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1篇)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篇1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方案 1 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宣纸毛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做小鱼游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交叉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教师补画

三、颜色匹配

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别)

2、教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创编鱼网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若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现在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

2、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方案 2 2

活动前评析

秋季是橘子丰收的季节,近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点总是吃橘子,孩子们剥下来的橘子皮总爱在手里把玩儿,于是就产生橘子皮的创意活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创造力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每个人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能,但这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诱导,需要老师、家长提供充分的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和情境。这先天的创造力是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不能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放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教育,为他们营造轻松自由的情境,让孩子们愉快自如地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在一日生活中我抓住了吃午点这一细节,利用橘子皮让幼儿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活动,是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挖掘和表现。

活动目标

1、利用午点后的橘子皮进行手工创造,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训练幼儿的手脑协调性,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午点橘子 2、剪刀、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小棍棒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剥下来的橘子皮。

老师:孩子们看一看自己剥下来的橘子皮像什么呢?

幼儿:“像一顶帐篷,给小蚂蚁、小蚱蜢住”“像一只乌龟”“像一只小鸟在飞”“像一顶帽子”“像摇篮”“”像荷花“向小碗”……

2、创意活动

(1)引导幼儿相处办法用橘子皮进行创意。

老师:你们想得非常好,说得也很棒。那我们怎么让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也能看到或听到呢?

幼儿:“用橘子皮做成画”“把橘子皮做的画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听”“可以做成玩具让小弟弟妹妹们玩”“老师我们用笔画下来”“用胶粘在纸上”“用大头针钉在吹塑板上”......(2)幼儿讨论创作橘子皮画所需要的物品。剪刀、彩笔、背景纸、小棍等。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启发幼儿使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子昊小朋友用橘子皮拼出两只展翅飞翔得小燕子,美滋滋地拿给我看。我问他两只燕子去做什么?他没有回答,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他在纸上就画出许多内容,并讲给我听:这是大树,这是燕子得窝,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在等着吃饭,它们得爸爸妈妈带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太阳、小草和小花他们在高兴的笑着。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动听故事被子昊创编出来了。

南南把背景纸画成了一个古怪得城堡,城堡里面全市隧道,他说这是迷宫,迷宫上面插着几面旗子,一个橘子皮拼成的古怪人,他说这是好人,很勇敢,他在抓坏人,坏人钻进了迷宫。多麽富有想象力呀!

园告诉我她有一头猪和一条鱼。我问她:猪和鱼都应该生活在哪里?于是她用彩了笔添画了池塘,里面有螃蟹、小虾、水草和橘子鱼玩耍。猪的旁边添画牛在幽闲地吃草,最远处还有一座小房子,那是牧童的家。瞧,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啊!

平时最活跃的龙龙玩得更开心。只见他站在桌子旁边,头上扣着橘子皮剪成的菊花当厨师帽,他用橘子皮做成四个小碗里面放有细碎的小橘子皮和碎纸屑,手里摆弄着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这是一盘京酱肉丝,这是一碗面条,这是两碗米饭.....”。原来他正陶醉在做厨师的快乐中。

菁菁小朋友正在用橘子皮做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用四条短腿在爬行,半圆的橘子皮正好做小乌龟圆鼓鼓的大贝壳,四块小的橘子皮做腿,还有头和尾巴,活灵活现。她在创作一个有关乌龟的新故事。和她长得一样得双胞胎妹妹也在做着同样得创意作品。

璇璇用橘子皮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饭菜,里面有肉、菜、米,又用纸剪、折、粘作成一个精美的小炉灶,还有打火的旋扭,可以玩娃娃家的游戏了。

佳琦举着她的作品正在给大家讲解:“我的菊花是双层的,是用两个橘子皮,剪的细细的,然后用筷子穿在一起做成的,你们看,多漂亮!”

3、橘子皮画展览

(1)指导幼儿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分类张贴或摆放作品。提醒幼儿注意摆放张贴的位置要适合参观者观看。

(2)先向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再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参观展览。自己当小小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创意。

4、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更多更好、不同的橘子皮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

本次活动我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个小环节,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水果皮---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对幼儿开展的一次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扮演着幼儿行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激起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迸发。

从这一活动中可以得到启示: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注意各领域课程相互融合,以求限度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挖掘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老师要利用游戏、教学、生活各环节提供合作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同时,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合作,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使他们理解“寓教育于一日生活”的价值和做法。

幼儿通过大脑的思考、判断、筛选把自己的想象借辅助材料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可爱的玩具,一幅幅作品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张扬。这一过程使孩子们充分获得了创造的成果,体验了创造的乐趣,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升华。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性,这也是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发展过程。

在创造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功。都认为自己的作品,自己是最棒的!

杜威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做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要善于扑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节入手,从幼儿日常生活接触到事物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造角度不同,作品各异,教师能够倾听每位幼儿的创作思路,接纳每一件作品,鼓励幼儿个性的张扬,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创造后的成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再一次加深自信心的烙印,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我是最棒的”!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方案 3 3

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习“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习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习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习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要求:

(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平举并放松。

(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方案 4 4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方案 5 5

活动目标:

1.欣赏秋天的树林,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2.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重难点: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中班时,幼儿上过美术活动《树》,初步掌握了绘画树的形态。

幼儿上过美术活动《跳舞的树叶娃娃》,尝试过用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

物质准备:课件:秋天树林的图片若干、轻松的音乐;范画红系的树若干、黄绿色系、红橙色系的树林各一幅;画纸、蜡笔幼儿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秋天的树林,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

1.播放轻松的音乐,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树林。

教师说:“秋天来了,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导幼儿欣赏图片。)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美在什么地方,感知秋天树林的美。

当幼儿说到树的形态美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复习巩固幼儿对树形态的认识,如有的树干是粗壮的,有许多树枝,树冠像一朵花等。

当幼儿说到树的色彩时,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秋天的树上,有红色和,有和绿色,有红色和橙色,小结:秋天的树林颜色特别漂亮,一棵树上有红色和,有和绿色,也有红色和橙色。

如果幼儿能够观察到树林的布局,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如果没有发现,教师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二、学习绘画秋天的树林。

(一)学会用红黄、黄绿、红橙等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

1.出示画好树干、树冠的一棵树,巩固对接色方法的运用。

教师说:“秋天的树颜色特别好看。我都忍不住要把它画下来了。可是它的树冠可以涂什么颜色,怎么涂呢?”

在幼儿简单讲述以后,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用红黄接色的方法进行涂色,引导幼儿徒手模仿,巩固幼儿对接色涂色的运用。

2.出示许多红黄颜色的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色系。

教师说:“老师用红黄颜色表现了一棵秋天的树,看,当我有许多红黄颜色的树时,就形成了一片红系的树林。”

教师提问:“除了可以用红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还可以用什么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进行引导,如:红橙色系、黄绿色系等。

(二)学习合理构图,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安排画面。

1.尝试将红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

教师提问:“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红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怎么放?谁来试一试?”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摆放,其他幼儿观看、思考是否合理,为什么。

2.集中交流:“秋天的树林应该怎样构图,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出示黄绿色系以及红橙色系的两幅画,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构图时要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布置画面。

3.再次请幼儿将红系的树布置在画纸上,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地合理构图。

三、清楚要求,自主绘画

1.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要在纸上来画一画秋天的树林,请先想好你的树林怎样构图,准备画什么色系的树林,想好后,请你开始动笔认真地画吧。注意疏密有致、近大远小,接色要自然哦。”

2.教师点击课件,循环播放画面,播放轻松的音乐。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与引导。

四、评价、交流

1.请先画的幼儿将作品给配班老师布置在展示板上,幼儿之间进行欣赏、交流。

2.组织幼儿集中讲评。

教师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教师组织幼儿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围绕构图和色彩的合理与应用进行讲评,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篇2

大学生安全警示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何磊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 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安全警示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 对于保障校园的安全稳定和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由安全警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 进而分析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最后提出了构建完整的、长效的安全警示教育体系的具体对策、建议, 以期推动安全警示教育工作的完善与进步。

关键词:安全警示;体系;完整;长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 也是大学生思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03-0262-03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安

----------------------------------------------

这种现象在大班幼儿身上发生的机率比较大。第一,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 求知欲强。第二, 大班幼儿能初步理解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第三, 大班幼儿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大班幼儿的具体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 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比如, 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 开始学习按客观事物的分类标准来进行概括分类。如把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称为哺乳动物。但由于受幼儿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 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出现后, 如果没有老师适时的关心和指导, 会因此而自生自灭。那么如何让幼儿偶发的科学兴趣成为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呢?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一、随时关心、观察, 发现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是发生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 这些活动有时能随着幼儿的探索而不断延展开来, 但是大部分活动都是消逝在萌芽中的。因此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 要用敏锐的眼睛去关心周围的一切事物, 善于观察, 及时发现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在一次种植活动中, 幼儿一个个都认真地当起了小农家, 进行翻土种植。忽然, 罗逸停了下来, 趴在地上看起了什么东西, 其他小朋友也都围了过去。我过去一看, 原来是一条断成了两截的蚯蚓, 在泥土里蠕动着。王徐杰责怪起了罗逸, 说:“你干吗把它弄成两段啊, 你看它多可怜。”“哎呀!它肯定活不了了。”“啊?那怎么办啊?”其他幼儿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罗逸委屈地说:“我又不是故意的, 我是翻泥土的时候不小心弄断它的。而且妈妈和我说过, 蚯蚓断了两段也不会死的。”其他幼儿纷纷不同意他的说法, 还在指责着罗逸。看到这种情况, 我就建议他们把蚯蚓带到教室去, 仔细地观察一下, 回家再问问父母, 然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 一堂有趣的科学探索课就此开始了。

二、积极热情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科学领域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体验发现的乐趣。”在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中, 教师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探索是否能够继续。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热情地支持、鼓励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一次课间休息中, 蒋陆烨跑过来告状说:“老师, 焦靖在洗手池那里玩肥皂。”我走过去一看, 只见他满手沾满了肥皂泡, 目不转睛地盯着肥皂泡看。看到我, 焦靖很着急地把手藏在了身后, 支支吾吾地说:“老师, 我……我不是在玩肥皂, 我在看肥皂泡呢。”我笑了笑, 轻轻地问他:“那你发现了什么啊?”看到我没有责怪他, 焦靖慢慢地把沾满泡沫的双手拿到我面前, 说:“老师, 你看, 肥皂加点水, 搓一搓, 就有好多泡泡。而且这些泡泡还有颜色呢, 为什么啊?”其他幼儿看见了, 围了过来, 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大家讨论了许多, 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孩子们带了许多问题回家, 对肥皂泡这一主题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三、正确引导、鼓励幼儿的探索, 和幼儿分享探究活动的成果

教师要抓住意外、偶发的情况和在某种时机下发生的自然现象等, 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在幼儿探究有了一定成果后, 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探究的成果, 使幼儿体验到探究活动的成功感。一次, 顾晋旭带来了两只小金鱼, 放在我们的自然角中, 一条是黑色的, 一条是橙色的, 小朋友们可喜欢它们了, 一有空就去看看它们, 给他们喂食。一天早上, 一群孩子围在自然角, 还没等我走过去, 顾晋旭就噘着嘴来告诉我:“老师, 我的那条橙色的金鱼死掉了。”我走过去一看, 只见橙色的那条金鱼翻起了鼓鼓的白肚子, 飘在水面上。一看, 就是喂食太多了, 撑死的。于是, 我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金鱼宝宝是因为吃的食物太多了, 太饱了才死掉的。金鱼自己不知道应该吃多少东西, 所以我们小朋友不应该一直给他们喂食, 不然还有一条金鱼也会死掉的。”孩子们听了我的话, 都保证说以后不会这样了。还选出了喂食组长, 负责给金鱼喂食, 这样就不会多喂了。从此, 大家更加细心地照顾金鱼, 小金鱼至今还畅快地游在我们自然角的金鱼缸中。孩子们看到小金鱼生活得这么好, 都开心地拍起手来。教师敏锐地抓住了科学教育的契机给予适时的解答, 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科学是神秘的, 然而科学是可以在幼儿的偶发的、随机的探究活动中变得不再那么神秘的。在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扮演督促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不断肯定与鼓励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 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让孩子亲历探索过程, 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引领幼儿走向科学探索成功的彼岸。

摘要:大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常常会发生偶发性的科学活动。对于这类现象, 教师应正确对待。提出了教师应随时关心、观察, 发现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教师应积极热情地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等指导策略。

关键词:大班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家庭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

[3]朱缪斌.早期教育[J].江苏教育, 2001, (3) .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篇3

关键词:唐卡;教学方法;作品评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构图饱满、均衡、严谨,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藏族文明的史诗。被人们视为珍宝,历年来,唐卡更是以其轻便灵巧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美轮美奂的风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其色彩基调表现出亮丽的特征,使人们感受到高原固有的阳光的灿烂、明亮,就像走出黑夜的人看到光明,既有触觉上的温暖又有清澈透底,明媚多姿的视觉冲击,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记录了西藏的文明历史,传达了藏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无可比拟的虔诚以及对生活的无比热忱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鉴于唐卡这种以图像方式传播着藏族的文化,讲述民族发展的历程,表达藏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的独特艺术形式,如何让唐卡艺术在大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得到实践与运用呢?

首先要大量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唐卡实物供幼儿欣赏,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唐卡作品,让幼儿获得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教育,开阔视野,丰富唐卡知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绘画唐卡的兴趣。欣赏时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唐卡画面上画了些什么内容或景象。画家是怎样去表现的。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或者说画家这样表现的目的是什么?)进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幼儿充分感受富丽华美的视觉冲击。这样就调动了幼儿想绘画的欲望。激发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在日常美教中绘制简易的唐卡,教孩子涂染主题画面内容和勾描画面线条,有目的的训练幼儿绘画线条的流畅性与涂染色彩的细致度,他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提高绘画技能,用完美语言去引导。让孩子逐渐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再次因唐卡在绘画工艺中非常讲究色彩的用法,特别是红、黄、蓝、白等颜色表示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民族性。白色表示吉祥、纯洁、慈悲、和平;蓝色表示怒、严肃、凶恶但不失美感;红色象征权力;而黄色表示功德广大、知识渊博。黄色特别适用于刻画性格温和,又稍带有严肃的人物形象,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故事启迪,创设想象情境,让幼儿感受唐卡蕴含的千秋辉煌的历史底蕴。

有学者指出“西藏主题美术提供的不仅是绘画的对象,还是艺术价值、生活方式和社会态度的选择”。而唐卡堪称为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一精湛的艺术品它所携带的传承必行性和教育价值性是不言而语的。

可幼儿作为接受能力和理解层面最低的学习者,所以在开展唐卡艺术的实践与运用活动时,需要将唐卡的教学内容简易化,具体化,直观化、趣味化,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让孩子融入到欣赏情境之中,更利于孩子学习美术。在大量的涂染和勾描唐卡画的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绘画,自主地探索获得唐卡知识。

唐卡艺术的实践与运用作为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教师就必须把唐卡那种气势宏伟的场面、生动逼真的人物和景色,流畅的线条,以及富丽和谐的色彩作为吸引幼儿重要元素,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施以红黄暖调尝试色彩对比,达到初步的层次分明,让幼儿学习装饰色彩。

当然,要想唐卡艺术在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达到预想的效果,还必须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在日常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孩子需要老师的鼓励、赞美,因唐卡绘画技能对绘画者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应多以赞美为主,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创造性、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感,以及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可以师生互评作品的优点,间接地以鼓励的方式提出缺点,促进其不断进步。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通过评价和谈话,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从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去分析作品,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唐卡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唐卡的兴趣及积极性,使幼儿唐卡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不断提高。

唐卡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要得以要很好的实践与运用,除以上践行外,还需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成品唐卡,将对唐卡审美的表象储存在大脑中,在创作时用抽象符号表现出来。其次就是让孩子在初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唐卡。再者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各种示范方法提升幼儿绘画技能。在美术活动中,有的人认为示范作用大,必不可少;也有的人示范会限制幼儿的创造力,不宜采用。我觉得则认为示范是必要的,教师的灵活示范能及时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所以唐卡艺术在大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就是不断激发和培养儿童的绘画激情,因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观察、熟悉唐卡是幼儿认识唐卡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因有的求知欲。”所以在开展唐卡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与运用,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幼儿画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靠表象作画。而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又离不开观察、记忆和想象。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幼儿去观察,经过观察唐卡又将唐卡元素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在画画之前再经过回忆,自己心中的唐卡画出来。这样就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如果在唐卡画的周围画上其他物体(树木、楼房、行人)或涂抹上不同颜色等,又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儿童表现美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因此,幼儿经常坚持勾描唐卡、涂染唐卡将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创造。

在组织的唐卡实践与运用活动当中,我们应该开展相应的粘贴、裁剪、装饰等美工活动,鼓励和支持小孩子们积极参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因为幼儿在美工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去参与活动的,为了使幼儿掌握造型活动中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就要训练他们一些专门的动作,并使这些动作尽可能做得准确,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稳健和协调。如:执笔、画线、涂色、捏泥、折纸、剪贴等。这些动作对于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配合一致、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让他们这些活动中不断成长,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参加各种活动,敢于展示自己,让他们为学画画而感到自豪。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设计方案 篇4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1

设计思路:

(一)活动背景:

《指南》中指出,幼儿审美经验的获得,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和看待事物的新的方式和经验获得,而这种直觉、想象、顿悟的感性思维方式有别于通过科学认知等领域的学习所发展起来的那种逻辑的、程序性的理性思维方式,只有二者的相辅相成,才能使幼儿整体地、更完美的理解世界。在以往幼儿绘画重叠物体时,经常会发现画面中前面的物体比后面的物体高,或是出现“透视画”、“断裂画”的现象。尽管艺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技法不做过多要求,但出现了以上几种情况,显然是幼儿对事物缺少科学的认知。又结合主题《有用的植物》中“在菜场里”的线索点,要求幼儿“运用重叠、叠高等方式绘画蔬菜”。

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尝试绘画重叠蔬菜的过程中,学习重叠画的表现技法,产生初步的空间感;而通过介绍蔬菜的方式,了解蔬菜对人体的益处,从而更爱吃蔬菜。

(二)幼儿分析。

1、幼儿“重叠画”的表现能力。

进入大班的幼儿渐渐地开始尝试绘画重叠画。活动之前我班幼儿尝试绘画过《登长城》、《蘑菇娃娃的舞蹈》、《好吃的红萝卜》等用重叠的手法进行表现的作品,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对遮住后面物体的边缘部分绘画得比较好,而对于遮住中间部分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常常会出现“断裂”的现象。所以,在本次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多种重叠技法的表现。

2、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

经常会听到家长说,“我们家小孩就不爱吃蔬菜”、“每次给她煮蔬菜面,总把胡萝卜挑出来”……可见,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还是挺普遍的。有的不爱吃生菜、有的不爱吃胡萝卜,也有些幼儿在吃“炒三丝”时,把肉丝全挑出来,最后盘子里只剩青椒丝和叫茭白丝。所以,教师希望通过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绘画、介绍蔬菜,让幼儿知道蔬菜对人体的益处,从而改善挑食的坏习惯。

(三)环节分析(情景贯穿法)。

情节一:“河马先生开蔬菜店”。

教师运用幼儿喜欢动物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导入时出示了可爱的“河马先生”,立马吸引幼儿的眼球;以及“河马先生开蔬菜店”的情节,使活动变得更加有趣。

情节二:“请广告公司设计蔬菜广告牌”。

第二个情节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广告公司送来了两幅蔬菜广告牌,你们觉得河马先生会喜欢那幅作品?”幼儿通过对比“重叠”与“分散”两幅不一样的作品,直观地感受到重叠画的美感。在这之前幼儿已经具备一些重叠画得表现技巧和欣赏能力,所以,多数幼儿可能觉得是重叠的那幅比较好看,并说说河马先生喜欢的理由。然后,教师又将这种经验引伸到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知道“蔬菜就像小朋友,喜欢你靠着我,我挨着你,才不会觉得孤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重叠画”的喜欢。

情节三:“帮助河马先生设计广告牌”。

这个部分主要是幼儿操作的过程,教师也运用情境性的语言作为这个环节的导入“森林这么大,河马先生需要很多的蔬菜广告牌,我们一起帮它设计好吗?”来激发孩子绘画兴趣,并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情节四:“为广告牌作广告语”。

教师组织开展本次活动,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了绘画的表现技巧,还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对人体的益处,并乐意在生活中多吃蔬菜,让活动真正为生活所服务。活动最后环节虽说是为河马先生的蔬菜店作广告语,实则是让幼儿了解各种蔬菜的作用,让幼儿更爱吃蔬菜。

内容与要求:

1、在绘画蔬菜时,能分辨物体的前后关系,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在画面上表现蔬菜。

2、在说广告语的过程中,知道蔬菜对人体的益处,愿意在生活中多吃蔬菜。

材料与环境创设:

1、课件、记号笔、铅画纸

2、图片:青菜、西红柿、胡萝卜(部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起兴趣。

提问一:播放图片1——你们猜这是谁?

情景导入:原来是河马先生(出现“河马”的图片)。河马先生开了一家蔬菜店(出现“蔬菜店”的图片),这家蔬菜店座落在森林的深处,平时很少有小动物经过,所以它邀请广告公司帮它设计蔬菜广告牌,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蔬菜店。

二、说说布局,画画重叠。

1、了解“重叠画”。

提问二:播放图片2——过了几天,广告公司拿来了两幅设计好的蔬菜广告牌,你们觉得河马先生会选择哪那副呢?为什么?(感受重叠画的美感)

提问三:播放图片——那么,在这张广告牌中,哪些蔬菜是在前面的?哪些在后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摆放青菜的位置。

提问四:播放图片4(青菜、胡萝卜、西红柿、蘑菇)——这四个蔬菜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为什么?(引导幼儿作画时要先画的物体)

教师提示:青菜放在中间往右或左一点的位置更好看。

3.画胡萝卜(演示中间部分被挡住的物体的绘画方法)

提问五:这会是哪个蔬菜的一部分?哦,是胡萝卜啊!胡萝卜真调皮,露出半截小身体,另外半边身体怎么画呢?(教师故意画错位置,让幼儿想办法,应该怎么画胡萝卜的另外一班才看起来不像“断掉”的)。

4.摆放西红柿的位置。

提问六:画面中什么地方是空空的?那我们把西红柿画在画面空空的地方吧。

5.画蘑菇。

西红柿孤零零的真可怜,我们请蘑菇来陪陪它(教师演示绘画露出一半的蘑菇)。

提问七:为什么只看到一半的蘑菇呢?

提问八:你们发现了吗?胡萝卜和蘑菇被挡住的地方是不一样的,请你来说一说。

小结:对呀,同样是两样物体重叠,胡萝卜被挡住的是中间部分,所以画好了一半要跳过去再画另一半;而蘑菇挡住的旁边一部分,只要画露出来的那一半就行了。

三、画画蔬菜,感知重叠。

1、森林这么大,河马先生需要很多的蔬菜广告牌,我们一起帮它设计好吗?播放图片5——你们看,这么多的蔬菜中请你挑选几种蔬菜,为河马先生设计广告牌。当然,你也可以画图片中没有的蔬菜。

2、观察要点:

提醒幼儿不要画“断掉”的胡萝卜。

引导幼儿绘画重叠的蔬菜,注意画面的布局(不要画散开的蔬菜、不要画排队的蔬菜等)。

四、欣赏作品,说说广告语。

你们的广告牌设计好了吗?河马先生等着要开店呢,他想看看你们设计得怎么样了?

1.欣赏作品。

提问九:谁和谁是重叠的?请你说说这些蔬菜的重叠是怎么画的吗?

2、说广告语。

蔬菜广告牌做好了,我们还得为它设计一句广告语,这样河马先生蔬菜店的生意才会更好。

总结:既然蔬菜这么有营养,那大家一定要多吃蔬菜哦!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2

教学目的:

1、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范例、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

(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选择图案剪纸;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欢乐的池塘

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础上学习用水墨画形式绘画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3.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难点:用毛笔作画时线条大胆流畅,能初步运用留白方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征。

2.宣纸、毛笔、墨、颜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课件、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出示水仙花图片)小朋友,我们都认识过水仙花,那你能说说水仙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分别是长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水仙花有圆圆的球茎,弯弯长长的根,绿绿长长的叶子,还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学习勾画水仙花的外形

1、介绍作画材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水仙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毛笔、墨汁、颜料、宣纸和毛巾)

小结:今天我们就要用水墨画的方式画水仙花。

2.出示范例,讨论绘画方法

(1)师:你看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照生长规律进行绘画:先画球茎)

(2)师:水仙花球茎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像大蒜头一瓣瓣)

教师示范画出水仙花球茎。(边画边说出蘸墨及握笔注意点)

(3)师:球茎上慢慢长出什么?(细细长长的根和绿绿长长的叶子)我先请一位小朋友来画画水仙花的根和叶子(幼儿尝试)

(4)老师也想来画画的,看好老师和他画的方法一样吗?(教师示范)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剩下的叶子画一下吧,我们要把毛笔竖起来轻轻的画哦。

提醒:你们要记住了哦,画叶子的时候要用一笔完成,这样才可以把水仙花变得更加漂亮。

(5)师:最后再画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呀?(水仙花由圆圆的花心和6片花瓣组成的)

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水仙花的生长方式从球茎、根、叶子和花朵,现在我们把画好的水仙花装到花盆里吧。(教师添画花盆)

三、学习为水仙花上色

1.师:你们看,一盆水仙花画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颜料的时候要把颜料蘸的饱满一点,从上往下进行涂色。

2.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个别幼儿示范)你看这应该怎么上色呢?(强调从上向下一笔涂色,留有空白没关系,不要反复填涂)

教师总结: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茎块应该画在纸的什么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儿动手画水仙花,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

(1)根据水仙花的生长规律进行绘画,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画的时候要把毛笔宝宝竖起来。

(4)换颜色的时候要把毛笔洗干净,洗干净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点评

师:我们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盆水仙花呢?为什么?(评讲点放在用水用墨上。)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4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见的几种形态、大小、颜色的鱼,大概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不同鱼的基本特征。

3、喜欢鱼,并能向同伴讲诉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条的变化画出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大胆表述自己喜欢的鱼并进行绘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海底世界鱼类视频

2、白纸、铅笔、记号笔、油画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师示范画“海底世界里的鱼”

5、音乐《水族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选取,因为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幼儿的脑海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模仿的对象,一日游戏中,幼儿经常会模仿鱼儿做游戏,也比较喜欢参与。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参观海底世界调动幼儿对于海洋、鱼类的认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掌握鱼的基本特征:鱼儿都有头、身体、尾、鳍。并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图形、色彩和各种图案来装饰鱼宝宝,鼓励幼儿大胆想像绘画出与众不同的鱼儿,能用鲜艳的颜色进行涂色,从而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呢?(想)

视频看完了,谁能来告诉我,你看到哪些鱼呢?(幼儿自由交流回答,如:热带鱼、鲨鱼、鲸鱼、金鱼、剑鱼、比目鱼、珍珠鱼、带鱼、五色鱼等)

二、观看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并认识几种常见的鱼。

海底世界里的鱼儿可真多呀!你们想不想给鱼儿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们要去海底世界给鱼儿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鱼儿?

咦,我们来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里漂亮吗?(漂亮)

你们看看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鱼儿呢?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鱼儿?

(热带鱼、鲨鱼、鲸鱼、比目鱼等等)

鱼宝宝的身体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如:头、身体的形状)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

2、幼儿自由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每种鱼都有不同的特征,由不一样的线条或图形组成。

这些鱼长得一样吗?(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请你和好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幼儿讨论: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如:直线、弧线、三角形、圆形等)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些鱼儿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幼:不一样,热带鱼的身体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许多漂亮的花纹。而鲨鱼的身体是椭圆形。

幼:不一样,带鱼的身体是细长形的,而珍珠鱼的身体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样,它们这些鱼都不能变色,只有五色鱼会变出漂亮的颜色,真奇怪。

幼:热带鱼身上的花纹是由一条一条直线组成的,而比目鱼身上的花纹是一个一个圆形组成的,所以它们不一样。

小结:海底世界里的鱼真多呀!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丽的花纹,还有的鱼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样!真是有趣极了。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日常生活用品的花边,找出他们对称排列的规律。初步感受对称美。

2、用目测找中心和对称排列的方法装饰花边。

3、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长方形纸、油画棒、范例花纹、活动花边,有花边的毛衣、脸盆、帽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有花边的毛衣、脸盆幼儿帽子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东西?它们什么地方最漂亮?花边是由什么花纹组成的?它们什么怎样排列的?用什么颜色画出来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花边是由点、线、简单几何图形和小花、小草等花纹组成的。它们排列很有规律,间隔开的花纹是一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是一样的,这叫对称,花边的颜色有的很鲜艳,有的很柔和。

2、引导幼儿学习花边的装饰方法。

教师出现活动花边进行讲解演示:

用目测的方法找出中心点,画上简单的花纹,在花纹的两端用同样的颜色画出同样的花纹。

换一种颜色在中间和两端的 花纹之间画另一种花纹,花纹之间要间隔均匀。

用这种方法往下画,画出来的花边就对称了。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请小朋友先观察老师画的美丽的花边,小朋友先想好选择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想好颜色再开始画。画时要注意大小、方向和颜色的对称。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称,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自己设计花纹,搭配颜色。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请幼儿将花边在作业栏中展览出来,教师从花纹、色彩、对称规律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5

(一)圆物造型

◎活动目标:

1、初步开展圆形物体的联想活动,尝试用各种圆形物体来进行艺术造型活动。

2、建立合作小组,大胆尝试合作造型。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场地上摆放各种大的圆形物体(蛋糕盒盖、塑料盘、塑料圈等)。

2、各种辅助材料(吸管、塑料夹、卷纸筒等)、背景音乐、小红旗、照相机、投影屏幕、电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各种圆形物品。

2、教师变魔术。

教师随手取一个圆形物品:“这是什么?”一边和幼儿聊天,一边快速做出简单的人头造型。“看!这到底是什么呢?”

3、引发创作

师:“还可以用这个变成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出示小红旗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二、创意时间

1、个体创意。

1)自由创意

师:”请每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大的圆形物体,想一想可以把它变成什么?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它。”(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命题创意

师:“大家做得很棒!有娃娃,有小鸟,还有太阳。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一个题目,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动物吧!”

2、小组创意。

1)建立合作小组

师:“大家喜欢合作吗?我们来成立合作小组吧!”(幼儿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师:‘你们的小组叫什么名字呢?”(幼儿商讨小组的名称)

2)小组操作

教师鼓励幼儿一起商量创作内容,一起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起大胆创新。

三、欣赏时间

(舒缓的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身体的放松活动,围坐在屏幕前,鼓励幼儿相互观摩和学习好的创意,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兴趣。

(二)纸盒猜想

活动目标:

1、在圆物造型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纸盒与圆形物体拼接联想与造型。

2、巩固合作意识和合作常规,体验艺术创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大小纸盒,各种圆形物体及辅助材料(吸管、塑料夹等),四面小红旗,背景音乐,四个小组的标记牌。

2、活动场地上事先摆好四个大的纸盒连接造型——长条形、半圆弧形、金字塔形、长方形。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1、教师引导幼儿先观察辅助材料区。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玩过的东西吗?都有些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上的纸盒连接造型,并引发幼儿的猜想。

二、创意时间

1、合作创意。

1)商讨时间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玩的时候分成了几个小组?和谁一组?还记得自己是哪个组的吗?”(教师出示小组标记牌,并将标记牌放在一个纸盒的造型区)

师:“请大家先分组讨论一下,把地上的圆形变成什么?怎么变?”

2)操作时间

教师鼓励幼儿在商讨的基础上,团结互助,共同完成作品,引导幼儿多观察材料和选用合适的材料。

3)欣赏时间

(舒缓的音乐)教师引导幼儿集中做放松动作,师生共同欣赏、对话。

教师表扬和鼓励幼儿良好的创意和合作的精神。

2、自由创意。

(三)百变衣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借物想象,并尝试将各种衣物变形来进行艺术造型活动。

2、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成人长袖上衣及帽子、围巾等堆放在场地的中央。

2、各种辅助材料(如纸盘、瓶盖、吸管、废旧纸盒、卷纸筒等),大窗帘两三块,小组标记牌(放在四个讨论区),背景音乐,照相机、电脑、投影屏幕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时间

(教师将需要展示的衣物及辅助材料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衣物小山前)

师:“看!今天我们玩什么?”

师:“这些都是我们爸爸妈妈的衣服,衣服可以变成什么呢?老师这里也有件漂亮的衣服,看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

(教师为幼儿展示两种简单的衣物造型,如蜗牛、小姑娘的脸等。)

师:“衣服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二、创意时间

1、个体创意。

师:“请每个小朋友先选一件喜欢的衣服,在地上摆摆看,像什么?然后再用一些材料完成它。”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激烈的背景音乐)

2、小组创意。

师:“你们真棒!我非常喜欢你们做的‘花朵’‘小鸟’‘房子’!现在想不想合作一下?”

师:“请大家按照小组在标记牌前集中,先讨论一下打算做什么?用什么材料?然后合作创意。”

三、欣赏时间

(舒缓的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围坐在屏幕前,做一些放松的身体动作。)

师:“刚才老师帮大家把漂亮的作品拍了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四、集体创想

师:“太棒了!大家想不想再来一次?这次有些不一样,请大家先把材料赶快收回原位,然后到我身边来,看看哪组收得又快又整齐!”

(幼儿收拾操作材料归位)

师:“这次我们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力量,想不想四个小组团结起来做一个超大的创想?”

(教师出示大窗帘,随意摆放出“山”的造型。)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 篇6

秋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秋叶》并掌握其三拍子节奏。

2、能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表现树叶在风中飘落的形态。

3、通过歌唱、朗诵等艺术活动感知秋天,从而喜欢秋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三拍子的把握。

2、对秋天的认识与感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碰铃。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组织教学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导入

今年的天气一直是暖洋洋的,但秋天还是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你们从哪些迹象可以看出,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回答)

丰收,树叶的色彩变化,大雁南飞……

新课教学

1、天空 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抬头深深地吸一口气:“哇!好清爽!”真是秋高气爽。偶尔还有大雁飞过。

2、秋收 水稻成熟了,金黄的稻穗把农民伯伯的笑容都点燃了,还有累累硕果,换回了他们一年辛勤的汗水。

3、秋景 欣赏红叶黄叶图片,秋天,树叶被霜染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给山川丘陵穿上了一件花衣。这时,一阵风吹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了。

4、儿歌 树叶娃娃,妈妈抱大。只会拍手,不会说话。秋风羞它,脸儿红了。一个一个,跳到地下。

5、古诗 有人不喜欢秋天,觉得秋天没有春天百花的灿烂,没有夏天林木的葱郁,也没有冬天冰雪的晶莹,但有人却喜爱秋天,因为秋天有金色的收获,有多彩的树叶。

6、歌曲 小朋友们也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树叶。

1、天上大雁飞过。

2、水稻成熟了,橘子熟了。

3、枫叶红了,树叶黄了,随风一片一片飘落下来了。

4、跟着老师念儿歌。

5、念一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6、学习歌曲。

A、先感受歌曲的节奏,试着击掌练习。

B、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C、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D、用碰铃敲击强拍。

课题延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平时努力学习,才能收获好成绩。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篇7

1.能用多种材质各异的纸设计制作漂亮、新颖的“衣服”,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3.增进幼儿对服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力。

4.活动中能适应多种角色的扮演。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质地、不同色彩的纸张。

2.手工制作的“服装”范例3件 (不同材质、不同款式) :上衣、裤子、裙子。

3.服装制作工具:透明胶、固体胶、剪刀、彩带等。

4.磁带、录音机、录像等。

活动过程设计:

1.观看录像中叔叔阿姨表演的时装秀, 引起幼儿争当“小小服装设计师”的愿望。

2.“小小设计师”学习制作服装的方法、步骤。

(1) 认识各种纸, 并了解其特性、适合做什么样的衣服。

(2) 欣赏老师制作的几件成衣, 分析、讨论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3) 总结制作方法、步骤。

3.“小小设计师”们设计自己认为最酷、最靓的衣服, 准备参加设计大赛评比。

(1) “设计师”选择制作材料。

(2) 使用工具适当剪裁、粘贴制作衣服, 并进行装饰。

4.“小小设计师”们分别试穿自己或他人设计的衣服, 进行时装表演。

5.设计师们将自己的名片分发给喜爱自己设计的观众 (听课老师) , 并邀请他们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进行表演。

6.评出最漂亮的服装设计作品。

(1) 幼儿互评。

(2) 观众老师评比。

(3) 为获奖的设计师颁发奖杯。

大班戏曲艺术活动《舞动的手绢》 篇8

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唱、念、做、打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我园在近几年的课题研究中立足于“如何将戏曲有机融入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系列研究。在日常组织幼儿开展户外和区域表演游戏活动中我感受到戏曲道具即手绢、扇子、马鞭、兵器等的运用,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因为道具就如同孩子的玩具一样可以用于游戏和娱乐。为此,在对幼儿进行初步戏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幼儿喜闻乐见的“手绢”作为幼儿游戏表演的道具及学习内容,让幼儿在玩玩、说说、学学中了解“手绢”的有关知识和技巧,让幼儿充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大胆地去表现美、创造美。

“红绒八角绢”虽说是戏曲中的道具,但“手绢”却是孩子熟悉的物品,二者既相近又有区别,整个活动通过“玩手绢”来了解手绢的相关戏曲知识,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整个活动以“玩”为主要教学手段,在玩中学,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活动中难点分析:“抛绢”是活动的难点,用专业语言表述,幼儿接受有一定的难度,老师采取以“儿歌形式”讲解动作要领,幼儿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戏曲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2.通过玩手绢,锻炼幼儿手、眼及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戏曲表演活动,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模仿戏曲舞台步

1.随音乐自由的学走舞台步

(1)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音乐响了……”(带幼儿一同边念节奏仓仓仓仓……边表演沿场步、四方步……进活动室)。

(2)师:“小朋友们,表演得还真不错,找个位子坐下吧!你们刚才都走了哪些舞台步呢?”

2.区分比较生活中走路与舞台步

(1)师:“那我们平时走路呢,是不是这样的?”(边说边站起走几步)。

(2)师:“那我今天就不这样走,咦!什么声音?”(电话铃声响,老师口念戏曲节奏,踱方步去接听电话)。

(3)师:“电话怎么没声了,你们说说看,为什么?”

(4)师:“你们都说得不错,像我刚才一样把舞台步用在了生活中,你们说合适不合适?对了!舞台步比生活步更夸张一些,更具有表演性。那舞台上的手绢和生活中的手绢也不一样。”(出示手绢)

二、引领幼儿情绪愉快地玩手绢

1.丰富手绢在戏曲表演中的相关知识

(1)师:“看!我这种手绢一般在什么中使用?”

(2)师:“在戏曲中,一般都是什么人使用它?”(小姐、丫环、店小二——老师有必要表演一下为幼儿提示)。

(3)师:“小朋友说得很对,老师今天拿的是戏曲道具——红绒八角绢,我为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条,待会儿可以拿手绢去玩一玩,不过玩的时候可要注意手绢四周这些装饰物,不要弄伤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好了,去玩吧!”

2.幼儿自由的玩手绢

(1)老师和幼儿一同复习“转绢、顶绢”。

(2)师:“小朋友刚才玩得可真开心!想不想让你的手绢玩得更好看一些?那我就教你们一种新的玩法——抛绢。”

3.学玩“抛绢”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

手腕上下转,抛起似圆盘,眼随手绢走,接住别掉地。

(2)师:“好玩嗎?来跟我一块玩。”(边念儿歌,边逐句教授动作,重点掌握“抛起似圆盘”)。

(3)师:“自己练一练、玩一玩”(幼儿练习,老师个别辅导)。

4幼儿自由创编不同的“抛绢”玩法。

(1)师:“小朋友刚才学会的手绢玩法叫什么?除了刚才老师教过的单手抛接外,还可以怎么抛?(启发幼儿说出右手抛左手接,两人对抛……)好!现在就和你的好朋友去想一想、玩一玩,看谁玩得花样多。”

(2)老师鼓励幼儿玩出不同的“抛绢”玩法和幼儿一同玩。

(3)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玩出了这么多有趣的花样,老师还有几种玩法,想看吗?那就坐下来,我玩给你们看!”(幼儿坐下后,老师表演几种新的“抛绢”方法)

(4)师:“好玩吗?我以后再教你们玩。”(如果有幼儿模仿,就起身带幼儿练一练)

5.幼儿模仿戏曲人物中的手绢表演

(1)师:“手绢除了能玩这些动作技巧以外,大家平时在看电视、看表演中哪些戏曲中的人物是怎样用手绢来表演的?”(启发幼儿模仿擦汗、擦眼泪、掸灰等动作)

(2)师:“小朋友表演得还真像!作为一种道具,手绢的作用还真不小呢!除此之外,在戏曲中还有哪些道具呢?”

三、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道具、头饰进行游戏

1.师:“小朋友说得很对!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戏曲道具、头饰,大家可以选择一样自己最喜欢的和你的好朋友去玩一玩,大家注意,在玩马鞭、彩带时要注意安全,好了,大家可以玩了。(幼儿自由游戏)

2.老师和幼儿听到“卖水”,“说唱脸谱”的音乐时分男、女进行展示。

附京剧《卖水》词:

清早起来绫花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桂花香,

脸上擦的是桃花粉,

口点的胭脂杏花红。

红花姐,绿花郎,

柑子梅的帐子,向阳花的床,

鸳鸯花的枕头床上放,

木絮花的褥子铺满床。

四、听音乐主动大方地与客人老师行礼道别

师:“好了!小朋友们,我们该和客人老师说再见了。”(和幼儿一道到客人面关行戏曲礼,出活动室)

作者简介:尹燕,女,1964年出生,大专,就职学校: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基建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30年。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篇9

一、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由音乐切入的艺术课。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在学唱《打电话》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和创编新的歌词和表演动作,能尝试给不同的人物打电话,享受通讯手段带给人类的便捷,在快乐的气氛中,分小组进行模拟创作和表演活动,通过表演激发孩子们下意识的情感态度,发展其语言表达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二、活动建议

1、欣赏与模唱。

2、生活练习。真电话:妈妈、朋友;假电话:圣斗士、火车侠、奥特曼。

3、音乐游戏练习。

4、创作与表演。留任务,分成三组给不同的人打电话。生活中:妈妈、朋友、119、110;假想:

5、评价与创新。提供服装、道具、化妆来激发表演欲望。

三、多种选择

1、音乐。

2、VCD光盘。

3、服装与道具、化妆。

4、电话与手机。

四、参考课例

1、教学目标:

能随音乐进行音乐游戏,大胆的改编歌词和创编动作;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活动中投入。

2、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打电话》

场地:活动室、睡眠室,与孩子们玩起来。

3、教学过程:

⑴欣赏与模唱

①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曲。幼儿:什么歌曲?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就能发现。

②放音乐《打电话》,一共三遍:妈妈、朋友、9小哪吒

③教师: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吗?幼儿:《打电话》。

教师:你会打电话吗?幼儿:会。

教师:打电话需要注意什么呢?幼儿:知道电话号码、有事、占线、节省时间。

⑵学打电话

①生活电话:打外线。

②想象电话:打内线、园内教师配合。

⑶音乐游戏:《打电话》

幼儿创编新歌、新动作、模仿状态。

⑷创作与表演

①教师:我们会打电话啦,而且将电话打给了妈妈、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个打电话的节目呢?

幼儿:能。

教师:好。我请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表演三个不同的打电话节目,现在我们去排练,一会儿演出。

②请幼儿分三组来练习和创作。

③请幼儿来看节目,推荐一名节目主持人或教师主持。

⑸评价与再创造

①评价刚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②提供服装、道具和化妆。

③幼儿再一次表演,幼儿欣赏。

⑹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表演角继续排练打电话的节目,我们一起准备需要的服装和道具,好吗?

大班绘画教案:《狮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3、对绘画活动感兴趣,能独立完成画作。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二、讲解示范

1、到底是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边念顺口溜,边画)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

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

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

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篮子四周加花边,一只狮子就出现。

2、“你们看是什么呀?”(狮子)

3、“哦,这顺口溜真有趣,能变出一个大狮子,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变一变?”

4、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念顺口溜,教师再示范一遍,变换花边。

5、有了狮子头,还缺少什么呢?(身体、脚、尾巴)

狮子的身体像什么?(椭圆形)

三、看狮子的PPT

老师这里也有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摆放狮子不同的姿势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准备了狮子的头、身子、脚和尾巴,请小朋友四个人合作去放一放、摆一摆狮子会有哪些姿势?)

1、幼儿摆放,教师巡回观察。

2、请小朋友来说说刚才你们摆的狮子是怎样的姿势呢?

狮子有站着的、蹲着的、趴着的、还有走路的,原来狮子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五、幼儿作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大狮子。请你来告诉大家:你的狮子会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提要求:

画之前我们的大狮子还有几句话想对小朋友说: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兽之王,你们可别把我画成了小病猫。我的本领可大了,小朋友们要画出我不同的本领哦。画好以后别忘了给我涂上美丽的背景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六、展示幼儿的画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篇10

1.感受东北民歌热情、豪放的风格,体验歌曲活泼风趣的情绪及卷舌音的特点。

2.在了解货郎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吆喝含义的基础上,能模仿生活中吆喝叫卖的声音,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尝试结合生活经验仿编念白歌词,并能完整仿唱歌曲。

活动准备

磁性黑板,曲中人物,货物大图、游戏用生活用品小图及实物商品若干,小推车三辆,幼儿画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景表演导入,帮助幼儿感受、体验货郎的角色特点

1.教师推出装有生活用品的小推车,表演拖着长腔、大声吆喝叫卖的情景。

(1)提问: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呢?与平时商场、超市里售货员卖货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像老师这样拖着长腔大声喊着叫卖的声音叫“吆喝”。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模仿吆喝叫卖的各种声音,体验模仿的快乐。

2.教师再次表演唱着叫卖的情景,引出小货郎的角色。

(1)提问:刚才老师又是怎么吆喝的?(注意强调:唱着叫卖)

(2)帮助幼儿理解小货郎的角色含义和产生的社会背景。

角色含义:推着小车或者挑着担子、摇着小鼓、拖着长腔、走街串巷、大声唱着叫卖的小商人叫小货郎。

社会背景:在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到处是超市、商场,那时想买什么吃的、用的等生活用品都得等到小货郎来时才能买到。

二、欣赏教师改编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货郎》

1.幼儿完整倾听,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情绪。

提问:听了歌曲有什么感觉?想干什么?

2.仔细倾听第一段,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

(1)提问:在歌中,你听到小货郎是怎么叫卖的?

(2)让幼儿随音乐表演第一段。

3.欣赏歌曲第二段,说说小货郎都送来了什么货物。

提问:小货郎送了什么货?都是谁喜欢的?

4.再听音乐第二段,教师出示货物及对应人物图片验证幼儿说法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对歌词的记忆。(此处请幼儿跟随音乐和教师手势指挥一起念白)

5.学习歌中节奏念白部分,领幼儿一起练习。(琴声伴奏)

6.引导幼儿了解卷舌音的特点并一起趣味模仿。

7.师生共同随唱歌曲一遍。

8.跟随琴声伴奏演唱歌曲一遍。

9.一起完整表演歌曲一遍。

三、引导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共同仿编歌词

1.提问:假如你是小货郎,你准备为哪些人准备货物呢?

2.引导幼儿知道,要想让货物卖得快就要选择别人喜欢的物品。

3.请幼儿从椅子背袋中拿出贴有各种人物照片的画板,按教师要求到自选超市选购商品图贴到相应的照片下。(此时反复播放背景音乐让孩子熟悉歌曲旋律,教师强调操作要求:每张照片下只能选贴一种商品图。)

4.请幼儿结伴说说所选商品,模仿练习歌曲中念白歌词。

5.请个别幼儿上台随琴声伴奏说节奏念白。

6.引导幼儿拿画板集体念白。

7.教师示范把个别幼儿的编词完整编到歌曲里。

8.请个别幼儿挑战老师,完整创编演唱。

9.一起拿画板集体演唱仿编歌曲。

四、体验游戏――小货郎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策划方案 篇11

一、问题提出

大班幼儿面对未来最突出的问题是适应小学书面语言的学习,他们在入学前能否做好与书面语言学习相关的知识、行为、技能和态度等的准备,直接关系到入学后的适应程度。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开始接触书面语言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幼儿园大班一系列入学准备教育活动中,前阅读应是不可缺的关键环节。

孩子们大多都不会自己阅读故事内容,而更喜欢听成人讲述故事,走马观花般的浏览图书的现象很是明显。以上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希望通过开展这一课题来解决以上问题,旨在充分调动、利用家长资源,以阅读习惯养成为切入口,从而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二、原因分析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虽然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阅读的时间,鼓励幼儿阅读,并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引导。但也有很多不足:如:选择图书比较随意,认为看书就是“阅读”,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早期阅读就是识字,幼儿不识字就不能阅读;对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区设置、缺乏采用一定的指导策略等,忽视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而且许多孩子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实施过程

1.创设适宜的探索模式,激发幼儿自主阅读

在以往的“看图讲述”或者“故事教学”中,教师通常喜欢以集体阅读为主,幼儿看着图或者听完故事,来复述一遍内容,而自主阅读不同于它们的是:教师要教给幼儿阅读的方法,允许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些无字的绘本,就改变了全班幼儿统一的回答,倡导的是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模式:

(1)自由式探索:先让幼儿试读整本书,改变了以往教师先示范讲读的模式,从而引导幼儿了解封面、环衬、扉页、封底的秘密,例如绘本《好朋友》,教师要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小熊会生气呢?接着再初步探索正文的内容,幼儿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和同伴讨论、并提出自己看不懂或者看得懂的地方,在观看的过程中,幼儿在问题情境中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自由地说着这本书。幼儿在这种想说就说的阅读氛围中学习,心情是多么愉悦。

(2)分享式探索:通过这种探索模式,幼儿的知识面得到了提高,以往的模式大多数是由教师来解决大家的问题,而分享式探索却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将幼儿的经验总结归纳,点画出幼儿所要表达的内容就可。

(3)集体式探索:集体阅读通常是以“你问我答、我说你听”的形式进行,每次幼儿回答完问题,总是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教师的点评,似乎所有的问题只允许有一个答案。使孩子不受文字的限制,肯定每个人的回答,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其实只要他们懂得独立思考,不依赖集体,不拷贝别人的答案,这样的自主阅读才真正有效。

2.运用活泼有趣的方式,让阅读中的口语表达变得形象生动

很多幼儿在图书阅读中往往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人物,在讲述完整故事时表现得并不是那么主动。其实,让幼儿讲述图书故事是培养幼儿独立构思、清楚完整地进行表达的有效方式,只要教师能运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就能让讲述变得生动活泼,并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讲述中去。

过程一、图片故事接龙:将幼儿分组,给一些时间让幼儿准备,然后请每组的幼儿依次轮流讲述一张图片。这种方式可用于大班。

过程二、听讲述(或看表演)猜图片。师生讲述或表演某一页,幼儿猜测是哪一页并迅速找到那一页。这种方式适合于大班。

过程三、扮演角色,边表演边讲述。图书中动物夸张可爱的动作和表情是孩子们乐于模仿的,教师应挑选那些适合表演的情节让幼儿边表演边讲述。表演是幼儿喜欢的表现方式,无论小班还是中班大班的幼儿无一不对表演充满了兴趣。

3.变教师的提问为幼儿的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图书的内容

教师们往往将图书阅读中对幼儿的指导单纯地理解为针对图片的提问。因此预设很多提问,如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但是,幼儿是否真的对教师提出问题的那些地方感兴趣呢?图片中的哪些内容是幼儿真正关注想弄明白的?实际上教师在预设提问时必须关注到幼儿对图片的兴趣点和他们阅读的难点。

4.创设有利的阅读条件,支持幼儿的自主阅读

要有效地开展绘本阅读,是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空间、时间、资源等。创造这些条件需要教师的努力,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在区域中开展小组阅读: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了小组式的指导,这样就能保证人手一本绘本,避免了因为每个幼儿的观察角度和阅读的速度不一样,而产生的阅读不满足的情绪。

(2)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地阅读绘本:时间的保证,也是幼儿自主阅读的条件之一。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让幼儿每天吃午饭之前的十分钟、每周五早上、放学的前二十分钟定为我们的绘本阅读时间,让会认字的幼儿上台讲述他喜欢的绘本或者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来学习绘本。

(3)组织班级读书会,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面对着画面精美、想像超凡、寓意深刻的绘本。

5.整合互动的家园阅读资源,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同时家长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取得教育成功的必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幼儿早期阅读的环境。

上一篇:13一年级语文复习一下一篇: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