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共8篇)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篇1

一、物业管理与传统管理

建国以后,国家对城镇房屋管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至今仍是城镇房屋管理的主要模式。物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模式从共同点讲都是对城镇房屋的使用期的管理。物业管理是传统管理的延伸和发展,但由于机制的不同,两者又有着原则上的区别。管理实体

城镇房屋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行政性、福利性的管房模式,实施管理的实体是政府机构-各地区房管部门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房管所(站)。物业管理则是一种经营性、企业化的劳动服务行为,实施管理的实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企业和各种专业服务公司。管理机制

传统管理与房屋福利性分配模式相适应,是一种非经营性的管理行为,建立在以租养房的基础上。在低租金条件下采用行政补贴的办法来弥补经费的不足,或者因经费的不足而不能有效地保养房屋。物业管理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劳务的有偿服务,采用“以业养房”的方针,依靠对物业的经营和对业户的优质服务来管好物业并取得自身的的生存和发展。市场机制

传统管理是按产业系统划分的部门管理,往往一个完整的物业区域,其内部各个物业因产权归属不同而被分割,影响了物业的统一管理。物业管理则是一种社会化的管理,打破部门、系统的分割,适应产权多元化的格局,按市场机制运作。业主和管理公司通过招标投标来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合同,开展业务。服务范围

传统管理的工作职责一般局限在房屋使用和维修范围内,由于是受低租金的限制,服务范围狭、功能单一,房管部门又是行政性事业单位,缺乏开展经营性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物业管理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市场机制促使管理公司千方百计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业务,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取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主导地位

传统管理由于产权单一,基本上是一种单向行为,一切由管理单位说了算,住户是被动的,处于被管理的地位。物业管理是一种契约行为,供需双方通过共同认可的合同相联系,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而且业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完全转换了传统机制下政府、管理单位、业主和使用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物业管理使原来由政府对物业和物业环境的保养、服务直接负责、直接管理,转换为由业主、使用人自负其责。这种转换既体现了物业业主、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又建立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政府、业主(使用人)和管理公司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实现业主自治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和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机制和模式下,辖区的住户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公共的事务共同办。物业的业主从被动、被管的地位转换为主动地、自觉地管好自己的物业,维护共同的利益。

二、物业管理的作用

从以上物业管理的业务范围、物业管理和传统管理的异同的论述中已接近了本章的主题.这里再对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和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分析:房地产经济体制改革配套工程

中国房地产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是商品化、市场化和住房自有化,并由此形成产权多元化和管理社会化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当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房屋管理新模式来代替传统的、福利性的管理模式。当前,公有房屋出售后居民最大的担心就是公房出售后的管理维修问题,包括费用收支、权利责任、管理方式等等。物业管理收费和服务情况如何就成为购房时首先考虑的前提。所以,良好的物业管理使购房人放心、安心,因而具有深化、促进和完善房屋商品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功能,是房地产经济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配套工程。提高房地产经营活动的效益

房地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由开发、营销和消费使用三个环节组成,房地产开发、营销的最后落脚点是消费和使用。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最终环节,对前级活动具有强烈的反弹和刺激作用。物业管理天然地赋有提高房地产经营效益,繁荣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功能。当前,商品房售后管理是房地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周到、良好的物业管理能吸引和提升客户对物业投入的兴趣,提高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发展商终于明白,优良、方便的物业管理是树立企业形象,招揽用户,推销物业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周到的物业管理所提供的称心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能免除后顾之忧。由于物业管理在建设现代家园中的特殊地位,其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水准

城镇居民生活水准和消费水准提高的第一标志就是居住状况如何。物业管理

从对住宅的管理来说,其目标首先是为居民营造一个方便、文明、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其水准和内容要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地拓展和提升。现代化的家居离不开高水平、规范化的物业管理。优质的物业管理不是单纯的事务性操办和技术性保养,而是要在此基础上为业主、使用人创造一种从物质到精神,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又有个性特征的宁静、安逸、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规范化的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相结合,能使物业区域形成一个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的微型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既能充分发挥物业的功能,保障业户的合法权益,又能增强业户间的邻里意识,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关系。这种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有助于激励人们的群体意识、沟通感情、增强理解、培育良好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

现代城市管理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管理、道路交通和信息管理、公共活动中心的管理和经济产业管理等等。建筑物的容貌构成城市形象的主体。一个个物业小区是城市的细胞,小区的环境整洁、优美,城市的面貌也就焕然一新。现在,物业管理已逐步从对新区管理延伸到建成区的管理。这样,就为城市面貌的更新和优化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当前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都希望同国际接轨,建设一流的城市,以有利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物业管理作为一种不动产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不受地区、国家和社会制度的限制。外商进入中国大陆,一旦投资项目初成或业务有所开拓,往往会考虑“安居乐业”。因而都十分关注如何为自己安排一个舒适高效的工作和居住环境。所以,优质的物业管理不仅体现城市的优美形象,也是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商在华置业的重要条件。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标准为:

(1)为市民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环境;

(2)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清理垃圾系统;

(3)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满足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

(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团体,能够为创立健康城市而努力工作;

(5)能使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项政策决定;

(6)提供各种娱乐和闲暇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7)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8)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健康行为的权利;

(9)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到健康服务;

(10)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疾病。

以上这些要求大部分同物业管理的文明、卫生小区建设相符合,所以,物业管理是建设现代城市的基础工作。提供广泛的就业机遇

物业管理是提供商品劳务的行业,物业管理面广量大,能提供广泛的就业机遇。

首先能为从事传统管理的房管部门和人员提供一个转换机制,吸纳人员的合适方向。公房事业性管理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兴起,特别是土地批租和旧城旧房改造的迅猛态势,公房大量转化为私房。这使原来以公房经租为主的城镇房管部门作为住房福利制模式下的产物,在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同时面临一个机制转换和人员安排的问题。这里,包括直管公房和系统公房两大部门。物业管理就为两者的转换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物业管理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物业管理业同装饰维修业、家政服务业、园林绿化业等部门有密切的联系。这些行业也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三、物业管理的类型

物业管理的类型也就是物业管理的模式、方式。依据开发商、业主和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一般划分为两大类:委托管理型

这是典型的,也是基本的管理方式。开发商、业主采用招投标或协议的方式,通过“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委托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统一管理,综合服务”的原则,提供劳务商品的管理行为。

如果物业的产权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主,就由业主管房小组或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承担业主自治管理的职能。

这种方式,按照自用或出租又可分为:

(1)自用委托型

业主将自有自用的物业委托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这是典型的委托管理方式。

(2)代理经租型

业主将自有的物业出租,委托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有两种委托方式:一种是出租权属于业主,由业主与租户签订租赁合同,物业管理企业只承担收租和管理;另一种是把经租权也委托给物业管理企业,由物业管理企业全权代表业主招揽租户,签订租赁合同。

代理经租型的物业管理费用的收交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业管理费包含在租金里,由业主支付,一般只包括基本费用;另一种是不包含在租金里,由承租人或使用人向物业管理企业支付。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应该在合同和租约中明确规定。自主经营型

开发商、业主将自有的物业不是委托给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而是由自己单位内部设立物业管理部门来管理。其与委托管理型的基本区别有两点:

第一,是在物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关系上。自主经营型是二权合一,委托管理型是二权分离。

第二,是在法人地位上。自主经营型物业所有权人和经营人是同一个法人,委托管理型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法人。

自主经营型按其对物业的使用和经营方式又可分为:

(1)自有自用型。这一类大多数是收益性物业,如商场、宾馆、度假村、厂房、仓库等.这些单位往往在自己企业内部设立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业管理部门来管理自己的物业;

(2)自有出租型。开发商、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合而为一,来经营管理自己的出租物业,实质上是一个拥有自己产业的物业管理企业。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篇2

关键词:经济林,林产品,类型,作用,建议

经济林是人工培育的植被, 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1]。许多经济林木的果实、种子、花、叶、皮、根、树脂等加工提制的油料、淀粉、香料、树脂、单宁、纤维等物质, 是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2,3]。我国生产果品、食用油和工业用油、工业原料、药材等有价值的经济林木品种繁多, 其中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建国以后, 国家从发展山区经济、供应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出发, 把经济林列为重要树种进行积极发展。

1 经济林的类型与应用价值

我国高等植物有395科, 3万余个品种。现经发掘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林木逾1 000种, 而广为栽培利用的仅100余种。为了方便利用, 通常根据经济树木的利用目的进行分类。各种分类方式不同, 但比较广泛, 包括各类植物。以经济树木为对象进行分类, 划分为以下13类。

(1) 油脂类。利用植物含有油脂的果实或种子, 经加工利用, 有200余种, 主要分布于山茶科、胡桃科、大戟科、樟科、芸香科等10余科。 (1) 食用油类, 最主要的有油茶、核桃、油橄榄、山核桃、乌榄、椰子、油棕等; (2) 工业用油类, 包括油桐、乌桕等。

(2) 芳香油类。利用植物含有芳香油的各个部分加以蒸馏, 分离提取。如山苍子、桉树类、樟树类。

(3) 淀粉类。利用含有淀粉的果实、种子加工利用。主要分布于壳斗科、鼠李科、豆科、银杏科等。

(4) 饮料类。利用树叶、种子加工制成。例如茶、咖啡、可可等。

(5) 纤维类。利用其嫩枝、树皮、根加工, 重要的木本纤维植物有200余种, 分属于棕榈科、竹亚科、桑科等。 (1) 编织类, 各种柳条; (2) 造纸类, 各种竹类; (3) 纺织类, 如构树皮、罗布麻、山棉皮、雪花皮等; (4) 绳索类, 如棕榈、蒲葵等。

(6) 栓皮类。利用树皮的栓皮层加工, 如栓皮栎。

(7) 鞣料、染料类。利用含有单宁、染料的植物皮、根、果实浸提利用。 (1) 鞣料类; (2) 染料类, 如苏木。

(8) 树液树脂类。利用植物流出的树液、树胶、树脂, 从中提取产品。 (1) 胶料类, 如橡胶、印度橡胶等; (2) 漆料类, 如漆树、野漆树等; (3) 树脂类, 各类松树; (4) 糖料类, 如糖槭、糖棕等。

(9) 药用类。利用植物各部分的各种性能治病, 如杜仲、桂皮、厚朴、罗芙木。

(10) 农药类。利用植物毒性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如苦楝、枫杨、马桑、杨梅树皮等。

(11) 寄主树类。让有益的昆虫寄生在某些树木上, 得其分泌物或虫瘿, 如黄檀、白蜡树、盐肤木等。

(12) 饲料、肥料类, 如榆等。

(13) 其他类。包括植物色素类, 维生素类, 皂素类。此外, 还有果树类, 如苹果、柑橘、梨等, 提供人们生活中食用鲜果, 并可加工成各种果汁、糕点、罐头等。

2 经济林的作用

2.1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经济林生产, 可充分利用土地, 开发和建设山区、丘陵区, 改善人民生活, 促进农村脱贫致富。

我国幅员辽阔, 山地面积大,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大面积宜林山地, 还有大面积草原、沙荒和盐碱地。并且自然条件优越, 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调查, 有各种经济价值的经济树木1 000余种。因此, 因地制宜地栽培各种经济林木, 可以充分发挥山区、丘陵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和经济林资源优势, 还可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并且发展经济林见效快, 受益期长, 经济效益显著[4,5]。

2.2 发挥立体农业优势, 增加经济效益

发展经济林可充分发挥多种经营的立体农业优势, 合理利用土地与劳力。经济林生产除与其他林种一样起到绿化作用外, 在栽培上既可利用荒山荒地成片种植, 也可利用零星的“四旁”分散种植;经济林木的适应性强, 一般都有耐瘠薄、耐水湿、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 保收较容易;同时经济林可以部分地解决“四料” (木料、肥料、燃料、饲料) 。此外, 经济林可实现一年种植, 多年受益。

2.3 林产品种类丰富, 用途广泛

经济林木种类繁多, 直接或间接地为食品、油脂、制糖、香料、化妆业、医药、纺织、造纸、化工、铸造、造船、航空等工业提供了数千种原料或产品, 为人们生活提供吃、穿、用的直接或间接产品。经济林产品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多种大宗商品。如桐油、生漆、山苍子油等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其他如松香、五倍子、板栗、杜仲等, 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6]。

3 建议

3.1 根据经济树的生长发育特点, 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

经济树木一生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 是指从受精卵开始, 发育成胚胎, 形成种子, 萌发幼苗, 生成大树, 开花结果至衰老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受其遗传基因所控制, 同时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树木处于不断的内外矛盾关系之中。研究并揭示这些矛盾, 通过栽培措施来调节这些矛盾, 以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根据经济树木自然发展规律和经营目的, 将经济树木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营养生长期、结果始期、结果盛期、结果衰退期、衰老更新期等5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在栽培上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生理要求,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促进调节其生长发育的进程, 达到丰产的目的。

3.2 结合区域实际, 发展多类型的经济形式

我国经济林栽培历史很长,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对经济林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幼年树早期丰产, 成龄树高产、稳产、优质。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经济林生产逐步向区域化、良种化、商品化、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经济林栽培中应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从我国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又要发挥多种经营的主体农业优势, 扩大经济林的栽培面积, 还要在一个地区考虑优势树种和主栽品种, 注意集中连片、联产承包和专业栽培相结合, 形成各种类型的商品生产基地。

4 结语

综上所述, 加快发展经济林木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发展好经济林产业是利在当今, 功在后代, 利国利民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张乃燕, 陈国臣, 王东雪, 等.广西经济林良种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9) :204-206.

[2]王相, 梁文芳.黔西北山区经济林发展的方向和目标[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5) :47-48.

[3]李良厚, 李吉跃, 付祥建.太行山低山区农村土地生态利用优化研究——以鹤壁市郊区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1) :62-65.

[4]黄江效, 上官卉彦, 吴一凡.惠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江西农业学报, 2014 (1) :102-106.

[5]王立新.论经济林在中国新时期经济建设中的战略作用[J].中国林副特产, 2004 (2) :25-26.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篇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运行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伴随着冲突的出现。如何认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关系到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从社会学视角审视课堂教学冲突发现,课堂教学冲突不仅有负向功能,能给课堂带来失序的状态,还有正向功能,有助于重建师生关系。我们把课程教学冲突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了应对课堂教学冲突的“安全阀”制度。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冲突 安全阀制度

一、冲突与课堂教学冲突的重新审视

课堂教学冲突的研究存在大量的问题,首先,对冲突功能的理解片面。人们普遍认为课堂冲突是教学活动失序的表现,都倾向于将课堂教学冲突当成课堂的病态机制。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对课堂教学冲突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功能的深层次分析。其次,对应对策略的研究单一。普遍认为,教师课堂教学冲突解决的关键是教师要改变观念,转变角色,防止文化冲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将制度权威与自身声望结合起来[1]。传统教学观念将课堂教学认为是作为主体的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课堂教学的效果或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教师来掌控,也是诱发于教师。

鉴于以上课堂教学冲突研究的不足,我们认为需要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本质上来说,课堂教学是一项社会化活动,存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三要素。从这一前提认识出发,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以及学生与教师由于各种因素必然会引起冲突。例如,教师希望学生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或者说顺利接受社会化,就必然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的知识或思想进行吸收,这样一种过程就是冲突的发生过程。同时,教学中也会出现学生抵制教学的冲突。

既然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社会化活动,冲突也必然存在于课堂教学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对课堂教学冲突进行系统的认识?又该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冲突?在本研究中,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把教学活动看成社会化活动,客观观察课堂教学冲突的衍生机制,理性分析课堂教学冲突的多元类型,并审慎评估和应对课堂教学冲突,其中分析的对象是体育课堂教学。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

根据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作用的方向来看,有正负功能之分;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之分。根据这四个维度,我们提出了体育课堂中冲突的“四维功能”分析模型(如图1)。

从图1的“四维功能”模型可以看出,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有四种类型,即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1.正向显性功能

正向显性功能是指冲突引发了直接的、显性的、积极的教育后果。这里的正向指的是积极正面的功能,有利于体育教师推进社会化活动的功能。显性意味着课堂教学中冲突发生的后果是显性的、直接的。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不满意见的表达催生了课堂教学冲突的发生。此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释放了原本紧张的师生关系,把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并不都是坏事,也有正向功能,其中呈现出来的、显性的效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向显性功能。而且,在以上的冲突例子中,师生冲突关系的化解有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以,“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还是在小型结构中,内群体的冲突都是结构状态良好和其关系具有生命力的标志”[2]。当然,课堂教学冲突的发生,能否取得正向显性功能还取决于教师的应对策略和冲突发生的类型。

2.正向隐性功能

正向隐性功能也指的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积极作用,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所指的作用并非显性的、能看得见的,而是作为一种隐性的作用而存在。这类作用可能会在体育课堂教学后的某个时间段出现,也可能永远不能显现,而是一直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或作用存在于师生之间。例如在某个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因为某种训练方法产生冲突或者关系的紧张。此时师生之间都为彼此的观点或者训练主张而发表意见,这个过程中训练方法得到改善是正向的功能。与此同时,学生和教师在表达中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对于体育课堂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敢于打破教师权威的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就是一种隐性的作用。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我们一直探讨的是通过某种介入机制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而恰恰忽略了在课堂教学冲突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当然,如何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认识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还要有控制冲突,甚至是制造冲突并引导冲突的能力。正如科塞所说:“冲突对于维护关系来说常常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发泄互相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也许会用逃避的手段做出反应。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2]

3.负向显性功能

负向显性功能指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结果是负面的、显性的。我们知道,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动因。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冲突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课堂秩序的失范而出现。例如学生不按教师指定的方式展开训练,抑或在训练中出现方法不得当而产生的冲突。在这类冲突中,教师普遍都是通过一种控制手段来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故意违背教师的意图,跟教师唱反调,从而造成体育课堂教学冲突达到极端的程度。这时师生关系破裂、体育课堂教学严重失序就是一种显性的负向冲突。可以预见,在这种冲突中,师生冲突的强度非常之高,加上双方情感的累积又会进一步强化冲突。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因为器材或机会获取的不平等而产生的冲突也时有发生,这种冲突所产生的作用大多是负向显性的,对课堂教学秩序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

4.负向隐性功能

负向隐性功能指的是没有认识到的,也非外显的冲突后果。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知道,学术界对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负向隐性功能缺乏深入认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这类功能很难被认识;二是难以防止负向隐性后果的出现。这里我们从两个案例来分析体育课堂冲突中出现的负向隐性作用。一个例子是师生冲突中,严格要求的教练或者教师往往容易导致冲突,这种冲突的发生不仅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负面情绪的累积,还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这里的负面情绪的累积和师生关系破裂是我们所提到的冲突的负向隐性作用。另一个例子是由于体育训练资源的争夺以及竞争性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导致的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会严重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导致负面隐性的后果。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学生之间的配合训练,如果学生之间出现关系破裂,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里的学生之间关系的破裂,以及其导致的教学效果低效就是冲突的负向隐性功能。

三、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类型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主要是主体间的冲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因此,结合上诉冲突的作用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分为四类:矛盾协调型冲突、矛盾解决型冲突、兼顾型冲突、和解型冲突。

1.矛盾协调型冲突

协调型冲突指的是矛盾双方之间因为利益关系而导致的冲突,这类冲突需要得到协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协调型冲突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由于训练机会、器材使用的机会以及教师指导机会不均等而发生在学生之间的冲突。一般来说,这类冲突会随着课堂教学中不平衡状态的加剧而加剧。也就是说,在体育课堂教学或训练中学习或训练机会越不均衡,冲突的爆发程度也越激烈,协调的难度也就越大。这种类型的冲突发生的原因是一方的发展或者学习阻碍了另一方学习或发展机会的获取。在体育课堂教学或者体育训练过程中,这类冲突只有得到协调才能保证课堂的顺利展开。一般来说,这类冲突产生的作用是负向显性的。

2.矛盾解决型冲突

具体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矛盾解决型冲突可以细分为两种更具体的情况。一种是教师的原因导致的冲突。教师因为教学方式或者方法落后,引起学生的不满而出现的课堂教学失序,这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才能实现冲突消除。另一种是学生的原因而出现的冲突。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玩手机、玩游戏以及瞌睡等情况,这时的教师必须通过严厉的措施对学生加以制止。即使冲突加剧也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有序。大体而言,这类冲突的解决后果或冲突的作用都是正向显性的。

3.兼顾型冲突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兼顾型冲突并非一种显性的、对抗性冲突,更多指的是一种观念上的不同。兼顾型冲突的最大特点是,冲突双方都是教学或学习所需要的,两者都要求兼得。但在实践中双方都存在互为反面的作用,甚至是此消彼长。事实上,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事情都存在两面性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高考升学率为先,还是需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理想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获取教师提供的公平的学习机会的权利。但实践中,往往伴随的是对升学率的重视,对成绩优秀学生的照顾,也就是伴随的是对差生的忽视。当然,这种类型冲突的化解需要教师或学生具备一定的素养。对教师来说,需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兼顾升学率;对学生来说,对待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也存在一种内在冲突,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面临的冲突,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重点。总体来说,兼顾型冲突及其带来的作用是正向隐性的。

4.和解型冲突

和解型冲突指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非根本利益指向的冲突。这类冲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在师生或学生之间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例如学生之间因为关系的不和谐而出现的冲突,师生之间因为过往的情绪而在课堂出现的冲突。解决这类冲突主要是通过平等协商、明辨是非、平等沟通以及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等方法。这类冲突大多比较平和,不那么激烈,同时大多有一种正向隐性作用。

四、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安全阀”制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并非都是带来负面的结果,冲突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或显性或隐性的正向作用。我们对待冲突不应只是单纯的压制,而是需要通过合适的措施来引导冲突,发挥冲突带来的正向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引导和释放冲突负面作用的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安全阀”制度。

“安全阀”制度最早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里提出,它认为“安全阀”可以“使社会不满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2]。针对日益突出的体育课堂教学冲突,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释放和引导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体育课堂开始前的压力调节制度。特别是通过活动或者交流来释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紧张情绪。其次,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预警。教师和学生均需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冲突进行预警,并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最后,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调节制度。在冲突发生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用沟通的方式去明辨是非,化解并引导冲突。

总之,作为主体的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有一种冲突的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止体育课堂教学冲突走向负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金霞.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J].现代教育论丛,2008(1).

[2]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作者:冉勇(1978-),男,湖北恩施人,武汉体育学院综合教研室讲师,硕士。]

四种校长与四种管理类型 篇4

----来自个案访谈的调查与思考

对来京进修的各省市小学校长的调查发现。不同的教育管理者有着不同的管理风格,并分属不同管理类型,而从不同风格的管理类型则可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笔者从所做的16例个案访谈资料中选择4例作为典型案例,用以概括我国基层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四种管理风格,以及比较常见的四种管理类型。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教学管理方式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权威型校长与权威型管理----权威与权力的结合

访谈对象:T校长(男,38岁,山东)

T校长曾经是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现在兼职当校长,所在学校为九年一贯制。T校长之所以被选作访谈对象,主要是他的权威型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我国基层学校具有一定代表性。

T校长对自己管理方式的效果充分肯定,对自己的权威形象也充满自信:“管理要有措施,还要有力度。以前我一出校门,教师们就打架。现在我出去两个月都没事。”T校长显然为权威型管理者。采取权威型管理方式,他将自己的管理方式称作“状态管理”:“目标管理在管理学中是好理论,但用在教育上却会误人子弟,过程管理则导致走形式。我搞的是状态管理,把教育的方方面面分成各个环节,再分成不同的方面,随时抽查一部分教师的一个侧面,有严重问题的要处罚。所以教师们时时刻刻都非常紧张。”显然,T校长是一位令教师生畏的校长,其管理手段有较强的控制力,并主要依赖校长个人权力。

T校长并不是时时处处都独断专行,如在教学评估体系方面,他很注重建立评估小组,“我不看学生的最后成绩,而是进行质量论证。校长要有一个督导评估的班子”。另外,T校长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譬如他对管理干部年轻化的具体措施提出异议,“年轻化不是指年龄,而是指心理,只要心理年轻就是年轻”。T校长的教学思想属于比较传统的类型,主张以教师为中心,“我不同意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果以学生为主体,还要教师干什么。还是应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

T校长在教学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经验与行动理论,注意从教学实际中总结教学方法。

例l:一次,我听初三数学课,复习二元一次方程。尽管已是复习课。可学生们还不会。我性子急,很生气。实在忍不住,在结束课之前,上台讲了方程的重要性,简单讲了解法,要求五分钟内必须掌握,否则不许出去玩。结果学生们在五分钟之内都达到了要求。通过这件事,我受到很大启发。

例2:学校招聘了18名青年教师,办培训班。请教授讲课。看到他们不认真听,我很着急。于是一人发一张自纸,让他们写出笔记提纲,要有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然后教授打分,结果平均分只有20分。接着再发白纸、看笔记、写提纲,结果是百分之百地达到要求。这就是“强化教学”、“强化记忆”的环节,应当把这个环节引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调查后的思考

T校长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偶然发现,强化式教学和强化式记忆有着很高的教学效率。他以此为自己的行动理论,并运用到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T校长的权威型管理方式显示,权威的作用对教学效率影响很大,在权威的强压下,学生们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达到学习要求。联想到我国学生在积累知识方面的优势,显然是靠外在压力获得的:权威和压力的存在,有利于个体形成较强的接收信息、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以做出逻辑推论,仅就记忆知识和接收知识而论,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不如在有权威严格要求的环境效率高,尽管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有利于主体自主学习,从而有利于形成创新意识、主体意识,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但应试教育更需要权威化的教学管理。

应试教育需要的是挖掘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潜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积累或记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强权式的压力能够迫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排除一切杂念,靠爆发力取得短时记忆的最佳效果。相比较,创新教育需要的是挖掘学生在突破旧规范方面的创造潜能,需要的是学习主体内心的自由、舒展、流畅的联想,显然,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需要不同的促进因素和教学管理方式,培养应试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不同的教育环境。从权威型校长与权威型管理方式不难发现,权威是灌输教学法的必要保证。所引出的思考是,权威型的教学管理虽与创新教育有矛盾,但对于积累知识却是高效率的。

二、研究型校长与研究型管理----理论与实验的结合

访谈对象:x校长(男,48岁,江苏)

x校长曾是师专教师,后进教育局任处长。他认为在机关做不了什么实事,而在学校却可搞研究、搞实验,于是八年前开始挂职任某实验小学校长。x校长是典型的学者型、研究型校长,提倡课堂教育的素质化,素质教育的课堂化。其管理特点是,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验.以实践验证理论。x校长进行了很多教改实验,特别强调对于改革中的相关内容都要进行调整,必须通过行动研究不断地验证、调整,否则教改实验的结果就是虚假的。

x校长对自己的管理业绩很是自豪,“有美国来访者说,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即使在美国也是先进的”。当然,不容否认,他所领导的学校由于是一所名校,有很多优越的客观条件能保证新教育理念得以实施,譬如在太湖一个占地200亩的庄园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学生们可到此种植各种农作物。

x校长对师资很重视,要求教师的学历本科化。他认为教育的本质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一样的。即使是小学,只要科研层次高、社会地位高,照样能吸引大学生。青年教师要过三关:①基本功:教材、教法、板书、备课等;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环节把握等;③教材:教材只是一根拐棍,不是唯一的。同时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学习使用计算机。x校长相信中国教育发展的希望在于教师的潜在能量。

x校长的管理风格是既注重利用别人现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注意采用自己实验的实证成果,并体现在很多细节中,譬如通过实验的方法确认学生学习生字后需写几遍即可熟记,先是让学生写二遍、四遍甚至八遍,经过测试后发现,每个字写四遍效果最好,据此学校要求学生学习生字后每个字写四遍。

x校长也有很多无奈,如南方诸多学校在学美国。自己设计教学和校本课程,他感到:“尽管南方学校的观念变了,但行动却受到限制,客观条件不行。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限制了校本设计的.实施,以校为本的环境是最重要的。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为迎合上级而不得不功利化。”他认为“我国学校的纪律在小的地方太严,对大多数人太严,同时对少数有侵犯他人意向的学生,纪律要求又太松了。总之没有太有效的方法予以管制,我们只有说服教育这一种教育形式”。另外,在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法上,他认为“国外搞选修制有较好的条件:班级小、教室多,教师水平高。我们国家条件有限,选修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较难进行”。

x校长的管理比较民主,并体现在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之中。校长随时听课,教师随机轮换,在同一个班当教师最长不超过四年;校长思想的实施是通过教师代表大会;家长代表委员会分为三级:班级、年级、校级;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有意见可以直接找校长反映。如有学生反映某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耐烦;某老师对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态度不一样等等。校长针对学生的反应,先进行调查,搞清是“一贯如此”还是“偶尔一次”,然后采取不同措施。学生反映大的教师可以被换掉。

调查后的思考

x校长与T校长一样注重将管理理论、教育理论与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但与T校长独自设计、独自实施教改方案的管理风格不同,x校长注重发动所有教师参与教改的研究和教学实验活动,使学校的教职员工既是教改方案的设计者,也是检验教育理论的实验者。x校长所领导的学校已进入良性循环,作为省级名校,学校良好的物质条件和较高的社会声誉,吸引了素质较高的教学人才,良好的师资使教学科研活动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层次。显然,像这样优良的综合条件是普通地区、普通学校难以具备的。同样。像x校长这样兼备理论素养和管理才干的管理者也是不可多得的。

x校长是学者型校长、科研型管理者,注重教学实验,只有被教学实践证明为正确的教育理论与观念,才予以肯定。他将自己一整套教育理念实施于教学管理之中,开设一系列的校本课程。从发展适宜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来看,x校长所领导的学校居于全国先进水平。从研究型校长与研究型管理方式不难发现,我国大多数学校与这些名校或教改先进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引出的思考是,如何提高现有的师资水平以满足创新教育的要求。

三、行动型校长与行动型管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访谈对象:H校长(男,3l岁,浙江)

H校长是年轻有为的校长,他的特点是不迷信教育理论,有自己一整套行动理论,对于理论界和同行的经验,从不盲目引用,而是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取其精华。他更重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蔑视理论界的空谈,对教育理论界现状的评价非常低:“我国的理论界什么作用也起不了。农业的事还得靠农民自己做,工业靠工人。教育靠的是我们一线的教师。理论太脱离实际,根本没有用。”

H校长不是那种只听上级安排的被动型管理者,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改计划:“我们学校是在提出素质教育以前就搞教改了,那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全面发展,不能强调什么是主科,什么是副科。”“什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要提这么多新口号,以前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挺好”。他认为教学质量不仅是升学率,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别是兴趣、身体、心理。学校每年检查近视率,各班近视率要控制在20%以下,每天保证学生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并要求体育达标100%、优秀率30%。“我最重视体育,有了第一笔钱,先建操场,第二笔钱才用于买电脑”。

尽管重视素质教育,H校长也不能不关心升学率,“虽然我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取消小升初统一考试,就近入学,但升学率仍然要考虑,家长的评价、中学的反映,都对小学提出了要求。中学在初一新生中搞全面素质测试,其实就是主科语文、数学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然后公布分数,结果就成了对小学教学质量的一种评定。”

H校长是一个很有权威色彩的校长,“一上任我就宣布,我没时间处理人际矛盾,以前的事情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现在谁先搞不团结就处理谁,而不考虑其中的是与非。每个教师都要有责任感、危机感,每个人都要有发展意识。”同时,H校长也是灵活性很强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对于来自上面的新花样,与自己相符的就搞,不相符的就随便应付”。

H校长有很多与现行的做法或流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譬如关于教师的资历与培训。“招聘教师时。主要通过聊天看反应、看思维,并不看学历。但是现在上面要求教师必须是本科,学历就不得不看了。应该对所有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合格就要,不合格就不要。不应像现在这样先认定所有的教师都不合格,然后不断地进行培训。反对教师应聘制中的年年评,这样没有安全感,教师不可能安心工作。教师的工作需要稳定。有没有创造性对老师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责任和勤奋”。

关于师生关系,H校长认为“老师的权威是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有权威确实教学效率较高,但教师不能太凶。在中国,师生平等是不可能的。师道尊严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没有必要破除。外国教师与学生平等也不一定就好。当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时,平等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调教,到大学当然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对于大孩子需要讲平等,对于小孩子不能太讲平等”。

自信的H校长也有无奈的时候,“教师其实并不想把学生教得那么死,但是为了使孩子能适应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就不得不死。譬如。四年级有个孩子写作文,他早晨很早就爬起来看日出,形容天空是‘墨兰墨兰的’。他用词其实很形象,但这个词在字典里没有,只能说墨绿而不能说墨兰。孩子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新词。老师也觉得这个词很好,但是担心现在鼓励孩子创造新词,将来孩子在高考时要丢分”。

H校长反对学生干部轮流当,认为班干部遴选的最佳方式是竞选,因为有的孩子就是有管理才能,如果从小培养这种能力,长大了就是这方面的人才。如果轮流当,有的孩子能力差,管不好,最后就变成老师管了。另外,小孩的培养要为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从小就参加竞选,会形成民主意识,知道什么样的选举程序是合法。

H校长实施的一项很有争议的改革就是教学竞争,如让四个音乐老师同时开课,学生可自由选择。结果有的老师学生多,而有的老师学生少。对此有很多人反对,其观点是,孩子的兴趣是可以引导和培养出来的,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但H校长认为,小孩一开始就有自己的兴趣倾向,教师应当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发展这一兴趣。

H校长对我国南北方的基础教育模式做了比较,认为北方的学校更倾向于原苏联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的自由较少,南方的学校更倾向于美国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的自主权多一些;北方的教学多注重知识点、知识结构,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南方的教学方法则并不注重以何种方式教,以及教了什么,而是最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哪些能力。

H校长管理的学校也是一所名校,只是名气不如x校长所在的学校大。同为能力强、素质高的校长,二者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对教育理论界的诸多观念不仅不认同,而且持较为激烈的批判态度。他更相信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对异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是批判意识有余而容纳度不足。

H校长显然也是一个权威型校长,在管理方式上带有强制性特点,并较多地运用个人的权力和权威。但他与同为权威型的T校长又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着更多的开放性和民主性。相对来说,H校长的管理风格既含有x校长所具备的大胆创新、实践自己教育理念的特点,也含有T校长独断专行、强力控制的特点。从我国现有的教学环境来看,H校长比T校长的管理更具有现代特征。比X校长的管理更具有可行性。H校长的管理特点是,远离理论界,依靠自己的行动理论,并由此而更具有中国学校管理的本土化特征。通过行动型校长与行动型管理方式不难发现,远离教育理论界的教育实践者是中国基层教育管理者的大多数。所引出的思考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如何结合,创新理念如何从理论落实到实践。

四、经验型校长与经验型管理--学校与社会的结合

访谈对象:L校长(女,40岁,辽宁)

L校长是一所普通学校的非常普通的校长,她代表着绝大多数基层学校管理者的形象:关注理论界的动向,也渴望得到理论指点,但并没有自成体系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有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但迫于各种客观因素而难于实施整套的教育管理的设想;总是忙于权衡上级的任务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并在权力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小改革。

L校长的管理创意较多地体现在如何巧妙地对付来自上级的不合理要求:“上级经常布置一些走形式的任务,如果应付只能是累学生,不如加以利用搞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活动。譬如,上级为推销一套环保教材,要求各校开环保课。这套教材显然是东拼西抄的,没什么水平,内容也少,结果是占了不少课时却讲不出东西来。于是,我们采取集中上大课的形式。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校领导分担讲课任务,不占老师的精力和课时。”

“当了六年的校长,最烦的是上面总来人查这查那,如查乱收费,必须小心招待,若不热情,对方就会鸡蛋里挑骨头。一旦拿着手电筒去照,总能找出些问题来,于是就罚款,数额大时,就得找人说情,数额小,不值得托人、欠人情,可又不心甘情愿”。L校长认为,现在当校长来自教育方面的权力基本够用,只是来自社会方面的非教育内容的干扰太多。

使L校长感到非常困惑的是,“有关教育观念的讨论,常常是讨论来讨论去,不但什么都没澄清,反而更混乱了。如果本来就不清楚,讨论后就更糊涂了”。她希望进修学习以及相关的讨论能对具体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对于新的教学管理方法L校长并不急于采用,也不用于本校作实验,而是等待别人实验成功。当然,有时是出于不同的想法,譬如不具体实施分层教学是因为她认为;分层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学习习惯很重要,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是学习习惯不好,而不是智力水平。

相比较,在学生管理方面,L校长较多地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譬如通过大家轮流当值日班长且每天一换的方式来增加每个学生的锻炼机会。值日班长的任务是:管卫生、纪律,送作业、和各科老师沟通。体育课领操,领着同学设计作业,安排同学讲故事等等。又譬如在评优活动中,除了评出10%的三好生,还评出15%以上的各种标兵,包括学习标兵、劳动标兵、助人标兵、爱集体标兵、进步大标兵等等,此外再评出各种特长生,以加大评选的比例。被评上的学生,身上挂着大红彩带,每人照一张像,在学校里展览。

调查后的思考

L校长不像x校长那样有教育研究的理论素养,也不像H校长那样有自成一体的行动理论,同时也不像T校长那样运用权威来实施管理行为;不是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设计者,而是属于比较被动地执行上级指令,将教改措施自上而下地具体实施的执行者。她代表我国多数基层教育管理者的水平。但经验型的校长们多具备在夹缝里求生存的特殊本领,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经验。当然,他们往往被太多的学校事务缠身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这使得学校的发展更依循惯性的作用。通过经验型校长与经验型管理方式不难发现,在上级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与学校的具体工作之间寻找平衡,是中国基层学校管理者面临的困惑。所引出的思考是,如何解决教育行政管理的缺陷与学校自主创新之间的矛盾。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篇5

①现场巡视,即监理人员针对施工工序现场、施工局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从而有效的掌握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施工方人员方面的监理、机械设备完好程度与适应状态的监督、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状态和供应的监理。②旁站监理主要在技术性方面比较的突出,这就要相关的监理人员必须有着丰富的建筑工程现场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的理论知识,从而进行有效的预控管理。③平行检验,这是项目监理机构通过检查和检测的手段在一定比例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部位以及材料等进行的检测和检查,通过数据来加强质量控制。

2.2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

2.2.1保障工程利益

建筑工程的受益方,包括开发商、施工方与使用者,而监理人员的职责在于对整体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建筑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证施工过程有序进行,促进工程建设高质高效完成。监理工作所追求的结果符合各方利益,开发商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能够促进企业效益提升;施工方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保证了自身利益;使用者也获得了高质量的建筑,得到身心上的愉悦。

2.2.2保证建设合法规范运行

建筑工程施工通常会涉及多方利益,而监督部门则需要通过合同的形式,有效规范工程相关事项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监理部门的规范控制,不仅有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可以极大程度上的保证工程能够在施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合法规范运行。

2.2.3施工质量控制

①全局控制,主要是制定可行性强的监理细则与规划;②方案审查,即是否满足开工条件、是否有合理的施工方案、承包商的资质是否与施工要求相符、是否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等;③协调各方关系,监理与承包商的协调是要妥善解决质量问题,合理调整工作,而监理与质量监督机构的协调是通过监督检查监理工作情况,确保完成既定的质量控制目标;④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能充分发挥质量认证权,严格验收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2.4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成本对于建筑工程的进度、施工单位成本等方面来说至关重要,涉及到到工程的工期计划控制和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监理工作可以从工程的设计、项目的招标以及施工和竣工等多个不同阶段进行综合控制,有效减少投入时间。其次,监理过程中,工程信息的管理也能够对基础信息进行更加及时、准确的把握,提高工作效率。

2.2.5工程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控制一直是企业单位的工作重点,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监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工程费用的控制,通过监理部门对每一项成本的统计核算,制定出合理的采购以及投资方案,避免造成更多的材料或者人力资源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效率,同时也是节约了成本。此外,对各项清单的认真审核,也可以减少工程中的附加费用。

2.2.6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有着投资大、工期长及参与单位多等特点,为更好的落实各方的权利与职责,要加强合同管理,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监理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①将合同管理作为起点,控制合同本身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②以确定好的合同关系为基础,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争议与索赔等问题,要及时进行协调并解决。

2.2.7信息管理

在工程信息管理中监理的作用也很大,重点表现为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把握基础信息,比如审查文字与图形信息、收集并整理口头语言信息、信息的存档等。因为建筑工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工程信息除了有广泛的来源以外,其误导性也较强,只有正确识别并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才能实现监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3建筑工程监理控制措施

3.1提高监理地位和人员素质,建立完善机制

①提高监理地位。只有监理单位在工作过程中保证业务的精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获得雇佣方即建设单位的信赖才有可能会改变当下在行业中的尴尬地位,真正在建设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②不断完善机制,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提高建设工程监理的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采用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双管齐下的方式对监理企业进行管理,这对监理行业的发展而言是更为有利的。

3.2控制监管质量

首先,要确定监理工作中的以下原则:①合理性原则,即从工程的规模、环境条件、工程的.特点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进行审查,审查时的标准要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以及其他相关规范;②全面性原则,就是指认清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用全面的观点重视任何一个环节和系统,不能有差别待遇;③符合合同要求的原则。实施监理行为的唯一依据就是合同,在深刻理解合同具体条款的意图的同时要保证一切行为要坚持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④符合计划弹性要求原则,项目计划的制定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目前的环境状况以及对将来的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既定目标要允许切合实际的进行调整。

3.3规范监理市场行为,调整监理服务价格

建筑行业额监理工作常常被外包给第三方监理单位,然而由于很多监理单位资质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内部缺乏相关专业人员,也少有法律法规对监理单位进行监管,所以大大降低了监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另外由于缺乏市场规范,监理行业存在压价和盲目竞争现象,监理单位为了得到项目的监理权而压低监理服务价格,这样必然导致监理水平低下。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理市场行为和监理服务定价,促进监理水平提高。

3.4制定合理监理计划

监理单位收到开发商、投资业主委托之后,应综合多方的标准和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制定出以整个项目过程为对象的监理计划,需要考虑监理合同规定、建筑监理大纲要求、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等信息,包括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目标、合同和相关信息管理工作等内容。在监理计划获得相关负责人批准后,监理单位就可以按照计划有序的开展监理工作,并对监理内容作出实时调整,全方面监理建设过程,确保监理目标实现,保障建筑质量。

3.5落实监理责任

监理人员在处理工程矛盾问题时,应当坚持“质量第一”,协调好质量与投资、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并且要严格遵循合同规定,跟踪和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项目投资和进度情况,按照合同规定及时解决违约、索赔等事件。监理工作中还应对各级、各个监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所负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做到合理分工,使监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又协调合作,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理,落实各自的监理责任,完善监理工作。

3.6加强建筑工程监理法制建设

①加强建筑工程监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筑工程监理对应法律法规是其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国家需要从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予以完善,对那些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予以淘汰,融入一些更加专业化,更具时代特点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拥有对应的制度航标,使其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②完善监理市场机制。对此,需要建立对应的招投标制度,使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能够处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中,避免监理市场中那些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以建筑工程市场监理为纽带,建立对应的信誉机制,同时,使监理企业能够意识到信誉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信誉度。

3.7提高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求

①在资质检查方面,需要对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予以加强。在这方面,需要把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对那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予以遵守的行为列入到检查的范围中;②对于那些不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要禁止进入建筑工程监理市场,使其市场环境处于有序的运行之中;③需要对建筑工程监理市场的区域性保护状况予以改善;④使建筑市场能够形成统一格局,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对融入其中的监理单位予以正确地判断,并使其处于规范化运行。

4结语

工程监理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工程建设的合法化、合同化,可杜绝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同时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主体之间矛盾,并采取处理措施,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加强监理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博聪。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J].科技致富向导,(9):72.

[2]刘贵文,邓飞,刘程鹏,等。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探讨[J].建筑经济,(3):27~30.

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员工 篇6

---------------------

1.遇到“说得多,做得少”的员工,要如何管理?

先不要带着主观意识对待这类员工,而是要纪录至少3件你认为是“说得多,做得少”的事件,主要目的是要破除个人的主观意识,避免过于主观造成错误的判断。若真的是“说得多,做得少”,建议要制定明确的流程表及奖金积分,确定每个人的责任及赏罚标准,若以人治或经验值判断往往会流于主观,所以一定要制订一个基本规章,并按规定执行,就会减少这种情况了。

2.遇到“今天拖,明天拖”的员工,要如何管理?

“拖”与性格、能力及忙碌有关,不要急着数落“拖”的人,而是要弄清楚是哪一种拖延的情形,是性格如此?太忙造成?还是能力有限?也就是要先过滤你所遇到的是属于哪一类型的“拖”。因为不同的拖字,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建议一定要采取“盯”字诀,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拖”都会影响到整体进度,所以一定要用盯人战术,不过“盯”又分“紧迫盯人”、“软语盯人”、“包夹盯人”、“幽默盯人”等等,不同的盯人技巧会展现不同结果,但都是让“拖”的人感受到不能再拖延的愧疚感。

3.遇到“不按牌理出牌”的员工,要如何管理?

遇到“不按牌理出牌”的员工,不要直接表态:“能不能走正规路线,不要自创轨道,好吗?...”建议应该是先不出声的站在一旁观察他们,究竟不按牌理出牌到什么程度?虽然不按牌理出牌的作法常令人无法赞同,但也可能会有出人意表的创意,所以需要懂得静心观察。同时建议主管自己准备好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准备好,是不用担心他人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作风,因为怎么出招都难不倒你。

4.遇到脾气“一级暴”的员工,要如何管理?

一定要耐着性子不要与员工发生正面冲突,避免冲突的愈演愈烈。建议先去观察、了解究竟有哪些事情会让这些人乱发脾气,也就是“引爆点”,不要总是或故意踩到“红线”,避免一发不可收拾。同时更重要的是精进自身的工作沟通技巧,避免因为态度不当,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5.遇到“脸上老是挂着情绪牌”的员工,要如何管理?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篇7

1 石油地质类型简介

在进行原油的勘探及采集的过程中, 根据产油区域的不同作用, 可以将石油的地质层划分为储集层、生油层以及盖层等的结构, 分析产油区域的地层结构和走向对于做好石油的勘探以及采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石油地质层中的储集层。

在石油地质层中我们把能够储集石油的岩层成为储集层, 在储集层中具有大量的孔隙, 孔隙是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占据, 能够储存一定液体的空间, 孔隙包含孔洞和裂隙, 岩石中具有彼此相连的孔隙和独立的孔隙。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就储存在岩层的连通孔隙空间之中, 其储存方式就像水充满在海绵中的方式一样, 因此, 我们称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 且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为储集层, 如果在储集层中储存了油气称为含油气层, 而已经开采的含油气层成为产层, 在现今,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含油气层是沉积岩, 另一部分的油气层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石油地质理论的完善, 人们在火山岩、变质岩与泥页岩中找到油气藏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储集层是石油公司所能拥有的最有价值的地质实体之一, 如果地下没有储集层则无法找出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做好储集层的特征的了解与利用而不是忽略储集层之间的差异是地质学所需学习的重要内容。

1.2 生油层。

在地层中具有良好的油气源岩是沉积盆地形成油气藏聚集的首要条件。通常我们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 (气) 岩。由生油 (气) 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生油 (气) 层。

1.3 盖层。

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 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总的来说, 盖层主要起着封闭的作用, 它对于油气的封盖性是相对于其下伏的储集层而言的, 其中, 天然气藏对于盖层要求比油藏更为严格, 盖层对于圈闭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的盖层岩石类型有, 盐岩、泥页岩、致密灰岩、膏岩等。

2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1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中的可膨胀套管技术。

可膨胀套管技术开发与20世纪80年代, 而后在90年代初由壳牌公司提出, 可膨胀套管是一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金属钢管, 其具有良好的塑性, 其在井下可通过机械或者液压的方式使可膨胀套管在直径方向上膨胀10%-30%, 同时, 在冷做硬化效应下提高自身刚性, 可膨胀套管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使用同一尺寸套管代替原来的多层套管成为可能, 实现一种小尺寸套管钻到底的目标, 是复杂的深井能较顺利的钻到目的层, 最大限度的降低钻井工作量, 从而降低钻井成本, 可膨胀套管技术应用将使传统的井身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 实现钻更深的直井和更长的大位移井, 从而更经济的达到储层, 可膨胀套管的优点是可以封堵任意一个复杂的地层,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个复杂地层与有限套管程序的矛盾, 使复杂的深井能较顺利的钻到目的层, 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尺寸井眼钻速慢的问题。

2.2 做好石油地质勘探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加强对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复杂构造及非均质速度建模及成像新技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储层及流体地球物理识别技术、非均质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模拟和表征分析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井地联合勘探技术、时移地震技术、深海拖缆及OBC勘探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等石油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同时, 需要将石油地质勘探的技术链从勘探技术研究向研发、应用一体化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从而极大的提高我国石油勘探研发能力的提高。现今, 石油勘探新技术主要有物探技术、测井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空中遥测技术与光纤传感技术等方面。其中, 物探技术主要包括反射地震技术、数字地震技术和三位地震技术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新的高分辨油藏地震技术四维监测技术被发现与应用, 很高的促进了我国石油勘探能力的提高, 在勘探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生产、勘探的成本。而测井技术在极大的得益于电子、机械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测井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井下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使得勘探过程中测井的精度与深度以及测量的效率大幅的提升, 更好的为石油勘探服务。虚拟现实技术则是指使用计算机建模技术来将勘探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使用三维动态模拟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能够极大的降低勘探的成本, 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的效率。空中遥测技术与成像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的效率, 通过飞机在低空飞行时对于地下地层的测量能够使勘探更为快捷、方便。石油勘探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的效率、可靠性以及能耗等, 极大的促进我国石油勘探能力的发展。其中石油地质类型是石油勘探的基础。

结语

现今,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 对于原油的需求在逐年增加, 使得我国的石油勘探面临着重大的压力, 因此, 做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今,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已经演变为多个学科相结合的重要学科, 我国需要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继续极大投入, 更好的保护我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开发工作, 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原油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对于石油勘探的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 经过多年的发展, 现今已经形成了以多个学科协同研究为基础的协同研究体系, 通过在一个地区查看其含油气情况, 并结合油气分布情况和地质学的研究来寻找和发现储油区。本文通过对石油地质类型以及一些油区的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介绍, 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石油勘探技术。

关键词:石油地质类型,勘探技术,油区特征

参考文献

物业管理的作用与类型 篇8

关键词:石油地质类型;石油勘探;作用

结合目前我国石油勘探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工作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石油勘探地质类型探究对于石油勘探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勘探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石油地质类型分析,进一步探索石油勘探的相关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石油勘探工作是一项复杂和危险的工作,做好石油地质类型的研究对石油勘探工作尤为重要。

1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类型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加上地壳运动本身的周期性,在地壳运动之后势必会出现沉积现象,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就形成一系列的地质层,因此,需要我们在进行石油勘探工作前做好地质研究工作,针对某一地区基本的地质结构和地质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只有石油勘探员工能够全面地了解地质构造,才能更好地进行石油勘探,石油勘探工作也对石油勘探人员有着更好的要求,需要勘探人员能够全方位的掌握地质类型的变化,进行生油区和含油区的准确判定。

1.1 生油层 生油层顾名思义就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生成了石油资源的岩石层,石油的生油层一般都位于烃源层的底部。生油层这一岩石层主要是由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构成的。而泥质岩又是由富含非常有机质的泥岩、黏土和页岩构成。碳酸盐岩的构成成分主要是泥灰岩和生物灰岩。如果有适合石油资源生成的环境的话,泥质岩和碳酸盐岩能够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生油层除了能够产生石油外,还是生物体进行繁衍的重要区域。

1.2 储集层 储集层是岩层的一种,是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形成的,岩层也只有满足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能形成储集层。首先是需要岩层拥有一定的空间进行流体的容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孔隙。其次就是需要岩层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只有岩层具备一定的容纳性和渗透性,才能形成储集层。我国储集层的构成主要包括变质岩、火山岩和泥岩三部分,而且这三种岩石有层次和规律的分布,我国能够在储集层中很快地分辨出来。此外,储集层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进行再分,通过岩石层的再分能够形成类型不同的岩石层。我们从储集层的勘探会发现,储集层中很大一部分的岩体都没有得到开发,这也就表明了石油资源在储集层能够得到有效的存储。一般来说储集层多分布在盆地,储集层中裂缝、孔隙以及溶洞的现象尤为明显,裂缝是流体的通道,而孔隙整体上看为轴状,扩大之后的孔隙便成为了溶洞。

1.3 盖层 盖层主要是为了阻碍石油这种流体渗漏的一种岩体,盖层作为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分布情况和形态呈现的一各关键因素,同时盖层对储集层保持时间的长久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因此,在进行石油勘探工作时,需要勘探的技术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盖层的情况。从整个地质构造上看,盖层本身空隙比较少,盖层主要是由膏岩、泥岩和盐岩构成的。

2 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和影响

在地质类型中,能够进行油层开采的数量很多,但是这些油层主要是以片状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我国现在一般来说是采用钻井的方式进行石油资源的开发的。同时,伴随着人类对油田资源的开发,油气的储存量也会慢慢地减少,而石油勘探工作也在进行转变,由原先的常规油田勘探转变到了非常规的油田勘探,油田勘探方式变化,其目的就是进行油田勘探效率的提升,能够获得更多的原油,实现原油产量的提高,更好的保证石油勘探的稳定。此外,由于我国石油地质类型的不同,对我国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质构成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石油的形成,做好石油地质类型的研究和分析是石油勘探人员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的首要前提。

2.1 构造的褶皱形态 地质构造呈现褶皱的情况,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地质层的某一个区域受力状况和受力方向等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石油勘探人员便能够通过对褶皱了的地质构造形态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出石油勘探工作的方式。褶皱情况的出现对于裂缝现象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改变了油气的储存方式。地质构造中的褶皱现象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石油资源的存储。所以,需要石油勘探的相关人员对地质褶皱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有效的石油勘探方式,进而达到提升石油勘探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2.2 构造与裂缝发育 我们通过对岩层的分析发现,构造力和裂缝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构造力对裂缝的形成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构造力能够推动裂缝的形成和裂缝进一步的扩大。所以勘探人员想要研究裂缝,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裂缝有控制作用的构造力,构造一般主要是以群带的方式产生的,有的时候还会形成组系间的交汇。但是由于受力情况的不同,加上受力本身的复杂,构造力的不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裂缝。一般来讲,局部构造的高点和长轴部分也是裂缝发育的一个重要位置。

2.3 构造形成时间 局部的构造作为一种困闭形式,构造成型的时间和油气储存量之间具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构造形成的时间与油气形成的时间接近的话,这样的构造对于油气的凝聚比较有利,但是如果构造生成的时间比油气生成的时间晚的话,这样在已经形成的构造类型,就不难抽到油气。

3 结语

在整个石油地质勘探的工作中,石油地质类型的不同是影响石油勘探工作的关键要素。做好石油地质层的研究工作,全面的进行地质类型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出更有针对性的勘探技术,对于确保石油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十分有利。此外在石油勘探工作中,需要勘探人员能够对石油地质的类型有一定的研究,这也是确保石油产量和石油勘探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志,李燕承,周冕,等.探讨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9):167.

[2]段红红,王鹏,郭泳妤,等.探讨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339-339.

上一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学生作文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