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共12篇)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计算,在课没展开前基本都能计算,这节课属于典型的“复习铺垫—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比较归纳—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课例。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过于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往往在计算方法上下了重功夫,认为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了,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形成计算机能,因此这样的课只要十分钟就能解决,可以说是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简单。至于运算的意义、运算的算理,学生感受是不是深,运算的算理是否理解,总觉得患得患失。但在这次的备课上课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听了我们备课组老师的建议后,使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其实计算教学更肩负着计算的意义和算理的理解的任务。在教学中,我从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入手,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同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思考方法、计算步骤基本一致,就是计算的方法不同。使学生在初次接触分数的运算的时候就建立了良好的运算意识,为将来接触分数应用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证明1/8+3/8=4/8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证明,是本着通过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使学生对列式计算说明道理,逐步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使学生通过整数的加减运算的意义,体会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从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延伸。在比较过程中得出:图示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较麻烦;分数组成法要用文字叙述,也比较麻烦;转化法不能适用于任意的分数。唯有第四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要做一个有教育智慧的人,应该会把复杂的东西教得简单,会把简单的东西教得有厚度。今天这堂课的厚度我想就要体现在当学生针对性的对这道题进行分析、运算时,学生明确了计算的道理、方法,学生就能够结合这一道理很快的解决其他问题,从而从众多的普遍中总结出具有概括意义的方法。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旧引新

1.复习整数加、减法的含义。

(1) 同学们, 教师这儿有一张100 cm长的纸条, 老师不小心把纸条折断了, 看看从哪儿折断的呢? (实投:77 cm处) 怎样可以知道剩下的这段有多少厘米? (100-77=23 (cm) )

(2)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整数减法, 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同理, 现在要把这77 cm与这23 cm合起来是多少厘米, 该如何列式? (77+23=100 (cm) )

(3)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要用加法。

2.迁移类推, 引出分数加、减法的算式。

(1) 这张纸条一共长100 cm, 如果1 cm为1份, 可以把它平均分成100份, 折断后长的这段占几份? (77份) 用分数怎么表示?算式可以怎么表示?

(2) 为什么用加法?猜猜他们的和可能是多少?

(3) 这张纸条被平均分成了100份, 整段纸条可以用, 还剩几分之几?如何列式?

(4) 为什么用减法?再猜猜它们的差可能是多少?

3.观察感悟, 体会分数加、减法含义。

(1) 请观察这几个式子, 这组是整数加、减法, 这组是什么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现在请回忆我们列这两道分数加、减法的过程, 也是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其中的一个数, 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用减法, 也就是说分数加、减法的道理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这一环节力求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整数加减法自然迁移过渡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明确算理, 探究算法

1.实践操作, 初步感知

(1) (出示图片) 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在马龙县的创卫工作中, 通泉一小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了创卫活动。这不大家正在清扫从中医院到体育馆这段马路 (出示题目) :同学们清扫一段马路, 四年级扫了1/8, 五年级扫了3/8。

(2) 提问“1/8“”3/8”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口答)

(3) 同学们能提出的问题还真多, 我们首先解决“四、五年级一共扫了这段路的几分之几?”你能独立解答吗?试试看!

(4)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5) 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计算结果4/8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 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引出分数加减法计算问题, 让学生先自己思考, 然后再与其他同学交流,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倾听能力。

(6)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并演示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画图、折纸等多种方法来说清算理。)

(7) 课件演示, 规范书写。

这两个加数的分母一样, 说明他们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1/8是1个1/8, 3/8是3个1/8, 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 也就是4/8, (出示图片) 请看图, 4/8相当于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1/2) 所以计算结果能约分的, 要约成最简分数。

(8) (出示图片) “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扫了这段马路的几分之几?”如何列式? (3/8-1/8) 加法是这样计算的, 那减法是不是也是这样计算的呢?试试看!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个1/8比1个1/8多2个1/8, 也就是2/8, 化成最简分数是1/4。)

2.合理推理, 规律验证。

(1) 请观察这两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以及它们计算的结果, 你有什么发现? (每一题的分母都相同;计算时分母没变;只是分子进行了相加、减。) (板书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结果, 能约分的要约分。)

(2) 是不是所有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都是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呢? (学生举例验证, 明晰只要分数单位相同, 就可以直接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规律, 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说理归纳、举例验证, 使学生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所有过程尽量放手, 让学生自己完成, 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也使老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欣赏者。

三、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

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的“做一做”。

2.同桌互相出题并解答。

四、回顾反思, 梳理提升

1.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回忆一下, 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你学会了什么?

2. (讲述) 这节课我们利用“旧知”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这是一种知识“迁移”的方法, 通过“猜想”结果、想办法“验证”结果, 再举例、验证等方式, 概括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的“结论”, 并且“应用”结论解决了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多地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你学习。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3

教科书第8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温故练习

1.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出示图片)

(1)比一比,辣椒和土豆谁种得面积大?黄瓜和番茄谁种得面积大?

(2)比一比茄子和青菜谁种得面积大?

(3)选两个条件,提一个数学问题。

一类: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

一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几题与其他题不同在哪里呢?(我们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这些都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揭示课题:我们就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课堂助学

1.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

(1)教学例1:

例1.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种黄瓜,种番茄。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①师:你认为结果是多少?

④师:如果每次计算异分母分数都去画图,会很不方便,能不能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呢?

学生交流:可以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

师:请同学们用通分的方法试一试,填一填。

答: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 。

师:异分母分数加法由于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1)明桥小学的同学们打算在秋天的时候,把这块长方形试验田的种青菜,种菠菜。青菜的面积比菠菜的面积少几分之几?

师:认真读一读,你会列式吗?

师: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师:展示学生作业,并交流。

(2)明桥小学的同学们爱吃番茄,他们打算明年把这块长方形试验田的种黄瓜,其余的都种番茄。番茄的面积占这块试验田的几分之几?

师:认真读一读,你会列式吗?

师: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师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交流。

师:你会验算吗?

3.回顾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 ),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 )。

三、同步训练

1.填空:建议放在同步训练第一题。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帮助改正。

3.练一练。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四、课堂小结

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的结果要(检验)。

五、当堂检测

1.先在算式下面的图形中涂一涂,再写出得救。

【教后反思】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设计“计算教学‘生活化”’的设想,试图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的分数计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取之于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在“改造内容”的同时在情境的创设上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情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为复习作铺垫,与课标提出的“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数的运算教学要求相吻合,能有效地利用情境中的信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温故预习部分,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信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原本简单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生动,易于学生接受,也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

对课的结构作了一些大胆拓展,以具有开放结构、富于真实意义的数学活动为主,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解答例题时采用猜想—验证—说理—总结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时,我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初步领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教学的难点: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我利用课件演示,用直观的图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这样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陬市镇中心小学

肖美芳

教材内容:104页例题1,105页例题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鼓励算法的多样化,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3、继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4、继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习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学习难点: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开放式提问:(板书13),看到这两个分数,你都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如分数的55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比较、分数与除法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简分数、通分、约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

2、根据这两个分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列式?根据什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板书整理,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分数加减的问题,其中列式的根据可以是加减法的意义,也可以是学过的关系式。)

二、探究新知

1、+15331 -

应该怎样计算?提出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想看,555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2、实在想不出方法的,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

134312+= - =,小结:图示法 5555551114方法二:1个加上3个等于4个,也就是,(减法同),小结:分数组成法

5555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

方法三:134=0、2 =0、6,0、2+0、6=0、8,也就是,小结:转化法 555方法四: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改13313131+为,改- 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551201205577并由此得出:图示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较麻烦,分数组成法要用文字叙述,也比较麻烦,转化法不适用于任意的分数,唯有第四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作。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

5、谁能出几道类似的题来考考你的同学?

6、同桌互相出题考对方。

三、小结

1、阅读课本对照。

2、让学生小结收获。

3、由教师点睛。

四、质疑

五、竞赛(以小组为单位,仿照“幸运52”方式进行闯关。)

1、第一关:必答题,由每组派代表上台演算同分母分数加减式题。

2、第二关:抢答题,主要为判断和选择题。

3、第三关:智力陷阱:张玲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淘气3000问》的六、作业

七、拓展:如果分母不相同,又应当如何解决?

教学反思:

这节课属于人教版修订教材的一个典型课例,其基本模式是“复习铺垫——知识迁移解决问题——比较归纳——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要求教师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学生对分数单位、分数组成的回顾、练习,导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帮助学生沟通知识联系,快速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1,陈静一天看了《蓝猫21112,两人一天共看了+==1(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222

这样的编排对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很有帮助的,但对于新课标理念的落实则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首先,铺垫过于明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前的铺垫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铺垫指向越强,与新知识越接近,学生的建构能力也就越低。依赖性也就越强,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越窄,创新意识也就越不能得到体现。

其次,算理的理解形式化。教材的编排只是通过直观图的形式,让学生从中理解X个A分之一加减Y个A分之一,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对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暗示性过强,没有难度,学生思维受到极大限制,只能亦步亦趋,没能达到“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缺乏挑战性。

我在本节课的引入环节设计了开放式的提问,①“看到这两个分数,你都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数学知识?”避免了学生单一地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既达到复习分数相关知识的目的,又沟通了分数间知识的联系,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②“根据这两个分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列式?”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探究的环节,我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出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实在想不出方法的,我还给他们准备了信封。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解决时,一般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我们调动自身的经验或选择合适的途径(如:找人请教,尝试摸索等)去探究,因此,从寻找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时这也符合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另外,考虑到学生原有掌握知识程度的差异,特别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准备了信封。在学生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后,我引导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了比较,找出了最优的方法,并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多样化的算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独特的思路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不能只停留在对不同方法的数量的追求上,尽可能地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算法的最优化。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篇5

一、唤起与生成

1、复习加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还剩多少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单位

师:一起来看看我们上周学过的知识。那位同学来说一说。师:同学们这一家正在赶什么呀? 看看妈妈是怎么分的饼? 师:爸爸、妈妈和小红吃的披萨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二、探究与解决

1、根据妈妈吃了()个披萨,爸爸吃了()个披萨,能提什么数学问题。(1)一共吃了多少个?(2)爸爸比妈妈多吃几个?

2、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余的问题等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余的问题你们自己就能解决了。

师:出示第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说说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

同学们看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这的算式的特点是分母相同,今天我们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板书课题.3、我们先重点研究3/8+1/8=?等于多少呢?

(1)生可能: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3/8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3份,妈妈吃了1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1份,合起来就吃了8份中的4份就是4/8。也有可能:分母是一样的,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师:确认真确(课件出示)

引导: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加就可以了?(生答)

师:小结: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分数的加法意义和整数的加法意义相同求两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4、师:那我们来看看你们提的第二个问题,出示第二个问题,哪位同学说说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

师:我们继续研究3/8-1/8=?等于多少呢?(小组讨论,自行解决)师:提问

(1)生可能: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3/8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3份,妈妈吃了1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1份,那爸爸吃的3块比妈妈吃的1块多出了两块。也有可能:分母是一样的,只需要把分子相减就可以了。(点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要求写出规范的格式)师:确认真确(课件出示)

引导: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减就可以了?(生答)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吗? 师:其实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家减法的含义是一样,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只不过一个是整数,一个是分数而已。

5、出示课件两题的算式。师: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

师:那位同学试着总结一下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生:总结(思考、小组讨论)

三、训练与应用

1、做一做

最后一题7/7是不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 发现了什么?

2、考考自己,3、判断对错。

4、战胜难题我能行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篇6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什么:(一)知识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二)能力训练点1.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五)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最好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怎么教:一、铺垫孕伏1.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那什么叫分数呢?2.完成课件复习填空: 7 5 1(1)―的分数单位是( ) (2)―是( )个― 8 9 9 4 1(3)―是4个( ) (4)3个―是( ) 7 53.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怎样?师谈话引入(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二、探究新知(一)展示例1:(课件)1.分析过程:(1)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2)师生共同完成例1示意图 (3)根据题意对照图示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2.整理方法(1)怎样计算呢? (2)抽生回答。 3 2(3)提示学生边想边看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 7 7 1 1 1 5 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即5个―也就是―。 7 7 7 73 2 3+2 5― + ― =―― =―7 7 7 7引导学生明确: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法的意义,联想整数加法的意义,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同分母分数难不到我1 2 2 4 5 2 1 1―+― ―+― ―+― ―+―5 5 7 7 9 9 3 3师强调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什么不变,只把谁相加减。(二)出示例2。(课件)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题意2.依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学习方法,完成例2计算,填好书中空。5 3 5-3 2― ― ―=―― =―7 7 7 7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4.反馈练习:强调能直接算出的可以不写过程.3 1 6 2 7 5 2 1-- - -- -- - -- -- - -- -- - --5 5 7 7 9 9 3 3要求学生说出表述过程。(二)通过例1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那谁能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概括成一句话呢? 1.引导学生讨论分数加法与分数减法计算的共同点。2.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课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分数加减法的法则。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 “做一做”中前两道题。(1)迅速做出结果。(2)说明根据什么这样做。 5 74.展示例3: ―+―8 8 12(1) 抽生板演,生齐练,要求只算到――即可 8(2) 学生练习汇报结果12(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解决得到――时应该怎么办?约分到83――时怎么办?2(4)提示强调:计算结果,能够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5.“做一做”(课件) (1)快速做出结果。(2)表述计算过程。注意关键地方。三、巩固发展:(课件)1.判断并说出理由 5 5 5 5(1)―+―=――=― 6 6 6+6 12 4 8 4×8 32 2(2)―+―=――=― =2― 15 15 15 15 15 4 2 4-2 2 1(3)― ― ― =―― =― =― 5 5 5+5 10 52、计算: 4 2 5 5 9 6 15 9―+― ―+― ―+― ―+―7 7 6 6 25 25 16 164 2 8 5 11 7 17 5―+― ― - ― ― - ― ― - ― 5 5 9 9 20 20 18 185 15 7 3 13 1―+― ― - ― ―+―16 16 8 8 14 14四、全课小结:你知道了什么??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出示一张纸问:这是什么?用数学的眼光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教师把纸对折再对折,你发现了哪些分数?(找生说分数,摸一摸,分数里面有几个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五吗?再拿一张纸,它在哪里?有几个四分之一?再添一张纸还有四分之九。

课件出示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分数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好吗?生说师板书:同分母分数。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师: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同分母分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喜欢过生日吗?过生日时都吃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1(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8张饼,妈妈吃了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找生说师板书

31:8+8,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用手中的学具圆片画一画。生画师巡视指导。找生汇报。

31114学生可以这样思考:8是1 个8,8是3 个8,合起来也就是8。

314提问:8+8的和是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31(因为8和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313411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板书:8+8=8=8=2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14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8,也就是2。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大家学会了同分母分数加法了吗?出示4道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根据条件提问题

课件出示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妈妈吃了八分之五,学生提问题。根据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4.出示一组同分母减法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集体订正。5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找生说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式,其他同学抢答得数。

19

生答。师说,10001000

2下面的计算对吗?请你把错的改正过来.3.“神机妙算”对又巧。4.完成教材第106页做一做。5猜一猜A和B分别是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8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具体情景中对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行迁移,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2、能熟练掌握并养成最后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刚刚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你能举了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板书两个分数:看着这两个分数,你能想到哪些有关的分数知识?(学生回答。)

2、师:同学们复习的很全面,咱们再具体做个练习好吗?

幻灯出示复习题。

【此处使用微视频,对孩子们巩固旧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课讲授,总结规律:

1、学习例题1:

师:刚才的复习告诉我,大家对分数知识掌握的很好。还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对分数的计算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教师板书课题。

A、创设情境,出示题目:

B、出示例题1

师:请说出图上有什么信息?

(1)学生分析读题,列式,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含义

(2)你能大胆的猜测一下计算结果吗?学生说出得数。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得数是正确的。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

(3)方法展示:

图示法、线段法、数分数单位法。

(4)小结方法: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5)练习:根据刚刚学过的同分母加法计算法则计算,看谁做得快!

【此处使用微视频,学生们可以清晰的理解例题1,引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学习例题2

师:刚刚学习了同分母的加法,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同分母的减法。

A、教师板书两个分数:

(1)师:你能用这两个分数编一道减法应用题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2)师:老师也用这两个分数编了一道减法应用题,想看吗?

B、出示例题2:为什么用减法呢?小数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减法的含义。

(1)请仿照例题1的计算方法计算得数。

(2)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练习。

【此处使用微视频,孩子们可以去自主探讨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规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重复播放微视频。】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计算法则吗?

多找学生回答。

四、课堂小结

此处使用微视频,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同学们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 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③ 是()个,是5个(),4个 是()。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是几个几分之一,是几个几分之一,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 是3个,是2个,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 加2个 得5个,就是。

教师板书: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 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 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 方形纸 色笔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2、填空:

(1)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7/9 里有()个 1/9 ;()个1/8 是 7/8。

(3)3个 1/4是(); 6/11 是6个()。

(二)、新授问题引入

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其中4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师:你能 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

生: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8,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4/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3/8,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8。

师: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生 :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1/8+3/8

生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师: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探究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多少蛋糕。)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结果是多少?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办法验证吗?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

师:4/8可以写成多少?(1/2)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1)选择:4/8-1/8表示什么含义?(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2)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归纳方法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同分母)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巩固应用

1、填空: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不变,只把 相加、减。

2、完成课本第105页第11题

3.下面在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两道实际问题.(1)我有3/4瓶矿泉水,倒出了1/4,还剩多少瓶矿泉水?

(2)一个水池已经灌了5/8池的水,还要灌多少水才满?

4、拓展练习(口答):

5/()+ 3/()=8/()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

(七)作业

教材第106页第2题、第108 页 第4 题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8 + 3/8=4/8=1/2

4/8-1/8=3/8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P104—106。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具准备】

每组学生一张圆形纸,一张长方形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从“3/8”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师:你对3/8有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从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真分数、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设计意图】

(1)复习分数相关知识

(2)当学生提到分数单位时,让学生列举和3/8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进而引入“同分母分数”,重点让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是相同的。

2.师:看到这些同分母的分数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汇报之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提出想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引入课题,既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也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二、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算理、计算方法

1.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1)根据1/8和3/8这两个分数列加、减法算式

1/8+3/83/8-1/8

(2)根据加法算式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加法的意义。】

2.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在独立思考1/8+3/8的计算结果和验证方法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算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或其他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在探究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理解算理;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3.感知并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汇报1/8+3/8是怎样计算的,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规范书写。

(2)习题巩固,进一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层次一(计算结果是真分数)2/7+3/7=2/9+4/9=

层次二(计算结果是假分数)5/12+7/12=3/5+4/5=

(3)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一基础题的练习,感知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层次二,提出了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特殊情况,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练习后总结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以上为20分钟教学内容】

三、推理迁移——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计算方法、算理

1.开放问题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根据3/8-1/8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算式提出数学问题,在开放性的题目中感受分数减法的意义。】

2.由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由加法直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来推测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用推测的方法独立计算3/8-1/8

3.解释算理

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数单位相同)

4.习题巩固

通过7/9-2/9=7/10-1/10=两道习题巩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回顾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拓展深入——进一步探究“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1.提出问题引入“ 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

有一个西瓜,平均分成四份,老师口渴吃了1/4个,还剩多少个?1-1/4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解决特殊情况“1”减几分之几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不把1写成2/2、3/3、5/5……,进一步感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习题:1-3/7

五、交流心得,总结收获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设计教案前的一些想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加减法,三年级已经学过,学生知道怎样计算,同时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也能很容易判断用什么方法计算。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外,能根据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之外,我还认为要通过构建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并能有条理思考的思考问题。由于这节课知识目标比较简单,我以为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成功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还剩多少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单位

师:爸爸、妈妈吃的披萨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问题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迁移旧知,探究新知

1、根据妈妈吃了 个披萨,爸爸吃了个披萨,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1)一共吃了多少个?

(2)爸爸比妈妈多吃几个?

(3)还剩多少个?

2、你能解答这几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抽生口答,教师板书。

3、探究解决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师:要判断是否正确解决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小组交流,汇报:从算式、结果两方面进行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整理解题思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

4、自主探究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1)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分数加法的含义。学生齐读分数加法意义。

(2)第二题与第三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知道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学生齐读分数减法意义。

(3)比较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发现?

5、迁移旧知,归纳同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1)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强调计算结果要化简。

(2)观察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揭示课题。

(3)思考: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课件出示

(我希望学生能通过前面的复习,再思考为什么用加减法计算,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而发现整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回答的结果和我相要的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上完课后我认真地反思这个问题,原因1:可能是因为我可能太希望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回答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而忽略了现行教材淡化法则意义;原因2:也许是我问题的指向性不太明了,学生不清楚从哪方面回答)

6、教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通常情况下,解决问题要从列式和计算结果两方面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题单第一题。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吗?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说一说理由。

3、比赛。

4、生活中的应用。(随机)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老师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全面而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篇9

教学用具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的分数单位是,1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③是()个,是5个(),4个是()。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是几个几分之一,是几个几分之一,和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是3个,是2个,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加2个得5个,就是。

教师板书:+=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0

一、猜测验证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1/4)

师:在没研究之前,请大家猜一猜1/2+1/4的得数可能是多少?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猜得数是1/6、2/6=1/3、3/4,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的过程。)

师:大家的想法听起来都有一些道理,那到底谁猜的对呢?你能利用手中的材料验证一下吗?

(学生分头行动进行验证)

师:你猜的得数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汇报:①、分数化成小数再相加。

②、折纸涂色法。

③、先通分再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进行计算。

师:大家非常爱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到1/2+1/4=3/4。

二、提练方法

师:根据刚才验证的经验我们再来做一题:2/3+2/9=

学生练习后进行汇报交流,发现大家都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追问:有没有同学用化成小数的方法来做的?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

指出:看来不是每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都可以化成小数来计算的,但都可以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根据以上两题的计算过程,你知道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交流并进行小结)

三、方法迁移

师:这道2/3+2/9=8/9加法算式究竟算的对不对,我们应对其进行验算。你准备怎样来进行验算呢?(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它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指出:其实分数加法的验算方法和整数一样。

(放手让学生自己验算,再汇报)

①、8/9-2/9=

这道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还可以怎么验算?

②、8/9-2/3=

这道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减法时也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

小结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反思:

一、猜测中引发探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个体理解的多样性,有的学生用分母相加,分子相加;有的学生用分母相加,分子不变;还有的学生把这两个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在猜测中出现了1/6、2/6=1/3、3/4的结果。丰富的答案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自主验证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把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中。

二、探究中学会转化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猜测,产生了多种答案。“那到底谁猜的对呢?你能利用手中的去材料验证一下吗?”果断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的学生用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找到了答案;有的学生把分数化成了小数找到了答案;还有的学生利用通分找到了答案。学生有效地把新知进行了转化,从不同途径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在运用中建构知识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让学生利用验证中的经验自主练习2/3+2/9,在交流中发现学生都选用了通分的方法。这时追问:“有没有同学用化成小数的方法来做的?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不是每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都可以化成小数来计算的,但都可以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有利于学生提炼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

四、在验算中学会迁移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1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小数的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

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生运用旧知识尝试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素材,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留心观察,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再进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长此以往,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同时,鼓励算法的多样性,可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这部分知识是计算教学,相对枯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主动、高效率地参与学习。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领会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练习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l 篇12

上完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本人体会颇深,浅淡如下: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

2、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个人从说的过程中来掌握知识。整节课中,分三个点让学生来说,首先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这是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接着在做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后,让学生比较说说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让学生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总结出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通过这三次说的过程,学生基本上对异分母分数计算方法和为什么要通分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这样使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并且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以下几点是我总结出的应该在以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我可以问“图1/2+图1/3等于是一个怎样的图?”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碰撞出火花。然后经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运用图形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个为什么要通分的过程更加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二、教学知识性的错误:在解决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我板书的通分的几个步骤用了递等式,事实上应该要用连等式,因为计算分数一步加减法时,本身就只有一步,中间部分在以后学生熟练做的时候是可以省略的。还有在练习改错题的改正时,板书没有写出通分的过程,让学生看了很别扭,并且学生在指出错误的地方时就发现了没有通分。事实上,本节课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节课,就必须把通分的过程板书出来。

三、对学生上课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很好的给予解答和讲解:这个问题本人认为自己可能上课的经验还是很少,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不能够灵活的处理课堂设计之外的问题。在学生出现“1/2+3/8=1×4/2×4=4/8”这样的计算错误时,我不知道怎样的来讲解让学生来清楚的认识到这样错误而使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我可以问一句“现在4/8这个结果是原来这一题的正确答案吗?”这样学生就会很清楚的发现错误的根源,加深印象。

四、上课的语言不能很清楚地进行表达出来,语言组织能力不够,还需加强。我想这主要是上这样的公开课机会还是比较少,有些紧张,并且对临时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进行讲解,我想这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锻炼。

上一篇:湖北省2010创建方案下一篇:甘肃工程师职称 中级工程师职称 高级工程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