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管理细则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7S管理细则(推荐8篇)

7S管理细则 篇1

“7S”实施细则

一、目的:

为保持办公场所、作业现场、库房、仓储的整理、整顿和清洁的成果,提供一个文明、整洁、有序、高效、盈利、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四一“一流员工、一流产品、一流品质、一流企业”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公司建设成为主营业务有竞争力和领导地位的优秀企业。

适用范围:

凡与本公司有关的区域,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库房、仓储和厂房区域,生活区等均适用。

1、“7S”督导委员会

1.委员长: 肖 梦

2.委员: 旷开琰、邵辉刚、罗小云、曾军华

3.组长:古伟军(一楼),张航国(二楼),张娟(三楼)

4.副组长:谢宗铿(一楼),欧阳金兰(二楼),朱新峰(三楼)

5.秘书:杨浪平、肖丽芳

6.组员:肖生平、谢宗红、何有泉、李军辉、何志冲、白文斌、杨留坡、曾庆信、马太平、曾宪

灿、杨晓、朱发成、王长亮、朱斌、谢守焜、谢九平、朱俊峰、肖满招

2、“7S”执行委员会权利

有权审查各生产现场区域并要求纠正,按《7S考核检查表》进行奖罚,有权对纠正问题进行复审,并对区域责任人进行考评。

3、“7S”执行委员会责任

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严格遵照评审程序对生产现场区域进行审核,做出相应结论,对所发现的问题点监督,帮助现场区域责任人进行纠正整改,并制订优化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复审结果。

5、奖惩

1、连续两周评审总分90(含90)分以上的部门每人奖励10元,管理奖励20元;

2、连续两周评审总分60-89(含89)分以下的达标部门发给限期整改通知书;

3、连续两周评审总分60(含60)分以下的部门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每人罚款10元,管理处罚50元。

4、当分数都高于60分时,则以最低得分之单位悬挂黑旗;

二、实施步骤:

1、开展多样化的7S活动宣传、培训活动,新员工入厂,均要接受2小时以上的7S培训;7S骨干有组织地外出参观先进企业;推进小组定期召开7S讨论会,并利用宣传栏积极开展7S宣传。

2、细则:

(1)作业现场需悬挂制定图,所有物品按定置图要求,摆放,用完随时归位,并进行整理、整顿,保证现场没有无用或长久不用的物品。

(2)设备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一保、二保、三保,并认真填写记录,下班前,设备清洁干净,设以备周边地面不得有垃圾、油迹等其他杂物。

3、考核:

(1)7S督导委员会每次检查后填写《7S整改通知书》:各职能部门每天按《7S考核检查表》自查。

(2)7S督导委员会定期和不定期对各职能部门的作业现场的人员、产品、设备、物料、通道等7S执

行情况(是否有记录、记录是否真实等)进行检查,并填写《7S考核检查表》,作为评比依据;各职能部门根据上述(1)的细则填写《7S考核检查表》。

4、评比:

每周由7S督导委员会根据检查《7S考核检查表》的内容进行打分,评出7S先进部门,给予奖励,最 差部门接受处罚,并与有优胜部门工作现场悬挂“7S”红旗【最佳车间】,最差部门悬挂“7S”黑旗【最 差车间】,达标部门悬挂“7S”黄旗【达标车间】。

三、检查项目

1、工作区域的环境(整理、整顿、清洁)要求:

A、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B、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输送带、推车、台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模具、夹物、物品等

C、没有闲置于各生产车间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

D、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木屑,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E、使用拖把、扫把定时清扫工作场所/车间/厂房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F、生产场所内不可置放三日内不使用的物料。

G、零件、产品或材料应将其置放与周转车上或塑料筐或其他容器内,不可直接将其置放于地面上,并

且对其要有一定的标识。

H、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可掉于地上。

I、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J、消防栓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K、生产场所内不可有“没有必要”的架子或屏障影响现场的视野。

L、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M、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塑料板和机床内外均须保持整洁,机床周围不准置放与本

机台无关的物品。

N、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工件磕碰伤。O、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均须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P、工序间产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受损,并及时交检,做好防护

通道的其他要求:

A、尽量避免弯角,搬运物品采取最短距离。

B、通道的交叉处应尽量使其呈直角。

C、左右视线不佳的道路交叉处尽量予以避免。

D、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E、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干净,有油污时应立即清除。

F、安全出口必须畅通,不可堵塞,并且要有“安全出口”标示。

1、工作区域的规范要求:

A、现场使用的文件现行有效,文件、记录保管整洁完好,填写的记录完整、清楚。

B、生产员工有时间观念,当班时间抓紧,交给的任务及时完成,不拖拉。上班不迟到,上班不做下班准备,开会不迟到。

C、生产员工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2、工作区域的素养(行为规范)要求:

A、生产员工进厂须仪容整洁,按规定穿厂服、佩带厂牌、厂徽,精神状态佳,充满活力,男同志不得留长发、胡须。

B、生产员工进入加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严禁穿背心、裙子、拖鞋、高跟鞋上岗操作。

C、各种规则或约定目视化,让规则和约定用眼睛一看就懂。

3、工作区域的安全要求:

A、需要防护器具上岗的工人,必须使用防护器具方可上岗操作。

B、定期检讨,检查不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附:操作规程补充说明

1.整理(SEIRI)

(1)定义: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都分为有用与没用的,除了有必要留下来的以外,其他的都清除或放置在规定地方。他往往是“7S”的第一步。

(2)目的:腾出有效使用空间,防止工作时误用或掩盖需要物件。

(3)实施步骤:

①全面检查自己工作场所及范围,明确所有物品。

②制定分类标准,对物品分类。

③将所有物品分为几类,如:

A、不再使用的。

B、使用频率很低的。

C、使用频率较低的。

D、经常使用的。

将a类物品处理掉,b、c类物品放置储藏处,d类物品留置工作场所。

④依据必要品和不必要品判定标准,果断清除、抛弃不要品、无用品、废品。将其他物品按照“最经常使用的物品放置于最容易取得的地方原则”分类放置于指定位置。

A、注意要领:检查要仔细、全面,包括所有可移动物品:物品的价值是指其“现有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其“原有的购买价值”:清除要坚决、及时。不要因为它们可能以后有用或丢掉可惜,而占用你大量的空间。

B、补注:空间的可以整理出来的,在:“7S”推行中,有人或许会强调:“我的空间就这么一点大,物料太多,哪有条件整齐摆放?”其实,就这种观点是种误解,空间有限的原因正是缺乏整理、整顿,急需做“7S”,怎么整理、整顿,怎么克服空间有限的实际困难才是要面对的问题。

2.整顿

(1)定义:合理放置必要物品。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分为种类依规定的位置定点定位放置,并放置整齐,必要时加以标示。它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2)目的:工作场所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创造出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清晰找寻物品的时间。

(3)实施步骤:

①空间、货架清理后,需要作一次整体分配和规划。对可供放置物品的场所进行规划,划分成若干区域: 必要时应准备最低空间备用。

②将必需品在上述区域摆放整齐,分区、分类、定名、定位、定量存

③绘制定置图,绘制的原则有:

a、现场中的所有物均应绘制在图上

b、定置图绘制简明、扼要、完整为原则,相对位置要准确,区域划分清晰鲜明。

C、生产、办公现场暂时没有,但已定置并已决定制作的物品,并均在图上加以说明:但已定置并决定制作的物品,也应在图上标示出来,准备清理的无用之物不得在图上出现。

D、定置物可用标准信息符号或自定信息符号进行标注,并均在图上加以说明:但应随时定置关系的变化而进行修改。

④要时还应将区域及其物品类别进行标识。

⑤多用容器纸箱存放,摆放立体直角。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空间利用以立体为主。

⑷注意要领:首先考虑通道的畅通及合理;尽可能将物品集中放置,减少物品的放置区域;采用各种隔离方式隔离放置区域,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将物品隐蔽式放置;大量使用“目视管理”,标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任何人都能简单查找。

⑸补注:目视管理即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强调使用颜色或标识,以达到使用者“一目了然”的目的。

3.清扫

(1)定义:将工作场所及工作用的设备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彻底清洁工作场所内物

品,防止污染源(污迹、废物、噪声)的产生。

(2)目的:保持干净、明亮的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稳定品质;并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以

保证员工产生愉快心情。

(3)实施步骤:

①划分员工清洁责任区域;各部门、各车间将工作环境用平面图划分到各班组(自寸备查)。

②清扫从地面到墙板到天花板所有物品。

③机器工具的彻底清理、润滑。

④杜绝污染源,禁止跑、冒、滴、漏。

⑤破损的物品修理。

⑥明确污染源,采取措施杜绝或隔离。

⑷注意要领:责任区域的划分应包括室内室外,员工负责区域之中及之间无死角;清洁应由上而下,按步骤进行;清洁工具应常备、齐全;清洁工作应日常化、制度化。通过清洁过程,使员工更熟悉物品及位置。

4.清洁

(1)定义:将上述“3S”实施步骤制度化、规范化,并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查、奖励措施。

(2)目的:通过强制性规定,培养员工正确的工作习惯,长期维持并保留以上“3S”成果。

(3)实施步骤:

①将以上“3S”步骤制定标准工作文件;“7S”委员会同各部门、各车间抽出人员管理参与清扫和巡查,各部门推出“问题看板”。

②设立要求标准,制定奖罚办法订立例行扫除:

a.

b.

c. 每天上班前及下班后进行个人工作台、区、责任区5分钟清洁。每周三,六下午5:00-6:30责任区全面清扫。每月底下午5:00-6:30厂区彻底大扫除。

③定期检查;寻找控制污染源活动:针对清扫中积尘较多、污染严重的部位,研究对策和防范措施。④严格执行奖罚制度。阶段性清扫检查评分。执行例行清洁,达到“四无标准”(无废物、无污迹、无 尘灰、无死角)

(4)注意要领:将上班“7S”五分钟,下班“7S”五分钟列入制度中;标准的制定应明确,使新进员

工能够很快理解并执行;由部门组长带头坚持执行标准,并亲自定期检查,以带动全员

重视;实际奖励与实际惩罚并重,严格推行,并及时开展“7S”管理正面效果。

5.素养

(1)定义:采取各种方式,使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严格遵守企业规则,培养员工主动、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状态。

(2)目的: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习惯、遵守规则的企业员工;营造企业氛围,培养员工团队精神。

(3)实施步骤:

①召开员工会议,由员工讨论议题,提出操作制度及标准。

②制定礼仪用语,要求员工应遵守出勤、作息时间;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谈和工作态度,养成礼貌接听 电话的习惯。工作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不可以随意谈天说笑、离开工作岗位、看小说、打瞌睡、坐在 产品部件或其它地方,听MP3,吃零食等)。

③服装整齐,戴好厂牌。

④待人接物诚恳有礼貌。

⑤爱护公物,用完归位。

⑥保持清洁。

⑦乐于助人。

⑧实行强化周、强化月活动。推行《岗位承诺书》,责任到人。增进全员工作责任感。“7S”督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7S”督导委员会组建促进小组,小组由各部门推荐,经“7S”督导委员会任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巡回检查,“7S”委员会制定巡查规程和巡查记录表。巡查结果记录与《“7S”验收检查问题汇总表》上,职能部门每天填写《“7S”检查评分汇总表》、车间班组长每天填写问题《“7S”自查记录单》。对有问题的部门及人员,稽查结果在公告栏上曝光,注明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制定整改期限。被稽查人如对巡查结果有异议,可向“7S”督导委员会申诉,由督导委员会最后裁决。

(4)注意要领:对各项活动的实施要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服装、仪容、上岗证

标准;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定、规则;制定公司员工礼仪手册;新员工培训;制定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早会、礼貌运动等);组织集体活动。

(5)补注:员工良好的职业素质包括尊重他人、爱护公司财物、遵守企业制度、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待人大方得体、保持长期的学习态度、真诚等。

6.安全

(1)定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工作中,必须确保人身、设备、设施安全,严格做到公司机密。

(2)目的:保证企业和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无事故的发生。

(3)实施步骤:

①加强安全教育。

②安全技能培训。

③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宣传防护措施。

④生产车间要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

⑤建立安全巡逻制度。

7:节约

①定义:贯彻执行“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理念。

②目的:提高生产效益,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思想理念为准则。

执行日期:2010年7月15日

深圳市宝安区泰和铝制品厂

7S执行管理委员会

7S管理细则 篇2

在中职计算机房管理的实践中, 各个学校都在试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也有相应的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 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可谓“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加上近年来, 中职入学门槛降低, 学生素质有所下降, 机房管理员往往成了“救火员”, 每天疲惫不堪, 却收效甚微。因此, 有些学校招外聘员工对机房进行专职管理, 有的干脆将机房承包给电脑公司。

对中职学校机房管理难的问题, 许多老师大叹苦经, 这其中既有学校资金紧张、设备更新缓慢的问题, 也有学生和管理人员素质的问题, 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可操作性强、严格而有效的管理方法呢?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 我们尝试了企业中的7S管理模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7S管理在中职学校机房的实施

7S管理起源于日本, 指的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素养 (Shitsuke) 、安全 (Safety) 和速度/节约 (Speed/Saving) 这7个词的缩写。因为这7个词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 所以简称为“7S”。

1. 机房管理, 整理为先。

整理指的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和不需要的区分开来。其要点是对机房内软硬件环境进行整理, 区分什么是需要的, 什么是不需要的。

中职学校机房, 上机的课程多, 还经常有各类培训和考试, 因此, 软件环境复杂, 各种软件有时还会产生冲突, 所以要秉持“够用”和“最小化”的原则, 坚决清理一些可有可无的软件, 尽量使用一些绿色软件, 使系统能高效稳定运行。

对于机房内的各种物品, 要进行分类, 比如把清洁工具统一摆放, 把损坏的键盘板、风干的白板笔、多余的本子、垃圾等清理出机房。特别要注意的是, 对以后“可能”会用到的物品, 也要坚决清理出去, 使保留在机房内的都是有用的物品。

机房内各个座位之间, 计算机、空调、机柜的前后、通道以及机房的各个死角, 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

可以这样说, 管理好机房的第一步是整理。坚决做好这一步, 是树立7S管理作风的开始。

2. 把整顿作为管理的基石。

整顿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

在整理完机房的环境后, 我们就可以着手对机房进行整顿, 根据整顿的原则, 对旧的机房进行改造, 先要测量机房的长度和宽度, 对机房内桌、椅、显示器等物体的摆放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各自的位置上做上标记。

新造的机房, 从设计机房开始, 就要注重整体的布局和摆放。按要求到厂家定制电脑桌, 电脑桌上要有显示器的座槽, 这样显示器就不会被移动。为了防止学生随意扭动CRT显示器, 可以在电脑桌的后部增加卡口, 以刚好卡住显示器后部为宜;主机箱要提升一定的高度, 采用架空布线的方法 (使用桥架或线槽) , 做到地面上没有一根线, 使之看起来既整齐美观, 又有利于清扫。

交换机要摆放在机柜内, 采用配线架布线, 并用不同颜色号码管进行标记, 以利于维护维修。

每次上完课或打扫完机房后, 任课教师督促每个同学都对照标记摆放好各种物品, 才能离开机房。机房管理员在每一次上机课程结束后, 对摆放的物品进行检查, 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评分。

3. 机房软硬件环境的清扫。

清扫是指把计算机房打扫干净, 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 使之恢复正常。

机房在学生上机的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污渍、垃圾等, 从而使机房变脏。脏的机房会使计算机稳定性降低, 故障多发, 使教学过程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调换学生座位、修理机器上, 影响教学质量, 更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 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教育、学习环境。

清扫的重点是:

(1) 确定清扫对象。对机房的清扫不仅仅是对机房地面、桌子的清扫, 还包括对各类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的清扫, 对设备的清扫要着眼于对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2) 准备清扫器具, 确定参加清扫的学生。

(3) 由机房管理人员讲解清扫方法, 要留意机房内各种线缆的连接, 防止在清扫的过程中松动甚至扯断线缆或出现线缆进水的现象。

(4) 在开学前由教师进行清扫, 力争给学生上第一次课时留下整洁干净的印象, 并规定以后每隔2周实施一次彻底的清扫。

只有严格实施上述步骤, 清扫方能真正起到作用。

4. 让机房保持清洁高效。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 使机房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 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 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教师和学生能愉快地上机。

学生进入机房必须穿鞋套是各个学校盛行的做法, 我们定制了耐用透气的布质鞋套, 但中职的学生往往在上一节课下课后, 便迅速到达机房, 在座位上坐定后, 才开始穿鞋套, 并且马上开启电脑, 进行各类操作, 此时教师尚未到达, 严重影响了机房环境的清洁。针对此, 我们要求学生上机前一律先到教室, 排好队伍, 由任课教师带领, 到达机房门口后穿好鞋套, 依次进入机房。

学生进入机房后, 首先检查周围的环境是否整洁, 如果所在位置边上有污渍和垃圾等, 必须马上清理干净。

学生发现设备异常要及时报告教师, 由教师作进一步处理, 或在征得教师同意后调换座位, 并由教师在上机日志上做好记录。

清洁活动是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的延续, 是机房长久保持干净整洁、美观高效的开始。

5. 素养是机房管理的核心。

素养即教养, 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 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这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养的提高, 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 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 在中职机房实行7S管理, 要始终着眼于提高机房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这三者的素养。

(1) 提高机房管理员的素养。首先, 要提升其业务素养, 让他们多学习, 多动脑筋, 从技术层面上来防范机房管理上的风险。综合运用网络、克隆、硬盘保护、域和组策略等技术来合理规划技术方案。发现问题, 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应该深挖其根源。其次, 对7S管理的模式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熟悉7S管理的操作流程。最后, 能公平公正地对各个环节进行评分。

(2) 提高教师的素养。要着眼于驾驭课堂的能力, 熟练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 如实记录上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人员缺席等, 督促学生按照7S管理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 提高学生的素养。应做到进入机房穿好鞋套, 保持自己位置边上的卫生清洁, 按照标记摆放各类物品, 爱护设备, 不私自安装软件, 上机结束后带走所用的纸笔等物, 不要逗留在机房中, 更不能在机房内吃零食。

提高上述三类人员的素养, 并非一蹴而就, 为此, 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情况通报表, 做好挂板安装在机房门边上, 要求机房管理员在每次上机结束后逐条记录, 并最终记入考核:

6. 机房的安全管理。

清除隐患, 排除险情, 预防事故的发生。目的是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 保证教学活动连续、安全、正常地进行。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防火防盗意识。要做到机房的钥匙有专人保管, 有指定人员开关机房, 及时加固损坏的门窗, 特别要对来校培训的人员强调, 严禁在机房内吸烟。

(2) 一天上机结束后, 应检查电源是否关闭, 门窗是否锁好。

(3) 机房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维护, 教育学生不要随意插拔电源、鼠标、键盘、交换机连接线及移动各种设备。

(4) 防止计算机病毒传播。

7. 合理安排上机, 坚持节约原则。

机房设备属于高价值、高折旧、低服役周期的设备, 因此, 只有在有效服役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 才能节约教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资产浪费。

(1)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上机, 为更多学生提供教学服务。这样既解决了人多机少的矛盾, 又节约了投资, 提高了效率。

(2) 合理布局, 节省空间, 所有资源合理利用, 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 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 切勿随意丢弃各类设备。

三、7S模式在中职机房管理中的实效

7S管理活动作为我校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后, 在机房的管理中, 许多教师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 感受到了7S管理活动推行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带来了确确实实的好处。具体体现在:

(1) 机房环境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貌焕然一新。

(2) 机房的故障率大幅降低, 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 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4) 学生、教师、机房管理员的素养、节约意识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7S管理细则 篇3

关键词:7S;管理;绩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12-02

一、7S管理概述

7S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理念,是指在生产、组织、管理现场对人员、材料、设备、方式、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是日語外来词,首字母均为S,所以日本人称之为5S。近年来,人们对这一活动认识日益深入,丰富了其内涵,补充了“安全(Safety)、节约(Save)”等内容,演变为7S。7S管理模式,保证了舒适、整洁的学习、办公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要求。机房管理是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软硬件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知识,也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二、7S管理理念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

1.整理是对机房的软件、硬件、网络、线路设备等分别进行管理,将不需要的工具清理出机房,根据“设备最少,功能最全”的原则,清理不必要、可有可无的教学应用软件,既可提高机器的运行速率,又可减少维护之时间、成本。

2.整顿是指合理安排交换机、电脑桌、电脑、桌椅等设备,交换机应该放在机柜内,用不同颜色的号码管标志,便于辨认和维护;主机箱采用架空布线的方式,便于清扫,整洁美观;为了防止学生随意移动显示器,可以在显示器后部增加卡口固定其位置。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工作簿,给每台机器编号,详细记录每台机器的配置以及平时容易出现故障的机器号,便于维修、维护。

3.清扫包括地面、桌面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的清扫,机房人员流动性很大,极易带来灰尘、垃圾等,若不定期清扫,过多的灰尘会影响散热,使电路板短路,降低机器使用性能,影响教学秩序。需定期用毛刷、洗耳球对主机内部件进行清扫。

4.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深入,要求学生在进入机房之前带上布质脚套,避免将灰尘带入机房,若是发现桌面有垃圾、污渍,及时报告老师,迅速清理,禁止在机房喝饮料、抽烟等,使机房保持最佳状态,给师生营造良好、愉悦的学习环境。

5.素养是7S的核心,要着重提高管理员、学生的素养,这是培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①提高管理员素养。管理员应一专多能,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的良好职业习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用7S管理理念和流程对各个评价项进行评价、改进。②提高学生的素养。体现在学生应该遵守机房管理和使用规则,禁止安装盗版软件,防止病毒的传播,禁止私自拆、换、卸软硬件等,保持整洁卫生,不在机房乱吃零食,禁止乱扔垃圾等。

6.安全包括硬件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为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建立备用库,用以存放常用器件和易损器件,确保损坏器件及时更换;建立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制度。为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禁止学生乱动电源、电线。注意防雷、防震,保证硬件良好的使用性能。为了防止对软件进行破坏,可以采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一是安装还原卡,可解决病毒传播、木马攻击、操作者破坏和删除系统的操作,对CMOS参数的修改破坏等。使用还原卡,可将计算机的系统分区和需要保护的分区保护起来,将还原卡设定为下次启动或过一定时间后对系统自动还原,避免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系统紊乱而不得不重装的麻烦。二是利用还原软件,与使用还原卡相比,可以降低成本。常用的还原软件如“冰点还原”、“还原精灵”、“还原大师”等,通过简单的操作,可同时保护多个逻辑盘,支持DOS、Windows操作系统,允许用户自己选择“自动还原”还是“手动还原”。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病毒种类日益增多,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个高效的减少网络病毒传播的方式,即将机房网络设置成独立局域网,将它与外网的连接隔断,从硬件层面减少了病毒传播的几率。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有因特网操作,需要学生从外网下载软件或素材,鉴于此,笔者在内外网节点相接处设置一台Network Server,并配备两张网卡。利用Server上的软件ISA server 2010在此环境设置访问规则,一张网卡设为外部网卡,一张网卡设为内部网卡,可防止外部攻击,代理上网。若课程需要连接外网,就用访问规则,若不需要,就禁用。实践证明此法非常有效。

7.节约是指合理安排上机时间,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空间。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上机班次表,可解决人多机少的弊端,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过时、淘汰设备,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

三、总结

机房管理涉及到制度、技术、维护等方面,因此有必要采取规范的管理理念和流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房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对设备管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表明,7S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高了机房的使用绩效、规范了教学秩序、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在机房管理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雅云.浅说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J].科技信息,2008,(6).

[2]谢小璐.浅析高校机房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管理视野,2011,(97).

[3]黄爱仪.浅析高校计算机管理办法的创新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0,(3).

[4]孟晓蓓.高效计算机中心机房管理与维护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1).

[5]周桂梅.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探究[J].科技信息市场,2009,(6).

7S管理知识 篇4

一、为什么要开展“7S”运动

1、“5S”活动的兴起

20世纪末,“日本制”的产品遍布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为什么日本这样一个自身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竟能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挤身世界经济强国呢?这其中有因缘际会的机遇问题,但更大的原因应该是他们不断的追求效率与品质,不断地研究发展,也因不断地研究发展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因不断的追求效率与品质,才能降低成本,创造更大的企业利润。在追求的过程中,就有了5S活动的产生。

走进日本工厂,你会发现,不论办公场所、车间、仓库,从地板、墙板到天花板,所看到的均是亮丽整洁无比。人们井然有序地在工作,物品井然有序地在流动。在日本企业里,人们始终认为,整齐清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环境,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及降低产品不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

2、从“5S”到“7S”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和英文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越来越被世界范围优秀企业广泛认同和采纳。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公司在原来5S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Safety)要素,形成了“6S”;有的则加了安全(Safety)及节约(Save)这两个要素,形成了“7S”,甚至“10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7S”、“10S”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不管是5S、6S还是7S,其精要之处都是在于总结出了工作现场(包括物品、环境、场所等)管理的要点。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7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7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3、工作中不良现象的剖析

(1)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的工作人员  有碍观瞻,影响工作场所气氛。 缺乏一致性,不易塑造团队精神。 看起来懒散,影响工作士气。 易生危险。

 不易识别,妨碍沟通协调(2)机器设备摆放不当  作业流程不流畅。 增加搬运距离  虚耗工时增多(3)机器设备保养不良

 不整洁的机器,就如同开或坐一部脏乱的汽车,开车及坐车的人均不舒服,影响工作士气。

 机器设备保养不讲究,从而对产品的品质也不

讲究。

 机器设备保养不良,影响使用寿命及机器精度,从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并使品质无法提高。

 故障多,减少开机时间及增加修理成本。(4)原料、半成品、成品、修整品、报废品随意摆放  容易混料——品质问题。

 要花时间去找要用的东西——效率问题。 管理人员看不出物品到底有多少——管理问题  增加人员走动的时间——秩序与效率问题。 易造成堆积——浪费场所与资金。(5)工具乱摆放

 增加找寻时间——效率损失。 增加人员走动——工作场所秩序。 工具易损坏。(6)运料通道不当  工作场所不流畅。 增加搬运时间。 易生危险。

(7)工作人员的座位或坐姿不当

 易生疲劳—降低生产效率及增加品质变异之机遇。 有碍观瞻,影响作业场所士气。 易产生工作场所秩序问题。

4、不良现象造成的浪费

综合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可以看出,不良现象均会造成浪费,包括:

1、资金的浪费

2、场所的浪费

3、人员的浪费

4、士气的浪费

5、形象的浪费

6、效率的浪费

7、品质的浪费

8、成本的浪费

因而要成为一个有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企业,第一步就是要重视“整理、整顿、清洁”的工作,并彻底地把它做好。

二、什么是“7S”

7S活动是企业现场各项管理的基础活动,它有助于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不良现象。7s活动在推行过程中,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等基本活动,使之成为制度性的清洁,最终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因此,7S活动对企业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估 量的。7S活动是环境与行为建设的管理文化,它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无序的状态,有效提升个人行动能力与素质,有效改善文件、资料、档案的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业绩,使工序简洁化、人性化、标准化。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概括7s活动的含义:

(一)“7S”活动的含义

“7S”是在“5S”的基础上完善而来的,在“5S”的基础上加上了安全和节约。“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这7个词的缩写。因为这7个词日语和英文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7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称为“7S”活动。

“7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7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7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7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二)“7S”活动的内容

1、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

2、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活动的目的是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区。

3、清扫

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目的是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并保证稳定产品的品质,最终达到企业生产零故障和零损耗

4、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

清洁活动的目的是: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

5、素养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抓“7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目的:通过素养让员工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工作素养习惯的人

6、安全

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

目的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的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7、节约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在我国,由于资源相对不足,更应该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三、“7S”的适用范围

各企事业和服务行业的办公室、车间、仓库、宿舍和公共场所以及文件、记录、电子本档,网络等的管理。

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的管理;公共事务、供水、供电、道路交通管理;社会道德,人员思想意识的管理。

四、“7S”现场管理实施重点

一整理:

就是彻底的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并将不要的东西加以处理,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需对“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观念予以突破,必须挑战“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丢了好浪费”、“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等传统观念。经常对“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用的”观念加以检讨。

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二整顿:

把经过整理出来的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简而言之,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要做到定位、定品、定量。

抓住了上述几个要点,就可以制作看板,做到目视管理,从而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东西放置方法,进而使该方法标准化。三清扫:

就是彻底的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维修,使之恢复正常。清扫活动的重点是必须按照决定清扫对象、清扫人员、清扫方法、准备清扫器具,实施清扫的步骤实施,方能真正起到效果。清扫活动应遵循下列原则:

(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和保养结合起来;

(3)、清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清扫过程中发现有油水泄露等异常状况发生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不能听之任之。四清洁:

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清洁活动实施时,需要秉持三观念:(1)、只有在“清洁的工作场所才能产生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2)、清洁是一种用心的行为,千万不要在表面下功夫;(3)、清洁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工作,而不是上下班前后的工作。

清洁的要点原则是:坚持“3不要”的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工人同样需要清洁;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的清洁。五素养:

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素养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六安全:

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以创造一个零故障,无意外事故发生的工作场所。实施的要点是:不要因小失大,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全员参与,排除隐患,重视预防。

七节约: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的使用价值。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五、“7S”管理实施原则

第一原则:效率化原则

便于操作者操作。因为一个新的手段如果不能给员工带来方便,就算是铁的纪律要求下也是不得人心的,不得人心者不得天下。所以,推行7S工作必须考虑把定置的位置是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先决条件。第二原则:美观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不断追求精神上寄托,当你的产品做到不再只是产品,而是文化的代言人时,就能够征服更多的客户群。就像当面包不再只是食物,巧克力不再仅仅是零食,而是用来作为馈赠的礼品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情感的时候,你不能不赞叹一声:“只要你真正热爱你的事业,你就能为它创造神话。” 第三原则:持久性原则

所谓持久性原则就是要求整顿这个环节,需要思考如何拿取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遵守和维持。维持不好的企业,你到现场一看,往往是人性化做得不够好,只站在制作者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而导致的。第四原则:人性化原则

这里所讲的人性化原则,其实就是说通过7S的实施推行,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素养,人是现场管理中诸要素的核心,在推行过程中,所制定的标准流程都是由人来完善,而所有步骤的进行也都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

六、“7S”管理基本特征

1、整体性和协调性:按照系统管理的原则,追求各要素间的最佳组合,克服了多头专项管理的各自为政弊端,使系统的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2、目的性和反馈性:把各专项管理的目标纳入到生产现场目标管理体系中,在系统整体优化的前提下,使各种科学和技术成果在系统内得到综合运用和优化,保证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有序的状态中。当出现失控情况时,要通过规定的途径进行反馈,用管理手段加以解决,及时恢复受控状态。

3、动态性和开放性:动态的系统为了保持生命力,不仅生产要素在不停地运动,管理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而且必须对外开放,和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持续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以便进行自我完善。

7S管理制度 篇5

1S-----就是彻底地将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并将不要的东西加以处理,它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需对“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观念予以突破,必须挑战“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丢了好浪费”、“可能以后还有机会用到”等传统观念。经常对“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用的”观念加以检讨。

2S——整顿 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

把经过整理出来的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简言之,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做到定位、定品、定量。目的: 抓住了上述三个要点,就可以制作看版,做到目视管理,从而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东西放置方法,进而使该方法标准化。

3S——清扫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就是彻底地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维修,使之恢复正常。清扫活动的重点是必须按照决定清扫对象;清扫人员;清扫方法;准备清扫器具;实施清扫的步骤实施,方能真正起到效果。3S-----清扫活动应遵循下列原则:

(1)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设备的点检和保养结合起来;

(3)清扫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当清扫过程中发现有有油水泄漏等异常状况发生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不能听之任之。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

(1)只有在“清洁的工作场所才能产生出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2)清洁是一种用心的行为,千万不要只在表面下功夫;(3)清洁是一种随时随地的工作,而不是上下班前后的工作。

清洁活动的要点则是:坚持“3不要”的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工人同样需要清洁;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5S——素养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

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素养是“7S”活动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就是开展了也坚持不了。

6S——安全 定义: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以创造一个零故障,无意外事故发生的工作场所。实施的要点是:不要因小失大,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全员参与,排除隐患,重视预防。

A. 管理上制定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 B. 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及时举报消除; C.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 D.签订安全责任书;

7S——节约 定义: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空间、时间、库存、物料消耗等因素。

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实施时应该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在我国,由于资源相对不足,更应该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目的: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作业人员减少浪费意识教育。

7S管理制度

一、目的

1、为形成一个整洁、安全、有序的工作现场,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员工素养,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二、职责

1、各部门经理负责7S管理制度的推行与协调控制。

2、7S专员负责现场的7S监督与日常整改管理。

3、生产部各班组负责7S管理制度内各条款的执行与落实。

三、范围

此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生产现场及办公现场。

四、7S管理的基本要求与目标1、7S是一个行动纲领,需要部门全体员工共同执行与规范。

2、7S是一项持续推行与改进的现场管理工作,必须要有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去主导推行。

3、7S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习惯与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素质与教养,使后续的推行活动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五、制度内容

1、根据部门特性与班组分布情况,将车间现场划分成小区域,责任到各生产班组。各班组根据具体区域情况再进行细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

2、各班组所有工作台面在下班时必须进行清洁与整理(产生废弃物较多的班组必须及时进行清理),保持台面上无杂物无油污,有用的抹布

折叠后放在台面固定位置,不用的抹布及时进行清理,不随处散乱放置,3、所有工具在使用后及时放回工具箱,不得散乱放在设备、工作台或地上,如有遗失由使用人照价进行赔偿;如有损坏,视情况进行赔偿。

4、班组各责任人负责的区域必须每天进行清扫清洁,保持地面清爽整洁无杂物。

5、工具、量具与设备每日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与保养,擦除附在上面的油污与灰尘,以提高工具及设备的使用精度与寿命。

6、每台设备必须指派专人进行维护保养,上岗使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良情况降低各种隐患的发生,同时按规定及时做好设备点检记录。

7、对于重要设备,必须加大保养力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各步骤操作。

8、机器设备必须注意的节约用电,使用完毕既关机,液压设备的使用须避免油料泻漏浪费、污染工作现场。

9、模具使用完后,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磁粉的清理和油污的擦拭,做好模具的防锈措施。

10、模具不用须及时放入模具架指定位置,不得直接放在压机操作平台或桌子上。

11、工作现场的产品、工具摆放必须整齐、统一,清洗剂等危险品的使用和存放必须定量、定置。

12、物品在摆放时做到‘一次摆放到位’,合理利用柜、架等载体工具,减少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

13、运输载体周转箱、运输工具等必须进行定置整齐摆放,严禁东摆西靠,提高生产效率与现场秩序。

14、班组使用的饮水设备必须经常安排值班人员进行清洁,员工饮水水杯必须统一摆放在班组指定的地方。

15、各班组使用的临时电线及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如有脱皮、破裂现象及时送修与更换。

16、物品做到分区域放置并进行明显的标识。各区域内摆放的物品必须与区域标牌匹配,待检区内放置的应当为待检的产品,废料区堆放的必须为废料等。

17、各班组、办公室使用的记录表、记号笔、包装袋、涂改液、资料文件、水杯等必须及时整理并定置存放。严禁散乱放置影响现场整洁。

18、仓库内物品必须摆放整齐且占库位合理。每个物品必须有库存卡与之对应且账与数量保持一致。

19、出库领用必须做到‘先进先出’,不得出现库存物资过期失效的事件,发现一次损失由直接责任人承担。

20、包装材料、五金工具、辅助材料必须进行分区域放置,并做好标识。验收不合格物资在没有处理前必须进行清楚的区分标识,防止用于正常生产中。

21、所有物料架必须定期进行除尘,保持库存环境清洁干爽。

22、超过三个月无出库记录的物资必须提交清单交生产部进行处理,以便制订处理措施,降低库存积压。

23、所有消防器材必须由班组负责任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有效,并填写检查记录,消防器材必须配置足够,消防通道严格堵塞。

24、严禁私自使用消防设备做为它用,如消防管进行接水等。严禁私自使用消防水进行其它活动。

25、办公区域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各种文件进行分类保存并进行明显标识,提高工作效率。

26、各办公桌面必须保持无杂物,重要工作文件不得随意放在台面明显处。工作椅背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

27、各生产现场及办公场所严禁吸烟。

28、办公场所严禁喧哗嘻闹,严禁在上班时间吃零食做工作无关之事。

29、上班时间所有员工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证。

30、节约用水用电用油,长时间离开要关闭灯、空调、风扇等电器。各组区域严格管控好锐利材料和工具,避免造成责任区内因工具或锐利材料引起人员受伤。

六、执行时间与修改解释权限

7S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营造一个洁净、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7S”管理适用于集团各中心、物业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所有办公区域及员工。

第三条 成立“7S”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集团执行总裁,副组长:物业公司总经理,组员:集团行政中心、集团审计中心、物业综合管理部。领导小组负责对集团各中心、物业公司及项目部开展“7S”管理示范活动的检查、考核、评比工作。

第二章 “7S”定义及实施要领

第四条 “7S”的定义

所谓的“7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

第五条 “整理”的实施要领

1、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将(要)和(不要)的物品区分开。

2、对(要)的物品根据使用频率,决定摆放位置。

3、将(不要)的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4、每天自我检查。

5、达到的效果:改善和增加工作面积;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第六条 “整顿”的实施要领

1、对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摆放整齐、有条不紊。

2、对同一办公场所制订统一的物品摆放方式。

3、每天自我检查。

4、达到的效果: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物品能立即取出使用;使用后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恢复或误放时能马上知道。

第七条 “清扫”的实施要领

1、办公场所内划定清扫责任区及责任人。

2、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3、执行每天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4、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5、达到的效果:消除脏污,保持工作场所内干净、明亮;保障工作设备正常运转。

第八条 “清洁”的实施要领

1、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

2、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制订考核标准,按标准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3、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经常带头巡查,加强执行,带动全员重视“7S”活动。

4、达到的效果:将工作成果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检查。第九条 “素养” 的实施要领

1、制订员工着装、礼仪等规范制度,并严格遵守。

2、教育训练,对新进员工强化“7S”教育。

3、推动各种激励活动,遵守规章制度。

4、达到的效果:努力提高人员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第十条 “安全” 的实施要领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执行。

2、对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发现并举报消除。

3、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

4、签订安全责任书。

5、达到的效果:全员参与,排除隐患,重视预防。第十一条 “节约” 的实施要领

1、减少人力、成本、空间、时间、库存、物料消耗等因素。

2、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员工节约意识教育。

3、达到效果: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第三章 “7S”标准

第十二条 个人办公区域检查执行标准(责任人:办公区域使用人)

1、垃圾及时清倒,不得过半,垃圾袋及时更换。

2、办公桌、椅及办公家具及设施、设备无尘垢。

3、办公桌上只摆放文件架、笔筒、电话、电脑、打印机、工作牌等办公用品;禁止摆设其它无关物品,桌面干净整洁。

4、个人物品,如雨具、提包、衣服、化妆用品等不得摆放在桌面等明显位置,应摆放在指定位置。

5、重要文档加密,贵重物品妥善保管,随手关门,注意“三防”。

6、文件夹分类标识,制作统一格式,整齐有序。

7、下班时桌面干净利落,桌椅摆放有序,关好门窗、空调、电灯、电脑等办公设施设备。

第十三条 办公室及公用办公设施检查执行标准(责任人:部门负责人)

1、办公室不得堆放废旧杂物,确保通道通畅,整洁明亮。

2、办公区域禁止吸烟,如遇外来办公人员吸烟应礼貌制止。

3、办公室墙面、窗户、家具、隔断、饮水机、植物等设施设备应保持洁净,无乱张贴、无灰垢、无水渍。

4、规范网络及电源、无乱接乱搭。

5、文件柜的管理落实到责任人,确保文件分类清晰,标识统一,整齐有序。

6、下班后关好门窗、空调、电灯、电脑等办公设施设备。

第十四条 公共部位、安全通道、会议室等公共活动场所检查执行标准(责任人:行政中心负责人)

1、照明完好,音响、投影仪、幕布、各种设施设备等能正常使用。

2、桌椅整齐干净,植物摆放有序。

3、公区地上无积水、无落叶、无泥泞、无烟头、无纸屑。

4、周五下班前组织大扫除,督促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第十五条 副总监及以上领导办公室清洁标准(责任人:副总监及以上员工)

1、垃圾及时清倒,不得过半,垃圾袋及时更换。

2、办公桌、椅及办公家具及设施、设备无尘垢。

3、办公桌上只摆放文件架、笔筒、电话、电脑、打印机、工作牌等办公用品;禁止摆设其它无关物品,桌面干净整洁。

4、个人物品,如雨具、提包、衣服、化妆用品等不得摆放在桌面等明显位置,应摆放在指定位置。

5、重要文档加密,贵重物品妥善保管,随手关门,注意“三防”。

6、文件夹分类标识,制作统一格式,整齐有序。

7、下班时桌面干净利落,桌椅摆放有序,关好门窗、空调、电灯、电脑等办公设施设备。

第十六条 员工行为执行标准(责任人:各层级员工)

1、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在岗员工(副总监及以上管理人员除外)统一着工装,试用期员工、未制作工装员工、工装损坏的员工应着正装,女员工在怀孕、哺乳期间可不着工装。

2、男士不留长发,及时清理胡须;女士可着淡妆;不准穿拖鞋,低胸服饰,超短裙。

3、言谈举止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严禁高声喧哗,不在办公区域吸烟。

4、电话铃响不超过三声,离电话最近的员工应主动接听,接听电话第一句为“您好,某某公司”,并尽量控制通话时间。

5、工作时间内不得在办公室吃零食、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及与工作无关的事,确保办公环境安静有序。

6、不得在任何网站、论坛、群内等发表不利于企业的言论。

7、节约水电和办公耗材、非正式文件均需双面打印或废纸打印。

8、开会时将手机调到振动或静音。

9、对外接待有礼有节、及时有序,优质服务。

10、严格遵守考勤制度,上下班需自觉打卡,外出需告知主管领导,并按规定流程完成审批手续。

第四章 检查方式

第十七条 各部门应加强所在部门员工办公区域、公共部位的“7S”管理,落实责任区和责任人,对存在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第十八条

“7S”管理领导小组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以巡查、抽查、专项检查对集团各中心、物业各部门“7S”管理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表格备案。

第十九条

专项检查小组由集团行政中心、审计中心、物业综合管理部及各中心/部门代表(每月选取一个代表部门)组成,每月至少开展2次专项检查,同时建立“7S”检查台账,并于每月30日前将月度检查及评分结果上报“7S”管理领导小组。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每月巡查、抽查、专项检查的结果由行政中心进行汇总,并将“7S”评比结果在集团内部信息平台上进行发布,以接受员工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7S”管理领导小组每个月对“7S”管理分数最高部门授予流动红旗,对获得流动红旗的部门给予500元的奖励,其奖励金从公司专项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二条 “7S”管理领导小组每个月对“7S”管理分数得分<80分的的部门,直接扣部门月度考核得分总分的0.5分。

第六节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司分公司、项目部、物业服务中心应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四条

“7S”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 篇7

1 一般资料

1.1 病人特点

我科是精神科女病房, 收住的病人有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一些精神疾病病人。病人症状多样, 常受幻觉、妄想支配不能控制自身行为, 有发生自伤、伤人、毁物的可能。病人自理能力较差, 生活用品随处放, 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有些慢性病人合并躯体并发症, 长期住院最长的时间达10年多, 无家属陪护, 他们病情的变化、日常生活的护理等都是护士平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也是护理工作的难度所在。

1.2 护理工作特点

护理工作量大, 护理人员配置相对较少。如果没有较强的“慎独”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工作内容易打折扣。护士参与管理的意识薄弱。

2 “7S”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2.1 方法

成立“7S”推行小组, 由小组成员制订“7S”质量要求和评分标准。组织护士学习“7S”基本知识及质量要求和评分标准。护士全面执行“7S”质量要求。护士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检查, 及时评价。

2.2 实施

2.2.1 常组织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物品, 将必须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 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2]。办公室不必要的物品及时清理掉。将一次性物品、各类记录纸张, 按使用频率的不同依次摆放在相应的位置, 并在抽屉外用标签标明。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使用后及时归位。病人入院, 由责任护士将病人随身带的危险品 (刀、剪、绳索、玻璃制品) 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带回, 日常必需用品写上病人姓名放在壁柜相应的位置, 暂不需用的放在加锁的柜子里。病人的床头柜每日检查整理, 及时清理无用物品, 保证清洁。

2.2.2 常整顿

对病区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抽屉进行统筹, 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 治疗室、办公室抽屉内物品分类明确, 定位、定量明确。抽屉外标识清晰。长期住院病人的衣服按季节分类存放, 在柜子指定地方写明病人的姓名。使得不浪费时间寻找东西, 30 s找到要找的东西。对于病人家属带来的点心、水果, 统一管理, 放在点心柜内, 定时定量发放, 避免病人暴饮暴食。病区危险品统一放在指定柜子里上锁, 钥匙由治疗班护士负责管理。日常用品如洗衣粉、洗发水等集中存放。借出物品标明借出时间、物品名称、借出人、归还时间, 保证物品完好备用。

2.2.3 常清洁

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物品, 保持环境清洁, 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完好状态。每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包干区。建立卫生员日清洁工作重点。新病人入院清洁工作应认真、到位。保证病人每日洗脚, 冬天每周洗澡1次, 夏天每日洗澡一次。床头柜、床单元每日整理湿式清扫, 随脏随换, 做到一柜一床一巾一消毒。卫生员每班下班前清扫厕所, 保证地面干燥、厕所无异味, 做到班班交接。仪器、设备每次用完及时清洁、消毒, 并上油保护, 不用的每周保持清洁1次。

2.2.4 常规范

视觉管理和透明度是常规的管理技巧[3]。通过规范各室物品的标签, 标签的颜色、大小、贴放的位置保持一致, 病房内冷热水标识、防烫伤标识、防滑标识等图案统一、规范, 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固定可能脱落的标签, 检查整体是否保持规范, 不符合时及时纠正。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 养成坚持的习惯, 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规范服务用语, 规范病历书写,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规范抢救药品、物品管理。抢救药品、物品定位置、定数量并定时核对。定期对照质量要求检查, 对检查结果予以公布, 鼓励大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 提出改进措施, 养成工作认真、规范的习惯。

2.2.5 常安全

就是消除安全隐患, 保证病区工作人员和病人的人身安全及所用物品质量安全, 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每月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专科护理常规和相关学科知识。每季组织疑难病历的讨论, 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鼓励大家找出科内安全隐患, 并登记在安全隐患本上, 护士长每月组织大家讨论提出防范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每月按计划组织操作考核。所有的设备、无菌物品都定期、定人进行清洁、检查、维修。消防设施齐备, 灭火器放置位置、逃生路线明确, 万一发生火灾或地震时, 员工生命安全有保障。

2.2.6 常节约

对时间、空间、资源等方面合理利用, 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 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根据本科病人的病情, 保证必需备用药一定的基数, 一次性医疗用品根据使用频率备恰当的基数, 保证库房零库存。公共过道、卫生间的电灯根据需要开启并随手关闭。节约用水, 水龙头尽量开小, 用完随手关闭, 避免长流水, 经常检查供水设备, 避免漏水。节约办公用品、节约耗材,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提倡双面使用。合理调整空调温度, 夏季空调温度要求不得低于26 ℃, 无人时不开空调, 开空调时不开门窗。

2.2.7 常自律

要求护士长以身作则, 带头履行职责, 按章办事, 养成好习惯;督促教育每个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护理工作制度, 培养“慎独”精神, 坚持护士长在与不在一个样。人人都以身作则, 人人都成为管理者。坚持上班前5 min清楚自己一天的职责、工作范围。下班前5 min检查自己工作上有哪些未做好, 及时完成本职工作, 以及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加强交接班意识及查对观念, 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3 实施效果

3.1 “7S”管理调动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引入“7S”管理, 调动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使每名护士都做管理者, 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从而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91%上升为97%, 也证实了在精神科病房开展“7S”护理模式是合适的。

3.2 “7S”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引入“7S”管理, 治疗室、办公室、病人房间里物品摆放整齐、统一, 标识清楚, 一目了然便于及时补充。减少了浪费, 降低了支出, 提高了病房的经济效益;使工作人员拿取方便, 寻找不费时, 护士避免重复劳动, 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有效地与病人进行沟通, 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3.3 提高了病人、家属的综合满意度

“7S”管理为工作人员、病人提供了整洁、安全、有条理的病区环境, 提升了科室形象, 提高了病人、家属的综合满意度。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高到95%。

3.4 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

“7S”管理提高了护士安全管理意识, 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 有利于应急响应, 保证了需要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设备、仪器、药品。通过每天对病区环境进行清洁和安全检查, 及时收取危险物品, 1年来未发生病人自杀、外走的情况, 病人伤人毁物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原来的10%下降为1%。

3.5 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7S”管理培养了护士按规定做事, 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 时刻注意个人的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 做到服务热情, 对病人关心、体贴、真诚。全面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改善了护理服务品质。

4 小结

开展“7S”管理不能流于形式, 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 所有制度都要有可操作性, 不能停留在概念或条条框框上[4]。“7S”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实施, 为病人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能提升科室的形象、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7S”管理是改善护理服务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惠根.护理五常法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1:6.

[2]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M].第6版.香港:明报出版社, 2001:1.

[3]卢少萍, 钟华荪, 李华.环境品质的“五常法”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3, 10 (2) :75-76.

7S管理细则 篇8

关键字:7S管理 卫生习惯 卫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

一个班级,教室、寝室的环境卫生如何,是这个班级整体风貌的一而镜子,它与班集体的建设紧密相连。现在很多的中职学生都很懒或还没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男生寝室卫生整体较差,主要表现为:被子不叠、鞋袜到处乱放、脏衣服不及时清洗、气味难闻、地面不扫、宿舍垃圾遍地、洗手间不打扫等等,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甚至劳动方法都还不会。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重视班级卫生管理,重视学生的卫生教育,而不只是为“检查时分高点就行”才打扫卫生的观念。

在我校示范院校建设之际,全校上下推行7S管理理念,通过7S管理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学生素养与员工素质之间的无缝对接。下面我以在提升我校学生卫生素养方面谈谈7S管理的应用。

一、7S管理的内涵

7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这7个词的缩写。“7S”由日本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企业5S管理模式+安全+节约。“7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7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企业“7S”活动的作用是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打响企业品牌。学校“7S”活动的作用是:使学习、生活、实训环境整洁有序,提高学习、实训效率,提升学生素养。一方面是接轨企业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职校生的素质培养及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7S管理的实施

从教室、寝室、实训场所到校园,从仪容仪表、环境卫生到学习、生活习惯,贯彻实施7S管理,从而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规范的工作学习场所和空间环境,使学习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学生更加文明守纪,教学更加规范统一。

1.做好7S管理的宣传

如果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味提要求,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那学生可能会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下按要求去做,但没有了这些外在条件,他们就会回到原点。教育界提倡对学生的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心里。为了让学生不论何时、何地、何种环境,都能自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就必须大力宣传,让爱惜环境、讲究卫生深入学生心里。

宣传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把做得好的班级、个人做为榜样进行榜样宣传;可以在校园各处张贴设置7S管理标语进行标语宣传;可以办海报用正反面生活实例进行海报宣传;可以在学校各种设施设备(比如垃圾桶、电脑、机床等)上进行爱护卫生提示合理利用设备宣传;搞主题班会甚至组织学生外出做爱护环境卫生的活动宣传;组织各种7S演讲、7S讲座进行宣传,做7S知识试卷强化学生的理解。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被提醒:要爱护环境卫生。坚持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养成了。

2. 做好7S管理的日常卫生管理

一是整理、整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从整理、整顿开始,就是将学习、生活场所的物品摆放整齐,一目了然。大部分中职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整理的习惯,例如,课桌上的书本放得乱七八糟,宿舍床上被子不会叠,衣服鞋子随便乱放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要经常强调督促,教育学生将书本、文具物品分类摆放,卫生用具摆放整齐到位;实训场所要严格遵守操作要求,将材料和工具按固定位置摆放好。

二是清扫、清洁。一所整洁、卫生的校园,一间干净、明亮的教室和宿舍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一个人对待环境的态度,能表明这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层次。而保护大环境要从保护每个人生活的小环境开始。因此,要教育学生从保护四周的清洁卫生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清扫”就是保持学习生活环境和各种设施设备的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状态,以保持学习生活环境和各种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少环境的污染,保持环境干净、整洁、舒适。“清洁”就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彻底、持之以恒,并且制度化、公开化、透明化,将整理、整顿、清扫内化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提升每个人的职业素质和品位。

“素养”就是全班同学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守纪律和标准,积极主动遵守规范做事,形成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提升我们的素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打造优秀的班级团队精神。

“安全”就是关注、预防、杜绝、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现象,并建立契合各班级实际的安全预案。时时注意安全,刻刻不忘平安,确保学校各项安全,打造平安校园,平安班级。

“节约”就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我们的资源。不浪费水电、不浪费材料、不浪费设备,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

3.抓好7S管理的核心

“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学生素养的相应提高,“7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学生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即使开展也坚持不了。所以,在学生的卫生习惯方面,抓“7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卫生素养。培养卫生素养的目的是通过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学习与卫生素养习惯的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还需要得到全方面的配合,不是一两天所能改变的。我们可以通过三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榜样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自觉做到;二是制度的約束,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醒目位置上进行公示,对于那些违反制度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操行考核扣分,并要求限期改正;三是经常性地在课堂中灌输职业道德和为人之道,用举例和玩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中职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因此,我们中职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爱心从一点一滴抓起,通过师生沟通,不断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一次次有所感悟,有所成长,相信经过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中职学生的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一定会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劳文鹤,耿俊东.美化家园从我做起——浅谈中职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J].《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7期

2.常玉红. 浅谈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8期

上一篇:讨人喜欢的小黑狗作文下一篇: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