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精选8篇)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篇1

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两年了,自我总结下我对高效教学的认识和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

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而且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3.教学方式做到“形式多样、学生参与”。

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

这既是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又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物理学知识,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把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作为认知的“客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5.教学效果得到真正“落实”。

没有落实的课堂,很难谈得上高效性。课堂教学效果能否得到落实,是对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考验。不论是习题训练,还是动手,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才能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我的做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获得越来越高的教学质量。在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高效教学。

1.课前充分准备。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2.师生角色科学分配。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要有根本的改变。

3.提高教学艺术性。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性。提高教学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反之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老师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就语言表达来说,普通话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还有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一节好课会使人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4.妙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但切忌过分依赖课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讲求“精”和“恰到好处”,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言不烦,达意则灵。否则,学生一节课下来,好像看了场电影,没有什么实质性及持久性的收获。

5.激励机制面向全体学生。

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补差,首先是“治懒”,学困生的成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等。针对以上情况,要施以有效的措施,一是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请学困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我们不仅要促进学生成绩进步,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就要及时地鼓励。适当地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高效做准备。

6.时刻关注学生主体兴趣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数学、英语的主科地位我们是撼动不了的,学生往往因为做这些所谓主科作业而忽略了我们这样的学科。因此,要实现高效教学,就一定要认真研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多样化、科学化。有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学生自选的作业,有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等等,一定要改变作业的“单调乏味”。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我的做法是,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或不布置作业,不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科的厌烦。我采取的是“一日五分钟”的战术,让学生在心理上认为“物理作业最少,我得先做完物理作业再写别的作业”,从实际运用效果来看,还是挺好的,实现了教学效果的真正落实,实现了“减负增质高效”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篇2

关键词:备课,课前交流,课后阅读,课后反思,高效课堂,高效教学

一、备好课是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教学中, 教师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 不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师生的积极性, 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 更谈不上高效教学。记得一位优秀的教师曾说过::“备课备得不好, 倒不如不上课, 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实践中, 为了创建高效课堂, 教师应该在备课环节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备课。

1. 明确教学任务

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总体工作的最终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 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托, 反复阅读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 弄清楚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2. 分析教学对象

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要着力完成的教学任务,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把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 反复研读, 不仅要分析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显性因素, 而且要分析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认知、心理, 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等隐性因素, 明确自己要教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

分析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课前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 既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同时还要预设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弄清楚自己该怎么教, 学生该怎么学, 教到什么程度, 学到什么程度。

3. 开展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 不仅对教材了如指掌, 而且也准确地把握了学习者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具有针对性, 也会为上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备课时, 每到这一环节, 教师最好要实行“三步走”策略: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确立了教学内容后,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 教师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知识点, 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分类, 并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2) 教学策略的设计

所谓教学策略, 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等全方面去考虑, 结合实际, 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策略设计。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媒体的运用, 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 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 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起来, 实践中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设计这一环节首先考虑到活动的主体对象——学生这一常规因素, 除此以外, 设计中还要增加教学设计目的和预期教学效果这两个非常规因素。因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 预期效果的设计是实现反馈调控的一个关键手段, 这样完整的教学过程设计, 就为下面的上课环节做好充分准备。

二、上好课是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关键

如果说备课是纸上谈兵, 那么上课就是实战演习, 任何想法、设计只有付诸实践才能证明它的可行性。为了创建高效课堂, 在备课和课前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努力关注每个教学细节, 努力创建高效课堂, 实现高效教学。

1. 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 以唤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德国的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 但当将这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很容易在享用佳肴时, 将它全部吸收, 盐需要溶于汤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个比喻给了我们教师很深的启示。我想, 知识若寄寓情境, 肯定也会让我们的教学流光溢彩, 因此, 在教学时, 如果我们能借用一些生活现象, 借助一些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运用影像资料、案例等教学资源, 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那么孩子们就会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记得有一次, 在初二孩子们刚接触物理的第一节课上, 我给孩子们演示了喷泉实验, 让孩子们用熟悉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反复捋塑料捆扎绳, 当孩子们看到再次沸腾的水, 放大镜中的物体反而小了, 塑料捆扎绳越捋越松散, 他们都很惊奇, 甚至还产生了许多疑问和思考, 进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 问题引领, 启发思考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教学问题, 让我们的课堂始终弥漫着一种有思维的文化气息, 伴随着一种积极的互动和有深度的对话,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把学生裹进来, 让学生主动参与。为此, 在进行 《浮力》 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 提出像石头这样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么才能证明你的结论等一些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然后鼓励, 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 孩子们你一言, 我一语, 两三分钟过后, 终于达到了共识:提出用细线把石头系在弹簧测力计下, 一次置于空气中, 一次置于水中, 通过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就能得出结论。孩子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很快在人人参与, 共同合作的基础上, 通过实验验证了石头在水中也会受到浮力, 而且通过组间交流得知越大的石头,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越大的结论。这样通过问题的解决, 学生不但归纳出了其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 而且寻找到了相关的思想方法, 久而久之, 学生不但会对看到的物理现象引起思考, 甚至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真正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

3. 精讲精炼, 重点突出

一味地灌输, 反复地操练, 确实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的教学很忌讳教师的“讲”, 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 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优质教学的一个评定标准, 有的教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 本来教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 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 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我认为, 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那就是当讲则讲, 讲则讲透;当练则练, 练就练会, 讲练结合, 从而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实现高效教学。在“精讲精炼”的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中, 我首先力求做到精讲。《杠杆》 教学课上, 由于生活、生产中处处用到杠杆, 同学们对什么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等问题能够解决, 这些我从不讲解, 而是课前先收集一些学生熟悉的杠杆, 如剪刀、瓶起子、钳子、镊子等, 课上让学生先观察, 然后再充分思考, 最后透过现象对本质进行分析, 形成思路、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探究解决杠杆的平衡问题。当然, 在此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时时留心学生思维发展的动态, 在帮助学生构建力臂的概念时, 我通过播放动画、举例引导、重点进行讲解等方法,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主动获得新知, 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其次力求做到精练, 在这节课上, 对一些典型问题———画力臂, 我力争做到一题多变, 学生能够一题多解、一法多用, 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实实在在地去解决问题。

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一个领导者, 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课堂的主人。因此, 教师不能“以教代学”, 更不能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被动客体, 一味地灌输, 反复地操练, 而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学会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即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作为教师, 每节课上, 我在学生动起来之后特别关注学生们都在干什么, 把自己看成是小组讨论的一员, 参与其中, 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 在巡视过程中, 同时关注讨论的进程, 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点拨, 适时调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 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 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

5. 正视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学生个性的合理发展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 富贵的还是贫贱的, 聪慧的还是笨拙的。在教学中, 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 我们教师首先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其内涵, 即“材”并不仅仅指“才”, 还应考虑诸如家庭背景, 学习风格, 知识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其次, 时刻不忘提醒自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 采用适当的方法扣动每个学生的心弦, 努力挖掘他们潜在的能量, 促进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学习, 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6. 树立新的评价观,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正确评价学生, 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为实现高效教学, 实践中, 教师要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不单单根据学生的现实状态, 用一个等级, 一个分数去评价学生, 而是要通过分析学生潜在的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手段, 多种方法去评价我们的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富有个性的评价中, 通过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充分发挥课程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激励中增强他们科学的求知欲, 使教学达到双嬴的效果。

三、课后阅读, 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正能量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 而且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学习困难的学生, 读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等。由此可见, 阅读的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向往真、善、美, 摒弃假、恶、丑;有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获取信息和知识, 拓展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基于此, 在教学中我反复强化自己和学生的阅读意识, 经常指导学生该读哪些书, 怎么去读等等, 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良好习惯, 使阅读成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力源泉。

四、开展课后反思是创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只有学会思考、学会反思, 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实践中, 每上完一节课, 教师在课后都要针对本节课教学环节安排的是否合理, 教学设计落实的怎样, 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等问题, 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 并实实在在地去发现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 改进不足, 探索出创建高效课堂, 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拥有了新课程下“高效教学”的理念, 并在新课程改革中勇于思考, 敢于创新, 大胆实践, 把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就会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 为学生创建出简单而有智慧的高效课堂,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 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J].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10.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探究 篇3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物理是初中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密切联系生活现象,提出有效教学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充满了各种变幻莫测的现象,学生对于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强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设置巧妙问题,将物理知识分解、稀释到生活现象当中,化抽象为形象,让原本抽象、晦涩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本质。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一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春天冰雪融化、夏天暴雨倾盆、秋天大雾弥漫、冬天银装素裹。这些自然景象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其中的物理内涵,通过播放视频可以引发学生疑问,达到很好的导入效果。又如,在教学“机械运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这样的视频资料:奥运会赛场上,所有跳远、跳高的选手,都要进行一段助跑,然后引出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助跑呢?原地跳远或跳高不行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抓教材重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要引导学生抓教材的重点。比如,概念中的重点关键词,只有找到这些关键词,领悟关键词的含义,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起来。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抓教材重点,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其中的关键词就是“质量”“物质”“单位体积”,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质量”改为“重量”,将“物质”写成“物体”,将“单位体积”改成“单位质量”,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不可以。又如,将“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改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不可以。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找准概念和定律中的关键词,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由此可见,要想教好一门课程,选择教学方法很重要。物理教学方法有很多,在一节课上,我们可能会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那这就是好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是重中之重:第一,可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选得好就能容易实现教学目的;第二,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不同,知识点也就不一样了,选择的教学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了;第三,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每个人因特点、性格不同,在教学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同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对每个教师都适用。不管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应适应自己的风格特点,并能充分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第五,可以根据环境和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以前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用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教学,现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教师借助一些现代化教具上课,课堂品质顿时提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运用得恰当,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

四、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提出把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总目标。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生活中和自然界蕴含的物理知识。研究发现,科学内容外在呈现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科学态度的相应变化,直观、具体的感性认识是获得经验的基础条件。初中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物理实验所提供的直观、形象、具体的感性材料,加深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他们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观察和实验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课本内容自学时,经常会碰到观察、实验等专题模块,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动手实验,思考感悟,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以“浮力”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为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个正方体泡沫和一个大烧杯,里面装上大半杯水,然后安排学生把泡沫放到烧杯中,并用手用力向下按,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水对泡沫的那种向上的作用力。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浮力的概念,既能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渐培养起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又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五、利用多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开放学校的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比赛;定期组织知识竞赛;开展多样化知识讲座;鼓励学生用身边事物设计制作各种物理小实验等。通过开展多样化物理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实际,充分体会学习物理知识所带来的乐趣,树立自信心,满足求知欲,并引导学生从知识中找到生活的原型,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当学生发现物理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时,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活跃思维,拓展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和近距离感受物理魅力的机会,带领学生畅游物理的海洋,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情,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勇于解决困难的勇气,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宏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26)

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实现高效教学 篇4

整理人:雷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尤其是适时、适度、适当的问题情景、实验情景。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是激发兴趣与动机的重要积极因素,课堂上,教师应不适时机地利用现实中的问题,吊起学生探求知识的“胃口”,使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加以强化。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电流的产生时,我应用了高中物理中才用到的高压感应圈实施尖端放电,学生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哪如闪电线一样的闪光,起到了很好的导入效果。再如讲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时,我用一照明灯泡替代蜡烛,使灯丝的像成在了教室后面的墙壁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是激起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内部动力的形成,毕竟“需要产生动力”。

3、丰富知识的呈现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知识呈现方式,会让学生在惊喜、在赏析中接受知识,并能强化建立起来的兴趣与动机。

4、学习结果的反馈及鼓励性评价,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性效果,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课堂——创设高效课堂,突出主阵地的作用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很难想象,在“师道尊严”的

物理教学而言,意义非凡。

教科书上的实验是经过论证和教学实践检验的,无疑是最佳的方案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改革实验设计,使之更具探索性、易操作性。

高科技、高精度的实验仪器可以演示出精确的结果,但有些仪器太复杂,直观性、学生的参与性又较差,实际效果不一定好,而一些简单明了的小实验可以起到演示实验现象,揭示物理规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

例如讲光的折射时,用滴有适量牛奶的水槽,同时向水槽中喷入烟雾,用激光笔斜射槽中,会起到了很好的演示效果。

(四)习惯——一个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良好的习惯

教育指导学生怎样听、怎样记、怎样理解、怎样书写,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准备易错题、较难题积累本,这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总之,新课程强调参与、合作、自主、探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高效教学应具备的一些特点

(1)“课堂”还给学生,变成“学堂”;(2)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3)学生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

是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绵绵无期”的听、课后“永无休止”的练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缺乏思考问题、整理习题、归纳规律的时间。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很少关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需求,很少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忽视学生思考、说和写的过程。学生没有感知的过程,对教师讲的内容理解不透,囫囵吞枣,导致教师所讲知识巩固率很低,不得不依靠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进行强化训练和重复演练来加以巩固,使学生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假问题充斥课堂。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关注了师生互动,但往往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预先搭好的教学框架(是“演课”而不是“上课”)。教师提问的要么是答案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类不动脑筋的假问题;要么就是事实性的、学生阅读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启发性,没有问在关键处,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高智力的参与教学活动。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立刻换人回答等(这对前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无疑是一次挫伤)。

4、教学方式单一。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些教师对所教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导致对知识的讲解方法单一,对学生理解知识造成较大的障碍。有些教师虽然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多将多媒体当作了板书投影(板书内容虽然大大增加,但无法起到画龙点睛、引起记忆和思考的作用);或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

对每一节教学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等,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备课素材。在具体学习某一模块之前,教师最好能列出这一模块的知识网络、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要求,预先统筹安排每一节课的目的、要求,确定整个模块的教学重点、难点;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预见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备课时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对学生已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某部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课题的引入、学生活动、教具选取、问题设计、板书安排、习题作业布置、实验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周密思考,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施教方案。要重点设计好学生的活动,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

2、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改指导思想课堂教学要落实教改指导思想,要设置教学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五为主”原则,要“精讲、善诱、激趣、拓思”,要注重启发诱导、学法指导、情感渗透、思维过程和方法总结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两个结合”:即“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问题”与“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

练和提高。

(5)“四个注重”:即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切实重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因为“学会”仅是基础,而“会学”才是关键。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进而求异、创新。

(6)“五个要”:即课堂引入要自然,课堂提问要巧妙,重点难点要突出,知识过渡要平缓,总结反馈要及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知的现实问题出发,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获得知识和技能,增强探索精神和能力。要讲清概念,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重点与难点,注重双基,注重课堂消化,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控,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7)“七个要让”:即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出并独立思考,物理过程要让学生说,物理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动手做,现象要让学生观察、表述,结论要让学生推导得出。

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和爱心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给予恰当引导和灵活点拨,对学生的分析解答,教师要给与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盼,吸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在师生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凭借自己

112老师对着干;而自信度低的学生则会消极、低沉,即使老师做了“善后工作”,这些学生会可能形成一味顺从,没有主见,畏首畏尾,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大胆思考的习惯,这给我们实现高效教学甚至带来了不可逆转的障碍。我们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寻找问题根源,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真的是在帮他们。

4、纪律是高效学习的保证,但一味主抓学习纪律,保证自习堂绝对肃静却得不偿失。其

一、长期的主要工作如果只在要求学习纪律上,自习堂不准说话,上课也不能乱说,而不注重学法引导、兴趣培养、做人教育。长此以往,学生有话也不敢说,更谈不上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了。我觉得,自习堂对于探究性问题、有难度的题,不妨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由科代表组织同学大胆讨论解决,比我们老师去费劲地讲效果应高效得多。课堂上我们也应多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机会,老师往往觉得这样可能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进度,但恰恰相反,这样做更能做好知识的落实,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进师生合作交流,协调师生关系,真正实现高效教学。但这种情况老师也应有所控制,不能离题太远。其

二、纪律本身是一种约束,过分强调纪律,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势思维,思维模式僵化,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完全体会不到知识、学习带来的乐趣。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在纪律好的班级上课特别费劲,学生显得比较呆板,甚至老师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心理——这些学生到底掌握的怎么样,老师心里没底。

5、多投入教学,不打麻将。做为老师,我们应培养自身高尚的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 篇5

我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已近二十年,仅将我自己对高效教学的认识和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跟大家交流分享,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赐教。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我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感悟,一是我对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的认识,二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和做法。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是指变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为“多、快、好、省”,变课堂效果的“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

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3.教学方式做到“形式多样、学生参与”

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

这既是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物理学知识,关注物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把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作为认知的“客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5.教学效果得到真正“落实”

没有落实的课堂,很难谈得上高效性。课堂教学效果能否得到落实,是对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考验。不论是习题训练,还是动手,实验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才能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我的一些做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也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获得越来越高的教学质量。在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高效教学。

1.课前充分准备。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2.师生角色科学分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

3.提高教学艺术。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反之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老师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就语言表达来说,普通话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还有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一节好课会使人感到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4.妙用“多媒体”,提高高效课堂效率

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但切忌过于依赖课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讲求“精”和“恰到好处”,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否则,学生一节课下来,好象看了场电影一样,没有什么实质性及持久性的收获。

5.激励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之我见论文 篇6

①学生用的导学案的编写(教师备课的重点)。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落实课本的教学目标,然后从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知识梳理和达标检测五个方面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去体现,这些由教师制定;知识准备的内容主要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的知识要点,这部分由教师设计好后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完成;学习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课本内容而定;知识梳理就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自己梳理,这样既能回顾和巩固已学的初中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精确的初中物理语言描述初中物理问题的能力;达标检测包括达标检测一和达标检测二两部分,达标检测一由学生当堂完成,时间为五分钟,达标检测二为课后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教师在设计题量时要注意时间,题目要切实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教师在新课前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结合手中的`学习资料自学,进行提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呈现学习“支架”――导学案的基础上,对必要的问题,必要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初中物理高效预习、初中物理高效学习。那学生到底预习效果如何呢。就需要进行预习测试。在进行预习测试时,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为题进行测试,测试以书写的好坏、语言表达等作为评价尺度,而对学生学到的知识程度不作评价。

②教师用的备课的撰写。教师主要还是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仪器、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感七个方面进行备课。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增加了课前二次备课和课后二次备课。课前二次备课是指临上课前对自己的教案用红笔进行修改,课后二次备课是指教师上完课后发现备课存在问题,然后再次用红笔进行修改。

(2)上课

①教师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对完成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同时鼓励那些完成不太好的同学。②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③进行新课。在学习每个教学内容时,可分为学生先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点拔提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本课小结、当堂训练、布置作业等六个部分。

创设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篇7

一、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要创设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唱主角: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中学物理新课程理念提出:重视学生的经历和经验, 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今天的学生就是21世纪的创造者和接班人, 他们走入社会后, 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 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 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劳动者。

二、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物理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 物理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真心对待学生, 永远以和平、愉快、友好、信任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 在讲摩擦力时, 我营造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一位同学将A木块放在B木块上然后用力推木块B使它们运动起来, 撤消力之后它们很快就停下来, 由此我们得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这个结论正确吗?于是一些同学不加思索地回答:“正确!”但我却说:“不正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与老师争论, 把课堂气氛推向活跃与高潮, 借着这个情势, 因势利导地向学生传授了物理学中“摩擦力”的特点,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从而获得学习上的一种愉悦、成就感。

三、教师善于课堂上的引导

新教育形式下, 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教学是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导的原则是:会的不导, 说明白的不重复, 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 师少讲、精讲, 只做点拔性的指导。在点拔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尊重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信任学生, 注意留给学生学习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自主发展, 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第二、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探究, 激发思维,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由易到难, 问题简明有层次。不言而喻,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去积极展示, 当然是新教育形势下的客观要求。物理高效课堂, 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要产生兴趣, 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爱观察、勤思考、多动手、善于发现问题、对课本上自己不明白的现象或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 促使自己产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 这正是物理高效课堂所倡导的。

四、重视学生的互动环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 物理教师该怎么做呢?

首先, 把发现的机会让给学生。有位学者说过:听来的忘得快, 看来的容易, 自己得来的知识一辈子也忘不了。在高效的物理课堂, 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发现。如在谈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时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特点, 我先告诉学生应该将其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至于其它的注意事项, 相信同学们在用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新发现。这样布置下去,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来了, 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那些注意事项也被一一总结出来, 这样, 今后使用电流表时也就很少出错了。

其次, 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实验和实践是研究物理学现象和规律的一种主要方法, 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 已经把“探究”作为初中物理学习的一种主要方法, 对广大学生来说, 可以通过学习, 逐渐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 养成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究中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这种素质学生将终身受益, 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验证了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在躬行。

再次, 把思考的机会让给学生。物理新课程教学, 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学生思考和探索过程, 也是学生获得能力、提高思维品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地留一些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索。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内容时, 先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看, 然后依次把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水的普通喝水用的玻璃杯往桌上一放, 接着放上一块硬纸片, 最后小心放上一个鸡蛋, 让学生看清楚后用手指弹纸片, 结果是纸片飞出去, 而鸡蛋则没有飞出去, 而是掉入杯中。让学生猜想为什么纸片飞出去, 而鸡蛋则没有飞出去。然后让学生自已动手, 用墨水瓶压一小纸条, 快速拉动小纸条, 墨水瓶不随纸条一起运动。这时老师不解释, 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这样设计, 学生的探究兴趣大大提高了, 他们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得更突出。

五、教学环节要紧紧相扣

俗话说:“成功是一时的, 成长是一身的”, 学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物理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环节是:先自主学习、听课, 后总结归纳、作业实践等。学会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方法,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梳理出哪些内容能读懂, 哪些内容没有读懂, 以备听课时参考, 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 听课时应注意听老师讲解和自己理解的是否一致, 并且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 同时还要做好老师讲课的重点记录, 以便展开思维活动。课本内容讲完后要做个总结, 总结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归纳, 通过独立思考、整理, 形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最后还应设计作业实践等, 达到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课堂一定要真正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目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都让学生学。“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结构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主体, 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会学生学。”

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 物理高效课堂一定要做到以下环节。第一, 情境导入, 目标展示。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教学实际, 创设一定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 并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第二, 引导自学, 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自学, 基本弄清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对自学中没有弄清的问题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合作学习, 将没有弄清楚的知识进行讨论交流。第三, 展示反馈, 形成知识。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 结合自学学习的情况进行展示, 也是对学习的情况进行的一个当堂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将没有弄清楚的知识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答疑, 形成所学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第四, 当堂训练, 落实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不同层次, 设计一些他们都可以完成的一定量的练习, 当堂训练的试题应该注重基础, 适当加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获。当堂训练, 既落实了课前的教学目标, 又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总之, 在物理高效课堂上师生角色应重新定位, 学生争当课堂主人,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分享者, 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有效互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而激活了思维、引发了思考、课堂充满了智慧和挑战, 教学中呈现了课堂的高效。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这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又真正达到了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摘要: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传统“一言堂”教法、题海战术的学法已经不再适应今天新的教育形式, 在这样的前提下, 创设高效课堂就是我们物理教师今后的工作中心,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去追求、去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 篇8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营造富有激情的课堂。

教师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影响。教师没有激情,学生何来生气?富有激情的老师,才能营造出激情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增强学生成就感。

每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对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学习兴趣。

3. 巧用有趣的物理现象。

运用“出人意外”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产生悬念。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这样就让学生产生悬念:水为什么不落下来?学生自然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运用“惊险”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例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就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探索这一现象。

二、鼓励学生相互质疑提问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课堂提问而言,有三种模式:“师—生课堂提问模式”“生—师提问模式”和“生—生提问模式”。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生—生提问模式”是最有价值的,更能增强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因为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权利还是学生。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相互质疑提问,共同解决疑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小组,促进相互质疑。比如,全班每6人一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讨论,小组内能解决的,小组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提出,由其他小组解决。特别有争议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整个过程,教师就是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实验演示和操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教学研究的基础。要使学生学习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它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原理。

1. 做好演示实验。

教师做演示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演示实验时,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演示实验,同时设制问题,相互讨论总结,从实验事实得到的结论。比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时候,可以先叫两个力气大的男生上来拉;然后向半球里充些气,再请两个力气小的女生上来拉。通过两组学生拉球的对比,引发讨论,寻找到大气压的作用。

2. 指导好学生实验。

本着“谨慎操作,仔细观察”的原则,教师要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研究氛围,培养一种探究精神。

例如,碘升华、凝华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紫色的碘在加热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管的底部有没有出现液体?冷却的时候,紫色的碘出现在什么部位?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升华与凝华的原理,以及它与液化、凝固的不同之处。 总之,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营造合作学习气氛,做好实验,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上一篇:积极进取的青春励志语录下一篇:监督委员会述职述廉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