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探险(精选9篇)
今天是暑假的第三天,我和几个好朋友去野炊,吃完烧烤过后,我们决定在野外来一场探险。
我们顺河南下,路渐渐变得杂草丛生。一块拦河大坝样的高地,长满了勾人衣服的野灌木,河滩上鬼模鬼样的杂树张牙舞爪,把手臂伸向高地。多么艰难的路!
可我和伙伴们享受的就是这份“野外探险”的.刺激。打头的小明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突然怪叫起来:“猪!——死猪!”不待说完,便奋不顾身地扒开草丛,夺路而逃。“死猪?哪来的死猪?”紧随其后的我好奇地左顾右盼,却始终没有看见死猪的影。突然,眼前出现一团绿色而模糊的东西,让我一怔。天哪!可不真的是死猪么!它身上发绿,口中还冒出白沫。“啊!”随着一声大叫,我已脚下生风,逃离了现场,其他同伴也跟着跑了出去。出了丛林,我还心有余悸。
专业:10-1汽车服务工程
姓名:蒋延超
学号:201001030013
时间:2011.12.11
当在山上迷路时该怎么办
在野外旅游中迷路的一种常见现象。迷途后,最迫切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这个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千万不能恐慌害怕、到处乱跑,而要冷静下来想个好对策。
一、确定正确的方向
(1)利用太阳测知方向 借助于太阳光,再立一根直杆,便能很容易判明方向。其方法是:将一根直杆垂直立于地面,把一块石子放在直杆影子的顶点处。约过10分钟,在移动后的直杆影子的顶点处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在两块石子间连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所代表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与这条直线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其中,直线向着太阳的一端指向南方,相反的方向则是北方。(2)利用钟表和太阳测知方向 大家知道,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次,1小时转15°,所以手表的时针正好比太阳的运转快一倍。根据这一道理,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物体的影子指向西方,北时将手表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表盘上的“12”便指向西方,如果将表盘转动90°,即将6时折半,使表盘上的“3"字对向太阳,则“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时太阳位于南方,将“12”折半,使表盘上的“6”字对向太阳,则“12”字仍指向北方。需要提醒的是,使用了此法一定要考虑到地方时差的影响,需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当地时间。
(3)利用植物习性判定方向 大阴天没有太阳时,前两个方法就失去了作用。此时,可观察周围的植物习性来判定方向。
在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的地方,其南面的草应生长得高而茂盛,秋天时其南面的草也枯干发黄得较快,由此可定方向。
如果周围有树木,还可根据树皮来判定方向。一般大树南侧的树皮较光洁,北面则有许多裂纹和高低不平的疙瘩,这一现象以白桦树最为明显,而且白桦树南面的树皮比北面的有弹性,南面树皮的颜色也较北面的淡。
(4)如果是晚上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在夜间迷路时,用北极星判定方向极准确。北极星并不难找。首先找到人们俗称的由7颗星组成的北斗星(大熊星座),北斗星总是与北极星保持着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不停地旋转。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其勺边上的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就会发现一颗比较明亮的星,它就是北极星。北极星的指向就是北。
以上4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方法。所以,有时需用几种方法同时判断,这样就十分可靠了。
二、观察周围环境
确定好正确的方向后,不要急于行动。要找个地势高的眼界开阔的地方认真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
(1)观察周围是否有人居住或走过路的痕迹。因为这个时候你对这里的环境不熟悉,最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2)观察周围是否有各种动物的排泄物或脚印。这样你就知道自己正面临什么样的威胁,提前做好防护准备。(3)观察天气情况。万一有雨或天气太热要及时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尤其是自己的体力。只有这样你才能自救。三、保存自己的体力
如果你迷路时身上带有食物和水,那再好不过。万一没有一定要及时找到水和食物来保证自己的体力,这样才能有力气走出去获救。
(1)如自带有水和食物,要保护好他们,因为这是你生存的根本。
(2)如没有水和食物,要尽力去找,大自然中有很多植物或小动物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要多收集一些储存起来。(3)当在黑夜中迷路时,切忌乱跑。一定要呆在离自己最初迷路时的地方不远处,最好是原地不动。只有这样你才不会一错再错,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获救。四、寻找机会自救
当在山中迷路,头脑一定要一直保持冷静、谨慎。做好一切可以让自己脱离危险的准备。
(1)在一个空旷的地方,要生一堆火。然后加上植物树叶,让其产生浓烟以便其他人或救援人员发现;如果没有火,可以占到高地大喊救命,不过不要一直喊,这样会消耗太多体力;还可以利用周围环境,自做求救字母SOS,以便空中救援人员发现。反正就是要尝试多种求救方法,从中选用最适当的方法。(2)如等待很长时间之后还是没有人来,那就只有自救了。不能坐着干等,这样会失去信心的。首先是要找一些固定的标志坐下标记,然后根据之前判段好的方向走。如有小溪或者小路,最好沿着它们走。因为小溪是水的来源,沿着它肯定会发现文明的痕迹。小路就更不用说了。(3)要充分利用你所能得到的东西。比如是在夏天迷的路,要防止中暑。你可以用自己的旅行包避暑。如缺水而且又找不到水源的话。为防止脱水,自己的尿液也可以直接喝掉。不要觉得脏,因为尿液百分之九十都是水分,它可以让你活更长时间。五、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到底
当你一个人在山上迷路,又找不到帮助时。一定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这是最重要的!乐观的态度才会激发出你求生的欲望,才会让你的潜能最大化的被激发出来。这样你才有这个欲望去想办法,去走路来获得安全。有句话说得好:乐观的人总是充满活力的。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到底。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重生。只要你确定找准了方向,就一定要坚持的走下去,不要半途而废,否则你很可能就会和成功失之交臂。
野外求生是我们人类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我们要学会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如何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获救。
暑假看了一本书,叫做《尼瑙克山探险》。我觉得书里的人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比如说有一座山,下雨的时候有一些似乎狼嚎一般的声音,人们就觉得那是怪兽的叫声。这座山就叫做尼瑙克山。所以怪兽叫做尼瑙克山怪了。尼瑙克山下有一个小村庄叫做脚背村,当然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一天清晨,男孩儿伊丹坐在蜡烛商的车里,前往脚背村的`集市,在那里他住在妹妹的家里。在那里的几天中,他经常听到一些关于他叔叔失踪和尼瑙克山怪吃人的故事。有一天,在大雨的浇濯下尼瑙克山怪又唱起了他的“歌”。伊丹心想:“我要去把山怪打死!但是我能把山怪打死吗?”好奇心促使他带着叔叔的狗贝贝出去看看,突然从远处传来-----“呜呀呜!”一声,伊丹吓了一跳,这时他妹妹抱着猫从卧室走来,便笑着说:“哈!胆小鬼!”
我确信伊丹是一个不会轻易认输的人。因为书中写到他带着狗,拿着木棒就出发了,这可把妹妹一家吓了一跳。妹妹喊着:“别走,我是逗你玩的。”但是伊丹没有听见,一夜之间,这件事全村都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脚背村死一样的沉寂,伊丹走在无人的小道上,他不明白昨天还是热热闹闹的街道,今天怎么就没人了呢?他回到妹妹家里,对姨夫姨妈说:“其实没有什么山怪,只是雨水打在温泉里产生的回音!”但大家都不信伊丹的话。其实书中交待伊丹说的是实话。
野外拓展训练是模拟军事管理训练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培训项目,野外拓展培训是指在自然地域(山川湖海)、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它利用奇、秀、俊、险的自然环境,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在参与者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活动过程中,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融炼团队”的培训目标。其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野外拓展的本质就是生存训练。
1、企业拓展训练以培养站无不胜的精英团队为宗旨,以心理压力最大,而危险最小为原则.利用大自然的悬崖峭壁森林大海等天然条件,透过精心设计充满高度冒险与心灵挑战的活动体验,让员工真实地面对心灵的脆弱和团队问题,可使团队成员间的亲密与合作达到空前程度.并延伸至企业实际工作当中,从而激发无限潜能,铸造精英团队.2、户外团队拓展高度互动、实用新颖,场景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使受训学员念念不忘,是世界上培养个人潜能与团队精神最具创意的方式.3、针对企业效益低下、人才流失、跳槽等让企业头疼不己的问题,在通过参加企业团队户外拓展训练,人才流失率明显下降,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凝聚力大大加强。
4、户外团队拓展训练分为场地拓展和纯野外拓展,场地拓展是拓展训练的初级阶段,它面对的是已知,已确定的风险,是一种静态的心理突破训练,而野外拓展训练是指在纯天然的环境中进行,比如天然大峡谷原始雨林峭壁崖降无人海岛等.它面对的是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相对更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非常高,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团队的鼓励与支持.只有亲身体验过生命危险的时候,才更加珍惜同伴的帮助。
信任背摔 空中单杠 空中断桥 竞技攀岩 团 队 桥 独 木 桥高空速野外拓展训练降 巨 人 梯 智力电网 盲人方阵 罐 头 鞋 有轨列车 孤岛求生 穿越雷阵 法柜奇兵 定向越野 抽板过湖 交通阻塞 缅 甸 桥 水上救生 轮环横渡 人 脚 八 抢潍登陆 越 障 破密码 核弹危机 鳄 鱼 潭 天使之手 捆绑行动 破冰之旅 共同进退 飞越激流 穿越曲径 宇宙泥浆 翻越泰山 仙 人 指 怪兽过河 水上寻宝 荆棘取水 艰难使命
其他项目
快艇冲浪 登山探险 出海捕鱼 海岸徒步 皮 划 艇 独 木 舟野外生存 高山溯溪 野外露营 篝火晚会
1、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
2、挑战极限。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3、集体中的个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野外拓展训练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4、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5、自我教育。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员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员自己来讲。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6、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
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员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完善人格、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目的的一种训练形式。
远离都市喧哗,走进山河大地的怀抱,回归自然原始的感动,舞动沉寂已久的生命活力;消除隔膜,拉近感情;通过创造相互表现和接受意见的氛围,培养队员的团队协作精神、集体工作方法、组织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培养自信心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面对压力和在困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通过尽力付出而获得成功的感受,认清自我,超越自我,增强体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思考问题,加强队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关心环境保护,热爱大自然。
作用
通过两天或三天的户外拓展训练和海上项目,可以使学员在培训活动中完全打破界限,充分融合,在完全不同于“日常的环境中”,充分激发学员的心理潜能,突破心理极限,挑野外拓展训练战自我。在团队氛围中体验相互关心、相互协作、相互信任和相互鼓舞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使学员通过活动而感知“合作”对于个人、团队、企业的作用;另外通过野外培训让大家共同处在同一个环境,让同伴更了解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的接触而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联系,同时能通过野外穿越等经历而体验与您的同伴同舟共济的感动。通过丰富的娱乐活动和精彩的烟花篝火晚会,在两天培训课程的基础上,使学员之间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1、了解企业文化,建立员工的归属感;
2、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
3、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
一、实习准备
1、实习时间:13年11月16日——17日(周六日);
A、集合时间:11月16日8:00:(各队整理队伍、清点人数,领取装备,到齐后报告);
B、出发时间:11月16日8:30;
C、返回时间:11月17日18:00之前;
2、实习地点:北京怀柔天池峡谷;
3、人数:学生50人;老师1人;助教3人(教练);
二、装备及数量
1、公用装备及数量(爱护公共财物要比自己的更重要);
A、帐篷(三人帐):20顶,睡袋50个,防潮垫50个;
B、炉具:炉头12个,气罐20瓶;
C、安全带:12条,主锁12个,主绳50米5条;辅绳40米1条;头盔6顶;GRIGRI1个,上升器一个;扁带4条;
D、对讲机3台;
2、个人物品和装备(妥善保管自己贵重物品);
A、150元人民币(用于租车、门票、早餐、装备损耗等);
B、金属饭盆一个,三餐食品,其中两顿路餐;水两瓶500CC;
C、备用药品、防护用品、照明设备、刀具、火种等等;
D、各队队旗;
三、实习内容(确保安全、活动期间必须和自己的团队在一起)
11月16日:
1、10:30——11:00准备活动;选择营地、搭建帐篷一顶用于存放个人物品;
2、11:00——12:30定向越野;
3、12:30——16:30攀岩和岩降;(之间各组采集组员认识的标本,并捕捞活鱼一条);
4、16:30——19:00营地生活与野餐(提供炉头和气罐);
5、19:00——22:00晚会;
6、22:00——24:00讨论与自由活动;
7、24:00——第二天7:00休息
11月17日1、7:00——7:30起早,并整理帐篷、睡袋、防潮垫,送到指定地点;
2、7:30——8:30早餐;
3、8:30——9:00出发前准备工作(轻装、带足水、不带的个人物品存放)
4、9:00——15:30丛林穿越(之间各组采集组员认识的标本)
5、15:30——17:30返校
备注:回到学校后写结业报告,要求:
1、1000字;
2、内容为课堂教学与实习两个部分
3、自评分数、队长给每个队员评分(说明评分理由)
第一天 室内准备
目的要求
明确本次野外实习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并对各条实习路线的地质概况有初步了解。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要注意安全,加强纪律性。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学院领导讲话,辅导员分实习小组。
课时:8学时
重点
介绍各条实习路线地质特征。
内容及安排
一、学院领导动员讲话(10~15分钟)㈠ 强调本次野外实习的重要意义 ㈡ 介绍实习队队长及各位指导教师 ㈢ 提出实习应注意事项 ①要重视野外教学实习工作; ②要注意安全; ③要加强组织纪律性。
二、实习队长或指导教师用多媒体讲授各实习路线的地质概况和主要实习内容(1.5)学时 ㈠ 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村实习路线 ㈡ 蓝田县公王岭—灞源实习路线 ㈢ 蓝田县汤峪实习路线 ㈣ 长安区沣峪实习路线
㈤ 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双竹)实习路线
三、播放《漫话秦川山水》光盘(112分钟)
四、实习分组(辅导员、辅导教师和班长、学习委员共同协商)(20分钟)①.每15人为一实习小组,配备一位指导教师; ②.每个小组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组长; ③.小组长将各组实习名单提交指导教师。
五、指导教师安排学生预习实习指导书内容(2学时)
六、其它方面准备 1.实习车辆 2.教学实习用品
罗盘、地质锤、放大镜、野外记录本、三角板、橡皮、小刀、铅笔等等。
第二天 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村实习
目的要求
使学生认识沉积岩区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的基本特征,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要素的基本方法。要求教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实际测量并学习画素描图。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实际观察测量后,教师总结。
时间:1天(早晨 7时在雁塔校区东门口集合乘车出发,下午乘车返校)
重点
沉积岩区地层、构造和岩石。难点
学会使用罗盘和画素描图,教师在示范讲授后,以单独指导,手把手教为主。内容及安排 每班分两个组:一组从口镇向北观测;另一组从花园村向南观测。
一、学习罗盘的使用方法
在第一个教学点讲授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各种地质面产状的测量,方位角和坡度角的测量。
二、圣人桥北侧观测点 ㈠ 圣人桥断层观测 1.断层面特征 2.牵引褶皱观测
3.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Sq)与下—中三叠统纸坊组(T1+2Z)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4.画圣人桥断层和牵引褶皱素描图
㈡ 第四系更新统与上二叠统石千峰组角度不整合关系 1.石千峰组岩性及产状
2.第四系更新统(Qp)岩性及产状 3.二者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4.画素描图(要求有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产状要素等)
三、圣人桥北—赛古桥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上部—石千峰组(P2Sq)地质路线观测与描述
1.作信手剖面一条(要求内容齐全)
2.描述常见的几种沉积岩
① 采集标本(3cm×6cm×9cm); ② 颜色; ③ 主要矿物; ④ 结构构造; ⑤ 胶结物; ⑥ 命名。3.波痕、层理等沉积构造观测描述
4.硅化木化石观测描述
四、圣人桥南300m处正断层观测描述
①教师指导学生用地质罗盘实测断层面产状;
②教师在露头旁讲解,该断层为什么是正断层?
③教师指导学生画素描图。
五、枣园村南断层及牵引褶皱观测描述 ①教师指导学生用地质罗盘测量断层面产状;
②教师在露头旁讲解,该断层为什么是逆断层?说明用牵引褶皱轴面与断层面锐夹角判定断层两侧岩块相对运动的方法;
③教师指导学生画素描图。
六、响洛潭上石炭统太原组岩性及响洛潭形成原因观测描述
教师根据典型地质特征说明响洛潭形成与瀑布有关,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地层,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和页岩。
七、江水管北侧宽缓向斜观测描述 1.观看向斜形态
2.实测两翼产状
3.学生画信手剖面图
八、江水管逆断层及江水管成因观察描述
1.观察在冶峪河河谷中直接出露的断层面,测量断层面产状
2.观察描述断层面两侧的岩性,并测量岩层产状
3.观察描述断层带中因挤压形成的断层泥和构造透镜体
4.在上述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断层的性质,对断层命名,作素描图
5.分析江水管形成的地质条件或成因
九、口镇—关山大断层观测描述 ①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断层角砾岩特征;
②学生实测断层面产状;
③学生观察断层面北侧岩石和南侧黄土的特征;
④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断层性质。
十、口镇沟口河流地质作用观察
以口镇—关山断层为界,两侧河流侵蚀作用有别:北侧以下蚀为主,出现谷中谷,南侧以侧蚀为主,“U”型谷和蛇曲发育。为什么(让学生讨论)。
十一、指导教师小结之后乘车返校。
第三天 蓝田县公王岭—灞源地质路线
目的要求
了解蓝田人动物群的组成、特点及古地理环境;观测秦岭北坡山前断裂的特征,燕山期蓝田花岗岩、武陵期张家坪花岗岩以及太古宇太华群、下元古界铁铜沟组和中元古界熊耳群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本次实习与口镇—花园村地质上的差别。
方法
公王岭以参观为主(每人门票约5元),其余观测点教师指导学生观测,记录后教师总结。
时间:1天(早晨 7时在雁塔校区东门口集合乘车出发,下午乘车返校)
重点
山前断裂、蓝田花岗岩、太华群褶皱和铁铜沟组及熊耳群岩石。难点
山前断裂的多期(次)活动。内容及安排
每班分两个小组,各组在各观测点不同地段观测后调换。
一、蓝田猿人遗址 ㈠ 参观蓝田猿人遗址陈列馆(分两组听讲解员讲解)
1.了解蓝田人动物群的组成及特点
2.推断蓝田人生活时期的自然环境
3.体会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㈡ 参观蓝田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地点泻湖组剖面
①通过教师讲解,了解该剖面组成、分层;
②分析此剖面反映的古地理环境;
③分析古土壤层及结核层形成条件;
④分析土状堆积层形成过程;
⑤教师指导学生画信手剖面图。
二、冯家湾地质观测点
㈠ 山前断裂特征
1.参观吊庄山前断裂剖面
2.在河道实测山前断裂面产状
3.观测构造角砾岩特征
4.学生素描石香肠构造
㈡、冯家湾桥西南燕山期蓝田花岗岩
1.花岗岩特征及与太华群侵入接触关系
2.区分不同期(次)的花岗岩及它们生成早晚关系
3.画不同岩脉切穿关系示意图
4.了解花岗岩蚀变特征
5.观察石英脉和方解石脉特征
三、南石门地质观测点
㈠、南石门桥南侧 1.太华群不同形态的褶皱早期同斜褶皱;中期倒转褶皱; 实测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画褶皱素描图。
2.B轴线理观察测量
㈡、南石门桥北侧
① 晚期直立水平褶皱观察测量;
② 画褶皱素描图;
③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说明为什么其形成晚?
四、北川地质剖面
㈠ 太华群中小型韧性剪切带观测
㈡ 太华群与铁铜沟组角度不整合1.实测太华群产状
2.观测太华群变质岩和铁铜沟组变质岩的区别
3.测量铁铜沟组地层产状
4.画角度不整合素描图
㈢ 铁铜沟组地质剖面观测
1.下部含砾石英片岩
2.中部石榴子石云母片岩
3.上部石英片岩
4.剖面中出露断层及牵引褶皱测量及素描
5.变余波痕、递变层理的观测
6.画信手剖面图 ㈣ 铁铜沟组与熊耳群接触关系
1.总结铁铜沟组副变质岩及其产状
2.观测熊耳群正变质岩及其产状
3.观测熊耳群气孔、杏仁构造
4.二者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教师根据两套地层出露的岩石、产状、形成环境等的差别说明二者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五、灞源含矿控矿构造带观测
1.观测张家坪花岗岩的特征
2.观测控矿构造带产状变化
3.观测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矿物;
4.观测石英脉的特征
六、指导教师当日小结后返校。
第四天 蓝田县汤峪地质路线
目的要求
观测秦岭北坡山前断裂在东汤峪的出露特征及其对温泉的控制作用。要求学生认识宽坪群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主要区别和其中不同形态的褶皱,观测花岗岩、辉长岩(基性岩)和辉石岩(超基性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等。
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测量,画素描图和作信手剖面图。时间:1天(早晨 7时在雁塔校区东门口集合乘车出发,下午乘车返校)
重点
山前断裂对温泉的控制作用以及辉长岩和辉石岩的主要特征。难点 叠加褶皱(教师在露头旁侧讲述晚期褶皱是由早期褶皱的轴面或枢纽进一步弯曲行成的)。
内容及安排
每班分两个小组,一组在河东观测山前断裂,另一组观测第四系中的断裂,然后沿公路至水库大坝处,再乘车到刘秀桥各组依次向南观测、测量、记录、素描(进入水库旅游区,每张门票5元)。
一、秦岭北坡山前断裂观测点
㈠ 东汤峪河东山前断裂特征
断层面走向时而北东,时而北西。教师指导学生实测断层面产状,测量构造透镜体、构造角砾的大小;观察断层内出露的辉长岩强烈破碎带;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画断层素描图。
㈡ 汤峪河东第四系中断裂
①观察测量断裂中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的成分以及大小;
②测量黑色含碳片岩的产状;
③分析该断裂的性质及成因;
④在教师指导下画信手剖面图。
二、参观汤峪温泉和河流阶地
了解温泉的特征、形成条件以及构造对温泉的控制作用。认识汤峪口河流堆积阶地并分析其成因。
三、山前断裂—汤峪水库大坝路线观测
㈠ 宽坪群变质岩及原岩恢复
①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片岩的主要矿物、结构、构造,然后教师讲解副变质岩概念,使学生认识副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②同学们观察绿片岩、角闪石片岩、斜长角闪岩的主要矿物、结构、构造等,教师讲解正变质岩概念后使学生认识正变质岩的主要特征。
㈡ 宽坪群中不同形态的褶皱以及轴面、枢纽的测量方法
四、刘秀桥剖面
1.宽坪群中叠加褶皱观察、测量和素描
① 早期为同斜紧闭褶皱;
② 晚期的石英脉弯曲呈背形、向形特点。
2.库岭口—何家山断层产状测量,构造角砾岩素描
3.认识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蚀变
4.认识辉长岩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及其与围岩的侵入接触关系
5.认识辉石岩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
6.观测花岗岩的主要特征
7.将花岗岩、辉长岩、辉石岩进行对比,使学生熟悉它们的主要区别
五、指导教师进行当日实习小结后,让学生参观水库风景区
六、乘车返回学校。
第五天 长安区沣峪地质路线
目的要求
观测翠华山花岗岩体和石羊关花岗岩体和韧性剪切带以及秦岭群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特征。要求学生区分不同成因的花岗岩,认识韧性剪切带,掌握河流向源侵蚀,下蚀形成的“V”型谷,瀑布的形成,局部侵蚀基准面等外动力地质作用。方法
在教师带领下,通过观察、讲解、实际测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时间:1天(早晨 7时在雁塔校区东门口集合乘车出发,下午乘车返校)
重点 韧性剪切带和瀑布的形成。难点
重熔型花岗岩和混合岩化型花岗岩(教师在不同成因花岗岩露头上通过地质现象说明)。内容及安排
一、沣峪口翠华山花岗岩观测
①花岗岩的主要矿物、结构、构造等;
②花岗岩中不同岩脉的相互交切关系及生成早晚; ③山前断裂对花岗岩的改造作用;
④根据岩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呈侵入关系,并使围岩生成烘烤边等现象说明其为重熔型花岗岩。
二、喂子坪—九龙潭地质教学点
㈠ 翠华山花岗岩体与石羊关花岗岩体之间的韧性剪切带
该韧性剪切带可在喂子坪桥下进行观察,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学习观察、测量旋转碎斑系,确定剪切指向,说明剪切带经历了多期(次)活动。
㈡ 石羊关花岗岩体观测
石羊关花岗岩体局部具片麻状构造,保留较多片麻岩夹层或残留体以及无根褶皱,混合岩化明显。教师在露头旁根据实际观察说明该岩体属混合岩化型花岗岩。
㈢ 观察“V”型谷
教师结合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以及河流的下蚀作用讲解“V”型谷的成因。㈣ 瀑布及其地质作用
九龙潭一带有九个不同级别的瀑布,教师可在最近处选择一个瀑布让学生实际观察之后进行总结。
三、小坝沟—大坝沟教学地质点 ㈠宽坪群多期(次)变形
注意让学生观察不同样式的褶皱形态,测量早期褶皱的轴面、枢纽产状,说明其产状的变化。晚期褶皱的产状相对稳定。㈡ 宽坪群中的韧性剪切带
其中发育的旋转碎斑系可让学生观察。S—C面理和基性岩构造透镜体和长英质脉体透镜体化可让学生直接测量记录。
四、秦岭梁教学地质点 ㈠ 秦岭群多期变形
第一期褶皱多呈残留形式出现,小褶皱轴面与早期片理平行并发生弯曲,常生成片内无根褶皱。第二期为紧闭同斜褶皱。第三期为直立开阔褶皱,枢纽水平。
㈡ 秦岭群韧性剪切带
观察各类动力变质岩,尤其是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各类岩石,可见碎斑、构造透镜体以及旋转碎斑系以及A型褶皱,S-C面理的夹角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画出素描图,判别剪切指向。
㈢ 秦岭分水岭地质作用
秦岭梁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水系的分水岭。1 观察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认识秦岭群区域变质岩和各类混合岩,包括云母片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条带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片麻岩、花岗岩化混合片麻岩、黑云母混合花岗岩等等; 观察共轭节理,让学生测量节理产状、节理的相互切割以及确定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的方位; 观察测量正断层、逆断层的产状并画素描图。
五、指导教师在秦岭梁进行当日实习总结
六、乘车返回学校。
第六天上午 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双竹)地质路线
目的要求
使学生学习黄土剖面的观察、描述和分层方法及取样要求等。要求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黄土沉积的影响,并能识别黄土和古土壤,对黄土剖面进行野外分层和描述分析,使学生对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地理变迁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观察、描述和分层方法,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根据颜色、成分、结构等分析当时的古气候。
时间:6小时(半天,早晨7点出发,下午1点乘车返回学校)重点
黄土剖面的观察和描述。难点
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分析(教师在野外露头进行启发)。内容及安排
一、参观长安区双竹村黄土剖面 ㈠ 全新世黄土(Qh)㈡ 马兰黄土(Qp)㈢ 离石黄土上部(QP)㈣ 离石黄土下部(Qp)二、学习黄土剖面划分
㈠黄土的岩性特征及其变化、岩性组合、沉积旋回 ㈡注意观察地层中表现的侵蚀现象或沉积间断 三、参观杨虎城烈士陵园(每张门票约5元)
学习杨虎城等烈士的民族气节和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使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四、下午1点左右乘车返回学校。
2-12-23第六天下午 集中讲授“如何编写野外实习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前言
野外实习的时间、路线、目的任务等。第一章 泾阳县口镇—淳化县花园口地质路线
一、地层及接触关系
二、岩石
三、化石
四、构造
五、外动力地质作用
第二章 蓝田县公王岭—灞源地质路线
一、地层
二、岩浆岩
三、接触关系
四、构造
五、灞源金矿特征
六、蓝田猿人遗址
第三章 蓝田县汤峪地质路线
一、地层
二、岩浆岩
三、构造
四、构造对温泉的控制作用 第四章 长安区沣峪地质路线
一、秦岭群和宽坪群
二、翠华山花岗岩和石羊关花岗岩
三、构造特征
四、河流的侵蚀作用
第五章 长安区杨虎城烈士陵园(双竹)地质路线
一、双竹村黄土剖面
二、剖面划分
三、古气候演变特征
五、杨虎城烈士陵园参观感受 结束语
实习取得的成果总结,并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今后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表示感谢等。
要求学生在报告中主要包含自己亲自动手收集到的第一手最可宝贵的地质资料,严禁抄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应用也应该结合实习中自己的认识、方法和观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天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本次实习的意义,指导教师等情况)
一、实习过程简要描述
二、实习结果
(一)实习地生态描述(地形、植被、保护类别、主要动物、作物、气候等)
1、乐昌龙山林场、龙山温泉、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
2、校园及周边……
(二)生物繁殖现象与生物的生态观察
1、动物生态现象的记录(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拟态、保护色等)不同环境的动物类群记述和分布原因分析(森林,农田,水边)
2、植物繁殖现象的记录
种子植物的繁殖(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植物的生态观察
(1)不同实习地的典型植被类型、特征和主要种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等)(2)不同环境的植物种类记述和分析(森林、村边、农田等)
(三)生物的种类(尽可能写出特征,争取写一些捕捉、采集或观察时的生态,可以用三线表的形式)
表1.韶关市、韶关学院校园部分动植物名录
生物种类 动物种类
昆虫类
种类名称
1.2. 3. …………
主要特征及识别特征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共计
植物种类(按科写)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共计
表2.乐昌龙山部分动植物名录
生物种类 动物种类
昆虫类
种类名称
1.2. 3. …………
主要特征及识别特征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共计
植物种类(按科写)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共计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
(一)关于实习内容的体会
1、关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动物与气候、气温;植物与水分、温度、土壤条件等等)。
2、关于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认识……
(二)关于本次实习的个人体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本次综合野外实习的体会和增加实习内容的建议… … … …
1、实习参考资料
2、实习过程的照片
3、实习中动植物种类的部分照片
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我相信很多年后,这段经历仍然会清晰依旧,再次想起,还是会充满着感动、充实与幸福。在这次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将会在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实习时间:2011年9月20日——2011年9月22日
实习地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红岩水库
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与课堂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通过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与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初步掌握动物和植物的观察、采集和标本的制作、种类鉴定及保存等工作以及工具书的使用和野外观察记录等的基本操作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的性状、特点及分布,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实习,进一步的了解动植物的多样性,掌握动植物界各大类群常见的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动物的分布情况及生活习性。加强我们对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意识到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实习地点自然概况:鸡场乡地处西秀区南大门,距城区约34公里,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农业乡。鸡场乡境内青山大河横贯南北五个村,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河内鱼草纵深,周围水土保持良好,环境幽雅,水库内鱼类纵从,与青山大河构筑了鸡场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圣地。周边山林植被非常丰富,森林茂密,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极其原生态的植物资源。从藻类植物到高达乔木,均物种丰富,具有贵州植物特色的代表性。动物资源多样,有常见的动物种,它们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调查研究方法:植物的调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通过到具有代表性的各个地方去实地考察、观察及采集植物。动物的调查研究主要采用走访观察及捕捉鉴定观察的方法。由于动物具有行动性,不容易观察及调查研究,故采用此法。
第一部分 植物学
2011年9月21日下午,我组成员在侯老师和沈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植物学部分的实习。从我们所住的红岩水库水管所出发,向着大山进军。沿途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常见植物,当然也有一些是稀有植株。沈老师边走边告诉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不能采摘农作物,尽量不伤害植物根系;要对植物的生境进行仔细的观察,对植物幼苗要保护。实习的工具包括:枝剪、小锄头、编号牌、采集袋、放大镜、铅笔、采集记录本、雨具等物品。之后老师还指导我们:对于植物形态学的观察、描述及分析主要是通过观察其根、茎、叶等的形态特征和花、果实等的形态、类型等,以及各种植物的生长形态和典型特征。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几种标本的采集方法如下
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标本一般要带有
叶、花、果实。用枝剪或用手折断,以保持标本的美观与完整。所采标本大小要适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采集方法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各部分之外,必须采集它 1的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茎或根系等,尽量挖取。
采集标本的分数一般要2—3份,标本的记录应包含采集号、采集地点、生态环境、株高、形态记录等内容。
标本的压制:
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无用的枝叶剪去一部分,以免遮盖花果。
编号:把采集的同种植物编码同一编号,所编的号数要与野外采集记录编号一致。
压制:用木质的夹板来压制标本,在底板铺上几层厚的草纸,将整理的标本平放于草纸上并展平,并有正反叶之分,然后盖上草纸。大的花果要用较厚的草纸。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互相调换,使木夹内的标本与草纸整齐平坦,重叠到一定高度时,即用绳子将木夹捆住。
换纸:新压制的标本每天换纸一次,以后隔两三天更换一次。初换纸是必须将覆压的纸条、折叠的叶子和花小心张开。
标本的制作:将压干的植株平铺在干净的台纸上,用胶水固定在台纸上面,待胶水干后,可以用打孔器在茎节处打小孔,最后用针引棉线穿过小孔在台纸背面打结捆绑。完成后在台纸的左上角贴上植物标本采集记录签,填上相应的信息。
植物实习结果:
经过我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共鉴定并保存完整的植物油20多种,其中有很多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也让我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我就列举一部分 1.【大火草】 又称野棉花,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700-3400米的山地草坡或路边阳处。植株高40-150厘米。根状茎粗0.5-1.8厘米。基生叶3-4,有长柄,为三出复叶,有时有1-2叶为单叶;中央小叶有长柄(长5.2-7.5厘米),小叶片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9-16厘米,宽7-1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心形或圆形,三浅裂至三深裂,边缘有不规则小裂片和锯齿;花萼淡粉红色或白色,聚合果球形。
2.【沙参】 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黄褐色,粗糙,具横纹,顶端有芦头。茎常单生,基生叶成丛,卵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外形变化很大,由卵形、披针形至条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序圆锥状,下部花枝轮生,顶部花枝有时互生;花萼光滑而小,花冠蓝色。
3.【云南白珠树】又名:滇白珠树。杜鹃花科,灌木,高约3米。枝细长,带红色或红绿色。单叶互生,革质,卵状矩圆形,或阔卵形,长7~8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或圆形,叶缘具钝齿,略向外卷,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青白色,有细小柔毛。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腋生,长5~7厘米;花青白色,萼片5,边缘有纤毛;花冠壶形。蒴果球状。生于山野草坡及丛林边。
4.【中华旌节花】旌节花科旌节花属灌木植物,高2-4米。叶互生,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顶端尾状渐尖,边缘有齿,基部圆形。穗状花序长4-8厘米;花黄色,萼片黄绿色,三角形;花瓣倒卵形。浆果球形。叶互生,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先端骤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粗大锯齿。总状花序下垂。
5.【万寿竹】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簇生多数肉质马尾状的根。茎直立,下部节上有棕褐色膜质鞘状叶,上部有分枝。叶互生,厚纸质,椭圆形,卵形至阔披针形,先端渐尖,呈尾状渐尖,基部近圆形,弧形脉多条,下面脉上和边缘策粗糙;有短柄。花2-6朵,成伞形,簇生于枝端;总苞片叶状,有时2枚对生;花下垂,白色或淡黄绿色。浆果球形。
当然,我们所采集的标本不止以上几种,我也无法将我喜欢的植物一一罗列。以上只是本次植物学实习成果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 动物学
2011年9月21日上午,我们在张老师和侯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田间小地开始了本次动物学部分的实习。由于当地的动物不易我们的观察,我们选择以昆虫作为主要采集对象。采集工具1.捕虫网:主要用于捕捉空中飞行的昆虫,如蝶、娥类、蜻蜓等等。
2.试管:试管口用少许棉花塞住,用以小型昆虫的捕捉和暂时的装存。
3.毒瓶:用于迅速毒杀昆虫。
4.其他工具:三角纸袋、镊子、放大镜等等。
昆虫的采集:1.观察虫情 不论是定点专项采集或是随机采集,初到采集现场,不可操之过急,先要冷静观察虫情。尤其是在虫量不多的情况下,更应仔细观察动静,摸清昆虫飞动的规律,包括飞动的高度、速度、方向等,结合当时的风向、风带等因素,再立意作好准备,开始挥网捕捉。2.顺势兜捕 摸清虫情后,待其再次飞临,可用目测方法判断其飞临方向、高度和速度以及风向、风速等瞬间具体条件,手握网柄、瞄准方位,待其进入有效距离后,顺势举网一挥虫即入网。所谓顺势兜捕,就是在静观不动情况下,根据昆虫飞临方向,或迎面或旁侧及时调整最佳方位,出其不意,一举入网。如一网失误,不必尾追,而是以逸待劳,一网不入,再等二网。3.翻封网口 一旦虫入网,要立即翻转网袋,把网底甩向网口,封住网口后,入网的昆虫才不致逃逸。挥网捕虫和翻封网口是连续、快速的两个动作,是用捕网捕虫的一项基本操作。4.取虫入袋 入网的昆虫需立即取出。取虫时先慢慢收缩网袋,减少它在网内挣扎活动的范围,然后待其稍停趁势隔着网袋轻捏虫胸,使它静止,再用小镊子伸进网内,夹其翅基取出,放入毒瓶致死后再转移到三角纸袋内。
昆虫标本的制作:鳞翅目、蜻蜓目、双翅目昆虫,要将针向中胸背板中央稍偏右些插入,留出完整的背中线来。鞘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右侧鞘翅的左上角,使昆虫针正好穿过腹面的中后足之间,这样就不会破坏鞘翅目昆虫分类特征的基节窝。半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小盾片的中央偏右方,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留腹面的口器槽。螳螂目和直翅目昆虫,要将针插在中胸基部土方偏右侧的位置上。膜翅目昆虫则要插在中胸的正中央部位
插针和整型可在泡沫板上完成,昆虫针的插入一定要与虫体的长轴垂直,虫到针的顶端约占针长的1/3。,用昆虫针固定好位置,待标本变硬后取下,放标本盒里保存。注意标本盒内要放樟脑,防止虫蛀。
采集标签的填写要包括采集日期、采集人、采集地点,标签的大小规格要适中。
动物实习结果:经过一天的动物学实习,我们认识到了一些常见的昆虫,并了解了它们主要鉴别特征以及制作标本和分类的方法。此次实习,我们共鉴定昆虫标本30余种,包括蝶类、娥类、蜂类、螳螂、甲虫等等。
第三部分 实习体会
生物学野外实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仍觉得意犹未尽,还沉浸在那美丽的大自然中。大家在一起的日子,虽然有些艰苦,吃的是锅饭,睡的是地铺,但我还是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感觉是充实的、有趣的、幸福的。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体会到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知识的巩固、提高的重要性。野外实习是检验理论知识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期间,不仅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新奇与美丽的惊叹。红岩水库之行,让我们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让我们变得更友爱,让我们的班集体更团结。在这些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大量的植物,还认识了许多的动物。在那清新旖旎的大自然里,不仅有娇艳欲滴的花儿,还有充满灵性的鸟儿。不只是植物各异的形态,还有动物神奇的各异特征。
众所周知,野外实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加一些记忆库中的动植物名录,主要是通过实习的各个环节,培养、提高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次专业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了所学动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把课堂所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认识并采集了几十种的动植物标本,初步掌握这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生活习性、所属科目、生态分布等知识。还使我们了解了组织专业野外实习工
3作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及制作,为我们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生物学的实习,我深深地意识到生物是生动和形象的,只是平时忽略了它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的本质。在以后的生活和实践中,我相信它们将不再陌生,它们将成为我们生活中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第一天 大部队出发
清晨六点,闹钟把我们从梦乡中拉醒。这是进大学以后为数不多的几次早起,因为今天不是一般的日子,我们要出发去宁波天童进行为期十天的实习。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会合,每一个人都是重型装备(身上背一个包,手里还提着一个),最有趣的是有一个女生寝室全体都拖一个箱子,快赶上一支登机的空姐队伍了。一路上,大家都很兴奋,长达6个小时的路程,对于整个车厢都是同学的我们来说,就像一次集体活动,打牌、聊天、做游戏,时间在欢笑声中走过,刚火车停住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已经到了宁波。下了火车,又上了公共汽车。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到了,我们终于达到了“传说中”的华东师范大学天童实验基地。虽然看上去有些简陋,但是看到了“传说中”的老王站长,感觉到好亲切,我相信我一定会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十天。我们这一届的学生特别的多,所以住房问题很成问题,不过在老师们的安排下,一些都井然有序。第一天,我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天童蚂蟥和马路(为什么特指天童蚂蟥,只是因为它的名字对我们早已如雷贯耳)。晚饭,不记得是什么了,但是我还记得那是不错的一顿,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很多。吃过之后,大家各自收拾东西,第一天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 踏查地形,率先砍树
又是清晨六点,李立老师用扩音器把我们震醒,这是我们才意识到,以后的每天,这个时候就该起床了,而不再是7:30。吃过早饭,片刻休息之后,天童实习就真正开始了。早上,是踏查地形,有王希华老师带队,绕着周边的山林,熟悉一下地形,顺便认识植物。由于来之前就知道实习过后会考认植物,所以从第一天起,大家就对植物特别感兴趣,一路上,紧跟着老师,记录笔记,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就采,(不过不能乱采,采集植物标本要求新叶老叶皆有,不能单采一片叶子,花期的最好有花,结果的要有果实,蕨类最好连根一起)几段路下来,每人手里都是一大把的植物。虽然记得模模糊糊,但是大部分植物的名字,都已经存入记忆了,只等慢慢的一一对应。下午,各组分组实验,我们组首先做植被实验。跟着大小两位师兄,来到古天童的采石场附近。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生物量。测定的树种是木荷和马尾松。每种树选择3个不同胸径的个体,将其砍下,测量胸径(1.3m处直径),地表直径,0.3m处直径,1/10高处直径,树高,树冠直径,第一活枝高,第一叶层高。然后测量叶片鲜重,新枝和老枝的鲜重,树干重量,分别采样,以备进一步实验。看似简单的实验,却是一个高强度的重体力活,才开始第一天,我们就觉得好累,十天的实习,相信不会轻松。
第三天 继续砍树,辨认植物
还是清晨六点,不过这次李老师改用他洪亮的嗓门喊我们起床,因为我们在前一天将他的扩音器藏了起来,直到最后一天才还给他。由于昨晚烘干样品时不慎起火,我们的样品损坏一部分,所以加重了我们今天的任务。不过一回生二回熟,同样的工作,更多的工作量,反而我们用了更少的时间,早早的结束了早上的工作。正当我们快体力不支的时候,我们的砍树任务终于结束了。下午,我们跟着王希华老师,开始植被的另一个实验,拉样方。今天才是试手、学习。先到了离基地不远的一片林子,认清楚其中的所有的植物,然后就开始了。首先是用卷尺拉一个20*20m的正方形,要求精准。再将其分成四个10*10m的样地,每一个样地在其同一个方位(比如一个样地的10*10m在左下角,那其他三个也必须在左下角划分)划出一个5*5m的样地,再在其中的同一方位划出一个1*1m的样地。在10*10m的样地中辨认乔木的种类,数量,高度和遮盖度;在5*5m的样地中辨认灌木的种类,数量和遮盖度;在1*1m的样地中测量草本的盖度。在盖度测量上,运用多盖度综和级(5=不论个体多少,盖度>75%;4=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50%~75%;3=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25%~50%;2=不论个体多少,盖度为5%~25%,或者盖度虽然<5%,但个体数很多;1=个体数量较多,盖度为1%~5%,或者盖度虽然>5%,但个体数稀少;+=个体数稀少,盖度<1%;r=盖度很小,个体数很少;)那天下午,我们还走了一下“传说中”的防火道,一向以陡峭著称,可是老师只让我们走到了1/10高度处。但是既然来了,我就不想错过机会,在经的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带足水,带上手机,和另一位同学一起上了顶峰――太白。不仅欣赏到了一望无际的美景,更对自己的体力、毅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验,值得。
第四天 走陡坡,做土壤
仍然是清晨六点,大家按时起床,一阵忙碌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天。今天早上,还是跟随王老师拉样方。那个地方比一般的要陡一些,在70年代被砍伐过,现今长成为木荷-栲树林,最大的特点是以萌枝为主。同样,对其拉样方,然后测定。植被实验做完了,到了下午,开始了土壤实验,以王秀芝老师为指导。第一天也是练手,着重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首先是选地和挖剖面,要求选择受人为影响小的土壤,用铲子竖直铲出一个剖面,用小刀轻轻挑土,显出自然面根据颜色划分层次,一般分枯枝落叶层(A0)、腐殖层(A1)、淋溶层(A2)、淀积层(B)和母质层(C),也会在中间出现AB、BC等过渡层。同时用罗盘测坡向和坡度。在测坡向时,人背对剖面站立,北向正对剖面朝向,调节罗盘上的气泡使之到中间,瞬时按下按钮,固定指针,读数。测坡度时,正对剖面,用手大致笔划出坡度,将罗盘侧向竖立,南向朝上,按坡度方向摆放,调节内侧气泡到中间,记下读数。接着就是一系列并行实验,有测pH值,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湿度,根系及侵入体和新生体。测pH时,用小刀取土先预擦一下白瓷板,然后取少量,滴入试剂,混匀后与比色卡比色读出数值,过程中注意不能用手接触。测颜色时取土壤细小颗粒撒在比色卡上比色,区别颜色。测松紧度用小刀插试土层,分松散、疏松、紧实和极紧。测湿度是用手紧握土壤感觉,分湿、润、稍润、潮和干。测结构时用铲子去土,抖匀,观察大块,块状,碎块状和颗粒状的多少。测质地时取部分土,加少量水,揉搓,看是否能成球,成条,成环而划分不同土质。侵入体一般指人为垃圾,石块等。
第五天 酸枣沟,防火道
这次的清晨六点,不是被别人叫醒的,而是自己自觉醒过来的,也许短短的几天,就已经养成了习惯。今天仍然是作土壤实验。不过所去的地方比较有挑战性,一个是蚂蟥窝,一个是陡峭的防火道。我还是上去了,到了第一次所路过的铁架子,看到了上一次留下的签名。
第六天 实验的最后一天
还有半天,一大早,还是六点,重复完每天的起床工作,带上工具,出发了。今天我们的实验土壤是水稻田,层次划分和前者不同,从上到下分别是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和母质层。在挖掘的时候,一般选50*100cm,剖面向阳,便于观察,在挖的时候,每一层的土堆放到一边,以便还原。挖掘直到见水为止。其他操作都和以前一样。几天的实验,不光是用脑,更是一次体力的挑战,在实验中,男生可谓是重体力,砍树、挖土、爬山、开路,几天下来,已经劳累不堪了,今天下午,实验都完成了,好好的休息了一回,准备面对第二天的挑战。
第七天 挑战极限,再上太白
今天是老师给我们的调整日,不过我们几个不安于现状的同学,还是要求老师带我们上太白。虽然我已经去过一次了,但是对于我,已经不再是因为想要看风景,或是尝试没有尝试过的事。我觉得这是一次自身的挑战,挑战自身体力的极限,连日来,体力消耗很大,但是我总觉得还没有达到极至,少有的机会,既然出来了,就要来个自我满足,所以我还是跟着上去了。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没有跟随大部队从近路走,而是依然选择了爬防火道。烈日炎炎,防火道上有没有大树遮荫,汗水不住的流淌。其间,我的腿差点儿抽茎,不过还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克服了,最后顺利和大队会合,直上太白。在山巅,望着远方,觉得自己好有成就感,虽然累的连站都要靠意志了,但我终究还是成功了。最后还合影,留下了值得记忆的一幕。
第八天 课题研究调查
最后两天是留给我们写小论文的,我们在前一天商量好了研究对象,所以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不过我们还是在六点就起床,早早的出发了。我跟的一组是调查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和类型,去了一个马尾松的林窗,跑马场上方的灌木丛和新开的防火道,运用我们这几天所学的知识,对植被和土壤进行了调查。下午就开始写论文了。
第九天 论文答辩,实习聚餐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很不想早起,但是到了6点,还是起来了,早上没什么事,换上干净的衣服,我们组一起去了天童寺游玩了一番。下午,一个午觉之后,就进行我们实习的最后一项――论文答辩。每一小组派出一个代表,阐诉了小组的研究设想,再经过同学们的提问,就算是最终完成了。当然,这一天最主要的不是论文答辩,而是晚上的聚餐。见前些天,大家都把酒直接提着当水喝,老王站长特意购进了十箱啤酒。而我们从来之前到那一天,都没有改变过我们的计划,就是将王希华老师灌倒。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连我自己都喝晕了。不过一句话:大家开心就好!
第十天 回校
由于前一天喝多了,5点还不到,我就已经起床了,一个人坐在门外,欣赏着日出,倾听着鸟叫和大自然的声音。最后,还是带着无限的眷恋,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校的归途。
【野外探险】推荐阅读:
儿童探险故事06-07
古堡探险作文07-13
宋朝探险作文10-16
峡谷探险初一作文09-09
探险话题的作文09-21
野外实习指导10-11
野外烧烤策划10-23
激流探险作文550字06-20
森林探险优秀童话作文07-01
金字塔探险作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