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共8篇)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篇1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科医学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医学的目标是()A.治愈疾病

C.降低发病率

B.提高病患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D.促进人类的健康

2.标志我国全科医学学科正式建立的是()A.第一届北京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召开 B.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

C.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国内首家全科医生培训中心

D.《中国的医学教育及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的发展》一书的撰写 3.第三级预防措施包括()A.无病防病

C.预防合并症

B.有病早查早治 D.限制残疾

4.功能社区是指()

A.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所在区域 C.居民居住区域

B.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

D.以街道和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单位的社区

5.医师可以用SOAP来缓和病人心理、社会的压力,其中P指()A.接受

C.支持

B.客观性 D.关注现在

6.英语中与疾病有关的词汇sickness的含义是()A.疾病:生物学异常

C.患病:社会承认

B.病患:有病的感觉 D.病人:有病的个体

7.同代家庭成员中只有一对已婚夫妇和其他未婚成员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D.群居家庭

8.以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健康照顾团队中护士属于()

专注于收集历年试题试卷和答案

A.中心或核心团队 C.顾问成员

B.医技人员 D.社会工作者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适用于我国的()A.健康成人

B.所有居民

D.健康成人和5岁以上儿童 C.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

10.具有耗费低、效率高特点,但覆盖范围较窄,病种较单一的疾病监测方法是()A.被动监测

C.哨点监测

B.主动监测 D.持续监测

11.POMR记录中封二的记录内容是()A.个体的基本资料 C.健康问题目录

B.个体健康的特殊情况 D.病情流程表

12.医患双方伦理上、责任上的要求都可得到满足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医师权威式

B.病人自主式 D.信托模式 C.家长主义模式

13.全科医疗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是()A.目标

C.控制

B.标准 D.奖惩

14.在全科医生配置上,一般1名全科医生服务于()A.200个家庭

B.500个家庭 D.800个家庭 C.5000服务人口

15.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A.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 C.社区实践

B.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 D.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

16.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期及从70年代末期以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此归因于()A.一级及二级预防

B.医疗水平的发展 D.三级预防 C.居民饮食结构改善

17.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是()A.心脑血管疾病

C.恶性肿瘤

B.糖尿病 D.意外伤害

专注于收集历年试题试卷和答案

18.盐摄入过多增加何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机会?()A.膀胱癌 C.食管癌

B.胰腺癌 D.胃癌

19.根据我国2002年统计资料,占城市住院患者第一位的是()A.心脑血管疾病

C.恶性肿瘤

B.呼吸疾病 D.糖尿病

20.“世界糖尿病日”是每年的()A.2月10日

C.11月14日

B.6月8日 D.12月1日

21.产后全面检查的时间是()A.产后半个月 C.产后42天

B.产后1个月 D.产后49天

22.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要求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对象为()A.3岁以下 C.0~12岁

B.0~6岁 D.0~14岁

23.最常见的烧伤是()A.放射烧伤

C.电烧伤

B.化学烧伤 D.热伤

24.结构式家庭治疗的首要环节是()A.干预

C.进入

B.评估 D.参与

25.发现家庭或社区“问题”的是()A.家庭或社区的人群

C.全科医生

B.家庭或社区的病人 D.社会工作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在我国明文规定的全科医学服务内容包括()A.预防

C.康复

B.治疗 D.保健

专注于收集历年试题试卷和答案

E.计划生育

27.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是()A.人口老龄化 B.疾病谱改变 C.医学模式的转变

D.医疗费用高涨、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E.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和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28.全科医生在实施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过程中,应注意掌握的原则是(A.强调问题的解决,而不需做出诊断 B.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C.应尽可能准确掌握问题之所在 D.经过处理应确认问题已真正解决 E.以病人或以接受健康照顾的人为中心 29.家庭外资源包括()A.维护支持

B.情感支持 C.文化资源

D.环境资源

E.信息和教育

30.常见的社会病有()A.自杀

B.性病 C.遵医行为不良

D.糖尿病

E.青少年妊娠

31.医生的人格特质包括()A.世界观

B.道德修养

C.医疗能力

D.职业与生活的满意度

E.人生观

32.美国家庭医学教师协会建议的医学生家庭医学教学目标为()A.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

B.传授家庭医学的态度、知识及技能 C.激发医学生对家庭医学的兴趣

D.培养医学生终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专注于收集历年试题试卷和答案

E.培养评判性思维

33.关于肿瘤康复期病人生活方面的指导,正确的是()A.可有适度的性生活

C.宜戒烟酒

B.辛辣之物一般不禁忌

D.可做轻微活动,少做户外活动

E.女性病人多可生育

34.在婚姻与生育方面对糖尿病患者的正确指导是()A.最好与没有糖尿病者结婚 B.糖尿病孕妇应提前入院待产 C.糖尿病产妇应避免哺乳 D.血糖控制不佳者应避孕

E.母乳喂养超过3个月的婴儿2型糖尿病发生率很低 35.预防烧、烫伤正确的是()A.沐浴先放热水,后放冷水 C.切勿在沙发上吸烟

B.建筑物安全通道应配备灭火器 D.如有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E.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迅速乘电梯逃生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36.任何时间地点,包括服务对象出差或旅游期间、住院或会诊期间,全科医生都对其负有持续性照顾的责任。()

37.“基层医疗保健”体现了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预防为主,而“社区卫生服务”则强调了这种服务的最基础层次。()

38.医师在询问病史时,不宜采用让病人回答“对”“是”和“不”之类的问话。()39.在维护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方面,全科医生起决定性作用,个人及其家庭的作用非常有限。()

40.病情流程表是POMR记录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全部健康问题所必备。()41.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在社区中属于禁用药物。()

42.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对于病情较重又有并发症者,全科医生应立即将其转入专科进行治疗。()

43.胸膜摩擦音可能是肺栓塞引致肺梗死的唯一征象。()

44.老年人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其衰老、疾病和健康并无明显界限。()

专注于收集历年试题试卷和答案

45.在心理问题评估中,紧急情况和危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46.将预防工作与临床医疗结合在一起的医学服务工作即是_________。

47.从理论上说,社区卫生服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社区内的其他特需卫生服务。48.完整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应包括个体健康档案、_________健康档案和_________健康档案。

49.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医学研究的重点应包括预防、_________和六种状态的管理。50.晚期肿瘤病人系实质性脏器的疼痛应根据_________的原则,给予止痛。51.血糖控制的定义是餐前血糖几乎在正常_________水平。52.心理障碍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53.社会医学 54.周期性健康检查 55.前瞻性研究 56.中暑 57.预防性照顾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8.简述全科医疗机构选择、配备基本药物的原则。59.简述对COPD病人在生活方面的指导。60.简述实施COPC的基本过程。61.简述全科医学与社会医学的关系。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篇2

1 全科医学的内含及研究意义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 其覆盖了包含临床、康复、预防、人文等专业, 主要研究各类器官和疾病, 授课的对象主要面向护理、药学、医学等专业的学生。全科医学关注个人和家庭健康护理, 这也使全科医学成为目前最受社会关注、发展也最快的医学学科。

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但近十年来在我国各地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各类医学院校也陆续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 有些甚至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方向, 以满足社会对全科医学的需求, 但目前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 教学制度和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才能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从而加快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 满足社会对全科医生的大力需求。本文主要依据全科医学的学习对象和课程特征, 探讨了《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索, 能够为《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提供有效的创新方法和研究实践。

2《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探讨

2.1 病例讨论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医学教育中, 病例讨论一直应用较为广泛, 效果远比仅按教材讲解要好, 特别是对全科医学来说, 涉及范围广, 以常见病、典型病例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 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处理现实情况和病例的知识应用[1]。讲解病例的同时, 也可以结合角色扮演的形式,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主动参与其中, 并让学生在角色中学会处理如何应对患者的各项常见问题。例如,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 一部分学生根据实际病例, 扮演患者, 一部分学生扮演医生, “医生”可通过“患者”的描述和症状的分析, 诊断病情并予以处方, 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并将“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对“医生”的处方进行详细的讲解, 以便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课程内容。同时,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也可以通过“患者”与“医生”的沟通练习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提高“全科医生以人为本”的理念, 运用角色扮演与病理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强化学习内容, 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和工作的基本模式, 大大加强了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效率。

2.2 结合全科医学发展阶段,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结合全科医学发展阶段和对全科医学的需要,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重点加强基础专业知识的教学, 打好全科医学的专业基础, 注重培养学生对常见病、保健等问题的掌握, 特别是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能力和专业知识, 因为全科医学的服务范围以社区为主, 服务对象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群众, 因此教学内容重点应落在社区群众的集中需求;另外, 对于提高学员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 社区医疗服务应注重服务两字, 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不可少, 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提高全科医学的服务意识, 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咨询、诊断, 从而发挥全科医学的作用与意义[2]。

2.3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性

多媒体技术以其实用性好, 空间感强、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 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各个领域, 它可以为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不同的多媒体课件, 可以通过影像、视频的形式, 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可以更生动, 文字变为图片、动画或者视频, 可以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接受课程内容, 印象也更为深刻, 另外, 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例如用多媒体形式播放典型案例, 学生更愿意发挥想象, 将个人假设其中, 思考如何解决视频中的问题, 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 有助于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2.4 开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各类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中, 同样会有很好的效果, 教师可在课程开始阶段就课程的重点提出相应的问题, 例如,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可在讲授第三章内容时提出,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在课堂上获取答案,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同时, 教师也可在课堂中针对课程内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课程内容编写成典型案例, 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查阅资料、以及书本中的内容, 做出诊断和处理方案, 教师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 为学生分析和解答案例中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理论有了深入和全面的掌握,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在课堂中得以提高[3]。

2.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习

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服务的范围以社区为主, 以预防疾病和健康护理为主要方向, 因此, 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和教育理念对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仅靠课堂上的讲授, 无法满足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因此鼓励学生参与实习, 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 启发学生的兴趣, 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更能促进学生热爱全科医生职业, 以此作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周围的社区服务中心参观学习,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和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环境, 同时, 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行社区医疗治疗与指导工作, 让学生将课本中所学内容有效地融入到实践中来, 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 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主动性, 并能够深刻理解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4]。

2.6 把社区健康教育宣传纳入全科医学教学

把社区健康教育宣传作为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方式, 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逐渐增多, 社区医疗宣传也成为为社区群众提供卫生服务的渠道和方式之一。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在社区举办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 将全科医学概论的内容分章节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组成小组分别到社区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宣传的方式, 例如开设小型健康知识宣讲、印发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手册等多种形式和手段, 既可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 增强群众的参与度, 群众在得以灌输健康知识的同时, 会就所关心的个人健康问题向学生们咨询, 通过与社区群众的互动, 可以让学生从时间过程中了解社区医疗服务中群众较为集中的需求, 在学以致用的同时强化了自身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目前, 全科医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凸显重要的比重, 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将急剧增大,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应该继续完善《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模式, 提高全科医学教学水平, 从而培养更加全面的全科医学人才, 满足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迫切需求。

摘要:《全科医学概论》作为全科医学学科的基础教材, 广泛应用于全科医学理论的教学中, 本文根据全科医学的特点和理念, 探索《全科医学概论》的有效教学方式, 希望对提高全科医学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全科医学,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淑英, 赵琳琳, 牟劲松.全科医学的教学与改革探讨[J].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1, 6 (15) :13-15.

[2]吴书志.全科医学概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视界, 2012, 9 (27) :122.

[3]陆培永.关于全科医学教育和实践的探讨[J].延边医学, 2012, 35 (5) :35-36.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篇3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目前我国教学活动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等方式在特定情景中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1]。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对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常见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等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全科思维,对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角色情感,为将来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亟需的全科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一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重要性

1 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包含了大量的全科医学基本方法和常见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等理论内容,对于转变学生的全科思维、增强学生对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以理论为主,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都较大,枯燥、抽象的理论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呈现具体的角色体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在课堂上适应教师的节奏,学生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针对情景模拟的内容进行资料收集,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参与情景模拟,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的思维和能力[3]。

2 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方向的灌输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课堂学习效果也受到影响。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消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更多的空间[4-5]。通过参与情景模拟,学生可以体验医生、患者等不同的角色,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的薄弱之处,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全科医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为了使情景模拟教学法得到有效开展,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对于情景模拟的过程要进行设计和组织,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对课堂节奏进行把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达到更好的情景模拟效果。总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既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又能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增长,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 准备阶段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有效运用,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模拟情景的设定,包括选择合适的案例信息、模拟过程的设置等;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在参与情景模拟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考虑,并且做好足够的准备以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问;另外,要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情景模拟的角色信息收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保证情景模拟过程的顺利。其次,要对选择的模拟案例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判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案例的趣味性、科学性、角色扮演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确保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学生积极配合。

比如,为了使学生了解作为全科医生如何以家庭为背景开展家庭访视工作,我们选择一个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的中年女性为案例。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状况、查明心理社会问题的症结、明确不遵医嘱的原因等,通过调动家庭资源改善血糖水平、促使病情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上,我们以此为背景,邀请同学扮演患者本人、患者丈夫、儿女、医生、护士等不同的角色,我们模拟了一次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的入户家访工作,上述人员都是参与此次家访的成员。家庭访视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帮助患者本人正确认识糖尿病,合理控制血糖,并且帮助她加强锻炼、控制饮食、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2 实施过程

根据我们的教学内容设置、情景模拟的情形,以及所需要的人员配置,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再由不同的学生扮演患者本人、患者丈夫、患者儿子、患者女儿、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针对不同的扮演角色制定不同的理论和行为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分组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水平、表演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定位,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也有利于保证情景模拟的过程可以顺利展开。完成分组后,由组长对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和模拟方案进行简单地阐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当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扮演患者本人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自己的顾虑和担忧;扮演患者家属的同学则可以表示出对患者的支持和鼓励;扮演全科医生和护士的同学则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诊治情况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消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并且做好日常保健,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地提高生活质量。当小组内一轮模拟完成后,可以由小组成员互相调换自己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体会不同的角色心理,也可以掌握关键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endprint

3 总结和点评

角色表演结束后,教师应对表演效果给予点评。首先应对表演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当众表扬并请旁观学生借鉴,比如“刚才这种提问方式能较好地从侧面了解患者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识”,等等,这样可以增强表演学生的自信心;在指出表演中的不足之处时,应提出正面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忌当众批评,而是要鼓励其在将来的实践中表现得更好。

三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体会

本次在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大胆尝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回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最后讨论点评中,学生们争相发言,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集中状态,所以传统课堂教学中单方向的知识灌输方式,无法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因此对教学效果必然会产生影响[6]。所以我们考虑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情景模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处在疲劳状态的大脑活跃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另外,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全科医生临床实践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理论参考,促进全科医学概论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维红,李琦,李燕云.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225-226.

[2]马维红,李琦.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我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25(4):4-7.

[3]刘文波,刘楠.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构建与实施——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68-71.

[4]马维红,李琦,杨丽莎,龙静,黄兆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25):2787-2789.

[5]杜娟,路孝琴,郭爱民,赵亚利,王慧丽.角色扮演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 10(9) :1476-1477.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篇4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评价方法在PBL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着PBL教学的成败。

本文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内科学教学中PBL使用的评价方法,并对评价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以促进PBL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PBL;医学教育;评价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研究型、复合型、高水平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理念追求,高等医学院校在加大校园硬件建设力度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目标追求学生的需求;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跨学科整合课程、讨论式教学、早期接触临床、情景模拟、SP培养与使用以及多形式考核制度等在高校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先建立的[2,3]。

其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能力指向、有效协作、情境适应、形成性评价为其教学原则[4],目的就是要提高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出他们获取信息的合作能力,同时将这种能力转变为知识[5]。

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这些能力与知识,必须有一套科学、完整的PBL评价系统[6]。

PBL教学模式的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学习目标完成程度上的评判,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提供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反馈,从而使课程制定者清楚地了解课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BL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提供依据[7]。

其评价特点有:(1)应始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2)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所评价的是学生是否完整地获取了知识,以及自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5,8]。

我们在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五年制本科内科学教学中推行了PBL教学法,并建立了PBL的评价方法,从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信息管理、小组参与度、对小组的贡献、临床推理和决策以及导师(tutor)的态度、引导作用、提高反馈等方面,通过书面考试、问卷调查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为5个等级,并行量化评分,分别为: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无意见(3)、符合(4)、非常符合(5)。

分为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完成评价。

每个阶段评价的内容均有差异。

一、学期初的PBL评价

1.评价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均要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学习,充分发挥成员的团队精神。

2.评价主体:同小组内成员。

3.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思维、收集信息、反馈信息等行为表现,如病案(case)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助于大家的启发式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查阅文献、获取信息,并给予恰当的解释?小组成员是否进行了仔细交流,并能澄清模糊信息?

讨论氛围是否开放,当提供反馈信息时,大家是否欣然接受反馈、自我辩护?能否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调整评估?模型构思是否共享?任务是否分配到了每个成员、成员是否积极准备?小组是否将精力集中于任务,使问题得到持续性解决?PBL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使之成为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者[9]。

二、学期中的PBL评价

1.评价主体:评价的主客体有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自我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对PBL运行的评价等。

2.评价目标: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个体评估以及中期反馈,重点检查对初期出现的问题有无实质性改观。

3.评价内容:①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

在PBL教学模式中,导师是设计者和引导者,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5]。

评价内容有:导师是否清楚PBL的学习问题(Learning Issue,LI);导师是否适当提问、并引导逻辑性思考和推理;导师是否平衡每一位同学参与讨论的机会;导师是否鼓励批判性思维;导师是否促进综合多学科的观点;导师是否支配学习过程、引导PBL的运行;导师是否增进成员间和谐的关系;学生是否从导师那里获得了及时、有用的反馈;导师是否把握PBL的运行;导师是否对PBL教学充满激情。

②导师对学生的评价。

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发现、理解和运用病案中的基本数据与重要事实的能力?提出的诊断假设是否推测缜密、逻辑性强?提出的LI是否有深度?对病案的讨论分析是否逻辑性强、有洞察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否需要深入了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后才能掌握LI?把握资料的重点、理解力强吗?LI作业是否从不“cut and paste”并正确引用文献?有很高的处理LI作业的综合信息的能力吗?是否准确地将相关信息运用到病案?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能否主动分享有用的信息及来源、想法和意见?是否经常提出合理的假设并陈述?能主动暴露自己的知识欠缺点和盲点吗?有很强的求知欲吗?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担当leader吗?对自己负责的LI有把握吗?详细掌握其他同学的LI吗?能有效组织同学处理LI吗?完成LI作业是否认真并按照约定的时间相互阅览?职业精神。

学生是否始终与成员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学术诚信。

学生是否亲自阅读过所引用的文献,注释妥当,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恰当的描述?③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

内容主要包括:本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如何;成员之间有无良好的互动;讨论流程掌控情况如何;讨论内容有系统性、组织性和充实性吗?

认真地汇总了信息吗?学习兴趣好吗?掌握了LI吗?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个人的整体表现如何?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友情通过PBL教学能达到和谐吗?自己的知识量是否显著增加?PBL对本人的学习方法有无较大的影响?PBL教学有无问题,是什么问题、该如何改进?与上次PBL案例的学习相比,哪些问题已得到改进?哪些还依存在?该怎样改进?

4.中期反馈:使用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学生在PBL中是否存在问题,并持续改进。

如在本模块课程结束之前,我还存在问题吗?是什么问题?怎样改进?其他同学还存在问题吗?问题是什么?如何改进?

三、学期末的PBL评价

1.评价主体:小组成员、导师。

2.评价目标:期末反馈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为PBL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目标在于了解PBL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追踪学生对PBL的态度及满意度。

3.评价内容:小组行为表现、学生对导师的考核评估、个体评估、期末反馈。

如导师把握时间的程度如何?PBL教材内容是否充实,案例是否适中?教室是否设施齐备、感觉舒适?导师是否总是恰当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性思考和推理?导师是否总是恰当地引导讨论的进行?PBL的评估方式是否恰当?每个学期的案例数应该是多少?对本学期的PBL有何宝贵意见和建议?准确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

在PBL教学中,我们自始至终坚持团队协调,坚持评价,并持续改进,丰富教学评价体系。

在PBL教学中,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手段,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受挫,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对PBL教学的学生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医学知识的获取,更应注重其行为和态度的养成、进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评价的真正作用应当是对学习的促进。

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评估和反馈可以使学生知晓自己的行为和方式的不足,帮助他们随时纠正,与学习团队进行融洽的互动,真正高效、愉悦地学习[6]。

在PBL教学中,我们以提高教学水准,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医学生为目标,从学生知识、能力、智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不断改进PBL的评价方法。

短期的PBL学习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整个学期,并且能够转化为新的收获[9]。

PBL教学已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唯有将评价系统与学习模式进行很好的匹配,我国的PBL教学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与国际水平不再有过大的差距,医学教育才可能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0]。

参考文献:

[1]孙宝志.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1后的新呐喊[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10(1):1-6.

[2]Nevile Ajv and Norman GR.PBL in the undergraduate MD progtam at McMaster Unversity:three iteration in three decades.Acad Med,,82(4):370-374.

[3]McMaster Unversity Faculty of Health Sciebces.Curriculum plan-COMPASS curriculum.[EB/OL].-02-20].

http://registrar.mcmaster.ca/CALEENDAR/year2007/sec_284.htm.

[4]黄育妆,陈利国,董军,等.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11-12.

[5]Sluijsmans DMA,Moerkerke G,van MerrKnboer JJG,et al.Peer assess ment in problem based learning[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7:153-173.

[6]马彬,张宇龙,吴佳,等.PBL教学对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0(8):905~909.

[7]松田隆子,曲智.对以PBL为基础的小组学习的医学教育、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国外医学院校现状的调查台保军,王革,黄翠,等.PBL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J].口腔医学研究,2007,23(1):112-113.

[9]Romero RM,Eriksen SP,Haworth IS.Quant it ative assessment of assisted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a pharmaceut ics course[J].Americ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2010,74(4):1-9.

医学导论课后感想 篇5

这一学期的医学导论课结束了,在我们还没有开始过多专业课的学习之前,这门课程为我们初步介绍了一些关于医学的知识,也对我们以后发展的方向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我对于“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这一节的印象比较深刻。结合导论课的其他内容,我想就中、西医发表一些感想。

中医与西医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借鉴,互相取长补短的。比如中医理论的“ 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不谋而合;中医的基础理论甚至可以借用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来解释;而中医的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认识系统生物内部规律的指导。而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注意到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

对与西医来说,生命科学的研究如何让人类健康是其一个基本研究方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完成,使得科学家们思考一个问题——能否利用遗传/基因资源,使其为人类健康服务。于是,基因/遗传研究策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重点探索它的医学价值,即揭示与人类表型、疾病相关的DNA序列、系统实验分析、信息分析,也即生物医学、基因组医学及转化医学的崛起。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严重状态与温和发病一样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病可被分为三个主要类型:遗传性基因病——如囊性纤维变性、苯丙酮尿症和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等,这类疾病是由异常的基因从一代传给下一代引起的;体细胞基因病——它是由身体的一部分中的基因发生异常引起,肿瘤就是这类疾病最典型的例子。很少有人知道或认识,威胁人类生命的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尽管体细胞变化不会传给下一代,但是各种肿瘤发病倾向是可以通过异常基因而遗传的;第三种类型是染色体变异,如唐(Down)氏综合症,这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遗传造成的。至此,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而在疾病的诊断上,过去是从病人的症状推断可能发生的疾病,21世纪可望对人类大部分疾病实现基因水平的诊断,再辅助以先进的医疗器械,便可以准确无误地诊断病因,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在治疗方面,现在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未来的疾病治疗是以基因治疗为主,即把人的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它代替异常致病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可提供正常基因越来越多,因而像遗传病、恶性肿瘤、艾滋病、心血管病等都将成为可治之病。关于人的衰老原因也会从根本上得到阐明,以后将有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使大部分人活到100岁以上,实现延年益寿的梦想。随着随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病理及免疫机制、神经活动机制等深入了解,人们对于疾病的了解也越来越详细。可以说,生命科学推动了西医的发展,使其得到了更好的补充。

同时,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新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到医学中来,病理学也得到了发展,人们了解病原、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的方式也更为准确,使得西医进一步完善。

对于中医来说,它不同于西医是建立在大量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是以中国封建主义社会为基础,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构架的逻辑体现。因而中医更加重视个体的整个功能状态,强调阴阳的平衡。阴阳五行,是中医运用的重要的理论,采用阴阳之间的矛盾对立的关系,来解释事物的一般状态,对人体的基本状况加以描述,对事物内部发展变化的每一个环节加以分析。但如果要做为反映机体内部事物发展变化的指标,使之成为衡量脏腑功能特点的一般尺度,则有必要对其在中医理论中的特殊性加以明确。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并没有像西医那样有很大的突破,中医研究处于一种近乎停滞的状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中医理论中包涵了许多哲学的思想,使之不好完全由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来体现。

如果想把西医中的一些知识与中医相结合,使得中医能够有大的发展,就需要知道中西医的不同与如何统一。

中西医是分别属于不同哲学方法论体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偏重于朴素辨证唯物主义的总结归纳、直觉感悟方式,而另一种是偏重于机械决定论影响下的还原分析、实证主义;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我认为简单说就是中医强调感觉,西医注重数据。由于在不同方法论的影响下,中西医两种医学分别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生命医学这门科学做了演示,揭示了不同的规律和现象,如经络学说、藏象学、解剖学、生理学、神经学说,等等。这些不同的理论分别反映着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不同现象或规律,这也正是他们的不可通约性。但其实,作为一门科学的中医学和西医学,在逐渐形成一门学问的过程中,同样包括分析和综合、演绎与归纳,只是哪一种成分所占的比例多一些。片面强调和夸大可通约性而忽视或否定不可通约性,或者片面强调和夸大不可通约性而忽视或否定可通约性,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都会影响对中西医结合的规律性的正确理解。也就是说,学习中医的时候也不能否认西医关于解剖、病理等的观点与数据;学习西医的时候也不能不管中医对于人体“气”的解释。

中医理论缺乏对系统内部各水平上的认识,而系统生物学则旨在揭示内部成分和动力学特征,两者相结合即可以弥补中医的不足。因此中医的研究若借鉴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认识中医理论。从上面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中医与西医虽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并不是一点交集也没有的,中西医的结合也不是不可能的。再比如,中医讲究治标的同时治本,而西医有时往往只是治疗表面的疾病。因而有时中医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而西医疗效比较快速。那么不妨使用西医中的分析手段,对中医的治疗方案中的用药、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成分,再配合成西药,不就可以既快速又治本的解决同一类病症了么。

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传统医药学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基于科学体系自身的发展规律还是医疗领域寻求最优效益的需求,都决定了在我国实行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中西医结合需吸引医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广泛参与,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

中西医结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西医药学的结合,其与中西医理论的结合共为中西医结合实践的主要方面。中西医药学,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

中西医相互结合,可以使得医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可以使得治病救人变得更加容易、有效。

远程医学导论作业 篇6

一、调研侧重点:

1.该医院什么时候开始引进电子病历系统,最先在哪个部门开始推广的?

2.电子病历在该医院的普及情况,实现了哪些形式的电子病历应用?

3.医务人员对该医院电子病历推广的认可度如何?认为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4.病人对该医院电子病历推广的认可度如何?认为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5.该医院采用的是哪家厂商提供的电子病历系统,医务人员对该系统的认可度如何?

6.该医院在电子病历的推广上大概投入的资金情况?

7.该医院在推广电子病历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效吗?

8.该医院重视电子病历的安全性问题吗,有没有采取相应的监督防范措施?

……

注:可以选取以上侧重点的3~5个作为调研的重心

二、人员分工:

具体分工请依据调研侧重点自行分配,建议可以分配如下:总人数10~11人,2~3人负责实地调研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调研侧重点,根据侧重点选择调研对象和面对不同对象将要提出的问题;3~6人负责到医院进行实地调研,1~2人负责资料的汇总分析,2~3人负责调研报告的撰写。

三、调研报告书写要求:

1.说明你所在分组的情况:总人数、组员分工情况、你具体负责哪一块工作;

2.说明你们的工作进展情况:什么时候开始工作的,哪个时间段进行了哪部分的工作,分工人员是否按时完成了相关的工作;

3.描述你们小组调研的侧重点,针对不同的侧重点,根据调研获得的资料汇总分析,形成结论。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全科医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 看病贵、看病难是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密切相关, 农村和城市社区仍然缺医少药。为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并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师”的决策。卫生部在当前形势下即时出台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性意见, 指出“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培养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师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治理人员, 是改革卫生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是改革医学教育, 适应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强调了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1]。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 它是在西方通科医生长期实践逐渐演化而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2]。1969年, 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着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84年, 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将家庭医学定义为:一种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及社会科学的专科, 其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源于传统的开业医师和以家庭为范围的独特领域, 而不是以病人的年龄、性别或器官系统的疾病来分科。1993年11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学者将全科医学定义为: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 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种健康问题/疾病[3,4,5]。全科医学的概念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并将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的产生与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群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逐渐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同时, 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慢性退行性疾病以教育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的疾病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全科医学学科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如在英国, 全科医师人数占医生总数近50%;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看病2.59次, 其中0.83次是找家庭医生, 占1/3[6]。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科医学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基层和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模式成为今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然而, 我们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

目前, 广州医科大学包括眼科学在内的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基本沿袭了过去多年来的“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全、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存在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缺点。在新形势下, 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即时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

1 方法

1.1 方案部署和实施计划

制定目标: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及农村医学人才的现状调查, 制订出适应社区医学人才培养的眼科学教学培养计划, 确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和改革目标。

阶段实施: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目标分阶段进行, 尤其是课程体系有机组合和社区医疗实践教学相结合。

局部试点:选择部分班级先试点开展, 在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选择条件较好的社区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和建设。

稳步推进:用两年左右时间, 逐步开展。通过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反馈, 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改变情况。

1.2 课程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实施对象及分组:广州医学院本科3年级预防医学班32人为全科医学模式培养组, 按教学改革设计方案施行新的方法教学;选取同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约198人为传统教学组进行对照, 按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施教。

全科医学模式下教学大纲的修订: (1) 以眼科学为试点课程进行新的课程设置:理论课:改变以前大课讲授以眼部解剖、生理以及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为重点的授课方式, 增加临床常见病、眼与全身病以及眼科急症等方面的内容。实验课:增加眼科检查法、眼科急症处理等内容。 (2) 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总学时维持36学时不变, 压缩理论课时间, 增加实验课和见习课时间,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课比例为1∶1。

考核评估:学习结束后分教改组和传统组进行考核评估。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通过书面笔试进行。操作能力考查:现场抽考指定项目。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考核:选定典型病例 (3个以上) 现场进行诊病, 并提出治疗方案。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的考核结果, 比较教学改革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差异, 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

2 结果

两个组230位学生参加了这次研究, 32位实验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由于所学内容像眼科急诊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比较贴近实际生活, 有较强的实用性, 学生普遍感兴趣。考核评估结果, 理论考试, 全科医学模式组平均81.3分, 传统教学模式组平均82.6分;操作能力考评,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全科医学组平均93.5分, 传统组平均78.6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全科医学组平均89.4, 传统组平均76.1,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总成绩全科医学组显著领先于传统教学组。

3 讨论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学院体现办学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途径。学院的办学思想包含了面向基层的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下得去、用得上”。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面向基层”鲜明特色的办学方向。全科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全科医师是基本医疗服务的承担者, 其服务的对象主要在社区、在基层, 这与我们的办学特色高度符合。随着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深入,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更多的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为学院实现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应以此为契机, 与时俱进, 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直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 使教学合乎于社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全面实现学院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体现“面向基层”的办学特色[7]。

目前作者所在院校包括眼科学在内的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基本沿袭了过去多年来的“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全、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存在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缺点。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即时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8]。

根据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全科医学教育的社会背景, 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行临床医学的课程改革, 先深入社会基层调查, 了解社会需求情况, 经过总体的部署和有针对性的目标设计, 对临床眼科学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 主要对理论课的内容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并对课程的考核评价进行必要的补充。经过课程改革实践可以看出, 学生的理论基础并未削弱, 而实际操作能力大大加强, 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达到了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总之, 全科医学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全面推进还需要整体的布局和循序渐进的过程[9]。临床眼科学仅仅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小的科目, 全面的教学改革还需要其他许多课程的同步跟进和配合, 这样才能到达整个教学改革的目标, 不过眼科学课程改革探索的成功, 可以为其他课程提供很好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孟群, 解江林, 吴沛新, 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 (3) :175-176.

[2]梁万年.全科医学概论 (第二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35.

[3]杨华, 祝善珠.中英美全科医学运行模式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 4 (3) :177.

[4]余海.全科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3, 1 (1) :3-5.

[5]祝丽玲, 张艺濛, 王佐卿, 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3) :69-70.

[6]胡丹, 江洪涛.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经验, 推进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1) :154-157.

[7]迟宓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03, 6 (5) :383-385.

[8]孙荣国, 李宁秀, 陈大义, 等.我国医学生全科医学规范化教育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14) :2676-2678.

全科医学的蹒跚20年 篇8

“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系建设,经2011年5月9日医学部第11次部务办公会讨论,决定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5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成立大会上如此宣告。这个致力于创造世界一流医学教育事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已经开始以系的规格组建全科医学学科。

自从首都医科大学1989年成立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到现在,全科医学的概念引进中国大陆已经有20多年了,然而进展并不如意。在5月11日上午举行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成立大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于鲁明就认为“全科医生现在非常模糊”,在他看来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包括:全科医生应该培养到什么程度,哪些是全科医生应该承担的,全科医生该在哪个岗位参加工作,等等。现年50岁的于鲁明已在卫生系统工作了20多年,他对全科医生定位的困惑,正是全科医学曲折发展的真实写照。

不过,全科医学的理念已经广为接受,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的成立就打破了“北医不做全科医学”的成见。“我们现在认识到(全科医学)确实不是一个高低贵贱的区别,而是一个分工,是专科分工里面另外一个重要的专科。”在5月11日上午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成立仪式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表示,“我们不是只定位于所谓的精英教育。”

此种转变并非易事,与会者皆称“意义重大”。而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也已启动20多年,眼下各地纷纷提出要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和双向转诊。这期间,全科医学走过了怎样的20年?

通科医生,家庭医生,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的名字是从香港来的,我们跟着香港走。”62岁的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顾湲是最早将全科医学引进大陆的学者,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所谓全科医生就是能够代表医生的原始状态,生活在老百姓中间,他是老百姓的一分子,并在别人有病痛的时候,能够帮助别人。”

这种能够从事多种医疗服务的医生,被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称之为general practitioner,即通科医生,简称为GP。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又相继成立了通科医生的全国性组织。美国与加拿大,则希望通科医生能以一个新的面貌出现于公众的视野之中,遂将通科医生更名为“家庭医生”(family physician)。1969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家庭医学学会(ABFP),并成为美国医学会的第20个专业委员会,全科医学学科正式建立。

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医生收入特别高的香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医生来此开业,因而竞争非常激烈。顾湲说,这些来开业的通科医生大都是在大学毕业后训练了7年的医生,水平很高,当时香港人想,既然英国不改GP的名称,香港也不能改,那就把中文名称翻译得更好听一些,改成“全科医生”了,“这意思是只要病人需要我们都做,我们不做医院做的事情,那些高精尖的我们不做。”顾湲说。

1986年起,香港全科医学院的李仲贤和时任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主席的拉惹古玛(Rajakumar)等人,先后访问北京并介绍全科医学,顾湲一路陪同。“他们觉得世界卫生组织推进的基层医疗发源地是中国,是受了中国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启发,但是中国后来反而落后了,这样国外的同行觉得很遗憾,所以他们希望把这个专业学科引进到中国,而且认为对20世纪后半叶21世纪的人口谱系更合适。”回忆起当初引进全科概念时,顾湲承认当时医学界的大部分人和行政领导人并不认可,“觉得太超前了,国外的家庭医生是很贵的,只有富人才请得起家庭医生,他们认为30年之后再说吧,我们的GDP还那么落后。”

不过,来京推广全科医学的人们最终在首都医科大学遇到了知音,1989年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并于当年11月在WONCA支持下举办了北京第一届全科医学国际会议。

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

家庭医生是方向

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全科医学院更名为香港家庭医学院。“当时我们被问到改不改名,我们说不改名。”顾湲解释说:“一个原因是政府刚刚接受全科的概念马上改名不太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也还没有做到家庭医生的高度,家庭医生真的是能够陪着家人走到底,能够给全家人做守门人的,保险业都得认可,我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然而,顾湲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全科”这个概念很容易引起误解,全科医生不是万金油,而是要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要在临床之外还得根据需要做预防、康复、社会、心理,“这个概念比‘全科要宽得多,所以我想这个名字早晚都得改。”

在顾湲以及当年一起投身于全科医学的人们看来,家庭医生的档次非常高,要求非常严格。比如,他们要学习刻苦并且终生不断地接受教育,每隔五六年就得重新考试,要跟上医学发展做合格的守门人,要能真正跟专科医生平起平坐,对各个专科都要懂,能够回答居民的各种问题,还得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往哪里的专科转诊,还要能够监督别人的服务。

曾经在文革时期做过赤脚医生的顾湲相信,老百姓永远都需要这种贴近的服务。引进全科医学概念后,她和同事们利用一切机会普及全科理念,还做了许多试点。“我们每周有4天在下面,结果两三年之内我们培养的那些试点都火得不得了。”顾湲说:“那些试点的医生收入很快提高,他们特别高兴、特别愿意学习,我也很欣慰,给老百姓做了好事也给医护人员做了好事。”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学教育的试点,到1996年时已经在20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开启,部分省市还分别成立了全科医学分会。

来自学界和基层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获得中央层面的支持,这一年,中央政府提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相继出台。2009年3月17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严峻的中国老年人口的保健和医护照顾问题。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要在“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30万其实还是远远不够。”在引进全科医学20多年后,顾湲对全科医学的发展并不满意,她认为现在的政策并没有充分调动全科医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对病人进行从生到死的家庭医生式的管理,也难以吸引更多的从业者,“也许五六年之后,随着医疗保险的推进,就能够真正下来一批高素质的主治医一级的医生,他们很容易把自己转变成家庭医生。”★

美国的家庭医学(全科医学)

1969年2月8日,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和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家庭医学为一个主要的资格证书委员会, 以此为标志,家庭医学在美国正式被确认为一个专业。

在此前10年,美国的不少医学院及社区中心设立了家庭和社区医学系。在美国家庭医生协会成立10年后,他们共颁发了2.8万张毕业证书。到上世纪80年代, 全美国136所医学院中83%以上设有家庭医学系,全美有317所医院作为家庭医师进修基地。医学生毕业后有21%选择并接受了家庭医疗住院医师训练。现在,家庭医学已成为美国第二大的医学分支。

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是一个民间组织, 像其他所有的医学专业委员会一样, 其目的是组织专业考试以考评从业者在家庭医学这个领域的专业能力, 并根据考试成绩颁发专业资格证书。作为标准, 一个家庭医师应该经过3 年标准化的家庭医学实习后,掌握标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ABFP认证的医师被称为“有资格证书的医师”。

按照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ABFP)的解释,家庭医学是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和综合性卫生保健的医学专业。它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和心理行为科学等多个专业, 其范围涵盖了所有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 以及各种疾病。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名称。全科医生、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学这些名称在一些欧洲国家被认可, 这是因为这些名称可以清楚地与当地的专科医生、专科医疗区分。而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之所以称全科医生为家庭医生、全科医学为家庭医学, 则是强调其不仅对患者本人,而且还要对患者家庭负责。1991年,世界家庭医学会组织称,全科医生一词与家庭医生完全同义, 只是顾及欧洲国家的习惯而使用“全科”的概念, 同时也由于在这些欧洲发达国家解决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社会共同性的问题已获成效, 医疗卫生保健已经明显转为以身心健康和个人、家庭及社区保健为中心的卫生服务。

上一篇:施工员转正申请书简短的下一篇:养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