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交通补贴的请示(共3篇)
一、开展农村耕地二轮延包时的具体情况
(一) 级差地租的存在。等量资本投资于等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生的利润不相同, 因而所支付的地租也就不同, 这样的差别地租就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可分为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和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在实践中, 人们对级差地租的理解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是不同的, 即便是同一块耕地因距离水源远近或光照、坡度等的不同土壤肥力也存在很大差异。二是距离居住区的远近、耕作收获的便利程度等, 使得不同地块投入和产出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 人们结合土壤肥力及地块的投入产出关系将村民小组内的土地分成若干等级。总额不变的情况下, 村民小组将农业税按耕地等级量化到具体的地块上。一般情况下将耕地分成三等。一等地最好, 二等地次之, 三等地最差。一、二、三等地由多到少分别负担不同的农业税。个别村组还将耕地近一步细化成大田地、菜地、水田, 再将这三种田地分成三等或多个等级。级差地租的收税方法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 建国后在我国广大农村仍然长期采用。在耕地第一轮发包时, 广大农村普遍按土地等级发包耕地, 同时采用级差地租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税费。
(二) 土地等级 (级差地租) 的存在使得在耕地二轮延包时明山区的广大村组在将耕地打乱重分 (在耕地第一轮承包期的后期, 由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大多数村组在耕地二轮延包时实行了将耕地打乱重分的发包方法) 时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耕地发包方法。一是有的村组实行将各类等级的土地按人均分的发包方法, 每个农户都承包到一、二、三等地。这种发包耕地的方法优点是平均、平等, 全组范围内人均土地平等, 税费可以平摊到人头, 按人收税费;缺点是地块过于分散不便耕种、经营, 发包时容易出现舞弊行为。采取这种发包耕地方法的村组, 发包后有些农户自发地对承包的耕地进行了互换。在坡地居住的人家与在平地居住的人家土地互换的频率较高, 一般是舍远地换近地。这样便在一定程度打破了人均承包耕地面积相对平均的局面。二是有的村组为了使土地实现规模经营, 结合级差地租采取“以地定产、以产分配、拔桩分地”的发包耕地方法。即测算出每块土地的等级、亩产、面积、总产量, 然后测算出全组所有土地的总产量, 用总产量除以总承包耕地人口, 测算出人均产量, 再将人均产量落实到具体地块、钉木桩。发包耕地时农户按抓阄顺序号到地块认地, 每户多少个承包人就按木桩顺序号拔多少个木桩。此种发包耕地的方法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发包耕地时可以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缺点是承包人没有选择承包哪个等级土地的权利, 全组范围内人均土地并不平均。此外, 个别的村组按水田、菜田、旱田的田种折算出玉米产量后发包耕地, 每户只能承包到一个田种的耕地, 其人均耕地就更不平均了。但以上发包耕地的方法都是经过群众认可的, 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前农民没有对以往的发包耕地方法提出异议。
(三) 采取顺延或小调整的方法发包土地时, 会导致农户间的承包地面积差距较大。在开展土地二轮延包时, 当时的政策是顺延, 可以适当小规模调整土地, 严禁打乱重分。采取顺延方式发包耕地的村组, 是因为该村组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每户农民的承包耕地变化不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耕地的绝对平均, 大多数农民对个别农户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的情况容忍了, 或者说一些农户对其他农户的耕地面积不太清楚或不感兴趣。在签订完土地承包合同后, 大多数农户对土地不平均的状况也默认了。毕竟顺延是当时的政策, 再加上村民大会已经通过, 反对也没有什么意义。
(四) 个别村组的农民因人多地少不便耕种, 经村组做工作被迫放弃了耕地承包权。农民负担及农业税向承包到耕地的农户收取, 作为部分农户放弃承包权的交换条件。这一措施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群众也认可。
二、现行粮补资金发放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是以农民实际承包的耕地面积测算并发放粮补资金是建立在人均承包耕地面积相同的基础之上的, 而实际情况是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往往不等。二是二轮延包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包土地, 承包多少耕地非承包户所能左右。如以产量为基础发包耕地、以地类作选择发包耕地, 都会造成农户间耕地的不平均。这种不平均不是农户造成的, 客观上这种不平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按农户实际承包耕地面积发放粮补资金, 土地的不平均发包就显得不合理了。三是二轮延包工作在前, 农村税费改革、发放粮补资金工作在后, 前者是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石, 后者为前者服务。耕地三十年承包合同一旦签订就要保持其长期的稳定性, 不能因发放粮补资金而动摇其稳定性。所以, 发放粮补资金一定要结合二轮延包时的实际情况。
三、实行以二轮延包家庭承包耕地时的承包人口为依据发放粮补资金具有可操作性
一、严把三关,夯实基础
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涉及面广,对象复杂,项目繁多,内容广泛,要确保补贴资金准确、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必须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和代发金融机构沟通。
(一)把好基础信息入口关。一是信息采集要准。各种补贴资金发放前,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调动乡、村两级的工作热情,增强乡、村两级的工作责任,实行“驻村干部牵头,村干包干负责”的工作机制,采取以村为单位,逐组、逐户实地调查摸底的办法进行信息采集,切实把补贴信息摸准、做实。二是信息审核要严。村级采集基础信息后,乡镇财政和相关站所要紧密配合,认真、过细地做好基础信息的清查核实工作。同时,县财政和相关主管部门对各乡镇上报的基础信息要进行抽查复核,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补贴信息真实可靠。三是信息公示要实。经审核批复的基础信息,要以村组为单位,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据实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对各个乡镇和村组的公示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确保补贴信息公示不走过场。
(二)把住变更关。在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受分家拆户、死亡销户、补贴卡丢失和建设用地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基础信息会随之发生变动。这就需要各个乡镇财政所及时了解变更动态,掌握变更信息,实行定期巡查,定期纠错纠偏,切实把好基础信息的变更关。
(三)把好发放关。财政部门在把核对无误的基础数据传送给代发金融机构后,不能就此了事,而要加强与国库、主管单位的联系,将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到代发金融机构,并督促金融机构及时将补贴资金通过银行卡发放到千家万户。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要经常与县财政局加强联系,随时通报每笔补贴资金的到位情况,严防代发机构压库,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
二、严格三坚持,上好双保险
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稍有不慎,就会损害农民利益,影响政府形象。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补贴资金发放政策,除规范内部管理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政策宣传。涉农补贴政策多,变化大,调标增项的事时有发生,要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和政策的变化情况,就要搞好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将政策印制成“明白卡(政策宣传小册子)”发到广大群众手中,让群众及时掌握和了解涉农补贴政策。
二是坚持公开公示。公开公示是给广大群众知情权和接受群众监督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由于补贴对象复杂、补贴项目繁多,工作人员难免不出纰漏。为此,要坚持以村组为单位,选择人口密集的地方,将补贴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坚持部门配合。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涉及多个部门,配合不好,工作关系理不顺,就会影响发放进度和质量。要理顺工作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补贴资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林业、农业、计生、民政及代发金融机构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就补贴发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交换意见,共同探寻准确、快捷发放的最佳途径。在补贴发放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工作不缺位,主动配合不越位,不打小算盘,不追求部门利益,不把涉农补贴发放看成是哪一家的事,共同维护好补贴发放秩序,共同打造补贴发放绿色通道,把好事真正办好。
三、强化监督,严管促规范
涉农补贴资金能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事关农村稳定发展大局。以往情况表明,绝大多数乡镇和村组都能按政策落实到位,但仍有少数地方不按政策办事,肆意践踏农民利益,导致补贴对象上访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强化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坚持县、乡共管,县级主导,要构建全方位覆盖的监管网络体系。一是建立上下互动监管机制。县级政府要出台资金监管办法,把补贴资金监管纳入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强化各自职责,建立“上下联动监督为主体,部门监督为辅助,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监督体系”。二是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县财政和乡镇财政要坚持每年不定期深入村、组、农户明察暗访,做到防微杜渐。县政府要定期组织财政、林业、民政、农业等部门和乡镇政府,对区域所有涉农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促进工作规范有效。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财政局)
关于印发《南京邮电大学交通补贴发放
及交通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二级单位、职能部门: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不断完善,教职工上下班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更加多元化,为逐步推进学校运输服务的社会化进程,提高交通车运行效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南京邮电大学交通补贴发放及交通车管理暂行办法》,本办法经校教代会执委会议审议、校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服务;定期做好交通车车载系统数据交换工作。
三、收费方式及标准
1、校园一卡通投入使用前,实行:
(1)持电子乘车卡人员刷卡乘坐,计次不计费;(2)无电子乘车卡我校教职工一律投币乘车,每次4元。
2、校园一卡通投入使用后,全面实行付费乘车,现有电子乘车卡作废,刷一卡通或投币乘车。
四、乘车范围和秩序
1、持电子乘车卡或一卡通的教职工优先乘坐。
2、交通车有空位时,其他人员可以付费乘坐。
3、驾驶人员要文明服务,严格管理;乘车人员要文明乘车,严格自律。
五、其他
1、学校在两校区有条件的区域设置相对独立的教师、学生乘车点。
2、星期
六、星期日及其他公休日和寒暑假期间,执行休息时间时刻表,停运南线交通车。
3、监考专用车辆,由教务处根据课程考试安排提前报用车计划,经后勤管理处批准后下达派车单,专车集中接送教师,经费由学校拨付。
4、校级活动用车经后勤管理处批准后下达派车单,经费由学校拨付。其他活动用车由活动的承办单位直接和后勤服务集团联系用车并自行结算。
5、试运行期间,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要组织有关人员跟车服务,了解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发放交通补贴的请示】推荐阅读:
公司发放补贴文件01-03
规范津贴补贴发放规定06-22
宜昌高温补贴发放标准11-07
关于高温补贴发放通知01-13
关于开展我校2014年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02-03
村干部管理考核及绩效补贴发放办法01-24
关于工龄工资的发放06-06
发放年终奖励的通知06-30
春节发放福利的通知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