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氛围范文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氛围范文(精选10篇)

创新氛围范文 篇1

营造创新性思维的气氛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国际商学院里,老师们鼓励我们创新,注重鼓励学生开发学生的潜力。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打造一流的创新型学院。

很多同学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实现创新 ;也有的同学思维相当敏捷,但缺乏毅力,也不能成功。

提高创新能力我们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 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另外我们不应该仅仅活动于大学校园,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切实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坚持不懈地沉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当中;要善于用逆向思维考虑问题,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直觉。当然,我们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有优良发的。

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在实践中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潜力,培养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因此学院应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创新大赛,切实锻炼我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进步的源泉,我们师生应当共同努力,营造创造思维的气氛。

创新氛围范文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情境,创新题型,创新能力

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标志。因此, 努力推进教育创新、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实践与反思。

一、运用自主用语, 营造创新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孩子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 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 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所以, 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 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内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经常使用自主发展性用语, 多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承受能力, 尊重每一位学生, 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首先是让提问富有艺术,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提问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以及教师对他的尊重和重视。例如, 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分析一下这道题目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同时, 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节课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相对简单基础的提问, 对好生多设置一些难题, 让他们能向难题挑战, 并注意多鼓励学困生向好生学习。这样, 课堂上, 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真正地喜欢数学。其次是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多鼓励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多鼓励学生, 生活中亦如是。例如, 我班有位学生, 非常上进, 学习很刻苦, 可成绩一般, 他胆子特别小, 很没有自信, 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我就经常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他卫生做得好, 我就好好地表扬了他;他歌唱得好, 我就让他在班级唱给大家听。渐渐地他变得活泼了起来, 紧接着我鼓励他上课多举手回答问题, 有时就直接点名要他回答问题。当他回答正确后, 便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老师真希望课堂上能再次听到你完整的答案。要是你能主动举手就更棒了!”如此几次之后, 这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变得又大方又积极了。而对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的学生, 千万不能讽刺挖苦他们, 不能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抗拒心理。而应鼓励他:“你虽然只说对了一半, 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的很好的!”“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不一样, 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地回答问题, 已经很了不起了。”用真切、感人的语言去鼓舞, 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 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 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 让学生喜欢数学。再次是批评学生也要注意幽默化。批评的幽默化既是尊重学生, 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 还能调动课堂氛围, 真是一举多得。有时, 学生上课不专心, 有的学生上课走神了, 课堂纪律不好, 有的学生吃零食, 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用眼睛多看几眼, 以引起他的关注, 老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委婉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要避免学生产生抵抗情绪, 唤起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上课注意听讲。总而言之,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使用自主性发展用语, 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创造欲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创造力。

二、避免一些现象, 把握创新方向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对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首先, 把“对话”变成“问答”。传统的教学是“满堂灌”, 现在往往会“满堂问”, 设计的问题太多, 思考性的问题减少, 提示性的问题太多, 教师还是学习的领路人, 而没有让学生有发展的自由空间。我们认为, 问题的提出还是要在课前精心地设计, 确保问题提出的深度, 想好降低难度的提示语, 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其次, 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于是教师便不管学生表达如何, 总能找到一个较合适的表扬或迁就的话, 长此下去, 学生便会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反而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我们认为, 素质是“教育”出来的, 而不是“鼓励”出来的。所以在刚接手一个班级时, 我们认为多鼓励是切实可行的, 这样做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能大胆发言、大声讲话,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一定要批评与表扬共存, 确保学生在不断的正反刺激中健康地成长。再次, 把“自主”变成“自流”。现在提到“自主”, 就会想到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往往是教师不敢讲, 最后形成了课堂的教学重点不够到位, 难点没有解决, 课堂表面热闹, 可实际效果不行的局面。我们认为, 教师在课前就应该明确哪些该自己讲, 哪些该引导解决, 哪些必须要比较、要肯定,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既轻松学习, 又获得知识, 还形成能力。

当然, 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这样才能以幽默的语言和得体的动作感染学生, 以知识的魅力和合适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 以教师的人格和高尚真挚的情感赢得学生, 使之乐于听课、乐于发言、乐于创造, 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正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DB/OL]. (2007-04-10) .http://math.cersp.com/JSJY/TJJSJY/200704/4239.html.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加强创新实践 篇3

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得到了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受到了全省职业学校广大师生热情欢迎和积极参与,有效地推进了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锻炼了职业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又一个活动品牌。

数百万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大赛,围绕生产的、生活的、身边的技术踊跃进行小发明、小创造,普遍增强了创新意识,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本次大赛共收到作品1107件,经过省市二级的评选,有368件作品参加(其中中职组242件,高职组126件)展评会。涉及机械、计算机、汽车、化学化工、电子、电气、陶瓷、太阳能、机电一体化等领域,作品内涵丰富,科技含量较高。

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是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举办创新大赛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通力协作,精心组织,积极做好大赛各项工作。各级科协组织主动与相关部门和学校联系,加强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指导,做好大赛的具体工作。各职业学校积极营造创新教育氛围,深化课程改革,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大赛。

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篇4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某某能否抓住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争先进位,关键取决我们的思想观念能否创新。观念支配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观念创新,在全区上下形成“人人想创新、个个善创新”和“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文化氛围,某某区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我区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尚未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国家的富强和繁荣是创造而来。同样,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我区从1992年开始学张家港活动以来,已连续开展了5次规模较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其实质就是观念创新的具体实践。2001年我区在创建首批南京市文明社区活动中首创的《政务超市》获中国政府地方创新奖。在随后的2003年、2004年,由宣传部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机关工委在全区连续开展了二届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4个工作创新奖、19个工作创新入围奖,在全区上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表明,我区创新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一时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但是,从争先进位、加快发展,促进某某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区自主创新尚未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1、缺乏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某某滨江依城,过去因长期受长江洪涝灾害影响,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防洪,在长期的抵御水患斗争中,即形成了某某人团结拼搏、不畏艰难、勇于吃苦、善打硬仗的抗洪精神,同时,在“潜意识”中也形成了消极被动的防守意识和“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思维定势,导致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习惯于等上级布置、看红头文件,缺少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凡事喜欢找依据,找参照系,就事论事或得过且过,理性思维不够,办事起点不高。缺乏变长江岸线为“南京外滩”的雄心胆略。

2、缺乏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众多的创新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鼓楼、玄武、白下等城区。而我区省部属企业多、产业工人多、外来人口多、弱势群体人员多。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某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居民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创新意识的差异。由此带来了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满足现状,得过且过;在行为方式上缺乏自立自强、敢冒风险、艰苦创业和创新创优的精神。

3、缺乏争创一流的自信心。某某位于主城边缘,长期以来,在老百姓中形成了一种“城墙”意识,认为进了挹江门才算进城,无形中将自己排斥在城外。挹江门隔断了某某人的争先意识,形成了保守封闭、低人一等、自甘落后、慢人一拍、循规蹈矩的思维定势。近期我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有61.6的市民认为某某人思想不解放;51.7的市民认为某某人“保守,缺乏创业、创新意识”。问卷表明,某某人保守成份远远大于创新意识。好范文版权所有

4、缺乏标新立异的创新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伴随着冒险,没有冒险和失败的牺牲精神就不可能创新成功。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循规蹈矩、四平八稳、安于现状,你好我好大家好,则被人视为稳重或成熟。反之,如果他突破成规,雷厉风行,标新立异,往往又被周围人侧目而视,甚至遭到非议。长期以来,这种旧观念在某某人形成了“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等不利于创新的“潜规则”。如果我们不能勇于突破因循守旧的观念束缚,在全区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的精神,我们将难以摆脱落后,跻身先进行列。如果我们不敢提倡冒险、鼓励冒尖,还有谁会冒着风险去开拓创新?又有谁愿意去当那个“出头鸟”呢?

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起的实践,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超载。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建设学习型城区,为创新工作注入活力。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才能不断有所创造。因此,建设学习型城区是创建创新型城区的必然前提和基础。一是建设学习型机关。通过全面实施《某某区干部理论考核办法》,在机关部门、干部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学习活动,形成深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能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公务员队伍,培养一支熟悉国内外经济、法律的外向型人才队伍。三是建设学习型家庭。组织全区居民家庭开展“学知识、比创新”活动竞争,营造家家户户参与的社会氛围。四是建设学习型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学习阵地,开展“学习日”、“社区论坛”等多种方式,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好范文版权所有

2、构建创新载体,让创新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开展以“三创”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在全区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竞赛活动,评选出十佳创业能手、十佳民营企业、十佳创新型机关干部,进一步掀起加快发展的氛围;二是开设创新论坛。联合有关部门,围

绕创新主题,定期举办创新论坛,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三是举办创新文化广场活动。由区文化局组织文艺骨干力量,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弘扬创新主题、适合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创新文化广场展演活动;四是开展家庭创新竞赛活动。区妇联组织全区居民家庭,开展以家庭体裁为主题的创新展示活动,并评选出创新型十佳家庭。五是开展创新点子征集活动。在全区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和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创新点子征集活动,评选出十佳创新点子。

3、开展创新奖评选,促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继续由宣传部、组织部、机关工委联合开展第三届创新奖评选工作。一是成立评审委员会,邀请区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会成员,提高评审质量;二是设立创新奖基金。该基金专门用于评审委员会论证、评审、推广等用途;三是拓展创新奖评选范围。将过去仅限于机关范围的工作创新奖评选扩大为全区各行各业,包括民营企业及工商户;四是规范申报程序。即每年初由各单位、各部门进行申报,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后进行立项;五是经批准立项的创新项目,适当下拨创新经费,用于该项目的指导、服务、跟踪、建档等;六是年底前进行综合评审。按照创新项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推广价值、群众认可度等,由评审委员会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并经公示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程钱都教授论企业创新氛围 篇5

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合作,当你对团队的一些人忍无可忍时,不妨想想他们才是让团队保持有不同意见的源泉。几乎每个企业都很清楚,创新决定着他们的成败:如果难以维持创新步伐,便会走下坡路,而永葆创新活力则会长盛不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与各地的创业者谈到创新的历史。当我们谈到创新概念时,我几乎总是会被问到相同的问题:知名大企业有没有深入创新的途径?企业如何能找到一条颠覆性的创新之路?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无论是成名已久的大品牌,还是初出茅庐的创业公司,他们只要具备创新氛围就能做到永葆创新活力。

大量研究表明,人员构成多元化的团队往往能提出类型更为多样的解决方案,因此也更有可能找到成功的创意。反之亦然:如果你打造的团队成员看法一致、长相相同,穿着同样的鞋子,那么不出意外的话,“集思广益”的结果只有一个答案,你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创意能取得成功。依我所见,这简直就是灾难的根源。所以,你如何才能确保自己不会拥有做事与思想千篇一律的团队?尽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出了某种多元化发展战略,但遗憾的是,其中不少企业只是提出计划而已,并没有付诸于实践。根据社会心理学,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与我们存在相似之处的人,而且相同点越多,你喜欢此人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最好去招募你不喜欢的人。只要他们聪明,有思想,这些人恰恰是你公司所需要的多元化的代表。

切勿简单照搬成功之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完整的作坊式产业,专门教你如何具有创新力。这个产业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创新易于被吹得天花乱坠。你会听到有关一切事情的创新,这些创意之所以肤浅,是因为它们仅仅指出了某种行为的表面特征。换句话说,它们仅仅告诉你做了什么,为何要做。多倾听,多观察,一旦你为了团队的多元化,而招募了自己不喜欢的人,你必须为他们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你需要让他们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你会成为你所在团队创新的重要障碍,因为你位高权重,自以为了解客户的一切需要。但是,创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开发新的东西,而是为了赢得新客户、新市场或新产品。尽管你认为自己对客户的需要了如指掌,但事实上你没有。相反,你只是在公司创立之初了解客户的需要,但现在只有客户才真正知道自己的需要。许多情况下,你只有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才能真正了解客户的需要。这恰恰说明我们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客户实际问题而创新。尽管我不敢肯定具备创新氛围就可以保证企业长盛不衰,但有一点确信无疑,即忽视它们定会增加你失败的概率。

创新氛围范文 篇6

当今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形象地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创新的土壤和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创新具有深度,广度和持久的生命力。同时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构建符合时代需要,行业发展的和谐企业氛围。

一、设立目标,通过统一企业的价值观,实现企业的再发展

优秀企业的发展证明,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它不仅能使企业拥有长效发展的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对推动企业全面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因为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行为的全过程,它无时无刻不在,而且还因为它是凝聚企业内部、连接企业与社会的重要力量。所以,企业创新应从文化创新开始,文化创新将全面带动企业创新。

集团公司在年初提出的“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价值观的全面创新,分析这一价值观的组成,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以人为本,团队合作,以创新谋发展”,这三个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

以人为本,对企业内部而言,意味着关注员工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推动人性化管理,让员工快乐工作,促进员工健康发展;对外部而言,要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推行人性化设计,提供满意服务。团队合作,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分工与协作要体现时代风貌、敬业精神和整体观念;另一方面,整个系统的生产集中度、产品结构、流通渠道要统一布局、协同作战,体现“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发展战略。

以创新谋发展,分为硬件创新和软件创新,通过创新的产品品牌、创新的服务理念、创新的专业技术,为企业谋划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培育共同的价值观,有利于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行业或企业内部保持高效和谐,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与时俱进,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文化反映企业的特色和个性,是企业内最具内在恒定特征的优秀品格,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不能购买,窃取不走的,是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照搬照抄搞拿来主义,也不能像对待经验和技术那样简单“嫁接”、“引进”,企业文化是群体文化,应由企业决策者倡导、群众参与、专业部门、人员归纳、提炼、升华而成并被广大职工认同的具有本企业共性和区别其他企业(行业)的企业文化。

就通信行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紧密结合行业特点、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根据企业的历史背景、思想观念、人员结构、企业所处地域的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消费习惯等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创新,要采取多维、联动方式,实行一体化战略,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多管齐下,建立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从而使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和谐一致、企业利益与企业形象和谐一致的目标,为企

业持续、稳健、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这里,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要深入细致,敢于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要从小处着手,远处着想,小到倾听员工心声,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大到关心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凡是能够产生潜移默化作用或牵一发而动千钧的闪光点都要及时捕捉,不放过任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流,并进行有效整合。比如,在对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问题上,应该避免表彰、宣传的形式化、一时热,要注意从文化角度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并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和诠释,对符合企业文化内涵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大力宣传报道,以达到教育、激励、引导的作用。同时,要有信心和勇气创新企业特色、张扬企业的个性,敢于和善于向社会敞开心扉,宣传自己的文化、凝聚员工的力量,争取社会的认同。

二是要精益求精,力求实效。企业文化应反映大多数员工意志,符合大多数员工心理,为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并遵循,对大多数员能起到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成为企业创新的根基,成为全员创新的共识和内在冲动。

三、体制创新,发挥企业文化建设溶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体制创新,就是通过资源整合、利益分配等,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利益分配实质就是企业价值观的调整,而资源整合包括两方面,一类是硬资源,如厂房、设备、生产线等;一类是软资源,如企业管理、品牌战略、企业理念等文化资源。由此不难看出,资源整合的关键就是软资源的整合与配臵。

事实已经证明,现代企业第一资源是文化资源,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第一资源配臵已经相应转化为理念配臵,也就是软资源——企业文化配臵。

如,在实施品牌战略中,通过重组,确定区域品牌、地方品牌的品种数量,构建统一的品牌布局,形成能攻能守的营销网络。如,在加强企业管理中,通过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宗旨,坚持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中心建立起既有约束又有激励的管理机制,等等,这些都将由企业文化来完成。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造就企业兼容并储、海纳百川的胸怀,能激发企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企业打破一种平衡和自我满足。因此,只有加强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才能自觉地进行体制的、组织的、制度的、管理的、科技的等多方面的变革和调整。

四、务求实效,创新企业文化运行机制

企业文化要成为创新的根基和为创新成功创造良好环境,自身也有一个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从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企业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结合起来,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本企业文化;要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到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中,渗透到企业管理各个环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使之成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合理使用人、全方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催化剂,使企业管理步入决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行业共同的价值观、用现实的企业组织战略目标和企业愿景,为创新管理制度形成一致的职业道德观念,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形成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实现“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和谐一致、企业效益与企业形象和谐一致”的目的。

五、人本管理,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发展推波助澜

现代企业提倡的人本管理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作为个体的人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没有文化的人是一个愚蠢的人,而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是一台失控的狂乱飞转的机器。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她是企业的大动脉和神经网络,她给企业带来的巨大财富是无法评估的。根据资料显示: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为13年,中国企业只有5-8年。中国民营企业的1亿元门槛成为民营企业不可逾越的死亡线。70年代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现已销声匿迹,而百年老企业美国通用电汽公司为什么依然保持着25岁的旺盛活力,以人为本的摩托罗拉公司为什么让那么多的人才向往?我们来看看摩托罗拉公司的企业价值观:尊重每一个员工作为个人的人格尊严,开诚布公,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对话,使他们有机会与公司同心同德,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能;让每位员工都有受培训和获得发展的机会,确保公司拥有最能干、最讲究工作效率的劳动力;尊重资深员工的劳动;以工资、福利、物质鼓励对员工的劳动做出相应的回报;以能力为依据;贯彻普遍公认的——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政策。摩托罗拉的这种公司价值观为每一个员工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人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从这份资料里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是有生命的,而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企业的文化。而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可以赋予企业成长性呢?应该说这种企业文化必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而发展就注定企业文化必须以动态的形态存在。支持企业以动态的形态存在的只可能是创新。

通常我们对创新在企业中起的作用有个误区,那就是我们总认为创新是针对企业中某种具体的技术的变革或完善。其实,企业文化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过程。而且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是企业中其它具体技术创新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中很好地把握“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简单具体说,应该是用理性的头脑制定实施企业文化的具体步骤,用条款明晰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具体的表现,但对员工的培养和交流要多一些感性的认同和融入,应该让员工对企业有家的感觉,营造让员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对创新有更多具体的认识。

通过上述阐述,我们重提“企业文化与创新”,就不难发现创新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也不难找到人本管理中人与创新的结合点。企业文化中的创新,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管理理念的更新本身就是一种质的飞跃,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创新不仅仅可以维系企业的发展,更可以给企业带来超时代意义。

六、创新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氛围

建设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筑牢安全“长城”,打造安全型企业。推进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利益。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建设学习型企业,发挥人才作用。培养人才、人尽其才,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动力源”。因此,建设

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力。应坚持管理创新,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

优化提问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篇7

一、激趣提问,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把握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 使构思既有知识情趣, 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几何入门教学时,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引导学生, 让同学们主动思考:我们面对的桌子、黑板、窗户等各是什么图形?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照相机的架子为什么是三根脚?制作什么形状的窗户能使射进来的光线最足?怎样画国旗的五角星?……这样, 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就生活在“几何”世界里, 又能使学生了解“几何”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以激发他们学习“几何”的兴趣,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探究性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性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讲完一个数学问题后, 再追问其思路是什么, 是否能用其他方法去解决,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和广两方面发展.例如, 计算:undefined 学生按照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后, 教师问:“本题是否还有更为简便的算法?谁能第一个说出来?”这一问, 就能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 立刻激起学生急于探求简便算法的好胜心理的涟漪, 为灵活运用幂的运算法则开辟了途径.

三、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敢于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主动质疑是思维主动性的充分体现.在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思维障碍, 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取知识, 对学生的质疑, 老师要耐心倾听,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重视.对于高质量的质疑, 老师要给予高度评价, 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的天性, 对于学生在质疑中出现的问题, 老师应给予谅解和宽容.例如, 一次课中, 讲关于浓度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我结合盐水的加浓、稀释、混合三种类型给出各自不同的解法, 可就在学生做练习时, 一学生突然问:“盐是否可以看成浓度为100%的盐水?”我微微一怔, 感觉到问题蕴含的深刻思想——能把盐看成100%的盐水, 同样也能把水看成是0%的盐水, 这样三个类型的浓度问题就统一成一种类型了!多么深刻, 多么高度的概括!于是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 同时加以表扬, 并改变计划, 将这个想法向全班作介绍, 使学生对浓度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层次, 也使本人感到“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

四、开展创新教学,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要使学生有新创意, 必须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 去独立思考问题, 主动地探索知识, 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疑难问题, 从而获得灵感.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想象, 打开智慧的闸门.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向, 走逆向思维之路, 从而获得新颖独特的见解.例如, 在一次习题课上, 计算:undefined时, 我让学生讨论此题该如何求解, 讨论后绝大多数学生均按照常规的通分方法进行计算, 而唯有一组同学却用“拆项”的方法进行计算, 他们将此题变为:undefined, 这样一来, 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中, 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研究, 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创新氛围范文 篇8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生;探索性学习;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95-0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中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进他们去认识新知识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主动学习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探索动机

导入要有趣味性,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所言:“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例如在《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毛泽东不应冒险去重庆谈判。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质疑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也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促发学生主动学习。于是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讨论,并相互交流。当让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争的不可开交,我干脆把学生分成两派,让他们争执辩论。十分多钟过去了,争论声渐渐平息下来,当我再问毛泽东应不应冒险去重庆谈判,学生的意见出现一边倒,基本上认为毛泽东应该去重庆谈判。在这场争辩中,我发现全班的学生都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探讨在交流,并积极地辩论。可见,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讨论和辩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将课本内容更好地掌握住。

因而,导入应更关注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使得原来觉得枯燥无味的课也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情趣。给学生以直观、亲切、美的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学习空间,引导自主探索

“我看到了,有可能记住,我听过了,可能会忘掉;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是美国国立图书馆墙上的几句话。可见,为学生创设学习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

营造宽松的探索氛围。要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必须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多一些赞许,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少一些冷落,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索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学习安史之乱时,有学生说天宝危机都是杨贵妃惹的祸,这种说法一出,立即有学生反对。我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开展了一场“都是女人惹的祸”的辩论。正方引用了学过的商纣王时的妲己,近代的慈禧,现代的江青等人物;反方引用了越国的西施,汉时的王昭君,北朝的花木兰,唐时的武则天,传说中的杨门女将等人物。双方的辩论虽然没有结果,但学生通过辩论燃起了激情,锻炼了口才,激活了思维。也使整节课达到一个高潮,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浓厚兴趣。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实践,启发学生创新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教师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式的历史课会让学生兴趣全无。没有兴趣就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地学习,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活动。

记得我在给学生上宋元科技一课印刷术方面的内容时,课前要求学生课前用像皮、萝卜等刻字,再用墨水把字印出来,并计算每刻印一个字所用的时间。到上课时我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没想到的是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亮出他们的作品。当他们谈到他们的刻印作品时,都说费时且有难度,字刻错的、刀伤手的情况都有。然而正是这次的难忘经历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伟大意义以及发明家毕升的聪明才智。通过这样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更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在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

同时,在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教学改革,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设计趣味性强的各种练习,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开心地生活,是

创新氛围范文 篇9

——柘城综治维稳工作综述

近年来,柘城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局,以“矛盾大调解”工程为载体,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建设平安和谐柘城为目的,坚持“打防并举保稳定、创新机制增活力、优化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破解治安困局为突破点,以激活打击效能为着力点,以实现治安稳定为落脚点,“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上水平”,全县社会大局和谐平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推进柘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端口前移 积极化解处理矛盾纠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平安柘城建设进程中,柘城县着力探索社会安全预防体制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取得了显著效果。

坚持对社会和谐问题和平安形势定期研判。柘城县重点围绕经济下行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融资、民间借贷、劳资关系等领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周排查、旬研判,及时预警,超前化解,一大批群体性事件苗头得到有效预防化解。

出台《柘城县社会稳定风险综合评估办法》。健全和规范了评估机制,使社会矛盾源头化解工作得以更好的落实。

在评估过程中广泛吸收群众参加,充分听取群众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群众利益问题在评估阶段全面掌握并先期制定解决方案。2015年,全县共对41个重大决策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有效发挥了风险评估在防范和化解社会和谐平安风险中的作用。

“ 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超前预防胜于事后救火”。截至目前柘城已经建立了一个上下贯通、全面覆盖、反应快速的矛盾化解体系。县城建立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心, 在镇村之间、村居、行业分别设立调处工作站530多个,并在有条件的乡村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小组,由村小组长任组长,选聘群众基础好、工作态度积极、热心公益事业的 “五老”人员,建立矛排员队伍,负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同时,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第三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处理工作平台,推动形成覆盖各领域、各行业、多调联动的“大排调”体系,有力促进了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2015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400多起,调处化解380多起,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严格落实“四个一”包保措施。柘城县建立了各类不稳定人员电子信息库,对不稳定人员逐人建立电子信息档案,一人一档,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一目了然。对重点人员重点管理,落实包保责任制,把其家庭主要成员和

主要社会关系均记录在案,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柘城维稳电子信息库已收录全县18类不稳定人员6176余人。通过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柘城今年在上三级两会、郑州上合组织会议期间及其他敏感事件节点中没有发生一起涉稳群体赴京、赴省集访事件,受到了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多次肯定。同时,坚持以源头治理为工作导向,以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为根本途径,以教育和打击处臵非访、缠访、闹访为辅助手段,依法妥善处臵非正常上访,切实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柘城县依法打击非正常上访15人,其中煽动组织赴京、赴省集访3人、聚众围堵县委、县政府扰乱机关办公秩序7人、多次赴京缠访、闹访、非正常上访5人。

二、重拳出击 开创打防保障新局面

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柘城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保障了社会安全,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严厉打击严重违法犯罪。柘城县先后开展了打击“盗抢骗”、打击农村盗抢犯罪、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利剑一号”等各类集中行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98起,与2014年同期上升13%,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484人,刑拘799人,治安拘留685人,逮捕207人,强戒225人,起诉775人,现行命案发案数创历史新低仅发1起,在发一破一的基础上,有效压防了命案数,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构筑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15年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效“巩固年”,柘城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方案,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引领,以基础建设为支撑,重点织好“六张网”(社会面防控网、重点行业防控网、乡镇街道社区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深刻认识当前严峻反恐处突形势,已组建的16人反暴恐小分队,不间断在城区及重点部位开展武装巡逻,确保在突发性事件上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臵。同时,柘城在前期视频监控工程基础上,强力推动了第三期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新增711处监控点,2087个探头。以此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以涉城乡镇、金腰带、边界乡镇为架构的三层视频监控圈。

三、创新治理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平安见于细微之处,在群众的身边和日常生活中。为进一步夯实平安柘城基层基础,柘城县积极创新社会治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强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全面登记掌握流动人口的底数和情况,努力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对刑

释解教人员等高危人员,逐人建档立卡,落实了帮教干部、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家庭“三帮一”的帮教管控措施。为了解决“两劳”释解人员回归社会后因无技术,找不到就业渠道,生活困难,而容易导致重新犯罪的问题,柘城县依托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让他们享受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从而减少了重新犯罪。2015年柘城全县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12人,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91人,全部实行了安臵帮教和教育矫治管控,没有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的情况。

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和服务。柘城县21个乡镇派出所建立了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档案。在加强管理的同时,积极向流动人口提供租房经商、务工就业、法律咨询、卫生保健、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服务。做到既及时发现和打击发生在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又使流动人口在生产、生活、学习、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大力实施农村综治“四个全覆盖”。即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农村经合组织全覆盖、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目前,柘城每个村都建立完善了“3+1”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其中,综治工作站400多个,综治小区1749个,综治小组5578个,巡防队员1739人。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3+1”组织建立以来,在维护农村和谐

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让那些有威望、有能力、群众认可的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的各项事务中来,把这些“能人”紧密团结到了党和政府周围,壮大了基层管理力量,划小了农村社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村里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及时解决,从而实现了党委、政府组织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有机结合,有限的警力与无限的民力之间的有机结合。

与此同时,柘城积极开展基层行业平安创建,以创建“六零(零犯罪、零发案、零事故、零上访、零邪教、零矛盾上交)社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基层单位平安创建活动,开展综治、公安、保险、社区“四位一体”的平安社区创建试点,平安柘城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努力创新 积极进取范文 篇10

——个人工作自查

根据县局及学区暑期学习会安排,自己就上学期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在思想、学习、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表现,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了自查,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现自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政治学习记笔记敷衍了事。总认为这些理论太过政治化,只要走走形式,不必太过认真。

2、不思进取。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即可。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对于领导的个别任务,总有拖沓的心理。缺乏上进心。

3、教育教学的新课标理论理解的不够透彻,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4、课堂教学的方法过于简单,缺乏新意。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窜进课堂,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已不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

5、对于学生的关爱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带着有色眼镜,偏爱优生,歧视差生。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点优生发言的次数偏多,却扼杀可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备课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评价学生的行为。

7、与家长沟通不够。学校、家庭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要使学生能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与家长及时密切地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主动,未按学校的要求家访。

8、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没有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捷径。做事情没有创新精神,对问题不做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透彻。

9、业务知识不精。现代的社会是知识、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可我却认为有一些业务知识就能适应了,这是错误的想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治学习不够深刻,没有领悟其中的精华,导致学习政治不认真。

2、任务付出总要回报。思想认识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以在工作中不够踏实,缺乏进取心。

3、缺乏一颗宽容的心。现在的学生难教,学习不主动,又顽皮。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不积极支持,不理解。让教师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从而越发缺乏耐性。

三、整改措施

1、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踏实肯干。并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3、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带有色眼镜,偏优生,歧差生。给学生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有个性的展现自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充满自信,在学习上积极主动。

4、改进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做到面面俱到。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2024年度法务部工作总结下一篇:互联网金融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