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精选12篇)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篇1

一、课程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适用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

本课程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四大功能为主线而展开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管理学》。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6周,总课时数30学时。本课程总学分数:2 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环境 人力资源获取前的准备 人力资源获取过程的甄选 人力资源获取后的录用

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与考核 人力资源的薪酬与激励 构造优秀的团队 员工培训与发展

合计

授课学时2 2 6 4 2 4 2 2 2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能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四大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及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并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讨论及角色模拟训练等环节,使学生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论文。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本章介绍人力资源的定义和内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概念及其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硬功能和软功能;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演进、职能以及组织结构。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硬功能和软功能;人力资源软管理的黄金法则。

难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本章介绍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模式;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特殊模式;知识经济产生的虚拟企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再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三叶草组织各子系统的特征;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再定位。

难点是: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环境

本章介绍人力资源的相关法律知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人力资源的相关法律知识;中国加入WTO后应如何应对人力资源法律方面的挑战。

难点是:中国加入WTO后应如何应对人力资源法律方面的挑战。

第四章人力资源获取前的准备

本章介绍岗位分析的含义与意义;岗位分析资料收集的方法;岗位说明与岗位规范的内容;岗位评价的含义及其假设;岗位评价的基本方法;人力资源规划内容、程序;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和供给预测的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流程以及优缺点。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岗位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岗位评价的作用和方法;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预测;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

难点是: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预测。

第五章人力资源获取过程的甄选

本章介绍能岗匹配原则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甄选测试的步骤、方法以及可靠性分析;熟悉面试的特点;面试的种类;面试考官以及其必须规避的错误;面试前的资料准备;面试问题的制作。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能岗匹配原则在招聘中的应用;人员甄选的过程和步骤;甄选测试的方法及可靠性分析;面试的种类及应规避的错误;结构性面试的制作和随机性面试题的提问技巧。

难点是:甄选测试常用的方法。

第六章人力资源获取后的录用

本章介绍录用决策的要素以及程序;录用决策中的特殊问题;新员工上岗培训的意义和

内容。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录用决策的过程及纠偏措施;新员工的录用面谈;新员工的引导上岗。

难点是:录用决策的失误与纠偏。

第七章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与考核

本章介绍绩效评估、素质评估、考核的概念及其关系;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掌握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估;关联矩阵法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的设计;平衡计分法及其优缺点。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绩效评估、素质评估。考核的概念及关系;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评估;关联矩阵法指标体系与权重体系的设计。

难点是: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与激励

本章介绍薪酬体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构建薪酬体系的原则;薪酬体系规划的内容、意义及步骤;薪酬体系管理的过程。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薪酬体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薪酬体系的规划与管理过程;管理人员薪酬体系设计;高级雇员的薪酬激励。

难点是:薪酬体系的设计。

第九章构造优秀的团队

本章介绍团队的基本概念;优秀团队的特征;团队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团队文化的管理模式;团队文化的塑造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团队文化;团队建设中的“球论”;沟通的基本内容;沟通的类型与模式;团队沟通的方式;倾听的重要性;倾听的技巧;倾听障碍的克服。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优秀团队的特征;团队文化的功能与管理模式;“球论”与团队建设;沟通的方式与倾听的技巧。

难点是:“球论”与团队建设。

第十章员工培训与发展

本章介绍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概念,人力资本开发与培训的作用及原则,员工开发培训系统模型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概念、员工培训和发展的作用、企业员工培训系统模型、员工职业发展的管理、职业生涯的设计。

难点是:员工开发培训系统模型、职业生涯的设计与管理。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1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1人力资源的定义和内容

1.2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其演进

第2章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2.1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与员工

2.2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环境

3.1美国公平就业机会法律

3.2中美人力资源法律体系比较

3.3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对策

第4章人力资源获取前的准备

4.1岗位分析

4.2岗位评价

4.3人力资源规划

4.4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

第5章人力资源获取过程的甄选

5.1招聘的理论准备——能岗匹配原则

5.2人力资源获取的甄选测试

5.3诊断性面试

第6章人力资源获取后的录用

6.1录用决策

6.2录用决策中的特殊问题

6.3新员工的上岗培训

第7章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估与考核

7.1绩效评估的基本问题

7.2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

7.3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估

7.4业绩评估的关联矩阵法

7.5平衡计分卡

第8章人力资源的薪酬与激励

8.1薪酬管理概述

8.2薪酬体系的规划与管理

8.3薪酬体系的设计

8.4高级雇员的薪酬激励

第9章构造优秀的团队

9.1优秀团队的核心文化——以人为本

9.2建设优秀团队的思想基础——“球论”

9.3建设优秀团队的基本方法——沟通

第10章员工培训与发展

10.1培训与开发管理理论

10.2员工培训系统模型

10.3职业生涯的设计与管理

五、课程教材

教科书:

廖泉文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参考书:

[1] 金延平,《人力资源管理》,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胡君晨、郑绍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1999.1

[3] 张岩松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 董临萍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本土案例解析》,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1

六、其他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篇2

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管理系统和资源系统, 本文拟要讨论的是资源系统建设问题。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界定, 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各类网络媒体素材、网络题库、试卷、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在压缩课时的大背景下,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无疑对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信息化社会, 网络已经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 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习惯网络生活。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资源整合功能, 构建教学资源库, 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 而且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首先,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与“学”的不足使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都是固定的, 师生知识、情感与人格的互动只能在课堂完成,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 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进度的控制以及教学手段的采用、对学生的评价等都由教师来实现, 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 被动接受教师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不可否认, 这种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 传统教学模式目标明确、组织严密, 有助于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 为培养学生某项技能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 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囿于课堂的局限, 学科知识点是由教师进行过选择的, 不利于知识的全面传授。其次, 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却忘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缩短学时的大背景下, 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 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 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也在悄然变化。传统教学中学生囿于知识、经验的不足, 信息全部由教师提供, 但信息化时代, 教师的信息化优势不再凸显, 学生有多种途径和教师一样去获取知识, 完成“自我学习”, 自我解疑。教师的角色发生转换, 因此教师功能也由此发生变化:首先, 教师自己要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终生学习的时代, 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观念, 尤其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老师, 更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一定不能成为一个“知识传送器”, 一定要对专业要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传道、授业、解惑, 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知道分子”。在获取足够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梳理信息, 去粗取精, 筛选有效信息, 过滤无效信息, 同时, 教师的功能也在于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告诉学生如何更有效获取信息, 收集所需信息, 更好地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再次,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也是通识教育课程性质所决定的。通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改变了以往“概念+通史”的教学模式, 以“小班授课+原著细读”为主, 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大量原著可以满足教学需要。西方的通识教育明确规定不能以“概论”代替原著来开设课程, 以芝加哥大学为例。芝加哥大学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课程都明确规定不能是“概论”课, 而必须精心挑选经典或重要文献作为阅读材料。比如, “西方文明史”课并不是用一本四方文明史教材, 而是主要阅读历代西方经典选读教材 (芝加哥大学九卷本的《西方文明史原著选读》至今仍被各校选用) 。哲学课更没有概论, 课程内容主要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和康德等的著作。比如, 讲先秦哲学思潮, 不再是观光式介绍先秦哲学思潮史, 仅告诉学生各家代表人物代表思想, 而是踏踏实实地带着学生读一个学期的《孔子》《孟子》或《庄子》, 通过原著细读, 挖掘学生的阅读体会, 不再将思想体会设定为一个一个的记忆点去要求学生强行记忆。深度阅读和讨论经典原著, 而不是选读或概论性的介绍, 对学生素质的考察重点就不再是知识点的识记, 而能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水平, 了解民族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这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必要。而以文化自觉为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公选课的开设目标就不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类似“小点心”之类专业课之外调剂身心、愉悦为主的选修课程, 而成为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内容。

从上世纪末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开始应用以来, 现在网络教学作为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已经在各大高校广泛应用, 但是纵观网络教学的长足进步, 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明显不足:

第一, 海量资源, 少量使用。建设资源库对教学的辅助毋庸置疑, 但现阶段大多数教学资源库大都存在信息量大、杂、乱, 导致使用反而较少的问题。教学资源库动辄几十个G, 甚至上百个G, 但是这些海量资料不仅学生没有充分使用, 教师能通读的都很少。海量信息恰恰暴露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弱点:没有走在学生前面, 提取有效信息。同时由于网络课程的课时计算问题, 多数资源库使用率都不高, 资源的使用主要针对有主动学习意愿的同学,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如果不涉及考试内容, 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查找资源库的教学资源。

第二, 一旦建立, 极少更新。这是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 很多教师在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之初尽心尽力, 但是一旦建立, 却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极少更新。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 由于缺少助教的有效分担, 很多老师课堂教学已经无暇兼顾, 更别说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了。而通识教育公选课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重, 不仅要求教师细读原著经典, 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这些都是很费心力的事情, 教师力所不逮, 就只能优先课堂教学, 无法兼顾资源库的更新。

教学资源跟不上时代, 学生更加不喜使用, 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排斥。

另外, 网络教学资源库还存在资源组织线索和分类方式单一的问题。基于校园局域网的资源库建设, 大多数都是按照“学科——章节——知识点”的分类方式来组织资源。这样的分类方式多将使用对象预设为教师, 方便教师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 更少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这也是导致教学资源库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通识教育公选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传授, 提高学生的基本修养, 唤醒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 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本民族特色, 深入理解、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开展网络教学,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对通识教育公选课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如何更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更高层次人才, 就要解决以上问题。

第一, 信息化时代, 要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 勇于学习, 通读教学资源, 多方面收集、整理教学资源, 然后帮助学生有效梳理, 并让资源库内容和教学密切联系, 促进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

第二, 教师应利用各种途径, 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一方面, 教师要跟上时代, 将最新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 尽量多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 也可以发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去搜索相关信息, 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带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第三, 尽可能实行助教制度, 让助教承担部分网络资源搜集建设任务。通识教育在具体教学方式上, 通常是小班教学, 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很多院校, 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不具备这样的师资, 因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台湾中原大学的做法是在课堂里选拔助教, 选拔学习优秀的本科生同学担任下一年度课堂的助教, 这样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通过助教制度, 可解决课堂的局限, 由助教管理网络课堂, 检查学生的细读成果, 同时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班讨论课。 (以清华大学为例, 其素质教育核心课程选课人数可以达到四五百, 但是基本上还会有研究生担任助教, 细化到每个自然班的人数, 由助教带领学生展开每周一次的小班谈论课) 。

第四, 要鼓励教师大力使用教学资源库, 就应该把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管理纳入课时工作量统计。这样才能真正从时间上保证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更新, 鼓励教师使用、更新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 从网络产生到现在,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仅大大拓展了教学空间, 而且改变了“认知型、灌输型、独奏型、封闭型、统一型”的传统教学模式, 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 有利于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通识教育要取得预定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大力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带领学生深入细读、研究本民族经典原著, 师生之间及时有效地沟通, 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 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从专才向通才转变,公选课正逐渐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见,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完善公选课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是目前各高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公选课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校开设公选课的初衷在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公选课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得不到与专业课同等的重视、课程结构设置不均衡、内容落后、优质课程稀缺、教学管理不成体系等。

(一)受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在时间安排上一般只能选择晚上或者周末,并且考核方式相对宽松,管理部门如果监督不严,教师和学生往往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对待公选课,这体现在:

从学生方面来说,“为凑学分而选”现象普遍,即打听到哪门课要求低、容易过就选哪门,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将选修公选课视为完成素质学分要求的捷径。从教师方面讲,在现行体制下,从事公选课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还不能与专业课同日而语,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由于公选课往往安排在非常规工作时间,不少高校校区地理位置分散,许多老教师不愿意在夜间奔波到郊区的校园里上课,因此工作量和工作经验都相对较少的青年教师群体成为任教公选课的主力。有许多老师甚至认为公选课要求不高、审查不严,是用来“挣工作量”的好办法,如此势必会导致课程质量的下降。

(二)管理松散难成体系

目前,高校公选课一般由学校教务部门全面管理、统筹协调,但由于公选课“教”与“学”的双方都来自不同的院系,如果教学管理的责任仅仅停留在学校宏观层面,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公选课的审批、监控、评价、考核等各个环节管理松散。

事实上,在公选课教学管理方面,本应作为二级管理单位的院系往往存在职能缺位的情况。例如在课程的开设审批环节,不少学校实行教师个人申请,经由院系初审后报送学校教务部门审批的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院系对此不够重视,对于公选课开设没有统筹规划,在教师提出开课申请后也没有启动制度化的调研审核程序,“初审”的责任很可能异化为简单的“走程序”。此时,由于对课程、教师情况缺乏了解,单凭学校层面的“审批”难以保证公选课的质量。不仅在课程开设审批环节,在课程设置规划、教学监督考核、教学评价管理等各个方面,如果没有形成明确和完善的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体系,将严重制约公选课教学的长足发展。

(三)优质课程供不应求

长期不受重视、教学管理松散、课程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导致优质公选课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出现。一些较受欢迎的课程往往在学生中快速形成良好的口碑,每每选修人数爆满,而还有部分课程则选修者寥寥,面临被停开的风险。

优质公选课的稀缺有其必然性,其一,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就人才培育的知识背景需求、学生的兴趣需求,根据本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将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前作统一的规划,导致公选课开设较为随意,缺乏延续性;其二,多数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科研方面就存在不少压力,加之公选课的受众群体专业背景不同,要获得公认的好评难度更大,因此任课教师主观上不愿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公选课上;其三,公选课教学效果的考评制度不完善,缺乏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淘汰机制,因此难以在全校范围内建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有相当数量、相对稳定的公选课教学队伍。

二、我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有益尝试

自从推行学分制改革以来,我校公选课的数量逐年增长,目前每学期开设的公选课达到180门之多,其中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美学艺术、经济管理、工程技术这五大类课程,基本能满足全校2万余名本科学生的选修需求。近年来,我校围绕创新性通识人才培养的目标,致力于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有益探索: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顾名思义,要求在公选课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公选课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要求公选课的设置、教学、考核等各方面都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1.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我校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覆盖面全,基本涵盖了学科内课程、跨学科课程以及欣赏类课程。五大类课程结构均衡,据笔者统计,大致为人文科学类占30%,自然科学类占22%,美学艺术类占23%,经济管理类占15%,工程技术类占10%。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公选课大餐力争做到菜式丰富、营养均衡,让学生有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

对一些拥有特色优质教学资源的学科,鼓励多开设公选课,使非本专业的学生也能享用到本校最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由于我校是以“为轻工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见长的特色型大学,学院、教师与行业的紧密联系,更有利于学生从形式自由、内容更新快的公选课课堂上获得最新最实用的知识。

2.重视学生选课的权利。“校方开课—学生选课”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鉴于此,我校充分尊重学生选课的权利,主要围绕下面几点进行改革:首先,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实施淘汰制,对于连续两年因落选而没有成功开设的课程予以停开。其次,尽量满足学生选修的需求,2009年之前校方规定公选课选修人数达到20人才开班,2009年开始这个人数下限已进一步降低为10人。此外,针对不少学生盲目选课的情况,学校规定学院辅导员定期为学生做选课指导。在教务处网站、各学院网站及选课网络平台上同时发布课程介绍、选课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在每个指定选课机房内也设有选课咨询处,由学院派专人负责回答学生选课过程中的疑问。

(二)明确学院管理责任,激励公选课教学

教师不重视公选课教学,很大程度上源于学院对此缺乏关注。近年来,我校将公选课的日常教学管理重心逐渐转移到学院层面,要求学院在公选课的开设把关、教学情况监督、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上力争做到与专业课同等程度的重视。在各学院建成以学院教学院长为首的课程建设委员会,负责对公选课的开设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设规划。对于教师提出的公选课开设申请,学院课程建设委员会起主要的把关审核作用。审核一般分三步走:评判课程选题的合理性和适宜性、考察申请教师的专业背景与任职资格、查阅相应的教学软件资源,并且组织听课试讲,经由学院审批合格后的公选课开课申请再送交学校教务处审核。

除了严格把关开课审核,我校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公选课的教学。从2008年开始,学校提高了公选课的工作量计算系数,使之高于一般专业选修课。对于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学校还根据选课人数适当地调整教学班的规模,尽量使优质的公选课能满足选课需求,同时也保证认真投入公选课教学的教师有机会得到更多教研经费支持;2009年以来,学校还规定公选课的开设必须由主讲、辅讲两名教师共同承担,这样既保证了课程开设的稳定延续性,又能起到师资力量上“以老带新”、扶持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作用。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加强对公选课教学的监控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对于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重视对公选课的定期教学检查。学校组织专家、督导等人员随机听课,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案情况、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氛围等,对于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提出改进建议。此外,要求任课教师严格课堂纪律,通过点名、作业、测验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出勤和日常学习情况,学生缺课次数超过三分之一则取消考试资格。在公选课考核方面,任课教师需制定考试标准,经学院审批后按照标准进行考核,杜绝公选课考核的随意化现象。

其次,不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在全校范围推广优秀课程。2010年初,学校成立教师卓越中心,该中心旨在建设教学服务平台,使教师在教学领域获得全面提升。教师卓越中心配合学校教务处组织对优秀公选课的观摩活动,或者拍摄课堂录像,以此激励先进并做推广和示范。

此外,将公选课纳入学生评教体系中来。我校充分利用教务管理的网络平台,对学校开设的每一门公选课程进行学生评教。同时根据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对于在学生中反响较好的课程,鼓励增设班级,加大硬件方面的扶持力度;对于较受欢迎的公选课教师,进行个人奖励,并在评优、职称晋升方面给与政策倾斜。

三、结语

公选课由于覆盖学科面较广,所涉及的教与学双方群体的知识背景较为复杂,因此对教学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根据本校实际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合理的教学管理方式,切实为提高学校公选课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J].复旦教育论坛,2008,(6).

[2]王玉琼.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师教育学研究,2005,(3).

[3]陈联,孙慧.国外公选课的设置及其的借鉴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9,(2).

作者简介:聂晨曦,女,江苏溧阳人,硕士研究生,江南大学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科员;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篇4

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加强公选课建设与管理

结合多年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与管理实践,结合学分制改革,通过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和落实教学质量工程,阐述公选课开设的`意义,指出公选课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革措施,规范和加强大学生科技人文素质培养,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

作 者:熊志勇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9“”(3)分类号:G642.471关键词:学分制 公选课:教学管理

第2学期公选课选课的通知 篇5

各教学单位: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所开设全校性公选修课教学任务已落实,现将在网上进行公开选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本次选课对象为2012级、2011级和2010级公选课学生未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学生选修课程原则上只选一门,在选课时注意该门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是否有限制,不能选修与本专业课程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能选修已修读通过的公选课。

2.选课活动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放选课,选课时间为3月4日8:00~3月7日下午13:30。学生可以自由选课、退补选。本阶段选课实行容量限制,选课按先选先得的方法进行。选课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选课人数情况,将对没达到授课人数的课程停开处理。

第二阶段为试听后退补选。试听安排在校历第3周,学生根据所选课程进行听课。试听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在网上进行退补选。试听退补选安排具体时间为在3月12日8:00时-3月15日12:00时。

3.注意事项:

(1)已获得学分未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请在2014年3月11日之前到行政楼207进行加选。加选课程需交重修费,标准为每个学分100元。逾期将不再受理。

(2)本学期已选公共艺术、特色班、核心引导课程的同学将不参与此次选课;

4.本次选课由各学院负责宣传、组织实施,请各学院切实做好选课的组织工作。

5.请各学院特别提醒2010级本科和2011级专科学生,认真核对公共选修课学分,抓紧选课,以免因公共选修课学分不够而导致不能正常毕业。

6.选课期间(8:00-16:30)教学4号楼和15 号楼机房将全部开放,届时请同学自行前往选课。

教务处

华科公选课指南 篇6

艺术 体育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声乐入门

不点名

唱歌

简单 无论唱歌好听与否 绝对能过

中外名乐欣赏

不点名

交论文

好过 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

点名

篮球裁判

点名

运动损伤

很少点

影视美学导论

点名

歌剧欣赏

点名

西洋歌剧

不点名

外国戏剧艺术欣赏 点名

DV制作

抽点

音乐与电影

有时点

民族器乐欣赏

点名

陶艺制作

点名

钢笔画

不点名

钢琴(初级)

芭蕾简史与赏析

点名

中国戏曲欣赏

每次都点

中国书法

不点名

考试(开卷)

开卷考试

闭卷考

交论文

交论文

交论文

考试

考试(很简单)

交论文

交论文

考试简单(手工制作)平时画的作品

交论文

考试

交论文

三次课堂作业

平常要抄笔记

边抄边过 还有科比视频看

绝对能过

老师不错 经常看电影

一般 每节课看歌剧

关灯上课 有情调

授课方式好

老师好 内容充实有益

内容比较有趣 下课早

感觉还行 还有艺术团的表演

普遍反映有趣

给的分比较高 不是很有趣

完全是理论课没有实践 感觉一般

不过有艺术团表演

感觉一般

去的人少

老师比较偏激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点名

交论文

还可以

足球

点名

交论文

不错

节奏世界

点名

唱一段

好过

中华传统养生

点名

交论文

内容丰富有益

PS:南利华老师的课普遍反映很好 总之音乐类的都比较好过,基本都是写论文

语言 文化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英汉互译

点名

闭卷考试

内容较难,有一次课堂作业 打分较低

英语修辞与鉴赏

点名

交作业

内容不错 只要去上课就能过

英国文化赏析

不点名

开卷考试

上课有时有小测试 考试易过

英诗赏析

抽点

背一首诗 课堂交作业

易过

英国文化简介

有时点

论文(现场考)

还不错 好过

英译中国文化

点名

考试

好过 不是很有趣

英文漫谈中国文化

经常点

闭卷考试

内容丰富

东边上课

欧洲文化概论

抽点

交论文

好过 内容有趣

人类文化学

不点名

开卷考试

考试比较难 分也打的低 比较有趣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原著

不点名

开卷考试

考试简单 老师很好 对个人启发大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 不点名

开卷考试

老师思想较偏激 关灯上课 内容有趣

要买老师的书才好拿高分(刘克明太挫了!)

现代化批判

不点名

闭卷考试

思想深刻

值得一听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不点名

开卷考试

平常作业较多 易过 不是很好听

佛教文化

不点名

交论文(当堂写)

一般

大学生文化之道(王智平)

经常点名

交论文

有课堂作业 讲的还不错 重复太多

内容抽象 慎选

俄罗斯民族与文化

不点名

交论文

俄罗斯电影赏析

影视美学赏析

近现代影视赏析

唐宋词赏析

孙子兵法

跨文化交际

古文观止全讲

日本文化赏析

语言与文化

美国女性文学

美国黑人文学

陶渊明赏析

论语

圣经阐述

哲学导论

历史 哲学类 抽点

点名

点名

抽点

不点名

抽点

抽点

抽点

抽点

点名

点名

点名

点名

不点名

交论文

交论文

闭卷考试

开卷考

交论文

开卷考

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

交论文

交论文

两次考试

开卷考试或当堂写论文

交论文

交论文

有趣

看电影

老师不错 看电影

还不错

还可以 考试好过

好过平时有作业 不推荐 还不错 有一两次作业 双语

易过 不过要买书

好玩 也好过

英语上课 有课堂作业 好过

好过

内容一般

好过

没意思 抄四十首陶渊明的诗就能过

一般

很不错

一般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一般不点

开卷考试

不是很有趣 好过 分高

近代中日关系史

偶尔点名

开卷考试

内容一般 给的分高

晚清历史人物

不点名

闭卷考试

比较无聊 好过

三国历史人物分析

偶尔点

考试

一般

建筑史概论

点名

世界文明史专题

偶尔点名

中国历史专题

不点名

逻辑与幽默

偶尔点名

中国历史地理

不点名

中国史纲

(夏增民)

不点名

中国科技史(刘克明)不点名

中国通史

不点名

先秦思想家

不点名

中华民国史

不点名

明清科技史

不点名

精神分析学

每次都点

毛泽东研究

不点名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史

不点名

共产党宣言导读

不点名

开卷考试

很有意思听的人很多 能过但分不高

开卷考试

有趣 一定能过

交论文

有趣 一定能过

交论文(2篇)

内容一般 好过 上课基本看电影

论文写的好

易打高分

考试

要有些地理常识 分给的高 比较有趣

考试

考试较难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不错的考试

考试较难(翻译文段)分给的低

看图片视频比较多

开卷考试

10道问答题 可上网查 不是很有意思 交论文

一般

交论文

被忽略的历史 内容一般

开卷考试

不好玩 考试难度中等

开卷考试

好过分不高 要买书或者打印课件

老师讲的还不错

闭卷考试

考试有些难 比较好听

开卷考试

好过 内容一般

开卷考试

好过 不是很有趣

社会心理学

点名

考试

好过 感觉一般

博弈论

不点名

交论文

老师不错

PS:刘克明和姚国华都是四大才子之一,不管是不是能吹,思想激进,总有值得听的一面,即使不选偶尔蹭去听下也会有收获的~~

Pss:刘克明的课 很搓很搓很搓

高校公选课教学效果探究 篇7

1、公选课是高校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

所谓通识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所应接受的非专业性、 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素质教育。 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全面发展的人才。 通识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但公选课的开设才是高校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 公选课是面对学校各个年级所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跨年级、跨专业的通识课程。

2、公选课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其教学质量

公选课虽然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它的课程设置不受课程体系的制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是依据学生的需求而变动,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此,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为公选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既可以依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现代的教学思想,在课程设置上,设置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课程,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适合公选课课程特点的教学新思路,不断探索公选课教学的新方法,发挥它的优势,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

3、公选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做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地方,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好方法。 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目的,工科学生具有人文方面的素质,文科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上,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公选课的特点,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接受素质课教育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公选课教学情况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学生对公选课的认知

通过采用访谈、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对公选课认知的调查。 调查结果是:学生们认为开设公选课还是非常必要的,有些课程是受欢迎的,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补充专业知识所没有的内容。 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重视公选课的学习,上课出勤情况较好,对教学方式无论是以教师主讲的方式,还是互动教学的方式都是认可的。 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 认清公选课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而被动学习,上课迟到、 无故旷课。

2、学生选课情况

学生选课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修得学分;二是培养兴趣和爱好;三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 可见,一部分学生明确公选课的学习目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来完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一部分学生,盲目选课,抱着混学分的态度, 选课不积极,让他人代选,如果自己想选择的课程人数已满,更是随意选择,只要考试容易通过就可以,对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长远的规划。

3、学生上课情况

首先, 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要依赖任课教师点名考勤。 因为学生的平时表现在期末成绩的构成中是占一定比例的。 其次,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感兴趣的课程会听一些,不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就会上网、聊天、听音乐、看与课上无关的书籍打发时间,影响了公选课的质量。 最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因教师的讲课方式而受影响。 教师讲课生动、风趣、幽默,学生学习就会有较高的积极性,照本宣科、呆板、枯燥,学生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教师教学情况

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到, 大部分公选课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要求较严,用心讲授课程内容,板书工整,重点突出。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师,课件生动有趣,课后作业题量适中。 但也有的教师不够认真,不重视公选课教学, 课上有时会讲授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 教学节奏不紧凑,作业批改不认真。 这些现象,已经影响了公选课的教学效果,违背了高校开设公选课的初衷。

三、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公选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选而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 表现在:一是上课迟到、逃课。 因为学生对公选课缺乏正确的认识,盲目选课。 选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二是隐性逃课。 对自己不感兴趣或教师讲课不生动的课程, 上课不认真听讲, 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学生这种选而不学的现象,其结果, 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降低了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对学风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失去了开设公选课的意义,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教师方面的因素

首先,开课教师不重视。 各高校尽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多少要求不同, 但必修课的教学工作量占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有教研和科研任务,教师的精力显得力不从心。 部分教师开设公选课只是为了拟补工作量的不足。 至于课堂纪律如何,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任课教师并不重视。 其次,教师开课的积极性不高,执教不严。 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关系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关系也不大,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 管理部门对公选课的监督和检查不到位,造成教师盲目开课,在备课方面不下功夫,多媒体课件简单,考试方式单一。 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3、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

管理部门对公选课不够重视。 表现在:第一,边缘化。 必修课课表安排的时间都是学生精力充沛和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而在安排公选课课表时,学生的上课时间则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第5大节,或是周六时间。 这样的安排会给学生造成学校不重视的感觉,公选课没有必修课重要,是专业课之外的延伸。 第二,开课审查制度不完善。 教师申请开设公选课,只要教师提出申请,无论资格如何、教学水平如何、师德怎样,学院和管理部门都会批准。 甚至是个别教师补充工作量不足的方式。 严重影响了公选课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对课程设置的优化。 第三,对公选课的监管力度不够。 管理部门虽然了解学生的出勤状况,除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考勤,并没有对缺勤和旷课的学生做出处罚;对不认真上课的教师也没有实行督查,使教师在课堂管理及教学效果上比较放松。 因此,无法谈及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高校公选课教学和管理效果的建议及对策

1、改变观念,重视公选课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管理部门,都应改变重视必修课,轻视公选课的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公选课的教学与必修课教学同等对待。 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重视公选课的学习,并充分认识到公选课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学生应加强公选课的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开阔专业知识以外的视野,拟补自身人文知识、科技知识的不足,为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把自己培养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科学设置公选课的课程,对申请开设的课程要严格审查,加强过程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公选课开设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公选课教学效果

( 1) 教师应精心组织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 。 因为公选课是面对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课程。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科基础,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增加内容的趣味性,结合课程的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讲解课程,使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掌握该学科的最新动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 2)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公选课学时较少,课上需要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较大。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采用已有的教学音像、教学视频资料,增加课程的信息量。 同时,利用校园网和学生交流、答疑,解决因学时少,信息量少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 3)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增加讨论课。 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堂知识融合到学生的素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 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 。 依据公选课的课程特点,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 如人文类课程,可以采用小论文的形式,素质类的课程可以采用操作性的考核方法, 科技类课程可采用实验操作的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只要能检验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都可以采纳。

3、完善课程管理

管理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公选课审查制度,对初次讲授公选课的新教师要有试讲的环节;把专家请进课堂,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开设公选课;在学生评教较好的公选课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为新教师树立典范;每学年对讲授公选课的教师进行一次测评,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予以奖励,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建立督查制度。 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 对上课不认真的教师要采取预警措施,对经常旷课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共同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五、结语

英美诗歌选读公选课教学改革刍议 篇8

英美诗歌公选课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公共课针对的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大学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综合文化素质。在这样的形势下,英语诗歌选读就成为重要的一环,同时基于高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设英美诗歌选读公选课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一、英美诗歌赏析公选课教学误区

英美诗歌赏析作为公选课面向的授课群体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是英语专业学生,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实现其综合素质教化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选用现有的比较高深的英美诗歌教材。由于教材选用上的误区,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会觉得太晦涩难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排斥,因而就达不到素质教育教學目的,更谈不上审美品鉴了。

诗歌的语言是抽象的充满意象的,往往给人一种云里雾里或难以捉摸的感觉,因此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思想并希望老师把诗歌的“意思”讲给他们听,而现实教学中教师也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讲解方式学生被动记笔记,这正是英美诗歌教学上的最大弊端。学生关注的焦点是教师对一首诗歌的诠释,学生在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中只可获知诗歌的“意思”,但却无法获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种教法上的误区无疑偏离了英美诗歌课程的初衷和目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美诗歌赏析教学改革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作为公选课的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诗歌作为一种晦涩费解的文学体裁,如果再一味按文学史发展脉络选取经典名作,学生往往会因不通其意而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赏析了。假如学生一开始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贝奥伍夫”的话,可想而知学生的排斥厌倦情绪。因此,在诗篇选择上,大可不必拘泥于文学史,无论高雅严肃的经典之作,还是诙谐幽默的通俗之笔甚至打油诗,只要文笔优美,意境深远都可作为授课内容。另外,在作品编排上也可以按主题或题材分列为不同专题,例如:四季篇、校园篇、田园篇、哲理篇等,每个篇章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而且诗篇可选取不同的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因此,精心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且给予必要的处理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采用双语对比教学方法

由于诗歌欣赏大部分时候都需要通过翻译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双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由于授课对象大多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专业术语不太了解,所以很有必要使用汉语进行讲解分析打基础。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文学文化常识与英美诗歌知识相互映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例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面靠海,东风往往指涉暖风。在汉语诗歌中,诗人常用“东风”指代“春风”,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闲识得东风面”等;而英国地理位置西临大海,东靠大陆,英国的东风指冷风。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颂西风而不颂东风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者要习得语言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同时语言的输入必须是基于可理解的基础之上。(Krashen,1985:2)对于艰涩难懂的诗歌来说,多媒体无疑可以弥补自然语言输入的不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诗人的图像、诗人的亲笔签名,还有为这些伟大诗人而建立的纪念馆等。由于诗歌靠意象传情达意教师在讲解英美诗歌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幅反应中心意象的图画或动漫,自然增强了教学效果,体会到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应用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就能轻松地在课堂上播放英美等国的朗诵专家的精彩配乐诗朗诵视频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让同学聆听英美诗歌的配乐诵,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而且有利于他们感性地认识英美诗歌的氛围。例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篇《古舟子吟》的配乐朗诵就具有撼人魂魄的特殊音乐效果。

(四)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

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重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该是互动性实践活动,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公选课的英美诗歌赏析基本上都是以讲座形式开展的,但这种讲座应加入师生互动环节,教师要适时关注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应。比如,在讲授Robert Burns的一首诗“Auld LangSyne”时,传统上教师除了讲解语言点以外只是组织学生来阅读欣赏该诗就行。但由于该诗被改篇成世界著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都很熟悉,因而在讲授的过程中加入吟唱的互动环节更容易使学生掌握诗歌内容,能够饶有兴趣地欣赏该诗。另外,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诗意的、富有动感的,配上适当的音乐然后感情饱满地大声诵读,体会音韵、节奏、情感和意境,就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高校英美诗歌赏析公选课的开设虽具有使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丰富中西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首先,是目前还没有统一合理的教材,这是该课程普及的头等障碍。其次,在教法上,为了学“经典”,教师不得不把时间精力用在背景介绍及语言点解释上使其变为另类的精读课。再次,授课形式,公选课基本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留给师生互动环节的时间也相对较少。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更新,学生主体参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教化功能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建刚,闫建华.英美诗歌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2]张林.高校英诗赏析公选课的教学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个人影评美丽心灵(公选课) 篇9

——观《美丽人生》有感

这是我第三次观看《美丽人生》,每一次都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悟,每一次都会获得心灵的震撼。《美丽人生》通过诙谐幽默的手法,以黑色喜剧的形式控诉了战争的残酷,鞭笞了战争给普通幸福家庭和人民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但同时也极大讴歌了主人公圭多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生活的人生态度。作为一位父亲,他为呵护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竭尽全力,乃至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最后,游戏结束了,儿子赢得了这场游戏,赢得了奖品坦克,我想说,这是父亲乐观向上的精神战胜黑色苦难的杰作。

生活尽管残酷,命运即使不公,但只要拥有爱喝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就会拥有“美丽人生”。

电影以主人公圭多和朋友在乡间滑稽行车为开端,搞笑的动作,幽默的语言,这些定下了电影诙谐幽默的基调。主人公圭多与意大利姑娘传奇般地相识相恋,演绎出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他们不顾家人反对,结婚生子,父亲惨淡经营着一家书店,母亲有一份教师工作,儿子天真可爱,聪明好学,温馨祥和。此时的幸福反衬了以后的残酷,强烈突出了战争狰狞的一面。法西斯入侵,父亲和儿子被迫被抓去服役,母亲因爱自愿前往。慈爱的父亲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存有战争的阴影,便谎称他们是在做一个能赢取积分获得真正坦克作为奖励的游戏,最终,他也为了这个游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场面不算张烈,也没有太多血腥,只用几声枪声,然而浓浓的父爱涵盖其中,盟军的到来使居民们重获新生自由,孩子坐在盟军的坦克上寻找母亲,重新投入母亲的怀抱。自始至终,孩子都认为这只是一场规则严厉的游戏。我想很多年后,孩子才会真正明白,原来是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的美丽人生。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浓浓的爱。圭多的所作所为让我真的体会到“父爱是无言,深沉的,但又是最伟大的”。为了儿子幼小的心灵免受战争的侵蚀,从两人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起,儿子就始终生活在父亲为他编制的爱的天空下。父亲为了守护这个天空,穷尽所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儿子能够吃好,他将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儿子,后来连自己的饭也省下来给孩子;为了减少儿子思念母亲的痛苦,他机智的广播留情,向妻子表达深深的爱意;为了儿子的安全,他自己制定了好多游戏的规则,并以各种方式保护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我感觉圭多在监狱的一切生活只是为了孩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给孩子带来幸福和快乐。他,机智,勇敢地同法西斯,同战争,同不公的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圭多最后的死,平静但又伟大。圭多是普通人民的一员,是被战争摧残的普通一份子,因此他死的也很平常,没有太多的血型,也没有什么英勇感人的场面,他只是以最真实,最普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普通平常的背后所折射的伟大的父爱。父亲为儿子以后的人生处处考虑,即便离去,也选择了一种最安静的方式,没有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伤害。伟大的父爱体现在普通的圭多身上,说明这种爱在人间普遍存在,是无数孩子幸福生活的一个不竭源泉。

有人曾经提出一种观点,父亲在集中营中的乐观表现只是为了孩子而特意表现出来的。我对这种观点持相反意见。我认为圭多本身就是一个对生活十分热爱,乐观向上的人。在他们被关押到集中营之前,尤其是圭多追意大利姑娘即后来他的妻子时所表现出来的幽默感和聪明智慧都展现了这点。只有对生活特别热爱的人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发现 喜欢生活的人才能在这地狱般得地方嗅到玫瑰的芳香,才能为儿子编制一个又一个完美的梦。更为重要的是自始至终,儿子都认为自己和父亲在玩一场规则严厉的游戏,并且最后取得了胜利。假设一个已经对生活没有希望的人,怎么可能让身边的人看到希望呢?儿子眼中的父亲不是在演戏,因为那就是父亲本来的样子,所以儿子才会百分百的信任父亲,完成游戏。

可以说儿子一直生活在父亲支撑的天空里,那里永远光明,没有黑暗。父亲虽然离去,但他为儿子构建的爱的天国永存!他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将永照孩子光明的未来!

《公共关系学》考核试题-公选课 篇10

1.结合自己学习《公共关系学》的体会,请总结一下你会如何运用该课程的一些

思想和意识指导今后的工作和日常生活。(25分)饮等等,从而,更有效地消除了社区居民的不满情绪。感情上与社区公众进一步贴近。 系的原理进行简要评析。(10分)⑵社会组织要协调好社区公众关系,结合案例,你能设计哪些有效措施?(15分)⑶根据案例,请总结一下组织处理危机事件的一般程序方略。(10分)

4.“35次紧急电话”:一位名叫基泰丝的美国记者,来到日本东京的奥达克余百货

公司。她买了一台“索尼”牌唱机,准备作为见面礼,送给住在东京的婆家。售货员

彬彬有礼,特地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包装的机子。回到住所,基泰丝开机试用时,却

发现该机没有装内件,因而根本无法使用。她不由得火冒三丈,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

奥达克余交涉,并迅速写好了一篇新闻稿,题目是《笑脸背后的真面目》。

第二天一早,基泰丝在动身之前,忽然收到奥达克余打来的道歉电话。50分钟以

后,一辆汽车赶到她的住处。从车上跳下奥达克余的副经理和提着大皮箱的职员。两

人一进客厅便俯首鞠躬,表示特来请罪。除了送来一台新的合格的唱机外,又加送蛋

糕一盒、毛巾一套和著名唱片一张。接着。副经理又打开记事簿,宣读了一份备忘录,上面记载着公司通宵达旦地纠正这一失误的全部经过。

原来,昨天下午4点30分清点商品时,售货员发现错将一个空心货样卖给了顾客。

她立即报告公司警卫迅速寻找,但为时已迟。此事非同小可,经理接到报告后,马上

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当时只有两条线索可循,即顾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

递公司”的名片。据此,奥达克余公司连夜开始了一连串无异于大海捞针的行动:打

了32次紧急电话,向东京各大宾馆查询,没有结果。再打电话问纽约“美国快递公司”

总部,深夜接到回电,得知顾客在美国父母的电话号码。接着又打电话去美国,得知

顾客在东京婆家的电话号码。终于弄清了这位顾客在东京期间的住址和电话,这期间的紧急电话,合计35次!3.某日晚上7时许,上海染化一厂原料库把盐酸送入第四车间的氯磺酸贮槽时,这一切使基泰丝深受感动。她立即重写了新闻稿,题目叫做《35次紧急电话》。贮槽顶端出现了氯磺酸外溢现象。外溢氯磺酸与水接触发出“噼啪”爆裂声。操作 工人马上切断电源,用纯碱中和。但事故还是发生了。仅仅几分钟时间,氯化氢气体已飘散出去,造成东北面的厂区以及与工厂毗邻的居民住宅区较大面积的污染。

不一会儿,近百名激动而又愤怒的居民群众冲进了工厂。他们受到了有毒气体的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四大类。结合本案例,请你分析一下,社会组织在刚开始处侵害,有的人中毒症状明显,指责工厂的事故影响和破坏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少数理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时,应该首先重点面对上述哪类公众(4分)? 在本案例中,美感情冲动的人,向工厂办公室内扔牛奶瓶,砸碎窗户玻璃,办公室的办公用具也受国记者基泰丝是日本东京奥达克余百货公司的上述哪类公众(4分)?为什么(4分)? 到损坏。一时,厂里的生产秩序乱了套。⑵面对不利事件时,社会组织应本着“塞翁失马”的原则思想,运用敏锐的公关厂方高度重视这次事故,运用公关手段,平息居民群众的情绪,妥善处理事故带意识和思想,借题发挥,力争挽回对组织形象的不利影响,甚至提升组织形象。在本来的严重后果。首先,他们承担这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理解群众的过激行为,并迅案例中,日本东京奥达克余百货公司是如何借题发挥的(8分)?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速把受毒气侵害比较明显的工人及居民群众送到医院治疗。同时,积极调查事故原么?(5分)因,针对设备结构不合理这一主要原因,厂部决定投资检修全部设备并改造老设备,以杜绝隐患,保征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故。此外,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轮 训,并把10月3日这一天定为全厂的安全纪念日。每逢这一天,全厂上下对设备进

行普遍的安全检查。厂方不仅这样做,而且还及时地把这些情况通报给周围的居民

群众。比如,他们将工厂对事故采取的措施编写成简报及各种宣传资料,送到职工

和居民手中。设备修复后,请居民到工厂参观,送给每位居民一份关于如何处理突

发事故的安全手册。工厂为挽救这次事故损失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及时的沟通平息

了社区居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安心理。但工厂并未到此为止,为了进一步融洽工厂与社

区的关系,为工厂的正常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他们利用工厂一些条件,积极为

杜区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比如先后为15户居住条件差、住房与工厂围墙毗邻的居民,在安全地带另外建造了房屋,帮助这些居民迁入新居,使工厂生产对其可能造成的危

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为居民安装自来水管道,方便其用水,把工厂浴室向居民们开

放,向他们发送洗澡票,帮助解决“沐浴难”的问题。每逢夏季,向居民群众供应冷2.某中年女性顾客在饼店自选产品,因其对食品夹的使用办法不得当,连续夹碎两块葡式蛋塔后,既无歉意,也无意购买。女导购员A是一名任职两月余的新员工,责任心强但沟通技巧有限。A站在旁边见顾客夹坏了第一块蛋塔时,就对顾客说“您不会用食品夹,我来教您好吗?”顾客看了她一眼,接着又夹碎了第二块,且夹碎第二块蛋塔带着赌气的意味,因为她用力较大动作也快。A对顾客说:“这两块蛋塔您夹坏了,您要么买回去,要么赔偿!”顾客说:“我没有见到你们店里有这么一条规定啊!写出来了吗?贴在哪儿啊!”遂产生了争执。领班B过来,了解事情经过后,对顾客说:“算了,算了,不要您赔了!”顾客偏又得理不饶人,说导购员A说话不中听,损了她的面子,坚持要求A当面给其赔礼道歉。领班B一听,认为顾客有点过份,没有同意。顾客说:“你们店里的服务员服务素质太低,东西我不买了,我还要告诉所有的人今后不上你们店里来!”就在顾客将要出门之际,领班B忍不住对着顾客的背影说了一句:“没有钱就别来店里买东西!”谁知顾客听见了,转过身来掏出钱包,将包里的钱掏出来,一下拍在收银台上,大声嚷嚷:“谁没有钱啦,谁说的,是哪一个说的!”店长C正好听到了吵闹声,便走了过来。C,请设计一下你的处理方案。要求不仅能妥善安抚(15分)。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篇11

摘要:本文在调查安徽财经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从建立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等措施,优化公选课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选课;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2

1引言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重要作用。为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影响公选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找出优化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对策,使公选课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突出学生个性培养等方而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安徽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从对公选课兴趣、学习动机、教学态度等10个方面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427份,回收问卷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2.1 对公选课的兴趣调查

从对公选课的兴趣调查(图1)可以看出,兴趣高的占56%,兴趣一般的占42%,兴趣低的仅占2%。绝大部分学生是按照兴趣选课的,包括一般兴趣和较高兴趣。但学校安排的公选课有时与专业课冲突,导致选不了自己感兴趣的课。最后不得不选“兴趣低”的课程。

2.2 对公选课的学习动机调查

从对公选课的学习动机调查(图2)可以发现,公选课的选课动机主要是凭兴趣,有67%的学生持这种观点,持挣学分和学知识的选课动机的学生合计仅占33%,不足兴趣选课的一半。

2.3 对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调查(图3)可以发现,多数人认为(占59%)对公选课采取一般性的教学管理就可以了,但是,认为公选课应该严格管理比不严格管理要高出5%。

2.4对公选课教学态度的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态度调查(图4)可以发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的占比59%,认为教师教学态度一般的占比36%,对教师教学态度不满意的占比5%。

2.5对公选课学习态度的调查

对公选课的学习态度调查(图5)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一般的占比60%,学习态度认真的占31%,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占9%。

2.6公选课的教学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方法调查(图6)可以發现,学生普遍适应多媒体教学方法,有59%的被调查者喜爱这种教学方法。多媒体集视频、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于一体,加上老师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与模拟教学使学生有亲临实境之感,师生间易形成较好的亲和力,也要重视加以采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必须坚决摒弃的。

2.7公选课考核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核方法调查(图7)可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写一篇论文,有55%的被调查者选择这种方法。公选课考查以写论文的方式实施,的确是师生双方都喜欢的方法,老师喜欢是因为它便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思维,也便于统一标准。学生喜欢是因为不用死记硬背,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组织材料,完成论文。作业或课堂提问可作为辅助测验方法,作业一般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配合论文完成总体测验。

2.8公选课缺勤次数调查

对公选课的缺勤调查(图8)可以发现,缺勤3次以下的占比72%,4-7次占比22%,8-11次占比4%,12次以上占比2%,多数学生能坚持到教室听课。

2.9公选课考勤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勤方法调查(图9)可以发现,选择随机抽查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7%,提问代点名和不考勤分别占18%和16%,选择每次点名的仅占9%。

2.10公选课的考评满意度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评满意度调查(图10)可以发现,满意的占比63%,不满意占比仅7%,一般的占比30%。学校对公选课的总体考评基本满意,项目包括教学管理、考勤方法、学习态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试方法、教学效果,学习成绩等等。

3优化公选课教学的对策

3.1建立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为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一般应从有利于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等方面构建公选课的课程体系。

3.2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精品课程

高校在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中应把国家的教育目标、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市场的需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对教学效果好、学生选修踊跃的公选课,学校应给予资金及设备的投入,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网络教学方面给予资助,并在评级、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除应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一些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学校应当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开设公选课,严格规范公选课的准入机制,加大公选课的资金投人。鼓励教授、名师开设公选课,以确保并提高公选课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同时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科研人员及退休教授开设公选课,并可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样式来进行公选课教学,扩大学生的视野,以此构建多元化、特色鲜明的公选课师资队伍。

3.3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要求,了解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运行流程、课程内容及教师情况。教学管理部门应编制详细的手册,其中应含有内容简介、课程类别、选课对象、奖惩方法等。另外,对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作介绍,包括学历、职称、教学经历、研究方向、论著等。使学生在选课前对自己所要选择的课程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到两周的试听,学生一次选择成功的比率将大大提高。针对学生避重就轻“凑学分”的情况,学校还可以通过相关管理措施加以引导。比如,合理划分公选课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选修一定类别的课程;不同类别的课程,可视课程的选课对象来进行内容组织,学分的权重应有体现,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部分课程的学分好混而蜂拥选之。

3.4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

公选课的教学监控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公选课应当比照必修课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组织,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制订和实施课程质量调查制度,采取专家听课、同行互评及师生互评等有效途径,从多种途径收集各方面信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应转变观念,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健全考试机制,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平时考查在最终成绩认定中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对公选课的考核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读书心得、调查报告、课题设计、论文答辩、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钱厚斌.加强高校公选课教学与管理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02):105-107.

(公选课)《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篇12

一、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师资队伍的搭建相对滞后

公选课教学质量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高职院校为了办好职业教育,在制定教师队伍引进政策和建设策略时,主要考虑的是专业学科性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建设,公选课教师队伍的搭建则相对落后,并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薄弱环节。从整体上看,高职公选课教师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在年龄层次、专业能力、授课能力、职称等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教师甚至不能完全胜任公选课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难以保证公选课教学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在公选课的教师队伍中,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建设滞后、保障不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与高职院校对公选课“双师型”教师引进少、培养力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加上现有的“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过重,很难在公选课的教学与指导上投入足够的精力,这就导致了高职公选课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 课程的建设机制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公选课课程多是由教师自行申报,然后经教务主管部门审核后,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1]。因此,由于前期缺乏充分的教学调查和科学论证,使得公选课课程的建设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容易出现学生选课率过低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有的高职教师申报与设置的公选课,与本科院校的公选课相比并无太大差异,甚至直接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公选课课程施教模式,忽略了高职公选课建设过程中应有的职业特色,容易出现公选课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无法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有的高职公选课课程建设没有突出职业特点,所以在公选课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严重滞后,经常出现公选课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数量不足方面的问题,很难完全满足高职公选课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3. 选课引导与教学管理机制不科学

对于大部分的高职公选课来说,高职学生学习之前对其是相对陌生的,所以,高职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相对熟悉、易得学分的课程,而对于很多专业价值比较高的公选课的选课率却比较低,这直接凸显了高职院校在公选课选课引导机制上的缺失,由于学生在前期对公选课的了解不够深入、选课动机不够合理,所以也容易对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而在公选课的具体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制的缺失也是非常突出的,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的主体,通常主要是依靠授课教师的自主管理,教务处、督导组等部门的参与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范围上,普遍存在教学质量监控范围过窄方面的问题,如课程评价只涵盖理论教学环节,而且采取开卷考试的做法,而对学生学习过程体现出的学习态度、进步情况以及实训成果则缺乏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导致公选课的部分教学环节游离在课程体系之外,无法对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掌控和改进。

4. 教学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针对公选课教学制定专门的教学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因此很难保证公选课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虽然高职公选课与教师的评先评优、物质奖励和学生的学分、奖学金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所起到的激励作用不是很大,所以不利于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公选课在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之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甚至存在学生只为拿学分、教师应付了事的情况,这都与公选课教学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

二、构建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

1. 强化职业特色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教学目标,所以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也要凸显职业特色,即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学校公选课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和办学需求,多建设一些能够满足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特色公选课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选课热情,进而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

2. 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构建原则,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公选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公选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教育任务,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在公选课上表现出的个性化素质,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公选课教师不能随意放弃,而是要通过更多人性化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喜欢上公选课,顺利实现学习目标。

3. 重视全员参与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实现公选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3]。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各个部门加强合作与沟通,树立全员质量保障意识,让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所以,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和人员必须对其给予更高的重视,共同关注教学质量的建设,避免各个部门的各自为战,否则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容易造成教学资源上的浪费。同时,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最终是要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服务的,所以应当让学生参与到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关心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做到真正的全员参与。

4. 全面质量管理

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而不是仅仅集中在某一环节或者某个时间段。因此,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对公选课课程设置、选课制度、授课方案、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估等进行全面的优化,提高公选课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为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三、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措施

1. 搭建高素质的公选课师资队伍

搭建一支高素质的公选课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出教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4]。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公选课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遵循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教学队伍搭建思路,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要有所侧重,促进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下厂锻炼、学习培训,保证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不断更新。在加强“双师型”教师引进与培养的同时,要鼓励校内的“双师型”教师积极参与到公选课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来,进而逐步建立起“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补充和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2. 加强公选课设置调研

针对很多高职公选课设置不合理、学生选课率低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有必要深入参与课程设置调研,实施合格课程准入制,对公选课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调研与检验。对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可以深入每个系部和班级,组织和协调好开展公选课课程调研时的细节工作,对公选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认真、充分的调研,看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必修课程存在重叠或冲突,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否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等。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还可以针对调研情况,编写《公选课课程设计指南》、《课程实施方案》等指导性的文件,然后在公选课教师队伍中进行讨论、宣传和培训,这样有助于明确公选课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保证公选课课程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

高职教育的公选课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与必修课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有必要针对公选课的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首先,要建立公选课的选课引导制度,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班级宣传等形式,帮助学生在选课前加深对公选课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明确公选课的学习方向,避免在公选课选课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专门针对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如可以从教务处、督导组、教研室中抽调专人组成公选课教学质量评估队伍,对高职院校内的公选课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实行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指正。再次,要建立专门针对公选课的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等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为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制度保障[5]。

4. 建立健全公选课教学激励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师生对公选课课程的重视程度,调动广大教师构建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公选课教学质量的改进,需要通过教学激励机制的完善来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6]。例如,高职院校有必要在公选课中设立公选课教学专项奖,完善公选课教师岗位的工资津贴制度,并且要与教师教学业绩和福利待遇直接挂钩,这样能够提高教师对公选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及课程反馈的积极性,在校园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公选课教学氛围,让公选课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导向,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 创新高职公选课的教学理念

由于公选课并不是高职学生的必选课程,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公选课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并且在很多时候脱离高职教育的目标体系。从公选课设置的本质来看,其目的是要承担起一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发展,为高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帮助,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高职公选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实现教学理念上的变化,要用超前的眼光开看待公选课的设置与教学,积极了解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制定更加明确的公选课教学目标,对公选课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从而使高职公选课的教学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上来,实现公选课教学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积极适应。

四、结 语

上一篇:《海滨小城》教学方案设计下一篇:基层党支部书记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