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消费者研究与营销战略思考(精选12篇)
课题1:消费者心理特点由哪些内容构成
市场营销的成功简言之就是:如何确保企业或商家所做的要与消费者所想的是一致的。
消费者心理特点是指:了解消费者所想的东西(认知),他们所感受的东西(情感),他们所做的事情(行为)以及被这些所影响的事情和地方(环境)。
由于每一位消费者在上述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才使得其消费行为以及相应的营销策略显示出多样性,也使得市场变得多姿多彩。正像营销大师科特勒所说:“企业要想获得最大利润,他们需要去预期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不少商家的营销思想还是“以产品为中心”和“以我要的消费者”为经营理念,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只是在上述观点下,将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简称4P)加以组合应用于市场中。如今的市场营销要求经营者从消费者角度观察每一件事情,并且围绕着消费者需求与期望去制定营销计划并实施计划。只有这样消费者在市场上才能找到他们要买的东西并且乐于去买这些东西。
从根本上讲,消费者是由一个希望满足他们需求的欲望而驱动的潜在群体构成。市场之所以启动是因为产品或服务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企业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虚拟出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依据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后做出。
案例1:
几年前我在给一家美容化妆品做咨询时就发现各类女士美容化妆品广告几乎千篇 一律地塑造理想的目标消费者是:收入丰厚、时间充裕、知识丰富、头脑聪明的职业女性或家境丰裕、天真可爱、无忧无虑、追求完美的青春女孩等等,显然不可能形成市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原因就是营销策划人员从主观愿望出发,忽视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后来做了改变思路,做了较为完整的市场调查后情况有了变化。记住:化妆品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与职业的女性诉求点是不一样的。
分析消费者心理的现状、特点、与变化趋势,就要树立从动态角度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这种动态的研究消费者行为主要有以下六个问题:一是买什么,二是为什么买,三是向谁买,四是什么时候买,五是什么地方买,六是用什么方式买。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行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受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等个人因素以及动机、感知觉、经验、信念、态度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还受到社会阶层、相关群体、家庭、媒体以及外来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千变万化的,或者说消费者的多样性行为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课题2:80后、85后消费者心理特点分析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M. R. 所罗门认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他们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热门的而什么又不是。”今天的营销界普遍认为:要想超越下一次浪潮,必须比竞争对手先想到消费者心里去。
如今中国的80后一代有9000万之多。从人口世代划分理论来说,这个群体常被称为新新人类或N一代(Neo-Generation),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于4-2-1的家庭。他们可能也是“幸运”的一代,特别是生活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里的一族,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于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对现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适应性强。80后一代从小就习惯于影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对时尚广告反应迅速。他们不像上一辈人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历史负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这一代人受到了其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优越,社会与文化的开放。
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他们并不拥有财富,不过是纯消费者,出手之间吸引着数以万计厂商的注意力。
今天的80后多数都是喜欢有个性的、有独特风格的产品,最好还不贵,要是有优惠活动,就再好不过了。如喜欢更换自己的手机,要是没有钱买新的,就更换手机的外壳和颜色,总之新鲜就好。最新的研究表明()80后一代他们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新产品,但忠诚度一般不高,习惯将各种品牌换来换去,因为他们是在海量广告的浸泡中长大,遭受产品和各式信息的缠绕,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一代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价格不是80后一 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
80后这种独特的消费心理对厂家和商家们也许有所启示。如我觉得今天我买了某个东西让我感觉很高兴,那我就觉得该东西买得值,哪怕它其实用处不大。80后们有时对产品质量上乘并非有所心动,只有在合适的机会抓住他们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感动了,喜欢了,紧接着也就掏钱了。这也许就是体验式营销产生的原因吧。 要与80后沟通便要够“酷”,够“爽”,够“潮”,广告题目亦因应变得中西合璧,好玩一点。
80后在媒体接触上有一些新的特点,广告与营销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用电视接触80后目标群,他们的收视成本往往比其他任何收视人群都昂贵。而且他们看电视的时间远少于一般收视群,覆盖亦不高。但在线机会几乎是27~36岁黄金消费群的两倍。电影院也较27~36岁多出一倍, 80后看杂志的几率较高,特别是自己喜好的题材,但覆盖率不高,整体来说,80后看报纸时间较少(这亦是全球这个年纪的一个现象)。
80后们喜欢尝试新的品牌,意味着宣传品牌过去的历史未必帮助提高忠诚度,
80后更重视自己的工作前途而相对会花少些时间与家人一起。即代表他们以“个人”为重。因此80后亦重视对于外表的吸引力的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很留意潮流趋向,而且会为遇上新颖及奇特的东西而兴奋。
案例2:
奥美广告公司对中国沿海部分大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的调查表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观念具有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手机换个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难怪你们可以在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汉城,还是中国的上海,看到几乎同样装束的年轻的女孩子:她们的头发漂过几绺,上衣一定是露肚脐装或几乎裸露的吊带装,牛仔裤上面总有几个破洞,当然身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饰物。她们更加追求自我,更喜欢标新立异地扮酷
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告与营销人本身就是80后,他们更容易与80后们拉近距离。要学会找到80后的特征元素,让你的品牌与他们产生概念对接,这正是当代广告与营销人共同的观点。80后是非理性、非秩序的感性群体。
针对80后一代的消费心理特点,经营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80后极易受他人(特别是偶像或意见领袖)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同类社群,大家有共同兴趣及目的,通过口碑传播,最为有效。如能用上姚明,专门设计推出电脑及在线游戏,把品牌及产品巧妙混入其中,让参与者可与偶像一起跨越障碍或打篮球,最为有效。
第二,80后对高科技产品及新事物的兴趣及接受度都异常高,在广告传播方面,可多用通讯(手机)或影音技术的载体把流行文化传送给他们,因此Podcast,动感地带等正中了下怀。
第三,对于各种新媒体,网络对80后最有杀伤力。最新CNNIC报告(),18岁以下用户占14.9%, 18~24岁用户为38.9%, 加在一起已是53.8%。而且他们都每天在各种地方上网,在外能用WiFi便用无线,或者在网吧社群,用网络已炉火纯青。他们会支持在网上的活动,包括80后作家,歌手,偶像。重点是他们参与选出来的。用网络并不局限于“影像”,整个“感官体验”。
第四,要打造80后娱乐新时代。既然知道他们喜欢用什么媒体,知道他们喜欢哪个偶像,又知道他们爱参与,爱体验,爱口口相传。而“玩”是80后生活的主体,其中一个调研指出,“玩”的花费可达他们日常消费的1/3。那娱乐内容怎样教会他们“怎样玩”以及通过何种载体让他们觉得“好玩”便是关键。
如可口可乐在美国设立了一个职位,类似“80后生活总监”,这位朋友整天与80后青年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文化,喜好,各种媒体运用,然后把可乐要配合、带领的都做好,有些卧底营销的味道,但肯定比闭门造车好得多。
记住:只有了解80后消费心理特点,才能赢得明天的营销。
目前在营销实践中有人认为简单地划分与分析80后特点有点过于笼统,由于社会与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85后这一概念正在兴起()并越来越引起营销界的关注。这一群体在独立性、自主性、自我张扬表现方面比80后前期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在经济上比起90后有了较为充实的基础。他们中一批人正在进入各行业的中层管理或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成就倾向,成为时代的领跑者之一。
从营销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85后最受广泛认同的描述是“流行与时尚的领跑者,自主与创造的拥护者,娱乐与表现自我的狂热者”。但最广泛认同不等于最精确描述。
自85后的概念提出后,经过近10年变迁,目前正引起人们的重视,造成85后消费观念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是他们成长环境迅速变化。作为最初始的触发点――成长环境的变化是85后“新”的根本因素,而近5年则个性化、自我意识形成、生活方式变化成了与85后沟通的根本与源头。这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85后的成长与观念。
85后自我以及个性化促成对品牌个性的认同。如同几年前提出85后概念可能并不会引起营销界的重视一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85后消费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85后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也就据此引发消费观念的变化,如果说个性化中的80后显得是被动的接受规范,那么85后对自己看法的改变而产生的效果更主动、更深远。社会角色、经济能力的剧变让85后对自己重新定位,此时他们对品牌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于没有明显个性品牌反应的钝化,不因时而变的炫酷的品牌很可能成为85后嘲弄的对象,过去一系列的市场调查表明80后对品牌迁移极快,品牌忠诚无从谈起。但今天越来越多的85后正在发生变化,对品牌忠诚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国产品牌开始产生好感,从近三年的体育用品营销业绩就可以看出。李宁、联想、爱国者等一批国产品牌正在成为85后的首选。
85后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于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联网的运用,已进入虚拟社区阶段的互联网给85后以更多的自由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通过播客、博客等对产品、品牌表达自己的看法。
85后一代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或个性化的价值观念,他们崇尚个性彰显,特别是敢于标榜自我,他们渴望成名,尽早出名。这是上一代人(70后和80后)不敢想象的。
记住:作为商家或营销人就要深入研究商品在85后的消费心智中代表什么,能满足他们什么需要和利益。特别是品牌形象要不断出新,他们父辈喜欢的儿子不一定喜欢,现在不少企业维持品牌理念的做法只能是一厢情愿。85后喜欢跟风走,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大于广告。85后一代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他们喜欢在网上购物与团购。这可能是85后区别于70后、80后消费者的一个明显特征。
你看精明的85后会在实体店里看好衣服,记下价格,然后去网上淘价格更便宜的相同款式,服装、家电、化妆品、家居用品。面对网络的冲击他们一致认为商场提供的是生活方式样本和实际购物体验,这些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有人研究认为85后一代更喜欢网络与娱乐结合的营销模式,他们对广告有天生的“免疫力”。要通过传统的广告形式打动85后现在看来是不容易的。他们对传统媒体并不感兴趣,有的已基本不看电视,而相反,趣味性的、体验式的、互动性的网络营销活动更能打他们,激发他们的购买欲。
1 问卷样本
在回收的96 份问卷中, 女生占60. 71% , 男生占39. 29% ;69. 64% 位在职工作者, 19. 64% 位在校大学生, 10. 71% 待业;37. 5% 所学专业为理工科, 30. 36% 位艺术, 32. 14% 位文史;41. 01% 的收入2000 - 5000, 25% 的收入为1000 - 2000, 21. 43%的收入5000 - 10000, 7. 14% 收入为1000 以下, 5. 36% 位10000以上; 51. 79% 来自县城, 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都占研究样本的19. 64% , 8. 93% 来自乡镇、农村。 ( 见图一至图五) 。
2 问卷分析
样本显示, 51. 79% 的人认为商品的质量很重要; 32. 14%不确定是否设法购买到高品质的产品, 同样有32. 14% 的人会设法购买到高品质的商品; 完全不会货比三家之后再购买最划算商品的人占0. 00% , 可见人们会选择最划算的商品, 而42. 86%的人通常会货比三家之后再选择购买; 对于是否购买畅销产品, 55. 36% 的人处于中立态度; 50. 00% 的人通常会选择在商场购物, 因为觉得商品的质量有保障, 而1. 79% 的人完全不会去商场购物, 以及3. 57% 的人通常不会去商场购物; 对于名牌产品的态度, 42. 86% 的人不确定是否购买名牌产品而33. 93% 基本会购买名牌产品; 对于价格是否与商品质量成正比, 46. 43% 的人持有不肯定的态度; 48. 21% 的人很重视时尚的穿着; 53. 57% 的人认为购买时尚新颖的产品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41. 07% 的人通常拥有一件及一件以上当季最流行的服装; 39. 29% 的人经常会添置新衣服; 48. 21% 的人认为逛街是一种消遣; 32. 14% 的人大致以购物为快乐;
只有1. 79% 的人完全认为购物浪费时间, 可见大多数人并非排斥购物; 55. 36% 的人会留意自己购物时所花费的费用; 几乎没有人经常不慎购买产品而后悔; 44. 64% 认为商品的选择性越大越难做出选择; 53. 57% 的人通常会光顾同一家店; 53. 57% 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品牌就会钟情于它; 42. 86% 的人通常会选择网上购物 ( 如图七) 。
图七是关于购物时考虑的因素。48. 21% 的人完全会考虑商品品质, 51. 79% 的人通常会考虑商品价格, 60. 71% 的人通常会考虑商品的品牌, 53. 57% 的人基本上会考虑商品是否具有实用性, 款式和颜色通常都会考虑, 而广告、明星效应、攀比心理、营销策略影响并不是很大。
可见, “80 后”、“90 后”具有以下消费行为特点:
(1) 高质量认知导向, 寻求高质量的产品, 注重商品的品质;
(2) 品牌认知导向, 热衷于知名度高的品牌;
(3) 享乐认知导向, 把购物纳入休闲娱乐的范畴;
(4) 时尚认知导向, 喜欢追随时尚潮流;
( 5) 自我认知导向, 注重自我个性的表达;
( 6) 价格认知导向, 关注商品价格, 喜欢货比三家;
3 营销 “80 后”、“90 后”
“80 后”、“90 后”的消费行为的特点, 对当前的营销策略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策略的拟定都有影响作用。根据 “80 后”、 “90 后”的消费特点, 企业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足功夫。
( 1) 塑造产品和品牌的个性化特点。密切关注该群体的行为、心理, 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品牌相结合, 融入产品的研发中。只有把这些群体的特点与自身的品牌相结合, 才能赢的这些群体的认可。
( 2) 注重流行时尚。因为这些群体注重时尚潮流, 所以品牌在研发中注重紧随时尚潮流的步伐, 才能吸引这些群体的注意力, 提升该品牌的认可度。
( 3) 价格策略。即使这些群体在消费习惯上倾向于高端消费, 但是在价格上倾向于低端消费, 这些现象与经济因素相关, 因此对于这些群体 “低价格、大品牌”, 会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 得到青睐。
( 4) 个性化。这些群体喜欢展现自身的个性, 因此品牌在设计产品初期, 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能满足他们自我的商品, 或者增加各种定制、DIY服务, 满足他们的自我认知度。
4 总结
总的来说, 企业如果抓住 “80 后”、 “90 后”的消费群体, 在未来几十年就很容易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沃顿商学院基恩教授指出: “青年市场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道路还很长, 公司如果能吸引住青年客户并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那么在未来几十年内都会获得很好的收益。这个市场利益很高, 但是对那些胆怯的人来说并非如此”。因此, 企业在这场战争中, 需要以他们为中心, 打破传统的勇气。
摘要:“80后”和“90后”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新的消费行为特征。笔者通过对100个研究对象发放问卷, 总结出了“80后”和“90后”的消费行为特征以及针对这些群体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80后”,“90后”,营销,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刘貌, 李蓓蕾.“80后”消费行为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4.
创意先行法则
“80后”、“90后”从小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并不匮乏,但也称不上丰富的年代,这样的生活环境决定了“80后”、“90后”们对美食的要求既不像老一辈那么随便,也还没有到达能够品尝顶级美味的水准。所以这代人在选择餐厅的时候,更关注的是餐厅的创意。而如何制造出“80后”、“90后”们的创意关注点,新生代餐饮人绝对更有心得。一样的教育背景,一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更能够洞悉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风林火山”的老板是一个“80后”年轻人,他给餐厅注入的标签最初是“一家牛板筋火锅店”,后来又将标签扩延到“一家专门吃肉的店”,标签简单且精准。他通过微博、微信营销,让餐厅的形象深入人心,然后通过各种带有话题性创意海报,将餐厅的理念和产品深入浅出的灌输到食客头脑中,达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简单而平常的美食,通过严密的创意策划,重新被打造成一个更加时尚的产品。“蟹小妹”的营销理念更加接近“90后”年轻人,一只经网络爆红的励志蟹的故事为餐厅品牌勾画出一个立体的形象,通过这个生动、可见的形象,餐厅成功与食客产生互动,将品牌精神灌输到消费者心中。
从共鸣到互动
可以说,在“80后”之前,没有那个年代的人能够拥有如此确切且统一的标签,以至于最后创造出一个专属词汇:“80后”。正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拥有很多的共同点,所以一些共同经历的事件就特别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很多年轻的餐饮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从“80后”人群的共同点上做文章,进而将大家聚集到一起。“8号学苑 VS 8号苑”为大家打造的是一个“80后”人人皆知的教室氛围,餐厅的菜品并不具备显著特点,但仅通过上课这一共性就成功的将“一大群粉丝”聚集到一起,并通过上课互动的形式,进一步将那些对“课堂”这一情境有怀旧情结的人笼络在一起,这种做法在很多老一辈餐饮人心中是难以想象的。但它就真切的发生在“80后”餐厅中。
永恒不变的情感牌
曾经,“80后”、“90后”被冠以冷漠、自私的标签,但随着“80后”、“90后”们的不断成长,大家逐渐发展,这一群体不但极其重视感情,而且特别容易被感情所牵制。这时,永恒不变的情感牌成了抓住这群消费群体的秘密武器。其中“八巴兔”主打的因爱而生的火锅店的故事,是主打感情营销牌的典型代表。餐厅将品牌形象与一个发生在四川火锅店的爱情故事相融合,让人们通过对故事的感动,从而爱上这家餐厅,进行成功的品牌营销。情感牌虽然是一个比较传统营销策略,但对于特别容易动情的“80后”、“90后”来说,似乎是个特别简单且有效的方式。
编辑后记
其实在2014年底,我们还没有深切的感受到年轻一代餐饮人对中国餐饮业的猛烈冲击,当时制作《8090后,用餐饮的方式读懂他们》这个专题的目的旨在通过讲述“80后”、“90后”餐厅的故事,挖掘“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为大家提供一些崭新经营思路。然而当时钟指向2015年12月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这一年当中,中国的餐饮业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餐饮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后”、“90后”切实成了餐饮业的主体消费群,他们的思想对于餐饮营销理念的影响日趋加深,能否抓住“80后”、“90后”消费群体甚至决定了一个餐饮品牌的成败。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德说:“社会就是模仿。”在民族精神和社会导向的激励下,人们的发展总是会从无意识、不自觉、外在、表面的“模仿”变成有意识、自觉、内在、深刻的“模仿”,这是文化精神的功能。而毫无疑问,中国的餐饮业也正在经历这一“模仿”的过程。众多餐饮品牌在逐渐去了解“80后”、“90后”的消费习惯,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他们消费习惯的营销理念,不论是标新立异的创意、刻骨铭心的情感故事,还是运用多种互动手段,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其实都是在通过模仿“80后”、“90后”的人格特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吸引他们的目的。同时,毋庸置疑,“80后”、“90后”餐饮人更懂得这部分人群的消费特性,所以就目前阶段看,新生代餐饮人已经从“玩乐”标签转型为“新锐”代表,成了一个时代的崭新主导。
一、概述
在几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80后仅仅代表一群不成熟的青少年,而如今,以及集体“奔三”的80后已经长大了,他们逐渐在各个领域成为主流力量,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深受营销与企业界的格外重视。
80后一代具有独立个性、有思想、追求酷、彰显个人本色,这一切与目前的主流营销观念——体验营销与象征性营销思想十分吻合。因此,当我们面对这群从一度程度上决定企业未来的80后的时候,在广告策略的制定上也要抓住其性格特点和消费特点。但也出现了很多企业针对80后运用与表现广告不当的案例,比如眼光短浅,定位盲目,滥用明星等等,这就值得我们更多地关注和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看法。
二、关于80后1、80后定义
从字面定义上来说,80后是指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但很显然,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不是字面意义解释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现象。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
2、80后性格特点
80后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长大的,改革开放也赋予了80后鲜明的性格特点:
(1)包容性强。改革开放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向世界开放,开放的结果必然是互相流动,这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社会习俗甚至饮食习惯流进中国来,而中国人开始走出去,去留学、考察、观光、做贸易。先是表面的流动,然后逐渐进入更深的层次,从知识方面、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开始流动。
(2)以自我为中心。因为8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宠爱,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被认为是自私的个性,不太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父母对他们的过分容忍养成了他们的霸王个性。
(3)理性和感性的平衡。80后的一代人,最大的缺点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互相之间的相容性不够。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敢于坦率直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为了使彼此之间避免伤害,他们一定会寻找一种新的透明的社会分配机制和交往机制,达到在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满意的状态。
(4)崇尚创新,勇于挑战。80后是喜欢问为什么并怀疑一切存在的一代,他们在寻找这些存在背后的合理性,如果发现不了合理性,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理性来重建秩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对80后产生恐惧的人,很多是有着固定的权威,不太愿意使既定秩序改变的人。
3、生活状态
80后是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因此他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这一时期的80后来说,主要可以归结如下:
(1)职业不稳定。“跳槽”对于80后是个高频词汇,由于刚刚踏入社会不久,80后的年轻人都希望将来有好的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稳定,这与80后一代乐于接受挑战的性格也不无关系。
(2)收入相对微薄但追求生活的高品质。工作经验缺乏,资历尚浅,总体来说80后的收入仍显单薄,但是80后对生活的品位起点却很高,注重生活品质,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入不敷出”,出现了“月光族”“啃老族”等新兴群体。
(3)对父母的依赖。这种依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不管是学生还是走进了社会,80后都还未在身心上达到成熟,面对买房、买车、结婚等重大开支,80后大多数仍无法实现独立。
三、80后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消费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者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以及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称为消费者行为。
“80后”一代虽然还未完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但他们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只有了解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帮助我们如实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引导企业作出正确及时的营销和广告策略调整。总体来说,80后在消费行为习惯上形成了这个群体独有的特点:
1、天生逆反,寻求独立: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
2、喜欢新鲜,追求刺激:80后一代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新产品,但忠诚度一般不高,习惯将各种品牌换来换去,因为他们是在海量广告的浸泡中长大,遭受产品和各式信息的缠绕,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一代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价格不是80后一代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
3、注重个性,追逐时尚:这一代的青年人,成长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时期,生活水平较上一辈也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他们打破了“计划”时不变的“蓝色”、“绿色”,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他们认为“我就是我”,“Nothing is impossible”,“just do it”,崇尚个性化,风格化的价值观念,于是需求变得多样化,消费变得复杂化,一切都因为“我”有“我”的特定需求和消费欲望。“我”产品只属于“我”,他们带有“我”的情感色彩和特定的选择价值,能够体现“我”的消费品位,消费文化和消费追求。而整个的消费过程也带有了极度的自我VIP化,甚至每一个“我”都可以成为商家的一个细分市场。
4、感性冲动,超前消费:新一代的青年,由于从小处于家庭的核心,在成长中备受关注,形成了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理念,并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在消费中崇尚属于自我的消费选择——“我的选择我喜欢”。而这种选择同时又大都带有强烈的自身情绪因素影响,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受影响的弹性很大,尤其当感官受到广告传媒、促销人员、价格折扣、外部环境、群体消费趋向等等各种因素,或其综合作用影响时,其消费行为变得情绪化、感性化、冲动化,期望借此来体现自身的独特,消费的重点有时甚至脱离商品本身,热衷于其衍生的各种附加价值。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消费类型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尽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超前消费被大学生们广泛认可。
四、针对80后消费行为特征的广告策略研究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M.R.所罗门认为(2005):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他们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热门的而什么又不是。所以今天的营销界普遍认为:要想超越下一次浪潮,必须比竞争对手先想到消费者心里去。
1、80后消费行为特征对广告定位和创意策略的影响:由于80后一代喜欢多变、刺激、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商品的忠诚度一般不高。广告策划特别是广告创意一定要注意新颖独到,广告宣传要做到有时代感和渲染力强。他们对新品牌很快会厌倦而转向其他品牌,所以要不断地变换产品包装和广告形式,以保持品牌的活力。广告中设置他们喜欢的传播议题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满足。将广告产品与流行音乐、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联系就是针对这一群体进行广告宣传的有效方式。尽管“80后”的品牌信仰比较薄弱,但这个群体对于偶像的痴迷程度,却足以让人吃惊。而品牌也由此找到一条聚拢“80后”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利用80后群体认同的个性偶像的影响强力拉动。表面上看起来,这似乎和寻常的品牌寻找代言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要寻找一个能拥有大量“80后”Fans的偶像并不是那么容易。偶像中其实也存在泡沫,大部分都是“形似神不似”,根本不受“80后”的拥戴。
80后一代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传统的理性认知观,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情感态度观。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一种感觉或附加价值。因此,在广告与品牌沟通中,传播与沟通的重点是体验产品与品牌价值,具体包括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等。
80后的消费主张就是“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它充分反映出了这群消费者对“个性”张扬的追求特点。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80后消费需求的日趋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促使现代社会进入了重视“情感满足”胜过“机能价值”的时代。
2、80后消费行为特征对媒介策略的影响:当百事可乐标注自己是“新一代的选择”时,可口可乐发现网络游戏已成为不少“80后”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一发现,可口可乐以先行者的姿态,联手暴雪娱乐与第九城市的《魔兽世界》,展开对80后的营销攻势。之后,不仅在上海举办近万名年轻人参加的嘉年华派对“要爽由自己,冰火暴风城”,还展开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市场推广活动,活动区域涉及全国50个城市,一系列的营销变脸,让可口可乐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在可口可乐大获成功的同时,百事可乐立马联手上海盛大的《传奇》,强化“最年轻的”饮料定位。借助网络力量,世界两大品牌,在80后的市场抢夺战中愈打愈烈。长期以来广告媒介的投放一直都是为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意志所左右,很少考虑受众的接受媒介的方式。一半以上的广告费打了水漂也是经常的事。针对上述80后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在广告媒介选择策略上,广告人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甚至是颠覆性的。
首先,传统意义的四大媒体都要加以重新认识。有调查表明,20岁以下的新新人类基本上不看报纸,看也就是浏览一下,所以上面的各类广告基本上对他们没有多大用处。电视广告则要与他们所关注的节目相配合,如2005年轰动全国的“超女”大赛中,电视产品广告大大影响了这批孩子。杂志广告则更要注意选择能对他们产生冲击力的时尚人物或正在热捧的体育或影视明星,同时还要印制精良。还要有一些公关活动,不断地维系着与他们的沟通联系。
其次,网络媒体是他们喜欢的形式之一。如今广告商们开始注重网络广告,但目前的网络广告可以说都不是针对他们的,这一点只要看一下各大网站就一目了然了。我觉得应该向网络游戏学习,针对80后做广告一定要有诱惑与激动的力量,要有越打越有精神,这样的广告才能深入人心而不是让人心烦。
第三,要努力开发新媒体。80后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接触传统媒体的时间日益减少,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移动电话,交通移动电视等新兴的广告媒体,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就可以更成功地实现广告目标受众的到达率,提升广告的记忆度,甚至为受众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平台。
3、几点针对80后广告策略设计的意见:
(1)创意开路,避免盲目。追求新鲜和变化是80后的主要特质,而要吸引求新求变的“80后”的眼球,没有创意怎么行!同时,对于这群坦然接受“草根英雄”的年轻人来说,切实地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即便没有明星,他们也照样捧场;否则,再大牌的明星,他们也不会买单。李宁篮球鞋TOPGUN系列推出两款新鞋,命名为飞翼、鹰爪。为配合产品策略,李宁特别制作了电视广告《青蛙篇》:伴随着轻松的口哨和RAP饶舌音乐,一只校园里的青蛙出场了。
它站在梯形教室的桌子上拼命举手,老师却让它旁边的帅哥回答问题;接着,它堵在心仪女孩必经的道路上,努力招手希望引起注目,得到的却还是失望;最后它跳进了一只白色的时尚篮球鞋,突然,青蛙变成了勇猛的男生,在球场上所向披靡,女孩拍手欢呼;最后,荧屏上的焦点定格在炫目的篮球鞋上,一句广告语闪出:“李宁——一切皆有可能”这则轻松幽默的“青蛙篇”刚一播出,就在校园目标受众群引来一片叫好。
(2)迎合需求,彰显个性。80后崇尚个性化、风格化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营销和广告策略要灵活多变,敏锐捕捉目标受众的需求变化,如2002年韩国推出三星彩屏手机就不是针对成功人士,而是紧紧抓住新新人类消费感性化中的自我表现欲望。市场监测表明:不仅产品卖得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广告使品牌(三星)与这一消费群体的关系得到更深层的发展。有关研究还表明:这一群体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他们可以影响更多与之有联系的人。三星产品的成功表明:成功广告策划并不仅仅是财力与物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对消费者的认识与把握。
(3)加强互动,体验营销。经济社会的青年们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独立意识渐强,而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他们的消费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也不再像以往具有过多的盲目性,而是更趋于冷静、理性,更重视产品所带来的各方面的附加效应,以此进行比较、鉴别、挑选,尤其重视产品消费体验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情感上最大的满足,并获得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感觉。于是,各种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或是其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实际效果,能够体验到期望感觉的消费模式受到推崇和热衷。
五、结束语
美国著名消费者行为学家M R 所罗门认为:改变消费者行为的许多生活方式都是由年轻消费者所推动的,他们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热门的而什么又不是。所以今天的营销界普遍认为:要想超越下一次浪潮,必须比竞争对手先想到消费者心里去。
如今对市场营销影响越来越大的可能就是80后一代。80后一代具有独立个性、有思想、追求酷、彰显个人本色,这一切与目前的主流营销观念――体验营销与象征性营销思想十分吻合,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受到营销与企业管理界的格外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讲,80后一代可能会决定未来中国企业的命运。
在我国80后出生一代主要是指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可能也是“幸运”的一代,特别是生活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里的一族,处于很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于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对现代高科技化的生活适应性强。80后一代从小就习惯于影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对时尚广告反应迅速。他们不像上一辈人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历史负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这一代人受到了其长辈无微不至的呵护,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优越,社会与文化的开放。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
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
最新的研究表明():80后一代他们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新产品,但忠诚度一般不高,习惯将各种品牌换来换去,因为他们是在海量广告的浸泡中长大,遭受产品和各式信息的缠绕,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一代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价格不是80后一 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等等。
由于80后一代成长于当今的消费文化环境下,在物质追求上更加注重感性化、爱电脑与上网甚于爱书、易迷恋或沉迷某种事物而不惜花钱,越前买车、买房的享乐消费观念早已深入其心中。有钱就花、没钱先贷,图的就是通快。他们中也有相反的一类,如只饮用包装水,只租房不买房,只打的不买车,整夜上网而不会为了自己的健康牺牲嗜好,总是改不了丢三落四的毛病,不少人曾经恋爱很多次,但从不会爱得死去活来,……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对80、90后员工培训角度的是: 回答:正确
1.A 员工培育原则
2.B 员工培育策略
3.C 员工培育态度
4.D 不同指导方法
2.在员工按照要求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管理者的角色是:
1.A 纠正者
2.B 激励者
3.C 考评者
4.D 指导者
3.关于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A 先培训岗位技能,后培训企业文化。
2.B 先写心得体会,然后培训企业文化
3.C 先分配岗位,后培训企业文化
4.D 先培训企业文化,后培训岗位技能
4.80、90后员工培训考评的方式有: 回答:正确
1.A 问卷、写心得
2.B 做报告、写心得
3.C 做报表、问卷
4.D 口述式、问答式
5.对“员工跳槽离职”表述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对人力资源来说是一种损失与公司培训无关与能力无关与岗位分配无关
6.下列不属于文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长相要美有爱心有亲和力音质要优美
7.关于轮岗的好处,概述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让员工知识丰富化让员工减少精神负担培养多能工、多面手员工有人替补,不用担心任何一个员工离职或者请假
8.下列不属于对80、90后员工指导误区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只讲任务,不讲目标只讲原则,不讲方法视情况而定的指导方法只讲权力,不讲责任
9.工作指导主要分为: 回答:正确
1.A
2.B 详细指导、信息指导、心态指导方向指导、心态指导、建议指导
3.C
4.D 具体指导、方向指导、建议指导方向指导、任务指导、自信指导
10.下列不属于“工作教导”步骤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准备示范下线实作
11.员工培训结束就被派到岗位上工作,管理者需要注意到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安排重要任务减少指导直接减少指导指定协助他的人
判断题
12.参与部门会议时,管理者先把观点和结论亮出来,否则员工不愿听下去。回答:错误
1.A
2.B 正确 错误
13.很多80、90后员参加培训后,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以消化和运用。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14.很多80、90后员工觉得聊QQ没有参加培训有意义。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15.对刚入职的员工,首先要做的是岗位技能培训。回答:正确
1.A
“80,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独生子女、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扩招、时代变革、市场经济、东西方文化的大冲突与大融和......他们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晶”。他们自己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们不仅受到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教育”,也接受过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变革教育模式”的熏陶。他们在小学学习社会主义优越性时,老师讲授“计划成为资源的配置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然而,一上中学就已经变成“市场调节应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推荐阅读
全球亿万富豪们的怪癖
李宁迷途:品牌重塑
职场“升升不息”秘诀
家乐福分权忧和模式患
如何管理80后90后员工
店中店:零售业的救星
王老吉的品牌“上火”了
2011年中小企业的挑战
他们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敢于表达;他们充满朝气、理解能力极强。但是,他们漠视责任、蔑视义务、完全的自我……谭小芳老师希望通过此课程有效管理和引导“80,90后”,发挥员工长处,和谐企业氛围,为个人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具体来说,谭老师提出以下几点,主张应对“80,90后”进行多元化的管理:
1、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
2、将约束人的权力型组织变成学习型组织
3、知识共享的虚拟工作空间
4、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评估
5、重新认识主管和员工的价值定位与角色、任务与需具备的核心技能。包括以下几点:
a、角色认识让“80,90后”员工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组织的影响;
b、人是一个时代的人,什么时代培育什么人,但同时企业绝对不是一个完全超然的组织,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价值理念同样需要更新换代;
c、科学的授权,全员参与,是酒店企业普遍接受的管理理论,这些当然适用于“80,90后”的管理—你来做主:参与目标制定,达成绩效;
d、以绩效导向、以经济手段为杠杆。结果导向深植人心:承诺、负责。
6、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时代。比如:重新理解“忠诚度”:从忠于公司到忠于专业或忠于自我。
7、和“80,90后”进行沟通是需要跨越代沟的,无论这条沟有多宽建立企业员工伙伴新关系。应作到:
a、从上下到对等;
b、包容差异化善待离职员工。
8、正所谓“有教无类”,“80,90后”不能给他们贴上标签,更不能全盘否定:开辟容错式管理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同样“没有笨员工,只有笨主管”。
a、以开放式平台发动参与,激发创造力;
b、适应时代的潮流,塑“80,90后”新型企业文化: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
引领时尚潮流,走在时代的前锋,这些新新人类指的是我们这些八零后的人。
身为八零后的那些人,他们勤劳的双手给我们这些“无知”“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做着榜样。八零后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也是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谁都不愿落后,他们的思想就像争齐斗艳的花儿一样,层出不穷,这一点和我们九零后比差不都哦!他们只求上班,但不求加班,拒绝加班儿,现在八零后的`人对于生活有着很多不同的理解和体会:独立,自信,傲慢,有目标等等。八零后的人才应该说是时尚的前沿和风向标。80后的年轻人没了痛苦和烦恼,但有了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和竞争,会为了就业而伤透了脑筋。80后的有些人是努力自己想要追求奢侈的生活。,而又不愿去付出,别人的努力得到了,他们又嫉妒不去反省。再看看自己根本没有资本去过奢侈的生活,还要追求,自己得到的知识昙花一现,最后伤害到的还是自己,别人说的他们又都不听,总人为自己会得到,固执,后悔了又不记住。
热我们这些90后呢,那就更不用说了,口头语,流行歌天天挂嘴边。90后的孩子叛逆心理特严重,特想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人家说90后的人还特流,非主流颓废的一种象征,不是什么好东西,我反对这样说,这叫大胆追求!虽然我们叛逆,不过长大就会好了吧。主流呢,额,可以玩,但不过度就行,我们90后也是可信赖的一代,虽都还稚嫩,但再经历几年社会风雨的洗礼我们会出落的更有责任感,还得说非主流,我觉得这是我们表达感情,态度,无助落寞的一种方式。我们需要有一种属于自己年代的东西,文化,话题,我们不想被模仿,也不想模仿别人,所以,才会有非主流,它可以做我们特别,独立的代名词吧!
狂妄、自大、浮躁,不知为何越来越多的贬义词成为我们八零后九零后的代名词,也来越多的媒体和人们开始关注我们这些80后九零后,但是他们对我们的评价不是正面的而是负面的。有时对于他们的评价,我们也会问自己,我们真的那么糟吗?
其实不然……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捐钱并且捐物;北京奥运会时,满大街的志愿者中时时闪耀着我们80后90后的身影。可是你们看不到我们好的一面,只关注我们坏的一面,个别的80后90后也不能代表我们的全部,如果单单从一方面评论我们80后90后,那么我们也太冤枉了。其实我们并不差,只是一些负面新闻使我们在你们的心里留下了负面的阴影。如果你们脱下有色眼镜,用欣赏的眼光看我们,你们会发现我们阳光、我们纯净、我们有活力。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有幼时的天真,我们有幼时的活泼,并带此完成我们人生的路。虽然我们有时张狂,有时自大,有时浮躁,有时乖戾。
80后90后,这个年代出生的我们,也懂得什么叫责任;这个年代出生的`我们也懂得什么叫坚强;这个年代出生的我们更懂得什么叫自信。我们知道自己担负着和国家的重任;我们知道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我们知道我们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只是,我们不在听命于爹妈的哄骗,也不再对老师奉若神明,单单的课本知识已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望,为了常见的事物我们会欣喜非常。我们不羁,我们追求卓越、热恋新奇。所以我们标新立异,激动狂热,有时又颓废落寞。你们的标准不再适合我们。你们不解,你们批判。可我一直坚信:我们是最好的。因为我们自豪,但我们不骄傲;我们活泼,但我们不狂妄;我们充满朝气,但我们不放荡。这就是我们80后90后,时丛莽活力的80后90后,是奋斗向上的80后90后。灿灿星空中,我们是最亮的一颗;
萋萋芳草中,我们是最美的一束;
弯弯溪流中,我们是最清的一杯;
萧萧枫叶中,我们是最热的一片;
茫茫人海中,我们是最棒的一代;
80后90后当今社会,当你问起最吸引人眼球的一类人时,一定会得到一致的答案――80后和90后,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学业而拼搏。
80后的人们稳健、踏实,他们有着赤子之心,他们怀抱梦想,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你一定记得李灵,她就是80后的象征,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80后是好样的,80后的人们永不放弃!当李灵的事迹被公开后,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80后女孩子却干了一件似乎不能完成的事情,她的毅志比任何人都要坚定。其实,这就是80后,一代为别人着想,为他人奉献的大孩子。
90后的孩子活泼、开朗,阳光。人们都说,90后的孩子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但我却不这样认为,90后的孩子们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奋斗目标,他们也懂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道理,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在大地的时候,90后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当你听到校园里那朗朗的读书声时,你足以感受到90后的朝气与活力。
在我印象里,有件事使我不能忘记,十几名大学生为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其中三个大学生却献出了他们的生命,或许你觉得很可惜,三个人来换一个人的命,值得吗?其实,这并没有值不值得,作为90的人们来说,只要做了他们该做的,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足以使他们感到欣慰。他们也会大声说:“值了”。他们让社会上所有的人知道“90后不是家长捧在手心上的”。他们的无私,他们的奉献,永远都是90后闪光的一面。
在家长的眼里,90后的人是一群调皮的孩子,80后的人是一群与其一样的劳动者;在老师的眼里,90后的人是一群不听话的学生,80后的人是一群刚步入社会的工作者;在我们80、90后的眼里,这些便不以为然,90后认为80后是一群小大人们,有着奋斗的人生,而80后认为90后还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应该努力学习。因缘际会,两种迥然不同的思想碰撞到一起,各自展现了精彩的人生,80后的人儿性格温和,对人生有着向往和追求,也很积极乐观;而90后的人则比较调皮孩子气一些,同样的热爱自己的生活,同样的积极向上。80、90后互相融合、交流,互相努力、进步,上演了一部充满青春活力的快乐人生。
在80、90后相遇之前,90后对80后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最多的也莫过于年龄之间的差异、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所经历的比90后多一些而已,也可能会有一些代沟吧。而相对于80后的人来说,90后只不过是一群年幼无知的学生,对于很多的人情世故并不了解,并不懂得,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这些便就是我们没有共同话题的原因,没有接触过,没有交流过,更没有相互理解过。立场不一样,想法不一样,只凭自己的感觉来认定一些人和事。然而上天的安排,让我们这些人因缘际会的相遇在一起,一些不同的看法也都慢慢的有了一些变化,至少不会再陌生了。我是一名90后的高中生,对于这些刚开始也并不是很明白,也只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慢慢的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记得那时候,80、90后相遇在一起,彼此还都是陌生的面孔。相比之下,90后的个性比较开朗活泼,而80后就比较温和亲切一些。90后的勇敢自信让80后的人儿刮目相看,但真正打破陌生屏障的是80后的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在之前90后的我们对这些并不陌生,因为我们胆大细心,因为对什么事都很认真的对待。互相认识之后,已变的不再陌生,慢慢的便有了一些话题,可以从学习聊到兴趣爱好;从年龄的界限中走出来不再有所谓的代沟思想;可以一起聊天、一起讨论一些事的观点和看法。也同时就是80后对90后的教导,80后的身上有我们这些90后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80后的个性有些内向,但他们很宽容,包容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80后有很多我们崇拜的地方,也有我们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因为他们的经历和生活比我们丰富,比我们知道的多。相遇之后,80、90后不再陌生,也有许多可以谈论的话题,也可以在一起聊天。比如说学习一类的话题,更多的是80后教育着90后说“要好好学习啊”,而90后也几乎就顺其自然的应声,但又何时真正努力过了呢?面对这样的情况,90后又何颜以对呢?而80后的他们则又是另一种风采。80、90对自己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样的对自己人生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
相遇之后的80、90后也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和追求。80后的小大人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我们90后呢则是以学习为主,为了就是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与此同时,又做了哪些呢?80后面对自己的理想,便以此为目标,每天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即使有时会很累,会很紧张,却从来不会轻言放弃。当问其每天这样不累吗,得到的回答是“习惯了,不累”,一句简单的话语,诠释了努力奋斗的历程,谱写艰苦奋斗的成长,为此我们震撼,为此我们自愧不如。我们90后认为高中只是刚刚开始,高中还有三年的时光能够让我们好好地学习,这样的“欺骗”自己,心里也就没有什么紧张的劲头了,有的只不过是一些所谓的谈天说地,把学习的位置放在哪里了呢?曾经尝试过刻苦的学习,坚持一段时间让自己去适应学习,结果真正的发现:每天的坚持并不那么容易,并不是不累,而是有理想在提醒着自己应该怎么做,面对自己的目标,只有努力去实践才会有最终的成就。面对如此的坚持和努力,我们深刻的检讨自己,心里的梦想是什么,难道都忘了吗?自己每天想着好好学习,又何时真正努力过了呢?正是因为这样,我认识到了该如何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高中学年就努力好好学吧,为了心里的目标,为了当初上高中的目的,也必须坚持不懈的奋斗。80后除了学习上的执着以外,还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向往。80后比我们90后提早的步入社会,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的认真,从来不肯怠慢。每天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想着自己的身份,坚定着自己的原则,努力为梦想而奋斗。我们90后最多的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的学习,刻苦钻研习题。相对80后来说,他们比我们90后更加的辛苦,因为他们还要为自己的.事业来回的奔波、忙碌,还要为自己的事业准备好起程的打算,在哪里落脚,就在哪里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在哪里奔忙,就在哪里永远的铭记着自己的身份。我们90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以此借鉴,坚持自己的学习,朝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奋斗,永不言弃。80后也积极的鼓励我们,调整好状态,好好的学习。所以也就有了现在共同努力的80、90后,坚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的朝它前进,让自己更进一层楼。也便是说,80后是我们90后的良师益友,是我们人生方向的向导。在追求上80、90后有着自己的目标,但在人生价值观上也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便是80、90后的又一风采。
80、90后的价值观念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年龄不同,所需的朋友也就不同,待人处事的方式也会有着不一样的方式。80后可以说是一群上班族,对自己的事业有着追求,也都在努力的奋斗。他们所商讨的国事、家事,并不是我们所能理解明白的,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注定是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而这些并不是我们90后可以理解的。他们的个性又那么的稳重,对自己的人生也都有着各自的规划。他们的观念与我们几乎相差不远,却又有着隐形的差异。90后的朋友观大多都是以互相谈心为前提,交一些真心的朋友,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一起努力学习,共同进步。而80后大多都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面对人生的未来有着相似的观点,有着共同的执着和追求。但他们同样的善良友好,有着亲切可人的一面。90后的我们可以说是处在青春期,有着自己的个性。在家里,几乎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在学校,几乎是一名无所事事的学生;在社会上,也许我们什么都不是,因为我们太个性化,对于外面什么都不了解。90后的我们个性活泼,有时也会很冲动,不顾后果去做自己想做的。80后的就教育着说“要好好的和同学相处啊”,身在高中阶段,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可贵的。总以为没有那么的深奥,总认为只要真心对待身边的同学就行了,总认为同学们都一样。结果却发现自己几乎是格格不入的,个性太强,并没有真正的去交流和理解,和同学朋友相处总需要我们去理解和交流。有时候我们也都会和朋友闹矛盾,但我们也都有着自己的观念,去真心相待,相互理解。曾经我是一个沉默文静的女生,并不开朗活泼。曾也问过“怎么样才能做到开朗呢”,80后的便说“要微笑,要多帮助同学”。此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他们比我们成熟,比我们懂得多。因为他们曾经也经历过,也度过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少时期。对于这些,80后的小大人们总有着自己的看法,也能够促使着我们慢慢的进步。在他们的眼里,不管是学习、事业还是生活着,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观念。同样的在80、90后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交流。所以说80后也是我们90后的倾诉者、知心朋友。
在每个自称为老一辈的80后的口中,90后就是一群败类。一群白眼狼:是炫耀的一代,是冷漠的一代,是不懂感思的一代,是糖水泡大的一代。在这里我要用文字为90后平反。因为我也是90后,我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
非主流可以说是90后独一无无二的标志吧!拿些所谓成年人的80后说非主流是秃废,是寂寞,是故作深沉,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他们。非主流是秃废,是寂寞,但不是故作深沉。
在这个到处充满勾心斗角的社会里,90后早已变得成熟。其实我们的心里都懂,我们能从大人的举止和言行中看出大人的想法,但是我们又不会说出来,还要装出很单纯,很无知的样子。这就是这个社会孕育的新一代,我们的思想极其复杂,但我们又不向别人说些什么。
之后便有了非主流,有些人会问,为什么非主流在90后中如此的受欢迎,而80后却对它没兴趣?其实在大多数90后内心都是寂寞的,空虚的,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童年的记忆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想言情小说的盛行也与90后有一丝联系,因为他们向往小说里的幸福生活。
90后的冷漠,是长一辈的80后的人所熟知的,可笑的是只看表面,不看内心。举一个小例子,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80后,是否观察过90后们冷漠的表情下,有着善良的心;是否在过生日或过节时注意过自己的枕边有一些祝福的卡片,或一些小礼物;是否注意过90后坚强的外表下易碎的心。也许,你们80后会说,这是小事。那么我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大事是什么?这么令人可笑的回答怎能令人理解,其实你们也不理解。
90后是一群内向的孩子,我们不会说肉麻的话,不会像电视中那样口中常牵挂着;爸妈我爱你;但这不能表达我们爱不爱你们。当我们还小的时候80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用一种令我们仰望的姿态站在我们面前,为我们遮风挡雨。而现,他们突然离开,真个世界开始用关注的神态关注我们,我多少有些不适应了。
【80后、90后消费者研究与营销战略思考】推荐阅读:
90后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对营销策略的影响07-02
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解读06-04
消费者的学习特征及营销策略调研论文06-04
网络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06-11
品牌名称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09-23
我国消费问题研究论文06-13
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09-09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研究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