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英语课动起来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我们的英语课动起来(精选9篇)

让我们的英语课动起来 篇1

教育重在让每个孩子发现并培育自己的潜能。我校鼓励并推出“学生业余锻炼卡”,表明我校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为了激活和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素养,让健康与成长一路相伴,这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学生在学习之余,与同学和家长一起进行一些必要的户外运动,既发展了兴趣爱好,又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何乐而不为呢?此外,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了交流,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进而丰富了生活,开拓了视野,这是一件多赢的好事。我们希望通过试点,让更多的孩子有时间热爱运动,使更多的活动与项目能进入学生的选择范围,通过自主发展,促进身心健康。

由此及彼,我想到了两年前自己刚担任校长时,注意到上海其实有众多主题类教育场馆,而且很多是免费向学校和学生开放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少有学校把这些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载体。我觉得,这么多的教育资源若利用得法,是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的。那么,可否既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参观,又能为学校减负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推出了《行迹上海》活动手册,旨在通过寻访城市足迹,让每一个我校的学生,更全面、更立体地体验、感悟城市之美。我校选取了涉及六大方面的五十多个教育基地场馆,每个基地场馆都有特色介绍、访问参观的要求、交通路线等,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或与同学一起,或与家人一起,或请热心家长带领几位学生以小队形式前往。大部分学生通过假期行走上海,他们漫步于大都市,追寻并发现城市的魅力,对上海的了解、认识也更多元、直接、全面。我校则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班级、年级和全校等不同层面的展示活动,把在“行迹上海”活动中许多有收获的代表性项目,通过展示来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借鉴。如此循环,大大促进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观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事实上,学校以外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相当多的资源皆可成为学校教育的活素材。关键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教育如能使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形成合力,做到优势互补,才是基础教育取得实效的好举措。

暑期 让我们“动起来” 篇2

曾几何时,家长们的暑假还都在为“写完作业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在“忙碌”着,儿时的学习记忆也许真的枯燥无味,从身边的生活小事中发现道理、学习知识也只是长大以后才悟到的本领。但是现在,社会日新月异,各类资讯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暑假,一个学习的黄金时期,除了课堂之外的放松,孩子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今年,就给孩子一个“动”感十足的暑假吧!当然,不只是孩子动,而是全家总动员。”

动听

“打开音乐之门”暑期系列音乐会

7月12日到8月31日,由北京音乐厅主办的“打开音乐之门2008暑期系列音乐会”将在暑假期间为孩子们奉上一系列经典音乐会。

今年的活动特别推出“看”音乐系列演出,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的动漫视听与现场交响乐演奏结合,将单纯听音乐扩展到用耳朵、眼睛甚至肢体共同感受音乐。《彼得与狼》音乐会、《雪人》音乐会、《迪斯尼动画片主题音乐会》以及迪斯尼《幻想曲2000》音乐会,将成为今年暑假音乐会新看点。

此外,《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名曲音乐会》、《神游古今——李祥霆古琴经典及命题即兴音乐会》、《石叔诚及孪生女经典钢琴曲音乐会》、《春江花月夜——中国民乐金曲音乐会》等由国内外知名音乐家表演的音乐会也将与观众见面。

动脑

奥运猜猜猜

北京奥运近在咫尺,无数悬念牢牢地吸引我们的眼球——开幕式将如何点燃圣火?奥运第一金由谁博得?中国奥运军团最终位列金牌榜第几位……北京奥运将给中国和全世界带来多少期待和惊喜?

猜想一

圣火点燃

[圆梦时刻]2008年8月8日

奥运圣火如何点燃,由谁点燃是每届奥运会的终极悬念,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尽管这一时刻要到2008年8月8日才能揭晓,但现在猜想有很多,从钻木取火到用爆竹引燃火炬,再到“飞天”长袖善舞点燃火炬,都很有中国特色。至于谁将成为点燃圣火的最后人选,现在摆在案头的名人似乎并不少,姚明、刘翔都是合适的人选。

猜想二

开幕式的中国元素

[圆梦时刻]2008年8月8日

奥运会开幕式,一定要有中国特色,而张艺谋更是擅长将中国特色展现给世界。北京奥运会上,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四大发明了,造纸、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元素的代表。当然,四大古典名著也完全有理由入选,毕竟它们的影响也远播世界,但究竟是梁山108将悉数上阵,还是唐僧师徒四人集体登场,抑或是宝玉和黛玉也来个奥运婚礼,还颇值得思量。

猜想三

北京奥运第一金

[圆梦时刻]2008年8月8日

2008年北京奥运会谁能获得第一金,是哪个项目的运动员?会不会是中国选手?从比赛开始的时间来分析,北京奥运第一金将在女子十米气步枪和女子48公斤级举重两个项目中产生。究竟谁将博得头彩,8月8日上午11点左右,即见分晓。

猜想四

刘翔再破世界纪录

[圆梦时刻]2008年8月21日

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一鸣惊人。四年之后的北京,全国人民不仅仅期待他卫冕,更期待他能够再次改写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当然摆在刘翔面前的敌人很多,但最大的敌人还是他自己。主场作战、善于调动情绪的刘翔很有可能在全国观众的注视下,在全场观众的呐喊声中,将这项世界纪录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猜想五

乒羽跳水包揽金牌

[圆梦时刻]2008年8月23日

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一直都是中国奥运军团的强势项目,北京奥运会上这三个项目实现金牌包揽并非不可能。其中乒乓球和跳水实现金牌包揽似乎没有什么悬念,剩下的悬念只有羽毛球,如果中国羽毛球队能够在这个项目上实现大满贯,那么中国的三大优势项目将实现包揽全部金牌的壮举。

猜想六

中国女排卫冕

[圆梦时刻]8月23日

雅典奥运会上,陈忠和率领中国女排艰苦逆转,一举击败俄罗斯队,成功夺回女排金牌。4年过去了,中国女排又迎来新的冲击。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女排具备冲击冠军的实力,但却没有太大把握。多支队伍都不相上下,谁能夺冠全看临场发挥。不过,本届奥运会是在北京举行,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女排的夺金可能。或许,中国女排还有可能在决赛中遇到俄罗斯队,并将其击败。

猜想七

中国荣登榜首

[圆梦时刻]2008年8月24日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就已经超过了俄罗斯,直追美国。当时就已经有人预言,等到北京奥运会时,中国非常有可能第一次冲上金牌榜首位。从代表团综合实力上看,我们与美国甚至俄罗斯之间还有差距,尤其是在田径、游泳等大项上,毫无优势可言。但东道主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的运动员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这一次,我们准备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充分。金牌第一不是梦。

究竟结局如何?这些承载着许多中国人奥运情节的猜想终将一一得以证明!一家老少都挨着坐好啦,拭目以待吧。

奥运健儿们加油!中国加油!

悦目

阅经典图书

悠悠暑假,正是读书好时节。我们特意去粗取精,开了一个暑假推荐书目,不仅孩子有份,家长也有份!

孩子:

1.《月亮,生日快乐》

2.《我有友情要出租》

3.《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4.《小猪唏哩呼噜》

5.《爱心树》

6.《猜猜我有多爱你》

7.《文字的奥秘》

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9.《波普先生的企鹅》

10.《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11.《草原上的小木屋》

12.《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

13.《大林和小林》

14.《亲爱的汉修先生》

15.《时代广场的蟋蟀》

16.《爱的教育》

17.《窗边的小豆豆》

18.《夏洛的网》

19.《小王子》

20.《昆虫记》

家长:

1.《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2.《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3.《表扬与批评孩子的10个法则》

4.《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给父母的忠告》

5.《告诉孩子你真棒》

6.《魔法123——让孩子听话最简单的办法》

7.《卡尔·威特的教育》

8.《教子成才的10大关键》

9.《让孩子自信过一生》

10.《父母要养成15种教育习惯》

片名:机器人总动员

上映日期:2008年6月27日

很多很多年前,人类对环境的无度破坏,把地球变成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大垃圾球。被迫移居太空船的人类,向地球运送了大量的清理小机器人清除地球上的垃圾,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家园。但因为地球的肮脏,大部分机器人都渐渐坏掉,而人类也渐渐放弃了清净的奢望。可他们不知道,在漫长的几百年间,小机器人瓦力却一直尽职尽责,日复一日按照程序拾捡垃圾。直到有一天,一艘飞船降落在了它的身边。

炫目的蓝色宇宙中,地球上最后一个机器人的历险故事即将开篇!

片名:太空黑猩猩

上映日期:2008年7月18日

价值50亿的航天探测器意外消失于星际虫洞中,为了查明真相,美国航天局竟征召了汉姆三世——史上第一位太空黑猩猩的后代,希望找回丢失的探测器。可黑猩猩的探险之旅,却着陆在了一个人类从未涉足的奇怪星球上,在那里,残暴的统治者威胁着和平的当地居民。爱打抱不平的汉姆,又会怎样异想天开,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

片名:带我去月球

上映日期:2008年8月8日

时光倒回1969年,像地球上的所有人一样,奈特、IQ和斯库特为人类史上第一次登月行动热血沸腾。异想天开的奈特,某一天灵机一动,居然决定率领死党们偷偷潜上“阿波罗11号”飞船,搭顺风车登上月球,名垂青史!问题只有一个,这三位众志成城的小家伙,只不过是三只普普通通的小苍蝇!近一个星期的太空历险就够它们头疼的了,偏偏一帮不服输的苏联苍蝇也开始想方设法破坏这趟旅行。勇敢的小苍蝇们,能如愿创下历史吗?

动手动脚

暑期过半,天气渐热,孩子们是不是都变成“坐家”了?除了做功课,就是耗在电视旁、电脑前。一边是奥运会人潮涌动,一边则是一动不动。光顾着“动听”“悦目”,这人却不动了。酷暑的天气似乎成了孩子们不运动的借口。看着孩子“绿豆芽”的体型,手无缚鸡之力,咱们也该动动脑,让他们去“动手动脚”。

先看看下面两位家长的故事吧!

从跳舞毯开始

潘家明(餐馆老板)

小女小学毕业,顺利踏进一所区重点中学的门坎,为了奖励她,我们买了台电脑放在她的房间里。本想让她冲浪国际网站提高英语水平,可半个月下来,女儿电脑桌面上全是游戏的快捷连接。

好事变坏事了,老婆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把电脑卖了。我说这太极端,电脑本身不是坏东西,而是我们没有用好。我想趁女儿对电脑的热情,把她引到有益身心健康的方面,但是自己拿不出主意。问女儿的表姐有什么办法,第二天她就送来了一张跳舞毯。女儿平时不太喜欢运动,那天看着新鲜,在表姐的指导下,跳得开心得不得了。后来我和她妈妈也忍不住,纷纷上阵献舞比拼。女儿由于一直缺乏锻炼,竟然败给了我这个老头子。我们君子之约,每周一战。从此,经常能看到女儿蹦蹦跳跳的身影。我们也以全家使用为名,把电脑移到了客厅,把无限上网改成了有限。青春无敌,女儿练了两周就把我比了下去。

这不,坏事又变成好事了。女儿经过半个暑假的魔鬼训练,彻底爱上了“动手动脚”的感觉,要报名参加舞蹈班。我们同样运动上瘾,第一次发现全家欢乐蹦蹦跳一次,胜过对女儿说教十次。现在我们已经办好套卡,打算全家上阵教会女儿这只旱鸭子游泳,她热情高涨地去买了游泳衣,早就把电脑游戏抛在了脑后。

全家上阵齐锻炼

诸伟(部门经理)

儿子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直到今年他上小学,我们才把他接回来,发现他的问题真不少。就这么点儿年纪,上个六楼就气喘吁吁,没事就往沙发上一坐,捧着零食看电视,半天也不挪窝。

我和妻子又着急又内疚,如果不是我们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推,孩子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生气,像个小老头。趁着暑假,我和妻子商量着,要匀出一点时间陪孩子锻炼。孩子、妻子和我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商量之后决定,每天早上我陪孩子晨跑、游戏,妻子晚上和他一起打乒乓球,周末全家一起去游泳。

儿子听了我们的计划觉得很兴奋,不过他随即又不安地问,你们不会到时候又很忙,没时间陪我了吧?我们汗颜,连忙向他保证,这次绝不会了。

其实说到孩子暑假运动,那选择自然多了去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利用假期参加夏令营,走进大自然,领略祖国的秀美山川。要么直接放到乡下去“野”一回,弄地种菜喂鸡放牛,漫山遍野随着他跑,也体验体验乡村生活。他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或是灾区儿童,当然得支持。

或者一家人去游泳、郊游、野营、爬山、制作小工艺品,既可丰富孩子的阅历,增长见识,愉悦身心,又可以密切家长同孩子的关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或者让孩子约几个同学打打球,或者约着做做社会调查,体验社会生活。

孩子的暑期生活,家长应该当好参谋,帮助孩子开发快乐的资源,让孩子的暑假更加丰富多彩、动感十足。

全家总动员

提防“开学综合症”突袭

奥运落幕,暑假即将结束,开学临近了,可是家长们是不是发现你的孩子经过两个月的闲适的暑假生活之后,他们突然对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感到难以适应起来。他们是不是患上了开学综合症了?

你家上演“最后的疯狂”了吗

每年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孩子不是在狂赶作业,就是在疯狂玩耍。有的孩子早就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了,所以心安理得地在享受暑假最后的狂欢。家长对此似乎也很纵容,觉得反正暑假也没几天了,就让孩子玩个够吧。但事实上,这种状况比狂赶作业更糟糕。

生活状态的突然改变,很容易引起焦虑。暑假和开学后生活状态的巨大差别,会让学生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难以接受,暑假的松弛状态,会使他们产生留恋,从而对开学后要面对的紧张学习产生害怕心理。

开学综合症,家长也“传染”

有家长说,“孩子放暑假,我也等于放假了,不用早起做早饭,也不用送他去学校,但快开学了,这种好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看来,患上“开学综合征”的不仅仅是学生,就连不少家长也被“传染”了。

“最近几天只要一想到快开学了,我心里就发毛,总觉得暑假还没过够。”顾女士的女儿去年刚读小学,这一年来的“陪读”经历让她大喊“吃不消”。“早上送女儿上学,我起码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又要给她听写生字、检查作业,每天都忙得跟打仗一样。直到女儿放暑假了,我才感觉轻松一点,但好像轻松了没多久,又要开学了。”顾女士无奈地说道。

收心秘笈:调整心态

事实上,经过一个长长的假期后,很多孩子已经开始想念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只不过暑假在家时过于宽松的环境和无负担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对开学产生了抵触情绪。专家认为,这个时候关键是要帮助孩子慢慢调整心态和生物钟。首先要让孩子逐渐从假期的懒散中走出来,所以,家里可以放一个开学倒计时牌,或者模仿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暑假最后几天的生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暑假到开学的过渡。此外,建议家长在开学前几天,多跟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情,比如学校最有意思的活动、最要好的朋友、最喜欢的老师和课程等,都能帮助孩子摆脱不想上学的念头,开心地回学校上课。

对于家长,建议是“适当放手”,没必要事无巨细地帮孩子打理一切,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留出调整和放松的时间。

动心

让教师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论文 篇3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际运用能力。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力图想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产生“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的效应。然而真正的活动课程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给教师一个活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一个活的学习空间,真正达到活教活学,活学活用。

关键词:活动 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一种具有渊源思想基础和广泛实践影响的理论主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经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闻”“见”向“知”的上升和由“知”向“行”的转化。荀子的知行统一观以及后来不断发展的“知行学说”,可以看作是我国活动教育思想的本源。西方教育史上同样存在着活动育人的思想渊源,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几百年间,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教育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教育思想发展线索。这一思想的核心要求重新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反对单纯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主张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双手和各种器官,强调儿童的学习兴趣、感性经验和活动价值,重视自然适应教育和活动教育。

活动教学法与其他教学主张的根本不同在于:活动教学将儿童的活动与儿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为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活动的观点及活动教育的思想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有何显示意义?实践证明,活动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活动教学所主张的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师生平等民主、让儿童在自己的自由主动的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反对强制性教学等等,实际上也正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一、活动课程必须让教师“活”起来。

a.语言环境的丰富与鲜活。

活动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地实际操作,强调在实际生活和情景中体验,学生的各种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容易受到锻炼。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不仅要有智力活动,而且更要有体力活动。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变化多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更加密切,英语语言教学的立意就更加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中,为他们创设真实的语言训练环境,让学生刚一开始接触英语就知道语言的交际功能。

b.教学手段的灵活性。

学生在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情感、道德冲突以及种种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些障碍的克服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实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才能实现。有些学生学单词总是记不住,于是就产生了厌说厌学的情绪。那我们可以把这些单词简单地串成英语儿歌,边唱边做动作,把最难的变成儿童最愿意学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情绪。点滴的成功酒会带给他们无比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效果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甚微。

c.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欲知世界之大,仅闭门修身而不投身于鲜活的世界,最终只能是井底之蛙。活动教学由于其开放性而使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师步入校外社会活动中,开始行万里路,知晓世间各类新事物,新信息,这必将使学生的知识领域不断的丰富,视野不断的扩大,进而从另一角度对学科课程予以补充和完善。由于在校学生与外界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而活动教学的设置为他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比如说:我在教学商店买卖的内容时,就带领学生去商店进行真实交际,与我们的营业员阿姨进行简单的对答问候。这样一来,我们的英语学习就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由灵活地运用语言,形成真正的交际本领。语言的发展由不会到灵活运用需要一个过程。有了孩子亲身的体验,他们才能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能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

活动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儿童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和交换信息。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化、游戏化、情景化能让儿童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内化,才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输出信息和接受信息。输出信息所需要的能力必须通过长期大量的接受信息的活动才能逐渐形成。

二、活动课程必须让学生“动”起来。

1.教学中强调先输入后输出,围绕听力设计多种活动。

a.充分利用语音语调地道标准、录音效果明显、适合儿童、吸引力大的英语磁带。课前两分钟,安排小组“听磁带赛一赛”活动,做一下热身运动,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且又能使语言高频的出现,增加语言的输入量。等到他们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后,自然而然的就会进行交流。

b.开展自我录音活动。我校的孩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都有语言复读机,这为语言的学习带来了条件。于是我就让他们把课堂中学到的英语知识录入磁带,带回去反复地听,大量地接受语言的输入。等到下一节英语课再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把学到的完全地输出,并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愿意去听,愿意去说,把听说当成一种乐趣,而且学生付出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

c.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让一部分好的学生把学到的语言通过表演展现在银屏上,看到同学熟悉的身影,听到学生熟练的英语,可以带动另一部分的学生积极加入。同时也给了表演学生练习语言的机会。

2.说的活动化、游戏化。

在中文环境非常强烈的情况下逼着学生用外语去说,去与人交流,这是十分勉强的。如果将枯燥、单一的语言操练设计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说,在活动中培养交际能力,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难题。这样的结合既可以给学生充分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又可以结合非语言的动作更进一步理解语言承接信息,促进语言的内化。

a.模拟活动。

学生一般都喜欢动动跳跳,模拟活动使学生从活动中了解了主题,增强了兴趣,加深了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动物单词的时候,让学生模拟frog跳,fish摆尾,cat叫,dog吠,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很快就能领会单词,哪怕是比较复杂的语句,同时一张一弛的活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把握,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b.游戏活动。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很短,要让学生一节课40分钟聚精会神地听课,比较困难,教师要合理结合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因为游戏比较具体、形象、直观,与儿童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易为学生喜爱接受。如:在新授完Is it …?后,通过guess: What’s in my bag?的游戏一边进行语言的操练,一边进行交流信息,学生就会被这真实的游戏活动所吸引。这样的活动展示了语言运用的真实环境,可以使学生不断展开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3.教学空间的活动化。

在进行活动教学时,学生和教师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我校先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语言及情感交流。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座位及活动空间作板块式的分配。板块是可以移动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有目的的变换板块。合理的座位设计可以更有利于教学效果。

① Original place链式操练游戏。如开火车、悄悄话、歌曲拌动作等。

② Circle 大组活动。在大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和竞赛活动等。

③ Flower小组活动。由小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和参加竞赛活动等。

④ Triangle走跑游戏。如:Find your friends.⑤ Rectangle角色表演。

在图形变化与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当好示范者、操练的指挥员、练习的监督员和竞赛的记分员。教师要以静制动,以动带静,不能让学生为游戏而游戏。

活动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感到学习一种外语不再是负担。活动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潜力进行了有重点而又全面的开发,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正如费舍所说:注重以孩子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活动,能够使他们积极参与并探索语言的意义和答案。

但在小学英语活动教学中,要使活动达到较好的效果,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的控制。学生爱玩,爱表现,爱参与,要使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教师应进行有效的控制:纪律控制,时间控制,参与人员的控制,活动气氛的控制等。

2、活动的目的。我们的游戏活动都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目标语言进行设计的,活动必须使课堂教学目的明朗化,语言交流简单化,教学形式多样化,并且通过活动增强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诱导他们去尝试新的语言。

3、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活动的开放性体现在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座位的改变,活动地点的改变等。

4、活动的创造性。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应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创造能力。

让备课“动”起来 篇4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必要对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的备课进行重新审视,一方面看到它的弊端:整个的设计思想是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重接受轻探索,重划一轻个性。另一方面有它的合理性:目标明确,教程清晰,问题主导,节奏紧凑。因此,对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正确的态度是有所扬弃,扬弃的结合点是让备课“动”起来。

目标“动”起来。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看见的知识与技能为显性目标,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目标。开放的教学目标也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掌握本课和本单元知识、技能为短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为长期目标。只有在这种动态目标的导引下,才能承载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三维目标”的有机落实。

过程“动”起来。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所以备课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需要备课不断调整,不断生成。教学进入质疑环节,学生会提出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学生鲜活的体验大量涌现,开放目标不期而至。此时,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教案的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全程“动”起来。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巡视,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备课调整后的教学,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很个性化的,除了常规的得失思考外,还可以是课堂上出乎意料的事情的处理机智,或探索一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或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这种反思是很可贵的,可以修正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nb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篇5

[摘要]:素质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个教育,是追求人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关键字]:主体、个性差异、关怀。

一、搞好角色转换,突出学生个体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总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课堂教学活动简化为灌输知识,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是观众。这种形式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抑制了学生间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哟啊转化角色,变教师为主的独奏,为以学生为主的伴奏,为乐学教育插上双翅。

要真正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学习养成了自我思考问题,自我分析问题的习惯。这将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形式上可以将学生改为多种组合的小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有差异的个体实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巡视学生的学习,发现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或发现学生普遍感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处于学生中间,便于多向交流,教师掌握情况能及时,了解问题更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教师或略作指导,或故意不作任何指导,而让学生独立地提问题、分析问题,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解决。这样就会唤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个性和创造性。这样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依学习伙伴。

传统教学在教师的脑海中留下了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和定势,其中有很多是与新课程相抵触的,因而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定位,尽快从传道授业感惑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教育教学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披露个性色彩

传统教学方法明显的不足是对学生信任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不足。因此,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的多,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的自学尝试实践的机会和

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大半是“半扶”或“半放”。改革教法,就是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探究,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干预。出现问题了,那正是教师可以进行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自学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则作为学生活动的反馈和服务,避免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个实践的过程,决定其组织形式可以是松散的个体学习,各自为中心,不相互联系。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同学间的谈论,围绕一个主题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群言堂”可以说,小组学习是很重要的形式。

以前,由于教师对学生实际缺乏正确把握,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的备课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设计成双轨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或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争论或师生间共同探讨,教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才敢互相交流、争论,才敢于披露其带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观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设法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并因人施教,鼓励大胆发言,不要怕说错。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意见,即使言语有些偏激,不全面甚至不完善,但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不要断然地简单地给予否定,而应当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质疑争论,勇于发现自我,敢于发表与权威不同的见解,敢于超过教师、名家。因此,教师千万不要让学生富于幻想和充满好奇的天性消磨殆尽,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应肯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他们的个性才会得到最自由、最大限度的发挥。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这是能够先放后扶的前提,只有“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容的学,有课堂思考的余地,有凭自己的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只有“放”,才能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而教师的“扶”,要扶在方法上,扶在重点上难点上。“扶”只在对少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上,只有在缩短少数后进生与一般学生的差距后进行的集体教学才是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重视正确导向,呼唤人文关怀

语文教材与数理化教材相比,莫过于它丰富的思想性,再加上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每一次解读,必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教师必须辨证地把握

教材的思想内容,跳出“非错即对”的思维定势,不可用认识的怪圈来束缚学生丰富的思想,不可用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去熄灭学生多彩的思想火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讲究“师道尊严”,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尊重教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尤其是差生,更是漠不关心,单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讽刺和挖苦,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心理上严重地出现了隔阂,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怎会主动参与呢?因此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题,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有更多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因此教育学生,鼓励为先。其一,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当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富有个性地提出有悖于传统理论的观点和见解时,教师不应该一棒子打死,而应对这种富于探索性的求知态度予以肯定。其

二、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疑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位学生内在潜能。为此,教师应放手让主动权给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打量,用装满智慧与爱心的语言去点化,让学生每一次都能获得赞赏与鼓励,这样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断实践中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师生在尊重、关心、鼓励、支持中展开心灵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虽然考试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但新课程下的考试理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要使评价由只重视静态的学习结果而变为更注重学习动态的发展过程,在现行的考试中要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考核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恰当的等第,要符合学生实际。关注他们的不同感受,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分析失败原因,找到成功秘诀,指明前进方向,这样有利于成功感,求知欲、好奇心的形成,让他们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师还要善于把批评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让小伙伴们激烈地“争吵”,热烈地讨论、真诚地赞美,在小组的交流中能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而且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而总结经验教训,因而说学会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总之,大千世界,学生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资源,但

利用差异并非为了消除这种差异,而要对其提供机会和指导,扬长避短,使每个个体在自己可达性目标上可得到最优化发展,发掘个性,发挥个性,成为有个性的出色的一个。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2002年3月北京大兴讲座辅导材料)

让我们的英语课动起来 篇6

一、积极引导, 激发修改兴趣

首先, 让学生知道, 良好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让人终身受用。同时, 向学生讲述“文章不厌千回改”的道理, 激发其兴趣, 使学生乐于修改。

例如, 在上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文时, 就给学生很好的教育效果。

“桂花盛开的时候,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全年,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堂上, 我让学生品味这两句时, 我让学生好好去读句子, 让他们品评能否有更好的字来代替句中的“浸”字。学生非常活跃, 他们会用不同的字来代替“浸”字, 如“泡”“漫”……接着我向学生介绍作者也是经过反复推敲, 数次修改, 才用上这个“浸”字。一个“浸”字, 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 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 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 香甜四季, 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通过这些例子, 让学生懂得写后反复修改, 能使文章更美, 更有神韵, 从而提高对修改作文的认识。

二、示范修改, 总结修改方法

学期初, 教师在第一次批改学生习作后, 选择一两篇优缺点具有代表意义和有可改性、启发性的习作, 全班集体修改。改时要学生弄清每一组语句怎样修改, 知道“原来怎么写——现在怎么改——为什么要这样改”。紧接着出示病文与改后的作文对照, 让学生加深认识, 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如我班同学就总结了这样的修改方法:

(1) 读。轻声朗读, 及时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

(2) 想。对照题目边读边想, 从中找出自己在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等方面的错误。想一想, 应该怎样修改。

(3) 改。针对发现的问题, 对习作进行修改, 或增补、或调换、或删去。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

(4) 评。互相修改作文后, 写一写文章好在哪里, 哪些不足?你读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章的作者说些什么?

三、大胆放手, 独立自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 然进一步想, 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 或文成而竟不须改, 乃有济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作文批改的深层次要求, 是学生自改。当然, 每次自改作文前, 教师要结合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 指导学生把握修改重点, 提出具体修改要求。学生在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后, 让他们自改作文。这样有两点好处:

(1) 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通过“读、想、改”, 能发现错字、漏句、语句不通等问题并及时改正, 这样可养成自我检查改正、做事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2) 能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自改作文需要通读全文, 认真思考, 能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存在的优缺点, 便于发扬优点, 弥补不足, 不断提高。

四、小组合作, 自主交叉评改

当前, 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当然, 自主评改并非放任自由, 合作评改也不能留于形式。组建合作评改小组时, 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 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将学生按作文能力优、良、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小组, 以便以优带差, 互相促进, 构成战斗集体。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竞争伙伴, 各小组在个体评改的基础上, 群体评改组内各人的习作。对于评改快而好的小组及时激励, 将小组的成功和组中的每一成员参与评改的状态联系。如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让兴趣带动自主评改, 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当然, 学生的习作要求只能从低到高, 逐步引导, 多鼓励、多赞赏, 让学生相信自己, 看到自己的成绩。因此, 小组交叉批改后, 让同学之间互相写一写感受, 说一说鼓励性语言。

如教完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 我让学生通过一两件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习作完成, 交叉批改后, “小老师”们就写出了非常精彩的话语:“我被你爸爸对你的爱深深打动了, 真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好爸爸。”“你已经能通过一两件事表达出妈妈对你的爱, 真是帅呆了。”“老师夸奖你作文进步大, 今日一见, 果然如此, 你真是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同学的好评, 于是就会更加认真地写作文, 努力改掉作文中的缺点。有了浓厚的兴趣, 经常练习, 我想作文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五、指导评赏, 激发成就动机

小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不是很强, 教师的评改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学生进行自改、互改之后, 教师把作文收上来再次进行评估。老师不但要看习作的原文, 还要看学生对原文的批改, 对习作作者和修改者都要恰当评估, 给予双方都记上成绩。这样做, 既保证了教师对全班作文和批改情况的了解, 指导起来就得心应手, 也为以后讲评准备了材料, 还能对学生全体修改作文起了有力督促作用。在进行全班评议时, 开设“病文康复中心”, 把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几点, 写在黑板上, 并把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画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参照同学、老师的修改意见, 逐条逐项地检查自己的作文。最后, 工整地抄写。对于优秀习作, 粘贴在学习园地上供全班欣赏。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篇7

一、在课前花费精力让课堂“动”起来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所以教师备的是教师讲得内容,没有学生互动的内容,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在课前就要花费精力先动起来——那就要求进行细致,完整的课前准备, 要创设有利于教学互动的环境,对教室内部进行布置,创造一些与课文相吻合的场景,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所以在备课时不仅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要利用本节课的亮点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离开了兴趣,教学互动显得苍白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提供一些良好的感性材料,比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1 Vocabulary中,可预设一些问题:Do you live in a flat or in a house? What rooms do you have? What do you do in each of these rooms? 让他们提前进入互动的状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在课堂利用互动让课堂“动”起来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总觉得一节课给学生讲的内容越多,就越觉得踏实,越觉得课堂时间利用率非常高。殊不知,在大量的内容冲入学生的大脑芯片时,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兴趣。如果英语课堂换成一个场景,以对话为主要教学方法,那将是另外一个惊喜。但这种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沟通的方式。在对话中力求寻找“互动”的突破口,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幽默的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三、四分钟的日常英语会话练习,如天气、衣服、年龄等,这些活动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英语课堂“互动”环节。当然教师不失时宜的放下架子,把自己溶入到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动口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指令,给学生各方面信息的输入;动手来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的把握教师的意思;动眼来观察课上不同时刻学生的表现情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也可以用眼神来与学生进行交流,眼神的交流可以产生心灵的碰撞,可以让师生之间产生默契;动脑来思考课前所设计的方案如何更好的与此刻整合。我们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个体所组成的集体,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把课前备课与即兴上课相结合,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 Book1 Unit 2 “Look At Me” B “Let?蒺s Learn”一课时,我并不是采用机械的操练来学习人体各部分的名称,而是通过发指令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Touch your head./Touch your nose./Touch your mouse./Touch your finger./Touch your…指令速度由慢到快,要求学生做出快速反应。又如我在讲“蝴蝶”这个单词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最简单的句子:I like ____(蝴蝶)。然后看着学生,学生们很快的反映出butterfly 这个词,然后大声说出来,我也在空格里写上了butterfly 这个词,审视了几秒钟,我用红粉笔在边上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子,学生愣了一下,立刻有领悟,自己只顾着说单词,忘记了考虑名词的单复数了。我又让他们也用红笔在笔记上进行记录。他们的印象深刻多了,在接下来做题时,他们总会很小心的注意到这个问题。

三、课后对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让论证节奏”动“”起来 篇8

让论证节奏“动”起来

054100 河北沙河市二十冶医院转作文讲座 李勇军

文似看山喜不平。

对于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而言,要写出“曲折”来,似乎不大可能。事实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让论证的节奏“动”起来,从而增强说理的生动性、情感性,使我们的说理更加深入人心。

大致说来,这些手段包括有:

一、通过人物的对话说理。

在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当然要以议论为主。但是我们还可以在进行例证时适当地插入记叙。记叙自然包括了对话。通过人物的对话,将要说的理道出。

例:

有一次,临近考试,父亲问我:“这次考试有没有把握夺冠?”我犹豫了一下说:“没有,我根本就无法与张海比。”父亲变得严肃起来:“你试过吗?你也许从来就没有试过。孩子,人要自信,只有试一试才知道结果啊!”我的心一颤,是啊,也许我与张海的差距就在自信这一点上。其实,任何人都可能成功,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就因为缺乏自信,才出现了不同的结局,与成功失之交臂。

这一段主要通过我的一次经历来讲人要自信。在我与父亲的对话中,父亲的话第二句实际也就是在说理。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个方法也可以叫“借他人之口说理”。

二、运用设问、反问。

设问能引人注意,而反问则能加强语气。在论证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设问、反问,节奏自然会有变化。

例:

追求完美的人类,为什么不在审视万物的同时审视一下自己:偏安于宇宙一隅的高等种群的肉体是否脆弱?灵魂是否空虚?本身是否就是一种不完美?

在一连串的反问中,将观点“别苛求什么完美”有力地道明。

例:

看似一件小事,为什么指引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因为囚犯通过撒谎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学会了“为了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择手段”,而著名人士明白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两位母亲的教育在这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问”与“答”中,作者的观点也一一显现。事实上,在论证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设问,还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例: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如此设问,也就告诉了读者,下面作者要谈的是“我们该如何做”。

三、运用比喻。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形象性强。在论证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增强说理的形象性。

例:

如果说人生是航行的船,那么,自信就是那船上的帆。船在浩瀚的海洋中航行,不可以没有帆。人生在泥泞的路上走过,不可以缺少自信。

在这段话中,将“人生”比作“船”,“自信”比作“帆”。通过帆与船的关系显示自信与人生的关系。比喻贴切而生动。说理形象。

四、运用排比。

排比本身就能增强语言气势。在论证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排比,自然也就能很好地增加说理的气势了。

例:

一个人如果能用理智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亲切而又冷静;一个人如果能用道德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高尚而又真诚;一个人如果能用责任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坚毅而又可信。……

一连用了三个“一个人如果能……会使他……”句式,从而将控制住感情的方法及后果如打开的闸门的水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而又充沛,有力地将“理智”、“道德”、“责任”与“感情”的关系道出。

五、运用强调段、过渡段。

过渡段是从结构上而言的,有承上启下之效;强调段是从内容上而言的,有强调下面要讲的内容之功。两者都有停顿的作用,从而使论证的节奏自然地“波动”起来。

例:

故事很简短,却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索。

“故事很简短”是针对上方的故事来说的,“深深的思索”是下文主要讲的。一方面总结了上方,另一方面也提醒了读者,下面我讲的是与故事有关的“思索”。

这个方法在分论点的提出上,更能显其功效。

例:

别埋怨恐怖无边的漆黑,盯住希望的星星之火。(分论点1)

独到的见解会让你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分论点2)

把这两个分论点单独成段,结构上具有提醒的作用,内容上具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当然,不难看出的是,第一个方法主要是从内容上讲的,二、三、四这三个方法主要是从修辞上讲的,第五个主要是从结构上讲的。在具体的写作中,这几个方法都不是彼此独立,而是可以综合运用的。也只有采取多管齐下,论证的节奏才会更好地“动”起来。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案 篇9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力,这就为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课程分析:本课其实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在力的作用下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学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2,能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方案。

3,能说出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4,能举出一些平动、转动、振动的例子。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的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教学难点:找出物体运动是由那种力作用的结果。教学准备:小球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用手洗毛巾时,要把毛巾拧干净用倒是什么力?(2分钟)生答:扭力

师:那么除了扭力大家还学过什么力? 生:回答 过程: 1,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的力,现在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能设计多少种方法使小球运动起来呢?同学们分组讨论(12分钟)

注意:这里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小组长要明确分工,要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同时要人人参与,因为会找不固定的人来回答问题。在此,用幻灯片出示表格给学生。

2,找学生汇报讨论结果(5分钟),教师给在黑板上总结写出。注意:汇报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按照表格的方式进行汇报 3,学生自行验证自己的设想。教师巡视,给与指导。(10分钟)

教师最后要找两个典型的例子给学生说一下。4,同学们请和老师一起看科学在线,找学生读。师:强调物体运动的方式。

师:同学们,大家仔细想一想,你能举出平动、转动、振动的例子吗?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仔细想一想之后找人汇报。想一想刚才实验时,有没有平动、转动和振动。(8分钟)5,出示幻灯片。

6,处理练习册的部分习题。

上一篇:感恩的精彩段落摘抄下一篇:理想的记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