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精选8篇)
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P93-P96)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
论的局限真正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P104 答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
作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观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3认识不仅能反应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过程是反
映和创造的统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 答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理性认
识到实践的飞跃。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理性认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4、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P115-P116 答
1真理的绝对性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
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 的、绝对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
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2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
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
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 的反映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3二者的辩证关系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相绝对真理转化。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118 答
1检验真理的含义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只有实践能够判明认识是否正确。
6、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P122 答真理与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对立的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
符合而价值是之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
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3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7、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的关系P123-P124 答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2认识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运用。
3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P125-P127 答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党的思想路线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实
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第四党的思想
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9、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P128-P129 答
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
践得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P183 答
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P183-P184 答
1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或属性。
2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3、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P185 答
1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
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
活的抽象劳动。
4、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P186-P188 答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时间所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
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加倍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 自发实现的。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 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P189 答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 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7 / 16 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 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6、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P193-P194 答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
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个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二是价值规律自
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P194-195 答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的基础上产生。
2商品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9、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阶
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10、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P197-P198 答
1作为资本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发生价值增殖产生剩余价值。其前提必须
找到一种商品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
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 前提。
1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P199-P200 答
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
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 的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
1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P200-P201 答
1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饰 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在
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一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的源泉和资
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第二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13、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P202 答1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对剩
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 16 2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
值做绝对剩余价值。
3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 产的剩余劳动价值做相对剩余价值。
1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P204 答1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 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
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
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5、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是什么P206-P209 答1本积累的实质是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行资本积累来增
大资本的规模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
削和统治。
2本积累的后果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会劳动力的提高和
劳动的社会化。
4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
主义私有制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本质是什么P209 答1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
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2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17、为什么说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P219 答1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
有的概念。
2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 征的利己主义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__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哪些阶段P264 答1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
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断资本主义阶段又可以再分为私人垄断或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两个阶段。
2、垄断是怎样形成的断组织有哪些形式P266-P267 答1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
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2初的垄断组织形式较为简单不很固定要的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
议。到20 世纪上半期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 世纪后半叶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11 / 16
3、垄断形成后还存在竞争吗P272 答1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但
这并不是说断产生后争就不存在了。
2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好核心机制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不但依然存在竞争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等
方面较自由竞争时期有所不同。
4、什么是垄断林润和垄断价格P273 答1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
润的高额利润。
2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3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后购买商品时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在保证获
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5、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是什么P265 答(1)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融
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
界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述五大特征即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中前两个特征是垄断资
本在国内的统治三个特征则是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6、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大的发展
P274-P276 答1家资本垄断主义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一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
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二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人
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意进行投资建设。第三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
项目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第四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依靠私人垄断
资本难以解决。第五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第六
经济利益关系调整方面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P279 答1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调控和介
入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经济的简介调解与控制要是运用经济手段过经济政策的
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
2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的时候、特
定的情况下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3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
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8、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如何P289-P292 答1济全球化是指够级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在生产不断发展技加速
进步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界
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
下的必然产物。
3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内容和具体表现包括很多方面体可
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学习交流参考资料 12 / 16
9、当代资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有哪些新变化P293-P294 答:(1)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2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
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3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治制度与
法制有效结合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民权
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元化的价值取向更 加鲜明。
10、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P297/299 答1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
建社会经济形态人类历史山的一大进步其历史必然性。
2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1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P299 答1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鼠疫占有形
式之间的矛盾。
2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
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
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2、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P299-P300 答1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生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
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社会化向
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样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也 就日益成熟了。
2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
紧跟我院教学改革的潮流, 我积极地探索该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好的马原教学方法关键是要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为此, 必须建立起新型的教育理念,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马原的兴趣, 尝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思维, 力求做到师生双向传播教学信息。在教改的实践中, 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 逐步探索出顺应时代要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全新模式。
一、马原教学生活化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 语文老师说:“生活处处是语文, 我们要进行大语文教育”, 数学老师说:“生活处处是数学, 我们进行大数学教育”……马原何尝不是呢?首先让学生知道, 马克思主义原理离我们并不遥远, 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所以, 我们要进行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例如, 看到人类科技文明的成果, 微波炉、电磁炉、手机……我们在享用如此丰富的科技成果的时候, 无不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可是, 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科技成果给人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辐射, 十年、百年后将是人类的灾难呢?这就是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思考问题的应用, 如果只看到当下, 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待问题。相反, 放眼未来, 就是联系、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深刻理解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这样的教学比起紧紧简单地、抽象的讲解原理本身效果明显的多。然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发现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原理, 学生会结合生活、学习、社会……这样就把马原生活化, 学生都能踊跃地谈论诸多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 不仅学生能把原理深刻理解, 而且能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马原教学诗词、谚语化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听其言, 观其行”……学生看到什么的重要性?“做”“行”“动”, 如此的称呼在马原就是“实践”的概念。实践高于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 没有实践就不能产生认识,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呢?你们相信“仓颉造字”吗?“男人”的“男”是“田里的劳动力”“女人”的“女”像一把扫帚, 说明汉子并不是某个圣人头脑自生的, 而是来源于生活实践。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能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的诗句, 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即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如此就能把“质量互变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
然后, 学生去发现古诗词中的原理, 学生无不欣然接受, 这也正是践行了我们的姚锋院长倡导的“书香学院”的理念。马原课堂同时成为“诗词大比武”的擂台, 在快乐中、在激情中、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轻松学马原, 不也是大家都能愉快接受的事情吗?
三、马原教学口语化
毛泽东讲话都是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话, 通俗易懂。例如, “ (党八股) 懒婆娘的裹脚布, 又长又臭。”“ (外交)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马原中的很多概念是很抽象的, 学生很难理解, 我们不妨把它翻译成我们能轻易理解的口头用语。例如,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很艰涩、很抽象, 学生疑惑甚至反感如此的表述, 如此的表述能拒学生千里之外, 如此的概念也是学生反感这门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老师为何不能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呢?如果我们把“客观实在性”翻译成“真实性”, 只要真实的就是“客观实在性”, 学生能不欢迎这样的表述吗?例如, 马原认识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不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吗?
四、马原教学案例化
马原的抽象原理我从来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每个原理只记住一个典型的案例就能深刻理解其内涵。例如, 学习联系原理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并不是死记硬背其中的原理: (1) 整体由部分构成; (2)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 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性质; (4) 整体性质由占主体的部分决定。而是, 我只要求学生记住“八宝饭”这一经典案例, 就能深刻理解二者的关系, “八宝饭”是整体, “糯米、莲子、红枣、花生、核桃、糖、水”则是部分, 原理的前三点就很好理解了, 特别是第四点, 整体性质由占主体的部分决定, “八宝饭”必须是“糯米”占据主体, 如果主体发生变化, 假设“水”成为了主体就不再是“八宝饭”了, 而应该是“谷粒多”了。如此教学, 我想学生也不会厌倦的吧?相反在娱乐中生动的记忆, 并将记忆终生的。然后, 学生就发现生活, 找到好多好多这样的案例。
五、马原教学时代化
为了能和学生协调一致, 我们教师必须多接触新鲜东西、多了解学生热衷做的事情。例如, 新著作、流行歌曲、经典的影片、学生的偶像、网络小说……把它们请到课堂, 让学生能有话说, 用马原分析其中问题的能力, 也是活跃课堂气氛一种很好的方法。
教无定法,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那就是“实事求是”, 一定根据时代和学生的诉求不断地改变我们本身, 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一切方法我们都应该拿来用。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我们的教学应多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找问题, “对牛弹琴”不能只讽刺“牛”, 我觉得更应该讽刺“弹琴的人”, 因为明知它是牛, 你还弹琴, 不也是很愚蠢吗?为何不变换一种方式呢?为何不站在“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呢?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第一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1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 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18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20.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21.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此观点正确。1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2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此观点错误。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
24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中国可以在一部分地区试验。
此观点错误。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观点上,科学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反之,民主社会主义却由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世界观中立、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第二,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民主社会主义既非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因为它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模式,在我国不能搞这种试验。
25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的发展。
此观点不全面。社会发展主要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但却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6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 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
第一,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 , 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2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描述(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 论述题
1、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用这一原理阐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或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承认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认真理有待于发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并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真理的相对性之中有绝对性,包含着绝对性的成分。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环节,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发展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如果割裂它们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
(3)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具有相对性,因此,必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无用”论。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不少于三个)、认识论(不少于一个)、唯物史观(不少于二个)的基本原理阐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观的哲学基础。
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但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为本)和协调性、持续性,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矛盾主要方面的转换:
a、从强调发展到强调发展的目的性 b、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5)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和过程性,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持续发展 B.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1)针对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不和谐,不协调---源泉、动力
(2)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认识再实践中发展创新(如何执政--如何认识发展的问题)
(3)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能动性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C.唯物史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目的的实质,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体现了人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试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说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答案要点](l)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时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日益凸显出来。根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什么是跨国公司?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的作用?(联系实际论述)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生产的产物,是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已成为参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极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有力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重组。
第三、有力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有力推动了科技研发应用,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有力推动了贸易规则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进行。当然,跨国公司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给世界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1、某些不正当竞争造成世界贸易摩擦不断。
2、影响了一些国家经济的自主发展。
3、跨国公司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4、全球化过程中也造成国家间贫富差距扩大。
5、是转移生态环境污染。
(联系实际论述)
6.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及其内容。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第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达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 场经济过渡,这样就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内容:生产的全球化:第一,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地球仿佛是一个大工厂;第二,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第三,金融全球化:表现为,首先,国际债卷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第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这个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7.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1、答:(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8.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l)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壁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 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联系实际论述)9.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联系实际论述)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
10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联系实际论述)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1.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国际上提出了建设和谐 世界的主张。
请分析:(1)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2)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联系实际论述)(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之,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
1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目前我国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让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联系实际论述)
三、辨析题(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
四、简答题(请写出答案要点。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3、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五、论述题(13分)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题(12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实践方面的材料: 材料1:
“正如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所以同样隐藏在自然中的事情,只是在技术的挑衅下,而不是在任其自行游荡下,才会暴露出来。” ——引自培根:《新工具》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 ——引自狄德罗:《对自然的解释》 材料2: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
(主体和客体、主观的和客观的)“交错点=人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引自《列宁全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引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材料1在实践观问题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6分)(2)谈谈对材料2中实践观的理解。(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D
2、AC
3、ABC
4、ABCD
5、CD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判断:命题正确。(2分)说明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1分)
(2)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形式还是理性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所以,人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命题是正确的。(2分)
2、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1分)
(2)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原因,因此,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前途。(1分)
(3)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因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该命题是片面的。(1分)
3、判断:命题错误。(2分)说明理由: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分)
(2)真理具有客观性。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1分)(3)“大多数人承认的一定是真理”这一命题属于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所以,该命题是错误的。(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案要点: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分)
(2)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3)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1分)
(4)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1分)
2、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分)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1分)
(3)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变革与现实的关系。(2分)
3、答案要点: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1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合时,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合时,起阻碍作用。(2分)
五、论述题(13分)
(1)我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7分)
(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分)
六、材料题(12分)答案要点:
(1)在材料1中,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狄德罗肯定了作为实践形式之一的科学实验对实验对象的能动作用,肯定了自然科学实验在认识自然界中的作用,这是合理的。但是,他们的实践观是片面的,没有对社会实践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解释和论证,不懂得社会实践的真正本质。(6分)
(2)在材料2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交错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指出应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6分)
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①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新;②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③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程度为重要标志。④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答题思路:(1_)辩证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②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2_)对待我国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阐述我国目前阶段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生产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或迟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具有独特性,内容和形式。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也包含着自己的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形式。具体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内部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极其各自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力
5、社会意识的能动性,是通过指导人类时间活动而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付诸时间,社会意识的发挥作用的范围大小和时间久暂,取决于实际了解群众的深度和广度。
6、正确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这人的见识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蕴涵着人类的指挥。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举凡适应人类社会先进生产了的发展,代表人们的长远利益、迎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对社会起到促进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先进文化是解决人类发展和生存的精神武器。在当代,文化与经济针织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当前中国,要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文化前进方向。兴起先进文化新潮流,激发全民的创造活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为我国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更好的贡献。
7、添加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在网络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信息的接受往往更加趋向于直观和形象, 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缺乏进一步的理解和兴趣, 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将面临着“教”与“学”的窘境, 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 课堂实践教学更是《原理》课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要提高这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理清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的关系, 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一、《原理》课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的关系
谈到《原理》课的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论的关系, 很难完全把它们完全分离。更为重要的是,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认真探究, 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紧密结合, 良性互补。
( 一) 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统一于《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原理》理论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诠释和逻辑分析, 而课堂实践教学侧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 但是它们都是《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应统一于《原理》课的教学目标, 就是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因此, 必须要以《原理》课的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统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来确定理论讲授内容和课堂实践主题、形式。课堂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要灵活, 教学时间、空间都相对自由。一般来说, 课堂实践教学可以由三个环节构成: 课内———课外———课内外, 即课堂上老师确定主题和形式, 课外主要是学生积极准备, 最后再回到课堂上展现或课外制定场所展示。就《原理》而言, 先进行理论的诠释和逻辑分析, 以课堂理论教学引领课堂实践教学, 实现二者互动互补。
( 二) 根据理论教学讲授的理论观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形式
明确的主题是课堂实践教学的灵魂, 它决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必定关乎理论教学中的某一或某些理论观点和原理, 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的理解和认同始终是确定课堂实践教学主题的依据。理论教学所讲授的理论观点不同, 侧重的教学目标或论域不同, 组织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有所区别。例如, 课堂理论教学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的理解, 那就比较适合开展专题研讨, 引导学生搜集材料、整理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等, 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可以由学生主持, 老师最后作总结、引导;如果理论教学的重点在于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则可以组织开展分组辩论竞赛等团队活动, 让学生在社在团队协作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及生活的真谛。总之, 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形式要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 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 三) 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课堂实践教学的成果可以划分为无形成果和有形成果两大类, 无形成果就是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教学,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有了深化,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上有了认同; 有形的成果就是学生讨论的发言提纲、研究心得、辩论资料等。由于课堂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形式本来就是依据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确定的, 因此把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反馈和运用于理论教学时, 便可直接转变为教学资源。例如, 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搜集、整理、掌握的丰富材料, 可以为诠释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生动的素材或案例;对现实重大问题或普遍性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 又可以以创新精神去解读马克思主义; 在课上、课下与同伴的交流分享, 则可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 唇枪舌剑的辩论, 也可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因此, 注意对课堂实践教学成果的后期梳理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既可以丰富《原理》理论教学的内容, 也可以增强理论教学的活力, 从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互补。
二、探索《原理》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
《原理》课“灌输式”理论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必须积极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 如自由发言、分组讨论、专题辩论、大师课堂等, 这些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形式既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课内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互补。
( 一) 自由发言, 及时表达自己观点
在《原理》课的课堂教学中, 适当引入中外历史上的特别事件、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让学生在没有查询资料时当堂对事件或案例进行评析, 自由发言, 表达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在对事件或案例发表看法的过程中加深对哲学方法论的理解, 也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自由发言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实施三个步骤:第一步, 老师必须依据《原理》课章节的主要内容, 选择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第二步, 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背景资料后, 结合相关的原理知识, 发表自己对该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的看法或疑问。第三步, 授课教师要善于归纳和总结自由发言学生观点中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 然后在深刻分析事件或案例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总结、评价学生的观点, 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使学生在分析和评价事件或案例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原理》基本理论的理解。
( 二) 分组学习, 小组之间开展讨论
分组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 通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 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将教师指导、课下学生个人独立查询资料和小组集体学习、课堂上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三者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让分组讨论课堂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 要求授课教师要结合《原理》课的理论重点、难点, 围绕当今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学生认识上感到模糊、困惑和迷茫的问题, 精心设计讨论题。其次, 要求学生自由组合, 十之十五人为一组, 并选出组长。小组每个组员课外围绕讨论题, 利用网络、图书、报刊、杂志查找资料, 然后小组内部开展学习、讨论, 组长总结并整理本组的观点, 撰写小组发言提纲。最后, 教师还要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 ( 当组长发言完后,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 发言小组的组长或组员都可以辩解或反驳) 、引导 ( 坚持正确的“三观”) , 关键的是要做好课堂讨论的总结工作, 将小组讨论过程中的疑惑或纠缠不清的问题给释清、阐明。小组课堂讨论的主持人可以由活跃的学生来担任, 这样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进一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 三) 专题辩论, 撞击思想的火花
《原理》课堂上的专题辩论是整个授课班级参与, 一分为二, 一边是支持正方的观点, 另一边是支持反方的观点, 辩论的规则性不强。专题辩论的作用在于划清人们有关是非的界限, 判断事物同异的根据, 权衡利弊得失, 解决大学生们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原理》专题辩论必须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原理来辩是明非, 始终要坚持真理, 锻炼思辨能力, 增进同学间的协作, 促进相互沟通。
为了达到课堂专题辩论的理想效果, 一方面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 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一, 教师要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和现实问题, 精心设计某一专题, 归纳出一种“普遍性认识”或“大众的观点”这样一类既熟知又非真知的辩论题。第二, 专题辩论的组织形式可以有两种, 一种是命题后立即分正反两方即时辩论; 另一种是提前给定命题, 课外认真准备, 课堂上选择正、反方加入辩论。整个班级被划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 正反两方组员都可以阐述自己观点来支持本方的立场, 也可以质问或反驳对方组员的观点, 形成双方交辩形式。第三, 主持专题辩论的应该是学生, 其关键的作用是活跃气氛, 故意“挑起事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辩论更加激烈, 同时将“跑题”的同学引导到争锋的焦点和话题上来。第四, 教师作为旁观者, 主要的任务就是记录双方立论依据、论证逻辑, 在辩论结束后要作点评, 指出双方辩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 四) 课堂穿越, 领略哲学大师的风采
课堂穿越实践教学就是要与哲学大师对话, 不是记住他们说了什么, 而是努力领会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哲学的学习不是孤独者的漫步, 而是一场智力的较量。该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使得学哲学如演故事, 让大学生在不断面对大师的目光中成长, 培养其哲学兴趣和思辨能力。
为了演绎出课堂穿越的完美效果, 关键是在课堂的巧妙互动中, 将不同时代的伟大哲学大师聚集到哲学的课堂上, 将那些哲学原理和当今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并以学生的平淡易懂的语言讲述智慧遗产。第一步, 要求授课老师指导学生就人生的意义、幸福的向往、爱情的烦恼、工作的倦态, 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追求、对爱的执着等等开展思考, 并分别介绍有哪些哲学大师以前也思考过这些问题。第二步, 在课下, 学生们可以对自己感兴的话题进行思考, 并和有共同兴趣的同学自由组合 ( 组合的人数不定) , 然后共同去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哲学大师们是怎样思考的,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思考 ( 不同的哲学大师会有不同的解读, 甚至是相互批评的对立观点, 但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思考, 因为没有了争议就没有了思考, 也就无所谓智慧了) 。第三步, 在课堂上, 小组可以选举一名学生来饰演某位哲学大师, 并在课堂上讲解他们所思考的问题, 其他组员不要一味地接受这位“大师”的观点, 而是要积极地去思考, 尽量把自己融入到哲学课堂之中, 可以不断地向大师提出自己思考过程中的疑问, 让“大师”帮助我们解答生活的困惑, 解析社会的矛盾。
《原理》课教学必须实现单纯课堂理论教学向课堂实践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型, 实现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良性互补。所谓课堂实践探究型教学理念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采取师生互动的多种形势, 共同参与课堂实践, 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和解决时代、社会、人生所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 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激发学生学习《原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还需要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范明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哲学研究与教学, 2003, (2) .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66-02
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并日益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原理”课在立德树人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校大学生未来将肩负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应该找准切入点把中国梦融入“原理”课教学中,推动中国梦教育的“三进”工作,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认清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自觉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一、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该原理揭示了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这是共性囊括不了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即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个性而存在;而任何事物虽然都具有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但无论它怎样特殊,它总是与同类中的其他事物具有相同之处,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党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
首先,中国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梦想。
其次,梦想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梦想要成为现实,必须以正确的道路为依托。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选择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或途径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为中国的历史和实践证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正确理论的指引和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保证了中国梦的实现。
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应该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明白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用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之一,该原理揭示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又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表现为一方面任何事物的质变都不可能凭空发生,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以一定量变的积累为前提;任何事物的量变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关节点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另一方面,事物的质变和量变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因此,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的无限推移过程。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将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统一起来,不能急躁冒进,幻想在一朝一夕实现理想和目标,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这一原理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应结合此原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明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看,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有、共建和共享的同一个梦。中国梦的目标高远,建立繁荣强盛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美丽的中国、幸福的中国与和平的中国都是其目标。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国神话,但是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人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亟待解决[1],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昭示我们必须在中国梦的指引下,艰苦奋斗,顽强努力,实干兴邦,实干圆梦,否则梦想就会变成空想。
从中国梦的实现时间看,我们现在距离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还有6年,距离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还有34年。实现中国梦,创造一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的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需要坚忍不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需要凝聚中华儿女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
从通往梦想的道路看,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无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这就注定通往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会不断遭遇新问题,遭受挫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顽强奋斗的精神和勇气,敢于直面问题和考验;需要我们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需要我们有永不放弃、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应对挑战,成就梦想。
三、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阐明依靠全体民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前提出发,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结论。该原理表明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党根据该原理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等思想。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其实现也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依靠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因此,“原理”课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给学生阐明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并让学生知晓自己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在实现中国梦中应担负的责任。
首先,人民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璀璨的中华文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次大灾大难面前,是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汇集成磅礴伟力,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人民群众是我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所获得的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梦是空前艰巨的宏伟事业,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其次,中国梦能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人民群众,还必须凝聚群众力量,而我们有能力凝聚群众力量。其一,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民生梦”,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生活的“尊严梦”,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出彩的“成功梦”[2]。毋庸置疑,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最终受益者,这样的梦能赢得民心,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凝聚群众力量的优势。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与为人民谋福祉的追求统一起来,使群众能切身体会到自己是民族大业的直接受益者,国家、民族的前途与自己的幸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人民民主,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复兴伟业的主人,能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族复兴伟业担当的自觉性,从而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3]。其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谋福利,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新形势下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因此,这样的执政党能凝聚群众力量,推动梦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四、结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原理,阐明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也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這种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根据此原理,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凝心聚力,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因此,“原理”课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明白中国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大学生自觉成为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其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贯穿于实现中国梦全过程,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首先,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国梦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因此,中国梦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的富强梦,中国梦是多元的、多维的。中国梦不仅追求高度的物质文明,也追求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不仅要成为物质上强大的中国,也要成为精神上强大的中国,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特质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支撑,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弘扬傲然挺立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内在要求。
其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今天我们必须面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这就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凝聚中国心,聚集中国力量。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热爱之情,是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能弥合国内各个民族、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能够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拳拳之心,形成报效祖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能够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集聚伟力,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形成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磅礴力量。
最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事实证明,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造就了中国的历史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奇迹。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面对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和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如何攻坚克难,破除壁垒,都需要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以抓住战略机遇期,确保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九论同心共筑中国梦[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
itics/2013-03/28/c 115200413.htm2013-10-08.
[2]辛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人民日报,2013-
06-26(07)
[3]章传家.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N].光明日报,2013-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推荐阅读: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09-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1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练习题库课件05-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09-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1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0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11-18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题目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