推进撤县设区、撤县改市、撤乡设镇和合村并组,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启动“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强道路、供气、供水、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不愿进城或不能进城的农民就地城镇化。
六是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城镇内生活力。逐步实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农村各类资产权益确权、颁证进度,完善市场化流转制度安排,重视农业转移人口在医疗、养老、失业、子女教育、经济适用住房等方面的需要,着力解决户籍、土地、社保等因素制约带来的城镇化高成本问题,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门槛。出台土地调整和互换政策,健全土地市场交易流转机制,形成农村农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用地土地征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基本机制。强化多元投入,探索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土地经营权、资产流转等办法,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和实行招标承包等方式,吸收外资和民资参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荐阅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07-1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09-22
入党思想汇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6-09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11-18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学案07-06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10-27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07-11
中国特色民居建筑10-25
中国特色经济建设11-06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点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