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预测:“水与岸”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预测:“水与岸”(精选5篇)

高考作文预测:“水与岸” 篇1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800字的作文。

有水就有岸,岸阻遏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

请以“水与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水与岸”的审题思路

岸,抽象地讲,就是限制,是约束,是束缚,是要求。

具体地说,就是父母的`叮咛,是师长的教诲,是学校的校规、校训,是法则,是纪律,是法律。

【范文】

谢谢你,亲爱的岸

我始终相信自己是灵动的天使,带着不可抗拒的魔法和力量,一路奔流而下,就要到达蔚蓝色的远方——那里,正在喧响着我的呼唤;所以我厌恶你的存在,你总是用你牢不可破的堤防,阻碍着我肆意的前行。

我向往波澜壮阔的生活。青春的悸动在我年轻的心里已经发生了化学作用,创生出无数的美好,仿佛只要我融入到了那片浩瀚,我就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受万人景仰。我匆匆地赶往我的追求,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坎坷,可沉默不语的你却总是强迫着我按照你的路线前行,即使我反复地叫喊道:“请尊重我的选择!”

可是有一天,太阳告诉我,我应该感谢你。因为如果没有了你善意地疏导,我也许早就干涸成了撒哈拉沙漠;如果没有你的悉心照料,我也许早已被摔打得不成样子。人类老是在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你的世界,只能成为恣肆的一片汪洋,没有了沿途的美丽,没有了草木的芬芳,没有了收获的的欣喜,更没有了文明的不朽与辉煌。

所以,谢谢你,亲爱的岸!

谢谢你的陪伴。忘不了在我肆意时,你为我围造的水底牧场,让我撒下失落的种子,却收获到了真正的自由、放松与惬意。

谢谢你,给了我略带约束的爱,让我感受到了被保护着的安全与温暖。有了你,潮起潮落,展开了人世间最美的画卷;有了你,冬去春来,我才有了承载起万吨巨轮破浪远航的伟大力量。

所以,我要谢谢你,亲爱的岸!

我终于懂得了没有约束与管制,自由只能是一缕飘渺的烟,一道转瞬即逝的虹。是你让我茁长,让我壮大,让我离我的梦想更近。

断了线的风筝从来飞不高,脱了轨的火车永远不会风驰电掣,没有了规矩的世界,任何人都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

2005高考作文走向预测 篇2

一、可能会出现主题词型话题作文

所谓主题词,就是能够表达某些内容、表述一定性质、说明某种特征或点明某个意思的关键词语。主题词型话题作文主要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实词来充当的(词语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它一般不用引材,从而淡化材料跟话题的关系,削弱甚至消除原材料中含有的主旨对审题、立意的影响。没有了明指或暗示主旨思想的倾向性,限制性极少,而且还可以避免抄袭和宿构。这样设题能够给考生充分的自由,让考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创意、个性、生活态度、人生感味、社会责任。让考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是较理想的一种话题作文形式。

例1. 2004年全国高考“福建卷”的作文题: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 曹操宋江 薛宝钗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和以前的高考作文相比较,这个题目有很大的突破,它增加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人文气息更浓了,给考生的选择权和自由度更大了,而且出现了新课标的影子。但是面还是过于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有的考生对这些人物或形象不很熟悉,很难写出东西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更难反映现实、针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了。

笔者认为,为了使所写内容不至于跟现实脱钩,而且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及人文、修养、价值观、人生观。2005年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命题:请从你所学过的课本中或阅读的材料中选定一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或者人物形象作为话题媒介,以“走访×××”或“与×××交流”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在题目的后边写清你所选定的人物或形象),不得抄袭。

需特别注意的是,主题词型的话题作文很可能会出现在今年或今后的高考作文中,如:

例2.下面列举了几组词语,阅读后根据要求作文。

A.脸颊 责备 困惑 是非 追求 窗户

B.舞蹈 生活 屈膝 魔方 预感 沉默

C.花季 邻居 迷人 退学 浮躁 跋涉

D.数字 泪水 二胡 事实 人生 亲人

E.贫瘠 面颊 体验 歌唱 细胞 雕塑

F.季节 比赛 公司 体操 风暴 麻烦

G.医院 空缺 花生 彩票 辍学号码

H.粉笔 流泪 筷子 风尘 姿态 未来

I. 巅峰 残酷 希望 醉酒 被褥 枯萎

J.板凳 舒畅 坎坷 成功 寒风 方便面

K.音乐 蜡烛 学习 思绪 树枝 创新

L.呻吟 残疾 雨伞 焦灼 旅途 射击

M.潇洒 桃花 喧闹 浪漫 翅膀 作文

N.性格 粉笔心动天狗人

请选择上面14组词语中的一组,并就此为话题对象、构件,创作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须用上所给词语,可直接用,也可以意用,但需在文章题目后面标注组别(只用ABCD);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命题,它能体现考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应考虑所给词语都是涉及哪些方面的,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思维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选择适合这些词语的题材,确定立意的核心,最后像插花一样将这些词语构思成具有特定内涵、富有创意的艺术篇章。当然,这些词语不能简单连接、生硬穿插,需要进行巧妙转换、精心构想,就像“天空”“足球”和“树木”三个词一样,虽毫不相干,但是如果这样联想和想象就发生了紧密的关系:由天空想到了雨,由雨想到了树木,由树木想到了草,由草想到了绿茵场,由绿茵场想到了足球。这种命题也可侧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关系,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等,那就选择倾向于某一种关系的一些词语。

另外,用一个词作为话题的,所选词语一般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指向性,可充分自主立意,有最大的自由。2004年全国高考上海卷的“忙”、北京卷的“包容”,就是典型的例证。笔者认为2005年高考作文也许会命制“面子”“偶像”“位置”“空间”“家园”“财富”“竞争”“名利”“公平”“经验”“感动”“视野”“发现”“思考”“沟通”“压力”“心态”“品味”“微笑”“色彩”“生命”“生存”“生活”“人生”“旋律”“美好”“高雅”“潇洒”“文化”“智慧”“眼睛”“手”“活”“变”“品”“绿”“红”“攀”之类的话题。

二、可能会出现图画型话题作文

这种类型的话题是由图或画来充当的,它往往是给出一张或几张图、一幅或几幅画,让考生就此图画(一张、一幅或几张、几幅)为话题写文章。与以往的看图画写作文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主旨或主题,不需要揣测此图画的原始图示或画意,倾向性极小,自由度极大。只需要考生对图画展开联想和想象,探求它的寓意,由形化神,充分调动联想力和想象力,联想生活,思考、挖掘、拓展、延伸,揭示其现实意义,充分展示考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

例3. 联想、想象和思考是人的几个重要的思维活动。人生活在天地间,自然万物常常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生成思考。请选择下面四幅图中的一幅,根据自己的联想、想象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说明:可将第二幅假设为成一半黑一半白)

这四幅图形象的差别比较明显,使人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也会不同。此题要求考生要通过外形立刻产生联想和想象,看透它内在的东西,探求它给人留下的深层思考。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某种现象或现实中的某种认识,然后进行写作。这种图形作文,重要的不是形似,而是意似,考生一定要从图形中走出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当中去,去触摸生活当中近似于图形的事例或事理,不能单纯地就图说图,而应引申开来或将其寓意写出来,才能符合命题人的意图。

第一幅考生可分别联想到外柔内刚、表面世故圆滑而内心却刁钻、阴险、狡诈的人;地球愤怒了,张大嘴向人类怒吼;用个性开拓新天地--“扩张”;三角恋爱中的人难以走出自己设置的圈;削尖了脑袋往上钻;坚毅、理性、谦恭,人生三大支点。

第二幅可分别联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等;做人要黑白分明;平分秋色;讲原则要一清二白;成全你与败坏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的心向着太阳,就不会留下阴影。

第三幅可分别联想到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如何看待对内与对外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围观现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遵纪守法,不越轨;没有心灵沟通的人在一起永远都不会有焦点(交点);物质是小圆,精神是大圆;物欲膨胀充斥心灵,内心精神空虚则被侵蚀;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走出怪圈,拓展自己的空间。

第四幅则可联想到方向盘,既而谈及人应该掌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平等、和平是民族、国家相处的根基,立身的原则;竞争的格局已经摆开;联想“囚”字,谈心灵的禁锢;人生的三个阶段(1/3创造辉煌);人生三味——事业(为社会活)、情感(为别人活)、生命(为个人活);人要靠自己撑起属于自己的一个天;亲情、友情、爱情是生活的基点等。

三、可能会出现现象型话题作文

这种题型能够考查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调动考生对现实生活进行关注和思考,让考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主动地去展示自己的思想认识、审美标准、道德修养、价值观、世界观等。人生活在现实中,天天与身边的事息息相关,就得关注这些事,思考这些事,参与这些事。要想让考生脑子里想着这些,高考作文命题就应该会有所侧重。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主动地去展示自己的思想认识、审美标准、道德修养、价值观、世界观等。

例4. 当你置身于熙来攘往的街头,举目四望,你简直会以为你已来到了异国他乡,因为你的眼前到处都飘动着棕头发、黄头发、红头发、绿头发 ……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请以“染发现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例5.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地上的明星遍地走。像什么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它们成了许许多多青年人崇拜的偶像,于是乎出现了许许多多歌迷、影迷、球迷等等,形成了一个追星族。请以“追星现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水与岸的华尔兹作文 篇3

女人是水,男人是岸;水灵动,岸挺拔。

有了男人与女人的相依才有爱情的华尔兹。爱情是新凤霞与吴祖光‘’你挑水来我浇园”的天仙配;是荷西与三毛无怨无悔的千里追随;是周恩来与邓颖超执手偕老的相依相伴;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天动地的生死不渝。

爱情的美丽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平凡细琐。

子女是水,母亲是岸;水活泼,岸沉稳。

有了母亲对子女的培养和包容,水才不会随波逐流。高尔基说过“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母爱如岸,因为它,儿女才有了指路明灯与温馨的港湾。水轻拍岸,是感恩的鸣谢。

你是水,朋友是岸;水自由,岸安定。

水与岸不能交融,却能依存;不能结合,却能同行。是鲁迅与翟秋白开城布公的生死之交。

岸给激进的水安稳,水给执着的岸活力。华尔兹因从容的伴奏而愈舞愈精彩。

2009年高考作文复习与预测 篇4

自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命题权力下放以来,语文试题可谓百花齐放、面目一新。各个自主命题的省市各显神通,经典的题目层出不穷,这种势头仍在发展。纵观五年来语文试题,新课程标准理念得到了全面、深刻而又各具特色的体现,其中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作文题目。考察这几年的作文命题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习模仿为主,以全国卷作文题为榜样模仿,话题作文占主导地位,体现在2004年至2005年的全国各省市作文题中。第二阶段重在探索尝试,自主命题的省市都在探索命制适合本省市、体现本省市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的作文题上作了大胆的尝试,题目形式不再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也不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分天下,材料作文稳坐钓鱼台,命题作文如雨后春笋,话题作文已是强弩之末,在2006年至2007年的全国各省市作文题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第三阶段进入了成熟创新的轨道,话题作文已经渐行渐远,也许几年后要淡出人们的视线,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各显神威,材料与命题相结合的形式日趋增多。这些作文题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特征抢眼,题目新意闪耀,已经走向成熟,我们从2008年全国各省市作文题可以感受得到。这是从命题形式上分析,如果从内容上分析,这些作文题都有意无意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四大教育目标,即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规划人生。我们把2006年以来的作文题按这四个目标分类,以便分别指导审题思路及立意方法。也以此为基础,预测2009年及今后的作文命题趋势。

这个分类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比较简洁、清晰,没有十几类那样繁琐,操作起来容易。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是命题者的首选,因为它的内容丰富,角度众多,依然是今后考查的重点;认识自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将继续演绎它的精彩;规划人生,初看是一点星火,但是燎原之势不可阻挡。课标中的四种类型的题目,都要进行专题攻坚训练,不可偏废,更要详细地知道审题与立意的思路、方法。那么,这四种题目可以从哪些角度审题和立意呢?要避免哪些误区呢?下面作一些简要分析,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一、认识自然类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思路

认识自然也就是要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这种认识不仅仅是一般的保护环境,而且是环境意识植根于人的灵魂,把自然的一切都看作生命的有机部分,把自然的一切流动都看作是生命的变化形式。认识自然就要有万物皆有我生命的道德品质,有了这种认识,人就会融入自然之中,人就会与自然相依为命,就能在自然之中自由生存,能自觉地保存生命。

从自然中能悟出哪些生命的道德品质呢?

(1)自然界的万物都有人的情感、思想。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黄鹂”是有生命的,它们在为寂寞的丞相祠而展现春色与歌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树阴”都有人的感情,会珍惜,懂得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诗句中的物象也都含有人的思想感情。

(2)从自然的生命上见到人的意志、品格。“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不是写蝉,而是写人的高洁品格,蝉仅仅是一个生命的载体,已经有人格特征。“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现了人不怕任何打击,不怕粉身碎骨,要留住清白、刚直的品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了人的坚定顽强、不媚权贵、不随世俗、洁身自好的风骨。“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表现了人虽然遭遇不幸、怀才不遇、处境艰难、景况凄凉,但是素质很好、不怕埋没、自尊自爱的良好心态。

(3)从自然规律中发现人生的规律或真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前人。”包含了新老交替、新陈代谢规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明人生的变化、挫折、兴衰际遇是不可避免的,要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规律,人们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人们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看问题,其实就是要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天合一的生存境界。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就可能引起北美洲的一次地震或海啸,说明自然界的联系是普遍的,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这类作文,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只会把现象汇成山、汇成海,从工业革命排到臭氧空洞,从水土流失谈及山洪暴发。没有对生命尊重的彻悟,没有对人生价值的珍视,没有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文章内容流于芜杂而缺乏灵性,文章立意失去厚度而显得单薄,文章笔法陈腐而难有创新。怎么办?首先,要冲破世俗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其次,要善于捕捉体验的亮点,可以是痛苦的一瞬,可以是欢欣的一刻,可以是挫折的一页,可以是顺意的一天,把这些亮点变成智慧的叙述。在叙述中抓住一点,精雕细刻,在细节刻画中,彰显形象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大中取小,以小见大,感悟深刻。再次,要向名家求教,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与领悟能力。

二、认识社会类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思路

认识社会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要一叶障目。首先,要认识社会的主流,抓住主要矛盾,不被一些枝叶迷住双眼。其次,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长处,又看到短处,懂得残缺与完美的寓意,理解挫折与坦途的真谛。第三,要学会比较,用发展的眼光纵向比,发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用谦虚的眼光横向比,找到我国与外国的差距,明白我们的奋斗目标,鼓舞我们的斗志,焕发我们建设祖国的活力;用自省的眼光全面比,认识我国的国情,知道我国的优势,体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第四,要学会欣赏,以肯定的眼光欣赏美的事物,就会歌颂时代主流精神;以批判的眼光欣赏丑的事物,就会找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认识社会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境界问题,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对社会的认识就全面、深刻,对社会现象就能辩证对待,思辨能力自然就会不断提高。

这类作文容易步入以下误区:(1)空泛议论,没有深度,缺乏说服力。很多人会讲许多大道理,会发教训人的论调,而缺乏典型精当的事例来证明、阐发自己的观点,更没有对事物本质、规律的透析。(2)人云亦云,观点陈旧,没有启发性。表现为:罗列事例,不会分析,缺乏逻辑性;没有作者的真知灼见,没有从列举材料中揭示生活的真谛、抒发人生感悟。(3)不会提升主旨,立意流于肤浅。也许是语言的贫乏,也许是思想的浮浅,不会从人的思想、国家的利益、时代的进步等角度去分析。在文章的总结处不能及时升华主旨,提升立意。

要走出这些误区,除了要深入体验生活、磨炼思想外,首先要学会用提问法构思,即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他人写过吗;列举的例子是哪些,都典型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本质、社会规律;揭示了人的什么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奏响了时代的什么旋律。其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多角度提炼观点,从中选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即独树一帜,展开深入分析。第三,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从结果出发,对发生的情况作深层的原因探析。第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阐发事物的本质。

三、认识自己类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思路

认识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一点也不认识自己的人少之又少,从本质上、认知上认识自我,从宏观与微观上认识自我,从社会需求、发展的角度认识自我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痛苦与幸福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真正的“我”,才能充分展现“我”的人格魅力。认识自我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前提。首先,要认识自己,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反省中,发现自己的优劣。并善于在日后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发展自己的优势,使之成为一种才能,能够为社会服务。同时,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劣势,不回避它,而是尽量利用它为优势服务;或者通过学习、借鉴,减少自身劣势的负作用;或变劣势为优势,闯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事业。第二,要找一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即通过父母、亲朋、同事、学生、领导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这样才会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第三,要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对照,看能否符合实际;把自身的优势与社会的发展对照,看是否过时;把自己的作为与人们的期望对照,看是否言行不当;把自己的成绩与时代的要求对照,看得失、荣辱是否不均。第四,站在自然和宇宙的高度认识自己。把自己当作自然之子,与其他自然生命同等对待,希望自己的生命也像自然生命一样得到完美的体现;还要从自然的规律中体会自己的养生之道,用自然法则约束自己的行动,让自己的实践符合自然规律,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写这类文章要求当然更高,文章品位的高低取决于作者思想境界、道德人格、审美水平的高低,应走出下面的误区:(1)只是叙事,缺乏深刻议论。作者的深刻见解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得不周全,使文章流于肤浅。在议论抒情时也只是表达常人的内容,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个性特征。(2)找不准选材的切入点。这是许多作者感到困惑的问题。每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人生阅历已不浅,生活体验已不少,那么每一个感触点都是最佳的选择,可是常常是事与愿违。(3)语言平淡无奇。首先是句式呆板,缺乏灵气。其次是全文没有亮点,显得暗淡无光。

要走出这三个误区,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审美能力。首先,我们要用审美的眼光,在实用的部分与科学的部分中发现美感的部分。艺术给人最大的感受是美。因为,“人生本来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在生活中显现人性的光辉,在生活的逆境中见证人格的力量;在美的事物中发现人生的价值,在丑的现象中悟出创造的需要。这就是懂得生活。第二,要培养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做人境界才会不断提高。“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同上)。第三,用文章记录自己的情趣与个性,反省自己的生活。“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随地变迁而生长发展……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同上)。

四、规划人生类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思路

规划人生,就是要思考如何把握人生,作自己人生的主宰,不断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仅仅认识自然还不够,还要思考以什么形式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达到自己与自然的同一;仅仅认识社会还不够,还要思考以什么形式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仅仅认识自我还不够,还要让自己的才华、理想以什么形式变成生活的价值、生命的载体、人生的主题。

规划人生,首先要反省过去,总结出值得深思的人生哲理。规划人生,重要的是对现在、今天的珍视与把握,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只有把握了“今天”,人生才充实,生命才有意义。规划人生,还要设计自己的将来,自己要做一个什么人,走一条什么路,干一番什么事业,都要以“今天”为基础去规划,这样才能不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所以规划人生的基础是“能入”,即深入生活,把握生活的本质,而审美体验正好能做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出”,即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反省自己的生活,以清醒、淡泊、坦然、乐观的心态,发现自己以往生活的缺陷,才能更好地设计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创造出更美的人生,这样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体验。因此,把人生体验表达得较具体、完整,乃至淋漓尽致,文章自然极有个性特征。

要规划好人生,就得学会审美。审美,不仅仅是发现美,关键是提高审美认识水平,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在各种人生经历中体验美的真谛,领悟人生的可贵、生命的价值。不论是一草一木,还是一缕炊烟一丝鸟影;不论是挫折与痛苦的旅途,还是畅通与快乐的行程,都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都能认识自己生命的轨迹,都能把准生命的脉搏,都能领悟生命的珍贵,这不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吗?所以,黑格尔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确如此。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审美,实际上是跳出自己的生活,观察、审视自己的生活,以便高瞻远瞩、目标明确地规划未来。

写这类作文最容易步入的误区是:只见他人,不见自己;套用材料,牵强成文。怎样走出误区呢?首先,让“我”成为文章的主角,即紧扣作者自己的审美体验来写。每个人的生活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立的孤本,每个人的感悟都闪烁着独特的灵光。因此,通过新颖构思出来的文章也就具有了作者的个性。这样的内容,写起来就会激情澎湃,读起来会倍感亲切。最忌套用他人的材料,最忌以旁观者身份叙述。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化腐朽为神奇,即在平凡甚至平庸的事物中悟出生命的意义,真正点石成金。第二,高举个性的旗帜。感悟是独特的,也就是有个性的。高举个性的旗帜,就会使感悟常见常新,文章也就有了个性魅力。在内容上要有创造性的发现,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他人司空见惯的问题,从中发现新的意义;用自己的感情去比照他人常有的感情,从中发现新的激动;用自己的处境去推想他人的遭遇,从中产生新的感悟;用自己的体验去设想他人的感受,从中产生新的联想。在形式上也要有创造性的表现,要敢于独抒己见、抒发激情、创新文体,不人云亦云、压抑感情、因循守旧。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托物言志、象征抒情的手法,如《白杨礼赞》、《绿》;二是采用抑扬互用、对比表达的手法,如《荔枝蜜》。

高考作文预测:“水与岸” 篇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复践行;也有人说,我们正走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试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信仰”,所以考生只需以“信仰”为话题,紧扣材料的三个观点任选其一或辩证分析立意均属切合题意。如以第一句为切入点,考生可批判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进而分析其实质与危害,呼唤信仰的回归;如以第二句为切入点,考生可讴歌信仰的力量,呼唤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社会,发现生活的美;如以第三句为切入点,考生可采取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信仰的状况,即既没有丧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同时,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

【佳作展台】

点亮信仰的天空

@张思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梦想着民族复兴,文化繁荣。我的中国梦是让中华民族在物质日益繁复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呵护自己的文化之根,实现精神世界的繁荣。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绵延不息,没有信仰的国家即使物质充盈也会因精神世界的干涸而断流,没有信仰的社会注定一盘散沙。

信仰!我们的信仰正在丢失!

十年来,城市里的人都在找东西。找稳定工作,找廉价房子,找安全食品,找不知身在何处的自己。他们东奔西走,却始终说不清到底在找些什么。高楼大厦簇拥在一起,绚烂的灯光下,是越来越多人心的荒芜。

十年来,村庄里的人一直在丢东西。丢了锄头,丢了石林的木楼,丢了渔舟悠扬的歌声。他们将传统的生活变卖给现代的繁华,那依江傍水的树林,那一家人在场院其乐融融的场景,那飘荡在山头的炊烟都已不见了。远方游子心念的那个故乡呢,只能在记忆里长存。

在古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儒家思想逐渐普及。举国上下,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信仰的源泉,强健着民族的根基,使其高傲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文字传承了下来,这能证明中华文化绵延不息,但人们心中信仰的光辉开始暗淡。我想起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岁月,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拯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为信仰,最终雪洗百年国耻。那时的精神如今已四分五裂,中华文明正逐渐失去自己。我们不能容忍前面那句戏言,我们要照亮信仰的星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当看见老人倒地,我们会犹豫,要不要去扶,“彭宇案”的阴影还存在于每个人心里。政府官员贪污钱财,公款私用,对于此,民怨载道。商家企业,唯利是图,“毒胶囊”“地沟油”“塑化剂”一次次刺痛消费者的心。这是道德与欺诈,廉政与腐败,诚信与诓骗之间的博弈,这是信仰与社会现实的摩擦。当人心丢失了信仰,社会就开始浮躁,道德就开始沦落。

一句“你幸福吗?”问倒了无数中国人,有的人欲掩饰内心对幸福的焦虑,刻意使用其他的回答。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信仰的缺失。有许多人内心缺乏信仰的滋养,正被现实折磨。信仰可以教会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内心想要的生活。精神世界富足了,内心就不会焦虑了,幸福的报春鸟就会翩然而至。

信仰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在神话传说的奇幻中,在京剧古曲的弹唱中,在汉字的那一点、一撇、一捺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信仰的深刻。

《舌尖上的中国》引人遐思,各种各样的佳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以食为天”的最好诠释。中国是农耕社会,一直以来承蒙天地自然的礼遇,“吃”也成为了信仰之一。古代皇帝的“满汉全席”,乃天下美食之盛景。正是由于对“吃”的讲究,对“民以食为天”的深切信仰,我们才造就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共餐制”是我们国家“吃”的传统方式,其中也充满了信仰内涵。“共餐”即共同享有,“奉菜”是互相施予,相互帮助;“谈笑风生”是友好交流,以和为贵。这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区别。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洋快餐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空间。《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对传统文化深情的赞礼,让我们期待它能守住文化之根,唤醒信仰之魂。

传承了几千年的信仰,我们必须拯救。我们必须明白坚守信仰的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它的正能量。让我们一起放飞孔明灯,点亮信仰的星空,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评点】

本文亮点如下:

一是标题有视觉冲击力,“点亮”富含动感,“信仰”点示“文眼”,“星空”充满诗韵。整篇文章围绕“点亮信仰的星空”逐步展开,侃侃而谈,生发得当。篇末收束全文,以“点亮信仰的星空”一语照应前文,呼应标题,丝丝入扣,强化主旨。

二是收放自如,开合有致。文中由城里乡村人们丢失物质入手,切入对现实社会中信仰丢失的点示与剖析,由中华传统文化曾经的灿烂引发“圆我中国梦”必须唤醒信仰之魂的深刻思考,阐发信仰的非凡力量自然引出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深情赞美。行文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联系经典,又“点击”生活,笔法灵活多样,笔端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道,彰显出作者眼光的睿智和思想的深邃。

上一篇:给狗洗澡的作文下一篇:切配工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