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企业自查方案(共7篇)
1、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卫生工作条例,本着对全校师生
人身安全,对食品安全坚持以预防为之,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严格按章办事。
2、学校食堂每周每日每进货,必须有专人检查、验收,并
对某些货物进行留样,以备化验认证(便于事故调查)。
3、学校食堂食品要防鼠防蚊,要进行妥善保管。
4、学校食堂用品同样要妥善保管,碗筷、洗碗池等,做到
一周一大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5、每周每日进货渠道必须要有地点,向进货商进货必须要
有卫生许可证。
6、伙食团必须建立台账制度。账务要做到日清月结。
7、对工友身心健康每年每期进行定点检查。工作时间要穿
工作制服,讲究卫生,开餐时间要正点。
8、厨房用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关键词:食品损耗,条码技术,追溯,可视化
消费者对食品配送效率要求提升的同时,对食品新鲜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给食品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严重的食品损耗也令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据悉,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分别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的腐损率仍比较高。我国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金额就达1000亿元以上。
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把控力度,零售商需要在食品配送过程中搜集有价值的数据,以实现对食品的有效追踪。条码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对食品在从供应商到经销商的物流全过程中实现更好的追溯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食品损耗。这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更安全的食品,也能够为零售商带来更高的收益。
一、可视化是关键
由于条码能够承载简单的信息,传统的零售商通常使用条码解决方案来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比如,当条码与仓库管理系统结合应用时,若出现食品过期或者是有商品促销时,扫描食品条码将会引发警报提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消费者获得以更低价格买到高品质商品的机会,也可以让零售商在食品保质期即将到来前尽快减少库存以避免损失。
在食品从包装到运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食品可以顺利配送到商店或者是消费者的家里,零售商需要实现对整个物流过程的全程追溯,消费者也需要感受到同样的透明度。当面临某类产品需要补充库存、商品临期或过期不可销售的情况时,实时追溯产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最基本的服务,以保证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消费体验,所以这项能力对零售商来说非常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条码技术视为应对日渐复杂的货物追踪需求的解决方案,以记录和跟踪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确切的时间和地点信息。
二、应用条码技术实现可视化
当前,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可追溯性需求正在变得日渐强烈。对此,国内一些大型食品厂商开始采用条码解决方案实现无缝的货物追踪,从而有效减少食品损耗例如,中国肉食品加工业排名第一位的雨润集团,采用了标识简单而且容易实施的二维码(QR码)技术,来追踪其冷鲜肉食品的入库管理过程。这个QR码不仅记录了肉类产品的加工时间、批次、有效期,还注明了肉类的来源地,这样就能有效保障肉类食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在一些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对食品配送信息的完备性要求更加严苛。全球综合物流及货运服务供应商德铁信可(DB Schenker)正在面临这样的问题。该公司对其在比利时维勒布鲁克最大的仓库进行了彻底检修,这一仓库是处理比荷卢(Benelux)地区消费者订单的分发站。德铁信可公司为了增强商品的可追溯性,给所有货物都附上了含有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的条码标签。该标签可以提供运输中的产品信息,不仅能够精准有效地追踪商品,也能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样的举措对于在超市上架销售的商品尤其重要。当需要拣选库存货物时,不仅要求产品正确,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准确性都有严格要求通过条码扫描技术的运用,企业可以精准筛选保质期适宜的货品上架销售。
为了实现高度的可视化,雨润集团、德铁信可公司分别引进了耐用型的手持终端、指环扫描器以及车载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与仓库管理系统相结合,使得整个配送管理更加清晰透明。以霍尼韦尔8650蓝牙指环扫描器为例,它对于所有需要经常扫描条码的移动工作人员都是一款舒适易用且高效的工具。该产品不仅拥有出色的一维和二维条码扫描功能,其可穿戴式设计也能为工作者带来更好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这些解决方案的引进,能有效降低从供应商到消费者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的食品损耗。
三、未来发展趋势
供应链和物流行业为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与变革提供满足其需要的解决方案。未来的市场竞争,更多的应该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食品零售企业来说,需要不断提升供应链与物流能力,迅速响应市场需求,以保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从根本上来说,理想的供应链应该是用可实现的最快路径将质量最好的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储存环境能有效满足商品的需要,从而实现商品最少损耗甚至无损耗。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条码扫描解决方案,有效收集与分析相关数据,即时获取食品运送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信息,这可以确保更快、更准确地完成配送在这方面,条码扫描器的使用效率将变得至关重要。
食品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着重生产细节控制,细化生产过程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巡检与出厂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落实质量安全主题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及新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要求。我司高度重视并安排专人对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进行了自查,现将企业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一、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
我司手续一应俱全,营业执照及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中的厂名,厂址和法人代表都完全一致,符合本条要求。
(一)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内容一致;我司的厂址在薛店镇食品工业园,获证单品台湾烤肠(熏蒸香肠火腿制品)与生产许可证内容完全一致。
(二)企业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
我司目前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和工艺都与取证时一致,以后如有调整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备案。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与营业执照的字号名称都是河南省弘润食品有限公司,完全一致。
二、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企业采购食品原料,主要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我司采购的原料肉批次进行了采购索证(动检证、非疫区证明、车辆运输消毒证。并向供货商索取了包装袋的许可证复印件。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我公司采购的原料:鸡肉、鸡皮、猪分割肉等批次进行了索取三证(动检证、非疫区证明、车辆运输消毒证);辅料:白糖、淀粉、食品添加剂(磷酸盐、亚硝酸钠、红曲红、诱惑红、卡拉胶、)等均购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合法企业;采购的包装袋均批次进行了采购验证并进行记录、索证(包装袋的许可证复印件)。
(三)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到目前为止,我司采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均系国内生产,均索取了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采用记录的内容一致。
我司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如换品牌均及时索证备案。
(五)企业应建立和包材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我司已建立原料肉、辅料、包装袋、的储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六)企业不应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我司的退货均按规定做无害化处理,从不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
三.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一)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我公司内环境卫生,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均有本厂职工轮番排班打扫又有主管副总监督。
(二)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我司对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洁消毒由主管吴建华负责并记录,同时记录停产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等详细内容,从而保证能随时开机生产。
(三)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我司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均有生产主管牛红月记录并保存备查。
(四)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我司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及腌制工序的原料解冻程度,投料搅拌温度、时间、抽真空时间等由品控员叶晓光负责;蒸制记录由工段长唐丽和程荣欣负责监督并记录。
(五)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产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生产过程中严格要求工人不得串岗,遵守厂规及操作规程,生熟区分开,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本项工作由车间主任李俊钊和李瑞彩负责。
四.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我司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内容均由化验员 作详尽记录并保存备查。
(二)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
我司化验员xxx是经过正规培训学习并拿有化验员资格证书的专业化验员。食品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二:
济南市天桥区嘉荣食品厂,坐落在济南市天桥区联四路,地段繁华,车来人往,商业繁茂。优利的地理位置,给企业的宣传销售带来很多方便。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济南市质监局天桥分局的大力辅助和支持,他们对企业是既监管又服务,所以,企业始终有着正确的发展方向,走在一条稳健发展的道路上。但是,因为我们生产的是大众化食品,利润薄弱,这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本厂的主导产品是面包,本厂所用到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白糖、奶油、食用植物油等。这些原料都通过正规的渠道,从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购进,并附有出厂检验报告,质量要求很严格,必须符合国家对该食品的卫生要求,比如面粉要符合LS/T3201的要求,白糖要符合GB 317的要求,等等。
本厂所涉及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丙酸钙、面包改良剂、酵母等,这些食品添加剂,逐一在济南质量技术监督局天桥分局,做了备案。备案的技术内容,严格执行了GB 2760-的要求。我厂的生产,严格执行备案标准。食品添加剂有专门的进货台账,和有专门的使用台账,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按照实地盘存法,每月盘存一次,确保使用安全。前段时间,接到了天桥分局的通知,通知内容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我厂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由法人郑进杰任组长,组员由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人员、生产加工人员担任,按照各自分工,对照《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对企业的现有状况进行了一次彻底核查。核查的过程是一次自我检验的过程,也是一次对全厂职工进行质量安全教育的过程。
核查的内容主要有:企业资质情况、原材物料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食品出厂检验情况、不合格产品管理情况、食品标注标识情况、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等10个方面,逐条检查制度的健全情况和相关记录的完善情况。根据企业自查情况,企业自身感觉各方面做得尚可,基本符合质检部门的要求。对于稍有差次的,及时做了整改。现阶段,企业基本能做到系统管理,按标准要求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现将企业目前能达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资质情况:企业名称为济南市天桥区嘉荣食品厂,厂址在济南市天桥区联四路,出厂检验方式为企业自检。生产许可的编号为:xxxxxxx,工商营业执照的编号为:。本厂证照齐全,经营范围是烘烤类糕点。
二、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本厂主要采购的原料为面粉、白砂糖、奶油、食盐、酵母、丙酸钙、面包改良剂、复合包装袋、纸箱等。所有物品均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购进,购进时索取了企业相关资质证明。我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严格遵照了GB 2760-的要求,并做了详细的相应记录。食品添加剂还备有单独的进货台账和使用台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已经在长清分局备案。
三、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我厂每天安排专人对厂区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厂区内环境整洁干净。定期对生产场所、设备、库房、进行打扫、消毒。保持在加工过程中与产品接触的一切设施、设备、环境的卫生,杜绝一切污染的可能。定期养护设备设施,每批产品生产前和生产结束后,均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帽的整洁情况,班班检查。工作人员洗刷、更换专用工作服后,经人员专用通道进入生产车间。验收合格的原料从原料专用通道进入生产场区。
但是,由于厂区面积比较小,生产的过程中,出现过器物杂乱的现象。目前,在天桥分局的督促下,已经彻底改正,并通过验收。
四、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我厂配备了架盘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电热干燥箱、超净工作台、台式培养箱、显微镜、蒸汽压力灭菌器等检验设备,具有检验辅助设备和化学试剂,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均符合相关规定。检验人员经过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具有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发放的检验资格证书。按照产品标准,对生产出的每个单元的每批产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的原始记录和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留存备查,对出厂的每批产品留样,并进行登记。
五、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和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我厂生产需要的各种原料均从合法、正规渠道购进,并索取相关的证件。严格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及《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组织生产,未遇到购买不合格原料和出现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六、食品标识标注情况:我厂生产的各个单元产品的包装上按照相关规定印有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标准代号,以及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和QS标识以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产品的贮藏方式和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七、食品销售台账记录情况:我厂建立了食品的销售台账,记录了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销售日期、检验合格证号、生产批号以及购货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购货者的名字,地址、销货场所等。
八、产品标准执行情况:企业积极并严格执行各个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面包执行的是GB/T 20981-。原材物料也都是执行的现行有效的备案标准。
九、企业人员培训、体检情况:我厂所有和生产相关的人员均参加了体检,取得食品从业许可证书(健康证),并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食品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技术知识培训,并备有员工培训记录。
十、企业售后服务和产品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我厂主要消费者都是回头客,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过消费者投诉。我厂定期对消费者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及时反馈消费者意见,做到对自己的产品心中有数。我厂已经设立消费者投诉登记本,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制度、应对机制,确保一旦出现消费者投诉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力保消费者权益。
除此之外,我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记录表格完善,人员配备合理,职责明晰。这些软硬件的建设,也为企业的前行,铺平了道路。
经过此次自查,我厂基本符合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杜绝了质量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我厂建立了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为长期、持续地生产优质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食品企业自查报告范文三:
我公司在执行《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过程中,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年第119号公告要求,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学习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公司成立了质量安全小组,认真学习食品生产许可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厂检验实施有管理。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14个方面及76项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仔细核对每批原料的检验合格证明,确保所使用的食品原料合格。
二、我司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所使用的所有原料,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绝对不含塑化剂。我司一贯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对所有原料来源及质量均严格监控,请广大消费者放心饮用我司产品。
三、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公司规定的SOP执行;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原辅材料、人员卫生防护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全方位控制。
四、公司严格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做到出厂产品批批进行检验,并如实填写检验数据及报告,对不能检验的项目进行委托检验。出厂检验、委托检验都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五、建立了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建立并保存不合格原物料及产品的处理记录;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
六、食品标签符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我司生产的产品品种多,为了避免过程出现问题,对使用的产品标签做到批批核对。
七、公司已建立产品销售台帐。建立SPC系统,批批录入系统,从原料入厂、配料、生产、入库、配送、销售等过程监控做到各环节有人把关,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
八、企业标准已收录最新标准,并已向质监局备案。
九、公司已建立食品召回管理制度。一旦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要求的产品,我司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置。每月进行产品追溯演练,对于食品召回的相关程序不断进行梳理、更新。
十、公司建立了企业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管理制度,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新员工入厂时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并每年对从业人员做健康体检。
十一、公司委托或受委托加工产品,已在市质监局备案,并保证产品标识、产品质量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十二、公司按相关规定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保存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对消费者投诉做到及时处理,给消费者满意的答复。
十三、公司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时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
十四、公司建立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并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发现不符合项及时纠正并解决。每年做一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演习。
《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来,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改进,公司全体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得到了加强,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公司将严格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努力为消费者生产放心满意产品。
食品企业自查报告范文四:
一、企业概况
泉州市灵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位于晋江市五里科技工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2002年公司注资100万元,成立泉州市灵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园区的西北,占地约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年12月1日通过QS认证审查,并于年9月9日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代用茶)。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盐薄荷、清凉茶、灵源万应茶(代用茶)。由于产品季节性比较明显且刚取得QS证不久,目前生产销售量比较少。
二、自查情况
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进行自查,情况如下: 1.厂区卫生管理:
1.1厂区周围环境及内部环境、整体布局:
厂区新址位于晋江市五里高科技工业园区,环境优化、交通便利,厂前为园区道路、距泉安路500米,后距市区环形主道200米,西与恒安纸业公司相邻;东与紫华药业有限公司相连,周围环境没有污染源产生、空气清晰。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为主、西北风为辅、综合车间位于主导风向上侧,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区分,厂区布局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厂区周围设有消防环形通道,建筑物周边设有便于人流物流畅通的道路。厂前大门为人流主要通道,厂边门为物流出入口,符合人流、物流分开的指导思想,厂区地面除绿化面积外,其余为硬化地面,厂区整洁卫生。
1.2设施:生产车间采用彩钢板设计装修,厂房以按要求设计施工,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内装修材料彩钢板,符合阻燃无毒要求的保温材料,其空间可满足生产规模要求。工艺布局符合生产流程,避免物料输送往返,生产过程粉尘散发量大的岗位设有除尘室。此外,还设有生产容器具洗涤间,洁具存放间等生产工艺卫生设施。
1.3卫生:生产区有专人清洁卫生,保持厂区的日常清洁卫生,垃圾污物定点存放,有防蚊、蝇、虫等进行厂区的措施。生产区无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产生的废异物及时处理。更衣室、厕所的设置合理,不对生产区产生不良影响,设有洗手池、消毒池,有自动感应开关的水龙头和烘手设备。工作服选用质地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的布料。
根据不同设备,器具和清洁工具等分别制订消毒灭菌措施,对操作台、墙、地面、门窗、设备、房间定期进行消毒或熏蒸,消毒剂定期更换,以防产生耐药菌株。2.原辅料采购管理
2.1按规定对食品用原辅料、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物进行供应商审计(目前产品无涉及食品添加剂情况),审计内容包括供应商资质审计及供应商产品质量审计,供应商资质审计主要索取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有效证件资料;供应商产品质量审计主要索取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调查、产品质量合格检验报告、产品样品(进行自行检验试用)、供货质量保证书。食品用原辅料、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物未进行供应商审计合格的,不进行采购,并要求保持供应商相对稳定。
**检验检疫局**办事处:
2011年5月17日**检验检疫局召开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规范整治会议,检验检疫部门要求全面展开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彻底调查,接到**检验检疫局下发的通知后,我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并及时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按照文件通知及会议要求,公司内部开展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严格自查工作。
我公司食品添加剂自查工作于2011年5月17日展开,主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17种(见附表),针对以上食品添加剂,公司立即组织人员从采购部、仓储科、生产部、品管部着手进行自查:
1、采购部:部分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检验报告没有及时索证更新
按照国家要求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每年应做两次第三方检测,**公司采购部保管的各供应商的检测报告个别体现的是一年一次。
整改:已要求采购部门与相关供应商联系更新并通知各供应商每年两次为我公司提供第三方检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测报告。并建议采购部门建立台账记录所有检验报告日期,以便接近到期日时能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更新。
2、仓储科:保管库卫生清理不及时,摆放不规范
仓库保管方面检查时发现地面尘土较多,部分覆盖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覆盖物没有覆盖好,库房内多余叉板放在门旁码放不整齐。
根据国家对过敏原物质的要求龙泰公司已将过敏原与非过敏原分区域存放,但是食品添加剂和辅料没有分区域存放,下一步公司计划在库房内将过敏原与非过敏原、食品添加剂和辅料分区域存放。
整改:现场和保管人员将覆盖物覆盖好,叉板摆放整齐并将多余叉板清出保管库。要求保管人员限期2天内将库房地面打扫干净,每周至少收拾3次库房卫生。
3、品管部:个别食品添加剂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备案
由于近期国家下发的GB2760-2011标准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新的规定,以前我公司登记于辅料一栏的T-909(打底粉)现在按照GB2760-2011划分到食品添加剂一栏,我公司没有将备案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新。
新到的添加剂酸性焦磷酸钠名字更换为焦磷酸二氢二钠,没有及时更新,备案登记的食品添加剂名字与实到的产品名字不符。
整改:及时对库房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包装及配料进行核查,对应GB2760-2011标准进行重新更新并及时将更新完的备案材料及时递交相关部门。
4、严格按照工艺及标准使用
车间领用食品添加剂都有完整的出库凭证并登记于车间库存表格上,危险食品添加剂做到专人管理、专柜上锁、定量发放。车间使用食品添加剂时严格按照开发部工艺要求来执行,没有出现违规使用和超量使用的情况。各添加剂使用情况符合标准。
针对以上食品添加剂,公司又重新查阅GB2760-2011,对照公司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现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均符合各国家标准。我公司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进口国标准和我国标准执行,不存在违规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承诺书
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本单位承诺:
一、不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
二、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不使用标识不清、配方或具体成分不明、非法企业生产的添加物质。
四、如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规定,并在起用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到贵局进行备案,并对备案的真实性负责。
(单位盖章)年 月 日
食品添加剂使用自查报告
(使用添加剂企业)
质量技术监督局:
经全面、认真自查,本企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要求,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都已如实在贵局进行备案。本单位承诺:
一、不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
二、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三、不使用标识不清、配方或具体成分不明、非法企业生产的添加物质。
四、添加剂备案的基本内容如果发生变化,10个工作日内到贵局重新进行备案。
五、对备案的真实性负责。如果备案中瞒报、谎报真实情况,本企业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单位盖章)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企业,推动食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促进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提升食品生产企业服务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有效。我局将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企业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既要保证安全,又要确保稳定,推动发展”的原则,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整合监管力量,推动“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有效开展,做到既严格监管、保证安全,又规范生产、保证食品企业、小作坊从业人员生计,推进食品企业示范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建立起机制健全、制度完善、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经济开发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升人民群众食品消费水平。
二、示范企业建设工作目标
通过设立能代表开发区食品生产状况的典型示范企业,提供政策性引导和技术性帮扶,帮助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推动生产环境改造,提高从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满足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依法办齐相关证照,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制度,完善开发区食品监管和应急反应机制,创建特色独具、品质优越、安全卫生、市场广阔的开发区食品生产加工业。
三、组织领导
对示范建设统一领导和协调,设立经济开发区食品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和落实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创建活动按照食品示范企业创建小组统一领导、具体指导和协调、各村具体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开展。
四、示范企业具体标准
建设卫生环境良好、生产设备齐全、产品标准统一、工艺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完善的食品示范企业。
1、生产卫生安全条件基本要求。
(1)生产场所应远离污染源,四周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垃圾场、禽畜养殖场所等。生产用水洁净符合饮用水卫生要求。
(2)生产场所室内地面、墙裙应使用易冲刷、不透水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必须安装天花板或吊顶,防止灰尘等异物的掉落。
(3)生产场所进出口必须安装纱门,通气窗口安装纱窗,做到防鼠、防蝇、防尘。
(4)食品接触的容器、设备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保持清洁,定期冲洗消毒。
(5)原材料、成品堆放整齐,堆放场所要求清洁、通风、干燥,并做到防鼠、防蝇、防尘;成品包装必需卫生符合国家对食品包装的要求。
2、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1)原材料必须实行验货登记制度,记录货源来源、进货时间、数量、质量情况,并妥善保存好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材料。
(2)根据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2760)规定,严格使用,并及时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详细填写使用记录,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品名、生产厂家、供货方、产品名称、使用时间、数量、添加比例,经手人必须签名。
(3)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生产单位应具备产品质量检验能力,产品检验合格方可出厂。暂不具备自检能力的单位,必须与具备检验能力的企业或检验机构签订委托检验协议,履行强制检验的责任和义务,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措施
(一)引导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自律,积极主动规范生产
1、开展基本安全卫生环境改造。所有食品企业、小作坊必须根据国质检食监要求,进行生产环境改造,达到食品生产加工的基本要求。达不到基本条件又拒不进行改造的,不得生产加工食品。
2、完善五项制度。即公开质量承诺制度、原辅料进厂把关制度、添加剂使用报备、产品销售流向记录制度、产品检验制度、新情况报告制度。小作坊必须主动向社会公开质量承诺,承诺的主要内容包括: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承诺要明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企业要积极办理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制定企业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QS)。
(二)坚持“监管、便民”的原则,确保示范村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1、完善食品企业小作坊质量档案。开展食品企业质量档案工作,摸清食品企业小作坊的数量、规模、质量状况和生产情况,建立详实准确的质量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档案做到电子化管理和动态更新,并保存影像档案资料,及时向市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小作坊的动态变化情况。
2、开展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加强业主食品安全知识和社会责任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在培训方式上,本着就近便民的原则在示范村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食品法律法规基本知识、食品安全知识、食品生产加工知识、食品添加剂使用知识和质监等部门监管要求。
3、分类管理,推动小作坊办理相关证照。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督促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并推动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QS);对不符合取证条件的,要督促整改达到基本生产条件,特别是生产过程的质量卫生要求;对不符合条件,又拒不整改的小作坊,上报县政府,并联合相关部门坚决给予取缔。
(一)凡是食品生产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齐全的小企业小作坊,一律纳入县级质监部门的监管范畴;
(二)凡是证照不齐、无证无照但又因从业人员生计问题要求予以保留的,在实现“四个到位”的前提下,由当地乡镇政府开列具体的名单,提交当地的县级政府或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后予以保留,并纳入乡村政府和组织的监管,但要严格限制其销售地域,此类小企业小作坊的产品不得跨乡销售。
(三)对证照虽齐,但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要求差距大,一时还无法取证的小企业小作坊,在经过满足基本的食品生产安全规范的整改确认和业主的安全承诺后,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或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保留,但要严格限定销售范围,实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对违反规定或不按规范生产的,在规劝无效的情况下,提请县级政府予以取缔。
4、完善日常巡查制度。根据食品加工的要求和风险评价等级,制定详细的日常巡查计划,建立规范的巡查程序、巡查内容、巡查文书制度。重点巡查基本安全卫生条件保持状况、产品销售范围和添加物质使用情况等内容。巡查记录符合实际,并及时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要把日常巡查与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等相关工作结合,引导企业完善基础管理。
5、建立定期公示制度。为让社会及时掌握示范村建设进展情况,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相关情况实行定期公示,每季度一次。公示内容包括食品加工小作坊条件改造情况、申领证照情况、日常巡查情况、不合格记录和其他违法行为等,接收社会监督。公示的内容同时报县政府、市局和相关部门。
6、强化日常监管和打假治劣。对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要当场发出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的情况要严格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必须责令停产;对用陈化粮加工大米、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质量举报电话,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问题严重的,要责令召回已售出产品。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加大帮扶实现做大做强产业。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政策扶持,加速设施和环境改造,推动有潜力的食品小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小作坊之间的合作,通过大户带小户的方式,集中品牌,提高包装档次,扩大宣传,加大市场开拓,实行销售指导价,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初具规模的企业,引导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支持企业争创品牌。按照食品生产要求,开展食品质量委托检验工作,确保产品检验合格出厂。
无论如何, 面对此次“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建筑企业还是应当积极面对, 展开自查自纠, 并将其作为一项持续性的重点工作, 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合同文本体系, 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否则, 一旦被认定存在违法行为, 住建主管部门除有权给予行政处罚 (最高达工程合同价款的4%) 外, 还有权采取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管理措施, 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本文就此次治理行动中的查处要点出发, 根据建筑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纠正方案, 以期对建筑企业规范自身管理、防范风险有所裨益。
一、建筑企业需全面梳理在建及新开工项目
根据住建部2014年9月9日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的通知》 (建办市函[2014]545号) , 各级住建主管部门将对在建的建筑工程 (含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项目进行全面检查, 其中各市、县住建主管部门每4个月组织一次全面排查, 省级住建主管部门每半年进行一次重点抽查和治理行动工作督查, 住建部每半年组织一次督查。而保障房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 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则是全面排查关注的重点。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 各市、县还会对以下三类项目展开针对性的重点检查: (1) 有群众举报的项目; (2) 对排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 要对其在本地承建的其他项目进行检查; (3) 对排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项目, 要跟踪检查, 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并防止新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 对2014年9月后新开工的项目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 将严格依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
综上, 建筑企业应重点注意以下两点:
1、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及新开工项目, 特别是保障房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 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全方位展开自查自纠, 杜绝被住建主管部门认定存在违法行为。建筑企业的自查自纠, 应是一个持续性的行为, 贯穿工程项目从招投标至竣工结算的整个过程。
2、一旦建筑企业在某地的一个项目被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在该地承接的其他项目同样将成为检查的重点对象;对于排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项目, 各地住建主管部门将进行跟踪检查, 直至整改到位。因此一旦被住建主管部门认定存在违法行为, 应积极应对解决, 切不可消极对待。
二、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的检查要点及纠正方案
自住建部于2014年9月1日下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后, 先后分三批对30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其中涉及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的共计13起。同时, 安徽省、吉林省等省市也开始陆续出台了实施细则, 笔者通过分析该13起通报的典型案例及相关省市出台的实施细则, 认为住建主管部门检查的要点主要分为四大方面: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关系、资质证书、合同文件、资金往来。
(一) 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关系
建设工程项目归根到底还是需要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共同完成, 《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试行) 》更是对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提出了严格要求, 住建主管部门主要通过以下五类资料进行核查:
1、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立文件, 核查是否在项目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是否经公司任命并实际到岗;
2、施工单位工程开工报审表, 核查施工单位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主要管理人员是否是公司派驻人员、是否到岗;
3、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工资表 (或工资支付证明) 、社保缴付凭证、注册 (职称、岗位) 证书, 核查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设立的项目管理机构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与建筑企业是否具有劳动合同关系, 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建筑企业是否为其缴纳社保、发放工资;
4、各类报审、报验、验收表, 核查在施工现场实际组织管理施工活动的人员及签字人员是否与建筑企业任命人员是否一致;
5、法人授权委托书, 核查在承揽工程过程中, 代表建筑企业的人员身份情况。
纠正方案:
1、建筑企业在承接项目后, 应及时设立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务必与建筑企业建立劳动关系, 有发放工资及缴纳社保的记录, 且应实际在项目现场履行管理职责, 而且相应的资格证书应注册在本单位;
2、在参与投标、订立合同、办理有关施工手续、从事施工合同等活动中, 法人授权委托书中的被委托人应是与建筑企业具有劳动关系的人员, 有相应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及社保缴纳证明等, 否则, 有挂靠嫌疑;
3、劳务用工, 除自有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外, 应尽量采取合法的劳务分包模式;
4、可以预见建造师的需求将急剧增大, 建筑企业应制定良好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 吸纳优秀人才,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 资质证书
《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试行) 》 (建市[2014]118号) 明确规定, 工程项目不得由没有资质、超越资质、借用其他施工单位资质的个人或单位施工, 故检查资质、证书是治理行动中的检查要点之一。
住建主管部门主要通过检查以下三方面施工主体的资质证书, 进而核查相关施工主体有无资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超过有效期:
1、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2、分包单位 (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单位及劳务分包单位) 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3、合作、联营方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书。
纠正方案:
1、严格审查分包单位及合作、联营方的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营业执照等各类证照;
2、要求分包单位及合作、联营方提供其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及社保缴纳的证明;
3、建立分包单位 (包括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出租方等) 遴选机制, 建立相应的分包商、供应商名录, 定期调整;
4、在向项目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报送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等资料时, 确保分包单位具有相应资质, 且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一致。
(三) 合同文件
合同等书面资料作为建设工程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认定各方法律关系的文件, 主要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检查:
1、施工总承包合同、专业承包合同及中标通知书, 重点核查: (1) 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是否与中标通知书载明的中标单位一致; (2) 合同约定可以分包的工程内容; (3) 合同中载明的工程款收款单位是否是合同签订单位、账号是否是合同签订单位的账号;
2、允许专业工程分包的合同依据,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施工合同中没有约定, 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 施工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交由其他单位施工的”将被认定为违法分包;
3、专业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 重点核查: (1) 分包工程的承发包主体, 如是否是个人, 专业工程分包合同的发包人是否是施工总承包单位, 劳务分包合同的发包人是否也是劳务单位; (2) 分包的工程内容是否合法, 是否包括主体结构内容; (3) 劳务分包的工程内容、范围、劳务分包价款及计算方式, 是否计取主要建筑材料款、周转材料款或大中型机械设备费用, 是否计取的是除上缴“管理费”或“管理费含税金”之外的全部工程价款, 以及工程造价与劳务分包工程款的数额及比例关系; (4) 所有分包合同的分包工程内容汇总, 是否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或专业承包合同中的承包工程范围一致;
4、材料供应合同, 租赁合同, 如合同签订的主体是个人还是建筑企业等;
5、内部承包合同, 如果内部承包合同约定“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等字样, 很容易遭到重点检查;
6、报审、报验及监理通知书等施工资料, 核查实际进场施工的单位名称;
7、施工许可证, 核查施工许可证上载明的施工单位与施工合同签订单位是否一致。
纠正方案:
1、施工合同签订主体应与中标通知书载明的中标单位一致, 如果建筑企业在中标后以子公司名义签订施工合同或交由子公司具体承建的, 也会被认定为转包;
2、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可以进行分包的范围, 如未约定, 则应要求建设单位出具书面同意分包的文件;
3、专业分包合同施工范围不应包括主体结构 (钢结构工程除外) , 同时, 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向监理单位报审分包单位的施工单位名称应与实际施工的分包单位名称一致;
4、劳务分包合同计取的费用应仅限于劳务分包工程的劳务报酬及必要的辅材费用, 如果计取主要建筑材料款、周转材料款或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费用之一的, 则会被认定为违法分包;
5、材料供应合同等合同文本应以建筑公司名义签订, 避免与个人签约, 逐步建立集中采购机制及合格供应商的名录;
6、主体工程、关键性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大中型施工机械的购买或租赁主体应是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
7、内部承包合同要避免出现“自筹项目资金”“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等字样, 以免引起转包、挂靠的嫌疑;
8、建筑企业务必要对现有的合同文本进行体系化的检查, 甚至可以借助专业律师的力量, 对合同文本进行完善。
(四) 资金往来关系
建设工程中的资金往来以及相关的收支凭证往往能反映一系列问题, 各级住建主管部门的检查也往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工程款支付凭证, 核查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之间的工程款支付时间、数额, 及工程款的收款单位与施工合同签订单位、施工许可证上载明的单位是否一致;
2、分包工程款支付凭证、发票, 核查分包工程款的收款主体、支付时间、数额及包含的施工内容, 及分包单位是否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以外的其他施工单位收取工程款项的;
3、材料、设备采购、租赁款项支付凭证、发票, 核查购买、租赁主体;
4、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汇款凭证, 核查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付款单位、账号。
纠正方案:
1、严格控制工程款付款流程, 所有工程款应由建设单位付至建筑企业账户;同时, 建筑企业在收到工程款后, 不得支付给其他无施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2、分包工程款、材料款等应直接付至公司账户, 避免付给个人。同时, 为了应对即将来到的营改增, 要求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且相应的发票及支付凭证上载明购买、租赁单位应与合同保持一致;
3、投标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保函应由建筑企业自行汇缴、出具。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结合嘉兴市食品生产实际,建立信息互联共享、诚信自律结合、行业社会共治、风险预警及时的综合监管体系,强化食品生产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防范风险,分级监管,责任分明”的原则,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事中事后监管,落实监管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着力“补短板、破难题”,解决食品生产企业的突出问题,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食品生产安全有效。
二、监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办法(试行)》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三、监管重点
(一)重点监管范围
1.大型企业、肉制品、生食水产品、酒类为监管重点; 2.上年度存在行政处罚且整改不到位的生产企业;
3.有1次及以上国家或省级监督抽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生产企业;
4.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生产企业。
(二)检查内容(*为重点检查项目)
1、生产环境条件
1.1 厂区无扬尘、无积水,厂区、车间卫生整洁。
*1.2 厂区、车间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未对生产造成污染。
*1.3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洗手设施运转正常,未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1.4 有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备、设施,满足正常使用。1.5 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1.6 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并有相应的使用记录
1.7 定期检查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的使用情况并有相应检查记录,生产场所无虫害迹象。
2、进货查验结果
*2.1 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供货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有检验记录。
*2.2 进货查验记录及证明材料真实、完整,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2.3 建立和保存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
3、生产过程控制
3.1 有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并记录和处置。
*3.2 使用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3.3 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3.4 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
*3.5 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3.6 生产或使用的新食品原料,限定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的新食品原料范围内。
*3.7 未发现使用药品或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生产食品。*3.8 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与企业申请许可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一致。生产的产品在许可范围内。
*3.9 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记录。3.10 生产现场未发现人流、物流交叉污染。
3.11 未发现原辅料、半成品与直接入口食品交叉污染。3.12 有温、湿度等生产环境监测要求的,定期进行监测并记录。3.13 生产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3.14 食品标签如实、依法标注,未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批号的情况。
3.15 工作人员穿戴洁净工作衣帽,生产车间内未发现与生产无关的个人或其他与生产不相关物品,员工洗手消毒后进入生产车间并有卫生防护措施。
4、产品检验结果
4.1 企业自检的项目,应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有检验相关设备及化学试剂,检验仪器设备按期检定。
4.2 不能自检的项目,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4.3 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文本,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进行检验。*4.4 建立和保存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检验记录真实、完整。
4.5 按规定时限保存检验留存样品并记录留样情况。
5、贮存及交付控制
*5.1 原辅料和成品的贮存有专人管理,贮存条件、方式符合要求。
*5.2 食品添加剂贮存做到专人专柜(专库)。5.3 不合格品应在划定区域存放。
5.4 根据产品特点建立和执行相适应的贮存、运输及交付控制制度和记录。
5.5 仓库温湿度应符合要求。
5.6 有销售台账,台账记录真实、完整。
5.7 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明、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6、不合格品管理和食品召回
6.1 建立和保存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不合格品的批次、数量应与记录一致。
*6.2 实施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有召回计划、公告等相应记录。*6.3 召回食品有处置记录。
6.4 未发现使用召回食品重新加工食品情况(对因标签存在瑕疵实施召回的除外)。
7、从业人员管理
7.1 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
7.2 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培训和考核记录。*7.3 未发现聘用禁止从事食品安全管理的人员。7.4 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履行了岗位职责并有记录。
*7.5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直接接触食品人员有健康证明,符合相关规定。
7.6 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并有相关培训记录。
8、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8.1 有定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记录。
8.2 有按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演练,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记录。
*8.3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9、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管理
*9.1 原料和生产工艺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9.2 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发生变化的,按规定取得生产许可。9.3 食品添加剂产品标签载明“食品添加剂”,并标明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和地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
四、监管措施
(一)信息共享,实施协同监管
充分利用各有效渠道,及时掌握辖区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资质信息、监管信息,以及相关单位的失信名单、守信名单等内容。组织开展跟踪检查,联合惩戒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二)风险控制,分类分级监管
开展年度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工作。通过综合考虑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类别、企业规模、日常监督检查、产品抽检、投诉举报、稽查处罚等情况,开展辖区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工作。
1.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原则(1)以静态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可分为Ⅰ档、Ⅱ档、Ⅲ档和Ⅳ档。
(2)以企业风险等级进行分级。可分为A级风险、B风险级、C级风险和D级风险。
2.监督检查要求
(1)检查频次及检查项目
检查频次:原则上A级风险每年1次;B级风险每年1-2次;C级风险每年2-3次;D级风险每年3-4次。
检查项目:监管重点中
(二)检查内容的全项目检查与*重点检查项目抽查相结合。
对整改企业跟踪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直至企业整改到位。(2)监督检查方式
一是采取飞行检查为主、告知检查为辅的方式,综合运用全项目检查、重点检查项目抽查、跟踪检查等方式。跟踪检查主要针对前次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实施的现场检查。
二是坚持日常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以基层所(分局)为主,一般为重点项目抽查;随机抽查由市县两级组织,一般为全项目检查;食品生产许可监督评审由市局组织,纳入市级随机抽查内容。
三是监督检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检查内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增加其他检查内容,但每家生产企业必须在一年内实现所有检查项目全覆盖。
(三)社会共治,诚信自律管理
一是实行日常监管信息公示。通过政务网站,及时公开检查企业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检查方式、检查日期、现场检查人、检查结果等信息,强化企业及相关人员的主体责任。二是积极贯彻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质量信用意识,鼓励守信经营,惩戒失信行为。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四)风险防范,实施动态监管
【食品加工企业自查方案】推荐阅读: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09-20
食品加工简历07-15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07-02
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教改05-24
食品加工技术装备10-08
实施“蛋奶工程”食品加工制度11-11
凤台县食品加工业11-06
南瓜保健食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5-25
数控加工企业考察报告11-01
关于机械加工企业的广告词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