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的“滋味”作文(精选8篇)
有一次,我看老师作业布置的太多,就懒的怕写出去玩了。“站住,作业写完了吗?”爸爸叫住我问。“完了”我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完就溜出去玩了。
我一玩就忘了时间,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一进门就被妈妈押上了床睡觉,可是我躺在床上翻来翻去,忐忑不安,半天也睡不着,直到凌晨才睡着。
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的踏进教室的门,坐在座位上,上课了老师说:“请把昨天的家庭作业摆在桌子上,我来检查”。我终于清醒不禁着急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呀!我没有写,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老师快检查到我了,我的心跳加快了,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老师来到我的旁边说:“俆珂昕,你的作业呢?”“没写”我低着头小声说到。这时老师拿出手机让我给家长打电话,我战战兢兢的接过手机,拨通电话号码“喂,爸爸,老师让你到学校来一下”,“马上到”爸爸说完就挂了电话,我把手机还给老师,老师让我先回到座位上。不一会儿,爸爸就赶来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爸爸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眼睛瞪得像鸡蛋一样,头发都竖起来脸气得通红。我害怕极了,身体不停的颤抖,从来没有见爸爸生这么大的气。老师让我回到座位上,我手脚发凉,后悔不已,使劲的打自己。
我班上的学生在写《遗憾》这篇作文时, 写得非常感人。 但是这几篇作文竟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 那就是作文的作者都是出自单亲家庭, 文中讲的都是他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 由于自己的年少无知, 做出了不孝敬、不体贴父母的事, 而深感遗憾。 我调查了一下, 结果, 除一位同学外, 其他几位都告诉我这些感人的故事都是他们从作文书上看到的, 然后稍作改动, 就“借”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了。 老师也是这样教他们做的, 如果不会作文, 就背作文, 从他们学写作文开始就是这样的。
反思:这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撒谎作文”, 这类作文不能与现实对话, 作文内容、思想情感远离现实, 或者搬别人的作文材料, 或者复制他人的思想情感。 这种“技巧”在学生中悄悄地流传着, 作文抄袭已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了。 据我了解, 有不少教师也鼓励学生在实在找不到作文素材的时候, 不妨从书中借光。作文抄袭现象, 正是这种以分数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的畸形产物。 而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怎么能视而不顾, 任其错误地发展下去呢? 不错, 在这座独木桥上, 分数就是绿色通行证。 但我们怎么能为了分数而作出这种误人子弟之事呢? 这害的将会是整个下一代。 他们从小便不知作文就是做人, 应说真话, 吐真情。 他们从小便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老师们, 难道要为了分数再做这种违背教育道德和教育良知的事吗?
二、问题归因
1.学生缺乏观察事物的方法及习惯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家长、老师、社会各界的保护中, 生活圈子狭小, 不可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生活, 缺乏生活的自我体验。 自己身边的困难无需用心解决, 没有留心周围的事物的习惯, 看到的事情, 如过往云烟, 发现的眼光消失, 因而难以储备充裕的作文素材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题。
2.老师立意过高, 促使学生编造谎言
习作就是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事情。 平日里, 学生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 捡到文具零钱等小事, 极少或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看到警察捉小偷、拾金不昧 (大额数目) 之类的“大事”。 学生作文中此类“大事”大多是从电视及作文书中看到的。 老师往往只关注写作技巧, 见这些“大事”的描写语言生动、事件曲折、思想性强就大加赞赏, 还在评讲课中当众表扬, 在“学习园地”上展示。 对于那些“小事”平铺直叙, 要不让学生重写, 要不大大修改一番。 为了写出立意高的作文, 学生就不能不发挥自己想象力, 编造身边的助人为乐等“大事”的故事情节, 求得一个过得去的作文分数。
三、对策举隅
1.提供轻松自然的习作氛围 — ——学生乐意写
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特点, 布置写日记、周记比较好, 也就是随意作文。 在学校上学期间, 可要求学生写周记;放寒暑假期间, 可布置学生写日记。 学生随自己的意愿有什么就写什么, 三言两语也行, 所写内容比较真实。 在学校进行各种活动后布置学生写作真实反映当时的场景, 如 “欢乐的六一节”、“小学生应不应该多看电视”、“我喜欢的电视节目”, 这些内容也能触动学生真实的内心, 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节假日时轻松自然的氛围, 如“清明时节忆先人”、“端午节看家乡的风俗”无一不是展示学生自然流露, 反映真实情景的良好机会。 相信在这样一系列的习作练习之后, 学生会做到有内容可写, 沉浸在快乐习作中。
2.引导多渠道收集习作素材 ———建立素材库
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习作素材库很有必要。 从哪些渠道搜集这些素材呢? 一从身边见闻入手。 在家里留心家人都在做哪些事, 长辈给你讲了哪些故事;爸爸、妈妈辛苦在哪里;在学校里哪位老师特别好, 课堂上哪个的同学表现受到老师的表扬……二从电视电影入手。 引导学生从电视节目上收集信息, 今天喜羊羊做了什么事, 慢羊羊又发明了什么……三从电脑网络入手。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 身边信息之多, 让人无法想象, 而这些信息就是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记录信息, 并整理到自己的习作素材库中。
3.巧妙创设习作课堂之情境 — ——引真情流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的有效性, 最大限度达到写作目的。 以课文为媒介、情境为渠道, 积极地流露真情实感。
4.师生共同参与有效评价中 ———赞赏作动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也只是提出:“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只要学生的习作真实反映出自己的见闻, 独特感受, 教师就应该以赞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习作, 这样学生会更喜欢通过习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只要我们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无压力、无拘束, 有话敢说, 有话敢写, 没有了习作心理负担, 自己的习作中的闪光点经常得到肯定, 得到赞赏, 学生就会喜欢写自己的东西, 就会主动进入习作的自由空间, 就不会为迎合老师立意而弄虚作假。
摘要:最近一段时期, 中小学生在作文中说谎被媒体一再提及, “人生说谎作文始”、“语文教师教学生说谎”等的指责, 使作文教学和语文教师再一次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 对中小学生作文说谎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找出原因, 提出对策, 这对语文教学乃至基础教育都有积极意义。
日前,上海市举行以“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和“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令主办方意外的是,在600多所小学、逾两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笔下的“传家宝”。
学生写作时“雷同”“造假”的问题一直存在。通过走访,90.6%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学生写作文时“撒谎”的情况多,其中,31.8%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多。
针对中小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撒谎”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脱离材料内容。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时评类作文题,时评类作文常见的写作思路是:引材料——引述材料,概述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析材料——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加以多角度、多层次评析,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联现实——联系实际说道理,或解决问题(即揭示出造成这一社会现象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得结论——针对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在评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强化自己的观点。
根据时评类作文的写作特点,分析“撒谎”作文产生的原因、危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成了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
“撒谎”作文具有普遍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说,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生活的单调、视野的狭窄、想象力的缺乏更使得他们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更何況撒谎作文又很安全,能拿高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学生课业负担重,生活体验少,造成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教师也有意把作文教学导向模式化、类型化、程式化的机械训练,鼓励学生机械模仿,生搬硬套;同时考试时阅卷教师也给听话的学生作文高分;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撒谎”作文还与诚信危机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分析这种现象的危害:1.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学生作文“撒谎”,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撒谎”,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带来难以改变的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将直接危害到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因为“文如其人”,学生一旦对作文中“撒谎”“掺假”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话,其内心世界自然也就不会明朗起来,灵魂也不会纯洁到哪里去,情操也很难会高尚。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即使很有才能,也往往成为“危险品”,而不是国家建设的“栋梁”;2.对“文风”的危害。实事求是的文风,就有赖于从小的培养,如果学生自写作开始,就说真话、抒真情,长大成人也就不会说谎成性。相反,一个习惯于欺骗的人,又怎么会有优良文风的养成呢?3.对“分数”的损失。随着作文评价标准的规范,作文教学导向逐步求真求实,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的作文,很难得到阅卷教师的赏识。所以,瞒天过海、信口雌黄的“假”作文,必将直接导致学生作文分数的低下。
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家庭教育。家长要积极作为,平常应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多启发孩子观察身边一草一物、多引导孩子表达情感、多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热爱生活、心灵丰富。二是学校教育。学校老师要用心思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要抛弃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惯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说真话,尽可能向着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方向靠近。三是社会教育。整个社会要营造一种真诚待人的氛围,少说空话套话,这方面应发挥政府带头先行的作用,通过政风带动社风、社风带动民风,同时应形成相对宽松的“不以言废人、不以人废言”的舆论环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风暖暖的吹着,鸟儿欢快地叫着,屋外的一切似乎都在亲切地呼唤着我去拥抱大自然,可妈妈却叫我在家完成数学练习卷、语文辅导卷、英语听力卷,还要复习词语。我撅着嘴,很不服气地小声嘀咕:“哼,把我当成学霸了啊,再说,报了那么多补习班,好不容易没课还不准我出去玩!”尽管声音小得像老鼠叫,可还是被耳尖的妈妈听见了,妈妈没有理会我的抱怨,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便扬长而去。
我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冲着妈妈的背影说:“哼,我就是不写!”我打开了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不知过了多久,我突然听到了开门的声音,心里一惊:呀,本来想看一会儿就写,没想到……我一刻也不敢多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上电视,躲进书房,一本正经地拿起书。
这时,妈妈开了门,一进来就问我:“写完了吗?”我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浮现了男女混合双打的画面,略有心虚地说:“我……写完了!”妈妈半信半疑地走出房间,看到茶几上的遥控器,又摸摸电视机,怒气冲冲地喊道:“把作业拿出来!”我心知在劫难逃,只好乖乖“缴械投降”。
没想到的是,当妈妈接过本子时并没有责骂我,而是语重心长地说:“我让你写这么多作业是希望你能考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希望你以后能有份轻松点的工作,难道你想去踩三轮车吗?难道让你写作业是为了我自己吗?五年级了,该懂点事了吧!”我的头渐渐低了下去,妈妈又接着说:“没写作业就算了,你还撒谎骗我,这就是错上加错,我不希望你变成一个爱撒谎的孩子,撒谎是魔鬼,它可能把你引上歪路!”
不知何时,窗外的树荫挡住了太阳,阳光也照不进屋子里了。我接过作业本,眼眶渐渐湿润,妈妈没有再说什么,但我却感觉很伤心,很难过,心里仿佛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难道,这就是撒谎的滋味……
4月5日星期三,刚好是清明节结束的第一天,而我在这天就像一个“大疯子”玩得没完没了。作业还没做完而我还沉浸在清明节的欢快时光之中,于是我左思右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装病。
我话音未落就拿起手机打给了妈妈,整好我喉咙有点疼,真是天助我也。我用那沙哑的声音说着:“妈妈,我生病了很不舒服,我想请一天的假。”当时妈妈差点没认出我的声音来,可能我很有当老人的天分嘛!不扯了!我的心情当时可是又紧张又激动,万一妈妈说不行!我听到了她用轻柔的声音对我说:“什么!你生病啦?有没有发烧严不严重?”妈妈了解了病情后没有多说,我等会回来啊!呼!我终于叹了一口气了。
装病作假当然要有一个充实的理由,所以我迅速去准备做“假病”的有利道具,不过一会儿我就找好与做好工具了。有用热水打湿布拿来擦头,让妈妈认为我真头疼了还有热水烫自己的头。我当然知道这十分的危险,所以我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哇!好烫啊,烫死好了,一个不小心手被烫中了,真疼。最后我把被子把自己焐热,这样就大功告成啦!我感觉到我的头手全身都热像是跳入火山油泡了温泉之后在火中,真的是太热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上学被老师骂一顿。
不好!妈妈回来了,我赶紧收拾,我的心情就像小偷一样要被警察发现,我一头跳上床,妈妈见了我又着急又担心,她说:“来,等会去医院啊,你会好起来的。”嗯!我还真的作案成功了吗?我的心里面不知何时高兴了起来,可是我……我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这是不对的,以后不要这样,这样是不诚信的!但是你好像还是有点不舒服。”于是妈妈还是坚持把握带去医院。
医生说,你的扁桃体发炎十分严重。呀!这么说我还是真病了,我又一次高兴,可着也没什么可开心的,我与妈妈开了药就回家了。妈妈对我作出了这么多不止一次,以后我也要感恩妈妈。话说到这刚刚“做病”的感觉可真不好受,但我还是忍耐住了,哈哈!
那是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小时候的我十分不懂事,常常让爸爸妈妈生气,也经常说谎,但都没有人受到伤害,可是就是因为我的一个谎言使朋友们不再信任我。
一天,我在学校商店门口看见了一个机器人玩具,但是我身上没有钱,我又十分想要,爸爸妈妈也不给我买。不知怎么的我偷偷把手放进抽屉中拿出了50元然后又向四周看看,快速放进我的口袋里,等到第二天放学的时候,我跑到商店门口买下了那个机器人,还找了我一些零钱。
回到家里,妈妈问我机器人是哪里来的,我不敢看着妈妈,小声的对妈妈说是同学给的。虽然妈妈脸上是怀疑的表情但终于过去了。之后,我对偷钱产生了兴趣。
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发现家里的钱少了许多,又想起我的同学之前送给我一个机器人。妈妈对着空气说:“不对,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呢?”妈妈把我找来,又对我说了她的猜想,妈妈认为我的同学是偷家里的钱才有钱可以买机器人,叫我快点还给他。这个时候,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机器人是我偷偷拿家里的钱买的。”妈妈又对我说:“好孩子,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妈妈这次原谅你了,但是下次不可以了。”
一、跳舞求雨
据说非洲有个部落, 部落的人只要不停地跳求雨的舞蹈, 肯定会下雨.现实中, 真有这样的事情吗?
答案是:当然会下雨.因为那个部落的人会轮流跳舞, 一直不停歇, 一直跳到下雨为止.实际上, 下雨并不是跳求雨舞的结果, 只是那个部落的人会一直跳舞到下雨为止, 让人感觉好像是求雨舞蹈起了作用而已.
该实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 坚持不懈的努力非常重要, 即使失败也不放弃, 坚持到最后就能取得成功.
其实从概率的角度能证明此观点.比如, 成功的概率仅为50%, 只要我们尝试5次, 5次全都失败的概率为0.55=0.03125, 则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概率为1-0.03125=0.9675, 也就是说成功概率只有50%的事情, 尝试5次后成功的概率就高达96.75%.
同理, 如果成功的概率只有30%, 只需尝试4次, 就可以把成功的概率提高到76%, 尝试5次, 这个概率将为83%.
当成功的概率只有1%时, 只要你愿意, 尝试450次后, 也有99%的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即使成功的概率只有0.5%, 如能尝试2000次, 也可以使成功的概率达到99.9956%.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 就必须坚持到底, 剑至死都不能离手.”其实任何人成功之前, 都会遇到许多的失意, 甚至难以计数的失败.自古以来, 那些所谓的英雄, 并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 只是比普通人更有锲而不舍, 坚持到底的勇气罢了.
二、剪刀、石头、布
猜拳是小朋友在游戏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能快速实现成员分组, 成员先后顺序, 甚至确定优胜者.此处我们先以两人为例, 讨论一下在剪刀、石头、布的猜拳中, 有没有必胜的方法.
1.规定初始拳都是石头
如果大家的初始拳都是石头, 胜负的关键是随后的出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在剪刀、石头、布的猜拳中, 大多数人都不会连续出同一种拳.即对方下一拳可能是剪刀或布, 那我们就出剪刀.此时, 若对方出布, 我们就赢了.若对方出剪刀, 出现平局;接下来, 对方可能出石头或布, 那我们就出布.若对方出石头, 我们就赢了, 若对方出布, 出现平局;再继续……也就是说出拳的顺序应该是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即下次出的拳应该是上次输给对手的拳.
2.不规定初始拳
如果不规定初始拳, 又该如何?因为在剪刀、石头、布三种手势中, 剪刀的手势是最难的.据统计, 在不规定初始拳的情况下, 先出石头或布的人要多于出剪刀的人.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第一拳应该出布.对方出石头, 我们获胜, 对方出布, 则是平局;接下来可以采用前面的策略.也就是说出拳的顺序是布、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
3.出现平局
按照上面的分析, 不难发现每一个回合都可能出现平局, 那会一直平局下去吗?多久才能决出胜负呢?
两人猜拳, 每人有三种选择, 每回合有3×3=9 (种) 可能.其中平局有3种, 占undefined, 决出胜负的概率为undefined.即第一回合出胜负的概率为undefined
如果第一回合打成平局, 第二回合分出胜负的概率为undefined
如果前两回合都打成平局, 第三回合决出胜负的概率为undefined
根据以上结果, 在三个回合内决出胜负的概率为undefined
也就是说, 两个人玩石头、剪刀、布猜拳的时候, 在三个回合内决出胜负的概率高达96%.也就是说, 很少会一直出现平局.
4.三人轮流猜拳
甲、乙、丙三人按下面规则轮流猜拳.第一局由甲乙猜拳, 第二局由第一局优胜者与丙猜拳, 第三局由第二局优胜者与另一个人猜拳, 如此反复, 直到有人连续两次获胜.这种方法公平吗?
其实, 三个人按照上述规则轮流猜拳时, 第一轮猜拳甲、乙两人获胜的概率要稍稍高于丙.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设Ai表示“第i局甲胜”, i=1, 2, 3… A表示甲最终获胜;
Bi表示“第i局乙胜”, i=1, 2, 3… B表示乙最终获胜;
Ci表示“第i局丙胜”, i=1, 2, 3… C表示丙最终获胜.
则最终结果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
A1A2, A1C2C3, A1C2B3B4, A1C2B3A4A5, A1C2B3A4C5C6…
B1B2, B1C2C3, B1C2A3A4, B1C2A3B4B5, B1C2A3B4C5C6…
则P (C) =P (A1C2C3) +P (B1C2C3) +P (A1C2B3A4C5C6) +P (B1C2A3B4C5C6) +…
undefined
由于甲、乙所处地位对称, 所以
undefined
所以甲、乙、丙成功胜出的概率分别为undefined.由此可见, 这样的比赛规则对第一局的两人比较有利.
其实这种比赛规则, 在日本的相扑比赛中也有应用.显然, 如果3个人实力相当, 前两个人获胜的概率要高于第三个人.
三、赌博中的概率
17世纪, 法国有一位好赌的贵族名叫梅尔.有一次, 他和宫廷侍卫在掷骰子赌博时发生分歧, 于是便向好友——数学家帕斯卡请教.帕斯卡通过书信与数学家费马、惠更斯进行深入而持久地讨论, 最终导致了概率论这一学科的诞生.毫不夸张地说, 概率论来源于赌博, 此后概率学知识在赌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有问题的硬币
硬币因其简单方便在大大小小的赌博中被广泛应用.假如你不信任对方, 怀疑硬币被他做过手脚, 担心结果对你不利, 可又无法拒绝这场赌博, 此时该如何是好呢?
在这种情况下, 其实不必着急, 即使硬币做过手脚, 也一样可以进行公平赌博, 换一个规则就行了.只要连续抛2次硬币, 赌结果就好了.例如, 连续抛2次硬币, 如果先出正面后出反面, 算你胜;如果先出反面后出正面, 则算对方胜;如果2次都是正面或反面, 则算平局.
按照这样的规则赌博, 即使硬币有问题, 也不会影响赌博的公正性.假设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8, 出现反面的概率为0.2.
连续抛2次, 先出正面后出反面的概率为0.8×0.2=0.16, 先出反面后出正面的概率为0.2×0.8=0.16.
显然, 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 这个比赛规则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2.赌金的分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贵族梅尔向帕斯卡请教的问题:梅尔和赌友掷一枚骰子, 各押32枚金币, 梅尔如果先掷3次6点或赌友先掷3次4点, 就赢了对方, 当梅尔已掷了2次6点, 而对方掷了1次4点时, 赌博不得不终止, 问如何分配64枚金币才合理?
如果赌博继续进行下去, 分出胜负的所有可能性只有3种, 包括梅尔赢一局, 梅尔先输一局, 再赢一局, 梅尔连输两局, 其中梅尔赢一局的概率为undefined, 先输一局, 再赢一局的概率为undefined, 连输两局的概率也是undefined.所以梅尔最终赢的概率为undefined, 其对手赢的概率为undefined.因此梅尔应分得64枚金币的四分之三, 也就是48枚金币, 其对手获得剩下的16枚金币.
摘要:本文借助生活中几个常见的实例, 利用概率思想, 帮助大家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 跳出感性的思维, 回归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概率,赌博
参考文献
[1]谢兴武, 李宏伟.概率统计释难解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我爱打乒乓球,也爱吹葫芦丝。提起葫芦丝,它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用它陶冶情操,舒缓学习压力。
我在同学眼中是个“神话”,大家对我的评价汇成了一句最平常却深刻的话:“看,某某人来了!”这里有惊讶、羡慕,还掺杂着嫉妒。同班同学认为只要能赢我,便是特大的成功,有的甚至说:“刘驰,你什么时候在大考前生病缺考呢?这样我就可以再进一名了……”
成长路如满汉全席,每端一盘“菜”,油盐酱醋般的酸甜苦辣便涌上心头。
读书如蜜糖,值得让我独处一室慢慢咀嚼。小学时我分外爱看《西游记》,孙悟空这一形象是我的梦境。他上天入地,云海翻腾,毁生死簿,大闹天宫,无所不能,不料,却被如来一掌压于山下。风雨戏谑了他五百年,五指山嘲笑了他五百年。谁说大丈夫顶天立地?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有情,我们也有泪。孙悟空是无奈了,但我要说:“猴哥,猴哥,你真了得!”有时,泪水比蜜还甜。
失败犹如秋天的橘柚,酸楚却凄美。六年级时,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丰县第一届乒乓球赛,并一路杀到了决赛。怀着冠军梦,我与XX小学的XXX开始了比赛。他头圆,肩宽,有些木讷。比赛随着一声铃响拉开了序幕。刚开始,对手先是拍了拍球,又看了看我,然后又思索思索,最后慢慢抛起球,发了个上旋球。我本能地将球推回,谁料竟出了界!此时,我感到,在我面前的是个真正的高手。接着,他又是来回瞄着球与我。我舒了口气,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手的发球。比分直到最后依然咬得很紧。最后的发球权归我所有,我高抛给了他一个侧下旋球,但他灵敏地搓了回来,还是擦边!我输了。我瘫在了座位上,酸苦的泪与汗交织在一起,共同迷住了我的眼睛。但我没有泄气,我想:技术上我并没有输给他,心态上我们也不相上下,我惟独欠缺的是经验。这样想来,我感觉舒坦了许多。我应该感谢失败,它给了我动力,使我更加知难而上。我是失败的英雄!
成长又如品咖啡,感悟苦楚,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进入初中,我荣幸地被选为班长。学习任务繁重,我又不得不承担着管理班级的责任。一天,门被XX一脚踹开,他怒气冲冲,原本黝黑的脸更加难看。他猛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板凳发出了巨响。他又不住地破口大骂,手指还不停地画圈诅咒。我起身,说:“XX同学,现在是上课时间,不要发出声音打扰其他同学学习!”他目光凶狠地直视着我,恼羞成怒地说:“我怎么了?我打扰谁了?”接着又装腔作势地说:“班长,我不说话了行不?”我知道,他很恼我。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矛盾是为了解决一个矛盾而重又生出的另一个矛盾。有时,我确实很犯愁。但“愁”滋味却使我的身心得到锻炼,价值得以提升。
成长不是人变老,而是尝到酸甜苦辣还能微笑。
(指导教师:孙爱美)
写作感言
我是这样写《成长的滋味》的
见到《成长的滋味》这个题目,我心里感慨万千。正因为平日的作文偶有不如他人之处,我才体会到读书的甜美;正因为面临中考,我对玩与学才有了深深的体悟;正因为我身为班长,我才能体会到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我分别写了甜、苦、酸的成长历程,细腻地将我对人生的体悟描绘了出来。在文章末尾,我写道:“人的成长不是人变老,而是尝到酸甜苦辣还能微笑。”这也是本文想要表达的中心。
同学眼中
个头一般,戴着一副眼镜,俨然一名“小博士生”。
【撒谎的“滋味”作文】推荐阅读:
撒谎的作文400字09-16
撒谎作文40012-13
撒谎500字作文07-01
初中精选作文《撒谎》作文07-21
撒谎作文250字优秀09-16
不能撒谎叙事作文500字06-29
我不该撒谎作文600字09-07
我讨厌撒谎作文400字01-02
撒谎让我感到愧疚小学作文12-25
孤独的滋味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