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精选4篇)
甲方: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如下协议:
1、乙方同意与甲方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按规定乙方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自谋职业。
3、按规定乙方由社区管理机构发放基本生活费,并代缴社会保险费,待其达到提前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手续。
4、本协议书一式四份,郑煤集团公司、用人单位、职工本人、职工档案各一份,涂改或未经授权代签无效。
5、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甲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 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时,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等, 下同) 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布了三部文件进行规范。一是国家税务总局于1999年9月5日发布的《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规定将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除以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 (超过12年的, 以12年计) 后, 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5月8日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对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予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内, 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三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1年9月1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将国税发《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的对国有企业职工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个人”。综合该三个文件,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步骤可概括为“三次计算、两次确认”。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 假设“一次性补偿收入-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3=A”, 计算并确认A是否大于0;
如果A≤0, 则该一次性补偿收入不用缴税;如A>0, 则进行第二步的计算和确认;
第二步, 假设“A÷工龄-费用扣除额=B”, 计算并确认B是否大于0 (“工龄”是指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 超过12年的, 统一按12年计;“费用扣除额”为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3 500元) ;
如果B≤0, 则该一次性补偿收入不用缴税;如B>0, 则继续下述步骤;
第三步, 以B作为月工资、薪金所得, 查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确定B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第四步,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B×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龄
案例1:20X4年5月30日, 某甲公司经济效益不景气, 与员工李先生达成协议, 向其支付一次性补偿金200 000元后,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李先生在该公司的工龄为8年, 该地上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48 000元。则李先生5月份应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为:
1、计算A值, 确认是否大于0
A=200 000-48 000×3=56 000, 所以A>0
2、计算B值, 确认是否大于0
B=56 000÷8-3 500=3 500, 所以B>0
3、确定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经查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 应税所得3 500元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4、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 (3 500×10%-105) ×8=1 960 (元)
因此, 李先生5月份应就该项经济补偿金缴纳个人所得税1 960元。
在本案例中,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但甲公司向李先生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为140 000元。此时因其低于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48 000的3倍, 即144 000元, 因此李先生不用就该一次性补偿金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但甲公司向李先生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为160 000元。此时, 虽然其超过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48 000的3倍, 但其差额除以8年工龄后, 商数2 000小于费用扣除额3 500元, 因此李先生也不用就该一次性补偿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 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这样规定, 是为了避免对已经征收了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再次征税而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
必须强调的是, 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不包括其取得的正常工作期间未结算的工资、薪金, 以及因企业依法宣告破产而按国家统一规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前者应按“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后者则应按规定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终止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劳动合同的终止, 是指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 双方不再履行其权利义务。《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劳动合同终止。
区别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提前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更强调“自然失效”。但就是这个区别, 导致了个人因终止劳动合同与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也大相径庭。
现行税法未对个人因终止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是否以及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进行明确。但在2012年4月11日,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回答是: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其收入在当地 (设区的市) 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 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 由此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金, 由于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终结, 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不符合上述文件精神, 为此, 实际上不应界定为补偿金, 对这部分收入应按照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工资、薪金所得”的范围解释, 结合税务总局咨询答疑, 据此, 个人因终止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应与当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后, 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案例2:20X4年6月, 王先生的劳动合同到期, 其所在的公司根据经营情况, 决定不再与王先生续签劳动合同。根据王先生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其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 公司向王先生支付一次性补偿金160 000元, 另结算当月工资20 000元, 并代扣王先生个人应负担的三险一金1 800元。则王先生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将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与当月取得的工资薪金进行合并, 减去费用扣除额后, 以其结果为当月应税所得, 查阅“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即:
(160 000+20 000) - (3 500+1 800) =174 700 (元) , 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分别为45%、13 505;
2、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额。
应交税额=174 700×45%-13 505=65 110 (元)
即王先生在劳动合同终止当月, 因取得一次性补偿金及工资薪金, 共需缴纳个人所得税65 110元。
鉴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以及企业破产而中断就业的, 其均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性收入;同时, 国家对于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及因企业破产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均给予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 本着公平、合理及以人为本的原则, 笔者认为, 现行税法应明确个人因劳动合同终止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也应适用财税[2001]157号文规定的的税收优惠政策及计算方法, 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3.
【关键词】养老保险;缴费;协议解除合同;养老金
1.基本情况
一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男,出生日期1951年12月29日,参加工作时间1970年12月1日,养老保险开始缴费时间1996年1月1日,退休时间2011年12月1日(满60岁),退休类别为正常退休。2001年9月与单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以后的缴费根据山东省公布的上年度的省直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基数缴费。
2.计算所需要的公式
累计缴费年限=总月数/12
视同缴费年限=从参加工作到1995年12月31日前的总月数/12
缴费指数=当年缴费基数/当年养老保险省直管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平均指数=历年指数之和/年数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平均指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
3.分三种情况缴费情况核算养老金
根据山东省的有关政策,不再按零指数计算。
第一种情况: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一直不缴费,个人账户总额:11299.25
缴费年限:373/12=31.08,视同缴费年限:301/12=25.08
经计算,基础养老金:987.09元,个人账户养老金:81.29元,过渡性养老金:876.92元,基本养老金(上述三者之和):1945.3元。
第二种情况: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一直以60%缴费,个人账户总额:33086.84
缴费年限:493/12=41.08,视同缴费年限:301/12=25.08
从2002年至2011年个人缴费总额:46368元
经计算,基础养老金:1366.6,个人账户养老金:238.0元,过渡性养老金:975.2元,基本养老金(上述三者之和):2579.8元。
第三种情况: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一直以100%缴费,个人账户总额:44467.03元。
缴费年限:493/12=41.08,视同缴费年限:301/12=25.08
从2002年至2011年个人缴费总额:77078.4元
经计算,基础养老金:1526.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19.9元,过渡性养老金:1229.4元,基本养老金(上述三者之和):3076.1元。
4.对养老保险缴费与核算的养老金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协解后未交费,核算养老金1945.3元
第二种情况:协解后按60%缴费,从2002年到退休个人共缴纳46368元,核算养老金2579.8元,与第一种情况月养老金多出634.5元,只需6年1个月就可将多缴纳的保险费拿回。
第三种情况:协解后按100%缴费,从2002年到退休个人共缴纳77078.4元,核算养老金3076.1元,与第一种情况月养老金多出1130.8元,只需5年8个月就可将多缴纳的保险费拿回;与第二种情况月养老金多出496.3元,只需5年2个月就可将多缴纳的保险费拿回。
兹证明_________自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月____日期间为我司_______一职,现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已办理离职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特此证明。
公司:
_____年____月____日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证明
兹有本单位职工______,性别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原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现双方友好协商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公司研究决定同意从____年____月____日期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特此声明。
公司:
_____年____月____日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甲方: 法定代表人: 经营地址: 乙方: 性别: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现就以下问题达成如下协议,供甲、乙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乙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与甲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期限为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现经双方友好协商,双方同意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并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终止该劳动合同,双方之前的劳动关系终止。
二、《劳动合同书》终止后,乙方应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将一切业务工作交接手续,包括乙方掌握和使用的公司一切文件、资料、信息、数据、图表、工作记录,包括电子文档及有关物品等向甲方移交清楚;同时,报销公司账目、结清欠款;交接经手过的工作事项。
三、具体程序:乙方已经受理的业务尚未完成的内容应当交接给甲方工作人员。乙方整理好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编制移交清单,列明移交的资料和物品等内容,甲乙双方签字确认。
四、签订本合同后,甲乙双方不因劳动关系的解除或终止引起任何讼争。除本协议书约定外,甲、乙双方基于劳动关系所产生的其它一切权利义务均已了结,不存在任何争议。
五、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名(盖章)后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乙方: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推荐阅读: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专题09-10
解除、终止劳务合同协议书06-14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07-09
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区别01-16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07-20
终止合同协议合同12-22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09-08
项目合同终止协议01-01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协议10-04
终止合同协议书范本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