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是历史的真实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说是历史的真实(共12篇)

传说是历史的真实 篇1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民间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晋公子重尔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介子推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

〈〈〈返回目录

传说是历史的真实 篇2

一、《离骚》的浪漫与象征

屈原的《离骚》中有虚构的成分, 但是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和隐喻的运用, 这既符合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也在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屈原创作《离骚》是源于自己的社会实践, 也是他的政治斗争和生活遭遇, 源于他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他用自己的笔触和文字揭露了楚国当时的小人当道、自己的抑郁不得志以及楚国君王的昏庸。屈原塑造了一个高洁刚毅、爱憎分明、坚持真理、永不妥协的诗人“自我”的形象, 表现诗人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坚持不懈地与旧贵族集团作斗争, 他是关心国家命运和人间疾苦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也是诗人虚构出来的形象, 即使“众人皆醉我独醒”, 但最终屈原还是妥协于无奈的现实, 在汨罗江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诗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坚持真理, 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并没有得到赏识和肯定, 最终只能寄自己的希望和抱负于一片片文赋中, 以“香草美人”自喻。

《离骚》的第一部分是侧重于写诗人的身份经历、政治斗争及其遭遇, 但在表现手法上却不完全的写实, 就是历史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平衡, 这里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虚构, 用新奇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表现了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龌龊、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屈原在诗歌中写饮食服饰的芳洁, 用来比喻诗人行为美善, 志行高洁品格高尚, 同时创造性地用香花香草象征人格高洁, 使诗人的自我形象空前地新颖突出, 也是一种化虚为实的手法。我们透过诗中“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等诗句, 诗人的美善行为和高尚志行跃然纸上。而从“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等诗句中, 又足见诗人虽跟奸邪小人共处朝廷却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行。

浪漫主义作品常用奇异的形象、极度的夸张、强烈的对比、虚幻的梦境及象征性和意识流等方法来描绘特殊的形象性格, 书写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在《离骚》的第二、三部分中, 诗歌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 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 虚构的、融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显示其象征涵义, 尽情吐露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的爱国心。从“女嬃之婵媛兮, 申申其詈予”开始, 后面全是想象的部分。诗人虚构了自己求索正道的途中遇到的鸾鸟凤凰开道、天帝守门人的冷眼相待、寻找宓妃居所等事情, 特别是“两次天游”所描写的超妙境界更加辉煌瑰熠。由此看来, 诗人的自我形象既有现实的基础, 即历史真实, 又好像来去无端, 恍若脱空而出, 令人目迷神离, 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和谐统一, 也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二、《左传》的情节虚构和《战国策》的人物虚构

《左传》由于是《春秋》的传, 即是对《春秋》所记事件的详细经过和细节的复原, 而这种复原, 毫无疑问是具有虚构成分。比如我们在拿《左传》和《史记》进行对比时, 就能发现同一事件的细节, 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场合所说过的话都会有所差异, 这更加证明了《左传》在主要事件的情节发展上具有基本的历史真实性, 但是细节方面就会存在虚构的艺术真实。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事件, 采用了一种历史小说的写作方式, 这种部分细节的虚构也保证了《左传》的生动性。《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是“春秋三传”同样是描写郑庄公与公叔段之间的战争, 但是世人公认为《左传》的描写更为精彩、引人入胜, 这也是《左传》能在春秋三传中脱颖而出的原因。除了表现史实的共同部分外, 剩余部分这篇出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完全是一篇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得恰到好处的有情节、有人物、有始终的作品。姜氏因为庄公“寤生”, 因此不喜欢庄公而喜欢小儿子公叔段, 想要立公叔段为太子, 还极力为公叔段争取好的封地, 并鼓励、配合公叔段夺取帝位。公叔段步步紧逼, 而郑庄公老谋深算设好陷阱, 让公叔段自投罗网。歼灭公叔段后, 郑庄公发誓不见姜氏。但一国之君如果以不孝示天下, 是智者所不为的, 郑庄公很快醒悟过来, 这时候机智的颖考叔想出“掘地及泉”, 在隧道中相见的富于戏剧效果的见面方式, 以打破自己许下的“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的誓言。左丘明把人物放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也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并且在冷静的叙事中表明自己的倾向性的观点和想法。姜氏的自私、庄公的的奸猾以及作者的批判态度, 都通过作者的叙事描写跃然纸上。

又如《左传》中《僖公二十四年》, 它记载了介子推母子二人之间的对话, 当时不可能有第三人在场旁听或记录, 很明显是左丘明根据传闻和臆想虚构出来的内容。有学者表明, 这种写法可以看做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构对话的萌芽。

《战国策》的虚构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战国的纵横家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类拔萃的, 但是体现在《战国策》中的形形色色的一系列“士”的描写, 都是写得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比如纵横之士苏秦、张仪, 勇猛之士荆轲、聂政等等, 这些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而作者对这些人物心仪不已颇为倾慕, 因此不惜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 以想象和虚构进行文学性的描写。有学者说, 战国策中, 不是史实, 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例如《战国策》中极力描写的苏秦头悬梁发奋读书的情形, 这显然不是作者亲眼所见, 而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拟而成。又如在初中课本中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邹忌看见徐公时“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不仅表现了邹忌内心的活动, 而且涉及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种人物的心理描写, 显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虚构, 让文章更具吸引力和生动性。

三、《庄子》中的寓言及虚构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数量接近千则, 其中以庄子最为擅长。如此丰富的寓言故事, 素材来源大致有两个, 一是神话或民间传说, 二是作者的虚构想象。而这些来自民间、植根于生活的寓言, 也一定程度上反映、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先秦寓言中, 作者的创作已经和传说融为一体, 也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为一体, 诸子百家可以顺手引用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 而作者创作出来的寓言同时也会反过来变成传说故事流传于民间。如我们所熟知的“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这些寓言都生动而有教育意义, 历经千年而不衰。特别是“扁鹊说病”、“和氏献玉”等, 它们可能是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 但是经过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一定程度的情节虚构, 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出来的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中的虚构的艺术形象大胆恢弘、想象无限, 作者也用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大到若北溟之鱼, 小到若蜗角之国。刘熙载的《艺概·文概》中写到“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由于庄子想要传达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深奥玄妙, 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 因此与其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 还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出来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 庄子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 空间的无限, 宇宙的无穷, 他既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 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 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 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 奇幻异常, 变化万千。北溟之鱼, 化而为鹏,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宏伟壮观, 惊心动魄, 写尽大之玄妙。杯水芥舟, 朝菌蟪蛄, 蜗角蛮触, 曲尽小之情状。”另外最经典的庄周梦蝶中也可看出人物之间, 物物之间, 梦幻与现实之间, 万物齐同, 毫无界限, 想象奇特恣纵, 伟大丰富。

总之, 虚构现象是贯穿并体现在许多先秦历史著作中的, 无论是因为史料记载的不详尽, 还是作者出于自己的感情因素、写作技巧,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因为这种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相互结合, 让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创作出来的先秦著作具有相当的情节吸引力和可读性, 先秦著作中的虚构手法, 也对后世的小说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要: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 从《离骚》的浪漫与象征, 到《左传》的情节虚构和《战国策》的人物虚构, 再到《庄子》的寓言, 都存在许多在现实基础上的虚构现象。文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是虚构的艺术, 先秦著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 让先秦文学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

关键词:先秦,虚构,《离骚》,《左传》,《国语》,《庄子》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版第一卷)

[2]、付冬生:《浅析<左传>中的虚构因素》

[3]、赵艳驰:《浅谈<逍遥游>和<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传说是历史的真实 篇3

□ 艾叶辟邪的民间传说 □

有关艾叶辟邪的传说有多种,但流行最广泛、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所载的“五月五挂艾蒿”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一位神仙来到了人间体察民情,他把自己扮成一个过路的人,来河边的一个小村一对富裕的年轻夫妇家里。神仙向那个女主人讨要一点食物充饥,女主人不仅不给食物,还讥讽他,甚至放出恶狗咬他。神仙气坏了,心想:这真是一个既吝啬又狠毒的女人,我非给她点颜色看看不可!神仙让这个不懂情理的女人看墙壁上显出四行白字来: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过后,此村焦土。很快,这件事情在村里传开了,大家一听这事,都埋怨那个女人太不懂情理,但大家都想不出办法,全村人只好收拾好东西准备逃命。

五月初五那天一大早,神仙怀里揣着水、火和电三个神瓶,又装扮成一个行路人来了,他正要把瓶子里的神火倒出来将这个村子烧掉时,看到一个老太太背着大孩子领着小孩子正在非常艰难地过河。她为什么背着大的而领着小的呢?神仙心中十分纳闷,便迎着老太太喊道:“身背大孩领小孩,若想快些过河去,几时才能到对岸,应背小孩领大孩”。老太太没有回答,只顾艰难地趟着水往前走,来到对岸,她才把大孩子放在地上,叹了一口气说到:“一人不善众遭难,孩子离娘多凄苦,天火今日烧俺庄,不能让他遭祸殃。带着孩子来逃命,亲生儿子不当紧,巧遇大孩失爹娘,领着过河理应当。”神仙看着善良的老太太和两个孩子,再摸摸自己怀里的火瓶,便有些为难了:怎么能烧她家的房子呢?神仙想来想去,踌躇再三,最后对老太太说:“带着孩子快回庄,红绸绑艾栓门上,艾蒿一束绸一方,你家可以免灾殃。”不待老太太细想,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把老太太和两个孩子送回了村里。她知道是遇见了神仙。一回村,就去割艾蒿,找红绸,老太太想的不仅是自己的家,而是整个村庄,她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用艾蒿和红绸做了标记,连村头那个很坏的女人家也给挂上了。村子里的房子一幢也没烧掉,人们都非常感激那位好心肠的老太太。从那时起,民间就流传了五月五挂艾蒿的习俗。

□ 艾叶辟邪的真实起源 □

古代人们发现了艾绒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因而用其做取火材料,无论是冰块取火,还是钻木取火,或用火石、火镰取火,都有可能是用艾绒做取火材料。后来还发现艾绒对于保存火种也是一种很好的材料,因而,古代人们不仅在取火过程中应用艾绒,而且在保管火种以及在火种迁徙过程中也大量的采用了艾绒。据说那时保管火种或传递火种用的就是艾叶,所以,保管火种的人还要经常上山采集艾叶凉晒干制成燃火材料艾绒,用来取火或保存延续火种,这就有了《诗经》中:“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记载。其后,人类不断受到疾病和瘟疫的攻击,当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生时,往往整个村子或整个部落的人大部分都死亡了,人们无法理解这是瘟疫流行造成的,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来侵。但人们发现,在每次灾祸发生时也总是有一些人却能安然无恙。历经无数次的反复观察,终于发现负责掌管火种的这家人,甚至在这家人附近住的人都可以没事,他们仔细检查了这家人与其他人家的不同之处,发现这家人土屋的墙上挂满了艾叶,这家保管火种的人在每年的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后)、艾叶生长最茂盛时上山采摘大量艾叶,挂到自家墙壁上晾干,以备取火及保存火种之用。难道是这些妖魔鬼怪邪气怕艾叶吗?他们又经过多少次反复的实践,终于确认了悬挂艾叶是可以免受妖魔鬼怪邪气侵害的,慢慢就有了“艾叶辟邪”的认识。各地的人也有了在春夏之交时节采摘艾叶悬挂于自家房屋墙上或门窗之上的做法,到后来也就逐渐形成了端午节悬挂艾叶的习俗,再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在端午节“悬艾叶、带艾虎、食艾糕、饮艾酒、熏艾烟、洗艾澡”的多种用艾习俗了。

□ 艾叶辟邪的科学道理 □

“艾叶辟邪”在过去曾被视作迷信,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在古代,当一种瘟疫(烈性传染病)大流行时,往往是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染病死亡的,而造成这些瘟疫传播的根源就是病毒和细菌,但古人无法认识到这些,只好认为是妖魔鬼怪邪气侵害造成的。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这种妖魔鬼怪邪气就是病毒和细菌。而现代医学研究已表明:艾叶中的挥发油(香味成分)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据《艾叶》专著记载:上海等地对用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进行抑菌抗病毒试验,结果发现艾香(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杀灭作用,对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及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用其对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同时对化脓性炎症、外伤及烧烫伤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皮癣、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有促进愈合及痊愈的作用,表明艾叶确有预防疾病及保健康复作用。有研究表明,艾叶的香味成分(挥发油)挥发出来后,不仅能抑制或杀灭房屋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还可分布于人口鼻呼吸道中,能杀灭进入人的口鼻呼吸道中的细菌病毒,还可在口鼻中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若通过燃烧艾叶烟熏或煎煮艾叶洗浴,则由于高温的作用其香味成分挥发更彻底,效果会更好。同时,研究表明艾叶还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艾灸能增强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此点已被众多的药理实验所证实。以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能显著提高健康人鼻分泌液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长期应用艾叶洗浴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生率,说明艾叶浴也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由此可见,古代民间认为艾叶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是有科学根据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流行之际都有医药学专家提出运用艾叶(包括艾叶烟熏和艾叶洗浴)进行消毒预防,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 结语 □

关于饕餮的历史传说 篇4

缙云氏子

电影《长城》中的饕餮形象饕餮是缙云氏之子,《吕氏春秋》、《左传》等众多古书均有记载。

龙生九子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成语,但饕餮是否是其中之一却尚有争议存在。

四凶之一

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吕氏春秋·恃君[1]》:“鴈门之北,鹰隼、所鷙、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四凶者,以混沌、穷奇、檮杌、饕餮比喻人而已。

《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述是:帝鸿氏之不才子“浑敦”、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山海经》中“狍鸮”指的就是饕餮。

鼎与饕餮

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商象形饕餮鼎,商夔龙饕餮鼎,均由此创作。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六:“绍圣初,先人官长安府,於西城汉高祖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三代宝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周鼎上寓有治身治国寓意的饕餮纹逐渐被人们淡忘。

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饕餮贪食

饕餮(15)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又说,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称“老饕”;贪财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贪欲。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最后把自己都给吃掉了。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后人对饕餮形象中贪吃的部分加以夸张,苏东坡就曾写过一篇《老饕赋》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为饕餮增添了可爱,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称做“饕餮族”。

唐杜甫《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清李渔《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二、饕餮历史记载

《辞海》中记载:

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辞海》在解释饕字时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史记·五帝本纪》:“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帝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喻剑上龙纹),并由狮族世代看守(守门石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鸮”,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汉服虔引《神异经》云:“饕餮,兽名。身如羊,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三、饕餮详述

王爱君文集《饕餮》篇释义:吕氏春秋载:“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历代相传,就把在青铜器上这种睁着眼睛,张着嘴的纹饰,名为饕餮。至若在殷商时,是否把这种纹饰,也名为饕餮,则无从稽考。有史以后的商周文化,已大有进展,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更不是随意点缀的,当有其深意存在;且多于礼仪器上着饕餮纹,虽是为祭祀鬼神,或也有求佑福与祓徐不祥的双重愿望。

饕餮纹,是以正视兽类的颜面为主要构图,左右相对称;为的对称,在带身躯时左右也各有一个。颜面为天然对称的图形,任何民族,对于动物和人类的颜面,都具有深刻的印象。因为颜面为无声的语言,不仅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在颜面上显露,而庄严、威武、仁慈、凶恶、阴险、神秘等态度,也莫不显露在颜面上。

饕餮纹,即使用“山川奇异之物”为题材,但这些奇异之物,是渺茫得不易捉摸的。古代技艺家,不像文明盛世的画工们,有“好图鬼魅而恶犬马”的偷巧手段,最初所采取的稿本,都是忠于写实,渐次才由写实而简化;所以饕餮纹所取的物象,多是由来有自,取诸常见的鸟兽等物,或近取诸人类的。饕餮纹是以颜面为主纹,足、身、尾为副纹,雷纹为地纹。完备的主纹是由冠饰、鼻、目、眉、角、耳、口、齿等官能所组成。

简短的历史神话传说故事 篇5

天地虽然分开,大地却没有人烟。这时,天皇氏、地皇氏和人皇氏三个一商量,由人皇氏造人。

他先用泥捏了个男的,又用泥捏了个女的。可一男一女总是不往一起走,特别是女人见了男人羞羞答答,转身就走。

这咋办呢?这样下去还不断子绝孙?人皇氏很为难就去寻天皇氏和地皇氏。这两个皇氏答应去给人说合。

两个皇氏来到人间,把男人和女人叫到一起,说明男女结合,生根立后的好处。经过天、地二皇氏的说合,一男一女结合到一起了。

这时候,人皇氏也来了,他看到男女结合在一起很高兴,叫男女二人赶快拜谢天皇氏和地皇氏。

兰陵酒的历史及相关传说 篇6

文化传承

[摘要] 兰陵美酒的酿造史同中国的青铜器一样古老,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鬯其酒”的记载,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一代圣哲荀子两任兰陵令,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1995年秋,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发掘中出土了具有2148年历史的兰陵酒。出土的陶制球形坛内,泥封上印有“兰陵贡酒”、“兰陵丞印”、“兰陵之印”戳记,保存完整无缺,进一步印证了兰陵3000年的酿造历史。

一、文化传承

据史料记载:兰陵美酒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的郁鬯酒,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乞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兰陵为楚国重邑,曾对中国思想变革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代圣哲荀子,在这里两任兰陵令,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两汉时期,兰陵美酒已成贡品。1995年秋,在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的发掘过程中,一个令整个世界酿酒业和考古界震惊的重大发现公诸于世,即兰陵美酒在沉埋2148年后被发掘出土,重新面世。经专家鉴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直接印有贡酒名称的酒品,成为我国1995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楚王陵以石成墓,墓 道长117米,墓室面积850余平方米,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兰陵美酒置于墓室庖厨间,陶制球开缸内。泥封上印有“兰陵贡酒”、“兰陵丞印”、“兰陵之印”戳记,保存完整无缺。打开封泥后,一股浓郁的酒香溢出,令现场考古专家惊叹不已。经国内外考古专家鉴定,与今日兰陵美酒同为一宗,印证了兰陵美酒3000年的酿造历史。

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对兰陵美酒生产工艺进行科学分析,加工整理,并载入世界第一部农业科学经典《齐民要术》之中,使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至今。

唐代开元盛世,歌舞升平,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兰陵酒业飞速发展,除贡奉皇宫外,还通过京杭大运河,远销江宁,钱塘等地。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二十八年五月来山东游历,经下邳过兰陵,闻酒香弥漫,见酒旗飞舞,于是痛饮神往已久的兰陵美酒,触发灵感,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千古名句。李白号称“诗仙”、“酒仙”,斗酒诗百篇,唯对兰陵美酒从色、香、味、情进行了综合鉴赏,描绘出兰陵美酒风格独特、色泽殊美、味压群芳的独特个性。当时,兰陵美酒已成为宫廷御用酒。天生丽质,国色天香的杨贵妃,对兰陵美酒情有独钟,“风吹仙袂飘飘举,凝是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翩翩舞姿,千种风情,万般神韵,尽显了兰陵美酒在皇室贵族中产生的独特魅力。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饮兰陵美酒后,挥毫泼墨,写下了:“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的诗句。目前,这一巨联真迹仍完好保存于湖北襄樊的米公祠内。由此可见,北宋年间,兰陵美酒与阳羡春茶驰名于大江南北,被称为宋代的两大名产。

明代医学泰斗李时珍,饮兰陵美酒后,从医学的角度给予高度赞赏,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写道:“兰陵美酒,清香远达,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共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常饮入药俱良”。

清代诗坛盟主王渔洋在《寄任同年》一诗中写道:“阳羡六班茶,兰陵十千酒。古来佳丽区,遥当王湖口……”这里不仅赞美了兰陵美酒的名贵,而且赞美了兰陵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区。

二、所获殊荣

1914年,在“山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兰陵美酒、兰陵郁金香分别获得“优等奖银牌”和“最优等褒奖金牌”。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兰陵美酒荣获金质奖章。

1916年,在“首届中华国货展览会”上,兰陵美酒又获二等奖。

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日内瓦国际和平会议,把兰陵美酒作为“国酒”带到宴会上招待与会各国首脑。

195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召见城市服务部部长杨一辰时说:“你们山东出一种名酒,叫兰陵美酒,兰陵美酒是李白喝过的,他喝了酒还作了诗。兰陵酒还用原来的陶瓷瓶,把李白的诗句写在上面,加上中外文说明,就可以大量出口”。朱德委员长的这一指示,对改进兰陵酒的包装装潢,增加出口创汇能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10年10月,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执行机构——DEVNET国际信息发展组织委托,经中国商业联合会批准,由上海世博会国际发展网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联合国相关机构‘千年金奖’、‘优秀奖’授奖仪式”在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举行,山东兰陵集团生产的“兰陵王酒”荣获“千年优秀奖”。

三、历史传说

在山东兰陵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少年叫王成。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他和爷爷靠讨饭过日子。谁知爷爷忽然得了腿疼病,站不起,坐不住,没法出门讨饭了,只好终日躺在炕上休养。为了生存下去,小王成每日天不亮就出去,晚上满天繁星才回来,将讨来的干粮给爷爷吃,把拾到的柴草给爷爷烧炕。看着爷爷一天比一天消瘦,病一天比一天重,自己又想不出好办法来,小王成急得偷偷流泪。

一天夜里,爷爷把小王成叫醒,含着笑说:“成啊,刚才我做了个梦,梦见许多人来给我过生日,筵席上菜多酒好,这个递杯,那个捧盏,叫我痛痛快快地喝一顿啊!”王成想:对呀!明天就是爷爷的生日,老人家病重馋酒,兰陵就是出酒的地方,可我没有钱,怎么才能弄点酒给爷爷喝呢?小王成翻来覆去睡不着,好容易盼到天明,就找了两个空瓶子,直奔兰陵去了。

来到兰陵酒坊门前,正碰上管家在雇人出甑,小王成再三恳求去做工,管家见他年纪轻,个子矮,又面黄肌瘦,开始怎么也不要他。后来,听小王成说自己不要半文工钱,只要给两瓶酒就行。管家想,两瓶酒值不了多少钱,就答应了。

王成虽然人小,但干的活却不轻,百十斤重的麻袋,一扛就是一头晌,午饭时累得光觉着饿,可就是吃不下去;三百多斤沉的担子,一抬又是五晌,晚饭时累得光觉着渴,可就是喝不下去。收工的时候,他晃晃荡荡地找到管家,递上瓶子叫他给装酒。管家是一个雁过拔毛的贪心主,给长工付工钱时总要克扣,应给九个时却只给八个。王成这两瓶酒的工钱他也想克扣,只给一瓶。于是,他接过酒瓶,只装了一瓶酒给王成,拉着脸说:“按说,你一天的工钱,买不到这瓶酒,念你一片好心,我吃亏赔本就这一回。”小王成感到再要一瓶是没了指望,只好转回家去。

他走在路上,看看那瓶酒,心里一阵高兴,再看看那空瓶子,心里在又一阵难过:要是能拿回两瓶酒该多好啊!让爷爷一看,十分病也要减去三分。想着,走着,他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大湾边上,他心头豁然一亮:何不把这个空瓶装上水当酒,哄爷爷一次。他一见两瓶酒,自然很高兴,让他先喝这瓶真酒,等过几天我再挣来就是了。小王成打定主意,天黑,岸滑,慢慢地试探着走下湾去,把瓶子按到水里,“噗噜噗噜”很快就灌满了。

回到家后,小王成把两瓶酒往爷爷面前一摆,爷爷又惊又喜地问哪里来的,小王成回答是去酒坊干活挣的。爷爷从小把他拉扯起来,知道这孩子老实厚道,不会撒谎。就说:“我长这么大年纪,头一回做了这么准的梦。快,倒上酒,我可算过个生日啊!”爷爷高兴,美美地喝了二两,不一会儿,他就发出甜蜜的鼾声。次日清晨,爷爷把小王成叫醒了,笑吟吟地说:“成啊,喝了这酒就同喝了圣水一样,我觉得病轻多了,腿虽然还疼,却敢动弹了。”小王成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爷爷,这酒能治病,那就太好了!”

三天过去了,爷爷能下炕了。他听说村里一伙人要进山砍柴卖,就叫小王成跟着去。这可让小王成为难了,去吧,那瓶真酒快喝光了,应该到兰陵酒坊再干活挣一瓶酒;不去吧,又不敢说实话,怕爷爷生气,使病情加重。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邻居王大毛来了,把他强拉硬拽着走了。又三天过去了。小王成跟着人们砍柴卖柴,生意做得还不错。可他十分惦念爷爷,非要回去看看不可。乘着月光,他赶到家来。爷爷一见他,就板着面孔,生气地问:“成啊,这第二瓶酒是哪里来的?”小王成脸红得象块大红布,结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三二五。爷爷越发生气了,说:“人大心大,这话一点也不错,依我看,要不是偷来的那才怪哩!”小王成想:一瓶湾水白给都没有人要,还用得着偷吗?可他又一想:爷爷为什么会说是我偷的呢?便试探着问:“爷爷,你喝着怎样?”“怎么样?这是一瓶上等好酒!比第一瓶还强好几倍,浓香、醇厚、劲儿大!”爷爷说得很干脆,并拍拍两条腿说:“不光好喝,还治大病,你看,我的腿病也好了。你快说实话,这瓶酒究竟是在哪里偷来的?”

小王成憨厚地笑着说:“爷爷,那不是偷来的,是我从湾里装的一瓶水。”他如此这般地将实情告诉了爷爷。

从此,“兰陵之水变美酒”就传开了。越传越神,很快传遍了兰陵周围的大小村庄。于是男女老少都提着罐子,挑着水桶,从四面八方涌来担兰陵的水。“兰陵之水变美酒”的佳话,渐渐越传越远,传遍全国!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 篇7

反抗朝廷重税, 做起义农民首领

一部《水浒传》, 让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 家喻户晓。

在宋朝上百次的农民起义中, 宋江所领导的这一支无论是规模, 还是对宋朝当局的打击, 都非常小。梁山水浒文化研究专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浒文化多年。他也认为, 宋江确实举行过起义, 导火索是宋朝当局设置了“西城括田所”, 解决朝廷财政困难。

所谓的括田所, 就是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 并且规定, 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 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与渔民, 交不起重税, 长期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到宋徽宗宣和元年 (公元1119年) , 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 宋江就是其中一个农民首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证实, 宋江是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

“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官兵数万无敢抗者”

不过, 根据史料记载, 宋江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 规模只有三十六人。孔德雨认为, 官方记载的“三十六人, 可能也是三十六个农民头领, 还有其他追随者”。不过, 与同时期的方腊起义相比, 规模要小得多。

最初, 这支农民军的活动区域的确是在梁山泊。不过由于真实的梁山并不像《水浒传》中描写的那样在水中央, 而是在湖泊最北端的边缘位置。湖面只要稍有萎缩, 梁山山体便会脱离水面。如果梁山周围没有湖水作为屏障, 便无险可守, 作为根据地的条件也就随之丧失。

资料显示, 北宋宣和年初, 梁山泊已经出现了萎缩现象, 山寨屏障时有时无, 难以抵抗官兵攻打, 于是宋江不得不放弃梁山根据地。

《宋史·侯蒙传》就提到了宋江离开梁山后的活动:“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官兵数万无敢抗者, 其才必过人。”

宋江没有与高俅正面交过手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 “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在史学家看来, 这对宋江的能力过于夸大。孔德雨曾统计过与宋江正面打过仗的宋朝官员, 只有四个人, 并不包含高俅。

第一个是武功大夫折可存。折可存的墓志铭上记载, 其在镇压了方腊反叛之后, 奉命捕获宋江。

第二个是沂州知府蒋圆。根据记载, 他在山东做知府时, 正赶上宋江起义。蒋圆以重兵把守交通要道, 宋江无法前进, 便要求在此“借路通过”。蒋圆假装答应.意在拖延时间, 暗中派人秘密侦察, 发现宋江的队伍已经没有粮食可吃, 趁机发起猛攻, 宋江大败。

第三个是王师心, 当时的职位是海州沐阳县尉, 曾与宋江激战。

最后一个就是海州知州张叔夜。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中记载, 是张叔夜打败了宋江。这时候, 距离宋江举起反旗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宋江的结局并无定论

宋江在《水浒传》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 虽然反对官府, 但并不反天子, 他起义最终也是为了做官。因此毛主席也曾评价宋江“是个投降派”。

按正史记载, 宋江投降后也的确被招安了并成为征讨方腊的马前卒。

不过到了明清之后, 关于宋江是否攻打方腊有了争议。尤其是到了现代, 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中写道:折可存是在征方腊胜利后才逮住宋江的。

作为艺术、传说和历史的庵上石坊 篇8

庵上坊位于山东省安丘市的庵上镇,立于“清道光九年(1829),高九点一三米,宽九点二五米,为四柱三楼式,除铁梁外,全为石灰岩雕砌而成,共用石材一百七十多块”。据载此坊为当地富豪马若拙所立,为追褒守节寡居十一年的长嫂王氏。与庵上坊字牌上皇帝的“圣旨”以及“节动天褒”、“贞顺芳留”之类的陈词滥调相比,牌坊高超的石刻艺术更值得称道。据《庵上坊》言,其中高浮雕和透雕的云纹和巨蟒,需要经过起谱、扎谱、拍谱、过谱、穿谱、打糙、见细和局部掏空挖透等八道细密工序,小到钢针,大到斧、凿、锤,都是必不可少的雕刻工具。这些石头质地坚硬生脆,而巨蟒透雕“镂空曲折,玲珑剔透”,“上下腾跃,势如翻江倒海”,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作者感叹,“只有雕得出石算盘和石鸟笼的工匠才能担当修建牌坊的重任”。除此之外还有上下前后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和人像,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莲瓣薄如纸,菊瓣细过线,猴子真的像长满了轻软的绒毛,老象和小象皮肤的粗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当地人流传的“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的说法,虽不无溢美,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和民谚一起流传的,是有关石牌坊的故事和传说。这些传说虽然简略粗糙,但也足以大致了解修建庵上坊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牌坊上字牌两边短短的“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几个字,道出了主人的身份。

看来王氏不过是中国历史上千万“节孝”女子中的一员,她们是一类人,带着一样的脸谱,这类人的历史既简单又复杂,简单中包含无数的人间悲喜,重建王氏个人历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实若和旧时代千万遭遇相同、命运相仿的女子相比,王氏算是非常的“幸运”。要赢得一座牌坊,不但需层层上报直达天庭,得以批准后,兴建还要耗费大量的银钱,若非豪族之家绝对无法承担。当时申报之滥成为风气,“节妇”多如牛毛,简直无以复加。据《元史》载,(贤良事迹)“着于实录及郡县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显,要之节烈为多”,而《清史稿》又载,奏请旌表者“岁会而上,都数千人”。人数如此之多,朝廷当然只能酌情选择最“节烈”的给予旌表。按《庵上坊》引用的明清江南的地方志所录的数据,清代时江苏吴县境内的贞节牌坊达九十七座,浙江镇海有四十座,情形之一斑由此可见。更耐人寻味的是,当时还有一种特殊的旌表。比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安丘城东门里就竖立了一座旌表四百余名“贫苦节烈”的牌坊,表彰那些因家贫无力建坊的“烈女”。而光绪年间的安徽歙县的一座牌坊,竟然一并旌表了“徽州府属贞节烈女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口”。

女娲历史传说记载 篇9

一、女娲基本介绍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二、女娲概述

女娲,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的遗传。

称号亦有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等,史记女娲氏,风(或为凤、女)姓,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地之母。

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对万物救助巨大造物造人的一位上古女神。相传她是华夏族的母亲,创造了生命,又勇敢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平整天地。另外传说女娲制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埙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记载中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婚姻女神。

在古代宗法制下:父权、夫权、男权成为三座牢牢压抑着女娲神话发展的大山枷锁,使得其拆分为三类性质:

1、作为上古贤王,人族先灵,圣母祭祀的女娲:肯定其作为人类之母与地母三皇的身份;

2、作为福佑社稷、补天之神,得以祭拜的女娲,确认其作为伏羲之妹(兼下任继任者)与补天圣女的身份;

3、祭祀供奉女娲所有神职业位:才是完整一体的创世始先神形象。

三、女娲历史传说

女娲神话中,从最初的女娲化神然后到女娲化万物到女娲造人、补天,这一系列的功绩都是在天地对立的状态中展开。女娲之前是无天无地无人的状态。自女娲诞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现导致天的诞生,然后女娲以身化万物,紧随着万物的出现,地也出现,这个时候天地一片祥和。

《山海经·大荒西经》、《楚辞·天问》、《说文解字》等秦汉典籍对女娲记载可以看出,女娲自身化成了万物与神族,与世界各民族创世神话中古神陨落后身体器官化为万物(与诸神)的思路一致。由于后来的盘古神话及其它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也有身体化生万物与诸神的内容,这项肯定也更增加了几分可靠性。把女娲与各国记录的古代创世神话进行比较,实则这种描述表示创世之始,未有一切之先,神用来创造的材料只能是自己的躯体。

学者们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风俗通义》、《水经注》、《独异志》、《太平御览》等古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神话传说人物之一的女娲,最突出的业绩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妇”等。但有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民间活态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女娲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造人的传说。有的活态神话还说女娲的肉体变成了土地,骨头变成了山岳,头发变成了草木,血液变成了河流,就像创世的盘古大神一样。这些活态神话传说,乃是古老信仰在当今民间的延续,值得人们格外重视。

古人认为鸡、狗、猪、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牛、马代表地和天。所以班固《汉书·律历志·上》中才说:“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这是把正月初七叫“人日”的来源之一。许慎《说文》中也强调指出:“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这就是说,女娲不但是炼石补天的英雌和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伟大的自然之神。

历史传说故事初中 篇10

很久很久以前,青藏高原雪山顶上有一对夫妻,生育了三个女儿,大姐叫金沙,二姐叫澜沧,三妹叫怒女。三个姐妹都长得很漂亮。大姐勤劳善良,温顺厚道;二姐豪爽大方,很讲义气;三妹骄横暴躁。三姐妹长大成人,父母想把她们嫁到东方去。大姐说一切听从父母安排,而三妹却不从,偏要嫁到南方去。母亲劝说道:“南方山高坡陡,你要多想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也回不来了。”三妹发怒说:“我主意已定,谁也阻挡不了。”于是,大姐、小妹各奔一方,这可急坏澜沧姑娘,她想和温顺的大姐一起嫁到东方去,可又舍不得还不懂事的三妹。想了九天九夜,最后对父母说:“阿爸、阿妈,让我还是陪三抹到南方去吧!”

三姐妹同时出嫁了,太阳撤下七彩丝线,百鸟啁啾,百兽跳舞,树木排队送嫁,鲜花在前面铺路。三妹头也不回地直奔南方,二姐紧紧守护在她身边,大姐舍不得两个妹妹,也跟着向南走了好长一段路。大姐还思念阿爸、阿妈,便转身回头远眺。因此,金沙到了丽江石鼓时,受罗海山的阻挡,江水从西流来,突然以90度的大拐弯,折向北东流去,形成了的长江第一湾。当大姐金沙姑娘经过虎跳峡时,被玉龙、哈巴两兄弟阻拦,要求她留下嫁给玉龙哥哥。聪明的大姐跳了七天七夜的舞蹈,让两兄弟高兴得如醉如痴,然后,她纵身一跳,跃过虎跳峡,直奔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在这里,高山海拔4000多米,江面海拔1750米,山高水长,气势磅瞒,大姐头也不回地奔向宜宾、重庆、三峡,最后找到太阳升起的东海。后来,大姐变成了金沙江,三妹变成了怒江,二姐变成了澜沧江。

真实的历史细节 篇11

宋朝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最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这个数字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摘自《青年博览》)

浅谈历史教学的生动与真实 篇12

再现历史形象的方式很多,大致如下:

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要生动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尤其体现在语言的优美性上。

例如,在讲述蒙古族的兴起时,教师可投影播放《蒙古包》,配之悠扬舒展的蒙古族音乐,然后作这样的描述:“我国北方的大漠地区,远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他们兴衰更替,相继称雄,在茫茫草原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公元13世纪,一个虎虎生威的古老民族崛起于漠北,她就是产生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通过这样的描述,可以紧扣住学生的心, 将之引入鲜活的历史情境之中。

合理的补充。历史教材囿于篇幅,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这容易使历史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如果在教学中作合理的补充,不仅能使人物形象丰满,而且能增添历史教学的生动性。

例如,讲到林彪,提及战争年代他受过伤,因此,建国后一直在家养病,直到庐山会议后,才出任国防部长的职务。这时学生很想知道林彪是怎么受伤的?教师作这样的补充: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发了“洋财”,得到了两样战利品———一件黄呢军大衣和一匹丰神健骨的骏马。1938年3月,林彪率部到达吕梁山和太岳山脉,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与阎锡山的部队为邻,国共双方协同抵御日军的扫荡。一天清晨,突降大雾。林彪不听警卫员的劝说,独自一人到村外遛马,不知不觉进入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由于阎锡山部正和日本人打仗,在防区边缘布置了警戒线,安放了流动哨。防区外的蹄声和马嘶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带队的班长从浓雾中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大衣,骑着一匹洋马飞驰而来,认定是日军军官无疑,下令开枪。林彪应声倒地,子弹从他的前胸打入,洞穿右肺叶。等阎军士兵认出林彪时,大惊失色———他失血过多昏死过去。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赶紧把林彪抬回115师急救,由于战时医疗条件太差,开刀取弹头的危险性太大,没人敢动这个手术,仅做了应急处理。这样,命虽然保住了,但林彪的身体也从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细想起来十分窝囊,不过林彪却表现出儒将的宽宏大量和坦荡之心,他没有同意阎锡山提出的枪毙肇事者的意见,宽恕了打枪的班长和士兵。通过这样的描述,能让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切感。

曲折的情节。教师可以通过曲折的情节描述来增添历史课的生动性。例如,讲述拿破仑战争时,可作这样的描述:拿破仑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胜利,在1810年,拿破仑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峰,然而,其战争的性质也由革命性转变成了侵略性。1812年,拿破仑带领60多万大军,远侵俄国,俄军却不顾一切地后退,不给拿破仑以围歼的机会。9月14日,拿破仑军队开进莫斯科,但那里几乎是一座空城,拿破仑只得撤军。撤退中,法军遭到俄军的袭击,冻死、饿死和被杀的士兵难以计数。远侵莫斯科使拿破仑损失惨重,回国时只剩下2万多人。但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丝毫没有灰心之意,一回到巴黎就立即组织新的大军,因为他预料到,比以前规模更大的反法联盟武装力量将向法国扑来。1813年,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武装在莱比锡交战失败。1814年,他被囚禁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拿破仑一生打了那么多仗,把大部分精力消耗在战场上。厄尔巴岛,本应是他理想的归宿———一个失败者最好的隐居地,但这不符合他的性格。研究拿破仑的专家认为,拿破仑有三次不合常理的行动,第一次是1799年在埃及“弃军而逃”,第二次是1812年兵败莫斯科后只身返回巴黎,第三次就是囚禁厄尔巴岛后做出的历史上罕见的举动———逃离小岛,渡过大海,在法国南部海岸上岸,不费一枪一弹,再次成为皇帝,赢得了整个法兰西,从而演出了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一幕。当俄、英、奥、普等四强国在维也纳争吵不休时,听到拿破仑逃出来的消息,十分震惊,急忙组织第七次反法联军对付拿破仑。直到1815年,拿破仑再次兵败滑铁卢,最后囚禁在圣赫勒拿岛。

引入历史材料。在讲袁世凯称帝时,可引入一些对联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例如,前清翰林王闿运给总统府撰写了一幅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横批是“旁观者清”。这是一幅嵌入联,意即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有人写了一幅上联,公开征求下联。上联是“或在園中,拖出老袁还我國”,征得的下联是:“余临道上,不堪回首话前途”。这是拆字联,语意双关。“園”字去“袁”,加进“或”字即成“國”字,其意为打倒袁世凯,还我“中华民国”;“道”字去掉“首”,加进“余”即成“途”字,意思是袁世凯复辟称帝,倒行逆施,使人担扰国家前途。袁世凯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不久就在唾骂声中死去,有人写了一幅隐喻讥讽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六君子”和“二陈汤”都是中药汤头名,从字面看,是说袁世凯服错药而死去,实喻为,“六君子”指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出谋划策的筹安会六人———杨度、孙毓筠、胡瑛、李燮和、刘师培、严复,“二陈汤”则是开始极力拥护袁世凯称帝,后见大势已去,又起来反袁的陈树藩、陈宧、汤芗铭。“六君子”发起复辟帝制,将袁世凯推上灭亡之路,“二陈汤”使袁世凯众叛亲离,最终败死。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幅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有人问“袁世凯”三字怎么和“中国人民”四字相对,不合对联要求。写对联的人说,“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围绕对联,教师可以提问,上述对联说明了什么?如何评价袁世凯?

合理的虚构与想象。有时为了生动,吸引读者,把零星材料串成故事,历史学家常常会“失足”,甚至忘记自己不在场。司马迁在叙述“鸿门宴”的过程中,不少细节就是靠推理、想象来完成构建的。虽然作者不在场,但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让后人读来如临其境。

例如,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中,依据《史记》为“霸王别姬”创设了这样的历史情景:“夜已深沉了,在项羽的军幕中,点燃了巨大的蜡烛。四面皆有楚歌之声,于是这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年英雄,开始结束他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虞姬在侧,骏马在门,项羽在痛饮美酒。酒酣,项羽慷慨悲歌,虞姬和之。其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眼泪滴下来了,卫士们都垂下了头。楚歌的声音更逼近了,蜡烛快熄灭了,骏马在长嘶,卫士们都拔出了雪亮的刀剑。大概就在这个紧急的时刻,虞姬就与项王永别了。同时,项王也跃上了他的战马,带了八百骑士,冲出了千军万马的重围。在项王军帐中留下的,是酒、是泪,是血,是美人的幽灵,是英雄的歌声。”通过情景的合理创设,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动鲜活、充满张力的历史场景。

上一篇:夜的寂寞抒情散文下一篇:圣诞节购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