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的安全工作计划(精选8篇)
一、指导思想
我校安全卫生工作以国家、盛市、县、镇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周济部长在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讲话为中心,以开展“安全整治行动”为主线,以“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个提高”(提高初期防范能力、提高过程控制能力、提高事故处理能力)、“两个强化”(强化过程考核、强化责任意识)、“四个落实”(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及“管理效益年”活动)为目标,夯实学校安全基础,完善管理机制,科学管理,提升管理效益,小学校园安全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
1、培训指导各职能部门科室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防范措施,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
2、严格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预案的学习、宣传和演练,加强安全检查,堵塞各种漏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3、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配备好灭火器、防火栓、铁锹、沙箱、盛水器等灭火器材,工作计划《小学校园安全工作计划》。要责成学校有关人员对学校的用电线路、电源开关、煤气灶、火坑、用电器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二)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防盗、危房等工作。
1、认真实施“六个一”规则,即学校每一天都有一名教干带班,一名工作人员值班,各班级都有一名学生安全监督员,门卫、更值人员每一天都按时到岗,认真负责。
2、加强微机室、实验室等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
3、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学校的围墙、间墙、门窗玻璃、天棚、防水层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出现危房及时上报镇教委及县教育局,并且及时鉴定。
三、加强教育,安全防范,推进“平安校园”工作
(一)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月月讲、时时讲,要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思想,把安全知识教育真正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坚持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安全常识教育课,使学生受教育面达到100%。进一步把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并要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消防逃生演练和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及自救互助常识教育,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学校要定期检查单杠、双杠、跳马、幼儿玩具等体育设施及实验室的实验用品是否完整好用,同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夏季来临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学生野浴,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学校在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特别是校外的集体活动,一定要加强防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护师生的安全。
Standardization Work
QI Ge-qi,LIU Jun-hua,LI Zhong-qiang(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个体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一大重点,引起全社会各界的共鸣。中小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学生又是未成年人,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防范意识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保障中小学校园安全是学校、各级组织以及全社会,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共同责任。
1 国内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现状
1.1 我国现有针对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
针对严峻的校园安全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指导文件以及校园安全管理办法等,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现行的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7号《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
2005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制定了《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2006年制定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基本要求》;《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06年教育部与公安部等十部委以部长令形式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
在制度、机制方面,教育系统建立和完善了系列的保障校园安全的机制。如: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定期安全检查机制、关键环节排查机制、信息报送制度、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机制、重大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机制等。
在应急演练预案方面,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规范和指导校园的安全工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小学安全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到目前为止,各类中小学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学校安全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1.2 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现状
校园安全标准是推动学校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撑。有了校园安全标准,校园安全工作的推进就更具有可操作性。从我们查阅到的资料来看,我国校园安全标准制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制定相对滞后)。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来看,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校园安全形势的需要。有限的校园安全标准大多都是一些学生用品、教具、教学设施、体育用品等方面的标准,标准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尤其缺乏应急演练、应急避难场所和校园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标准或指南等,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待完善。
2 国外(美国、日本)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现状
发达国家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相对于国内而言起步早。他们尤其注重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其内容丰富且实用。各国将维护校园安全视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其列为预防和制止恐怖活动的重要规范活动之一。而在维护校园安全的实践中,许多国家的总体思路都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安全教育、预防演练、派驻警察和利用高科技这四个方面。本文重点选取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进行分析,研究其校园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实施情况。
2.1 美国
美国在处置校园危机事件中建立了学校、市(县)、州、联邦的分级管理体制。以学校应急管理小组为主导,要求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警察司法部门、私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媒体、学生、家长等对学校应急管理给予全面的支持和协助。
美国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性法规和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已经成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美国高度重视校园立法,将立法工作看作是创建安全校园的首要目标。如美国早在1990年就已经通过了《学生知情权》和《校园安全法》。此外,美国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危机事件响应和学校应急管理指南》(《Critical Incident Response and School Emergency Management Guide》)、《危机响应和学校应急安全管理指南》(《Critical Response and School Emergency Safety Management Guide》),《犹他州学校应急预案》(《Emergency Preparedness Plan for Utah schools》)等。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将学校应急管理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部门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学校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联邦教育部《2002-2007战略规划》特别强调要建立学校的安全目标。另外,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制定了具体的校园危机管理措施并编制成手册发放到师生和学生家长手中。有了这一系列制度法规的影响,应急演练变得更接近现实化和标准化,所达到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美国的中小学,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防洪、防火、防风演练。
2.2 日本
日本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可以说是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典范。在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方面,日本有如下特点:
(1)校园安全防范意识强。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自然条件中,日本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灾害应对体系,各级政府、机构分工明确,国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应急知识,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校园安全教育先进。日本人从小就开始接受防灾抗灾教育。不仅社会上时常有一些有关防灾救灾的专门展览和常设机构,让市民实际体验灾难来临时的感受,练习如何逃生和自救。学校也专门开课教授灾害来临时应如何行动等应急常识。日本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防地震、防火灾的演习,并且教育常规化,这些安全应急演习每月一次。
(3)校园安全设施齐全。为了增加校园安全性,日本中小学不仅在校园架设了监视器,与此同时,日本于2004年推出了带有GPS定位器的学生书包,通过GPS实时定位追踪保障学生安全。
美国、日本社会普遍重视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整个社会不仅安全意识强,理论研究深入,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完备,而且更注重校园安全实践,注重校园安全实际效果。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有些成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途径
纵观国内外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状况,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突出重点,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化工作对校园安全和应急演练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的实效性,客观上需要加大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制修订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技术水平,使校园的安全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日常的宣传和标准化的辅助手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
要突出主题,紧紧围绕溺水、交通事故、校园伤害、斗殴、自然灾害、自杀、中毒、学生踩踏事故、房屋倒塌等开展重点标准化项目工作,组织专家确立标准化项目课题,开展攻关。要突出技术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项目要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教育相结合,各个环节要协调配套。
3.2 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准化体系是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分析现有标准的适用性和协调性,完善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体系,做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之间的协调互补;加快完善以中小学重点校园安全项目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加强中小学重点校园安全项目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的研制,加强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化水平,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小学重点校园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
3.3 强化校园安全标准的实施
当前,虽然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施力度和监管力度不够。国家对学校的管理还只是停留在文件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法规,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疲于应付突发事件。
要加大推动标准的实施工作力度,增强标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中的桥梁作用。要开展重点标准化项目实施。
3.4 强化校园安全标准的监督
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是促进标准贯彻执行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中小学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效果的一种措施,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标准实施跟踪制度,加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否符合规定的监督检查。发现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还可以发现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为标准修订工作积累依据。
3.5 注重校园安全标准化的实践
(1)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标准教育、宣传和培训。学校的安全教育对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管理层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与否,直接关乎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懈怠。学校应制定符合自己校情的校园管理制度,并结合《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和《中小学生日常安全手册》等内容进行相关知识普及教育。如:组织学生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懂法、守法,加强了法制观念,增强了安全法制意识,提高了安全防护能力。
以往大多情况是,发生事故后再补课,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国外将宣传手册发至每位师生手中)。据了解,孩子们心中的安全教育只存在于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部分学校的安全教育,一般只由校长和分管副校长总体负责,各级班主任具体负责落实,这一作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要提高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安全教育工作常规化。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普及安全教育知识,使广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易于接受。
(2)加强应急演练实践。进行标准化的应急演练是提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校、社会团体规范演练的指南。在现实生活中,应急演练制度的不完善和学生应急经验的缺乏,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时不能有效、正确地作出应对,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家庭,还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因此,在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的同时,要提高师生的安全应急意识,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中小学校园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牛力.保学生安全、责无旁贷——专访教育部基教一司学校管理处处长俞伟跃[J].中国减灾,2009,9.
孙晔.国外校园安全措施及启示[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9.
田丽慧.校园安全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
李忠强.我国应急标准体系建设初探[J],标准科学,2011,5.
关键词:寄宿小学;校园安全;研究
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在和谐的校园里,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影响更加严重,所以减少小学安全事故是现在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在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建立安全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快乐、安全、健康地成长。
一、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
1.校园安全教育差
在我国寄宿小学中的安全教育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校园的安全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虽然对于安全教育也重视,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安全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化,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导,缺乏实践,当真正发生安全事故时,就会出现学生慌乱的现象;其次,是校园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这将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校开展一些安全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教育部要求,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差;最后,是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不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视尊严,如果在心理受到伤害时,教师却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所以说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校园设施较落后
在一些农村寄宿小学中,对于一些应急设施,例如,防火设施、医疗设施等都不达标,即使安装的一些设备,但都是落后的一些设施,在发生安全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甚至会有一些学校连一些应急设施都不配备,对于校园安全问题根本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学生与老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影响学习正常教学。另外,学校的一些基础设施存在着安全隐患,一些楼道护栏以及体育设施都不牢固,在学生使用的时候随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中的经验与判断力,难免会在使用的时候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安全制度不健全
在农村的寄宿小学中,很少会有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使有一些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际执行严重脱节,对于学习的安全监督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对于一些安全应急预案大部分都是在网上复制的,没有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如果学校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将很难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使事故影响范围增大。
二、解决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对策
1.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在农村的小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教材知识,还应该注意对安全教育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运用多种方法,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并且需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形式,充实安全教育的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手段和策略,增强安全教育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可以在学校墙壁进行挂图,让学生时刻了解安全教育知识,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些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加大安全经费投入
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一方面是将经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学校的一些设施进行检查和更换,淘汰那些落后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并且更新现有设施的样式,并对使用的设施进行经常性排查,做到无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学校基础设施外,还应该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选拔一些高质量的生活教师,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对于农村寄宿小学来说,由于缺少经费,而导致学校不能够聘请优秀的生活教师,甚至都不会选择聘请,让小学生生活自理,有可能会诱发不良后果。所以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寄宿学校的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建立学校安全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使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论是企业、社会,还是国家,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那将会变得杂乱无章,使人们得不到安全感。所以,在农村寄宿小学建立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有效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即使在出现校园事故时,也可以及时反应,并且做出正确抉择,使伤害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是目前教育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利用有效的方法,控制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快乐、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贾水库,战先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某市校园安全现状及问题探析[J].安全,2015(10).
总
结
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落实各项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近日来学校安全工作总体形势平稳。校内没有发生重大的火灾、治安案件、群死群伤事故和群体食源性疾患,保证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一、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
1、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和教师会,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教师始终把维护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学生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学校与公安、消防、交管、卫生、文化稽查等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学校内外安全保卫、防并防灾、维护青少年权益,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综合治理工作。
2、在防范校园突发性灾害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和火灾突发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工作,近日来,校园无突发性安全事故。
3、在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方面,学校与派出所协调配合,并设立红领巾文明执勤岗,整顿路队纪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在卫生防疫方面,定期对班级和集合场所进行消毒,加强室内通风,并加强对学生卫生防疫知识的教育。校园内无流行病发生。
5、在创建良好育人环境方面,学校与公安、工商、文化稽查部门配合,驱逐了学校附近的小商贩,制止了附近店铺音响音量过大,影响学校秩序的行为,使校园周边环境基本保证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校内整治同步进行,学校以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紧紧依靠公安、城管、规划等部门,加大对校内治安安全检查和外来人员管理清查力 度,维护了校园良好的环境。
二、学校安全工作几点做法:
1、认真盘查安全隐患
我校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拉网式的大排查。重点盘查值班室、教室、走廊、学生活动区、水、火、电及小学生的玩具和高年级的管制刀具等方面。排查后,进行了反思总结。针对某些班级存在的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重新维修了老化电路,并对学生进行了用电常识讲解。维修了水泥操场,使其平整,保证了学生的安全。清查了10多名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的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强制命令学生不许骑车上学。对高年级进行了管制道具的检查,维护了学生的安全。
2、高度重视门卫管理工作。
门卫是保障学校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是保障学校安全的重要屏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校选聘热爱教育事业、身体心理健康、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一定处理突发事件经验和能力的人员担任门卫工作。并进一步明确门卫管理的职能,要求上学前和放学后门卫和保卫人员要在校门外值守。要切实维持好上学、放学时校门秩序,允许上学早到的学生进入校园,引导放学的学生及时回家。学校放学以后,门卫要检查教室及校园里有无学生逗留,发现有学生逗留要及时通知班主任教师,做好送返工作。同时建立严格的请假批准制度,学生在校期间进出校园,必须征得班主任同意,并签发准假条;未经班主任批准,严禁私放学生外出。遇来访者需将学生带离校园的,必须确认来访者的身份并按有关规定办好手续后,方可让学生离开校园。建立了严格的进出人员登记制度,对来访者身份证明、事由、被访者姓名、来访和离校时间等进行严格登记。门卫有权禁止校外机动车出入,并严格监控校内各种车辆。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
3、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领导组织 校长胡朝刚是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陈明静是具体责任人,形成安全保卫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成立保卫处,确定了一个兼职的安保人员,把安全保卫工作切实抓起来。
4、进一步完善上学、放学的接送制度,建立了人性化安保机制。为避免学生拥挤造成安全事故,错开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放学时间,各班的放学排在操场上都有指定位置,由教师组织按一定顺序出校门,老师护送学生走过南北路口,保证学生放学安全。
6、学校积极与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中小学生安全工作。学校积极与公安部门对接,主动和管辖区的派出所、街道、司法部门取得联系,积极配合,主动出击,进一步加强对校门口车辆的疏通。并及时提供有关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外周边环境的巡查、治理工作。切实发挥法制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
7、重视运送师生车辆管理问题。我校通过调查和沟通,基本掌握接送学生车辆的基本情况。并加强了对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要求学生不坐“三无车”。
8、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校外学生食宿点的规范管理。我校建立了联系制度,并通过走访和填写表格等调查方式掌握了校外住宿点的情况,能按照县政府具体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9、对校内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全面了解,校内并无有精神病史以及犯罪历史的职工。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通过广播站以及班队会等形式向师生介绍有关知识。要求全体师生学会化解矛盾,提高自身素质。
10、进一步加强学校特殊岗位、重点部位防护设备的配备工作。学校体育器械达到安全标准,加强维修保养、排除安全隐患。学校实验室按规范进行建设和配置,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物品必须专橱存放,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同时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的维护,确保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情况。压力容器(含高压锅炉)和电梯等特种设备也加强 日常维护保养,按期年审,保证正常工作。学校又增添了消防栓保证了室内消防疏散通道畅通,进一步排除安全隐患。
1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通过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墙报等平台加强了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学校还印发了安全知识宣传单,对学生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开展了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召开了教职工大会共同学习和研究方案,利用班队会时间由班主任讲解演练过程,然后进行了预演练,用时五分多。演练完针对问题马上进行了反思总结。于第二天进行了又一次演练,用时4分钟,第三次是随机演练,用时不到四分钟,演练基本达到了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差,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弱。
2、家庭对子女成才期望值过高,教育管理方式不当,注重子女全面发展不够。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
3、放学期间,有些家长不是太配合,不到指定地点接送学生,强行进入校园。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准备开展安全手抄报评比活动以及“我与安全手牵手”演讲比赛活动。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得到全体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和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继续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
4、继续开展各种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准备开展防震演练和防水演练活动。
一、参加检查人员 组长: 成员:
二、检查时间
2018年8月27日至8月29日
三、检查内容及项目
锅炉房、校舍、学校食堂、专用教室、图书室,水电、厕所、体育活动器械、幼儿园房屋设施及活动器械、监控、报警设施、大门口学校围墙等
四、检查情况
1、学校实验室检查:实验设备完好。有专门教师负责。无危险化学品和有毒有害菌种无放射性物质。
2、校舍安全。对教学楼及平房(幼儿园、专用教室)进行检查,教学楼为2014年新加固维修楼房,加固墙体内外墙表皮有脱落现象存在安全隐患。楼梯扶手坚固不会发生学生拥挤倒塌摔伤危险。窗户装有护栏较坚固,安全出口标志明显,学生在校期间安全出口始终保持畅通;各楼层均配备灭火器;各实验室、图书室、信息技术教室等配备灭火器,无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每天大课间活动均按疏散路线下楼。厕所为水冲厕所、围墙有裂缝存坍塌的危险。
3、水电:电路设施完好,照明设施符合标准,教室插座牢固安全;无私自用电现象,教学楼内增设专门水房,配备大型饮水机两台,由专人负责,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实验室水电路畅通。
4、体育室外活动器械、幼儿活动器械牢固,警示牌悬挂鲜明。幼儿园为独立活动区域,活动有教师看管,做到了无教师看管无学生或幼儿私自活动。
5、大门口:学校大门传动轮破损已经联系维修人员。保安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按作息时间要求开关大门,落实学生禁止私自出校门、外来人员准入制度,对外来人员进校实施核实登记制,认真执行课间学生离校制度,严格履行离校手续。学校附近无网吧。
6、学校财产的安全
我校重点部位如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有电脑的办公室安装了防护门,安全有保障,除此,我校重点部位安装多点位监控系统、报警设施,设备运转正常,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财产的安全。
7、学生上下学安全
学生按学校规定时间进校门,放学实施路队制度,每天放学由班主任统一排队带出校门,并在值班教师的指挥下过马路。
8、食品安全 工作人员健康证齐全 食品及原料索证台账记录及时,对食堂库存原料进行清查没发现过期变质或标示不全食品。食堂卫生情况良好食品留样记录完整。
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部分灭火器压力不足 购买新的灭火器和灌粉加压
2、平房台阶破损严重 学校领导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
3、平房内外有墙皮脱落现象 学校正在申请维修加固。
4、因建楼施工原因,学校教学楼没有消防栓 暂时多增加灭火器。
5、校门口两侧有建筑物,影响师生过公路视线,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学校附近存在个体商贩向学生出售食品现象,接送学生的家长有拥堵甬道现象,学校安排值班教师进行疏导。
6、食堂燃料使用醇基颜料,以免发生意外。
学校安全问题一直是我校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为此我校结合《天津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精神进行了认真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确定必查内容
重点检查用电、用水、以及交通、饮食安全、安全防范等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包括:
1、教师办公室:电脑、电视机及其它电器使用,有无违章使用大型电器的现象,电线、插座、开关有无漏电等不安全现象.2、教辅功能室、教室:检查有无乱拉电源线,、电线裸露、门窗锁具、开关是否好用.3、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的用电、防火检查:对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防盗等情况的检查。.4、校园照明及办公用电线路检查.5、学生上学,放学路途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骑车的安全教育,校园内上课、下课秩序以及课间活动,中午在校逗留学生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二、检查落实情况(一)各项“软件”检查情况: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组.由副组长负责处理日常业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防火组织,教学安全管理组织,疾病预防组织,突发事件应急组织等,都已落实,没有遗漏的区域.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每月认真对学校安全工作开展大检查.存在隐患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及时汇报和请示主要领导.3、学校每学年都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工作预案》、《安全工作总结》。
4、为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制定了“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学生‘一日安全’常规”,把学校校长,班主任确定为校、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确定为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二)安全工作的实效检查情况:
1、安全工作情况:安全必须时时抓得紧,处处不放松,正所谓安全无小事.所以学校领导深知:安全工作仅有规章制度是不够的,必须狠抓、重抓,一抓到底.属于领导职责的安全工作,必须模范的作好,给全体教师作出榜样.从学校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情况看,各领导的安全工作及时到位,认真负责,圆满的完成了阶段性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力的带动了全校的安全工作.2、防火防盗情况:实现了所有损坏的门窗,玻璃不过夜;校园大门、后门、办公室门、教室门窗都能按时开关.开学前对微机室、实验室、仓库等重要部门的门窗,又重进行了加固.微机室消防器械保管完好,并进行了定期检修,存放位置科学合理,做到了随时可用.3、教学安全情况:加强校内学生活动的安全工作,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做危险性游戏.学校举行集体活动或体育课,教师要工作到位,思想集中,严格督促学生的动作规范,方法科学.体育教师能随时掌握体育器材和设施的损坏情况,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保障,能根据不同的天气,场地,学生注意科学掌握运动量.实验教学活动,加强试验过程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试验前都能备齐,做到了试验前后对试验设施、用品的检查和整理.还建立了晨检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天早晨对学生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发现有身体不适的学生告知学生家长,并及时送医院治疗.4、用电安全的检查情况:本学期,学校对校园内的输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同时,本着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原则,对全校的用电情况实行严格管理.从对班级学生和和其他相关用电人员调查表明,负责后
勤领导和教师每周都能对全校的开关、灯具、电器、线路等检查.5、治安保卫检查情况:学校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能及时到岗,认真负责,充分起到了学校安全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三、安全教育情况
1、学校每周总结安全工作情况,各班在班会中把安全教育纳入班会的一个重点,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和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居家、出行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下发安全常识等相关资料;利用黑板报、广播站等形式对安全常识进行宣传工作.2、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首先,重视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工作.我们要求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晨会,班会做好交通安全专题教育,要求各班级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知识主题班会,并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3、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校园暴力和伤害事件的发生.首先,利用例会对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教育广大教师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来.对校园周边发生的及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暴力欺负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不得歧视.对于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的学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制的办法,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单亲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贫困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资助和学习上的帮助.其次,加强门卫管理.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同意后方能入校,身份不明的外来车辆禁止入内,学生在校期间无监护人接出,任何学生不得私出校门.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大门口的摆设摊点占道经营,学生放学后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2、学校大门口的摆设摊点,卫生条件太差存在饮食安全隐患。
一、引发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人群高度密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个体认知和防范能力都比较弱, 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整体看来, 引发中小学校园危机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整体环境的负面影响, 又有校园自身的管理疏漏和学生个体的心理原因, 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 社会原因
(1) 社会矛盾的激化
学校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近些年, 各类社会矛盾和阶层矛盾日益增多, 一些不法份子和激进份子将罪恶投向了防范能力最弱的在校中小学生, 中小学校成了他们厌世泄愤的重要场所。据统计, 2010年4~5月, 国内连续发生6起针对小学生和幼儿的杀戮犯罪行为, 造成18人死亡, 80多人受伤。通过调查发现, 采取暴力举动的这些不法分子多数处于社会生活的底层, 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薄弱, 面对社会不公、弱势歧视等现象时受到委屈和凌辱, 便将这种社会愤恨发泄到他人身上, 发泄到防御能力最弱的孩子身上。
(2) 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是未成年人的启蒙学校。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老师。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行、情操、信仰、习惯以及行为的养成等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的管教方式、家庭的环境氛围等往往是影响未成年人不良习气的首要原因。不良家庭教育如过度溺爱、骄纵无度、任意打骂、放任自流等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以往社会调查显示, 校园暴力事件的制造者多数是出自于这样的家庭, 特别是出自于不完整家庭, 如单亲、离异和再婚家庭等。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容易形成非健全的人格特征, 容易受社会不良人员的影响而走上歧途。
(3) 大众传媒的伪科学传播
信息社会, 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介手段已经成为联系社会各方的重要纽带, 但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传播真、善、美, 又可以传播假、恶、丑。换句话说, 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效用的同时, 也在向师生们传达种种不良信息, 影响那些不谙世事的未成年学生。如网络世界中的杀戮、情爱、暴力、争斗等不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内容还普遍存在。由于没有较强的自控和分辨能力, 中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媒体信息的影响而无法自拔, 产生过激和违法犯罪行为。
(4) 安全法规的疏漏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 最难解决的就是责任划分的问题。目前, 国外关于校园安全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比较成熟, 并且成效较大, 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而我国关于校园安全问题的立法工作还不成熟, 仅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两项部门规章针对此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对不同情况下的学生伤害事故进行了大体上的责任划分, 对一些具体细节问题并未作出明确的限制和界定, 责任划分模糊, 法律效力不强。
2. 学校原因
(1)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校园安全如同交通安全一样, 不应该也不能出问题, 一旦出问题就可能是涉及人身安全的问题。一些学校管理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对师生安全和校园安全关注不够。有些学校管理者甚至认为, 学校只要不出大事就可以, 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和保障, 致使一些原本可能避免的校园伤害案件不断发生。另外, 部分专任教师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成绩上, 对学生身心异常、班级隐患等缺乏预警意识, 没有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增加了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机会。
(2) 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安全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表面上, 应该落实到位。当前, 绝大多数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疏忽和纰漏, 这是校园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如一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着明显的不安全隐患, 教学设备陈旧老化, 不符合国家的基本安全标准;学校校舍、门卫管理制度不严;校园食堂卫生不达标, 管理混乱;学校校内外交通不畅, 危险隐患多等等。这些管理工作中的疏漏, 对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助推作用。
(3) 安全教育工作滞后
很多学校安全保护意识缺乏, 安全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出纰漏的同时, 更缺乏对师生及时必要的安全教育。一些学校往往是出了事情才会想到要对师生主体进行安全教育和预防演习, 殊不知为时已晚, 犹如亡羊补牢, 收效甚微。更有些学校打着安全教育的幌子以蒙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待检查结束后即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存在侥幸心理, 为校园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了较大隐患。
3. 学生个体原因
(1) 生理发育不成熟, 易受伤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 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中小学生均是未成年人, 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 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和危机。从生理学上来看, 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关键期, 各部分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不完善, 极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尤其是小学生, 骨化尚未完全, 骨骼的弹性大而硬度小, 外力或运动不当时容易出现脱臼和变形。另外, 小学生肌肉纤维比较细, 力量和耐力较差, 运动强度太大易导致肌肉损伤。如2009年4月17日, 张家口一小学生上体育课时, 被废旧汽车轮胎做的体育器材砸伤, 右小腿骨折;2008年10月14日, 成都市某小学学生在不符合法定标准的跑道上跑步, 造成9级伤残。
(2) 情绪波动大, 易冲动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 情感和行为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在自控能力上小学生较之幼儿有了进步, 但仍然较差, 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产生模仿行为。如2011年4月26日, 福建南安某小学学生模仿电影情节活活将同班同学打死。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俗称“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世界比较单纯, 想法幼稚, 但情绪和行为的两极性表现非常突出。他们既可以全身心地冲锋在前做好事, 也可以不顾一切地做坏事, 感情波动较大, 极易受到周围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如2011年3月28日, 包头某中学学生因“三角恋情”发生群体打架斗殴事件, 造成1名学生重伤;2010年11月16日, 琼海市某中学一女生因生活琐事遭室友群殴, 事件性质恶劣。
(3) 抗挫折能力差, 易偏激
中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时, 其心理承受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孩子抗挫折能力较差, 遇到问题悲观沮丧、意志消沉, 心情压抑, 不愿与他人沟通倾诉, 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碍, 当无法释放时就会采取过激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 中学生平均5个人中就有1个曾经考虑过自杀, 占样本总数的20.4%, 而为自杀作过计划的占6.5%。其中, 女生比例高于男生, 高年级比例高于低年级。可见, 中小学生心理脆弱, 经不起挫折, 轻者自暴自弃, 重者就可能选择轻生, 行为偏激。
(4) 性格未定型, 易自卑
中小学生思想单纯, 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和友谊观等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他们精力很充沛, 愿意去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但性格上还没有最终定型, 处于活动和变化期, 可塑性较大。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出自单亲家庭的孩子, 自尊心较强, 这样的家庭出身往往让他们背负着较大的心理包袱。他们害怕被人看不起, 不愿与他人提起自己的家庭, 性格内向, 长期压抑和封闭自己, 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产生心理疾患, 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防范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建议
引发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忽视其中哪一方面, 中小学校园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为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 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这也是从国家制度层面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要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校教育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
1. 构建社会安全网络
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 保护其身心健康和安全, 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国外, 很多国家将校园安全事故列为“国家责任”, 如在韩国, 校园安全事故是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的财政预算依据, 校园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补偿属于公共保险范围;在日本, 内阁政府为帮助学校安装监控和报警设备, 以特别交付税的形式拨付补助经费。可见, 保障校园安全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工作, 需要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积极开展社会安全教育, 宣传安全和法律知识, 共同构建社会安全网络,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保障校园安定。
2. 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和观念, 做到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为了有效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应首先建立和完善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如教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值班巡查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等。各中小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 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 定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校园安全工作也应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将防范事故上升到生命安全教育的高度, 培养师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增强其自我保护、防范的能力, 以远离和抵御各种危险。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如安全防范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 让师生充分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要组织开展全校性的应急疏散演练, 防灾、防火和防震演习, 提高师生应对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教师要特别关注有异常表现的学生, 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和联系, 化解矛盾和纠纷。通过系列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保证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
4. 健全校园安全立法
关于校园安全立法的理论和实践, 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我国目前仅有两项部门规章制度对校园安全事故作出说明和解释, 法律效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事实上, 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校园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是校园安全得以维护的法律保障。当前, 我国迫切需要出台专门为校园安全事故作出详细规定和责任归属的法律, 以公正合理地处理各类校园伤害案件。同时, 利用法律手段, 督促和要求学校及受教育者家庭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保证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权利。
综上所述, 校园安全责任重大, 不可忽视。校园安全工作应时刻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 着眼于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 严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让他们远离危险, 远离伤害。
参考文献
[1]王晓宏等.中学生校园伤害现状调查与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 (1) .
[2]王才领.校园安全立法的内容结构及其属性新论.教育与职业, 2011 (18) .
[3]钟素花.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的校园安全管理.教学与管理, 2012 (3) .
[4]王道春.西方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对我国的启示.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 (3) .
一、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内涵特性
所谓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就是把对校园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活动有机地连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校园安全的稳定、有效的整体。其主要作用是对校园安全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使其实现预定目标。它既与学校其他保障系统(如设备、人事、后勤、管理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矛盾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包含不同层次的多元子系统。科学、健全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应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特性:一是目标性,必须明确校园安全所要达到的标准;二是形成性,必须重视条件的保障和过程的组织管理;三是评价性,必须重视学校外部或学校内部对校园安全的监控和评价;四是相对的封闭性,中小学校园安全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中小学各部门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完成的;五是运作的持续性,中小学校园安全程度的提高依赖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的持续的合作和努力。
二、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现实反思
1.校园安全保障中的法制缺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法制管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校园安全一直处于国家立法管理的盲区。目前校园安全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责任划分、事故后期处置等问题,还没有一部正式的立法作为参照依据。由于校园安全的特殊性,它既不能套用社会治安管理的具体法律规定,也不能被教育相关法律所替代。因此,一旦校园内发生危及师生、学校财产安全事件时,司法部门因缺少足够的法律依据,在界定、处理时只能参照其他相关法律,导致判定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在处理结果上,导致学校、家长矛盾激化,使真正受害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2.校园安全保障中的管理失效
受传统应试教育目标的影响,大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仅重视智育教学成效,忽视学校的整体社会效益,没把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作为己任,没有把校园安全放上工作议事日程,使学校的安全保障管理苍白无力。另一方面,受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限制,目前除了大中专院校内建立了专职保卫组织,高、中、小学校园里保卫组织均不健全,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只能由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学校干部、教师、勤杂工担任。他们只能应付简单的门卫、值班工作,而安全隐患的检查、整改,治安秩序的维护或一旦暴力事件发生需要的紧急处置,他们根本无法胜任。
3.校园安全保障中的教育弱化
安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生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防范与处理安全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视域下,当安全教育与课程教育发生时空冲突的时候,安全教育的有无和多少只能看应试教育科目的需要或其他目的需要,而绝不会看安全教育本有目的的需要,这直接导致安全教育“量”的不足。即使安全教育在紧张的学校教学中挤占了一席之地,但其内容也常会被变异,即把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知识教育,应试教育讲究知识的灌输与片面强化,这导致学校安全教育的唯知识倾向。
4.校园安全保障中的文化缺失
校园是传播和继承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园安全文化是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创造而叉被大众所利用的,只有全校师生员工安全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才会产生更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随着近年来网络、媒体等文化传播途径的扩展,各学校也逐渐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从实体到网络、从德育到智育,观其内容,虽覆盖理想、知识、信念、规则等方面,但安全文化似乎很难发现。安全文化的渗透、生命安全价值观的形成显得那么的模糊。校园安全文化的缺失成为学校师生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技能缺失的潜在成因。
三、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多维重构
1.校园安全教育体系
(1)安全教育目标体系
安全教育体系是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针对《纲要》中提出的安全教育的总体目标,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具体制定各学段安全教育的分级目标,包括不同学段安全教育在学生意识、知识、技能、习惯养成等方面需要达到的标准,这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
(2)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精心设计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是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在内容的选择上确定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操作上亦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必须覆盖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用电安全教育、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安全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诸领域,时限跨越任何一个时段l”。
(3)安全教育评价体系
创新学校安全教育评价形式,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是工作的关键。对学校安全教育的评价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方面,即外部通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对本辖区中小学安全教育成效的整体评估和阶段性考核树立典型,宣传和介绍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的有效做法。学校内部构建按照各学段具体目标体系,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建立相应的学段评价标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将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既包括安全意识的形成和安全理论的掌握,也包括安全技能的训练和模拟实战的考验;评价结果的应用性,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下一步安全教育的方向和侧重点。
2.校园安全法制体系
(1)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学生们抵抗住社会的严峻治安形势的冲击,必须道德与法律双管齐下。从当前情况看,应抓紧制定学校安全保障法及校园安全法,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立法机关应该吸
收和借鉴国际上有关国家相关的校园安全立法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校园安全法》的制定与实施,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探索建立校园警察制度,根据校园警察的工作特性,建立校园警察专门的任职资格和培训制度,提高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2)校园安全制度体系
安全制度体系是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文化载体,它对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服务、生活中的安全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导、约束功能,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实施校园安全的制度管理,要依照国家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以系统理论为支撑,构建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各领域的安全制度管理体系。如:《学校安全预防制度》、《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保安员安全管理制度》、《学生日常活动安全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只有拥有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校园安全管理才会有章可循,才能发挥其强有力的规范、引导、激励和保障功能,维持正常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安全和校园的平安和谐。
3.校园安全文化体系
(1)实体安全文化体系
文化是学校安全保障的潜在因素,传统的学校安全保障无视校园文化的影响渗透作用。校园文化按其存在形式可以分为实体文化体系和虚拟文化体系。校园安全保障文化的建设也应从上述两方面有针对性地予以营造。如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媒体,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宣传我国关于校园安全保障的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使校园活动的参与者首先懂法,形成“人人知法、人人学法、人人用法”的文化氛围。同时,可以在各种媒体上开辟专栏,如在校园网中设置“校园安全”专栏,在校报上设置“自我保护”专栏,在寝室和教学楼走廊中设置“消防专栏”等,通过图片、录像、实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校园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另外,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如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主题报告会等将校园安全教育深入人心。通过承办防火示范演练、自救演练、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演练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2)网络安全文化体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影响程度空前增强。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广大青少年,打造健康、绿色、积极向上的校园安全网络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网络健康环境的营造需要教育、公安、网络监管等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作为网络管理微观部门的学校网络安全监管责任重大。学校应加强校内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对上网信息进行把关,防止危害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其次,学校应通过国家网络监事会及时了解网络安全状况,杜绝色情、暴力等违背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内容。再次,学校网络管理部门应禁止侵害个人和社会合法权益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使广大学生至少在学校上网时能享受到纯洁干净的网络环境。最后,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动态平台,利用相关安全教育网站、安全教育视频、安全教育网络课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校安全的网络教育,使网络安全文化与实体安全文化相结合。
4.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1)领导组织体系
建立学校管理体系是实现校园安全管理有序化、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审视当前的中小学校,长期以来,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校园安全领导组织体系、责任评价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很多学校将学校安全工作并属于保卫处或者学生处,甚至后勤处等,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各负其责、各管一块,造成了部门之间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学校管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安全保障管理机构,成立机构领导小组,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应成为该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该机构负责统筹各部门力量和权利,协调统一各部门行动,形成“全校齐参与、部门总动员”的学校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2)责任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责任评价体系是制度执行的有力保障,是提高项目参与人主观积极性和责任性的客观手段,使学校安全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体现实效的推动因素。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监督机制,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全程监控,强调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使制度的执行不流于形式。其次,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部门分工和职责要求,通过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情况,对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情况等作出阶段性考核和评价,表彰奖励先进做法和先进个人,树立榜样,形成特色。最后,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先前考核评价情况,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执行不力的要追究原因,责任到人;对项目完成差或未完成规定要求的负责人给予相应的警告和惩罚,追究其直接责任,严肃校园安全保障的各项进程。
(3)应急处置体系
校园安全具有继发性和突发性等特质,很多危害学生安全的事件有其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应急处置体系的构建必不可少。首先,要重点对分管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危机管理”的宣传、教育和训练,兼顾普通师生员工,把危机管理意识灌输到所有的师生员工中;其次,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成立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工作组,由校内安全工作先进人员和有安全保障经验和技能的相关人员组成。学校应从政策、资金、人员、设备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强化管理,给予保障,使广大师生遇到突发事件时“心中有数、脑中有技、身体有力”。
校园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保证学校安全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责任,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社区组织、公共媒体、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所以,我们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配合,周密部署,采取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形式,最终形成学校安全保障合力。
参考文献
[1]邱卫东.现代中小学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调查与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155-158.
[2]刘金生.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及其构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8):161-163.
【小学校园的安全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校园安全的部门工作总结07-12
小学校园安全的班会策划05-30
横沟市镇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总结07-17
2023小学校园安全年度工作总结12-17
明光市城西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汇报01-09
永利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工作总结06-12
小学生校园安全的国旗下演讲稿10-24
小学校园安全案例论文11-11
小学校园安全预警机制11-24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