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1

《桥》是部编版新教材六上语文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实话说,这篇小小说,能先后入选人教版和部编版语文教材,确实有充分的理由。因为这篇文章不仅能让孩子们从老支书的精神品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更能让孩子们学会许多表达的方法。

按照我曾经教学这一课的惯例,课文众多的语用训练点,诸如感受小小说的特点啦,体会悬念设置的妙处啦,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啦,找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反复研读赏析啦,补充课文的留白之处啦……我都是要抓一抓的。

可是,新教材背景之下,新课程理念之下,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真的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吗?

我看不一定!

第一,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是一定的;第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第三,有些教学内容,孩子们在过去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充分学习过了,是有着深刻感受和理解的,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啰嗦“炒现饭”。

因此,删繁就简,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最迫切需要训练的语用点来组织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才是当下我教学这篇课文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 “咆、哮、嗓”等8个生字,会读,并初步理解“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推进故事情节和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并进行拓展阅读和课堂练笔。

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环节也就清晰了。

我采用了五步教学法:

一、直接导入,简介小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聚焦“洪水”。

四、延伸阅读,体会作用。

五、课堂练笔,深化认识。

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我的设计意图都很明确的:

第一环节:之所以设计“简介小说”内容,是因为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老师的直接介绍,会让孩子们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好这一单元,落实本单元人文目标和语文要素目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作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故事情节,从感情上对老支书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

第三环节:聚焦“洪水”,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对于环境描写作用有深刻的体会。

精挑细选的词语“咆哮 狞笑 放肆 没腿深”,都是描写洪水的。

在词语前边加上“洪水”二字反复品读,能让孩子们感受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划线,批注感受。是为了让孩子们深入文本,揣摩品味语言。

交流展示,抓句子所用修辞手法,抓作者简洁表达的语言特色,反复多次多形式比较、朗读品味,是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机,气氛的紧张。把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集中在一块儿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把课文中写洪水,写桥的句子删除,让孩子们比较读,是为了让孩子们从整体上感受环境描写对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

第四环节:延伸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交接》一文,是举一反三,引导孩子们加深对环境描写在小说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第五环节:课堂练笔,精心选择的练笔材料,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环境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有这样思路清晰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进行得还算顺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还不错。

看看孩子们的课堂练笔吧,有些同学写得还是比较出彩的。

当然,这节课也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例如,检查预习环节,还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不需要个个字词面面俱到地读。学生认读不到位的,就作重点指导。

还有,对于课文中七八处描写洪水的句子,也可以整体出示,并且可以让孩子们找出《交接》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品读,然后引导孩子们体会出《桥》这一课环境描写作者之所以用这样简洁的语言,这样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的妙处。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节课可取之处在于简化了教学目标,达到了“一课一得”的教学要求,对于孩子们品味咂摸语言,学习表达还是有实效的。

期待,更深入的教学研究,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向语文学习的佳境。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2

1.基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篇课文人物性格凸显, 五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在文学作品中, 这样的人物并不乏见。有没有必要把这样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 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肆渲染?把我们对成人, 甚至要求党员去做到的思想教育, 对五年级学生进行浓墨重彩的教学?我认为, 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应该适度。

2.本篇的语言非常精彩。简洁明了的文字, 巧妙设置的悬念, 首尾照应的结构, 都可圈可点, 很有代表性。在当今语文教学人文性过度张扬的情况下, 我想相对淡化这篇课文的人文性, 凸显其工具性, 着力对学生渗透一种语言表达的规律———语言形式是为文字内容服务的!当然, 没有内容即没有形式, 脱离内容进行语言特色的赏析是不可行的, 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与尺度把握, 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背景描写和老汉的言行, 感受老汉这个人物临危不乱、先人后己的党员形象。

2.抓住背景描写和老汉言行的重点语句, 赏析作者运用简洁的语言渲染故事气氛, 刻画老汉形象的写作特色。

3.运用结课的留白艺术, 让学生对故事的结局展开充分的思考, 实现自我提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桥》

二、初读课文,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住事情的六要素简要概括:黎明时分, 暴雨突然降临一个小村庄。老汉指挥人们通过了一座窄窄的木桥, 结果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三、学习故事背景, 感受情况之危急

1. 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场暴雨的?找到直接描写暴雨的句子, 用直线画下来读一读, 谈谈自己的理解。

黎明的时候, 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1) 把句子读一读, 读正确。

(2) 读懂了什么?雨大, 雨猛, 雨来得突然…… (结合理解指导朗读)

适时引导: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这场雨很大?

比喻———“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像泼。像倒”。

拟人———“咆哮”“狂奔”“跳舞”“狞笑”。

数据———近一米高 (过教师胸部了) 。

(3) 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句子 (刚才有人提到这个句子) , 再来看看。

*像泼。像倒。

引导:两个字一句话, 这样的句子常见吗?

句子太短了, 什么意思, 你们明白吗? (“像一瓢瓢的水从天上泼下来”或者说“瓢泼大雨”;“像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来”或者说“倾盆大雨”)

*听了你们的发言, 我有一个想法。把句子这样改一改, 是不是更有气势, 更清楚明了。 (出示对比句子)

黎明的时候, 雨突然变大了。像一瓢瓢的水从天上泼下来。像一盆盆的水从天上倒下来。

*4个字, 两句话。为什么要这样惜墨如金啊?

适时点拨:我们常说写景是为了———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找到文中的相关内容读读, 体会当时人们的情绪怎么样, 心情怎么样。 (这第 (3) 步安排得好, 从语言形式中体会表达的效果)

2. 引导学习人们的惊慌表现和桥的窄, 进一步体会情况之危急。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 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 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睡梦中被这场大雨惊醒。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慌乱、无助。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情况危急啊!

(1) 当时, 村民的情绪怎样?心情怎样?

(2) 想象一下, 一百多号失去理智的村民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 可能发生什么?

(3) 小结:以这样简洁的语言开头, 更能渲染这场雨来得太突然, 太猛烈, 情况已危急到刻不容缓!

3. 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读出雨大、雨猛来, 情况危急到刻不容缓了!

四、学习老汉的言行, 体会老汉形象

1. 在这危急时刻, 故事的主人公———老汉, 出场了。

2. 找到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下来读一读, 谈谈自己的感受。

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 到我这儿报名。”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 (jiū) 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 选择感受最深的句子, 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4. 谁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 来谈谈对老汉的印象?也可总体谈谈这几句话留给你的印象。

(镇定自若、果断、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有威望……)

5. 如果说这场雨像泼, 像倒, 你觉得此时的老汉像什么?

出示句式:此时的老汉, 像 () 。像 () 。

教师预设:

像 (山) ———在危急时刻, 像座山镇住了慌乱的人们, 挡住了滔滔洪水。

像 (冰) ———对那些自私的党员, 老汉的目光、说话像冰凌一样寒冷刺人!

像 (豹) ———对不听统一指挥的人, 老汉像豹子一样凶悍、可怕!

像墙、像桥、像石、像…… (这第 (5) 点也安排得好, 既理解了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形式)

6. 为了衬托情况之危急, 课文用了4个字, 两句话, 描写暴雨。为了凸显老汉像山、像豹一般的性格, 你们发现这些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 有什么特点? (说话短促、有力)

7. 重点品读: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 短短的几句话中, 喊出了几层意思?

(2) 能不能换个顺序? (不能。因为桥窄, 所以请大家排成一队, 不要挤!)

(3) 谁排前面呢? (群众排前面, 党员排后面)

(4) 作者用简短而有力的对话描写,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沉着冷静, 果敢而极具威严的党支部书记!

五、结尾留白, 自由质疑

1. 引读第17—27段。

2. 自由质疑。

读到故事结局, 你的脑海里升腾起哪些问号?是内容理解方面的, 还是语言表达方面的?用最最简洁的语言, 提出心中的疑问。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用的交通工具以及一些特定环境下特殊的运输工具;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面、水上、空中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影片感受到旧时交通的不便,深刻体会到出行的艰难;通过谈话、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到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变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逐步认识到交通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交通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激发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难点

感受改革开放后祖国交通的巨变,激发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整理有关交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短片导入,初步感受交通的日新月异

1.观看电视剧片段: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讲了我们山西乔家的一段经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晋商,也让我们山西人倍感自豪。今天,李老师就带来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看完之后请说说,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生全神贯注地观看影片,然后交流感受)

2.估算时间(课件出示:贩茶图):同学们,这幅地图上所标示的就是当年乔家贩茶所走的路线。正如同学们所说,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从武夷山到鄱阳湖,过长江、入汉水,一路九死一生;这是一条艰险的路,走洛阳、过黄河、入太行,路过家乡,风餐露宿,战祸频繁,惊心动魄;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从张家口出关,到蒙古的恰克图,漫漫黄沙五千里,苦不堪言。从武夷山到恰克图一路要走一万多里。同学们,如此不便的交通,如此不发达的交通工具,猜猜他们要走多长时间?

(生猜测,估算)

3.重选交通工具:就是这一万多里的路程,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假如乔家生活在今天,重新沿着这条路线贩茶,你会为他们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呢?请说说原因。

(生各抒己见)

4.交流感受: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乘坐飞机,看来,我们都想让乔家的茶队快速到达,少一些磨难。你们想知道乘坐飞机所用的时间吗?李老师告诉大家,如果乘坐飞机从武夷山到恰克图,有一条直行的航线只需要四、五个小时。从旧时的三个月到如今的四、五个小时,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5.引出课题:李老师和大家有相同的感觉,我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交通的发展变化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交通。(板书课题)

二、悉数交通工具,了解发展演变

1.交流:从刚才的影片中你看到了哪些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交通工具?

2.小结:同学们,刚才大家说到了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总结,把它们写到板书中,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板书)。

3.阅读课本:其实,李老师还发现你们说出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交通工具,比如骆驼、牦牛……这些交通工具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的。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特殊的交通工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第57页找找答案吧。

(生自由读书 ,勾画重点,大声朗读)

4. 教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地理原因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人们才会选择和利用适合本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孩子们,请随着老师的镜头,伴着悠扬的音乐,一同来欣赏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共同来感受交通工具的发展带给我们的那份欣喜。(课件演示:交通工具的演变)

三、感悟交通巨变,激发爱国热情

1.过渡:交通工具的变化必将推动交通的迅猛发展。当你乘坐汽车行驶在宽阔而平坦的公路上时,顺畅无阻的路况会让你感到心情愉悦(板书“公路”,与“汽车”相互对应);当你乘着火车在铁路上前进时,你会发现铁路提速的脚步越来越快(板书“铁路”,与“火车”相互对应);当我们感受着航空公司为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时,方便和快捷成了最大的感受(板书“航空”,与“飞机”相互对应);当航海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航海事业也在为祖国做出重要的贡献(板书“航海”,与“轮船”相互对应)。

2.小组交流:同学们,课前大家搜集了能反映我国在公路、铁路、航空、航海方面发展变化的资料。按照同学们所搜集的资料类别,老师把大家分成了四个小组进行资料交流。我们先来看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可以两人互读,还可以组内共读,通过图片、数据、采访记录等形式来反映交通的发展变化,最终推荐出最有价值的材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并确定参加班级交流的发言人。

(小组交流时教师适时指导,予以点拨,为学生拓宽思路,帮助其更顺畅地表达)

3. 全班汇报交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把自己手中有价值的素材和同伴们进行了交流。现在让我们进行全班汇报,让大家来共同分享和感受。

A. 公路小组汇报

(1)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学生交流感受,由迎泽大桥为点拓展到山西省公路的发展变化,感受交通的变化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2)教师补充资料,进一步感受太原的交通变化: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再一次静静地感受我们身边的交通变化吧。(课件演示:太原的交通变化)

(3)教师补充资料并引导交流:不光太原在变,整个山西也在变。(课件出示:山西交通图)你看到了什么?能用哪些词来形容?

(4)教师补充资料并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图上有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还有密密麻麻的市、县、乡村公路,这些公路就像身体中的血管一样不可缺少,保证着公路运输的畅通无阻。再来看看全国公路交通网(课件展示:全国公路交通网),李老师看得出来大家的惊讶,你们又想说什么呢?(生发言,总结出“四通八达”,师板书)

B.铁路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时,教师相机补充青藏铁路线修筑和开通的内容)

(1)感受修路的艰辛:这就是青藏铁路(课件展示:青藏铁路路线图)。孩子们,自1951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没有任何一条铁路通到拉萨,直到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整整五十多年啊,为什么才修通这唯一的一条进藏铁路呢?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伴随歌曲《天路》,学生交流、感受修路的艰辛)

(2)补充介绍青藏铁路“九个一”:就是因为这诸多原因,给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当时有一位美国的旅行家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在这位旅行家的眼中,修筑青藏铁路是不可能的。虽然看似“不可能”,我们的筑路工人却知难而上;虽然看似“不可能”,我们却让它变成了奇迹。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奇迹吧!

(课件演示:青藏铁路“九个一”)

(3)感受青藏铁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课件出示组图)伴随这条铁路从格尔木出发,跨过了巍峨的昆仑山,穿过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终到达了雪域圣城拉萨。火车上的一家三口,是多么兴奋;看看铁路两旁手持哈达的藏民,又是那样地欣喜若狂,彻夜歌舞;这位藏族老爷爷手持电话,会说些什么?

(4)小结:这短短的一千多公里,却圆了中国几代筑路人的梦想;就是这短短的一千多公里,把我们藏族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正是因为这短短的一千多公里,真正实现了我们祖国铁路的四通八达。

C.航空小组汇报

(1)教师现场调查统计全班坐过飞机的人数,随机引导学生认识到航空线路的密布和飞速发展,感受飞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感受航线图:设想一下,空中的航空线路将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四通八达呢?一起来看全国航线图。

(课件出示航线图,学生谈感受)

(3)小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因为有了航空事业的发展,我们祖国好像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个小时就能到达,真正实现了“打个电话,回家吃饭”的梦想。正是因为有了航空事业的发展,遥远的国度,诺大的地球,就像一个地球村。

D.航运小组汇报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航运的发展变化及其为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2)讨论:刚才汇报时我听到一个词:南船北马。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又暗含着什么信息?

(3)小结:就像大家所说的,南船北马是指南、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在运输工具、运输方式上存在差异。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国水运图(课件出示)。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南船北马”的特点已不那么明显。

4.交流:我们了解了公路、铁路、航空、航海四个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假如把这些相关的路线图叠加在一起,有什么感觉?

5.小结:这其实就是一张立体的交通网,这张网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四、小结交通发展,突出交通地位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日新月异的交通,真正体会到了现代交通网四通八达,交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交通还承载着亲人的企盼,承载着社会的关注。有了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课件出示:交通与生活)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

当代学生生长在科技日新月异、交通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无法体会旧时代的交通面貌,自然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到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及其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如资料的搜集,数据、图片的对比等,以唤醒学生的真实感受。

2.关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孩子从感知家乡的道路、桥梁、生活等细节入手,由具体的身边事例转向抽象的读图,逐步扩大感受的范围。同时通过家乡的变化反映当地的交通特点,引出“南船北马”的旧时交通特点,进而了解如今南北方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3.关注典型材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小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处理素材时往往不够全面、深入。这时,我就将青藏铁路这一素材重点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由点到面地感受铁路交通的变化和发展。

4.关注学生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

这节课,无论是学生课前对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课上对各种信息的分析运用,无论是小组的信息展示,还是全班的筛选交流,每一个环节我都精心指导,逐步培养其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西太原030024)

关于桥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们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这个“桥”除了指我们常见的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还有什么意思呢?(形状如桥梁的)

对,我们曾学过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的“桥”就是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那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正音,读通课文

1、学好一篇课文必须会读。读课文就像上台阶一样,第一级台阶就是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级就要能流利地读课文,第三级台阶就要求我们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学习课文就要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首先我们来爬第一级台阶,在读课文之前大家要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或者拿不准的字,请弄清楚。请大家放开声音,大声读课文吧!

2、学生读课文。

3、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说明我们都很会读书。老师想请一位平时在全班读书方面锻炼较少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1~6自然段。大家说谁来?(生读)大家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相机正音、学习词语)(再请3位同学读书)

三、再读课文

1、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拦路虎,都清除了,这次请大家流利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

2、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指名说只要内容)

3、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伟大的老汉,课文哪些地方是写老汉的?(7~22)其他地方写了什么?

4、我们来默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很深,用笔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受很深。(生读课文)

5、来!说说再一次读了一遍课文之后,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

(生读印象深刻的句段,师相机指导朗读。)

6、通过刚才的读,你们觉得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7、学习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文章的内涵;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老汉的言行。让咱们再一次带着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和村民一起去感受这场灾难,和老汉一起去挽救村民。请大家放声读7~22自然段。

四、小结

我们以知道老汉是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汉的这些高尚的品质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1.《长城》教学设计两课时

2.《桥之美》教学设计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5.《鹊桥仙》教学设计

6.有关桥的教学设计

7.生命桥优秀教学设计

8.争吵一二课时教学设计

9.《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5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上海着名美育特技老师王圣民的一次课堂日记,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当知道自己要执教第一课并且是第一个上场的时候,我的心就已经“砰砰砰”直跳了,因为自己一直是个很胆小很怯场的人,所以想到要面对众多双眼睛的注视,心里就发毛。但害怕归害怕,硬着头皮也还是要上,于是从那时起我就海量的收集信息,频繁地观看他人的教学视频,由此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课上我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一、解决本课生字词;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内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按照计划实施下来。我觉得自己这节课有些地方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至少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那就是我的教态很自然,我不再怯场,能从容地面对十来双审视的眼睛,心理素质提高了,这可以说是我的一大进步,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公开课打下最直接的基础。其次,在教授生字、新词的时候抓得比较牢固,采用多种形式,如学生带读、跟读、开火车读的方法开展。

不过,虽然设计时花了很多心思,教学时也稳扎稳打,但是教学终归是遗憾的艺术。上完课的第一感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前面讲授生字词时花的时间足足超过2/3,而后面进行对课文理解部分则因时间不足而作草草收场了,而且教学目标亦未能很好地达到。如果从教学细节上说,问题更是突显。第一,没有让学生做预习,这让学生在读通课文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根本达不到准确、流利的预期目标。第二,仅仅以课文的两幅图片进行导入,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讲解生字词的时候不够深入,难读的字怎样读没指导好,难写的该怎样写没指导到位。第四,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少了,特别是从一开始的时候采用让学生默读的方式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而且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读,那对下面开展教学或许会更顺畅。第五,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整节课都好像是学生按着老师设计好的路子走,而老师却没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或者说改变一下教学策略。第六,评价语言单薄,对于学生的评价是一直的肯定,没有适当的点出他们的不足。

从存在的诸多不足可知,今后我在各方面还需要加倍的努力。首先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篇课文,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对于教学准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的检查,详细的列出每一个环节。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牢固教学中的重难点,明白一堂课首先考虑的是教什么,再想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其次多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多看些课外的书籍。比如:名师课堂、课堂实录……最后在教学设计做到更加的符合学生,不仅考虑到文本还要充分为学生考虑。

痛定思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文本,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要切实做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海》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6

本课的成功之处:

1、就教学设计的预设完成情况而言,本课较为流畅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也较好地达成。教学环节基本按照预先的设计步步落实,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层层推进,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2、本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使信息技术自然融合于教学,且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尤其是课前的大海声的导入,为进入大海主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做到了使信息化技术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本课的教学PPT制作构思奇妙,画面等充分与主题结合,为深入教学做了视觉等各感官的有效铺垫,为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所营造的美感创设了环境基础,配合本课的音乐,充分给人以一种艺术的美感。

3、本课考虑到学生对印象主义音乐的接触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印象主义音乐较抽象,较难理解,需要感官与心智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故在重点欣赏、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之前以歌唱为导入,一则切合大海的主题,以大海的歌曲(学生熟悉的有关大海的歌)来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二则为学生理解大海主题的不同情感表述有不同的感受(如平和深沉、激情矛盾、活泼灵动等),三则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4、为了让学生主动欣赏德彪西《大海》三个乐章,特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听辨的方式,告知乐章主题标题,让学生根据标题展开想象,再与音响进行联系,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5、本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配乐朗诵,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为载体,通过配乐朗诵进一步感受音乐与文学的美妙结合。加深对本诗主题: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热切期望。

本课的不足之处:

1、本节课正式授课前的口琴教学与本课的主题没有衔接起来。虽然口琴教学是我在每节音乐课中的常规教学环节,但作为公开课,如更好地将口琴教学融于课题主题的话将更自然。

2、以唱歌教学导入到艺术欣赏中,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的唱歌略显粗糙,如事先对学生的唱歌方法提出要求,并有重点地加以落实的话,唱歌这一环节将更出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演唱兴趣,更规范了歌唱的方法。

3、在演唱《大海啊,故乡》过程中,教师的伴奏太随意,尤其是最后的三拍只弹了两拍,给人以不够严谨的感觉。虽此举只是小小的一个细节,但在训练学生的音乐感觉中,如长此以往的话,将使学生将来对于歌曲的处理也将随意处置,这种对待艺术的不严谨是不应该的,从长远角度而言,是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发展的。

4、在听辨德彪西《大海》的三个乐章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主动性,设计为学生听音乐,再与相关的标题进行“配队”。但在听辨过程中,对于学生发表的“不正确”意见,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而是一贯地要求他们仔细听再仔细听(直至他们发表出正确的意见)。经过反思,明白其实这是在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抹灭他们对艺术欣赏的积极性。其实,尽管学生的意见不一定正确,甚至是不合逻辑、错误百出。但首先要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表扬他们能主动地欣赏音乐,而不能粗鲁地加以“纠正”,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拟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唱歌教学,训练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学生能以更优美、更科学的的状态投入到歌唱中。

2、进一步加强教师个人的钢琴弹奏技巧,以更规范的弹奏为学生的演唱、演奏等服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艺术气氛。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关注重点词句的品读, 感悟丑小鸭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 懂得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勇敢面对逆境。

教学实践

一、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1.引题

师:今天, 咱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 (齐读课题, 指名读“丑”字)

2.学写“丑”

师 (出示词卡, 书空“丑”, 通过儿歌记忆) :瞧!说田不像田, 十字摆中间, 一竖要先写, 而且往左斜, 一横要写长, 长得不漂亮!

师 (过渡) :瞧!太阳暖烘烘的, 鸭妈妈正卧在稻草堆里等着孩子出世呢!你们看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谁来读?

二、学习生字词

(一) 认读一类生字

1. 带调随机指名读, 小老师带读

师: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带读, 如果她读准了, 我们跟着一起读!

2. 去调指名读, 调换顺序读

师:打乱顺序你还认得吗?一起读!

(二) 认读二类生字

1. 带调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

师:瞧, 孵出的小鸭子们多可爱, 他们游过来了!小鸭, 小鸭游过来, 游到谁这儿来?

生:游到我这儿来!

师:请这两排小鸭来读一读今天要求会认的字。

2. 去调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 那就请你们当小老师来教我读吧!

(三) 认读生词

1. 出示词语:欺负、吓唬、讥笑

师:谁来读第一组词?

2. 出示词语:孤单、伤心、烦恼

师:谁再来试试?

3. 出示词语:暖烘烘、毛茸茸、孤零零

师:谁来读?

1) 出示词语“暖烘烘的”

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谁再读?什么“暖烘烘的”?……太阳“暖烘烘的”。瞧———“暖烘烘的”太阳。

师 (小结) :真有意思, 词语的位置变了, 意思可没变哦!

2) 出示词语“毛茸茸的”

师:谁来读?摸上去软软的, 真舒服。谁想读?谁是“毛茸茸的”? (生答后出示“小鸭”) 你读!———“毛茸茸的”小鸭。

3) 出示词语“孤零零的”

师:一个人很孤单, 孤零零的, 谁来读?你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吗?……生字词咱们都读好了, 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请同学们书斜立, 背坐直!想读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跟着一起读!

三、学习课文

(一) 整体感知

1. 放音乐, 范读

师:故事讲完啦!好听吗?……故事不光写得好, 还要读得美呢!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2. 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1、2、3自然段, 边读边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二) 学习第2自然段

1. 学习第2句话

(1) 朗读第2句话

师:你能把文中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吗? (CAI出示句子:过了好几天, 这个蛋才慢慢裂开, 一只小鸭钻出来, 身子瘦瘦的, 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谁还想读?……你的句子读得很连贯!

(2) 对比理解“丑小鸭”的“丑”

(CAI出示“瘦瘦的”丑小鸭的图片)

师:你们看, 这就是“瘦瘦的”的丑小鸭。谁能说一说:“丑小鸭的身子瘦瘦的, 嘴……, 毛……, 谁再说说其它的鸭子是什么样子呢? (出示图片) 你能说说:别的鸭子身子毛茸茸的, 嘴……, 毛……, 现在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吗?

生1:因为他长的瘦瘦的, 所以……

生2:因为他瘦瘦的, 毛灰灰的, 所以……

生3:因为其它小鸭毛茸茸的, 而丑小鸭瘦瘦的, 毛灰灰的, 所以……

师:看来, 这只鸭子的确很 (指板书) 丑, 难怪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CAI出示第2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2. 学习第1句话

(1) 了解丑小鸭的不同

师:其实丑小鸭出生之前就“与众不同”。请你再读读, 看有什么发现?

生:……特别大的蛋。

师:请你完整地读出来。 (CAI出生第1句话: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 最后只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 “特别大”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个蛋比别的蛋都大!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你再仔细读, 就会有新发现。

生:还有“最后”可以看出丑小鸭的不同。

师:“最后只剩下”说明什么?

生:别的蛋都出生了, 只剩下这个蛋没动静。

师:你来读!

师生合读:一天过去了, 二天过去了, 过了好几天, 这个蛋才慢慢裂开。

生 (接着读) :一只小鸭钻出来, 身子瘦瘦的……

师:过了这么多天才出生, 真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鸭呀!谁再来读?还是一只瘦瘦的小鸭呢?还有谁想读? (生齐读第2自然段)

(2) 角色体会“丑小鸭”的心情

师:丑小鸭丑小鸭, 大家都这么叫你, 你会怎么想?

生:伤心。

师:丑小鸭丑小鸭, 大家都这么叫你, 你会怎么想?

生:难过。

师 (过渡) :是啊, 丑小鸭是多么地难受啊!让我们一起走进丑小鸭的生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三) 学习第3自然段

1. 学习第1句话

(1) 找出丑小鸭可怜的地方

生:谁都欺负他。

师:你能完整地读出这句话吗? (生读)

(CAI出示句子: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

师:噢, 你是从这句话感受到的!还有谁来读读?

(2) 学生谈感受

生1:我觉得丑小鸭很孤单。

生2:我觉得丑小鸭很伤心。

生2:我觉得丑小鸭很可怜。

师:那你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欺负。师拿出词卡, 指名读。师生共同理解“欺负”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第2句

师:只有鸭妈妈爱他, 其他的人都欺负他。丑小鸭真可怜! (指名读)

2. 学习第2句话

(1) 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 用▲标出哪些动物欺负他?

(2) 谁来说说有哪些动物欺负他?是怎么欺负他的?

(CAI出示句子:“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猫吓唬他。”)

(3) 创设情景

师:还有谁会欺负他?是怎么欺负他的?你也能这么说一说吗?

生:小狗咬他!

生:老牛顶他!

(4) 有感情地朗读第2句话

师: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 (指名读并点评) 丑小鸭真不幸!请女生一起读读吧!

师 (过渡) :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

3. 学习第3句话

师:你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丑小鸭的可怜呢? (CAI出示第3自然段, 生读第3句话)

(CAI出示句子: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 就钻出篱笆, 伤心地离开了家)

师:噢, 你是从这个词感受到的吧———“孤单”。请你读!你再读……一个朋友没有, 就叫……?

生:孤单。 (指名读词)

师:当哥哥姐姐一块儿出去玩的时候, 丑小鸭却只能一个人远远地看着他们, 他感到非常孤单。 (指名读并点评)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 再次走进可怜的丑小鸭吧! (师生齐读第3自然段)

四、拓展

师: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又会有哪些遭遇呢?如果你遇到了丑小鸭,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交流并点评)

师 (小结) :有了你们的鼓励, 我们相信丑小鸭在以后的生活中,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 也会树立信心, 战胜困难, 好好生活的。

五、识字, 指导写字

1.认识

师:老师相信, 同学们也是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本课生字) 先来认一认吧!请一位同学来认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再齐读。

2.记忆

师: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这几个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一记?

生:我会记“丑”字 (你是按笔顺来记的)

生:我会记“负”字。 (你是按结构来记的, 很好)

生:我会记“姐”字。 (你是按加一加来记的, 不错)

师:其实上课时我们就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了“丑”字, “单”字也可以这样记。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倒八头, 日随后, 十字打底压中线。”

3.学写

师:今天我们以“蛋”字为例教大家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先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边读儿歌边写) :“起笔横勾勾要短, 二笔竖也要短, 三笔左缩右要伸, 中间的撇捺舒展开, 罩住下面的虫字来。”这样我们就把“蛋”字稳稳地放到田字格中间了。如果撇捺写舒展了, 上面一竖和下面一竖都压竖中线, 蛋字就写好看了。

4.描红

师:请同学们继续拿出复印好的田字格, 描一个写两个。

5.评价

教师巡视, 表扬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恩, 他的背做得多直啊!他知道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呢!瞧, 他的握笔姿势多正确呀!)

6.展示

教师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强调作品中字的占位、结构和关键笔画的摆放。

教学反思

《丑小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它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的成长环境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故事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 贴近儿童生活, 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心理。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感悟及教学反思。

1.创设自主课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遵循“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始终放在学生的“学”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首先通过猜童话, 引出课题, 然后读题谈发现, 整节课都是围绕“丑小鸭长什么样、为什么叫他丑小鸭”来展开,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开发生本课堂, 以学定教

本节课我在阅读教学上坚持“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学”的需求来实施“教”。例如:通过朗读反复体会第3自然段后, 我相机引导:读了这一段,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我觉得丑小鸭很可怜!我顺势引导:你从这一段中的哪句话看出丑小鸭的可怜呢?这时就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设置后面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读出第2句话, 那就顺势学习1、2句, 再学第3句;如果学生读出第3句话, 那就先学第3句, 再学1、2句, 彻底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翻转, 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向来安排课堂程序。

3.构建语言表达的课堂, 让学生乐于说话

通过角色进行体验。经图片对比认识“丑小鸭”的“丑”之后进行角色转换:“丑小鸭, 丑小鸭, 别人都这样叫你, 你会怎么想?”让孩子们真情流露, 有话可说。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体会到丑小鸭的可怜。

通过创设情景补白进行拓展。首先理解“欺负”的意思, 然后相机引导学生发现大家是怎么欺负丑小鸭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家都欺负他, 丑小鸭真可怜!”接着, 抓住语言训练点:“还有谁会怎么欺负他?”让学生模仿书上的句子说一说。这样, 孩子们在模仿过程中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并深受触动, 情不自禁地便读出了丑小鸭伤心和孤单的感觉。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如果你遇到了丑小鸭,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充满真情实感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有鼓励的, 有同情的, 有关心的, 也有明确表示愿意和他交朋友的。

我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 让整堂课的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激发朗读感悟, 引导学生释放情感

本节课中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 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碰撞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5.创造多元的识字方法, 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8

人教实验版语文第七册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今天,让我们共同聚焦1999年9月2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共同聚焦那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板书齐读课题)上节课大家提出疑问: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真实故事。

二、精读品析真情感悟

(一)感知故事内容,体悟血脉亲情。

1、大家知道,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那么,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听老师朗读,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钱那满怀希望的期待。(第二自然段)

师:听读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全体交流感受。

重点理解:“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段话中,用心去体会,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钱的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多么可惜呀!请大家用痛心的语气读读这句。

师: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但是,小钱是幸运的,他期望已久的骨髓找到了!

读出这句话,带上你的欣喜!(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2、让我们赶快去台湾看看吧!

(多媒体播放台湾9·21地震录像)多么可怕的地震,恰巧就发生在台湾,就在昨天,这可是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可想而知,现在的状况多么糟糕!

仔细默读课文3~5自然段。将有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把他们最令你感动的语句画出来,读给同桌听,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感动,你能体会到什么?

同桌间交流。

引导全班交流:

a、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1)朗读描写李博士的语句。说说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

2)抓住“沉着”、“突如其来”、“空旷”等词语体会李博士博大的爱心。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交流表现台湾青年博大爱心的语句。

指名朗读画出来的语句,再谈感受。“在这场灾难中……他的亲人……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小钱什么呢?(生命之花绽放)正是因此。即使是在地震的摇晃中,台湾青年也会这样,再读课文“但是,他知道……”

现在,再读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骨髓流出的这一刻,你高兴吗?你感动吗?再读这一句,读出你的高兴和感动。

3、师:“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第六自然段)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本段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连续工作。连夜!多么让人感动!这年李博士已近65岁,他不怕危险,不分昼夜,运送骨髓,植入骨髓,多么高尚的品质!

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

(二)释疑抒怀(第七自然段)

师:小钱得救了。故事读到这里,关于课题的疑问,你解决了吗?是什么让这座生命桥跨越了茫茫海峡?(爱心、血脉亲情)

师:是的,正是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抒发我们的情怀。

(三)小结全课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動,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爱的奉献中重新绽放了。

三、创意表达拓展升华

1、小钱得救了!几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你认为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请写在亲情卡上。

2、学生写亲情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3、交流亲情卡,贴成心桥。

4、激情总结:

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人为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9

在动画短片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与小矮人”有趣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从能力品格上了解巨人的无比威力和巨人宽厚、乐于助人、爱和平的优良品质。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与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异。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了德育渗透,又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这个问题。通过对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构、突出画面主体。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10

抛开惊叹和感慨,我决定备课,没想到,我的脑袋一片空白,连导入语都不知道怎么写。思前想后,才决定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我让学生认真听这首歌的词中都唱到了哪些景物。这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想像草原的风光。接着,我便自然地提出“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大”,有的说“很绿”,可见学生的词语积累得非常少,即使积累了一些词语,但等到要用时却拿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说出“一望无垠”、“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等词语。

就这样开了一个头,接下来便要讲解课文。我采用提纲挈领的方法,先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一句话。学生似乎不明白“概括”一词什么意思,问题一抛出,我就发现有学生眉头紧锁。于是,我换了一种问法:哪句话最能写出草原的特点。这回,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又近了一步。但是,当我巡视他们画出的答案时,我不禁心凉,还有的学生找不正确,三分之一的学生画的是具体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我纳闷,是我的问题太难?还是学生读不懂课文?甚至是不熟悉课文?我不知道。

当学生把“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找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碧千里”、“并不茫茫”这两个词。我问学生“老舍是怎样写出草原的一碧千里的?”学生思考片刻后只有四、五个举手,我想,敢举手的肯定是会的。提问一个举手的学生,果然答对了。课上到这,我感觉到有些吃力。学生对课文不熟悉是造成反应慢的重要原因。看来,在上新课之前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以多种方式读课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并准确地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做答。否则,学生的学习就很被动,进度也很慢。

讲解第一段的时候,我虽然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到位,但还有一点是让我自己比较满意的。通过语句的对比来体会语句的情感。这是我最喜欢使用的品词品句的方法之一,也是我认为最实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指导朗读第一段时,我就发现学生在读第一句话时不能很好的定位感情基调,要么过高昂,要么过平淡,这也是我在备课时考虑在内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直接告诉学生读的方法,这会让学生难以理解;直接范读给学生听,学生的体会会很浅。于是,我使用“句子对比读”的方法。我先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再读“这次,我又看到了草原”。后者比前者仅多了一个“又”字,其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学生一听,便“刷”的一声把手举起来,争着告诉我有什么不同,并且,学生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既快又准地找到“愉快”一词来解释作者写第一句话的心情。

这么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还很好地把握住了朗读的感情基调。

支玉恒老师对词语的考究是最令我佩服的。在他的课堂实录中,我对他引导学生探讨能否将“高歌一曲”与“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二者对调这细节印象深刻。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也灵机一动,学着支老师的引导和提问方法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一问题。没想到,学生很感兴趣。由于时间关系,我给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很少。等他们汇报讨论的结果时,我心里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学生很难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有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回答问题的吴家庆和肖海加两位同学都认为不能将“高歌”和“低吟”调换,他们的理由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认为调换了之后不能体现出老舍第一次看到草原时的心情。这样的理解不能算错,但由于我不会引导,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从而不能使学生作出更精彩的回答。

课文的第二部分有四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四个内容,我采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这一招是从支玉恒老师的课堂实录中学来的,实践起来效果不错!支玉恒老师是稳扎稳打教课文,他采用“读说式”学习法逐段讲解,逐段分析。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拾级而上,对第二部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但我觉得第二部分是一个整体,总的写出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因此,我在概括完各段的小标题后让他们说说草原上的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学生都会说“热情”、“好客”,于是我把这两个词板在黑板上。然后,我让学生从第二部分找出具体体现蒙古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无论学生找到哪个句子,我都顺着他的思路讲下去,提及每句中应注意的地方。我觉得这样讲授第二部分灵活性大一些,不会显得那么死板。诚然,支老师按课文顺序逐段分析的方法更能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写作方法。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11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基于两个基本理念:一是咬文嚼字,品味语言,体味情感交融;二是指向写作,关注形式,既得言,又得意。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初步领悟运用环境烘托、人物衬托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特点和“欧·亨利式结尾”的写作艺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感悟文章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词语,想画面,感受环境,体会环境烘托的写法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6课——《桥》。(齐读课题)在这座窄窄的木桥上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有些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2.看到这一组词(出示:咆哮、狂奔、跳舞、狞笑)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画面?

(小结:这洪水真凶险。板书:洪水凶)

3.课文是怎么写的,一起读(出示1—6自然段中描写洪水的句子)

4.这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板书:环境)

5.再看这组词(出示:你拥我挤跌跌撞撞)你眼前又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小结:村民们惊惶失措、夺路而逃。板书:村民逃)

6.读一读课文的句子吧!(出示3—6自然段)

7.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把人带入一个险象环生的情境。作者用极简短的文字,渲染出极令人恐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人们逃生的困境。(板书:烘托)

【设计意图】读词语想画面,回味本文多用简短句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增强表现力的表达方法,体会环境烘托的写作方法。

二、聚焦老汉的举动,感悟光辉形象,体会人物衬托的写法

(一)默读课文,感受老汉行为的不凡。

1. 面对凶险的洪水,人们纷纷夺路而逃。可是有一个人的表现却和他们不一样,他是谁?(板书:老汉)

2. 默读课文7—13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的表现与村民不一样的句子。

3. 交流。(出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4. 你发现老汉的哪些举动与村民不一样?(板书:站)

(二)研读老汉的“站”,感悟老汉临危不惧的形象。

引导阅读发现一:1.村民们都在逃,可老汉却站在木桥前。你有问题想问老汉吗?(若干名学生回答)2.老汉为什么不逃呢?带着这个问题,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这句话。3.交流:预设一:老汉不逃是因为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党支部书记。

预设二:老汉不逃是因为他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引导想象:今天张家缺水,他会___;明天李家缺粮,他会____。老汉一心为民,如今村民的生命受到威胁,他怎么会逃呢?)

引导阅读发现二:阅读就是一种发现。请你再仔细推敲这句话,看看你还能读出什么。预设一:从“没腿深的水里”读出老汉临危不惧。(出示)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木桥前,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

1.静静地看,默默地读。有什么不一样?(“没腿深的水里”语序不同)

2.仔细再读,这么一换有什么区别?“没腿深的水里”放在前面,你先感受到了什么?(环境很危险)

3.小结:一个小小的语序调换,却烘托出环境的危险,突出老汉临危不惧的高尚品质。

预设二:从“木桥前”读出老汉舍己为人。师:老汉为什么站在“木桥前”,而不站在“木桥后”呢?从这儿你又读出了什么?(老汉舍己为人)

引导阅读发现三:老汉仅仅是“水没腿深”时站在木桥前吗?把句子放回到课文里再读一读,你还会有发现。(出示填空题)当水没腿深,人们跌跌撞撞地拥向木桥时,老汉站在木桥前;当(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人们(排成队依次奔上木桥)时,老汉还是站在木桥前;当水(爬上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时,老汉依然站在木桥前。

1.交流后引读:(师读洪水句)(女生读村民句)(男生读老汉句)

2.老汉这一“站”,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镇定从容)

3.小结:老汉就这么镇定从容地站着,他就像一座(山)看到像山一样的老汉,人们心里有了依靠。

过渡:当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时,老汉沙哑地喊话(出示:“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二)研读老汉的“喊话”,感悟老汉的威严形象。

1. 老汉的“喊话”,你发现了什么?琢磨琢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请若干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指导朗读)

预设二:眼前只有这座窄窄的木桥,老汉会怎样喊话?

预设一:面对一百多号村民,老汉会怎样喊话?

3.“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前面?(群众)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尽职尽责)

4. 引读:是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老汉只能将他的焦急、担忧以及对党员的要求,浓缩在三个感叹号里。老汉的喊话虽然沙哑,但那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齐读)师:听了老汉的喊话(指名读11—13自然段)

(三)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老汉与村民不一样的举动。当村民惊慌地逃亡时,老汉却站得像一座山,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老汉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的人格魅力。这种写法叫(板书:人物衬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品读老汉与村民不一样的举动,品出老汉无私无畏的高尚形象,也体会了人物衬托的写作方法。全程双轨教学:一边品人物形象,一边关注表达形式,既得其意,又得其言。

过渡:这样的写法下文还有。

三、品读“揪”字,感受老汉大公无私,体会震撼人心的结尾艺术

1.默读14—23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的句子,找出老汉跟常人不一样的举动。

2.老汉的哪个动作跟常人不一样?(板书:揪)(出示15自然段)

3.老汉揪出的是谁?(3次追问)老汉揪出的那个小伙子就是自己的儿子。(板书:小伙子)

4.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24—27自然段)读到故事结尾才明白,原来老汉揪出的竞是自己的儿子。老汉这一“揪”,揪出了儿子的人,但揪掉的却是(儿子的性命)。当其他党员看到这一情形时,会(自觉排到队伍后面)可见老汉这一“揪”,还揪出了(威严),但却揪掉了自己的一块心头肉。

6.读到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感到震撼、恍然大悟;感到老汉大公无私、不徇私情。

7.难道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爱)你是从哪儿读到的?(出示第20自然段)老汉这一“推”将最后一丝生还的机会让给了儿子。这份沉甸甸的父爱,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父爱如山)。

8.小结:通过阅读我们发现,当故事的结尾揭示了小伙子的身份时,进一步地衬托出老汉大公无私的英勇壮举。老汉牺牲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9.播放背景音乐《无悔》,指若干名学生配乐朗读24-27自然段。

10.小结:读着这样的结尾,心中早已分不清是震撼,还是悲伤。这样的结尾,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文章结尾“巧设悬念”这一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品读老汉“揪”和“推”的看似矛盾的举动,感受老汉大公无私的英雄壮举和父爱如山的情怀,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相交融。

四、补写结尾,感受结尾艺术

1.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汉是党支部书记,受全村人拥戴。那么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也应该是一名好党员。怎么会在关键时刻,表现得比其他党员差呢?

2.当老汉把他从队伍里揪出来时(出示: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小伙子为什么“瞪”老汉一眼?(板书:瞪)仅仅是对父亲不近情理的不满和怨恨吗?难道不可能是因父亲误解自己而进行的辩解吗?也许当时,他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预设:扶年迈的老阿婆(或身体虚弱的老大爷、或年幼的小孩)过桥。

3.续编故事。如果是误解,那就让我们把故事续编下去。(出示)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谁也来祭奠小伙子?她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

4.汇报交流,老师点评。

5.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这种富有悬念的“欧·亨利式结尾”的写法。

【设计意图】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对文中小伙子“插队”和“瞪”两种行为的质疑,让学生续写故事结尾。引领学生超越教材,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多维的课堂。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读老汉面对凶险的洪水与村民不凡的举止,感受到他的高尚品质。认识了环境烘托和人物衬托的写法,同时还读到了一个富有悬念的“欧·亨利式结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 篇12

第一课时

项燕

一、以“桥”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木桥、石桥„„)师:那是用木头做的,石桥那是用石头做的。

2、你们知道用生命架起的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3、揭题,读题,看老师板书课题,讲解“峡”。4、我们先来看一幅地图,介绍台湾,台湾海峡。

5、生命桥靠什么跨越了这茫茫的海峡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座桥我们看不见,要我们认真地读课文,用心细细地去体会。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出示要求。2、检查字词

(1)、指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在课文中它们是描写谁?什么是“凋零”?为什么说小钱像凋零的花朵?

出示:“白血病”,出示多音字齐读。什么是“白血病”?(2)、指读第二行。

1(3)、指读第三行,你们知道“步履匆匆”是什么类型的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出示积累读。

(4)、齐读生字,这些红色的字都是我们要写的字,有一个字最容易错。范写“袭”。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时间、地点、人物„„)

归纳板书:杭州、小钱、白血病←(捐赠骨髓)→台湾同胞、余震中

评价:(1)、完整是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简洁。

(2)、抓住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连成一句话。

4、海峡两岸不同的医院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场景,(出示图片一:这是杭州的小钱,出示图片二:这是台湾的青年)他们为什么躺在病床上,请快速在文中两个相同的词语。(静静地)

引读:在杭州——,在台湾——。

三、聚焦“小钱”,深入体会

引:他们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小钱的身上,去医院里看看小钱。

1、自由读1——2小节,思考:小钱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请划划有关的句子。2、交流:指读。

(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生命之花绽放。

(1)、读了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用上“因为„„所以”。)(2)、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三个描写花的词语? “含苞的花朵”指的是→生命只有18岁,才刚刚开始。

师:18岁,多么美好的年龄,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可是这朵含苞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即将凋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难过、痛心、惋惜)(3)、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指读,评价:①你读出了对小钱的惋惜。

②老师知道你也很难过。

齐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4)、假如小钱没有得白血病,此时此刻,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这个充满花香的城市,他会做些什么呢?

(5)、引读: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ⅰ、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挽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然而,小钱()。

ⅱ、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

ⅲ、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雀跃时,然而,小钱()。

(6)、从这几个句子中我们知道小钱的病非常严重了,四肢乏力,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

过渡:然而,小钱真的能静下心来等救治吗? 出示:△、然而,要找到适合„„这样的人。①、自由读,有什么感受?

②、从哪些词可看出?快速把它圈出来。

③、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才能找到几个适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只是有可能,不确定呀!真是谈何容易!

小钱知道这个消息,感到几乎——(绝望)板书:绝望 ④还可以从哪看出?(几经辗转)想象一下,医生可能去过哪些城市?找过哪些人?

大江南北都找遍了,像这样苦苦寻找的过程,就叫——几经辗转。

⑤然而,天无绝人之路,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觉得自己有——希望了。(板书:希望)⑥虽然小钱有了希望,但是他能放下心了吗?(板书:担心)他在担心什么呢?(捐骨髓的人变卦,家人不同意。)

⑦小钱在感到绝望的时候,老天爷垂怜他,给了他一丝希望,但他又在担心,他就是这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苦苦的煎熬着。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大家他内心的这份煎熬吧!齐读。

四、总结。

《水乡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13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乡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程标准》十分看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重视朗读的基本原因之一,既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感悟”。那么,如何将朗读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理解、鉴赏,能使学生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呢?下面就《水乡歌》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具体的做法。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必定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首先得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样的调动也必须是合理地、有效地,所以在导入新课阶段,笔者利用多媒体能使音响画面结合的优势,让动听相融,配以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水乡那独特的意境中。学生的求知欲不知不觉地被激发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初读课文阶段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读课文。首先,教师充满感情地配乐范读,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美。接着,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并进行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第三步,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扫除障碍,学生基本已能做到正确。

每一次朗读都应有不同的要求,要能让学生有不同的甚至进一步的理解和发现。接下来的两次读课文,笔者均提了具体的要求。

自读自悟阶段,让学生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这样一来,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水多、船多、歌多。并以此抓重点字词指导读好课文,使学生能流利地朗读。

鼓励质疑阶段,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三个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后,给其自由选择问题的权利,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课堂形成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讨论激烈,说得也很有道理。教师则在一旁扶持指导,简单的问题当堂解决,而有难度的就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引出了道儿,埋下了伏笔。这样的教学设计唤起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课文的内在深意。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谈 篇14

没有总体的课就像是一朵无魂的花, 所以我把课的总体设计看成是一棵完整的梅, 努力地种活一棵梅。

《梅花魂》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 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文章叙事细腻, 用词妥帖, 但篇幅较长。写梅花、说思乡两条线索清晰, 其内在的联系需要悉心引导学生才能把握。梅花魂在文中有多层涵义:一是梅花的秉性;二是民族魂, 亦即民族气节;三是外祖父身上所体现的对于祖国的眷恋, 是梅花品格与他的爱国情怀的融合。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局限, 第二层含义学生很难理解, 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据此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采用分类学习的方法理解“朵朵幽芳、风欺雪压、顶天立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以重点词语、句子为依据, 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梅花魂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 感悟人物情怀。 (4) 摘录令人回味的词句。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样的意图: (1) 词语分类教学, 解决新词量大的问题, 抓重点句反复品读, 做到长文短教, 提高教学效率。 (2) “总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和“细细品读、层层感悟”相结合, 实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两课时的教学完成“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 (3) 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感悟这一学习难点相结合, 让学生收集关于“归国华侨”的爱国故事, 提升学生对文中“梅花魂——恋国情”的感悟。

按照这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 (1) 课前预习, 整体感知; (2) 检查预习, 学习词语; (3) 词句相连, 品读感悟; (4) 抓住节点, 分层展开;作业过度, 后继有据。主要是完成对“梅花魂———民族魂——爱国情”的理解。从梅花魂到民族魂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设想本课时的教学是要为后面“思乡爱国”的感悟作铺垫。所以, 在总体设计上还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感悟“梅花魂”。

课前预习, 是把整体感知移前, 增加课堂的容量。作业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外祖父思乡的几件事情, 细细品味”, 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确定基调, 把第一课时学习是为了铺垫下一课时的学习感悟这一意图暗示给学生。

捡起数瓣花——词语教学

如果说课的整体设计是一棵梅, 那么词语就是这树上的一朵花, 而这堂课的词语教学就是捡起了几片花瓣。本篇课文新词的量很大, 所以, 在课堂中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一是词语分类学习。在检查词语自学情况时, 首先出示的是一组直接描写梅花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清白秀气

风欺雪压顶天立地

这里, 从指名学生读词开始, 重点指导“缕”的读音, 接着以“梅花——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梅花——清白、秀气;梅花——遭到风欺雪压, 却始终——顶天立地”引读结束。紧接着出示第二组词语:

不甚在意分外爱惜泪眼朦胧

训斥刮去抹净

眷恋衰老珍藏

针对这一组词, 学习的重点放在“分、抹”的读音上。并结合字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词语成为学习的切入点。在出示第二组词语后, 通过找反义词“不甚在意——分外爱惜”, 然后从“分外爱惜”的是什么切入, 让学生找出写外祖父“既不甚在意又分外爱惜”的句子, 再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到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 我偶尔摆弄, 老人也不甚在意。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 他分外爱惜, 家人碰也碰不得。

接着, 继续提出问题: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到底是什么?并由此展开后面的教学。还有, 像“稀罕”一词的教学也是这样, 在出示了句子“一枝梅花, 有什么稀罕的呢?”后, 在稀罕的后面板书了一个“?”, 然后让学生找出“到底有什么稀罕呢?”再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稀罕在什么地方。

三是词语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如课堂中在学习“秉性”这个词时是这样安排的:

(1) 出示句子; (2) 齐读后提问:秉性是什么意思? (3) 句子中哪句是具体写梅花的秉性的?让学生完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

四是注重词语的积累运用。在学习了梅花的品格后向学生提出:“此时,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梅花的品格?”这一问题。在学生感受了民族魂的时候又提出:“此时, 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这些都为了学生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而设计的, 同时也避免了通常课堂上要问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某某说”的定式。

横斜几棵枝——句子教学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 文中又有许多比较难理解的句子, 如果学生能读懂这些句子, 就能比较到位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较好地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基于这样的认识, 课堂中出现了最最着墨的有这样3个句子的教学。本意是想设计成支撑本课时的骨架, 就像横斜的梅枝, 勾勒出树的姿态。

一是从“有什么稀罕的呢?”导入。

我五岁那年, 有一回到书房玩耍, 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 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训罢, 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 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出示后随即从具体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句子。

1.“顿时拉下脸来”这一神态。

(1) 做一个“拉下脸来”的动作。

(2)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拉下脸来”?

(3) “顿时”是什么意思?

(4) 从外祖父这“顿时拉下脸来”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这一语言。

(1) 同学们, 这可是“我”有生以来听到外祖父的第一次训斥!

(2) 从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训斥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换位体验:谁也学着外祖父的样子训斥一下?现在, 你就是外祖父, 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指导读好训斥的话。如:你训斥得很响, 很生气。可是, 同学们想想看, 外祖父是一个老人, 他训斥的是谁?所以, 这训斥中除了“生气”、“责备”还应该带着什么? (齐读)

3.“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这些动作。

(1) 这里, 你留意了外祖父的哪些动作?

(2) 多么小心翼翼的动作!让我们也小心翼翼地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小结读。因为“我”不小心弄脏了梅花图, 一向慈祥的外祖父就大发脾气 (板书:大发脾气) , 外祖父对这墨梅图真是分外爱惜。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分外爱惜”!这三个细节的感悟, 随机进行, 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二是从为了解开“稀罕”的疑问导入。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一句的教学, 和上一句有所不同, 主要是采用引读的方式, 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加深理解。引读是这样安排的:

(1) 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2) 我们说梅花是最有品格的, 因为——

(3) 梅花是最有灵魂的, 也是因为——

(4) 梅花是最有骨气的, 还是因为——

三是为了理解“民族魂”而导入。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句子的学习和前面又有所不同。这里, 设计的是从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入手的。先是让学生说说收集来的有气节人物, 再多媒体播放, 播放过程中配以《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背景音乐, 教师同时作画外旁白,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读:

(1) 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

生: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2) 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不正是这朵朵梅花吗?他们在凝视我们, 他们在告诉我们——

生: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上一篇:好习惯早养成国旗下讲话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