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贾彦茹
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水利的地位作用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中央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这些重要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阐明了做好水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内涵不断丰富、功能逐步拓展、领域更加广泛,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交织,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首先,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面对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趋势,防汛抗洪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务必夯实打牢防洪保安的大堤。
其次,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把水利的文章做好,经济建设就难以为继;不把节水的文章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重要依托。讲发展、搞建设,务必水利先行,量水而动。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决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水利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基础和关键。
王建军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简称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个人学习心得如下。
一 文件主题锁定农业科技
中央决定今年继续发布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全面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从形势变化看,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
从发展需要看,要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同时,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指向、集中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
二 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突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在文件框架上,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化“三大支撑”。在第一部分强调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农业生产之后,二三四部分集中讲农业科技支撑,第五部分讲基础设施支撑,第六部分讲市场流通支撑。
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文件明确提出“三大指向”。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陈锡文认为,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在“三农”投入上,文件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在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上,文件集中推出“三条政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在新型农民培养上,文件主要采取“三大举措”,即进一步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对到农村基层工作并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并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总的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三 农业科技进步要解决体制和投入两大问题
从体制角度来看,要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当然体制不光是在科
研方面,推广方面也有很多体制问题。投入方面,我国研发资金投入占GDP的比重本身就比较低,而农业的比重更低,所以这次文件着眼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但是增加了投入,还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了体制和投入问题之后,农业技术的成果是要体现在地里面的,是要靠一家一户的农民去运用的,因此还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中央一号文件鲜明地提出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明确了今后的工作导向和政策指向,强调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导。同时,要完善体制机制,为科技进步提供配套措施。
四 全力打通农技推广网络
中央一号文件尤其突出了农业技术推广。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线断、人散”的问题前些年确实非常突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基层的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出要求之后,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过改革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能力,让基层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平均水平相衔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今年将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场),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工作经费的问题。
一号文件全文约1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强调,年的农业农村
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县奖励补助资金,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彭煌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春节前夕,中心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第八个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成长的决意,充分彰显水利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充分注解中心对水利工作的高度正视,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旗子暗记,预示我国水利改革成长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年平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六分之一的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达标率仅42%。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全社会科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计、经济成长、社会提高,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带动亿万人平易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凸起重点优先解决平易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首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举措措施赓续完美,水资源节约和珍爱慢慢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能资源开发行使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成长和人平易近安居乐业作出了凸起贡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要从水量、用水效率和水质三个方面,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确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新形势下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这为我们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战略重点和基本思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水利事业的各个领域。
总结治水兴水伟大实践,把握新形势下水利建设规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5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人水和谐,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这些原则是多年水利工作实践的结晶,是全党全社会治水兴水的思想基础,必须在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实践中把握好、坚持好。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4个涉农一号文件。文件明确要求,2012年,各级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推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农村民生继续改善。
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背景
从形势变化看,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避免农业出现闪失,避免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从发展需要看,要长期稳定地保障我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已没有多少余地,必须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效益在降低,而且破坏环境,也难以为继。同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1同时,中央发出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明确政策指向、集中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信号,成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的集中体现和鲜明标志,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抓手。
二、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一)“三个绝不能”——“三农”工作要求
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
(二)“三是三性”——农业科技定性定位
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臵,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三)“三强三保”——“三农”工作总体思路
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
(四)“三大指向”——“三农”工作政策指向
在“三农”政策体系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过去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五)“三个支撑”——“三农”工作主要支撑
农业科技支撑,重点是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支撑,包括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市场流通支撑,着力强调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六)“三个持续加大”——“三农”投入要求
在“三农”投入上,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文件明确“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七)“三条政策”——农技推广服务政策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上,明确三条,即“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对扎根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要切实提高待遇水平,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八)“三个加快”——农业科技发展重点
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最重要的是“三个加快”:一是加快农业科
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着力解决制高点的问题。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包括现代农民培训,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三、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一点感想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并把它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种地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是农业产出效益不高,根源在于农业推广人员数量较少,体系不健全,农民很难接触到新型实用科技,或者不敢率先使用,导致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传统的农技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弱化和退化,服务乏力,举步维艰,不少基层的农技推广体系已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的边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已迫在眉睫。大学生村官应成为农业科技转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兴力量,大学生村官贴近老百姓,群众比较信任,了解农村基层实际,拥有科技推广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做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充分发挥他们在带领农民创业和基层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培养和造就大批农村创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农业的发展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争强农产品保障能力,是国家的一项战略部署,大学
生村官作为国家选聘到村任职基层服务人员,应在农村这个大舞台,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以这种形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出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创新的科学判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系统全面地规划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指明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政策体系;既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肯定了农业科技重要性,又昭示全社会,确保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
展,依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制定如下贯彻落实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做好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工商系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要求,把努力做到“四个统一”作为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持久动力,把牢牢把握“四个只有”作为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内容,把保护农民利益作为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举措。树立“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监管维权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努力完成“扩大xx市场主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监管维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两大任务,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在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中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扶持xx市场主体,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创新,努力推进农xx市场体系建设,切实促进农产品流通,进一步加强xx市场监管,继续为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
“红盾护农”是工商机关的品牌,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以实施《农业生产xx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为重点,积极推广实施xx市场监管软件系统,切实提高防范xx市场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事后查处向行政指导、预警防范和长效机制转变,建立xx市场监管预警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和完善xx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要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xx市场、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继续认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强化xx市场开办者、农资经营者是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全面推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创新监管体制,强化日常监管,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xx市场良好秩序。
(二)切实维护农村xx市场秩序,认真开展农村xx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加强农村xx市场监管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要结合农村xx市场特点,突出农村消费者日常生活食品消费的必需品种,加大对农村城镇、集镇、乡村举办的食品交易会、庙会等经营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农村食品经营秩序。要加强对农村和乡镇各类食品xx市场、集市贸易和食杂店的监管和整治力度,规范连锁配送和送货下乡经营食品行为,依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村xx市场消费安全。加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进程,充分发挥示范店的示范引导作用,切实维护农村xx市场秩序。
(三)实施商标富农战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要继续实施商标富农战略,今年的重点是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知识产权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地缘优势,变特色产品为致富产品。要积极引导地理标志申请注册,简化、完善地理标志审查程序,通过地理标志申请注册“绿色通道”缩短审查周期,力争2010年地理标志注册和初步审定总量突破千件,农产品商标注册总量超过90万件。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和农产品优势企业。积极开展针对涉农企业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培训,支持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特别是通过商标国际注册,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对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特别是驰名的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地理标志和农产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
(四)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立足于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状,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在农村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做出的一项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决
策。学习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涉农部门责任重大,使命艰巨。要贯彻落实好一号文件精神,首先要学习领会好。下面,围绕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用新农村建设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必须做到四个深刻理解
(一)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提出的任务很多,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的举措很多,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充分体现和更好地落实中央的战略意图,近年来中央连续发布了3个一号文件。2004年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2005年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关键,推出了一系列支农政策;2006年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根本,推出了支持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政策。比较近年来3个一号文件,第一个主题是农民,第二个主题是农业,第三个主题是农村。从政策支持角度看,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是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全面系统。关于农村和农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若干阶段,与以往各种措施相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一是新在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两个趋向”的基本论断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解决“三农”问题新思路的实现途径。二是新在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包含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很全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和民主政治的健全,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包括精神方面。三是新在更综合的政策措施。以前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多是侧重于从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进行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从宏观层面、从战略高度、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和办法,从多方面着手,通过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四是新在不仅要靠农村和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要靠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解决“三农”问题,新在要在更大程度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点向农村倾斜。五是新在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对农村进行了前瞻性的科学定位。
(二)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点,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三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四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就是要建立邻里友好、村内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社会风尚;“村容整洁”,就是要搞好村容村貌治理和环境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民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5年又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从总体上讲,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透发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国家“三农”的投入总量要持续增加,比例要稳步提高。总量要求这几年一直在提,这次明确提出了提高比例的要求。这次也明确提出了“三个优先”,一是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都要优先支持农业和农村。2014中央一号文件惠农新政 亮点二:增加农业补贴力度,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4中央一号文件在关于增加农业补贴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旨在通过农业补贴的增加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补贴成主要措施。农业补贴提升方面主要有三点:
一是扩大粮种补贴的品种,增加了马铃薯、青稞、花生。
二是扩大了农机补贴的领域,把牧业、林业抗旱节水方面的机械设备,也纳入了补贴的范围。
三是扩大了补贴政策的受益范围,以前主要是在农区对农民进行补贴,现在扩大到了
牧区、林区和垦区。
2014中央一号文件整体内容中多次提到农村金融,不可否认,农村金融在农业之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既强调要在总体上增加信贷的投放,同时也要求改进金融服务。
一是强调政策性金融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拓宽业务范围,进行中长期信贷投放。
二是要加快培育各种新型的农村小、微型的金融组织的发展。
三是要要求确保三年内消除金融服务的空白乡镇。这有一个背景,目前全国有2945个乡镇(占整个乡镇的8.6%)现在还没有任何金融机构,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文件要求,今后三年内要消除这样的空白。
四农村土地经营权可以进行抵押,这是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中所提到又一创新。2014中央一号文件惠农新政 亮点四:推进现代农业,农村水利、农业科技创新成热门
2014年的一号文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特别明确了两个发展重点,一个重点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放在水利上。第二个重点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放在种业发
展上。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中重点提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内容。
一是要实施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因为“家电下乡”之后,农民的用电总量明显增加,用电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现在的农村电网已经明显不适应农民的需求。
二是税费改革之后,“两工”取消了,“一事一议”需要一些政策支持。今后,财政要对“一事一议”给予奖补,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加快推进农田小型水利、农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因为农民危房较多,市场也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的下乡。刚才陈主任讲到,基础不光是农业,也不光是生产,也不光是经济,也包括农村的基层组织等等。在完善符合国情的党领导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方面,这次也有很多要求
和亮点。在怎么处理好党支部、村委会的关系上,提出推广“四议两公开”的经验和做法。文件还强调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给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农民群众,等等。【小结】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年1月,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8年“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28点措施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其中包括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年的“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
文件指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22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09-11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及解读10-27
历年中央1号文件09-21
县关于落实中央纪委21号文件开展情况汇报09-18
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情况汇报11-03
中央电大学习心得体会07-05
参加中央党校学习体会06-16
学习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学习心得12-11
党员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感想10-05
四个文件学习心得体会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