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安全工作计划(共10篇)
甲方:庹家中心小学
乙方:
乙方职责:
1、乙方必须为甲方提供行车证、驾驶证、车辆年检证明、车辆保险费等复印件;
2、乙方必须每天按时到指定地点接学生到校,开车之前先清点学生人数,到校后和幼儿园责任教师办好学生到校交接手续;放学上车之前先清点人数,在确认、办好交接手续之后方可离校,并将每一名学生交给其家长或监护人;
3、乙方在接送学生时严禁在任何时候、任何路段超载、超速行驶;严禁酒后驾驶;学校要求每天分两趟接送学生;
4、乙方上学、放学途中严禁私带其他乘客;
5、乙方运送学生时严禁在车上存放任何违禁、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6、乙方必须无条件保障所载学生的人身安全,如果是由于乙方的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乙方承担;
7、乙方与学生家长之间所产生的车费与甲方无关。
8、乙方必须遵守合同附件1中的所有所有内容。
9、此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此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庹家中心小学(盖章)乙方:
2013年9月1日
附件1
庹家中心小学幼儿园学生乘车方案
庹家中心小学幼儿园有12名洪山坪村的学生家长,自愿与万安全师傅达成乘车协议,每天早晚乘坐该车上、下学。学校围绕“师生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工作方针,本着从中协调和参与管理的原则,以达到确保每一名乘车学生安全上学、安全回家之目的,特制定本乘车方案,作为乘车安全合同的附件。此方案中的所有规定仍然对合同中的乙方有效,且必须遵守。
1、所有学生家长必须与车主(万安全)签订安全乘车合同,该合同一式三份,交一份学校存档。
2、所有家长每天早上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送到指定地点乘车上学,每天下午必须在指定地点等候学生下车。
3、车主必须按学校作息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送到学校,不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在常规时间将学生送回到指定地点,并交到相应的责任人手中。
4、如果学生因病或因事不能上学,家长必须告知车主,车主送孩子到校时需向所在班级老师报告。
5、学生家长与车主之间的车费应由主、雇双方协商解决,学校不参与。
6、车主所提供的车辆除拥有必备的相关营运手续之外,还要装备灭火器材、救生锤等急救设备。
7、车主还要经常对乘坐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乘车安全常识教育,每学期进行一次乘车安全逃生演练。
8、车主必须对所乘学生的个人信息了解清楚,不能将所乘学生交给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人之外的第三人。
9、乘车路线:每天早上先将幼儿园学生送到学校,每天下午将学生返回。
庹家中心小学
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 具体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如厕、睡眠、离园等环节。 由于幼儿年龄小, 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弱, 因此幼儿期是人生中最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 特别是最近几年校园安全事故频发, 负面新闻屡见不鲜, 几乎快到谈安全色变的地步。 老师们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往往都是会采用高控制的方法, 特别是在盥洗、饮水、餐点等人群密集流动的时候, 更是严令孩子除了盥洗、饮水、如厕的, 其余幼儿只能坐在座位上, 以保证安全。 这样在老师的监控下, 幼儿是能够不乱跑、不打闹, 看似安全, 但实则存在安全隐患, 就像一个弹簧, 当你压着它的时候它就缩紧了, 而当你一放手, 它则会弹得更高。 在幼儿园的生活管理中亦是如此, 一旦孩子们脱离老师的视线, 他们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的, 又开始追逐、嬉戏、打闹, 甚至会变本加厉。 随之而来的告状声会不断传来, 当然也免不了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所以靠老师的高控制保证幼儿的安全是不可取的, 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严格规范安全制度, 为保证幼儿生活活动安全奠定基础。
幼儿每天只要一踏进幼儿园的大门, 他们的安全就落在班级三位保教人员的身上, 而幼儿在幼儿园基本的活动场所就是班级。 因此, 班级三位保教人员每天早晨进班的第一件事是检查班级中各类物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每天早晨见到孩子的第一件事是要有意识地检查孩子的衣物、口袋等, 是否携带危险品 (如小玩具、小女生夹头发的夹子、小豆子等) , 如果发现就要及时地收掉, 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对孩子造成意外的隐患。
在日益提倡幼儿主体与自由的教育理念主导下, 我们在组织日常活动的时候要给孩子营造轻松、自主、愉快的氛围, 使孩子们轻松、自主、愉快, 老师是要始终把握安全这个弦的, 一定要做到耳听八方, 眼观六路, 也就是始终要关注全局, 哪怕是及个别指导的时候, 也尽量要用余光关注周围的情况。发现有不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地给予制止引导, 以保证幼儿的安全。
二、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如果排除物质上的安全隐患是基础, 那么排除幼儿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就给这个基础又加上了一重保障, 因为孩子们不可能永远都在成人的保护下生活。 因此, 排除幼儿自身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成为势在必行的大事。 如何排除呢? 是将孩子们高控在座位上, 以寻得安全保障吗? 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身心的压迫, 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尤其不利。 这就要寻求自主又不失安全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哪里来? 我想最好的方式是首先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 我们可以讲一些有关安全的教育小故事, 通过故事主人公的遭遇, 使幼儿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其次, 通过播放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安全教育短片, 帮助幼儿了解一些自我防护的技能, 并且可以通过情景表演、安全演习等活动学习、巩固安全防护技能。 目前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就为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量身订制了很多相关的视频, 对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 对于幼儿来说, 朗朗上口的儿歌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 通过应用儿歌的形式, 让幼儿把握在一日生活中要注意的安全防范, 帮助幼儿形成完备的安全常识, 杜绝危险, 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午睡安全技能, 我会教幼儿学习儿歌“午睡安全”:走入寝室静悄悄, 安全检查不漏掉。 衣服鞋子摆整齐, 上床躺好不逗闹。 盖好被子不蒙脸, 呼吸畅通睡得香。 诸如此类短小易懂的安全儿歌, 让孩子们轻松地了解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注意事项, 很好地向孩子们宣传了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常识。
三、师幼共同协商班级安全公约, 增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有一定带班经验的老师, 都了解很多时候孩子知道哪些事是安全的可以做, 哪些事是危险的不可以做, 但他们往往因为缺乏自控能力, 因一时的情绪失控而做了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 从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 我尝试引导班中孩子协商建立一套班级安全公约, 为什么由孩子协商制定? 相比老师制定的规则, 孩子们更愿意遵守自己协商制定的规则, 于是我便引导孩子们协商制定班级安全公约, 让孩子们从小懂得遵守集体规范的重要性。 经过协商, 我们的班级安全公约诞生了: (1) 任何时候都不在教室里追逐、奔跑、打闹; (2) 喝水、如厕等活动时要耐心排队等待, 不拥挤、 不催促; (3) 不将危险物品带来幼儿园, 如果带来了一定要交给老师保管; (4) 不拿铅笔、剪刀等尖锐的物品对着同伴; (5) 绝不做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事; (6) 如果违反班级公约将受到相应惩罚。 如深蹲起10下、为班级做劳动服务, 等等。
为了更好地督促孩子们遵守班级安全公约, 孩子们提议每天请两名幼儿做安全护卫小分队, 小分队主要负责来园、如厕、盥洗、喝水、离园等生活环节, 随时提醒班中幼儿园遵守班级安全公约。 同时每一位幼儿都可以互相提醒督促, 从而创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四、爱与生命教育, 在孩子心中播下爱护生命的种子。
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 我们可以了解到层出不穷的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高校学生自杀的例子越来越多, 甚至有小学生有自杀的例子, 这样的安全事故应该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故。 前不久网上说到河南某一高校为了预防孩子跳楼, 将所有的走廊栏杆到房顶的空隙, 全部用围栏定死, 就像一个监狱无异。 那么学生要跳楼, 难道靠这些铁栏杆就能拦得住了吗? 当然不能, 学生不可能永远待在像铁笼子一样的校园里, 如果不能打消他跳楼、轻生的想法, 走出校园他一样会跳, 会选择别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 要预防这样的安全事故发生, 首先要从根源抓起, 要打消孩子自杀的念头, 而不是定铁栏杆。 作为幼儿园老师, 看到这么让人心痛的安全事故, 我暗下决心, 一定要从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重视生命、爱惜生命、保护生命的种子, 这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要如何播下这颗种子呢?
首先,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了解生命的意义。 要让孩子感受爱, 感受来自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社会对自己的爱, 然后学会爱, 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人、爱老师、爱朋友, 爱生活, 相信有爱就会懂得珍惜生命。
其次, 鼓励孩子学会倾诉与倾听, 看了一些专家写的高校自杀事故的调查报告,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承受不住压力, 不会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最后选择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想如果他们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压力, 及时地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 那么就不会有这么的极端事故发生。 排解压力、转变情绪的方式有很多, 如运动、听音乐等, 当然, 能够跟一两个知心好友倾诉自己的苦恼, 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 也是很好的方式。 为此, 我特意在我们班做了一棵心情树, 孩子们每天早晨来园可以把自己当天的心情卡贴在自己的照片下面, 然后我会特别关注那些不开心的孩子, 及时与他们交流、谈心, 排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慢慢地, 我发现一些会关心朋友的小朋友会主动地找不开心的朋友聊天, 经过与好朋友聊天, 很快不开心的孩子会开心起来。 这种时候我会及时地给予表扬, 不仅表扬主动关心朋友的孩子, 而且表扬能够及时调整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孩子。 通过实践, 我觉得心情树的出现, 给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自己心情平台, 创造了互相关心、倾听的机会, 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学会抒发自己的心情和帮助他人排解忧伤、调节情绪, 为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极端事件提高化解的概率, 播下重拾希望的种子。 我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做有心人, 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生命的种子, 让这棵生命的种子生根发芽。
五、家园配合, 让幼儿日常生活安全管理更有效。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家园建立和谐、统一的步调, 才能使幼儿园安全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 为了进一步保证幼儿园入、离园的安全, 每天都会有一名家长义工在门口进行安全护导, 义工的参与一方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另一方面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 为了提高家长在对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专业性, 我们会定期给召集家长来园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座谈会等, 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当孩子幼儿园发生过激行为时, 我们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 商量改进的对策。 最重要的是向家长宣传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现代社会每一个社会人的生活节奏都偏快, 工作都很繁忙, 很多家长都会以忙工作为借口, 忽略与孩子的交流, 事实上与父母的交流对于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有利于增进亲子的感情, 更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及时地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 教会孩子一些排解的方式, 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形态, 以进一步保证孩子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奇奇父母的质疑和意外的表情,让老师好生奇怪:奇奇究竟是怎样一个孩子呢?为什么他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表现会如此的截然不同?
追根溯源
奇奇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家里人很是宠爱,几乎所有事情都由大人包办,别说做事,就连吃饭都是保姆喂到嘴里的。家人最怕奇奇出危险,所以,奇奇一出生家人就给保姆定了规定,安全最重要,不得有半点闪失。
宝贝心声
在家里,我也想做事情,想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可是,每次只要我想做,妈妈就会说:“不行,那样会很危险的”,或是“这会弄脏的”,反正就是不允许做!妈妈总是担心我出错,或是做不好,或是怕我弄伤了自己……
有一次我偷偷拖地板,晚上妈妈回来说:“那个大手柄万一戳到身体很不安全的。”还说我不会拖,也拖不干净。
每次我偷着做事情,还总是害的阿姨被妈妈批评,真没劲!
妈妈总是不相信我能做好,真讨厌!
在家里,我什么都不能做,也总是挨批评,所以我就什么都不做……
可是在幼儿园里就不一样,老师愿意我给她帮忙,还会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
我还有很多好朋友,他们都喜欢我……
专家剖析
我们能够体会到奇奇父母对孩子的深深爱意,对于这个三代单传的掌上明珠,家长即给予厚望,又害怕担心。所以,总是尽可能给奇奇所有的保护。但是成长道路上的挫折又怎是父母所能躲避或是遮挡的呢?
奇奇上幼儿园了,他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体系正在渐渐地完善,他更有尊重的需要,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却是家长不能给予的。如果我们站在奇奇的立场上试想,任何事情都由父母支配,哪怕是去厨房拿个碗筷之类的小事情,他也没有自主权,在家里就如同一个宠物宝贝。这样诸多限制、没有一点点空间的生活他能体会到快乐吗?他能拥有自信吗?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除了给予疼惜、保护以外,更重要的是尊重和自信,只有当孩子在不断的获得信任、肯定和鼓励以后他才会做得更好,而这种健康情感的积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给父母支招
1教育需要双向沟通
奇奇父母日常工作繁忙,所以早接晚送就由保姆代替,因此也少了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例如:奇奇在幼儿园的表现怎样?他在老师眼里是怎样一个孩子?他和小朋友的相处如何?这些都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不具有先天的调节能力,没有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家庭如果约束过多,必然限制了孩子主动参与的机会,时间久了,一切行为就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也就出现了在家里的消极行为和幼儿园的积极行为的鲜明对比。
教育的主体毕竟还是孩子,所以和孩子的沟通就更显重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父母才可以不断地调整教养方式,把患得患失的宠爱变得更具理性,更有方法和效力,而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也很有帮助。
2一定限制内的自由
孩子的成长是通过不断的体验来获得经验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更多尝试的空间,而这种自身获得的体验会比说教更有效果。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有些不安全的因素要绝对禁止,但除此以外我们可以采用给予一点点的要求,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例如:当孩子要自己洗澡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小屁屁要擦肥皂等,只要孩子能做到这些,那就放手让他去做,即使他依旧会把水泼撒满地,但这其中的快乐却远比你给他冲淋时多很多。而这份快乐更是他以后探索生活、主动学习的源动力。
3“孩子,你真棒!”真心的赞美,是一剂良药
正如奇奇的老师,他就是在不断的赞美中,激发了奇奇内心的自我意识,让奇奇感受到老师的需要,同伴的肯定,以及每次表扬时的小小得意……这些都会促使孩子不断克服自身的小缺点,朝着老师期许的方向发展。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侯家社区关工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配合和指导工作,力争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各种事故对青少年生命的威胁。现将我社区青少年安全防范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积极部署社区关工委充分认识到开展好青少年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作用, 要求各村(社区)要围绕社区有关部署,积极组织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切实保障了我社区青少年的安全。
二、组织实施、开展活动
(一)组织开展“爱耳护耳,健康听力”志愿宣传活动 “3.15”爱耳日来临之际,我社区关工委配合学校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爱耳护耳,健康听力”宣传活动。活动以发宣传单和教师讲解的形式向青少年宣传用耳、护耳方面的知识。此次活动及时纠正了我社区青少年在用耳、护耳的错误,并且全面提高了青少年在用耳、护耳方面的知识。
(二)开展法制教育、禁毒教育活动
为加强青少年法制、禁毒方面的知识,我社区关工委积极组织开展了法制宣传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两个主题教育,向我社区青少年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毒品害人的相关知识。活动切实增强了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
(三)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
围绕青少年安全防范,充分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督队的作用,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坚持每月不低于1次巡查,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文化服务环境。并且积极配合我社区有关部门开展对辖区内的沟渠、河流等危险场所进行巡查,防止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总结提高、巩固成果
我社区将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继续做好青少年安全防范工作,提升本社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他们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切实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同担负起幼儿教育的重任,是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新《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事实上,幼儿的发展历来就是幼儿园、家庭、社会等诸方面教育影响力“汇合”的结果。为了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我们牢牢树立“大教育”的观念,打破关起门来孤军作战的局面,与家庭、社区建立起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导各方面力量,使之支持、放大幼儿园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沟通是开展“三结合”教育的必要前提
新《纲要》中指出:“家庭、社区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通过家园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社区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必要前提。沟通体现了尊重,换来了理解和支持。
1、以交流为平台,建立起深厚的伙伴之情 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家长作为家委会成员,提供各种机会与家委会委员平等交流,让他们深入了解情况,参与管理。由于幼儿园与家委会之间有了正确的定位,使家委会委员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又如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我们打破了教师在台上发言,家长坐在下面聆听的传统方式,改成轻松愉快的双向交流形式。在整个过程中,三位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坐在家长们中间,一起商量、探讨,聊一聊教育、聊一聊孩子,无形中使教师与家长的心贴得更近了,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信心,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又如,我园设立的家长放心记事本,别看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小本子,却为家园沟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家长们可以把许多心里话写在本子上,教师及时作出反馈。这一举措,建立了家长们对幼儿园极大的信任,更好地实现了沟通。
2、以活动为载体,建立起真挚的朋友之情
我们在做好家园常规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听家长意见,适时组织丰富多彩的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促进了互相了解,增进了相互的感情。比如我们的“小神龙寻宝总动员”亲子活动,为了保证父母出席,我们把活动安排在双休日,实施家园同步的延伸。在活动中,孩子与父母、老师沉浸在合作寻宝的愉快情境中。而这一活动的地点我们选择了龙山公园这一社会资源,增强了活动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三者结合,为本次活动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尽兴地游玩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真挚的朋友之情。又如小小班社区开放游艺活动,我们不仅为本园家长提供参与活动的条件,还充分吸引了幼儿园附近的居民带孩子一起参加活动,不论是园内还是园外的家长,都对本次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彼此之间也进一步增进了了解,感情再次得到升华。
3、以幼儿为纽带,建立起友好的邻居之情
我园地处市中心,社区各种资源的潜力大。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教师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出击,带孩子与附近社区各点建立感情。孩子是最受人欢迎的,在天真烂漫的眼神中,大人们由衷地接受了孩子,同时也接受了我们的教师,接受了我们的幼儿园。孩子成了幼儿园与社区、家庭沟通的纽带。有了一定的感情投资,我们便经常保持联络,互通信息,互帮互助,在许多方面尝到了资源共享的甜头。如,在认识蔬菜这一活动时,我们分别参观了蔬菜园艺场和西菜场,孩子们在摸摸、看看、闻闻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蔬菜,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又如,我们的《世界需要清清的水》这一教育活动,市自来水厂为我们提供了参观现场,在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下,孩子们知道了原来我们平时喝的自来水是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更深刻地领会了节约用水的道理。另外,我们还为居委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们举行各类活动时,我们积极参加,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注重建立友好的邻居之情。
4、以学习为途径,建立起融洽的同学之情
首先,对家长学校进一步实施规范化管理,明确制度,制定计划,由原来的大规模集体授课变成双向互动的小范围授课;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讲队伍变成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组成主讲队伍轮流讲课。在社区代表授课时,教师与家长一起聆听,结为同学。在育儿经验交流会上,家长们理性的思考、在行的见解又让教师们受益匪浅。在这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各方代表共同切磋,共同探讨,成为幼儿教育这一领域中的共同耕耘者,产生了许多共鸣,从而结下了融洽的同学之情。
当然,有效的沟通首先是心与心的交流,它不取决于形式,而取决于真情,家庭、社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幼儿园的正确把握下,他们也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角”。
二、合作是开展“三结合”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家庭、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本身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幼儿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则可以为家长提供各种有关教育的资讯,并指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社区环境的教育价值,学会积极利用它们来教育儿童。三者合作,为幼儿园与家庭、家庭与社区,幼儿园与社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之间的对话,不同思想的碰撞,不同智慧的结合,更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理解。
1、参与——整合幼儿教育队伍
家庭、社区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是三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办园思想的体现,这样有利于幼儿园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期工作计划出台前,我们请家委会成员及社区代表参与计划的讨论,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监督评估作用,力争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都征得家长的认可。定期发放家长调查问卷、社区调查问卷,广泛接纳良好的建议。
如今年因为班额的问题,本想将一个班级撤并,在得到家长们的否定意见后,我们及时调整了策略,做好相应的工作,保留了该班级。每月,为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为了检验教师的工作,我们都要和家委会成员拟定评估标准,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而家长们的反馈意见则作为我园教职工考核的依据之一。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一位社区代表——智慧研究所的顾秉钧同志,积极参与到我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不定期地带领一些同志来听我们老师的随堂课,并作详细的记录,提出整改意见,再打印反馈给我们,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深受感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园的课堂教学质量。
2、引“资”——丰富幼儿教育内涵
家长中不乏人才,挖掘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一次对家长开放活动中,我们提出想邀请一些家长为幼儿上课,结果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烈响应,许多家长积极报名参加。这些家长平时就与孩子朝夕相处,了解孩子的认知特点,课上得生动形象,孩子感到非常新鲜、亲切,效果非常好。如我们有位家长在消防中队工作,他主动提出为孩子上课,于是孩子们在实地边参观边听这位家长上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今,家长进园上课已列入我园的工作规划中,我们定期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为孩子上课,他们中有医生、个体户、营业员等等。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保教活动,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
又如我们开展的“小小美食节”活动,充分利用“江南春”这一社区资源,带孩子亲临制作现场,再由点心师、服务员作现场讲解。使孩子们受益匪浅,促进了我们活动的顺利开展。
3、互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为了丰富幼儿园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我们通过“芽芽幼儿营”这一组织,采取各种途径、方式开展亲子活动。从中班开始,由各班营长牵头组建五到六位幼儿组成的家庭活动小组,双休日与家长轮流策划组织一些有益的家庭活动,并到社区参加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活动,延伸了幼儿园的教育,丰富了双休日生活。我们还请家庭来园参加一些亲子游戏活动,如亲子拼图比赛、亲子体育游戏等。同时,我们还利用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园内活动,将社区活动和园内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街心公园的“我为申奥加把力”的倡议活动,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些“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幼儿园工作社会化,使孩子体验到了在幼儿园环境下和社区环境下与家长及其他小伙伴的家庭一起活动的快乐,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增进了各方情感,促进交流学习,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从而形成了教育合力。
1.进一步了解数字1、2、3的意义。
2.通过操作练习,正确感知数量3。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6―7页。
2.挂图:《数字卡1、2、3》。
3.自制数字图表挂图。
4.鱼的图片30张、回形针、呼啦圈、磁铁钓杆。
活动过程:
1.开头:实物刺激法。
用大的呼啦圈当鱼池,请幼儿将自己的小鱼放入圈内。
2.将幼儿分成三人一组,每组一只钓竿、一张数字图表,玩钓鱼游戏。
3.老师告诉孩子钓鱼的规则,让孩子按照老师的指令钓上来一条或者两条三条鱼。请幼儿将钓到的鱼贴在数字图表上。着重点在于感知数量3。
4.看看幼儿的图表有没有贴对。
5.请幼儿将贴好的图表内的三条小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1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校园安全防范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不断深入, 政府有关部门虽然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部关于校园安全的专门法律, 对在校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有关规定, 仅散见于《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条文之中, 对校园安全防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权限等无明文规定。目前校园安全立法体系存在多头立法、内容交叉重复的缺陷;在文本内容上存在着规范性欠缺以及目的定位与逻辑起点不统一的瑕疵[1]。
1.2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存在漏洞
目前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在公安机关指导下, 结合学校实际实行自我管理, 但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没有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和专职的保卫人员;安保人数配备不到位、素质低下, 聘请的大多是退休人员使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学校制度建设存在缺失。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形同虚设、物防和技防安全设施未能得到有效使用。隐患整改、事故处理不到位。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陈旧、因未及时维修或拆除容易引发踩踏、火灾等事故;学校对事故的处理只注重对受害人的赔偿, 对各种事故隐患整改不彻底。
1.3校园安全教育不到位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重保护、轻教育, 重安全知识的灌输, 轻安全行为的训练等问题。近年来,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规范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材;中小学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目的, 学校过度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 对学生的个人隐私保护及消防等安全防范教育不足, 导致中小学女童受性侵事件、火灾及楼道踩踏事故频发。
1.4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不断产生, 学校逐渐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重要场所[2]。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的杂货店、地摊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随处可见, 各种违规经营的游戏室、网吧对未成年人诱惑力大, 严重影响校园安全。社会上的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校园周边的游艺场所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导致校园暴力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学校周边无证经营的流动小摊贩出售的不合格食品使校园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幼儿园多且过于分散不便统一组织管理, 公安派出所警力有限、政府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2加强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的对策
2.1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
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校园安全管理法制的健全。我国立法机关应借鉴国际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 让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在校园安全中应承担的责任, 从而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安全权益。
2.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预警机制
为预防校园外来人员暴力事件, 首先, 应严格落实门卫安全保卫制度, 严防校外无关人员闯入校园。南平血案发生后, 全国各地为保障校园安全全面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局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合格后持证上岗的专业校园保卫队伍;防割手套、辣椒水及钢叉等自卫警用器械陆续在校园保安中使用;广州市荔湾区学校周边加强了监控、学校值班室安装了监控显示器[3]。其次, 学校应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进行评估;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演练, 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2.3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
(1) 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经验。美国政府部门对中小学校园安防工作在明确学校责任的同时, 加强与教育部门、社会媒体、公安部门、社区组织、学生家长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政府设立专款, 帮助学校进行紧急疏散、防恐怖袭击等演练, 训练孩子的求生能力以及应对歹徒入侵的反应能力。美国的中小学每学期要进行一次防洪、防火等演练;日本的小学生除接受灾害来临时如何逃生、自救等应急常识教育外, 还开展每月一次的防地震、防火灾演习[4]。
(2) 我国应制定校园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并演练。首先, 中小学幼儿园应加强与当地派出所的联系, 聘请在职民警当法制副校长, 加强校院安全防范工作的检查评估, 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其次, 学校除应制定交通、防火及自然灾害等事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外, 还应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站及学校宣传栏等阵地, 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及“119消防活动日”、编制安全常识漫画、宣传手册, 利用动画片、ppt课件、案例视频开展安全培训。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疏散演练, 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4多方合作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校园周边区域是突发事件的高发区, 校园周边的店铺、出租屋、游艺场所及交通秩序的整治, 是导致中小学幼儿园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因。为预防校园周边的治安隐患演变为危机事件, 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及质检等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行动, 组织专业警力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校园周边地区违规经营的电子游戏厅、饮食摊点及违章建筑进行摸排查处。由学校安保人员、派出所民警、街道志愿者等共同组建一支专门巡逻队,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并消除, 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 不断提升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结语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各个部门, 它具有社会性、系统性、复杂性,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学校应加强与公安派出所、社区及相关部门的配合, 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昕.制度现状与立法完善——论《学校安全条例》的功能定位与立法空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3) :43-50.
[2]尹鸿伟.校园为社会危机受难[J].南风窗, 2010 (11) :20-22.
[3]刘昌.韩国:校园周边设儿童保护区[EB/OL].中国网, 2013-04-02.
设计意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孩子带来一本名为《家》的图画书,质朴的图画配着简短的文字:“小虫子,小虫子,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绿绿的草丛里。小鲤鱼,小鲤鱼,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清清的池塘里。小黄莺,小黄莺,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密密的树林里。小白云,小白云,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高高的蓝天里。小宝宝,小宝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妈妈暖暖的肚子里。”这是一本十分精致的图书,第一,形象十分可爱,贴近幼儿生活;第二,语言干净简洁,便于幼儿朗诵和表现;第三,情节循环往复,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于是,我决定以这本书为载体,设计一次语言教学活动。我对图书进行了重新编排,将文字去掉,采用绘画的方式自制了只有图画的无字图书,让幼儿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大胆表达,主动创编儿歌。
活动目标
1.阅读图书,了解动物都有不同的“家”。
2.喜欢和同伴共同阅读,乐于表达,并自主创编一问一答式的儿歌。
3.感受问答歌的特点,有感情地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准备
1.无字图画书《家》,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2.角色小图标,“家”的图片,房子大背景图片。
3.幼儿已经学过另一首诗歌《家》。
活动过程
一、教师示范讲述导人活动,引起幼儿表达的兴趣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老师的家在美丽的××小区,小朋友,你们的家在哪里?
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自己所在的小区,还可以寻找住在相同小区的伙伴。
3.小结: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二、幼儿合作阅读图书,到书中寻找“家”的话题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有关家的书,书中会有谁,他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合作阅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从无字图书中寻找话题。
3.阅读后交流,以图标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
(1)师:你在书中看到了谁?他的家在哪里?让我们来问一问。(教师与幼儿练习问句“×××,你的家在哪里”,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角色和他“家”的小图标,并列放在房子大背景图中)
(2)师:你觉得小虫子会怎么回答。谁能用一个好听的词说一说。小虫子在回答的时候可能还会做什么动作?让我们把这一句连起来说一说。(如老师问:小虫子,小虫子,你的家在哪里?幼儿答:我的家在绿绿的草丛里。教师可引导幼儿做小虫子扭来扭去的动作进行对话)
(3)师:书中还有谁?他们又是怎么说的?你能用一个重叠词说一说吗?
(4)依此方法,引出小鲤鱼、小黄莺、小白云、小宝宝等,帮助幼儿理解密密的、暖暖的等重叠词。
三、引导幼儿归纳阅读内容,体验创编儿歌的快乐
1.教师手指图标:这是一本关于家的书。不知不觉中,我们还发现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2.师:你在儿歌中发现了什么?(一问一答.引出“问答歌”)
3.师:念问答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的时候注意语气、表情:答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那个角色,用角色的语气、动作来回答)
4.师:和你身边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刚刚学到的问答方法,再来读一读这本书。
5.师: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四、对比问答歌和以前学过的儿歌,巩固新经验
1.师: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家》的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这首儿歌和我们今天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
2.师:既然大家喜欢问答歌,那能不能将原来的儿歌也变成问答歌呢?
五、发挥幼儿想象,拓展关于“家”的话题
1.师:你觉得还有谁也有家,他们的家是什么样的?
《万能工程师麦克》是一套为3—6岁儿童打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内容生动丰富的机械科普绘本,私中涉及各种各样的机器和工具。《去麦克家看工具房》便是这丛书中的一本,讲的是工程师麦克家的工具房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锤子、锅子、螺丝刀……安克用这些工具给他心爱的小狗布法建了一个漂亮的狗窝。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认识几种常用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感受麦克和小狗布法之间的爱。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几种常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简单复述故事,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故事情节。
3.感受工程师麦克和小狗布法之间的爱。
活动准备:
绘本:《去麦克家看工具房》,“幼儿学习材料”——《生活中的发现》,《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7。
活动建议:
一、出示绘本,解读封面,引出故事主人公。提问:这是一本关于谁的图画书?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生活中的发现》第8—12页,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麦克家的工具房里有哪些工具?麦克是怎样用这些工具为小狗布法建造房子的?三、播放课件,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几种常见工具的用途和它们的使用方法。
1.播放课件,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麦克用折尺和锯子做了什么?他是怎样把木板和木条固定在一起的?麦克是怎样在木牌上钻洞的?他是怎样将木牌固定到房子上的?
2.鼓励幼儿按顺序讲出麦克用了哪几种工具给布法盖房子。
四、请幼儿扮演麦克和布法,简单复述故事,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故事情节。
附:
去麦克家看工具房
麦克又要开工了,这回他要给布法-个惊喜。
首先,他需要许多木板,其中一些又窄又长,另一些又宽又短,还有几根要特别长。布法用鼻子将木板一块块地拱过来麦克用折尺对它们逐一进行测量,必须测量的非常仔细,才能确保尺寸合适。麦克沿着标好的虚线锯开木板长度。布法在一旁嘀咕:“锯子可真厉害呀!”接下来是钉钉子:麦克一手扶住钉子,一手握住锤子,“乒乒乓兵"来。钉子将木板、木条固定在一起,形成结实的框架。
麦克又做了一块木牌,在上面写了布法的名字,还印了它的爪印表示这是法布的家。麦克还要在木牌上钻两个洞,这就要看冲击钻的本事啦。随着着钻头的转动,洞很快就钻好了。现在轮到螺丝刀登场了,它能拧紧螺丝,将木牌牢牢固定在框架上。布法在一旁期待地看着麦克摆弄这些工具:折尺负责测量,锯子负责切割,锤子负责敲击击钻负责钻孔,螺丝刀负责拧螺丝。这些工具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可以回工具箱休息了。
《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是一本详细介绍项目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运作的书。本书由裘迪·哈里斯·赫尔姆 (Judy Harris Helm) 和丽莲·凯兹 (Lilian Katz) 编著, 台湾师范大学林育玮副教授等人翻译,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项目课程是近几年一直备受幼教界关心的话题。那么什么是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和主题课程有什么差异, 项目课程是否能包括幼儿阶段所有的学习内容, 它是否具有年龄适应性, 项目课程如何实施等。对这些问题, 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全书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引用一名实施过项目课程的幼儿园教师的感想来表达项目课程是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最佳方式;然后, 作者通过表格方式对教师主导课程与项目课程的异同进行比较, 澄清了项目课程的概念和主导思想;最后, 作者从学业成就、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家长参与三个维度说明了项目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大有裨益。
第二部分从本书的第二章到第五章仔细说明了项目课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一个完整项目课程应该包括四部分:开始、发展、探究和结束。在开始阶段, 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选择主题的方式和原则, 让读者全面了解到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不是殚精竭虑的创新思考过程, 而是自然而然的顺应幼儿兴趣的过程。确定好的主题如何展开, 怎么选择开展的角度, 如何保证主题实施的效果等一直困扰幼儿园教师的问题被作者的一个个巧妙的方法迎刃而解。如何发展项目课程, 作者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 一是对在开始阶段制定好的项目主题网络图重新检测以保证有效开展, 并列举了几个注意事项;二是为探究做准备, 包括选择参观的地点、怎样有效利用专家资源、给幼儿介绍实地参观技巧。探究阶段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是项目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作者通过大量实景图片和幼儿的作品分析使读者全面地领会到此阶段教师的主要角色, 即观察者、合作者、引导者, 具体表现为在观察幼儿表情动作和作品时适时介入, 在提供辅助材料时给予间接引导, 在幼儿求助时乐于奉献等。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推土机”游戏, 说明了幼儿遇到的问题及教师的解决方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结束阶段是整个项目课程的高潮。在此阶段, 作者通过引用纪实幼儿对话和采访实施教师感受让读者领会高潮阶段焦点应集中在幼儿学到了什么, 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让幼儿与他人分享。最为宝贵的是作者介绍了集中整理文件档案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 拓宽读者在实施时的思路。四个流程完毕后, 作者提醒我们, “项目课程如同其他教育经验一样, 可以从反思和评估中获益”, 而后以问题的形式重新审视整个实施过程。
第三部分作者就实施项目课程中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议题进行了说明, 例如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方法时如何完成课程目标或者达到学业标准, 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如何运用科学技术使项目课程锦上添花, 如何将项目课程运用于特殊的幼儿群体, 以及行政主管如何支持项目课程的教学, 等等。这些都是幼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作者深入浅出, 具体细致的作答, 既给我们幼儿教师提供了实施路线, 也为我们保留了可创造和发挥的空间。例如, 邀请家长的方式, “来学校示范你怎么做墨西哥菜”比“协助项目课程的外出活动”更能得到家长有效的回应。
第四部分作者完整展现了一个3岁~4岁幼儿班级进行“消防车”课程的经过, 让读者了解思科兰登老师是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 进而将其发展、丰富成为项目课程的完整过程。作者同时描绘了教师对幼儿的看法, 展示幼儿学习的成果, 详细描述了师幼一起学习的奇妙旅程。此处, 最值得借鉴的有两点:一点是面对幼儿第一次实地写生时绘画经验贫乏, 教师改变观察策略, 让幼儿从整体观察变成局部观察, 这样幼儿在白纸上呈现消防车的轮子远比整个消防车容易许多;另外一点是面对幼儿对此项目课程热度减少时, 我们应该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了。教师采用拍电影的方式把项目课程推向高潮。作者用叙述和评论相结合方式记录着“消防车”的项目课程, 让读者在领会项目课程的理念时得到方法和技能上的提升。
第五部分作者设计的“项目课程计划日志”是一份相当出色的指南, 无论对于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 都是项目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也可以是教师计划对照检查的典范。这份日志计划可以为项目课程的实施提供具体、详细的参考, 让每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具体呈现, 思考的问题也一一列出, 并保留空间让教师反省。
【读后有感】
读完《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这本书, 突然觉得一直以来困顿自己许久的问题渐渐明朗起来。忙忙碌碌的每日工作之余, 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一天的活动, 幼儿收获了什么, 教师收获了什么, 如何构建令教师和幼儿都很快乐同时又能共同发展的课程。本书平实简单的文字勾画出的一幅幅生动翔实的画面, 独特到位的方法中流溢出一位位教师的智慧聪颖, 天真拙笨作品中彰显出的一个个浪漫的童趣……以下是我感受最深之处。
一、践行人人参与的原则。很喜欢书中斯科兰登老师的一句话, “我真的喜欢与幼儿在一起进行项目课程, 因为我觉得看着他们建构自己的知识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他们决定什么最能吸引他们, 进而进行探索, 并提出相关问题。”这句话说明了孩子参与的主动性。“家长欣然且易于参与学校活动, 带幼儿进行实地参观访问, 寻找和购买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源”, 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可窥见一斑。教师“积极投入, 给予幼儿共同经验;设计主题网络图”, 从项目课程主题的引发到最后的结束, 横向层次已经是人人参与。在纵向层面, 作者提供了许多策略让实施者照顾全体幼儿, 例如, 在同龄班级中, “不可能所有的幼儿都对某个主题有同样的兴趣”, 那么教师可以“伴随尽可能多的其他活动, 比如讲故事、搭积木、角色扮演”, 幼儿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发展迟缓的幼儿”, 教师可以“适度减轻他们的参与度”。在混龄班中, 教师可以鼓励“年长幼儿自发性地开始探索, 并寻找合适的角色给予低龄的幼儿”, 年长和年幼的孩子都有参与的成就感。
二、贯穿做好细节的理念。在选择主题这一章节中, 作者认为教师要辨别出幼儿萌发的兴趣, 有些兴趣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频繁地询问相关的问题或要求教师讲更多相关的资讯。但是, 辨别低龄幼儿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描写了许多幼儿行为表现来帮助读者。例如, 幼儿为了看得更清楚而向前拥挤, 散步时从地上捡起“纪念品”, 专注于某个物体, 倾听讲话的时间加长了等都表明幼儿对某事或者某物的兴趣。在如何请家长参与的章节中, 作者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例如, 发现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显得迟疑且犹豫, 那么教师要重新选择跟家长周遭环境有关的主题;教师要留意家长参与的财务成本;家长到教室之后, 教师要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 提供适合成人坐的小椅子等。在学习作者提供方法的同时, 更应该学习做法背后关注细节的态度, 只要从细节入手, 扎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 研究孩子的每一次对话, 相信不久, 我们也可以把幼儿教育做到极致。
三、留有师幼成长的足迹。从头至尾, 作者在每一章节不断地提醒读者要注意收集档案。“第一件作品是开始文件档案收集的起点”, 教师“自我省思、叙述性学习经验”, “轶事记录、幼儿创作以及录音或者摄影的方式”都可以进行保存, 因为完整的文件档案能够回溯幼儿成长的足迹。同时, 这些档案也能为教师反思整个项目课程实施过程和与他人进行交流提供支持。在现实中, 大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收集档案的重要性, 但是却缺乏收集档案的方法和习惯。书中“观察幼儿游戏时, 便可用录音机记录幼儿对话中的精确用字”, 多次的实地写生后便整理幼儿“多次对同一物品的绘画”, 采用“项目课程故事”的方式向家长展示课程摘要等方式方法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收集档案。
【幼儿园家安全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优质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11-05
幼儿园校车安全计划05-30
幼儿园安全稳定计划07-15
幼儿园安全学期计划09-09
幼儿园安全每月计划09-17
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总09-19
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计划09-20
幼儿园安全计划书06-24
如何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