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通用10篇)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1

摘要: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有利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管理对策

1.园林绿化施工难点分析

1.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混乱

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飞速发展,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元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绿化工程项目的审批很难全面掌握。特别是针对市政住宅的小区绿化工程,对于提出的绿化标准,房产开发商容易投机取巧造成资源浪费,不仅影响景观建设,更为市政绿化管理方面带来混乱。另外,由于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管理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设计理念相背离

园林绿化工程一直坚持与自然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大量使用不同绿色植物,并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及功效,根据设计方案建设绿化工程,很好地将园林与自然相结合,体现出和谐之美。但一些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并没有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认为只是简单的插花种草、铺设草地等工作,没有更多的技术性,对于绿化设计方案也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园林绿化工作未按设计方案进行,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缺少对植物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的了解,致使施工后的植物死亡甚多。另外,多数人认为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建筑工程更加安全,一些工人或个体队伍大量涌入园林绿化施工行业,导致园林绿化施工行业的人员混乱,管理工作难以展开。施工单位参与绿化投标,中标后支付招标单位一定的管理费用,然后自行组织施工队伍并进行管理。但组织的施工团队并不懂得施工程序、注意事项及基本规范等,因此很容易对前期完美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有所影响。

1.3园林绿化工程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监管工作一直处于落后阶段,对于监管体制的不专业、不完善、不科学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强制性管理条例较少,多数由施工单位自行衡量,这便容易使一些施工单位钻法律漏洞,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例如,绿化施工单位对绿化地区的情况没有充分地了解,组织的施工团队也不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认为能栽能种便完成了工作,不考虑后期的景观效果与植物的成活几率,最终导致园林绿化植物的大面积死亡,加大了后期的养护管理难度。

2.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对策

2.1明确施工管理规范制度

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性。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更加规范、明确。针对强化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可以通过以下2方面进行:

2.1.1实施绿化工程施工审批程序。在进行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向相关绿化管理部门提交绿化审批报告。绿化管理部门对绿化工程的特点、目的、景观性和实用性进行考察,并且对设计方案、周边环境和申报单位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满足申报标准的单位予以驳回。绿化施工单位在通过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施工标准开展工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布局。

2.1.2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的运转规律会对园林绿化工程单位进行调节和控制,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实施资质方可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工作。而对于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调控,不允许其开展绿化工程活动。

2.2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来看,绿化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加强园林建设的培训,保证整体施工队伍掌握基本的绿化知识。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与设计师的高效配合下才会顺利完成绿化工程的施工,并且能够保证绿化工程的景观效应。

2.3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流程的科学性

目前在多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实际施工与设计之间未达到有效衔接,这便使施工结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在施工前需要与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设计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共同作业,由设计师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确保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一致。另外,施工方也需要对设计方案充分了解及掌握,对于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切不可盲目施工。

3.结语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2

1.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混乱

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飞速发展, 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元化,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绿化工程项目的审批很难全面掌握。特别是针对市政住宅的小区绿化工程, 对于提出的绿化标准, 房产开发商容易投机取巧造成资源浪费, 不仅影响景观建设, 更为市政绿化管理方面带来混乱。另外, 由于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管理能力较差, 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的质量, 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设计理念相背离

园林绿化工程一直坚持与自然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大量使用不同绿色植物, 并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及功效, 根据设计方案建设绿化工程, 很好地将园林与自然相结合, 体现出和谐之美。但一些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并没有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认为只是简单的插花种草、铺设草地等工作, 没有更多的技术性, 对于绿化设计方案也不够重视, 最终导致园林绿化工作未按设计方案进行, 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缺少对植物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的了解, 致使施工后的植物死亡甚多。另外, 多数人认为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建筑工程更加安全, 一些工人或个体队伍大量涌入园林绿化施工行业, 导致园林绿化施工行业的人员混乱, 管理工作难以展开。施工单位参与绿化投标, 中标后支付招标单位一定的管理费用, 然后自行组织施工队伍并进行管理。但组织的施工团队并不懂得施工程序、注意事项及基本规范等, 因此很容易对前期完美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有所影响。

1.3 园林绿化工程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监管工作一直处于落后阶段, 对于监管体制的不专业、不完善、不科学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 强制性管理条例较少, 多数由施工单位自行衡量, 这便容易使一些施工单位钻法律漏洞, 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例如, 绿化施工单位对绿化地区的情况没有充分地了解, 组织的施工团队也不具备一定的技术性, 认为能栽能种便完成了工作, 不考虑后期的景观效果与植物的成活几率, 最终导致园林绿化植物的大面积死亡, 加大了后期的养护管理难度。

2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对策

2.1 明确施工管理规范制度

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和目标的实现, 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迅速,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性。因此, 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更加规范、明确。针对强化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可以通过以下2方面进行:

2.1.1 实施绿化工程施工审批程序。

在进行绿化工程施工前, 需要向相关绿化管理部门提交绿化审批报告。绿化管理部门对绿化工程的特点、目的、景观性和实用性进行考察, 并且对设计方案、周边环境和申报单位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不满足申报标准的单位予以驳回。绿化施工单位在通过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施工标准开展工程。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规范性,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布局。

2.1.2 实施市场准入机制。

市场的运转规律会对园林绿化工程单位进行调节和控制, 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实施资质方可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工作。而对于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调控, 不允许其开展绿化工程活动。

2.2 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来看, 绿化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 加强园林建设的培训, 保证整体施工队伍掌握基本的绿化知识。施工过程中, 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与设计师的高效配合下才会顺利完成绿化工程的施工, 并且能够保证绿化工程的景观效应。

2.3 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流程的科学性

目前在多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 实际施工与设计之间未达到有效衔接, 这便使施工结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 在施工前需要与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 设计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共同作业, 由设计师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 确保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一致。另外, 施工方也需要对设计方案充分了解及掌握, 对于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师沟通, 切不可盲目施工。

3 结语

综上所述,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集实践性、科学性、技术性为一体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既需要掌握前期的工程原理, 还需要具备指导能力;既需要管理者和设计师及时、有效的沟通, 还需要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积极配合。只有全方位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 才能够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 将园林绿化的艺术性、技术性进行有效结合, 建设出美观、经济、环保、实用的园林工程。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多,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此, 通过对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的分析, 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有利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朱宝珍.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8)

浅谈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3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对策

1.园林建设基本概况

园林建设是为美化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进行的绿化和对道路、植被、河流等因素进行的改造与建设以及与对现有的景观和资源进行的利用和保护。

2.园林建设的发展历史

园林建设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公元前2、3世纪,古老的中国人凭借他们的智慧已经学会在现有的地形上建设宫殿房屋最突出的代表则是举世闻名的秦代阿房宫。园林建设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在我国宋朝,以灰工堆石建造的“寿山良岳”而闻名于世。从古至今,园林建设的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深化,园林建设的技艺与水平也不断发展提高,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举足轻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

3.1环境破坏问题

园林施工作为一种环境建设,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由于施工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以及生态环境过于脆弱,易对周围植被、地表造成伤害。首先由于施工的不合理造成排污不当而使得土壤受到污染,使其失去培育健康植被的能力。其次由于施工者未曾考虑到植被生存的地理因素(如地形气候等)以及绿化结构,会使得某一植被过度生长蔓延从而形成生态灾害,同时也会出现某一植被大量死亡的现象。总而言之,在施工中要小心谨慎,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以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

3.2地形问题

地形因素是园林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地形因素的不可变和复杂性,对不同地形进行精确测量是很困难的,因而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也是很困难的精确测量地形是实行施建设的基础。

3.3绿化结构问题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环境功能,由于城市的功能分区不同,相应地所需要的植被也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地方植被组合单一,品种不多且缺乏新意许多施工都是大片面积重复种植同一植被,缺少特性而且很多追求观赏价值的施工建设只是通过鲜明的图案搭配来美化环境,忽了不同植物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价值等问题[1]。

3.4土壤与植被存活率的问题

土壤是植被存活的关键土壤的选择关系到植被的存活率在选择土壤时,首先要考虑土壤的PH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般应控制在6.0到7.5的范围内,否则会对植被造成危害其次,是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它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准有机质越高,肥力越高,一般的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上。最后是土壤的基本结构土壤的基本結构有很多种,其中最适宜种植植物的则是团粒结构体土壤,因为这种结构的土壤有很好的供肥性能,并且由于这种团聚体的特殊性,使得土壤疏松,适宜耕种。

3.5日常维护问题

在具体的施工建设完成之后,园林的日常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园林养护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施工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大多数人只重视园林施工,而对园林后期的维护工作缺乏重视。

4. 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的管理对策

4.1针对环境破坏问题的管理对策

首先,必须提高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意识的提高是实施其他一切措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次,必须改善施工措施,应利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施工建设,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白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把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之后再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甚至做到没有破坏。

4.2针对地形问题的管理对策

地形因素是一个天然的现有的地理因素,人们应另辟蹊径寻求应对之策而不是一味地改造地形。首先,应该大量引进先进的测量工具,并且聘请专业的测量人员对地形进行准确的测量勘探,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为之后的施工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应该建立专门的复核工作小组,进行重复测量,核算测量等工作,力求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细小的差错而导致施工的失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测量工作中,各个测量人员应深人施工地点进行实地勘探调查,避免纸上谈兵[2]。

4.3针对绿化结构问题的管理对策

绿化结构的设置以及植被的组合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是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什么地种什么树植物作为一种生命体,对生活环境有不同的选择,只有种植在合适地点,它才可以顺理成章生存下来。如果连生存都是问题,更不可能在之后带来一系列效益。

第二是要坚持具有欣赏艺术性的原则园林建设是社会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植被种植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态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不同的植物拥有不用的形态和颜色,对这些不同形态颜色进行合理的编排与融合,才能展现出绿化建设的独有魅力,使其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第三是要遵循文化延续性原则、植被作为一种可以保存完好的延续很长一段时间的有机体,是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优秀的园林施工应将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充分融人植物景观之中,赋予景观时代内涵和传统内涵,使得景观具有历史的共性与时代的特性,成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独有的文化标志,使其所在地区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四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园林施工的服务对象是人类,也就意味着植物景观真正服务的对象是人类。任何植物景观的组合,都要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等因素出发,以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进而才能进行一系列科学的人本的组合。只有当它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即真正做到为人服务时,它的价值才最终得以实现。

4.4针对土壤与植被存活率问题的管理对策

土壤作为一个可控因素,对植被的存活与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土壤来培育植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应考虑土壤的酸碱性土壤中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浓度。前者浓度大于后者时,则呈酸性;若后者浓度大于前者,则呈碱性对于偏酸性的土地,可以种植杜鹃、松树等植被;而对于偏碱性的土壤,则可以种植拘祀。当植物一定时,则需改变土壤酸碱性以适应植被生长,若土壤偏酸性,则可以使用石灰来中和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养分;反之对于碱性土壤,则可以增施生理酸性肥料,但忌用强碱性肥料[3]。

5. 结语

园林建设作为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园林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在现今的情况中,园林施工有这样那样的技术难点,但是本着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目的,园林施工者应在充分提高施工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地、规范地利用现有的环境土地进行最大限度的施工改造,建设出更好更优的园林,以满足当代人类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的双重追求力求使城市在园林建设的美化下体现出不同以往的现代美、艺术美、人文美。

参考文献:

[1]钱海平,覃生云.对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4(01):45-46.

[2]叶颖.论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1(09):55-56.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4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的绿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在不断上升,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加。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工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就目前而言目前而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的解决必然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构成威胁威胁。为此,需要加强有效措施的采取,促进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理水平的提升。

2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指园林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区中除了建筑物之外的室外工程建筑物之外的室外工程。通过工程技术的应用充分的展现出园林艺术特征园林艺术特征。确保地面上的工程建筑物能够和园林的景观实现完美的结合实现完美的结合,并赋予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1)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特征的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特征的,对不同类型的花草树木进行合理的种植和搭配同类型的花草树木进行合理的种植和搭配,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特殊功能物的特殊功能,有效的清洁空气、吸收噪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是源自于林业和其他的种植业,又有一定区别的特殊行业行业。

(2)园林的绿化工程的种植是短时的园林的绿化工程的种植是短时的,重点还是后期的管理以及养护理以及养护。只有保证不断的养护和管理,才能确保各类树木苗木后面的成长以及存活率木苗木后面的成长以及存活率。否则是很难实现生态环境景观预期的效果和要求的观预期的效果和要求的,这也就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正在完成之后配套的养护计划也要跟上之后配套的养护计划也要跟上,资金的投入也要能跟上实际的需求的需求。

浅谈周转材料的管理难点与对策 篇5

做建筑工程,很难回避对周转材料的管理,我想很多施工企业对此都应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在周转材料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极易发生材料积压、浪费、损坏甚至丢失,直接增大工程成本,对项目的效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全面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今天,若管理得当,周转材的损失一定会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当前各公司对周转材料的管理都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有的做法是总部直管(公司统一采购、租赁和管理);有的是公司统一采购(租赁),项目部负责现场管理;有的是项目部全面管理;有的干脆不管,交由专业分包队伍去管理。而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创造更大的工程利润空间,往往都采用劳务分包,周转材料自行管理的做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周转材料管理会遭遇到哪些难点?有无解决方案?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工作经历作简要分析。

难点一:大量材料现场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工程成本上扬

现象:我们到工地经常会发现,成堆的钢管、扣件、模板在材料堆场里闲置,长时间不能用于工程。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材料进场过早,或一次进场数量过多,造成现场短期的积压。二是材料采购(或租赁)数量过多,造成长期积压。不但对现场的场地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成品保护都增加了难度,还增大资金成本及工程成本。

对策:这种积压主要是由于计划不周造成的。项目开工伊始,就应

该由工程部计算出全部的周转材料需用量,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决定哪些材料自购、哪些材料租赁(公司有库存材料的一般也是通过内部租赁),再依据工期及施工安排(流水施工段)决定周转次数,然后依照工程进度做出明确注明了进场时间、规格、数量和批次的周转材料的采购计划,最后交给物资部门进行采购或租赁。物资部门应根据周转次数,针对极易损耗的材料(如木模板等),选择质量与周转次数相适应的产品,周转完毕即可报废处理,省去再次库存、转运的费用。如果施工计划出现了调整应及时通知物资部,物资部在实施采购前应向工程部进行再次确认。这样工程每进行到一个节点就会有不同的材料进场,既保障了现场的进度需要,又节约了狭小的施工场地,文明施工管理也容易得多,也不至于由于现场保管不周造成材料的损坏,从源头上防止了材料的积压和浪费,并有力地控制了工程成本。

难点二:大量材料浪费、损坏严重,不能使用或归还

现象:我们经常在现场看到,架子管被锯成毫无实用价值的短截棍或者两根短钢管大幅搭接成一根长钢管;一幅或半截崭新的模板派不上用场;变形的钢管、扣件随处可见。不管是自购的还是租赁的,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策:工程部应根据钢管的不同用途,外架还是内架,立管还是横管,再依据建筑物的各项参数:层高、柱梁截面大小、建筑物高度等,分门别类地统计出各种规格尺寸钢管的需求数量,然后按照要求进场使用。这样就不会出现需要合适长度的钢管时通过搭接或锯短的方式来获取

了。模板的使用也需要事先配板,外形尺寸一样的柱梁等可以先进行预组装,这样不但将模板加工时的边角料损失减少到最低,也能提高工效。与此同时应加强现场劳务队伍对钢管和木模板的使用管理,杜绝野蛮施工,不得用铁榔头等金属物件大力敲打撞击,以免造成钢管弯曲、钢模变形、扣件破裂或丝口损坏等。严禁钢管割锯、钻眼、烧焊。架子拆除时不能随意丢抛,避免撞击变形、车辆碾压受损,钢管、扣件、U型卡等周转材料要按规格、型号摆放整齐,使用后要及时对其进行除锈、上油等维护工作,扣件还要检查上面的螺丝是否还能使用,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更换螺丝以不影响下次的使用。严禁擅自割锯整张模板和定尺长木枋,需要割锯时,必须申请报告,并附有配模方案,经项目部审核并认可其损耗后实施。

难点三:现场材料丢失严重,经济损失惊人

现象:很多工地到竣工时才发现,钢管少了,扣件也少了,木枋少了,跳板也不够。平时不易察觉,最后核算时才发现差量不仅仅只是损耗,而是不知所因的巨额差距,有时竟是“天文数字”的损失。

对策: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材料丢失的几种可能性:1.埋入地下,没法取出;2.场地内丢失,其他单位或个人“拿错了”;3.个别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拿“到场外去了;4.进出场验收不仔细,造成入不敷出。

针对上述不同的丢失“途径”,拟定不同的应对方案。1.首先有条件的工地应在外架搭设前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防止以后拆除脚手架或模板支撑时钢管和扣件散落在建筑物周边的泥土里。有地下室施工的,待架子拆除完毕并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扣件使用或拆除时,应成捆

成串,防止螺帽、螺栓丢失和掉落,并及时回收清理。2.如果场内有多家施工单位在同时施工,在施工交界面一定要做好隔离围护,同时还应在钢管的一端用油漆做好记号,防止施工人员误拿,即使施工人员拿错也可以及时找回。3.加强门卫管理和现场巡逻,防止偷盗,过程中不用的材料应及时归还。另外,在对劳务队伍的管理上也应有激励约束机制。如:在工程分包合同中就明确约定,限额领料,超耗自负(譬如钢管损耗定为1%,扣件损耗定为3%),节约有奖。工程竣工盘点,若因劳务队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部分应在工程结算款中扣除。4.所有的周转材料进场后,必须由材料员、库管员、专业班组工长共同参与验收,对进场物资的数量、质量、安全环保性能把关,并分别在收料单上签字确认。同样,材料出场时也要经过多方实测实量后放行,并签字确认。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6

0引言

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是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根据本市建筑市场规范管理及信息管理要求,结合建筑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在各相关部门充分评估论证下,作为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一个重要管理制度。也是厦门市建筑业,规范建筑劳务市场及用工制度、解决劳务纠纷的重要举措。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实现建筑市场信息资源的的有效整合,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信息传送、交换和使用管理,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手段,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建筑从业人员相关资源和信息,实行远程监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1厦门市现有建筑企业管理概况

1.1结构与经营方式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具有与其他工农产品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建筑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建筑生产、分配、交换都具有不同的特色:(1)固定性和生产过程的流动性:由于建筑商品固定在土地上,生产过程中,商品固定不动,劳动力和劳动工具是流动的,生产流动性大;(2)个别生产性:每项工程规模和内容都各不相同,用途与功能各异,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或按同一模式重复生产;(3)地区性: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市场被地区所分割,这是建筑商品固定性派生出来的特点;(4)高值性:建筑商品价值高,通常都在百万以上;(5)综合性:建筑商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协作单位多,生产关系多,凸显经营管理的重要性【2】。

1.2企业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务工人员大部分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体力劳动者。建筑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企业管理相对粗放、技术相对落后。而且,建筑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工程承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专业众多、交叉施工等。建筑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以获取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和实施工程项目为工作的产品核心,建设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建筑企业的管理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为核心,以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建立的基层管理机构和组织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性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而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关键是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活动中的综合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或超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表现为,项目能够在授权的成本和要求的质量标准前提下及时地完成。

1.3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的概念、作用

“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是由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开发并运行,建设银行提供软件系统支持,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信息管理操作平台,能够汇集建筑务工人员个人信息、银行存储功能、解决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称之为“建设工程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安保卡”是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由建筑从业人员个人持有的信息智能卡,原设想它既包涵了务工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务工从业、经历、培训、工作量记录、工资支付以及计生、考勤等信息,是建筑从业人员的电子务工档案,同时它又具有银行存储功能的信息智能卡。卡式设计为银行磁条卡和企业管理芯片卡合二为一的双介质卡,它既具有普通银行卡的全部功能,又具有信息采集、查询、统计、门禁、监督等功能。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有效地记录建筑务工人员所完成的工作量和工资支付情况,一旦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农民工可以把“安保卡”记录的信息作为证据,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它既是建筑务工人员的从业卡,又是其务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卡,所以称之为安保卡;“安保卡管理制度”是以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信息化管理手段,形成的企业用工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它的设立是建筑业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保障建筑业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的重要管理制度。

2推行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制度的难点原因分析

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信息管理操作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安保卡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把它所有潜在价值发掘出来,分离解析出来,进行重新组合、分配,按一定的体系加以组织编纂,使其成为某种便于利用的新的网络信息产品,把静态的网络信息资源激活成网络信息流,提供用户使用的一系列科学劳动的过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就其本质内涵和外延范围而言,应是以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为核心,对信息活动全过程所有要素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有效地满足网络适用信息需要的过程。即是以网络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加之技术管理、人文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四维度的集约管理【4】。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管理,不但改变着整个建筑行业的体制和机制,而且也改变着建筑企业、建设工程项目对建筑产品生产的组织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

2.1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过程的难点问题

(1)建设工程安装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试点项目,从2009年12月10日开始试运行该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经历了两年多的试运行,目前试点的工程项目已相继进入竣工阶段,务工人员日益减少,没有新申请志愿加入安保卡管理系统的企业,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在效益规模上达不到管理信息化应具有的规模效应。信息技术本身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信息系统也随之不断地发展。随着应用的深入,必须适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进行阶段性的升级,从而使系统拥有更强大的功能。但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至今,只起到实名制考勤的作用,尚处于信息系统应用的初始阶段;在应用功能上尚无法实现对建筑务工人员基本信息、务工信息、工资支付信息在各建筑企业和建设项目进行实时交换、查询核实、管理监督;无法实现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对在建项目的实时监控,失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基本条件。

(2)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支持软件是由建设银行合作提供。隔行如隔山,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复杂性,以及银行合作方对于建筑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模式、核心业务流程等方面认知度不高。银行主要从其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出发,而仅维持在很小的运行局域内。

银行的存储功能也没有开通,缺乏主要资源—-资金流的支持。对银行来讲经济效能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合作方在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资金与技术力量的投入。因而功能应用与原设计初衷,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业务单元的信息化相对孤立,系统的集成、扩展性较差,软件系统集成度、实际应用面,不具有相应的规模效应,个人信息、企业管理方面功能单一。实名制的考勤,农民工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农民工没有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在全市建筑企业推行安保卡管理制度的积极性,缺乏推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牵动点。

(3)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关键在于软件系统设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程度。相关主管部门对于信息采集、培训、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试点项目,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检验、升级,以及系统实施效果,缺乏适时地组织评价工作;于此,评价实施安保卡信息系统试点项目的系统运行,各阶段是否达到了组织决策者的初衷,以便采取措施持续改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判断是否随着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软件操作平台的变化,相应地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改进,达到了组织期望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水平;评定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否达到理想化程度。据业内人士的评估分析,目前厦门市建筑业,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状况,尚未能进入一个较为理想的良性工作循环状态,无法实现预期的进展速度和目标效果。

(4)按照安保卡管理制度规定:“劳务分包单位是安保卡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从信息采集、培训教育、制作发第3期(总第131期)放、使用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组织;项目总承包单位要做好工程项目安保卡管理的协调和监督,并认真配合劳务分包单位做好各项工作。”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就意味着已实施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将涉及到企业特有的管理模式及相关业务流程再造。在管理层次上,依据2001年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资质,建立“金字塔”型总分包体系。劳务分包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中是一个低层次环节,管理职相对单一,难于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其在信息管理系统总体功能及工作流程的应用上,基本只涉及到考勤信息管理功能的应用初始阶段,缺乏对组织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及相关业务流程再造的推动力。

2.2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难点原因分析

总体上看,信息系统建设开发,以及应用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效益远不如开发之初的承诺。究其原因,一是信息系统本身的多学科性与综合性决定了其发展必定是一个较长的复杂过程;二是人们对信息系统在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和偏差。

(1)投资强度大,投资效益难以量化。信息系统的开发,从分析设计到运行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程序编写,必须依靠足够的专业人员和时间去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是一般技术工程项目所不能比拟的。但信息系统给一个组织带来的效益,是很难直接计算的。很难见到有形的直接效益,而必须认真去体会那些无形的间接效益。

(2)需求多样,内容复杂。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对管理。一个组织当中的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信息面广量大,形式多样,来源不一;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要支持组织内各级多个部门的管理,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对需求不尽相同,甚至相互冲突;管理的有些需求是模糊的,不易表达清楚,很难求得一个满意的方案;

一个信息系统其样品就是产品,在投入实际运行之前极难进行实测,系统开发的问题,只有在投入运行之后才能充分暴露。加之,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一般较长,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3)技术手段复杂。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试图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各种管理决策方法等都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借以实现其各种功能的手段。由于这些技术本身都在迅猛的发展,如何科学的掌握这些技术手段,合理地加以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这也给开发增加难度。

(4)环境复杂多变。信息系统要成为开发建设者的决策管理的有力武器,就必须能够适应本行业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者,必须十分重视、深刻理解本行业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本行业企业特有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考虑到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以及现行的各种制度、惯例和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系统的目标、功能既要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能力,又必须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适应政策、规章和制度的变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管理目标。这些更是一般技术工程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3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制度实施难点对策建议

应对厦门市建筑业当前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面临的难点问题,以及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乃至今后在全市建筑企业全面实施安保卡管理制度,必须慎重考虑到: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既是一个项目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又是一个各种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的过程。换句话说,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开发包含两种因素:一是在开发过程中,如何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二是如何灵活地运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应对建筑业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建筑业自有信息化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管理机构。强化实施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为在厦门市建筑企业全面推行安保卡管理制度做好准备。做好建筑企业安保卡持有人的岗前培训、考核、发卡的组织工作,证明持卡人已经过《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的岗前培训合格,具有从业的资格。可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在建工程项目与建筑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合法务工。安保卡管理制度的建立,将对厦门市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劳务分包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和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2)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实施时须将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必须在企业内和项目内推行现代管理方法和制度,改革企业传统的生产、业务流程,改革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分配,使之符合职能管理的要求,因而必须对企业的管理系统进行重新构建。提高软件系统设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程度,扩大信息化的效应规模,提高软件系统集成度,融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安保卡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的维护、升级工作,适时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设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整合程度、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管理进行有效评价;提升建筑从业人员数据、安保卡管理、考勤管理、建筑相关企业信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工资管理、最新动态信息管理模块的功能水平;建立厦建筑从业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务工、从业经历、职业和安全培训、工作量记录、工资支付、计生等信息的数据库;

为每个在厦建筑从业人员建立了一份电子务工档案。同时,也为建筑企业、管理单位,提供相关工程项目的建筑从业人员的电子务工档案,内容有历史数据及本项目记录的各类务工数据、工资支付、工伤理赔、劳动争议纠纷及其他员工管理相关事项。

(3)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平台、多项目的项目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安保卡信息管理,集合全市建设工程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从业人员务工信息电子数据库,以工程项目为节点连接全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施工企业、建筑务工人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达到有效整合建设行政单位、建筑用人单位、建筑从业人员在建筑用工管理方面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做到信息传送和交换、使用管理的实时化、电子化、网络化。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建筑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强化对在厦建筑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的有效监控手段。既是相关部门处理和解决建筑工地劳动争议纠纷的有效工具,又是维护建筑从业人员和建筑企业双方合法权益的信息工具。

(4)信息化重在应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要适应信息化过程中或信息化后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管理环境。建筑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要根据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目标定位;其次需要从企业的战略高度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再次是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建立适合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安保卡信息管理系统后,将第一次把厦门市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建筑从业人员管理,从过去的粗放式、经验式传统管理模式转换为封闭式、工厂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做到信息传送和交换、使用管理的实时化、电子化、网络化,可以较好的防范和减少建筑工程项目劳动争议纠纷。该系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市建筑工地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手段。随着这项制度的深入开展,将逐渐成为其他社会管理部门共有的有效信息平台。

4结语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管理控制难点,对策

园林景观出现在城市建筑中的原因可分为三种:第一种, 由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饱和, 以及宏观政策的影响, 使得许多购房者缓于购房, 于是一些房地产商为吸引顾客打造园林景观房, 刺激消费。第二种, 城市为建设成为“宜居城市、花园城市”等, 而突出对园林景观的建设, 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品位。第三种, 当下人们对于审美、艺术的追求比以往更强烈, 认识到优雅环境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积极作用。于是加强园林景观建设, 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多的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 也成为现代建筑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 在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方面,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现根据多年工作经验, 作如下列举。

1 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难点

(1) 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建设难、建成效果不理想。园林景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 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园林景观建设施工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如果在建设施工前, 没有专门人员对园中土壤性质进行考察, 造成后期误把喜酸的植物种植在碱性土壤上, 则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园林工程对审美的要求比较高, 艺术性较强, 但是建设工序多、技术复杂、部门配合有间隙, 造成设计效果无法充分体现, 这也是当下园林建设的难点之一[1]。

(2) 园林景观施工涉及专业较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园林景观的工程建设, 均涉及假山假石叠置、亭台楼榭建设等的古建工程;园路铺装、景观小品等土建工程;景观给排水、水景喷泉等安装工程;苗木种植养护、盆景盆栽修剪摆放等的绿化工程等。专业种类要求更多, 专业水平要求更高, 同时需要更多的全才来进行总体协调。然而就目前来说, 建设人才市场仍处在建筑专业人才相对较多甚至过剩, 而园林景观相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的状态。

(3) 园林景观工程各环节的配合不易、工期难以控制。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 各部门、各行业协调配合的并不理想, 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施工人员、质检人员之间的配合生硬缓慢, 过程时间长[2]。因此在建设过程中, 往往因某一环节出现差错或纰漏, 而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的进度甚至导致整个工期的延误。

(4) 园林景观中的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绿化是园林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良好的园林绿化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自然的熏陶。尽管近年来, 绿化施工队伍不断壮大, 但是高精尖人才依然很少, 绿化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园林绿化工程需要绿化人员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去进行采购选苗、运输幼苗、种植施肥、修剪养护、防治虫害等工作。园林绿化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施工建设的不科学和后期管理的不严格。在施工建设上, 园中植物搭配不科学、种植位置不协调;在后期管理上, 苗木花草的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 没有定期对其进行修剪施肥, 也没有科学的防治虫害的措施, 或是已经制定好比较完善的规定, 但是却疏于实施和管理, 这些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和管理都会影响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3]。

2 针对园林景观施工管理难点的对策

(1) 做好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建设施工前, 房产商要派遣专门的人员对建设地区进行考察, 以便得到全面真实的材料。房产商在了解建筑工作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源、风向以及人口、交通、电力、经济、文化、政策等的基础上, 才能科学地进行园林景观和建筑住房的设计与建设。房产商与设计者在建设前就应当对未来的施工技术和审美标准进行预测, 据此设计图纸, 避免后期在建设过程中因更迭图纸而停建。比如因为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节能环保, 所以工程项目组在建设前期就要考虑到建设的节能环保问题, 并做好相关的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

(2) 培养专业人才、创新人员管理制度。对于园林景观工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相关人才稀缺的问题, 建筑企业可以增加前期的教育投资成本, 给予员工专业的技术指导, 以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建筑企业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协调配合, 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遇到的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 建筑企业可以请教行业内的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建筑企业公司还要创新人员管理制度, 实行奖罚制, 即对于工作质量好、效率高、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 对于工作懈怠, 拖慢施工进程的员工给予通告批评。建立严格的赏罚制度和激励机制, 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4]。

(3) 加强监管, 各部门协调配合有序施工。因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涉及技术面广、施工范围大、工作场所分散, 不易集中进行管理, 所以容易出现工程混乱、部分部门偷工减料的现象。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部门, 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 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 这样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任务;还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控和统筹方案, 注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相互协作, 使工程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 以达到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缩短工期, 精简成本的目标。

(4) 加强园林景观绿化管理。工程施工开始后不久就要采购选苗, 采购人员需要有一定的采购幼苗的知识和技巧, 选取无病虫害的优质幼苗。工作人员在运输幼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植物幼苗的根部, 以免根系受到破坏影响植物后期的正常生长。绿化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好工作地的土壤, 为移入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绿化人员在栽苗时要注意根据植物属性, 种植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深度, 还要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养护修剪等工作[5]。所以说, 绿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为了打造绿色园林、宜居园林, 必须坚持对园林绿化的长期管理, 这也需要周边居民的密切配合。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城市建筑中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难点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总的来说, 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首先要因地制宜、高瞻远瞩的设计图纸, 然后制定统筹规划, 促进各部门的交流协作, 加强监管, 在忠于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发挥员工的主动创造性, 注意园林的绿化管理等, 如此方能打造一个科学、绿色、舒适、优雅的园林景观建筑。

参考文献

[1]何婉亭, 黄海.房地产园林景观施工管理控制难点的解决途径[J].山西建筑, 2014 (30) :257-258.

[2]王德木.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J].现代园艺, 2014 (24) :190-191.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8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技术难点;规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对对于我国建设低碳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环境保护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在我国当前的园林事业中,依然还不是很规范,还存在诸多影响园林事业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就拿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而言,这是园林建设中两个十分关键的内容,它们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园林建设质量和发展速度。因而,强化施工管理,关注技术难点对于园林建设质量的提升有着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施工准备工作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步的施工问题,因此,需要引起专业相关人员的注意。根据笔者从业经验,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1 积极沟通,共筑项目

在园林建设中,每一个新项目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检验,这就需要他们加强与设计师和业主等交流和沟通。只有深刻领会了设计师立意和等和设计理念,才能在项目施工和管理中游刃有余,才可以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这一点是在对设计图纸有不同见解的地方表现的更为突出和彰显。

1.2 设计师易出现的问题

有些设计师由于对项目基质的不完全熟悉,或者仅凭已有的理论经验,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过分强化藝术美。不容否认的是,园林之所不称作是绿地,是因为其不但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中常会过分强化这一点,而忽略了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造成了非专业人员常犯的错误,例如建筑物北侧大量配置一些阳性树种,墙角的基础种植用一些慢长树种等等。其次,习惯性应用大规格乔木。我们都知道,大规格的乔木成景快,很容易作为一个主景形成场景效应。但在实际施工和养护中,由于大树移栽成活率相对较低的问题,人们经常会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强剪,这样很明显会破坏树木原有的观赏特性以及姿态美,同时再加之大树移栽根系遭到大量破坏,势必会引起吸水的困难,如果在管理不善的话,很容易造成大树的死亡,不但耽误了工期,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所以笔者建议在设计中,设计师宜选用中壮龄树种(15 cm-20 cm)为主,而不要刻意追求对规格树种。

2 施工过程

对于施工过程,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对企业资质和施工人员素质的要求。一个好的园林作品,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专业能够独立完成的,它是多个专业和一个团队共同的合力。对于企业而言,它要有相关的资质和成功的建设经验。对于施工人员而言,他必须有相关的专业基础和艺术眼光,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才能明白设计师的意图,才能领会管理者所分配的任务,才能清楚植物造景中的定位、朝向等问题。二是,注重植物造景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正如前文所述,园林植物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此外,它还有自身的观赏特性。这一点需要强化关注,并不是仅仅按照图纸内容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就拿三株丛植而言,就需要三株的规格不一致,并且呈现有疏密变化,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为自然,栽植时也不能栽植成等编或等腰三角形。再如,对于园林空间的营造,也应当做到“疏能走马,密不透风”。这些对于园林施工的管理和实施甚为重要。

3 依据现有科技,强化园林施工管理

园林施工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原有的经验。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生产的飞速提高,园林建设中经常会加入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这就需要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

3.1 园林土方

园林土方开挖时,对软土土坡或极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应对坡脚、坡面采取喷浆、抹面、嵌补、砌石等保护措施,并做好坡顶、坡脚排水。在挖土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土质情况,注意留出合理的坡度。若需要垂直下挖,松散土不得超过0.7m,中等密度土不超过1.25m,坚硬土不超过2m。园林土方回填时,土料要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还要注意填土含水量的大小,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质量。

3.2 园林土建工程的布局

园林土建工程布局园林土建工程的布局对象是园林古建筑、小品、假山、石、雕塑、园路和园桥等实物,它们从属于园林工程的系统艺术构思,是园林工程整体布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园林工程整体规划中对园林土建工程的建筑、园区山体造型的布局从不忽视。此外,树干的支撑、面层的铺装勾缝以及相关园林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等。

4 结语

园林的施工管理设计到多方面的因素,在管理中要根据相关行业规范,严格规范流程,狠抓质量关,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和完善园林施工管理的水平,有助于我国园林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丽芳.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现代园艺. 2011(09)

[2] 季琴,陈妹仔,许伟平. 园林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J]. 今日科苑. 2011(06)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9

水、电费支出,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人头费,列第二位。现阶段,住宅小区水、电管理与控制面对的情况十分复杂,很多因素都可以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增加物业服务企业的经济负担。情形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及企业的生存。

一、来自“专变”的压力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用电管理与控制的压力,主要来自“专变”这一供电方式。

目前,长沙地区住宅小区的电力供给有“公变”与“专变”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一是供电设施设备的产权隶属关系不同。若是“公变”,小区供电设施设备的产权归属于供电部门;若是“专变”,产权则归属于小区全体业主。二是对最终用户的界定不同。若是“公变”,小区业主和为小区业主提供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均为供电部门的最终用户,供电部门根据最终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分别向他们收取电费(物业服务企业承担小区电梯、水泵、智能监控、公共区域照明等共用设施设备及自身办公、生活用电的电费);若是“专变”,则小区的最终用户仅为物业服务企业,供电部门根据小区用电总量(包括业主用电、电力损耗)向物业服务企业收取电费。

显而易见,“专变”方式有利于供电部门,而不利于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由产权隶属关系所决定,“专变”条件下,供电部门不承担小区供电设施设备管理、维护以及中、大修的责任和义务,这一责任和义务属于小区全体业主。由于对最终用户的界定不同,“专变”条件下,供电部门将原本应由其承担的小区用电管理责任以及小区供电损耗轻而易举地推给了物业服务企业和小区业主。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关于“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专变”给物业服务企业带来的管理难度及经济压力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难度大、成本高。“专变”条件下,供电部门不花任何代价便将住宅小区电力供给的管理责任“委托”给了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因此具有了双重身份,对于供电部门来说,其身份为消费者;对于小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来说,其身份为管理者。为确保小区正常供电和用电安全,物业服务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小区供电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其中包括抄表收费或卖电,用电监管(窃电现象时有发生)以及供电设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等。近年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加大,长沙地区,月工资2000元(工资、社保及各项补贴)以下已招聘不到合格的技工,由于电力供给一刻也不能中断,且安全责任重大,故无论小区规模大小,仅供电工作人员定编至少在3人以上,有多处配电间的住宅小区,需要的人员则更多,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成本。长期拖欠电费,无理拒交电费,窃电等现象在住宅小区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不仅增加了供电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也使物业服务企业在经济上蒙受损失。长沙地区开发建设较早的商品住宅,客户用电大多采用机械表抄读,系先用电后付费。这就给极少数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恶意欠费提供了方便。窃电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为正人君子所不耻。但这种现象客观存在,而且窃电者的窃电手段也与时俱进,花样繁多,有在电表上做文章的,有在线路上动手脚的,也有在充值卡上下功夫的,令人防不胜防。若物业服务企业对此缺乏有效地监管,任其泛滥,则后果不堪设想。

2、垫资压力大。“专变”条件下,供电部门视物业服务企业为住宅小区的唯一最终用户,签订供电合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必须代业主向供电部门交纳数十万元押金(各处标准不一)后方能用电。若日后欠缴电费,供电部门则在其押金中扣除,无押金可扣时,则作停电处理。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押金只是其垫资中的一项,另一项垫资就是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先行交纳电费。这两项数额巨大的垫资使原本资金量不足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堪负重。且不说利息的损失,一旦业主、物业使用人欠费达到一定量时,其资金链极有可能中断,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3、电能损耗——一笔不明不白的开支。住宅小区电力输出的电能损耗主要为变压器损耗和线路损耗,其量不容忽视。例如一台额定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每月运行电耗大约在135kwh左右,一个月以30日计算,约4000kwh。一般情况下,10万建筑平方米左右的住宅小区,变压器容量配置均在3000KVA以上,仅变压器电能损耗就相当惊人。“专变”条件下,住宅小区的电能损耗是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承担的。根据现行的物价政策,业主承担损耗的部分是固定的,为其用电量的6%。事实上,影响住宅小区电能损耗量的因素很多,且难以量化,如变压器装机容量配备的合理性及多台变压器之间的连结方式,小区容积率高低对供电线路长短的影响以及业主入住率高低对用电总量的影响等等。总之,住宅小区的电能损耗远远高于6%,且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特征。物业服务企业除承担小区共用设施设备及自身的办公、生活用电费用外,还要不明不白地承担一笔数额不小的电能损耗费用。

4、大、中修及更新改造经费无从落实。住宅小区供电设施设备由配电间、变压器、高低压控制柜、供电线路、电度表组成。由于维修资金归集不到位(2004年前,政府对此未作强制性规定)和启动维修资金的程序不具备可操作性,一旦供电设施设备出现重大故障和损坏,动辄数千元、数万元的维修、更新经费就无从落实,无奈之下,只能由物业服务企业支付或垫付,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我公司管理的住宅小区就曾发生过变压器、高压控制开关大修或更新的情况)。开发建设时间较长的住宅小区,由于设施设备的老化,普遍存在这方面的隐忧。

二、来自供水的压力

住宅小区的自来水供给,虽无电力供给的“公变”、“专变”之说,但就其设施设备的产权归属、最终用户的界定以及供水部门与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而言,完全类同于电力供给的“专变”。凡“专变”所能带给物业服务企业的不利因素,如垫资、损耗、管理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在住宅小区的自来水供给中同样存在,故本文不再就此作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只是提出自水来渗漏这一住宅小区给水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同时也是物业服务企业给水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交予同行们研究和讨论。

造成给水系统渗漏的原因很多,其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但其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地下给水管道破裂或折断所引起的自来水渗漏。这个问题之所以不可小视,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地下给水管网系统一旦出现管道破裂或折断,其直接后果是经济损失大,故障判断排除难,严重的可以造成供水中断,从而影响小区业主的正常生活。

任何一个住宅小区都可能出现地下给水管道破裂或折断的现象,地形复杂的平面小区(别墅类)发生机率更高。这是因为目前商品住宅给水系统常用的管材为硬质聚氯烯管。这种管材相对于镀锌钢管、无缝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来说,具有质轻、流动阻力小、易加工等特点,但耐冲击力差,易老化,地质沉降变化容易使其破裂、折断。若建设过程中管道铺设、调管接口、管道试压等环节的施工达不到规定要求,则隐患更大。我公司管理的一个别墅住宅小区,近年来每年爆管达10数次以上,如不及时处理,自来水白白流失,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另有一个住宅小区,一段时间内,地下停车场排水管水流量剧增,查来查去,竞然是相邻住宅小区的地下给水管道破裂,至使渗漏之水从我公司管理的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排水孔排出。根据水流量判断,仅这一次故障,这一住宅小区因自来水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万元。

三、对策

综上所述,由于受经济体制、民众消费观念以及住宅配套建设品质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住宅小区水、电供给的管理与控制工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我们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努力将下列工作做实做好,其工作局面定会有所改观。

1、加强基础管理。规模较大的物业服务企业必须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人以加强水、电供给的管理与控制。基础管理工作内容包括:1)完整、可靠地归集水、电设施设备档案资料。由于物业承担验收工作不规范,住宅小区水、电设施设备的竣工验收资料(地下管网工程、隐蔽工程图等)、技术资料(工程变更通知、沉降观察记录、管道试压报告等)、产品保养文件及使用说明缺失现象严重,须下大力气逐项补齐归档,以做到胸有全局。2)从制度上、经费上确保设施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杜绝拼耗设施设备的短期行为,在缺乏维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受命。3)及时掌握客户水、电用量的信息资料。通过建立准确的水、电管理台账,对客户的用水、用电量进行对比分析,尽早发现并杜绝窃电行为。

2、实施技术改造。对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电能损耗和水资源浪费的项目实施技术改造,例如,改变原不能分离使用的变压器连结方式,使并连在一起的多台变压器能根据住宅小区的实际用电需求或多台或单台投入使用,以降低变压器空载运行造成的电能损耗;公共区域照明尽可能使用节能灯具;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可以通过打井取水方式,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改变人工湖、水景补水及绿化用水完全依赖自来水的被动局面。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改造是对原设计缺陷的修正,需要资金投入,物业服务企业必须放眼长远,方能有这方面的积极性。对于经营状况不佳,技术改造所需资金量大的住宅小区,这项工作的开展需持谨慎态度。

3、加强装修监管。住宅二次装修过程中,极易出现私水、私电公接现象,即将私人用水、用电的管道、线路搭接到小区公共区域的管道、线路之上,造成水电表外运行。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加强住宅二次装修的监管,将用水用电量大的商铺装修列为重点,从装修水电图的审核到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须安排专人负责,并作好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4、密切关注水电总表、分表的运行情况。住宅小区电能损耗及自来水流失可以通过对总表、分表的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因此,水电总表、分表的运行情况应列入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周、月检,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查明原因,果断处理。

5、发挥物业早期介入的积极作用。近年来,物业早期介入的积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公司所认识。因此,物业服务企业所接管的项目,应争取在住宅的设计阶段介入,这样,有利于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自身长期积累的物业管理的实践经验,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三性统一原则,对水、电设施设备的选型、变压器容量配置、供水管网的铺设(民用和商用须分开)向地产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地下管网铺设阶段,及时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全程监管,以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

四、结语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篇10

毕业生就业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两大类。其中,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简称为毕业生就业电子文件。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准备阶段电子文件、监理电子文件、实施电子文件、数字化电子文件和验收电子文件。

一、开展毕业生就业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必要性

1、开展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是现代馆藏档案规范管理的要求。目前,应逐步转向纸质、电子档案接收并重的阶段。今后,各级各类档案馆应着重加强对电子文件的收集,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列入长远规划。

2、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是档案馆数字化管理毕业生就业档案信息的需要。如果现在还未开始研究电子文件的接收问题,就会出现各级各类档案馆将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中的情况。

二、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归

档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问题1、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问题。原始性是档案价值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发挥凭证作用的依据。电子文件的原始性认定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必须借助于机器设备和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鉴别和认定。由于无法判断电子文件的真伪,在利用过程中就不能将其作为依据和凭证使用,而只能起参考作用。因此,只有解决了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问题。接收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的核心,是统一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的标准格式,保证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的电子文件格式统一。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因其内容不同,种类也不同。因此,要通过软件技术实现不同标准间的自动生成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国内公认的`成熟的协议、标准等技术。以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为基准,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软件化繁为简,将不同处理手段形成的数据、版式,通过软件自动转化成国际、国内标准。

三、开展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对策

1、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根据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的人工非直读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易复制性、信息的不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履行职责,研究和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2、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确保毕业生就业管理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各方面对电子文件的需要,建立这样一个“原始性”的概念是适当的和必要的。因为,它是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是电子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基础。因此,作为电子文件的制作者、管理者,以及电子文件档案工作者都应积极采用有关技术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一是在电子文件传送系统中,亦采用“双密钥码”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密,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破解原文内容,能够保证电子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原始性、真实性。二是积极应用光笔签名和数字签名,表明电子文件签署者的权力和责任,为电子文件发挥凭证作用奠定基础。三是通过消息认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及各种防护措施,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四、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管理工

程电子文件归档试点工作

1、建立毕业生就业管理便捷高效的远程电子文件归档系统。从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数字化观点来看,其业务工作就是对毕业生就业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并最终形成的产品——标准格式的数据信息。而毕业生就业管理远程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可以实现毕业生就业电子文件档案的全过程处理与加工,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工作记录、电子文件与档案的集成化、动态化管理。有了这样一套系统,各级各类档案馆就可以通过对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对各项管理对象、资源要素实现全方位、全范围和全阶段的优化,实现电子文件档案来源、管理过程、对外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充分提升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上一篇:以我和我的父亲为题的作文下一篇:元旦期间安全生产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