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原始人》影评(精选14篇)
看完了电影《疯狂原始人》,我非常感动。感动于瓜哥对一家人浓浓的爱,尤其是对女儿小伊。影片一开始,是一场咕噜家族集体捕食的重头戏。在这一场戏中,瓜哥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与能力。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好出场顺序,统筹全局,最后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任务。
但是,年轻的小伊喜欢新事物,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不愿意一辈子都在山洞中渡过,这和瓜哥所信奉的“新事物都是危险的”完全对立。这个时候瓜哥表现出来他保守、严厉、专横的一面。其实,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瓜哥的世界中,墨守陈规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是让他们一家人活下来的保护神。瓜哥一直沿着古人定下的规矩行事,尤其是他看到其他没有按照规矩生活的邻居都死去之后,更加把一成不变的规则当成金科玉律。因为他们是穴居人,所以任何时候他都不能容忍他的家人独自处于洞穴外危险的世界,也禁止他们靠近新的东西。在他的世界观里,假如家人们不在自己的保护范围内,他们就会死,他绝不允许这件事的发生。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家人深沉的爱。
而当小伊遇见拥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盖后,小伊毫无疑问地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开始厌倦保守而专横的爸爸。这个时候,瓜哥感受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盖的挑战:一家人不再愿意听他讲故事,不再愿意听从他指挥。他讨厌盖,以折磨他为乐。当他发现盖的新奇想法能够带领咕噜一家人逃离灾难后,自己也慢慢改变了对盖的看法,开始相信并且自己也尝试改变。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改变创造未来。瓜哥排斥一切新事物,墨守陈规,保守固执。他认为改变就像盖手里握着的那团火,让他惧怕。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不去改变,那么咕噜家族一定也会像其他穴居人一样,成为灾难的牺牲品。只有打破对改变的恐惧,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
纵观古今,唯有改变才有新出路,正如那句古语“变则通”。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腐败的政府,僵化的体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如果没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敢为天下先,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天方夜谭。
那么,人类的祖先真的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曾和截然不同的人科物种共享这个星球吗?最终,这些人类祖先的有力竞争者又是怎样从历史中消失的呢?
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机,穿梭回遥远的年代,去看看原始人类的真实生活。
智人VS直立人:狭路相逢智者胜
大约10万年前,一种新的人科动物抵达现在的印度,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群居于关系密切的小型群体中,他们被叫做智人,也称为现代人,是如今人类的祖先。不过,当时的亚洲已经被另一种人科物种占据——那里是直立人的家园。
直立人的体型和身体构造和人类非常相似,并通常能在觅食大战中获胜,先于对手找到食物。尽管如此,人类的祖先还是有着一个明显优势:智人学会了如何预测其他物种的举动和意图。
研究发现,智人的大脑比直立人大1/3左右,智人的语言能力高于直立人。通过制作装饰品(比如项链),智人可以传达具有象征意义的信息,使距离遥远的人也能互相交流、辨别敌友。而项链这样的装饰品就如同随身携带的护照,成为与他人结盟的标志。
大约在7.5万年前,位于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巴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使得半个地球的上空都被火山灰所笼罩。印度的德干高原也有15厘米厚的火山灰。
印度考古学家发现了埋藏在多巴火山灰下的石器工具,它们由智人和直立人制造。然而在火山灰之上的地层中,只发现了智人制造的工具,可见在多巴火山爆发后就没有了直立人活动的痕迹,这表明直立人那时已经从印度消失,更为擅长团结协作的智人成为了历史的主人。
人类进化中脑容量的变化
智人VS尼安德特人:巅峰对决勇者胜
大约在1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人科物种。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善,人类的祖先继续沿着海岸线向世界各地扩张,并与途经的其他智人群落建立新的联盟。
3.2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抵达欧洲,摆在他们眼前的是领地之争的最后一场考验:他们将与尼安德特人相遇。此时的尼安德特人已经高度进化,而且进化程度与智人不相上下。
当时,气候变化令居住在欧洲地区的人科物种生存异常艰难,那里平均气温每150年就会出现一次巨大波动,气温在严寒和温暖之间循环往复。对于智人和尼安德特人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来说,他们对抗气候变化的方法就是迁徙。也许是气候的快速变化,使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接触更为密切。
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和其他人科物种一样,曾在非洲大陆演变进化。但他们很快迁徙到了欧洲,并在那里居住了近50万年。
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有着明显的体型差异。尼安德特人的大腿骨显得十分巨大,这说明他们又高又壮。强壮的骨骼说明他们是用蛮力解决争端的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一群头脑简单的野蛮人。实际上,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和智人十分相似,甚至平均脑容量超过了现在的人类。
然而,大约在3.2万年前,智人发明了针,就是这件不起眼的发明确保了智人种群的成功生存。而尼安德特人从未有过类似的发明。
有了针就可以制作贴身保暖的衣物,这在变幻无常的气候中,是维持生存的必需品。
尼安德特人曾主宰了欧洲大地近50万年的时间,然而自从智人踏上这片土地,他们便开始没落。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里,尼安德特人的数量急剧减少,并最终被驱赶到欧洲大陆的一角。考古学家认为,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死于2.4万年前,这个人科物种就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每天早晨,当你睁开眼睛,是不是就会闻到家人为你准备的饭菜香味?
可是,如果生活在原始人克鲁一家就没那么幸运,他们为了饱餐一顿,必须全家出动,还要冒着随时被怪兽袭击的危险。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各尽其能,耗(hào)尽一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得到一颗蛋。但是,这颗蛋太小了,全家人根本吃不饱。
尽管如此,黑暗带着更多的危险渐渐侵袭这片陆地,克鲁一家只好回到暗无天日的洞穴之中。为了多享受一会儿阳光,克鲁家的大女儿西普爬上岩石,可是,天黑得太快了,正当她准备回到洞穴的时候,她看到了远处的亮光,打算追寻亮光而去。西普并不知道,追逐了他们一整天的怪兽此时正守候在山洞外面。幸好,老爸反应机敏,叫回了西普,用石头将怪兽堵在了洞外。
可是,一直小心翼翼,谨遵原始人生存法则的爸爸,对西普不听话的行为很是恼火,因为他觉得只有生活在单调黑暗的洞穴中才能活得长久,而试图打破规则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中就包括死亡。
但是,一心想要更多光明的西普却并没有顺从爸爸,而是在家人入睡的时候追逐一道若隐若现的光源,离开了山洞。而那一刻她见到了即使在夜晚也散发着热量和光芒的——火,以及一个和她不打不相识的盖尔以及盖尔的那个可以用来聊天还能系裤子的小宠物——格尔特。
盖尔不仅仅让西普见识到了火的威力,还带来了一个噩耗——世界末日即将来到了。
正当西普想要问个清楚的时候,西普的爸爸找到了西普并将她带回了山洞,正当爸爸准备惩罚西普的时候,一瞬间地动山摇,盖尔说的预言都变成了现实。
山崩地裂之后,克鲁一家的洞穴没有了,所有规则全部被打破,呈现在克鲁一家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五彩斑(bān)斓(lán)的世界。为了生存他们必须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并且去适应所有的新东西,当然还要应付从旧世界尾随他们而来的可怕怪物。
在新世界中,西普再次遇到了盖尔,一场华丽的冒险就此开始!
他们在奇树异林里穿梭游走,这个世界不仅果实充足,生存空间更加广阔,并且大家最喜爱的阳光也更加充足!
为了全家人,爸爸开始接受新的世界,开始学习接受一切新鲜事物,他们学会了生火,学会了使用工具,并且学会了如何更加接近太阳,他们不再是原始人,他们在进步。
最后,西普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和享用不尽的阳光,而爸爸呢,也得到了一只比旧世界那只怪物更加强壮凶猛, 但也更加可爱的大宠物。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值得认识,比如大海,比如蓝天,生活还在继续,冒险也还在继续……
克鲁一家人通过勇敢地实践,改变了在黑暗中生存的规则,并且改变了世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一家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世界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你呢?你有没有努力让自己让生活变得更精彩呢?
影片讲述了原始人一家从穴居人到游牧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既惊险、可笑又很动人。
我觉得惊险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像一块大石头正好掉下来砸碎了他们正要躲避灾难的洞穴,幸亏里面没人。还有火山灰带着岩浆就快喷过来时,幸亏爸爸造了个“飞船”救了自己,回到了家人身边,让原本以为爸爸已经牺牲的家人高兴了起来。我觉得最搞笑的是浣熊、鸡、人在一起抢鸡蛋时,正好排成了个好玩的队形,快速地奔跑着。最动人的是家人拿着海螺在悲伤地吹着,好像在呼喊爸爸赶快平安地回来,让我知道了家人和爸爸有着深深的亲情。
这个影片告诉我们做事要动脑筋,要想办法,做事前应该先想该怎么做,不要自以为是,如果不这样很可能对自己无益。这个影片还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躲藏,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这样才可能战胜困难。这个影片同时告诉我们亲情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亲情,那爸爸就不会想牺牲自己,挽救家人的,那家人也不会吹海螺叫爸爸回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亲情,保护家人。
希望大家能做事情前多想想,遇到困难时大胆地去面对,而且要珍惜亲情,这样人们才能高兴地生活下去。
影片虽然以演完,可那位爸爸——瓜哥的所作所为让我记忆犹新。瓜哥仿佛让我看到了天下所有的爸爸,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第一个一定会想到自己的至亲至爱,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不难让我们想到我们的父亲,我对父亲好吗?瓜哥与女儿小伊吵架,而在最后留下遗憾,值得吗?不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爸爸倒一杯水,少与爸爸吵架,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为父亲留下遗憾。
父爱是那么的伟大,深藏不露,有时他爱的方式那么简单,转弯时的一个回头,胜利时的一句鼓励,简简单单却令人温暖,普普通通却令人爱满心间。
----------人性真善美
其实我是个懒人,对于电影更是知之甚少,触动我心灵的电影更是寥寥无几,这极有可能是我生性淡泊的原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一部真正让我怦然心动的电影《疯狂原始人》。
《原始人》是梦工场集结好莱坞顶尖视效团队的经典之作,“零负评”是对它的最高评价,它以最完美的画面、最生动的表达、最简单的剧情,最吸引人的爱,俘获了全球人的心。
从叙事层面来看,它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介绍了一个原始小家族的冒险旅行。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每晚听老爸叙述同一个故事,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大女儿小伊是一个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满足一辈子留在这个小山洞里,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没想到世界末日突然降临,山洞被毁,一家人被迫离开家园,展开一场全新的旅程。离开了居住了“一辈子”的山洞,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绚丽却又充满危险的新世界,到处都是食人的花草和叫不出名字的奇异鸟兽,一家人遇到了全所未有的危机。在旅途中,他们还遇到了游牧部落族人盖,他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帮助咕噜一家躲过了重重困难。就是这样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向他们的希望迈进,虽然路途坎坷充满艰辛,但是最终逃脱末日的追踪,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人物塑造来看,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那么的生动。大女儿小伊是个爱到处爬的女汉子,想探寻外面的世界,充满着青春与朝气。她勇敢,她渴望突破,她充满了梦想,她爱上了盖,那个聪明善于发明的小伙子。他们的爱情好纯真好甜美,就那样一步一步的溪水潺潺的,令人羡慕。摩登老妈巫嘎、疯狂老奶奶、野孩子小珊、傻蛋坦克等等,这些富有生命力的人物,让整个电影充满了欢快,这就是love,美好的不可方物。
但是其中我最喜爱的一个角色,并不是勇敢代表新时代的男女主角,而是瓜哥,这个老男人。瓜哥是一个墨守陈规的家长,他跟不上时代,老想家在窝里躲着。他的生存法则就是带领家族以抢夺鸵鸟蛋为生(不过很难抢到)。瓜哥开始不是很会用脑子,在他看来洞里永远是最安全的,他代表最传统最迂腐的思想,不懂得创新。但是无论怎样都无法磨灭他对这个家庭的爱。请不要忘记电影伊始女主角的话,他们的家族得以生存,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强壮的父亲。在瓜哥看来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利益都高于他的生命。这种爱是责任,也最纯正,最让人感动。因为他很容易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也是这么一个人,非常伟岸,非常柔和,永远把我护在身下。我想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看法,一边看电影一边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他虽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守旧,但他真的很温暖。当他固执己见不乐于走出旧世界时,我为他揪心;当他排斥聪明的盖将他赶走时,我为他悲哀;当他阻碍小伊和盖美好爱情时,我为他焦急;当他被众人排斥被孤立孤独时,我为他伤心……当他为了大家能够生存,把每一位家庭成员抛过滚滚
岩浆时,你让我如何不为他流泪,这是怎样一副令人动容的画面!这是怎样伟岸的人性!这是怎样令人感动的温情。这个爸爸很酷,他的勇敢,他的可爱,他的担当,他的歇斯底里,彰显出人性最本真的美,他升华了整个电影的主题,他让这部电影充满了人性美,连爱情的惊心动魄都显得苍白无力。于是在新思想和旧思想的冲突出,他胜利了,他成了和盖一样用脑子的人,他想出了更好的idea。他带着整个家族的梦想飞过重重阻碍来到了家人身边,噗,终归是让人破涕为笑了。
从视听效果上看,《疯狂原始人》依然保持了梦工厂较高的制作水准,艳丽的色彩、原创的动植物形象和逼真的海陆环境使观众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被誉为动画电影中的《阿凡达》。然而梦工厂没有把技术停留在声画效果的表象观感层面,而是将人物性格、环境设置和时空重构融于声画创作之中,使影片达到叙事与制作的高度统一,为观众展示出一个完整的史前环境。首先,本片的人物具有明显的“动物化”特征,这无疑是对传统动画创作的颠覆。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动画作品都将动物进行了人物化处理,或者力求在动物的性格塑造上使其具有一定的“人性”,例如《海底总动员》等影片的主角都是被赋予了“人性”的动物。而《疯狂原始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咕噜一家都有着鲜明的动物特征,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符合故事的时间背景,又对史前人类的进化特点进行了很好的风格化处理。最典型的是小女儿小珊,她在片中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但当她像小狗一样呲牙咧嘴去追逐和恐吓猎物,并经常发出小动物的低吼,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跃然银幕之上,显得妙趣横生。另外,影片的人物造型并非唯美,而是在粗
咕噜一家都住在山洞里。直到地壳发生变动,才不得不选择新的居所。
没错儿,原始人类总是选择自然的洞穴作为住所。当然,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些洞穴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洞穴都会靠近水源,洞口会高出附近的水面几十米,这样发大水的时候,就不怕洞穴被洪水淹没。他们愿意选择比较干燥的洞穴,而且洞口的朝向很少向北或者向东,这样,冬天的时候,就不怕寒冷的东北风灌进山洞里了。在我国,最早的人类住所是距今约55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
原始人的衣服
咕噜一家人身上穿的可都是兽皮。
原始人还没有学会纺织技术,所以,他们只能用天然的原料做衣服,比如兽皮。他们把动物的骨头磨成尖尖的针,用来缝制衣服。他们还把石头、兽齿、贝壳、鱼骨等东西穿起来,做成项链等装饰品。
原始人的食物
咕噜一家为了捕食怪鸟的蛋,进行了一场大作战。
电影里的情节当然有点夸张了。在原始人没有发明工具以前,他们主要靠吃树叶、果实、幼小的动物和昆虫来充饥。很多很多年以后,他们学会了制造工具,打猎的时候就更加得心应手了,这时,他们的捕猎范围才慢慢扩大,可以捉到大一点的动物来吃。
原始人和火
盖让小伊认识了火,给他们在黑夜里带来了光明。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懂得利用火,食物都是生着吃的。也许有一次,火山爆发或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着火了,原始人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来吃,觉得味道棒极了,他们才知道,原来火不是那么可怕,是可以用来烧东西吃的。后来,他们又慢慢研究出人工取火的方法,比如钻木取火、敲击燧(suì)石取火等。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距今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就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原始人的岩画
爸爸瓜哥喜欢给家人讲故事,每个故事都是警告家人不要做危险的事情,每个故事,都会被他画在洞穴的墙壁上。
岩画究竟是不是原始人讲的故事呢?我们只能靠考证和推测了。从目前发现的岩画来看,画面以记号和动物形象居多,还有的是原始人狩猎的景象。这些岩画不但为我们展现了原始人的生活场景,而且也是绘画艺术的起源之一。
原始人的工具
遇到盖之前,咕噜家族还不会制造和利用工具,盖带给了他们很多新奇的想法和东西。
制造工具可是人类和动物的区别之一。最早的原始人,用石块打造工具来割肉、砍树、切草,这个时期就是旧石器时代;后来,随着人类的进化,制造技术也提高了,人们打造了石器之后,还要把它们磨制锋利,这个时期就是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和原始动物
跟咕噜家族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真是千奇百怪,长着羊头的大鸟,有长颈鹿斑纹的猛犸象,五彩斑斓的剑齿虎,陆生鲸鱼……
如果在彼此都能填饱肚子的情况下,相信原始人和原始动物也愿意和平相处。可惜,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这样的情况往往很少。当然,原始人会去挑选弱小的食草动物,比如肿骨鹿、野羊、野
马什么的作为食物,他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像剑齿虎那样的猛兽 。剑齿虎张着血盆大口,非常凶猛,如果不幸碰到它,原始人只好同它搏斗,但结果往往是凶多吉少。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疯狂原始人》,这个电影是高冰老师推荐的。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原始人家族在一个峡谷里面发生的事。
这个家族包括姥姥、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和姐姐。他们一开始一直都住在山洞里面,只有打猎的时候才从山洞里面出来,现代人类称他们为穴居人。山洞里面无论白天黑夜都是黑乎乎的,这种生活很无聊。直到有一天,他们熟睡的时候,姐姐睡不着跑到了山洞外面,她碰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最早期的现代人,他的名字叫盖。盖的能力很强很聪明,教会了这个原始人家族凡事要通过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不能只靠蛮力。他还给他们讲了很多故事、教会他们做鞋子、生火,还叫他们用哨子传递信息。原始人中的爸爸一开始对盖很粗暴,根本不相信盖。爸爸认为所有的新的事物都是不好的。直到爸爸和盖一起掉到焦油里面,他才明白了凡事都需要用“点子”来解决。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大家战胜困难团聚在了一起。
通过这部精彩的电影,我学到了武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通过智慧来解决。
瓜哥,个强壮有蛮力、心保护家人的父亲。从开头的洞穴生活,到后来的冒险历程,哪次不是他的身影保护着家人。虽然,爱的方式也许并不对,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个片段。
瓜哥紧紧搂住女儿,咸涩的泪水,从眼角蜿蜒直下。火山喷发,使得即将到达世外桃源的家人被阻隔。面对如此天灾横祸,瓜哥牺牲了自己。他将身边的家人个个抛去对面,独留自己,默然地留在这里。
岩层崩裂,灰尘蒙蒙,掩盖了切。
但是瓜哥并没有死。
他想出了平生第个点子:利用胶将小鸟黏在起,带自己飞去对面。
不仅仅是他个人。
他带上了变得温顺的老虎、儿子坦克的宠物小狗道格拉斯、两只老鼠......
在飞去对面的那刻,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只有家人,紧紧地拥抱在起。
关键词:疯狂原始人;梦工厂;分析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85-01
一、主题分析
家庭主题是一个渊远流长而又永不衰落的电影主题。而《疯狂的原始人》又是一个具有大部分家庭特色的家庭主题故事,也正是这个家庭主题所突出的真挚情感,成为了支撑该片的灵魂。该片讲述了在史前一场地震过后,山洞穴居人咕噜一家六口失去了洞穴家园,老爸瓜哥带领全家在史前世界寻找新家园的冒险故事,这也是梦工场第一部关于家庭题材的动画长片。
在这部影片中,从影片的第一幕开始,我们就通过主角独白的视角以及运用平面动画手法、仿岩壁画的这种视觉手法,从而了解到人物状态的同时也点出了原始穴居人生存环境的残酷与艰辛。到最后,全片通过一种近乎绚烂的视觉盛宴幽默而温情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追随太阳到达“明天”的不仅仅是梦想,而是哪怕世界已经几近要沦为绝望,依然能够带来欢乐和希望的正是内心深处的爱。
从影片的主题来看这是一个关于的美国式家庭建构的老故事,一行人在影片中展开了一场闹腾而又惊险的旅程(譬如《冰河世纪》),幽默搞笑的噱头也贯穿了影片始终,无异于典型的迪斯尼类型化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如果仅从以上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无异于梦工场用了一个新瓶来装旧酒。但是这瓶旧酒最后又是如何依然这么吸引着观众的呢?
首先我们从视听效果上来看,《疯狂原始人》依然保持了梦工厂较高的制作水准,当全家人到达夜晚在原始人们登上巨树的顶端,满天星辰和一道壮丽的银河的所呈现出来的那些绚丽色彩,以及穿过色彩斑斓的丛林里原创的那些植物形象和逼真的海陆环境以及各种夸张而又奇怪的小萌物身体呈现的高饱和度和渐变色等等,这些呈现都使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观影体验。其次,前后故事紧凑,叙事模块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人物立体鲜明,高潮段落的设置,到最后水到渠成般的融合,从而将整个动画要传达的家庭主题像水晶一样,在纯净静谧中发出万千光芒,投射心田,没有教化的痕迹却让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让人感受到深邃的父爱亲情的醇厚忍不住感动抹泪的同时又不忘动画整体的轻松风格。
二、人物形象分析:现实中的你我他
该片人物并不多,包括其中各种具有创造性的小萌物角色的存在,每个角色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其中主要角色是小伊和盖,老爸和其他一家子老小。
瓜哥/Grug——保守宽厚的老爸。他扛着让家人活下去的责任,强硬、宽厚、保守、勇敢,他有很多属于他个人的人生信条。
小伊/Eep——充满好奇心的叛逆少女,她不愿因苟活而被囚禁,渴望自由和阳光,拒绝那种只是没有死去而不叫活着的生活。人物外形也似乎与其性格遥相呼应,大饼脸,虎皮裙,一头炸呼呼的红头发,看起来Eep这个角色的性格其实在现实中也很容易找到人物原型,更甚的是能够各方与你产生共鸣——我们或许曾经都是小伊,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女孩最后迷恋上了摇滚小子,开始反叛和逃离父权的世界。这种形象造型的设计,更能在后面使得故事剧情高潮迭起,人物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效果。
盖/Guy——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也是新生事物的代表者。一个由于后天环境(没有家人)所造就成爱动脑筋的男孩,经常能够出乎意料地想出很多“鬼点子”来,也最终依靠这些“鬼点子”成功俘获了小伊的芳心并且带领着咕噜一家“乘着太阳去找明天”。作为本片中的男主角,片中的皮带猴作为他的服装道具和灵感的发起者,使人物角色性格特点上增色不少。
三、精彩场景分析
该片情节故事其实并不曲折复杂,但是在剧情的设置方面可谓是环环相扣,前呼后应,处处引人入胜,几乎没有多余的画面和剧情。
精彩场景(1)瓜哥的发明
父亲的愚笨和盖的聪明相对比,父亲做出的一些改变,即发明创新后所闹出的一些适得其反的笑话。比如当他被自己的丈母娘奚落“没头脑”后,非常不服气,竟花了一整夜想出了各种奇怪的发明,包括用木块制成遮光镜、用原料涂在脸上再用木板或石块用力拍在脸上的“自杀式拍照”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不免会使观众产生感慨之情。
精彩场景(2)瓜哥和与家人的绝壁告别
当地面被震裂坍塌时,咕噜一家被父亲用强大的臂膀送到对岸时,一个人在洞穴里点了火,然后在石壁上画出了全家,全家都被庇护在他的双臂里。真正灾难来临时,用自己的力量和双手保护着家人,而将自己留在了危险境地,他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家人。
精彩场景(3)奇幻世界
影片的3D动画视觉效果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当咕噜一家逃难误打误撞闯入到一个谷底,在这里看到了无数他们有生以来都没有见过的各种古怪生物: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长着獠牙的像老虎一样的猫,五颜六色的猕猴,成群结队会啃噬大型动物的红鸟等等这些都足以和《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生物场景相媲美。
四、文化分析:美国梦介入的思考
这是一部亲切可爱简约而不简单的动画电影,围绕着恐惧、改变、明天、希望等等这些很励志的正能量元素,梦工厂的这部电影将这些正能量元素简而言之也就是美国梦一如既往地融合到其中传播着美国文化。
美国梦是关于自由和创新的梦想。在这部影片中从小伊最先开始那句“我们现在这不叫活着,这只是没有死去”到盖说“乘着太阳去找明天”,父亲瓜哥最后说,“不要黑暗,不要躲藏,不要山洞,我们的目的是追随太阳”,从开始的“永远不要不害怕”转变为“永远不要害怕”———这体现了一种永恒的美国式本能,是美国梦的精髓所在。
在《疯狂的原始人》中这种对美国梦的执着,演化成了影片中个体对外界传授给他们的新鲜事物、新鲜认知,到每个个体有了自我发现、认知和内化外部世界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能力最后能够完善自我以升华到另一个巅峰境界。
以上几个片段当然只能是粗略的分析,对于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来说,以它所集结的一系列精华元素,还远远不止这些。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2001,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今天,我们来到了青龙电影院观看《疯狂原始人》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主角: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每晚听老爸叙述同一个故事,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大女儿是一个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满足一辈子留在这个小山洞里,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他们还遇到了游牧部落族人盖。他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帮助咕噜一家躲过了重重困难,途中他还发明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并让他们知道了原来生活需要“用脑子”,走路需要“鞋子”等等。让他们有了寻找“明天”、寻找“太阳”的理想。他们坚定理想,努力去实现,永不放弃。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向咕噜一家人学习,应该有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理想,然后努力去实现。我相信,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部电影。
今天在中关村金逸影城观看疯狂原始人2,还发了眼镜和可爱的贴纸~第一部有点久远只记得一个大概了,不过直接看2的话也不会有影响。这部果然像名字“世界变了”一样,在讲不同世界的碰撞,穴居人与文明人的世界,围墙内与围墙外的世界,男主追求的“明天”与真实的内心世界等等,在碰撞中由排斥到接受,最后迎来其乐融融的大团圆。女子军团大战的场景真是让人热血沸腾,果然帅起来就没男人什么事了,另外感觉两个女孩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快乐。影片中的画面也太美了,满眼绚丽多彩的风景,在LUXE屏幕上更加鲜亮,帧帧都能当壁纸。还有海豹鸡、狼蛛、那个用来当船的大家伙、毛茸茸的大猫座驾等等,都可爱得想让人去揉一把。配音方面石头姐略带沙哑的嗓音太有特色了,很喜欢她的声音。总之是一部非常欢乐的减压影片,忙碌了一周来影院度过这两小时,整个身心都放松了。
在这部动画电影里,让我感动的不是那追逐光明的小伊,也不是那聪明的男孩盖,而是那有些憨傻,固执,害怕改变而又充满责任心呵护欲望的父亲——呆瓜。
呆瓜的出现,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父亲,他有健硕的体格,凭着自己的努力护卫着自己的家,让他感到有一丝担心的是他那一心追着阳光不愿待在洞里的大女儿。
随着男孩盖的出现,小伊最终还是离开了家。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小伊他们一家不得不在盖的建议下去寻找光明。但呆瓜一直都在反对改变,他不让家人触及新鲜事物,害怕他们受到伤害,就想过着穴居的生活,他害怕改变,改变意味着面对未知,新鲜事物带有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呆瓜也有小孩子的一面,在寻找光明的途中,自己呆头呆脑,而盖已经会使用火,还会穿鞋子防止刺脚。家人开始接受这个聪明的男孩了。以前呆瓜爱在石壁上一边画一边讲故事,家人崇敬,能够带给他一家之主的自豪感。当呆瓜的故事没有盖的好听是,看到了呆瓜孩子气的一面,他也会有赌气的时候。在最后快要看到光明的时候,呆瓜他们一行人被悬崖隔断,后面的山还在不断地塌陷,在危急时刻,呆瓜把家人都扔过了悬崖,留下了自己。在一系列的困难下,呆瓜学会了改变,学会了动脑,学会了尝试。最终用自己的聪明和家人团聚,并且还捎上一群逃难的小动物,把之前追赶他们的大猫也带上了,这正是呆瓜善良之处。
作为一个父亲,呆瓜一直都想要好好保护他的家人,甚至有点极端,希望他的孩子能永远生活在的呵护下,不允许他们冒险。父爱如山,谁都难以否认。然而作为子女不可能一直依靠父母,他们也要学着自己成长,面对生活的挑战,孩子大了他们的世界也已经不只有父母兄弟姐妹,新鲜的事物,新鲜的人,都可能对他们有吸引力。这是他们多了好奇心的结果,好奇心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没有好奇心的人对周围的事物不会上心,更别谈能够有所收获了。在追寻的路上,没了父亲的帮助呵护,可能会跌得很惨,却也教会了他们承受生活给予他们的压力,并要不断地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收获。
呆瓜,让我感动,因为我也有像呆瓜的一样的父亲,他的爱是那么无私,伴我一路,见证了我的成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或许我无法完完全全报答父亲,只有衷心祝福父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也会努力,做一个好女儿。
一开始超级爆笑,小E和爸爸家人为了食物,和鸵鸟,鼬鼠,老虎大战,外婆还来插一脚,加上胆小的坦克弟弟,到处咬人的小珊妹妹,善解人意的妈妈,简直是美式足球开场——很欢乐,爆笑连连。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很感触,觉得现在的生活好幸福,这种幸福,是用很多先人的死亡来衬托的。小E家没有邻居,以前的邻居,要么被野兽吃了,要么感冒死了,要么病死。因为瓜爸爸的勇敢和坚强,一家人得以幸存。所以爸爸有句名言:任何新事物都是不好的,要遵守规矩,为了生存下去,要时时有危机感。
继承了瓜爸爸特质的小E勇敢坚强,一直想去狩猎,但爸爸认为家庭是男人的责任,一个人承担下来了。因为年轻,因为对光明(或者说阳光下可以外出尝试新事物)的渴望,小E一直想出去,但屡屡被打压。因为一天晚上被火的光明吸引,认识了盖。聪明的盖是个孤儿,家人早亡,所以靠自己和一只宠物活了下来,他学会了用大脑思考,来应付生存中的种种难题。所以,在天崩地裂中,盖成了小E家的救命恩人,也启发了爸爸改变旧思想,最终一群人找到了适合生存的新地方。
看到这里,思绪联翩。想到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没有鞋子,没有衣服,没有食物,没有火,从一个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历经千辛万苦,迁徙到另一个地方,需要经历多少的心惊胆战,多少与环境的斗争,多少的磨难!或饿死,或病死,或被野兽吃了。从最初的人均寿命10几年,20几年,30几年,到如今的70-80年。人类就这么一代一代地繁衍,我们现在能安然无恙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还能再活个几十年,是多么地幸运!
再来就是对男性思维的理解。在两性关系里,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是听觉动物,这是因为人类适应环境所遗传的本能。原始社会,男人靠视觉看到远处的猎物,女人在采摘果蔬中闲聊。很多女性鄙视男人是下半身动物,在这部电影中,因看到男性为了维护家庭生存的不易,反而更能理解。
最后的感受是对人类智慧(或者说大脑)的尊敬。因为人类的思考,所以有了人类的文明,所以人类能繁衍和壮大,去驯服那些比人类更勇猛的动物,去开拓地球以外的世界。
过去的几个月,很排斥思维,因为过去的20几年,一直用大脑(思维)来生活,种种情绪、欲望纠结,困扰不少。现在对人类的智慧有了新的认知,开始用另一种眼光,转变为对人类智慧的尊重。正因为人类学会运用大脑,发明了工具,开垦农田,千年的文明累积,才有今天安逸的生活。所以,学会该利用大脑的时候利用大脑,该利用身体本能的时候用好本能,是work and life balance的一种必备技能。
【《疯狂原始人》影评】推荐阅读:
《疯狂原始人》读后感03-05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作文12-27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500字06-13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1000字03-20
疯狂原始人三年级学生观后感11-27
李阳疯狂英语—疯狂400句01-22
原始性12-02
采访原始记录03-17
现场检查原始记录07-19
原始记录数据处理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