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精选8篇)

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 篇1

单位:大港区太平镇第二小学姓名: 赵红林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游戏是一项少年儿童所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而情境教学正是沉浸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少年儿童寻现实生活场景的美感,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就会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美化过的游戏中去。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关心集体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和健康发育,提高跑、跳、投掷、支撑等基本活动能力,为学习体育的基本技术打下基础。

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小蕾初绽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免不了有几棵“无精打彩”的小花,如何使体育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动起来生龙活虎。让他们融入花海中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真仔细的揣摩学生心理,找出问题所在,消除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育和游戏的运用。

一、利用游戏、情境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可根据孩子们年龄小,形

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事物认识先表后里的这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讲课时巧妙运用情境化、游戏化教学,通过人物、时间、地点等编成故事给学生听,让孩子们观看各种体育运动图片。这样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和不同形式的有游戏行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教师教学要有艺术性,语言 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让学生易接受理解。

二、利用游戏、情境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性

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动物的样子做游戏,对他们进行游戏教学一般可以以单向传递和有简单情节的游戏为主。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同动物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模仿动物形象进行教学。例如:教前滚翻时可创设“小刺猬赛跑”; 在教立定跳远时可以采用“青蛙过河”的游戏的游戏。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游戏依然是十分受欢迎的运动,但他们的思维和运动能力比低年级时有所提高。因此游戏在结构上要较以前复杂。例如:投掷轻物可以创设为“打坦克”的游戏,短距离跑教学可采用“长江黄河”的游戏。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运用综合技能做游戏的能力。因此,在游戏教学中不仅要培养他们积极拼搏的精神,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例如:“钻城门”和“冲过火力网”等游戏可以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使他们身心进一步发展。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他们得到了教育,又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利用情境化、游戏化教学,增强师生互动能力。

在游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时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都很难把握游戏中出现的一切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活动行为和利用时机及时进行教育。例如:在“穿过小树林”这一游戏中,有的学生游戏不遵守规则,态度不公正、诚实,一边跑一边破坏“小树苗”;有的学生游戏时不积极,出现消极、懒惰的情绪,教师对这一切都应积极的诱导,坚持正面教育,并要对学生讲解小树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它们,同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对学生坚持动用耐心说服,谆谆诱导的方法,达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目的。对那些智力和体力较差的同学应当特别注意,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他们,达到不漏一个人,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关心同学、齐心协力的精神。同时,老师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多和同学交朋友。与同学一起游戏,造成一种浓浓的师生情。

四、利用游戏、情境化教学,开创学生新智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能力意识,让全体学生积极地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多渠道多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想,塑造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得以培养。我常常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游戏。例如:教师如果只把书上的韵律操按照顺序教给学生,相信学生们只会在短时间内有一点兴趣感,而如果教师多传授几个单一韵律

动作或各种单个武术动作,以八个(或十个)同学为一组,在音乐的配律下自编自导一套韵律操或一套武术组合动作,教师及时进行表扬或指导,最后教师再传授书上的知识,让同学们将自编的操或动作与教师传授的操或动作进行比较,再找出自编动作的优点与缺点,进行改正,力求完美。我认为,这样既开发了同学们的智力,增进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又使同学们在自己编织的情境中感受到了快乐和自身的价值,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以往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单向式,指令式的,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而情境化、游戏化教学便是通过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达到“美、趣、智”的学生情境来缩短儿童与儿童、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不仅如此,在这样的人际情境和游戏情境中,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老师,热爱同伴的情感,陶冶了宁静致远的心境,提高了学生从小与人交往的心理素质。

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 篇2

筅广东深圳市实验中学高中部刘秋云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是基于游戏理论、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等知识而构建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对学校体育教学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促进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体育教师自主成长的能力, 还能够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 有效解决体育教学中深层次的矛盾问题,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一、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学基础

1.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现代课程论基础

终身体育思想已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多元化, 课程内容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 这些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不仅要求有运动技能目标, 还有情绪、态度、能力、个性等目标。目标体系中不仅有可测评的行为目标, 还有难以测评的反应探索、高级心理过程等方面的目标。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和目标, 重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相统一。体育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构造和创新者,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设计和调整着体育课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的气氛, 等等。

2.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现代教学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教学的目标是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 探讨客观世界 (学习者主观建构的) 具有的唯一目标是作为自我平衡系统保证学习者去应付生活, 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 让学生掌握自己的思维工具, 了解自己的思维和学习及其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最高要求标志。用通俗的话说, 就是学会学习, 并能调控自己的学习。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技能, 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情意交往教学理论认为师生之间的“情意交往”才是教学过程持续的“群体活动”。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 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往来, 而且是人们普遍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二、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1.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内容资源

一是技能资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运动技能学习也成为游戏活动的一部分, 游戏活动由此被赋予了双重作用, 即技能学习和愉悦身心。在新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今天, 人们曾经迷失于运动技能的价值判断, 而在这个问题上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式。

二是游戏资源。游戏资源来自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凝聚着社会、历史、文化的鲜明色彩。这些游戏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或时代性, 对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增强民族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突出创造性的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中, 游戏资源使学生的审美和个性开发成为可能, 同样使体育文化的延续成为可能。

三是健康与情感内容。游戏化体育教学内容应涉及影响个人健康, 如, 遗传、营养、环境、医疗保健、心理和精神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化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涉及学生的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 符合当代体育教育要求将身体教育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的新课程理念。

2.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师资源

一是教师的课程理念。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要求体育教师一方面应立足实际, 创造性地使传统体育游戏进入课程, 以此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使时尚体育游戏课程化, 以高质量地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及体育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

二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游戏化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不仅能按照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 设计游戏化教学方案, 而且还能够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课堂教学基本素养, 包括语言、直观、练习等基本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个人突出的运动技能、表达和示范技能、课堂控制能力等。

三是教师的创新能力。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创新设计。体育教师应重视游戏资源的收集和加工、整理, 运用发散性思维对游戏活动多次进行再创编, 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

四是教师的科研素质。可以专门组织体育教育专家对体育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培训, 开展行动研究的模拟训练, 使教师具备解决游戏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对特殊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 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物力资源

一是教学场地。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因地制宜, 学校的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以及角落空地, 都可以作为游戏化体育教学的场地。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教学场地的随机延伸, 及时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 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活动空间。

二是教学器材。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器材同样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介质, 游戏化教学需要开发适应游戏特点的教学器材。主要有以下的途径:现代体育器材的灵活使用;生活生产用品的改造;乡土体育游戏的器材及自创器材等。

三是媒体设备。作为游戏化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 媒体设备和资料的应用将会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

三、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 选择适当的游戏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一是个人随机形式。游戏化体育教学中, 往往会在内容的实施阶段,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及鼓励学生创编游戏动作, 运用个人随机表演的形式, 并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利于学生继续学习和创新。

二是小组形式。这种形式更有利于营造体育学习的氛围, 让学生在较为紧张而充满喜乐的情境中发展智力, 增强体能, 培养集体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是集体形式。集体形式往往见诸集体学习技能示范的练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集体创编和演绎教育性的游戏和教学情境, 激励整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奥林匹克精神的启发和教育。

2. 创新游戏化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一是探究法。在游戏化体育教学中, 常常引导学生对某一动作的学习, 或某一情境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和发现,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个性的最好体现。

二是启发式讨论法。在游戏情境中, 教师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 帮助学生开动脑筋, 相互协作。教师设置某一情境, 小组间或同学间围绕某一问题相互探讨, 分析游戏的情形, 集中智慧, 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进而找出答案。教师不仅在技能和技巧上启发学生, 还可以在思路和精神上点拨学生。

三是多媒体法。在游戏化体育教学中,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魅力, 或较为清晰标准地示范某一技术动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像俱全的优势, 采用多媒体法, 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是创新情境法。为鼓励表现出众的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的创新或者方法的创新, 进一步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热情, 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具有很好的作用。

3. 构建游戏化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多种策略

一是识记策略。识记策略主要是学生对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情境进行熟悉和理解, 并将游戏情境与学习任务自觉地联系起来。在此过程中, 学生应将教师描述的游戏活动和情境等信息暂时储存于短时记忆中, 为游戏化学习做准备。

二是计划策略。计划策略是对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加工, 从而再生成一套有序的信息和概念, 随后于长时记忆中, 在适宜的状态下作出相应的反应, 将信息输出和表达出来, 从而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

三是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就是将自己的计划和学习思路付诸实施。这种策略往往是与游戏化教学的整体进程相吻合的, 所以组织学习策略是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与互动的内在表现。

四是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是学生从元认知的角度, 对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认知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及时通过反馈通路来调整自己的认知操作。这对于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是自我强化策略。自我强化策略实际是学生对自己游戏化学习效果的积极反馈, 不断地加以确认和实施。自我强化的动因来自于教师、同伴的正向评价, 以及自己的美好切身感受, 同时它还受到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 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六是获得个别指导策略。获得个别指导策略是学生在游戏活动中, 获得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往的机会和能力的方法, 以及时解决学习进程中的障碍, 从而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曲扬, 栗岩.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大众科技, 2009 (2) .

[2]葛卫增.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教学.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 .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探析 篇3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身体素质;教学实践

小学体育游戏化是现代体育教育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类游戏结合了体力与脑力的锻炼,有利于更加充分地锻炼小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游戏化教育的实践在各个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效果也十分良好,本文就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内容及实践进行探析。

一、小学体育游戏化基本概念及分类

对于体育游戏化的基本理解是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个分支,它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智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在欢乐愉快的游戏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感动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或者学到学生必须掌握的课外科学知识。“游戏教学法”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体育游戏多以简单轻松的游戏方式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自主学习,并在此过程中缓解学习带来的疲惫感,而通常小学体育游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可把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奔跑类、跳跃类、支撑类和负重类等。

2.按发展身体素质的任务分类,可以将体育游戏分为力量类、速度类、耐力类、灵敏类和柔钢类等。

3.按运动项目分类,可分为田径类、体操类、篮球类、足球类、排球类等。

4.按课的结构分类,可分为:准备部分的集中注意力类,基本部分的提高兴奋性类,结束部分的整理与放松类等。

5.按活动的形式分类,可分为角力类、追拍类、接力类、变异类、综合类等。

这些分类的体育游戏大部分都适合于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活动,但是我认为小学生体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体育游戏应该尽量以有趣性和简单的项目为主,以提高小学生运动锻炼为出发点进行素质教育。

二、小学体育游戏化教育的实践方式

针对我国小学生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游戏化的创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要符合小学生体育教学在兼顾功能性的同时增强其趣味性,也就是说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只是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与放松,而更应该在娱乐中学习并掌握小学生应具备的体育知识及基本的课外科学知识。

例如说:投掷类游戏的教学,这里的投掷类游戏是利用轻器械瞄准一定的目标进行投准掷远的一项活动,这类游戏一般以竞赛为主,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更多的是要为运动技术的学习做准备。而以前的教学对于这类的练习通常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现在就可以在训练中融入一些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

游戏创编的主要目的是服务教学。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是体育游戏的魅力所在,学生不仅要在体育游戏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还要提高模仿各种社会角色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等优秀品质。这类游戏有很多种,训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老师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制订正确的训练方式。比如说投掷类的游戏还有:打靶比赛、地对空大战等,这些游戏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其中带给学生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应对措施。

三、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的影响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是在以快乐教育与生本教育的思想理念指导下,根据小学教学目标,教师自行设置相关的情境、角色及竞争方式,创造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并通过游戏化教学的引入、游戏化教学的进入、游戏化教学的体验、游戏化教学的评价四个程序的教学,逐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较为稳定的、积极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师达成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引进教学内容,通过游戏进行教育,并且游戏化的教学还可以加强课堂管理,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探索新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最后,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游戏为突破口将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相联系,是体育教学游戏化的重要影响。游戏化教学容易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这对于体育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运用游戏化体育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反而会引来小学生的反感,所以体育教学游戏化是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游戏化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莉.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1(13).

[2]徐珺.让体育游戏激活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论文 篇4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应用是广泛的,我们都可以看到体育游戏的掠影。但如果你仔细一琢磨,我们有时候却会失望地发现:有的游戏,不过空有热闹之表,却无教学之实,不能真正地通过游戏教学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巩固提高已经学过的动作技术。笔者认为,只有高效有实用价值的体育游戏,不仅应该具有学生们喜爱的“趣味性”,而且还要有调动气氛,激发参与之效,更应紧扣教学主题,凸显知识性,提高教学游戏在知识呈现、课堂衔接、技能训练中的媒介功能,使得游戏既要受学生们的欢迎,又服务于体育教学。如在小学二年级“跑步练习”中,为了强化学生们的跑步训练,提高学生们匀速跑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促进学生机智灵活的个性品质培养,我设计了一个“大雪飘飘”的教学游戏。这个游戏,以“大雪飘”的故事情境为背景,通过口令的变换,训练学生们的“跑”与反应能力。游戏中,学生们扮演小雪花,围成一个大圈,老师则扮演大风。游戏开始时,学生们需要一起喊“大风呼呼刮,雪花飘飘下”的口令,带着小蜜蜂的老师发出呼呼的风声,风声大,学生则快跑,风声慢,学生则慢跑。接到“风停啦!”的口令,学生则原地不动;接到“太阳出来啦!”的口令,学生则蹲下表示融化。整个游戏内容紧扣“跑”这个主题,活泼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游戏要注重全员参与

在不少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尴尬”的场景:三两个学生在做游戏,其他同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手举得再高,也很难有“玩”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明确,游戏不是示范,在游戏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与覆盖面。在难度的把握、游戏内容的设计以及游戏方式的选择上,都应站在学生全员或大部分学生参与的角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三年级“跳跃”练习中,为了导入跳跃这个教学主题,发展学生的身体平衡感,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青蛙捕虫”的游戏。这个游戏以小组(10人左右)形式开展,强调全员参与。在游戏中,选择一名学生扮演青蛙,学着青蛙的样子蹲在荷叶上(画一个圈),其他学生则扮演小蚊子。游戏开始,小蚊子到处飞舞(自由跑),跑的时候,学生要摆动两侧手臂,上下扇动翅膀,当老师发出青蛙来了的口令,所有蚊子则必须要吃单脚站立姿势,青蛙则以跳跃的姿势寻找失去平衡的小蚊子,被抓到的蚊子必须和青蛙一同回到荷叶上。

三、游戏要淡化竞争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和竞争就像分不开的“连体婴儿”,不少老师在设计游戏时,总要加上“强而有力”的竞争因素。我认为,在游戏中适当地导入竞争机制是有必要也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竞争,一方面,偏离了我们教学的最初轨道,不利于学生对运动知识的学习与运动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过度的竞争性游戏,容易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失去控制,忽略运动的安全要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在设计体育教学游戏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淡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从合作、参与、体验的角度理解体育锻炼的精神,感受体育游戏的意义。如在三年级中“投掷”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以培养学生正确投掷方法,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促进学生判断能力、身体协调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游戏———攻“雷”区。在教学中,我首先在地上画出相距3米的平行线,每条线内2米、4米、6米处各方一个呼啦圈表示“雷”区,随后,将学生分为四组,站在平行线以外。游戏中,每个学生手持沙包表示“手榴弹”,当老师喊口令,挥小旗后,各组同时投掷“手榴弹”,看看谁投得准,投得远,投进第一个雷区1分,第二个2分,第三个3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分数高。在比赛过后,我并不将焦点放在哪个小组取得胜利上,而是紧锣密鼓地引导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通过这样的评价导向,淡化学生们“为了赢而竞争”的意识,引导学生们进行归因,并在讨论与实践中,提高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最后以总分最多的队为胜者。总之,体育课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充分有效的“动”中收获知识,提高技能,体验快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是一剂很好的调味,它能有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将机械、枯燥、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变成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妨在教学游戏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尝试,有一些创新,以丰富有趣的游戏来导学、促学。

游戏化教学 篇5

本次讲座许卓娅教授给我们明确的讲授了什么是音乐、音乐的类型、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等等,通过她的讲授,以及12节现场音乐活动,再结合我们平时的工作,就会发现诸多的问题所在,使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在幼儿游戏化音乐教学中,我们最注重的是什么。

孩子在学习音乐活动时我们一般只注重他们的结果,只要孩子最终学会了这首歌、这个舞蹈就行了。而忽略了过程,那什么是过程,就是应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会做人,做学问,做事情,追求并获取的成长快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应与幼儿的游戏结合起来。平时,我们只注重了传授,而且传授的是没有创新的老游戏,例如《猫和老鼠》,我们一直都在用传统方法学习唱歌,孩子们对它们已失去了浓厚的兴趣,而许老师给我们现场互动的猫抓老鼠音乐游戏,使老师们个个都积极参与,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应用旧知识建构新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二、幼儿游戏化音乐中的游戏如何来创编

如何来创编幼儿音乐游戏,这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困惑,我们以前在游戏创编上存在诸多问题。在选音乐游戏时,局限性太强。总想孩子应该运用儿歌音乐较好,其实,节奏感较强,幽默风趣的流行音乐仍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创编游戏动作易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动作较难,只注重了动作的优美,而缺少来源于孩子生活中的动作,例如孩子的拍脸、挠头、说话交流等都可以成为游戏中的动作,这些动作幽默风趣,孩子易做,他们就会特别感兴趣,特别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我们可以运用适当的重复动作来降低难度,使他们很快掌握,提高对游戏的兴趣。创编游戏时,孩子参与创编的机会太少,使孩子的自主表现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发挥不够,例如在玩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时,老师对幼儿示范好老鹰、小鸡动作,讲解游戏方法,幼儿照做就行了,如果我们让孩子来模仿老鹰和小鸡的动作,进行创编,我想孩子会更有兴趣。

拼音教学的游戏化 篇6

宜昌市幼儿园

龚薇

学前儿童掌握一定的拼音知识,会让孩子入学轻松一些,但怎样使学前拼音教学既不小学化,又让孩子非常感兴趣呢?经过几年的尝试,我认为学前拼音教学应该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准确的发音和区分字形。

以往孩子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经常要借助拼音卡片进行认读,一旦离开辅助图片就形成了无法开口的局面;或是孩子们养成顺序记忆的习惯,一旦打乱顺序就不认识的局面。如今,我在进行拼音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游戏的作用,将一些传统游戏加以改编运用到拼音教学中,大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拼音的积极性,纷纷对拼音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音乐游戏“捕鱼”是孩子们小班时喜欢的游戏,现在我们的孩子们仍然很喜欢,因为我将游戏改变了玩法:即每一条小鱼都是一条拼音鱼,当鱼儿被捕鱼人捉住时,如果回答对问题(请问你是什么鱼?),就放拼音鱼回家,否则就停止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在与捕鱼人的对话中反复发音,使孩子们轻松的掌握了拼音的准确发音。游戏中,孩子们还可以互相交换手中的拼音卡,这样就使每个孩子在整个游戏中能对所学的拼音都能灵活的掌握。又如“拼音对答歌”游戏,即将拼音的字形特点、发音特点进行综合,编写成琅琅上口的拼音顺口溜,借助以往对答歌的形式,让师生在一问一答的游戏中,帮助孩子快速记忆和区分拼音的字形,也解决了以往孩子们对字形相似拼音的难分清问题,还有诸如“声调游戏”、“找朋友游戏”等等,都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拼音的效果。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新的教育方法,改革当前一些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敢于创新,针对不同孩子探究适合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将以往单纯的只教孩子学会的观念,转变为让孩子学会学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纲要》中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的目标。

由不完整话想到„„

宜昌市幼儿园

龚薇

午睡前孩子们跟随我刚刚散步回到教室,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老师要尿尿”,我笑着说:“宝贝,我不尿尿呀?”。小宇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是我要尿尿”。“好吧!下次要说完整话,说清楚了别人才能听懂你想做什么,知道了吗?”我轻轻地摸摸小宇的头说。“我知道了”小宇懂事的点点头。

其实象这样的话在幼儿口中经常听到,如“老师要喝水”、“老师头很痛”等等,由此我想到,如果长期下去,孩子养成了这种说不完整话的习惯,会给孩子之间、与他人交流间带来许多的不便,更不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孩子说不完整话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说话不完整主要是不能让听话的人弄明白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因此,作为教师在遇到、发现孩子说话不完整时,一定不要以孩子年龄小为理由而忽视不予纠正,应该及时给孩子指出,帮助和提醒孩子补充完整,不在乎提醒的次数,在于坚持正确面对、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

针对说完整话,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注意语言的规范,要成为幼儿的榜样。首先,教师要坚持说普通话,发音要正确;第二,教师要不断丰富词汇,用词要确切;第三,教师讲话的速度不要过快,声音不要过小,要以幼儿听清为准。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以正确的语言去影响幼儿,及时纠正幼儿言语上的缺点,能对幼儿的语言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我们的孩子们在这样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影响下,语言能力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将不再仅限于成人了。

一张挂着泪珠的笑脸

宜昌市幼儿园 龚薇

“我们今天的泥塑课就要结束了,请大家将手中仅有的一根泥条送给你觉得今天做泥塑最认真的同学”。钟老师给正在欣赏作品的孩子们布置了新的任务。在孩子们正在互相评价时,一个小男孩满脸泪水的呆坐在自己的作品前。此时,钟老师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今天钟老师的这根最珍贵的泥条要送给小明同学,因为他不仅完成了大象的塑造,还塑造了大象生活的环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不过,此时他塑造的栅栏刚刚被一个同学送泥条时弄坏了„„但是我相信他会做出更美的栅栏,同学们觉得他会办到吗?”“当然可以啦!”听到老师的称赞、同学们的鼓励,看到一双双充满信任的眼神,小男孩不再呆坐哭泣了,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看着小男孩挂着泪珠的笑脸,钟老师又说话了“我们大家来说说,在欣赏作品时应该怎么做呢?”“不能乱摸”、“不能搞破坏”、“要爱惜别人的作品”„„对啊!作品的好坏不重要,关键是做作品的人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因此我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你们能做到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没问题,我们一定能做到的”。“小明,对不起,我帮你一起给大象修栅栏吧。”小明高兴的拉起他的手一起投入到栅栏的重建工作中„„看到脸上还挂着泪珠却又信心十足投入塑造的小男孩,钟老师慧心的笑了。

通过这个事件,让我发现作为一个老师不仅是要教孩子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孩子们学会尊重人。那么,钟老师在刚刚的偶发事件里,不仅是教孩子们掌握了塑造技能,更注重了孩子们的情商教育;不仅注重了面向全体,还关注了个别,并针对性实施了有效的教育,教育了孩子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也提醒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在平时的教书育人中,既要注重智商教育,又不可忽视情商的培养,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

幼儿是班级环境创设的小主人

宜昌市幼儿园

龚薇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教师意志为主,幼儿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这样就导致环境失去了教育和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让幼儿园的环境充满生机,幼儿的生命才富有活力,幼儿才会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因此,热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一、关注兴趣,突出主题

活动室是幼儿每天生活、游戏的天地,教室内环境的创设,更需要从幼儿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出发。创设环境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邀请幼儿共同讨论,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在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主题,一般是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与喜爱的内容为主,有卡通的、动物的、大自然的、小朋友创作的及其他各种造型的,用主题形式来组合,还有专门的墙面及区域提供给幼儿生成内容。

由于我园是双语园,每年我们都要为万圣节、圣诞节活动作准备,其中环境布置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目的是想通过让孩子们参与环境 的布置,让其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从而对节日具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然而每次在环境布置期间,孩子们往往是万圣节、圣诞节和新年混杂在一起。既有反映万圣节的鬼面、南瓜灯,圣诞节的圣诞老人、圣诞树也有反映中国民俗新年的大红灯笼、窗花等。当问起孩子们要过什么节的时候,孩子们有的说:万圣节;有的说:圣诞节;有的说:过年;还有的说„„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意识到以往环境布置的千篇一律,无论什么节我们都要挂彩条、贴窗花、挂灯笼或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混淆孩子们对各个节日的认识。其实任何一个节日所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些风俗习惯,其中蕴含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各个节日中环境的创设同样蕴含着多重教育价值。分析了这一现状后,我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根据节日的先后,让孩子们带相关节日的装饰物:如在万圣节来临前,孩子们带来了一些万圣节的装饰物,圣诞节的装饰物(当然,有些孩子依然带了一些新年的装饰)。于是我就先引导孩子们通过视频、图片等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再同孩子们一起挑选出适合万圣节的装饰物,还带领他们自制一些相关的装饰物(如实物南瓜灯、纸质南瓜灯、鬼脸面具、各种糖果等),围绕一个节日开展环境布置,让节日的特征更具体、更鲜明、更与众不同,使环境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同时,组织孩子们将其它的装饰物挑选出来,并约定当下一个节日到来时,再一起布置节日的环境,既保护了孩子们收集材料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让孩子们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又让孩子们在环境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又如,大班的孩子对有关动物的科普知识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样以“动物“为主题布置活动室环境。但是,由于涉及动物的内容比较广泛,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的建议层出不穷,有的说:“介绍大象的知识吧,因为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有的说:“介绍恐龙吧,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来呢?恐龙的种类多神秘呀!”还有的说:“为什么有的动物生的小宝宝是蛋,有的动物生的小宝宝一出生就跟妈妈一样,只是很小呢?”。“卵生与胎生”的话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议,于是以“卵生与胎生”作为主题来布置环境,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孩子们纷纷收集来大量的有关动物“卵生与胎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自己绘制了一部分动物演变示意图,与老师一起联手布置了活动室的主题墙,将神秘复杂的科普知识以一种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来,形成了一份生动的 “活”教材,让孩子们能轻松的如入其中,获取丰富的科普知识。由此,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向幼儿学习”的深刻含义,更加领会《纲要》中指出的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实际内涵。

二、“活环境”,促发展

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展示,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教育价值。围绕每一个主题,教师要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其中,通过图画、记录、制作、粘贴等手段,让活动室内的环境逐步丰富起来,到处都是孩子们留下的痕迹,让环境“活”起来。如在以“未来城市规划”为主题的环境创设中,我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集合孩子们的智慧亲手绘制了 “未来城市规划”的墙面蓝图。为了发挥其教育价值,我又组织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如语言活动“我的城市梦想”,鼓励孩子们以墙面蓝图为基点,大胆畅谈自己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引发孩子们关心城市的变化,培养初步的社会意识。艺术活动“小小设计师”,鼓励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大胆描绘心中的城市,发挥其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数学活动“小小统计员”,让孩子们自己根据图中内容设计统计表,针对城市设施进行统计,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了统计,也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各个活动中,孩子们的作品、统计表以及录音资料都分别置于主题墙和资料柜中展示和存放,孩子们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由此看出,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参与过程,而是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学会学习”,他们甚至对枯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充满了浓厚兴趣,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原有的程度上不断得到提高,能力不断增强。

幼儿创设环境,环境促进幼儿发展。大班的孩子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越来越不满足去听故事了,他们会互相竞争去创编同一幅图画的故事,看看谁讲得好。于是,我在活动室开辟了一面看图说话主题墙。根据季节收集了相关的图片,以相框的形式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能自由选择图片进行创编,并及时将幼儿的讲述内容记录下来,相衬在图片周围进行展示,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意识,让更多幼儿加入到这个创编活动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图片的内容能够随时

更换,孩子们看图说话的内容也得以及时的记录和展示,让幼儿体验了讲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当更换主题时,我又将换下的内容装订成册,整理成为看图说话连载套装,让孩子们能够随时翻看,既保留了孩子们的原始创编内容,又能促进幼儿的在发展。对于看图说话内容的选择,除了一些已有的精美图画,我还发动幼儿自己绘制,互相讲述绘制的图画内容,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难度,也激励了幼儿竞争的意识。幼儿与“活”环境的相互融和,充分体现了幼儿创设环境的主动性,以幼儿的积极创造促环境的发展,以变化的环境促幼儿的发展,不仅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环境也充分发挥了其教育价值。

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7

一、精选游戏内容

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 但并不是任何形式都适合教学活动。好的游戏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激发学习欲望, 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 激励他们用全部的力量探索新知。

1. 自然情境下的自由游戏。

自由游戏又称自主游戏。在教师创设的自然情境下, 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器材、自由结伴、自主游戏。自由游戏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 开展自由游戏,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如拔河、爬竿、踢毽子、丢手绢、网小鱼等。

2. 技能、技术类的改装游戏。

改装游戏主要是将体育技能、技术以游戏的特点进行包装, 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 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 从而使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如“双脚连续向前跳”包装为“青蛙过河”、队列变化转化为“画图形”等。

3. 自编自导的创新游戏。

创新游戏即学生的自创游戏。由学生单独或多人合作, 在掌握创编游戏的方法与技巧后, 自编游戏, 经师生讨论修改, 在课堂上由创编者自行导演示范,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 并最终评比、入册。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创编, 不断增进了对体育游戏课的兴趣, 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游戏内容。

二、选择实施途径

1. 结合传统节日, 实施游戏化教学。

传统节日是小学生最喜欢过的节日, 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节日。例如:圣诞节打雪仗、春节放烟花等。

2. 运用童话故事, 实施游戏化教学。

从小到大, 学生们几乎都是听或看着童话故事长大的, 他们更愿意过童话般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将一节课的主题设计为一个童话故事, 让师生共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践证明, 在童话故事情境中完成教学, 学生更愿意接受, 而且表现出极高的兴趣。例如:龟兔赛跑、狼来了、保卫家园等。

3. 利用季节变换, 实施游戏化教学。

教师将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为一次有趣的郊游, 将一些枯燥的技能、技术的学习落实在郊游的每一个环节中, 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刺激, 同时又学到了新知识。

4. 充分、合理运用地方资源, 实施游戏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把学生家长日常田间地头的劳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 比如:果园里摘橘子、打枣子、打板栗;农田里挑水稻、打谷子、撒种子;渔船上摇船、撑竹篙、撒渔网等。将这些劳动的动作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些辅助练习, 能卓有成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活泼乱动的阶段,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特别是小学体育课都是让学生在室外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背景下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很难提升。而游戏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一、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启发学生的智力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人脑发育与其周围环境有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心理环境可以促进智力。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启发学生的智力。而游戏化教育刚好符合这一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用环境启发学生的智力,游戏的多样化、趣味性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二)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身体发育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换句话说,就是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理应高度地重视与支持。在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反复练习技术动作,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差。将游戏教学方式有效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肢体动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譬如,在教学行走、跳、跑基本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找朋友、跑跳,翻滚等游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肢体动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法,譬如,在教學中组织学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学生选出一个“鸡妈妈”,担任“鸡妈妈”的学生会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知道自身的重要性以及所要担负的角色,而担任小鸡的学生更会在做游戏中得知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要将游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

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游戏活动所需的范围,选择一块合适的教学场地,以便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由于游戏活动一般都具有竞赛性,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教学场地的安全问题,坚决避免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只有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方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内容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只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方可进行教学活动。而游戏活动如果缺少趣味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较浓的游戏活动,如通过变换有趣的游戏规则、评价方式等增加游戏的多样性,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理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白体育知识源于生活。譬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率,而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蛙是怎样跳的吗?谁出来展示,动作正确,老师有奖励。待学生纷纷展示过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

上一篇:常用谚语60句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