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创新的重要性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行业创新的重要性(共8篇)

食品行业创新的重要性 篇1

2013-08-20

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所需要的能量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最近奶粉的安全事件又把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职责是对食品卫生质量进行检验及监督,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文中针对食品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区域性和企业的规模来提高食品的检测力度,从而确保食品监督部门有效的实行监管的职责,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食品检验;食品安全;食品卫生

目前我国的食品企业众多,规模也参差不齐,对食品的卫生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通过科学的监督检验,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人、设备等情况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生产许可证的发放更为严格,有效的保证了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虽然我国的食品企业较多,但都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小作坊还占很大一部分,食品安全更是难以保障,同时食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由于农业生产没有实现集中化,分散的生产方式农产品的质量更是很难得到控制。因此进行食品卫生质量检验则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能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以区域为中心,加强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的建设

1.1 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合理布局,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目前在我国对食品进行检测只有省级食品监督检验所才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来承担,但这些部门需要承担全省的检测任务,同时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检测成本高,繁重的检测任务很难保证检测工作的全面进行,因此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除了发挥现在的检验检测作用外,还要加快检测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检测资源合现的布局到基层监督部门,这样基层技术装备力量增强后,质监部门就能对食品进行检测,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食品安全的监管。

1.2 加强地方食品检验机构及对流对食品的监督检测能力

目前由于生产成本及原材料的因素,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多集中于乡镇,针对于这些食品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来制定针对性的检测,如信誉好、生产规模较大的食品厂,这样的企业有完整的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较到位,可以以企业自检为主,且以企业自测为主,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部门检测为辅;而对中小食品企业,特别是小作坊式的企业,就需要进行重点的检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检测结果和信息的传递,从而有利于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

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选择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2.1 食品工业企业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工业企业的职责,同时这些企业也应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各地方可选择当地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引进技术,购置检测设备,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提升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水平。

2.2 构建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食品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息息相关。建立食品企业规范操作规程、质量关键点控制系统和ISO9000标准体系是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企业规范的生产操作环节和良好的质量控制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构建质量控制系统和ISO9000 标准体系的基础。质量关键点控制系统通过严格执行的规范的生产操作环节,找出生产中薄弱环节,在关键点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产中各个环节中各种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等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有利的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中小企业自我检测能力

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关键在于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投入和检测水平及能力的提高。中小企业不愿意每批样品都检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无经济能力建立功能较齐全的实验室,而且企业内部食品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较低,如果企业每批样品都送到质监部门检验,又会增加生产成本。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根据食品企业的数量、生产品种、生产周期等,对食品企业送检检测费用给予适当减免。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检验人员的培训,重点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入手,帮助企业检验人员练好基本功,分门别类地系统学习检验项目操作,明确产品出厂检验项目,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标准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对检验操作方法运用自如,从而为把好产品出厂检验关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验检测对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食品行业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力量。构建食品安全第一道屏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其对食品的安全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亚硝酸盐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适应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检测,把好食品的“入口”关。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保障城乡居民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对农产品生产(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科学、公正的监测、鉴定、评价,提高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能力,从而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结束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健康的重要性,更注重于食品的合理搭配,膳食营养的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因此,食品安全已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对食品卫生检验的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需要从食品的生产企业、经营者、生产加人人员及卫生质量检验人员等多方面入手,在思想上强化其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监管企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从而提高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准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食品行业创新的重要性 篇2

1 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新认识, 增加紧迫感

我国建材行业处在结构调整, 转型升级, 由中低端发展转向中高端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建材行业过去的发展和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引领、引擎密不可分。同样解决当前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的主要矛盾, 实现新时期的新发展必须要靠科技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 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处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 颠覆性技术将改变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 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并联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 只有靠创新, 尤其要靠科技创新才能开辟发展新空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 实现新的高端的发展。

由此, 必须提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赋予“科技创新”新的动力和内涵。当今的科技创新有着新的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有着新的驱动内涵, 潜在着巨大的生产力要素, 有着非常紧迫的、现实的时代要求。

任何经济发展中的产业, 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产生产能过剩, 同时也必然并存着结构性的短缺, 它既是过程中的历史现象, 同时也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问题是能不能把握好转型的时机, 把握好过剩与短缺的“度”。我国建材行业今天的现状很多产业已经到了严重过剩的程度, 很多新兴产业、新型产品却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解决这“两个严重”的办法和措施有很多, 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新的需求、新的产品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离开了科技创新的支撑, 其他的措施只能是辅助, 而不能治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 在发展的初期、中期和成长期, 由于其经济基础、技术水平、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 发展方式是不一样的, 初期阶段或刚进入中期期间多数是靠原始的资源、能源、劳动力的消耗支撑的, 其发展方式相对简单;当进入到一定的发展期, 物质资料的需求发生了供不应求时, 也肯定会采用相对简单的、粗放的, 以速度为目标、以投资为支撑的发展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而中国已经完成了以量的增长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开始转向以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标志的新的转型升级期, 发展方式必须改变, 否则发展将不可持续。而要将发展建立在效能、效率、效益的基点上, 主要支撑点仍然要依靠、依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道理也很简单, 因为发展的动力由以规模和投资拉动变为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在其中是引领的。动力变了, 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如此, 科技创新与行业命运息息相关。

任何社会的发展与追求, 不仅要有经济支撑, 国家、社会、人民都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依存, 但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要追求丰衣足食, 还需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优美, 健康舒适等全面的追求目标。我国从经济上讲已经是第二个经济体大国, 国内生产总值达676708亿元, 但人均GDP只有人民币5.2万元, 折合美元8016元, 在世界排第75位, 我国工业、交通、建筑等各种污染物和粉尘的排放量在全球比较是相对严重的, 在构成环境美好的社会责任中, 建材行业责任十分重大。要实现发展质量的提升, 实现生态文明和环境美化, 实现全面发展, 就建材行业来说, 最关键的仍然要科技创新。

因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每一次的社会发展都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史, 也可以说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迄今为止的五次科技革命, 两次是科学革命, 三次是技术革命, 至今继续推进着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民族, 《诗经》就有“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的创新认识, 《周易》也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理论。所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建材行业摆脱目前困难, 转向新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具备的前提与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主要支撑点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实地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 而不是靠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而不是停留在发表论文评奖评优等层面。由此, 可得出结论, 提高、提升、发展进步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但是, 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 并非是想科技创新就能实现科技创新的。即科技创新必须有其立足的基础和前提。

我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支配, 没有站高望远的思想境界, 没有与时俱进的世界观、担当精神与责任感, 创新就没有立足点和出发点, 缺乏思想创新的动力, 一切莫谈;其次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 不拥有辩证法, 不知事物的可变性, 不懂得事物生存、变化、发展的规律与逻辑, 既不会有创新的动因, 也看不到创新的路径, 更不可能有能动的举措;再次要拥有知识和一定的学问, 既懂得技术原理, 又洞悉科学规律, 既知晓过去, 也能明白现在, 善于预测未来, 有能动创新的能力, 具有追赶超越他人的知识与才能;当然还要有科学的体制, 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但是, 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第一、科学知识第一, 因为其他的条件也都是由人创造与改变的。

就我国建材行业来说, 科技创新要有三个结合点, 五个目标, 重点在五个领域着力展开。

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三个结合点

(一) 科技创新紧紧与调结构、补短板、去产能, 推进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相结合;

(二) 科技创新紧紧与实施2025发展纲要, 提升建材制造工业化水平, 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和推进生态文明, 净化美化环境相结合;

(三) 科技创新紧紧与“十三五”规划和“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2030年发展战略相结合。

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五个目标

(一) 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补短板, 推进绿色建材生产与应用, 增加新兴产业在整个建材行业体量中的比例, 实现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

(二) 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 进而牵动与推动建材各产业的技术装备创新与提升, 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 加快淘汰现在的落后产能并为淘汰未来的落后产能奠定基础,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三) 科技创新驱动建材传统产业和新发展的新型产业的提升、延伸, 增加功能, 改变性能, 扩展用途, 增加附加值, 提升价值, 推动建材行业由中低端发展为主转向高端发展, 实现产业升级目标;

(四) 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建材绿色生产和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 发展建材制造服务业, 拓展与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目标;

(五)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 我国建材工业在基本结束了“跟随”, 基本完成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之后, 开始进入超越时代, 瞄准世界领先的目标, 实现由“超越”进入“引领”, 增加国际竞争力、话语权的建材强国目标。

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与突破点

(一) 着力于新兴产业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与创新突破, 围绕推动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增强建材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 着力研发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的复合材料以及海洋工程用的高性能材料等, 为提升建材工业制造水平和扩展发展领域打开新的局面。

(二) 着力创新与提升已有的非金属矿与制品业, 塑料异型材、管材等新型化学建材, 高性能功能膜材料, 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制造技术, 高性能热塑复合材料, 先进陶瓷材料及精密陶瓷部件, 建材节能环保材料, 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 机械制造设备技术等材料和产品, 在全面创新提升的基础上, 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 增加市场占有率, 有机地扩展到军工、电子、交通、新能源产业领域。

(三) 着力创新研发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 拓展应用领域。着力研究用途广、应用领域宽、技术含量高的高档、高性能的碳纤维及加工复合材料;着力开发不同用途的石墨烯新材料及制品, 用于多个工业领域;开发超大功率海上风机叶片技术;微创医学用激光光纤产业技术;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用氮化硅陶瓷绝缘复合制备技术;开发碳化硅;研制高频、大功率、耐高温、抗辐照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技术等具有成长性、辐射功能强、产业链长的新兴产业。

(四) 着力创新扩展与延伸应用领域, 增加替代与市场占有率。发挥已有的技术、产品优势, 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与替代其他材料, 对于应用在建筑、化工、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 包括城市地下管廊材料, 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 道路材料, 航天航空用器材材料及配件等通过技术提升, 增加竞争力, 提高产业化;积极创新技术致力拓展超白、超薄的液晶基板玻璃用于电子显示器, 玻纤复合材料进入电力与新能源行业, 像国外高性能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装饰一样, 靠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扩展应用领域。

(五) 着力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功能, 增加新需求。在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 在量的增幅已经开始下跌的形势下, 传统产业量的发展到了顶端, 但其产业的发展只在半路上, 其发展的重点是创新提升技术, 在提升中增强传统产业的功能, 改变优化其性能, 开发新的用途, 如水泥向海工、核电、油田、隐蔽工程等特种用途及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平板玻璃向汽车前风挡玻璃、飞机、高铁、高档建筑装饰方向发展。传统建材在提升技术与功能的同时, 全面推进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低碳环保发展。使传统产业在产量减少的前提下, 依靠科技创新得到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效益更优的发展。

总之, 通过全面创新与提升, 通过“十三五”或者再稍长一点时间的发展, 从总体上我国的建材工业要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双重合一的技术体系, 为全面实现中国创造奠定一定的基础。

3 科技创新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全面创新的基础上

科技创新是调整结构、增加新的需求的, 补短板、去产能的有力支撑, 但是它离开了其他方面的创新, 则独木难支。

食品行业创新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协同创新 行业特色高校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79-01

1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建设的意义

1.1 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1]。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1]。

1.2 协同创新对高校的意义

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高校在技术和人才的“生产”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许多企业在招收毕业生之初就需要“上岗再培养”的情况;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都颇为堪忧。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我国高校深锁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是分不开的。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开放”,这是目前政府和诸多学校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完全由是市场主导的高等教育领域开放模式并不合适。因为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就业)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但在其“入口”(招生)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依然相对稀缺,仍是“卖方市场”,而我国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政府拨款、学费)恰恰取决于招生而非就业。在现阶段市场化的后果必然是各个高校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3],这与我国提出“以内涵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是背离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凝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资源,合理规划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目标,拓宽成果转化渠道的创新体系,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途径,而协同创新的提出恰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

2.1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同化”

20世纪末开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绝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地方管理。几乎与此同时,自98年开始,众多高校进行了10年左右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跑步进入“大众化阶段”。以上两者一方面使得行业特色高校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学校规模、学生规模、学科、经费等取得大幅增长,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但另一方面,学校规模扩张,学科专业的覆盖面扩大,许多行业特色高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去行业化”,行业特色专业所占比重下降,部分特色专业失去特色,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趋同了。

2.2 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现状的影响

首先是对高校自身发展不利。一方面,在参与高校竞争时,与综合性高校同类专业的“全面铺开”,意味着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与综合性高校“相同专业比水平”,而失去了原先“不同专业比特色”的“不对称优势”,无法再寻求“错位发展”的蹊径;另一方面,“特色”的失去也意味着对原先归属行业相关工作的参与能力下降。而对于行业特色高校而言,无论归属地方还是归属行业部委,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最大依托正是与所在行业的紧密联系。

其次是对高等教育的布局不利。关于高等教育的布局,杨福家教授的一些观点可供我们借鉴。杨教授提到的“高等教育八条准则”的第一条即是:“各发其音、动人乐章”。他认为,“高校的体系,好一支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才能演奏交响乐”,“不同学校应发不同音、站不同岗”,“学校不同,特色各异,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其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我国行业特色高校趋同化,某种程度上,正是行业特色高校不满足于“大提琴”、“小提琴”的地位,而努力向“钢琴”的“崇高目标”迈进。

最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学科专业趋同必然造成一个后果,即人才培养的趋同。近十余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趋向主要有两点:一是所谓“热门专业”,二是“低成本专业”,而最佳方案当然莫过于两者的结合部。正是基于着这种认知,1998年开始扩招时,法律、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热火朝天,许多本二学校的法律专业招生分数远高于当年各省的本一控制线,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几年间陆陆续续开设了这些“热门专业”。这一“盛况”的结果却是若干年之后,对于高校毕业情况的描述产生了一个新名词:“结构性失业”,有需要的岗位招不到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而大量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又去竞争有限岗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缺口,尤其是操作性的高级技术人员的缺口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的扩展而得到弥补,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协同创新对行业特色高校未来发展的意义

通过上述论证可知,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但由于上文已经论述的“卖方市场”存在,我们无法通过市场来“自动调节”这个不合理的结构,我们在现阶段只能依靠政府来推动结构调整。

根据政府管理程度不同,其采取的手段也各异,政府固然可以像过去那样对学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的行为进行一一规定,但这一方式的“计划”色彩显然过于突出,其不妥之处已为历史所证实。那么,我们剩下的唯一途径即是建立一个由政府(在政策上)主导,以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为主体,以中介组织为媒介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而协同创新正是这一联盟的最新形式。

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组织、政府都将取得有效的成果。

高校\研究机构在输入端口可以解决更多的资源问题,包括科研经费,实验、实习、实践平台和设施等,在输出端口可以解决方向问题,使人才培养和研发项目(尤其是應用型项目)更符合社会需求,更容易实现成果转化。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这一体系,将更容易获取外部的智力和技术支持,节省了自身的研发投入,缩短了研发周期。

中介组织则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搭建平台、提供辅助服务等途径获取回报。

最终,在政府层面上,通过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将有力的推动经济、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2-163.

[2]杨亮.市场手段作用于区域教育共同体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9):169-170.

[3]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8-11.

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篇4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新的食物层出不穷,当人们品尝新食物时只注重了它的味道而忽略了食品的安全问题。国民的生命健康依靠食品安全,因此,当前我国政府还有一重要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是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同时还应有负责的监管部门,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食品质量问题成了人们普遍最关心的问题。下文将从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现状、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我国的食品检验体系更完善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食品安全重要性有效措施

最近几年来,媒体上经常会曝光一些食品的质量问题,例如:“三鹿奶粉事件”、“人工鸡蛋”、“瘦肉精”“三聚氰胺事件”时有发生,人们不得不为食品的安全问题担忧并且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质疑的也越来越多。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吃饱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吃高质量的食品,这样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显得迫在眉睫了。当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保障已成当前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国要完善食品检测体系,让食品检测发挥他的作用,造福于人类。

1.我国及现状分析

1.1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现状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国设立了一系列的相关监督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并切制定了食品检验检测的体系。通过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来提高食品质量的安全水平。人们常说的“民以食为天”可以说明了和其他商品相比,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高一些。国内食品安全的案件经常发生:“红心鸭蛋”、“苏丹红一号”、“四川泡菜”等等。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提升同时推动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食品的大量生产。但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恰恰和以上发生的事件是互相矛盾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人们对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以及对监管部分的工作力度很不满。

1.2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包括生产加工食品的安全、食品销售的安全、水安全以及餐饮业的安全等等。我国各地区和政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去构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然而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食品安全制度,及时有这些制度制约得到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因为我国从食品生产到食品流通再到食品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完全融入到食品监管中。相对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不得不使我们的食品质量下降,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确实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我国对于重视食品安全这项问题起步的较晚,而且各部门之间合作的效力差。生产厂家的诚信道德体系不健全,这和一些工厂倒闭工人下岗,部分人员的收入水平降低是分不开的,这样会导致我国生厂商和官方的声音不和谐。食品质量存在那么多问题还有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不健全,厂商执行的标准往往是行业标准而并不是国家制定的标准。

2.食品安全的关键性在于食品的检验检测

要想有力的保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的发生,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是是必须的,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障食品安全,首先应该是体现在检测技术上,这是保障食品安

全的有效手段。我国是个多人口的国家,一旦食源性疾病产生了不但对消费者的健康不利,最主要的是使人们诚惶诚恐,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对消费者的信誉不值信赖。除此之外,与食品领域相关的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保障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形成合格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还需要食品监管部门为食品检验检测保驾护航,同时食品的检验检测是食品贸易的关键所在。我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人类健康与食品的营养、卫生是分不开。当然,如果没有食品检测技术就无法得知我们所吃的食物是否安全卫生,需要一把标尺去衡量,如果没有食品检测技术,就是不安全我们也无从得知不安全到什么程度。因此,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没有了检测技术结果是不可想象的。

3.对策

3.1大力加强内部机构建设

从国外经验来看,完善内部机构建设,使部门内部环节都环环相扣,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一定能顺利进行,我国对食品的检验检测是多方面管理的,部门职责交叉在执法中要协调好,避免产生各部门间协调不力、重复管理、执法效力弱的问题。另外,要全力以赴将模糊地带扫清和将执行中的漏洞补好,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之处。要想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还要集中各部门进行联合监管,因为我国人口多,民族差异大,若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关,很难达到有效的监管力度。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让食品的品种管理和0区段管理完整的结合起来,对于需要管理和0管理的界限和衔接要明确它的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还要有专门法律、法规、标准的法律体系,随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食品安全的全面监管的实现,必须用法律解决问题,将所有食种类品的安全问题都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之内,将规范厂商的生产行为、生产场地的卫生安全、还要将对于农田的环境净化纳入全面管理范围内。如果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体化监管,不仅可以提高执行效率、精简机构、更可以有效节约社会资源。

3.2在食品安全方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提到人才,人们就不知不觉的会想到教育,然而国家一直都没有重视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教育缺乏相关的专业课程,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严重缺乏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因此,今后我们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当然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也是需要专业人员去操作的,不断大力加强学生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另外,专业人才的分配也很关键,将人才分配到农业系统种植业、农业环保机构的检测检测部门、以及人员、技术和设备的分配等,全面监测服务机构。基于我国人口的特点,中年人占主体,也许没有那么多专业的人才,但是对于刚入职的员工一定要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提升我国食品信誉、加强我国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增强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还没有向全国人民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执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因此当前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于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的还少,所以应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素质消费者和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并且我认为政府机构应当在学校、农村、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以及普及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也可以在我国传统的节日中设立一个所谓的节日:“食品安全日”或者设一个“食品安全宣传周”,集中学生和老师等社会大量群体宣传食品安全的法律相关的知识,做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如此多的方法,就是想通过这些方法,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以达到对食品安全“人人关心”的全民监督机制为目的。

4.结语

国计民生离不开食品的检验检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离不开食品的检验检测。实现体系化监管和全民监管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基本方向,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健全检测标准,完善法律法规,进而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但只要监管部门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相信我国的食品安全不成问题。

参考文献:

浅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篇5

浅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危害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源泉,食品应当具有营养价值、安全性和应有的色、香、味。食品中含有“危害”因子时,人摄入会患疾病或受伤害,甚至丧命。

更为严重的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社会的发展。如美国出口到朝鲜的牛肉争端案,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下台,执政长达40年的社会党政府下台。德国的疯牛病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引咎辞职。

国际贸易中,由于全球食源性疾病危害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发生、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不断地引发国际食品贸易纠纷,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开展以及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信誉。如2005年由于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中韩贸易事件,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与韩国领导人就中韩贸易的顺利开展进行多次的谈判才挽救了局面1>.2007年中国对日出口食品中发生的“毒饺子事件”使我国出口食品再次成为世界有关国家关注的焦点。

食品中存在的危害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兽医组织(OIE)等组织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国际贸易提出严格的要求。

二、影响国际的食品安全危害

(一)近几十年来产生的影响的国际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1、1973-1987年,美国亚特兰大爆发7458次食源性疾病造成了237545个病例。

2、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下台,执政长达40年的社会党政府下台。

3、德国的疯牛病使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引咎辞职。

4、英国的疯牛病、猪瘟。就疯牛病来言,高达17万头,英国牛肉在国际市场

卖不出去,每年损失52亿美元,为了防范疯牛病瘟疫的蔓延,不得不杀掉可能受感染的牛,损失达300亿之多。并且使信誉受损,在国际贸易中不得不降低价格与加强检验检疫,加大了经济损失。

5、欧盟、美国、加拿大的使用天然激素作为饲料的牛肉案。

6、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鲑鱼争端案

7、日本、欧洲、美国发生的大肠杆菌O157.8、中国的婴儿奶粉事件.使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引咎辞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且信息之快,任何一个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都会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

(二)影响当今国际的食品安全危害:

1、生物危害:微生物与寄生虫,其中微生比较突出

(1)微生物:20世纪,大多数国家出现食源性微生物危害事件有所增加,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难以幸免,发达国家近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受到食源性危害的威胁,其中有沙门氏菌、空肠弯曲弧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李斯特菌。如美国每年因致病菌引起有760万人发病,32.5万人住院,5000人死亡,损失达到350亿美元。由微生物性腹泻导致儿童死亡的达210万.一些新的致病菌以及过去不大与食物有关系的致病菌,现在出现在食源性疾病中。如大肠埃希氏菌O157在1979年在牛肉及未消毒的苹果汁、牛奶、饮水中被检出来,并引起食物中毒造成儿童死亡, 沙门氏菌已形成了几种药物的遗传抗药性.李斯特菌引起食物中毒较少,但危害程度严重,甚至造成死亡,其特性是能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和繁殖,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冰箱使用已十分普遍的现代反而是李斯特菌造成中毒危害的原因.中毒症状:呕吐、腹泻、脑膜炎及类似流感的不典型症状。

(2)寄生虫:隐孢子虫和圆孢子虫,这些寄生虫不能被一般的肥皂、洗涤剂、消毒液杀死,容易通过食品传播,在北美出现在牛奶、饮水、生菜、水果、沙拉,每年引起腹泻的近万人。

2、化学性危害: 六类:

1、食品中本身存在的有毒物质,如豆类毒素、果仁毒素。

2、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天然毒素,如真菌毒素、水产生物毒素

3、食品环境污染物质,如重金属、二恶英

4、在加工食品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如3,4-苯并吡,亚硝胺

5、用于提高食物产量而添加的化学品,如农药、兽药

6、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而人为添加的化学品,如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

当人体一次食物中的以上化学品,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影响健康。

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一)中国食品在国内引起恐慌的食品安全事件:

曾经看到有人去商场买东西时左看看右看看问:这些食品能吃吗?从劣质金华火腿到毛发酱油,从毒韭菜到以农药或化肥做添加 剂的龙口粉丝,从劣质婴儿奶粉到广州毒酒,一次一次的产品危害事件,娄娄在媒体曝光。猪肉中的瘦肉精引起的多起群体性中毒,谷类食品和腐竹中“吊白块”、水产品中的甲醛,“婴儿奶粉中加入在三聚青胺”“红心鸭蛋”事件在媒体曝光引起老白姓对鸭蛋谈虎色变等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引起有人怀疑:我们还有什么好吃呢?从这些事件中确实引起我们对我国近几年食品产生的危害问题深深地思考。

(二)中国食品在国际上引起恐慌:

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危害事件,立即在国外引起了恐慌,提出了“中国食品吃不得?”的问题,中华美食早已誉满世界,但丝毫没降低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食品的怀疑。埠阳劣质奶粉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内地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2007年中国对日出口食品中发生的“毒饺子事件”使我国出口食品再次成为世界有关国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食品恐惧症的条件反射

加拿大的陆郎宣称“有毒龙口粉丝、有毒泡菜、有毒鱼翅、假婴儿奶粉”全部所有有问题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其实受怀疑的中国鱼翅并没有出口到海外,而是海外进口到中国的鱼翅有问题,这些中国产品恐惧症在国外蔓延,无外给中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问题花生搅港,使内地产品在香港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006年5月底,在广州生产被人走水货到香港的红泥花生被检出含有超标70倍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的“毒花生事件”导致香港一知名度报纸登出标题为“内地制造的劣质食品陆续杀入香港”

3、内地曝光的劣质食品,使港人虚惊,香港媒体的捕风捉影大肆渲染,内地食品形象受损。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披露“毒粉丝”事件,受到香港媒体大肆渲染,导致当地三大超市都停售龙口粉丝,接着港报报导四川泡菜在加工过程加入敌敌畏,立即引起当地很大的效应,不光是四川泡菜,其他省份的泡菜都受到冷落,在香港媒体的大肆渲染之下,涉及到15个省份的食品包括副食品、粮食都受到牵连。内地检验四川泡菜,虽苯甲酸超过香港的法定指标,但低于国际法典委员会的建议水平,亚硝酸钠、敌敌畏均合格,而其他出口到香港粉丝全部合格。记得水产行业的孔雀石绿等药残都是在香港媒体的报导下实行严格检验,近几年香港媒体又提出了CO、添加剂、性激素等的残留问题。

在有些国外及香港媒体的不真实的捕风捉影下,要求我们食品必须做到100%合格。

4、食品危害事件的曝光,在国际上引起了连动效应,国外产生对中国食品的不信任。

几年前,中日贸易中发生的“中国蔬菜”事件,国外各大媒体都在报导中国蔬菜农药超标,相继出现了连动效应,很快不只是农药,寄生虫的说法也冒了出来,所有中国蔬菜都没人买,中国蔬菜也上不了零售商的台面,只有各大饭店采购之后做出来的产品贴上别国的标签。在越南暴发中国水果药残超标流言后,中国水果几乎撤出越南市场,甚至“改头换面”换成韩国水果出售。有的国家利用消费者“中国食品不卫生”的错误观点,通过媒体打杀中国食品,加深了对中国食品的偏见,因些我国出口食品质量必须做到在国外占绝大优势,彻底改变国外对我们的看法,摆脱中国食品在国外的困境。

四、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力,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通关的有利保障。

食品安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力,特别是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国际贸易壁垒的出口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更是众中之众。介于国外对中国食品的偏见,各国先后设置软性非技术贸易壁垒与硬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美国先后实行反倾销制度,自动扣留制度(如对蘑菇罐头、虾采取自动扣留),日本实行的肯定列表制度,及各国要求越来越多的检测项目、越来越严格的微生物、农残、药残、重金属控制指标,货物通关时不再是随机抽检,而是批批、柜柜抽检。因此要求每一个加工企业、每一位员工必须优先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

纵观近几年来中国许多出口食品企业的产品在国外娄娄受创,有无数个出口企业的被退柜、上黑名单。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国家把质量问题纳入法律范畴,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谁出现问题谁负责,一旦产品在国外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将面临的是被退柜、上黑名单且暂停一年出口的命运,且受到法律的相关责任,这是企业生死攸关的一件大事,有一句俗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而点出了我们必须人人关注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问题。

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命的源泉

加强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是我们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国家贸易要发展,靠的是企业质量优良的产品,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靠的也是产品质量,产品是否符合国外的安全卫生标准,品质标准关系到我们产品是否能冲出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关键的要素,生产出安全卫生、品质优良的产品一直以来是我们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我们企业一直坚守的防线,也是我们企业现在乃至未来必须具备的条件,回想我们产品之所以一直以来在国外站住脚,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靠的是我们一直坚守着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力的这道防线,是与在座各位一直以来共同努力创造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结果分不开的。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出口量的增加,国外官方、客户或国内中间商敏感性地对中国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安全,产品农残、药残、微生物超标问题、及其他的品质质量问题渐渐暴露了出来,导致国外退柜、上黑名单的通报及客户的索赔、拒收或降级处理事件娄娄出现,无外使我们面临了一个又一个严峻的考验。

另外,我们内部操作的不规范,员工卫生质量意识的不强,加工过程由于卫生操作与监控不严、温控失控、加工时间失控、加工的各个细节操作的不当,及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的恶劣,特别是原材料的养殖环境农残、药残及可能出现的致病菌问题(如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等这些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及严重影响品质的危害因素,养成规范性的操作,加强产品的卫生质量,是确保公司生命力的有利保障。

影响公司食品安全存在的因素

〈一〉原料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1、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是当今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指标之一。水产养殖过程用农药的机率很少,一般出现在种殖场,但养殖环境一旦靠近农田或种殖场,养殖环境农药的污染可能使水生动物出现农药残留问题,其中有六六

六、甲胺磷、甲拌磷、DDT、敌敌畏等等。

重金属危害是我们加工养殖水产品以来从来未出现的问题,然而养殖环境日益向多元化发展,海水养殖取代淡水养殖,而海水中往往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另一个方面,养殖用水受到工业污水的污染,从而出现原料重金属超标现象。其中有铅、镉、砷、汞等

养殖兽药残留是现阶段出现最频繁,也是国外严格控制的质量安全问题,从养殖种苗、饲料、养殖过程使用的禁用药物或成份不明的药物及运输过程人为加入以达到延长水产品生命力的阳性药物等等都会引起原料兽药残留,其中有:氯霉素、硝基呋喃(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妥因、呋喃西林四种代谢物)、孔雀石绿(显、隐性)、结晶紫(显、隐性)、沙星类(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双氟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喹恶啉)、四环素族(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等。

这些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在食品中被人摄食后,会长期残留在人体内,引起人类致畸、致癌、致突变,因此,世界各国对农残、药残、重金属残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采购时必须考虑选择养殖环境好的,没有受到环境及水质农药、兽药及重金属污染或残留的养殖场的原料。

2、另外,原料中致病菌污染带入产品也必须引起我们关注。长期潜伏在海水中的霍乱弧菌由于天气的变化浮现出来而污染在引入海水养殖的原料中,如在2006年8月湛江检验检疫局曾检出11家出口企业报检产品中含有霍乱弧菌,后来调查出海水中霍乱弧菌污染到虾塘的虾,沙门氏菌经常出现在养殖鱼类,用人类粪便养殖的鱼容量带有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等等。

〈二〉产品加工过程有效防止不安全因素对产品的危害

1、产品加工环节防止影响产品微生物超标的因素

(1)加工温度、时间控制:水产品加工过程是一个保鲜过程,严格控制原料、半产品、成品的温度是保证产品不变质、微生物不超标的一个必不可少因素。产品加工温度、时间控制不当,会引起细菌的快速生长,一般情况,产品21℃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超过2小时时产品会出现本身肉体热量发生腐败过程及其半产品本身原有细菌残留出现细菌快速生长而超标现象。而且细菌每隔1秒钟都是表现出次方性生长,生长速度之快可想而知,因此切实做好加工时间、温度的控制,确保加工流水线作业,产品不积压,暴露在空气中时间不能过长,并通过保证车间温度21℃以下(包装车间10℃以下),原料、半产品加足够的冰保证控制原料、半产品体温度10℃以下,产品中心温度-18℃以下,清洗半产品冰水温度8℃以下.镀冰衣冰水温度3℃以下来控制原料、半产品、产品的温度。另外,半成品入急冻库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库温(一般达到达到-28℃方准入货),确保半成品不因为在急冻库里停滞时间过长而出现微生物超标现象。

(2)采用对原料、半成品的有效消毒方法以控制产品细菌超标: 加工过程任何公司都是对原料、半成品、成品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以达到对产品细菌更有效的控制,因为尽管是更规范地按照SSOP操作的企业也不能说含有蛋白质、脂肪成份的水产品中没有细菌,这里没有跟SSOP操作矛盾,它必须以严格的SSOP为前提,在加工过程采用消毒以达到产品最佳的微生物效果,那种理解半产品反正是通过消毒杀菌,其他加工各环节不注意产品卫生,半产品细菌超标无所谓的态度是大错特错。一般消毒方法:O3消毒、次氯酸钠消毒、过氧化氢消毒、水煮消毒、辐射消毒等等

采用次氯酸钠对半成品消毒的有效方法

1、确保配制消毒液的冰水温度10℃以下,按规定的浓度用量杯准确量取消毒液(配制100PPM消毒液需加入次氯酸钠原液量(ml)=冰水的公斤重量数,以此类推浓度增加或减少,则按相应的正比比例配制),并搅拌均匀。

2、严格控制每次消毒的半成品的数量,一般控制在多半筐以下(不能满筐)以保证每条半产品都能有活动空间,及消毒时所有的半成品都能够泡在消毒液中(不能只泡到底层而上层没有泡到)并充分搅拌,确保能与消毒液充分接触达到杀菌效果。

3、严格控制在消毒过程中的消毒液的损耗与稀释,确保损耗、补充水而浓度降低时补充相应比例的消毒液或消毒频率多时更换消毒液。

4、控制半成品在消毒液中消毒的时间,确保半成品中残留的致病菌能够充分在消毒液中进行生物反应,以达到彻底杀死细菌的效果。

(3)严格按照规范的SSOP操作:在加工各环节全面实施标准的卫生操作,确保避免加工环境、产品接触面对产品细菌的污染,控制人员对产品的污染,如不健康的人群、洗手消毒不彻底,工作服、手套、围裙等劳保用品消毒不彻底、工作期间不按规定时间或接触脏东西后洗手消毒、带口罩不规范的加工人员口腔、鼻子呼出的气体、口水对产品的污染,口罩、手套外带进卫生间、饭堂,加工人员手或其他皮肤发炎症状及指甲污染等,控制工作台、工器具、设备等产品接触面对产品的污染,加强工器具班前、班后、工作期间清洗消毒,确保该产品接触面未对产品污染,加强车间的清洁与消毒,确保车间加工环境卫生,加强掉地产品的控制与正确处理,加强控制加工用冰、水清洁卫生、污水飞溅、冷凝水滴落污染产品,加强车间不同工序、不同品种严格隔离,采用封闭式作业,控制人员、物品、水、空气流动带来的污染,加强控制老鼠、苍蝇、蚊子等害虫带来的细菌污染,及其控制内外包装的清洁卫生,不乱丢乱放,作到彻底消毒,特别是多次循环使用的包装必须要彻底保证卫生等等。

(4)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 严防任何工人涂沫或带任何化妆品或抗菌药物进车间,以防止添加到产品里面,加工车间使用消毒剂、洗涤剂、添加剂必须指定专人保管、专人配制,加以标识,配制时按量进行,并且有清水清洗干净,以免错用、乱用、超量用或有不满行为的工人故意添加到产品中造成化学药物的残留超标现象,特别包装物料必须严格保管好,防止这些化学物品接近或者被使用完化学物品的人乱摸或被人故意倒化学物品等。

(5)加强产品金属危害及加工的品质质量的控制

产品的品质质量的缺陷或金属危害也像农药、兽药、重金属、细菌危害具有明显的外国退柜或中国禁止出口的严重性一样,一旦出现必然会引起国外客户退柜、索赔或降价现象,那种带有金属碎片、玻璃、头发、碎砂、手套等物理危害及与产品连带的如鱼肠、虾头、虾壳等下脚料杂物缺陷仍视为渗假产品,严格在公司利润基础上按客户要求控制好规格、重量,不偏大不偏小,按工艺要求控制好各类产品的杂质缺陷如去肠虾仁不应带有虾头、虾须、虾壳、虾肠等,二去罗非鱼不应带有内脏、鱼磷等、产品的外观、次品、产品温度、相关镀冰要求或相关的包装要求、标识等,并确保加工的产品出成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高效率。

(三)控制储藏、发运环节产品的安全危害 必须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储藏,冷藏的产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严格控制产品溜积而保存时间过长导致出现产品干耗、退色、变黑等产品的变质现象,尽量保证产品在有效的保存期以最好的质量销售,做到零积压、零损耗。冷藏库的温度必须保持-18℃以下,如温度高于-18℃,必须及时打冷,每月定时清扫冷藏库的霜,确保冷藏库制冷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冷藏库不能同时存放互相串味或交叉感染的产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生制品与熟制品严格分开存放于不同冷藏库,不同品种分开存放。产品必须严格按照离墙、离地、离天花板堆放,且不能堵住制冷风机。原料、半成品、成品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日期、批号、品种、规格或不同定单号堆垛在一起,且必须用标识牌或标识卡标识清楚,严格分开。未冻结的半成品、包装袋不准存放在冷藏库,冷藏库的所有产品必须有外包装包装好,不能存在裸露产品。所有用来包装产品的包装箱、内包装袋及堆放产品的垫板、手推车必须安全卫生,不准有发霉、脏臭现象。在堆放产品时不准随意踩在包装箱上而导致产品受污染。

在装货发运时作好车箱的彻底清洁与消毒,装货时及时打冷,装完必须打冷到-18℃才准离厂,保证产品不出现解冻而出现细菌超标现象,装货时保证货物及批号与单证相符,并保证包装不出现脏、破裂而导致产品受污染现象。

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篇6

摘要

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生产原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因此,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仍然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为了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质量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Abstract Our food supply system was set up by the problem which is mainly around how to solve the provisions.For the QS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materiel, production environment,machining,packing,storage,transportation,marketing,etc.There still exits serious inadequacies.So, food poisoning which caused by disease-causing microorganisms and any other poisonous and harmful factors still pose clear threat on china’s safety.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Key words: Food security,food quality control,food hygiene,food Safety System

一、前言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的产业,同时食品也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有形产品。其具有独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国有13亿人口,应当成为食品工业的大国与强国,发展食品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策略。温家宝同志曾在中国国际食品农产品加工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目前中国食品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加工率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有待继续提高,我国还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二、认识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那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一个是人为因素。后者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总称,它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前提,要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和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但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构成的最明显威助。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惟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按标准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滥用添加剂,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如山西溯洲毒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禽流感事件等等,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重打击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构成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点(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与质量控制的保证制度和保证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食品企业自主性质量保证制度,是构筑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的基础,HACCP系统是再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风险分析,在关键点实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ISO9000标准系列是更高一级的管理阶段,包含了GMP和HACCP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系统性和法规性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这些保证制度和体系已被时间证明对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是行之有效的。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注意往往是一些普通原则,必然缺乏针对性,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GMP,HACCP,ISO9000标准三者在内容上重复之处颇多,因此学术界认为应推行一种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规范制度。

五、食品质量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比较多,如不注意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搞好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预防、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2、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是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食品工业产品能否占有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基本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状况。

3、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浪费,减少原材料,动力和工时的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比较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尽快占有市场,易于销售,从而缩短库存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同时,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4、食品质量管理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性

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按国际通用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海关等部门依照我国的法规对进出口食品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管理,对保护我国人民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在进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经常面对如何对待进口对象国的贸易技术堡垒。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品质质量管理,提高出口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出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高检测检验水平,提供有利的质量保证,推动食品的出口。

六、食品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措施

我国现在还存在将食品卫生管理代替食品质量管理的趋势,食品质量管理工作至今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食品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和监测抽检预警网络系统,搞好食品供求、卫生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企业、公民都认识到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食品质量管理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应懂得食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应从整体上把握质量管理的共性,以指导更好的学习和应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利器,也是对广大消费者认真负责的重要表现,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篇7

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可谓是不容乐观。近年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像劣质奶粉造成的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粉造成的婴儿肾结石事件、湖南镉大米、地沟油、苏丹红鸭蛋、双汇瘦肉精、饮用水、速冻水饺等等安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这些安全问题涉及各类食品、各种原因, 并且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致病, 重者直接导致死亡。这些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 也引起了有关部分的关注, 并针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强有力的调查和惩处。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相关的食品安全的保障的措施的不完善, 相关法律的不健全, 从而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并时有发生。这些都对当前的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心理打击, 从而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不受消费者的信任。

食品安全隐患因素众多

首先, 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在当前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中, 重金属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属于化学污染的范畴, 而重金属污染大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采矿、污水灌溉、废气排放等。当前, 在重金属污染事件中, 大都是镉污染, 比如湖南的镉大米就是由于镉污染而导致的。另外, 汞污染和铅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这些重金属的半衰期较长, 通常人们在食品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后, 这些食品在人们的体内不断的蓄积, 从而能够引起人们的急性或者慢性的毒性反应。当前, 在我国, 儿童铅污染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从而使得很多儿童由于铅污染而造成身体出现畸形的现象。

其次, 非恰当使用食品添加剂直接威胁食品安全。目前, 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是非常的普遍的。并且正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使得食品的色、香、味和口感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并使得食物的营养能够充分的保存。另外,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食品的储藏和运输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存在着一定的标准的。当前, 关于食品添加剂, 它的用量、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品种等, 都是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使用的。另外不符合食品添加剂要求的是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来使用的。关于食品安全卫生国家法律中有特定的法律条文《食品卫生法》。但是, 目前在食品安全问题中, 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即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是不恰当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都能产生非常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而, 非恰当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安全隐患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此外, 病原微生物的控制不当不容忽视。现在随着各类抗生素的滥用造成各类微生物的变异和繁殖。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 微生物是极易生长并繁殖的。因而, 在进行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中, 微生物的有效的控制是非常的必要的。尤其是在加工熟食的过程中, 它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对微生物的生长是极为有利的, 因而稍有不当就会造成微生物的大量的繁殖。当前, 在我国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控制不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当前, 能够造成食品中毒的病原微生物有很多,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比如速冻水饺中毒事件就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类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的。

健全制度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目前,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那么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 我国需要将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另外, 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从而能够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中仍然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出迅速的判断并进行及时的控制。除此之外, 还需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这样就可以做到各企业的信息的完全的透明化, 并且能够做到对各大食品生产的企业进行全民的有效的监管, 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 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食品行业创新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档案员;档案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73-01

一、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档案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

1.企业资质和企业管理:企业资质档案其实就是从业的证明,主要包括有生产许可证和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等。企业管理档案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文件、产品标签等能够反映企业自身特点的规范性文件。

2.原辅材料: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现在原辅材料上,这部分的档案包括有合格供应商档案和原辅材料采购计划表以及采购检验证和入库单等。

3.生产、检验和销售管理: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和领料单以及入库单、设备维修记录等属于生产管理方面的档案资料,而出库单和产品销售台账以及消费者投诉处理等则属于销售管理方面的资料。但是,食品的检验不仅要保证原材料、成品和生产过程的合格,还要保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准确查找并处理。各种检验和测量计划表、对比检验报告和原辅材料记录、成品检验记录、出厂检验包括等都属于重要的检验管理档案资料。

其他诸如不合格及召回管理、健康管理及培训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以及年审管理和行政措施管理方面的档案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食品监管档案管理现状

目前,对于民众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工作稍显滞后,大部分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并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监管档案。这样最终导致了两种不对称,其一,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和食品自身的安全性不对称;其二,是消费者和食品生产厂家相关信息不对称。

首先,食品监管档案工作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由于食品管理权限不明确、不统一,出现了各级各类管理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排斥的情况,本质上来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

其次,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档案资源短缺。

市场上的食品生产企业众多,但是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的特点,很多企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一些必要条件。而那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会由于体制和其他一些因素而导致其在质量管理和产品开发以及市场经营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也非常令人担忧。其他诸如食品流通领域秩序较为混乱,往往缺乏安全有效的安全检测方式和手段并进行质量控制等有效措施,都会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出现。

第三,食品监管档案不够健全对食品安全存在不良影响。

食品监管档案工作目前还是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等问题,给食品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扰。现在很多的生产企业也开始意识到食品监管档案规范化的重要性,食品生产相关档案制度让我们消费者能够吃到健康、安全、放心的食品看到了希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有了较为规范的食品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并不能完全保证我们吃的食品就完全健康和卫生。

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可能并没有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以及销售的整个过程得到很好的落实或者没有进行有效的额贯彻。再者,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单位或部门也没有认真的履行监管责任,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些“表面工作”,定期甚至会定定日的进行抽查,这都为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很多不合格的食品流入一些小超市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在企业方面甚至在食品监管部门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在生产、食品流通和检验等环节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由此可见,建立规范化的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首先,强化档案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档案员自身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队档案资料的管理不是特别重视,容易出现一些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如,档案员在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态度不够积极,档案在进行归档时没有根据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合理区分,有些档案员甚至会出现丢失档案资料的情况。因此,应该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对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引导档案员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

其次,建立一户一档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针对每个拥有行政许可的食品生产或销售单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将其纳入管辖范围,采用一户一档的方式统一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统一印制规范化的监管档案文书。

第四,档案内容应该进行明确的规定,列出规定清单。

最后,加强档案员的培训工作。

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通过不断培训能够使档案员不会出现泄露档案信息的情况,树立档案员服务社会的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密性和政治性,尽可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肖文建; 郭琦. 试论食品安全监管的档案化管理 [J]. 档案学通讯,2009(11).

[2]高蒙蒙. 食品档案管理强化探讨 [J].食品安全导刊,2015,(23).

上一篇:户外体育游戏区下一篇:开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