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实录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木叶教学实录(共7篇)

说木叶教学实录 篇1

篇一: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 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习,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篇二: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三: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说木叶教学实录 篇2

1.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3.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4.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 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5.体会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的特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1) 弄清“木叶”“树叶”“落叶”“落木”四个概念的特征。 (2) 理解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3) 学习本文分析诗歌的方法, 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

2.教学难点: (1) 诗歌的语言的暗示性。 (2) 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3.解决方法: (1) 布置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内容。 (2) 抓住本文的15个问题, 顺“问”摸“答”, 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 (3) 查找资料, 补释20条引文参考, 辅助自学。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 导入: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 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 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 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出示课题)

(二) 研读课文, 明确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明确思路。全文共七节。由第七节导入对内容的把握。

古人常以“木”入诗而不用或少用“树”入诗→因为“木”含有“落叶”、“枯黄”两大特征, 而“树”无此特征→以“木”入诗便于写秋景并以秋景抒情。由此看来, “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 但就艺术形象而言, 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按字义分析, “木”与“树”含义差不多, 可是古人为什么写诗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筛选相关信息。

3.学生阅读总结: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筛选归纳:

4.讨论明确:“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整合文中观点论据说明。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十分一致, 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 “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影子, 使人常想起树干, 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 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 而且连“叶”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5.总结“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学生研读并加以归纳。

第一, “木”仿佛本身就会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而很少想到叶子, “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例如,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 “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 可能是透着黄色, 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提到“木”我们头脑中反应出的事物是习见的棍子、门闩、桅杆等。于是, “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它带来了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6.提问:“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怎么说明“木叶”的意味的?阅读课文有关说明总结。

分析说明:“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 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比较说明: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 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 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所以, “木叶”是风中窸窣飘零的枯叶, 属于风而不属于雨, 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 通过比较, 体味“木叶”的形象色彩并总结说明方法。

7.杜甫突破了自屈原开始的“木叶”传统, 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木”有疏朗之意, “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 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 意境更显空阔, 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 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三) 总结全文, 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2.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却拟题为“说‘木叶’”, 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四) 巩固延伸。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 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 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五) 布置作业:课外收集有关“月”、“梅”、“柳”、“菊”、“水”等意象的诗句, 并作归纳总结。

板书:说“木叶”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诗人钟爱“木叶”

“木”的艺术特征落叶因素

微黄干燥

反思:《说“木叶”》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试教;反思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得到了同组老师的悉心指导,将教学重点定为:1.引导学生通过品位作者引用的诗文来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2.淡化教材,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引入课外同类的文学现象,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能力。我们把这两个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安排为各占一半。应该说,这样的构思是很好的,但在最初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次试教时,我的导入简单直接,让学生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多数学生都说很难,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这样我顺势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引用的诗句,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分类。于是归纳出这样几个概念:木叶、树叶、树、木、叶,然后借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分析,不同的概念还原到诗歌中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让学生领悟到在概念上相差不大的字词,到了诗歌的艺术领域则是一字千里。那么如何来感受这样的差别呢?由这个问题引申出我们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接着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去赏析其他的诗歌。这次试讲,虽然完成了课前准备的东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收获,但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课内与延伸拓展的5:5的时间分配没有完成,课内部分占了四分之三,老师讲得太多,很匆忙,忙着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说给学生听;其次是学生也很匆忙,忙着读课文,找观点,而自我思考的空间不大,整个合作是比较被动的,没有达到真正的师生的交流与情感沟通。这次试教结束后,我和同组老师再讨论研究,认为想象和联想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大的困难。于是我改变了原来以想象和联想为目标的教学思路,而按照单元说明中的要求,将第一个教学重点具体为提炼作者观点,体会语言精妙。第二次试教,我的导入没有变动,但接下来让学生集中去找课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引文,并引出了作者想展示的两种现象:在古典诗歌中,“木叶”这一意象受到诗人的喜爱,并千古流传;而“树叶”在诗歌中则很少见到,甚至无人过问。由此现象引起同学的思考:木叶和树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为何到了诗歌艺术的领域会有如此大的区别?那么“木”与“树”究竟是一样的吗?然后学生展开了讨论,谈了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不少同学谈到的和文章作者林赓的观点其实很相似,比如在颜色上,在感官上。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具体段落中去寻找作者的观点,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木”与“树”。由此得出文章的核心其实是在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内容讲授到这里,花了20分钟,和预期的一样,尽管时间不长,但这次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骨架,了解了作者观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体会到了诗歌语言的特点。接下来就是课外的延伸,我准备了带“青”字和带“绿”字的两组诗句,将全班分成了8个小组来讨论:1.青和绿有什么不同?2.结合诗句谈谈不同的字会表达出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并得到了结论。这样,通过“木”“树”与“青”“绿”的比较,学生得到了一个认同,哪个字好,并不取决于字本身,而是在乎诗人的情感,我把朱光潜的话送给他们:“诗人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最后,我以要珍惜我们汉字的精妙,要将这样的推敲进行下去作为课堂的结束。这次的教学,我没有运用多媒体,而是一次传统朴实的课,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在之后的公开课评课中,得到了多数老师的认同和好评。而我在这次课中得到了磨练,也有了收获和反思:一是对于这类文艺性文章,如何去提炼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框架,而不必将作者的每句话都细致咀嚼;二是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真正的“沟通”和“合作”。教学过程是课堂人物,包括师生在内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敞开心扉、创新发展的过程。师生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三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绝对不能就教材讲教材,而要进行教材知识的后延,把握好教学的“度”。

《说“木叶”》教学设计 篇4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个导语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说木叶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礼县二中的语文教师郑国芳,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说“木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全文对比论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说理形象透彻,便于读者接受。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课 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本文是随笔,“说”表明这篇课文属于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就古诗中的“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是兼顾高考考点而定的,要求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目标的制定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得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优美诗句的熏陶中热爱诗歌,热爱古代文化。

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木”与“树”的不同,进而

引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揭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为: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一篇课文,理解它的内容仅是初步的,最终目标是要举一反三,由“木叶”这一意象联想到诗歌中的其它意象所具有的暗示意义。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不应再出现,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基于此,我准备的教法是引导点拨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理清行文的思路,并从文中找出有关“木”和“树”的诗句。另外,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歌中出现过哪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意蕴,并摘录出诗句及作者。这些内容一定要在课前完成。否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内容,探索文中“木叶”暗示性的意义,对今后鉴赏诗歌起到指导作用。即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索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指导今后的学习。

此外,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意象理解的形象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

1、——————,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诗句导入,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明确答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说“木叶”》。这样导入既凸显出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又切合本文的主题,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鉴赏诗歌做了暗示。

环节二:合作探究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1)在文中作者发现的文学现象是什么?

(2)“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有何不同?(3)找出课文中有关“树”和“木”的诗句,比较其不同进而体会“木”的艺术特征。

其次,前后两排每四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因为事先已经做过预习所以学生基本都知道些内容,讨论的目的是要将答案进一步完善,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请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教师作以引导,当然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与积极的鼓励与肯定。通过问题(2)的讨论学生明确“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一“木”字。板书“木”。通过问题(3)的探讨明确“木”的艺术特征。板书“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与干燥”。

最后,教师小结将学生引入下一环节。

(教师小结: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这就是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点。板书“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

言,大家都知道哪些?)

环节三:知识迁移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以前学过的诗歌意象具有怎样的暗示意义。(由于事先已经让大家搜集以前学过的意象,并写出诗句和作者,所以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意象的暗示意义。如:月具有相思的意蕴、酒是离愁的象征、柳暗示着离别等。能做到以上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目的已经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针对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解决一个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就行。为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选一首咏物诗加以品味。)

环节四:诗歌鉴赏

我选了虞世南的《蝉》作为赏析篇目。

先让学生解读诗歌,然后请个别同学谈谈诗中“蝉”这一形象的特点。然后进行迁移,结合其他咏“蝉”的诗句,深入把握蝉的暗示意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意象暗示性的特点。

这样安排既深化了本文的主题,又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环节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仿写一首咏物诗。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将课堂内容简洁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好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9 说木叶解析 篇6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三、本文的课时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为: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宏观问题是:

1、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微观问题是 :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暗示性

3、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斑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为什么“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现在你明白了么?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三、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

(一)首先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青青

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碧玉妆成一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野旷天低

,江清月近人。枯藤老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

寒梅白玉条,迥离村树傍溪桥。碧玉妆成一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 晚春)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

(二)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四、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让学生看这几句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个意象是柳,柳,又名杨柳,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柳是春的使者。

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人贺知章有一首《咏柳》名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传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对春的喜爱之情。

清代高鼎的《村居》这样描绘春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前两句写草长莺飞、醉柳拂堤的景色,后两句写一群活泼儿童飞纸鸢的情景。短短四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趣味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柳条藤蔓系离情。

最早写柳的诗,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作者以轻柔优美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伤感之情。从此,柳就与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习俗。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先写青青的杨柳,再写漫漫的飞絮,然后以折尽柳条来表达希望亲人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雨过,轻尘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后的杨柳清新翠绿。后两句笔锋一转,以美酒劝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别情景。

送别时要折柳相赠,所以柳便成了分别时的见证。离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五、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 意象

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以树叶的画面切入,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一组诗歌让学生思考,在拓展部分,用梅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教学设计:《说“木叶”》(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由“木叶”而阐释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素养,领悟国学奥妙。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古诗中“木叶”的艺术形象;

2、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道理。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读懂课文,掌握知识;

2、比较阅读法;

3、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教学设计

总 体 构 思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的文章,让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鉴赏诗歌的示范作用,以“木叶”说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古典诗歌中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潜心钻研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理解古诗中“木叶”的艺术形象,弄清“木叶”、“树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特点及区别。然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通过鉴赏例解,教会学生明确理解古诗的关键是解读意象。最后,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向深入:教师将自己平时的诗词作品给学生示例,要求学生课外学习仿写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进取,领悟国学奥妙,传承国学文明。

研 读 课 文

一、让学生潜心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摘录出所引用的下列诗句,并揣摩老师分列

排列的用意:(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午阴嘉树清圆

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上述诗句,初步领会作者引用诗句阐明问题的写法:

1、比较一下,看上面两列诗句按什么规律排列?

(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教师明确:

左边的诗句中全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反映的是秋天的景象,而

右边的诗句没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有的只是“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反映的是夏季枝繁叶茂的景象。

2、上述左边一列运用了“木叶”或“落木”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

(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2)教师明确:

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

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3、上述右边一列运用了“树”、“绿叶”、“落叶”的诗句,有什么共同我处特点?

(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教师明确:

① 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

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三、要求学生跳跃式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信息,归纳“木叶”、“树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特点:

(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

(2)教师归纳明确:

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鉴 赏 例 解

一、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赏析杜甫的《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请同学们思考该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情感?

(1)学生思考、试答;

(2)教师讲解明确:

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则以传神会意的笔法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秋意甚浓甚浓了,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铺垫张本。颈联表现情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

(3)知识小结:

由此可见,同学们在鉴赏古诗时,如果诗中出现了“木叶”、“落木”这样的意象,一般来说,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

二、上面一再提到“意象”一词,那么意象是什么呢?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又如:

落花、流水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常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鸿雁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然是讴歌的对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凌雪傲霜坚强之意;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王维《竹馆里》:“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荷花以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梧桐、芭蕉

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而是寄托了诗人无限愁绪的意象了。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月光、夕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当然,古诗中的意象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这样具有相对稳定意义的意象的常见含义,这样才会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读懂古诗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诗歌鉴赏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学生思考、试答;

(2)教师讲解明确:

前诗侧重描写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

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

为什么?

(1)学生思考、试答;

(2)教师讲解明确:

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春来衬托秋的生气和活力更

胜一筹;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春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

学 以 致 用

一、导入: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了很多古典诗词,现在,又通过这样的理论性知识小结,大家应该对我国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把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引向深入:由原来的只是读古诗上升到学写古诗,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歌颂我们的新生活,歌颂我们家乡建设的新成果,或者抒发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我们姑且就称之为“旧瓶装新酒”吧。这方面啊,毛主席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课后的作业是:每个同学都学写一首古诗。要求:主题积极向上,以歌颂家乡美景、歌颂家乡建设为佳,诗体(古风、近体诗、词、曲)不限。

二、教师示例:

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偶有感悟,填词几首,现在愿与大家共勉:总之,就一个目的,把学习国学、领悟国学之妙的活动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咏 秋 三 首 西江月

野炊

戊子八月,余与初中时代同学数人驱车佛坪沙窝,聚于天花山麓农家乐。时山风柔漫,烟岚在岭。宴酣之余,又行野炊乐事。同学似回少年,畅诉别情,兴尽晚归,遂有感怀,涂鸦记之。

沙窝云雾怡人,村舍田畴水滨。

觥筹声中话别情,图取热闹十分。

七八个人结伴,二三辆车飞奔。

热情农家备木榛。

点燃篝火香喷。

天净沙•中秋夜游山城①

柳堤幽径栈桥,碧水霓虹曲谣,仙街晚风车轿。

中秋月皓,游人情漫山坳。

踏莎行•登韩盘山②

绿瘦郊野,红叶漫山,途中登者频频见。

落木飘飘秋风寒,高阶层层接碧天。

凭栏思绪,绝顶目断,朝阳隐曜神怡远。

平素幽恨生无缘,此日竟得开心颜。

三、教学反馈:学生作品选录、交流

喜己丑年二月二初雪

戊子一冬,佛坪无雪,天旱人怨,急盼甘霖。岁进己丑,天竟有情,二月初二,雨夹雪飞。人们莫不拍手,余亦感慨万端,打油一首以抒怀。

去岁整冬天气暖,暖冬病虫无收管。

农人心忧盼天寒,来年丰收粮仓满。

往昔一冬雪满天,风光无限人欢颜。

眼看冬暮春即临,无雪干燥心不安。

正月正,年过完,春旱日暖伴愁眠。

二月二,气温变,天竟有情乌云翻。

雨雪兄妹携手来,普降人间如霖甘。

民俗二二龙抬头,预示风雨顺来年。

满心欢喜将发剪,祈求上苍保平安。

环境恶化地球暖,人人有责御污染。

发展莫丢环保念,人类长青万万年。

桂枝香•登佛光寺③ 谷底瞻望,与山顶大佛,对接目光。崎岖云阶万仞,碧空朗朗。登天征程始晨曦,踏朝露,心潮昂昂。极顶人聚,梵语盈耳,轮燎沉香。

喜今朝,经济发展,念太平盛世,百姓福享。自古闲游,但为平民奢望。极左思想不复返,乃贫富官民相仿。旅游兴县,至今才有,佛事盛况。

高中语文《说“木叶”》之误说 篇7

林文赏析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说: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 照我们平常的想法, 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 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 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此处要说明的这个“道理”, 无非是“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一,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第二,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 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2]。然而, 分析诗歌的艺术形象, 应该建立在对作品语言运用的精准把握基础之上。其实这里首先触及到的是诗歌用典中的炼字问题, 即如何通过对旧典语词的调整加工来创造新的意境, 给人以似曾相识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像唐李善《文选注》开篇所谓“文虽出彼, 而意微殊”。例如清陈仅《竹林答问》:“‘落木’、‘落叶’一也, 而‘木’字雄, 阔大之景用之;‘叶’字细, 幽悄之景用之。”

再深入一步, 便涉及到修辞手段和词义的关系问题。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三“以大名代小名例”下云:“古人之文, 有举大名以代小名者, 后人读之而不能解, 每每失其义矣。”所谓“以大名代小名”, 相当于修辞学借代辞格中的“用全体代部分”, 如《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 吾谋适不用也。”其中的“人”并非指秦国所有的人, 而专指秦国人中一部分有见识者。倘若顺着这一路径走下去, “木叶”发展为“落木”的道理自然迎刃而解。遗憾的是, 作者却误入歧途, 将杜诗用“木”借代“木叶”的修辞手法归结于“省掉”。就林文的字面意义而言, 所谓“省掉”, 相当于现代语法学中所讲的句法成分省略。也就是说, “落木萧萧下”说全了应该是“落木 (叶) 萧萧下”, 但受到诗句音节的限制, 诗人把“木叶”的“叶”字“省掉”了。原本属于修辞现象, 却用句法眼光来考量, 自然难以揭示此诗化用典故的精妙所在。

林文在讨论诗歌语言的形象思维特点时说: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 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 也就由此可见。”然而下面的一段评说恰恰脱离了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 “单凭概念”来探讨“落木”表示“落叶”的来历: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 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 却宁可冒这危险, 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这里不仅将“落木”之“木”所承载的本义 (树木) 误解作引申义 (木头) , 并且以今律古, 从而使“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失去语言上的理据支撑, 更重要的是选错了“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的切入点。

文学作品用典的翻新, 以及词义的派生, 往往要借助于某种具体的修辞手段。事实上, 在“落木”之前, 早已出现“木”以全体借代局部的用法。例如《文选·晋左思〈蜀都赋〉》:“晨凫旦至, 候雁衔芦。木落南翔, 冰泮北徂。”李善注引刘逵曰:“木落者, 叶落也。”不难看出, 释语中的“叶”字恰同被释语中的“木”字相对应, 也就是说, “木落”之“木”借代树叶。“木”之所以能借代树叶, 是以其本义“树木”为基础, 而树叶属于树木的组成部分。李善注同时指出, “木落”的典源为《淮南子》“木叶落而长年悲”。其实, “木落”一语真正的典源依然应当追溯到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洞庭扬波, 落叶纷纷, 恰是清秋气象。类似的用例又如晋张载《七哀诗》:“秋风吐商气, 萧瑟扫前林。阳鸟收和响, 寒蝉无余音。白露中夜结, 木落柯条森。”俨然一派悲秋情景。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评《七哀诗》: “‘白露中夜结, 木落柯条森’, 慨秋气之可悲也。”

再来看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其中“落木”的意境固然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而来, 但它的直接来源则为刘宋时颜延之的诗句“侧闻风落木”[3]。继而才见于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 去涔阳兮极浦”;《从驾观讲武》“骇猿时落木, 惊鸿屡断行”;《自古圣帝名贤赞二十七首·黄帝见广成子》“疏云即雨, 落木先秋”。杜诗中除《登高》之外, “落木”又见于《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二“塞门风落木, 客舍雨连山”, 以及《客亭》“秋窗犹曙色, 落木更高风”, 《南极》“古城疏落木, 荒戍密寒云”。笔者检索古代诗文, 仅《全唐诗》就出现“木落”125例, “落木”31例。

“落木”和“木落”一样, 均属以全体代局部的借代用法, 分别表示落叶或叶落。这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其一, 它们共同的典源是“木叶”, 而“叶”是“木叶”的中心成分, 在用典中被“省掉”的不可能是中心成分。诗人们唯典是用, 除了含蓄地表示与秋风秋色有关的意境之外, 似乎不需要“暗示”什么。其二, “木”无论在“木落”中充当主语, 抑或在“落木”中充当宾语, 始终代表着本义“树木”。基于“树木”与“树叶”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特定语境条件限制下, “木落”和“落木”之“木”只能联想到“树叶”, 而不应该是“木头”。木头上断然不会长出树叶, 我们的诗人杜甫毋须冒“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的危险。《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木”字条义项下均列“树叶”一项, 并以上述左思、庾信、杜甫等人的诗赋作为书证, 正是遵循着上述原理。

用“木落”借代叶落, 或以“落木”借代落叶, 起初也许是诗人妙手偶得, 后人竞相沿袭效仿, 久而久之, “木”便产生了“树叶”的意义。由此可见, 追求用典形式的创新和借代义的运用, 便是杜诗采用“落木”而舍弃“落叶”的“道理”;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其中的关键在于“木”字由本义“树木”借代引申出“树叶”之义, 它属于实实在在的概念, 而并非“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4]。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必修第5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1979.

上一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知识竞赛题库下一篇: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