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总结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总结(共8篇)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总结 篇1

本学年是我校新实训楼使用和南区全面开工建设的关键性时期,也是我校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年,学校把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作为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一项措施,我室全体教师在学校和教务部门的指导下,以“强化学习、拓宽技能、树新形象”为工作主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做好教风建设,构建和谐、文明且有活力的教研室,为学校园满完成示范学校立项建设打下基础。

一、指导思想

借我校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东风,继续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年初周校长的《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促发展》的报告精神为我室创建新型的教师职业观,以打造优质职教品牌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切点,以学校特色建设为重点。认真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积极投身精品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改革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生存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有实际成效的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我室教学质量,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推动我校基础教学工作更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完成10级双高班和技师班成考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教学复习工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讲座研讨与观摩课研讨相结合的公开教研活动,争取今年成考再创佳债。

2、完成院级《中技数学》、《高中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完善和完成本学年省级课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下的教材建设》、《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构建特色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学体系》初稿编写工作;完成新生双高班的数学作业习题册和数学辅导校本课教材的建设工作;完成新生第三册数学模拟试卷编写工作;完成了校本课程英语必修1、2、3、4册练习题的编写工作。

3、积极参加省、市、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和论文评选活动,迎接省技工院校英语教师技能比赛,并组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英语单词》竞赛和英语朗诵比赛和英文歌曲比赛,以活动和比赛促学风、长能力。

4、开设公开课,使新教师早日成才,成为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栋梁。

三、工作成效

1、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制度,提高个人政治素养

一年来,教研室积极参与学校年初师德师风系列活动,蒋相忠主席精彩的讲座和周校长鼓舞人心的动员报告使大家感到工作更有奔头,为扎扎实实、保质保量地做好本各项工作作好思想准备,教研室每月组织政治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师政治思想觉悟。我室组织学习了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有关资料,学习温家宝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并听取李铁华专家《精益生产实战》讲座,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重要讲话,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文化发展中国路等有关文章,坚持以基础(2)博客网为学习的平台,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将理论知识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忠诚于技校的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本领,一年来博客文章达上百篇,远超学校规定要求篇数。

2.坚持以研促教、为教兴研

(1)本学年我教研室继续以精品课程研究、开发校本教材为切入口,张力民等老师和章素贞老师按期完成《双高班数学作业册》上、下册校本教材和<成考数学辅导>教材,并在半下年投入使用受到了学生好评.由张力民老师主编完成了中技加强班数学授课教材的初稿;由张力民、田晓军、徐国茹、章素贞四位老师完成了“中技数学”精品课程的开发、结题工作。

英语组完成了校本课程英语必修1、2、3、4册练习题的编写,基本完成了《高中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英语组由张惠琴负责申报,曹苏芬、蒋晓青、吴巧丹、顾淑英、柏立清等老师参加的课题项目《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构建特色技师学院的英语教学体系》已被确立为省技工院校教学业务调研课题。

数学组由张力民、田晓军、章素贞、徐国茹老师参加的被列为省级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2011重点课题《高技能人才开发的教材建设》已着手调研。

(2)组织本教研室教师撰写论文和业务培训学习

中职基础英语教学总结 篇2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1从感性认识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 在第一堂课时介绍《基础会计》 的重要性和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学计划, 知道三年所开设的课程, 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其次, 要树立学生的信心, 打消他们学习的疑虑, 可以介绍以往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经验和他们的奋斗史, 为他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再次, 可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财会部门进行参观, 让他们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 观摩相关会计资料, 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最后, 带学生到会计模拟实验室, 观看高年级做账的过程, 拿出做账样本, 告诉他们只要努力, 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 进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中职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 粉笔 黑板”为主。教师通过大量板书、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等, 向学生传授如何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和全过程, 既抽象又难以理解。多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 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重刺激, 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再现了生活实际, 传达了大量信息, 加大了课堂容量,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 涉及到大量的凭证、账页、报表的填写与编制, 教师在讲解时很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学生往往搞不清数据的来龙去脉和填写位置及顺序, 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 采用多媒体, 可以制作课件进行演示, 步骤清晰, 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记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会计理论的能力。同时, 我们可以把重点、难点、练习题、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 存入计算机网络中, 以便学生查阅。这样既节约了讲解和板书时间, 又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繁琐的讲解, 同时也有更多时间巩固新材料的操作。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 环环相扣, 提高学生训练的速度和效率。

3讲究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 无非是以教师为主体, 采取满堂灌, 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让原本就枯燥无味的内容显得更无趣, 所以, 我们在讲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 适当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问题导向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任务分解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分享教学法等, 现举两例说明。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为题材, 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 充分调动起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4讲练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

《基础会计》操作性比较强,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这就必须进行模拟训练, 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可根据这门课的特点, 把实践教学分为两部分, 一是实验教学, 二是综合实训。

实验教学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如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时, 要在讲解完基础理论知识后, 让学生自己到模拟实验室进行操作,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通过亲自参与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 我们要把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解决, 让学生在实践中把疑问一个一个的去吃透和掌握。这样, 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理论与实践接轨, 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训包括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等。经济业务联系发生后, 会计处理共分七个步骤: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试算平衡、对账簿记录调整、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将所有的会计处理工作联系起来完成。学生在学完所有章节时, 我们就应该将这个程序合并, 集中安排一周对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操作, 这样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

中职课堂基础英语教学初探 篇3

1.符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劳动大军的教育。职高英语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是能满足实际生存和人生发展需要的基础外语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还要使学生得到专门用途的英语(ESP)的初步训练,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基础英语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打好

基础。

2.基础英语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过渡

职高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中职阶段进行基础英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补差补漏。以目前中职学校通用的基础英语教材为例,书后列出的单词表中百分之八十是初中阶段学过的单词,学生通过反复学习能加深对这些单词的理解与运用,做好了铺垫与新知衔接。

3.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学习行为及学习习惯方面,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英语学习方式也有了改变。在新生入学初,学习Geeting及Self-Introduction两项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口头训练、交际对话,让学生认识到中职英语教学改变了初中阶段为升学考试读、写领先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听、说技能,贯彻的是实用原则。使学生改变原来的学习模式,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把自己调整到从不习惯说,不会说,不想说转变为我要说,我会说,我能说的状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如何在中职课堂进行基础英语教学

职高学生英语难教是所有职高英语老师的切身感受,常常听到的课后反映就是:“一节课就教几个单词都学不会;你耐心教他,根本没有反应,就像对牛弹琴;一节课下来就自己在唱独角戏;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难……”职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参差不齐,有的学生26个字母都认不全,用一学年、一学期或更短时间学好基础英语教学压力很大。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只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就难以达成。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反思,大胆改革,根据学生特点确立内容和方法,才有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鉴于中职基础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基础英语教学值得探讨。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

1.单元备课

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及连续性,备课应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进行备课。单元备课便于梳理出一个单元的系统性知识,上课时能在知识的铺垫和延续上做得更到位;能对单元中的重难点知识把握得更准确;便于学生知识形成系统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宜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而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依托,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适当增补和删除。以外研社出版的教材《英语》(基础模块)为例,第一单元为Welcome Unit, 内容涉及Greeting, Numbers, Time and Date, My Family, My school……等等,由于对新同学新环境了解的需要,由于面试的需要,根据应用原则,在备课时把该单元整合成学生的自我介绍。学习新校名、班级名称、专业名称、性格特征及个人基本信息(出生日期、电话、邮箱地址、QQ)等的表达。以前虽然学生都作过自我介绍,但一般三两句话就结束了。再一次的学习是让学生在复习中学习,在学习中复习,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2.重点句子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中职英语应该是实用的,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联系。为用而学,为今后的需要做准备。在英语学习的“力”和“量”两个方面,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需要时会使用英语,而不是追求知识数量的简单堆积。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到一些有用的英语。语言的运用与交流是通过句子来实现的,学生学过的英文句子虽然成千上万,可绝大多数学生能记住的英语句子却屈指可数,能用来交流的句子更是少之又少。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如果学生记忆、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句子,也能像小学生背唐诗、三字经一样熟练,那他们肯定就能进行基本的语言交流了。教材每课出现的句子多达几十句上百句,如果不分重点、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不但时间不允许,也是不科学的做法。学生会因为太多、太杂而不堪重负,逐渐对英语学习感到厌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用原则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对所有句子进行仔细的筛选,抓住重难点句进行教学。

中职基础英语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常是围绕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而展开的。以外研社《英语》(基础模块)为例,整册书共学习十个话题,介绍城市、职业、天气、校园生活、购物、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家用电器、问路、休闲娱乐等。在单元备课时筛出围绕该话题的10~15个重点句子,编成手册发给学生,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便于教师强化重点。目前,我们学校正在使用自行编写的《基础英语150句》。

3.句子学习

手册的使用与教材同步进行,在学习该单元(话题)时,让学生在对应的课文中划出手册上的句子,对这些句子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理解句子,从而对该话题的相关句子留下初步印象,并解决句子中的语音、重点词汇的用法和简单语法问题。句子的第一遍学习重点在于理解和朗读,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结成对子,让会的同学教读带读,尽量帮助不会的同学扫清学习中的障碍。而对于教材的使用可根据课时量的多少,对教材进行或详细或概括性的学习。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记背手册上的句子,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如早读、课前准备、校园英语广播节目中的Everyday English诵读这些句子。

4.句子问答

课文学过一遍以后,脱离教材对手册上的句子进行第二遍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第一遍记背句子的情况,通过检查再强化句子的记背,及时解决学生的遗忘问题;另一方面展开对这些重点句子的深入学习。第二遍句子学习采用问答形式,可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陈述句变疑问句,如手册中介绍城市时用到的句子:“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the symbol of New York”,老师在复习时变为特殊疑问句提问学生:“What’s the symble of New York ?”学生听到问题后会很快回答出来。老师这时可继续追问:“What’s the symble of your hometown—GuiLin ?”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知道答案却不知道用英语如何表达,老师在学生的等待中告之答案——The Elephant Trunk Hill,这时的学生乐学也易学;找同义句,手册中的另一句子“What do you think of Hangzhou?”告之学生同义句有“How do you find/like Hangzhou?”句子替换练习:“Hangzhou is well-known for its silk products”替换为“GuiLin is well-known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等等。通过句子问答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句子的理解及灵活运用。需强调的是老师在作问答示范时,要有意对句子进行扩散性学习,不断补充与话题相关、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句子,为下一步谈论话题做好铺垫。听过老师的示范之后,同桌间、小组间就可对句子进行问答练习了,从而完成了重点句子的第二遍学习。

5.句子运用——话题作文

对重点句子的第三遍学习就是让学生写话题作文,先课下笔头作文,后课堂口头作文。中职英语老师有共同的感受,就是职高学生写作文通常是惨不忍睹,无句子,无语法,更谈不上意思的正确表达。而学生在学习了每个话题10~15个重点句子之后,让学生写100字左右的话题作文不再是难事。写作文是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重点句子并加以运用。布置学生课后写作文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知道笔头作文之后要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作文,所以都想把自己的作文尽量修饰得完美一些,就会自己打开教材学习课本里的范文或网上去查询要用的单词和句子。老师批改学生的笔头作文后,可以选一两位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在课堂上作口头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每位同学准备一两个问题提问。学生在这一课堂活动中,完成了听、想、说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句子教学法对每一个单元(话题)的学习都遵循“输入→有控制性的训练→适量输出→相对开放的语用活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重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日常生活和一定的职业场景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教学设计 篇4

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教案的授课对象虽为高一年级机电专业学生, 班上男生占大多数,在学习中理性认知多于感性认知,不容易接受色彩、音乐、图像等的刺激;但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且由于宽松的环境,胆子较大,喜欢参与、表演等活动方式;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易调动但难以持久,所以在设计中充分针对这个特点,通过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计不同难易度的任务,唤起英语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本单元设计分为4个课时:

第一课时 lead-in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第二课时 reading and writing 第三课时 language in use + unit task

第四课时vocabulary consolidation + self-check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系教材《英语2》(基础模块 高教版)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是关于生活习惯以及改变不良习惯的话题,该话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Lead-in &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两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生活习惯及描述性形容词词汇和对话。这些内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做语言的必要准备,也让学生知道表达习惯爱好和描述健康状况的部分短语,同时也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做语言上的准备。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通过对图片的理解,能听懂有关生活习惯爱好及建议的词汇和句型。

②通过对话练习,学生能够就生活习惯等话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教学难点

①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与生活习惯有关以及提出建议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描述健康状况的词汇,如pale, weak ,fat, thin, sleepy, angry etc.(2)学生能够掌握有关周末计划的词组, 如:climb the mountain, do outdoor activities, watch TV, stay at home etc.(3)学生能掌握有关讨论生活习惯的句型,如:

I’d rather……

I prefer to……

I like/love/enjoy……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听懂有关培养健康习惯的建议和意见。

(2)学生能用I’d rather……,I like…, I love…等句型口头表达个人生活习惯。3.情感目标

了解并开始培养自己的良好健康生活习惯。

四、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4 min)1.Brainstorming

Teacher : “What activities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y? What activities are bad for your healthy?

Students :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group and write the related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设计意图: 激活学生已有的词汇知识;通过回忆一些有关健康的活动词汇,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为后面的听说做好铺垫。)

Step Two Word Study(10 min)1.Matching game

Teacher: Choose the right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Students: Work in individuals and match the words and related pictures.2.Check up

Ask some Ss to speak out their answ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let other Ss check it up, if necessary, the teacher will help them.3.Discussion

Discuss how they can keep fit.Match the suggestions with the pictures in Activity 1.(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与词汇的匹配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描述性健康习惯的词汇,同时进一步让学生讨论活动1中的人物如何保持健康,为后续的听说活动做好了充分的热身活动。)Step Three Listening(15min)1.Pre-listening

Teacher: Ask some students about their weekend activities.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OR Do you usually go out with your classmates? Do you usually stay at home?…

S: ……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话,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巩固前两个活动中的重点词汇,以帮助学生扫除在接下来的听力中的词汇障碍。)2.While-listening(1)Listen and tick

Lead the students to look through the three topic words quickly, and ask them to tick what Tom and Sara are talking about.(2)Listen and complet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and then check them up in groups, if they can’t finish them the first time, let the Ss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3)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Listen again, and finish off the ex.Then check it though the whole class.(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训练学生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以及在听的过程中把握材料的大意、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将所听信息进行整合后,选择相应的短语补全对话的能力。)3.Post-listening

(1)Read and underline.Teacher:Play the tap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lead students to repeat them.Students: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repeat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then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showing preferences.Teacher writes the sentences on the board.If students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or sentences, teacher should explain them.(设计意图:在句子的跟读中,使学生掌握关于谈论兴趣爱好的重点句型,为后面的说话做最基础的准备)Step Four: Speaking(15min)1.Revise weekends activities.Let Ss check up the weekend activities in pairs.2.Practice and act?(1)First teacher makes short dialogues with several students.For example

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S: I like……, what about you?

T: I prefer to ….? Do you enjoy……? S:Yes/ No.Students make dialogues in pairs, following the example.Then some of them act out their dialogue in front of the class.3.Discussion.Students in groups of four to talk about the activities which related with their life to identify what kinds of activities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 what are bad for your health?

(设计意图:通过对话操练,运用个人喜好的句型;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讨论哪些活动对健康有益,哪里有害,让学生初步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Step Five Homework(1min)

1.Summarize the weekend activities phrases.2.Make up a new dialogue about your weekend activities with the partner.(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周末计划活动词汇并加以补充,以复习课堂词汇并扩散学生的思维。对话操练旨在巩固句型运用。)

五、板书设计

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I’d rather……

I prefer to……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论文 篇5

1.制定完善的反思性教学计划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反思性教学,不仅需要完成基本的常规教学,即预习课文还有备课计划等,而且需要超过常规教学完成反思[2]。首先,需要明确反思的问题,在自身的教学环节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教学要素的不足之处,进而将所发现的问题转变为理想思考范畴;其次,确定反思目标,建立这一目标主要集中在教学主体和客体上,即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如何让教师掌握教学方法;最后,制定出完整的反思计划方案,即包括课时、单元还有整个学期的计划,并注重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第一单元《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掌握二进制的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有编码和BIOS等方面的知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应用,则采用实物观察和操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较差,加上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教师讲课节奏过快,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应注重以学情为主开展教学,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掌握到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计算机常用设备的组成,键盘的应用特点,以及有效使用方法等。从教师自身发展方面上看,开展反思性教学,还能够让教师更为客观地看到自己的教学不足之处,进而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促进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2.确立严谨的反思性教学实施办法

反思性教学与常规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完成相应的反思教学,并对当前的教学计划实行合理的调整,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3-4]。具体的反思性教学实施方法表现为:

(1)对当前教学内容的进度和实施步骤进行反思,以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施的完整性,对教学导入、展示、笔记记录等教学步骤实行合理操控;

(2)对于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教师有必要调节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充满活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3)结合课堂要点的实施效果进行反思,如果课堂发展与原定教学计划存在冲突的情况,教师则有必要通过反思及时调节教学计划和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如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图形图像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以PS教程为例,要求学生掌握PS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组成,还有具体的应用方法等,由于PS课程中的知识点比较多,且较为零散,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提示和归整,则很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思维混乱等情况。所以教师在对这个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讨。在知识结构的创建上,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以串联的方式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后做好相应的笔记,以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反思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展示,结合操作任务为学生完成展示教学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完成图片的编辑和处理,以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中职实效性教学基础会计论文 篇6

一、提高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基础课教师对教学的关注点应该由以往的理论、课本主导转为更加关注教学的实效性。但部分教师由于教育理论缺失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认识不深,把握不准,教学目标形似神非,缺乏必要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对于中职基础会计这门学科来说,传统基础会计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中职基础会计教师偏重于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指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导致实践操作的薄弱。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书本知识,知道如何编制分录、如何编制报表,但学生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去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都是照本宣科,灌输理论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可能对该门课没有一个宏观和微观上的了解,甚至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会计学习后,竟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反思:传统教学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提高教学实效性已成为当今中职学校基础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其衡量标准是教学的效益,这种效益体现在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立足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关注教学实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和必由之路。

二、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对策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对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创设轻松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首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教师要和蔼可亲。每堂课都能从愉快的氛围中开始,这在中职学校,尤其是在较为枯燥的基础会计课上尤为重要。有这样一个传导现象:当教师走进课堂,露出灿烂的笑容,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时,转过身来看到的也是学生阳光的笑脸———教师此时心情好极了,学生们心理受到暗示。这样,一堂课就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始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就会发生作用,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就更容易了。二是教师注意课堂语言,要多运用诙谐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或例子。因为幽默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助燃剂,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令学生轻松愉快,消除紧张,淡化焦虑。如在讲固定资产概念时,其中一句是“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物质,讲解时可举例:汽车开着、开着会不会变成飞机?楼房住着、住着会不会变成球场……”。学生会在开怀大笑中理解这一概念。其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往往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有时甚至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因此,对学困生来说,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调整学习和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几道简单的习题,树立他们的信心;上课时教师针对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进行提问,给他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告诫他们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天资不聪明,应从学习态度、方法、意志力等方面去寻因。教师平时多用激励和肯定的语言,让学生感觉自己被欣赏。

(二)发挥学生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易教易学”的原则,以教材为纲,以人为本,精心备课,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讲解内容。研读讲解内容前,应先看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内容概述,理解每一节的基本要点,掌握每一节的梗概,弄清每一节的重点、难点。对于某些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点拨阅读,使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完成复习题、自测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如笔者在讲授“资产负债表”时,就是运用“三步法”进行教学的。首先,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来源于经济生活,又服务于经济生活,要用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在学习“资产负债表”时,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根据某公司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我们把明细账的数据录入总账中,然后分别采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登记总账,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数据反映出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入本节课的思考状态,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展。其次,鼓励质疑。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问题,还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楚、或表现出不耐烦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所以,即使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时,教师也要尽力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最后,实践体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实践资源”。学生毕竟是个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要为学生提供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讨论、交流、体验等。比如学“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时,我们应提供给学生账户式和报告式资产负债表,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特点等。

(三)善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虽然新教材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语言精炼,图文并茂,版式明晰,举例简单明了,但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如采用单一注入式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使课堂显得沉闷。因此,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观看会计相关内容视频、PPT演示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与理解基础会计知识的内容,以便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媒体不仅具有听觉效应,还具有视觉效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不仅具有直观、生动、形象,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而且可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感知,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感受,从而启发学生联想、思索、判断、创造,最后得出结论,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第一,在导入新课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渲染气氛,设置情景,衬托主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识、新内容;讲授某些概念或职能、要素、方法、原始凭证种类、记账凭证内容、账页格式、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环节等问题时由于问题繁多抽象,教师难讲清,学生难理解,而此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讲、易懂、易记。第二,可以在讲教材难点时运用多媒体。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不易突破,此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有助于教学。第三,在讲某些问题的比较说明时可运用多媒体。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增强直观性,这样印象鲜明,容易理解,便于记忆。另外,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等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实际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地加以演示。通过演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的好习惯。其次,利用多媒体建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整体内容分解化,特别是掌握宏观和微观知识体系和知识点时,通过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方式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直观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掌握、拓展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模块八———会计核算程序任务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观看FLASH短片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操作,还可以运用直观的图示辅助教学。归纳总结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步骤如下:

(1)根据原始凭证来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等。

(3)逐笔序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4)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5)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根据记账凭证)。

(6)期末,按照对账的要求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以及各种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数,分别与总分类账中有关科目的余额核对相符。

(7)期末,根据核对无误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另外,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拓展学习。网络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光、影、信息处理、传递、文字输送等功能于一身,为教与学开拓了更广阔的时空。因此,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让学生到网络“海洋”中去遨游,如解疑释难、观读案例、查找资料、交流学习方法体会等,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突出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思维能力的提高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其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就很难提高。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把学习的过程变为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单纯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提供充足、典型、完整的直观感性的资料,让学生在尝试操作、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如教材中给出了会计主体含义,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笔者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大胆猜想,尝试着论证为什么先提出会计主体这个基本假设。企业如何被确定为会计主体?确立会计主体的意义?通过几个问题的分析、归纳、猜想、论证,会计主体这个看似简单而理解又有些困难的问题,就可以被学生解决了。其次,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赋予了学生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学生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如在讲授“账户分类与结构”时,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结论是“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账户同属资产类账户,因此学生提出质疑:资产类账户结构借增贷减,而累计折旧既然属于资产类账户,那么,第一,它为什么贷增借减?第二,它的结构显然与负债类账户结构相同,为什么不把它列为负债类账户?笔者并没有简单地为学生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第一,负债含义是什么?第二,资产类账户结构是如何表达的?第三,累计折旧账户按用途结构划分又可称为什么账户?学生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综合等一系列自主探究过程得出结论:累计折旧是具有资产类和调整账户双重身份的账户,它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它与被调整账户“固定资产”的记账方向正好相反,所以从资产账户结构与负债含义来分析,累计折旧是属于资产类账户是毫无疑问的。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再次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这样就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索而获得发展。另外,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受到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往往比较容易发现他人行为上的一些问题,而缺乏对自己行为正确的自我判断。因此,在教学上注意加强了学生的合作式学习方式,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自主地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的思维碰撞、组织交流能很有效地解决问题。比如,在教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时,学生对此公式又称“会计恒等式”提出质疑,原因是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各种各样的当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会计基本要素在数量上发生增减变化后,它会不会打破这个平衡关系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讨论氛围非常热烈。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列举了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双方以等额增加,仍然保持了平衡关系;有的列举了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双方以等额减少,平衡关系仍然保持;还有的列举了资产之间有增有减,权益之间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总额不变,显而易见平衡关系仍然成立。学生间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

基础会计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而理论比较抽象的特点,对于初学者,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从未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在理解了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后,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和会计知识,让学生直接参加各种会计模拟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会计实践。这种实践可以是在学校模拟会计工作,也可以直接到社会上见习会计工作。如笔者在讲授“资产负债表”时,就运用了“实际模拟法”进行教学。根据公司提供的一套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在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制作资产负债表。通过学习操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使学生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从理性认识又回到了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对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笔者又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技能培训课程的学习,通过“基础会计学模拟实验”,对凭证、账簿、报表等账务处理程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性认识。所以,笔者认为在学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指导学生通过做模拟实验,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登记,编制报表的具体操作方法,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既能通过实践去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又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反复的学习与实践,更有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深入的学习和掌握,从而对会计这一职业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通过学生间相互点评,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收获的喜悦,有助于他们重新获得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勇气。

三、结语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篇7

非计算机专业包含的专业很多,且千差万别,每个专业对计算机知识要求的程度和内容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根据非计算机专业中各种不同专业的情况和要求,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执行不同的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的改革必须从“应用”这个角度出发,来规划教学大纲。在满足计算机基本知识的传授及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强调当前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的最新发展,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满足。

具体操作时,教师可根据本校机房设备实际、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有教学案例的教材、讲义或实验指导书。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首先本着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作为教学案例,其次通过这些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教师通过精心的挑选,对每一案例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多种操作手法。而且知识点尽量覆盖教学内容,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也就容易接受这些知识点。

2 教学设计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

计算机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尺度,分层次推进。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应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对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则注重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提高兴趣,通过反复强化练习,使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这门技术。

2.1 设计任务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可以设置悬念,以问题导入教学。如在教文字处理时,可先给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样稿,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实现样稿中的格式,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2.2 检验作品

任课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审查,每一次评选出若干件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的上机实验系统中供学生学习参考,并布置若干个类似的新任务供学生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分组练习

计算机教师教学中,一人指导50-60名学生上机练习的局面普遍存在,使教师在机房来回穿梭,忙得筋疲力尽,教学效果却不好。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法,改变了过去教师到处跑、学生乱轰轰,没有辅导几个学生就下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课堂教学中注重情境的设置

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如何使用powerpoint”的教学中,教师自制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一些电子影集作品,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活泼的动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解放心灵,让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接下来的教学大有帮助。

另外,还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例如在会计专业学生“EXCEL”的教学中,函数的运用是教学难点,在自编“工资计算”上机题中,将相关的计算内容放入表格中,启发引导学生计算补贴、扣除、应发工资、扣税、排名次、奖金大于500的人数、平均工资……。学生通过计算,自然对Sum、Rank、Average、If、Countif、Max、Min等函数的使用了如指掌,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旧知带动新知,学生容易接受。学生能用EXCEL知识解决实际的计算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4 教学环节紧扣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精心的备好每一次课,设计好自己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过程,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时才能更主动的去学习,才能更容易的接受知识。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以最佳的姿态进入学习的角色,诱发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动作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内动力,注重教学中的非智利因素的培养。

5 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对于书本上的内容,老师应该有所讲,有所不讲,要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书本的知识,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巧技能,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应用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方法去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从容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这一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6 结束语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导演出教学各个环节,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能力贯穿其中,对学生全面考虑,对课堂整体布局,让学生真正的“乐”在其中,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摘要: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调整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兴趣出发,强化上机操作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关键词:课堂情境,自学能力,任务驱动,上机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

[2]史娟.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讨[J].济南:现代企业教育,2007(14).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8

摘要: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对于没有实践经验、基础知识薄弱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来说,极易失去学习兴趣。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体验,就如何提高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提出几点体会。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105-02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等,这些课程都具有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特性,难以激起中职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点主要是:普通教育是“以知识为导向”,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并无实质区别,均按学科体系设置,讲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这与当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即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相差甚远。《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因此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必然选择。能力本位就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机械专业的课改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不仅具备机械专业的普遍能力,还应具备一项专项技能。因此,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置和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以下四个矛盾:一是有限的学时与较广泛的就业适应能力的矛盾;二是有限的学时与未来社会整合性要求劳动者掌握多元技术的矛盾;三是有限的学时与扎实的继续学习基础的矛盾;四是有限的学时与创造能力所需要的较宽泛知识面的矛盾。而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机床系统的部件和机加工工艺类型复杂等问题使得专业课程在教学实施时面临更多的困难。而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机床系统的部件和机加工工艺类型复杂等问题使得专业课程在教学实施时面临更多的困难。再加上机械专业建设投入高,很多设备和实验器材严重不足也影响学生的感知能力。且中职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较弱,使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不能够同步。因此,为使教学更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突显学生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质量是有必要的。

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无目的性等问题。尤其是机械基础课的学习理论多,名词多,枯燥无味更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但笔者发现,中职生普遍对实操感兴趣,动手时也比较认真,教师可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结合起来,利用生本理念,让他们先学后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对教材进行取舍,以够用、实用为准,让学生在学习机械中产生爱好。

赫尔巴特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话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兴趣是多方面的自我活动,这也就要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入手。 以“趣”激趣。“趣”,既可活跃课堂,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奇”激趣。课堂中的“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 作为专业课程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热情。

四、提高自生教学能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作为机械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加工方法、机床及设备的有关知识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机械基础课程是各个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与各工种专业课联系紧密。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举例讲解时尽可能使用见过甚至使用过的设备。例如,讲解带传动时可以利用柴油机上的皮带(V带)讲解煤矿上普遍使用的皮带运输机(平带);讲解四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家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内燃机的气缸进行讲解;讲解链传动时可以利用自行车的链条给学生讲解。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熟悉的机构,讲解时他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引起学习兴趣。

理论课教师还可主动与实习教师联系,在实习教师带领学生去一些机械制造厂参观时与其一道参观,并在学生参观时对其看到的设备的某个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告诉学生这个设备采用了哪些机构,某个零件采用了什么结构,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谐的课堂我们教学能够有效进行的一个保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本特征。一堂课的美在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教学因素的和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防汛减灾工作总结下一篇:理科综合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