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精选13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1

过去几个星期,我们班断断续续的看完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少年和家人、动物园里的动物搭乘一艘前往加拿大的货船,不幸遭遇暴风雨,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在海上漂流,途中遇上种.种困难,最后在墨西哥获救的故事。大家看完,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是一部冒险类的电影。它教给我们许多道理。在遇到极端情况时,一定要像主角派那样,勇敢、机制、沉着、冷静,坚定活下去的信念,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这是从情感、从心的方面得出的结论。但是,如果从更理性的方面来看,就完全不一样的了。成年派讲述的故事,虽然引人入胜,最符合电影名称,但仍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一只老虎每天要吃4公斤肉,派哪来的一吨鱼肉可以给老虎?派说老虎是游泳健将,那饥饿时它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干掉木筏上的派,而不用眼巴巴的看着他。少年派讲给日本人的故事二更加漏洞百出,而且两个故事都无法说明沉船的原因。

这明显说明,两个故事都不是真相。于是更有高人推断故事三,这个故事更加真实,同时更加残酷。派就是老虎;而在小艇上的不是动物,不是厨子等人,其实就是派的一家。派的哥哥拉维是个务实派,他认为在生存面前,道德、信仰和伦理都在其次。于是做出了吃人、用人肉当鱼饵等事情。派的母亲不愿意放弃宗教,于是与拉维发生了冲突,最终被拉维所杀。母猩猩代表了母亲的形象,鬣狗代表了拉维的形象。电影中有老虎一跃而出杀掉鬣狗的情节,这其实象征着派在目睹了种.种人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后,迫于生存压力,终于突破道德底线,杀死了拉维。老虎代表着派内心深处的兽性,即动物的本性。而片中说到的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派就不可能活下去。这也说明了正是人内心的动物本性,在危难关头支撑派生存下去。导演李安也借此嘲笑了宗教,因为真正使派活下去的,不是他信奉的三个宗教,而正是不被任何宗教所允许的杀人、吃人。在灾难面前,祈祷是没有用的,只有“务实”,才能拯救你。这才是该电影的深层含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仅只是一篇讲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影片,它更解释了生存与道德、伦理,人的人性与兽性的关系。看完让人惊讶、怀疑、恐惧、释然的同时,又回味无穷,对人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谢编剧和导演对故事的精妙阐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2

关键词:场面,转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一、场面与转场“场面是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在电影中一般以时间或地点的转换为划分标准, 即在同一时间或地点中展示的内容为一个场面。随着时间、地点的变换以及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变化, 场面也就不断地转换。”[1]一部电影的设置是由不同的镜头组成多个片段, 再由片段组成场面, 然后组成段落, 最后完成一部整体的故事。在不同镜头, 不同段落, 不同场面, 不同段落之间的顺畅连接和过渡, 涉及时空的变换, 必须通过转场来表现。所以, 电影的转场就是时空的转换, 运用语言、音乐、音响、人物动作或者景物镜头等实现场面之间的转换, 把不同的场面分隔开来, 同时可以有条理的把不同的场面连贯起来, 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清晰, 逻辑性更强。在电影转场的方式中, 常用的有淡入淡出、叠化、主体相似性等。随着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转场技巧在常用的方式基础上, 加入先进技术的因素, 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本文以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使用的转场方式为例, 分析并展示现代数字技术给观者带来的影像奇观。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中几种主要的转场应用。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通过现代三维影像技术与剧情的完美结合, 不仅获得了票房大卖, 而且凭借此片荣膺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配乐奖4项奖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运用了各种浩大的场面, 把少年派虚实虚幻的旅程展现给观众。影片中, 静谧浩瀚的蓝色大海、狂风暴雨中汹涌的海浪、夜晚水母发出的粼粼荧光、飞翔的鱼、漫山遍野的狐獴……各种布局以及色彩的使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影片种种浩大场面之间, 运用相似性、淡入淡出等转场技巧, 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三维影像技术, 不仅让观众清晰地看到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而且更符合观众的观影心理, 达到与观众的共鸣。以下总结了影片中几种主要的转场方式: (一) 语言的运用一种是语言先入, 用声音引起观看者的注意力, 继而顺畅的转接声音所发生的场面。在影片开头, 用了四分钟展现神秘的大自然及悠闲自得的动物, 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渲染了神圣的氛围。接着出现谈话的声音, 讲述一只逃跑的蜥蜴, 画面自然的切换, 出现影片的主角派及前来采访的作家, 并开始了故事的讲述。另一种是声音的解说, 直接、明了的叙述事实。影片中近半个小时主角和作家的对话, 回忆主角父亲, 主角的出生, 以及主角童年、少年的逐步成长过程, 再到由主角名字引起的冲突, 再到主角一家人决定出海。回忆中穿插现实情境, 现实场景与回忆场景自然转换, 同时保证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整体感。 (二) 画面的相似性影片中童年派听母亲讲述关于宗教的故事, 晚上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偷看女神嘴里的灿烂星河, 然后从星河转换到现实中燃放河灯。随后又从黑夜河面, 镜头上扬, 映入眼帘的是繁星满天, 斗转星移, 黑夜的星空自然切换为到晴朗的白日, 蓝天下面有主角大山里的亲戚, 也有了主角偷喝圣水的教堂, 自然地过渡到与基督教结缘的经历。用夜晚的星空银河与夜晚河灯满河的相似性, 与同一片星空的黑夜与白昼的变换, 顺畅地展现了主角小时候与宗教结缘的经历。这种利用上下镜头中主体的相同或相似性和在色彩、构图、光影、运动方向等画面造型因素所具有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可以减少视觉变动元素, 使观众的思维不因镜头的切换而受干扰, 造型因素的变化符合观众逐步感知事物的规律。[2]把观众顺理成章地从一个场景带人另外的场景, 完成时空的完美转换。 (三) 叠化叠化就是在前一镜头逐渐模糊、淡去的消失的过程中, 后一镜头同时逐渐清晰。依照这种过程所占的时间长短, “化”有快化、慢化之分。在影片中, 多次用到了叠化的转场方法来表现回忆。例如, 在主角与作家在公园的长凳上面坐着回忆当年轮船出事的时候, 公园长凳的镜头逐渐模糊淡去, 蓝色地球表面的宏大场面逐渐清晰, 并采用了主体停留的技巧, 连接了轮船遭遇海上雷雨风暴的情景, 也预示着主角即将面临的危险。“化”有很多用途, 可以用于时间的转换, 表示时间的消逝, 也用于表现梦幻、想象、回忆等插叙、回叙场合, 同时表现景物变幻莫测、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种也表现为多画面的形式, 就是在同一屏幕上面, 出现同一主体不同故事并肩前进, 可以压缩故事场景。常用的方式有屏幕竖向分隔和横向分隔两种。而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影片中, 当回忆道主角坐在自制的救生筏上面制定生存计划时, 使用了主角形象一直以同一画面保持在屏幕前端, 背后几组画面同步进行, 把主角制定的各种计划压缩到很短的时间。画面重叠但互不相扰, 既在短时间内展现了长时间的故事, 又把镜头巧妙地衔接起来, 给观者呈现了主角为了生存积极的计划及实施的尝试。 (四) 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是前一画面由明转暗逐渐隐去, 一个镜头光度由零点逐渐到正常的强度, 画面由暗转明, 逐渐显现的转场过程。“淡出”、“淡入”也有快慢、长短之分, 甚至还可能在中间加上一段黑画面, 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缓淡”。在影片中, 这种转场方式使用比较频繁。如主角所乘坐的轮船在海上遇险的紧急夜晚, 主角和几只动物逃上了救生艇, 在极其恶劣的天气下等待着黑夜的过去, 黎明的到来。在展现由黑夜到黎明的过程中, 加入了一段黑画面, 不仅符合了观众的心理, 同时也暗含了痛苦黑夜的漫长。特别在之后海上漂流的漫长黑夜等待里, 多次使用这一手法, 加入了一段黑画面, 并且突出展示了清晨的曙光突破黎明前的黑暗, 普照大海, 给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139国内统一刊号:CN23-1094/I定价:8.00元

参考文献

[1]《电影艺术词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第156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3

二、场景设计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应用

1.布局

一个优秀的绘画作品,其构图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场景设计中构图布局亦是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一个场景的格局可以反映出事件发生的年代和地点,增强视觉真实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艺术满足感。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具有极强的视觉因素,用浩瀚的海洋平线构图法,突出蓝色,电影中作为影片的主体——对派的奇幻漂流作了反复的强调和细致的渲染,画面中宏阔的占主体的大海和显得微不足道的人形成了强烈对比,大海的无限延伸感让人变得渺小无助,象征着故事主角的宗教思想——天和人的关系:有动物在的时候,人在何方,人在的时候,那满船的动物又飘向何地。这也是对当代宗教问题的揭示和反思。除此之外,少年派在开始漂流之旅和动物作斗争时,整个场景设计营造了汪洋大海中疏离、冷僻、孤独的气氛,给人一种空洞、茫然的感觉。在艳美中展现凄凉,在这虚实虚幻中,激发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的思考。

2.色彩

在电影中,色彩为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表现故事发展情景和故事内容服务,它主要是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运用色彩叙事,突出主题、塑造人物、丰富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每一幕场景的色彩都根据剧情的主调子进行设计和安排。影片或喜或悲的情感都在色调中体现,运用恰当的色彩如同一种优美的音乐旋律可以打动观众的心扉。在绘画中,色彩的表现可以传达情意,在影片中也是如此。影片中以灰色调子为主表现出的雷电交加、电闪雷鸣,少年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整个灰色的调子让观众也身临其境,整个场面描绘得残酷而生动。这种色调传递的感情、表达的情绪让观众感同身受;暴风雨过后,一片宁静悠远的暖调子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蓝蓝的天空,波光粼粼的大海,夜晚水母发出的荧光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人在丰富的场景变换中,观众被打动的同时更容易产生共鸣。

3.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人们看到景物后即会产生与自身情绪和心境一致的联想和心理反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飞翔的鱼、凌空而起的鲸、满山遍野的小狐獴等等以其不同的形象语汇,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信息,给人们不同的美的享受。景物的象征性、含义性和隐喻性能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心理刺激力量,由人及景或由景及人,在镜头画面中能引发出复杂的思绪和不同的想象,甚至化出演员表演所无法替代的更深邃的电影语言内容。

三、结语

影视是视觉的艺术,优秀的电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能够带给观众或美好或刺激的视觉享受。在电影中,场景设计就是将文学形象转换为视觉形象。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场景设计在丰富的场景空间中,最快地、最准确地传达出信息、突出主题,使参与者能感受到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沉浸其中。从虚幻穿越真实的电影之旅中,想必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众不同的魅力。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般能够点亮心境和触发回味的电影想必可以成为经典。

1、吕志昌.影视美术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4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和一只老虎的故事,先是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派从小生活在印度,父亲经营一家动物园,后沮来全家坐船豫迁楚往果加拿大叉撤,氟与他啦们钟同船隅的还有动物亿园里脖的一疥些铀动物,腥因堵为父亲朗打蜒算跨把告它稽们趁机屉以链高价卖挫掉。然而衷船中镭途披沉没沙,派的粒家人全部统遇难。最难只萌有嘱派刀和一弊只名叫理乱查德·帕横克的孟加拉断虎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与其放弃希望,还不如放手一搏,也比放弃希望好几百倍。另外我也学会了怎么样能在大海上生存。第一:可以吃鱼肉(生的也可以),并且不让自己没事干,但不要太消耗体力,因为以后可能还有许多困难呢。第二:千万不要喝海水,因为一方面喝海水会让你生病,另一方面喝海水会让你越喝越渴,所以千万不要喝海水,如果喝了,就等于送死。

另外这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如何训虎这个场面,让我既害怕又觉得很好玩Www.GuaZe.Com瓜泽网。心想,如果老虎扑过来怎么办?心里有一个声音回答:少年派肯定会二话不说,直接跳入海水里啊!同时又有一个声音说:老虎会游泳啊,即使跳到海水里也不行啊!我的心越来越紧张,到了最后少年毫发未伤的回到救生艇上后,我的揪着的心才平静了下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5

在正题来临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是相当棒的..3D效果的确是不错的..但当我看完这部片时,我苦苦思索了一晚上,我觉得剧情是更加的吸引人。

而我想也出了第3层结果。我认为派的前两个故事都是为了遮掩真实罢了。

我认为此剧的第一层便是指老虎和派的故事.。 但我觉得这个故事根本就是派编出的。 在食人岛上.有数以万计的狐獴,而且它们还会上树 .其实这好像不科学的。 狐獴是很警觉的动物,不会那么呆的..而且狐獴一般是50个一起的.. 相对于上树 ,它们更擅长于打洞。 所以派没见过狐獴,他是乱编的。

第二层便是由派所说的斑马是水手,鬣狗是厨师,猩猩是派的妈妈,老虎是派自己也可以认为是派自己的内心欲望。.水手因为跳下来时脚受伤需要治疗,但厨师治疗不慎将水手杀死,后来他便开始吃水手的肉,而素食主义者的母亲在愤怒情况打了厨师一巴掌。也导致厨师将派的母亲杀死。而厨师因为心里内疚被是老虎的派杀死。 这是由派所说出的第二个故事。 但我认为这也是他编的。

因为厨师并不是那种会内疚的人,如果像派所说厨师因为内疚而被他杀死。我认为在厨师在生存的欲望下,也是不可能让派杀死的,厨师绝不是个心软的人,所以我觉得还是第三层可能比较符合。

我分析出的第三层是 鬣狗是派的哥哥——拉维 斑马是派的父亲 猩猩是派的母亲

大家都知道派的父亲是个瘸子,所以正中斑马。而从大船上跳下使腿严重化,急需治疗。如同前面一样派的哥哥拉维帮他父亲治疗,治疗不慎而致父亲死去。 派的妈妈也从海上漂了过来。在相处几天后,拉维因为饥饿而开始吃他父亲的肉。母亲痛心疾首所以打了拉维一巴掌,拉维也因为漂泊海上,饥饿和吃了父亲的肉诱发出内心的疯狂,和母亲扭打一块。将母亲杀死。 拉维内心痛苦又内疚,所以让派杀死。

影片中有一幕是派和老虎作斗争,其实就是派和自己内心的欲望作斗争。他用肉使老虎臣服。所以他吃了他家人的肉以平息自己。

还有一幕是派在海上漂泊时遇上了暴风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老虎的害怕。是因为派内心的欲望让派无法面对上帝。而也是派最后精神上的挣扎,因为经过这轮挣扎,他要吃他母亲的肉了。(至于为什么是母亲后面会提到)

而当派登上了食人岛时,其实大家仔细看便会发现食人岛是个女人躺着的形状。 地面上那些派一上岸就吃的茎叶,我觉得像极了人的血脉。 也就是说派在吃他的母亲。晚上的时候,派吃到他母亲牙齿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的癫狂。但派还是为了生存而留下了母亲一部分的肉和血(也就是第一个故事里的那些肉和水)。 再将他母亲的尸体扔下海岸,我也记得是海洋里面有镜头提示出他母亲最后被鲨鱼分尸。所以解释了为什么是吃母亲。

至于派为什么要在树上绑上绳子。我朋友认为派奸了他母亲的尸体,- -!好吧,因为他发现派上岸后,他雄起了,而绳子绑在树枝上的样子就像极了那个什么的样子...我不多说,大家应该懂的。他应该有点恋母情结吧,毕竟他在海下看到的人不是那个跳舞的女孩——阿南蒂。而是他母亲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6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电影,感触颇深。一名被称为“派(π)”的印度少年,随着全家去远方寻找美好的幸福生活,但在航海的途中却遭遇海难,全船人及运载的动物无一幸免,而派却与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们一起在茫茫的大海上经历了一系列惊险离奇、扣人心弦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派坚强的毅力和勇气让我深深感动。我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能像派那样不放弃,最终取得成功吗?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个星期天,老师要我认真做一份手抄报去参加评比,我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想了整整一上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过了一会,我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哼,老师凭什么偏要让我做这么难的手抄报,我又做不好!”我越想越委屈,“反正做不好,不如放弃吧!”我放下笔,欢天喜地地跑去看电视了。后来,参加评比的同学都拿了奖,我看着都眼红。现在想来,和派一比,真有点自惭形秽!有句歌词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是当时我也不轻言放弃,努力想办法完成手抄报,那么领奖台上的那其中一张奖状也许就是我的。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真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选择放弃,以坚强的毅力去不懈努力,奇迹就会发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特性分析 篇7

1《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套层结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采用了套层结构,外层是成年后的派向小说家讲述之前的故事,而内层则是具体的故事情节,夹层中的是派的画外音。影片的魅力在于当人们还在质疑那只奇怪老虎形象的时候,派讲述了第二个故事,水手、厨师、妈妈和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中,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老虎和派自己。一个是善良的少年,一个是凶猛的野兽,很难将两个不同的性格的动物从内心结合在一起,导演李安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他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观众。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要遵守社会的规则,当我们渴望自由,渴望不被束缚的时候,是不是在我们的心中也有这样一只孟加拉虎,他兽性,血腥,违背常规的自己,试图冲破内心道德的囚笼。

2 现实与虚幻,镜像与自我中的人性与兽性

其实少年派的形象与李安的成长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灵敏的少年,有着自己对于成长的思考和困惑。派认为动物是可以和人成为朋友的,在与老虎的第一次接触中,派被父亲制止了,后者拿一只羊做了一个试验来证明其话语的正确性。而导演李安在成长中父亲告诉他做人要现实,电影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但是李安却执着于对于电影的幻觉,用电影的幻觉来寻找世界的真相。《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用老虎这个意象隐喻现实世界的残酷和内心世界的恐惧,老虎的存在让派这个在海上无所适从的少年保持着一种警觉,这种警觉是让派活下去的动力。派曾经想过杀死老虎,但如果老虎死了派也将会处于饥饿与孤独中难以独存,一个来自多神国家的少年在与老虎的相处中成长和蜕变。

少年派第一次见到老虎是派去给老虎喂食,他坚信老虎是有灵魂可以交流的。这一次见面为后面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父亲以羊饲虎的试验则揭示了老虎凶残血腥的一面。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故事有两个结尾,而作家说他更喜欢第一个结尾。老虎与派在船上共同生活了227天,从相互对抗到他们相互依存,可是在最后到达彼岸马上就要获得新生的时候老虎却头也不回地走入了森林。老虎毕竟没有人性,他不会如我们期待的一样回头看派一眼,所以派在接受调查的时候,讲述了水手、厨师、妈妈和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更能让人接受。人在绝境中为了生存而丧失了其原有的善良的一面,失去人性变为兽性是人在绝境中的生存的本能,老虎变成了派的生存欲望的体现,而老虎在最后的离开也象征着兽性离开派,派又回到了其人性的一面。把一个杀戮和复仇故事转化成一个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以及少年和老虎的友谊故事。探讨的是人如何战胜恐惧,战胜自我,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影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少年派与哥哥打赌去喝教堂的水时,神父问他,你确定你口渴,少年派回答确定。其实这句话中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少年派口渴,一方面口渴是老虎的本名,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少年派和老虎本就是合二为一的。如果第一个故事是真的那么第二个故事肯定就是假的,反之亦然。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而存在两种不同的状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虎是少年派内心的缩影。少年派内心本是善良的,因此他躲在船的角落里,当他看到妈妈被杀死时激起了内心的愤怒,因此杀死了厨师。这也是为什么老虎在豺狼杀死猩猩的时候没有出现而在吃斑马的时候老虎冲出来杀死豺狼。人性与兽性在这一刻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影片的最后老虎跃上海滩不顾少年派而独自跑入森林中。因为派回归了人类社会必将受到社会的规则的约束,从而其回归了他本身的人性而失去了其内心的兽性。当讲第一个故事时成年派没有流泪,是其人性的体现,而当成年派讲述第二个故事却流了泪,是其兽性的体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兽性始终存在于人性之中。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无数的考验和诱惑,内心也由此而分裂成阴暗与光明、争斗与放下的两面。每一个诱惑和考验就像一个森林的入口,到底选择不回头地走进去还是在瘫软在沙滩上的时候便被人救走?李安在电影中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寻求答案。在他的电影中,那些主要的人物都是一群不合时宜的人,被社会伦理与秩序利益所囚禁,但同时又极端地向往自由,不断挣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奇幻冒险与灾难复仇的商业外衣之下,包裹了宗教的力量,把人物关系缩小到一个人的两面中来。其实,所有人际关系归结起来也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就是说服自己如何与世界和他人相处。李安的电影中一直都充斥着这样的角色,例如在影片《色戒》中,风度而又冷漠的易先生,在与王佳芝的激情中展现了其兽性的一面,疯狂而又带有残忍。人性与兽性一直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之中,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兽性让派得以活了下来,而作为少年派内心的老虎形象重归森林,成年派的泪水是对其内心最为原始的兽性的感伤和缅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被社会的力量所驯服,到底该如何抉择,其实最后两个故事的结局都一样,派最终都活在现实的社会中。

在影片中,老虎无疑是兽性的代表。派说,我可以吃饼干,上帝让老虎吃肉。为了生存,为了自己不被吃掉,少年派于是为老虎抓鱼。这是少年派为老虎抓鱼,其实也是为自己抓鱼。信奉宗教的派不是吃肉的,在他讲述故事的时候他也说我是吃素的,可是为了生存他不得以开始吃肉。少年派与老虎争抢大鱼,最后他把大鱼肉放在自己的嘴里认真地吃起来,他开始为了活下去而把人性让位于兽性,这也是人性和兽性共存的一个转折点。

派尝试着要驯化老虎,但是最后却是与老虎共存。于是派不再在小筏子上生活而是与老虎生活在了同一个船上,这也就隐喻着内心一处留给了人性一处留给了兽性,二者是可以共存而不矛盾的。

3 自我剖析下的导演李安

对于导演李安个人而言,他始终处于剖析和自我剖析之中。就像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大致提到的一样,每拍一部电影都是完全把自己放进去,很喜欢这样,但同时又非常恐惧,因为不能忍受自己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正是他这种以人性深处为导向的创作理念的贯彻执行,才有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成功。他用他的“兽性”,在这个社会的大规则下,用电影的幻觉给观众提供了独特的想象和价值观,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自我,去探究真正的自我。

李安在拍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老虎在现实中不过是一只没有思想的动物,而在影片中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成年派的回忆之中,老虎帕克一直留在其记忆的深处,不曾忘却。每个人都会有兽性的情节,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只孟加拉虎,散发着原始的野性。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多,社会的规则将那只叫帕克的孟加拉虎掩藏在了内心的深处。

不得不感叹导演李安的功力以及对于人性与兽性的剖析。人的本能是生存下去,当人处于绝境之中时才会明白人的渺小和自然的浩瀚。人性使派是一个善良,信奉宗教的好人,而在绝境中为了生存他又迸发出狂野的兽性而杀死厨师,幻化成一直凶猛的孟加拉虎。派已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代表,而是整个人类群体的代表。正如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的不朽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性都是两面的,而两两相对的人性本质又是调和的。人性与兽性就像人的手的正反面一样,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手背,有时候又是手心,其实只不过是手的正反面而已。

4 结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8

这次参加观影的影片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不知道为什么,初次看到电一影的名字,然我联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和《彼得·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两者某些方面的融合。一方面展现出海上漂流的痛苦与艰辛,一方面又给予我们美丽梦幻的少年奇遇。

这部电一影美轮美奂的特效制作绝对可以与《阿凡达》相媲美,堪称视觉盛宴。在有限的时间里,影片展现出大海的所有姿态,海上风暴的壮观,闪电击破长空的壮丽,清澈如小溪般宁静的画面,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浮现到眼前。海对于人的吸引不仅仅在于那无穷的力量,还 在于无法丈量的神秘感。关于海洋的神秘感,导演用纪录片式展现了“飞鱼群”、“追捕飞鱼的鱼群”“目前尚未灭绝的海豚群”,各种各样的鱼类都友情客串了一把。关于海洋的美丽,导演用色彩绚丽又一精一美的画面为观众展现了“唯美通透的水母群”、“带着亮光在水中游弋的鲸鱼”还 有那个“派想起母亲的夜晚”。那个前面带亮光的深海鱼,把我一下子带入了童年的回忆,记不得它名字,感觉因该是在《机器猫》中认识的。对于海的描绘,导演做到了极致。海疯狂的一面让派失去了一切,海静宁又神秘的一面让派安一抚一着派。避免喧宾夺主,突出老虎,导演对于海上霸主鲨鱼的描绘总是淡淡一笔。

观影结束后思考影片所带来的感受,大概有几点:一、人生需要导师。在剧中派的父亲就是这位导师,1、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派老虎是不可以做朋友的,它保障了派的生命。2、他告诉派要理一性一的信仰宗教,并影响了他一生;二、生活需要信仰。导演在片中展示了多种宗教,没有比较也没有传播,只是展现信仰对一个人的支撑。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带给人们许多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面对灾难的力量,对自我道德的约束力。盲目信奉和无信仰都不可取。3、有陪伴。敌人会帮助你成长,有时候他们又是亦敌亦友。我们无法清楚的划分这条界线,但是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去他们,我们就完全失去了社会的功能。就像影片结束部分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他把动物角色都人物化。动物在船上展现的都可以在人的身上找到缩影。在船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从某种程度上瑞查的帕克“老虎”,已经充当了“社会人”的角色,派跟它讲话,试着去训练它和它做朋友等……4、不要绝望。人生中的沉沉浮浮都是考验,只要不绝望,都会看到第二天的一阳一光。派就是坚定这个信念才活了下来。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片中提到的“食人岛”,就是派开始认为的福岛,在白天给予恩赐,在晚上都会收回。得到的,都要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安逸带来的只有孤独,所以,上路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9

这个故事有很多个版本,而真相也是人们苦苦寻找的。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隐喻,暗讽,场景的变换...

真相是什么,它时刻在突破你的底线。

所谓的宗教,理性,信仰,哲学,生而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切的一切揉杂一起,在生存面前都显得如此轻描淡写...

被观众挖掘出的三个故事,有的荒诞不经,有的漏洞百出,而最接近真相的那个故事却没有人敢轻易窥探...

读后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没有真相,只有不停告别

因为你也没有能力保证可以守住最后的底线,而且还可以活着离开那片寂静无声的海面!

一个少年和一只一天吃四公斤鲜肉的老虎在海上相依为命227天?

恶厨师,佛教徒,母亲,派,为生存的殊死斗争?

爸爸,妈妈,哥哥拉维和恋人阿南达,亲人之间的相爱相杀,为了活着吃母亲的肉?

派说你喜欢哪个故事?而不是你相信那个故事...

最后的最后,真相可能不重要,邪恶和善良在生存的考验下,兽性,本能,本我,非理性,务实,感性,浮出水面

……如果你是派,又会作何选择?在灾难恐惧阴暗下能否自我救赎与自己和解?

绝望是沉沉的黑暗,光进不来也出不去。为了不陷入绝境,一个人在非理智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

放下所有记忆,不得已和伤痛。

但有一个遗憾是确定无疑的:他从来没能好好告别。

老虎最后走向丛林和派告别,人的兽性离开,纯真的少年继续生活。

值得追溯的东西很多,值得探寻的细节很多,值得遗忘的未知也很多。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900字 篇10

不错,在少年派和老虎什么吃的都没有、一度陷入绝境的时候,是毗湿奴(印度教中维护宇宙的神)化身为鱼来救他,天上像下雨一样飞来无数的鱼使他活了下来。可是这毕竟是神话,作为无神论者,我坚信使少年派活下来的原因,是那只随时要吃他的老虎理查德。帕克。正是身处这种险境,使得他从来不敢懈怠,不敢追求舒适,只能不停地使用自己的智慧,不停地劳作,生命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所以他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坚持两百多天活下来了。假如没有这只老虎,或是这只老虎不随时想吃他,凭着救生艇上储备的食物和淡水,他可以每天静静地躺着不用那么劳累,不用那么紧张,那么也许他不会死于饥渴,但绝对会死于孤寂和绝望,死于四肢无力和身体各种功能的退化。这就是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原文是这样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能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这样以后才明白,因为忧患而生存发展,因为安乐而灭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用于治国或社会发发展上,事例不胜枚举。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重新打败吴国;明朝李自成进北京后因享乐腐化而灭亡。这两个故事都是大家熟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典型事例。可以说历代王朝的兴衰都遵循着这个规律。所以今天党中央把反腐倡廉提高到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进行,这样的忧患意识是正确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也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美国阿拉斯加动物园中的鹿苑里就有一件发人深思的事。这个鹿苑的鹿常常被狼吃掉,人们就捕杀了大批的狼。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鹿在减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原来有狼的追逐,鹿就会奔跑,因而体格健壮,生命力强。现在,狼没有了,鹿缺少了忧患,只顾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体质严重下降,结果没有死于狼的威胁,死于自己的享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11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畅销700万册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派的16岁少年,在一次轮船失事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泊浩海侥幸求生的故事。一个16岁的少年,一艘救生艇,加上一只饥肠辘辘的老虎,要在无涯苦海上漂泊227天,并幸运地生存下来,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命题。而生命的奇观就是这样在绝地中怒放,留下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

为了这个叫派的生命奇观,李安非常耐心地用了30分钟来做铺垫。从他的父亲到他的出生,从他童年到他的少年,从他父亲那个浪漫的法国泳池到“小便”的由来,又从关于“小便”的种种嘲辱中得以奋发,凭借他过人的智商将那些曾经嘲弄的目光一一俘虏。总之影片半小时后,即派伤感地随父母登上那艘倒霉的轮船之时,已经是个机智、猎奇、冒险、疯狂而又善良的阿三少年。世上没有凭空而来的生命奇观,每一个生命奇观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凡响的成长史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12

第一层是事实,什么是事实?海难是不是事实?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实?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亲自见证事实,所以事实不得不依靠于他人的转述。可也正因为这样,当一个人开始叙述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捏造了。也许,捏造这个词太重了一些,那么他就已经在创造了。而当个人的创造开始,就距离真相远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人类创造出来。你能够归结为上天,也能够归结为上帝,或者说是命运,但都不应当是人类本身。

第二层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么反求诸己,是否能够认识真我呢?少年Pi讲述了一个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我。可是当我们听到第二种可能性的时候,整个漂流故事瞬间就崩塌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神经病的胡言乱语。可是细细分析起来,每一处细节又都十分贴合逻辑。唯一的破绽是这个故事里的少年勇敢坚强聪慧,显得太过完美。所以,那里少年Pi叙述的自我,究竟是他自我呢,还是他想象中的自我?小说在那里还有一个巧妙的扣子:强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一切故事从头到尾都建筑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我内心的投射,一个勇敢、强大、无敌的存在。

最终一层是宗教。读者到了最终,面临的困境和调查官员是完全一样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你选择哪一个?前一个是孤独的少年和三只动物漂流227天,目睹无数的海上奇景,一人一虎彼此对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终大家上岸一拍两散。后一个是四个人无水无粮,如何捱过227天,以至于最终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让人颤栗不安,于是前者这种明显的现实扭曲显得更让人容易理解。为什么不呢?反正结局都是少年一无所有,孑然一身活在世上。现实太过残酷也太过狰狞,那么想象力让人超拔其上,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慈悲么?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何以会让人深信不疑,也就找到了答案。这也许就是是这个关于冒险、期望、生存的故事要传递给我们的讯息——历磨难而成长,因信念而不凡。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篇13

黑夜中,暗黑的风暴将派沉入无边的海底。经过短暂的惊慌无措,派被强烈的求生本能推动,回到了救生艇上。到了白天,灰蓝色的海面让命运多舛的派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心。

刚开始,救生艇上有一头斑马和从海上救上来的猩猩,还有一条豺狗。这条豺狗看起来很饿,它开始攻击斑马,不一会儿,斑马就被它咬死了,再开始吃斑马的肉。又去攻击红猩猩,战斗了一会儿,红猩猩也死了。

派召唤出了他们家圈养的老虎把豺狗咬死了,派暂时活了下来,但是他召唤出来的老虎却随时想要吃了他。一开始,在与老虎的较量中,老虎处于主导地位。黄色的日出照耀出派的迷茫和恐惧,担心老虎将自己吞没,不知道如何与老虎相处。他祈求神明的指导,学习海上生活的必备技能,来淡忘对老虎的恐惧。

随后派渐渐坦然,不断学习老虎的习性,通过他曾经见到过的驯养技能,和老虎和平共处起来。他也曾经想遗弃老虎到海里,直接杀死老虎,但也许那样,他的心里反而会住下老虎。

虽然派没有杀死老虎,但是他杀死了鱼,饥饿让派也坦然的接收了肉食。随后派又捕获了飞鱼,看到飞鱼间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后,男主抢占了最大的一条,气势上控制了老虎,成为了王者,与老虎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随着镜头一起晃了一个小时的我们也终于来到了陆地,与他生死相依的老虎最终被流放到适合他生活的地方,也许才是正确的方式。男主终于回到了人间。

电影中极其精美的画面,那奇幻的水母、雀跃的海豚群、蔚蓝的海底大白鲸、灵异的梦境、海天相接的闪电、人形的食人岛见证了老虎和派的相互精神依赖。读后感·也许所有这些超自然的美景会让观众惊艳,而对于亲身经历这些的派却是痛苦的磨难与成长。派磨掉了戾气,只剩下对自然的崇拜和尊重。让他重新归于宗教的安宁。

上一篇: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下一篇:节日贺词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