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精选9篇)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责任的含义及来源,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及不同角色的不同责任,知道承担哪些责任,懂得如何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事件,懂得运用发散思维去观察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观点,增强对“双开”试题的分析及解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增强责任意识,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目的: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它像一股暖暖的春风悄无声息的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有抛弃优越生活毅然回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有散尽家产培养人才树仁立德的钟期荣胡鸿烈夫妇,有义无反顾舍己救人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有身残志坚的心灵强者李丽等等,他们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具有共同的品格:爱国,助人,爱家。在感动之余,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回味。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是责任典范,民族脊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题: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个环节:知识梳理,也很关键

请大家迅速查找书中的知识点,归纳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的: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温馨提示:复习时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找出不同的框题、课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学、所考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和 过渡:学习政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而要身体力行,达到知行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社会。

第二个环节:关注社会 探究实践

这里有几组信息,有爱国篇、公益篇、感恩篇,蕴含了中考热点与教材重点相结合的重要考点,请同学随机点击,自选题目,共同分析探讨。

(目的: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国篇:爱国是人类最崇高的一种感情,是应尽的义务,是一种光荣。请看: 文字材料:

故事

一、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

二、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1、他们是怎样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的?

2、人人尽责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中学生怎样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公益篇: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身边的公益活动增加了,公益广告增多了,公民的素质正在提升,下面我们就走进公益篇。

材料:

材料一:2007感动中国人物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丽的事迹对我们健康成长的启示。过渡:今年劲吹奥运风,奥运来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学校正在以丰富多彩和生动感人的形式,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的文明素养,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你准备承担那些责任?

感恩篇:虽然还有丝丝寒意,但毕竟快要春暖花开,可是谁又能忘记年初那场风雪呢?下面请看视频。

之后过渡:大雪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雪灾,其中就有唐山的这13位农民。

材料:

人民论坛:十三位唐山农民的感恩和回报

在抗击冰雪灾害的过程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13位农民自发组织南下驰援灾区,就是其中的一例。

大年三十是合家团圆的时刻,这13位普通的农民却带着干粮,千里迢迢自费包车来到湖南遭受雪灾最严重的郴州市,帮助当地民众抗冰救灾,重建电网。这样,在郴州市抢险救灾第一线便有了一支由13位唐山农民组成的“支援救灾小分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也许有人会问,这13位农民到底图个啥?图名?他们是地道的农民,名对他们几乎毫无意义;图利?他们冒着风险自费参与抗灾,所带的几万元钱已经所剩无几。“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不是全国人民无私支援我们,能有唐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吗?现在湖南遭了灾,我们也应该支援他们!”这是13位唐山农民的心里话,也是他们最朴素的回答。

30多年前的大地震,唐山人感受到来自全国的关爱和支援。30多年后的今天,13位唐山农民凭着自己最真挚的感恩情怀,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敲冰铲雪、帮着运送材料、拉高压线,为抗击南方冰雪灾害贡献绵薄之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是在危难的时刻,就愈能显示出她的儿女的责任和情感。在13位唐山农民身上,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链接知识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分析材料,找出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设计出问题。本材料可以找到很多考点: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责任。

2、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人互相

关爱的社会。

3、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4、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既帮助他人,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5、每个公民都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承担

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塑造美好人生。

6、问题角度:(1)这些农民的哪些品质让我们感动?

(2)青少年怎样做?

7、思维拓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谐社会等。现在思考答材料体应注意什么呢? 反思归纳: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题的应答策略:

1、分析问题情境,明确知识范围。

2、理解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

3、回归教材知识,组织答案提纲。

4、观点要准确、全面,条理要清楚。

5、书写规范工整。

过渡: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对国家、社会、个人的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呢?

建言献策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中学生应怎样做?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建设国家。

3、关爱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4、关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5、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6、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7、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更懂得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那就是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谈谈你的感悟。

共同感悟:

在我们青春的生命里,充满了追求理想、服务社会的企盼之情,让我们把自己的能量和活力应用于完善自己,友爱他人,关心集体,报效国家,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和世界的行动中,积极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去塑造美好的人生!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信息社会,设计,情感

一、信息社会的背景

自从工业革命以后, 人类社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蒸汽机的使用使得交通更加便利, 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电的发明以及一系列电器的广泛运用把工业社会推到了顶峰。当我们还没有全面的体会工业社会带来的种种成果时, 我们已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推动着当今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由于我们刚刚进入信息社会不久, 至今还未能对信息社会做出明确的定义。我们只能对周围现实的信息社会作一描述, 以用来和工业社会进行比较。信息社会以高科技作为支柱, 通过广播、电视、电脑、网络技术等一系列信息传播工具, 把信息迅速地传递给受众, 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合理分配, 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又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 这样的循环发展使我们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

二、信息社会的负面效应

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 正逐步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展示人类伟大的征服力量和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的同时, 也带给人新的苦恼和忧虑。世界在变“小”, 但人与人之间实际交往的距离在拉大, 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变了传统的以人为中介的模式, 大量依赖于电脑网络。

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使用电脑不是我们的本性需求。它只不过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仅仅是工具和手段而已。我们不应去迎合电脑、网络, 而是让这些层出不穷的工具与手段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

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有很多, 但主要的还是以电脑为终端的网络为主体。正因如此, 设计活动的情感问题也主要围绕人机界面的非物质性设计展开。人机界面的关键是使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顺畅的交流。与此同时, 人向机器输入信号时应尽量采取自然的方式。

三、人机交互的历史

就计算机输出信息的形式而言, 经历了以符号为主的字符命令语言、以视觉感知为主的图形用户界面、兼顾听觉感知的多媒体用户界面和综合运用多种感观 (包括触觉等) 的虚拟现实系统。用户面对的只有单一文本符号, 这种交流充满枯燥乏味, 但它借助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够大量利用颜色、形状等视觉信息, 发挥人的形象感知和形象思维的潜能, 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计算机即使拥有多媒体技术, 并将声频形式和视频形式同时带入人机交互, 但仍缺少听觉交互手段, 即人处于被动收听状态, 声音缺少位置和方向的变化, 交互输入方面仍沿用图形用户界面所采用的键盘和鼠标器等交互设备。在信息社会里人机交互中结合进视觉的、听觉的以及更多的通道是必然趋势, 特别是将听觉通道作为补充的或替换的信息通道已显示出重要性和优越性。

就人机界面中的信息维度而言, 经历了一维信息 (主要指文本流, 如早期电传式终端) 、二维信息 (主要是二维图形技术, 利用了色彩、形状、纹理等维度信息) 、三维信息 (主要是三维图形技术, 但显示技术仍利用二维平面为主) 和多维信息 (多通道的多维信息) 空间, 但不论从何种角度看, 人机交互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对人的情感不断重视, 使人机交互更接近于自然的形式, 使用户能利用日常的自然技能, 不须经过特别的努力和学习, 使认知负荷降低, 工作效率提高。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我们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在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我通过简要分析和研究人机交互技术的变化过程, 进而展望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

四、信息社会中情感交互的解决

人机交互的基本规律和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为信息社会的人机交互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信息社会的信息交流注重“以人为本”, 关心情感的前提下, 综合各种的技术于一体正确、迅速、智能化地交流。

多媒体技术被认为是在智能用户界面和自然交互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的一种过渡技术。为了改变信息交流的冷漠感, 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 特别是引入了音频媒体, 从而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表现信息的形式, 提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效率。多媒体信息比单一媒体信息对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它有利于人对信息的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

多通道用户界面出现, 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信息识别、理解能力, 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用户友好性, 将人机交互技术和用户界面设计引向更高境界。多媒体用户界面大大丰富了计算机信息的表现形式, 使用户可以交替或同时利用多个感觉通道。

多通道用户界面与多媒体用户界面一道共同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效率。多通道用户界面主要关注人机界面中用户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以及计算机对用户意图理解的问题, 如果要实现这一点, 它应该做到:

a.交互自然性, 使用户尽可能多地利用已有的日常技能与计算机交互, 降低认识负荷;b.交互高效性, 使人机通讯信息交换吞吐量更大、形式更丰富, 发挥人机彼此不同的认知潜力;c.吸取已有人机交互技术的成果, 与传统的用户界面兼容, 使老用户、专家用户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利用, 不被淘汰。

虚拟现实系统向用户提供临境 (immerse) 和多感觉通道 (multi-sensory) 体验, 它的三个重要特点:即临境感 (Immersion) 、交互性 (Interaction) 、构想性 (Imagination) 决定了它与以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同特点, 反映了人机关系的演化过程:在传统的人机系统中, 人是操作者, 机器只是被动的反应;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 人是用户, 人与计算机之间以一种对话方式工作;在虚拟现实中, 人是主动参与者, 复杂系统中可能有许多参与者共同在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的虚拟环境中协同工作, 虚拟现实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 几乎可用于支持任何人类活动和任何应用领域。

多通道和多媒体技术的许多应用成果可直接被应用于虚拟现实技术, 而虚拟现实技术正是一种以集成为主的技术, 其人机界面可以分解为多媒体多通道界面。从体质上说, 多媒体用户界面技术侧重解决计算机信息表现及输出的自然性和多样性问题, 而多通道技术侧重解决计算机信息输入及识别的自然性和多样性问题。另一方面, 交互双向性特点同时存在于这两种人机交互技术中, 例如三维虚拟声显示技术不仅作为静态的显示, 而且其交互性可使用声响效果随用户头和身体的运动而改变, 又如视觉通道交互双向性表现在眼睛既用于接受视觉信息, 又可通过注视而输入信息, 形成所谓的视觉交互。作为一种新型人机交互形式, 虚拟现实技术比以前任何人机交互形式都有希望彻底实现和谐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界面。通过这种新式的交互模式可以把媒介机器人化, 填补由于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而引发的负面效应。

五、总结

信息社会的出现, 带动了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 丰富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 它的负面效应也接踵而来, 通过对信息社会的媒介进行分析与研究, 探寻信息社会情感交互的理想模式。使人们在物质社会充裕的情况下, 让情感关怀得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2]《北京青年报》2000-10-18

[3]《计算机世界》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8课《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第二课时《尊重和感谢他们》

教学目标:

1.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欣赏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尊重并感谢他们,培养与他们合作的态度。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为我们生活服务的行业及服务的人。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认识在社会上一些为我们服务的人及其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制大树干、彩色树叶型贴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谁能告诉我你们长大了想从事什么行业?同学们的理想各不相同,但不管干哪一行,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人民服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个话题: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板书课题)

二、谁在为我们服务

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师表演哑剧,让学生竞猜所扮演的角色(如交警、护士、司机等),然后讨论他们的工作范围。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长的职业,说出他们的辛苦和对社会的贡献。

活动二:我们离不开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同学们,不认识的叔叔阿姨也好,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好,他们都在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四人一小组。教师巡回交流倾听。

3.各组派代表发言,分享成果。

三、尊重和感谢他们

很显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人。正因为各行各业中无数人的辛勤服务,人们的生活才会如此方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呢?生回答。(教师板书:理解 尊重 感谢)

活动一:他们了不起

可是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有时候有不尊重他人劳动的行为,甚至还有这样的想法:当科学家、工程师就光荣,当服务员、清洁工就低贱。你是怎样认为的?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交流。

2.集体交流。

3.同学们说得很对,不管干什么,只要努力就好,都能给人带来方便。要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跟老师读、齐读,将它铭记在心!

活动二:请让我来谢谢你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许多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懂得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感谢。

1.现在,你最想感谢谁?最想对他说什么?学习了本课你有怎样的收获?请同学们赶紧拿起笔,拿起你们的小树叶(课前分发的即时贴),尽情写下你想说的话。

2.学生们设计、制作感谢卡、收获卡。

3.组内展示。

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感谢之语,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呢?(代表展示)

请把你感恩(收获)的小树叶送回大树妈妈(课前准备的大树干)的怀抱。(全班同学分组将树叶送回,此时褐色的树干变成一株美丽的大树)

四、总结

这是一棵感恩树,这是一颗收获树,他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每一片叶子,离不开在座的每位同学。明天,你们也将成为这千千万万光荣的服务大军的一员。让我们共同用心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感谢为我们服务的人;珍惜为我们服务的人的劳动成果;学习为我们服务的人的精神。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五、板书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篇4

1、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做哪些事情,该承担哪些责任。

2、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并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通过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为集体做哪些事情,该承担哪些责任。

2、了解在意见发生分歧时,大家能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并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商量,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灯片、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和“我们的”这个部分。(抽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二)教学内容

1、“理解和寻找”

让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自己对“香香的芝麻”的理解,然后寻找班上的“香香的芝麻“,表扬他们是怎样做的。 在夸奖别人的同时,考虑自己是否也被别人夸过,填好表格。

2、引导观察被忽略的问题。

自由采访学校的老师,同学,看看别的班是怎样做的,我们大家却忽略了,作好记录,填好表格。

3、交流采访结果。

把同学们采访的来的结果进行交流,评选优秀的登记员,看大家为集体做的怎样,作为评选优秀小主人的依据。

4、开展评选优秀小主人的活动。

让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打开思路。(兴趣小组的活动、雏鹰假日的活动、社区活动,一起玩游戏的照片、共同制作手抄报、搜集标本等)

5、开展好“送你一个微笑“活动

(1)创设情景,事先安排几个同学表演两种不同态度的同学,再现故事场面,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态度。如果是你,你会是什么态度?

(2)结合画面,想想,当同学遇到困难,应该怎样做?

(3)制作“送你一个微笑的”小卡片,把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情写下来。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篇5

“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陈立宁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感受“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2、感受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美好前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简单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教学过程

●活动一 热点访谈:我们眼中的“中国制造”

邀请外籍教师或归国人士,请他们谈谈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如何,在国外受欢迎的情况怎样。同时搜集相关的新闻报道,了解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生活的影响。●活动二 中国制造数据库

1、收集年产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商品情况,了解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填写课文P56页表格。

2、小组交流,建立中国制造数据库,在班上展出。

3、讨论:这些在世界市场中名列前茅的中国商品有什么特点? ●活动三 中国制造名镇“行”

1、课前访问父母或外出务工人员,了解一些著名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知道其主要产品和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

2、在课文P57页地图中将自己了解到的产业基地标出来,并向大家简要介绍。●活动四 快乐PK

1、课前学生分小队到超市进行“中国制造”大搜索,对商品的价位、销售量、受欢迎程度、顾客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记录,并与同类型的进口商品进行比较,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中国制造”的魅力。

2、各小队进行资料的整合、归纳、分析,绘制、填写表格,对同类型的进口商品进行比较,了解“中国制造”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活动五 小辩论:人口多在现代经济社会有无优势? ●活动六 “中国制造”魅力展台

从报纸、网络等媒体搜集信息,了解近年来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知名企业,如TCL、海尔、华为集团等。了解它们的成就,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结合课文P59页“中华民族品牌明星榜”活动,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中国创造“的魅力。●活动七 我为家乡创品牌

1、访问父母,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优势产品,分析其优缺点,了解其竞争力。

2、分组合作,从质量改造、包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宣传、产品销售等方面出谋划策,尝试为某种家乡优势产品打造品牌。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1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概念。2.社会行为的特征。过程与方法

1.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2.研究并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了解并且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动物。2.通过本节的学习,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社会行为的特征。难点: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课时]1课时 [教学辅助材料] 1.教师准备:准备一些《动物世界》中群居生活的影像资料及有关动物传递信息的资料,有关课程课件。

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各种动物群居的资料及有关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开心一笑,见PPT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也有营群居生活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吗? 查资料、讨论、总结。

学生可能会将以下动物写在黑板上。

白蚁、羊群、鸡群、牛群、马群、蜜蜂、羚羊群、狼群、黑猩猩等等。2.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4页以白蚁为例)

这些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如白蚁的社会行为。

工蚁: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保卫蚁穴雌蚁:产卵

小组依照自己书写的顺序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但均给予鼓励。(教师活动)

3.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营群体生活动物的特点。(师生互动)学生分析,老师板书

①.这些动物不是独居的,是很多动物生活在一起的。②.它们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③.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分工合作的。④.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⑤.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教师活动)

总结以上内容,(内容如下):

社会行为: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教师活动)

根据社会行为的特征,分别举一些事例加以说明 4.多媒体播放课前准备的动物群居的图片 ①.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 ②.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 ③.一群蜜蜂 ④.一群大象 ⑤.一群企鹅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回答,及时评价,最后给予点拨 学生分析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

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是首领;有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和幼狒狒;首领的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首领的职责:负责指军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这就是一个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的等级社会。

学生:分析蜜蜂群体是有组织的,各有各的分工。①.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

②.工蜂负责建造蜂房、采集食物、抚育后代、照顾蜂王、防御敌害等。

③.雄蜂负责与蜂王交尾。

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繁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⑴.首领是群体的领导者。⑵.享有取食、选择配偶的优先权。

教师:非常好。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使同学们对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更加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你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教师:表扬并激励发言的同学,同时指出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成员,少则几十只,多则几千至几万只,它们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的语言是很丰富的。包括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分组讨论一些群体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并依序无重复地

列举出来,可以把电视、网络、课外资料的新信息告诉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师生互动)

学生举例,老师整理,及时激励表扬并补充。学生:动作传递信息。

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可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

如:雄黑鹳是从频频地点头来招呼雌黑鹳的,雄白鹳则是以上、下喙发出啪啪的响声来表示“欢迎”雌白鹳占巢的。

学生:声音传递信息。如:母鸡有多种不同的鸣声,而每一种鸣叫声表达不同的信息,有的叫声是召唤小鸡的,有的叫声表示找到了食物,有的叫声表示敌害即将来临。

探究:蚂蚁的通讯(第二课时)实验 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你的结论是:

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学生:如: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引导同巢的其他蚂蚁找到食物的所在地。

教师:同学们查找的资料太好了,还有没有补充的同学? 学生:蝙蝠、海豚是用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的。

教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界150多万种动物就是靠形形色色的不同语言来交流传递信息,维持着种族的生存和延续,如果我们人类能掌握动物的语言,对于我们保护和利用有益动物,防治和消灭有害动物是很有帮助的。如: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杀农业害虫。或在田间施放一定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干扰雌雄虫的交配,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师生互动)

先由学生主动举手总结本节内容,后由全体学生闭上眼睛过“电影”,最后抽查一人代表小组作本节小结。

学生:总结(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肯定学生的总结,动物与人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与动物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的私心而去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人类应更好地处理好与动物的关系尊重动物的各种行为,因为这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利用动物的行为、语言为人类服务从而使人与动物的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许多营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过观察、分析营群体生活动物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采用分析、讨论、归纳观察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大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大家的思维空间。

四、当堂检测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篇7

社会助长效应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普里特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入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在单独计时的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在有人陪伴跑步时,时速达到31英里;在竞争情境下并无明显的改善,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利普里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作用。

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抑制效应。

目前,学校教育普遍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着竞争,比如班级之间的级格率、平均分、优秀率、总体操行评定等,都促使教师及学生为能在学校或年级中名次排上前列而努力。可以说,这时我们一个班级就好比学校里的一个个体,只有在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大比拼,才能有效促进彼此之间的竞争。不比分不出优劣,更难促使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可以说,有效利用社会助长效应,更有利于促进群体之间的奋进。

有效利用社会助长效应促进行为效益,无论在工作难度及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大差异,工作环境都会对学生之间的助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能否在特定的环境下利用社会助长效应实施有效教学,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体现。

社会抑制是由于他人在场而导致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社会抑制在个人生活、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效防止社会抑制所带给人们的负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社会抑制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社会抑制跟个体的心理素质有关

心理素质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人受到外界的刺激所具有的心理承受能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使心理素质有差异。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同学,抗挫折能力自然就会强些,遇到烦恼的事情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舒缓心理压力。比如,上课时有的同学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则除非老师叫到才会起来回答问题,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个体表现欲望的问题,但实则有的同学害羞。

二、社会抑制与个体的知识水平有着重要联系

个体知识水平充分地表现为办事能力、工作效能,虽然两者在比例上不能形成正比关系,但知识水平对技能的助长效应是明显的。在某些方面掌握知识较多的同学或者知识面比较广的同学,社会抑制带给他的影响可能就会比较小些。课堂教学是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及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学会有效利用学生的知识面及知识水平进行教学,防止社会抑制带给学生个体尽可能少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社会抑制与周围人们的评价方式有关

评价方式是人们对个体、社会及群体所做出的成果或影响力的肯定或否定。在相信自己所做的事的正确性及成果的同时,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同学,等等,这些评价也会影响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价值体现。“自己要行;别人要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这就是最好的论证。

四、社会抑制与自己的隐私及秘密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及秘密,也就是说每个都有自己的心理防线的底限,当自己的心理防线底限被突破时会有恐惧感和不安。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别人的感受而要求别人来回答某些并不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就喜刨根问底,提问学生时还要求学生说明答题的原由。人生好比做选择题,有时选择某个答案是不需要理由的,可以说,在理由中找到答案难以有很好的创新,创新思维和创新教学某些时候是需要用跳跃式思维方式的,循序渐进往往会给解决某个问题增加难度。

五、社会抑制与个人的表现欲有关

同学之间由于性格的不同,每个人爱张扬的程度也会不同,有的同学天生就好动,“爱出风头”,在任何时候都要通过某些表现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给那些爱表现的同学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如上台演讲、主持节目、文艺展示等,充分利用学生个体所具有的可开发潜能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有所才必将有所用,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天赋。

六、社会抑制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周围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活跃程度,科学家做过相应的实验,噪音量(分贝)对人体影响:0—50分贝,舒适、细语声;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疼痛;130分贝以上,耳膜破裂、耳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工作效益及创作灵感。比如写作、创意和灵感都是来自于一时之间,甚至有的创意来自于人的梦境,例如,许多杰出的创作是在人少的时候和夜间而不是在专门的办公室产生的。虽然办公室是一个较好工作的环境,但它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正常工作时间内一个学习和工作的普通环境罢了。人们都渴望有个舒适、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篇8

随着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服务设计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既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也包括顾客与设施设备、服务环境以及其他顾客等所有可感知服务要素的接触。服务接触作为服务体验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消费者对服务的直观感受与评价。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店租成本的上升,实体书店这一类服务业态正在遭受着一轮叉一轮的冲击。为了探讨实体书店服务升级的策略和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实体书店出现困境的原因,梳理了目前实体书店服务转型的几大模式。众多对实体书店服务模式的研究中,较少涉及对服务接触的关注,本文基于服务接触理论,全面解析了东京蔫屋书店的服务接触点,为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服务体验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服务接触 实体书店 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23-03

书店,被誉为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没有书店的城市,是钢筋水泥铸就的丛林。书店是分享人类知识的载体、促进文化交流的平台。然而,随着快餐文化和网络阅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网络书店正在逐渐地以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销售模式搅动着传统图书市场,我们与实体书店正在渐行渐远。2011年,北京连锁民营书店光合作用宣布倒闭,据了解,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等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力的民营实体书店先后陷入经营危机。事实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书店,实体店在十几年间大概减少了约一半左右,根据数据调查公司Experian的研究结果,受大型图书超市和网络分销商以及电子书的影响,截至2011年七月份英国仅剩2178家书店,比2005年的4000家接近减少了一半,目前全英已经有580个城镇没有一家书店。

1 实体书店的困局

实体书店身处困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科技进步带来了消费者阅读方式的变化,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电子书、手机阅读、网络浏览等新兴的阅读方式日益挑战着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电子图书的兴起迅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电子书的便利性与价格优势。第二、价格优势导致了消费者购书渠道的变化。实体书店仅仅依托图书销售来生存的商业模式已经失效。电子书不需要纸张、印刷、仓储以及运输,因此电子书的价格一般是精装本实体图书的一半还不到。第三、实体书店经营成本不断提高。随着店租、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实体书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

2 国内实体书店转型模式探索

为了应对网络书店的冲击,一些实体书店不断地创新经营方式和服务模式,以多业态经营、多元化产品战略、构建文化公共空间等方式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再造。

2.1复合式经营

方所、诚品、Page one、字里行间等书店都采取了复合式经营的做法。现在的诚品已然不是单纯的书店,而是迎合当代生活方式产生的复合型文化场所。诚品已经如同故宫博物院一般,成为了台北的文化景点和城市名片。

诚品将书店定义为多元的、动态的文化事业,而非零售业。诚品书店的发展策略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先由品牌奠定成功基础,再带动商场、书店与零售的“复合式经营”,使书店不只是书店。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还长期举办各种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阅读延伸活动,开创了书店与读者对话的可能性。

2.2专业性经营

Page One始创于1983年的新加坡,对于一家书店来说,屹立30年不倒,并且在书店业如此没落的今天还在不断扩张,无论如何这都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Page One虽然坐落在国贸三期这样寸土寸金的商圈里,但仅凭图书销售就实现了单店盈利,去年最高月流水业绩甚至达百万元。Page One书店中国区总经理刘贵表示,Page One的盈利之道在于拥有驻港选书团队,他们能提供网络书店没有的最新最全的英文书和设计书,此举“笼络”了一众中高端客户群,英文书和设计书的销售也成了Page One的主要收入来源。刘贵认为,设计师在买设计类的书籍时是必须先看设计书内容才知道书是不是他们需要的,这一点网络书店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内地的书店在图书品种上太同质化,没有自己的优势,导致和网络书店有冲突,所以受到很大的冲击。以利基模式来选择书目,对长尾商品的充分利用,这种专业性经营、差异化销售的策略是PageOne书店的生存之道。

2.3阅读延伸服务

除了为顾客提供阅读服务,一些书店尝试了阅读延伸服务,如举办读书沙龙兼新书发表会、艺术鉴赏、旅行分享会等等。根据《2012诚品文化关键报告》,台湾诚品书店2012年举办超过4000场活动,有9成以上提供民众免费参与,全年吸引近500万人次。诚品书店与社会的脉动紧密结合,持续邀请文化创意界与学术界人士参与讲堂、展览、座谈、出版等各项文化活动,更积极与国际策展团队、艺术家、出版界交流合作,开创出独具人文创意且具执行绩效的经营策略。诚品讲堂自1997年10月于敦南店开讲至今,长达17年之久,既受到了社会认同与支持,同时也见证了台湾文化思潮的变迁。“诚品讲堂”每年规划三期讲座,提供读者一种系统学习及循序建构的课程规划,课程范围涵盖建筑、艺术、人文各方面。

3 从图书零售商到生活方式提供商——东京茑屋书店的服务设计

曾在20世纪末引领文化潮流的茑屋书店,近年来也和其他实体书店同样面临电子出版浪潮以及Amazon等电商巨头的强势冲击。然而,在其他实体书店经营惨淡之时,茑屋书店却屹立不倒,其于2011年12月在东京都代官山开张的分店更是名利双收:该店荣登美国网站Flavorwire.com评出的世界最美20家书店排行榜,成为代官山乃至东京都的文化地标。

nlc202309020706

Johnston等人在1987年的研究中把服务接触定义为“通过对顾客、材料和信息的三种输入获得特定的服务结果”。Lockwood,Andrew在1994年的研究中提出除了人际互动之外,服务接触还包括了其他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如与顾客接触的员工、实体环境、服务设施等。本文基于服务设计的视角来研究葛屋书店与顾客的服务接触,以此探寻其成功之道。

3.1理解服务接触

服务接触是客户与服务系统之间互动过程中的“真实瞬间”,是影响客户服务感知的直接来源。服务设计是系统化的设计,设计服务系统、服务程序、服务瞬间等,而服务接触则是处在服务瞬间的关键时刻,可见服务接触是整个服务系统的核心。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传递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既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也包括顾客与设施设备、服务环境以及其他顾客等所有可感知服务要素的接触。

图1是针对葛屋书店的服务接触分析,下文将围绕此图展开叙述。

3.2品牌印象——分享生活万式的文化平台

茑屋书店从创立之初就颇具慧眼,不做单纯的图书贩售商,而做贩卖“美好生活方式”的文化场所。葛屋书店的自我定位是传达创意的、全新生活方式的媒体。与一般书店关注图书品类不同,这家书店更关注“人”。人代替书成为了书店的风景。进入这家书店,便像是进入了自家书房或是大众图书馆,在舒适的环境下翻书喝咖啡,听听讲座,饿了去餐饮区域吃吃东西,看看表演。因此人们在书店里呆上一天都不觉得时间漫长。茑屋书店的理念就是为人们提供生活的灵感,或者是生活形态的建议。

在茑屋书店,经营方式十分新颖,除了可以购买书、CD、DVD和游戏,还有出租服务,并且可以进行二手物品交易。这些经营理念通过互联网媒体以及口碑传播传到了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耳中,构成了消费者对于蔫屋书店的第一印象。

3.3彰显格调的书店设计

从建筑到室内到品牌设计均启用了国内外的设计大师和设计事务所,因此这家书店更像是一座精致的有格调品味的美术馆。茑屋书店没有借助大众媒体,其自身就是一个媒体。它独特的品牌形象设计、空间展示设计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自然地吸引了大量读者,使之不但在名店林立的代官山地区脱颖而出,还称为了东京都的文化一景,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图2)

书店的建筑直接给消费者推送了时尚、简约、大气的第一印象。书店的设计出自英国著名设计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之手,精致而低调,仔细观察细节之处,“T”字形的外墙白砖有趣而实用地起到了品牌标识的作用。书店由三幢两层的建筑物组成,一楼和二楼都有通道连接。三幢建筑分别以一号馆、二号馆和三号馆来命名。整个建筑外立面采用几何拼接的方式,创造出藤木编织的自然风格,白色作为建筑外观主色调,配合落地玻璃的洁净质感,构建出文化风味十足的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氛围完全可以用“日式现代中产阶级家庭”来形容。店内的照明基本上都是暖色调的间接照明,对于家具等也没有刻意地选择高级品牌或者是设计品牌,只是尽量选择有质感但让人放松的家具。(图3)

3.4专家级导购—洞悉顾客的深层需求

书店贴心服务背后体现了书店经营者对其目标人群的深入解读,茑屋书店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对信息高度敏感的高品位成年人”。茑屋书店将这样的成年人称为“金色人群”(premium age)。他们认为金色人群对事物有自己读到的见解,不容易听信一般广告的一类人。书店的服务主要围绕着这一类人的喜好、品味而展开。(图4)

书籍电商之所以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拥有大量的数据。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可有效地进行读者购买偏好分析,从而掌握营销规律。而茑屋书店选择了另外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推荐,那就是启用专家级导购服务。这些专家级导购都由各领域的“达人”所担任,如旅行家森本刚史、女性杂志主编胜屋菜子、年平均读书700余本的书评家间室道子等。这些专业导购除负责相关领域图书的选择外,还会常驻店中,因此读者有机会与他们自由对话。这些对话可能围绕着某些书,更可能会超出书的领域,延伸到对生活方式的探讨。与书籍电商的推荐不同,专家级导购所给予的是挖掘读者内心需求的可能性。他们推荐的不仅是书,而是茑屋书店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3.5技术以人为本

自茑屋书店开业之初,就导入了最先进的RFID(Radio Frequencyldentification)系统,也就是电子标签,同时在店内所有书架上都配置了RFID读取器,使工作人员不用进行繁杂的书刊登记,更不用频繁更新条形码。店员只需将带RFID标签的书箱放入书架,其精确位置就可适时被书架的读取器所读取,并直观地展现在店内225台Pad屏幕上。这一新技术的采用,减少了读者在寻找书籍时的麻烦和所花的时间。此外,电子标签也使“完全自助收银”成为现实,读者只需将购买的书籍堆放在自助收银处的桌面上,无须逐本扫描标签,便可通过POS机自行结账。

更为贴心的是,自助收银处可自动读取多个电子标签,如果读者购买7本以内的书籍,自助收银系统可一次性结账,减少了读者在收银台前等待结账的时间,同时又有效地保护了读者的隐私:阅读和购买何种书籍完全成为个人兴趣选择的结果,不会被别人的眼光所干涉。

3.6包容性设计理念彰显服务细节

作为一处文化空间,茑屋书店以公平、弹性、简单、可感知、省力、适当空间等包容性设计原则服务着不同的消费群体。包容性设计通过满足通常排除在产品使用范围之外的群体的特殊需求,增进产品面向更广泛用户的使用体验。除了设置清晰易懂书店导视系统、查书系统、设置轮椅或婴儿车租借等贴心细节,书店外还有一处露天空间开放给带着宠物来阅读的顾客,并且提供宠物美容服务。茑屋书店在品牌形象设计上启用了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因此室内的导视系统、书籍的包装都展现出高品质的设计感。付款取书是书店服务的最后一环,在此环节,顾客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包装纸、包装袋再次感受到茑屋书店不凡的品牌印象。(图5)

4 结语

服务设计思维主张以人为本、从用户的根本需求出发,并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用户的需求、环境条件和限制因素给予充分考虑,以创造出更优化的服务。茑屋书店正是这样一家基于服务设计思维,以顾客为中心,完美地将数据技术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书店,让读者在享受最便捷的购买流程的同时,又能够在与专家级导购的交流中,在同书籍、音乐和电影的对话中寻找到自我。

本文对国内书店经营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类,接着以日本茑屋书店为例,运用服务设计的视角深入解读了其服务接触点,分析了茑屋书店的成功之道。实体书店转型需要什么人才7未来的书店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也许茑屋书店的探索与实践不能完全回答,但却能给我们以提示和启发。与此同时,引发我深思的议题还有:如何用服务设计方法提升书店服务质量,如何评估服务设计的效能。在此虚心地以此篇研究论文与前辈、同仁们探讨。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篇9

一直以来,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一门矛盾的课程,说它矛盾,是因为这门课教学起来很简单,其中的道理学生也都明白,但想让学生真正做事情时说到做到,却又极其困难,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一套、做一套”。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说”出了问题,学生虽然在课上说了,却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说的是违心的套话,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的育人环境,搭建轻松和谐的对话舞台,真正让学生在师生情感的沟通中有一说一,互换信任,交流感情,碰撞火花,相互激励,达成共识。就说话这个环节,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移花接木”,让学生有话“敢”说

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情释放。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是敲开他们心灵的第一扇窗户。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由于碍于情面或是怕别人笑话等原因,根本就不敢说出心里话,而是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套话,致使课堂教学未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巧妙地进行“移花接木”,将学生不敢说出的话移至别人的身上,这样,学生说时,就能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诚实,不需要理由》这一课前,我先私下同几个同学进行了状似随意的聊天,发现学生都有过撒谎的经历但都不愿意或是不好意思说出来,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调查:请任选一人调查他是否说过谎,为什么说谎,结果如何?也可以这样以来,学生就避免了“揭自己的疮疤”,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加诸在这个可以虚拟的人物身上,汇报起来就自然了许多,相比之下,结果也非常真实,暴露出了许多学生的真实想法,如有的学生在汇报“为什么撒谎”时,说有时说实话会招致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拳脚,有时撒谎反而会更让教师喜欢,所以才去撒谎,甚至有的老师或家长在问话之前先声明了说实话就不批评,却在得知真相后还是出尔反尔地厉声批评,学生则“说真话不讨好”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有的时候说真话的结果不如撒谎好,但长期说真话和长期撒谎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结果呢?想想看。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和回想,认识到:说真话有时会招致不好的结果,但却获得了他人的信任,而撒谎却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有时甚至得为圆一个谎再去谎第二个谎。由此,学生的道德认识得以提升,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敢说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品德课中,老师首要做的就是真实而全面地展示学生的真实心理,想办法让学生实话实说,再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达成课堂目标。

二、“充实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思想品德课中,许多道德理念都是蕴涵在一个一个的故事或事例中。但作为道德理念的载体——课本,他毕竟不像社会这个大舞台一样,其中事例虽然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同时它还存在着单一性(每一篇课文只举一个事例,最多不超过两个)和单调性(事例仅有正面和反面性)而对于小学生,他们知识比较贫乏,接触面窄,如果让学生去社会充分调查,事情就更丰富了,学生会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发现问题,弄清原因,从而在调查中受到启迪。这样学生的道德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道德情感产生了,道德品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而这些正是靠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的。

如学习《平安走天下》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了这样两项调查:一是观察马路上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二是搜集一桩自己亲属或是邻居中真实的交通事故的例子。上课时,学生对于自己的调查进行了汇报,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学生们的汇报详实而生动,如第一项调查中,很多同学注意到了汽车比较遵守交通规则,而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就差远了,但汽车在有摄像头、有交警管制的市区较遵守交通规则,在城郊不但速度快而且有的还闯红灯;第二项调查的汇报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几乎每个同学的亲属或是邻居中,都有遭遇交通事故的例子,只是或轻或重罢了,甚至有的同学自己就亲身遭遇了交通事

故。之后,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想想看: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你所调查到的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通过这样汇报与讨论,学生们一是认识到了平安的重要性,二是感受到了对于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转化成自觉行为。这样,整堂课由于补充了学生的亲身观察和真实事例,充实而有说服力,课堂效果非常好。

总之,为了丰富充实《品德与社会》教学,除了书中要求的以外,我们还可让学生收集平时的班级生活,学校集体活动及社会接触的过程中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也可以以少先队中假日小队为载体,开展各种主题的活动。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的积累,经历丰富了自然收获也就多了。

三、“搭建舞台”,让学生有话“会”说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明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想让学生把道理悟明白,就需要让学生多说,会说,但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不能将自己的内心所想完整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教师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交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疑问,在交流中相互辩论、相互补充,在交流中感悟。在学生相互交流中,道德观点才会自然流露,是非善恶才会清楚明了,智慧的火花才会产生。

1.辩中说。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法越辩越清。”辩论无疑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往往在辩论中,学生的品德认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而这咱“竞赛式”的刺激,又往往会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无限兴趣。

在学习《温馨的港湾》一课中,我请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事例,结果学生们纷纷骄傲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叙说爸爸妈妈如何爱自己,正说到热闹处,突然有一位同学说起了自己爸爸打自己的事,原来这位同学天热时忍不住拿了爸爸衣服里的钱买了冰淇淋,结果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他说完以后,很多同学都嚷到这样的事例不能算是爱自己的例子,应该说关心的例子,此时,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针对此事展开了辩论:爸爸打自己的事算不算爱自己呢?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起来,有的说打是为了自己好,也是爱,有的说,打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应该讲道理……而我,要么煽风点火,要么,势顺一拨,让学生在辩论中逐渐明晰了打也是对自己的爱,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2.演中说。

表演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那些故事情节比较好的课文或段落,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则能水到渠成。

例如,在上《平安走天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演,以引导学生将课前调查说得更有序和详细:让三位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行人过街道,一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当绿灯闪烁时,三辆车分别来到了斑马线前,轿车说:红灯马上就亮了,等一会吧,卡车则说,冲过去,还来得及,自行车则说,反正也查不到我,走就是。而这时,交通警察则边忙着指挥边痛心地说:哎,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将各种车辆行人的心理体现的活灵活现,较好地为课堂的进行打下了基础。

3.画中说。

有些时候,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需要说的事物画成画,这样学生说起来有理有据,大家听起来,也一目了然。如学习交通标志时,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各种交通标志画下来,并向同学介绍这些标志的意思,使教学更有实效。又如,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课时,有一项活动是把你和同学之间最难忘的事说给大家听听,我请学生在课前对于自己最难忘的事进行了回忆并画成了画,这样,学生在课上汇报时就能有的放矢,而且由于有了画的提示,说的清楚,大家也听的明白,一举两得。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说话很容易,能做到“有一说一”却不容易,作为一名老师,让我们都来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还品德教学本来的面目,真正的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上一篇:爱护校园国旗下讲话下一篇:《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