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变革心得体会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互联网的变革心得体会(共8篇)

互联网的变革心得体会 篇1

这个亲历过传统互联网萌芽初期时代、又正在经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老兵,对当下的创业有何心得与把握?在他看来,从到,中国的市场环境都不适合创业!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巨头失去了垄断的土壤,真正的创业机会才来了。他说,以前创业是刻意去创业,现在创业是为了用户。

《创业邦》采访了简晶。以下为简晶口述,创业邦整理:

在 做拨号精灵之前,我没想过要再创业,只是单纯地喜欢iPhone。我感觉当时App的开发环境特别像我们以前在电脑上开发软件时的环境,于是就想做个东西 玩一玩,随便找了一个我在iPhone上感觉不舒服的切入点通讯录,因为我觉得iPhone的联系人管理用着太麻烦了。

去年4月 份,我就动手开发了拨号精灵的第一个版本,自己用了用,觉得还可以,后来给身边的朋友用,他们也觉得不错,于是我就把它放到了App Store上,没想到确实挺受欢迎,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第一天就就有600多个下载。我意识到,这个市场需要这样一个软件。

但我还是不觉得要再去重新创业,我只是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工作已经有几年了,再让我过朝九晚五的生活,能不能干得了我心里都没底。但当真正开始做事情的时候我才发现,内心对做事情的渴望远比过那种过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更强。

拨号精灵是我接触移动互联网以后的第一次尝试,现在把它当作创业项目在做,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无心插柳。

移动互联网找回激情

离 开联众之后的几年,我不太想去做具体的事。做过些天使投资,那时候的天使投资不像现在那么疯狂,现在好像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我那时候做天使投资, 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投太多,只是在找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非互联网行业在投。因为我不看好互联网这个行业,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越来越不看好这 个行业。

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属于巨头垄断的行业,不是创业者的天堂,根本就没有规范化的生态圈、生态链。即便再有想法,巨头随随 便便就可以把你吃掉。没有资源,没有足够大的平台把事情推起来,做任何事情都是白做。在20到20这五年间,中国的整个互联网环境特别不适合创业。小团队、小公司要做事情难度很大,投资环境也不健全,很多规范没有形成,问题太多了。

我 在这期间做过社区、电商、图片分享,在做拨号精灵之前的最后一次创业是做图片分享网站逗秀网,那是在、左右,但是太难了,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太难了。直到移动互联网兴起,我才看到一线曙光。垄断的市场变好了,变革性的东西产生了,我突然发现,连微软倒掉的可能性都出现了,更不要说寄生 在微软之上的软件公司,皮将不存,毛将焉附?当巨头失去了垄断的土壤,真正的创业机会也就来了。

到了去年六七月份,用户数上了一 个数量级,不再是几万,我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感觉从未有过。我以前创业是刻意去创业,包括做联众的时候也是真的想去做一家公司,抱着一定要把 事情做成的心态。但是这次我没有这种压力,而是随着用户往上涨,心态随之调整。我做得越来越认真,慢慢就觉得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做好已经不太容易了。我 可以继续凭兴趣去做,但是这样是对用户不负责任,于是我产生了认真地做这件事的想法。

我做一件事情需要一个理由。一旦要做,那就 认真做,不能有游戏的心态,不能随便做着玩。最终让我做创业决定的是用户。一开始是有人喜欢,到后来用户量越来越多。我得对用户负责吧?用户提的建议我得 改一改吧?他们提的一些要求我得加进去吧?做着做着我就觉得这个东西不再是为自己而做,是为别人而做的。

去年7月,创新工场的合伙人 朗春晖通过微博找到了我。实际上微博我也是开着玩的,从没有想过弄一个大号微博。在做拨号精灵之前我对业界丝毫不关心,我的微博账号是在去年才注册的。郎 春晖找我是因为她也下载了拨号精灵,用了以后觉得跟她的想法比较接近。我们第一次见面在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她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做大的事情。经过两三次的商 谈,我决定进入创新工场。

其实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我的确是从做拨号精灵中找到了另外一种感觉。我发现在内心深处我还是一个技术 员,虽然离开联众后也玩过几年,离开技术已经有十年左右了,但是当我再次接触技术的一瞬间,所有东西都回来了,好像我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些东西可能是被我 刻意掩盖的。我最终决定跟随内心的指引,选择继续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做一个旅行家,天天过着另类的日子。

我并不认 为这是一种创业的激情,而是做事情的激情。因为我觉得创业可能需要更为高远的目标,有坚定的决心非要做成一件事,而像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这种心气。我现 在所拥有的,是我从年轻时代就烙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就是去做一件我愿意去做的事情。能不能做可能是次要的,就算不成,我也很高兴。所以我当初就觉得,我要 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认认真真地、负责任地做一做。

联众的教训

、,我们创业做联众的 时候,中国互联网还属于一片荒芜。那时候做什么都是大量的机会,甚至搞几个域名,今天都有可能发了横财。但我们那时候更加茫然无助,没人能告诉我们一条路 的前方是坦途还是陷阱。但是我们相信自己能做,那就做。这是对创业来说很重要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种荒芜现状的一个弊端就是没有参照。比如说我们被收购,公司到底应该卖多少钱,我们应该持有多少股份,这些我们都不了解。我们都是纯搞技术的,没有什么商业头脑,我们创业的时候很朴素的心态就是把事情做好,我们很幸运地也把事情做好了,但是由于商业上经验的 欠缺,我们损失了很多个人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联众的发言权,以至于最后我们只能离开公司。我认为这是联众没有跟同时期的网易、新浪等其他公司 一样做得那么大的主要原因。(注:,联众被中公网以1000万人民币收购79%股份,鲍岳桥、简晶、王建华三个创始人均分21%的股份)

联 众的市场份额最后被腾讯挤占了。其实我本来是有一个措施的,但我这个措施不是应对腾讯的,是为了应对联众未来的发展,因为联众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最早的产品 形态上面,它一定要跨越。我当时就想,现在联众已经做了5年了,后面的5年,如果不跨越的话,突然出现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东西,人家还比你有资源,怎么 办?结果腾讯这样的公司果然出现了,如果你不去提前想,不去未雨绸缪,到时候再做准备就来不及了。

事情是人做的,一旦人的力量产生不了的时候,事情很自然地就失去了价值。我一直觉得网易的丁磊是 一个很有头脑的人,网易上市,他个人竟然持有50%以上的股份,这是很难做到的。在初期对价值的判断使得他以后把事情越做越好,因为他的决定是不会被否决 的。不像我们,一旦把股份让出去,不管你是不是人才,公司的未来都不由你决定了。一厢情愿地想把事情做好,最后别人觉得没有必要、不用这样,你成了局外 人。

一件事情是因你而起,因为有你而有价值。如果因为一些错误的判断,或者错误地引入一些资源,而导致了公司方向产生偏离,甚至彻底地消失,这是对你之前构思的未来的一个否定。

联 众的这次创业经历告诉我,作为创业者一定要坚持自己,在认清自己能力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轻易被别人或者外部原因所左右或者摇摆,因为创业的过 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坚持下去。这个事情对我的积极影响可能就是怎么在创业初期做好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

和时间赛跑

屁 股决定脑袋,人在哪里你就是什么人。创业的人就需要有归零的心态,可以带进来你的经验和能力,不能把过去的意识也带进来。况且我就算再厉害也是原来厉害, 不代表现在厉害。所以我跟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不能说我原来有多厉害,今天就没压力了,我压力反而更大。我可能因为有一些更好的经验,能够知道怎么样 做得更好,但是我的精力和身体真的比不过他们了,有一段时间我都感觉自己是在拼命。

因为编程真是一个体力活,到了我这把年纪,精 神上、体力上比不了从前了。现在对我来说,加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我回到家最少也要工作到11、12点。其实真正的困难不仅仅是编程的过程,编程的过程就 是一旦想明白了就编完了,最痛苦的是想明白这个过程,其次是编完了以后的检验过程。比如我花三天构思明白,编程我可能半个钟头就编完了,但是编完我还要再 花一到两天来检验,验证我编的东西跟我想的是不是一回事儿。

整个过程可能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普通的编程人 员只需要经历那半个小时的编程时间,不需要经历构思和验证那两步。看起来我好像很轻松,告诉别人需要这样、需要那样,但是在这背后,我可能花了一个星期的 时间在构思和验证。拨号精灵的整个产品,所有的功能、每一个环节我都需要这样去做一遍。

你觉得一个人熬得住吗?但是我就必须得这 样熬。年轻的时候我是可以熬的,现在可能很多年轻人也是在这样熬。如果他们不熬,我还没压力,但是他们一旦开始熬而我又熬不过他们的时候,我怎么办呢?所 以说这个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世界。从做拨号精灵到现在,这一年来我瘦了10公斤,尤其是从今年开始这半年,熬的比较多一点。现在拨号精灵在iOS上已经发 展到400万左右用户了,而且这段时间正好是我们新版的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白天有一些杂事也要去处理,真正能静下心来去写代码,只有晚上在家里,甚至是 九十点钟以后,才可以认认真真地完全投入。

我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年纪大了会健忘,发现某个小问题,必须马上把它改掉,要不然 到第二天想不起来,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以后一个致命的bug。晚上编程一开始做,基本上两三个钟头就做完了。试一试,有可能突然发现一个小问题,不改不行。 所以我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发现了一个小问题,马上又开始做,又过了两三个钟头,然后紧接着又是一个小问题,一看表已经是凌晨五点了。年轻的时候,过几年 这样的日子都觉得还能挺住,但是年纪大了以后,这样搞几次我就受不了了。

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就算不去学,我也要去了解它。比如 说现在有一个什么最新的技术,但是我从前没做过,那我可能至少会花两三天的时间去研究它,然后去写代码来验证它,通过最终的验证得出我是不是可以掌握这项 技术。这项工作有时候也是需要熬夜的,幸好我现在不是需要所有都精通。我觉得一个真正好的产品经理、程序员,最大的能力是要善于借力打力,而不是做什么东 西都是像开疆拓土一样重头来。

我最早是做操作系统的,做完操作系统以后出来做联众。(注:简晶是中国龙DOS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很多人觉得我应该继续做操作系统,或者说应该做更大的事情,怎么会去做小游戏,小游戏没什么前途,对我表示怀疑。但是,联众最后做成了。现在也有人会说,像游戏这么赚钱的事情,你又有经验,为什么不接着做游戏呢?我觉得人这一辈子就几十年,除非做一件事却可以做到很伟大,最后变成世界巨头,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那个程度,完全可以多尝试尝试,不要在一个泥潭里不断地来回滚。

互联网的变革心得体会 篇2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 学生能够从网络中得到生动、活泼的教学资源, 从而保证其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顺利发展。它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获得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 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且获得实时的信息反馈, 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有了互联网技术, 学生可以摆脱教师的束缚, 通过形象的网络情境、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 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帮助学生独立思考, 推动学生展开协作学习, 并且在加强基础学习的同时, 提升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使教学观和学习观发生变革, 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

二、“互联网+”课程教学的变革

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可以在课堂外通过视频、电子书, 在论坛与同学交流讨论等方式去查阅所需资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人交流。在课堂内, 师生、学生之间交流探讨, 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等。提到“翻转课堂”就会想到“微课”,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微课”的翻转课堂, 这样的课堂很难真正翻转起来。那“微课”是什么?它是以知识点作为基本单元进行设计组织教学, 具有主题独立、目的明确、内容完整的特点。对于一些课程教学内容, 提前准备相关联的微课, 提供给学生作为其预习资料。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微课”后能否解决目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诸如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互联网+”教学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同样改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于网络资源对每个人几乎是平等的, 且可以实现跨时间和跨地域的资源共享, 所以教师需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和学习, 帮助筛选和提供资源给学生, 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根据教学目的, 利用互联网和学生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一对一进行个别辅导。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帮助, 追踪学科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不断更新知识, 快速提升自身能力。

四、“互联网+”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乐趣, 学习效率低下, 那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互联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媒介, 上面的信息可以说是一片汪洋大海,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学习, 就像走进了一间餐厅, 需要什么, 全由他们自己决定,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成就了按每一个学生自身需要形成的“私人定制”。当然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全部能够用互联网完成, 也有其做不到的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亲身实践, 因为经验是不能依靠互联网或他人获得的;学生的自我反省必须亲身体验, 因为互联网仅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数据信息;互联网对学生越来越重要, 已经成为学习的重要工具, 带给学生很多好处, 但同时也要注意自我监管, 不要沉迷网络。

五、“互联网+”实训室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的实训室应该是一种可以优化呈现的教学内容, 便利地获取学习资源, 加强教学互动, 建立具有情景感知及管理的新型实训室。时代发展的趋势需要我们在教学教育中提供多种呈现技术, 丰富教学内容, 加强学生的体验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而智慧教室则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典范。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智能投影呈现教学内容, 当涉及到学生共同讨论、疑难解答、评价练习等内容时, 学生利用在线交互系统, 将自己的观点呈现于智能投影上。同时分享给每位学生, 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在智慧教室中进行教学, 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学习中的信息并加以分析, 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取向与需求。在“互联网+”时代, 建设和发展智慧教学是大势所趋, 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职业教育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淡化了师生之间的界限;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在线式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的信息及快速的搜索方式有利于实现满足个人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多维度以及多学科综合探究式学习, 将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与动力, 培养学习者的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 我们应积极探索, 采取一定的策略, 使中等职业教育和互联网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水平。

摘要:“互联网+”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 使其为职业教育服务, 为职业院校的师生服务, 是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张亚珍, 张宝辉, 韩云霞.国内外智慧教室研究评论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 2014 (1) :81-91.

[2]姬如.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1) :20-23.

“互联网+”时代的经纪变革 篇3

一、渗透中的“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结果。对于房产开发企业来说,需要完成从开发商到服务商的转变,而对于传统二手房中介来讲,相对于互联网中介,要完成线上渠道的拓展,则要更多地占有线下社区资源。只有形成O2O平台闭环,才能够更好地占有市场份额。

在互联网世界里,用户注意力是最需要关注的资源。按目前的情况,受众的注意力正在朝三个方面进行转化: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从信息转移到交易。

“互联网+”更需要注重用户的体验,吸引客户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体现在房地产中介行业当中,就是要提供更真实、可靠的房源信息,让人们在搜索房源的时候更便捷、更易操作,降低时间成本。同时,用户在享受线上无差异化服务的同时,也要得到线下周到、细致的服务以及更可信赖的经纪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用户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增加客户的粘性。

房产交易是低频交易,涉及到的交易金额较大。客户在进行房产交易时会和经纪人产生多次的交互,在交易的过程中,用户一旦在线上或者线下任一方向的体验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到当次的交易结果,更会进一步影响到后期的交互粘性。

二、互联网将进一步渗透到经纪行业,渗透度将决定行业变革度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房地产经纪领域当中,移动互联网势头猛进,传统的服务标准已经在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渗透到房屋交易的各个环节,渗透的深度和效率将决定行业的变革度。效率越高、体验越好才能赢得客户,占领市场。

从经纪领域来讲,房源是根本。从卖方的角度讲,需要让自己的房源让更多的买方看到,将自己的房源以较高的价格进行售出;从买房角度讲,需要看到更多真实的房源来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而对于经纪人来说,掌握的房源越多则意味着客户资源越多。

买方通过互联网的字段选择可以在海量房源中匹配自己需求的房源,再通过线上的相关展示做初步的意愿筛选,形成带看。而实现这一步骤有个关键要素不容忽略,就是真实房源的呈现。这里所说的真实房源应该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全面、即时、准确。全面是房源的信息全面,即时是房源的及时上线,准确包括价格的实时变动和售出时的及时下架等。

根据链家研究院2015年的数据显示,在一、二线城市的数据中,链家登记的客户来自网络渠道的比重均在30%以上,这主要与客户了解房源信息的习惯有关。大部分客户更愿意借助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搜索房源基础信息和了解报价。“盘、客、人”的三方交互最好的平台方式是线上。在美国,1995年,只有5%的购房者通过互联网搜索房源,而今天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90%。目前,我国的这一比例不到50%,但可预见的是,这一比例会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得到不断地提升。

三、核心城市和社区的竞争更加激烈,得社区者得天下

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例,2015年这三座城市60%的二手房成交来自各城市排名前20的小区。这一数据在传统中介和互联网中介之间有一定差异,传统中介所占比值会更高,而互联网中介因为没有物理门店分布或分布较少,会有表现水平的偏差。

链家研究院对北京的几大传统中介及目前新兴的几个大型互联网中介公司2015年的成交数据进行了对比,这些公司成交量排名前20的社区与全市成交量排名前20的社区重合度的高低决定了这些公司同市场交易热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能够占据重点核心成交社区的楼盘,是竞争中的关键。中介成交状况相对分散的上海地区市场数据表现与北京相似,深圳2015年二手房市场是受互联网中介影响最小的一线城市。从一线城市的数据来看,得社区者得天下,尤其是核心成交社区。

可见,传统中介和互联网中介只有进一步拓展核心社区的房源信息,才能够进一步吸引用户关注,从而形成带看及成交。因此,体现在“互联网+”的概念上,传统门店拓展重点楼盘的优质房源,但是缺少线上的展示环境;互联网中介具备展示环境,但线下服务相对薄弱。“互联网+”不仅仅是针对传统行业向线上的发展趋势,也包含了互联网中介线下的发展走向。

“互联网+”不仅影响传统行业的变革,也对互联网企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房源发布、组织关系变革、交易流程重塑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影响。而作为掌握核心重点交易房源的社区,优质房源的获取至关重要。

互联网的变革心得体会 篇4

一、引言

律师行业与其他服务业不同,由于事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且依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因此,律师行业难以实现标准化。正因为缺乏标准化,法律服务的需求方也难以通过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的服务成果,供需两房存在明显的信息部队称。而“互联网+”时代之所以来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中介化,去中介化的特性一方面使得交易的中间环节减少,从而降低服务或商品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使得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换更为直接、透明。正因为如此,互联网大潮下,传统产业被颠覆者不再少数。例如,众多B2C或C2C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让以店面为基础的传统零售业步入寒冬;而微博、微信等WEB 3.0的互联网产品也让传统媒体备受考验。目前,传统的服务业也正在被互联网所改变,而高度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等服务行业也慢慢卷入互联网的大潮中。本文将以律师行业为切入点,探讨律师事务所如何顺应“互联网+”大潮进行变革。

二、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服务业的变革现状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具有三大特征:

1.顾客参与服务过程:制造业的生产、物流过程是排除顾客参与的,消费者到零售店或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商品,通常只能解除到商品的销售环节,而对销售之前的环节知之甚少。反观服务业,服务的过程往往需要客户的参与和配合。

2.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服务是一个过程,对于需求方而言,有时候服务过程就是产品。也因为如此,服务的过程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往 1

往难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3、无形性:服务的创新往往难以通过法律程序申请成为专利,而且服务由于其缺乏实体参照,难以形成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

正因为上述三个特征,导致服务业至今仍然未像零售业一样被互联网所颠覆。具体而言,由于服务业需要顾客参与服务过程,导致需求者更倾向于购买“眼见为实”的实体店服务,互联网下的服务由于难以参与,难免会给购买者产生不确定的偏见;由于服务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互联网消费的短、平、快难以给予购买者足够的安全感;而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互联网下的服务产品更难实现质量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然而,2015年以来,纷涌出现的O2O平台却慢慢渗透到了服务业。以“滴滴打车”为例,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的LBS技术优势,不仅倒逼了传统出租车行业进行优化改革,还意外地将“黑车”、“黑摩的”逐入末路,并催生起一大批职业的“滴滴”司机。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更廉价、更优质的交通服务确实有效地解决了出行不便的问题。再以“饿了么”为例,同样植根于LBS的技术优势,“饿了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都市白领的午餐“老大难”问题,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的选择。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O2O的服务渠道平台,更多的是针对微小额消费、低专业化服务。在中间环节上,O2O平台更多的是去行政化。即通过互联网渠道迅速实现用户数量的最大化扩张,使得缺乏行政许可的人员也能够从事相应的职业,在税收、行政监管上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从而降低消费者终端的价格。

三、互联网下律师行业变革的困境

首先,法律服务由于专业化程度高、事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导 2

致服务本身存在高附加值。这注定法律服务的购买必然不可能是微小额的消费。因为通过目前O2O的平台切入显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聚集足够的用户,更加难以形成平台的扩大。

其次,法律服务仰赖的外部客观因素甚多(政策、法律、法规、司法的运行等),服务过程和质量难以统一化、标准化,因此O2O平台难以通过消费者评分这种方式改善服务质量。

最后,律师行业的纪律性、严格性无法适应O2O平台的去行政化。因为律师事务所一旦违反监管规定,会迎来相当高昂的违法成本。

因此,目前的O2O平台难以成为律师行业在“互联网+”下变革的主流模式。有见及此,应当根据行业的特点和互联网的特点,寻找共同点,从而进行变革。

四、切入点——简单业务线上提供,复杂业务线上营销

结合目前O2O平台的运营特点,并考虑律师行业的业务特点,本文提出律师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变革的切入点应当是——简单业务线上提供,复杂业务线上营销。

首先,应对根据标准化的难易程度将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划分为“简单业务”和“复杂业务”。所谓的“简单业务”,即重复性强、专业要求低、标准化程度高、周期短的工作业务,如律师函的签发、法律咨询、一般合同撰写等。此类业务可以通过线上实现订单下达、标准化处理(格式、周期、内容等)、线上电子形式交付。由于处理环节在线上进行,避免了供需双方的见面、会谈环节,降低了从业者的时间成本,价格也应当由相应的下降,从而实现供需的双赢。

其次,对于复杂业务,由于需要高度的专业化服务,无法像简单业务一样实现线上处理,因此,可以考虑通过线上进行营销,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3

微博、搜索网站推广等方式尽可能向消费者进行正面的信息披露和宣传,从而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正因为通过线上营销,律师事务所极度可能在声誉和知名度上得到大幅提高,从而更好地扩大利润来源的广度。

互联网的变革心得体会 篇5

20092217蒋杰慧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洪流,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人把互联网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但它绝非传统三大媒体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简单翻版,可能会超过传统的大众传媒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更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的影响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拟,将使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社会转化为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信息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一场突飞猛进的信息革命,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

互联网的影响首先是从消费环节开始,进而渗透到生产领域和管理控制的全过程,不论对产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对降低商务成本、提高集约化水平等,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架起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了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行政运转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推动了政府管理模式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有人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时间与人们对公共活动和公民志愿活动的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据统计,仅电子政务一项,1992年至1996年美国员工就减少了24万,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简化了3.1万页行政法规。但是在网络时代,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新的资源,一种科学技术的力量,一个强大的生产力,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影响力,网络正在成为政治的“中枢神经”。网络民主更具直接性、平等性和快速性,网络政治最容易受到全世界的影响,网络空间对抗与争夺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影视、网络动画、网络文学等日益受到欢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这一新兴文化形态相对成熟的代表。作为一个开放的全球文化平台,互联网一方面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越来越令人担忧的强势文化入侵。网上消极颓废信息也在大量增加。在网络这个隐蔽性强的世界里,骂语、恶语、丑语、淫语也纷纷登台亮相,成了网络世界的一道奇观,以致这些不文明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

互联网无疑对于拓展交往领域、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效率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交往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有人惊呼“没有了网络,我们该怎么办?”互联网已经从一个神奇的具有魔力的事物变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同样不可回避的是,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学习本学期开设的《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一课,使我对领导艺术在认识、理解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感悟颇多。下面简单谈一谈对领导艺术的认识及看法。

领导艺术是什么?领导艺术是一种能够通过迅速的判断并从大量事物和关系中找出重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的能力。特别是在中国的人文环境下,和谐才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领导者只有运用和谐领导艺术,才能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才思,才能引领属下走向一个新时代。领导是什么?领导是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利、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在职权、责任、职能三者之中,职权是履行职责、行使职能的一种手段和条件,履行职责、行使职能是领导者的实质和核心。

领导是影响力而不是权利,领导者应当努力得到下属的信赖、爱戴和追随,而不是靠玩弄权术得到的敬畏。不同的下属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同一下属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是一门艺术,每一位优秀的领导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领导艺术,运用自己的艺术来领导、管理下属,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发挥他们的实际才能并使他们对组织做出最大的贡献。

领导艺术是在领导的方式方法上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创造性,是真善美在领导活动中的自由创造性。“真”是要把握规律,在规律中创造升华,升华到艺术境界;“善”就

是要符合政治理念;而“美”是指领导要使人愉悦、舒畅。另一方面就是有效性,但领导的实践活动才应该是检验领导艺术的唯一标准。

领导要想有效地行使领导职能,仅靠制度化的、法定的权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令人信服遵从的高度权威,才能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号召力、磁石般的吸引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完美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又是领导者具有创造性的领导才能、技巧、艺术和方法。主要包括:决策的艺术、创造的艺术、应变的艺术、指挥的艺术、抓总的艺术、统筹的艺术、协调的艺术、授权的艺术、用人的艺术、激励的艺术。而领导技能则主要包括深思熟虑的技能、专业技能、关系技能和行动技能。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因人而异的。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没有完全相同的领导者和领导模式。有多少个领导者就有多少种领导模式。

领导艺术有以下特点:领导艺术是领导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工作;领导艺术主要从工作中得来的;领导艺术不是领导技术。

领导艺术有以下分类:一是用人艺术。用人的方法和艺术在领导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如何用好人,除了要端正用人思想,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好事外,在用人技巧上还要合理选择,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宽容待人;合理使

用,积极培养;用人要正,激励人才。二是用权艺术。用权分为规范化用权;实效化用权;体制外用权。三是授权艺术。授权包括合理选择授权方式;授权留责(领导者将权利授予下级后,下级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下级负责任,领导也应负领导责任,士卒犯罪,过及主帅。);视能授权(领导者向下级授权,授什么权,授多少权,应根据下级能力的高低而定。)。四是决策艺术。决策要善于统筹兼顾,把握关键。决策要指令明确、决断及时;要有判断力、想象力、洞察力、应变力。并善于调动他人的积极性。五是人际关系艺术。首先必须掌握人际沟通艺术,即态度和蔼、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注意方法;简化语言;积极倾听;抑制情绪;积极创造互信环境等。其次要处理好人际纠纷,即严己宽人;分寸得当;审时度势;讲究策略;把握主动。

那么,如何提高领导水平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一是学习能力。领导者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领导学习能力越强,学习的知识越多,领导水平提高就越快。二是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对自己所领导的单位或部门,能从全局利益去思考其发展;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三是科学决策能力。领导者的科学决策能力,是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能根据事物、环境与信息状况,对预定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案适时作出决断的本领。科学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也是体现领导者素质和水平的表现。四是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工作愉快、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否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因此,领导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工作就要会协调纷繁的人际关系。五是识人用人能力。识人是指领导者要善于从宏观上去分析、认识人才的现状和规律,积极注意发现和识别那处于潜在的、萌芽状态的有用人才的一种能力。用人就是使用人才。用现代管理者的眼光来看,只有用人的失误,没有无用的人。领导者能否善于发现人才并发挥人才的作用,是衡量领导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六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领导者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必须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把创新渗透于具体工作之中,积极做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并在创新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此外,还应当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威信与威风的关系。领导者的威信是在工作中干出来的,是领导者德、能、勤、绩的综合反映。而威风是凭借权势强加给别人的,是以权压人。因此,领导者要树立威信,必须“信为民正”,努力做到淡泊名位,端正“官”念;必须“权为民用”,努力做到恪尽职守,率先垂范,必须“利为民谋”,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欲为民节”,努力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重;必须“情为民系”,心中装着群众,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之中。二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把手”,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不同的意见,以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偏差,以利于在班子中营造充分发扬民主和畅所欲言的氛围。三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领导班子分工

不等于分家,班子成员之间应多通气、多沟通、多商量,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成员要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讲配合、讲理解,努力做到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尊重不发难,互相补充不拆台,互相配合不推诿,使领导班子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能。四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证党内正常生活的有力武器。批评要讲原则,要讲政治,要明辨是非曲直;而自我批评则要敢于把自己摆进去,敢于触及自己的灵魂和痛处。五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在领导班子建设中,应该大力倡导干部的道德自律,能使领导干部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不打败仗。但是光靠自律也不行,必须在自律的基础上加强“他律”。对于那些不能自律的人,要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他律”,强化监督与约束。

总之,领导活动需要科学地进行,也需要艺术性地进行。在各种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它允许领导者在其范围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个人艺术,但这绝不意味着它可以是领导的个人随意的活动,或是毫无目的的盲目的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要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任何领导者,只有按照领导活动的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超越规律随心所欲,就只能导致失败。因此,领导工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的统一体,是受领导活动规律所制约的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的高度结合,领导者丰富多彩的个人艺术只有通过领导活动的客观条件所提供的舞台才能表演出来。领导艺术是科学领导方法的一种升华,是领导者在其自身知识、经验和

互联网变革进程中的价值迁移 篇7

在电信业及其相关行业工作的人们, 深知这一领域变化的无情。即便是几年前刚刚毕业的从业者, 都已看到其在大学中所学的技术正在为下一代技术所取代。不仅仅是基础技术正以指数级的增速发展着, 这个行业里的公司、商业模式甚至是产业自身, 也都正经受着实实在在的变革与重构。

变革的驱动力

在今天这个更复杂环境下的网络架构以及服务交付模式中, 有几方面特征十分明显:

·终端设备更加多样化;

·移动网、固定网以及其他多种技术连接着用户;

·业务可以是用户与内容/服务商之间的, 也可以是多个缔约方之间的, 并会涉及一系列不同的业务类型, 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对一通信服务;

·价值从连接环节 (帮助人们连通至他们想通信的人) 转移到内容环节 (帮助人们访问他们想看或使用的内容) ;

·产业中的企业们占据了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 他们不再平等协商和互动, 然而, 为了成功提供业务, 多个网络和企业仍需要一起配合。

设备和网络中的技术变革, 使得产业和商业模式上的变革成为可能。处理速度、内存大小和传输速度等技术性能一直在以指数级速率增强, 这推动了更强大的终端设备、更大容量网络、更大规模且更强大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发展。这一指数级增长最关键的基础驱动力即是著名的摩尔定律。近40年的时间里, 该定律一直在产业中发挥效用。尽管有关摩尔定律的效力将能持续多久业界存在分歧, 但目前产业尚未到达其极限。

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变革对于电信业的影响, 我们可以观察目前的三层电信架构:

·终端设备:用户使用终端连接网络, 进行通信以及访问内容与服务;

·接入与核心网络:连接用户, 并与云资源和其他网络进行互连;

·云:提供连接到网络的内容源、数据存储以及计算资源。

能以更小尺寸提供更强的计算性能以及更好的电池性能和显示技术, 这使得终端设备从最早的固定电话, 到早期的具有简单功能的数字移动电话, 再演进到今天复杂精密的带触摸屏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更重要的是, 终端设备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 使得许多新的特性很快成为终端中的必备功能, 而不必如以前一样通过网络来实现这些特性。IP层的普及使得网络和应用相分离, 并给Tim Berners-Lee引入万维网提供了条件。他既无需获得网络运营商的许可, 也不需要后者更新网络设备, 相反, 将新功能引入与早期互联网相连的终端设备上, 就可以实现新服务。

用户不仅在使用具备更多功能的终端, 他们还购买和使用更多不同的终端, 用它们访问不同的网络。一位用户可能同时拥有:

·家中具有上网功能的电视 (或具有上网功能的付费机顶盒) , 连接到他们的家庭固定宽带;

·一部笔记本电脑, 当在家使用时将连接到家中的固定宽带, 而离开家时会连接至3G移动网或当地的Wi-Fi热点使用;

·一部通常连接至3G移动网的智能手机, 有时也会连接当地Wi-Fi热点以及访问家中固定宽带;

·一部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平板电脑, 可能连接3G移动网或Wi-Fi;

·如数码相机、电子书阅读器或卫星导航设备等其他消费电子设备。

当然, 用户希望能够通过不同设备访问和使用自己的数据、文档以及内容。当他们惟一的计算设备只是一台单一的电脑时, 用户只需要将所有数据在本地存储, 操心备份的问题就足够了。在有了不同设备之后, 对于网络和云服务的使用变得很必要, 它们要么成为主要的存储位置, 要么提供跨多个设备的同步服务, 即便它们并未同步运行并连接到网络上。这些终端设备必须要么提供同步的本地存储, 要么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云存储。

尽管现有设备的增长一直围绕着消费者, 从最初的单一设备到现在的每个用户多部设备, 下一步的增长转变将很大可能来自于自动设备, 也就是M2M。同样受到成本改善、功能化和尺寸缩减的驱动, 无需用户干预就可连接和传输信息的大量低成本传感器和遥测设备的制造变得可能。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市场, 目前其增长速度和对经济的影响尚难可靠预测。

这些设备都需要一定形式的网络连接, 无论它是用于通信还是访问内容和服务。现在这一网络连接将是多种接入技术的混合, 包括固定和无线选项。移动性的便利被用户看作为对固定网络接入的补充和增值, 移动宽带的容量和速度也一直在持续改善。然而, 用户却并不一定愿意花很多钱去只在移动网络上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 特别是对高带宽视频服务的需求。

不过幸运的是, 大多数支持视频等高带宽业务的移动设备也可以通过Wi-Fi接入使用。这就使得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当地的Wi-Fi接入一个固定宽带网络。这种融合网络接入形式使得移动宽带网和固定宽带网可以很好地协同互补——既提供移动网的便利和灵活性, 也包含固定网的低价高容量。

许多电信运营商目前正在投入巨资升级自己的固网和移动网。在固网方面, 运营商正在推动光纤接入的发展, 积极推动光纤网络入楼或以其他各种方式至用户端, 实现高带宽、低成本的接入。移动网络则正被升级至3G/LTE, LTE之后的升级也在计划中。高接入速度也在推动更大的带宽使用量的产生, 这就要求核心网的容量和能力同样需要不断升级, 以确保网络中其他环节的瓶颈不会影响到接入网提升的效果。

尽管这些升级将降低每比特带宽的成本, 但提升网络所用的总成本和之后的运营成本仍需要通过一定的盈利模式收回。传统来说, 电信网络从最终用户处直接获得收入, 当网络主要被用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通信时, 这一收入模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当向内容业务转型时, 无论是付费内容还是以广告收入支撑的内容, 对于传统商业模式都是个挑战。

从人与人的任意连接到接入内容, 这种对网络使用的转变, 已经导致了过去5-6年间的结构性转变, 互联网已经围绕视频内容的访问与分布需求进行重构。能够支持高清大屏视频和可用性更广的互联网分布式视频的高速宽带速率正刺激着最终用户的需求和使用。

传统互联网架构有着典型的层级。由底端的用户IP网络开始, 通信会被传至所需的层级直到到达骨干网, 然后回落到另一个用户IP网络。内容通常位于企业/边缘网节点上, 网络价值是由骨干网运营商基于其网络和节点的可达性创造的, 网络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用户接入费用。

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架构中, 多数内容已从位于网络边缘的企业IP网络迁出而进入内容聚合层, 其中包括内容和托管提供商以及CDN。伴随视频流量的快速增长, 多数业务通信现在已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美国的加州硅谷——前者代表传统通信业, 后者代表新兴的互联网产业, 现在都成为了爱立信发展的战略重地。接在用户和这些内容提供商/分发商之间进行。因此, 互联网结构正在变得扁平化, 通过CDN和智能缓存, 同一层级里实现了更多互连, 内容也实现了更智能的分布并且更接近最终用户。价值和收入也从连接环节转至内容环节, 广告和付费内容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 接入网提供商获取这些收入的能力仍是未知数。

云的影响

云服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相反它的存在已经有一段历史, 其新鲜之处在于通过分布式计算架构, 以低成本提供具有广阔灵活性的计算能力。使得云存储和云计算具有吸引力的一些主要特点在于:

·弹性的能力:随着需求的变化, 能够扩大或缩小使用规模;

·即用即付:只为需要使用的能力买单, 将固定的基础设施资产成本转变为可变的运营成本;

·资源虚拟化:基于资源池, 使应用和工作负载可以动态、无缝移动。

尽管通过电子邮件、社交网络和视频分发等业务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云服务的采用已经增长较快, 但企业对于云服务的采用则较为保守, 有一种看法认为, “云服务尚未完全准备好为企业服务”。在今年早些时候广为传播的Amazon部分云服务中断的事件更加大了业界对此的担忧。

企业对于云的采用必须考虑到组织风险、成熟度以及企业的技术概况。企业CIO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安全、隐私和管辖权问题;

·管理框架和SLA的缺失;

·无法迁移现有应用;

·缺乏对数据的控制;

·被锁定于单一的云提供商;

·真正的成本在哪, 云到底有多透明。

基于云来交付内容和服务, 为通过不同接入网络接至多个终端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网络运营商所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应处在价值链的什么位置, 以及云对他们的商业模式到底有何种影响。

新经济规律

许多网络运营商正面对的问题是, 他们正在建设的接入网和核心网的作用是什么?他们可能沦为哑管道, 还是能够担当智能管道的角色, 并能从经由其网络提供的增值业务中捕获一些增加值?

数字内容和服务产业的经济规律, 与传统的物理商品和服务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前者的主要经济特征在于复制与分发的边际成本很低 (几乎为零) , 而生产内容的成本是固定的。在这一特性的刺激下, 内容和服务提供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将他们的内容转化为货币。

终端设备更强大的功能与基于云的分发平台的结合, 为业界提供了新的机会, 使得他们可以从价值角度绕开网络。市场中采取这一战略的两个最佳企业案例即是Apple和Google, 他们分别通过不同途径达到了这一目标。

通过对终端设备和基于云的内容分发平台的控制, Apple聚焦于高度集中的垂直市场, 有效扰乱了传统市场。从Apple终端设备的销售 (即便是经由渠道伙伴处理) , 到用户对于Apple在线商店中音乐或应用等内容的购买, 商业关系直接存在于最终用户和Apple之间。

Google则选择了另一条途径——为最终用户免费提供对于内容的访问, 与此同时通过发布广告获益。只要达到一定规模, 广告收入就能够覆盖近乎为零的分发边际成本。这里所需要的规模, 既指通过其分发平台交付的内容数量, 也指其越来越差异化的广告网络的规模。尽管Google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成本的用户生成内容, 它现在却也在发生转变进入电影许可发行领域, 以及通过合作伙伴促进更多内容的创作。

许多业务流量都在最好的网络上承载。网络运营商正在承载更多流量, 然而却没有见到与这些内容和服务增值相关的任何收入。这倒不一定是网络运营商的灾难, 只要他们有着正确适当的定价结构, 能使他们从用户处获得的收入与用户消耗的流量所造成的成本相一致即可。

虽然亚太地区的多数接入网络提供商长期以来都有平衡收入与流量消耗的零售定价结构, 但北美和欧洲的接入网络提供商过去都提供着特有的无限上网计划。在过去, 由于网络的速度相对较慢, 限制了一个付费期内人们能消耗的带宽总量, 因此运营商还能承受得起这种无限上网方式。然而, 即使在这些市场, 最近也出现了向分级定价方式转变的趋势。

网络运营商一直在考虑和尝试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更多增值收入:

·自己进入增值业务提供领域;

·保障端到端服务质量, 借此向增值业务提供商收取溢价。

尽管已经有了一些网络运营商进入增值内容和服务领域为最终用户提供打包业务的成功案例, 但这并不是这些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选择——就端到端服务质量向增值业务提供商收取溢价, 试图将一些广告或内容收入返回到网络提供者处, 以弥补其网络成本。对于网络提供商而言, 升级网络至更高速率的一大驱动力在于最终用户对于高带宽视频业务的接入需求。特别是对于实时流媒体业务, 更需要以智能管道在内容提供商与最终用户间确保服务质量。这对于网络运营商而言是个机会, 他们可以提供更高价值的传输服务。

监管关注点需转变

通过回顾过去, 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和电信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一直是推动通信领域创新和新内容与服务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政府已经通过对基础设施领域竞争的重视, 建立起了竞争体系, 但接下来政府的关注点还应包括新兴的内容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于竞争和未来增长的威胁。政府和监管者的监管原则不用变, 但其应用点需要转变。他们应该关注的三个方面包括新的竞争问题、内容监管和消费者保护。

电信领域的竞争问题历来侧重于基础设施接入和价格的设定, 而现在则需要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潜在的垄断力量可能在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出现, 需要作为未来竞争的潜在障碍加以考量。具体来说, 这一瓶颈可能出现在高价值内容的获取环节, 比如搜索引擎或社交网络可能会控制体育赛事的报道权, 或控制接触用户的渠道。内容监管包含了诸如跨媒体所有权、文化多样性和本地内容额度、广告限制、合适的内容分级等问题。消费者保护则涉及对垃圾邮件和通信骚扰的防护, 对用户信息和隐私的保护, 以及保障不同用户群享受到平等服务等问题。

“互联网+教育”引发的教学变革 篇8

摘 要:大成实验学校通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简称WZHJX)实践研究,建立“一中心五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运算速度的优势,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进而实现实时、互动的教学评价反馈,突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能。

关键词:智能化教学;教学评价;互动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77-03

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无穷多的信息,特别是出生在数字时代的孩子们,运用互联网的学习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如何让学生学习并合理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准确高效地获得自己所需信息?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人和人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这些新的信息方式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MOOC(慕课)在高校的兴起,被认为是引领教育变革的革命性事件,对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具有挑战性的意义。但中小学基础教育不能照搬大学的MOOC,大成实验学校通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简称WZHJX)实践研究,建立“一中心五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运算速度方面的优势,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进而实现实时、互动的教学评价反馈,突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能。

一、系统结构

“数字化教学案”是基于“互联网 +”的教与学的方案,核心要素包括学情调查、目标问题、合作交流、学能监测、拓展提高、反思评价。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有“一中心五平台”,即一个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和教师应用平台、学生应用平台、家长应用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和纸质作业数字化平台等五平台组成。

WZHJX系统主干结构、各平台基本功能及简单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二、创新功能

基于数字化教学案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带来一种具有超强的教学辅助功能的互联网+教学方式,注重交互对象的主体性、教学对象的交互性、交互反馈的及时性以及交互影响的持续性。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有显著的意义:

首先,建立了超过200万道精品试题、20万优质试卷、由一线名师讲解的10万段经典解题视频和海量的各主要学科教学设计课件微视频等资源库。资源库涵盖了大量教师日常教学使用的试题、试卷、解题视频以及课件资源,可以协助教师高效快速搜题、出卷、备课,显著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上传、管理功能,方便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系统、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高效调用系统提供的海量教学资源和自己上传的个性化教学资源,轻松实现快速协同备课或个性化备课、自动或手动组卷等,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第三,通过实时反馈系统,系统自动分析统计相关数据,在各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报表为教师提供智能化教学建议、教学目标达成度等综合信息,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出即时调整。

第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轻松实现资源调用、板书切换、图片/作业对比、学生互批等功能;通过查看实时作业报表,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轻松实现高效的课堂互动和即时反馈,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能。

第五,详尽记录课堂的每一环节,通过多种终端精彩再现,学生可按教师要求,轻松实现便捷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可按自己需求有针对性地多次学习、移动学习。

第六,自动生成学生的个性化错题云。学生可随时订正自己的错题、查看错题的文字或视频解析,实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同时提供错题再“收藏”功能,对重点错题重点照顾,让个性化错题云更个性化。

第七,针对学生错题,可由教师设定给学生自动推送若干道相同知识点的试题,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强化该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三、实施途径

以“数字化教学案”为抓手,运用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开展智能化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如图2所示。

1.课前——学情调查,研究每一个学生起点,寻找最近发展区

美国教育学家奥斯伯尔曾提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或活动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借助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1)微课视频

给学生准备相关微课(围绕某一个相关知识点而形成的讲解和演示,其特点是目标明确、语言简洁、深入浅出,可以是预习视频,也可以是本节课所需要的补充知识视频等),让学生通过PC、平板等客户端程序,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在课前进行相关学习,同时教师还提供在线的辅导,促进学生尽量“拉齐”或提高起点。

(2)数据分析

课前通过给学生发送学情调查问题让学生完成,利用实时反馈系统,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收集学生的相关数据,经过系统后台的智能分析处理,以直观的数字化图表充分、准确呈现学生暴露出的困惑或问题(见图3),从而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基础。通过学情调查与导学,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尽量“拉齐”或提高起点,促进因材施教。

2.课中——任务驱动,因材施教,即时反馈,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

(1)根据学情调查确定目标问题

根据学情调查中学生暴露出的疑难问题,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课内重点目标问题,也就是说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目标问题设计要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联系,特别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设计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突出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以学定教,提高效能。

(2)围绕目标问题展开合作交流

成立学习小组,明确个体责任,确保人人参与。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有困难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再请小组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小组间互动点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面向全体,以学定教,以评促教!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师生交流平台,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随时将合作交流的成果通过图片、文档等方式上交给教师,教师可随时进行展示和评价。学生能通过“互批”功能参与到批改作业的过程,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此外,学生可以实时发布课堂疑难问题,教师则可以对每个学生的疑难进行一对一答疑指导,实现高效生动的互动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此外,教师也可以很便捷地将整个课堂过程录制下来,包括教师的课件、板书、书写轨迹、声音等,生成复习视频并自动关联到相应知识体系中,便于学生课后根据需要多次反复学习,进行查漏补缺,切实掌握已教知识。有利于更有效地因材施教,助力教学评估,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3)学能监测每个学生学习效能即时反馈矫正

学能监测是按照课堂教学目标编制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能与教学效果进行实时监视的过程,具有诊断、反馈、调节、激励的功能。学以致用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师下发学能监测内容,利用实时反馈系统让学生完成并提交学生课业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和系统后台智能分析,并形成形象直观的数据报表,同时会自动生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错题本”和全体学生的“错题云”。既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实时学习状况和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协助教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根据监测数据报表,对大部分学生都懂的问题课内不需分析,对大部分学生都不懂的问题则进行重点分析;又帮助每个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易错知识点,能对自己的错题进行订正并观看该题的视频、文本解析,做到在最短时间内强化各学生对薄弱点的理解,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系统还具有“智能推送”功能,可由教师控制是否自动推送若干道学生错题同知识点试题给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3.课后——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作业或者拓展性课程

(1)拓展提高

根据每一个学生学能监测情况或者个体差异,决定是否要进行拓展提高或者选择性的布置课后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或者提供拓展性课程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能力发展。这部分的任务同样能实现跟学能监测环节完全一样的数据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功能(这个环节也可以在课堂中完成),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已学课程。

(2)反思评价

学会反思与评价、自动调节,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评价受到激励,促进改正不足之处。所以运用“数字化教学案”的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对课堂教学效能进行及时激励性评价。一是教师每节课堂教学后对自己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情况的反思评价,二是教师在课中和课后对每个学生、小组学习情况及综合素质的评定。可采用《学生学习效能监评表》、《教师教学案教学记录表》等进行评价。对全班学生学能监测的评价,同样通过教师应用平台实现实时数字化记录、反馈给学生,并合并存储到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

(3)学习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移动学习,反复观看教师录制的课堂教学视频和微视频,同时也可以针对自己的个性化错题云,反复查看题目的答案、解析以及解题视频,针对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及时查漏补缺。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对结果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预测。通过学习分析,移动学习,激趣增智,创生智慧!

“互联网+”是种能力, 激活更多信息能源,是传统助力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培养今天的人,就可能让他们失去明天!正如马化腾所说:“如果教育拒绝‘互联网+’,就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拒绝使用电力一样。”“互联网+”代表着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

应对数字时代,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还要具有创新思维和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运用WZHJX实施智能化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让教学更有趣更智慧,让学生更个性更快乐,让教育更公平更均衡! 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一起拥抱“互联网 +教育”!

上一篇:催眠童话小故事下一篇:2008年新年贺词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