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共8篇)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篇1

城乡个人建房审批档案是私人在符合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所建立有保存价值的文、图纸、数据等资料记录,是重要的历史见证物。目前,村镇办经手的审批档案多,档案整理难度很大,部分档案跟分局(所)存档资料内容还不完全统一,可能当时分局(所)对档案进行校对更改后未及时报送村镇办备份有关,旧的尚未整理完毕而新的档案又来了,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至今,各分局(所)在受理个人建房审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前,需上报局里盖章所留存在村镇办备份且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档案很多;

②、时间较久的档案查询难度大,群众查阅档案非常不容易,审批档案存在不全或缺失的现象,93年前的个人建房审批档案基本上都保存在各镇(乡)政府档案室;

③、查阅制度不严,档案资料出借基本上无登记;

④、档案电脑查询管理信息系统还不完善,XX年前的部分档案还尚未建立电脑系统资料库等。

档案管理已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急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和专人负责管理制度。

建议:

为解决上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城乡个人建房规划建设审批档案的完整性、可查性,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①、各分局(所)根据工作实际确定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建立档案信息资料库;

②、凡涉及到规划建设审批的各个流程的相关资料(含各类图纸),必须全部收集归档,特别是要加强规划建设项目许可公示公布资料的收集,包括公示材料,现场照片等。

③、对已办理完毕或竣工核实的各类建房审批档案要按规定及时上报村镇办后移交城建档案室,对档案进行编号并附上清单,档案移交时间暂定每季度移交一次(即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

④、从96年至今,各分局(所)留存在村镇办备份且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竣工规划核实归档的档案,统一由各分局(所)自行带回重新收集整理,对今后城乡个人建房审批档案由各分局(所)收集整理无需再报送村镇办备份留档,《个人建房项目规划审批统计月报表》每月继续上报村镇办统计留档;

⑤、各分局(所)加强对规划建设审批档案借阅的管理,建立档案借阅登记制度。本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利用的,要进行借用与归还登记;外单位需要查阅档案的,一般不得带走,确需带走的,应征得分局(所)领导同意,按规定登记。

⑥、查阅档案参照县局制定的“档案查询须知”,持单位介绍信(或身份证),填写查阅档案的申请书并写明查阅目的、要求和范围,经局分管领导批准,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查阅。

⑦、档案收回时,档案管理员应认真核对,确保原物归还。查阅或借阅档案均不得涂改、损失或丢失,如需复制经批准执行。

⑧、在档案收集管理过程中,因玩忽职守造成档案丢失、损毁或故意伪造、涂改档案资料造成不准确,带来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基层分局(所)实施统一发证情况。

我局现有分局(所)12个,分别为昆阳、敖江、水头三个分局,肖江、郑楼、宋埠、钱仓、麻步、腾蛟、山门、南雁、顺溪九个所,日常主要负责县域各镇(乡)城乡规划个人建房审批、批后管理及违法违章建设查处等工作,在建房审批工作方面能够自行承担发证的已有7个分局(所)设置审批窗口或发证岗位,另外5个管理所(万全所、宋埠所、麻步所、钱仓所、顺溪所)目前还未设立审批窗口或专门的发证岗位,审批办证还得上报县局村镇办统一制做,特别我县西部偏远镇(乡)(顺溪所)目前还尚未配备交通工具,来回路途较远办事极不方便。

建议: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和查阅办证信息资料提供便利,在该5个所办公地点增设审批窗口或专人负责发证岗位,统一审批办理发证,树立便民服务的新形象,如遇办理发证等问题可以及时咨询村镇办与其他分局(所)。

3、建设项目(公建与私建)资料共享问题。

县局机关科室与基层分局(所)缺少沟通,因分工管理关系机关科室管“公建项目”,分局(所)管“私人建房项目”,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区分明确并无不妥,但若不能及时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推诿扯皮、甚至出现“公建项目”、“私建项目”用地交叉打架的现象,直接造成我局的形象:

①、审批资料:不少项目(公建)审批科(审批窗口)审批后分局(所)基本上都不清楚,因缺乏信息及时交流沟通,往往一个地块既有公建也有私建项目的审批时都没相互告知,当地政府不慎也会出现重复出让或安置地块,或零星地块一幢建筑一半审批属于公建项目另一半属私建项目,导致审批科已批项目未及时告知分局(所),分局(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将私建项目审批一次,待发现又得注销规划许可手续;

②、技术资料:特别对已批规划成果分局(所)所掌握的资料寥寥无几,俗话说的好“以规划图纸来说话”,可是规划图纸在哪呢,造成审批是无资料可参照,多次向局里提出都无结果,每次等到建房项目向分局(所)申报时,基本上不是建房户自己提供就是工作人员到县局另外收集,这项工作如不落实对以后的项目审批会造成很大影响;

③、规划评审未通知参加,分局(所)是局里作为派驻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机构,承担着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有关建房审批业务,技术规范要求高而我们技术力量薄弱、懂技术人员甚少,如能通过参加局里召开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技术评审,或多或少在技术专业审查方面也会有所提高和学到知识。

建议:

应加强公建项目与私建项目批后资料共享,有关技术资料及时的反馈给基层分局(所),分局(所)以参加各类技术评审会议来提高业务学习。

4、监察方面。

近年来,我县城区和农村违法违章建房现象比较严重,各级政府虽组织力量进行了打击,但仍屡禁不止,这一问题,已成为老大难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受规划编制滞后、土地指标少、监察人员少、建设规模大、群众建房呼声高、乡镇政府默许(如:村办公楼)、也有反映乡镇村甚至机关干部参与等种种因素影响。目前,违章建筑泛滥,执法环境恶劣,拆违费用大,执法队伍受围攻、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受威胁、人格受诬辱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采取措施,严厉制止。

存在问题:

①、未批先建;

②、擅自加层;

③、改变住宅建筑使用功能:将原有审批的住宅建筑擅自改变使用功能为家庭小作坊或小型工厂;

原因:

①、利益驱动:部分市民或农民违法违章建设的目的将这类建筑作为出租房牟利,擅自加层扩建搞违法违章建筑转卖他人获利或为了拆迁赔偿能获得更多的安置面积;

②、违章建房攀比现象普遍:农民法制意识淡薄,在自己用地建房无须审批的观念存在,相互攀比现象突出,你建我也建,反正建多了不吃亏;

③、确实无房住而违章或老房需要改造:因规划控制审批项目又无法实施建房,特别是农村因子女已到法定婚龄要求分户急需解决住房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危房急需要求拆、扩建;

④、村干部带头违章,假借盖村办公楼的名义实施兴建住宅楼而转卖给他人牟利。

探讨建议:

①、要从源头上抓起,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村民的规划意识和法制意识,引导村民依法依规报批建房,采取堵、疏结合适当的对基本形成事实无法改变且影响面较小的予以清理补办。

②、加强巡查制度,认真实施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制,加大巡查力度,实行市民、村民建房全过程监控,让不法村民无可乘之机。建立“日巡查、周小查、月大查”工作方式和专门监管信息档案管理,将各类违法违章“劣迹”记录在案,件件有记载、事事有根据;

③、发现违法违章建筑的苗头要及时控制,避免增加违法违章建筑的数量和拆违成本;

④、建立村委举报制度,由各镇(乡)政府组织召集村两委召开思想动员大会,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党员的积极作用,动员他们在建房中起带头作用,主动参与规划管理,并监督村民依法依规建房。如村委会对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的情况经查实后由各镇(乡)政府通报批评,日后该村要求编制村庄规划审批建房,一律先拆除违章建筑后再行使新的建房项目报批手续。

⑤、建立联动机制和加强批后监管,借助我县开展“六必拆”专项活动,以政府组织、部门配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分批的实施联合执法拆违活动,建立批后建设工程开工验线、基础完工、中间检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监督检查;

⑥、明确监管责任,加强部门之间联系,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5条规定,乡村规划区范围内实施拆违应由当地镇(乡)政府组织、部门配合,部门跟部门之间的监管区域与范围根据职能要求明确划片范围或依职权管理,规划区外涉及到违法占用农田建设的由镇(乡)政府与土地部门组织,规划部门配合执法;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篇2

针对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 在完成相关工作内容的同时, 规划勘察工作应注重分析和完善以下几点问题。

1 规划勘察报告与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区别[1]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依据建设部于1994年发布的《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行业标准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在编制城市 (镇)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等各层次规划前期, 进行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其主要工作应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 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城市规划区内的各场地, 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分为I、Ⅱ、Ⅲ三类。近期建设区内的拟建工程的等级, 应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工程破坏的后果 (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 的严重性分为:一级, 很严重 (重大工程, 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等) ;二级, 严重 (一般工程) ;三级, 不严重 (次要工程)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 作为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规范和依据。工作开展时间主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估范围应该由建设方和评估单位共同协商, 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应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 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适当扩大, 确定对工程项目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 必要时可对直接影响范围做重要评估, 而对间接影响范围做一般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任务包括: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分析预测工程项目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工程建设是否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和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等。如天津等平原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主要是对地面沉降、地震液化等灾种的研究。对这些灾种进行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 最后定性给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即可。

地震安全性评价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17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 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进行抗震设防。”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综合分析;近场和场区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综合评价;场地工程地震条件研究;建立地震烈度与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区域性地震区划工作;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小区划。它是为了重要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准确、合理的抗震设计依据的一个专项工作。工作开展时间主要在施工图设计前。

因此, 三者开展依据、时机、研究对象、评价重点均不同, 提供的结论建议内容也不同。不能将其理解为同一项工作或类似工作。

2 规划勘察报告应增加规划区土地资源“综合质量”评价内容

为更好的指导和协助规划设计部门编制科学高水平的规划成果, 在以往的规划勘察报告内容方面往往缺乏土地资源开发难度和潜在开发价值的评价内容。因此, 笔者建议增加相关评价的内容, 以增强规划成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区土地资源质量评估,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多因素权重指标函数法模型, 由规划区资源开发难度和潜在开发价值两个子模型组成, 总体评估模型如下[2]:

式中, M表示资源质量评估指标及分数;I1为土地资源工程难度评估因子;I2为土地资源潜在开发价值评估因子;ω为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取值。

2.1 土地资源开发难度评估子模型

资源开发难度评估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多因素权重指标函数法, 基本表达关系式为:

式中, I1为土地资源开发难度的评估指标及分数;αi为各评估因子取值 (其中规划区范围内, α1为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等级分项指标、α2为水文地质条件适宜性等级分项指标、α3为不良地质条件对规划区开发的适宜性等级分项指标) ;wi为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取值。

2.2 土地资源潜在开发价值评估子模型

土地资源潜在开发价值等级评价主要反映规划区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价值特征, 是针对规划区可能获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综合期望值水平进行分级。因此, 规划勘察单位可以依据城市规划部门下达的规划勘察任务书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及规划区类别、性质、发展规模和重点建设区等图件进行规划区潜在开发价值等级评价, 从而更好地指导规划设计部门有针对性和有重点的对规划区进行规划设计。

规划区土地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的评估总体模型是:

式中, I2为资源潜在开发价值评估分数;bi为各评估因子取值;wi为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取值。bi的取值根据区位条件和道路交通线网区位等级确定, 尤其是道路交通线网的规划布局对周围相关地区影响等级而确定。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采用主因素优先权法评价, 基本表达关系式为:

其中, xi分别为规划区重点建设、经济区位和道路交通线网的评估因子, bi选择xi中最大值为取值。

规划区范围内土地资源开发 (自然条件适宜性) 难度评价, 主要是针对工程在施工、风险、结构、维护方面的成本投入、技术复杂程度进行分级,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规划建设区开发的工程总投入特征, 是对规划区自然条件适宜程度定性分类的进一步综合评价。潜在开发价值评价, 主要是针对规划区开发建设可能获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综合期望值水平进行分级。土地资源综合质量评价是将资源难度和潜在价值分级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叠加, 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开发成本特征与总体收益的综合效益等级。

3 其他问题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般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编写, 因此规划勘察报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并且规划勘察报告设计专业术语较多, 规划设计人员在专业报告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解性差异, 不能够较为深入的理解和释读规划勘察报告, 造成规划勘察报告部分重点内容不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协助规划设计人员开展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例如在成果报告中应根据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 绘制出禁止建设区图;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应予以保留的生态山体、绿地、水体, 绘制出限建区图等。因此, 笔者建议, 规划设计单位在编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时应进一步的增加相关常识性内容和专业术语的解释描述以及相关图件的绘制, 确保勘察设计能够与规划设计相结合。

4 结语

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 也是今后各项工程建设勘察工作中经常要利用的重要基础资料。进行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可以避免或减轻由于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引起的灾害和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 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充分体现经济、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 编制高水平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意义重大。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全面实施, 针对规划勘察报告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区别, 从如何增强规划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改进规划勘察报告编制水平入手, 进一步深入思考规划勘察报告应增加和完善的相关内容等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发展对策

1、基本情况介绍

1.1概况

群力城市湿地公园始建于2006 年,位于哈尔滨西部的群力新区,占地面积30.36公顷,建筑面积达3200万平方米,由原生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地形系统、空中栈桥系统、边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是集观赏、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首个雨水利用公园。

1.2自然状况

哈尔滨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是569.1 mm,60%~70%集中在6~9月份,历史上该地区洪涝频繁;群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西北方向,靠近松花江,因此公园平均气温比城市中心气温稍低一些;公园内的主要土壤为黑土,质地相对松散,内部孔隙较大,土壤透水性差;动植物资源种类比较单一,植被以芦苇、柳树为主,动物主要是青蛙、鸭类等。

1.3地理位置

群力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群力新区东部,在丽江路、群力第五大道、灵江路、群力第六大道合围区域内。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西接长岭湖风景旅游区,自然生态良好,东邻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上水、上风向。

1.4交通条件

公园三面与城市干道相接,西为丽江路(原齿轮路)、南接群力第六大道(东明大街)、东连灵江路,其中丽江路全长2272米,承接二环路与三环路,是群力新区连接机场路方向和哈西工业园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市民乘坐65、95、117、125等公交路线均可到达。

2、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动植物种类单一,缺乏观赏性

群力新区湿地原为黑鱼泡湿地,原来面积有100多万平方米,当时周围有多条沟渠通向这里,水量充足,每年春季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各种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湿地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湿地面积逐年缩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原本的湿地物种锐减。目前,群力新区湿地的类型主要为苇塘湿地,草本植被覆盖相对简单,以芦苇为主,乔木灌木的物种数目有限,乔木以柳树、白桦为主,灌木大概只有6—8 种;湿地内的动物种类则更为单一,以青蛙、鸭类等两栖类动物为主。

2.2公共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公园已建有空中栈道、观景塔、观景盒、卫生间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座椅、垃圾桶等小品设施,但是,部分设施仍显不足,在大型公共设施上,公园虽然在东西入口处分别设置了卫生间,但无法满足园区内游客需求。另外,除基本的公共设施外,景区内缺少受众群体为动植物的设施。在小品公共设施上,存在缺少标识、防护栏等问题。

2.3园区缺乏监测与管理

定期监测对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自群力湿地公园建成后,有关部门并没有定期对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内部要素进行监测统计,没有较好的掌握湿地生态的发展状况。同时,园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如下问题:游客安全缺乏保障,通过采访,一些群众表示园区内部缺乏安保人员及设施,出于安全顾虑,他们不愿深入园区;湿地內部分水域有富营养化现象,污染物也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影响湿地环境以及景观效果;破损基础设施也没有得到及时整治。

3、发展对策

3.1丰富动植物种类

首先,丰富植物种类。植物品种应选用黑龙江其它地区或同纬度地区芦苇群落中的伴生植物,避免外来植被物种入侵对园区内原湿地植被的破坏,因此要选择侵略性小的湿地植物品种,如蒲公英、车前、水蓼等地表草植,向日葵、秋海棠、美人蕉等陆地观赏花卉,荷花、香蒲、水葫芦等水景花卉。

其次,丰富动物种类。湿地的动物群落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软件动物等,应根据生态学原理,从食物链最底层开始构造。因此,可依次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取自于本土湿地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类昆虫;投放取自于本土环境的鱼类或两栖类动物;培养类似虎斑游蛇、黄脊游蛇、鳖等爬行类动物;在湿地内放养黑龙江湿地常见鸟类,营造鸟类栖息地,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3.2完善公共设施

首先,在公园南北两侧湿地敏感度较低的位置新增卫生间,可以采用钢木结构,用芦苇包装,与整体景观相协调。其次,增设受众群体为动植物的设施,如放生区、投食区、保护区等。最后,完善园区标识,在园区入口处设置名称标识,标出设施及场所的名称,以便游人对公园景点设施有大体了解;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引导标识,以便游人能够识别园区内环境,顺利到达目的地;设置说明性标识对园区内的自然景观元素进行解说,便于人们了解;设置安全警示类等限制标识,对游人进行安全指导。

3.3加强园区监测与管理

首先,实行定期监测制度,对湿地内部的气候、水质、土壤、生态群落进行监测,并及时将有关统计数据上报给相关研究部门,对湿地内部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日后进行相应湿地景观建设提供有利数据。其次,加强园区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定期清理湿地内垃圾,收割芦苇,去除过剩营养物质;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安保措施,配置安保人员,加强巡逻,同时对重点区域实施监控,保障群众安全;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定期清查园区设施,对破损设施进行及时整治。

城乡规划认知实习报告 篇4

一、实习时间:2012.12.25

二、实习地点:北京市

三、带队老师:商哲、韦锐

四、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参观实际古代建筑,进一步提高我们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紫禁城了解它的道路交通组织、功能结构及建筑布局等,进而了解建筑设计构造,纹样的运用,熟悉材料性能。提高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参观颐和园的实习了解皇家园林的布局特点、景观建筑等。提高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审美能力。

4、通过实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有所用,为以后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五、实习内容

1、紫禁城

①、参观路线: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②建筑特色及布局结构: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宫殿,紫禁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别具一格,也是中国古典风格建筑的典范和规模最大的皇室。当时的主要功能大要有三:1是全国统治的中心,2是皇权的象征,3是帝王之家,帝后嫔妃和王子王孙们以及服务人员等居住生活的地方。整座紫禁城宫殿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内外装修、陈设以及砖木

石雕、彩画裱糊等等莫不以满足全国统治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和帝王之居的生活、享用而规划设计。这里贯穿了一个统治思想核心内容的“礼”——君臣父子、老幼尊卑封建社会的秩序。它规模浩大,占地约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周围还环绕10多米高的宫墙和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宫城辟有四门,南面有午门,是紫禁城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造型别致,玲珑剔透。紫禁城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天子至尊”的封建宗法礼制,严格按“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制布局,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紫禁城大体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前朝,也称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后寝,也称内廷。外朝以黄极殿(清代称太和殿,又称金銮殿)、中级殿(清代称中和殿)、建极殿(清代称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三大殿均建在8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四周廊庑环绕,气势磅礴。多采用重檐庑殿顶这种屋顶结构,殿内沥粉贴金,重施五彩,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丽,是皇帝办理朝政大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其中太和殿是宫城中等级最高、最为堂皇的建筑,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盛大仪式或庆典都在这里举行。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的“三宫六院”,是皇帝平日处理日常政务及皇室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还有御花园、钦安殿、养性斋等建筑,形成一个布局完美的整体。御花园既有帝苑的雍华气魄,又有民间古典园林的幽雅意境。

另外,紫禁城的宫殿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雕刻、贴金、镂金、漆画、景泰蓝、玉石及螺钿镶嵌、硬木贴络、绸缎装裱等封建社会所能采用的一切工艺美术手段,将高超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

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2、颐和园布局特点及景观建筑

①颐和园简介:众所周知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它是清代的皇家园,共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主要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

②布局:全园有各式建筑3000余间,园内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节的地方。生活居住区,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为主体,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之地。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为主,是全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古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在高60米的万寿山前山的中央,纵向自低而高排列着排 云门、排云股、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等一组建筑,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气派宏伟。以高大的佛香阁为主体,形成了全园的中心线。沿昆明湖北岸横向而建的长廊,长728米,共273间,像一条彩带横跨于万寿山前,连结着东面前山建筑群。长廊中有精美柁画 14000多幅,素有“画廊”之美称。位于颐和园东北角,万寿山东麓的谐趣园,具有浓重的江南园林特色,被誉为 “园中之园”。

③三个主要景点区域及景观: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勤政殿)为代表的宫廷区,包括勤政殿、二宫门两进院落等,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山前湖景区——前山前湖景区是颐和园的主体。前山即万寿山的南坡,东西长约1000m,南北最大进深,山顶相对水体平面高出60余米;前湖即昆明湖,南北长1930m,东西最宽处1600m,湖中布列一条长堤,三个大岛,三个小岛。长堤“西堤”及其支堤将前湖划分为里湖、外湖、西北水域等三个面积不等的水域,“里湖”面积最大,约129公顷,“外湖”水面约74公顷。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锁,气势磅礡。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后湖后山景区——“后山”主要为万寿山的北坡,“后湖”指后山与北宫墙之间的水道,也称之为“后溪河”。后山较前山山势稍缓,南北最大进深约280米,有两条山涧—东桃花沟和西桃花沟。后溪河自西端的半壁桥至东端的谐趣园全长1000余米,建有“后溪河买卖街”,现称“苏州街”。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六、实习总结与感受

规划馆调研报告 篇5

调 研 报 告

班级:UB111

1班

学号:103296

姓名:赵博

一、什么是城市规划馆

1.体现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和规划的专业性

2.以直观生动的展示手法扩大规划公示参与的广泛性 3.以全面准确的规划成果丰富规划公示的内容 4.以公众互动参与提高规划公示的实效。

二、城市规划馆的作用

1.阳光规划平台

和谐亲民空间

2.国家、省市级领导视察的汇报平台 3.客商接待、招商引资的聚集场馆

4.政府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 5.城市规划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

6.市民了解城市规划、监督城市规划实施平台

三、规划馆的背景与定位

规划馆城市规划馆作为城市整体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城市发展成果与总体趋向。它不仅为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政府规划决策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为国内外专家、城市投资、建设者提供学术报告、规划咨询的场所。也成为普通市民了解、参与、监督城市发展的最系统、直观、生动、快速的有效途径。从发展趋势而言,规划馆已跳脱于一般意义上的展览建筑,形成全新理念导向下的独立的建筑类型。它不仅仅是承载着城市演变历史的物质容器,也不再局限于成为支撑城市精神的纪念碑。它以更为公共与开放的积极姿态融于城市的公共生活,以更为多样性与复合性的展示方式诠释人与城市的深层关系,以更为特征性与关联性的语言智慧地体现城市的内在性格与精神特质,从而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精神的栖息之所。

四、规划馆的立意与形式

规划馆是文化,科技、理念的集约之地与城市内在精神的展示平台,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场所与重要舞台,因此设计中对城市文化精神与公共生活的深刻演绎远远超越了对建筑形式本身的关注,建筑也必须以它自身的精准的逻辑与建筑语言回应城市历史与文化背景的脉络结构,而非仅仅局限于新奇的手法与具象的形式之中。

与传统的展示形式不同,参与性与互动性已成为衡量城市规划展示馆的重要的现代性指标。灌输式、导向式的信息传达已被主动式、互动式的信息交流所取代。同时,封闭式、强制式的展示流程也不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与环境相融合的景观型、生态型的展示空间成为新的发展趋向。因而从本质而言,公共性与开放性的积极姿态是现代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的立意之本与形式之源,它是实现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综合性、智能化等展示特征的基本保障。

五、规划馆的功能布局

规划馆是一个现代、集约、开放的集规划展示、文化、教育、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建筑,它实现了规划展示公示功能、科技展示与教育功能、图书资料阅览功能、城市观光与休闲娱乐功能、会议与办公功能的全方位复合。因此要求规划馆的功能设计应强调其复合特征性,即将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块在各自的功能、技术、交通、景观的需求下加以分析以寻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对多样性与复合性的关注始终贯穿于规划馆展示功能与格局设计的全过程。

在迅猛发展的科技力量的推动下,现代规划馆早已拜托了传统的展览方式,图片展示、模型展示、普通的多媒体展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展示的需求,高科技支持下的多种展示方式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数码电影系统、幻影成像系统、大型宽幕影视观摩系统、思维动画立体影视系统、360度三维虚拟影视演示系统、虚拟驾驶系统、人景合成系统、表面声波触摸系统、游客查询系统、以及多媒体系统的整合运用等。现代展示手段要求城市规划展示馆的设计必须打破以往标准式展览空间的单一布局模式,强调布局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更为重要的是,城市规划展示馆已不仅仅作为展示的容器他的设计理念与空间形态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最为标志性的展品,他所提供的空间场所体验是整个参观体验全流程中不可缺的核心部分。因此如何创作与多种展示方式相结合的多样性与复合性的展示空间以及如何将参观体验同空间体验融为一体,是现代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的焦点所在。我国处于城市化黄金发展时期,城市规划馆成为规划城市科学发展 的重要载体,规划让城市科学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管理者、建设者、投资者、市民等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诠释和展示城市规划的成果,全国各地出现了一种新型专业化场馆——规划馆。规划馆的景观与风格基于公共性与开放性的特征,城市规划展示馆的选址一般选择在靠近城市中心区或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地段、毗邻城市主要道路、以及具有便利交通条件的有利区位,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成为整个区域的重要地标,也注定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它的诞生不是偶发与随意性的,而是维系着一个充满内在关联的线索,以流畅的形态语言构建出洋溢着理性光芒与灵动风采的建筑。它如同充满智慧之光的城市之眼,以睿智从容的心态守望这座城市。而城市元素所形成的城市脉络将成为解读建筑与城市潜在关联的信码,并在设计过程中成为建构的基础与扭转性启发。现代规划馆的设计超越了自成体系的传统景观模式,着眼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与脉络,将城市中原本相互分离的元素连为一体,充分实现公共景观与建筑空间的全方位整合。整个景观体系的建立使建筑真正成为一个容纳城市生活的包容体,而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一体化设计,使建筑风格趋自然与融合。因此,特征性与关联性是维系与支撑规划馆景观与风格设计的主线索。

六、城市规划馆建设流程

七、城市规划馆展示特点

展示内容围绕城市规划建设延伸开去,涉及交通、环境、水文、建筑,兼顾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

展示手段较多地利用高新科技,声光电影集中展示城市建设全貌

模型、实物陈列是必备展示手段。其中大型模型一般是标志性的展项之一 不同时期的展示馆会结合城市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北京奥运会时期与现在的“低碳社会”话题

八、城市规划馆案例分析

1、西安市规划馆

西安规划展示馆是一座用于规划展示的多功能综合性展馆,总面积约为2000余平方米,分为展示厅、模型厅和多媒体演示厅。展示馆以展板展示为主,模型及多媒体展示为辅,并将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营造出具有现代感的新型展示空间。

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内容分为“历史变迁”、“今日之兴”、“明日之盛”三大部分,并采用大量最新科技手段,综合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西安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

西安将定位为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高教、科研、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中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计划保持明城严整格局,复兴皇城帝都气象;显示唐城宏大规模,彰显内外名胜古迹;保护四大历史遗址,恢复八水生态环境;重新审视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世界价值,提升丝绸之路起点形象。

结合西安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布局特色,确定了“九宫格局”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结合城池遗址、陵、塬、水系,确定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保护区。中心为唐长安城,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发展成国防军工产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高尚居住、旅游生态区。

西安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文化等五大主导产业。老城内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西南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北和东南方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物流等产业;北部方向重点发展出口加工、现代制造业。加强旅游业作为西安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

公共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为辅助。到2020年,将西安建设成为遗产旅游国际典范城市。划分为六大旅游区:老城旅游区、临潼旅游区、秦岭北麓旅游区、曲江旅游区、泾渭浐灞滨水游憩区、四大遗址旅游区。面向海外市场的线路规划包括近期的丝路旅游路线、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北纬34之旅、东经109之旅、唐风东渐国际旅游路线.传统文化之旅;主题线路为:大唐历史追忆之旅、贵妃寻踪之旅、空海之旅、中国历史修学之旅、红色之旅、秦岭生态科考探险之旅等。

西安行政分区: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和蓝田、户县、高陵、周至4个县;共58个镇,116个乡,57个街道办事处,3163个村民委员会,1033个居民委员会。

2.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3.天津市规划展览馆

美丽的海河之滨、著名的意大利风情保护区内(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30号),坐落着一座雄伟的米黄色建筑,明快的现代格调、浓郁的异国风情,成就了这座建筑的恢宏与大气,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以下简称规划馆)。规划馆比邻京津城际铁路终点天津站,与天津商业中心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隔河而望,不远处就是天津标志性建筑津湾广场,其建筑面积约15000㎡,布展面积约10000㎡,共分为3层、16个展区。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位于河北区博爱道30号,著名的一宫花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地上建筑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一万平方米。展览馆共四层,一至三层为展示区,共分为十六个展区,其中第一层设历史展区、总体规划展区、交通规划展区、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公示区;第二层设滨海新区规划展区、海河规划展区、名城保护规划展区、旅游规划展区、海河之旅影厅;第三层设住房、公共设施展区、生态规划展区、环境整治展区、重点地区规划展区、区县展区、城市映像影厅、公众互动参与区等。第四层为办公区。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在采用展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手段基础上,大量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将激光成像、发光地图、电子翻书、多通道投影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全面展示了天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注重参观者的参与互动,专门设置了数字多媒体展示区和动感影厅、多款互动游戏等,让参观者在轻松的心情下认识规划、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具有专业性、知识性、互动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先参观的是坐落于河北区博爱道和北安道交口意大利风貌区商贸会展中心的天津市规划展览管。有效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分为4层、16个展区,第一层设历史展区、总体规划展区、交通规划展区、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临展区(公示区);第二层设滨海新区规划展区、海河规划展区、名城规划展区、旅游规划展区、海河之旅4D影厅;第三层设住房、公共设施展区、生态城市展区、环境整治展区、重点地区规划展区、区县展区、城市映像影厅、公众互动参与区等。第四层为办公区。一层历史展厅里目前只展示了渤海大楼等为数不多遗留下来的历史老建筑模型。二楼为滨海新区、海河等规划展区,设置了发光地图,配合灯光演示。参观者站在市规划展览馆二楼俯视一楼,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可尽收眼底。这个高度相当于在5000米高空上俯视中心城区,非常震撼。

规划馆充分考虑空间布局和参观流程,布展线索分明、层次清晰;展馆空间通透敞亮,展品造型新颖独特。在简约明快的统一风格下,各展厅结合不同展示背景、展示内容及历史文脉。一层设历史展区、总体规划展区、交通规划展区、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公示区和临展区;二层设滨海新区规划展区、海河规划展区、名城保护规划展区、旅游规划展区和海河之旅4D影厅;三层设住房建设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展区、生态规划展区、环境整治展区、重点地区规划展区、区县规划展区、城市映像影厅、公众互动参与区;四层设办公区和多功能厅。其中主要展区包括:

历史展区风格古朴典雅、色调沉稳,参观群众走入其中,就仿佛游弋在寻幽探古的历史长河中——亲身感受昔日“三叉河口”的沧桑与辉煌。在一个城市的诞生、演变、发展、腾飞中,深刻领悟到城乡规划的理念及发展历程,真切感受到天津城市演变和发展的悠长轨迹。

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及配套演示系统占据了天津馆的整个共享空间,也是整个展馆最具有吸引力的展区。参观群众站在展馆二楼VIP看台观看,巨大的LED播放屏与模型组成的声光电三位一体同步演示系统,让公众仿佛置身于天津城市飞速发展的建设浪涛中,在强烈的震撼与触动中,天津中心城区371平方公里未来的城市规划远景和美好蓝图深植人心。

滨海新区展区是天津馆极富时代特征的展区,参观群众步入其中可以形象深刻、全方位地感知滨海新区——这个中国未来第三经济增长极,详细清晰的规划远景和未来发展蓝图。

海河之旅影厅,运用180度弧幕、动感座椅、环绕音响等高科技手段,强烈震撼公众的听觉、视觉和触觉神经,公众可以全方位体验海河泛舟、漫步城市的真切感受,深刻领悟到海河——天津的母亲河。

城市映像影厅设置了180度弧幕,体量宽大、视野开阔,使公众可以形象、具体地把握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方方面面的情况,深刻地感受天津建卫60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清晰地触摸当代天津飞速发展的时代脉搏、自豪地展望未来天津发展的雄伟蓝图。

公众互动参与区通过多通道投影、触摸屏等高科技手法的运用给每一位进入展区的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开辟了天津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区,并设置了丰富生动的城市规划小游戏,公众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模拟规划设计,切实体会到城乡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汗青的车轮是在不停地成长进步的”,路程经过过程此次参展活动,越发肯定对于这句话的熟悉。

首先被摇动的是这搭的“气势”,这是在参不雅其他展览时未曾有过的感觉。整个展馆分为三层:一层设汗青展区、总体计划展区、交通计划展区、中心城区计划模型展区、临展区(公示区);二层设滨海新区计划展区、海河计划展区、名城计划展区、旅游计划展区、海河之旅4D影厅;三层设住房、大众举措措施展区、生态城市展区、环境整治展区、重点地域计划展区、区县展区、城市映像影厅、公众相互作用参与区。仅只三层的展区,却把近几十年来天津市的变化与成长,展示的极尽形貌。参不雅的职员只需盘绕在这三层“走”上一遍,就总算外埠人也能够对于天津有了很了然的相识。

其次是高科学技术技能的施用。在一层的展厅里,你想一览天津市中心区的壮美情形吗?那好,工作职员只需轻轻一按手中的按键,挂在墙上的大屏幕和计划模型展区就会一路配合好,把天津中心区揭示在你的眼前,好像“触手可及”。游览二层的各个展区时,会有解说职员具体的讲给你听,不论什么不懂得处所,都可以找到他们解决。三层的展区分为各个自力的展区和城市映像影厅等,你想懂得天津哪个区的具体计划环境,只需在指示牌的指引下,1个个具体的浏览就好了。

再次是这搭的服务也是让我觉得满意的处所。工总职员的脸上都是满溢着和善的笑颜的,无论你有什么要求或者不懂得处所,他们会耐心的解说给你听,如果照旧不行的话,他们会亲自领你找到你想要相识的处所。并且这搭的细节预设也是布满了人性化的,各个死角城市有一些苏息区,整体的气势气魄跟展区也是很贴合的。包括洗手间的指示及内部预设,也是考虑到了大多数人的感触感染。各个处所也给残疾职员供给了利便。

最后是这搭的整齐。从踏进展厅的第一步起,就看到了许多的保洁职员在拭擦游人留下的陈迹,如许也会让我提醒自己,要有最少的大众品德,不要污染大众装备。保洁职员为了包管更多游人的康健,不辞辛苦的一遍遍拭擦着每处污痕,这让我很是替那一些留下陈迹的人感到羞惭,同时也对于这些大众职员肃然生敬。

当然,映像深刻的照旧工作职员对于工作的卖力,他们不厌烦其烦的提醒每名游人,不要在那一些克制照相和录像的处所恣意妄为,因为这些预设是有专利权的,那样子做的话会侵犯他人的利益。

最后,我还在留言册上写下了自己想说的话,虽然不是什么很专业的语言,但却是1个参不雅者的感想。

总之,此次的参不雅活动,照旧让我感想颇深的。在这搭,让我用很短的时间,看到了天津近些年来的迅速成长,也看到了她的成长远景,让各人看到了天津更大的成长潜力。

九、2010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汇集

台湾馆

展馆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台湾馆 展馆位置:A片区

展馆主题: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 造型亮点:亮丽的“山水心灯”建筑外观 形象大使:艺人林志玲等16位亲善大使

台湾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之一,它以“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参展主题,由山形建筑体、点灯水台、巨型玻璃天灯与LED灯心球幕组成,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在海峡两岸各界的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台湾馆仅用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钢结构的建造。2010年3月底完成装修布展工程,4月1日开始试运营。

香港馆

香港馆位于中国系列馆区域,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无限城市——香港’这个主题,主要是凸显香港的无限创意及与内地和世界各地紧密联系的特色,以及各项优势和吸引之处。”

德国国家馆

展馆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国家馆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展馆主题:和谐城市 造型亮点:悬浮于空中的建筑 建筑面积:6000平米

设计者:米拉联合设计策划有限公司

德国馆以“和谐城市”为主题,旨在传达“都市本来就是一种和谐之美,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创新与传统之间、全球化与国家特色之间需要争取平衡,求和谐”。

美国国家馆

展馆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 展馆位置:世博园C片区 展馆主题:拥抱挑战

造型亮点:屋顶花园,瀑布外墙

展馆外观宛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展馆是未来美国城市的缩影,包括了清洁能源、绿色空间和屋顶花园等元素,通过多维模式和高科技手段,引领参观者在四个独特的展示空间踏上一段虚拟的美国之旅,讲述坚持不懈地创新以及社区建设的故事。

法国国家馆

展馆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展馆主题:感性城市

造型亮点: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 建筑面积:6000平米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14日 竣工时间:2010年4月30日

展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宫殿”,尽显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馆内,美食带来的味觉、庭院带来的视觉、清水带来的触觉、香水带来的嗅觉以及老电影片段带来的听觉等感性元素,将带领参观者体验法国的感性与魅力。

海南馆

十、调研感想

校园规划调研报告 篇6

班级:114651 姓名:韩淑娟 学号: 1104725039 调研时间:2013/11/16 调研地点:南阳理工学院 调研目的:

了解和认识高校校区规划设计的布局方式、功能分区布局、道路交通组织等手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增加对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工作的认识,为接下来好的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概况:

学院前身是1986年底为适应南阳科技进步和人才战略需要而创办的南阳大学。1992年底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通过,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为南阳理工学院。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南阳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拥有工、管、文、理、法、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校园一角

项目基地区位调研分析:

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多少个世纪前,她向世界奉献了张衡、诸葛亮、张仲景、范蠡等历史文化名人;二十世纪,她以千年积淀的深厚文化,滋养了南阳理工学院这所新兴的高校。南阳理工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白河南岸,环境幽雅,花木葱茏北临长江路,交通便利,远离嘈杂的市区,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规划组织结构调研分析:

运动区域学生生活区紧密连接,方便学生课余活动锻炼;另一方面,运动区域教学区相隔离,保证了合理的动静分区。

.项目道路交通调研分析:

主要道路穿过教学区,道路宽敞、顺直,满足车行与人行要求。学生生活区区内通过曲折执行道路连接,保证学生生活服务,有彰显校园内部曲径通幽,增加生活情趣。

项目绿化景观调研分析:

集中布置,像幅幅画卷,东南校区如毓秀园,亭子,植物,荷塘….完美的融合到一起;齐贤苑主要运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将广场回廊布置,梦溪湖及假山有将曲径通幽作了另一番的解释;药植园配合广场,石像和太极形道路相呼应,使景观的布置具有了人文气息;书香园的道路曲折蜿蜒又不失通畅,水美景美,处处都让人留恋。。总之,南阳理工学院不仅给人以精神的熏陶,又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作为南工的一份子,我倍感骄傲。基地内空间形态调研:

行走在校园中,绿色是主打色,马路很宽,教学楼很工整的放置在主干道两侧,视野很开阔。

基地内建筑意象、风格调研分析:

南工校园的建筑新建的实验大楼和图书馆在造型色彩及观感上给人一种与众不同外,大气,的享受。但教学区的教学楼在风格上就略显低调了,太过统一,无法很好的突出各院系的特色特征。

结束语: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篇7

一、基本情况

建市以来, 东营市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东营市就把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 作为全市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2000年8月,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的意见》, 揭开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序幕。2001年2月, 在市人大四届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 城镇化战略再次被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2001年3月, 根据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东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4月, 东营市编制了《东营市“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明确了发展战略及措施。2010年, 东营市委托南京大学开展城镇化课题研究, 编制了“十二五”城镇化专项规划。2012年11月, 东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确定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发展举措。

回顾东营市城镇化发展进程,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超常发展阶段 (1978~1990年) , 城镇化率从1977年的12.41%跃升至40.23%, 年均提高2.14个百分点;二是平稳发展阶段 (1991~2000年) , 城镇化率达到48.27%, 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三是加速发展阶段 (2000~2012年) , 城镇化率达到62.08%, 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左右。从目前情况看, 东营城镇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就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东营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状况,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东营市人力资源供需信息状况进行了调查, 并在《东营市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中进行了简要分析。

该报告显示全市未就业人口在调查期达到了54464人, 并从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等指标对该群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拥有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

据统计, 东营市未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较为年轻, 75.57%属于21-40岁的青壮年, 其中21-30岁人口占到了总数的43.27%, 年龄稍大的31-40岁组所占比重也有32.30%;而其他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都很小。青壮年与中老年相比, 是劳动力人口中最为生机、最具价值、也是最容易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

(二) 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

东营市未就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高达55.27%的人口只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次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群体, 比重也达到了31.84%;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比重极低, 只有2.59%。同时也印证了“受教育程度越低、就业越难”这一劳动力市场上的基本规律。

(三) 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

通过以上未就业青年的状况分析, 我们发现当前城镇化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作缺乏稳定性, 隐性失业现象突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是采取外出打工的方式, 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和盲目性, 工作岗位变动性较强, 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没有一定工作技能的失地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 隐性失业较为严重。

2、农民自身技能素质偏低, 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

目前务工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工资收入少的低层次工种。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消费型服务业这类对文化和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工作之外, 农村劳动力在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3、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参保率较低。

由于失地农民是处在一个城镇化不断发展的阶段, 其身份往往比较尴尬, 户口是农民而却没有土地及相应补贴, 或者是户口是城市居民却没有相应的工作和社会保障。

三、对策与建议

造成农民就业难度大、就业范围窄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素质较低, 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农民的技能, 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扩大他们的就业渠道, 这样才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一) 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 在资金供给、人才培训、项目推荐、信息共享等方面帮助农民转移就业, 避免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二是把握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举办一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技术培训班, 突出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 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三是发挥基层农民工服务平台的作用, 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特色培训服务, 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

(二) 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实地走访社会群体等方式, 让农民对自己的择业抱有信心, 改变保守的就业观念。二是开阔农民的视野, 改变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使他们不断接触新的、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念, 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鼓励农民创业, 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和对市场的把握程度, 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三)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政府要建立有效保障机制来保障那些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在经济上要保证每个农民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 在权益上要保证农民的就业权、参保权等。社会保障制度要实现“民有所学,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摘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 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发展较快的新兴城市, 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相对成熟, 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形势非常严峻,而人数众多的高职毕业生更属于弱势群体,成为就业的难点。因此,高职院校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以了解学生的入学动机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状况为出发点,我们对黑龙江幼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致力于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职业规划及思想状况,为今后我们更顺畅地做好职业规划教学、指导工作提供帮助。问卷回收后,用百分比形式作比较分析。

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100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回收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其中,学前双语方向48人,美术手工方向30人,学前教育方向22人。

本次调查的维度包括如下方面:①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程度;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运用程度,包括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③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课程及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程度。表现形式:表格。

一、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结果

1.高考填志愿时大学和专业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真正按照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只占两成,其他学生是出于各种别的原因选择的,因此这就使今后的教学面临了一定的困难。

2.对未来学习、生活、工作的准备。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入学时缺乏对自己人生、未来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找到合适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丰富大学生活,着眼现在,规划未来,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生存力。这也更增加了我们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一份责任。

3.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特长的认知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问题只有一般的了解,当然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方向发展也会感到迷茫。

4.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认知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对这一职业的前途持茫然和悲观的态度。

5.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课程及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我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课总体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同时学生就课程的具体时间安排、内容和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途径

1.根据学生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课。职业生涯课程已经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应在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任务,我校职业生涯课以讲座的形式分别在学生的第一和第三学期开设,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主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制订三年的学习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潜能所至,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学期10学时,利用我校附属幼儿园的有利资源,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见习,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了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要求。同时我们更致力于创造条件开设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生涯课程,邀请一些学前专业的专家、幼儿园长等来学校讲座,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了解。

2.建立一支“系统化”的教师队伍。職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需要专门的人员来从教。在英国大学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老师大多拥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是实际的创业家,企业家,他们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专业化的辅导。在国内,要对任课老师和就业指导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设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考取国家认可的职业指导师资格,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相关专业培训等。根据现有条件,我们可以联合学校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和心理咨询中心等多个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辅导。以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教学与指导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和指导。

3.举办相关活动,寓教于乐。

(1)规划设计评比。学生入学初,通过入学教育或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帮助学生制订在校期间三年的学习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制订中长期职业规划,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展出,优秀作者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2)职业模拟面试。根据我校学生能歌善舞的专业特点,我们定期举办模拟面试、职业生涯大赛等活动,从活动的策划、执行到评比,全程由学生自行组织安排,教师只是做点拨指导,录制活动全过程,择日大家共同观看,细心观察,查找漏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安排、组织、领导、协调的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良好的择业心态,夯实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获得必备的面试技巧。

(3)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为了弘扬五四青年节的伟大精神,我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都会举办一系列的节目,比如书画展、舞蹈大赛、红歌大赛,并成立了校兰花艺术团、管弦乐队、拉拉队等开展多种文艺活动,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不仅活跃了校园气氛,加强了师生交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更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课,建立一支“系统化”的教师队伍,举办相关活动,寓教于乐,教中学,学中做。为今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上一篇:硅谷面临创新困境下一篇:善变的老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