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共9篇)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篇1

平衡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暂时的相对统一的一种表现,不平衡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不均匀、不随和的一种状态。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正确理解平衡与不平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林伟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B025.9 关键词:平衡   不平衡   作用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篇2

关键词:城乡发展不平衡,全面小康,成都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措施, 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千帆竞发。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年下发涉农“一号文件”, 使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城乡经济协调统筹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 这些成绩背后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 令人担忧。如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民生发展的不平衡、投资和消费的不平衡、社会建设的不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等等, 诸多发展不平衡中,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重中之重, 是主要矛盾, 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笔者从抓主要矛盾的角度探索分析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上不平衡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既快又好, 因其投资者是政府, 所以城市里高楼林立, 道路宽广, 霓虹溢彩流光, 这样的城市随处可见。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少, 大部分靠农民自己解决, 而农民收入不高, 主动出钱投资公共设施建设热情不高, 所以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 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等。在管理和维护上, 城市有完备的管理体系, 有专门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而农村则没有。

(二) 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 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 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较改革开放初期差距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 2013年的3.03∶1, 差距扩大。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四年下降 (2009年为3.33:1, 2010年为3.23:1, 2011年为3.13:1, 2012年为3.10:1, 2013年为3.03:1) , 但也不难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收入的不平衡。

(三)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在城市农村学校的分配上不平衡, 城市学校尤其是重点校, 政府投入很大, 教学实验设备设施齐全, 优秀师资集中。而多数农村学校政府投入小, 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缺乏, 师资缺乏, 优秀师资更是严重缺乏。二是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的差距明显。城市居民卫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无论管理和服务体系都较完备。而农村虽然现在医疗保障已在全国农村覆盖, 但农村自身卫生医疗资源贫乏, 医疗设施落后, 乡村医护人员更是缺乏, 且医疗业务水平不高, 出去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很少。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城乡差距虽有所改变, 但还有差距。现在我国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但在工伤失业等的其他方面还有差距。四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及交通安全工作远远落后于城市。

(四) 社会投资不平衡

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占的比重偏小, 且呈现下降趋势。农村信用贷款资金投入比重小, 人均城乡信用贷款资金数额差距大, 但逐年有缩小趋势。国家总财政支出中农业的支出比重偏小。

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城市农村相互依托, 协调发展,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建成。二者缺一不可,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扶持, 两者相互需要, 只有通过合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才能协调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可能实现。

(二) 发展农村经济, 扩大内需的需要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迅速, 但农业经济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虽然近几年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使一些农民收入大增, 但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增加缓慢, 消费水平还是很低, 这样就会影响到扩大内需, 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求我们, 一要推进有劳动技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到城镇安居乐业。二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繁荣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购买力。因此,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拉动内需,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三)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本身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支持, 包括生产资料的支持和劳动者的提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工业消费资料,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因此,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也是城市本身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 成都经营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成都2003~2007年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成功经验概括为:全域成都理念、“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

1. 坚持“全域”成都理念

一个理念:全域成都。成都作为一个整体, 是“一盘棋”, 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上考虑全域, 在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上, 形成了城市农村乡一体、各种配套衔接的完整规划和监督执行体系, 且实现了城市乡村的全覆盖。

2. 以“三个集中”为总抓手, 从三条主线上串联、并联城乡

一是工业向发展区集中。成都将116个开发区优化整合为21个集中工业发展区和9个重点镇工业点, 进行产业集群。二是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规划了特大中心城市1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30个、小城镇156个和农村新型社区数千个的城乡体系。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依法根据有偿自愿原则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从三条主线上串联、并联了城市和乡村。

3. 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

一是农村产权制定改革, 让土地资源变为资本。首先确定产权, 其次给予宅基地和承包地名分, 予以登记。最后是颁证。成都探索的三个步骤:确权、登记、颁证。二是建设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基层通过公推首选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乡镇党委书记, 对人民负责, 干部做事, 老百姓评价, 干群关系, 党群关系协调发展, 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三是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成都为每个村提供了25万资金作为公共服务经费, 筹备了议事会、村委会、党支部, 百姓根据运作机制来定如何花费公共服务经费。四是基础工程建设。成都在群众经济困难, 缺乏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短缺,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等领域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成都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成都为鼓励种地农民的积极性, 给予一定的补贴, 其形式不以现金方式发放, 而是间接发放。

4. 六个一体化———将城市和农村连接为一个整体

一是城市农村规划一体化, 通盘考虑城市农村的整体规划体系, 实现规划、监管、实施全面覆盖。二是产业布局一体化, 在项目、资金、资源安排上全市统筹考虑, 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三是市场体制一体化, 规范市场经营机制, 减少市场准入限制, 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投入机制。四是基础设施一体化, 市政公用设施 (如道路、广电、通讯等) 向乡村覆盖, 水电气供应以及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五是公共服务一体化,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和覆盖城乡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六是管理体制一体化, 成都打破城乡分别治理的行政管理格局, 对规划、市政公用、交通、农业等30多个部门进行归并调整, 撤并了30%的乡镇和47%的行政村。

成都通过以上措施, 缩小了城乡差距。

(二) 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成都的实践探索, 可以说是解决我国城乡差距问题的一个缩影, 中央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使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迈出可喜的步伐。但是还要看到, 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还很重, 需要我们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

1. 继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

2004年以来, 中央连年下发“一号文件”, 采取了很多强农惠民的措施。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生学杂费, 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 这些举措, 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促进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的解决, 推进了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

2. 继续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 重要资源要素配置到农村。

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比重。加快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引导重要资源要素 (如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等) 流向农村。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 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杠杆, 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通过“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政策,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逐步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 提高村干部的素质, 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同时, 动员科教文卫等方面的人才进驻农村, 直接为农民服务。

3. 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快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合理规划小城镇, 协调各方面有序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 平衡城乡教育水平, 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成为既有文化、又懂技术、还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 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继续采取有力措施,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让那些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逐步变为城市居民, 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4. 继续推动城市农村配套体制改革。

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加快建立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 力争在城市农村规划上、产业布局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 形成城市农村良性互动、协调统一发展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兰翠缩小城乡差距,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01) .

[2]赵丽.论我国城镇化变异与缩小城乡差距——基于城乡收支差异的视角[J].商业时代, 2014 (01) .

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 篇3

经济学所讲的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结构合理、相对协调的状态,此时系统功能达到了最优。不平衡则是指相反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未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改革开放前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包括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家对东北和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主要项目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当时东北的经济总量与东部差别不大。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1992年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东部地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投资环境优势,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区域。由于投资效益最高,国内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东部地区,形成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之势,迅速拉大了其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差距。

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实际实施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即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共同致富。开放政策的路径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由四个特区,到沿海14个开放城市,再到内陆。沿海省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占尽了政策优惠、区位优势,率先发展起来。等到优惠政策惠及内陆地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拉开。可以说,今天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是过去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

我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学的认识是导致今天产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后的正确抉择。但实际上,我们把发展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GDP的数量扩张。由于对发展的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发展方针的偏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无法转变,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不断加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性问题。1984年以后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发展加速,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业化重点在城市推进,城市的定位视野窄,没有做城乡一体化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局限于自我发展的圈子里,辐射功能、带动功能、聚集功能、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城市的功能不全、基础设施没有向周边乡镇延伸,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流动,使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先是采取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际执行的结果是要素收入高于劳动收入占比,突出效率优先了,公平原则没有兼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问题,产生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外部性”问题,这些是市场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也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的不可或缺。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后期不平衡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前的不平衡是不可等同的,这是在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基础上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在各地区、城乡、全体居民实力大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相对不平衡,同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物资匮乏、资源短缺的不平衡不可同日而语。

从积极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能够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导致活力倍增,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正是当初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建立了“四个”特区,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僵化局面,整个经济开始有了活力。珠江三角洲的搞活和率先改革开放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比学赶超,虽然地区差距出现了,但是起到了满盘皆活的效果。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就难以做到人尽其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二是要看到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孕育着严重的后果,危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得不到改善,差距过大,会进一步造成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资本过剩、人才过剩、人口过密,出现城市病。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反,易产生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更弱。分化的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结构功能下降,发展速度下滑。城乡差距过大会加剧城乡矛盾,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对于构建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不利,也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生存成为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既要正视和承认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现实,又不能以此否定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发展不平衡这一严峻问题视而不见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改革还不到位,开放还不全面,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不是相反。

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五个方面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发展观念从过去的片面、不协调的、不够科学的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未,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二要落实好已有的区域发展政策,保持东部发展势头,加快实现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在已出台的政策基础上尽快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调整投资结构和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发挥区域优势。

三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5.6%,推进城镇化不但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措施,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要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差距。提高工资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机制,规范垄断部门的高收入,消灭各种不合理、不合法收入。

五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篇4

浩浩是某小学2年级学生,没上学前,几十首唐诗倒背如流,讲故事绘声绘色,玩游戏机反应极快,大家都夸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可上了小学后,他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写字经常丢一撇拉一划,左

右偏旁部首颠倒,做数学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把加减符号看反了,再

不就是忘记写得数,学习成绩在班级属后几名。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愤怒至极地打骂都不起作用。班主任老师怀疑小强智力低下,可父母

带他到有关专家门诊咨询,发现他的智商属于优秀。家长和老师都弄

不明白,这孩子的毛病怎么就改不了呢?

其实,浩浩的问题就属于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障碍,经过各种补救训练,完全可以变成优秀学生。

在中小学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学习成绩落后,但看上去很

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看电视可能十分专心,玩象棋可能脑瓜很灵,记忆力也许并不差,可学习功课就像“上刑”一样难受。他们智力正

常、甚至超常,惟独在学习方面未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样的孩

子不是被判定为智商不足,就是归咎于学生不用心,或家长辅导不力。

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会让智力正常,但由于听、说、读、写、算

和沟通技能方面发展不足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低下,其实质是学习

成绩与智力不相匹配。学习不仅是一个动脑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

“动手”和“动眼”的过程,如果这些能力发展落后,就会出现智力

高学习成绩低的现象。

学习能力发展包括不同类型,如阅读能力、算术和数学能力、书写能力、语义理解能力。按照心理能力发展,可分为语言能力障碍、知觉障碍和注意力障碍等。去年,通过对一千多名低年级小学生和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0%的孩子存在感统失合症导致的学习障碍。

琪琪上小学一年级,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就能说会道,被称为“小大人”,谁也不会把学习障碍和她联系起来。然而偏偏在写字上,琪琪却总是让人失望,一拿起笔来,手就不听使唤,总把字写出格外,父母看着着急,琪琪自己也常常搞得满头大汗。与她灵巧的口舌相比,琪琪在写字方面似乎很笨,而且明显是力不从心。琪琪的父母带她到市儿童医院心理行为科就诊,经过学习能力问卷测试,发现琪琪的听觉记忆功能几乎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而视动统合能力却比实际年龄要落后两岁半,感觉动作功能也没有达到应

有的水平,正是这种能力的不平衡使她迈入了学习障碍儿童的行列。

成绩差是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的前兆,孩子智力正常却学习不好,家长们通常认为是孩子贪玩不愿学习造成的,因此除了训斥批评就是没完没了地陪同补习。专家提醒家长,孩子学习差可带他去看医生,测一下他是否患了学习障碍症?

据市妇幼保健院王磊大夫介绍,在对130例14岁以下“差生”进行智商测定和跟踪调查显示,只有20%学习态度不端正,20%存在智力障碍,剩下60%的孩子则是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差,方向感差等学习障碍而影响了学习。前不久,王磊大夫接待了一名8岁儿童。她每次考试成绩都超不过20分,家长埋怨孩

子不好好学习,老师认为是“弱智”。王大夫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她智商正常,只是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症:听觉、视觉注意力差,使其在课堂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动作和步骤的协调能力有缺陷,使其考试答题不规范;方向感极差,造成阅读时经常出现跳行。

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会导致智力正常但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它是由若干不同类型构成的。

如书写能力障碍:这类孩子的一个突出困难就是写字多一撇少一划,经常把答案写错,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他们的眼睛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这是儿童的视知觉分辨力和视知觉记忆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必须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

阅读障碍——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提笔忘字,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阅读速度特别慢。他们认字时将字当作一个没有意义和语音的图形来记,死记硬背,阅读时不能自动地将字转换为语音,所以阅读速度和耗费的精力极大,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地阅读,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数学障碍——这类孩子在数学计算和数量概念的理解上有困难,空间推理较差,遇到计算题和复杂一些的数学或物理题就不会解了。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像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

注意力障碍——家长通常怀疑这样的孩子有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障碍。他们上课不听讲,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时经常疲倦,下了课则很兴奋。这种孩子自控力差,经常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显得十分幼稚。

心理不平衡作文 篇5

理论上,人的一生高兴的事情比郁闷的事情少,所以只好自己找乐子。过去老说穷欢乐穷欢乐的,说的都是普通人的生存哲学。穷人有办法自我调整,找闺蜜算是一种,富人反而不行,碍于面子还没人能说,无法排遣就只好自咽苦果。穷人富人在古今社会各有各的难处,社会因此获得平衡。

我们今天的社会常常是大郁闷小欢乐。空气有霾了算是大郁闷,吃得不放心也是大郁闷,这些都是个人能力无法解决之事。小欢乐得自己找,看看喜剧,发个段子,上上网,找个人说说心里话,甚至往深了弄弄精神恋爱,大部分人都能借此排遣郁闷寻找欢乐,让生活短暂得以充实。

其实,平衡是一种心情,是人生的必修课,是获得良好心态的途径。它需要自我练习,不断加入砝码,使之呈现平衡之势。心理不平衡,看待这个世界就是歪的。平衡必须自己找,别人给不了你,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心情永远不好,还怨天尤人。

浅析如何防范和控制不平衡报价 篇6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合同计价方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向上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它既代表着我国工程计价技术的重大进步,同时也给投标单位尽早收回工程款, 提高管理效益, 进行不平衡报价提供了平台。 所谓不平衡报价是相对于常规的平衡报价而言 , 它是指一个工程项目在投标报价时, 在总报价保持不变且不影响中标概率的前提下,与正常水平相比,有意识地调整内部各部分项目的报价,其目的是为了尽甲收回工程款,增加流动资金 ,有利于流动资金的周转,同时从设计修改等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其他变更中获得额外利润。

二、不平衡报价的主要表现形式

1 ) 第一类不平衡报价——时间不平衡报价。

时间不平衡报价主要是投标单位利用承包合同的早期施工、早计量、早支付的进度支付规则, 结合施工进度计划, 通过适当提高先期施工、降低后期施工分项工程 的综合单价 , 从而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

2 ) 第二类不平衡报价——数量不平衡报价。

数量不平衡报价主要是投标单位通过分析图纸、地质资料、计量法则,加上现场考察以及历史经验来判断其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是否有变化, 如有 , 则可根据实际工程数量可能增加或减少来适当调高或降低该清单项目单价,合理协调相关单价而保持总价平衡,从而可能在合同履行时获得更多的支付报酬。

3 ) 第三类不平衡报价——风险不平衡报价。

风险不平衡报价是指投标人利用合同工期长的支付价格调整规则,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因素。工程实施过程中充满不确定因素,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弓 l 起工程造价变动。投标者经常会利用这些不确定因素,具体表现为:

a . 通过调高( 低) 工程中使用资源较多( 少)的调价系数和权重, 或调高( 低) 物价上涨较大( 稳定或下降) 资源的调价系数和权重;

b . 通过适当降低材料单价, 协同提高人工、机械台班单价的方法 , 进行不平衡报价, 使投标人中标后在合同履行中能规避风险或将风险转嫁给业主,从而获取收益。

三、不平衡报价的产生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投标单位既要维持投标报价的竞争力,又想获得超额利润. 必然会采取各种投标策略尽量降低或转移风险, 其中不平衡报价成为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这是导致不平衡报价产中的直接原因。就施工企业而言, 不平衡报价足一种投标策略和技巧;就业主而言,不平衡报价将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比如在实际操作中,投标单位采用不平衡报价时, 可能对哪些分项可以调整、哪些分项可能调整以及能够在多大范围内调整等情况已做了充分研究。中标后该投标单位为提高自己的利润率会千方百计将工程造价向其预先设定的方向调整,造成工程结算造价远远超过中标价,原来的低价中标就变成高价结算。另一方面,不平衡报价掩盖了工程实际投资成本,扰乱了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业主选择最具实力的投标单位,给建筑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严重的不平衡报价有可能进一步增大项 目建设的风险, 甚至成为 目前有些建设项目最终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防范和控制投标单位不平衡报价的具体措施

1、重视招标前期准备工作

1 ) 认真审查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避免出现“边设计,边招标”的情况,尽可能使用施工图招标, 从源头减少工程变更的出现,

2 ) 业主或招标代理单位要随时掌握工程涉及的主要材料的价格; 对于特殊的大宗材料, 可提供适中的暂定价格。

3 ) 在招标文件巾明确对涉及暂定价格项目的调整方法。

4 ) 在对投标单位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时, 应重点关注投标单位的经济纠纷情况。

5 ) 限制不平衡报价中标。

6 ) 重视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编制与审核质量 ,消除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只是参考, 最终要按实际结算的依赖思想, 安排有经验的造价工程师负责该工作,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避免多算、少算和漏算。

2、合理设置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是业主对工程招投标设置的最高报价值 ,它一般与招标文件一起发布,招标控制价的设置可分两个层次:

1 ) 总报价的最高限制;

2 ) 投标报价各组成部分的最高限制,包括综合单价、综合合价、管理费、利润、人工、材料、机械台班 单价和消耗量等内容。要有效防范小平衡报价必须在以上两个层次设置招标控制价,招标控制价要体现社会生产力的中上等水平,价格设置过高就会失去控制价的意 义,设置过低会影响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 合理设置招标控制价可有效防止投标人围标、串标、哄抬标价及不平衡报价等行为的出现。

3、改进评标办法,限制不平衡报价中标

目前, 我国评标定标方法主要有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综合评分法、合理基准价评分法等,各个评标方法适应于不同特征的项目。如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于无特殊性专业要求的一般招标项目的评标;合理基准价评分法( 无标底) 适用于投标单位不少于 7个、无特殊专业要求的一般投标项目;综合评分法适用于施工技术难度大且施上方案竞争性较强的招标项目。业主应根据项目特征制定相应的评标规则,这样对不平衡报价能够起到很好的预控作用。招标代理机构要注重评标前的回标分析,科学计算各报价组成因素的标准平衡值,为评标人判断不平衡报价提供依据,制定相应的评分方法,对严重偏离标准平衡值的项目要进行惩罚性扣分,限制使用不平衡报价的投标人中标。通过询标排除不平衡报价隐患。

4 、完善施工合同条款

一方面可以规定清单分项工程变更过大时, 应对该分项的综合单价重新组价, 同时明确相应的组价方法, 以消除双方可能因此产生的不公平额外支付;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中标单位报价不平衡的程度而加大其履约担保的额度。

5、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把工程变更关和索赔关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篇7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主题之一,主要以人均GDP为指标进行量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GDP增长非常缓慢,有些省份甚至没有GDP统计数据。而随着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中国的GDP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区域间的人均GDP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始显现。

其实,关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和讨论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中国的历史原因,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是诸多因素在经历多年累积而造成的结果;二是由于中国本身地理上的幅员辽阔,所以造成的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更加明显,并且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差距非常突出。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中国经济严重缺乏经济基础上的需求膨胀,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且这一阶段中国采取的宏观政策是适度紧缩的,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分割程度逐步扩大,开始导致中国人均GDP出现差距,从而造成中国地区性的经济增长失衡。并且由于中国的政府只是长期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由于城乡商品流通的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的存在,加之农村的市场化水平低下,导致城乡人均GDP的失衡,从而加剧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失衡(欧阳志刚,2014)。第二阶段为199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中国的内需不足是中国城乡经济增长失衡的主要原因(刘伟,2014)。

2 原因分析

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由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走的是非均衡发展的道路,采取了“中西部地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东部地区发展起来后支持中西部发展”的发展战略,这一历史原因经过逐年的积累,直接导致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失衡(候新烁等,2013)。

政府是影响中国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一个重要角色。不同的非正式权利结构会影响地方干部的行为动机,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经济政策取向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会进一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刘明兴等,2015)。不仅如此,中国政府的GDP政绩考评体系(杜亚军、陈灯塔,2012)和政府调控(李敬,2014)也会导致不同地区政府投资的激烈竞争而引发“诸侯经济”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的市场分割,从而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也是导致不同地区人均GDP产生差距的因素。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种类的出口都会对经济增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结构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近几年出口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东部沿海地区的GDP正面影响已经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作用显著,但对于目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GDP的正效应却是很大的(陈怡、孙文远,2015),但由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比东部地区小,因而这种正效应不是很明显。曾国彪和姜凌(2014)通过测度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尼系数和贫困指数,并构建地区贸易开放指标,指出中国的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城市贫困的同时,对减少农村贫困并没有显著影响,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的GDP差距。林祺和范氏银(2014)通过构建中国省际空间面板计量的模型,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个部分来研究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是有正效应的,但西部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其GDP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小于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贡献程度。同时,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GD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GDP增长的贡献较小。尹建华和周续(2011)通过分析2009年中国31个省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态势,认为不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会影响该地区GDP的增长的幅度,进而增大了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差异。

教育水平是影响地区人均GDP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陈飞、卢建词,2014)。黄燕萍(2013)等人通过对不同层级教育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分析,得出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且高级教育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但高级教育在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普及是不均衡的,从而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均GDP差异。

市场机制的不同也是影响中国省际GDP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敬,2014),而经济结构的变动会导致这种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候新烁,2013)。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14)指出,国内市场的“条块”分割状态降低了社会流通的效率,无法有效激发社会内需潜力,因而增大了不同地区的GDP差异,进而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均GDP。米增渝(2012)等认为,税制结构也是影响不同地区人均GDP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许多其他造成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原因。刘修岩(2014)利用中国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空间集聚对中国地区总体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入手,认为空间集聚是导致中国不同地区人均GDP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进而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郑世林(2014)等人认为,移动和固定电话等基础设施在1990-1999年的行业发展早期,对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正效应。而在2000-2010年之间,其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逐渐递减,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些落后的区域仍有很大的影响。加之近几年互联网在东部地区的普及,但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普及速度较慢,更加剧了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进而导致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邵帅和杨莉莉(2011)通过检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指出在我国区域层面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并且这一效应导致了不同地区人均GDP的巨大差异。除此之外,过度消费和过度生产(郑之杰,2015)、非农经济活动、地理位置、耕地面积(陈飞、卢建词,2014)、城乡结构的调整(候新烁,2013)和劳动力质量的不同(钞小静、沈坤荣,2014)也是增大国内不同地区人均GDP差距的原因。

3 总结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篇8

他指出,一些企业境外经营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境外资产管控体系不完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经验不足,境外资产损失时有发生。为切实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国资委制订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落实境外资产管理责任,加强投资、产权、资金、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等重大事项管控。

——新华网

财政部:

下一步将突出“点调控”作用

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汪义达日前表示,财政政策未来将在结构性减税、提高居民收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支出结构等方面支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汪义达表示,当前应密切关注欧美经济发展态势,将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压力估计得更充分。下一步,财政部将突出“点调控”的作用。

与此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12年上半年,由于欧元区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的进出口增速有可能再次大幅下滑。如果通过适当降息0.5个百分点并保持M2全年增长16%,那么GDP增速可维持在8.59%的水平。另外,2012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大幅度减轻,全年CPI将回落至3.33%的较低水平。

——中国经济信息网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一季度GDP增长8.5%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预计GDP增长8.5%左右,CPI上涨3.5%左右。

报告认为,尽管预计一季度GDP增长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可控。建议宏观经济政策在“稳中求进”总基调的指导下,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应切实保障在建项目后续资金,继续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积极落实小微企业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预调微调。

——中国证券报

外汇局:今年重点监测热钱双向流动

国家外汇局近日召开会议部署了今年的国际收支工作,强调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会议明确的工作重点有8项,其中3项均与跨境资金监测有关,包括加强对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的监测分析,改进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手段和方法,以及完善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政策预案。相比之下,2011年国家外汇局的7大工作重点中,只有一项是关于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

“国家外汇局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今年中国跨境资金的双向流动将很大。”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学彬说。所谓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切对外经济往来的概括性记录,其中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资本流动以及单方面转移。

——东方早报

央行: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

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的金融稳定系统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系统应继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积极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会议同时提出,2012年,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日常金融风险监测,依法规范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强化重大金融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入研究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的政策措施,完善风险处置和清算安排。继续做好金融控股公司、产融结合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分析,加强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监测。

——新华网

樊纲:今年GDP增8.5% 房地产没有大泡沫

在近日举行的“2012中国智库论坛”上,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樊纲表示,今年是我国经济“软着陆”基本完成的过程,初步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5%左右。 “通过对过去20年中国经济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经济增速超过9%,国内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低于7%,国内将出现通货紧缩。”在樊纲看来,目前的经济增速回落是一个健康的过程。

同时,樊纲判断,在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大泡沫。他表示,经过此次调控,房地产泡沫并未波及二、三线城市,就全国而言,不存在大泡沫,没有出现硬着陆、崩盘的趋势。

——上海证券报

李稻葵:货币政策需“走一步看一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今年国内外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货币政策仍需“走一步看一步”,今年第一季度是政策预调微调的关键。宏观经济发展最大的不确定性仍是房地产,而股市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

他指出,国际上要看解决欧债危机的进展,从目前来看欧债问题还比较乐观,他个人觉得比多数人此前的预期要乐观一点;国内主要看房地产调控形势,今年房地产价格回升不太现实,目前房地产交易量仍在下降,但房地产崩溃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2月底部分房企的贷款和信托计划将到期,需要关注房企的资金链问题。

至于股市,今年股市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目前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很多改革政策正在讨论中,包括长期和短期的政策。他认为,长期的改革机制更重要,例如改进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等。当然,短期内出台一些有利于救市的政策也未必是坏事。

——中国证券报

祝宝良:今年房地产发展走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近日指出,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温和下行,不会出现房价急跌的局面。限购和限贷政策极大地挤出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性需求,自2010年5月份以来,我国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连续高于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是销售面积的五倍和两倍,显示出目前楼市的供应量较大,待售房销售压力增加。同时,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总体趋紧,也会迫使房地产商降价销售,以收回资金。

因此,他认为,只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2012年,房地产价格一直会延续震荡下跌或盘整的趋势,不排除部分限购限贷的地区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商品房的开发,减少购地,导致土地购置面积自2011年7月份以来持续下跌,2011年土地购置面积仅增长2.6%。一般来说,在土地购置面积减少后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就会减少,两年和两年半后房地产供给就会减少。受未来供求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预期的影响,房价和地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引发地方融资平台偿还风险和房地产风险。

——中国经济信息网

王一鸣:加快经济转型 提升发展质量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强调,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他说,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但总体上成效还不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现阶段传统发展方式仍有发展空间,但更重要的方面是现有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不足以推动经济摆脱原有路径转向新的发展轨道。因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同时他指出,我国深化改革的空间依然很大。比如,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可以促使企业节能降耗,开发节约资源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并将其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意愿;放宽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可以降低社会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就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取得新进展。

——人民日报

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 篇9

摘要:配电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运行是不可避免的,防止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运行是节能、提高电能质量的手段之一。本文分析造成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运行的原因,对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管理措施

0引言

国标GB50052《变压器运行规程》、《供配电设计规范》中都规定了Y/Yn0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运行时中线电流不能超过变压器相、线电流的25%,这是由变压器的结构所决定的。一般要求电力变压器低压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得超过10%,低压干线及主变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得超过20%。我国农村低压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为Y/Yn0接线,并大量采用了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存在很多的单相负载,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配电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运行。作者在分析及了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定量分析了三相负荷不平衡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变压器负荷不平衡的措施。1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原因

1.1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缺乏运行管理具体考核管理办法,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带有随 意性,盲目性、导致很多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状态下对配电变压器长期运行。

1.2单项用电设备影响由于单项用电设备的同时使用率较低,线路大多为照明、动力混载,经常会造成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并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1.3电网格局不合理的影响低压电网结构薄弱,运行时间较长,改造投入不彻底,单相低压线路是台区的主网架问题,一直得不 到有效根治。其次,居民用电大多为单相供电,负荷发展时无序延伸,造成台区三相电流不平衡无法调整。1.4临时用电及季节性用电临时用电及季节性用电都有一定的时间性,用电增容不收费后,大量的单项设备应用较多,而分布极为分散,用电时间不好掌握。同时,由于在管理上未考虑其三相负荷的分配问题,又未能及时监控、调整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它的使用和停电,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平衡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单项用电设备容量较大时,影响更大。1.5设备故障影响由于运行维护及管理不当或外力破坏等原因,低压导致断线、变压器缺相运行、修理不及时或现场运行处理,都可能造成某一相长时间甩掉部分负荷,使配电变压器处于不平衡状态下运行。

2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影响

2.1增加配电变压器的损耗配电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括空载损耗(铁损)和负载损耗(铜损)。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状态下运行时容易在低压侧产生零序电流。Y/Yn0接线的配电变压器采用三铁芯柱结构,其一次侧无零序电流,二次侧有零序电流,因此二次侧的零序电流完全是励磁电流,产生的零序磁通不能在铁芯中闭合,需通过油箱壁闭合,从而在铁箱等附件中发热产生铁损。当铁心柱中的磁通密度为1.4T时,油箱壁中的损耗为铁心中损耗的10%;当铁心柱中的磁通密度增加到1.65T时,油箱壁中的损耗将达到铁心中 损耗的50%以上[1]。

中线电流的增加还会引起配电变压器绕组铜损的增加。

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运行时三相绕组的总损耗(单位为kW)可计算为:Pf1=(I2 a+I2 b+I2 c)R1×10-3 式中Ia,Ib,Ic为三相负荷电流;R1为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电阻。三 相平衡时每相绕组电流为(I觶a+I觶b+I觶c)/3,三相绕组总损耗为:Pf2=3[(Ia+Ib+Ic)/3]2R1×10-3 三相不平衡是带来的附加损耗为: ΔPf=Pf1-Pf2=(Ia-Ib)2 +(Ia-Ic)2 +(Ib-Ic)2

3·R1×10-3当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状态下运行时,变压器负荷高的

那项时常出现故障,如缺项、接点过热、个别密封胶垫劣化等。同时,附加损耗造成配电变压器散热条件降低,金属构件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损坏变压器绝缘,烧坏配电变压器。2.2降低配电变压器的出力配电变压器每相线圈结构性能均是一样的,故其允许最大出力,只能按三相负荷重最大一相不超过额定容量为限。因此,当配电变压器在三相负载不平衡状况下运行时,其出力将受到限制。其出力减少程度与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有关。三相负荷不平衡度越大,配电变压器出力减少越多。为此,配电变压器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运行,其输出的容量就无法达到额定值,且备用容量亦相应减少,过载能力降低[2]。例如,若接线电压的单相用电设备的额定电流与三相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相同,则三相变压器的利用率仅为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58%。又如,一台100kVA变压器,其二次侧额定电流为144A。若三相负荷电流分别为144A、72A,则变压器额定容量的利用率就只有67%。

2.3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配电变压器是按三相负载对称情况进行设计和制造的,故其每相线圈的电阻、漏抗、激磁阻抗基本一样。当三相负载对称时,每相电流大小一样,配电变压器内部压降是相同的,所以,输出电压也是对称的。当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由于Y/Yn0接线的变压器一次侧没有零序电流,二次侧有零序电流,因此二次侧的零序电流完全是励磁电流,产生的零序磁通重叠在主磁通上,感应出零序电动势,造成中性点电压偏移,负荷重的相电压降低,负荷轻的相电压上升。偏移严重时单相变压器可能升到线电压。如果线路接地保护不好,中性线电流产生的电压严重危及人生安全。同时,由于变压器绕组压降不同,电流不平衡会造成单相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过电压损坏用户设备[3]。例如,型号为SJ-315kVA,10kV/0.4kV变压器的零序电阻,零序电抗,绕组电阻R0= 0.122Ω,零序电抗X0=0.174Ω,绕组电阻R1=0.00849Ω。Ia=100A,Ib=200A,Ic=300A,cosφa=cosφb=cosφc=0.7。经过计算得到:零序电流I0= 173A;零序电流损耗功率P0=I2 0R=3.65kW;附加铜损ΔPf=0.17kW;总损耗功率ΔP=P0+ΔPf=3.82kW;一年内损耗电量W=3.82×8760kWh=33463kWh;中性点偏移电压E觶0=I觶0·Z觶0=36.6V;Z0=R2 0+X2 0姨=0.212Ω;为零序阻抗。

由上述分析可知,Y/Yn0接线方式的配电变压器不平衡运行带来的损耗与电压偏移不容忽视。

2.4线路损耗增加配电变压器的电流输送时,导线的电阻就 产生功率损耗,其损耗与导线中通过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配电变压器以三相四线制线路输送电流时,其有功功率损耗按下式计算:ΔP1=I2 aRa+I2 bRb+I2 cRc+I2 oRo。式中:Io为中性线电流;Ra,Rb,Rc为各 相导线的电阻;

Ro为中性线电阻。当三相负载平衡时Ia=Ib=Ic=I,Io=0,线路损耗为ΔP2=3I2 R。

应用上式试计算三相四线制线路在负载对称与不对称时的功率损耗,通过两种损耗数值对比,表明配电变压器在负载不平衡运行时的线路损耗大于对称时的线路损耗。

2.5电动机效率降低广大农村中大量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进行生产加工,当配电变压器处于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则会产生输 出电压不平衡,即存在着正序、负序、零序三个电压分量。在通入电动机之后,负序电压就会产生与正序电压相反的旋转磁场,起到一定的制动作用。通常电动机运行中,正序电压磁场要比负序电压旋转磁场大得多,所以电动机仍以正序电压磁场旋转,方向一致。只有在严重不对称电压情况下,负序磁场制动作用,客观上或多或少会导致电动 机输出功率的减少。

其效率是随电压不对称程度的加大而下降的。为此,配电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对电动机是不安全不经济的。

3防止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措施

3.1加强负荷不平衡管理定期进行三相不平衡电流测试,负荷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测量,特殊情况下如负荷变化较大时,可增加测量次数,对负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掌握配电设计时三相不平衡度的科学计算方法和三相不平衡的采集方法,为配电变压器负荷提供可靠的数据。文献[4]设计的三相不平度采集系统在采集三相电流时,使用以C8051F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的硬件设备挂接在变压器出口端,每隔1h实时采集和存储三相电流,以供计算三相不平衡度

使用。通过通用串行总线

(USB)口,将历史采样数录入后台计算系统便可自行进行完成三相不平衡度的计算。3.2改造配电网,加强对三相负荷分布控制结合农网线路改造,合理设计电网改造方案。配电变压器设置于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大于500米,主干线、分支干线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同时制定台区负荷分配接线图,做到任何一个用户的用电改造接入系统,都受三相负荷平衡度的限制,避免改造的随意性。

3.3加强用户管理,确保变压器负荷平衡用电与配电应密切配合,根据不同季节用电的特点和运行参数,合理制定电网、季度运行方式,及时配电变压器的调整运行方式,平衡有功无功功率,改善电能质量,组织定期的负荷实测和理论计算。用电的临时用户,季节性用户,配电变压器运行人员都要及时掌握。尤其对单项设备申请用电,要进行合理搭配。

3.4加强无功补偿,促进三相负荷就地平衡由于单相感性设备增多,三相电流不平衡,导致电压质量下降、零相电流增大[5]。进行就地无功补偿,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对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补偿方式,不但可以降低零相电流,提高电压质量而且补偿后使得变压器利用率提高。

3.5线损分相管理,保证三相负荷平衡开展线损分项管理的首要条件是保证配电台区的计量总表必须是三只单相电能表分开计量,或安装具备单相电量计量功能的三相四线电能表。然后,按照每条线路出线所带的低压用户进行分类统计,定期定时抄表。通过线损分相报表的三相电量平衡分析,可以及时判定该配电台区三相线路电流平衡情况,结合线损分相报表与该相低压线路日常所带的用户负荷差距参照比情况,分析该台区、该线路运行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及时跟踪、反馈、调整,保证每相线路负荷均衡分布,确保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采用线损分相管理,还可以对配电台区电能计量装置的自身故障进行监测。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产品广告推广下一篇:职业道德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