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别离》观后感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一次别离》观后感(推荐8篇)

关于《一次别离》观后感 篇1

男主角的父亲有老年痴呆,他不离不弃,为父亲穿衣洗澡,请家政,他说只要父亲说一句话他都会很开心。为了守护父亲尽孝,他甚至愿意放弃婚姻。他用心细腻地爱他父亲,这是一种尊重。

女家政被冤枉偷钱,更不幸的是她四个半月的孩子流产了。两种苦痛一起让她品尝,她说:她更接受不了被冤枉的感受(她绝对很爱她的孩子)。于是她一次又一次澄清事实,声泪俱下。我看到一个普通的人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她小心地呵护它不容冒犯。

每次大人吵架,他们都会让孩子回避,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无辜。父母吵架前会温柔地对孩子说:我们商量一下,你先回房间。两位男主角仇深似海,争吵甚至拳脚相向,最后对薄公堂后,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孩子说:不要因为我们之间的争吵难过。言语里满是怜恤。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责任,不会牵连别人。

法官审判时很认真负责,会详细地问很多问题,会现在当事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处境和感受,但也按法律执行该有的判断。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神秘模糊的贿赂,只是一个和解人让真相显明。

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撒了谎,但最后都承认自己的谎言。他们为此表现出的不安和悔恨让我印象深刻,撒谎是罪,得罪神也伤害人,这是可憎恶的。我不是说撒谎后不安和悔恨就行了,就很了不起。但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连这样的反应都没有了?

两个男人对薄公堂时,一方气急败坏开口骂人,另一方提醒对方尊重自己,很自然的提醒,像种习惯,法官也很自然地警告,像一根丝一样连续光滑,没有做作和勉强。

《一次别离》影评 篇2

------观电影《一次别离》有感 著名导演王家卫曾经指出,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拼贴成另一面镜子。一部好的电影不是简单的视觉呈现,也不是枯燥的剧情堆砌,最起码要超越纯粹视听感性,去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贯彻“人”的思维方式,体验、叙述、反思着人的生命行为。而我认为, 《一次别离》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引起全世界的共鸣.2011年, 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大获全胜,一举擒获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2012年2月26日在美国举行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伊朗电影《一次别离》毫无悬念地荣获了最佳外语片奖.。一部只有50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却成为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的“大赢家”,又是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种子选手”。不少人将它与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金陵十三钗》相比,直言“张艺谋大片被伊朗小电影破冲奥梦”。

一个接一个的奖项将国际社会对导演法哈蒂的关注推至顶峰,然而法哈蒂对于他在电影里究竟想表达什么一直不愿细说,甚至连结局都是开放式的,他希望把自己想表达的信息完全交由观众自己去理解和体会。

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讲述了一次分离和两个家庭的故事:纳德和西敏是一对生活在德黑兰的中产夫妻,西敏希望移居海外,为她们11岁的女儿特梅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但纳德因不忍丢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而反对移民。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但是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赌气回了娘家,纳德分身乏术,聘请了一位护工瑞茨照顾父亲,瑞茨是瞒着失业多时、负债累累的丈夫出来工作的,而面对照顾异性,有宗教信仰的她面临重重禁忌。一次,当纳德回家后发现父亲被捆绑并倒在地上,而瑞茨却不知所踪,于是大怒将瑞茨赶出家门.最后,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双方各执一词,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但是,到最后,所有观众都陷入一个谜团,不知道电影中女儿的选择是什么,这的确令人深思.面对观众的质疑和记者的提问,法哈蒂表示,“这不是一部让外国人窥探伊朗社会的电影。我想拍出人性中共通的困境和纠结。我希望所有观众,无论任何文化背景,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他说,他拍电影并不是为了要让外界了解伊朗,他只是想拍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对于不了解伊朗的外国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能确实像一扇窗口。可是,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拍一部诚实的电影。当然,如果一部电影足够诚实,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到电影所体现的那个环境。”

是的,他做到了.美国《滚石》杂志评论说:“《一次别离》以精致的艺术手法将观众带入了现代伊朗人的心灵深处。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将深深盘踞在你的脑海中。”

那么, 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原因就在于它从里到外的真诚与朴实.法哈蒂曾对记者说:我有三个保留真实感的原则:第一,用纪录片的影像风格来拍摄;第二,镜头不偏向于某一个人物,所以,你看到的大多数人物的景别都是一样的;第三,让观众看电影时,意识不到摄影机存在。我尝试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当你看电影时,你感觉你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相信这些事情真实存在,人物说的话、做的事都不是导演编出来的,它们就是事实。的确,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导演用极端的写实和冷静的观察,徐徐道来。完全写实,但镜头语言非常奇特,绝对不动声色地客观记录。

2012年2月26日, 奥斯卡颁奖礼上,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从著名歌星麦当娜的手里接过奖杯后,发表他的获奖感言。“上台时,我在想我该说什么。也许我该说说我的父母、妻子、女儿、朋友,以及我那群很棒很可爱的同事。可现在,我更想说说我的同胞们。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热爱和平的人。谢谢!”这番话的风格与其作品《一次别离》一样——朴素、平实、不强加于人。“我想拍出人性中共通的困境和纠结。”他如是说。这或许是他一直以来的艺术追求。

一次圆梦,幸福了一场别离美文 篇3

5月17号下午2点20,我和阔别了近30年的同学桂芹在我们学校幸福的相聚了。上午11点多,她微信告知已经回来了,中午本想一起吃饭,因特殊原因没能如愿。午后躺在床上久违的失眠来袭。想像见面时的兴奋,勾画她现实的模样,以及我们那个即将实现的小计划。

睡不着干脆起床,打开电脑,把下载好的.歌曲和文字重新播放一下,为了帮助这个朴实善良、热情开朗的好友圆一次教师梦,我特意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教室的多媒体白板上我提前打好“宋老师,我们爱您!欢迎您来给我们讲课!”几个大字。播放的是“老同学,你好吗?”这首歌曲,让桂芹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同学情,从而放松下来,尽快进入“励志报告”的演讲之中。

伴着上课铃响,桂芹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她既紧张又激动,甚至有点语无伦次,我悄悄地坐在后排学生中间,始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为了平复情绪她先唱了一首《感恩的心》,尽管嗓子有点沙哑,但真情的流露足以打动了孩子们的心。一首歌唱罢,她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很快进入状态,总结演讲内容的几个关键词:感恩、梦想、惜时、拼搏。她把这些正能量的词汇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看的出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赞同处点头示意,感动处眼中灼灼。坐在下面,我一边做笔记,一边随着桂芹精彩的描述或喜或忧。思绪伴着勾勾画画或回到青涩的初中年代,或回到她现在工作的环境……我在心里暗暗赞叹: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她本身就有故事。假如,桂芹当初实现了她的教师梦,那她将会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优秀教师。因为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职业和爱好结为一体时,她会很幸福的去做这件事。

快乐的时光总是流逝得飞快,当下课铃响时,桂芹和孩子们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因为课间值班,我悄悄离开教室,就把这课间十分钟留给他们融洽师生关系吧。为了不打扰同事办公,第二、三两节课,我和桂芹到二楼会议室畅谈。近30年的分别,千言万语诉不尽、说不完,我们就信马由缰的想到哪,说到哪。时光啊,任你如何无情也离间不了那份真挚深厚的同学情、姐妹谊。

《小别离》观后感 篇4

《小别离》中以3个家庭对待中考的情节,反映了整个教育界的压力。简直把学生和家长给逼疯了,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呀。

我们也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我们从不觉得学习是个苦差事。我一直觉得能够坐在教室里,翻开书本,听老师讲课,就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倒是后来的文化革命,我们被剥夺了升学的权力,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我想起读小学一年级时,天下大雨,农村里道路泥泞,我家没钱给我买套鞋,母亲叫我别去上学了,大冷天的,我赤着脚走到学校,洗净泥,穿上鞋子坐在教室里,心里很舒坦很温暖。

现在的学生,经济条件这么好,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感觉不到幸福,都是让高考指挥棒给逼的。成绩好的,要保持;成绩中等的,要超越;成绩垫底的,也已经很努力了。除了白天在课堂里学习,还要聘请家教。孩子们没有休息天,没有娱乐活动,下了课不让走出教室,就连吃午饭也要圈在教室里,一边吃饭,一边听老师分析卷子。整个校园听不到学生的嬉闹声。

什么事做过了头就让人腻烦,读书也是。

家长们谁不知道自己孩子读书很苦?谁不心疼孩子睡眠不够?但是,还是逼着孩子做试卷,怕输给人家。家长们人人都想自己的孩子请最好的家教,妄想别人的孩子不去补课,试图自己的孩子成绩出众,别人的孩子整天贪玩去,成绩一落千丈才好呢。

自私的家长,逼得整个教育系统愁云惨雾。自私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上不了重点高中,才挖空心思送孩子出国。心里是爱孩子的,可孩子的心里是非常害怕离开熟悉的环境的,离开温暖的家庭的。

造成这样个怪圈:孩子怪家长,家长怪学校,学校怪考试指挥棒。

电视剧《小别离》观后感 篇5

用最直接的方式揭露社会的痛点,但却浅尝则止,没有深层的探索。最后只能变成一声叹息,观众的情感宣泄最后都会变成对所谓社会的痛恨。学习不好,送出国;学习好,送出国;学习不好不坏,送出国。这些现实主义电视剧包括欢乐颂观众导向就变成了孩子送出国,观众痛恨社会;渣男太多,观众痛恨社会;工作不好,观众痛恨社会。有人可能说结局不是都是大团圆吗?我想说那真的改变了吗?结局无非是主人公条件变好,用个人物质的变化来掩盖这种整体的痛苦而已,这反而强化了观众的痛恨。编剧潜台词就是,来让我们一起痛恨这个社会,都是社会的错。这和小时候不小心被凳子绊倒,家长就归罪于凳子有什么不同。

关于别离的高三作文800字 篇6

来了来了,上历史课了!李老师带着金光走来。瞬间,在经历数学脑力持久战后,近乎死机的同学们马上被激活,因为,历史课实在太有趣了!

凡是他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废话,且字字悦耳。记得老爸跟我说,他们那个学生年代,讲台上的老师唾沫横飞,讲台下的学生昏昏欲睡;气急的老师一顿操作猛如虎,讲台下的学生我行我素状如故。今时不同往日,亲爱的老爸看过来,我们这里正在上演别样的精彩。

老师缓慢走上讲台,他不带课本,因为知识早已装在他的脑海里。以李氏招牌动作刷刷在黑板上书写课题。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学识”的气场,自带光芒的魅力。56双眼睛不自然地被深深吸引,于是一部历史传奇剧开始上映。同学们如饥似渴地享受历史朝代的发展变迁,这要算点击量和票房数,估计也能突破历史新高。可气的是讨厌的下课铃声竟然不知趣地响起来,我们只能恋恋不舍暂时结束这部剧。于是又心心念念期待下一部或许是改朝换代的武侠剧,或许是哪朝帝王的丰功伟绩点赞剧。同学们打趣说李老师就像是上帝派来的护花使者的,为我们这群孩子播撒精神食粮,让我们在历史的天空畅游绽放。

他,一个全身是“梗”的人,从“内忧外患”到“貌美如花”,他总能想出招数吸引我们。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我们记忆深刻,他巧妙地把历史知识转变为生动的故事。他脑子里的小故事总是数不胜数,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我想,这样的学科素养定是他不断钻研、勤奋学习的结果。静静的深夜,或许我们已梦见周公,他还在伏案备课;休闲的周末,或许我们在嬉戏玩耍,他还在查阅资料。让我记忆最深的是讲“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时,感觉老师带着我们来到现场,那种义愤填膺,那种热血澎湃,我们感同身受!

他教会我们联想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训练我们答题技巧,教给我们学习历史的窍门……

他,不仅会教书,更会育人。为了教导我们男同学不要早恋:“你可以喜欢那个女孩的可爱,但不能喜欢那个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多么幽默的警告,多么深切的提醒!

关于《第一次抱母亲》读后感 篇7

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我也饿了。回到家,就闻到一阵阵的饭香,实在忍不住,我放下车子快步来到厨房,伸手就抓我爱吃的鸡肉。耳边又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声:“快洗手去,不洗多不卫生呀,容易闹病的……”饭还没吃完,她又说:“作业写完了吗?吃完饭,赶紧写字,学习重要!”“唉,真没劲!”我“嘭”地一声把门故意关得很响。真不愿听妈妈的唠叨,真想到远离妈妈的地方好好待会。唉!我只好马马虎虎地把作业写完了好交差。刚在电脑旁坐下,妈妈就来啦:“作业写完了吗?”我骄傲地把作业在她面前一晃,看到妈妈疑惑的面孔,我说不出的高兴。

唉,妈妈来了,真扫兴!“快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妈,你烦不烦啊!”“你知道几点了吗?快九点啦,你明天能起来吗……”“你真唠叨,我再玩一小会就睡,你快走吧!”妈妈很无奈地摇摇头,被我推出门去。耳边的唠叨声逐渐被昏天黑地的游戏声代替了。正当我玩得兴起的时候,妈妈又进来了:“还没睡觉?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都十点多了,快睡觉!”我自然很受伤,有个唠叨的妈真是倒霉透顶!我还想再玩会,突然屏幕上出现了黑屏——妈妈把电源线拔下来啦!我被激怒了,冲着妈妈就是一阵畅快淋漓地怒吼!然后健步冲了出去,留下了呆呆的妈妈。天公真不作美,我本来穿的就不多,天竟下起雨来,我哆嗦着躲在小胡同的角落里,到处张望着。发泄完了,再加上很冷想回家,我的气已消去一多半。真希望妈妈快点出现——妈妈不会不问我了吧?也有可能,我总是惹她生气……在我朦胧的双眼中,妈妈正擎着伞,拿着雨衣,到处张望,大声呼喊,雨水顺着她的面颊不断地流了下来。我再也忍不住了,急切地扑向她的怀抱……

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的学习过程中,我的眼泪一直在我的眼眶涌动,处于被精心呵护的我啊,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快乐童年,对母爱的理解太片面的,太肤浅了,甚至认为母爱就是理所当然。曾有多少次书包是母亲背到学校的,曾有多少次迟到了责怪母亲没有早点叫醒自己,曾有多少次作业没完成埋怨母亲没有认真检查……

爱情短篇小说:轻别离,终别离 篇8

能吧,我不知道,或许太爱了,灵魂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相爱,停不下来的去爱一个人。

穆凡问完这句话,整场都在沉默。

离开的日子近了,穆凡说,换个位置吧,让你睡了这么久沙发,临走,也让你享受一下贵宾待遇。

我微笑着躺在床上,这上面穆凡的气息,好浓郁,像他当初的怀抱里面的味道一样。

住了这么久,里里外外的观察,其实一点女人的痕迹都没有,我重新审视和思考,穆凡真的是哪个浪荡的男妖吗?我是因为忌讳这个,才不敢向他走近的吧。我不要我的寂寞,因为他的纵情更寂寞。所以我防守着自己,我明明可以,却不能可以。

夜半,穆凡起身去了厨房喝水,回来后站在我身边,他吻了我的眉心。他说,未央,为什么你不敢爱,你明明爱,却为何不敢。

晨起的阳光总是很暧昧,收拾好行装的时候,来到机场外。我说穆凡回去吧,有时间我会来。

他抱我,我哭了。然后他低头急急的寻找我的唇,闭上眼睛,我放弃了这最后的抵抗,我们都吻着流泪,有多用力,就有多破碎,就有多疼惜。生命乃至灵魂里面的那种力量,呼啸而来。

只要他说,未央留下,我决然不会再走,哪怕它是一个浪荡子,我认命,因为他是逃不掉的劫数。

我说,穆凡,其实,昨晚我整夜未睡,我还告诉他,我敢,真的敢爱,让我去爱你。

穆凡还没等我说下句话,伸手擦了我的眼泪,他说,未央,那就上飞机后好好休息吧。

心七零八碎的碎了一地,没法再捡起来。拖着行李,连头都没有回,飞快地跑进候机厅。

他没有留我。

回来很久后,我还是一个孤寂的女子,不敢去触碰电脑,害怕关于穆凡的信息,我们都爱了,为什么不敢往前走那一步,于我害怕他是那个风尘浪荡子,害怕一场情爱只是一场欢爱的游戏,于他又是为什么呢?

还是忍不住上网了,看见穆凡的信息,

他说,未央,我又有新的女子了,妖艳如花,在床上那叫个消魂,

他说,未央,怎么不回信息,莫非真的爱上我了?告诉过你了,我是流氓的。

他说,未央,我就是这个德行,不屑我了吧,早知道会这样。

他说,未央、、、、、、

我摔了键盘,撤掉了电脑线,没有再看他的留言,心中有了恨,原来他当真是一个浪荡子。还是自己多情了,这丑陋的多情,伤得自己如此重。

两年后,我改了名字叫茉莉,希望少一些薄凉,我终于害怕和厌恶了寂寞的空气,嫁了一个不爱也不讨厌的男人,日日过着凡人的生活,不喜不悲,混迹于人群中,只是那个梦,夜夜还在做着,醒来厌恶。因为知道穆凡也会做这个梦,就无限的痛恨和凄凉,或许痛恨穆凡终究不是我梦里那个无限深情的男子吧,始终恨着他的放荡不羁。

老公把单位的工作拿回家里做,我自顾的看着卡夫卡的小说,丈夫是医生,专供研究癌症病例,去取遥控器的空隙间,碰掉了他的资料,散落一地。

一个熟悉的面孔进入眼帘,我飞速的拿起来那个人的资料,上面贴着照片,标注着,男,穆凡,32岁,死于家族遗传性血癌。

老公看我呆呆的站着说,别太在意,世上生老病死是正常事,知道你心软,不该拿这些工作回来做,你看了资料心里会难过吧,这个病例是我在两年前,在上海华东医院实习的时候,接触到的病人,最后瘦的皮包骨,被癌症折磨的不成人形,嘴里还喊着未央未央,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早已落泪成河,资料散了一地。上面死亡的日期,竟是我离开他后的不久

又重来上海了,去他曾经住过的房子,这里正在拆迁,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拆字,推土机轰隆隆得在作业着,走进那座屋子,墙上贴着我们一起手牵手在弄堂里面游玩时拍的照片,上面用笔写着,未央,我的爱。满墙都是这些照片,眼泪终于从我眼睛里面滚烫而出。

老阿姨佝偻着身躯从我身边经过,望着房子自言自语,真是可怜的孩子呀,三十岁不到就得了血癌,一熬就熬了这么些年,没有人关心与疼爱,一辈子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是害怕耽误人家姑娘吧。就这样年轻轻的死了,真可惜。小伙子一笑起来还真好看,像六月的扶桑花,轻灵轻灵的。

我的眼泪一滴一滴的流下来,听着推土机的声音,都是很冷的禅意,似乎在诉说着我的无情,城市的上空漂浮着空灵的悲情之声。

穆凡,我来看你了,你知道吗?你如此残忍地想给我的梦境一个完美的结局,而你是如何度过那个生命的冬天的呢?

我的心中满满的皆是疼惜,

穆凡像未央一样孤独着,只等梦里那个人走近,走进之后却知道结局,所以最后自己往回走了,斩断爱,该是多么痛苦,为了我的幸福,你做了多久的考虑。

三年后,我的孩子在阳光下奔跑,有着明亮的眼睛和温暖的笑容,我喊他。穆凡,来妈妈怀里,那个梦,有了结局,最好的结局,原来我的等待是这样一个结局,那么,我选择欢喜,尊重穆凡的最后安排,她是希望我幸福的,那我就要努力的幸福,这是穆凡的愿望。

仰望星空的时候,听见了星星笑,那也是我的微笑。

年轻的时候,想生生死死的爱一个人。就爱一个人到地老天荒,寻找生命中一直等待的人,到最后,才发现,永恒就是短暂。因为只有远远地在梦里瞧见,远离烟火,才是最美丽的永恒,停在最好的那个瞬间。

爱情里,我们常常不知道怎么爱。我们都太注重形式,我们都太注重考虑,我们都太注重一些规矩,我们都太注重对方的在意,所以,不肯交付自己于每一场爱情。最后发现错过的,都是最好的,是因为最好的才错过吗?还是因为只有错过才是最刻骨铭心的,谁也说不清,只是想说,爱情来的时候,好好的爱吧,走了的时候。我们也要好好的爱自己。

人呀,不懂爱情的时候,经历爱情,造就了很多悲剧,等到懂得爱情的时候,却没有人可爱了,只剩下自己孤独,孤寂,孤声不语。像我,也像你,红尘中,自己独自爱一个人吧,就自己去爱,无关那个人,只为获得那种温暖吧

上一篇:中学教务员管理职责下一篇: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