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通用7篇)
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大家好!
我+++,是+++信用社的委派会计,演讲的题目是《合规执业就是提升经营效率》。
记得我迈进农信社的大门,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背诵《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和《会纳制度》,我对当时的“铁规章、铁算盘、铁账本”记忆犹新。现在,经济全球化、办公自动化、业务信息化、行业竞争激烈化,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一切合规,合规执行、合规经营,防范风险,提升经营效率。
以我个人粗浅的文化知识来理解合规执业,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确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觉合规执行金融行业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农信社的规则和常理。有时,总是觉得有的规定在束缚着我们业务操作,在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细细想来,其实不然,各项规定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产物,而是经历了许许多多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严格按照各项规程合规执行,认真操作业务,不怕麻烦、反复磨炼达到持久成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单位和广大客户的利益。
不讲合规经营,想到那干到那,靠拍脑袋决策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没有发展思路可言的。当前联社领导提出的“24字方针”和一系列经营管理方法是实现淅川农信社战略转型、提高发展质量、持续稳健合规经营的重要保障;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农信社全面风险管理,健全有效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础。为此,作为一名委派会计要不抱怨,不放弃,不气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虚心学习,努力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本本份份做事,不贪慕虚荣,不贪图享受,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高尚的人品和操守,用实实在在的人生,为农信社基层事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我相信,平凡的一滴水也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平常的一块砖也会垒起万丈高楼。同时要引导身边的人员严格遵守法律和上级文件规定,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制度意识,从正确的导向和良好的习惯抓起,培养合规经营意识。
作为一个人,我们都本能的渴望生活的幸福美满,万事顺意。作为一名信合人,我们幸福的源泉就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去创造良好的效益,提升经营效率,同时防范和规避风险。道路有只一条:只有合规执业、合规经营,努力发展业务,才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不能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不能为完成短期的经营目标,忽视业务的合规管理;不能冒违规操作的风险,无视规范操作!每一次违规操作都会被预警,一次次给我们警示,时刻刻刻提醒着我们,必须合规,并矢志不渝的去遵守和实施。
农信社正值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合规执业、合规经营对农信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尊重合规,牢固树立“合规执业就是提高经营效率”的理念,事事讲规矩,处处讲原则,用心想事,用心干事,信合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更加辉煌!
重视无形资产, 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资产来经营管理, 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如今以知名度和信誉度为核心的无形资产, 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制胜的资本, 并将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当代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一般占资本总额的50%-70%, 无形资产已经成为这些知名企业技术贸易、占领国际市场、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世界经济网络化、知识化, 一些低端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将不断降低, 有远见的企业家必然会将核心业务转向价值增值高、利润高的领域, 比如研究开发、品牌经营、资产重组、产权经营等;而对那些需要大量有形资产和重复性劳动的业务, 如产品生产、运输配送等业务, 采取外包或委托的方式交给专业公司完成。
一、无形资产管理及评估重要性分析
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性、商品性和盈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 需管理经营各种各样的资源。正确评估、管好用好无形资产, 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 管好用好无形资产。
第一, 加大无形资产投入。包括加大利用知识产权、产品质量、信誉、经营管理、广告宣传、人才培养与科技等投入。第二, 充分利用现有无形资产, 主动开展各项业务。发挥其延伸、融资等功能, 努力将现有无形资产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三,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加强其成本核算、重视其价值评估、保密等, 并及时取得法律保护。第四, 做好无形资产战略规划。不仅要管好用好有形资产, 更要管好用好无形资产, 并且将其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使其保值增值, 至少不会流失或贬值。
2. 正确评估、管好用好无形资产意义重大。
第一, 可以扩大企业影响, 展示企业实力。品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往往微不足道, 甚至没有记录, 但其所创造的实际超额利润却大的惊人。通过评估并及时宣传, 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2) 通过评估, 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我国的会计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能有效衡量企业的价值, 反映无形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失真, 帐面价值、财务业绩并不等于公司的实际价值。正确评估技术、管理、人才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可以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如合资、重组、改制、上市, 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入股;利用无形资产可以吸引投资、质押贷款、创造优良融资环境;转让、许可使用、拍卖, 无形资产有实际价值;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 侵权可以索赔。 (3) 通过评估, 量化企业价值, 摸清家底, 提供经营管理决策依据。
二、无形资产评估策略途径
无形资产评估与其他业务不同, 有其特殊性。第一, 无形资产难计量。不同无形资产价值不同, 甚至同类无形资产, 其价值也差异很大。第二, 无形资产必须依托于有形资产的经营活动而逐渐形成。比如在经营活动中伴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增加, 才会形成其独有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并根据市场需要, 开发新技术、提供新服务;根据经营要求, 创新并实施新的管理。第三, 无形资产易变化、易延伸。比如, 某品牌改变或增加了其功能, 而不会受太多制约。第四, 无形资产不可控制性较强。比如假冒产品排斥真正品牌产品、技术秘密泄露等等。因此, 无形资产评估必须根据企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无形资产价值类别, 采取不同的策略途径。
1. 无形资产评估策略。
企业性质不同, 采用的评估策略不同;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也应采用不同的评估策略。
(1) 开发创新策略。创业阶段, 多偏重培育市场和顾客群, 评估宜以开发策略为主;高新企业应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 评估宜以创新策略为主。
(2) 品牌延伸策略。创业成功以后, 特别是已经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 主要是开拓和保护市场、保护无形资产, 评估宜以品牌延伸策略为主。评估其生产其他产品的能力, 看看其能否在一个名牌下聚集系列产品, 形成名牌“王国”。因为品牌延伸, 可帮助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并大幅降低促销费用, 且扩大名牌影响, 增加品牌价值。比如“长虹”、“海尔”、“娃哈哈”等, 通过品牌延伸策略, 很快打开了市场, 且使其品牌价值巨增。
(3) 扩张融资策略。对于谋划发展和扩张的企业, 宜重点评估其融资能力。利用无形资本融资的途径很多, 比如可以借助一项优秀创业方案, 吸收风险投资, 取得创业资本;将部分无形资产抵押, 可以取得持续生产经营贷款;通过特许经营方式, 接受投资;利用名牌效应、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营销网络优势等无形资产, 可以盘活有形资产, 并全面评估、合理作价, 以合资或合作方式融资、参与其它企业利润分配, 或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资产扩张等等。选用不同的扩张融资方式, 并有效经营, 可以给企业带来先机和发展机遇, 评估时应重点关注。
2. 无形资产价值类型及评估途径。
无形资产评估, 可用市场价值或非市场价值。市场价值, 即正常状态下最有可能实现的交换价值。非市场价值, 包括投资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等。投资价值, 即对特定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 如企业改制并购的收购价值、关联交易价值等。投资价值可能等于或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持续经营价值, 即企业继续经营可能实现的预期收益。清算价值, 即企业停止经营、清算、拍售、快速变现等非正常条件下的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也可能等于或高于或低于市场价值。
不同无形资产有不同的价值, 甚至同类无形资产, 其价值差异也很大;不同交易性质的无形资产 (如持续或非持续经营) 价值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估价值类型 (市场价值或非市场价值, 及投资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等) , 其价值差异也很大。总之, 无形资产难计量、且很难找出可比的参照物, 其价值不好评估。所以,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通常是采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事一议”的方式。
三、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建议
不少企业会计信息、财务账面虽有无形资产, 但多为历史成本值, 所反映的无形资产价值不客观、不真实。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关键是全面、综合、动态, 建议采取以下方法步骤:
1. 根据历史成本, 全面综合地分析计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利用企业现存的财务报表记录, 以历史成本为依据, 对无形资产进行分项评估, 然后加总, 得到其账面成本价值, 这是静态评估方式。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缺点是无法反映企业的实际赢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行业特点等。
这种方法将无形资产与企业这一有机体割裂开来, 仅对账面成本价值进行评估。其实, 无形资产无法脱离企业整体进行单独评估, 也不能简单累加, 其价值应是在企业整体中体现, 其账面成本价格和它能够带来的收益相差甚远, 且其账面价值与其未来创造收益能力的相关性极小。因此, 这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不是严格意义的无形资产价值, 只能作为参照, 为评估提供价值底线。
2. 以历史成本和账面价值为依
据, 并考虑时间价值因素, 按照既定的贴现率统一折算为现值, 再加总, 求得无形资产价值。这种方法也仅仅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 其评估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
3. 采取静态净现值加期权价值进行无形资产评估。
既考虑传统的静态净现值, 又考虑隐含的期权价值, 弥补传统评估方法的缺陷。期权价值主要是计算无形资产所具有的各种机会与经营灵活性的价值。但期权定价的假设条件非常严格, 比如有些模型要求符合几何或对数布朗运动规律;然而, 实际很多经济活动的机会收益, 是否符合这一规律, 还有待继续研究。因此, 实际评估很少单独采用该方法, 多是在用其他方法定价的基础上, 再考虑期权价值, 加以调整得出评估值。
4. 采用重置成本法或市场比较法进行无形资产价值比较校验。
重置成本法, 即设想重新构建或者形成相似的无形资产所需的花费;市场比较法, 即在市场找出可比的参照物, 进行无形资产评估。但无形资产有其特殊性, 可作为参照物的无形资产难以寻找, 重新构建或形成相似的无形资产的设想更是难以实现;加之, 目前交易案例不多, 市场尚不完善。所以, 重置成本法或市场比较法也仅仅是在其他方法定价的基础上, 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校验作用。
无形资产难计量, 其价值不好评估。实际评估中, 往往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相互比较, 相对合理评估其价值。其中, 历史成本、账面价值是基础、是底线;考虑了时间因素的静态净现值, 也只是作为参考值;期权价值, 计算条件要求严格, 有时甚至不考虑此类价值。重置成本或市场比较, 也只是起到粗略的比较校验作用和参考作用。
目前无形资产评估多以经验水平为依据, 多是主观性很强的判断。研究提出相对科学的评估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践中应针对不同对象选用不同的评估策略和评估方法, 必要时可多种策略多种方法交叉联合运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 需要良好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需要明白并大胆应用数学模式进行评估, 同时要清楚数学模式及其假设条件的意义。但很多资料如经营管理能力等, 还不能够量化或者还没有足够数据去衡量, 运用数学模式所得的评估结果也就只能作为参考。
一、基层农发行财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配备不合理。目前基层农发行财会人员素质、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不能满足农发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工作需要,因此,存在着能者多劳,鞭打快牛,工作苦乐不均现象。柜面人员中一部分是年龄稍大的老同志,实践经验丰富但对新知识新技能掌握不足,无法独立承担综合柜员工作;另一部分是刚入行的大学生,通过简单培训后上岗,对农发行制度不了解,对操作风险无认识,为日后的风险防控埋下隐患。近几年随着农发行业务的拓展,新操作系统的运用,一些会计人员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精通全面业务的人少,熟悉适应新业务的人少。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工作中违规操作,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近年来,农发行制订了一系列财会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但基层行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到位。如服务规范中对窗口服务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在实践操作中能完全达到要求的机构和人员不多,柜员业务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待提高。在业务操作方面,有的柜员对业务操作的步骤、环节、要求等掌握不清、不精,造成业务操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业务处理手续上的逆程序操作,有的柜员在业务操作中图省事、走捷径,有的以习惯做法代替制度规定,有的受人手紧、素质低等因素制约,违反内控制度规定,业务操作“一手清”现象时有发生。
(三)风险防控不全面。随着业务处理电子化程度的提高和支付结算工具的创新,柜面操作风险日益加大。员工特别是临柜人员鉴别票据真伪,防控票据、结算等风险的能力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和挑战。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违规案件频繁发生,所属案件皆是由于内控不严,导致柜员盗用银行资金;有的案件是客户利用伪造预留印鉴,柜面人员审查不严,造成资金损失。从查处的结果看,银行内部相互制衡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从近年内外部的检查情况看,部分基层行风险防控意识比较淡薄,有些甚至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约等最基本的内控要求都没有落实到位,这些很容易导致结算事故的发生。目前农发行尚未形成完整的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措施不多,核算程序的刚性约束不够,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二、财会工作合规管理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财会工作合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全面梳理财会管理制度,细化操作流程,明晰管理要求,完善财会岗位职责,将制度细化、岗位细化、职责细化、标准细化、检查细化、使财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注重简洁、实用和可操作性,避免在贯彻制度上和日常工作开展上的“盲点”,从制度上来约束和规范财会人员的工作行为,为财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抓好财会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是预防财会风险的关键,要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及相关的合规检查和风险报告程序,注重在事前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充分发挥“早期预警”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健全财会工作考评责任制。完善财会工作考核办法,对会计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以及操作程序、核算手段、档案管理各环节,乃至财会人员在业务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全部纳入合规管理的范畴,提出明确的标准,从而使全部会计业务在管理上不留死角和空白点。对财会人员实行量化考评,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细化,打破原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的多错的多,错的多扣的多”的考核局面,把财会人员业务量、服务质量、工作能力等客观反映出来,并与收入直接挂钩,以此增强财会人员工作紧迫感,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财会人员珍惜会计岗位,增强工作动力,同时严格防控操作风险,坚持违规“零容忍”,在全行营造崇尚合规、杜绝违规的氛围。
(三)加强财会队伍教育培训。财会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合规管理的实效至关重要,要强化财会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财会队伍业务素质,让合规意识真正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深处,并自觉将合规理念践行到自己的工作中。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主动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或主动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如果发现合规风险却隐瞒不报,应当对隐瞒不报者从重处罚。同时要加强柜面服务流程和技能培训,增强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在抓好会计基本功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采取脱岗培训、以会代训、以赛代训等多种形式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比赛,激发会计人员学业务、比技术的高潮,增强柜员的合规意识,提高柜面服务质量,形成“比、学、赶、超、帮”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合规监督检查。在日常业务操作中,由于人员调整、业务变化等原因,一些操作可能会产生新的风险,而且由于工作的惯性,这种风险不容易被重视和纠正,这就需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的作用,通过自查、检查、整改、复查等多种形式,不断纠正会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督促其落实整改。通过强化合规监督检查,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风险隐患或问题,切实解决制度执行偏差、合规管理失效等问题;另一方面督促每一位员工自觉合规,使合规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确保合规管理在每一个财会工作岗位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提升财会管理工作水平。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工业化带动”的思路,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企农合作、突出品牌创建、加大配套服务等措施,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不断提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愈发明显。全市现已形成4个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上半年,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6.3亿元、利润8692万元、出口创汇818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2%、24.2%和26.04%。
一、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立足原料供应建基地。红太阳食品公司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相继在马棚清水潭、高邮南湖等地建设了6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年饲养高邮鸭20万只以上。目前,正在打造百万只高邮鸭科技示范园。三湖蛋品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大江、大海两个集饲料生产、蛋鸭饲养和蛋品加工于一体的规模化渔鸭混养基地,年存栏蛋鸭25万只,年产鲜蛋5500万枚,占公司年加工量的60%。二是立足新品研发建基地。为扩大产能、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双兔米业公司分别在我省金湖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长白山市等地建立了稻米生 1
产加工基地;买断了省农科院优质粳稻5158品种的知识产权,建立了3个10万亩优质粳稻种植基地。万嘉面粉公司与里下河农科院程顺和院士合作,引进推广糯性小麦种植1万多亩,开发的糯性小麦面粉被台湾统一企业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三是立足产品出口建基地。戚伍公司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统一记录”的模式,建立的3000多亩罗氏沼虾出口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商检部门出口生产企业认证和出口产品养殖场备案认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扬州朝晖农业公司建立的3000亩露地蔬菜生产出口基地,生产的娃娃菜、西兰花、青紫甘蓝等品种常年出口日本。四是立足产业延伸建基地。为打通产业链,江苏富裕达公司建立了两个万亩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基地,研发了无公害饲料、肥料和药料,并率先建立了罗氏沼虾育苗场,有力缓解了罗氏沼虾种苗供应不足的矛盾,促进了产业的前延后伸。
二、强化龙头培育,打造产业发展主体
一是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植龙头。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以及优质稻米等独具我市特色的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四条龙”,其中:以高邮鸭集团、三湖蛋品、秦邮蛋品等龙头企业带动的高邮鸭业经济总量突破25亿元;以双兔公司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突破20亿元;以戚伍水产、富裕达公司为引领的罗氏沼虾产业达23亿元,以天歌鹅业为核心的扬州鹅产业达10亿元。二是围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培植龙头。扬州临泽水产品批发市场是目前苏中最大的常规鱼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6万吨、交易额12亿元,今年初已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苏
中农贸城已逐步成为以罗氏沼虾批发交易为主、集蔬菜干货等多种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双免米业、红太阳食品、戚伍水产等企业,不仅在各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点,还成立了物流公司。绿科公司率先开展了网上营销。三是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培植龙头。今年全市21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预计可达2.2亿元。其中:高邮鸭集团投入3000万元,新建自动化蛋肉加工生产线和中国鸭文化博物馆,依托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和省牧医学院研究选育“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双兔公司投资5500万元新建了3条米乳生产线,建立了3万多亩的双兔1号和双兔2号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戚伍公司投入6000万元,在实施冷链物流项目的同时,通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合作,开发了冻干虾仁、微粉增香虾皮、反应型香精等专利产品。
三、强化企农合作,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按照“政府推进、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建立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提升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的“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民的联结机制。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1个,其中由农业龙头企业领办自建或合作共建的164家,带动农户30.4万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运行质态逐步提升,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转变;经营领域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转变;服务功能由技术指导为主向注重品牌销售转变;管理运行由松散型向依法规范化转变。去年,我市共创成省和扬州市级“五好”农民专业
合作示范社55家,居扬州前列。双兔公司与种粮大户签定优质稻米种植收购合同,在按当年市场收购最高价加价14%收购的同时,实行二次分配,将优质稻米销售利润的25%返还给种植农户。高邮鸭集团、万嘉面粉、戚伍水产等企业对自建合作社所生产的原料均采取了加价收购,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效益,也调动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四、强化品牌创建,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标准化种养园区建设。坚持从源头治理抓起,大力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先后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4个,其中:龙虬三荡河已成为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高邮鸭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送桥镇为核心的湖西扬州鹅养殖被认定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制定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一大批企业标准,为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三品”基地。全市累计建成“三品”基地100.9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87.8%,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2.0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8.68万亩,有机食品转换基地0.2万亩。拥有农业“三品”177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133个。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农业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名牌兴企”战略,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活化市场营销,着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34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中国名牌农产品各1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4件、扬州知名商标8件、扬州名牌产品7个。年内“红太阳”蛋品有望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五、强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领导挂联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联系一个市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定期深入农业龙头企业排查问题、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矛盾和困难,推进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组织开展观摩考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内观摩研讨、市外考察学习,借鉴吸纳先进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在落实好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信贷、用地、用水和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市财政拿出专项奖金,鼓励龙头企业申报名牌、加大技改投入、实施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以及省著名商标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通过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1万元。
为增强农发行合规经营管理意识,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进一步增强全行合规经营理念,提高合规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各项业务在规范的前提下按照操作流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这业务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合规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合规经营,更与防控金融风险相伴。对基层营业人员加强合规经营教育,必将为基层行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保证,为农发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一、合规经营管理是立行之本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农发行成立以来的实践经验证明,要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讲合规,必须以合规经营和合规性监督检查为基础。业务要拓展,就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遵守金融系统规章制度,确保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才能保证农发行的资金安全和各项业务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农发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离不开合规合法的业务决策和操作行为。政策性银行不以合规经营和合规性监督检查为抓 手,就无从落实风险管理。当前,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少数不法分子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手段乘机牟取不正当利益,他们利用某些营业人员有章不循的漏洞,骗取银行资金,给银行造成的不仅是资金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声誉上的损失,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只有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才能保证安全增加收益,这也是合规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以现代化政策银行为目标的农发行,更应该深刻认识到:“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要让合规文化的理念真正在全行深入人心,落实到每位员工的具体操作行动中,从点滴做起,从基本业务做起,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支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全员参与,提高整体素质。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处处合规,时时合规,事事合规,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农发行业务持续健康顺利发展。
二、加强合规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合规工作理念
现阶段的农发行,其各项业务管理和运行必须臵于严密的制度控制之下,而不是人为的控制之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合规管理工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克服被动合规管理的思想,按照银行治理“分权、制衡、问责、透明”的原则,紧紧围绕全行治理和经营转型,立足完善内控机制、规范经营行为、防范操作风险,努力使各项制度规定覆盖所有经营管理和操作环节,使决策层和 管理层的决策意图、管理目标及时有效地传导到全行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防止全行经营活动因发生内控疏漏而产生违规,确保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全行整体治理的有效实施。
(二)构建农发行合规文化体系
合规是农发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即:确保农发行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构建农发行特色的合规文化需要不断培育锤炼。
加强从业人员教育。一是要建立员工教育培训制度和短、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二是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辅导,请专家、教授讲课,主要内容是:国家的方针政策、银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业务理论知识、业务操作知识、新业务知识、有关业务的流程等等;三是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各种考试、测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合规文化环境。四是建立健全员工的教育培训奖惩机制。
加强企业文化多元化建设。一要继续保持传统的做法,不因体制变化而变化。二要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授权授信体系、风险识别监测体系、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动态、持续监控。三要加强稽查检查,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四要加强沟通联系,切实抓好案件防控工作,提高各类资金案件的控制防范能力。
打造农发行特色的合规文化。合规作为一种文化,强调的 是人人合规。合规工作与农发行的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银行员工都息息相关。要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树立“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四种理念,在全体员工中逐步形成时时事事处处 “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荣辱观,成为业务的尖兵,发展的高手,营销的能手。
提高合规执行力度。首先,要使各岗位人员真正做到明职责、细制度、严操作;其次,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自查、上级检查、交叉互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偏差;第三,从涉及农发行整体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扁平化、流程管理、岗责体系、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梳理、整合和优化银行的管理体系。
(三)建立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农发行成立十多年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特点,河南省分行出台的“三位一体会计监控体系”,对防范和控制柜面营业中出现的操作风险,起到了遏制作用。但距离现代化银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应建立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首先,要落实合规风险“三性”。一是有效性。即合规检查和管理要有效率;二是独立性,合规部门能够独立地、不受干扰地自己发现问题,调查问题,以确保合规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三是被审查性。合规部门履职情况要受到内审部门的定期检查。其次,建立违规举报机制。总、分行要为员工举报违规、违法行为 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径,并建立有效的举报保护机制。再次,要变以往“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为有效防止对客户服务内容单
一、业务创新单
一、监督检查内容单
一、风险控制不全面,出了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相互推卸责任等弊端,要按照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开展制度检查,要将每一个业务岗位涉及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检查范围,从整体上提高服务水平和对合规性风险的掌控与驾驭能力。
(四)健全合规工作管理机制
是要建立相应的合规操作程序和尽职标准,完善主动合规激励机制,有效控制合规管理成本,确保合规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是要树立合规风险防范意识,密切跟踪银行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密切跟踪全行经营活动面临的各类风险,建立完善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机制,提升对合规风险识别防范能力。是要树立合规管理服务意识,积极为业务部门和操作人员提供合规咨询与帮助。是要建立内控培训定期评审机制,定期对全行合规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和评估,及时纠正内控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加强合规队伍建设。要将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全面、具备一定从业经验、胜任合规工作要求的人才选配到合规部门,努力培养一支作风严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执法严格、清正廉洁的合规队伍。
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高合规意识
当前金融业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时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 从违规事件中吸取教训,把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全行一本帐,增强全局观念,规范操作,确保工作的时效性和统一性。
(一)增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意识
在平凡中奉献,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每一位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也是农发行工作的必需。我们要发展,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每一位员工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为了农发行的前途和荣誉,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人,是职业道德对我们最引为用以规范行为品质,评价善恶的行为规则。作为农发行的职工更应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道与德,如果违规操作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进步,也就没有农发行的兴旺,就没有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会价值。
(二)增强业务知识学习、完善制度建设意识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身为农发行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加〃2强业务营销和柜台服务,是农发行最为切合实际的工作。作为临柜和客户营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热心对待客户。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每位员工都应清楚地意 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我行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农发行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不同层次的客户,更加要求每位员工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必须对无章可循或虽有规章但已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和基层行实际管理情况的,相关部门应进行专门研究,及时制订或修订;对于基层行和有关部门就规章制度建设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汇编和操作流程,提高制度执行力。
(三)增强制度的执行与防范案件意识
农业政策性银行在百姓心中是国家信誉的象征、是无条件可以信赖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有禁不行、有令不止是行业之大忌。车行千里始有道,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高级管理人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摒弃职场陋习,不要让职场潜规则困扰。基层员工要从我做起,热情接待每位客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查每笔贷款,监督授权每项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图省事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农发行的制度才得于实施,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有效的执行,那也只是一张白纸。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合规文化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农信社金融特点的教育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是农信社信奉和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管理经验方式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农信社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观念、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推动农信社改革与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可以说,这次活动的开展,让我进一步认清了岗位职责、净化了了思想、提高了领导务能力。下面,就这次学习的收获,我谈点我的见解。
一、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一方面,要统一各级领导对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业务、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全行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明辩事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同时,要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增强依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把我行各项经营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推进各项业务健康有效发展。
要在我社内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成讲实话,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的经营作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严明纪律,严格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控制各类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维护和提升农行形象。一方面,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企业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全体干部职工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合规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建设好优良的合规文化企业,更谈不上让员工遵纪守法。从现实看,许多员工对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的内涵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把企业合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一般文化娱乐活动混淆起来,以为提几句口号,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唱唱跳跳就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财会人员的培训、考核,业务培训力求达到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提升性,要使所有会计出纳人员人人熟知制度规定,个个争当合格柜员,柜面成为营销舞台;要强化财会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力求使财会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等级。通过系列活动,使全体员工准确把握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真正科学内涵,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中去,增强内控管理意识,狠抓基础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经营。
二、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需要。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终建立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机制。应该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企业礼仪、企业标识等内容,形成有自已特色的文化经营理念。首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学习、交流、研讨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农信社应如何发展,员工在自已的岗位上应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多大,应如何改进;在这个大家庭中自已是什么角色,自已出了多少力,对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要通过谈认识,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此建立我社的合规文化,进而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其次要与案件专项治理和正在开展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加强对易发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的业务环节的分析研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通过开展教育活动,鼓励员工检举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提供案件线索,推动案件专项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合规文化。最后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中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项学习。对当前的业务经营和柜台服务形势,认真总结和细分客户群体和业务需要,整合有限资源,对存在较大矛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提升企业合规文化精华。
配套指引由21项应用指引(此次发布18项,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的3项指引暂未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其中,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控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居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关于应用指引
(一)内部环境类指引
第一,关于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应用指引明确提出如下要求:一是,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同时强调,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即通常所说的“三重一大”),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二是,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三是,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四是,企业拥有子公司的,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度,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
第二,关于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应用指引强调:一是,要求企业健全组织机构,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二是,明确要求企业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三是,强调战略规划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四是,要求董事会从全局性、长期性和可行性等维度,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之后再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四是,从抓实施的角度,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五是,设立了发展战略实施后评估制度,要求战略委员会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
第三,关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应用指引强调:一是,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制定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二是,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能力框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三是,企业确定选聘人员后,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用工关系。四是,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五是,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员工退出(辞职、解除劳动合同、退休等)机制,明确退出的条件和程序。
第四,关于社会责任。为促进和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应用指引提出了积极应对措施:一是,要求企业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二是,要求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三是,要求企业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四是,要求企业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员工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积极促进充分就业。
第五,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用指引明确提出以下管控措施:一是,要求企业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二是,要求企业重视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平等对待被并购方的员工,促进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三是,要求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四是,要求企业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
(二)控制活动类指引
第一,关于资金活动。资金活动应用指引分别对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提出下列管控措施:一是,要求企业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并对筹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二是,要求企业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后,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筹集资金。三是,要求企业加强债务偿还和股利支付环节的管理,对偿还本息和支付股利等作出适当安排,防止发生违约风险,导致诉讼损失。四是,要求企业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科学确定投资项目,拟订投资方案,重点关注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五是,对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投资的企业,要求其严格控制并购风险,重点关注并购对象的隐性债务、承诺事项、可持续发展能力、员工状况及其与本企业治理层及管理层的关联关系,合理确定支付对价,确保实现并购目标。六、要求企业加强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七是,要求企业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投资,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八是,要求企业应当加强资金营运全过程的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第二,关于采购业务。采购业务应用指引强调:一是,要求企业的采购业务尽量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二是,要求企业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三是,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四是,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进行验收。五是,要求企业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利。六是,要求企业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作出明确规定。
第三,关于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应用指引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一是,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规范存货管理流程。二是,要求企业根据各种存货采购间隔期和当前库存,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状态。三是,要求企业加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维护、清查、处置管理。四是,要求企业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五是,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保政策,及时办理投保手续。六是,要求企业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七是,要求企业加强对品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第四,关于销售业务。销售业务应用指引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一是,要求企业加强市场调查,合理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二是,要求企业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磋商或谈判,并签署销售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三是,要求企业销售部门按照经批准的销售合同开具相关销售通知,确保货物的安全发运。四是,完善客户服务制度,加强客户服务和跟踪,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五是,完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明确销售、财会等部门的职责,并严格考核,实行奖惩。六是,要求企业加强应收款项坏账的管理;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无法收回的,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
第五,关于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应用指引提出了如下管控措施:一是,企业应当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三是,企业应当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合理配备专业人员,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研究过程高效、可控。四是,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研究成果验收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独立评审和验收。五是,企业应当明确界定核心研究人员范围和名册清单,签署保密协议。六是,企业应当加强研究成果的开发与保护,形成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机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第六,关于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应用指引明确指出,企业必须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一是,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投资计划,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组织内部相关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集体审议批准。二是,企业应当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规范工程招标的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三是,企业应当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明确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概预算科学合理。四是,企业应当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监控,实行严格的概预算管理和工程监理制度。五是,企业收到承包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第七,关于担保业务。担保业务应用指引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企业应当对担保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出具书面报告。二是,企业应当加强对子公司担保业务的统一监控,企业内设机构未经授权不得办理担保业务。三是,企业应当根据审核批准的担保业务订立担保合同,定期监测被担保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确定担保合同有效履行。四是,企业应当加强对担保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建立担保事项台账,及时足额收取担保费用。五是,企业应当在担保合同到期时,全面清理用于担保的财产、权利凭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终止担保关系。
第八,关于业务外包。业务外包应用指引明确指出:一是,要求企业合理确定外包业务范围,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权衡利弊,避免将核心业务外包。二是,要求企业拟定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三是,要求企业按照批准的业务外包实施方案,择优选择外包业务的承包方,签订外包合同,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外包业务成本。四是,要求企业加强业务外包实施的管理,注重与承包方的沟通与协调,并对承包方的履约能力进行持续评估。
第九,关于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应用指引明确提出如下要求:一是,要求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时,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还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二是,要求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财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随意进行取舍;企业集团还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和合并方法,如实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是,要求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财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报告一并提供。四是,要求企业重视财务报告分析工作,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问题。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在财务分析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财务分析报告结果应当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
(三)控制手段类指引
第一,关于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应用指引要求着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制度,明确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内容。二是,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经济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编制年度全面预算。三是,企业应当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四是,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
第二,关于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应用指引提出:一是,企业对外发生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二是,企业应当根据协商、谈判结果,拟定合同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并严格进行审核。三是,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四是,企业应当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五是,企业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严格履行合同,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监控。六是,企业应当建立合同履行情况评估制度,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合同履行的总体情况和重大合同履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第三,关于内部信息传递。内部信息传递应用指引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一是,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风险控制和业绩考核要求,科学规范不同级次内部报告的指标体系,采用经营快报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二是,企业应当制定严密的内部报告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内部报告信息集成和共享。三是,企业应当拓宽内部报告的渠道,通过落实奖惩措施等多种有效方式,广泛收集合理化建议。四是,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报告的使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内部报告管理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反映全面预算执行情况。
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第一,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评价指引要求企业根据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这一制度创新得到了国内企业董事长和总会计师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认为其真正抓住了企业“一把手”关心重视的焦点,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效力。
第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评价指引要求企业授权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其他专门机构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第三,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财政部将在即将发布的内部控制规范讲解中,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尤其是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作出更具指导性的说明。需要强调的是,为避免企业操纵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一经确定,必须在不同评价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第四,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指引要求企业在评价报告中至少披露以下内容:一是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实质就是董事会全体成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二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即概要说明;三是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一般指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企业在此基础上制定的评价办法;四是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描述内部控制评价所涵盖的被评价单位,以及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事项;五是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六是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主要描述适用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声明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七是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八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对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出具评价期末内部控制有效结论,对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不得作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并需描述该重大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重要程度。财政部将在内部控制规范讲解中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提供进一步指引,包括探索引入使用内部控制评价表,作为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进一步补充。
第五,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或报送。评价指引要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并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于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发生的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企业应当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对评价结论进行相应调整。此次发布的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实际上只要求企业对控制缺陷尤其是重大缺陷作出说明,不涉及企业内部其他保密信息。
三、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着重从以下方面就如何做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提出明确要求或强调说明:第一,关于审计责任划分。该指引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则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第二,关于审计范围。该指引强调,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发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同时进一步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考虑到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的风险责任承担能力限制,该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而对相关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则要求其增加描述段予以说明。第三,关于整合审计。该指引指出,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第四,关于利用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工作。有效利用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工作成果,尤其是自我评价结论,可以减少审计成本。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效利用又能够保持独立性,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就此,该指引提出如下要求: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三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不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第五,关于审计方法。该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并将此方法作为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的基本思路。
四、关于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准备工作
重视和加强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顺利贯彻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扎实地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工作。
第一,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宣传培训、学习贯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各上市公司和相关大中型企业,应当切实抓紧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按规定要求稳步有效实施。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对此应予高度重视,真正担当起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责任,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网上浏览,请登录中国总会计师网(www.ccfo.com.cn)
【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推荐阅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06-19
打通镇多举措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11-14
提升企业财务管控能力05-27
如何提升企业软实力09-25
提升企业管理技术11-19
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06-27
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09-24
企业人力资源提升计划10-31
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作用12-01
提升业务水平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