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评估表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等级评估表(精选8篇)

等级评估表 篇1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用问卷>

公司名称: 填表人: 填表日期:

请仔细阅读下表,并在每项胜任能力1-5 个等级中选择您认为较符合您目前胜任能力的等级,并在选择栏内打

“√”表示。(本评估结果将用来做为训练课程规划用)

举例 价值观

定义: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公司真诚待人、对尊重人的价值有正确的理解,且能起表率作用地去实践和维护以

及传承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能力

等级

具体描述 选择栏初步理解公司对人的价值观,但个人对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不太一致。2 理解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在某些环境下,能坚持公司部分的理念和价值观。充分理解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并能够坚持遵守公司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去作为。√ 4充分认同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遵守公司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并能进而去实

践和维护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5非常认同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公司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并能起表率作用地

去影响他人以实践和维护及传承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一、个人成功特质

1、价值观

定义: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公司真诚待人、对尊重人的价值有正确的理解,且能起表率作用地去实践和维护以

及传承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能力

等级

具体描述 选择栏初步理解公司对人的价值观,但个人对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不太一致。2 理解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在某些环境下,能坚持公司部分的理念和价值观。3 充分理解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并能够坚持遵守公司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去作为。4

充分认同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遵守公司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并能进而去实

践和维护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非常认同公司对人的价值观,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公司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并能起表率作用地

去影响他人以实践和维护及传承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

2、亲和力

定义:容易令人接近和交心,热情谦和,对他人的焦虑有敏感度也能很有耐心地倾听,能建

立起和睦的人际关

系,是个好的倾听者。

能力

等级

具体描述 选择栏亲和力欠缺,难以令人接近并与人沟通。亲和力一般,能够让他人接近,并能倾听他人的感受。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善于倾听,能够与同事建立起和睦的关系。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热情谦和,非常容易与人交心,具有相当的个人魅力。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能够通过亲和力创造一个整体向上的工作团队及工作氛围。

3、行动导向

定义:对指派的工作任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积极采取行动计划去执行,努力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不断提

升工作效率和品质。

能力

等级

具体描述 选择栏行动导向意识较弱,对指派的工作任务很难真正落实到行动计划。

具有一定的行动导向意识,对指派的工作任务能采取行动计划,但欠缺方法学、质量及效率不

佳。

具有较强的行动导向,对指派的工作任务有一定的责任感,能较快地采取行动计划,品质及效

率尚可接受。

具有很强的行动导向,对指派的工作任务有高度的责任感,能马上采取行动计划,并努力改进

工作流程和方法,质量及效率令人满意。

具有强列的行动导向和高度的责任感,对指派的工作任务具有很好的判断力,能立即采取行动

计划,工作效率、品质及结果令人十分满意。

4、结果导向

定义:努力追求高品质的工作成果,对结果负责。为达成预定目标,能永不懈怠地克服困难。能力

等级

具体描述 选择栏结果导向意识较弱,工作的成果令人难以接受。

具有一定的结果导向意识,能够站在结果的角度思考问题,但遇到困难就回避,不能达成预定的目标。

具有较强的结果导向意识,遇到困难,能够不回避,试图去解决,但不能坚持到底,成果差强

人意。

具有很强的结果导向意识,以达成目标为原则,不为困难所阻挠,努力达成预定的目标,成果

令人满意。

具有强烈的结果导向意识,对结果负责,能永不懈怠地克服困难,追求高品质的工作成果,成果令人十分满意。

5、沟通技巧

定义:有效地使用正式与非正式沟通方式以准确地传递信息,并正确地阐述观念、策略等。对他人的感受和想

法能够准确体验。

能力

等级

具体描述 选择栏沟通能力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辞不达意,常令别人误解。沟通能力一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致令人误解。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4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阐述观念、策略,说服别人接受。

等级评估表 篇2

为了满足“强化基础、精准投资、精益管理”的配电网规划工作要求, 本文在深入剖析配电网发展质量、投资效益及相关指标基础上开展了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方法研究, 该方法为系统评价配电网规划成效、科学制定配电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所述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含:配电网发展基本情况, 规划编制及执行情况, 110k V、35k V和10k V及以下电网规划项目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规划综合效益分析, 挖潜增效措施及深化研究重点七个部分。

2.1 配电网发展基本情况

从电网运行指标、电网结构、变电和线路情况、电网存在问题四个方面对各级配电网现状情况进行详细剖析, 系统诊断各级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 对于配电网现象情况的主要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2.2 规划编制及执行情况

按投资类型对后评估期内配电网工程建设和投资规模进行统计分析, 系统回顾后评估期内配电网规划和滚动修编情况, 结合本地区特点及投资原则、投资需求, 分析投资增长或变化趋势。以规划边界偏差分析为基础, 从电力需求预测偏差、投资重点变化、市政工程未按计划建设、地方电力公司上划、新能源和电气化铁路接入、上级电网建设时序调整六个方面还原配电网规划偏差数额和原因。

2.3 110k V电网规划项目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将后评估期内投产的110k V项目根据成效划分为满足新增负荷供电需求、满足清洁能源送出、满足其他电源送出、电铁外部供电工程、老旧设备改造、加强网架结构、变电站配套送出、解决电网联系薄弱八类。通过成效分析从110k V电网在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变电容量局部冗余和紧张并存、低压配套出线不及时造成变电站轻载、由于负荷增长与预期不符造成变电站投运后轻载、由于设备选型 (主变容量、导线截面) 偏小造成重复建设、上级电网建设时序滞后给下级规划项目实施带来困难、变电站主接线对新能源接入和网架结构的适应性、两卷变与三卷变选择、上级变电站低压出线有效利用、中心城区变电站终期规模选择、扩 (改) 建项目改造范围扩大造成投资偏高等方面总结规划存在的问题。

2.4 35k V电网规划项目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将后评估期内投产的35k V项目根据成效划分为满足新增负荷供电需求、满足清洁能源送出、满足其他电源送出、老旧设备改造、加强网架结构、变电站配套送出、解决“低电压”问题七类。通过成效分析从35k V电网在规划过程中存在的设备选型偏小造成重复建设、扩 (改) 建项目中改造范围扩大造成项目投资偏高、临时主变安全性、单辐射线路和长藤结瓜线路等薄弱网络结构完善、主接线对新能源和用户接入适应性不足、变电站升压造成原有投资浪费等方面总结规划存在的问题。

2.5 10k V及以下电网规划项目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从满足新增负荷供电需求、加强网架结构、变电站配套送出、农网升级改造、设备重解决过载和“卡脖子”、提升装备水平、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满足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九个方面对后评估期内投产的10k V及以下项目开展成效分析。通过成效分析从城市地区配变容量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偏低、配变三相不平衡现象较严重制约了配变的负载能力发挥、农网季节性用电特点影响设备利用效率、支线互联线径偏小存在“卡脖子”、农网改造单位工程造价偏高、市辖供电区10k V电网联络日趋复杂化等方面总结规划存在的问题。

2.6 规划综合效益分析

从社会效益、电网能力、企业经营效益、电网效率四个方面对后评估期内规划取得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2.7 挖潜增效措施及深化研究重点

以前述110k V、35k V和10k V及以下电网规划项目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为基础, 针对性提出挖潜增效措施及深化研究重点, 指导后续配电网规划工作开展。

3 方法的主要特点

本文所述的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方法技术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系统论述了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工作方法。目前规划后评估方法论述集中在主电网规划或单个项目上, 本文所述的配电网后评估对于配电网规划的“回头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 创造性开展了各电压等级配电网挖潜增效措施研究, 这些措施和研究重点均以问题为导向,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4结语

本文所述的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方法具备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指导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工作开展。本文方法适用于省、市、县三级配电网开展规划后评估工作, 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2) 提升投资效益。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开展配电网后评估为提升投资决策水平, 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实现精准投资起到了参考作用, 为电网企业在确保财务稳健、经营健康前提下研究影响投资能力的驱动因素, 完善电网投资的长期规划和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摘要:配电网规划后评估对于梳理配电网发展取得的成效, 分析存在的问题, 明确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 研究电网发展效益提升面临的挑战, 提出有效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所述方法在总结评估期内全电压等级配电网发展现状及规划执行情况基础上, 深入剖析配电网发展质量、投资效益及相关指标, 分电压等级综合评价电网规划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提出挖潜增效措施, 为把握配电网发展方向, 明确投资重点以及科学制定配电网规划提供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1]罗国东, 梅敏, 林桢敏.配电网规划方案及项目后评价方法[J].山西电力, 2011, 39 (6) :16~20.

[2]胡蓉, 张焰, 范超, 余建平, 夏夷.配电网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华东电力, 2007, 35 (8) :70~74.

[3]姚刚, 刘速飞, 马劲东, 卢美玲.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估方法[J].华东电力, 2009, 37 (12) 38~40.

深睡眠质量评估表 篇3

入睡时间(关灯到睡着时间):

0分:马上入睡

1分:年轻人超过30分钟以上不能入睡

2分:到半夜12点以后才能入睡

3分:老年人超过40分钟不能入睡

夜间苏醒:

0分:睡眠深,中途不易惊醒

1分:醒后又入睡不超过5分钟

2分:夜里醒来时间超过5分钟以上

3分:夜里醒来时间超过40分钟以上

早醒:

0分:不早醒

1分:比平时早醒30~60分钟

2分:比平时早醒1~2小时

3分:后半夜基本醒着

睡眠深度:

0分:睡着沉,不易唤醒

1分:睡着,但易惊醒

2分:感觉整夜都在做梦,对外面的动静很敏感

3分:基本没睡着,像没睡似的

梦境情况:

0分:被唤醒时没有做梦,感觉做过,但想不起来

1分:被唤醒时在做梦,内容很清楚

白天情绪:

0分:情绪正常、稳定

1分: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

2分:情绪低落

白天身体状况:

0分:神清,精力充沛

1分:无精打采,反应下降

2分:记忆力下降、健忘

气色(脸色):

0分:脸色红润有光泽

1分:脸色苍白或晦暗或憔悴

中国联通岗位工资等级表 篇4

根据集团公司《中国联通职位体系实施方案》(中国联通[2009]8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实现岗位序列、职位等级和职衔称谓的统一。

(二)员工按照统一套改方法进入新职位体系,逐步优化。

(三)在公司合并期间(2008年5月23日至职位薪酬体系实施完毕当月末)任职岗位调整的员工,本次实施不做职位等级晋升。

二、职位体系

职位体系是包括岗位序列、职位等级、职位层级和职衔等要素的职位管理体系。公司统一职位体系横向划分为五个岗位序列,纵向划分为22个职位等级和七个职位层级。

(一)岗位序列

岗位序列是职责相近、知识技能要求类似的岗位组合。不同岗位序列分别设定职衔、任职资格与能力要求,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多向通道。

全部岗位划分为销售与服务、市场、建设维护、支撑、管理共五个序列。

1.销售与服务序列:包括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提供业务咨询、业务受理服务、进行主动营销的岗位;

2.市场序列:包括从事营销策划、品牌管理、产品规划、市场分析、渠道管理、资费管理、码号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岗位;

3.建设维护序列:包括从事工程建设、计划规划、信息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研发、设备采购等工作的岗位;

4.支撑序列:包括从事财务审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法律合规、综合管理、党群政工、物流仓储等工作的岗位; 5.管理序列:包括公司总部、省、市、县各级行政经理、党委书记岗位。销售与服务、市场、建设维护、支撑序列统称为专业序列。员工根据所任职岗位确定序列归属。

(二)职位等级、职位层级

职位等级是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及履行职责的程度赋予员工的职位级别。职位等级从低到高设1级至22级,划分为七个职位层级。

(三)职衔

职衔按照不同序列、不同职位层级分别规定。员工根据其所在序列与职位层级获得相应职衔。

详见《中国联通职位体系表》(附表一)和《管理序列职衔规定》(附表二)。

三、套改办法

(一)套改范围

本次职位套改范围为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2009年1月1日在岗的劳动合同制员工。

(二)套改步骤

职位套改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员工序列归属

根据员工当前任职岗位,按照职位体系的统一规定对应到相应序列。每位员工必须且仅对应一个岗位序列,如岗位职责存在跨序列的情况,按照主要职责或工作量占比较大的职责进行对应。

第二步:确定员工职位等级 1.管理序列员工职位等级对应办法

(1)省公司本部部门总经理对应15级,部门副总经理对应14级。

(2)太原市分公司总经理对应17级;副总经理如原岗位等级为三岗则对应15级,如原岗位等级为四岗则对应14级。太原市分公司部门经理如原为比照四岗管理则对应13级,如原岗位等级为五岗则对应12级;部门副经理如原岗位等级为五岗则对应12级,如原岗位等级为六岗则对应11级。

(3)除太原外市分公司总经理对应15级,副总经理对应14级;部门经理对应12级,部门副经理对应11级。

(4)县分公司总经理对应12级,如为原比照四岗管理则对应13级;副总经理对应11级。

各单位执行正职待遇的副职人员按正职职级对应。详见《管理序列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附表三)2.专业序列员工职位等级对应办法

(1)专业序列高级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办法

原二岗人员对应17级,原三岗人员对应15级,原四岗人员对应14级。市公司专业序列原五岗人员对应12级,原六岗人员对应11级。详见《专业序列高级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办法》(附表四)(2)原网通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办法

省公司本部原五岗员工任现岗位等级满一年对应12级,不满一年对应11级;原六岗员工任现岗位等级满一年对应11级,不满一年对应10级。

全省原七岗员工任现岗位等级满一年对应9级,不满一年对应8级;原八岗员工任现岗位等级满一年对应7级,不满一年对应6级;原九岗员工对应5级;原十岗员工对应4级;原十一岗及以下员工对应3级。

任现岗位等级年限计算区间为2002年7月起至2008年12月31日。如非连续任现岗位等级,各次与现岗级相同或高于的期间要累计计算。

详见《原网通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附表五)(3)原联通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办法

原五岗至八岗员工以工龄、司龄、学历综合计算所得的值为条件分别对应到两级职位等级。综合分值计算公式为:

F=虚司龄*0.45+(虚工龄-虚司龄)*0.2+学历*0.35 其中司龄、工龄计算至2008年12月31日;司龄指在联通公司工作的累计年限,其中在1998年5月前融合进入联通的原国信员工从1998年5月起算,其余人员按进入联通时间起算(见中国联通人字[2000]401号文件);学历取值方法为:按员工在2008年12月31日的学历,中专及以下为1,大专为2,本科为4,硕士研究生为7,博士研究生为12。

原九岗员工对应5级,原十岗员工对应3级。

具体对应关系见《原联通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附表六)第三步:确定员工职衔

按照员工所属岗位序列和职位层级确定员工相应职衔。

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高级岗位员工职衔为所聘任(任命)的职衔。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衔见《中国联通职位体系表》(附表一)。

县公司部门(中心)负责人统一职衔称谓为“经理/副经理”。

四、进度要求及相关说明

(一)各单位要在4月20日前将套改结果上报省公司审批。上报材料包括:《员工职位套改明细表》(附表七)、《职位套改结果统计表》(附表八)。

(二)本次套改的员工职位等级起始日期为2009年1月1日。

(三)山西通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参照本方案同步实施。

(四)员工职位动态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制度将另行制定下发。附表一 中国联通职位体系表

注:

1、表中所示管理序列职位等级为等级高限(不含副省级城市及北方省会城市)

2、职衔中“××”可为员工所在序列或岗位名称,例如:高级市场策划经理、人力资源主管等。

附表二

管理序列职衔规定

公司总部 部门/中心 总经理/副总经理 纪检监察/党群 主任/副主任 工会 常务副主席/副主席 直属党委 常务副书记/副书记

部门内设机构 经理/主任/副经理/副主任 省公司本部 公司管理层 总经理/书记/副总经理 部门/中心 总经理/副总经理 纪检/党群/工会 主任/副主席/副主任 市公司 公司管理层 总经理/书记/副总经理 部门/中心 经理/副经理

纪检/党群/工会 主任/副主席/副主任 营销中心 经理/副经理

县公司 公司管理层 总经理/副总经理 附表三

岗位名称 对应职位等级 省公司本部 部门总经理 15级 部门副总经理 14级 太原市分公司 总经理 17级

副总经理 原三岗15级,原四岗14级 部门经理 原比照四岗13级,原五岗12级 部门副经理 原五岗12级,原六岗11级 其他市分公司 总经理 15级 副总经理 14级 部门经理 12级 部门副经理 11级

县分公司 总经理 原比照四岗13级,原五岗12级 副总经理 11级

管理序列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

注:执行正职待遇的副职人员按正职职级对应 附表四

专业序列高级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 原岗位等级 对应职位等级 二岗 17级 三岗 15级 四岗 14级

(市公司)五岗 12级(市公司)六岗 11级 附表五

原网通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 原岗位等级 任现岗位等级年限 对应职位等级(省公司)五岗 满一年 12级 不满一年 11级

(省公司)六岗 满一年 11级 不满一年 10级 七岗 满一年 9级 不满一年 8级 八岗 满一年 7级 不满一年 6级 九岗 ―― 5级 十岗 ―― 4级 十一岗及以下 ―― 3级

附表六

原联通专业序列一般岗位员工职位等级对应表 原岗位等级 综合分值(F)对应职位等级 五岗 F>=5 12级 F<5 11级 六岗 F>=5 11级 F<5 10级 七岗 F>=4.2 9级 F<4.2 8级 八岗 F>=2.35 7级 F<2.35 6级 九岗 ―― 5级 十岗 ―― 4级

附表七:员工职位套改明细表 附表八:职位套改结果统计表 山西联通套改方案 附件二: 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薪酬体系实施方案

根据集团公司《中国联通薪酬体系实施方案》(中国联通【2009】8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统一体系,统一薪酬结构和固定薪酬标准,加强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提升薪酬管理精细化程度。

(二)总额控制,在工效挂钩工资总额范围内实施。

(三)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确保体系快速平稳实施,确保员工队伍稳定。

二、薪酬体系

员工薪酬主要包括岗位工资、综合补贴和绩效工资。其中岗位工资和综合补贴属于固定薪酬,绩效工资属于变动薪酬。

(一)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岗位工资系数×地区系数 每一职位等级划分A、B、C、D、E、F、G 7个薪档。

1、岗位工资基数由集团公司确定,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公司经营效益动态调整,本次套改岗位工资基数为1000元。

2、各级岗位工资系数由省公司统一确定,详见《岗位工资系数表》(附表1)。

3、地区系数

根据各市分公司所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及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支出核定地区系数,维护中心执行属地标准。具体见下表:

地区系数 对应地区 1.09 省公司、太原

1.06 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 1.03 忻州、吕梁、临汾、运城

(二)综合补贴

1、各单位原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相关部委、原集团公司和本单位有关政策规定发放的各类津贴补贴一律归并纳入综合补贴,综合补贴的标准按照工作年限划分,工作年限计算至2008年12月31日(虚年)。具体标准为:

工作年限 5年以下 6-10年 11年以上 综合补贴 300元 350元 400元

2、根据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已在工资总额中列支并发放取暖补贴的单位,可相应核增综合补贴标准。

3、加班工资的发放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4、夜班工资(补贴)的发放按照省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5、综合补贴归并后,原有的各类岗位性津贴以及企业自行出台的各种津贴和补贴停止执行。

(三)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由各单位在工效挂钩工资总额范围内,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和对公司的效益增长贡献度等因素核定(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另行下发)。

三、套改方案

(一)套改范围

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2009年1月1日在岗的劳动合同制员工。

(二)岗位工资薪档的初次套入

1、岗位工资薪档初次套入,原则上对应等级内前4个薪档(A-D)。

2、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高级岗位员工工资薪档的确定,根据任现职级年限套入相应的岗位工资薪档。

薪档 A B C D 任现职级年限 不足3年 3-6年(不含)6-9年(不含)9年及以上 任现职级年限截至2008年12月31日(实年)。具体规定如下:(1)任现职级年限有中断情况,可以分段累加计算;

(2)任现职级之前有高于任现职级的年限,累计计算为现职级年限;(3)原管理、技术序列同职级的任职年限,可累计计算为任现同职级年限。(4)副职主持工作的任职年限不能作为正职的任职年限。(5)比照相关职级管理的年限可累计计算为相关职级的任职年限。

3、专业序列一般员工岗位工资薪档的确定统一以员工工龄为依据套入相应的岗位工资等级,工龄计算至2008年12月31日(虚年),具体规定如下:

工龄 5年及以下 6-10年 11-15年 16年及以上 薪档 A B C D

(三)保留工资

为确保一线员工固定薪酬不降低,实现平稳过渡,对于套改后月岗位工资和综合补贴之和低于2008年12月固定薪酬项目之和的七岗及以下员工,采取以下措施:

1.晋升一个薪档,如由D档晋升到E档 ; 2.如晋升一档后,固薪仍然下降,再晋升一档;3.如薪档晋升两档后固薪仍然下降,设保留工资,具体额度由各单位根据情况设定,报省公司审批后执行。保留期为一年。

(三)岗位工资等级和薪档的调整

岗位工资等级和薪档调整的具体办法另行下发。

(四)实施进度 1.各单位于2009年4月17日前完成薪酬体系套改测算工作。2.各单位于2009年4月20日前完成薪酬套改实施细则。

3.2009年4月20-21日前省公司集中审批各单位薪酬套改实施细则(含各类审批表,见附表2-5)。

4.2009年4月30日前完成薪酬套改,并做好总结工作。

(五)其他要求

1.各单位要在省公司核定的2009年工资总额的范围内实施薪酬套改,且固定薪酬总额占工资总额的整体比例原则上不高于50%。

2.本次套改后的员工固定薪酬起始日期为2009年1月1日。3.山西通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参照本方案同步实施。附表1: 岗位工资系数表

等级评估表 篇5

部分 节 考试信息 考察要点 题型 题量 时间 第一部分听力A10段短对话(共约400词)放一遍理解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理解说话者的态度和语气单项选择(四选一)1025B4段长对话或独白 (共约800词)放一遍15

第二部分阅读A2篇文章 (每篇约350词)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语气,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

理解文章的结构及单句之 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区分文章的要点和细节信息单项选择(四选一)1050B5段文字 (共约350词)理解主旨要义选择搭配七选五)5

Cl篇文章 (约350词)理解文章结构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补全文章 (七选五)5

D1篇文章 (200-250词)词汇意义与用法 语篇连贯选词填空 (十五选十)10

第三部分写作A情景和任务要求写通知、申请、信函等应用文写作 (约100词)110B1篇文章 (200-250词)概括文章大意并评论综合写作 (约120词)120

为处理好考试中题目数量、赋分与各种技能的考查关系,PETS第三级笔试采用了分数加权的办法,即对各部分题目的原始赋分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使之能够平衡各种技能的考查关系。

PETS第三级笔试中各部分所占分数权重如下所示:

部分 权重(%) 听力30阅读40写作30合计100

各部分赋分加权的总和为100分。考生得到的考试成绩是其各部分原始得分经过加权处理后的分数总和。如:

某考生听力部分原始得分为20分,经加权处理后的分数应为24分

(20÷25×30-2440=3230=16部分原船分为20分,经加权处理后的分数应为32分(20÷25×40=32分);其写作部分原始得分为16分,经加权处理后的分数应为16分(16÷30×30=16分)。该考生未经过加权的原始总分为56分,各部分经加权后的总分应为72分。

一级食堂等级量化评估汇报材料 篇6

汇报材料

单位: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小学

时间:2015年1月5日

小刘寨小学食堂等级量化评估汇报材料

我们小刘寨完全小学位于泽河北侧,苟堂镇政府东一公里处,服务范围辖小刘寨、靳寨、大磨岭三个行政村,41个村民组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半径3公里,服务人数8865人。学校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28人,教职教工28人。

学校食堂由新密市政府投资80万元,于201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又先后投入20余万元改善了基础设施及设备,餐厅面积685平方米,其中食品处理区面积185平方米,人均面积0.49平方米,餐厅面积500平方米,人均1.3平方米,设有餐位400个,就餐学生380人,能完全满足学生就餐需要。学校就餐环境干净整洁,食堂设有粗加工间、操作间、售饭间、更衣间、主原料室、副原料室等功能区,原料从进入到加工,生进熟出的供应流程布局合理。内部配备有标准的操作台,荤素食品原料的洗涤池2个,侵泡池1个,炊具洗刷池 2 个等。

我们严格按照《河南省学校食堂管理等级量化细则标准》,对食堂的“建、配、用、管”等环节严格把关,并不断对基础设施进行整改提高,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去年我校顺利通过了省二级食堂达标验收,目前按照《河南省中小学校食堂等级评定标准》,我们认为达到了省一级食堂标准,现将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科学管理 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食品特派员、领导班子成员组面的食堂管理领导小组,确保学校食堂正常、安全、规范的运转。同时还成立了以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参加的伙食监督机构,定期召开会议,随时对食堂卫生 和食品卫生、饭菜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定和完善了食堂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师生能够吃饱、吃好、吃的卫生。因此,食堂至今无出现过任何不安全事件,确保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学校食堂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大食堂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各种硬件设施

去年至今,学校先后投资了七万余元,对食堂及餐厅进行了改善,所有餐洁炊具全部使用不锈钢制品,添置了消毒柜、冰柜、保鲜柜、切菜机等。这次学校又出资对各室的布局进行了调整,改建出一个粗加工间,完善了各种硬件设施。食堂餐厅各项制度齐全,餐厅文化浓郁,使师生能够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就餐。

三、健全制度,依章办事

食堂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 心健康,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大家庭,所以,所学校食堂不敢出事,也出不起事。因此,学校把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把师生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工作的首位。体现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师生服务为宗旨,建立健 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使每个管理人员及员工有明确的工 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主人公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 服务意识,工作中做到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强调各自的工作必须到 位不得有半点疏忽和懈怠,出色完成学校分布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 食堂的后勤服务工作井然有序。

四、加强食堂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严格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几年来,学校每年办理卫生许可证,并按时年审,食堂从业人员 坚持每年进行培训和健康检查,均持有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学校定期组织员工学习《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常识》的学习和教育,掌握食品卫生安全基本常识,确保师生生命和身心健康。

2.严把采购、加工出入库销售关学校对食堂实行统一管理,对食品主要原料坚持定点统一采购和索证制度,保证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工商经营证》及年审报告等有效证件,学校并安排专人从事采购及入库验货人员,并建立健全入库,出库台账,每张单据上必须持有供货人、收验货人、用货人签名及校长签字后方可入账记账,严把“三无食品”腐烂过期变质及有毒食物入库,从不制作冷荤凉菜,不出售剩饭剩菜和半成品熟食品,严把质量关。

3.要求员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要求员工在制作加工食品工作中,要精益求精,要像对待自己的 家人一样去工作,勤俭持家,使每道菜保证色、香、味、形具佳,使 人看上去有口味,吃起来香喷可口,并不断改进,调剂饭菜品与口味,使饭菜品种多样化。同时,要求员工要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食堂环境卫生采取“四定”,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四不”,坚持对三餐48小时留样,确保饭菜质量安全卫生。

4.加强成本核复,保证食品零利润。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学校是一个服务各团体,学生是一个特殊 的消费者,学校食堂是一项以服务为中心的公益工作,是学校的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因此,食堂以学生为本,实行顿餐制。从采购到销售部由学校统一管理,成本核复,不断改善食堂条件和师生就餐条件,优化食堂管理,不断提高饭菜质量。

五、存在问题

等级评估表 篇7

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而在等保测评中,主机安全等级的评估一直都较难给予准确的判定。参考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编著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1],可获知主机安全测评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操作系统测评和数据库测评,但由于每个模块中的测评项及其测评子项的数目根据事先定义的测评级别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别,不同测评人员对不同测评项的理解不同所导致的测评结果也不同,且主机安全等级的判定又是由这两个模块同时决定的。故而如何同时考虑两个模块对主机安全等级的影响则成为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的难点所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评估方法,充分结合云模型具有在定性概念和定量数值之间转换的优势且能够很好地将模糊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的优点[2],对主机安全等级测评给出一个客观、定量的判定结论。

1 云模型

云模型是由李德毅教授在深入研究概率统计和模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定性和定量之间相互转化的模型[2],充分考虑到了事物之间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1.1 云的概念描述

设Ω={x}为研究论域,x为主机安全测评中的测评模块,T为模块对应的测评结果的语言描述。对于x∈Ω,都有映射关系μ,使得Ω→[0,1],即xμT(x)∈[0,1],则称μT(x)为x对于T的测评结果的隶属度函数。隶属度μT(x)在论域上的分布成为隶属云[3],简称云;序列对(x,μT(x))称为云滴。云的表达形式有多种,如正态云、半升云、半降云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广泛应用的是正态云模型。

1.2 云的数字特征

云的数字特征用于描述云的形态分布,从而反应出相应概念的整体特性。云的数字特征包括期望Ex,熵En和超熵He,三个参数共同决定了云图的分布。其中期望Ex是反映论域空间的中心值,在云图上的表征为最高点,故而是最能够表示定性概念的点;熵En是反映一个定性概念可被度量的范围,是由定性概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共同决定的[4]。熵首先是由香农引入信息论中的,用于反应信息系统的混乱程度。在云模型中表征为云滴的离散程度,同时又反映着云形的“跨度”[5],故而在云模型中,熵越大,对应的云形“跨度”就越大,云滴分布得越分散;超熵He是反映熵的不确定性,即熵的熵,用于表征论域空间代表该语言值的所有点的不确定度的凝聚性[5],反映着云形的厚度。如图1所示为三个数字特征为(Ex=10,En=2,He=0.1)确定的云图。

1.3 二维云发生器

云模型是云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其他云模型运用的基础。因此,二维云模型是在云模型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区别在于二维云模型是由代表两个定性概念的两组数字特征(Ex、En和He)构建起来的。

设X={(x1,x2)}为普通集合X上的论域,论域X中存在一个模糊集合是指对于任意元素(x1,x2)都有一个稳定倾向的随机数叫作(x1,x2)对的隶属度[6]。如果论域中的元素是简单有序的,则X可以看作是基础变量[7];若无序,则根据某种归则f,首先将无序论域X通过规则f转化为另一个有序论域X',且满足(x'1,x'2)有且仅有一个(x1,x2)与之对应,则X'是基础变量。而隶属度就是在基础变量上分布称为二维云[7]。如图2所示就是一个二维云模型。

在云模型的概念基础上给出二维正态云的数字特征,分别是期望(Ex,Ey)、熵(Enx,Eny)、超熵(Hex,Hey),即给定二维正态云的数字特征,可以通过二维正态发生器生成云滴[8],具体算法如下:

输入:期望(Ex,Ey)、熵(Enx,Eny)、超熵(Hex,Hey)和N个云滴;

输出:N个云滴和drop(xi,yi,μi),其中i=1,2,…,N。

Step1生成以(Enx,Eny)为数学期望值、(Hex,Hey)为标准差的二维正态随机数(Enx'i,Eny'i);

Step2生成以(Ex,Ey)为期望、上一步计算出的(Enx'i,Eny'i)为标准差的二维正态随机数(xi,yi);

Step3计算μi=exp[-((xi-Ex)2/2(Enx'i)2+(yiEy)2/(3ny'i)2)];

Step4得到一个云滴(xi,yi,μi),其中:(xi,yi)为定性概念与此论域中对应的一个值,μi为(xi,yi)属于此语言值的定量度量;

Step5重复Step1-Step4,直到产生N个云滴算法停止。

2 主机安全测评等级的定性描述和安全等级的划分

2.1 主机安全测评体系结构

根据《教程》中的主机测评要求,可以分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两大测评模块,其中每个模块的测评子模块如图3所示。

2.2 测评模块等级判定的定性描述

根据测评前信息系统的定级不同,对应主机安全等级测评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两个模块中的测评子模块中所包含的测评项的数目也不同,所以无法对这两个模块的测评等级结果进行统一的描述,进而无法得出主机安全等级的测评结论。为此,本文根据每个模块中所有测评项的符合率来统一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级测评结果的描述。

假设N为所有每个测评模块的测评项的数目,M表示测评项为符合的数目,则有符合率公式如下:

通过上述的符合率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到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测评等级结果的统一描述。其中操作系统测评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数据库测评等级分为Ⅲ、Ⅱ、Ⅰ三个等级。如表1、表2所示。

2.3 主机安全等级的划分

若要对主机安全等级进行综合的判定,则必须结合上述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两方面的测评结果,故而有C=f(OSR,DBR),其中C表示主机安全等级的判定结果,OSR表示操作系统的测评等级结果,DBR表示数据库的测评等级结果,f表示综合OSR和DBR得到的C的判定函数。本文依据f将主机安全等级划分为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表3为主机安全等级评估规则表。

其中:规则1表示主机安全等级评估为安全,规则2则表示比较安全、规则3则表示不安全。

3 构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评估方法

有了上一部分对模块测评结果的统一定性描述,还要通过专家对每一模块的测评等级结果(符合率情况)进行评估,得到关于各条规则的二维云的数字特征,进而构建主机安全等级评估云图。

3.1 计算测评等级结果的数字特征

在实际的测评过程中,首先按照《教程》中的规范,由专家对各条测评项进行理解操作,再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这两个测评模块的测评结果进行评估,给出符合率分别ui,vi,wi,且0≤ui,vi,wi≤100,其中i≤n,n为专家的个数。分别对ui,vi,wi利用逆向云发生器[9]进行处理,得到与此模块相对应的三组数字特征Exi、Eni和Hei,并将两个模块的数字特征与表3中的规则进行映照,即各规则对应的两组数字特征。各规则对应的数字特征如表4所示。

表中,规则1中的两组Ex、En和He分别对应着OS测评等级结果为A的Ex、En、He和DB测评等级结果为Ⅲ的Ex、En、He;规则2中的两组Ex、En和He分别对应着OS测评等级结果为B的Ex、En、He和DB测评等级结果为Ⅱ的Ex、En、He;规则3中的两组Ex、En和He分别对应着OS测评等级结果为C的Ex、En、He和DB测评等级结果为Ⅰ的Ex、En、He。

3.2 构建主机安全等级评估云图

通过将上述规则的两组Ex、En和He分别作为二维云模型的输入,即以(ExOS,ExDB)、(EnOS,EnDB)和(HeOS,HeDB)为输入,产生满足正态二维云分布的三维点drop(x1,x2,y),其云发生器PCG如图4所示。

通过图4构建的云发生器得到主机安全等级测评的评估云图如图5所示。

3.3 构建判定区域投影面

因为在判定云图中99%的点都是被正确划分的,故而根据上述规则得到的关于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的3个安全等级判定云图,以纵轴隶属度μi=0.01构建不同规则下判定空间的投影面,即判定云图中对应的点可以通过隶属度为μi=0.01的投影面进行表征。不同规则下判定空间的投影面如图6所示。由此可以得到:在对主机进行测评时,通过式(1)计算得出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这两个模块的符合率,再将得到的两个符合率值分别与图6的X、Y坐标轴进行比对,即可得出主机的测评结果。

3.4 主机安全等级的判定方法

从图6可以看出不同规则对应的主机安全测评判定等级的分布是比较集中的,所以可以通过判定空间的投影面的分布区域来判定待测主机的安全等级,具体判定过程如下:

Step1通过专家给定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测评模块的各个测评等级结果构造主机安全等级判定的规则;

Step2通过上述过程得到不同规则对应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测评结果的数字特征,并将其作为二维云发生器的输入,得到主机安全等级判定云图;

Step3通过判定云图得到判定空间的投影面,并将其作为主机安全等级判定的标准;

Step4按照《教程》中的规范,计算待测主机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符合率,将这两个模块的符合率作为二维坐标中的一个点与图6的投影面进行匹配;若此点属于O区域,则待测主机的安全等级判定为安全;若此点属于P区域,则判定为比较安全;若此点属于Q区域,则判定为不安全;若此点不属于任何判定区域,则选择其坐标离某一判定区域最近的区域作为判定结果。

4 仿真实例验证与分析

实验在Intel(R)Core(TM)i5,主频为2.5 GHz、内存为4 GB的笔记本上进行大量的仿真实验,实验环境为MATLAB 2012b。本文选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中的10个测评系统的主机测评作为实例,由于绝大多数单位的信息系统测评都只定级为二级或三级,因此实例分别以二级、三级等保测评要求为背景。本文选取的10个系统的主机测评的安全等级分别为安全、比较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不安全、安全、比较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不安全。虽然不同定级的测评项数有所不同,但本文使用符合率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实验测评实例如表5所示。

首先分别将主机代号为1-10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测评符合率转化为以横坐标为操作系统测评结果、纵坐标为数据库测评结果的二维坐标,其中三级测评系统的主机坐标为a(84.4,86.4)、b(78.1,72.7)、c(71.9,66.2)、d(68.8,69.2)、e(56.3,59.1);二级测评系统的主机坐标为f(89.5,87.5)、g(78.9,75.0)、h(68.4,68.8)、i(63.2,62.5)、j(57.9,56.3)。然后分别将这两组坐标放在图6的投影面中,得到点a未落在任何判定区域内,根据3.4节的判定方法,由于点a的坐标距离判定区域O较近,则1号主机的安全等级判定结果为安全;点b落在判定区域P内,则2号主机的安全等级判定结果为比较安全;点c也未落在任何判定区域内,同理,根据3.4节的判定方法,由于点c的坐标距离判定区域P较近,则3号主机的安全等级判定结果为比较安全;点d同样未落在任何判定区域内,同理,根据3.4节的判定方法,由于点d的坐标距离判定区域Q较近,则4号主机的安全等级判定结果为不安全;点e落在不安全的区域内,则主机D的安全等级判定结果为不安全。故而,三级测评系统中的1-5号主机的安全等级结果依次为:安全、比较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和不安全。同理,二级测评系统中的6-10号主机的安全等级结果依次为安全、比较安全、比较安全、不安全和不安全。

常规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中的安全等级判定方式为对照符合要求逐一比对测评结果,从而得出定性的测评等级。本文则通过符合率对所有测评项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简化判定过程和给出精确的判定结果,且本文通过二维云模型进行判定得出的安全等级结果与传统方法得出的安全等级结果完全一致。

5 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二维云模型的主机安全等级的评估研究。实例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之前仅通过各模块的符合率的区间判定主机安全等级更加精确,且不仅充分考虑到测评结果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还融合两个模块的测评结果对主机安全等级判定的影响,有效地实现对主机安全等级评估的量化,给出精确的安全结论的判定。实例验证表明此判定方法得到的判定结论与实际测评中经专家审核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故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未将各模块对主机安全等级判定的权重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顾鑫,徐正全,刘进.基于云理论的可信研究及展望[J].通信学报,2011,32(7):176-181.

[3]付斌,李道国,王慕快.云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2):420-426.

[4]王琦,王永滨,曹轶臻.基于云模型的电力生产管理软件可信评估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7):33-36,45.

[5]吴立新,王勇.正态分布真随机数云模型发生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10):113-119.

[6]梁俊斌,苏德富.云模型及应用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12):4198-4201.

[7]周喆,王树良.基于各向异性的二维云模型滤波[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10):3178-3180.

[8]蔡光曙,陈强.基于二维云模型的瓦斯危险信号模型[J].工业控制与计算机,2012,25(7):67-70.

等级评估表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再生能源利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Case study of one office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

Li Bao-xin1,Yu Ying-yu2,Liu Xiao-fang1

(1.Tianji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Tianjin300074;

2.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Shandong264005)

【Abstract】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exist in LEED, Green Mark,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as essential part for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these standards. Finally, the sugges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green non-residential building is proposed and one office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 is studied as study case.

【Key words】Green Building;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1. 前言

(1)绿色建筑作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绿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均有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要求,同时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估等级规定了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

(2)目前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缺少完整详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分析过程;往往是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验证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否达标;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叠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以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初投资较常规系统高,上述问题可能会降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盲目堆砌技术违反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3)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定、不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美国LEED标准、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标准对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思考,并结合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

2. LEED评价标准中可再生能源利用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标准是美国绿建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提出的以商业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国际化的认证体系,包含街坊(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建筑(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re and Shell Development, Schools, etc)两个层面的标准[1][2]。LEED标准鼓励和认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分为两种形式: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和异地绿色能源。鼓励采用项目现场可再生能源的自给来减少应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与经济负担,其评价是基于场地内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量占建筑能耗费用的比例,不同评分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如图1所示。异地绿色能源在于鼓励建筑应用电网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至少为期2年的可再生能源合同来从异地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来满足建筑35%的电耗。

图1LEED NC标准中不同评分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

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3. Green Mark评价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Green Mark标准是由新加坡建设局制定并主导实施的、实践比较成功并在亚洲国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一套评价标准。该标准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评分根据建筑的预测能源效率指标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电耗的比例来进行(表1),最高得分为20分[3]。

4.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定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申报中最常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此标准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天津市绿建标准)是结合天津市的地域特点和发展情况而制定的,天津地区的所有绿色建筑项目均应依此标准进行评价。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规定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满足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25%,或可再生能源提供采暖(制冷)满足建筑热(冷)负荷的10%或者地热供暖满足建筑热负荷的20%),得分20分,并设有优选项鼓励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对应的评分如图2所示[4]。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4]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ianj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DB/T29-204-2010.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5-836

[作者简介] 李宝鑫(1984.01-),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绿建工程师,可持续设计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可持续设计总监,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LEED AP(BD+C)),从事生态规划、建筑可持续设计、环境建筑物理分析与应用、CAAD、国标绿建咨询与LEED咨询等工作。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4]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ianj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DB/T29-204-2010.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5-836

[作者简介] 李宝鑫(1984.01-),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绿建工程师,可持续设计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可持续设计总监,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LEED AP(BD+C)),从事生态规划、建筑可持续设计、环境建筑物理分析与应用、CAAD、国标绿建咨询与LEED咨询等工作。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4]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ianj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DB/T29-204-2010.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5-836

上一篇:结婚祝福语兄弟下一篇:最经典的激励人心的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