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精选9篇)

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实施思路,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服务,以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重点,以网络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研究为新的切入口,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抓好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工作。

2、强化校园网功能建设,更新校园网页,增加实用性和信息量。

3、做好教师课件制作培训工作。

4、积极推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三、培训内容

1、、、widows98操作系统、Excel中文电子表格、wpsoffice办公组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2、硬件管理和软件开发

3、课件制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指导和培训。

随着学校网络的即将建成,为了让教师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对教师在设备的使用和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尤为重要。

1、对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信息网网络知识应用的培训,重点解决如何把教育信息网上的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2、对教师进行学校网络有关硬件设备的正确应用课堂教学让每位教师都能正确运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3、为了充分用好现有设备,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分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

4、针对信息技术组成员特点,加强学习,分工合作,形成特长,提高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水平,提高技术保障和服务的水平。

(二)信息技术硬件管理和资源建设。

1、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构建校园网管理平台,实现各科室信息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和发布。

2、扩充校园网络服务器,建设自己的校园网站,解除租用主机空间速度和空间上的限制。

3、组织教师和学生积极进行校园网和资源库的建设,按内容分版块管理和及时更新。

4、信息技术活动室派专人管理,进行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卫生清理,资料记载积累。

5、完善并落实使用借还制度,保养维修制度,损坏赔偿制度,配备申报制度等。

6、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期初普查,期中、期末普修,确保设备完好。

(三)软件开发方面。

1、充分发挥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的优势,除了利用好现有的音像资源外,努力为教师收集、拍摄、编辑一些课堂教学需要的音像资料。

2、利用好现有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发挥全体教师的优势,不断开发新的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以教师教学大奖赛为载体推进教师自制课件的工作,并选出一批有质量的课件参加市、区的比赛。

(四)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完善校园网络的管理。

1、继续完善校园网页,扩展校园网页的内容和空间。将结合网页制作培训,充实校园网站上教师个人主页和课题研究主页。

2、根据学校主页管理办法,定期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在网络主页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

3、进一步完善校园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重点建设校园备课资料系统和学生研究性学习资源系统。

4、规范校园网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校园网站管理规则,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努力提高网络维护水平,创设一个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形成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5、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网络技术,能够熟练的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料。

(五)加强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积极推动区级电教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

2、加强与各学科的横向联系,配合新课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环境,并努力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

3、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尝试工作。

太 和 中 心 小 学 德 育 工 作 计 划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太和中心小学

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 篇2

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 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 近三年, 中心累计投入800多万元,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校区分为东西两校区, 西校区为主校区, 占地100多亩, 其中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70多亩, 现正在积极改建中, 分校区位于镇中心的文峰楼, 配备了各类活动室, 如乒乓室、健身房、棋牌室、电子书吧、多媒体教室等, 各类教育设备设施齐全, 同时高标准建好各个社区教育基层业余学校, 村村有站牌、教室、课桌椅、电视机、远程教育网、书屋等。

二、确定教育精品意识, 努力打造优质品牌中心

1.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近年来, 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蓬勃发展, 呈现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积极开发社区教育的课程资源已刻不容缓。一是开发体现地方特色和适宜多媒体学习的课程资源。如新市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讲座的多媒体课件。二是自编乡土教材, 如《绿壳蛋鸡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手工电弧焊手册》等。三是建设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心教育网络信息平台, 开设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富民工程等方面的课程, 不断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 开拓创新培训领域

高塍是全国闻名的环保之乡, 近年来环保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8月, 中心与省环保产业协会合作成立宜兴市环保产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开展全市环保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平台、学历提升等, 协助企业做好环保资质的提升, 新技术、新产品的申报工作等。2007年底, 开展建造师、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核心力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 做到了学校企业互利双赢。2009年与经贸局联系成立了服务外包培训中心, 目前正在开拓培训业务。

3. 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文峰楼作为中心的窗口, 教育资源长期对全镇居民开放并长年举办各类活动, 如青少年校外教育常年培训2 000人次以上, 书法班、舞蹈、武术、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 是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益的补充, 老年人经常开展象棋比赛、花卉种植、电脑上网、老年养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还定期组织全镇妇女代表参加“贤内助”“家长课堂”培训等。

4. 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在镇、妇联、共青团办公室的协助下, 深入宣传, 广泛发动, 引导居民树立“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近三年时间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100多家, 家庭900多户, 在创建活动中社区成员的参与率达70%以上, 社区学习氛围浓厚。

5. 结合实践开展课题研究

近年来, 镇社区教育中心主动学习全国各地社区教育的先进经验, 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中心结合教育实践工作开展了“乡镇成人学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9年该课题被列为市级课题, 2010年9月圆满结题, 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高标准建好示范基地, 高效率推广示范项目

为落实“5112”教育富民工程, 中心自办了“绿壳蛋鸡养殖”农科教示范基地, 以“培训一户、扶持一户、致富一户”为宗旨, 积极扶持本镇及周边乡镇的贫困农户。自2003年创办省农科教示范基地以来, 不断完善示范基地设备设施, 不断推广农户。至2009年, 学校推广农户300多家, 200多户走上了致富道路。2008年以学校为主体成立了“宜兴市绿壳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进一步推广养殖农户和推进产业化发展迈出了一大步。2009年, 学校新征土地70多亩, 作为发展示范基地的阵地, 目前正在积极筹建中。

四、今后工作设想

通过几年的努力, 高塍镇社区教育中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心 (学校) 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学校, 2008年学校被评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成人学校。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社区教育工作, 在做好、做强常规性培训的同时, 力争使培训内容多样化、前沿化。在今后的几年中, 我们将致力于开拓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培训工作。2009年新征土地70亩, 继续推进示范基地的硬件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品牌建设, 为广大农民致富作出更大贡献。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着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畏困难, 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高塍镇社区教育中心 (高塍成校) 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为探索新时期社区教育工作而不懈地努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社区教育中心发展状况的介绍, 试图找出一条社区教育转型发展的道路, 以供其他社区教育中心参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探究

参考文献

[1]叶忠民.社会转型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影响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04) .

[2]刘莉.经验学习圈:一种有效的成人培训方法[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3) .

[3]王蔚.西方成人培训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及其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7 (03) .

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 篇3

关键词: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专业发展;缩小差距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乡镇中心小学的教育示范、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培训基地的职能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开展了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教育质量差距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地处丘陵,现辖16个乡镇。16所中心小学有15所属农村,只有1所在县城,地理位置有的在乡镇驻地,人口相对集中,学校规模较大,有的远离乡镇驻地,地处偏僻,学校规模较小,管理机构健全,信息比较畅通,集中了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教育管理人才、教学骨干和学科教学教研的带头人。已成为乡镇中心学校、县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基地。中心小学承办县、乡镇范围内的公开示范课、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教学竞赛活动等,为村办小学教师传播教研信息,提供课改经验,指导和带动全乡镇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小学是乡镇区域内承上启下的“窗口”学校,全乡镇、全县小学教育的发展,靠中心小学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因此,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基础,而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乡镇中心小学的均衡发展,由于乡镇中心小学的管理归属于所在地的乡镇中心学校,学校管理者、师资的配置只能由乡镇中心学校负责。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为突破区域的制约因素,充分发挥县域内优质中心小学的辐射功能,以优促薄,于2008年开始开展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缩小教育质量差距的课题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果,并于2011年成功申报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把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二、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

专家认为:“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我县乡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主要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实际与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我们将教育资源界定在乡镇中心小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学校文化、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理念、教育成果等主要教育资源。具体来说就是指乡镇中心小学的课程资源、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经验、学校校本教研及课题研究成果的共享,达到取长补短,管理相鉴、文化共建、师资共享、研讨联动的目的。

三、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如何实现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把“共享机制”的建立作为课题组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实现了全县中心小学“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成果共享”。

1.建立中心小学校长交流平台,提升校长的管理素质,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一个高素质的校长就能办好一所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优质的人才。因此,我县从2008年开始建立了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校长交流平台,每个学期定期开展两次校长交流活动,课题组在每个学期开学时确定交流研讨的主题及时间与地点,至今我们组织中心小学校长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素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校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等主题的交流与研讨活动。通过到优秀中心小学的观摩学习、经验交流、问题研讨、专家讲座,使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得到不断的更新,借鉴成功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予以推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沿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整体推进,缩小校际间的差距。

2.建立全县中心小学学科中心教研组与学科教学QQ群,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师资是学校最大的资源,组建了语文、数学、思品、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中心教研组,把各中心小学的学科名优教师都确定为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名优师资从“一枝独秀”变为“花香万家”,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学科中心教研组每个学期开学前集中开展1至2天的教学研究活动,研究学科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教学案的编写,研究单元测试题的编写,形成学科教学教研方案。期中、期末中心教研组成员集中到一个中心小学交流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各校实践中学校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名优教师会诊,发挥各自的教育智慧,研究突破难点问题的方法,确保学科教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的送教成为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的一种常态,优质中心小学的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每个学期都要到相对薄弱的中心小学上示范课,与同学科教师交流研讨;而薄弱中心小学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听课观摩学习,参加他们举行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每个学期不少于4次。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学科教师QQ群,开展网络教研,把各中心小学的所有学科教师聚合到学科教师QQ群中,通过QQ群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提出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在网上研讨。从而发挥了每个教师的教育智慧,把自己的优秀资源呈现给他人,同时又分享到别人的优质资源,发展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共建共享中成长。

3.建立教育教学经验成果交流平台,实现学校之间的经验成果共享

课题组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全体中心学校教师参加的“一个优秀教案、一堂优质课、一个优秀案例、一篇优秀论文”的四优联评评选活动,把获得一等奖的教案、案例、论文发布到学科教学QQ群上分享。课题组还将各中心小学的学校办学特色经验、建构高效课堂的经验与成果、校本教研与草根课题研究的成果、承担本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上传到《双峰教研网》和《双峰教育》刊物上。通过经验的分享激发了教师的教研意识,校本教研活动和草根式课题研究集中了更多的老师来参加,促成了一大批教学研究成果,成果比以前更加凸现。将原来以教研室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下放到了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的共同体内,各种优质课、展示课、闪光课、学科研论与合作等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优质中心小学的品牌与特色通过合作交流平台辐射到了全县小学。

四、成效

几年来,课题组与参与研究的16所中心小学的积极创新实践,切实推进,探索了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缩小了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有力地推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中心小学的教师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

中心小学的教师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校本教研、同伴交流、骨干引领,专业素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意识增强,能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运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研究,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

2.加强了中心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改造了薄弱中心小学

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建立,把名优教师的优质资源辐射到了全县,通过中心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首先提高了中心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各科培养了学科带头人,从而整体推进了中心小学的学科教研组建设,确保了各学校能按课程改革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通过中心小学交流平台,校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经验交流,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薄弱学校通过学习吸收了名校成功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结合学校的薄弱之处进行整改,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校本教研、校际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16所乡镇中心小学经省市教育督查验收有12所成为省市合格学校,6所为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3.提升了中心小学的教育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享受有质的义务教育

优质的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乡镇中心小学合作发展,教育资源共享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缩小校际间的质量差距,使每一个学生享受有质的义务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使学校领导、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兄弟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借鉴他人经验推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全县期未统一命制试卷学校组织测试教学质量监控中,16所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100%的合格,优秀率达72%。梓门、蛇形、永丰中心小学是香港梁伟铭先生的“阅读梦飞翔”项目学校,通过严格的阅读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成果得到了梁伟铭先生的充分肯定。课题组将梓门、蛇形、永丰中心小学的经验向其他中心小学推广,组织中心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按照梁先生的要求组建学生阅览室,在学生中开展“阅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问题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蓝天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总结 篇4

根据2012年教职工培训计划要求,教师发展中心于2012年2月25日组织举办了2012年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培训会,现就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培训会的基本情况

培训会由王志锋校长主持,北京时代光华公司特聘讲师张耀升主讲,讲座的主题为“高绩效团队建设”,主要是针对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发挥团队作用的问题而举办的,讲座高度论证和详细分析了团队在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立高效团队和团队领导者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给出了答案。全体教职工作为培训对象,仔细聆听,认真学习,培训会的总体情况良好。

二、参训人员的收获情况

从递交的心得体会看,大部分参训人员都能够很好的消化吸收讲座的内容,能够从高效团队发展的规律、团队构成核心要素、团队领导者、团队冲突化解和打造团队精神、有效的团队激励等5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想;能够围绕团队成员观念、价值取向、高效团队所应具备要素、怎样做好团队领导、团队分工、团队制度建设、团队绩效管理、团队文化建设等8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照自身的不足,指出了需要改进的方面,对团队的理解和认知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基本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标。

三、培训会的评估情况

1、参训人员情况说明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校办等单位的积极帮助下,培训会顺利开展。此次培训会共有68个部门1508名教职工参加,但由于天气、会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参训人员的纪律意识不够好,甚至导致后半程的参训出勤率不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将在往后的培训中积极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培训会场的秩序与纪律。

2、参训人员的建议

按照参训人员递交《参训人员培训心得表》的统计情况来看,99.7%的人员填写并送交了《参训人员培训心得表》,在送交的培训心得中,有30%以上的参训人员填写了培训建议,建议从各个角度提出,对往后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其中认为应根据不同人员突出培训针对性的建议占33%;认为应放映课件投影和建设培训教材的建议占21%;认为应改进会场环境(包

1括空调设备、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灯光设备)的建议占18%,认为应该分片区考勤维护会场纪律的建议占据了15%;其他类别的建议占13%。

3、对培训工作的评价

此次培训工作从整体而言比较成功,从培训心得的反馈情况来看,培训在教职工的思想引导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反映出举办大型培训的必要性。但由于参训人员的类别不同,对培训的领悟理解以及消化吸收的成效也有不同,有少数人迫于应付,心得体会的内容与培训内容没有任何联系;同时相当数量的部门没有按时递交培训心得,说明其部门负责人对培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

四、组织部门的总结及建议

培训会历时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时间共计6小时,整体而言,培训开展的比较顺利,培训在教职工思想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教职工对培训的认识不足。部分人员对学校组织培训不完全理解,这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人员认为培训不应该在周末举行,进而产生有抱怨情绪,心得体会内容与培训内容没有任何联系,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是教职工的会场纪律意识单薄。在培训开始以后,仍然有人随意进出会场;在校领导和培训师讲话时,部分教职工不能保持安静,影响了培训的会场气氛;培训当中部分人员提前离场,给培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够。由于我校教职工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类别差异很大,同样内容通过普训的方式没有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从教职工心得体会的内容来看,不同教职工对培训吸收消化的程度不尽相同,部分人员疲于应付,从网络上不加选择的复制拷贝与培训不相关的内容,培训的功效未能体现。

四是会场环境欠佳。此次培训会场环境总体而言不够好,空调设备、投影设备、音响设备、灯光设备未能调试到最好状态,多数参训人员提出会场温度太低,坐在后面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培训师课件投影等问题。

针对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我们经过认真思考总结后,提出以下三点改进建议:

一是通过培训会前部署的方式,传达培训的目的和培训的相关事项,尤其提高各部门负责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明确自身在培训工作当中所担当的重要责任;

二是各部门内进行培训相关事项的宣传,加强培训纪律规范,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严格考核,心得体会的撰写必须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审阅,避免出现语言有失规范、行文有失水准的心得体会报告;

中心校发展体育教育侧记 篇5

**区**中心校在2013年**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以超过第二名80余分的绝对优势拔得小学组头筹,打破了城区学校长期垄断体育赛事的格局,成为本次运动会最大的亮点。其中,庄燕、马心怡、王翰林三名同学更是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分别打破女子100米、跳高、跳远项目的区级记录。这是**镇体育

教育的一次腾飞,也是**中心校素质教育培育出的丰盈之果。

处钟灵毓秀之地,生俊杰栋梁之材。**中心校座落在文化底蕴丰厚的**故居地,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教育这课大树蔚然成荫。谈到体育教育,**中心校校长汪训本自豪地说:“我们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式,积极改善体育教育环境,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环境塑形 硬件支持 处在城乡结合部的**中心校,以“合格+特长”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坚持“全面教育、全面发展”教学原则的同时,十分关注学生良好体质的培养,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人人发展。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学校立足实际,不断优化学校体育教育环境,改进学校教学设施。今年,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教育,学校更是在**镇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大力帮助下,投资200多万元建起塑胶运动场,同时更新、增添了大批体育器械。宽广的塑胶场地、崭新的体育器材承载着**镇体育教育的未来,寄托着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是**小学的体育运动时间,绿荫场上,人欢马跃。刘衍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也是本次区运会100米、200米的冠军。在完成体育老师要求的运动量后,借倚在球门栏杆上稍事休息的空档,他回应笔者说:“现在训练的感觉太好了,以前训练,老师常常带领我们到别的学校借用人家的场地训练,心里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学校里能有塑胶场地啊,现在梦想成真了,感觉棒极了。”

台下十年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近年来,**中心校的体育成绩节节攀升。篮球、乒乓球、田径等比赛项目捷报频传,运动会赛场上破记录的学生层出不穷。然而,每一张光鲜的笑脸背后都是别人不曾体会的艰辛与努力。

张自皓同学是去年区运会跳高跳远的“双料冠军”,他在日记中写道:“下午练习跳高,过竿的时候腰磕到了杆子上,真疼啊,疼的我直想哭,可是我不能哭,因为我是我们队的队长,我要给我的队员做好榜样……”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体育成绩不断取得新高,成为多家高一级学校眼中的“香饽饽”。

**中心校本次运动会领队马春雷老师说:“孩子们取得这些成绩确实很不容易。体育训练是个长期的活儿,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机能,假期的时候他们也要抽空到学校训练。今年学校修建塑胶场地,没地方运动,孩子们就每天到几里路外的中学去训练,但他们都毫无怨言。他们是学校的骄傲!”

在耀眼成绩的背后,也浸润着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从低年级的选材,到中、高年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长期带队训练,老师们付出了很多。曾两次夺得山东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老师,是运动队的总教练,他长期跟队训练。谈起运动会,他深有感触:“小学体育运动需要体育教师更多的投入,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都需要反复教学,数十甚至上百次地示范。让学生乐于运动,在训练中出成绩,长期性、科学性、系统性缺一不可。”

镇中心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篇6

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一年来我镇艺术教育本着“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加特长人才”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现将我校2018年以来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小学只有5名专职音乐、美术,其余均是兼职音乐、美术教师。为了更好的落实小学音乐、美术课程,在全镇缺编专职音、体、美教师的情况下,音乐、美术均有语文、数学教师兼带代。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1、以课堂教学做为抓手,做好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

各校在开学第一周均按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计划”制定出了学校的课程表。音乐、美术科目都进了课表,并且安排了足够的课时。

每学期各校的所有科目均有计划、有导学案,并能够按照学校课程表的安排进课堂。特别是2018年9月接到市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音乐、美术课教学工作的通知》以后,我镇召开了专题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课程落实的严肃性、重要性。同时要求把“小学音乐、美术课程资源使用操作指南”发送到学校微信群,要求所有专兼教师在音乐、美术课的教学中,运用课程资源进行授课。中心学校在9月中下在开学工作检查时组织领导专班按照课表安排突击检查了相关科目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且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从检查情况反映来看,我镇大多数的音乐、美术科目都能够开齐,平时老师能充分利用襄阳市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上的优教资源进行上课。

3、提升师生艺术修养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按照上级要求我们积极落实体育艺术二加一活动项目。即每位学生要有一项艺术特长。为了使每位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各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的同时,在学校组织了多个艺术教育兴趣小组。

(2)每学年我们都组织校园艺术节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全镇各校从2018年5月以艺术节活动为契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师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在举办本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做到“舞台”与“讲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先后开展了优质课、优秀文艺节目、合唱、优秀美术作品等评选。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我镇美术、音乐学科师资比较紧缺,兼课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势必影响美术、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美术、音乐学科师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 篇7

鲁昕指出, 一年来, 教育部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成立了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 各中心紧密服务国家战略决策,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 围绕教育科学决策开展了具有高度、广度和深度的研究, 为教育“十二五”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鲁昕指出, 近年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积极开展教育决策和咨询研究, 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构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 搭建了又一个凝聚共识、整合资源的教育科学决策研究平台, 标志着各具特色、学科专业互补的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 教育科学决策研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中国教科院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要发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教育科研领域的优势和引领作用, 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现代教育体系统计标准和指标研究、现代教育体系国际比较研究为重点, 系统开展国家战略决策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打造信息服务中心、学科交汇枢纽和合作交流平台, 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服务。

教育培训中心发展规划 篇8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短缺。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基本都是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我国现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只占全部工人总数的1/3,其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4%。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明显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偏低。人才短缺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增强科技经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把加快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速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员,发挥出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解决“十一五”期间人才瓶颈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推进整个教育体系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都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整体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急需解决的一个薄弱环节。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乃至于推进整个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是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首先,应将“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在基本权利的实现上。人的发展首先要具有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首先是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发展自己,才能实现就业这一基本权利,才能使人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必须重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把为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特别需要办好的事情。

二、坚持改革和发展并举的路子

(一)明确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为就业服务就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这是当前职教中心发展需要把握住的根本原则。县级职教中心必须坚持就业技能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由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由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书本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

(二)深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已经明确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实施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办学资源整合,解决目前仍然存在的条块分割、布局分散、多头管理、重复办学、效益低下的现象。目前,市一级职业教育已取得了成功经验,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县一级职教中心的发展也必须坚持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原则,要体现综合性。即学校综合;专业综合;职前职后教育兼顾;功能综合。国家对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县级职教中心给予倾斜扶持。

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国务院也已经明确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这一办学体制,要在继续发挥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积极推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上来。突出的是要鼓励和吸引企业、行业及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举办职业教育,并仍支持鼓励县级职教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我们要创造一种政策环境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对民办职业教育给予和公办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的支持。

(三)转变运行机制

转变运行机制,需要抓住三条:第一,积极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坚决减少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自主制定和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调整和设立专业,自主选用和编写适用教材。努力实现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公平竞争,增强职业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推动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尽可能多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主动与市场接轨。自主聘任教职工,自主确定学校经费使用方案。校长既应该是教育家,也应该是善经营的企业家。第三,要转变办学模式。有些地方已经创造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归纳和总结出了值得借鉴的办学模式,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县级职教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感到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专业技能师资短缺,水平不高;二是短缺的师资因编制限制进不来,不合格师资出不去。我们要想办法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例如,有的地方提出可否在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的编制中,调剂一部分机动编制用于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这部分编制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还有的地方提出,可以建议当地政府增加一部分职业教育岗位津贴,对职业学校教师给予资助,以稳定师资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总之,我们要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出点实招,办点实事。

(五)加强职教中心建设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设内容需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校舍建设,二是要加强实训设备配置。国家今后一段时期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将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有所侧重,花出效益。

(六)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我们要积极想办法研究探讨一些可行的政策,如当地财政安排一定的职业教育助学津贴,对于贫困学生给予减免学费和生活资助。金融机构要提供助学贷款,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校通过实习基地、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就学。

三、履行发展改革部门职责,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一)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要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和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大局,认真研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角度,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当前,“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制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编制好职业教育规划,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积极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2004年在全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工作中,作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我们调整投资结构,安排专项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并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制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组织各地编制了专项建设计划,总体目标是在今后几年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加强1000所左右市、县级骨干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形成一批设施、设备条件基本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基本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求的职教基地。国家将在今年已经安排5亿元的基础上,在今后3—4年持续安排大体相同的资金额度,推动实现上述发展任务。

(三)规范收费行为,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发展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 篇9

和2011年工作思路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教育发展中心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和省市教研、师训部门的指导下,切实履行研究、培训、指导、服务、管理等工作职能,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开拓工作思路,打造发展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新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指导

(1)各学科教研员根据省市新课程研讨会研讨主题,结合本县新课程教学实际,开展各学科新课程培训活动和疑难问题教学研讨会。

(2)在学习上海青浦和宁波江北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读,重视开展新课标课例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学科教学规范和教师基本功考核之中。

(3)开展学段间衔接教学专题研究。4月份,召开初高中衔接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市教研室柳小平主任作初高中衔接教学的专题讲座,邀请市教研室9位教研员作初高中衔接教学的专题辅导。12月份,召开幼小衔接教学研讨活动,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教师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4)开展‚轻负高质‛的实践与探索。邀请了省市知名专家到我县开展有效教学、课堂观察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开展轻负高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有多项关于轻负高质的专项课题在省市立项。

(5)开展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专题研究。确立了全县小班化教学 总课题,由学科教研员领衔主持研究,各农村小学参与子课题研究,多次召开小班化教学研讨活动。

2、加强初中复习备考的研究与指导

(1)研究和探索复习教学工作的策略与方法。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标、考纲,研究中考命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把握复习备考的正确方向。

(2)召开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研讨会,交流学校、学科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与指导。

(3)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复习方案。各学科均组织了多次中考复习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了两次中考适应性考试。

(4)加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成立学科命题、评价组,开展命题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探索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管理办法,发挥好学科命题、评价组在诊断教学和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5)开展对各初中学校复习教学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各学科均组织了三次以上的复习教学工作专题调研。

(6)圆满完成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阅卷工作。(7)开展市初中学能测试和县初中学力提高测试。

3、加强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和《小学、初中学科教学建议》为指导,制定符合县情、校情的教学常规管理意见,进行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专项考评。

(2)开展‚蹲点式‛的教学工作调研。第学期对3—5所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调研,对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并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等级性评价。

2(3)开展以城带乡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创新。成立三大小学教育集团,运用总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努力消除薄弱学校。

(4)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加强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加强课题的开题、中期和结题等环节的指导,坚持为期10天的省市立项课题中期集中检查与指导,开展教科研年度奖的评比与奖励。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评估。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性方案》,组织对全县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发展性评估。

4、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1)开展分层级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名师高研班科研论文答辩。组织小学骨干班赴温州瓦市小学进行实践层面的培训。组织教师全员基本功培训。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组织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培训。

(2)开展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德育管理人员培训班,并组织学员赴温州、安吉、余杭等地学习考察。

(3)教师培训的过程和后续跟踪管理。规范培训过程管理,做好培训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严格学分的登记和管理。创设展示平台,发挥培训学员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5、加强单位内部建设

(1)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和‚教学调研‛制度。每月确定两个学习日和一个调研周。学习教育政策、理论,交流学习体会,反思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研员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

(2)落实‚带好一支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提高一科质量,培育一批成果‛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工作重心下移,联系基层学校教研组工作进一步深入,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服务 3 意识进一步增强。

(3)开展‚研训工作智慧‛月论坛。从一月份开始至今已经开展了七期,论坛采取由研训员自主选题,轮流主讲,全体人员积极参与的方式,研训员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2月份的论坛还得到了市教研室主任柳小平的指导并予以了肯定。

(4)加强研训员的专业学习与自我修炼。关注研训员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有效教学、校本教研指导、教学问卷设计等专业学习用书。采取外出学习和外派挂职等方式提高研训员的专业素质,全年两次组织全体研训员外出学习、考察。开展学科课题研究,今年研训员主持研究的课题共有10多项在省、市立项。

(5)加强研训网的建设。从今年创建**研训网以来,共上传信息1107条,注册会员165人,总访问量17667人次。开设了**教研博客平台,为开展‚网络研修‛创造了条件。开展基于优质课例视频的网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引领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有效性。

6、主要成绩与亮点

(1)研训一体的工作效能得到有效发挥。研训一体的工作职能更为明确具体,研训员的教研、师训和科研工作职能得到有效整合。

(2)教研工作的重点更为科学、高效。教研工作的重点指向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教学管理的改进。对教研工作的重点问题,如轻负高质、小班化教学和学段间的衔接教学开展了集群研究。

(3)研训员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开展短期蹲点式调研,调研的内宾和方式更为科学、有效。关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的指导,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突现‚微观诊断‛功能。

4(4)研训工作方式得到创新。建立了分层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构建城乡联动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探索了与高校联合的教师培训新机制。与发达地区研训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5)研训员的自身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由研训员主持的课题有1项在省级立项,有8项市级立项。有1项获省教育厅师范处评比一等奖,有2项获市二等奖。由研训员撰写的论文有4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2篇获省级二等奖,有4篇获市级一等奖。

(6)单位的内部建设和管理有了新突破。单位获得了省十一五师干训工作先进集体。单位的内部建设和管理得到了加强,培训机构申报省级备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通过了市教育局的初审,在年初将迎接省教育厅进行评估验收。

7、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比较薄弱,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制度不够完善,过程性、跟进性措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帮助学校探索和建设科学、高效的过程管理的机制,加强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研究集团化管理模式,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教研、师训工作的实效性有有待提高。研训员和学校的研训工作的策划水平并不高,缺乏有效的引导技能。教学调研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要关注调研建议的落实,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

(二)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县教育发展中心将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有效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努力方向,以抓精细化管理、有效课堂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推进教研工作项目主题化、系列化,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四项职能。为此,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新课程学科教学的研究、指导与优化工作

(1)做好新课程学科研究和指导工作。在开展新课程调研和参加省‚新课程新教材‘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会‛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培训与集体备课,切实帮助一线教师提高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

(2)开展‚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探索‚轻负高质‛的实验试点工作,探索三次备课(独立备、学习备、改进备)操作模式,提升教师独立备课能力;研制课例标准,引导课堂改进;研究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举办‚轻负、高质‛主题教研系列活动。

(3)组织新课程名师送教和研讨活动。结合省携手农村活动、领雁工程、百人千场送教活动,加大对学科教师的帮扶力度,切实提高学科教师的执教能力。

(4)组织开展新课程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做好教师基本功比武和‚三项教学评比‛活动的组织和推荐工作,提高教学评比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发挥教学评比对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2.加强校本研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创新校本研训工作的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教研、师训和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总结我县研训工作经验,召开校本研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培育典型,促进促进校本研训的常态化,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2)加强对校本研训工作的指导。继续加强学科指导组对校本研训工作的 6 指导,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研训活动。加强校际间研训工作的区域合作,探索集团研训工作模式,发挥龙头校的典型和辐射作用,努力提升区域研训工作水平。

(3)加强中小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印发了**中小学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办法和指标体系。开展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

(4)完善教研课题管理与教学评比制度。做好省、市、县三级课题的立项、成果评审和日常管理,引导教师研究和解决课改和教学中实际问题。

3.加强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1)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专题调研。开展蹲点式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专题调研,要深入学校,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从特色提炼和发现问题两个角度出发,在广泛听课、参与学校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完成本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并提出学科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和策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化调研后的跟进指导与研究,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改进,提高学校学科教学质量。

(2)推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校本化。学习与推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小学、初中学科教学建议》,研究常态教学中各教学环节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注学校、教师常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各教学环节的研究、指导,努力减负增效,进一步提高常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加强教学管理骨干队伍建设。组织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主任和教研组长培训和交流活动,举办‚学校教学管理创新‛论坛。

(4)实施学校教学管理发展性评价。从学校、教师的不同情况出发,探索‚分层‛和‚协商式‛管理与评价,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4.加强质量监控与考试评价的研究

(1)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开展中小学学科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估,强化监测的诊断、调控、改进和评价功能,优化教师教学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研究和探索复习教学工作的策略与方法。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标、考 7 纲,认真研究中考命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把握复习备考的正确方向。引导教师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复习教学策略,改进复习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复习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备考复习的效果。

(3)加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成立学科命题、评价组,开展命题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探索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管理办法,发挥好学科命题、评价组在诊断教学和改进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4)认真做好高中会考实施工作。加强高中会考管理规范、有序和高效。督促学校、学科重视会考工作,努力提高会考质量的整体水平

5.创新教师研训工作方式

(1)建立教师层级培养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重点做好:组织名师高级研修班科研环节的学习、培训,小学骨干班赴温州实践层面的培训,开展教师全员基本功培训,2010年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德育管理干部培训。

(2)总结、提炼城乡联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主动参与和指导小学城乡教育集团研训活动,组织以学科中心组送教到集团和联片的教研活动,提高集团教研的成效。

(3)探索与高校联合培训的教师培训新机制。继续开展与浙江教育学院、温州教师教育院的合作,开展多层面的学习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

(4)重视学校研训团队建设。建立学科教师专业成长联盟,加强合作,有效互动,提升教师团队的工作热情与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群体成长。

6.加强单位内部建设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倡导在工作中‚比研究、比发展、比贡献‛,使研训员朝着‚带好一支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提高一科质量,培育一批成果‛的要求去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地位,实现自身价值。

8(2)加强研训员的素养与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课改、服务基层、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学习,深入实践,实行‚三二分段‛工作制,在课题研究、课改实践与反思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有效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3)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制度。围绕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研训员专业发展需求,进行有计划的思想与业务学习,并通过教研工作智慧论坛,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逐步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础方法,了解教学改革的经验信息,把单位建设为学习型的优秀研训工作团队。

(4)加强教研策略和技能的学习与研究。采取专题学习、外出考察和外派挂职等方式,提升研训员的业务素质。着力提升研训员的教研策划、问题聚焦与解决、对话与交流等方面的技能。

(5)加强‚**研训网‛的建设。做好**研训网的日常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做好宣传工作,提升我县研训工作的美誉度。开展基于优质课例视频的网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引领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有效性。

上一篇:关于开展三查三评活动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下一篇:高端洗发水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