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措施(推荐8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在流入地,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合法居住、务工、就业或经商,需接受教育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可以申请在我校居住地就近入学就读。凡父母或监护人在我村已暂住一年以上,都可以申请在我校就读。进城务工人员应按流入地规定,依法送其随迁子女至流入地学校入学,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一、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并确保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指导和督促学校就近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学校不得以如何理由拒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二、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理入学手续,为学生建立学籍。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返回原籍就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任何费用。
三、优质服务,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教育,建立和完善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加强双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文体活动、入队入团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实行同等待遇。
四、加强管理,统一建籍、统一管理,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各接收学校要及时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学籍,坚持定期上报,做到底数清晰。对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按规定颁发毕业证书。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因父母流动而失学。坚持“均衡分班”的原则,杜绝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现象的发生。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预期
本研究将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调查问卷中的学生家长问卷及班主任访谈所获得的数据, 描述分析本次研究中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基本情况,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分析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 进而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解决其入学问题, 在政策制定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客观地收集被调查者对于当前其所在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状况的基本情况及看法, 并通过统计分析, 以期较为客观清晰地呈现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样本
为了全面了解甘肃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整体状况, 在87个市县区按照要求上报了汇报材料、统计数据后,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了每个区的汇报材料, 特别是地方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据, 然后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分布, 确定了兰州城关区、白银区、麦积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作为本次调查的学校。在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下, 研究小组分别对313位班主任以及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以及问卷回收率均在允许统计分析的合理范围, 故本次样本收集的数据是有效的。
二、数据分析
相比居住在城市中的儿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问题。在城市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处于社会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就很难让自己的子女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研究发现造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户口问题
中国城乡户口“坚冰”始于1953年, 当时为了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经济发展, 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部法律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同时也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使城乡之间泾渭分明, 公民的迁徙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本枷锁。[1]户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它造成了流动人口接受教育的不平等。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关键是从社会认识上进行更新, 并从根本上改变因我国包括户籍、就业、土地、教育、福利等制度和政策而造成的等级歧视心态。在这次调查中, 有近一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认为, 孩子在兰州上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城市户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 必须要回户口所在地报名考试, 非常麻烦, 同时也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在对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调查后发现, 有604人, 即47.8%的流动人口仍然没有城市户口 (如表1所示) 。
(二) 学籍问题
学籍是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 过于频繁的流动会加大学生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在被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8475人中, 一年级开学就报到且有学籍的为4733人, 占55.8%, 从一年级开始就借读的 (无学籍) 为2172人, 占25.6%, 中途转学籍的 (有学籍) 896人, 占10.6%, 而中途转来借读的 (无学籍) 674人, 占8.0%。由此可见, 无学籍的为2846人, 占33.6%, 有学籍的为66.4%。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随着就业和居所的变化, 为就近入学, 其子女就读的学校也跟着改变。在这次调查的1263个家庭中, 转学1次的为243人, 占19.2%, 转学2次的为65人, 占5.1%, 转学3次以上的23人, 占1.8%。
(三) 转学途径问题
频繁转学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访谈麦积区某小学的校长时, 她说:“有些随迁子女没有转学证, 学校也就收了, 但他们走时一般也不开转学证, 说走就走了, 流动性达到10%左右。”家长要求过高, 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在这次调查中专门对流动人口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想去的学校的做了统计, 走官方渠道的只有273人, 占21.6%, 而托熟人直接给学校交赞助费的最多, 为817人, 占64.7%。相对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甚至直接找校长交钱上学。这种方式尽管是违规的, 但还是有不少家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顺利转学 (如表2所示) 。
在对1263个家庭对“获取上学信息的途径”调查时, 有894人, 即70.8%是通过朋友介绍而得到的上学信息 (如表3所示)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宣传和动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力度应当加强。
转学的原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到大城市有多种原因, 在这次调查中列出了常见的四种原因, 让孩子留在身边便于照顾和城市教学质量高的比例最高, 分别为39.3%、37.4%, 说明流动人口非常看中所在城市的教育质量 (如表4所示) 。
本次调查专门了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对大都市的态度, 在调查的1263位家长中, 有538人, 即占42.6%的人认为都市生活很好;有519人, 即占41.1%的人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为173人, 占13.7%;认为没有农村好的只有33人, 占2.6%。为了调查家长的态度, 本次调查又问到“你喜欢都市生活吗?”回答喜欢和很喜欢的, 占到了84.0%, 而不喜欢的只占4.4% (如表5所示) 。
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年级分布。调查发现, 小学一、二、三年级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最多, 这种转学现象符合教育规律, 年级越高, 转学后越难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进度 (如表6所示) 。
(四) 择校问题
择校在城市学生中表现特别明显, 为了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或高中, 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 动用社会的各种关系, 应该说这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这种要求是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做调查时, 研究发现72.9%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中学, 而只有50人, 占4.0%的希望上私立学校。这次调查还发现, 只有69人, 仅占5.5%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专门修建的学校就学。很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到城市孩子当中。这种趋从心理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入学造成了一定困难 (如表7所示) 。
(五) 上学费用问题
国家从2008年秋季起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的学杂费, 但是仍有其他方面的费用需要学生家长支付。在这次调查中,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向学校的交费情况向班主任进行了询问, 发现在涉及的6016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按要求交费的为4788人, 占79.6%;只有860人, 即占14.3%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减免了他们的费用 (如表8所示) 。同时,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有93.3%的家长回答能按要求及时交费, 而始终拖欠学校各种费用的占0.1%, 在问到“学校是否减免各种费用”时, 只有2.5%的家长回答学校给他们减免了各种费用 (如表8所示) , 比班主任回答的比例低很多, 这是由于双方的视角和立场不同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创业艰难、收入低, 这样肯定影响到他们正常支付孩子学习的各种费用。
调查还发现, 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觉得目前孩子的学费负担可以承受、没感觉或负担不重的家长比例很高, 但孩子在民办初中和民办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则认为负担过重。有些学校对“四证”不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仍旧在收取借读费。而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们也想持“四证”领孩子上学, 但是“四证”办起来很困难, 例如办理暂住证、婚育证、卫生证等都要收费。虽然独生子女不收费, 但是要到流出地办理“四证”, 来回的路费开销也很大。在研究人员访谈中, 大部分校长认为, 必须持“四证”, 否则没办法管理。
三、建议与启示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安心读书创造条件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大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并将越来越大, 各级政府必须从资金上予以保证, 政策上予以扶持, 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 建立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籍管理机制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流动性大。为了就近入学, 子女也随着父母的“迁徙”而改变就读的学校。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现象很多, 学生流动性大, 给学校的学籍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和不便。建议甘肃省教育厅按照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要求, 参照其他省如安徽省的成功经验, 尽快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动向、流动态势。实行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 对基础教育阶段行政管理决策和社会服务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中小学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 而且可以掌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率和注册情况, 为国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使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工作便捷、管理高效。
(二) 加大城市公办学校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建设
甘肃省属不发达省份, 经济发展薄弱, 兰州市是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对教育的投入尽管实现了“三个增长”, 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设施、教育教学设备刚刚满足需求, 但因为接受大量流动儿童, 学校校舍、教育教学设备出现短缺、紧张状况。在访谈城关区某校长时, 他谈到:“学校在城中心, 学校2001年在校生数为800名学生, 2008年在校生数为1432名学生, 在校生数大幅增加, 主要是外来人口。每个教室占53.5平方米, 现在的班额在60~63人之间, 按每班60人计算, 每名学生在教室大约只有0.9平方米的活动面积;在校生数逐年大幅激增, 使得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图书等极其紧张, 每到下课、放学时间, 值周教师必须守在楼梯口维持秩序, 一旦拥挤, 楼梯就有挤踏的可能, 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兰州市城区应尽快按照学校现有规模规划学校校舍建设, 添置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 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
(三)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 建立相关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与甘肃省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 不再收取借读费, 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 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 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政府按预算应该给学校拨付的经费也不能及时到位, 使学校经费更加紧张。七里河区某校长说:“学校经费紧张, 维持困难。国家是否考虑设助学金或给学校拨专款救助家庭贫困孩子。”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省政府建立教育专项资金, 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 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 在地 (市) 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 用于改善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 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 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 要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扶持贫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积极性。
(四)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新建中小学
在城市化过程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城市学校生源急剧膨胀, 特别是在城市住宅楼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其服务半径内的中小学规划建设。为此, 建议省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 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生源数, 留出学校用地, 科学布局中小学, 保证每个社区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而且在新建学校时,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配备都应和城市中心中小学的标准一样高。同时, 必须规范开发商承担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责任的具体政策, 统一标准。
(五)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目前, 中小学教师都愿意带“好学生”, 只是因为他们“好教”, 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 教师普遍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评优树模”、晋升职务和核定教学工作量方面对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教师给予更多的照顾。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者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以及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查, 发现户口、学籍、转学途径、择校、上学费用问题是造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成都邛崃市随迁子女入学咨询方式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都邛崃市随迁子女入学咨询方式
家长可登录成都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查询“教育服务-学前教育”专栏,了解各区(市)县、各幼儿园的名称、地址、咨询电话、办园性质、公益属性、办园等级等基本信息,也可直接咨询幼儿园或属地教育行政部门。
邛崃市咨询电话:88771103。
成都邛崃市随迁子女入学办理流程
(一)公布登记点
2020年5月1日前,市教育局向社会公布登记点设置情况(含地点、工作电话、工作时间安排等)。
(二)登记流程
2020年,流动人员为其随迁子女申请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需于5月1日至29日通过网上提交申请(具体流程另行公布),并在网上详细、准确填报《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填报成功后按系统派发的日期到登记点(学校)进行现场审核。
(三)提交材料
1、在登记点(学校)进行现场审核时,需出示下列材料的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成都市居住证》(成都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
(3)申请子女在临邛街道、文君街道就读的,须提供申请人与临邛街道、文君街道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申请人在临邛街道、文君街道范围内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的相关材料);
(4)截止2020年5月1日,申请人已在成都市连续依法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12个月的清单(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5)截止2020年5月1日,申请人已在临邛街道、文君街道连续居住满一年的相关材料。
2、积分达11分及以上(其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10分,合法稳定居住指标或累计居住指标不低于1分)但未入户的居住证持有人,其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在登记点(学校)进行现场审核时,需出示下列材料的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成都市居住证》;
(2)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
(3)申请人的居住证积分信息。
(四)审核及入学
1、登记点(指定学校)审核后,对通过审核的申请人发放《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
2、确定就读学校。临邛街道、文君街道范围内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南街小学、北街小学、西街小学、文昌小学、拱辰小学、十方堂小学、白鹤学校、西桥学校、临邛中学、拱辰中学)均可接收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如果登记点学校登记的招生区域内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数未超过该校空余招生学位数,则全部就读该登记学校;如果登记点学校登记的招生区域内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数超过该校空余招生学位数,则摇号确定。摇号未进入登记点学校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2020年7月第三周的工作日,登记点(指定学校)公示通过审核的随迁子女名单及安排就读学校。
调 研 报 告
湖北省英山县教育局
英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四十万,农业人口占81%,城区工业欠发达,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县,进城务工人员不多,子女随迁入学的人数较少,但均已得到妥善安排和全部接纳入学。
一、基本情况
1.分布情况
我县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一共三所,小学两所,初中一所。到2011年3月,小学接纳151人,初中接纳180人,共接纳随迁学生331人,占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16 %。
2.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与分析,在331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60%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基本技能的水准有待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
3.生活状况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居住、食宿、穿着、学习等条件相对较差,多数学生能继续保持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但是少数价值观念有失偏颇的学生随即产生了抱怨、厌烦、自卑的心理。
4.心理状况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区学校后,60%的学生表现出真诚、善良、朴实的心理品质;但是,仍然有40%的学生往往有三种不良心理倾向:一是孤独、自我封闭。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猜疑心较强,喜欢独来独往,没有较好的伙伴;二是自控力差。表现为上课说话、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学就忘,一做就错;三是逆反心强。体现在心里有话不愿意倾诉,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不接受,甚至故意表现出抵触、不顺从的情绪。
二、主要做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纳、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城市文明、稳定社会、为未来奠基的伟大工程。我县教育局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作为关注民生、推进教育公平的实事工程加以研究,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政策框架,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仅好上学,而且能够上好学,构建具有英山特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新模式。
(一)低门槛、双通道,完善就学的政策系统
1.超前规划,明确入学路径
降低进城务工人员入学门槛,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原则,规划我县教育发展。一是结合我县城市发展规划、我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总体规模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二是鼓励公办中小学充分挖掘潜力,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零障碍”、“零拒绝”,全员接收。三是改革办学模式,创办全托式寄宿制学校,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优化随迁子女的生活、学习条件。
2.“免补同步”,建构资助体系
一是在我县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完全一样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二是建立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学费补助制度。三是完善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资助体系,将困难补助政策覆盖至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四是落实专项经费。
(二)一站式、多平台,打造就学的服务体系
1.科学预测,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创造条件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流动性大的特点,我县教育局积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预测,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社区等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区域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的摸底预测。通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调查、登记和预测,根据调查预测结果制定招生计划,把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列入学校招生计划,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预测的准确性,为合理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一站式”报名,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方便。为了方便群众,避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过程中多处奔波,我县教育局搭建了“一站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报名平台,形成便民、快捷的报名机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向暂住证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只要符合入学条件,不论教育服务区
学校是否可以接纳,学校均应受理报名工作;当服务区学校因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生人数不能接纳学生就学时,由教育局统筹协调,安排至周边学校就读。
3.“多平台”宣传,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信息网络。
为让进城务工人员及时了解子女入学信息,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入学政策的知晓程度。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分散,对子女入学信息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我们努力搭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社区服务平台,通过新闻、网络媒体发布消息,通过社区、企业等部门下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服务卡、张贴招生通告、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学咨询等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区就学的条件、办理方法、程序、享受权益等告知进城务工人员。
(三)上好学、共成长,建立就学的保障系统
1.同城同待遇,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利 努力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我县中小学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在做到同城同待遇,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享受“三个一样”:一是接受教育和城市孩子一个样,在公办学校与城市孩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二是收费标准和城市孩子一个样,在公办学校与城市孩子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三是评优入队和城市孩子一个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分班选班干、评优评先、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与城区常住人口子女学生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不歧视,和城市孩子一个样。
2.搭建科研平台,共同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特点研究,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针对性。2009年10月,成立了英山县留守儿童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县从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小学教育的校长、教师和教育科研教研人员,共同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组织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不定期举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论坛。
3.规范管理,运行一系列管理机制
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不同特点,我县教育局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机制。一是督导机制。由政府教育督导室进驻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督促学校规范办学,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学籍管理机制。采取相对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如学生办了转学手续又不来上学的,学校保留其学号,到第二个学期初开学时明确学生不来才注销学号。三是学校招生许可机制。依法取缔办学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的民办学校的招生权。
三、问题与建议
1.经济和生活等方面的差距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孩子相比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由此衍生的隔膜、对抗甚至仇视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各界要齐抓共管,努力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辅导室与班主任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疏导、及早治疗,并经常开展以“关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用集体的关爱来消除进
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心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共青团、妇联、街道社居委以及新闻媒体等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心理热线”、“心理咨询信箱”“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等载体,开展常规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全方位地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排解心理难题,使他们健康愉快的成长。
1、登记时需提供的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1)暂住证。建平派出所出具的务工人员暂住证;
(2)劳务合同或工商税务登记证。进城务工有务工单位的,需提供由务工单位出具的统一格式的劳务合同书,以打零工或个体作业形式务工的,需提供居住地居委会出具的务工证明;进城经商或办企业需提供工商税务登记证;
(3)临时居住证明。房屋出租人或单位出具,并经居住地居委会盖章证明的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租房合同和票据;
(4)原籍户口证明。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供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原户籍所在地户口证明;
(5)在读证明材料(一年级除外)。进城就读起始年级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提供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学业完成证书。
(6)户籍所在地学校证明材料。户籍所在地学校出具的随迁子女监护人均不在学校服务区居住的证明材料。
2、审核办法
服务区外入学对象就读城区公办中小学工作在县招生领导组统一组织下实施,县教体、公安、建平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联合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审查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为各单位抽调人员,资格审查小组办公室根据部门职能分工负责审查户籍不在划定服务区,申请就读城区中小学的入学申请材料。
3、集中审核日程安排
(1)集中审核登记时间:2012年7月16日、17日,2012年7月16日审核申请就读初中的材料,7月17日审核申请就读小学的材料。
第二次登记时间:2012年7月20日。
(2)集中审核登记地点:县实验学校(原一职高校园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市教育局
**市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从深入推进教育公平,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出发,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出台相关政策,放宽入学手续,减免学习费用,拨付专项经费,多渠道、多形式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宁就学创设公平的政策环境,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一、全面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
我市始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全市教育工作目标任务,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已形成市、区、校三级工作网络,做到了全市覆盖,不留空白。我们要求全市各区应对区域内未来一段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变化情况,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流入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通过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公办学校接纳潜力,逐步提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就读比例。对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密集、就学压力较大的区,应未雨绸缪,提前规划,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置换等形式,有效扩大公办学校办学规模,为区域内适龄儿童和随迁子女就学提供足够的公办学位,切实保障他们的义务教育权利。
,适逢“金猪宝宝”入学高峰来临,加之今年我市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做了相应调整,给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结合今年招生形势的变化,我局于今年5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各区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各校起始年级接收随迁子女人数不得低于去年”的要求。同时,将今年随迁子女招生政策通过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设立服务与咨询电话,随时接听群众来电咨询,及时回复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局长信箱、“12345”的各类来信,解释相关政策,化解群众投诉,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及时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各区也想方设法,在执行省市文件要求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满足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区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就事先根据去年接纳规模,为随迁子女预留出义务教育学位;**区在公办学位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班级、扩大班额保障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区将公办学校学位情况统一公告,通过“电脑派位”的形式化解入学矛盾。
据统计,年我市共接纳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约4000人,其中小学生5.6万人,初中生1.9万人,有97.5%的随迁子女在我市公办中小学就读。各区除1至2所热点学校不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外,其它所有学校均敞开大门全方位接纳,个别学校接纳比例已逾90%。全市现有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3所,在校生近2千人,占全市接纳总数的2.5%。
二、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宁参加升学考试
我市自以来,就将随迁子女在宁享受同城待遇,参加高中升学考试并接受高中教育纳入工作范畴,在每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中均明确规定:“在**市就读初中并取得学籍的非**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在**市继续升学,报名、考试、录取与所在区的**市户籍的考生相同。”据统计,2013年在我市参加中考并被录取的外地学生有5747人,其中普通高中录取2578人,职技类学校录取3169人,占全市中考录取总人数的12.8%,另有552名应届初中毕业外地学生回原籍继续学习。
底,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从2013年起,凡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随迁子女,均可在就读地报名参加江苏普通高考和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参加江苏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与江苏籍考生一样,须参加全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符合高考报名资格要求,享受与江苏籍考生同等的录取政策。我市严格按照省里要求,做好外地考生的报名组织、资格审查、考试实施、招生录取等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非江苏籍考生,积极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为考生回原籍参加普通高考提供便利条件。据统计,2013年我市参加普通高考的外省学生有99人,从今年报名情况看,参加普通高考的外省学生将达到473人。
三、深入推进“三同教育”
我市早在就提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施“三同教育”,即“同城待遇、同班学习、同步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收费上,随迁子女与本市户籍学生一样,享受免杂费、免课本费、免借读费、免作业本费的同城待遇。另外,我市还在入学分班、评奖评优、入队入团、考试毕业等各个方面均做到一视同仁,不断为随迁子女创设公平的教育环境。各区学校在平时的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用爱心施以教育,用真情感动学生,坚持做到对随迁子女多一些关心和鼓励,多一些辅导与帮助,多一些家校间沟通,多一些心理疏导和安慰。有的学校针对随迁子女学习底子薄、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的特点,注重抓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实施“重平时、重过程、重细节”的管理策略,采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教学行为;有的学校通过开展本市学生与外地学生“手拉手”、“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活动,有效地帮助外地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校园生活,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学校开展了“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新“三好”教育;有的学校通过成立“扶困助学基金”,发动在校师生帮助家庭困难的外地学生定校服、定中餐、定牛奶,形成了良好的校园互助氛围;还有学校专门为外地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保证了每位随迁子女在宁“有学上”,而且还努力让他们“上好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关注随迁子女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跟随父母频繁流动,陌生的环境、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和自身能力的不足,使得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内向、胆小多疑、孤独自闭、自我评价消极、合作意识差等性格缺陷或心理障碍。我市各级学校在实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忘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许多学校开设了诸如“阳光小屋”、“知心姐姐”的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打开心结,排解困惑;部分学校通过开展自信心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系列活动,为外地学生创设展示自我、寻找成功、体验快乐、提高自信的平台。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师生间、学生间的距离,也让每位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从而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健康成长。
为了给随迁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的和谐互动,我市将随迁子女的家长教育也纳入工作范围。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或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定期培训,帮助学生家长提高思想认识,找准角色定位,明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履行的职责,为其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育观,培养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施以教育,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市**区开展的“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区开展的“争创文明学习家庭”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均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
五、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我市坚持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在校生人数,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自20起,我市每年安排一定经费,对接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办中小学实行公用经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120元/人?学年、初中生180元/人?学年。此项工作实施以来,已累计向全市公办中小学下达经费近7000余万元,较好地缓解了公办学校经费不足的矛盾。同时,我市每年还安排部分专项经费,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奖励,帮助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年以来已陆续投入700万元资金。另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还不定期向我市下达部分奖励资金用于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状况。2013年至今,我市已下达省、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共计1016万元,惠及我市13个区400余所学校,为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六、帮助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提档升级
近年来,我市通过财力帮扶、设备更新、师资培养等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我局坚持以“零租金”的形式,为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配备课桌椅、计算机、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设备,至今已先后投入600余万元,(www.fwsir.Com)仅2013年,我市就投入40万元帮助现有3所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部分区还利用本地区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公办校舍,以较低的价格租给办学者作为教学场地,帮助他们改善校园环境。同时,我们针对这些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的情况,要求各区必须将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纳入本区工作范围,做到统一管理、同步进行,通过几年的“传、帮、带”,有效地提高了这些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场外来务工人员也随之增加。随着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人数日趋增多,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尤为重要。
一、坚持免试入学,同享各项政策
我校坚持免费免试入学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采取免试入学、同编班级,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本住宿生受助2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农场儿童少年同样对待。确保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场儿童享有同等的政策,享受同等的优质、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
二、开展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信心
我校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会、书画展、墙壁文化和各种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参与,如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争当四好少年》、《我谈理想》、《与书为友》等主题班队会;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信心,让他们切实体会与农场孩子一样的成功与愉悦。
三、关心学生生活,感受“家庭”温暖
我校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格外关爱,不仅在学习上无偿地课外辅导,在生活上也非常的关心他们的冷暖,无论哪个学生身体不舒服或遇到什么困难,都尽力去帮助他们,并能深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谈心,及时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做“知心的妈妈”,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感受到“家庭”温暖无处不在。
四、关注学生心理,调整教育对策
我部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问题等等进行调查,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做团体心理游戏辅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五、建立家校联系,促进健康成长
进城务工人员多为种地户和打工者,平时忙于种地和打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关心学生的学习。为了帮助家长了解随迁子女的在校情况,进一步增进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学生在另一半时间和空间里的情况,引导进城务工人员用更合理的方式教育和管理孩子,我校教师充分利用校讯通、电话、微信等与家长联系与沟通,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关心和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同一片蓝天下流动的花朵”,他们生活在八五四农场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感受着农场的优美环境和人文气息。今后,我校要继续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让他们和本场学生共享一片蓝天,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延津县杨庄学校
粤府办〔2011〕4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做好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进城务工人员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切实解决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对于提高城市新增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具体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办学和管理责任,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发展改革、教育、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税务、物价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创造条件,解决影响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措施,制订配套政策,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
二、统筹解决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一)科学规划设置公办学校。各地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对未来一段时期学龄人口分布特别是随迁子女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在城市(镇)总体规划中预留足够的教育科研用地,科学设置公办学校或调整公办学校布局,满足义务教育发展需求。公办学校班额较大、学位不足的县镇,要根据城乡规划要求,考虑常住人口密度、生源和公共交通等具体情况,在满足服务半径的基础上,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合理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为随迁子女就读提供足够的学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县城建设教育园区。学校布局调整中闲置的校舍,可通过置换、改造、新建等形式成立公办学校,逐步提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有效解决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问题。
(二)规范城镇住宅小区学校建设和使用。各地新建或改造城镇住宅小区,要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教育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将学校建设纳入小区规划,保障学校与小区同步建设。学校建成后,由开发建设单位整体移交给教育部门管理使用,办成公办学校。原住宅小区配套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要按规定恢复公办性质。未按规定配套建设基础教育设施的已建成住宅小区,以及新建住宅小区规模未达到配套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低标准,或周边教育设施已能够满足就学需要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基建投资额向城乡规划部门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统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等支出。
(三)鼓励和扶持举办面向随迁子女招生的民办学校。各地要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扶持民办学校发展。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用地用房、基建、贷款、用气、用水、用电、通信和环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可探索“政府购买学位”、“政府补贴民办学校办学”等模式,对委托承担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民办学校,按一定标准购买学位或给予补助,并要求学校按相应标准减免学生学杂费。各级政府应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三、健全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配套政策。各地级以上市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人口分布与变化趋势,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为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保障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五年、有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居住证持证人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不能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要的县(市、区),要按照《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10〕32号)要求,实行随迁子女凭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制度。具体办法由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制订。
(二)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把符合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条件的随迁子女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根据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数等因素,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核定教职工编制,配置教学设施设备,发放教科书。对不符合当地免费入学条件的,可按地级以上市原规定的所在学校普通生标准收取书杂费,但不得收取借读费。
(三)完善各级财政合理分担机制。省财政根据中央对我省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奖励政策,结合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接收随迁子女人数和经济状况,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投入,并向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适当倾斜,切实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随迁子女在城镇就读创造条件。
四、进一步提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和办学模式。各地要实行学校办学经费拨付、教师和校长配置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采取合并、一校多区或集团办学等形式,促进城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满足随迁子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指导。各地要依法审批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完善民办学校管理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探索预防和化解民办学校办学风险的长效机制。指导民办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建立健全随迁子女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随迁子女登记工作,建立学生电子学籍管理
系统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掌握随迁子女的数量、分布和流动趋势,定期发布区域内公、民办学位信息,为随迁子女入学、转学和升学提供“一条龙”服务。随迁子女在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平等权利。动员社会力量关爱随迁子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健全家庭学校联系制度,加强与随迁子女家长的沟通,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子女教育方法,促进随迁子女健康成长。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措施】推荐阅读:
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措施11-27
随迁子女工作计划09-22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总结05-24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工作的通知09-18
民工子女入学12-08
安排子女工作申请书10-19
无子女证明06-14
农民工子女教育06-04
为人子女要《孝顺》父母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