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汇报材料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劳动教育汇报材料(精选7篇)

小学劳动教育汇报材料 篇1

植养国学古韵

打造品牌学校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位于美丽的碧云路上,创建于2005年8月,是隶属于二七区教育体育局一所公办学校。目前学校发展到6个年级,27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60余名教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小学与古诗结缘,又与感恩结缘,因此自建校以来,学校站在“办精品教育,创学校特色,树学校品牌”的高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确定为“植养国学古韵,打造品牌学校”,开展国学特色教育。经过六年的创新与发展,如今,国学教育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文明儒雅的校风已逐步形成,成为河南国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利用校园文化建设,铸造国学文化特色。

我校占地8597.7平方米,面积不大,建筑也不够现代化,如何实现“走进春晖园,走进快乐园;走进春晖园,走进创造园;走进春晖园,走进成才园。”的梦想,我们想到了精致两个字。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精、雅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塑像文化、楹联文化、篆刻文化、园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国学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文化紧密结合,古色古香之间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气息;教学楼内,在教室的墙壁、走廊的两侧国学经典名句,诗词歌赋充溢眼帘,让学生在休闲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

1.赋予建筑楼体、各功能室及各教室以古朴优雅的名称。如:教学楼——学思堂,学思堂共四层,分别设置“琴、棋、书、画”四个主题,“琴棋书画”是我国民族文化技能,寓意我们的学生素质要全面发展;办公楼——乐耘楼四层分别设置“梅、兰、竹、菊”四个主题,“梅兰竹菊”是我国花中四君子,寓意我们的教师要有品高质洁的风范。“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综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合活动楼命名为“芳菲苑”,此区域二楼主题为动物乐园,三楼主题为学生精品书画廊。整个楼体呈现古韵之味。

2.教室、办公室和功能室等所有标志牌式样各具特色,左右两侧不同的字体,上面都印有学校校徽图样,让学校的标志渗透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体现一种团队教育和品牌意识。

3.开辟国学经典文学社,增设古筝、书法、剪纸、乒乓球等特色兴趣小组。创办了渗透“国学启蒙”的“向日葵”校刊,让学生更多更深地了解校园文化、了解祖国文化。

4.为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设置国学经典内容。在教学楼内外墙、楼梯台阶、校园围墙上,或诗或画;利用学校文化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随时随地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环境。

5.在营造氛围上,我们不但让学生的眼睛能看到,还让学生用耳朵能听到。我们把古诗词设为上课铃声,每天课间音乐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古乐古诗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6.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创设个性教室。教室环境我们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辟有诗园,内容力求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读后感、手抄报等,使校园处处散发出浓浓的古典书香气息,努力营造“热爱经典,走近经典”的大环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快乐校园为立足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犹如一个个快乐的音符,一支支美妙的乐曲涤荡着校园的角角落落,使春晖校园里处处洋溢着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喜悦、幸福与智慧。

1.学校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特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学校开展的兴趣活动小组涵盖了古筝、乒乓球、足球、武术、田径、作文、书法、管乐、美术等诸多方面,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施展自己的特长。

2.开设国学校本课程。五年来,春晖小学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通过诵读熏陶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让国学内容伴着学生上课、下课,陶冶、感染着他们。学校提出“经典诗文诵读”要三“不”:不是所有的经典诗文都适合诵读,特定年龄的孩子应该读特定的内容;不以同一把尺衡量所有孩子,注意孩子个人的纵向发展;不刻意追求学生读懂,教师力戒“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熟读成诵、贵在积累。如今,春晖的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百家姓》、《千字文》,并能生动地讲出其中的许多典故。同时,古诗文诵读使孩子们识字量也得到了迅速增加,诵读中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开展,识字量水涨船高,特别是低年级表现更加明显。此外,古诗文诵读对提高学生记忆力,专注力都有一定效果。古诗文朗朗上口,颇有韵味,学生诵读起来易上口,易入心。

3.激发学生走进国学经典,净化心灵,培育道德。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一是开展竞赛,利用每周五的国学课,教师抽15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二是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每周一诗,每日一成语,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三是开设一分钟电子国学课程。利用学校电子屏幕,精选《弟子规》《三字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经》、古诗词、儒家经典、格言警句等,每天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让学生在进出校门的短短一两分钟里,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四是举办国学社,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学生每天口诵之,心想之,行践之,如此耳濡目染,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学校国学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日趋规范。很多孩子心性修养在悄悄变化,“刻薄语、秽污语、市井气”难觅其踪,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少,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如今,国学诵读活动越来越受到全体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它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得以提升。“国学诵读”已成为春晖小学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美德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并逐步显露“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为学生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使国学经典诵读真正成为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助推器。

4.“国学教育”思想渗透于各个学科教育领域。譬如古诗文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感恩教育”成为班会常规主题,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民乐旋律奏响音乐课堂,墨海书香飘溢写字课堂,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中医、中药、茶文化常识充实学生头脑等等。力求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国学元素,自编了《交通安全三字经》手册,并编成操。2009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现场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灏东及市长助理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等领导对学校具有国学特色的安全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出指示“让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活动在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二七开花,全市结果。”

5、每年为新生隆重举行开笔礼仪式。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童蒙开笔、茶敬亲师、赠书识礼等议程让孩子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知道要做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修养的人,有文化的人。同时还领略中华民族尊师孝亲、崇德立志、勤奋学习、仁爱处事的中华文化精神,并从中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孩子们今后成人成材奠定了基础。

6.“感恩文化”教育。学校的校训是“感恩”,提炼了四句感恩箴言“感谢父母给我以生命,感谢老师给我以教诲,感谢朋友给我以帮助,感谢社会给我以舞台”。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让每一位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学会感恩的本领。学校组织了“感恩的心”主题系列队会活动,并利用升旗仪式、队会、学科教学等进行感恩教育。同时,把《感恩的心》这首歌纳入了音乐课的学习内容中。“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天早上,伴随着这动听而又感人的歌声,春晖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每天课间操全体学生集体表演的《感恩的心》场面宏大,清脆的歌声传递着孩子们的纯真的情感,回荡在温馨的春晖校园。配上孩子们整齐优美的手语操,把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推向了高潮。

7.国学诵读融入课间游戏。每天课间操学生一边背诵《三字经》,一边整齐地做着学校独创的韵律健身操。孩子们做自编的国学操积极性很高,以此为节奏做操,手、脑、口并用,对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大有好处。学生创造积极性由此被调动起来,他们把国学经典诵读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绳、踢毽子、拍手歌等十几种课间游戏中,枯燥的背诵顿时变得妙趣横生。在校课余时间背诵古典经文已蔚然成风。下课了,孩子们不再打打闹闹,而是饶有兴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趣地做起自编的“国学经典游戏”,互相比赛学习效果。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国学元素,自编了《交通安全三字经》手册,并编成操。2009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现场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郑灏东及市长助理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等领导对学校具有国学特色的安全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出指示“让郑州市‘文明交通进学校’活动在二七开花,全市结果。”

三、国学教育结硕果

创编舞《书童乐》获郑州市2009年校园创编舞一等奖。

2009年5月,学校自编的大型团体表演《中华神韵》在二七区中小学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亮相,获得领导及家长的一致好评:611名孩子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诵读着中华璀璨的文化经典,用他们纯真的童心感受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一幅幅唯美、壮观的画卷徐徐地铺开在我们的面前:黄河、长江、武术、脸谱、书简、图腾……孩子们用精彩诠释了经典。《中华神韵》的表演,为运动会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彰显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同时也让春晖小学向着“植养国学古韵,打造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此节目还参加了二七区体育特色项目展示以及郑州市第四届体育节开幕式的表演,并作为压轴节目。(郑州市仅有4所小学参加。)

2009年9月,学校自编经典诵读节目《木兰诗》不仅摘走了郑州市“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第一名的桂冠,还应邀参加了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河南赛区决赛暨颁奖仪式”。在颁奖仪式上,《木兰诗》积极向上的寓意、新颖独特的创意、优雅活泼的舞姿、赏心悦目的古典造型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等领导的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高度评价。2009年12月19日,《木兰诗》参加了“中华诵·2009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我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小学参加比赛,被评为大赛唯一特设的一个奖项——优秀表演奖。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亲自为该节目颁奖。并于2010年1月2日,在中国教育台播放(该节目还在教育部春晚中播出),在国家级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原素质教育的成功。中国文明网、教育部网站等媒体争相报道。其中,教育部网编发专条;中国文明网为该节目进行专题报道,并做点评:《木兰诗》编排精巧,并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借助相关艺术形式补充表现作品内涵。春晖小学把木兰花的芬芳从中原大地带到了首都北京,让大家在寒冬里欣然看到经典诵读在校园、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声声不息的春晖!省教育厅、文明办、语委等部门联合向全省发出通报表彰文件。《木兰诗》的成功,离不开学校扎实有效的国学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010年6月,学校主办的《放飞童心 舞动六一》的演出具有“同一首歌”的震撼!从精选节目到舞台设计、从邀请函到节目单、从主持到道具、从服装到音响配乐„„,不仅仅展示了学校国学教育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地展示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

2010年6月25日,美国“汉语桥”交流团24名美国校长到我校,古筝、《中华神韵》、武术、变脸、茶艺等表演等赢得阵阵掌声;书法、国画、剪纸、足球、乒乓球等特色展示让客人兴趣大增,连连称赞。

2010年8月31日,中国男足教练区楚良、傅博,球员于海、冯仁亮来到学校,与学生进行足球互动、交流活动。同时视察了春晖小学体育、艺术等特色项目开展情况,对春晖小学的感恩教育和国学教育给予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19日上午,二七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国学教育进校园现场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司长张世平、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湘平、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文艺、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翟幸福、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如今的春晖小学以独特的办学构想和显著的办学特色名声鹊起,享誉社会。作为河南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在2010年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六名、男子乙组单打冠军、女子甲组单打亚军和第五名。作为郑州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010年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生足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五名;在2010年第二届“绿茵地”全国少儿足球夏令营精英邀请赛中,获得U11组全国第三名、U9组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

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学校、郑州市交通治理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郑州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卫生先进单位、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郑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郑州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第四届教育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二七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二七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在刚过去的第26个教师节,学校又被授予“二七区2010教育工作特殊贡献单位”,并获得区政府10万元嘉奖,鼓励学校再创辉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小学把校园文化根植于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营造出了古韵飘香的校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国学底蕴。如今,年轻的春晖小学正高举“国学”这面古老的旗帜大步向前,为实现“走特色之路、办优质学校、育智慧人才”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做一个睿智、负责任的、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

植养国学古韵

打造品牌学校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

2010年9月

小学劳动教育汇报材料 篇2

一、三个优先, 搭乘薄弱学校改造直升机

校际间的不均衡是择校的主因, 遏制择校的最直接手段是实现均衡。实现均衡的第一场战役是消除薄弱, 从而达到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的基本均衡。

1.优先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我们的教育投入都以每年20%的力度递增, 教育投入年增长大幅超过经济增速。以2011年为例, 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18亿元, 比2010年增长了36.52%, 教育支出为42, 224万元, 比2010年增长了39.35%, 设立改造薄弱学校专项经费, 为办学设施、校舍维修和小班化教育等投入专项经费23, 495万元。在实施过程中, 坚持“直接提升薄弱校办学条件, 直接改造薄弱校办学理念, 直接促进薄弱校激情升华”的原则,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薄弱学校一次性改造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2.优先保证薄弱学校改善条件。

我们坚持以薄弱学校为重点, 加快推进校舍改造维修和环境美化绿化工程, 100%高质量铺设了学校塑胶操场, 100%按照国家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等教学仪器设备, 100%高标准建设和更新学校专用教室, 100%配齐配足信息化设施和现代化设备。同时, 大力强化设备的应用, 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将专用教室的使用排进课表, 保证设备有人用、不闲置;加强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保证设备用得好, 有实效;建立了教育技术装备专业队伍, 保证使用有指导、能维护;搭建教育装备网络管理平台及教研平台, 保证教师有处学、能交流, 这些手段使西岗区配备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差异性项目的扶持力度, 把全区的教育现场会、活动展示会等全部放在薄弱学校, 让薄弱学校的校长走上讲坛、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展示成功经验, 快速提升干部教师素质;重视薄弱学校的文娱活动, 扶持男子鼓队、合唱队、花样跳绳等项目, 提升办学特色;实行教师、学生免费制服工程、微笑校园工程, 加速改变薄弱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让教师、学生由外而内提升形象, 以崭新面貌面对社会和公众。

3.优先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

我们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主要策略是“名优领军, 专家引领, 全面优化, 科学调配”, 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 特别是薄弱教师的培训提高上, 全面“提升优质师资总量”, 同时, 通过“科学调配”, 在远期和近期两个方面, 消除校际间在师资水平方面的差距, 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热。

深入探索干部教师培训新途径, 教师年培训专项经费增至1000万元, 教师人均达到5500元以上, 逐步形成了西岗教师“嵌入式系统型”培训模式, 实现教师激情与活力的再焕发。开展“拜名师工程”、“珍爱生命·真心微笑”工程、“三类三级三联动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形成资源丰富多样、基地稳定有效、层次高端灵活、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全员受益的良好局面。

在科学调配的交流体系中, 实行由校长先行交流带动教师交流, 使优质的学校成为优秀校长的培养基地, 再使优秀的校长向薄弱学校流动, 实现扶持。在教师交流中, 采用“圆桌式”交流方式, 屏蔽优质学校间的教师交流, 由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优先选择优秀师资, 实现师资力量的主动均衡。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不递条子, 不干涉交流制度。

二、三个不动摇, 开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干线

单纯人、财、物的均衡, 对于“择校”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教育优质与否的评判主要还是依靠质量, 而不单单是硬件与师资的配设, 西岗区遏制择校的第二战场在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从而达到教育质量和管理方式的均衡与优质。

1.坚持质量第一理念不动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课好了质量自然就好了。从2008年开始, 西岗区先后出台20余份教学管理文件, 其内容涉及高效课堂建设、推广教学管理成功经验、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行政领导包校制度, 充分体现“教育行政就是在服务中行政”, 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 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的专业支持。坚持学校领导上课、听评课、参与教学活动, 坚持不进课堂就没有发言权, 校长听课量从每学期60节提高到120节, 全年240节。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研究、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过三关”等手段, 做研究型教师;研制并使用“校长专业领导力手册”、“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记录”、“学习指导案”、“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过三关”记录、“研修专用手册”等标准件, 提升学校教学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关注细节、强化过程管理, 全面提高质量并缩小校际间学业质量差距, 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

2.坚持创新教育管理不动摇。

西岗区实现区域均衡的方法是“整体建构”。这个整体体现为从“名校长工作室”到“教育协作片”再到“片区+校群”的层层递进和不断提升的管理思想。

2008年, 西岗区组建了首批以名校长名字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 对名校长的选拔标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组织与领导等做出明确规定, 保障名校长工作室的顺利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本区优秀校长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薄弱学校改进与发展的平台。

“教育协作片”是“名校长工作室”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名校长或中学骨干校长牵头引领下, 组成以中学名校为核心, 按学校地域分布的教育协作片, 成员由2至3所中学及临近小学共同构成。目的是探索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方式互补互动的有效途径。

最后, 我们充分考虑中学与中学、中学与小学间的利益关系, 在总结校长工作室有利于促进校际间合作与竞争, 但缺乏针对学生发展的系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 由校际联盟管理逐步发展为“片区+校群”的管理, 构建起区域内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网络化均衡管理新模式。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务, 将对口中小学按组织管理的方式组成一片。实行松散型九年一贯管理, 以中学为牵动, 进行集中教研和规划学生活动、完善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等项目, 实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做足、做好学生九年连续的培养计划, 形成了“片区”管理模式。加强同类学校的经验重组, 将同阶段强弱校形成联合群体。采取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 共同探讨本学段问题和在片区发展中的难题, 形成了信息和方法沟通机制的“校群”管理模式。

通过“片区+校群”管理, 形成横纵交叉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及时消化和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专业问题。片区中通过中小学教师集中研究教材教法, 实现中小衔接。同时, 在片区内每所学校的文化整体建构和片区文化整体建构上实现统一, 保证片区艺体项目的一致, 按照片区特色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育科研规划, 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策略、评价机制的有机统一。

3.坚持以“小班化”促进“大均衡”不动摇。

2007年, 我区高分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后, 区委即决定实施“小班化”教学, 并以此为抓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的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把小班化教育作为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现区域间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 采取国家级课题牵动的方式深化研究实践, 加入长三角小班化教育联盟, 组建了环渤海小班化教育联盟, 夯实了辽宁省小班化教育研究基地的基础, 建立全样本小班化数据库, 使小班化教育发展更具科学性, 顺利实现了从“自然小班”到“规划小班”的过渡。在“关注每一个”的策略下, 实施课堂发言100%、面批面改100%等策略, 落实了“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实现了小班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小班实现校际间、班际间和人际间的均衡。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 实施限定班额政策, 在保证学区内学生的就学基础上, 严格遵照小班化的班级规模, 保证小班化的教学效益, 防止学生盲目扎堆择校。

三、三个再强化, 点亮遏制择校启明灯

择校归根结底是人在惯性思维下的“择优”的行为体现, 我们的前两战赢得的是遏制其择校的资本, 最后,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本, 展现这种资本, 让择校者实现从被动放弃择校到主动选择对口直升。

1.再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一是制定政策, 保证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 保证全区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公平入学并享受优质教育;二是着力落实重点高中招生指标75%到校, 无论优质学校、薄弱学校, 择校即丧失此项权利;三是采取阳光分班, 实行电脑派位, 不私设重点班, 促进生源配置的基本均衡, 解决择校择班的难题。

2.再强化家校沟通。

强化区域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与作用, 架设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的桥梁。在全区中小学建立教育议事会制度, 抽选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专家组成议事会,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 建议与参谋, 监督与评价, 整合与共享关心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同时, 让家长口口相传, 更加了解片区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认同片区, 选择对口。

3.再强化经验总结与宣传。

将我们的教育成果如薄弱学校成功改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从行为中提炼经验, 从偶然中归纳必然, 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加以推广, 实现促进均衡的良性循环。同时, 再强化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人了解择校的弊端, 了解区域均衡的现实与未来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 从主观意愿上杜绝择校。

机关公务人员如何写好汇报材料 篇3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大丰小学-党史国史教育汇报材料 篇4

新都区大丰小学

我谨代表大丰小学把我们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工作给领导们做一个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明确教育意义 心怀责任前行

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中国关工委要求,2016年要重点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党的光辉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下,激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把这一代培养好、教育好,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这是我们对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的认识。

二、建立组织制度 统一各方思想

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的目标与要求,组织和开展好党史国史教育,要建立必要的领导组织制度,利用本地本校的光荣传统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使“两史”教育落实,收到效果,首先是建立必要的领导班子和组织制度,我校成立了“两史”教育领导小组,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其次是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教人者必先自教,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教师反反复复地学习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党史等有关资料,领会精神、提高认识。

我校“两史”教育领导和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邹艳,副组长:党支部组织委员、副校长刘忠明、廖直飞,主要组成人员及机构:政教处、关工委、少先队、社区“五老”、乡村少年宫、家委会、各学科教师及辅导员。

我校“两史”教育学习材料如下:

可以让图书馆的叶老师罗列一些出来,并照照片,也可几个老师一起围着学习照几张照片,要显得丰富些。由学校德育办公室牵头,联合学校关工委、少先队、乡村学校少年宫、家委会共同实施,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三、开展的工作

(一)加强常规 打好基础

1、“两史”基于课堂。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系列活动,课堂是主渠道。因此我校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坚持各学科渗透,坚持把“党史、国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导处要求学校人人都做“两史”教育工作者,时时处处心系 “两史”教育的落实,开学初就要将“两史”教育制定在教育教学计划中。尤其是语文、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着重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认识的觉悟,而且这两门学科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的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的,例如:语文课,一至五年级就有五十多篇课文比如《山村里的孩子》《中国结》可以作为“两史”教育的切入点。其他各学科,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综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两史”教育,把教育纳入到本学科的教学计划中来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育要求,选好教育方法,而且决定每人选择一节课让行政听课。比如美术课,老师就通过脸谱介绍了历史人物,通过剪纸可以将历史文化与知识技能进行融合;再比如音乐课,让学生学唱《国歌》、《队歌》、《学习雷锋好榜样》、《闪闪的红星》等歌曲,学生入情入境,效果很好。

2、“两史”立于德育。加强对小学生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要。在实施“两史”教育整体计划中做到两个结合。首先,与少先队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争当丰小好少年”活动。开展看、唱、听、访、比、写等课外活动时对学生进行“两史”教育。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班主任还利用早会行知课、班队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革命英烈和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屈辱史和党的奋斗史;组织学生读、唱、看爱党爱国方面的书籍、歌曲和电影;引导学生搜集 “两史”资料,鼓励学生办相关的黑板报等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爱党爱国教育方法。例如,国庆节前红领巾广播宣讲新中国什么时候成立的,少先队建队日中队辅导员会在班队活动上开展中队活动,让队员们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少先队知识“十”知道,讲解给队员们进一步的了解,组织队员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红领巾添彩等(照片),这是中队办的手抄报,《中国梦我的梦》《党在我心中》。

其次,与少先队的行为规范相结合。每搞一次活动,学校都要求注意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处处注意我是丰小好少年。如在开展“爱祖国从爱家乡-成都做起”教育中(名字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孩子们主动参与校园建设、校园保洁,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有了小主人翁的意识,还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到爱党爱国的真正内涵在于“践于行”,用自己的行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和谐社会、富强祖国做出贡献。

3、“两史”寓于环境。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气氛,将党史国史教育资源和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面墙会说话,校内悬挂著名的爱国历史人物,历代杰出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画像以及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语录等,让学校充满历史的、文化的、教育的韵味。这是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的照片,立足于彰显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两史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照片)。

(二)开展活动 创设氛围

学校为了夯实“两史”教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创设了学“两史”教育的浓厚氛围。

1、利用升旗仪式,抓住节日契机,创新“两史”教育形式。

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为了丰富教育的内涵,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我们学校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首先由学校政教处建立常规制度,使教育制度化,确定两史教育的主题,如:新学期开始,向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祖国的教育,每周星期一,全校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和优势,把家长引入到的活动中来。

我校还有意识地在节日的气氛中浸润着“两史” 教育。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了“金色童年,多彩时光”“红领巾心向党”等为主题的庆祝活动(照片)。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参加民俗活动,感受中华文化”的活动,学校通过告家长书、班级QQ群告诉家长和孩子参加民俗活动,(手抄报)既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又增进了亲子关系。

这是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的照片(家长参与的),这是开展少先队建队节的活动照片(大型活动),形式更丰富,学生更喜欢了,而且老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保持了一致,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两史教育的实效性增强。

2、开展“传承国学经典”等系列主题活动,丰富“两史”教育内涵 1)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系列活动。语文学科方面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照片)美术学科开展了“写经典、画经典” 等活动(照片);

2)乡村少年宫开设了书法、剪纸、国学经典诵读、陶艺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课程,让我们的下一代热爱和传承民族文化,以中国人为荣。(开课照片)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延伸新时代的教育内涵;

(三)整合资源 拓宽平台

在“两史”教育中,我们不仅着眼于学校内部,而且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为一体,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感受“两史”教育。

1)首先,我们召开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代表会议,把学校开展“两史”教育的要求,计划给他们,使他们了解学校教育意图,并主动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比如在开展“爱父母见行动”教育中,孩子们回到家主动帮忙做家务,为父母捶背洗脚,家长们十分满意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家长更爱自己的孩子,而且使家长更认同学校的教育,在孩子们的文明言行中,增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

2)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关心、互相配合。我校充分利用街道、图书馆、体验中心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我校去年就和街道一同开展了“小小河长”的活动,我校的少先队员代表在街道党员、团员代表的帮助和引导下一同加入了“护河爱河”运动,在活动过程中,少先队员了解到了东风渠、了解了历史上少年儿童的义举,这些都是着眼于当下的“两史”教育(照片:可以找周雪琴要,也可以在网站上找);我校还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开展了“做守法好少年”的活动。社区青年志愿者为少先队员普及社会主义法治,开展了多次活动,这是他们在中队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活动,这是在学校开展的法律游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了解到了党和国家为我们少年儿童争取和保障权益的历史。暑假,我校还联系了相关社会公益机构对学困儿童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小公民。3)充分利用红色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教育。比如,我们学校开展了“最美队礼 最美的你”活动,组织学生到各个红色旅游基地或景点进行参观,并向革命先辈或在日常岗位中默默付出的人献上最严肃最崇敬最美得队礼(照片);学校还开展了“寻访红色足迹”的活动(照片),少先队员在暑期和家长一同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史迹厅和先锋厅、寻访了建川博物馆、陈毅纪念馆、朱德纪念馆等,观看了《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等抗战电影,人人阅读一本抗战书籍,观看了“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聆听了一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宣讲课,召开“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主题队会(照片),了解党史国史,奋发向上,振兴祖国。4)发挥“五老”优势,老小携手前行

在每一年重阳节,我们学校的关工委和退休教师都会进学校,向少先队员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图片),比如我们的退休教师、教育专家俞老师对学校就有一份独有的感情,他住在学校,他经常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学校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举办的送教进社区的活动就是俞老师策划的,我们连续搞了三次,学校走进社区,起到了正面的宣传作用。在活动中,俞老师组织学生学习当地传统的。。。(名字我搞忘了)、唱经典传统歌曲、编演文艺节目、诵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诗文,激发了全体学生我心向党、党在我心中的挚爱之情;也更好地服务了地方老百姓,效果很好(照片)。

这是新繁镇关工委的姚永德组织的一批书法家来到我们的学校向老师和学生书法爱好者传授书法艺术的活动,借此,我校开展了以“爱党、爱国、爱家乡”为主题的书法比赛,引导学生用书法的形式,抒发自己对党、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校几乎每学期都会搞一次(照片,如果没有可以找高老师让学生摆拍几张写:爱国、或者“少年强则中国强”之类的)。

通过这些活动发挥五老关爱后代、乐于奉献的精神,持续地开展“两史”教育。

实验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汇报材料 篇5

2013年6月17日上午县教育局安全紧急会议后,我校高度重视,返回学校后在第一时间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就落实教育局会议精神作出部署,首先对学校的安全教育制度、一岗双责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演练预案进行审查,以求做到查漏补缺。然后决定在6月17日下午在六楼会议室召开全体教工会议对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在会议上常校长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举一反

三、提高认识,反思制度隐患,做到尽职尽责尽心。

2、要做到几点关注:a、接送孩子;b 防溺水;c 食品安全;d 防汛安全;e 交通安全;f 消防安全;特别强调要求:

1、各班班主任要上一节安全教育课;

2、班主任要检查门窗栏杆,查找隐患;

3、完善制度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3、班主任老师要利用校讯通、优学童告知家长不允许学生中午早到,2:30从家走。

4、各班班主任老师放学后要将学生送出学校大门外。

5、放暑假前各班要上一节有关假期学生安全的主题班会课。

我校近期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

1、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给每位家长发一封有关安全教育的信。

2、召开3次有关安全教育的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安全教育内容。

3、学校分块对校园各方面的安全进行排查。校舍、水电、消防设施及财产安全排查后勤处负责,学生课堂教学的安全排查及教育教导处负责,学生活动的安全排查及教育政教处负责,校门口及周边安全排查及教育:办公室负责,学生心理安全排查及教育各班班主任负责。彻底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4、安全教育周活动(6月3日--9日),安全文化周活动(6月10日--16日),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周活动(6月17--23日)。

5、每班上一节有关“安全、责任、生命”主题班会课。

6、学生摘抄有关安全教育的小知识,和家长一起学习,家长签字。

7、安全教育课和欣赏课播放有关安全教育的视频内容。

8、三—六年级学生写有关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办一份有关安全的手抄报。

9、举办了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排查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教学楼后窗没有防护网学生不安全。我校采用加装窗户防撞垫,窗户玻璃不能开全,减少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2、教学楼伸缩缝铁皮松动脱落、六六班后门南门框松动,洗手间、厕所楼顶漏水。学校已上报施工方,并且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3、6月18日早上,学生上学时段有一流浪汉在校门口徘徊,值班领导、学校保安立即与县公安局取得联系,城关派出所当即安排干警到校门口执勤。6月19日早7:00,城关派出所派6名干警在校门口蹲点,7:55将该流浪汉控制。

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月汇报材料 篇6

今年3月是自治区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根据县文明办、县教育局的安排,结合我校实际,为组织开展好我校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以月促年,扎实有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全体教职员工文明素养,为学校ⅩⅩ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现将我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11所分校、1个教学点,在职教师164人(其中党员16 名),专任教师149人,小教高级教师44名,小教一级教师83人,汉族教师10名。在校小学生2326名,86个教学班,其中双语班31个,学生942名。双语学前儿童882名,30个教学班。其中5周岁中班15个,426名幼儿,6周岁大班15个,456名幼儿。中心小学双语班14个,普通班1个,有学生455名,学前幼儿180名,5个教学班。

二、指导思想

大力学习、宣传、弘扬、传承、践行雷锋精神,推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志愿服务行动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全小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营造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努力形成学模范、做好人、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1、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环境宣传活动:

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悬挂横幅、召开班队会、在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宣传本次教育月活动的主题,宣传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报道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进展情况。

2、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广大教师当中,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促进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3、开展文明行为与文明礼仪养成活动:

在宣传月活动期间,加大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力度。各班以“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包括文明用语、文明着装、文明交通),要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规范学生的基础文明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4、开展“美化校园、爱我家乡”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 做“环保小卫士”,为美化校园、美化环境,组织“不乱扔废弃物”、“谁的行为美”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5、开展“我做合格公民”活动:

通过“我身边的雷锋”主题教育、“道德标兵”等活动。深入宣传公民的道德行为标准,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6、开展全校性“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好少年”双语演讲及歌咏比赛: 1

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好少年” 双语演讲及歌咏比赛,宣传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帮助青少年了解雷锋精神的的时代内涵,增强学雷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任务落实。

校党支部、德育办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组织开展好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要在校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学校第十一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ⅩⅩ县ⅩⅩ乡小学

适合小学数学阅读材料的探究 篇7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探究

“数学阅读”训练的目标是学生学会数学阅读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目标的培养要有一个载体,毫无疑问,数学课本和课外数学材料是数学阅读的载体。那么,具体哪些材料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呢?经参阅多家资料,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内容作为本次课题研究中学生阅读训练的主要载体。

一、教材中的概念、定律、性质、公式

教材中的概念、定律、性质、公式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这些内容语言精炼、准确、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概念教学中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死记硬背的错误做法,而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数学活动,以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构建数学概念,去内化定律、性质和公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二、图形题

看图题在小学各册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重,如课本上的图片、线段图、几何图、统计图等,如何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图,如何理解图中一些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进行表述,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用不同的叙述表达图意。

新课程教材中有相当丰富的插图,都具有形象直观、内容简明、主题突出的特点,有着文字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插图,认真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把插图与文字、实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补充、矫正和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学习目的。

三、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最头疼的是做应用题,考试时不少学生应用题失分最多,许多学生不会读题,看不懂题,理不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应重视应用题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应用题的技巧,培养学生严密、有序的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他们不能把一句话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更不能前后连贯地、系统地全面理解应用题的题意,换句话说,应用题教学的关键不是分析数量关系,而是理解题意。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如何理解题意呢?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狠下功夫。也可以这样说,应用题要过关,必须抓审题。审题的方法是:“一读,二划,三复述,四表示”。一读就是读题,初步感知题意;二划就是在题目上面划符号,找出重点词句,理出脉络,使题目简单明了;三复述就是复述题意,使题目变得详细,题意清晰;四表示就是画一张图表示题意,使题目变得一目了然。

四、计算题

计算题也是学生出错的一个主要方面,有的学生错在读错了题中的数字或符号,有的学生错在没有理解四则运算的含义。加强计算题阅读指导,对正确理解文字题、应用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计算题读题的要点:一是看清做题要求;二是要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三是要弄清运算顺序。

五、教材中的总结语

这里的总结语是指教材中对概念、定义、性质、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数学课本上的这些总结语是经过归纳而得出的精练、准确的表述性语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学生要读懂它们,完全领会这些表述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反复仔细地阅读,咬文嚼字,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以求把握其本质,同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使其做到真正的理解和内化。比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可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教材的文字,并标出重点词“末尾”,引导理解“末尾”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出示“去掉小数点后面的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文字叙述,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并举例说明。这样,通过标出性质中的重点字词来加深理解记忆,学生就能够很快掌握小数的性质了。

六、教材中的拓展素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思维的内在动力。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如教材中读一读、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阅读材料内容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可以从欣赏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开拓学生的视野去读,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三年级教材中介绍了分数写法的来源、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七巧板的来历、指南针的来历、古代计时工具等,内容相当丰富。学生从拓展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兴趣昂然。又如四年級的从古代结绳记事到阿拉伯数字的诞生,再到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等反映了人类在数学方面发展进步的资料。这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阅读材料,都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目标。

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名题、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数学家的故事等都是滋养学生数学学科涵养的丰富素材,都是学生开阔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的阅读材料。教师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将阅读这些课外材料的所得讲给同学们听,与同学们分享,可以讲自己读了以后的感想,通过交流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好奇,对生活数学的渴求,在趣味中享受数学的快乐,在激情中领略数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阅读材料,都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上一篇:读懂征信报告下一篇:怎样抓好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