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共8篇)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篇1

陈进前

1陈明2(1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浙江杭州

310003)(2桐乡市第二中学

浙江桐乡

314599)

摘要 提出了化学课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策略:精选素材创设情境,在丰富思维过程中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实;促进主动性、倡导合作性,在转化学习方式中落实;把准核心、整体构建,在大主题教学中落实。

关键词 核心素养;化学教学;教学策略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是主阵地,关键是要在课堂上落实。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考察,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全方位进行改革,为此我们以“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为切口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策略,现将初步成果介绍给同行并求指正。精选素材、创设情境,在丰富思维过程中落实

大家知道,奥运金牌与普通金子相比前者更值得珍惜,因为获得金牌的过程有特殊意义。知识的价值也与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情境和过程紧密相关,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经历丰富的思维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转化为智慧。教学素材和学习情境好比是赛车手的训练场,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包括核心素养类型和水平等级)来选择教学素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情境中进行探究、接受熏陶,更有利于发展和培养核心素养。所以,我们提出精选素材和创设学习情境是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策略。

选择与预设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素材,是用好这项策略的一个关键。据我们的调查,新手教师跟有经验的教师相比在教学素材选择和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方面有显著差异。要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含丰富化学特质的、具有情境创设空间的素材。化学含义丰富的图片,媒体报道(新近发生的或者当地发生的更好),有意义的化学史实,新奇化学前沿信息,生产、生活、科研相关的原始材料等,只要有利于引起、维持和促进化学学习的材料都可以选作化学课堂教学素材。1陈进前、1962年生,男,浙江磐安县。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化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所创设的课堂学习情境必须能够满足预设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质量的课堂大多在学习情境创设方面有独到之处。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要带领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积极思考的“愤悱”状态。目前,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素材的选用比较随意,也不重视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负面印象大多是跟各种媒体将生活中发生的环境污染、食品中毒、爆炸事故等负面事件不恰当地与化学学科关联所造成的。这也告诉我们,化学课堂上教学素材的选用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以苏教版化学1中“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为例,教材中已有“硫酸型酸雨形成”“酸雨造成的危害”等较大篇幅内容介绍了二氧化硫造成的危害,若教师在课堂上再选用过多的负面素材(如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二氧化硫漂白食品造成危害等)来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就会影响到学生对二氧化硫等物质的价值判断。事实上,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为人类带来的福利远比其带来的危害要多。杭州二中朱文博老师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选用了“我国每年消耗硫酸的总量”“葡萄酒标签”“含SO2的药瓶标签”“古老油灯的图片”作为教学素材,从硫酸消耗的总量引出需要大量二氧化硫用作生产硫酸原料,从两张标签图引出二氧化硫是重要的杀菌剂和保鲜剂、还可以用生产药品,从古老油灯图引出古人用原油作灯油时怎样防止二氧化硫造成室内污染,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化学直接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福利、要解决目前环境问题也必须依赖于化学手段。

总之,直接讲授告知也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但这样获得的往往是难以被应用的死知识,只有当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有意义情境联系起来时才能成为智慧、内化为素养。学习情绪的调节、智慧潜力的开发等都与学习情境、教学材料相关联。真正的知识一定是与情境联系的,能力往往是知识与对应情境的合成“知识组块”,而且这样的“知识组块”更有助于学生提升继续学习的能力[1]。选择学习材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创设情境是引发深度学习的最佳途径,丰富思维过程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实

实践和应用是多种关键能力萌发和生长的优良“土壤”,如果没有这片“土壤”就谈不上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做中学、用中学,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事例和科学研究案例中领悟,从中培养化学学科能力,唤起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一是要增强化学学科教学的实践性,二是要大力加强实践性的化学选修课程的开发。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由于片面的应试教学使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畸变成“化学解题教学”,用视频播放代替化学实验,在屏幕上、黑板上讲解化学实验相当普遍。所以,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将“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 [2]实”作为一项基本策略。

首先,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尽可能增加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无可代替学习活动之一[3]。化学学科能力的诸多方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如实验探究中的变量探制、无关变量控制、相互对照实验、空白对照等等,只要让学生亲身实验,很容易掌握和理解,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做好课标中要求的化学实验,最好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再增加实验内容。如,苏教版化学1的“物质分离与提纯”一节,朱文博老师的一次公开课的流程是:从《nature》杂志2001年社论中的“化学的合成与分离技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展”和该杂志2016年4月“七种化学分离方法改变世界”引入→通过“分别用四氯化碳、乙醇、食用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分组实验→展示部分学生课外实验萃取紫甘蓝汁成果(兴趣小组课前预先完成)……整堂课基本上是由学生亲身实践中完成的,其中学生有成功的收获、也有失败的经历,课堂上学生“发现了”萃取的一般规律,也体会到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复杂性。

其次,化学教学中尽可能跟社会生活、生产、科研、实验室实验等关联起来,尽可能引用原始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实践活动、参观、走访、实验等都包含情境中学习的要素,要将化学核心知识、化学核心活动与生活、生产案例关联起来,跟实践活动的联系中完成分析、解释、推论、预测、设计、证明等多种心理操作过程。化学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价值需要实践中形成,要通过增强化学学科的实践性来帮助学生在个人生活视域中形成化学视角,提升他们的生活世界。基于实际问题的设计化学课堂,提高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如,苏教版化学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节的教学中,杭州学军中学余金花老师选用了“银粉漆(含有铝粉)”“加油站用的加油枪(枪头部分是须用铝合金)”“定向爆破中铝热剂”“牙膏级氢氧化铝”“阻燃级氢氧化铝”等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素材,在分析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完成了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再是,化学课程开发时,要重视将化学本质与实践性内容结合起来,开发和开设实践性较强的化学选修课程。如,杭州学军中学化学组几十年坚持开设《物质制备实验》《定量测定实验》等选修课,杭州长征中学沈旭东老师开设《新闻中的化学》,杭二中郑路镓老师开发了《烘备与化学》,杭州九中赵琦老师开发了《微型实验和数字化实验》等,这些选修课的开设增加了选修学生的实践机会,成了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

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程序性和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对事物价值的认同和感悟)。事实性知识基本上可通过识记学会,程序方法性知识需要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在“做中学”才能掌握,价值性知识需要学生经历知识学习和运用过程的体验、反思才能获 得感悟和认同,需要在“悟”中学。若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的学习也采用事实性知识相同的方法,用各种方法把策略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转化为事实性知识,或者由教师代劳总结成各种“经验”规则,让学生记背,效率低下甚至无效[4]。促进主动性、倡导合作性,在转化学习方式中落实

学生能力提升的正确途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被动学习或听讲很难实现能力提升。学科效率决定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程度。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大大高于学生作为一个被动“参与者”的被动学习的效率[5]。若以学驾驶来比喻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驾驶座上、教师在副驾座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体验,在到达目的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熟悉路途情况(体验学习过程)。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观念转变是关键。课堂上运用教学对话、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能明显提高学生学的效率。灌输式教学所谓的效率是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代价的[6]。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从学生发言中发现有教学价值的闪光点,再通过追问将学生引向更高的思维层次。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做出必要的分析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探讨问题时要重视证据、独立思考。必须强调的是,教师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在课堂上作出精彩讲叙,不一定达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当学生进入主动的专注的学习状态时(自主提问、大胆质疑、协同讨论)才能达成有效学习。课堂讨论中,虽只有部分学生有发言机会,但没有发言机会的学生只要在倾听、议论、插话,表示出赞同、质疑等,就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状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思维的有效,且必须是主动思维和主动学习与探究[7]。

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投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暗示、引导、鼓励、肯定等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尊重,都有利于创造学生主动交流、自主讨论的氛围。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合作学习愿望,去感染并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成功感。教师要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利于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堂上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机智,调控课堂对话节奏,活跃交流气氛,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对话场”,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教师要通过一些具体形式来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请学生代表上讲台跟老师一起合作完成化学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再师生共同讨论和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或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化学实验,组内协同完成实验并推选代表表在课堂交流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探究过程就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布置一些必须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的化学研究小课题也是一种促进合作学习探究的好手段。教师的追问是一种短平快的课堂调控手段,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到化学本质之上。如,原电池教学时向学提出如下问题:①电极、外电路上哪种粒子起导电作用?→②电池内容溶液中哪种粒子起导电作用?③溶液和电极的界面上如何导电?追问中很自然的将学生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初中电学中“闭合回路”),从“外电路上电子定向移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引导到对原电池的化学本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之上,由此开始讨论后学生对原电池中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带电粒子移动原因(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两处同时发生造成电荷不平衡)等就会有深入理解。

与课堂学习相比课外学习是无限的,所以课堂教学要引发和引领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有目标、有志向的学习,从化学学习中体验快乐、体会成功,而不是为高考、为老师、为父母亲的压力而学习。可以布置学生查看与化学相关的报纸、网站,可以建议学生阅读化学专业图书,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自觉自主学习中获得高阶学科能力,拓展化学视野,甚至将转化为投身化学的志趣。学习的自主性还体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计划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及时评估和调控自己学习的能力。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提出质疑,主动寻找证据,培养敢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创新的科学精神。

课内教师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和追问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外教师要鼓励、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主动探索与交流。必须改变那种课内上靠教师灌输、课外靠大量书面练习挤占时间并进行频繁考试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总之,促进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协同学习,转化化学学习方式是化学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策略。把准核心、整体构建,在大主题教学中落实

知识以组块化存储与提取可以提高学习者对专业知识内容的记忆量。组块化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知识组块化程度高,关联信息的组块紧密,提取与运用信息的组块化水平也高,也更容易解决问题[8]。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要特别防止知识“碎片化”倾向,可以围绕一种大观念将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用类似规律统一起来的知识内容组成一个单元(或者大主题),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发现不同化学内容之间的共同本质,有利于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认识角度,有利于化学知识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组块,提高组块化存储和提取功能。某一单元教学中,可以选准一个核心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将解决一类问题的认识角度、学科思想隐含其中,通过教学对话让学生自行领悟、逐步内化。只有当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转化为学生自觉主动的认识角度、认识思路和相应的认识方式后,才能成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9]。引导学生抓住化学本质,发现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看似松散的化学知识整合成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避免形成结构松散。不要限于一节、一章的内容,要将分散在各个部分的内容整合成一个主题,在一个大的框架背景下统盘考虑培养核心素养,从基于知识点单元设计转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设计。如,苏教版化学1中的专题

2、专题

3、专题4中,主要是钠、镁、铝、铁、铜等五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氯、溴、碘、硅、硫、氮五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可以组合成“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两个大单元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当然也可以组合成“元素化合物”一个大单元,帮助学生形成“类别通性”“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离子反应—离子”等认识角度来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到化学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等内容后,再形成用“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角度来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最终达到能够自觉运用多种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解决元素化合物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在促进知识整合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功能,当学生充分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功能后,就会更自觉的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苏教版化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内容,富阳中学项新华老师主要设计思路是:从生活的导电材料引入→化学史实研究(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3年提出的 “只有在通电的条件下,NaCl才会解离为自由移动的Na+和Cl-。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在1883年提出“NaCl溶解在水里就自动电离成为Na+和Cl-,跟是否通电无关”)→分组实验实验探究(熔融氯化钠、纯醋酸的导电性,CO2水溶液导电性)→请学生自已给“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下一个定义→……这堂课不象某些教师那样先将概念告知学生、再从概念文字上进行辨析、最后通过练习巩因,而是通过化学史实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到一次“实证研究、证据推理”的体验、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提炼出概念,其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不同内容有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重点,不同核心素养在不同知识内容中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化学学科中象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解质电离等内容,除了其概念、原理等知识内容外,都有其独特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价值功能,教师要加以挖掘并展示给学生。如,在离子反应教学中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离子反应的学习体验从实验中寻找证据,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化学本质,从中让学生体验“证据推理”“宏观与微观联系”等观念。目前有较多教师热衷于传授解题技巧、挖掘知识深度等,不重视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导致学生失去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知识量剧增但法定课时大幅减少的困境,若用传统思路是很难在法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以化学核心知识、化学核心活动作为支点,重新 构建大主题(或者大单元)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认为,化学学科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捷径,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关注化学学习的过程、关注化学本质、关注学习方式转变,抓住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层次的驱动性任务和多样化的化学学科活动来引起、维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篇2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要落实技术目标, 更重要的是落实素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样的课堂才是合格的、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与其他学科比较, 信息技术课有典型的灵活、重实践和综合性强等特征,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 开阔设计思路, 勇于创新教学设计, 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运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 引出需要学生化解的难题, 随之设计出一整套有着启发性的知识问题。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要找到最佳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方案, 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第一, 具备适当的难易度;第二, 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有探索的意义;第三,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例如, 在讲授ppt设计与制作方面知识时, 只需教会学生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形的方法, 然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引导学生们适当地把各式各样的图片插入到演示文稿中, 并适当地进行修饰。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以学生为中心, 合理组织学习

现行的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 信息技术课程中, 学生的上课时间要占较大的比例。开展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教师合理巧妙的组织、引导。为实现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能力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一般情况下安排几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先重点指导这部分学生, 让他们快速接受知识或技能, 然后由他们各自组织和指导组内其他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另外, 班级中还有部分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本身较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选择他们作为其他同学的辅导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 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 可以指导学生优先借助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解决问题。教师应多讲、精讲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学生在学习时易出错的问题, 还应关注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有侧重地给喜欢音乐的学生安排midi等软件的制作任务, 给喜欢美术的学生提供图形, 图像处理的机会, 给喜欢程序设计的学生布置程序设计任务。一句话说, 就是立足学生实际, 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特长。

三、利用各种软件辅助教学, 提高学习趣味性

当下, 网络资源日渐丰富, 网络上有很多公司和个人研究和制作的教学软件, 大部分软件都能够集成声音和图像, 有些软件还有配套的动画。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来辅助教学。比如, 在讲述计算机的硬件构造与分类时, 有些理论知识的讲述需要和相应的实物联系起来, 但要一下找到拆分开的主板、CPU、显卡等硬件又不是容易的事, 这就给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托, 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 还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如果能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和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 借助信息技术去化解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 一定能让信息技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学生要设计制作黑板报,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设计和制作黑板板, 告诉他们合理进行前期设计, 然后掌握必要的word操作技巧, 如文字输入、文字设置、排版、插入图片等, 学生在完成黑板报制作的同时, 不仅学习了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 而且在下次遇到同类的黑板报制作问题时, 能自然而然地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知识。

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克服课时限制、认可和正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差异,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 自主选择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途径和学习进度, 进而独立学习。比如, 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下载微课视频, 与教师、同伴交流合作, 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择更深、更广的知识点去探索、去钻研。总之, 教师要通过分层任务、交流评价等各种方式, 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吃得饱”“吃得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迁, 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是摆在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难题与挑战。只要我们能够勤思善学、刻苦钻研, 一定能够寻求到高效、便捷的途径, 让信息技术课程成为高中生喜欢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吴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成功, 2010 (9) .

语文核心素养及其落实 篇3

自《意见》发布以来,“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两年来,从理念到行动,都有了一定的推进,目前正进入学科课标与课程教学层面。

一、核心素养

要清楚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清楚“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最早由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2003 年出版的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中首次提出。报告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核心素养是使个人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和实现社会良好运行所需要的素养。②欧盟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③这是世界三大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联合国经合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的理解比较一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个人生活的成功,二是着眼于社会运行的健全。欧盟的理解着眼于个人的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缺失社会健全的吁求,同时也欠缺个体对社会健全的积极能动作用。与联合国两个组织相比,欧盟的理解更具体地指出核心素养由“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要素构成。

台湾地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欧盟大体相同,认为“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是“核心的”素养,是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的关键必要素养。④台湾教育界从操作层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可学习、可教学、可评量。

大陆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品格能力说、基础思维说和技能说。品格能力说以林崇德、钟启泉和崔允漷为代表。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⑤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指的是同职业上的实力与人生的成功直接相关的涵盖了社会技能与动机、人格特征在内的统整的能力。⑥崔允漷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⑦基础思维说以辛涛、成尚荣和李艺等为代表。辛涛认为,学生核心素养是按照学生发展规律规定了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拥有的基本素养和能力。⑧成尚荣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⑨李艺等认为,核心素养包含三个层次:双基指向,以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科学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⑩技能说以夏雪梅为代表。夏雪梅认为,核心素养就是经过一系列课程之后,学生所积淀形成的核心技能。?輥?輯?訛从逻辑上说,以上三种理解是逐级包含的,品格能力说包含基础思维说,基础思维说包含技能说。从目前运用看,更多的倾向是第一种品格能力说。

二、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抽象宏大的概念,具体到语文学科中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什么呢?语文课程研制专家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层面提出四个要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輥?輰?訛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提取,与过去“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能力八分法、“听说读写思”语文能力五分法最大的区别是由切割式向整体式转变,由知识与技能向能力与品格的融合转变。

1.语言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在“积累与运用”

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最基础的关键能力,语言运用的前提是积累,语言的积累要建构个体言语经验。因此,语言的“积累、建构与运用”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专家组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有如下五条要求:(1)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2)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3)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4)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5)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2.思维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在“发展与提升”

语言是外在的存在,其背后是思维。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直接反映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关系。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二层次要素。

专家组对学生“思维”素养有如下五条要求:(1)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2)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3)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4)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5)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3.审美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在“鉴赏与创造”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语言、思维基础之上的第三个语文核心素养要素。

专家组对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如下三条要求:(1)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2)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3)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4.文化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在“传承与理解”

以上三个语文核心素养要素更多着眼于“关键能力”,语文学科的“必备品格”更多体现在一种文化态度,即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语文教育希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专家组对学生“文化”素养有如下三条要求:(1)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2)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3)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语文核心素养是能力到品格的逐级递增,既有独特性又有交融性,是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也是基础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新挑战。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要在被教育者身上显现出来,不只是一个概念目标,也不只是一个抽象四级框架,更是一个纵横结合的链条。这个链条至少包括两个要求:一是实施,二是评价。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纵向上是学科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案(意见)—评价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一体化框架。两年来,方方面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理念层面,课程层面也只是在高中。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案(意见)—评价标准”体系还没有触及,这是当前语文核心素养最值得关注的视点。

从评价的角度看,要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有一套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描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各门具体学科具体学习时段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的课程标准在能力维度上既没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终结性评价标准,更没有用于促进过程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标准;而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学科课程标准中均有与具体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还有用于促进过程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标准。

《意见》明确指出:“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从新中国历次课程改革来看,这是第一次就评价问题在国家文件中作出如此具体要求。现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评价都集中在高考这个枢纽上,而高考与新课标、与教材、与教师日常的教学还很不一致。建构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包含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学科、学段乃至年级的评价体系,是目前我国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亟需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②张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教育导刊》,2015年第7期。

③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2期。

④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4期。

⑤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3期。

⑥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期。

⑦袁振国等:《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12-8。

⑧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⑨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篇4

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6个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高中应该是相通的,不需要再行研制,这里通过一些案例,主要讨论了数学学科6个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的问题.期刊代号:G392

分类名称:小学数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

近两年,各种媒体上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相当丰富,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教育部立项研究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个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结果,教育部已经于2016年9月13日公布并征求意见;高中近20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预计结果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随《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公布同时出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展开,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文化基础的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为支撑条件,引导学生在社会参与及互动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目前尚未公布,但从目前的研究看,主要包括以下6个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高中应该是相通的,不需要另起炉灶、再行研制,也即: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是相同的,也是上述6个.本文主要讨论数学学科的6个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也附带涉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上述6个核心素养的定义,或者说“解释”如下所示.“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另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是演绎.“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进行推断,获得结论.这6个核心素养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笔者认为,它们可以分为三组,而且可以用下面的一段话表述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发展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素养.这是因为,直观想象也是一种数学抽象,数学运算也是一种逻辑推理,数据分析也是一种数学建模.二、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

上述6个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中的精髓.那么,这些核心素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呢?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笔者有下面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小学数学的内容主要有识数、运算、图形、几何和推理,还有一点统计.“数”的概念形成依靠抽象,“图形”的概念形成也依靠抽象.例如,“5”是从5个野果、5条鱼、5颗石子等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圆”是从太阳、月亮、车轮等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客观世界中并没有抽象的“5”和抽象的“圆”,数学的研究对象其实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抽象”一词本身也是抽象的.到小学几年级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说“抽象”一词?这是一个可以研讨的问题.笔者觉得,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可以,例如,在讲“5”和“圆”的概念时,就可以说上面的那些话,自然就带出“抽象”一词.在教师第一次或第二次讲“抽象”一词时,学生未必理解,可能只是生硬地接受;但是多次以后,学生慢慢就体会、理解了.小学生对“抽象”一词的理解,也许更多地靠数学课,而不是靠语文课.“逻辑推理”一词及相应的素养也是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可以教给小学生,只不过起初可以只说“推理”,到高年级条件成熟时再表述为“逻辑推理”.例如,计算9+3=12时,有一个先把3拆成1+2的过程,再得出9+3=9+1+2=10+2=12.这种“算理”其实就是一种“推理”.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会逐渐接触一些稍复杂的推理.“数学建模”的素养在三年级以后就可以教给小学生,只不过小学阶段可以不出现“数学建模”的说法,只说“模型”或者“类”等,最初甚至可以只用“一般形式的表达”的说法.例如,在学生学到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时,可以说“这是对于所有的数都正确的等式,是普遍的规律,这是数学概括和总结的结果,我们应该重视这种一般形式的表达”.到高年级学到“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公式时,可以进一步说“这种一般形式的表达,也称为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直观想象”一词从字面上不易理解,因为它其实是“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缩减字数的结果.笔者觉得,在小学阶段可以不出现“直观想象”一词,起初只分别用“直观”“想象”的说法,把相应的素养教给学生,到高年级再视学生的情况结合实例分别用“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的说法.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附录2”中的例32是:

观察图1(《课标》中的图8):

请在图2(《课标》中的图9)中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图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篇5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其教学目标也有所改变,如今,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其以后的体育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探讨探讨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以期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一、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1.体育基础知识素养

所谓的体育基础知识素养是指学生的体育知识储量(包括基础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等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知识储量要赶上甚至超过小学体育教学进度,这是培养其他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

2.体育精神

即学生可以从体育比赛中感受到的体育精神,并能够转化为对自己有启迪作用的思想感悟。体育经验总结素养是较高等级的核心素养,培养时间最长、培养难度也最大。[2]

3.其他核心素养

(1)自我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利于学生发现体育学习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2)体育知识实践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增强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是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1.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当下,教师不应再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应认清当下的教育形势,摆正自己的教学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真正作为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2)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难见成效,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小学体育作为开放性较强的学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现代教育中,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3)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教师自身只有具备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从而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

(4)学生要改变学习观念:现代教育虽然还处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但是学生应明白成绩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注重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继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5)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核心素养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尝试利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学习困难,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先试着自己解决,当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去请教老师。

(6)学生要进行体育知识补充: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学生应在课外多阅读一些体育材料或是看一些体育纪录片,不断补充自己的体育知识,从而为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2.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即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能,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2)教学结合原则:教和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和语言交流的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是平等的,即学生也可以教给老师知识,师生在良性的互动中共同培养核心素养。

(3)方法适应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必须要适合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依笔者看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只要善加利用,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法宝。

3.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1)生活化教学法:即通过创造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现代化教学法,体育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借助生活场景(体育场景)再现,学生在学习时将容易很多。[3]

(2)任务教学法:即以任务为课堂知识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任务教学法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3)分组合作教学法:即通过合理分层、分组,实现“上拉下推,左帮右扶”的教学效果,让学习好的学生承担更多的课堂责任,让学习差的学生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节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分组,并让学生合作学习知识,是借助集体力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好方法。

4.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注意的问题

(1)拉近师生距离:首先,教师应和学生平等交流和互动,从而创设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运动和成长,要做到认真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承认自己的教学失误;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体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2)循序渐进不冒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耐心和恒心,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即使面对身体素质或身体灵活性较差的学生,也要沉下心来耐心辅导。

(3)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即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在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好方法;其次,教师要尝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胆大心细”,在不断摸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培养途径和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分为体育学习素养和其他基础学习素养两大部分,针对这些核心素养,本文从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出发,全面分析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虽然不够全面,但希望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篇6

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何落实?要点有三。

其一,教育目标需要升级并进行结构性调整。核心素养不是基础素养,是高级素养。我们应在抓好基础素养培养的同时,重点提升学生的高级素养。当前存在一个普遍性的误解,认为重要的素养就是核心素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基础素养如基本的读写算、开车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都是非常重要的素养,因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这些并不是高级素养,不属于核心素养。要应对21世纪的复杂、多变与不确定性,人只具备基础素养是不够的,需要拥有高级素养即核心素养。当下,一些地区与学校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应试技能的核心是记忆能力。在“认知能力”的谱系中,记忆能力排在最低端,属于低级认知能力;而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排在高端,属于“高阶认知能力”。以记忆力为核心的应试技能,对于增进国际竞争力没有实质价值,因为记忆只能“记已有的知识”,而各国竞争拼的是“谁先拥有新的知识和技术”,拼的是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教育目标升级,不是说要弱化基础素养,而是说要强化高级素养。要把教育目标升级落到实处,需要改变评价和考试方式,把核心素养特别是其中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与考试内容,发挥“指挥棒”的引导作用,让学与教更多关注高级素养的培育。其二,课程内容要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教育目标升级必然要求课程内容结构调整。当前中小学的课程内容的关键问题,不是内容本身“多与少”的问题,而是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即教育重点目标)的联系程度“紧与松”的问题。课程内容即便很多,如果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缺失或者严重不足,甚至充斥的都是应试的内容,那么这种课程结构也显然是不合理的。课程内容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是培养目标的分解与细化。当前的中小学课程内容偏多,需要瘦身,更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对高级素养的强调,进行课程内容的结构性调整。课程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准”越好。求“量少而精准”比“量大而杂乱”,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更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其三,“教与学”的方式要与核心素养精准对接。当前落实核心素养时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忽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实际上,落实核心素养,教法、学法比教材更重要。培育核心素养,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在学习方式上,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核心素养中有两大超级素养,一是创新能力,体现聪明的脑;一为合作能力,体现温暖的心。教学方式中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主要对应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主要对应的是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学习方式中的发现学习直接对应创新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直接对应合作能力的培养。上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采纳的,是跨学科的,具有更强的普适性。核心素养的培育,只有落实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细节中,才算真正落实到位。如果教师用压制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冷酷的方式去培养学生温暖的心、用专断的方式去给学生讲关于民主的知识,那么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教法比教材更重要。(作者系本刊编委、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 篇7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是古往今来一切事件发生的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发展规律,了解历史方能知兴替,形成历史唯物观。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有必要在历史教学中确立一套方法体系,促进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立足主流社会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对历史的解读,从来与时代的主流政治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就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来说,要引导学生立足主流社会价值取向,端正立场,运用科学的价值取向去看待历史,这样形成的历史价值观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才能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发展。例如,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些消极性评价。但历史有其固有的规律,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没有代价的。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南方汉人实力派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事实上掌握了清政府的政治和军事大权,这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成功奠定了基础;其次,它让后来的革命者认识到农民阶级自身的不足,给后来的革命者以巨大的启迪。

二、理清事件脉络,了解发展更替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联系和发展的思维,引导学生沿着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运动变化地看历史,在对前因后果的把握中,让学生知兴替,在大历史、大时代中提高思想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可以从洋务运动讲起。洋务运动直接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甲午一战,中国惨败,客观上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之后的《马关条约》,更是影响到今天。甲午之战后,日本控制朝鲜,进而窥视中国东北,最终演变成在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日本势力进入中国东北,当时中国无力阻挡。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日本势力在东北不断扩张,最终演变成抗日战争。通过这一连串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讲述,学生基本上在脑海中能够形成一条线,认识到孤立历史事件的“蝴蝶效应”,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规律性,这对今天的国家建设很有积极意义。

三、发掘历史真相,还原本质面目

真实是历史的最显著特征,失去真实的历史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拨开历史的云雾,去发现历史的真相,去还原历史本来应有的面目。例如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中,李鸿章其人是充满争议的。过去,站在纯粹主义的角度说李鸿章是卖国贼,也许是有失公正的。取下有色的眼镜,沿着中国近代史的脉络,看其人其事,也许就会发现,原来历史是这样的。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着脱不开的联系。《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之卖国求荣的骂名到了高潮。从历史的本来面目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没有更好的选择,签卖国条约,李鸿章不做,照样有人做。现在教材也告诉学生一些这方面的历史信息,比如签《马关条约》前夕李鸿章的遇刺,让日本人政治上被动,从而降低了其要挟中国的筹码;签完《辛丑条约》大口吐血、老泪横流……这些史实说明,没有人天生愿意做卖国贼。其不光彩的历史角色注定无法改写,当时他能做的也许只是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尽力减少损失。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也算是一个爱国者,这就是历史的面目。

四、学会科学判断,培育唯物意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看历史都会有不同的结论。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善于运用理性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历史,认清历史的消极和积极面,从而吸取有益经验,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例如“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一章,讲述因为空前的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荡。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始对外侵略,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转移国内危机。而前苏联则走上大规模的计划性工业化道路,美国则是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大规模的国家基础投资建设刺激,迅速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作为学生,要认识到这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并了解经济危机中前苏联的经验我国借鉴过,其促成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而美国在经济危机中的应对手段,今天我们仍在借鉴,并在经济和平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善于运用理性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历史,提高思想认识,学会科学判断。

五、结束语

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育意义重大,其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极具重要价值。在历史教学中,应立足于时代,扎根于现实,立足于主流价值取向,坚持联系的大历史教育观,在真相发掘和还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判断,促进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养成。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历史大潮中把握自己,留下最灿烂、无愧于前人、造福于后人的一页。

参考文献

[1]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2]许国庆.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初探[J].文教资料,2010(35).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落实 篇8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之一。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通过有效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以下结合实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明确评价目标,促进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目的地,评价目标是到达目的地的判断依据。周文叶和崔永漷认为,“要使学生有卓越的学习表现,首先应当让他们知道学习结果,要求他们改进不理想或令人不满意的结果。”让学生及时知道达成学习目标的依据,目标的导学功能才能发挥,也才可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学二年级“认识钟表”时,设计了三条学习目标。教学开始,教师通过钟表引入话题,问学生关于钟表都知道些什么,并结合学生的回答,将本课的目标归纳为三句话:“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会认、读、写整时;课堂上大胆把想法向同伴说出来;通过今天的学习,懂得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学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与判断标准,就有了主动性。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通过按顺序排列扑克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并问学生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整理为三条:为什么我们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吗?然后针对每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节课中,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问题,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经历了主动探究的过程。

二、开展样例评价,促进数学表达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模仿学习先于自主学习,因此样例评价是最有效的一种评价方式。即不把目标直接告知学生,而是提供一些样例,让学生去分析、比较,从中发现恰当的数学表达。尤其是对于一些表现性的任务,教师希望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学生常常表达不出来,这时就要给学生提供样例示范,让学生参照。

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已知“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在地球上的6倍”,要求学生完成填表,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了让学生明确任务,教师先给出样例:

如果在地球上举起的质量是20千克,在月球上举起的质量就是120千克,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填满了19行空格,只有一位学生在表格左栏填了字母“a”,在右栏对应位置填了“a×6=6a”,只用一行表格完成了任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布置题目时,教师没有对评价目标细化,学生不明白怎样才算完成了教师的要求,于是“填满表格”就成了大多数学生默认的目标。于是教师就把这个学生填的表格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以此为样例进行了正面评价,达成了学习目标。

因此数学课堂中的评价,可运用样例来实施与矫正。而样例评价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数学表达。

三、注重过程评价,促进思维发展

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把“数学思维”作为第二大目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三个发展一个体会”的要求,即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由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寻找“数学思考中抽象思维目标”的达成证据,就需要注重思维活动过程的评价。

如在一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课堂上,教师由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导入,要求学生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实际上,学生所谓的“探究”过程并没有独立自主的思考,拼接实验的步骤、方法都是教师告知的,学生只是执行者,不是设计者。因此,教师的启发实际上是人为规定了探索方向,限制了学生的思路。

改进以上探究活动,可以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探究活动之一是“数方格”,把三角形置于方格图中,数出面积,学生会发现不准确,就会引起进一步探究。教师问:可否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样计算底乘高呢(引起思维冲突)?可否将三角形通过截拼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让学生动手试试(进一步引起思维冲突,激发探究的欲望)。当学生的思路只局限在一个三角形上变换时,教师可以连接一个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并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在真实的探究过程中,师生都更容易找到评价思维目标达成的证据,并伴随着发现的乐趣。

四、实施小结评价,促进目标达成

在教学中,真正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过:“学生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会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课堂小结阶段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课堂小结通常采取个别汇报结合教师提炼的方式。其关键在于提炼、总结、评价,验证学习目标的实现,以便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因此课堂小结要注意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才能实现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结束前5分钟,引导学生一起回忆本堂课的收获,就是在进行小结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持续创设学习环境,不断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索和思考,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环境,是一些有助于学生探究思考的任务情境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评价学生的认识或理解、疑虑或困惑,并根据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或任务。这样一来,课堂评价就与教学过程相依相随了,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上一篇:仁爱八年级英语下册短语归纳下一篇:护士静脉输液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