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推荐9篇)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1

创新党建机制与党组织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承担着重要的科研、教学任务。如何发挥二级学院党委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对于高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二级学院党委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思路,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并使今后开展党建工作的明晰思路有了实践的沃土。

关键词:服务社会;党务管理会;辅导员导师制

建立新型党组织,这是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作出的新概括,也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更新、更具体的要求。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必须要在加强学院党建工作中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改善党建工作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1.1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及基层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

高校二级学院党委要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中心,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相结合,制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规划、计划和创建方案,将学习党的理论成果作为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党支部战斗力、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举措,定期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层层促学习,层层抓落实。通过走学习型发展道路,学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实现两个转变,即转变学习模式、转变工作

思路。一是转变党建工作学习模式,实行开放式的党建工作管理,组织党员骨干前往外校交流党建工作的经验体会。把外校先进的党员目标管理经验引入支部建设,建立起党员发挥先进性和加强支部“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平台。二是转变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下移,采取“三下”的教育模式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即政治教育下到党员中、下到入党培养联系对象中,实行“一对一”帮助、下到教研室和宿舍中。

1.2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进辅导员以老带新“导师”制度

辅导员作为党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其队伍的建设在高校党建、学生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华农兽医学院党委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创新思路,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学院党委正副书记带头率先学习了大学生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参加了国家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系统培训、鼓励并选派辅导员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脱产培训。与此同时,学院还为所有新辅导员配齐了导师。导师由学院正副书记及老辅导员担任,主要负责新辅导员的业务指导、教学和科研引导,并且在分“导师”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按照新辅导员的特点分为“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党建研究”等几个方向,导师通过定期与新辅导员交流业务、谈心和亲身示范的形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指导新辅导员熟悉业务、引导其树立牢固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推行这一模式,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学生工作的学习与交流,有利于打造专业化的党建、学工队伍,增进学院学生工作业务水

平,有利于增强党建队伍的团结,打造和谐团结的团队。建立研究型党组织,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在学科团队及学工队伍上

2.1 促进党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将建设在学科团队上的党组织打造成党员先锋队

学院党委要重视科研团队党支部的建设,党支书记既是党支部的负责人也是学科带头人。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将党支部打造成为基层教学、科研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在全院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在SARS攻关和抗禽流感肆虐期间,华农兽医学院预防支部的党员科研团队充分显示了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战斗在非典溯源研究和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第一线,为夺取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重大贡献。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副省长钟阳胜等领导先后来学院看望这支党员团队。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党组谭泽中书记、李小鲁副厅长先后来到华农兽医学院召开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现场调研会,并赞扬了华农兽医学院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的做法。2003年预防医学党支部被评为省固本强基示范支部;2004年预防医学支部被评为先进支部;2007年,兽医学院预防党支部在全省支部书记学习班上作“如何做好党支部书记”的经验介绍;2009年,预防兽医学教学科研团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2 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树立党员学科带头人优秀典型

华农兽医学院党委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师德文明建设、举行师德大讨论、组织演讲比赛等活动活跃了教工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由于党员学科带头人产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中还产生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四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师德建设标兵、南粤杰出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

2.3 组建党建研究团队,探讨高校党建长效机制

为了加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兽医学院党委组建了党建研究团队,对高校基层党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全国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方法,为兽医学院党建研究确定了新方向和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创新了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提升党组织的理论水平,学院还成立了党风党建研究会,负责学院党建研究工作,并由学院配套专门的党建工作研究经费,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及管理论文的投稿,对于成功发表的党建和学生管理工作论文,由学院付版面费并配套相应奖励。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学科、服务师生、服务社会

3.1 坚持基层党建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

兽医学院党委始终认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的本职要求和根本任务。因此,在坚持学院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学院党委积极配合学院学科的发展,将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党委工作的重心与主要立足点。各系的党支部在课题申请、成果申报、教学科研等方面都起到了

沟通协调、领导组织作用,在教师们申报课题和成果的时候,党委都会主动找教师谈话并给予帮助。近年来,兽医学院申请的课题级别和层次不断提升。2007年,预防兽医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9年,预防兽医系教学科研团队被评为教育部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3.2 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勤工助学等工作相结合

学院党委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就业问题以及由于就业产生的焦虑及心理问题,抓住在毕业生中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这一关键,把党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就业、心理工作相结合,加强了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以及对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引导保健。为了减轻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学院党委积极联系企业,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兽医学院共设立了旺大奖学金、正典学长助学金、富道——中牧奖学金等各种奖、助、贷学金达10多个,大大减缓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经济压力。

3.3 服务社会疫病防控事业,重视技术型研究成果向社会福利的转化

兽医学院立足于兽医专业技术性高、与实践结合力强的实际,强化科研的投入产出意识,积极探索、转化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科研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作为农业部批准可开展禽流感研究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在预防兽医学系博士点首席专家辛朝安教授的领导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探索,成功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9亚型和H5亚型灭活禽流感疫苗,并已获农业部的正式生产文号。

该疫苗在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福建、江西、云南、海南、山西等地使用,有效地控制了禽流感的流行和疫情的扩大。其中申报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已初步通过国家新兽药证书评审,H5亚型禽流感灭活苗获得农业部批文,这两项成果仅一年就创造利润1000多万元。禽流感疫苗的成功开发与推广应用,在2004年春禽流感发生后,对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人民币,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切实维护了广大养殖户的根本利益。

3.4 服务社会,将高校党建与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相结合 兽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与服务性极强的学科,充分地发挥学科优势可以有效的服务社会。从2004年起与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签订了帮教协议,组织专家教授和学生党员志愿者向未成年犯传授养殖及动物疫病防治技能,帮助他们刑满后自食其力。未管所的两名刑释人员在学院的帮助下,办起了小规模的养鹅场,一名刑释人员办起了自己的宠物店,对此,《南方都市报》、《南方农村报》、《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与五山街党工委签署了精神文明及党风廉政纪律教育、师德教育活动的协议,将高校党建与社区党建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学院党风党建工作的开展。2009年4月兽医学院被学校推荐为“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参评单位。

参考文献

[1]梁小伊.营造氛围、突出特色、推进学院基层党支部“固

本强基”建设[J].科技创业,2005,(4):107-108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2

1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改善党建工作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1.1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及基层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

高校二级学院党委要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中心, 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相结合, 制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规划、年度计划和创建方案, 将学习党的理论成果作为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党支部战斗力、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举措, 定期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 层层促学习, 层层抓落实。通过走学习型发展道路, 学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实现两个转变, 即转变学习模式、转变工作思路。一是转变党建工作学习模式, 实行开放式的党建工作管理, 组织党员骨干前往外校交流党建工作的经验体会。把外校先进的党员目标管理经验引入支部建设, 建立起党员发挥先进性和加强支部“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平台。二是转变工作思路, 将工作重心下移, 采取“三下”的教育模式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即政治教育下到党员中、下到入党培养联系对象中, 实行“一对一”帮助、下到教研室和宿舍中。

1.2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推进辅导员以老带新“导师”制度

辅导员作为党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 其队伍的建设在高校党建、学生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华农兽医学院党委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创新思路, 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学院党委正副书记带头率先学习了大学生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参加了国家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系统培训、鼓励并选派辅导员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脱产培训。与此同时, 学院还为所有新辅导员配齐了导师。导师由学院正副书记及老辅导员担任, 主要负责新辅导员的业务指导、教学和科研引导, 并且在分“导师”的过程中, 也有意识地按照新辅导员的特点分为“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党建研究”等几个方向, 导师通过定期与新辅导员交流业务、谈心和亲身示范的形式,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指导新辅导员熟悉业务、引导其树立牢固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推行这一模式, 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学生工作的学习与交流, 有利于打造专业化的党建、学工队伍, 增进学院学生工作业务水平, 有利于增强党建队伍的团结, 打造和谐团结的团队。

2 建立研究型党组织, 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在学科团队及学工队伍上

2.1 促进党建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将建设在学科团队上的党组织打造成党员先锋队

学院党委要重视科研团队党支部的建设, 党支书记既是党支部的负责人也是学科带头人。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 将党支部打造成为基层教学、科研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 在全院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在SARS攻关和抗禽流感肆虐期间, 华农兽医学院预防支部的党员科研团队充分显示了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 勇敢地战斗在非典溯源研究和抗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第一线, 为夺取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重大贡献。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副省长钟阳胜等领导先后来学院看望这支党员团队。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党组谭泽中书记、李小鲁副厅长先后来到华农兽医学院召开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现场调研会, 并赞扬了华农兽医学院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的做法。2003年预防医学党支部被评为省固本强基示范支部;2004年预防医学支部被评为先进支部;2007年, 兽医学院预防党支部在全省支部书记学习班上作“如何做好党支部书记”的经验介绍;2009年, 预防兽医学教学科研团队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2 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树立党员学科带头人优秀典型

华农兽医学院党委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师德文明建设、举行师德大讨论、组织演讲比赛等活动活跃了教工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由于党员学科带头人产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中还产生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四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师德建设标兵、南粤杰出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

2.3 组建党建研究团队, 探讨高校党建长效机制

为了加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兽医学院党委组建了党建研究团队, 对高校基层党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全国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方法, 为兽医学院党建研究确定了新方向和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创新了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此外, 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 提升党组织的理论水平, 学院还成立了党风党建研究会, 负责学院党建研究工作, 并由学院配套专门的党建工作研究经费, 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党建及管理论文的投稿, 对于成功发表的党建和学生管理工作论文, 由学院付版面费并配套相应奖励。

3 建立服务型党组织, 服务学科、服务师生、服务社会

3.1 坚持基层党建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

兽医学院党委始终认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的本职要求和根本任务。因此, 在坚持学院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 学院党委积极配合学院学科的发展, 将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党委工作的重心与主要立足点。各系的党支部在课题申请、成果申报、教学科研等方面都起到了沟通协调、领导组织作用, 在教师们申报课题和成果的时候, 党委都会主动找教师谈话并给予帮助。近年来, 兽医学院申请的课题级别和层次不断提升。2007年, 预防兽医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9年, 预防兽医系教学科研团队被评为教育部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3.2 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勤工助学等工作相结合

学院党委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就业问题以及由于就业产生的焦虑及心理问题, 抓住在毕业生中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这一关键, 把党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就业、心理工作相结合, 加强了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以及对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引导保健。为了减轻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 学院党委积极联系企业, 寻求与企业的合作。目前, 兽医学院共设立了旺大奖学金、正典学长助学金、富道——中牧奖学金等各种奖、助、贷学金达10多个, 大大减缓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经济压力。

3.3 服务社会疫病防控事业, 重视技术型研究成果向社会福利的转化

兽医学院立足于兽医专业技术性高、与实践结合力强的实际, 强化科研的投入产出意识, 积极探索、转化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科研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作为农业部批准可开展禽流感研究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 在预防兽医学系博士点首席专家辛朝安教授的领导下,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探索, 成功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9亚型和H5亚型灭活禽流感疫苗, 并已获农业部的正式生产文号。该疫苗在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福建、江西、云南、海南、山西等地使用, 有效地控制了禽流感的流行和疫情的扩大。其中申报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已初步通过国家新兽药证书评审, H5亚型禽流感灭活苗获得农业部批文, 这两项成果仅一年就创造利润1000多万元。禽流感疫苗的成功开发与推广应用, 在2004年春禽流感发生后, 对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人民币, 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养禽业的发展, 切实维护了广大养殖户的根本利益。

3.4 服务社会, 将高校党建与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相结合

兽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与服务性极强的学科, 充分地发挥学科优势可以有效的服务社会。从2004年起与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签订了帮教协议, 组织专家教授和学生党员志愿者向未成年犯传授养殖及动物疫病防治技能, 帮助他们刑满后自食其力。未管所的两名刑释人员在学院的帮助下, 办起了小规模的养鹅场, 一名刑释人员办起了自己的宠物店, 对此, 《南方都市报》、《南方农村报》、《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与五山街党工委签署了精神文明及党风廉政纪律教育、师德教育活动的协议, 将高校党建与社区党建紧密结合, 有效促进了学院党风党建工作的开展。2009年4月兽医学院被学校推荐为“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参评单位。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承担着重要的科研、教学任务。如何发挥二级学院党委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对于高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 华南农业大学二级学院党委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思路, 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并使今后开展党建工作的明晰思路有了实践的沃土。

关键词:服务社会,党务管理会,辅导员导师制

参考文献

[1]梁小伊.营造氛围、突出特色、推进学院基层党支部“固本强基”建设[J].科技创业, 2005, (4) :107-108.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探析 篇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不断完善,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也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治理结构出现了从“一元治理”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治理体系的演化。新社会组织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它包括三部分: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其中社会中介组织是主体。国外一般称这类组织为“非政府组织”或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新社会组织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新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面临着新的整合和调整。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大多数新社会组织成了无上级主管的“自由人”。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不能无上级,党员不能游离于党的组织之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探讨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社会组织发展对党的执政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建立在她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有效控制和对社会各个阶层政治诉求的高度整合的基础上。把党的组织建立在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的基层党建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制度安排,也是党对基层社会实施有效领导的基本方式。新社会组织的崛起和壮大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的生成是同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伴而生的,不断发展的新社会组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另一方面新社会组织的崛起是转型期我国政治生态中的新现象,对我国的政治体系和党的领导构成了深刻的冲击。多样化的新社会组织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种格局打破了执政党对中国社会的全面渗透和各种组织资源的绝对控制权,从而对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对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执政党的管理是主导性甚至是唯一性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政的管理逐渐从非公共事务领域退出,这样就需要增加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两个管理主体,与此同时也自然把新社会组织这个主体突现出来。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必将导致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壮大,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又引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根据俞可平的概括,随着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由公民社会组织独自行使或它们与党和政府一道行使的社会管理过程不再是统治,而是治理。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①党要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新社会组织的精英分子纳入自身的政治系统,并使得他们的利益在这个政治系统中得以直接伸张。②

(二)对党的政治整合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单位制的逐渐淡出,新社会组织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表达利益的重要单元。因此,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执政党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基层工作必须实现观念和体制上的转变,努力扩大党在基层的覆盖面,包括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组织的覆盖面两个方面。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渗透力应该是百分之百,而党组织的覆盖面就不必百分之百。必须以社区为着力点、以社会服务为导向,按照“有所建,有所不建”的原则来对新社会组织进行政治整合。以利益关怀、精神关怀、政治关怀、生活关怀来加强党在民间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从而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

(三)对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政党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政党面临着利益表达和精英聚集的功能被替代的挑战,政党面临着管理手段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的挑战等。中国共产党希望推动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希望它们能够承担一部分社会公共职能,以缓解全能政党的压力,又担心它们在自主性和独立性上走向极端,离执政党和政府愿望太远。这种双重性不可避免地使政府对新社会组织的监管在短时间内无法有序化,无序化的监管又会导致执政党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时处于夹缝之中举棋不定。如何适应并牵引这种转轨有序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③

(四)对党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对执政党来说,有效实现政治社会化是执政成效的重要内容。过去,政治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理论宣传和运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影响基层政治。④显然,这种“注入式”的政治社会化模式,与新社会组织的内在需求存在差异,也不符合党民主执政的要求。传统的政治宣传方式往往善于通过建立的党组织体系来进行。显然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方式还存在很大不足,关键是执政党要关注新社会组织的价值预期的实现问题,要通过体现执政党意志的法律、法规产生影响,要通过执政党的精英行为产生影响。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困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组织在我国逐步兴起,近年来呈加速的势头,如何将新社会组织纳入党的活动视野,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引导,努力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既不同于传统的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又不同于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因此这类组织的党建工作并无现成的经验可循,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难点与困境。

(一)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作用发挥缺少强势的行政依托。传统社会组织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其治理结构多沿袭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制和机制,政治性强、民间性弱,而党组织可以依托强势的行政组织,直接发挥其在组织内和体制内的政治核心作用。新社会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产生的,民间性强,这些非政府性或民间性、自发性的组织不代表政府的立场,不是政府或者国家的附属机构,这就决定了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定位和职能实现没有行政权力依托,缺少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新社会组织面广量大,种类复杂,甚至同一种类新社会组织的生成机制也有所不同。因此与传统社会组织单一的单位制党建相比,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更为复杂多样,决定其定位也各不相同。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功能定位模糊。《党章》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农村等领域的党组织有明确的定位,如“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保证监督”等,但对于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定位却不明确,理论指导不明晰,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开展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没有底气、缺乏信心。⑤实践中,人们对于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如何协调,党员在新社会组织中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等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党组织成员是企业领导层的行政下级,自身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党员很难发挥党的监督作用,这种关系的不顺严重阻碍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由于新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党组织的管理体系也存在相应问题。

(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难度较大。新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多而规模相对较小,员工流动性强,大多数管理比较松散,党员绝大多数是“流动党员”,再加上开展党建工作的力量薄弱,难以经常进行逐一的调查摸底,因而在这一领域到底分布多少党员也就难以掌握。已经建立了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负责人一般由中层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绝大多数是工薪阶层,“雇佣”色彩很浓,加之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组织生活。同时党组织学习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和有效性。绝大多数党组织开展教育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单调、枯燥,难以受到广大党员的欢迎。

(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要求与资源配置的不统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具体要求体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这个目标要求需要有充分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支持,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党建干部和党务工作者。但是,在现有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联合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处于松散性管理状态,党务工作者大多是兼职。由于新社会组织普遍以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为取向,业务管理工作繁重,很难有精力指导社会组织开展日常的党建活动,这使得党组织难以全面了解党员情况,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以落实,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和开展党员活动难以保证。⑥另外,可供选择的高素质党务干部很少,难以形成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机制的路径选择

新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新社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决定了新社会组织党建的有效发展对执政党建设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有效地开发与运作新社会组织党建的执政资源以及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明确职责,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保障。加强各级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机构力量,规范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工作机构职责。推动完善区县、社区(街道)和乡镇社会(综合)工作党委的职能,重点对基层综合党委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基本职能等出台指导性文件,构建上下对应、工作联动的新社会组织党建网络。通过认真抓好“班长工程”、扩大人才选聘范围、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努力构建能适应新社会组织特点的以支部书记、党群工作者和党建志愿者组成的人才队伍,使之成为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加强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管理和领导人才。把新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界别,在推荐各级各类代表和“评先树优”时,对其中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给予合理的比例分配。建立党务工作者经济待遇和解雇报告制度,新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书记享有与中层以上业务或管理人员同等的经济待遇,解雇党务干部,须事先向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说明原因,征求意见。

(二)分类管理,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大格局的机制保障。根据不同新社会组织的特点,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属业、属地管理相结合,探索社区党建、单位党建和行业党建“和谐共进”的新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性“大党建”的建设。专业性强、党员流动性强的新社会组织,可以属业管理为主;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强的新社会组织,应以社区管理为主,党组织隶属社区党组织。⑦充分发挥现有商业联合会、文联、社联、科协等联合组织的作用,对其积极扶持和政策引导,使其协助党承担起领导、管理、服务新社会组织的责任。这些联合组织可以建立党委,可以视情况管理若干有关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这些联合组织作为财政的预算单位,其党务干部和党务活动经费可以由财政列支。社区党组织要将这类新社会组织作为驻区单位纳入区域性“大党建”的管理范围,实现社区与新社会组织党建资源的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与合理配置。

(三)形成合力,探索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资源保障。新社会组织党建经费的特点是非制度性,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经费支撑脱离社会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大力改善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经费状况,为其正常开展工作和发挥有效的作用提供必要和稳定的经费保障是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必须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党建经费支持制度,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支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新社会组织要从管理费中列支部分资金,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各业务主管单位、行政挂靠单位有帮助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解决经费不足的义务。同时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活动阵地建设,整合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活动场所资源,使其成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阵地。开发建设适应新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载体和平台,增强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和白领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

(四)营造氛围,培育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文化保障。在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进程中,完善与精致的制度结构与体系安排固然重要,但积极主动地培育党建制度文化与党员党的意识,并使这种文化与意识内化为每个党员乃至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则更为重要。⑧在整个组织与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氛围,加强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新社会组织成员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认同度。要有效开发与整合新社会组织的各种社会资源与政治资源,营造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合力氛围与制度文化生态。可以借助工会的地位与职能开展党建工作,人员相互交叉任职、合作,以工会为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渗透力。

注释:

①③尹德慈:《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探求》2004年第3期。

②刘宗洪:《执政党建设的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8页。

④郭亚丁:《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民主执政方式》,《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

⑤束锦:《江苏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探索》2008年第2期。

⑥《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第2期。

⑦何庆明:《构建新社会组织党建统筹发展新格局》,《中国民政》2009年第3期。

⑧康晓强:《民间组织党建的双重发展路径》,《党政论坛》2008年第4期。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党建就是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4

党建就是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要加强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就要准确把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内涵。服务型党组织,就是以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及科学发展的党组织。其次也要把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中心工作。服务型党组织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创新,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管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再次要准确把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环节,优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机制,加强服务保障。要准确把握继承与创新、党内与党外、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之路。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5

(总第34期)

桔山基层组织建设办2008年10月9日

桔山街道以“三服务”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新形势的发展,桔山街道党工委坚持城市抓服务、农村抓致富的发展思路,积极树立“三服务”理念,即桔山街道党工委服务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不断推进桔山街道基层组织建设步伐。

街道党工委服务基层党组织,多办实事。一是发挥领导干部包保作用。街道领导干部每人都根据情况包一个经济弱村(或社区),针对软弱涣散村(或社区)实际情况,协调资金项目、开展集中整顿工作。同时协调包村(社区)部门、辖区单位与村(社区)的关系,解决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发挥下派干部作用。通过下派干部本身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牵动各种资源反哺农村、支援社区建设。

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搭建平台。桔山街道依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搭建平台,制定了《桔山街道农村党员智能工程培训规划》。通过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扩大扶持、搭建平台,构建农村党员服务网络,积极培养文化素质高、发展能力强的“智能”型农村党员。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农民党员的致富本领和帮带能力,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党员服务群众,活用载体。一是开展“五位一体”激励法争创“六

者”活动,调动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桔山街道在开展“五位一体”激励法活动中,把党员对群众的承诺整理后装订成册,并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来监督,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检查、验收、奖惩,促进了党内外民主发展,密切了党群关系。二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作用。为使在职党员在本职工作上和日常生活中都体现先进性,桔山街道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活动。全区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在职党员本着“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无私奉献在社区”的原则,既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主体教育管理,又接受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的协助管理监督。并根据年龄、职业、爱好特长、身体、家庭和工作等情况,自愿选择“十大员”岗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作用。

抄报:市党建办发:各总支、支部、办属各部门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6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市把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作为“大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各级党组织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工、青、妇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认真探讨,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在“带”和“建”上下功夫,层层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着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会组织覆盖面不够广、组建率不够高,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建立党建带“三建”新机制谈些自己的思考。

一、以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工青妇的思想建设,为工青妇把好政治方向

“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工作应该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牢牢把握工青妇组织的政治方向。一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工青妇组织的每一员,带领工青妇组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工青妇组织要在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教育和引导广大工人、团员、妇女深入开展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主题教育,不断增强他(她)们的政治意识。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青妇工作。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精髓,是新时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工青妇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三是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职工、团员、青年、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成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二、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工青妇的组织建设,使工青妇的基层组织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工青妇的基层组织是工青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得以巩固的重要基础。一是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工青妇的基层组织发展,指导和支持工青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做到“两个负责”,就是已建立党组织的单位,党组织负责建立工青妇组织,对未建立党组织的但具备建立工青妇组织条件的,上级党组织要负责建立工青妇组织,使工青妇组织不断完善和健全。二是工青妇组织要突出重点工作领域,在农村抓好镇、村两级青妇组织领导班子按期集中统一换届工作,配齐配强镇、村两级青妇组织领导班子,农村团支部书记要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城镇应加强社区青妇组织延伸,建立街道青妇工委,配备好团委书记、妇联主席;镇(街道)工会组织也应按期换届,配强配好工会领导班子。“两新”组织应加大团建、工建、妇建的力度,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两新”组织工青妇的领导班子。三是指导工青妇组织按照党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纪律和各项工作制度,使工青妇组织成员增强组织观念,成为有严明组织纪律,有严格工作规程,有严谨工作作风,有坚强战斗力的组织。四是党组织关心工青妇干部的成长。解决好工青妇干部的政治和工作待遇,并有计划地选派工青妇干部到党政岗位、上级机关或基层单位锻炼,加强工青妇干部的培养输送,使他们成为党的得力助手,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以党的队伍建设带动工青妇队伍建设,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工青妇组织是党员队伍的重要来源。工青妇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党员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各级党组织要把工青妇“推优”工作纳入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工青妇组织要把发展自身队伍作为“推优”的基础,并不断发展工会组织,发展工会会员,不断发展共青团员,加强妇女工作,不断壮大和扩大工青妇组织的队伍。我市职工48600多人、共青团员2万多人、有育龄妇女21.36万人,他们是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党组织要为工青妇创业搭建平台,扶持职工开展自主创新技术革新、扶持共青团和妇女创办实验基地,带动“工”字号、“青”字号、“妇”字号项目发展,大力开展“工人之家”、“文明窗口”、“五四红旗团支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妇女创业工程”和“女能手”、“女企业家”等活动,努力实现工青妇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工青妇的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同样,工青妇组织的作风建设也十分重要。一是各级党组织应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工青妇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二是工青妇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广大青年工人和妇女群众,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倡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忠诚老实的优良作风。四是坚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论是企业职工,共青团员还是家庭妇女,都应树立高尚人格、良好的风格、铮铮的骨格,在单位、在企业、在社会各个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共同维护工青妇组织的整体形象。

五、以党的事业带动工青妇的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工作新局面

工青妇组织作为党组织的延伸,一贯来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要继续指导工青妇组织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把工青妇的工作纳入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规划和目标管理,同时关心和支持工青妇组织依据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及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工青妇组织和组织里每一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在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工青妇组织也应主动将各自的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青年、妇女组织在联系和引导青年妇女以及工会组织服务工人等方面的作用,维护工人权益,努力开创“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阳春市委副书记)赵 才 勇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市把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作为“大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各级党组织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工、青、妇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认真探讨,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在“带”和“建”上下功夫,层层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着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会组织覆盖面不够广、组建率不够高,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建立党建带“三建”新机制谈些自己的思考。

一、以党的思想建设带动工青妇的思想建设,为工青妇把好政治方向

“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工作应该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牢牢把握工青妇组织的政治方向。一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工青妇组织的每一员,带领工青妇组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工青妇组织要在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教育和引导广大工人、团员、妇女深入开展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主题教育,不断增强他(她)们的政治意识。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青妇工作。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精髓,是新时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工青妇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三是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职工、团员、青年、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成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

二、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工青妇的组织建设,使工青妇的基层组织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工青妇的基层组织是工青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得以巩固的重要基础。一是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工青妇的基层组织发展,指导和支持工青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做到“两个负责”,就是已建立党组织的单位,党组织负责建立工青妇组织,对未建立党组织的但具备建立工青妇组织条件的,上级党组织要负责建立工青妇组织,使工青妇组织不断完善和健全。二是工青妇组织要突出重点工作领域,在农村抓好镇、村两级青妇组织领导班子按期集中统一换届工作,配齐配强镇、村两级青妇组织领导班子,农村团支部书记要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城镇应加强社区青妇组织延伸,建立街道青妇工委,配备好团委书记、妇联主席;镇(街道)工会组织也应按期换届,配强配好工会领导班子。“两新”组织应加大团建、工建、妇建的力度,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两新”组织工青妇的领导班子。三是指导工青妇组织按照党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纪律和各项工作制度,使工青妇组织成员增强组织观念,成为有严明组织纪律,有严格工作规程,有严谨工作作风,有坚强战斗力的组织。四是党组织关心工青妇干部的成长。解决好工青妇干部的政治和工作待遇,并有计划地选派工青妇干部到党政岗位、上级机关或基层单位锻炼,加强工青妇干部的培养输送,使他们成为党的得力助手,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三、以党的队伍建设带动工青妇队伍建设,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工青妇组织是党员队伍的重要来源。工青妇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党员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各级党组织要把工青妇“推优”工作纳入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工青妇组织要把发展自身队伍作为“推优”的基础,并不断发展工会组织,发展工会会员,不断发展共青团员,加强妇女工作,不断壮大和扩大工青妇组织的队伍。我市职工48600多人、共青团员2万多人、有育龄妇女21.36万人,他们是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党组织要为工青妇创业搭建平台,扶持职工开展自主创新技术革新、扶持共青团和妇女创办实验基地,带动“工”字号、“青”字号、“妇”字号项目发展,大力开展“工人之家”、“文明窗口”、“五四红旗团支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妇女创业工程”和“女能手”、“女企业家”等活动,努力实现工青妇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工青妇的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同样,工青妇组织的作风建设也十分重要。一是各级党组织应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工青妇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二是工青妇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广大青年工人和妇女群众,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倡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忠诚老实的优良作风。四是坚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论是企业职工,共青团员还是家庭妇女,都应树立高尚人格、良好的风格、铮铮的骨格,在单位、在企业、在社会各个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共同维护工青妇组织的整体形象。

五、以党的事业带动工青妇的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党建带团建、工建、妇建”工作新局面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7

“三型”党组织包括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三者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既是手段, 也是目标, 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学习型党组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和办法, 因为党是一个先进政党, 必须有党的正确的理论来武装。

(1)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的根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 是我们党优良的政治传统。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每当面临重要的历史关头或者要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党都善于通过学习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推动实践。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和组成部分, 是新形势下不断提升党支部在企业各项工作中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所亟须加强的重要工作。

(2)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组织建设的保证, 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执政党的定位, 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政党, “服务”是本质属性, 也是最重要的执政方式。十八大报告强调,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说明, 服务人民群众, 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鲜明标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密切联系群众不是停留在联系上, 而是为了更好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掌握民意,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3) 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创新是源头活水。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不能抱残守缺, 更不能僵化和止步不前。创新型党组织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机制机制, 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 使基层组织成为科学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2 建设“三型”党组织的具体路径

(1) 要兴勤学之风, 实现全方位推进, 着力夯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抓住核心主体, 从学习活动最重要的角色学习主体角度看, 学习是主体接纳、消化、理解、升华知识的主观性活动, 其展开尤其是效果与主体对学习的自觉程度密切相关。在全体党员中养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是学习活动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把握的向度。要突出解决好学习动力、学风、工学矛盾三个问题, 以共同愿景为基础, 以团队学习为重点, 构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网络。要抓住关键环节, 把建设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定要有“企业味”, 就是要依据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员素质提升的客观要求, 坚持“六看标准” (即看学习理念的先进性、看学习主体的自觉性、看学习内容的科学性、看学习方法的创新性、看学习目的的实践性、看学习机制的长效性) , 确保学习内容贴近实际、学习方法行之有效、学习成效跟踪检验。要抓住机制保证, 学习型党组织之“型”, 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学习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学习靠自觉, 也靠制度, 各级党组织要制定完备的学习制度, 建立健全学习管理制度、学习考核制度等长效机制, 通过“三会一课”、定期读书交流、专题知识竞赛、研讨会、交流会等多种平台和形式, 确保学习次数和学习时间, 提高理论水平, 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引导广大党员把解决影响个人和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终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凝聚力量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推动发展的过程。

(2) 要兴实干之风, 完善“大服务” (下转P73) (上接P71) 格局, 持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 “服务发展”不能空对空, 要紧密结合企业科学发展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 实打实、硬碰硬的做好服务, 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开展工作, 积极推动企业拓展发展思路, 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通过全面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 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 引导党员在破解生产经营难题、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落实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明显示范带动作用。要增强服务基层的能力, 要科学制订方案, 从方向引领、工作指导、考核评价等方面拓展服务型党组织功能;从党员管理、教育、帮扶和组织生活等方面拓展党组织服务党员功能;通过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充分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文化的时代基因, 凝聚发展合力;通过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党组织和党员活动场所, 为党员职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要增强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 “服务职工”是企业党组织的天职, 要严格落实群众路线, 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服务群众, 切实解决职工需求;党组织要把积极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职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要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有效落实党务公开, 使职工的意愿和主张得到充分表达, 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进一步提升服务满意度。

(3) 要兴尚能之风, 夯实创新基础, 持续深化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其建设过程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止, 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止, 创新型党组织的建设步伐就不能停止。确保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持续开展, 要坚持强化创新意识, 积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同步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举措;结合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 主动选择和确立创新课题, 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积极营造乐于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激发创新兴趣, 维护创新情感, 凝聚创新意志, 使创新成为广大党员、员工的自觉行为。要强化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由多种能力构成, 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 提升创新的综合能力, 需要两条途径即学习和实践, 因此要通过引导广大党员管理人员持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强化复合型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同时, 坚持不断地投入实践, 有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8

高校机关“三型”党组织党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校机关“三型”党组织建设是践行十八大精神的落脚点之一。“三型”目标的提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机关“三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推动机关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机关和谐;有利于增强高校机关党组织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升高校机关党组织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校机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1.机关党组织作为高校发展建设的中枢,建设“三型”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贯彻执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机关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党领导和执政的关键部位。机关党组织的党员思想觉悟高,知识丰富,学习、服务、创新意识较强,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机关党组织要发挥出机关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创先争优,做出表率。因此,要建设“三型”高校,必须首先建设好“三型”机关党组织。

2.机关党组织作为高校发展建设的先驱,建设“三型”机关党组织是高校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主线,统领和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也必然统领和贯穿于“三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建设“三型”机关党组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前提和基础,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又是建设“三型”机关党组织的内涵和体现。如果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丧失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如果不能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同样会失去发展动力。

3.机关党组织是高校发展建设的关键,建设“三型”机关党组织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努力学习,建设学习型的机关党组织;必须积极向服务型党组织转换,自觉认识、把握、运用党的建设和执政规律,更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建设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高校机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

1.加强学习是基础工作

建设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强调机关党员要善于进行团队学习,使学习成为机关党组织的一种内在要求,进而以学习力推动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力。要让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能自觉地将这种使命和责任转化为服务师生、提高效能的不竭动力。通过开展讲座、座谈会、读书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机关党员干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机关要建立健全学习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学习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应认真总结,树立学习典型,对于态度认真、学习效果良好的党员干部应予以表彰,对于敷衍了事、学习效果较差的党员干部应予以批评督促,从而加强对机关党员的监督约束。

2.服务师生是根本目的

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在思想认识上,机关党员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高校机关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由原来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全心全意地为学校发展和广大师生谋利益,不断强化每一个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增强高校机关党组织的反馈意识,学会倾听广大师生对已开展的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呼声,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服务工作体系,切实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发挥机关各支部和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先锋岗”等载体,有效改善工作作风,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打造和谐机关。

3.改革创新是动力源泉

构建机关“三型”党组织,要以创新为动力和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建设创新型机关党组织,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机关党员干部要将开拓创新作为一种责任履行,作为一种基本素质来培养,作为一种党性要求来坚持。要有自我超越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闯劲、不畏艰难的拼劲、百折不挠的韧劲、争先创优的干劲,在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大胆探索实践。要有敢于突破的胆气、不断攀登的锐气,以新的理念作支撑,以新知识新技能作基础,不断培养创新思维,磨砺创新勇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对于高校机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建議

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建设要打破原有的工作方式、办事程序,创造一种勤奋、高效、廉洁、崭新的工作环境,构建一个体现学习、服务、创新的机关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机关党组织革新意识逐渐增强,主动性逐渐提高,积极服务于广大师生,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机关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具体决策和实施方案的研讨中来,为高校的发展建言献策。面对新环境、新任务高校机关党组织必须要充分把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路子,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落后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勃勃生机。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三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春立,陈彦彦.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J].学术交流,2013,(3).

[2]李明忠.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的思考[J].达州新论,2013,(2).

[3]周俊.着力推进“三型”机关党组织建设[J].唯实·现代管理,2013,(2).

党建机制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 篇9

艺术学院范乾坤

摘要:优良的学风对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也是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对其他同学具有重要影响,在学风建设方面尤其如此。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仍有不足,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互动机制不畅。围绕大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互动,扎实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风建设;互动机制

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它是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主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使其成长为全面的人才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其行为表现在各方面对其他同学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在学风建设方面尤其如此。对高校学生党建来说,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其先进性更主要、更直接、更具体的体现。可以说,切实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扎实推进优良学风建设、进而促进整个学生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建立健全学生党员保持和发挥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研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探索两者的互动机制,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系统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并于次年初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进行了强调和部署。2010年5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回顾总结16号 1

文件下发以来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这些文件和会议所做出的部署和要求中,高校学生党建都包含在其中。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多年努力,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了显著的成绩,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不断加强,党支部和党员较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同时,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学生党员的入党后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有待加强。有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不一致,在被发展之前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而在“组织上入党”之后,往往积极上进的精神就有所减弱,政治学习和思想修养有所放松,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在学生中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未能真正地在“思想上入党”。

二是部分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低标准”现象。一些学生党员自省、自律观念不强,不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搞不清“不落后”与“先进”的区别,把自己视同于一般同学,不能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先进性。

三是学生党支部建设还存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多未建在班上,规模相对庞大且党员分散在多个班级,党支部难以全面了解每个党员的具体表现,造成党员教育管理困难;同时,有些党支部由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且变动性较大,因而对党建工作不够熟悉,影响了党支部的建设。

四是学生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性,吸引力和实际效果不强。目前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多为学习文件、听报告、参观革命纪念馆以及组织义务服务等,内容缺乏创新性,形式缺乏多样性,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和被动参观状态,很少引起主动思考和讨论,学生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2]。

五是目前党建工作组织结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学风建设的需要。各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高校规模扩大,同时伴随着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多的现状,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数量偏少,工作重心往往更多放在发展党员上,在党员的学习指导、创新能力培养发面做的工作较少。

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党支部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而关键是要结合高校和学生自身实际,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找到一种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找准

一个有效的抓手和切入点,并由此努力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互动的理论必然性

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的本质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中各成体系,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学生党建是学风建设的组织和政治保证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理论指导作用。党的理论教育和研究是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理论体系[3],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发展、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对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引领作用。学生党建工作一般由学校党委领导、校党委组织部牵头,基层党委、党支部负责组织实施,在低年级中建有党支部,班级建有党小组,在高年级班级中建有党支部,在学生宿舍、学生社团中一般也建有党支部或党小组,对于入党积极分子指定有专门的入党联系人,学生党建整个队伍组织结构严密,凝聚力强,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对于组织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二)学风建设是学生党建的抓手和依托

学风是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的综合反映,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4]。学风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受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落到实处,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风建设基本落脚点是班风、系风、院风以及校风的建设,学生党建的基本组织是党支部、党小组、班团组织建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等。依靠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学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学生党员凝聚起来,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争先创优,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学风建设应成为学生教育的主题,使学生党建工作有重点、有中心,继而实现相衔接。

三、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互动的实现途径探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不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成长培养面临一种

全新的环境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同时,正在进行社会转型的当今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相互交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多元化。所有这些都对大学生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影响到学风建设。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勇于和善于创新,紧密结合优良学风建设这一长期根本性工作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反过来带动和促进学风建设以及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是规范和严格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将其在学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重点考察内容。在吸收党员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程序。在考察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要明确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其在学风方面的表现作为考察的重点内容,比如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出现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三次且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资格且一年内不得再被推荐,学习成绩达不到良好的不予发展。

二是完善机制措施,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并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突出学生党员在学习风气、学习成绩方面的先进性要求,使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之间建立有形而明确的联系,保证党员较好地发挥先进性作用。为此,要实行以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评价中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上级评价相结合、党组织评价与学生代表评价相结合。通过考核评比和表彰促进学生党组织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三是拓展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的渠道,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大学生党员兼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在参与学风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通过各党支部、党员工作站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党员在参与学习学风评比、创建优良学风集体和宿舍学习氛围等学风建设活动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及时树立优秀典型并进行宣传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优良学风建设。要扎实实施并完善党建带团建制度,以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带动团支部和周围同学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是建立学生党员奖惩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为建设优良学风做表率。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更应当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处处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追求进步、积极向上,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形成良好的学风,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养较差,发生违[5]

反校规校纪包括在学风建设方面出现违纪现象,在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的同时加重处理,并按照《党章》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做到奖罚分明、决不姑息。

五是强化对学生党员在学风方面表现的督察,进行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情况自述及测评,接受组织和同学监督。强化对学生党员等骨干(包括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在上课出勤、宿舍生活和遵守考纪等方面的监督考察,并将此与学生奖惩、组织发展、评优等挂钩,并努力实现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促使学生党员等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并在同学中进一步营造勤奋学习、勇于创新、遵规守纪、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制定和实施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情况自述及测评制度,突出群众监督,强化党员意识,自觉严格自我要求。

总之,学生党建与学风建设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抓好学生党建、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可以有力地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抓好学风建设,又可以使学生党建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在实处。抓好了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并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条件和贯穿学生教育管理的永恒主题,围绕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正是一个有力的、可以长期实行的抓手。

参考文献:

[1] 薛玲,刘艳红.大学生党员一帮一结对形式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09,(1):22.[2] 单联娟.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淡薄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5):61-62.[3] 李登丰.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10):36-38.[4] 李雪松.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0

上一篇:2024年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懂得感恩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