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求职心得体会(推荐8篇)
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2届硕士生
邓波 匆匆时光,人生第一次的求职已经结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职,我对此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下个人的求职见解,希望对师弟师妹们有用。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求职过程。由于自身所学专业方向及西工大的军工特色,我对自己的求职定位是进入一家不错的研究所,自己大致在8月底就开始准备简历,9月一开始就正式进入找工作状态,先后参与多场招聘会及宣讲会,也许是上天眷顾和幸运女神附体亦或人品大爆发,或者是对求职菜鸟的照顾,经过近两个月的奔波和辛苦,我幸运的拿到了多个不错研究所的offer,并且保持了高效的面试成功率。最终,自己选择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很幸运的回到四川工作。
下面我对自己求职过程中那些自己的体会大致谈谈: 1.求职中最重要的是什么?(1)一份合格的简历;(2)面试技巧。
2.关于自身的求职定位?
选择一个单位大家首先考虑应该都是单位优劣,其次是地域和其他因素。由于现在生活的压力,对于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大都选择留在房价合理的大城市,而不太愿意去那些高房价的大城市。作为一名四川人,我对自己的定位本省几家不错的研究单位,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电29所,611所。当然,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所以选择也大不相同,这里对那些教条的选择定位方法就不多谈,但是我觉得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定位好契合自己条件的,自己心里想去的几家单位,作为一个目标,等待这些单位到来。如果能拿下这些单位,就perfect,不能拿下就退而求其次。
3.关于项目经历如何写?
在硕士期间我先后经历了五个项目,个人感觉是在简历中写项目时一定要有主次之分,重要的写前面,次要的写后面。在面对不同单位时,一定要把和该单位研究方向相关性高的项目写在前面,而且针对不同单位需求专业技术方向,将项目做适当靠近其专业技术方向的修改。以下以我的其中一个项目为实例,如果项目难度高,价值大,一定得写上,这是简历加分点,可以提现自己科研实战实例,项目描述要精简完整,而本人职责是关键点,一定要把自己涉及干过的活都清晰明了的写上,这是面试看中的地方,也是面试官经常问及的地方,即是这个项目你干了啥,怎么干的。 XX飞机公司 XX机翼前/后缘移动机器人制孔系统研发(项目难度:五星,2360万)
2012.10-2014.1
项目描述:设计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制孔系统,实现整个前/后缘的高精度自动制孔。系统具备车载整体可移动、机器人轨迹控制、光视检测及位置反馈、安全扫描、自动换刀、自动制孔等功能。
1自动换刀刀库及机器人法向调平机构设计,出图加本人职责:项目核心成员,主要负责:○
2电气控制系统的规划设计及安装调试;○3负责各类电气元工并跟产,机械部分装配调试;○
4工装地基图设计并与工装所沟通协调加工布局件选型采购、沟通、合同签订、付款转账;○5参与标书、方案、后期使用说明书编写。方案;○开发工具:Solidworks、AutoCAD、BeckHoff控制系统、西门子及力士乐驱动单元、KUKA机器人等。
4.关于简历一些关键点的处理?(可参考师兄师姐的简历斟酌修改)(1)求职意向一定要针对不同单位的专业需求适当合理修改。(2)教育背景中一定要注上醒目的985、211等字样,成绩突出的可以将排名百分比写上。
(3)荣誉奖励在版面合适的情况下(硕士一般两页纸),尽量把自己所得的奖励写上,可以给简历筛选者一种不错的视觉响应。
(4)英语及计算机,英语是筛选简历的一个重要点,所以英语四六级对于硕士而言至关重要,而英语优秀的可以写上自己分数,突出的也可以写上“一次性通过四六级”等字样;计算机等级也是不少单位的考察点,等级越高越有优势,我有切身体会,我自己计算机通过了四级网络工程,每次面试官看到这一项都会惊讶,因为大家都考二级去了,所以这就成了加分点。这个加分点大家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加把劲去得到。另外如c,c++,vb,MATLAB,office等一些工科生学过的基本计算机技能在简历中一定要体现出两个字:“我会”。
(5)专业技能方面那些学过的用过的听过的本专业的技能要主次分明的写上,自己不是特清楚的要短时间内了解学习。
(6)科研成果包括专利,论文,软件著作等,自己参与涉及的要尽量主次分明适当的写上(那些多达几十项的大牛就要挑主要的写,如软件著作写了12项,可以在前面写上发表软件著作12项,接着把重要的几个写上),可以给简历筛选者一种不错的视觉响应。
(7)如果有担任重要学生干部,可以适当写在简历靠前位置。引起简历筛选者注意。
(8)社会实践和个人评价则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体现。尽量跟单位需求和精神关联。
5.关于网测和面试?
网测是现在大多数单位筛选的必有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偏向于心理测试和知识能力测试,心理测试主要是测试人的稳定性,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先后出现,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要确保前后一致,也就是表示你的稳定性高,这样的话心理测试基本没多大问题。知识能力测试如果在开放的环境下,不妨找几个人一起做,可以提高效率,并且很多问题在百度里输入题干关键字都能找到结果。
准备是面试必须的要做的最关键工作,充分的准备可以使自己在面试的不至于怯场,答非所问,当然每个人在开始面试的时候难免紧张,但是经过一两次后这种感觉会慢慢消除。面试中问及的问题包括专业问题、个人问题、一些大众问题的个人理解,很多问题网上都能找到,我所采用方法是把我涉及的这些面试官可能问到的问题的理解都思考过,你可以在找工作期间每天空闲的时候多思考些这样的问题,想想怎样用最好方式回答可能被问及的问题。当然大部分专业问题都是围绕你的项目,所以一定要把项目中涉及专业问题多思考,做到有备无患。在面试过程中还要适当的在口才、着装方面展示自己自信,给面试官一种亲和力。
6.关于签约?
签约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家一开始找工作都如惊弓之鸟,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我想说的是西工大大部分工科专业就业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双985的工科同学,更无需担忧,我在找工作工程中就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九月上旬就急急慌慌和上海一家待遇不错的研究所签了,当时受待遇的诱惑和就业的压力,在自己心仪的单位没来之前就把三方交了,以至于后面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后面收到中电29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offer时只能等待新三方,既得求前面的单位解约,又得求后面的单位等我。个人认为签约的黄金时间是9月下旬和10月中上旬(当然如果自己心仪的单位要你了,那就不论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可以签一个个人感觉不错的、合适的单位,以防后患。
7.关于行业,如果想进系统内的研究所,那么以下这些单位综合实力以及待遇应该算得上中国的顶尖研究所,属于国内第一梯队:
航天:航天一院一部,10 所,14 所;航天五院 501 所,502 所,504 所,航天三院三部,33 所;航天二院二部,23 所,25 所; 中电四肥羊:中电 14 所,29 所,38 所,54 所; 中船总体:701 所,719所 ; 航空: 601 所,611 所,618 所; 兵器: 203 所和 206 所;
其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部分研究所。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 因变量与自变量
因变量。学界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测量一般是从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来考察的。本文以硕士毕业生获得的offer数来衡量就业数量,工作满意度来衡量就业质量。本文则参考Yadan(2006)所开发的量表测量offer数和工作满意度(四个题项),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测量,其中offer数包括“0个”、“1个”、“2个”、“3个”、“4个及以上”五个选项;工作满意度是从报酬满意度、发展机会满意度、劳动保障满意、工作环境满意度四方面进行衡量的,每个题项包括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五个选项。
自变量。自变量包括硕士毕业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他们的具体求职行为。根据舒尔茨的定义,人力资本是指个体拥有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和。[1]关于对人力资本衡量指标的选取,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最大的分歧之处在于学校声誉和专业是否能衡量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如:陈海平(2005)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中,将性别、生源地、外貌条件、学校名气、专业、职业技能、工作能力、政治面貌作为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赖德胜和孟大虎等(2012)[2]在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中,把学习成绩、英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党员、学生干部、奖学金、兼职作为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指标,并指出将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校声誉、专业作为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是不科学的。
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硕士研究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研究者与周围已经获得良好就业的数十名硕士毕业生的访谈,本文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术成果、英语水平、校园学生工作以及工作实习经历这五项作为衡量硕士毕业生人力资本的指标。题项均以Likert五级量表来衡量,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包括从很差到很好五个选项;专业知识是通过被访问者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五个选项;学术成果是通过对发表论文的篇数来进行衡量的,包括“0项”、“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五个选项;英语水平是通过对英语“读”、“说”、“写”三个方面进行衡量的,共有3题,每题都有从“非常困难”到“非常不困难”五个选项;校园学生工作包括担任班干部的次数、参加社团活动频率和勤工助学的次数三项,对次数的测量是从“0次”至“4次及以上”五个选项,对频率的测量是从“从不参加”至“经常参加”五个选项;工作实习经历是指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毕业以前从事过工作实习的次数,从“0次”至“4次及以上”五个选项。
根据Kanfer对求职行为的定义,“求职行为是动态的、循环的自我调适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并受主观意愿驱动的行为模式,它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3]本文参考Blau(1994)设计的求职行为指数量表和求职行为强度量表,从频率和强度两个方面来测量求职者的求职行为,两个量表分别包括12个题项和4个题项,均以Likert五级量表来衡量,本文通过对两个量表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将求职行为指数量表降为6个题项,分别为“准备或修改个人简历”、“给用人单位发送个人简历”、“填写用人单位发放的求职申请表”、“阅读有关求职的书籍或文章”、“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和亲戚好友讨论可能的就业机会”,每题的选项均为“0次”、“1-2次”、“3-5次”、“6-9次”、“10次及以上”;求职行为强度共有4个题项,分别是“我为寻找求职机会花费大量时间”、“我为寻找求职机会付出很多努力”、“我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求职过程”、“我为寻找一份工作尽了最大努力”,每个题项后面都有五个选项,即“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普通”、“符合”、“非常符合”[4]。
2. 模型设计。
由于本文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全都是连续变量,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其进行计量回归检验,回归方程的形式如下:
其中,yi表示因变量求职结果的三个维度:offer数、工资水平(月)、工作满意度;xj是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因素,βj是自变量影响硕士毕业生求职结果的程度系数,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误差项。
3.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5月至6月对浙江省杭州市6所大学2012届经济管理类和理工类硕士毕业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人力资本;第二部分了解调查对象的求职行为,包括求职行为频率和求职行为强度;第三部分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求职结果情况,包括获得的offer数量和工作满意度。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约为73%。男性127人,占62%,女性78人,占38%。来自城镇的为73人,占35.6%,来自农村的132人,占64.4%。党员124人,占60.5%。理工类专业的75人,占36.6%,经济管理类的为130人,占63.4%。来自重点院校的有55人,占26.8%,一般本科的为150人,占73.2%。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计量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1. 人力资本、求职行为与硕士研究生就业机会获得
以获得的offer数为因变量,将人力资本变量、求职行为变量全部纳入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35,这充分说明了建模成功而且模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反映硕士研究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各个维度对硕士生就业机会获得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专业知识、英语水平、校园工作、工作经历与就业获得机会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06、0.407、0.382、0.156,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硕士生专业知识掌握的越牢靠,英语水平越高,校园工作经验和工作经历越丰富,越可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选择。学术成果虽然对就业机会获得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求职行为频率和求职行为强度与就业机会获得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476、0.163,这说明在求职过程中越积极主动求职行为比较频繁的硕士毕业生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 人力资本、求职行为与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
以硕士研究生对所获得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人力资本自变量、求职行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我们可以从表2看见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15,说明建模是成功的,而且有很强的说服力。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都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对所获得工作的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反映硕士研究生拥有的人力资本的五个自变量中,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越好,越容易获得较满意的工作。由于毕业生大多都没有全职工作的经验,用人单位都喜欢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比较牢靠的毕业生,这些人的可塑性比较高,因此这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进而获得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的机会较大;校园学生工作和工作实习经历用来衡量硕士研究生工作实践经验的两个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工作实践经验越丰富的硕士毕业生越有可能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工作。
注:“***”、“**”、“*”分别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0.01、0.05和0.1(下同)
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硕士研究生几乎都在本科阶段已经获得大学英语六级或者四级证书,所以英语水平并不能造成明显的满意度差距。代表人力资本的五个变量中有3个通过显著性经验,说明人力资本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正向作用,是决定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反映硕士研究生求职行为的求职行为频率和求职行为强度也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分别是0.318和0.128,这说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硕士毕业生通过加大求职力度和强度可以找到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获得的offer数和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硕士研究生求职结果的指标为因变量,以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为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硕士研究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具体的求职行为对其求职结果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硕士研究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是影响其求职结果的两个关键因素。而作为衡量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学术成果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即工作满意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对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并结合社会和市场的共同需要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这样积累的人力资本才会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13-31.
[3]Kanfer R,Wanberg C R,Kantrowitz T M.Job search andemployment: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5):837-855.
关键词:新型;研究生;求职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89-01
一、 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现状
随着高校研究生越来越多,而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并没有显著增加,导致研究生群体竞争更加激烈,其就业形势也呈现紧张的趋势。硕士研究生人数增多的现实,加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限,造成社会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岗位,这使硕士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再加之研究生属于高学历群体,其对于自己日后的工作期望值较高,所以就会产生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造成就业难问题。
二、 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形成的原因
(一)国家方面
1.扩招政策的影响。从高等教育实施扩招政策以来,其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前进的阶段。硕士研究生人数的增多,确实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有其独特的积极影响,也对社会上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硕士研究生的扩招政策,使更多人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的机会,但同时硕士研究生质量受损,整体素质相比较以往有所下降,然而市场对于选择人才更加严谨,结果就是就业难度增加,就业压力增大。
2.就业体系不够完备。在当今新型的社会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政策并没有本科生的详尽、明确,反而显得更加简略。[2]硕士研究生所接受教育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的各种特殊性,使得社会的就业政策在很多方面都无法满足硕士研究生的需求。
3.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由于硕士研究生的的招生人数与社会上存在的职业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矛盾,造成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浪费,不能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不平衡与不稳定因素。就业市场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相对过剩与绝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硕士研究生求职以及解决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决定性因素。[3]
(二)高校方面
1.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硕士研究生作为精英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培养过程中往往以专业理论的培养为主,注重其学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其综合能力和社会素养方面的培养仍然欠缺,加上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这一现实,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以及求职难的问题。
2.培养目标不明确。新形势下的高校,过于注重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的关注,而对于已招的硕士研究生,要怎样培养,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还不是特别明确,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不密切。正是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使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
3.导师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导师群体的质量是影响硕士研究生群体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硕士研究生数量的增多,为了扩大师资力量,高校在评选导师时往往降低标准,这必然会降低导师的总体质量。
(三)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原因
1.缺少社会经验。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钻研于学术研究和科研创造,很少有到社会上进行实践。当这些硕士研究生走进社会时,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社会现象时往往疲于应对,这也是影响其求职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少创新能力。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大部分企业对硕士研究生的评价都是“缺乏创新意识”,这已经成为制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硕士研究生本应担负着国家科技研究与创新的重任,但因其缺少应具备的能力,往往在求职中处于劣势。
三、 改善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的措施
(一)国家方面
1.招生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国家在制定扩招计划时,需要以市场对人才规模及人才类型的需求为依据。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在招生计划实施前,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调查,做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使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量与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协调,保持供求平衡,减少隐性失业及无法就业问题。
2.鼓励创业并给予政策支持。解决硕士研究生求职创业难问题,国家有其特殊的地位和权利。应鼓励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创业,优化研究生创业环境,制定相应的优惠鼓励政策,切实为其创业提供便利条件。
(二)高校方面
1.合理设置招生规模。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之前,应市场需求做出明确的调查,针对市场对硕士研究生的容纳量,决定其招生数量。[4]高校的招生计划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灵活设置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培养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2.加强创业教育。面临就业难问题,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鼓励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而且也能给广大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讲座并组织创业实践,为硕士研究生在步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三)研究生个人方面
1.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各项能力。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否顺利求职创业,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研究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而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研究生本身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否有吃苦耐劳精神。硕士研究生应该在读研期间勤奋努力,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2.端正就业心态。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心态,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硕士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有着更多的学术经验,其拥有高学历的心态使其就业时心怀一种优越感,这种不理性的心态,使其面临挑战。硕士研究生应正确审视自己,用平和的心态应对就压力,用务实的心态审视自身的能力,最后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顺利求职创业。
3.明确就业目标。硕士研究生应该在读研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加强与从业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做到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并为之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沈雁兵,余新丽.扩招背景下硕十研究生就业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7).
[2]郭薇薇.硕十研究生生涯规划:态度认真心理坦然[J].中国硕十研究生,2006(l):18.
[3]王慧娟,赵红霞.当前中国硕十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J].社会纵横,2006(5).
在这一阶段需要形成自己清晰的目标,不然很可能会面对众多的信息和抉择而不知所措。冷静下来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最在意哪个因素,优势在哪里,适合做什么,职业规划是什么,这些问题想清楚了,踏上求职路时才会有方向感而不会摇摆不定。另外价值观也很重要,自己究竟值多少钱,然后根据目前的形势设个价值底线,如果没有底线,就很可能做出错误的,或者在以后后悔的决定。据报道很多名牌大学生找工作时自降身价,别以为这样做很潇洒很豁达,殊不知市场就是被这样的跳梁小丑搞坏的,搞坏了市场,大家都没好果子吃,这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简历和网申:
绝大部分公司在这一阶段还没开始进行校园招聘,基本上都赶在国庆长假结束之后开始,所以这一阶段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简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校对、修改和完善,力求布局美观,排版紧凑,错别字和语法问题是大忌。我的简历在我不断反复检查和调整之后,居然还能在11月份的时候发现漏字,可见校对简历是个细活,最好找其他人帮助校对。
然后就是要坚持投简历,如果没有上面说的目标和价值底线,则很可能造成海投之势,当然并非说海投不行,这只能对体力占有绝对优势的人适用。前期海投,中后期的笔试面试势必潮水般涌来,若没有强大的体力支撑是应付不了的。在我的目标和价值底线的指导下,总共只投了20来封有效简历,很多公司就算再NB也没投,比如IBM、Intel、华为等。
发简历也要选取一个较好的渠道,通常内推要比走正常流程可靠得多。这就取决于你是否有可靠的人脉了。但内推并不是决定性的,它最多只能保证简历被HR看见而赢得一次笔试和面试机会,当然这已经不错了,殊不知有相当多的人投了简历苦苦等待却杳无音信。
网申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在中华阴才网上,通常有相当多的表单要填,所以自己备份常用填写内容比如“个人简介”、“获奖情况”等必不可少,届时直接粘贴即可,不然很可能一次网申要花费1个小时。
每天刷BBS和邮箱是必不可少的了,这个习惯我一直持续到了找工作结束。
修炼内功:
在前期修炼内功也是必修课,主要包括本专业重要知识点的复习,英语面试素材储备,面经笔经的储备。
对于专业知识点的复习,最好重新把专业饭碗课的书看一下,作为计算机专业,复习C/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这三门课是必须的,最好在复习的时候能编些程序练练手。如果应聘WEB开发或数据库开发,还应该看数据库理论;如果应聘微软、百度等既牛B又装的公司,就要好好看看算法了,比如我面百度之前,就看了《算法导论》,又研究了一些海量数据处理的算法;如果这些都搞定了还有功力的话,就复习《组合数学》,排列组合、鸽笼原理、相容相斥、Fibonacci数列……就我笔试的这些具有装性质的公司来看,其考卷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与这些思想和应用相关的考题,其中EMC笔试题居然狂考初等数论。。。Sigh。。。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高深莫测的鸟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着,但牛B公司就是装,一点办法也没有,不装如何显示它们与众不同?所以想要在这些牛B公司的笔面中脱颖而出的话,就必须要了解这些鸟知识。
对于英语面试的素材准备也很重要,特别是应聘外企。英文自我介绍是必须的,自己的优势和亮点一定要在介绍中突出,这样才能吸引面试官就这些点展开交流。还有一些通用的问题比如“优缺点阐述”、“职业规划”、“应聘的理由”,这些问题都应该事先想好,不然临场发挥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我对这些问题都作了精心准备,并记录在Word文档中作为英语面试的素材,有了这些素材,基本上能应付大多数公司。当然,这些素材只能算作抱抱佛脚,毕竟英语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自己要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如果英语口语挫,就别应聘宝洁等对英语要求巨高的公司,不然的话不是自虐是什么?
求职面试礼仪心得体会
面试基本礼仪:
求职的人,必须有心理准备,去会见可能是自己的未来老板。
男士自然得穿上最整洁的服装,但也不必过分刻意打扮。在会客室等候时,便要放松心情不要显得焦虑不安。当叫到自己名字时,应冷静地和充满信心地走进去。见到接见人时握手,并说“早安”或“午安”。应注意的是,虽说面试的人应该表现得信心十足,但也千万别显得过分自信,会面结束之时双方再握手告别。
女士前往面试应穿得整洁、明亮,给人一个好的初步印象,叮叮当当作响的珠宝饰物、过浓的香水、拉得不直和不正的丝袜缝、未修过的指甲或是蓬蓬松松的头发等,都足以抵消掉她的求职信所给予人的良好印象。
面试时急着对未来老板提出自己的条件是不聪明的。有些人第一个问题便提及薪酬和假期,这样的做法常不会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最初印象。
在会面的过程中,老板会说明大概的工作范围、性质、要求、工作时间和薪酬等,迟些才会谈及休假及退休金等细节。在他提问时,求职者的答复应该精简、切题和毫不犹豫。之后,他也许会问求职者对这职位是否喜欢,同时有无问题要提出之类。
老板认为这次会面已圆满结束时,他会起立说“谢谢你,我已经知道你的一切了。”倘若他认为求职者是理想的人选,他可能即时聘用。如果求职者对一切都满意,便可以接受,然后彼此再商定上班日期。
求职者告辞时,老板可能会送到办公室的门口,同时告诉会迟些时候发信给他,对他的职位一事,加以确认。虽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口头上的许诺,老板也不应在以后又改变主意,另行雇用他人。如果在会面时未能作出决定,或者还有求职者要约见,老板可能会说将来用书面通知是否录用。
电话面试礼仪:
可视电话屏幕面试正日益普遍,因为很多公司想通过屏幕进行面试,避免舟车之旅,从而降低招聘开支。运用可视电话面试,招聘者可以很快就淘汰大部分人选而决定对最好的人选进行面谈。这也就是打一个60秒钟电话常有的好处。
这里告诉你为什么计划一个电话面试如此重要:
不像计划好的第一次面试,那时你已对将讨论的信息做好了所有准备,而电话面试则随时都会来自任何一个公司。你一旦上网,你所期盼到的很可能就是一次电话面试。有时候招聘者会打电话预约一个稍后时间的面试,但通常都希望在打电话给你的当时就进行面试。
这里大体上给出一些对付电话面试的提示:
如果你对电话中的谈话技巧准备不够充分或觉得说话不够自如的话,那你就跟一个朋友进行练习。叫一个朋友打电话来提问你,进行角色扮演。你也可以充分利用你的电话留言,不在家的时候往家里打电话,录下强调你的一个观点的谈话信息。回家后听你自己说得怎样。听你说话的语调(热情、高低、停顿等等),也要听一下你的内容,即你所说的信息是否清晰和直接。坚持练习直到你对结果感到满意为止。
随时准备好运用你的“十二点”策略。可视电视屏幕面试的基本指导方针在此也适用。
把你的一份简历放在电话机旁边,把一些你认为和你所应聘的企业或所应聘的工作类型相关的、又代表你的观点的关键词列出来和简历放到一块。
你不能指望从招聘者的身体语言、眼神或其他类似的信号中获取线索,而应高度注意他说话的语气。同时你自己的表述要简洁、直截了当、充满热情,使得谈话有趣而易于进行。
仔细地听并保持你的精神高度集中,把一部电话放在类似面试时所坐的地方。在电话旁边放一些纸和一支笔,还有你的简历和笔记本也放在一块。仔细记下你被问的问题和看似对招聘者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些信息对你稍后写一封信很有帮助)。
避免长时间停顿。对你的主要观点、要点作快速的概括,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你在曾服务过的地方如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你以后将如何为这家公司做贡献。
确保记下给你打电话的人的名字(拼写要正确)、电话号码和地址。
关于应届毕业生求职面试的一点心得,不但要有料抖,还要够拼啊。
先说下我自己的状况,应届毕业生,简历大致如下: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成绩中等没挂过科(毕业还没把老师同学认全什么的能到这样成绩真心不容易QAQ),奖项只拿过一次三等奖学金,两块游泳铜牌,唯一的证书的CET6,混过一个自行车社团(全校最大社团哦)然后还骑车跑那么远然后还各种独自旅行,画画和PS都是自学的,实习是在漫画杂志(7个月),然后毕业出来做UI设计(3个月),还开淘宝卖的还是自己的手工(2年+),管过各种官方微博……特殊技能:学东西上手快,一旦工作就鸡血状态,总之就是“不务正业OTZ”。
投简历:
都是网投简历(看了下杭州的几场招聘会,打算如果两周内还定不下工作就去现场找),主要在大街网和智联招聘,投的时候会把工作地点、公司类型(不喜欢去国企和事业单位干)、公司规模(我圈了100人以上)这几点圈定得很死,职业类型多选几个,行业也有所选择(事后发现其实行业没必要把自己框死)然后做相关搜索。
因为专业和爱好的关系,搜的无非也就是文案策划广告行政设计这类的,然后筛选了相关信息之后一口气投了差不多30家。这其中好多是要求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虽然我没工作经验但是也投了试试看。
投完简历后就是等待,因为我养了个猫丢家里不好办,HR就看着我那个笑(很温柔的笑啦)。
面试后:
大多数一次面试的公司是要你回家等消息的,那就等吧~
大多数要二次面试的公司也是要回家等消息的,那也等吧~
我最后成功的那家公司,(现在待的),我赶紧又发了一遍过去,并且在附件中加了当时已发送成功的截图记录(说明下真的有发过嘛)然后又打了个电话过去,对方说收到了,我才放下心来。然后又过了一天,我就收到二面的通知了关于我自己的其他:
收到的二面通知也是有要求,要求是做一个小企划和写一篇企业活动的新闻稿。下午接到的通知电话,第二天下午就要去面试,很急,所以我就木有睡一直在通宵准备。
因为这个公司无论是从公司性质、企业规模、发展前景,还是面试的流程的认真态度,都让我感觉非常好,所以我两周来的求职策略就从众撒网变成了背水一战:我推掉了已经面试成功的通知我可以去上班的公司,拒绝了其他的公司的面试邀请,专心攻克这一家。
一直到最后谈工资和福利的时候也证实了我自己的判断,待遇不错,现在的工资水平给我这个应届生来说真心不低,福利很好,何况以后有很多加薪的机会。虽然明白以后的工作不会轻松,但是就我这种闲不下来的人,让我能开心的各种挑战机会真是求之不得。
另外还要感叹一下,尼玛背水一战什么的真是值啊!24小时不睡通宵什么的真是值啊!作为平时连茶都不喝的我再也不冲两袋咖啡了(以前非常境况需要提神都只冲一袋的,这次因为很重视而且又通宵过怕撑不住所以多冲了一袋)啊四肢都快麻痹了心率都不齐了啊!还有就是我又要重拾英语了啊!
最后说一句,事半功倍,但是前提是你得有料是吧,就算面试成功上岗还是不行那就不能怪谁咯。
差不多暂时想到这些,漏的以后补充吧。
其实这也就能给像我这种职场新人点参考,大大们轻拍哈。
美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其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50%, 控制着超过75%的资本市场。目前来华投资的美资企业已有2万余家。与此同时, 200多家中国企业已实现在美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日本同属我国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中日两国货币已实现直接交易, 通晓日语的商务人士日益增多。伴随着美资企业与日资企业在华投资的不断加强, 具备美资、日资企业的工作经验将有效的提高商务人士的自身竞争力。在求职环节当中, 应当首先结合企业的商务文化标准、商务价值观制作一份至多份求职简历。由于美资和日资企业在商务文化上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求职者根据相应的企业商务特征调整求职简历的语言及风格。假定对同一中文版本的简历进行英文、日文的翻译制作, 首先需要考虑到英语、日语的表达习惯。尤其在日资企业的商务写作中, 需要善加对于敬语的应用、文化层面的考虑等。该文通过简历架构、语言的使用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比较, 对求职简历制作这一重要的商务前沿活动进行细致的研究。
2 美资企业与日资企业求职简历写作对比
2.1 商务文化导向与架构选择
在美资企业商务文化形态的发展进程中, 逐渐凸显出短期取向的商务文化特征, 美资企业强调效率, 表达方式较为直接, 因此在商务写作中也要充分地考虑到美资企业对于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的要求。在美资企业的求职简历中, 架构的选择可以根据求职者不同的侧重点分为以推荐个人工作经验及技能为主的时间型简历、侧重职能介绍的功能型简历以及综合了功能型与时间型于一体的目的型简历, 共分三种。在求职简历的基本架构中, 主要包括教育与职业经历、技能与资格以及个人信息等。在此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美国长期处于多种族, 多宗教的社会体系之中, 对于求职简历中个人信息一项, 其披露程度一般较为人性化。在美国畅销的大部分求职简历写作指南中均推荐求职者将简历的信息尽量整理汇总在一张A4打印纸以内, 以此保证简历的言简意赅。对求职简历的设计, 主要分为分项式和表格式两种, 求职者也可以自主的将与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设计在简历的前四分之一位置、或者选用表格功能使简历具有更加清晰、专业的感官效果。
与美资企业相比, 日资企业强调秩序, 极为重视商务活动中长期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可以说日资企业是存在于秩序之上的企业。因此, 针对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应当就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资格认证四类最重要的信息要素逐一详细罗列。令笔者较为印象深刻的是, 在日资企业的个人信息中, 很多企业会要求求职者披露自初中开始的教育经历, 而这种要求在美资企业的求职简历中显然并不存在。在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当中, 应该注意整体的统一, 慎用表格等自由发挥色彩较为强烈的表达形式, 以文字叙述为宜。由于日资企业在招聘环节中, 常常安排统一的企业与求职者见面会, 企业可能分发指定的用纸格式, 求职者需要依照其中的要求填写完成简历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日资企业通常会在简历中增加自我介绍的短文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判断求职者是否符合企业的择录标准。除了最传统的自我介绍以外, 也会有日企较为偏好的、高频出现的其他选题, 例如请求职者介绍迄今为止最投入的一件事或一项活动、个人30、40、50岁的展望等。通过观察日资企业的简历架构不难发现, 对比在简历上半部统一的要素填写, 在下半部小短文的写作环节当中, 企业给予了求职者一定的展现自我的空间。由于企业方面就此部分极为看重, 求职者往往感到十分紧张。在日本, 每逢求职旺季 (每年年初至3月末) , 介绍如何把握求职简历中小短文写作的书籍往往五花八门、十分抢手。在求职简历的字体选择上, 美资企业的求职者较日资企业的候选人享有相对自由的空间。在面向美资企业的简历中可以运用例如Arial, Times, Helvetica等商务写作中常用并且易于扫描识别的字体。对于针对日资企业的电子版简历, 建议选择在日资企业商务活动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字体MS Mincho, 并同时注意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需要对每行的字数加以控制。以A4打印纸的宽度为例, 需要确认每一行不超过80个字。另外注意在整张求职简历中留有10%-20%的余白, 这些细节均被日资企业视为求职者具有良好的商务常识及职业修养, 会大大增加简历通关的几率。对于美资企业与日资企业的架构选择, 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顺应其各自的审美风格, 切不要将原则颠倒、标新立异。
2.2 语言运用技巧交叉解析
美资企业的商务文化中强调个人能力与商业意识。因此在美资企业的求职简历写作当中, 为使简历呈现出积极、生动的阅读效果、强调求职者自身“做到”并“取得”的业绩和成就, 应该选择使用行为词而非行为动词, 突出动词的使用效果。例如一位求职者介绍自己开展了一项跨国并购交易, 可以使用行为动词中的“start”表达为“Started a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rade.”也可以运用行为词“initiate”表达为“Initiated a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rade.”由于“initiate”一词可以修饰出动作的主动性, 整个句子将变得更有精神。此外, 为保证求职简历中的语言表达严密紧凑, 应该避免第一人称代词、冠词、助动词、being式动词和复杂句式的出现, 并且注意时态的转换。在介绍现职工作时使用动词的原形, 描述过去的职业经历时则统一使用动词的过去式表达。同时, 在简历中注意将“许多”、“一些”等模糊词汇用可以准确量化的数据替代, 并注意整篇简历中不要出现重复用词。在美资企业的主流审美风格中, 语言表达的精炼与否对简历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 一名求职者需要向企业表达自身具备财务与会计方面的知识时, 在简历中陈述“A position where I can extend my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此种表达并未出错, 然而句子看起来较为罗嗦, 如果将其调整为“To make financial statement and deal with the auditor.”不仅更为符合美资企业的心意, 同时也强调了技能与职位的匹配度。同样道理, 在叙述职业经历的表述方法上, 也应该尽量减少文字的冗长罗列, 例如求职者介绍自己在Mi Ch公司由财务经理升至首席财务执行官的职业历程, 通常应该避免“Financial Manager, Mi Ch Corporation, 2007-2010;CFO, Mi Ch Corporation, 2010-2011”的呈现手法, 而是应当将职位经历言简意赅的调整为“Mi Ch Corporation, 2007-2010;CFO, 2010-2011”更为赏心悦目。总的来说, 求职者应当在简历中清晰的表达出职业及教育经历和求职意向, 详细、周全的考虑词汇选用和时态转换两大关键问题。
日资企业的商务文化强调集体意识, 并注重保持人际关系的润滑与和谐。结合笔者自身旅日留学时参与的就职活动、以及回国后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日本客户服务部的工作经历, 都深刻的体会到在日资企业所涉及的所有商务场景中均需要对敬语的使用予以高度重视。在商务写作中, 尤其需要对敬语的使用进行反复推敲以保持恰当的商务节奏。以针对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为例, 通常不可以使用简体表达, 因简体不适用于商务场合中的初次沟通, 同时也会给对方造成缺乏社会常识的不良印象。然而也不能选择程度较高的敬语, 以避免给企业造成强烈的距离感。对于求职简历当中敬语语言程度的把握, 可以借用汉语中“不卑不亢”一词来间接的形容这之间的平衡关系。进一步而言, 简体的使用会给人带来过于“亢”的印象, 而较高程度的敬语又会造成“卑”的感觉, 作为信息的接纳方均会感觉很不舒服。在通常情况下, 使用一般程度的敬语最为妥当。在日本, 求职者通常会将求职简历的读者锁定在所面试公司的总经理一职。因而在遣词造句上往往极为慎重, 仔细研究, 不仅会使用谦虚谨慎的行文方式, 也重视字里行间的语言韵味。求职简历必须使用书面语, 不能使用口头语, 并同时避免专业词汇、错字和漏字等。在句式结构上, 考虑到日资企业细致的行为风格, 求职者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表述事项中的“why”与“how”, 举下例说明:
可以看出, 在为句子添加“why”与“how”之前, 该句表现为“2010年第二季度初, 我在部门内部为新员工做培训。”句意中未能表达出该培训的目的和持续的时间。而在加入“why”与“how”之后, 句子中涵盖的信息量明显增大, 句子被重新梳理为“2010年第二季度初, 我为了配合公司忙季前的准备在部门内部持续一周为新员工做培训。”当然, 这种透过细节事实的陈述方法, 需要根据求职者的具体情况来判定何时经历该详写, 何时该略写。日资企业高度重视求职者的语言素养, 往往凭借求职者在求职简历中的遣词造句就可以有效的了解到求职者的性别及性格等特征。
2.3 可量化表达的逻辑与效果
在求职简历的写作当中, 除文字表述以外, 求职者往往运用数字、百分比、金额等强调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突出实力, 例如前所未有的业绩、打破记录等。因此求职简历中的数字并非仅仅是一种书写符号, 可量化表达可以营造出专业的表达效果。美资企业的商务文化中对于数字敏感度及接受能力强, 因此在美资企业的求职简历当中数字出现的频度相对较高。例如一位金牌销售人员在介绍自己通过强有力的营销技能使所在区域的销售业绩增加了1200%、顾客增加了500%的突出成果时, 在针对美资企业的求职简历中可以直接使用数字增强表达效果。然而日资企业对于数字的看法则较为保守, 认为数字本身并不具备价值, 真正的价值在于为达到该业绩水平所做的一系列企划方案、执行方法及团队参与等。因此在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中, 如果一味的罗列数字将会造成夸张、生硬的负面印象, 求职者如果选用数字, 则需考虑数字的使用位置、方法、频度以及在前后文如何自然衔接。概括来讲, 为充分取得运用可量化表达的正面效果, 需要就美资企业和日资企业对于数字的第一印象、后续思考、结论引导给予充分重视。
3 结论
伴随着美资企业与日资企业外籍管理层在华工作资历的不断增加, 美资及日资企业的高层既呈现出对不同商务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包容, 又在不断积极的引进深蕴其自身商务文化及企业价值观的我国本土智力资源。美资企业以“理与创新”为商务文化导向, 而日资企业重视“情和秩序”的作用与效益。针对美资与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写作显然不能同其商务文化特质割裂开来。求职简历写作属于商务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简历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内容的准确、充实, 更加需要考虑不同商务文化差异之下企业的“审美”风格。外文简历的制作绝非简单的语言翻译, 而是首先应该以对企业商务文化的全面认知为基础, 在充分了解语言使用习惯的前提下, 才能“翻译”好不同语种的简历。在实际的简历写作中, 商务人士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意向行业、甚至跨界需求对简历量体裁衣, 一份简历走天下的捷径并不存在。由于篇幅有限, 该文未能就求职简历中涵盖的语言技法及商务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概括, 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摘要:以美资企业和日资企业两种不同的商务文化为视角, 探究针对美资、日资企业的求职简历写作技巧。
关键词:商务文化,求职简历,美资企业,日资企业
参考文献
[1]田口久人.内定の常識-就職活動前に知っておきたかった52のこと[M].ダイヤモンド社, 2011.
[2]安德森.商务沟通:以读者为中心的方法[M].6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网络招聘;用户体验;招聘有效性
一、 引言
网络招聘正受到我国求职者和招聘方越来越多的重视。2010年,中国使用网络招聘雇主和求职者数量分别为485万家和7 100万人,分别同比增长2.75%和9.2%(艾瑞咨询,2010)。但目前我国的网络招聘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障碍及问题,这些问题更多是源于招聘网站运营企业自身,比如,信息真实性(梁平、彭林园,2011)、网络求职者及用人单位的诚信问题(余蕾,2012);长期以来招聘网站仅起到中介作用(姚海慧,2010);招聘网站同质化现象严重(张承羽,2010),导致经营者们将重点纷纷从研发优化产品转向主要靠广告换取市场份额、用价格战打压对手的营销竞争,竞争不仅让网络招聘企业在收入上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同时也打击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目前国内已有的一些关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求职者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具体体验。我们认为用户体验对于网络招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的意义:(1) 低用户体验将使企业置于吸引和获取优秀人才的不利位置;(2) 企业利用网络途径招聘人才也可视为一种树立和扩大企业品牌认知度的低价广告手段;(3) 企业方对招聘网站的满意度对招聘网站的市场份额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之下用户一方对招聘网站的评价就显得重要多了(梁浩,2010),提高对求职者的服务质量更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从求职者的视角出发,聚焦于影响求职者使用网络招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结合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我们面向浙江省内多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调查其在应用网络求职时的相关体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67份,回收率为83.8%,其中有效问卷6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89.6%。我们还对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中的20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形式采用现场访谈和电话访谈,全部采用开放式问答。本文旨在更深入完整地了解大学生求职者在使用网络求职时各步骤的感受,分析探讨网络招聘各要素具体在哪些方面对求职者使用网络求职行为产生影响。
二、 影响大学生求职者对招聘网站用户体验的因素
我们认为网络招聘可分为三个阶段:吸引求职者阶段、求职者应用网络求职阶段以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做出反馈阶段。本次研究正是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在各阶段中影响求职者使用网络招聘程度的因素。
1. 吸引阶段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求职者常去招聘网站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综合性的知名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三家企业分别以68.3%、56.7%、41.7%的浏览率位居前三位;第二类是针对应届生的细分网站,如应届生求职网和大街网;第三类是地方性人才网,如杭州人才网等。
关于获知网站途径,63.3%的问卷调查对象表示是通过同学朋友推荐,其次是百度等搜索引擎,再次是媒体广告、学校BBS链接等,这与传统认为的媒体广告最重要的结论大相径庭。梁浩(2010)从双边市场视角下对我国网络招聘市场的实证分析显示:企业方对招聘网站的满意度对招聘网站的市场份额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之下用户一方对招聘网站的评价就显得重要多了,这一结论在此也得到了体现。
关于网站吸引求职者的因素,70%的问卷调查对象表示,是因为网站有细分、针对性强,正如访谈对象007谈到的“细分本身就是一个过滤的过程”,用人单位根据招聘网站的针对人群特点来发布职位信息,在无形中为求职者扫除了不必要信息的干扰,提高求职效率。56.7%的调查对象倾向于常去界面清晰,易于搜索查询的招聘网站求职。26.7%的求职者看重网站给其提供笔试建议及面试经验等信息。传统观念认为网络招聘的一大缺憾即缺少雇佣双方的互动交流,而目前一些优秀招聘网站设立的BBS讨论区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25%的调查对象因此被吸引使用这些网站。
2. 应用阶段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就招聘网站使用者在使用网站时感受到的不满意的地方,我们用开放式提问收集调查对象意见,并将问卷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1)导致大学生求职者不满的首要因素是分类不好,页面混乱。关于信息的分类搜索,在使用智联招聘搜索信息时,访谈对象012抱怨:关键词输入多时,检索到的信息太少,而关键词输入少时,职位信息又过于泛滥。比如搜索时的行业类别这一选项,其实有时人们不是固定想去某一行业,我对自己的职位定位也不是很明确。
可见某些招聘网站在职位分类搜索方面的设置并不能很好与用户需求匹配。
(2)有16.8%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位相关信息不全面。在问卷结果中,求职者排在前五名的职位信息需求分别是工作要求(91.7%)、工作描述(90%)、工作地点(85%)、薪酬范围(81.7%)、联系方式(50%)。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访谈对象比较关心薪酬和企业介绍方面的信息,例如:薪酬很多企业都不挂,来个区间也好的啊。而且在职位信息中关于企业的介绍太少了,我有一次给一家杭州的有限公司投简历,到达那家企业面试时才发现这家企业就只有一间办公室,只有五六个人在那里办公,与自己的预期差太远,有种上当的感觉(访谈对象007)。
(3)大学生求职者希望招聘网站为其提供更多的便利性。访谈中访谈对象曾提出希望招聘网站提供BBS论坛、短信提醒等附加功能,问卷调查中70%的调查对象也有此期望,另外,28.3%的调查对象比较看重社交。可见,社交网站对新一代求职者的影响之大,能提供巨大的求职招聘信息传递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使用者信息真实性以及增加求职乐趣。我们还发现被访谈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遇到重复输入简历信息的问题,大部分访谈对象提出不同公司要求的简历模板不同,重复输入太浪费时间。
3. 反馈阶段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反馈阶段即求职者投递简历后,用人单位将求职者是否进入招聘的下一环节如笔试、面试的决定告知求职者的阶段。在问卷中,53.3%表示收到的反馈不到投递的一半,其中6.7%表示从未收到任何回复,反馈问题已成为招聘网站或者用人单位网络招聘最大的问题。访谈结果也类似。虽然反馈阶段属于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互动,招聘网站已经不发挥作用,但网络招聘的低反馈率影响了求职者使用网络求职。因此,反馈率也是影响求职者使用网络招聘的一个因素,这与Feldman和Klass(2001)在他们就网络招聘在申请体验领域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从直觉上来讲,招聘网站的知名度似乎对求职者收到的反馈率存在正向影响。招聘网站越知名,参与的成熟型企业的比例数量也相对增加。本研究通过具体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我们以招聘网站知名度(x)对求职者收到的反馈率(y)进行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2仅为0.05,模型整体有效性检验不显著,且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p值=0.118)。因此,网站知名度不是反馈率的一个很好的预测因素,即反馈率的高低并不受招聘网站知名度的影响。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低反馈率目前已经是网络招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招聘网站的知名度和用人单位的成熟度并不存在很大关联,目前很多知名大型企业也没能做到对收到的应聘信息及时大量的处理。广告等营销手段在招聘网站成立初期可以快速高效提高其知名度,但这并不代表高反馈率,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体验上的进步。因此,从长远来看,招聘网站应从技术及与用人单位协商来从根本上解决反馈率低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三、 提升大学生求职者用户体验的策略
本研究建议招聘网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提高用户体验,从而获得优秀人才,真正为求职者求职提供便利。
1. 吸引阶段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
(1)利用人际网络增加大学生求职者接触招聘网站的机会。网络招聘市场也已经转化为关系市场(Cappelli, 2001)。求职者获知求职网站的主要途径是朋友、同学推荐等,人际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能量。因此,为推广企业的招聘信息,吸引更多人使用招聘网站,企业可要求员工将招聘信息以及招聘网址链接转发给7个自己认识的人,再要求被转发者继续转发,可使招聘信息到达尽可能多的潜在求职者,吸引他们登录网站求职。
(2)与大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各高校BBS中都开展了工作板块,各种招聘相关信息会在这里发布,求职者可根据这里提供的链接进入求职网站。高校BBS在此扮演了招聘网站扩大与公众接触面,提高知名度的桥梁角色。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曝光率,招聘网站可与目前人气旺盛的交友或门户网站(如微博、人人等)进行合作,在这些人流量密集的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并通过链接转到求职网页,提高求职者对招聘网站的认知度。
2. 应用阶段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
(1)完善搜索功能。根据访谈,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倾向于首先依据所有制类型和规模对企业进行选择。例如,访谈对象008描述了她的网络求职过程:“首先看招聘网站首页,看是否有喜欢的公司——进入公司看是否有合适的职位——若有,则投递简历——进入招聘网站的企业论坛看笔经、面经”。由此可见,大学生求职者在行业、职位等方面的定位并不是很清晰,而更看重企业规模和类型。因此,我们建议,招聘网站可针对大学生提供以下快捷搜索方式:先按所有制性质进行分类(如国企、外企、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再根据企业占地、员工数目以及在领域知名度将企业分为大、中、小三类。进行以上分类后,每一个类型下再设置行业、职位、地点等子类以便于有着明确行业、职位定位的求职者搜索。
(2)向求职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目前,关于招聘职位本身的信息,现有网站提供得已经比较全面,但薪酬信息和企业介绍是求职者关注而网站很少提供或者太过简略的。薪酬信息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要求企业做出具体承诺似乎不太可能,但可以提供一个薪酬范围,使求职者大致有个了解。
我们的研究对象认为,招聘网站对用人单位自身的介绍太过简略,无法使求职者深入地了解该企业。企业信息过少甚至容易造成求职者怀疑该企业的知名度和规模。我们建议用人单位重新审视发布的企业介绍,使其更具体、更有吸引力。
(3)强化附加功能。应届生求职网的BBS论坛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该网站为每个企业开通了自己的BBS论坛,由用人单位HR人员作为版主管理论坛。求职者可以在其中发表专门针对该用人单位的笔试经验(所谓“笔经”)与面试经验(所谓“面经”),同时,用人单位的HR会在这里回答求职者提出的问题,这种有针对性的互动有助于求职者形成对该企业的合理心理预期。这一做法给求职者带来了巨大价值,提升了其对网站的忠诚度。
另外,招聘网站也可以给求职者提供一些关键时间点的提醒功能。据我们所知,目前招聘网站尚缺乏这类功能。招聘网站可为求职者提供“我关注的企业”功能设置选项。求职者选择关注某一企业后,可以从企业后续招聘信息通知、申请截止时间提醒等业务中按需选择。
(4)允许使用WORD版本简历,开发简历格式自动转换软件。对求职者来说,在申请不同企业时要重新输入简历信息是一件头疼的事。允许求职者使用WORD版本的简历可以简化这一流程,但不同的简历会给用人单位筛选简历增加工作量。也许人力资源软件开发人员应开发相关软件,将不同简历信息自动读取到企业要求的简历模板中,即将求职者的个性化简历转换为企业内部简历格式,从而方便求职者,又为用人单位减轻负担。
3. 反馈阶段提升用户体验的策略。在反馈阶段,招聘网站应努力提升求职者的反馈满意度。招聘网站应给求职者关于反馈等待时间的合理预期。目前企业的招聘信息中只标明申请截止时间,却没能说明反馈时间及方式。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如能说明会在简历收到后几日内予以反馈或者截止日期后几日内反馈,同时说明反馈方式(如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将减少求职者后续漫无目的的等待。在问卷调查中,有调查对象希望在简历投递后系统能回复目标企业是否已经收到简历,我们建议招聘企业的简历收件邮箱能设置自动回复功能,这样即不会为企业增加负担,给求职者一个答复,也能为企业在求职者之间树立一个负责的良好形象。
在目前快节奏的竞争形势下,是否能及时的反馈对于能否获取优秀人才,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有直接影响。因此,无论求职者能否进入招聘流程的下一环节,企业最好都能通知求职者,正如调查对象在问卷中所建议,“能及时收到该公司的反馈,让求职者不必着急地等待”。
四、 总结
借助于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网络招聘以其具有的其他招聘渠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超越地域限制、信息量大、成本优势等,吸引了大批企业和求职者的参与。但是本研究发现网络招聘发展还不够成熟,如存在传播途径误区、不易搜索、信息不全面、功能单一、反馈率低等问题,并没能在避短的前提下尽情发挥自身优势,加之不少传统招聘网站缺乏与时俱进,专家和求职者对网络招聘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本研究以求职主力军应届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探究当前存在的影响求职者使用网络招聘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对策。本研究丰富了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强调了用户体验对于网络招聘的重要性。同时,本文对于网络招聘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更好为求职网站、求职者以及用人单位三要素创造价值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艾瑞咨询集团公司.专业化将成人才网站发展趋势.中国人才,2010,(7):56.
2. 梁浩.双边市场视角下我国网络招聘市场实证分析.山西农业科学,2010,(3):158-160.
3. 梁平,彭林园.我国人力资源网络招聘的文献述评.科技信息,2011,(2):227-228.
4. 路国栋,陈娟,赫者闻.关注用户体验:网络招聘新出路.科技信息,2010,(16):647-649.
5. 唐丽均.网络招聘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企业活力,2010,(4):72-74.
6. 王立岩.关于网络招聘问题的探讨.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7-28.
7. 熊军.人才招聘网站的优势、不足及改进措施.人才资源开发,2006,(5):14-15.
8. 熊军.网络招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6):179.
9. 余蕾.人才网站人才交流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初探.人事管理,2012,(1):24-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7110 217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号:2011B213)资助。
作者简介:吴文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丽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潘绵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生求职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应届硕士研究生求职信06-23
通信专业研究生求职的自我介绍10-03
医学研究生求职面试技巧总结10-05
研究生助教心得体会07-10
研究生拓展训练心得09-09
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09-30
江苏省在学研究生同上一堂课学习心得07-06
我的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10-01
研究型教师培训心得06-09
课题研究的收获和体会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