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人》优秀读后感(共10篇)
《会走路的人》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良爷爷的作品。刚看到书名时,不禁让我想起了春秋时代老子所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走千里路的人,也是要从脚下的第一步走起的。
《会走路的人》这篇故事讲述一个中年人,买了一套大部的历史书,他下决心要读完。中途,他受到许多干扰,常常不得不中断,但是他从不放弃。三年以后,坚定不移的他终于完成了“伟大的阅读 ”。
这篇故事的主角看似中年人,但我心目中的主角却是“恒心”。有恒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美质。如果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总以为有了目标,就事半功倍了。很少考虑到每条道路都会有坎坷崎岖,那又应该怎么面对呢?常人总以为,做事就像溜滑梯一样,起点在滑梯的顶端,目标在滑梯的下方,只要往下一滑,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达成目标。可事实却往往出乎意料。在学习的道路上,我时常会遇到难题解不开,默写出错了,计算错了,考试考砸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征服它们,给别人的感觉看似很简单,但我却接受了“坎坷”的试炼,最终取得成功。
大树一路颠簸,一路欣赏美景,感受到了美丽的向日葵田,还与喜鹊做了朋友,又来到了繁华的街道,热闹美妙的城市确实让人心生向往。可好景不长,城市的快节奏,重污染,让大树很不适应,它发现自己与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于是,大树想家了……
这本书是杨红樱写得,她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从19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现已出版童话、儿童小说五十余种。“会走路的小房子”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主要内容是:
有一个小房子,他会走路,开始的时候他跟谁做邻居都不行,也不让任何小动物住在他的房子里,后来他走到了树林里,房子也坏了,是小翘辫儿和小跟头帮助了小房子,所以他想通了,谁都可以住,小房子带他们走来走去,带他们分享快乐。
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要懂得分享,要不然自己的狂欢肯定没意思。
这本书讲的是,这个小房子不想跟钟和风车当邻居。他走到森林里,小跟头和小辫儿发现了小房子。他们想住进来,小房子说:“想住进来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那一块钱买一样东西把我装满就可以住进来。”小辫儿买了一个蜡烛点燃放进小房子里,果然放满了。小房子可怜地说:“我的门坏了。”他们把果子穿起来当门联。小房子说:“我的窗户也坏了。”小跟头让蝴蝶飞到小房子的窗户上,就像窗帘一样。小房子说:“我的油漆都掉了。” 小跟头和小辫儿找来爬山虎他围着小房子爬。现在小房子变得特别漂亮。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要像小跟头和小辫儿一样多动脑筋,多思考。
会走路的小房子的读后感200字2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很特别,它是一栋会走路的小房子,它有腿、也有脚,穿着棕色的大皮鞋,就是脾气不大好。它和风车做邻居,嫌人家走得慢,风车说风小走不快,风大又嫌人家走太快。和大地钟做邻居,又嫌人家太吵闹,晚上还要叮叮咚。会走路的小房子烦透了,来到一片森林里,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遇见了它,小姑娘好喜欢好喜欢,小男孩蹦蹦跳,小房子终于有了好伙伴,想想当时多挑剔,和风车作伴挺舒服,夏天还可以吹到天然风扇,和大钟做朋友也不错,叮叮咚咚多热闹。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每个朋友有每个朋友的优点,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样才会拥有更多不同的朋友。
会走路的小房子的读后感200字3会走路的小房子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小男孩叫小跟头,还有一个小女孩叫小翘辫儿。还有一个小房子,他的脾气可大了,他还有一双很大很大的脚,穿着皮鞋,走起路来“夸夸夸”地响。他老跟他的邻居大风车吵架,嚷道:“懒鬼,你能不能转快一点!”大风车说:“不行啊,现在只有微风,我转不快。”起风了,大风车转的越来越快。小房子不高兴,就搬走了。他的邻居又是钟楼,每隔一小时,钟楼敲一次钟,白天晚上都是这样。把小房子吵得说:“你能光白天敲,晚上不敲吗?”钟说:“不行啊,一到时间我就必须敲。”小房子都快被烦死了。过了几天,小翘辫和小跟头住在了小房子里,他们很快乐,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很快乐!
会走路的小房子的读后感200字4这几天我读了《会走路的小房子》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不要退缩。《会走路的小房子》这一本书有好几个章节,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着不同的道理,比如绿毛怪 :他不知道别人叫他绿毛怪,他做了好事,不会让别人知道是他干的。
从前,有一个小房子,他很漂亮,还长了一双脚,就是脾气有点大他曾经和大风车、钟楼做过邻居,就是因为他的大脾气,所以,他离开了大风车和钟楼。他走了很远,脚上穿的大皮鞋张了个大嘴,脚丫子都露在外面。身上的漆也掉了很多……
后来小房子遇到了小翘辫和小跟头,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时光。
这本书写的生动、有趣,还有很多的好词好句,让我看的时候有一种出神入化的感觉。我很喜欢这本书。
会走路的小房子的读后感200字5小房子脾气倔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更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他拒绝了和大风车、钟楼做邻居,自己孤独的生活。后来,它的门儿也坏了,窗也破了,很快就变成了森林里人见人厌一座最破旧的小房子。
后来小翘辫儿走到小房子门前时,对小房子说她喜欢小房子,小房子说要让她买了一根蜡烛,当友爱的烛光把它照亮的时候,小房子学会接受人了,也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了。此时,小房子的心里感到了温暖和快乐,而且自己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后来小翘辫儿、小跟头儿帮助它修好了门儿,安上了窗户,成了一个散发着清香味儿的绿色小屋,它又变成了最棒的小房子。
会走路的小房子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和接纳别人,否则别人都会远离冷落你,你就会越来越孤独。如果你谦虚和乐于帮助别人,你就会朋友越来越多,你自己也就会拥有快乐很多。
会走路的小房子的读后感200字6这本书是杨红樱写的。
在树林里,有一个脾气很大的小房子,它和许多邻居吵过架,它走到树林深处,却有许多动物都想住进这个屋子,可是小房子考了大家一个问题,动物们都没有答出来,它拒绝了动物们的请求。可是小翘辫和小跟头回答出来了,小房子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因为小房子又脏又破,那两个小朋友把小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小翘辫有一天他很不高兴,他就去找麦田边的稻草人,稻草人会用各种理由让小翘辫高兴起来,不一会儿下雨了,小翘辫和小跟头穿着雨衣出来找稻草人,发现稻草人根本没有衣服穿,于是他们给稻草人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小翘辫有一个小蜡人儿,小跟头有个小铜人儿。有一天,小翘辫和小跟头一起去滚铁环,小铜人儿根本就滚不起来,小蜡人儿笑话他。树林里的动物特别怕绿毛怪,因为他们觉得绿毛怪会吃人,其实绿毛怪根本不可怕,他是一只乌龟,背上长了许多草,绿毛怪还会帮助许多动物呢。树林里有一只可笑的鸭子,他来到了旱冰场,大脚鸭勇敢地穿上旱冰鞋,进入旱冰场,他一进去就被人嘲笑,可过了一会,大脚鸭越滑越熟练,他又来到了皮鞋专卖店,买了一双皮鞋,大方地站在舞台上演奏了起来。
1.随歌曲节奏抖动、拖拉绳子进行玩色游戏,感受色彩、线条、节奏、动作之美。
2.能大胆创作,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准备:
1.活动室四周布置“森林”“草地”,用宣纸铺成的“小路”一条。
2.水粉颜料(红、绿、黑、蓝),5厘米左右的棉绳若干,调色盘、擦布若干。
3.幼儿已熟悉歌曲《走路》(附后)。
4.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1.回忆动物走路的歌词。
师:歌曲《走路》中小动物们是怎样走路的?
(幼儿根据歌曲旋律有节奏地说出歌词。)
师:跳跳跳、摇摇摇、爬爬爬、游游游,小动物们有节奏地走路真有趣。
2.想像动物走路姿态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师:如果给绳子宝宝粘上漂亮的颜色学小兔、小鸭、乌龟和小鱼走路,你会用什么颜色?
幼:小兔走路是蹦蹦跳跳的、欢快的,可以用红色。
幼:小鸭子在草地上走路摇呀摇,可以用绿色。
幼:乌龟慢慢地爬,感觉很重,用黑色比较好。
幼:小鱼在水里轻轻地游,很优美,用蓝色吧!
师:绳子用红颜料学小兔跳,用绿颜料学小鸭摇,用黑颜料学乌龟爬,用蓝颜料学小鱼游。
(通过绳子宝宝学走路的游戏,启发幼儿根据动物走路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选择相应的颜色,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初步感受色彩与动物走路姿态、力度间的联系。)
3.抖动、拖拉绳子,随音乐节奏作画。
师:绳子自己不会走路,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扶着绳宝宝,让它一边唱歌一边学走路。
(幼儿随琴声边唱边选择相应颜色。当唱到“跳、摇、爬、游”时用绳子在宣纸铺成的“小路”上作画,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按节奏抖动、拖拉绳子,画出小动物的走路姿态。)
幼:我画了黑色的虚线(┄┄)表示乌龟在爬。
幼:小鸭子摇摇摇,我画了绿色的曲线(~~~)。
幼:我画了蓝色的波浪线(~~),表示小鱼在游。
幼:我画了三个红色的点(…)和三段圆滑线(︵︵︵),这是小兔在跳。
(放歌曲《走路》,幼儿一边唱歌一边画。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请有创意的幼儿作示范。)
(在掌握歌词内容、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探索点、线、形、色等美术要素,充分感受色彩、线条、节奏、动作之美,体验用绳子作画带来的愉悦。这种采用歌词、节奏作为绘画要求,让幼儿在唱中画、画中唱的活动,既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使幼儿体验到了艺术的和谐美。)
4.分享、交流。
师:你的绳子宝宝模仿了哪些小动物走路,请你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现出来。
(放歌曲《走路》,幼儿随音乐节奏表现动物走路的各种动作。鼓励幼儿找同伴相互看一看、唱一唱、学一学。)
(幼儿边唱歌边用动作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有利于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和相互学习。 同时,轻快的歌声与优美的动作极好地渲染了气氛,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师:你还知道别的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吗?
到了公司,董事长开会,要求研制一所“会走路的房子”,大家集思广益,憧憬着这所“会走路的房子”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便利……
没过几天,一所“会走路的房子”便研造出来。它配有一个多功能智能遥控器,上面布满了各种智能按钮。绿色代表移动、红色代表停止、蓝色代表飞行、黄色代表折叠。按下绿色按钮,并输入目的地,“会走路的房子”可以直接带你到达目的地;按下红色按钮,“会走路的房子”可以随时停下脚步;按下蓝色按钮,“会走路的房子”可以自由飞行,去遥远的国外不再是梦想;按下黄色按钮,“会走路的房子”可以折叠装进行李箱,免去搬家的困扰。
这所“会走路的房子”一经问世,大家纷纷效仿研制,一所所“会走路的房子”拔地而起。道路旁、操场上、天空中到处都是“会走路的房子”,一时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嘈杂声一片……,大家都不知所措。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目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词句,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跟小鸟去认识一棵会走路的树。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巩固旧知
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三、研读感悟,体会情感
导:小朋友,春天到了,让我们跟随小鸟到树林里去走一走吧!
(一)教学第1-4课段
多媒体播放百鸟欢叫的优美音乐,同时,在电脑的界面上出现树林的图片,我声情并茂朗读:“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树林显得更美了。”
1.自读第一段第一句话,指名读.
2.听了刚才的话,你有什么疑惑的?
是啊,你和小鸟一样充满疑惑,感到奇怪,你能替小鸟好奇问一下吗?指名读小鸟的话。
3.当然可以,来吧!从小树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树友善、热情)你能用你的朗读,表情表现出来吗?
4.你还从哪里能看出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友善?
(第一次玩的时间就很长 :好一会儿、才;以后是小树“天天”陪小鸟玩)
重点指导读句子: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1)小树陪小鸟到哪儿玩了呢?看到了些什么有趣的东西呢?同桌讨论
2)帮助想象,出示几幅图(花园里、大海边、葡萄园…….)指导说话.
5.师:小鸟与小树感情深厚,成了一对好朋友,可再好的的朋友也有分开一天,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想象说话:小鸟与小树告别时会说什么呢?出示图片,引导说话。
(二)教学第5—9段
1.导:春去冬来,小鸟又飞回来了,当小鸟看到这只美丽的小鹿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5—9自然段,看看你们又能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呢,来交流一下。
3.当小鸟知道小驯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时候,小鸟的心情怎样?谁来读小鸟说的话?
4.小驯鹿也激动起来,怎么说的?
5.出示对话,同桌练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6.想象训练:小鸟来到小驯鹿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出示: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四、总结全文,课堂延伸
1.这棵会走路的树是谁?板书:驯鹿
2.同学们,在大自然中, 还有许多许多动物,它们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多媒体出示动物和睦相处图片)
3瞧!动物们都能和睦相处,我们小朋友之间又该如何相处呢?请你说说平时你是怎样和同学或同桌和睦相处的?
板书设计: 23 会走路的树——驯鹿
雨花台小学 孟姝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之间纯真的友情。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充分领略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友好与快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小节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它们虽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小鸟直到告别始终不知道这棵“小树”是谁。第二部分5——9小节写小鸟认识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全文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生动活泼,如同一出戏剧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如一卷画卷色彩斑斓、熠熠夺目,更如一本连环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多彩,彰显了世间的友善与和谐。本课的反思如下:
一、谈话导入,融入情境
本课的开头,我先出示一个“树”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知道的树的名称,进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棵会走路的树。因为课前让学生进行了预习,所以我直接让孩子讲出了答案,会走路的树是驯鹿,是小鸟把驯鹿当成了会走路的树。这样不仅进入文本快,而且容易让孩子快速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朗读感悟,展开想象
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1——4小节的学习中,主要是品读感悟,体会驯鹿爸爸和小鸟的美好交往。
1.相识的热情:首先,我创设情境,一个春天的早晨,七彩的阳光洒向幽静的树林,雾气渐渐散去,树林从一夜的沉睡中醒来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并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紧接着回到书上,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鸟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会走路的树,感到非常好奇,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会好奇?读出你的好奇,并理解好奇,用好奇造句,学会运用好奇这个词。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因此,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注重尊重学生自己的朗读体验,抓住“当然可以。来吧!”这句话,说说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体会来朗读这句话。2.友好的相处:《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让学生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读书,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我抓住“友好的相处”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想象“快乐相处”时的情景,拓展想象说话: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它们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感受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我还出示了一些图片,辅助学生完成。当然图片不能太多,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说的时候撒得很开,我没有限制,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篇童话,什么样的想象都可以。
3.分别时的不舍:我设计了告别时,让学生先联系实际,你在和谁告别过?告别时说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样跟人告别,以及告别时说什么,学会感恩和祝福。然后再到小鸟会对小树说什么的说话训练,学生有了前面的练习,在说此处的时候,都表达出了对互相的关心和不舍。此处充分挖掘了文本特点,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情感经验、想象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感恩。
三、倾情朗读,闪现智慧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还说,学习课文时如果过多做情节的分析,那一定是不智慧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努力做到把目标落实到语言文字本身上来,和孩子一起去品悟文字的魅力。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是外在的,而智慧则是个体内在生成的。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引导学生熟读深思。课堂的魅力不是形式,不是辞藻,而是深邃的思想!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思考起来,聪明起来,智慧起来,要让孩子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
《会走路的树》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语言基调都是温暖的,充满关心和爱护的。课堂上我用委婉可亲的语言、巧妙自然的回答、无处不在的关爱将孩子们带进童话的殿堂,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教育的幸福,在阅读中领略童话的神奇。教学设计中,我以“友好”为教学线索,巧妙地把整个文章拎起来,这是照亮全篇的词眼。在教学5——9小节时,我主要是围绕小鸟和小驯鹿的四句对话,揣摩文章的感情。我特别抓住了一些细节,如鹿爸爸常常在家里提起小鸟处,我让学生想象,鹿爸爸在什么时候会提起小鸟,他会说什么?本来此处的设计比较单一,只是在什么时候提起小鸟,经过试上,调整为开放式的,鹿爸爸还会说什么。这样的调整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更能体现出鹿爸爸对小鸟的牵挂和关心。我还扣住标点、提示语,感悟心情的变化,通过反复阅读,进一步的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小鸟为什么叫?小驯鹿又怎么会激动起来?你瞧,一个“也”字,能让学生读出到小鸟对驯鹿的思念;一个“常常提起”,能让孩子们带着生活的经验想象到好朋友的牵挂;就连问号、感叹号中也蕴含的小鸟的激动心情。这些都要让孩子细细体会,只有学生与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真正地融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来,这样才能学得更好。
四、随文识字,科学认读
本课新的生字词较少,因此随文识字就显得相对简单一些,不过我把对于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词也拎了出来。那怎样能把它们运用的润物无声、恰到好处,我还是仔细的做了思考。比如:早晨的“晨”,当它跟着早的后面是个轻声,而自己单独念的时候读第二声“晨”,为了便于记忆,我带学生进行分析字形及意思,晨就表示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所以晨的上面有个日,下面部分也读辰,表示时间。这样一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字,记住这个字了。在学习“陪”字时,我是通过表演让学生加深印象的,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陪着别人的时候,我们离得很近,我们的耳朵和耳朵都靠在一起啦,所以“陪”字是个双挂耳旁,我还给它找了两个形近字帮助学生加以区别。“有趣”是通过看图片和想象来理解的。“好奇”“激动”“大概”基本是通过找近义词来学习的。当然,本课的词和文章的感情联系紧密,更多词语我是通过引读出来或找重点完成教学的。我觉得引读是种很好的方法,既简单又直接,让学生在句子中、情境中体会,这样学生对着个词语会把握的更好。
我在教学时力求突破课文的这两个难点来进行的:一是感悟驯鹿和小鸟的“情”;二是理解“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问答,理解。综观我的全课堂,都是以问题导入,并用问题牢牢地牵住了整个课堂,同时也牵住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第1小节时,我用这两个问题导入:小鸟在树林里看到了奇怪地一幕是什么呢?小鸟为什么感到很奇怪?学习2、3小节时,用的是:小树答应小鸟了吗?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样?学习5-9小节时问同学:小鸟回来后看到了什么?它找到了“会走路的树了吗”?“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呢?
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都是我想来导入下面的课文,让学生去读课文。其实这些问题有的小朋友在读过一遍课文后就已经能回答了,而我还在这里却作为课文研究的重点让学生在读中找答案。课堂上看似热闹了,但多是浅层次的“碎问碎答”,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不到锻炼,只会是高耗低效。不仅如此,仔细研究我的问题,发现有的问题意思都一样的,而我还在课上要求了一遍又一遍。我的课堂已进入了专家们所说的新课程教学课堂误区之一:以问题牵引全文。我觉得我以后上课还是要多注意,尽量不要用问题来引入下文。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换一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达到引入下文的效果。问题上课并不是不需要,要善于设置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提问应该能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应该具有挑战性,激起学生思维风暴:或豁然开朗,或浮想联翩、或悠然心会,或怦然心动,或各抒己见,或敏于发现。从而培养它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启学生的心智。
生:老师好!
师:一起来看,这是谁?
生:会走路的树
师:谁来和他打个招呼
生:你好!会
师:还有谁愿意和他打个招呼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打开课文,再读读课文。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就这样,小鸟和小树成了一对好朋友,这对好朋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拉读一读 第三、四自然段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
生:这个小树和小鸟去了许多地方。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去了很多地方?
生:读课文
师: 板书:天天来陪 真是形影不离,谁能来读一读
师:这是谢谢你了,天天来陪小鸟。
师:天天来陪,能说说这棵小树怎么样?
生:很热情,很喜欢交朋友。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生:他去了很多地方,知道许多有趣的事。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去了很多地方。
师:我还听出了,你注意了这个词语。出示“有趣”
生:看到了大蘑菇、散步的鱼儿,又大又红的苹果,看多了红杉树,看到了壮观的瀑布……
师:让我们一面听,一面想象他们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
师:你从第三、四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小鸟要走了。
生: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师:她飞得多慢呀!
师:多么难舍的感情呀!让我们自己读一读,他们!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师:小鸟和小树虽然分开了,但是这份情还凝固在他们心间,自由读课文5到9自然段,体会这分感情。
生:
师:第二年的春天,小鸟又飞回来了。她看见了什么
生:金色的小鹿
师:你来读一读,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
生:美丽的小鹿
师:你来读一读,让我们看看小鹿怎么美,你们美美的读一读。他美在哪里?
生:金色的角,
师:这金色的角唤起了小鸟内心的回忆。
师:你们默读课文,小鸟和小鹿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他想起了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
师:小鸟一直没有忘记儿时的玩伴。小树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小鹿没有忘记小鸟的句子。
师板书:常常
师:在家里提过一次吗?你认为小树会提起多少次?
生:很多次,天天提起。
生:很激动、很高兴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情吗?谁来做做小鸟,读出你的感情。
师:又惊又喜,小驯鹿又会怎么样呢?
师:小鸟见到老驯鹿的家,会说些什么?
生:略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一起来感受这友谊的深厚
指名读课文。
师:感谢两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来看看三个字,这是我们这课最难的三个字
出示:概 趣 激
师:认真看这三个字,你是怎么记住这3个字。
生:概 趣 激
老师范写生字
学生开始临写生字。
师:好,小朋友写得这么认真,老师真不忍心打扰了!下课后回到教室再认认真真地书写。下课,向听课老师再见。
【《会走路的人》优秀读后感】推荐阅读:
《会走路的树》优秀教案02-01
《会走路的树》优秀教案设计12-24
会走路的小房子读后感06-12
走路优秀作文650字09-16
《动物走路》幼儿园音乐优秀教案12-18
会走路的树续写300字11-21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案01-27
会走路的树小学生作文10-27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11-06
走路上学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