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精选9篇)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篇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已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了磨制钻孔技术

2.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

A.毛公鼎B.何尊

C.散氏盘D.利簋

3.专门记述典章制度史书“三通”不包括()

A.《史通》B.《通典》

C.《通志》D.《文献通考》

4、宋代中央行政机构“二府三司”中“二府”指()

A.中书省和审刑院B.枢密院和内阁

C.中书省与枢密院D.审刑院和军机处

5.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指()

A.英美法B.俄法德

C.英法德D.英俄德

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7.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北美地区B.南美地区

C.东亚地区D.西亚地区

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

A.美国《独立宣言》B.法国《人权宣言》

C.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D.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

9.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准确的理解是()

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差距缩小

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

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

10.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

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突出的科学家:英国的法拉第,德意志人西门子,美国的爱迪生等

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11.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态度发生变化始于()

A.修改“中立法”B.发表大西洋宪章

C.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2.“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归还中国”。出自哪一个

文献()。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宣言》

C.《开罗宣言》D.《德黑兰会议决议》

13..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的显著特点是

A.牧场规模小B.机械化程度低C.采取定居方式D.采取游牧方式

14.古文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里所说的味

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不同②种植方法不同

③品种不同④水土不同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1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通过总结现代化建设

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的方针

是()

A.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B.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

C.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D.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并重,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

16.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配着人、财、物等经济资源,下列行为属于“看不见的手”在起调节作用的是()①2007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贷款利率

②浙江茶叶在山东等地畅销,经销商纷纷组织货源满足市场需求

③2007年二季度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猪肉价格

涨幅趋缓

④随着天气转暖,服装经销商降价出售冬季服装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17.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目前唯一的一座文化景观遗产是()。

A.武夷山B.庐山

C.武当山D.泰山

18.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

A.以“德”教化人民B.“有教无类”

C.以“礼”治理国家D.“因材施教”

19.现代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北京奥运会以东方人的智慧将这一起源于西方的盛大“礼仪”演绎给人类。这种期待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的全球化是西方文明的全球化B.人类文化正走向多元、交融、共荣

C.人类文化正在消除差异,走向统一D.文化的多样性意味着文化的对立冲突

20.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规定,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传统节日正式增设为法定

节假日。其主要意义是有利于()

①民间的一切传统习俗得以保留②保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加强对公民的革命传统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PRED问题

殷墟

铁幕演说

凯恩斯主义

三、材料题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20分)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十分突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人民面临着“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的“两难”选择。据此回答:

(1)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

(2)破解“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的“两难”问题,根本之计在于找到一条生态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径,为什么?(4分)

为了避免“水枯沙起”的生态悲剧,宁夏盐池县治沙大户余聪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他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等高效节水农业,形成了以草产业、林果业为特色地绿色生态产业。此举不仅使满目流沙的7000多亩沙化土地重焕生机,每年还能从中获益20多万元。由此,西北大地生态农业风生水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了地润草长、柳绿雁归的喜人景象。

(3)从“水枯沙起”到“地润草长”的转变,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何重要的借鉴意义?(4分)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的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

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

马嘎尔尼在他的《纪实》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的神话,看出“盛世”背面的败亡之兆,他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个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录与安全就都完了。”

----转引自宁

一、庞永三《中国人惹谁了?》一书

(1)英国是在怎样背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2分)

(2)乾隆皇帝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拒绝了马嘎尔尼的全部要求的?(2分)

(3)你认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是跟当时中国统治者奉行的哪些

政策相一致?这些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4)从今天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史料的类型和功能。

2、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科书,采用了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你

认为这样编写对学生学习历史有何好处?

五、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20分)

草原风情

世界各地的牧民虽然从事着相同的经济活动,但是他们的文化却各具特色——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信仰、节日和生活方式。

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世代生活在那里的各族牧民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例如蒙古族人喜食奶茶、达斡尔族人喜爱贝阔(一种类似曲棍球的运动),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共同孕育了内蒙古草原独特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特色吸引着国内外许许多多的旅游者。游人们可以在那里参观草原民居、欣赏民族艺术、品尝民族食品、观看民族竞技活动。

草原上的许多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而以粮食和蔬菜为副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服装是蒙古袍,袍身肥大,天冷时可以加衬毛里或棉里,抵御严寒的天气。有些牧民放牧需要“逐水草而居”,因此他们的住房是便于拆装和搬运的蒙古包。

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牧民们开始筹办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那达慕大会。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许多比赛项目,那些精骑善射的牧民可以在那达慕大会上一显身手。牧民们还十分好客,当远方的朋友登门作客时,主人会端出奶茶、煮上羊肉、斟满奶酒,热情地款待客人。席间,主人还会唱起悠扬的民歌,跳起节奏欢快的民族舞蹈。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人们会感受到牧民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出处:(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PRED问题: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PRED问题。(3分)这些都是目前全球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2分)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2分)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3分)

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3分)这个演说是冷战发出的最早信号,也标志着美苏对峙的开始。所以有人习惯上将其称为“铁幕演说”。(2分)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1分)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形成,也标志着西方经济学史上的一次革命。(2分)这本书是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炉的。凯恩斯认为,要消除失业、克服危机,必须放弃自由放任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政府应当担当起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责任,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保证社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这一经济思想对恢复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战后成为主流经济学,欧美、日本“混合资本主义经济”,保持了50-60年代的繁荣。(2分)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第1题参考答案:

(1)气候干旱(或答“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短缺。(2分)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使生态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4分)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4分)

第2题参考答案:

(1)在欧洲,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2分)

(2)在世界资本主义挑战面前,清统治者不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采取自我封闭的办法,来消除来自海上的威胁。于是,到乾隆年间,实行全面海禁,仅留一广州十三行,并对其实行严格的限制。(2分)

(3)闭关锁国政策。其后果是导致东亚最强大的大清帝国由盛转衰,并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超越,并在近代遭到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4分)

(4)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各种文明的交流,才能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史料的类型和功能。

类型:(5分)

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实物史料:包括人类化石、石器、陶器、金属器和遗址等。

口述史料:传说、口述历史

功能:(5分)

认识历史的需要。由于人们无法回到过去的时代,去体会古人经历的往事,人类要了解和认识自身的历史,只能凭借史料。

研究历史的需要。只有详尽地占有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2、现行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教科书,采用了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你认为这样编写对学生学习历史有何好处?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的全貌;(5分)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内部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的制约。(5分)

五、教学设计题:(20分)

《草原风情》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3分)

要求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表述。

2、教学方法(2分)

要求写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3、教学过程(15分)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篇2

作为一名新教师, 如果过多地关注自己的那些生存状况, 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其束缚住。由于这种生存忧虑, 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同事等搞好个人关系上, 在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上反而没有下足功夫。其实, 教育实践证明:新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生存阶段的着眼点放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方向上, 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可以说, 有了方向, 教师才会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更远。

一、精心备课, 把握备课策略

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研究。新教师的教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 对于他们而言, 应侧重教学活动的研究, 把教学当研究, 在研究中成长。

《历史与社会》学科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 因此, 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对能否上好课至关重要。学校对新教师的检查, 也常常把是否认真备课视为最重要的评价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 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 需要新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了解课标

学校必须要求新教师认真学习《历史与社会》新课标, 教师只有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把握学科目标, 才能使用好《历史与社会》教材。

2. 熟悉教材

新教师要对《历史与社会》教材总的框架或编排认真钻研, 这样才能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 并作不同的处理, 这在教学中是允许的, 即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3. 活用教材

如何教好《历史与社会》课, 很多内容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配合, 很难有理想的效果。因此, 新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个人和学生的聪明才智, 将课堂变成一个充分展示学生才能的舞台。《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不能将其内容分散地、简单地传授, 《历史与社会》教材仅仅是一个载体, 教师的任务是要用“活”并超越教材。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新教师习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法, 缺乏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的能力。而《历史与社会》的主旋律应该是“让学生们都动起来”。辩论、小品表演、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都应是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不应是教师一人的天下, 而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新教师要相信学生, 让学生放手去做。

4. 熟悉学生

即使新教师理解了《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精神, 熟悉了教材, 精心准备了教案, 但是, 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 是一群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尽相同且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的青少年, 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 新教师要对初中生学习的兴趣、个性特长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熟悉了解, 只有熟悉了解学生, 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二、课例研究, 促进教学提高

《历史与社会》学科新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缺乏, 因此,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 如何普遍提高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素养与能力, 他们很难把握好。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的途径, 帮助新教师在课例研究上下功夫, 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课例研究是教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一般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 着眼于该课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阶段的各类教学问题的解决。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可开展以下形式的课例研究。

1. 一人同课多轮式

新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 内容重复, 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其程序为:由新教师独立备课、上课→教研组听了新教师独立课之后, 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讨论, 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益, 新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进行第二次上课→新教师和同伴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 明确进步的方面, 分析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方案, 进行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 新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这种“磨课”方式对培养新教师, 迅速提高他们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技能和水平, 帮助他们解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效果比较显著。

2. 多人同课循环式

由两人以上的新教师同上一节《历史与社会》课。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由第一位新教师按教学设计上课, 同组教师听课, 课后立即进行集体研究、反思原设计目标与实际效果间的差距和问题, 再修改教学设计。第二位新教师按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再上公开课、教研组教师再听课、讨论、反思整个过程, 再修改教学设计, 然后由第三位新教师上课。如此步步深入研究、教师依次在新的基础上执教, 最后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三、总结反思, 帮助新教师成长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那么《历史与社会》学科新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

1. 课后反思

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如何, 只有在课后才能检验出来, 课后若不及时总结和反思, 存在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成功的经验也就无法得到提炼和升华。

许多新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备课, 所写的教案也比较详尽。但是, 很多新教师对教案栏目中的“教学反思”大多数只写了一两句套话。究其原因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 课堂上用不到。课后反思, 就是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 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历史与社会》课在平常教学中需要新教师课后去反思的地方太多了。课后进行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够使教学合理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力。课后反思札记积累多了, 也就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对之分析研究, 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充分显示出来, 为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计划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有助于新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增强教学效果, 提升专业水平。

2. 与骨干教师进行比较

对比体现差异, 联系体现衔接, 通过对比、联系,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找出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对照而取长补短。比如, 新教师听了名师、骨干教师的课, 觉得自己的课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足, 今后如何改进;学习了报刊杂志的理论文章后, 有什么收获, 这些经验自己为什么没有系统总结, 等等。

3. 听取同行或专家的评价

教学反思需要“镜子”, 别人的评价和反应是最好的参照物。《历史与社会》学科新教师要经常邀请同事们听课, 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要及时记录下他们的意见, 为自我反思提供资料。

当然, 新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要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 需要有一个转换期。在这期间, 倡导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 对于新教师确立有效的教学行为, 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篇3

关键词:综合探究活动 教师素养 乡土资源 社会支持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教材的创新点之一是将一些教学基本内容以调查、探究等方式呈现出来,以更好地体现其研究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它在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中突出了生活化、情景化和实践化,让学生运用更多的课程资源获取信息,在课上和课下真正的动起来,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也将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探究活动推上了正轨。

一、《历史与社会》课综合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特别是在搞七八年级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发现同学们对这种活动兴趣很高,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教师素养有待提高,由于理念没掌握,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二)乡土课程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活动脱离实际。(三)没有充分引起学校、社会、家庭的重视,导致活动总难成果。

下面就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素养有待提高,理念没掌握,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这是由于我们处于一线的大部分教师至今心存疑虑,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指导的新理念格格不入,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新课程构建的目标愿望矛盾重重,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推进的主要障碍,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教师还处在观望与等待的状态,加上自己的理论素养不高,可借鉴的经验又少,所以造成对综合探究活动模糊的认识,对怎样实施更是摸不着门道。一些教师认为综合探究活动就是传统的活动课,就是领学生玩一玩、做一做,表现为新瓶装旧药,用过去的活动课、兴趣课小组或学科教材中的活动专题来取代综合探究活动。所以导致在活动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导。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指导程度上如何把握没有到位,因此,学生兴趣很高,但效果不明显。

(二)乡土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导致活动脱离实际,难以开展

有的老师总是在抱怨:“新课程在内容上少了许多,知识程度降低了,但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广博的知识面,但是农村教师自身素养本身不高,再加上寻找资料有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很难及时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种抱怨也有点道理,确实有的农村学校经费和教学设施相对短缺,尤其是在师资、图书、网络等方面逊色于城市学校,外加,农村教师往往一名教师身兼数门课程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大部分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和余力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没有充分引起学校、社会、家庭的重视,导致活动总难成果

目前,在十分功利的教育环境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问题,无法对综合探究实践活动课进行量化考核,还不能与中考、高考发生直接联系,教育主管部门量化评价学校,教师竞岗上任,依据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仍以分数、开学率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水平。所以综合探究活动的可持续动力将遭受严峻的挑战。

二、《历史与社会》课综合探究活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养,掌握新课程理论

中小学可以建立校本研究及研训制度,立足学校实际,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素養,帮助教师明确综合探究活动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同时可以利用教研组、课题组活动的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和研讨交流活动,提供机会让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师素养提高后,那么就要解决如何去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教强的课程意识,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及课程资源的条件,合理地设计综合探究活动,注意研究指导策略,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充分利用与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使综合探究活动更切实际

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三点结合的原则:一是结合学生实际,如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知识认知结构。二是教学实际。如教材教学现状、有关地方乡土资源的契合点。三是地方实际。必须要讲求因地制宜。我们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的经验,“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有效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乡土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三)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与支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使社会各方面提高对学校实施新课程意义的认识,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学校的教育改革。同时也希望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课建立一些机制,如教师职称的评定,教学工作量核定,作出细则加以制度上的保障。最后,也希望把我们《历史与社会》课的综合探究活动纳入到与中考相关的加分上,这样的激励机制肯定会大大推进历史与社会课的综合探究活动。

总之,《历史与社会》课的综合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对相关学科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发展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也使学校对探究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综合探究活动为教师、学生提供了自由活动空间,广阔的活动背景,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学生不再局限与书本、课堂、学校,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热爱生活,参与社会、走进科学,拓展了学生生活的视野;学校更加走向创造与开放,综合探究活动激活了学生,激活了教师,也激活了学校。

朋友们,我们《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活动刚刚起步,当然除了以上分析的问题外还有很多难题,如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校内外资源共同合作开发问题,都是一种全新的学校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去共同构建。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师期末总结 篇4

回首本学期的工作和教育教育工作,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本学期来,本人能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之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焚膏继晷地主动开展班级教学、管理和德育建设,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紧跟课改步伐,在上级诸多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收效并且有了良性的发展。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班级情况基本正常,教学秩序井然。这学期主要是强化自觉学习的意识,将班级成绩提高一个档次。

一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班级学习氛围较浓。

1、管理好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及时掌控课堂秩序。让学生在书上学习记一些简单的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制定措施,帮助其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2、坚决制止学生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要求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经常完成限时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平时对学生奖勤罚懒,严格要求。在期末复习阶段,积极辅导学生开展复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仔细的批改,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作业及时的批改,认真的书写评语,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有区别的书写评语,使学生在评语中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

二 防差转差落到实处,效果明显。

1、经常找班里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优缺点,肯定进步的同时指出缺点,督促其改正某些不良习气,促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和纠正,不断进步。

2、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里的表现,让家长们起到协助、配合与监督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

历史学科教师培训总结 篇5

孔繁刚老师的报告与他的历史课同样精彩,他有许多犀利的观点,既打动了无数的学生,也深深地触动了许多同行。

本人从事历史教学近二十年,曾经感受过90年代初在重点中学任教时期教学上取得成绩时的喜悦,又目睹了近几年来在职校系统历史不为学生重视,几乎沦为鸡肋的现状。对于自己为之倾心的专业,我深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孔老师把他四十年教学心得倾囊而出,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他作为本市中学历史教师中的顶尖人物,其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但如何对待他的教学经验,反而成了一道难题。

历史学科本身所包含的“真实”性常被人挂在嘴边,但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这两个字。在我们国家,“历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几乎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我认为,历史又为政治服务,正所谓“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其政治上的宽舒程度,和几十年前相比是跨了一大步,但还不至于把我们教师所知的许多和教科书上不符的内容都和学生介绍。我个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阶级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特别偏好,很多内部资料及档案的披露可以引起学术范围内的重新探讨,但在课堂教学上的把握还须教师再三斟酌。我个人认为对高三学生,我放得比较开,一方面他们几乎接近成年人,已经能独立思考。其次学生中的大多数对历史学科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多补充一些新鲜内容也便于他们以后自身做探讨。再次我和高三学生感情上的高度融洽,彼此的交流需以诚相待。但即使这样,在“真实”的名义下,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任何“真实”都有其特定的时段性,许多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真实的史料,在当初时段都无一例外地以真实的面目出现。是否可以这样推断,现在认为已经较真实的资料,在若干时间以后,又会变得不真实。

由此又带出第二个原则就是有关真实的相对性,道理似乎很容易明白,无需一一赘言。

在确认基本史料真实无误的前提下,为什么还有许多争锋相对的观点出现呢?我认为选取材料的主观性差异是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决定因素。同为真实的史料,但因为主观想表达的意图不同,结论的差异也就理所当然了。

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环节,在这么一个特定环境中还必须考虑整体性原则。平心而论用史学所倡导的理性眼光来分析现阶段很多德育教育的内容,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肤浅甚至误人的成分,如果一味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出发,这样会使我们的学生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感,在这样情况下,只能首先考虑主渠道特殊地位,“真实性”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浅析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篇6

六中:何宝香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从教十几年以来,颇多感触:

1.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不足。

虽然也受过高等学院历史专业教育,也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历史学科嘛,中考就那么几分,花那么大的力气不值得”,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我们一些历史老师的专业知识没有增加和更新,反而逐渐的减退了。

2.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对知识的把握和研究。

我们很多教师可能要教的内容还没有搞懂,就先去设计教学过程了,先想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模式,重视怎么让学生记住,怎么考好。这实际上就本末倒置了。我觉得如果先把这个教学内容在知识和认识上搞得圆融无碍了,然后再想怎么教,就可能想出很多非常精彩的教法来,课堂教学也就真正有效了。

3.教历史只是为了考试成绩。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大多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努力达成眼前的功利性的目标,忽视课程本身的目标,目标中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效果,而忽视育人目标。忽视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这其实是反映出教师对历史教育理解的偏颇。

今后,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针对上述自身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自己:

1.多读书多学习:除了要读历史通史知识方面的书籍,也要读一些历史学术研究动态方面的书,平时通过博客上传和交流读书摘要和学习心得,而且在平时,通过落实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等,全面掌握教材,夯实教学基本功,努力使自己具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一个历史教师,时代要求我们要有足量而精深的历史通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知识;其次,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要求中学历史课教师,除了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相当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深与广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它们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才能保证学科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另外,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得不断学习,能够追踪历史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2.努力使自己具备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讲解分析、启发提问、组织学习、电化教学等专业教学技能。贴近新课程改革要求,把重点放在“积能”和育人上。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理论反思实践,结合实践研究理论,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理性解读能力和变革能力。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篇7

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开启思维,探究新知

从上图的动机形成过程示意图可知,影响学生诱思探究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呢?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新需要的不满足,收到诱思探究的效果。

情境是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及其形成的心理总和,课堂教学情境联系着学生的认知、动机、兴趣和意志信念。创设良好的情境环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要创设和调控好教学情境,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的联系,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此,情境创设客观上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制作不同的教具或CAI,以最佳的情境画面、音乐、语言刺激学生感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把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新知识联起来,自主体验、思考和探究新知,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两弹一星”精神永驻一目中,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观念,学生在理解和接受层面上可能有困难,又与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中的讲效益、讲实惠等观念相距较远,而创设情境组织课堂教学不但能有效解决这个难题,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新知。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们了解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认真思考观察,多角度分析归纳:(1)王进喜的人生价值应该从哪里体现出来?他给我们留下哪些精神财富?(2)从实际出发,谈谈现在你作为班级一员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3)根据自己的理想,想想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样合理地创设情境,以境激趣,以趣启思,以思引探,使境、趣、情、思、探有机地融于教学活动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合力。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质疑,探究新知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结构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质疑、释疑,特别是要教给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于无疑处生疑”的方法。

阅读教材质疑方法主要是:(1)关键之处设疑问。在观点、概念、原理的关键字、词、句中提出疑问,以便准确、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2)核心之处设疑,以把握重点,化解难点,提高分析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后,教师应设疑“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3)困惑之处,易错之处设疑。(4)无疑之处设疑。有些问题看起来无疑,如果提出疑问,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民主管理”概念时,从课本内容来看,没有什么疑问,但设计“中学生在民主管理中能够做什么?”疑问,便使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质疑就是诱思,释疑就是探究。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就是教材,因此,教师应利用教材,通过诱思探究途径,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问题生成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由于众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问题意识普遍淡薄,尤其是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学生生成问题意识缺乏的情况比较严重,而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相违背。于是利用组织问题生成教学,诱导学生思考、探究新知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凸现出来。

问题生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根据教材、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提出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在自己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自然形成,即我们所说的问题生成。

如何利用问题生成的课程资源,诱导学生启动思维,积极探究呢?

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形成问题生成能力。根据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生成问题的技能:(1)联系实际法。理论是灰色的,生活却是常青树,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从而不断促使学生生成问题。如学习“规律与规则的区别”后,针对“规律是客观的,而规则是意识的,第二性的”,教师可以引入“道路交通法规的修改如何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可不可以修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2)刨根问底法,就是引导学生对基本原理、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求其所以然。如在学习“恩格尔系数”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计算自己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并进一步追究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使学生会得出“消费水平决定消费结构”的结论。(3)逆向反思法。思维的逆向性指思考问题时沿着一般意义的顺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成果。这要求学生对教材的结论反过来进行思考,生成问题。(4)引用示范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问题的范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进而为学生自己主动提问奠定基础。

然后组织问题生成教学,诱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其基本程序是:提供生成问题情景或教材———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组织“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负面影响”教学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1)美、日、印和中国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比较的柱状图(1990年),(2)我国文盲状况的资料(2002年),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探究学习,请学生在有疑的地方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问题中选择出紧扣教学任务的几个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民主方式逐个解决问题。

问题生成教学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以集体讨论共同解决,最后以民主方式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见解,并在教师引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在实践中,学生不但能从学习劳动中增长知识,而且能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从情境创设、阅读教材质疑、问题生成三个层面阐释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诱思探究教学过程,初步揭示了诱思探究教学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刘锋.情境探究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6, (10) .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篇8

【关键词】成长记录袋;评价策略;操作方法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带有开放性特征的综合课程,是此次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崭新的课程,有许多尚未开发的领域。一线教师在实施该课程时感到难度很大,阻力也很大,这个阻力之一就是评价问题、评价制度、评价方法,如果滞后的话,会严重削弱课改的质量和效果。我校于2002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评价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个新亮点就是仓犍和使用了成长记录袋,在原有的《思想政治》、《历史与社会》学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一步把成长记录袋评价运用到《历史与社会》学科之中。我现结合《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特点,就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评价方式去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谈几点自己的操作方法。

一、运用评价策略

1、充分理解学生的策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心理因素差异的反映。因此,要善于熟悉和了解学生,要读懂学生,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观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

2、鼓励质疑和不断提高质疑水平的策略。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发问是鼓励学生质疑的有效途径,其正确的做法是:或者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寻求答案,或者启发引导学生当堂探究问题的答案,或者提出可供选择的多种答案让学生去选择判断,或者引导学生评价答案并进行延深和发展。

3、合理评价学生应答的策略。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4、抓好分层次教学。即对尚未达标的学生实施成功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延拓教学。

二、重视过程评价

1、课堂活动评价

课堂活动评价是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发言情况、课堂纪律、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主渠道。这环节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同学)的各种表现进行微观的观察,把握日常学习状态,并由自己、小组及老师做好每课时的评价,并在每周或每月进行小结。

2、主题探究活动评价

主题探究活动评价是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技能和实践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及沟通与合作能力的评价。主题探究活动评价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每单元或分阶段设计与本学科有联系的系列参考主题(主题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针对学生围绕的主题,在设计研究方案一收集、整理资料一形成、呈现成果等过程进行评价。这里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评价主体主要在定性基础上分优秀(A)、良好(B)、合格(c)、有待努力(D)四档进行评价。

我在上“石油宝库”这部分内容时,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做了一系列探究题尝试。第一部分:分五个小组探究:第一小组一波斯湾地区的自然环境;第二小组一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输出;第三小组一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输出给本地带来的变化;第四小组一石油资源对波斯湾地区的意义;第五小组一一比较我国新疆地区与波斯湾地区的异同。

通过探究,请同学们对本堂课自己、自己小组或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作评价,填在表中,并提出其他问题,评价和探究,使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从不同侧面探究不同课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决,这样才真正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3、小组合作学习综合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评价内容是全面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方式是过程与结果并重,包括学习过程的积极表现、学业与情感的变化,也包括学习成果的大小。这种评价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评价能力强,几乎把评价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都考虑进去了,而且评价目的也很明确: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先进我们的社区”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如下一些评价策略。

三、实行阶段性评价

1、基础知识与技能评价

基础知识、技能测试是继承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的评价,是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评价。这种方法通常采用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每学期进行一次或两次,根据测试结果在定量基础上分优秀(A)、良好(B)、合格(c)、有待努力(D)四档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法。过去我们主要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最后给一个分数了事。但现在我们除了对学生作业、作品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外,还要从学生的作业质量中判断其相关水平和能力,以此客观地了解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成长轨迹,它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成长档案保存起来。

3、学科学期综合素质评价

每个学期要对学生进行学科綜合素质评价,这是学生学科学习的阶段性的总结评价,它和其它学科在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报告单中呈现出来,包括习惯与态度、主题探究、知识技能等方面,主要是参考前三个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评价。

教师在活动评价过程中只起适当的组织引导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评价的全程,并在总结、反思中不断地了解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在课堂中的运用后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加强学生对自己的自我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施评价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令人困惑。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 篇9

现代世界——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梳理】 ●俄国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1.经济:俄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

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5.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

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3.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上就是关于思维的概念、发生时间和标志,这部分内容基本上作为客观题准备即可。而时间轴所涉及的内容则需要大家重视起来,往往会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思维发展的特点和组织活动考查主观题,还需要大家格外重视。

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强制劳动,实行配给制。4.评价:

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5.实质

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6.“新”的含义

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斯大林模式” 一.形成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

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

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三.作用 1.积极方面

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 四.评价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五.经验教训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上一篇:温暖你的心下一篇: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祖国六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