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乡下的抒情散文(共12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深处就开始有一种怀念乡下的感觉。常常会莫名的想起年少时在乡下过的日子,怀念乡下那些人,怀念乡下那些事,更怀念故乡的溪水长流、青山环绕、鸡鸣狗吠、乡音熟语。
有朋友问:是厌倦了城里的繁杂喧嚣么?也不全是的。毕竟,都市里的生活比乡下要方便的多,尽管近几年里故乡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想来想去,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的缘故吧,才有了对故乡的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怀念乡下。乡下的生活是清净的,乡下的生活是安闲的,乡下的生活更是惬意的。在这里生活,时刻会使人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或压力感。春天里的早晨,迎着刚刚露头的朝阳,在湿漉漉的稻田边的小路上走着,能听到久违的布谷在歌唱,能见到啄泥的燕子在电线上停歇,还能远远的`感觉到深山里斑鸠的啼叫,春天的序曲在这些精灵们的演奏中娓娓而来。昨夜的雨湿润了大地,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浓烈的气息,直把人陶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一层层向心中漫来。夏日的某个黄昏,霞光在村子西边上空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系列片,吸引了长金胡子的老爷爷,吸引了顽皮可爱的孩童,连小猫小狗小鸡们都不时抬头歪向天空。在最后一丝夕阳钻下山头时,周围就寂静了,心也忽然间宁静下来,尽管对面山头的小树林中充满聒耳的蝉鸣,不远处的稻田中装着盈耳的蛙声。秋天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唱得正欢,辛劳的乡民早已忙完一上午的活儿,枕着自家编制的竹篾凉席,在金黄的季节里丰收着甜蜜的快乐和希望。唯有村子前头的那条小溪,还荡漾着孩子们的欢笑,水流声拍打着嬉戏声,光溜溜的肌肤抚摸着灵动的溪水,童年就是这般的简单和自然,突然间,觉得乡下又充满着欢闹。然而,在乡下,更多的还是寂静,冬天的夜晚,就是那般的无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炉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幸福,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木炭闪动着啪啪的碎响,伴着大树根燃起的火苗儿。入睡,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伴着窗外雪花簌簌的轻吟,伴着枯枝偶尔的咯吱声,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怀念乡下。淡淡的乡下生活,使人变得一切都淡然起来。因为生活简朴,乡下人需要的并不多,所祈求的也不多。一年到头有吃,有穿,有个好身体,就足够了。俗话说:一丘田,一头牛,讨了老婆孩子就不愁。过去村里的老百姓就只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乡下也发生不少变化。路通了,水改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可不变的依然是那与世无争,清白安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
怀念乡下。乡下有我最亲最爱的父母,乡下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乡下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念想。在城里安家后,曾好几次和父母商量,让他们搬进城来,可每次都遭老父亲的拒绝,他不愿离开村子,不愿离开土地,更不愿离开这乡下的生活。于是,我每有空,就回到村中,陪陪老父老母,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最近村里的新鲜事,也把外面的稀奇事传给他们。顺便到乡亲们家中转转,看看这家今年收成又增产,瞧瞧那家刚刚又添了儿孙。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气味中,散发着童年往事的气息,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日子。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倾听到熟悉的乡间声音:牛眸,犬吠,鸡鸣多么优美的乡间和谐曲啊!
故乡是什么,桑梓是什么,是祖辈们的埋骨地,是父辈们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地。它由无数祖辈的冢堆构成,更由一代代人血汗筑建。城里没有故乡,故乡只能在乡下。城里有的只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水泥上生长不了庄稼,生长不了灵性,柔情乡梦的根扎不下去,浓浓的乡情种子只能在松软的乡下泥土地里滋长。于是,我们的心中突然间有了感慨:有时间,不妨多去乡下转转。
这是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的一段。作者对蜜蜂的赞美是多么美,又是多么耐人寻味啊!然而它又岂仅是歌颂蜜蜂,作者在这里不仅激发了我们对蜜蜂的崇敬,而且把我们引进了更高的境界——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对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我们就像读了一首热情而含蓄的诗一样,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作者精巧的构思,洋溢的热情,优美的文笔贯穿全篇,仅从这一段引文里,就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了。
散文的诗意,是许多散文家所刻意追求的。高尔基就曾要求青年作家像写诗一样去写散文,在鲁迅的作品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抒情散文(尤其是《野草》中的散文)。既谓诗意,当然也就要具有一些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我以为主要是指作家用写诗那样的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感情和精炼优美的语言来抒发作者的感受,告诉读者一种深刻的思想,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来表达他的感受是构成散文诗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作家把他在现实生活中最激动的内心感受用抒情的笔调表达出来,才能构成散文的诗意。因此,我们不能把诗意作狭隘的理解。郭沫若在解释什么是诗时说:“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例如近代的自由诗,散文诗,都是些抒情的散文。”这些话对我们理解诗意是有启发的。作者要抒情,当然就离不开诗人那种丰富的想象和饱满的感情了。
时令一过冬至,天气寒冷起来,故乡的农人便开始“数九”了。我至今间断记得故乡的农谚:一九二九,袖中揣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八十一,庄稼汉子把田犁。九尽寒尽,即至春耕。时届添衣加被季节,想必故乡已是数九寒天了。
岁岁由暖转寒,我便怀念起我那遥远的故乡山村。那是一个银白、纯净、空灵、质朴的世界,让人滋生无限的恋爱情结。
故乡的冬天常降大雪,下雪的日子,镌刻在我几时的记忆里,那股清新、亲切——那是一个童话的王国,天地融为—体,没有尘埃,没有喧嚣,没有雕琢。山里的雪,就那么纷纷扬扬地飘下来,一片片地落在田野、院坝、屋顶和茂密的林梢,沉睡的村庄仿佛浑然不觉,一夜之间便改换了模样。
清早,农人“吱呀”地打开房门,刺眼的光芒扑面而来,潮湿的空气拥鼻而来,茫茫的银白直逼过来。农人眯缝着双眼,细细地了望远处的山,分辨近处的岭,呵一口气,搓一搓手,咂几下嘴,脸上的皱纹溢出不易察觉的欣喜。村落里有三三两两的人走了出来,在完整无损的雪被里“噗嚓噗嚓”小心地踩过。他们走到自家的麦地,蹲下身,抓一把雪在手上掂掂,在唇边嗅嗅,又抖落下去,相互说:“好大的雪。”面对这场大雪就这么覆盖了村庄,庄户人家心里盛满踏实和惬意,他们没有更多的话题,他们的话题,深藏在积雪下的土壤里。一场大雪,兆示一个丰收的年景。
故乡的雪景是原始的景致,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裹着一层莹洁,一片灵光。山里的雪花在没有风尘的`旷野中,默默无闻地飘落,点点滴滴地积累,一丝一缕地融化,悄无声息地滋润身下的泥土。整个村庄置身于大自然生动、真实和沉静的境界之中。
在清纯亮丽的时光里,在鸡鸣狗叫的乡音中,故乡的冬日格外宁静、安祥。牛羊大多关在圈里喂吃干草料,山路上偶尔响起放牧人的吆喝和单调的铃铛。山雀子蹲在屋檐和岩缝边懒懒地张望,袅袅娜娜的炊烟里,隐隐传来一只冬喜鹊孤单的鸣唱。农家小院的石磨,“嘎吱嘎吱”地摇着唱着,像在背诵一首古老的歌谣……,汉子们穿着棉袄,双手插进袖管在田埂上转悠,烟斗里升起的缕缕青烟,散散淡淡的写意着农闲的恬静。
其实,在冬闲的日子,乡亲们并不空闲。他们还要自觉地出工出力为村里修塘整堰,补路建桥,为来年春天备耕备种。忙完集体的义务后,汉子们便进山修林斩草,女人们给果树剪枝施肥,老人则坐在院子里编竹筐,修理劳动工具。乡下人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活。
冰封雪冻时,家家户户都用树疙瘩烧起了火塘,乡亲们便利用这闲散时光串门聊天,男女老少绕炉而坐,烤火取暖。那熊熊燃烧的火塘中间吊着的鼎罐里,炖着喷香的腊肉,炭火边烤着硕大的红薯。他们谈家事,拉家常,话桑麻之经,说逸闻趣事。热情的主人定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招待,男人们便就着农家特有的小吃用一只碗喝起“转转酒”。山里人无所遮掩,热酒下肚,话语增多,彼此间心灵沟通,亲情融汇。他们的呼吸、话音和心绪都融进暖暖的酒意里。那通红的脸上,浸润着一种朴实无华、真诚淳厚的乡情。
睛朗的阳光下,顽皮的牧童脚上的冻疮痒痒的,索性在山野翻起筋斗来,累了,便脱去衣衫晒太阳,赤身裸体地躺在草地上写意大自然冬天的秘密……山
里的村姑,则在冬闲时绣花纳鞋,偶尔走出门来倚在石柱边若无其事地望一望村口。——平淡的冬日,山妹子幽然的心思被封锁在故乡最美的风景里。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忙着杀猪宰羊,腌熏腊肉。杀年猪是一派热闹场面,那膀大腰圆的屠夫口衔长刀,一脸不屑,揪住牲口耳朵三下两下就把笨重的肥猪拖到凳上,看热闹的人立即围上去帮忙,小孩和妇女早就退得老远了。
故乡冬天的日子,粮食储进仓了,总有嘹亮的唢呐吹响,清脆的鞭炮炸响,醇香的米酒酿熟,山里人在用质扑的憧憬对美好日子的渴望……
搬到焦作城边,一切还好,上网上厕所上路都方便多了。
可也有两样叫我怅惘。
一是老宅院的树,那天回去,竟然发现竹林上了红蜘蛛,完全没有了原来的盈然绿意,忧心忡忡害怕会枯萎,又不敢打药,害怕伤及一树的鸟雀。
二是“点点”这条狗成了问题,几次回老家都见他在房子门口死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可是由于媳妇不在老家照料它,它已经廋多了,安排邻居专门喂它,问题是狗这东西通人性,它有感情,我媳妇在乡间时,有时候让它吃不喜欢的馒头,它为了讨我媳妇喜欢,就很不情愿但仍然坚持把东西吃掉,现在邻居喂,它不喜欢的话,它就不吃,以前没有搬走的时候,它是很少在屋里卧的,那一天我回家,它午后竟然躺到卧室的地上看我睡觉,那模样真是让人有点心酸。我准备走时它一直用身体靠我的腿,仿佛离别的亲人。更稀奇的是,媳妇回去给邻居随礼的那一天,它精神分外地亢奋,一天跟着媳妇形影不离,媳妇一走,邻居说一天都没有吃东西。
也想把它弄过来,可城区的居民区不比乡间的随性,它的那一种脾气是只属于乡村的,这里是绝对不会让它去东家进西家的,那些在乡间养成的习惯,在这里或许是致命的`。
没有办法,只能够这样,只能过几天到故园看看它了。
怀念狗,其实就是怀念乡间的我自己。
我也是一条被媳妇在乡间宠坏了的狗。
古典、自在、狂放而傲敏。每于深夜,便看守在自己网络的小屋前,轻吠几声往事的回忆。
小时候,父亲每天都要抱我坐在他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前面的横杠上,载我到镇上的茶馆吃早茶,这是广东人的一个习惯。因我爱看船,所以每次父亲都挑一个临窗的位置。从那望开去,西江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就能让我高兴得喜笑颜开。一边吃着点心,一边看父亲把空烟盒的包装纸撕开摊平,在上面题一首古诗或画一只小鸟。几岁的我,竟也学会了好几首唐诗。
记得七岁那年刚入学的第一天,父亲用自行车载我到了校门口。他用粗糙的大手替我理了几下我乱蓬蓬的短发,又用纸巾帮我擦干净了鼻涕。看了我一会儿,说:“在学校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嗯?”我胡乱地点了点头,就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学校了。在走廊的拐角处我无意中回头,竟发现父亲还没走。我也没细想,便走进课室了。现在想来,那时的父亲可能正在担心他的小女儿不知会不会闯祸,或者是将来会不会成材吧。但我最终,还是让他失望了。
八岁那年,我因病住院。父亲怕我无聊,不管多忙,每天都坚持前来陪我。他总是变戏法似的弄点小花样来哄我开心。有时,他会摘些芳香的玉兰花,或买两个气球;有时,他会给我画几只小动物,甚至还专门到市区买了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我至今仍然保存着。因为,它代表着父亲的一份爱女之心。
但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的。就在我们一家人过着虽清贫但不乏快乐的日子时,命运之神和我们开了一个邪恶的玩笑。从此,我们的命运随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那是在我十二岁那年,父亲受人连累,被卷进了一宗官司。尽管所有认识父亲的人都相信他,认为他没罪,但无情的命运还是硬生生的拆散了我们这一家人。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我亲眼看到父亲被警察带走。父亲从我脸上读懂了我的恐惧和委屈。他努力装出一贯的笑容问:“欣,你吃饭了没有?”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喉咙里竟发不出一点声音。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也茫然不知了。或许,我的大脑在强迫自己逃避这可怕的记忆吧!
父亲在给家里写的第一封信里谆谆叮嘱母亲,要她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给我买一件礼物。只要我喜欢的,都要尽量满足我的要求。但是父亲啊,女儿已经上初中了,“六一”儿童节已经不再是我的节日了呀!
再次见到父亲时,已经是几个月后了,四叔和二哥带我们母子几人去探望他。在监狱接待处的那棵菠萝蜜树下,我见到父亲被一个叔叔引领着出来。我盼了几个月,想念了几个月的父亲终于出现在面前,我竟不敢叫他,也不敢看他了。反而是父亲叫了我。他故意向我介绍电视上哪些卡通片好看,那些人物如何搞笑……但他不知道,他那个生性顽皮的小女儿已经变得沉默寡言了。我由始至终躲在母亲身后没有说话,直到探视时间已到,父亲要回去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的转角处,我的泪才流了下来。
我亲爱的爷爷在父亲去监狱后,因抑郁成疾,不久便与世长辞了。老人要走的那天,突然坐起,目光久久的凝望着路口的方向。他是在等他的三儿啊!然而,父亲在得到批准回家时,已经看不到爷爷的最后一面了。父亲在后来的信中写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伤痛啊!
在我二十岁那年,父亲因表现良好,提前两年出狱了。此时的父亲,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在经受了这些年的苦更是每况愈下了。他隐忍着病痛入侵时那钻心的痛苦,每天脸上都保持着笑容。他一心只想补偿我们那些失去的欢乐。
父亲默默的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即使是做手术那段期间,他都不曾在我们面前皱过眉头。那个手术是漫长的,从清晨一直做到天黑。其间,医生们像走马灯似的进进出出,我多么想跟着进去看一眼父亲啊!由于术后出现腹水,父亲腹部留置了管子。每天由护士抽出里面的积液。我知道父亲不想在我们面前流露出痛苦,便默默地走出病房。阿福伯怪我不够关心父亲,我也不肯解释原因。
在术后第三年,父亲还是走了。他一走,我所有的哀伤终于爆发出来了。我把一直以来抑制住的所有悲伤,对父亲所有的爱及他离家后我所受的无限苦痛和委屈,都化作泪水滚滚而下。至今,我仍然会在梦到父亲的夜晚里哭醒。
现在,我是流着泪写完这篇文章的。其实,我一直很想写而又一直不敢写。因为,我怕一旦回忆起那些伤痛的往事,我的心又再流血了。但是,今天我决定用这笨拙的笔锋来表达我心中对父亲无限的爱意,希望他在天堂能感应得到吧!
写景抒情散文是景和情的自然融合。有的重在抒情, 感情随着景物的描摹喷涌而出;有的以写景为主, 景中深蕴着作者的感情;有的亦景亦情, 感情的表达深沉执着;有的看似纯粹的描摹景物, 但也处处可见作者的情思。
写景抒情散文中动词的使用, 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宗璞《西湖漫笔》中关于花港观鱼场景的描写如下:“那是满地的新荷, 圆圆的绿叶, 或亭亭立于水上, 或婉转靠在水面,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 跳跃满池。绿色, 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 那样鲜, 那样亮, 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荷叶, 则要持重一些, 初夏, 则更成熟一些, 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 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 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了。”
其中“新荷”点明了时节, “立”、“靠”、“跳跃”等动词的使用将文章充满了蓬勃的生机。特别是“跳跃满池”给人一种新荷初长, 池内荷叶不多。但叶子却一点一滴慢慢地嵌入池中, 宛若轻盈无比的仙子一般。“立”显出亭亭少女的清新优雅。“靠”则有相互依偎安抚的柔美感。又如:“从花港乘船而回, 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 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 船儿在水面上滑行, 只有桨声欸乃, 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 喝了杯茶, 靠在船舷, 只见她向水中一摸, 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 一声不出, 把鱼甩在船板上, 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 连连说, 这怎么可能?上岸时, 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 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一条不起眼的“鱼”打破了整副画面的静态, 使一切笼上了一层神秘迷蒙的美感。动态的画面不仅激荡着那波平如镜的湖面, 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一边好的文章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 不受时空的阻隔, 任凭想象无限的延展开来。而那动人心弦处或许就是那些稀松平常的一、两个动作。通过动词的介入使得我们能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徜徉于美景, 又随着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
细腻观察和体会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源自于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如实的描绘不免使文章显得呆板, 它还需要作者进行合理、大胆而独特的联想、想象, 使“一切景语皆情语”都能反映作者的情感。很多名家的美文景致都是浮想联翩, 这样就给了读者阅读上的美感, 也激发了读者的思绪,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如花的日子,片片花瓣洒满心街;如花的岁月,散发着花朵一般的芬芳;如花的日子很美,如花的日子也很短暂
短短的初中四年,转瞬即逝。回首走过的岁月,像雾像水像梦,临近离别,我才深深地感到:人虽有意,流水无情。要想挽留住这四年的幸福时光,似乎只能在梦里追寻。
放下手中荡气回肠,情意绵绵的爱情小说,擦干眼角的泪水,向每一个人望去,疲倦中都预示着一种离别。恍惚中猛然发现,花开花落,燕子往返是四季更替的信号,偶尔翻开那交黄的日历,触摸逝去的日子,心中是几多感慨,几多无奈。风风雨雨中那些日子不再属于我们,看着一张张彼此熟悉的面孔,苦涩中我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经意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多少故事生动地在这里演绎,多少欢乐尽情地绽放,多少温情默默传递,多少憧憬悄悄地孕育在这里,我们数不清留下了多少欢歌笑语,留下了多少惆怅惘然。数不清的片段串成了一连串辛酸的记忆。我们在梦中呼唤,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我们在幻想中任意驰骋,仿佛脱了缰的野马。
那时的雨淅淅沥沥;那时的风柔和甜蜜;那时的我们,天真的面孔带着丝丝傻气。我们走过的是一段美好回忆,走过的是一段成长的经历,走过的是我们心灵的路,走过的也是成熟的路途
悄然中,懵懂的岁月已逝去,纯真无邪已定格在过去,我们的青春如霓虹灯般绚烂,却逃不过那繁华背后的落寂,属于我们的花季雨季,清纯的少男少女,曾经的叛逆与疯狂,曾经的辛酸与眼泪,曾经的感动与梦想,都已随风而逝,留下的是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离开后,我们天各一方,每逢相遇,双目相视,原本满腹的话语却又无言,四年来朝夕相处,一旦分离才留恋曾一起走过的日子,只求能把每个人的音容笑貌尽存脑中,闲暇时可以享受这段永恒的回忆,但求多年后我们不要擦肩而过,形同路人,还能握手笑谈一下这段美好的回忆。
别离的泪水为记忆的长河画上了一个短暂的句号;别离的祝福为再次的相聚拉开了序幕。此刻,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粘稠的丝网缠绕着心扉。时间的指针一圈圈地画弧,记忆也被一层层裹上厚厚的罗裙,四年,一个局限,而我们之间永无距离。
深秋的日子,我总是喜欢静静的坐在一隅,尽情享受着那如水的时光。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怀念四季,怀念过去,怀念人生,怀念那已静静走远的岁月……
有时侯会触景生情,突然想念一个人,想念一艘船,想念一批水手,想念一座村庄,想念一个季节……很用力的去想,那些记忆便会像潮水般的涌来……
我想念春天。随风摇曳的垂柳,摆动着妖娆的舞姿浅唱低吟,撩拔着一江春水,河里、池里、塘里,荡开的一层层涟漪,像姑娘青涩的笑脸。我的安徽老 家,便是镜花水月般的江南,李白桃红,在春日里,一夜之间便会盛开一派美景。沉寂了一冬的田垄阡陌,春涌如潮,我走在故乡的小道,怎么都挪不动步伐。
我想念夏天。夏天是属于劳动者的季节,大量的.植物,需要在这个季节播种,也有大量的植物,需要在这个季节收获。大片大片的树梢,吞噬着铺在大地 的阳光,斑斑驳驳的那些影儿,掩饰起了阳光的火辣。我想起从前故乡的土地上,一大批乡亲赤裸着上臂,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火辣辣的脊背,反衬出一片片火辣辣 的光。那些劳作的身影里面,有我的亲人。
我想念秋天。想念三峡两岸枫叶正红的秋季,十月应该算是金秋吧,那是值得我一生追忆的季节。秋天用金色来形容,太过奢华,应该是一种暖色调成的 黄。或许凄清,或然惨淡,但因这暖暖的秋日慢慢淡成了一片金黄,心底便有了一种细脚伶仃的伤怀。藏在内心深处的,永远是以思念为背景调成的画:画里面,有 奋进的船,有扯起的帆,还有高吭嘹亮的船工号子……于是,我的心房,便随秋风一起鼓荡。
我独自走在小城的大街上,蓦然间,就在这个清逸而浪漫的季节里,我又怀念起冬天。
我喜欢家乡的初雪,温柔,细腻,在我眼里,它并不是那么那么的冷。厚厚的一片白,在枝头,在草坪,在屋檐,白的让你欢喜,让你留恋。冬日孩童的 声音,在寂辽的乡村大地,蓦然惊醒脚下绵软的白雪,然后又惊醒树梢上一窝侯鸟,鸟儿煽动的翅膀,扑动着田园村庄的缕缕炊烟,扑动着无垦大地上的万家灯火, 然后又扑动着我外婆纺纱的背影。我在外婆的背影里,看见了岁月的沧桑。
故乡就这样如一曲短笛,萦绕游子归去的呼唤,又如一幅水墨,润透我浅笑清泪,更像一弯眉月,照过我清浅的流年……
我坐在深秋的一隅,风里透着冰凉。而我的办公室里,却暖意融融,阳光透过窗棂,倾泻着属于灵魂的纯净。我久久的注视着办公桌上那茂盛的吊兰,默默地看着它稚嫩的叶茎,怎样歌唱出一片灿烂,于是,圣洁的感动伴随灵动的文字,又开始在我的心底慢慢流趟……
我就是这样,喜欢静静的怀念飘远的往事。喜欢在往事里想像故乡田野的风景,不浅不深,晕染烟雨。然而,我想像最多的,还是大江大海中的航道船员,挽一程大风大浪,点一江盏盏航标……他们在风浪中以最优雅的姿势,迎接新的春天。
从此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和你的点点滴滴,我今生都难以忘记你如流云般飘进我情感的那瞬间。于是你的音容笑貌占据我整个世界,也击碎了我的恬静与洒脱。千日的思念;万日的等待,千次的悲痛;万次的激动,所求的也只是能和你紧紧拥抱的那瞬间。如今没有你的撑伞;我这颗孤独的心将永远走不出这思念的雨季。固执的我常常总会守候在每个日落的黄昏,期待奇迹的出现。又或奔跑于你走过的那条小径,希望能寻找到你的背影,然而每次留给我的都只有那心灰意冷的一无收获。垂丧的我仿佛看到了你那双动人的大眼睛充满歌谣,可愚钝的我连一个音符都读不懂。但痴情的我依然无怨无悔地为你守候每个黄昏。
在某个风霜很重的早晨我出门,忘记了又或是故意不穿风衣。一个人惶惶地走在潮湿的路上,内心有一种被遗弃的孤独感,晃晃中我又开始重温过去,重温和你在一起的凄美过去。这份遗失的过去不是走过某个季节就轻易能够忘记的。在我眼中你永远犹如一棵娇弱的小柳,但遗憾我今生却无缘守护。假如来生有缘的话;我依然愿意继续今生无法完成的承诺。
七夕之时也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时,每年我都会为他们的执着相逢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擦干眼泪后我总会对着拥抱中的牛郎和织女许愿,许个稍带自私的愿。其实我也知道这愿是我今生都没机会去实现。为此我常常莫名地恨苍天;恨他的无情和残忍。如果我们的相识是天赐良缘的话,那它又为何夺走我们的份呢?在我匆匆的人生中留下此道今生都无法愈合的伤口。但不管怎样!我仍然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就像地中海的渔夫总是执着地向着飘来仙歌的地方望去!)直到生命回到原点,因为我依然爱你!执迷不悔地爱你!
《我怀念的》是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孙燕姿演唱的一首慢板抒情歌,这首歌由姚若龙填词,李偲菘谱曲,收录于孙燕姿203月22日发行的第十张个人专辑《逆光》中
我怀念的
作词:姚若龙
作曲:李偲菘
我问为什么
那女孩传简讯给我
而你为什么
不解释低着头沉默
我该相信你很爱我
不愿意敷衍我
还是明白
你已不想挽回什么
想问为什么
我不再是你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
却苦笑说我都懂了
自尊常常将人拖着
把爱都走曲折
假装了解是怕
真相太赤裸裸
狼狈比失去难受
我怀念的 是无话不说
我怀念的 是一起作梦
我怀念的 是争吵以后
还是想要 爱你的冲动
我记得那年生日
也记得那一首歌
记得那片星空
最紧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谁 记得
想问为什么
我不再是你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
却苦笑说我都懂了
自尊常常将人拖着
把爱都走曲折
假装了解是怕
真相太赤裸裸
狼狈比失去难受
我怀念的 是无话不说
我怀念的 是一起作梦
我怀念的 是争吵以后
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
我记得那年生日
也记得那一首歌
记得那片星空
最紧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谁忘了
我怀念的 是无言感动
我怀念的 是绝对炽热
我怀念的 是你很激动
求我原谅抱得我都痛
我记得你在背后
也记得我颤抖着
记得感觉汹涌
最美的烟火
最长的相拥
谁要走我的心
谁忘了那就是承诺
谁自顾自地走
谁忘了看着我
谁让爱变沉重
谁忘了要给你温柔
我怀念的
我还有想要 爱你的冲动
我记得那年生日
也记得那一首歌
记得那片星空
最紧的右手
最暖的胸口
太爱了
所以我
没有哭
乡下的院落里,生长着一棵老梨树,这棵老梨树是当年奶奶搬到这里时栽下的。
春天到来的时候,院门口的老梨树揉揉惺忪的睡眼,伸展着腰肢。春风吹来了,一夜间吹白了梨树的枝头,朵朵小花争芳斗艳,站在枝头赶趟似的,竞相开放。似雪的梨白掩盖了老院子的落败,小小的院落里顿时有了勃勃的生机。
那时的我总是喜欢在树下玩耍,喜欢坐在树下的石凳子上,听奶奶讲那些年的故事。当年奶奶从山东老家一路逃荒来到这里,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买下了这座老院子。
秋天,老梨树结满了又黄又大的白梨,金黄的白梨果在树叶间若隐若现,调皮地晃动着。阳光穿过老梨树斑驳的空隙,细碎的光线,落在老院子里。微风轻拂,泛黄的白梨果随风摇曳,散发着满院的清香。
我最喜欢吃奶奶给我做的白梨罐头,去掉皮的白梨,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块,在锅里熬,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围在奶奶的身边,看着奶奶给我做白梨罐头。等到白梨熬好了,再加上点小姑从外地带回来的冰糖,酸酸甜甜的果汁儿,那味道我至今都无法忘记。
老梨树一年又一年守望着老院子,见证着老院子的发展变化。院子一年,树一年,我们在渐渐地长大,奶奶在慢慢地变老。
那一年的秋天,白梨果结得格外的多,像奶奶的笑脸,一闪一闪的,躲藏在绿叶间。就是这一年,疼爱我的奶奶生病了,拿回化验单的那天,院落里笼罩在凄凉中,显得是那样的无奈和沧桑。那一年我只有九岁,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哀嚎,我永远地失去了疼爱我的奶奶。
奶奶曾经说过,老梨树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是我们的亲人。如今,老院子老了,老屋也老了,只有老梨树一年比一年粗壮,站在岁月的风里,独自守护着老院子。
我们家是村子里唯一一家有梨树的。每年白梨果成熟的时候,我的身边总会有很多的小伙伴,我们在树下,踢毽子、丢石子、跳皮筋,我们玩累了,就坐在树下的石凳子上吃白梨,脆甜的白梨,咬一口生津止渴,沁人心脾。我那时的人缘特别的好,小伙伴们为了能吃到白梨,都成了我的跟屁虫,因为家里有了这棵老梨树,让那时的我骄傲了好长一阵子。
这是我童年时老院子里的情景,现在屈指算来,这样的场景离开我已经快有三十年了。
那时,我们都生活在老院子里,老院子经历了奶奶的离去,经历着岁月的风风雨雨,独自矗立在乡间,显得是那样的饱含沧桑。后来,我远嫁他乡,堂哥去了内蒙当兵,之后留在了部队里,嫂子也随了军。妹妹也考上了大学,在南方的城市里工作。这个小院成了我们梦里的原乡,成了我们几年一度回来团聚的家园。
春天,泥土开化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忙碌了。母亲有一个竹篮子,就挂在仓房的房梁上,里面都是母亲在上一年留好的菜籽。一包一包的`用纸包着,上面还写上了菜籽的名字。母亲宝贝似得保管着,从来不让我们碰。
风把大地吹醒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开始研究菜园子里都种些什么蔬菜,去年种过白菜的地方,今年种大葱,这叫倒茬。这样可以让土地休养生息,农作物才能生长得茂盛。母亲总是合理分配小小的菜园子,各种蔬菜都种上点,每个季节我们都不缺蔬菜吃。
清明前后,菜园里的菠菜就钻出了嫩绿的叶子,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小片绿色招摇着,煞是好看。这是母亲秋头时种下的秋菠菜,我们这里叫它老根菠菜。老根菠菜在泥土里冬眠一个冬天,春风吹来的时候,它扭动着腰肢,探出头,总是第一个迎接着春天的到来。苦春头,苦春头,到了这时,家家储存的冬菜基本上吃完了,当别人家餐桌上只剩下咸菜时,我们家已经吃上了鲜嫩的菠菜汤,那时,我们都享受在父母亲勤劳的幸福里,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父母亲在春耕的劳作之余,还要在院落里种上各种蔬菜和花朵。菜,有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小白菜、土豆等等。花,除了院门口的芍药花不用种外,还要栽些美人蕉、四季红、九月菊、大丽华等花种。只有牵牛花不用种,都是自己生长出来的。
黄瓜、豆角这些爬茎的植物,我们就为它搭上架子,让他们顺着架子攀爬。黄色的黄瓜花,绛紫色的豆角花,挂满在架子上,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使劲地生长着,在阳光下微笑着。他们比着赛似的生长,不多日一根根嫩黄瓜,一个个绿豆角就挂满了枝头。
辣椒、西红柿、茄子连成了片,它们的生长期几乎同步。母亲腾出一大片地来栽种,它们都是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碧绿的叶子下开满各种颜色的花,茄子开紫色的花,辣椒开白色的花,西红柿开黄色的花。等到花落后,结出一个个指甲大的果实,它们探着绿色的小脑袋,藏在绿叶间,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们像相亲相爱的兄弟们,共同守护在老院落里。
母亲锅灶里燃起红红的火光,面板上已经准备好了刚刚切好的手擀面。等水烧开了,油花花在水面上翻滚着,母亲把面条下锅,油花包裹着面条,面条簇拥着油花,在放上白菜叶或者菠菜叶,它们在锅里亲密地拥抱在一起,不分你我。这时,母亲快步走进园子,摘下一根黄瓜和一把豆角,一边走,一边去茎、掐尖。等面条煮好了,母亲把嫩豆角切丝,加上葱丝、姜丝,炸一碗喷喷香的豆角卤子。再切点黄瓜丝,拌在面条里,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手擀面就做好了。我和妹妹风卷残云般的享受着美味,享受着母亲的爱。就是如今我们回老家,母亲总是要问,想吃啥,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道,想吃您下的手擀面了。妹妹嫁到了南方,离家远,回家的次数就少,每次想起母亲的手擀面,就去街边的面馆吃上一碗。妹妹总说,没有母亲做的好吃,只有母亲做的手擀面才最纯正,因为那里融进了母亲的爱,融进家乡的味道。母亲做的手擀面是我们想念终生的家乡味啊。
美人蕉的花叶最好看,硕大的叶子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每当我看到它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看西游记时的情形,勾起我无限的回忆。美人蕉的根在冬至前挖出来,放在破脸盆里,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层泥土,藏在菜窖里。北风呼啸的时候,美人蕉、大萝卜、白菜、白梨在菜窖里互相依偎着,相伴整个冬季。清明前后,母亲拿出美人蕉的花根,栽在园门口,它们又有了新的生命,钻出土的嫩叶好奇地打量着小院落,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喇叭花不用栽种,都是自己长出来的,它们缠绕在豆角架上,和豆角一同生长。清晨,一朵朵小喇叭迎着朝阳,花瓣上沾满了晶莹的晨露,喇叭朝向天空的方向,竞相开放着。或粉或紫的喇叭花和绛紫色的豆角花相互媲美,一只蝴蝶飞来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调气的小花狗在豆角架下打滚,母亲总是呵斥它,小花狗极不情愿地跳出园子外,向我们摇头摆尾。喇叭花长得太茂密,母亲用镰刀割去部分喇叭花的茎,好腾出更多的空间,让豆角生长,结满长长的豆角来。
院子的最旮旯里,是母亲用土坯搭起的鸡架,家里养着十几只母鸡。鸡蛋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姐妹上学时,母亲每天给我们煮上一个鸡蛋,母亲却从来不舍得吃。
每天清晨,母亲用葫芦瓢盛满一瓢的粮食,撒在院子里。小鸡们欢快地抖动着身上的羽毛,前来捉食吃,在院子里叫个不停。没有怀上蛋的母亲,都上山自己找食物去了。怀蛋的母鸡在院子里徘徊着,等吃饱了,就跳到母亲给准备好的鸡窝里下蛋去了。晌午以后,下完蛋的母鸡在院子里“咯咯”地叫着,就如同向人们炫耀它的能耐似的。
冬去春来,燕子们飞回来了,它们一家在屋檐下搭窝,燕子夫妻在窝里生蛋,孵小燕子。一年又一年,它们飞走了,又飞回,在老院落里繁衍生息。
时间是丝毫不给任何人留情面的魔鬼,让那幼年的记忆变的模糊不堪。只记得那时我们全家住的是几间大瓦房,外婆曾说过以前咱们家是没这么好的房子住,这几间老瓦房还是地主家的,后来解放了分到手的。那几间老房子留给我唯一的清晰影像就是那两扇笨重的大门,还有门上那对超大的铁拉环。在我五岁的的那一年家里人拆了那座老瓦房,在原址上建起了四间两层的小楼房,在当时那可是全村的第一座楼房,后来还让我那些小学的同学们羡慕死。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过后,如今那座楼房已变的破旧,墙壁上大片白石灰脱落处已露出了里面的红细沙,楼上走廊外因长期积水也长了厚厚一层褐色的青苔,走道里落的是一堆堆长居于屋檐下燕子的粪便,久无人打扫。每次回去常看见外婆笑眯眯的从后门出来迎我们,还有驼着背的外公那高兴的模样,在那一刻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也略带着一丝感伤,我曾经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重要一员,现在仿佛成了这里的客人。那座依然被板栗树和柿子树包围的小楼里究竟藏着我多少牵挂和回忆只有我自己知晓,毕竟我曾在那儿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它的感情已经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了。真怀念在那楼上和我的三个妹妹们一起居住的时光,隔着红色木制窗间的玻璃看院里的桃花开后接着梨花又开的春景,看冬日落着小雪的清晨,看父亲天微微亮就开着 托拉机离开这个还在静睡中的小村子,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用在学校捡来的粉笔在自家的水泥墙上涂鸦,或者用那黑乎乎的`木炭在墙上作画,若是想弄出比较满意的彩色作品就要辛苦点了,叫上妹妹们在院里的沙堆里又是刨又是挖很细心的挑拣,总能找到许多不同颜色的石子。那座楼房的墙面上只要是我们够得着的地方都被我和妹妹们画过又擦,擦了再画,总是不厌烦,有时被大人逮个正着就只有挨骂的份了。那时的日子也挺难熬的,在家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老是被漠视。其实我是个挺懂事的小孩,父母在田里干农活的时候我只要有空就会去帮忙。记得在四年级的寒假期间,因为当时的松毛挺值钱,我随着母亲每天都在山上忙碌,我的任务就是把捆好的松毛用扁担挑到山下,看着父亲每天都能卖个好价钱回来,我和母亲忙的更起劲了,最后我的左肩膀上被磨的起泡了自己都不知道,还是母亲发现的,她当时别提有多心疼了。我一点儿都无所谓,因为在年底我们可赚了两千多块呢!想想吧,十几年前的两千块可在乡下买到几间瓦房呢。
再说说我的三位妹妹吧,我家的的老二可是最不讲理的,脾气火爆的让我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作为大姐自然是处处忍让,经常在夜里为了抢我身边的那只花猫用她的脚猛踢我,她明知那猫有多恨她,可怜的猫白天受尽了她的虐待晚上连个安稳觉也没的睡,有时恨不得想在她睡着时把她结果掉。因为躲计划生育办事处的罚款,三妹一直住在离家十几里外的奶奶家,每次逢年过节去看她因为对我们有陌生感,从不与我们说话,好几年都不愿回家叫一声爸妈,其实当时的父母为此心里很不是滋味很难受。直到她十岁才被父母强行接回家,与我们同住几年后她的性格依旧还是那么孤僻,总有许多心事不肯说出来的样子,而且从不吃猪肉,这是一直困扰我们至今的一个谜题。因为我们那里过年时有这样的风俗,小孩在除夕那天吃年夜饭时要向长辈们敬酒,所以三妹只在一年中的那一天叫一声爸妈,我能看得出当时的父母对此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最小的妹妹可有点滑头了,只要有事让她干总是找借口溜之大吉,每天上学之前总是在父亲面前耍无赖要零花钱,她知道老妈才不理她那一套。小妹有时会撒娇,就在她上了高中之后还是那样,因为我常年在无锡打工很少回家,她总会在睡觉时将我的一只手臂抱在怀里。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一种要落泪的疼痛感,姐妹情虽不会变淡,但我们团聚的日子竟然变得少的可怜。
我们姐妹特贪玩,父亲就像一个孩子王带领我们到处找乐子,或讲一些完全由他胡编乱造的故事给我们听,现在想起觉得令人发笑,他绝对可以和“大鱼老爸”相媲美,其实父亲真的很不容易,家里有我们几个比男孩还调皮的小家伙,管教太严格他会很清楚的知道我们会起叛逆的心。父亲知道我们有多难对付,他却用他独有的方式最终将我们教育成个个都听话懂事的姑娘。很怀念父亲带领我们到地里去干农活的景象,他会高举着锄头走在前面大声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预备、唱”,我们便在他身后兴奋的又跳又唱,舅舅家的小强因为太小总会落在最后,跑的快又会摔跤,像只鸭子左右摇摆着身躯甚是有趣。老妈则从来不与我们为伍,常说爸是神经病,有时爸一个人犯了错就会连累我们都得挨骂。老妈在那时被我们孤立了,还被我们称作最小气的守财奴,这个称呼是大有来头的,有一年除夕夜我爸按惯例给了我们每人十块钱作为压岁钱,小妹想弄点额外收入就使出了她的杀手锏,跪在老妈面前磕了三个头,最后老妈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二毛钱给她,立刻把我们全家笑的前翻后仰。
随着我们的长大,需求的东西越来越多,父母肩上的担子已重的难以想象,父亲有高中文化可为人太忠厚老实不懂得赚钱的技巧,光靠种地和卖些柴草的收入已无法满足这个大家庭的生活需求。母亲从未读过书,但是却比父亲要聪明些,这个家要是没有母亲掌握财政大权就会彻底玩完。在我刚上初中时,父亲与外公在离家最近的一块良田边挖了两座烧木炭的窑,从此父亲日夜劳累以至于他的低血糖病更加的严重,有一次半夜他去窑上看窑火,那夜还下着雨,父亲低血糖病发作晕倒在地连喉咙也发不出声音,他用尽所有力气爬到外公居住的房屋后门口,外婆听见后门发出奇怪的叫声却因为胆小没敢出去,当外公出去打开后门的时候发现父亲已经滚成了泥人。那时候我还在无锡,这事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还是二妹告诉我的,她说家里人当时没敢对我提起,以为父亲熬不过这一关怕我知道后会受不了。
【怀念乡下的抒情散文】推荐阅读:
迟到的怀念经典散文09-30
怀念天堂的母亲散文12-16
怀念那远去的日子散文11-12
怀念我的母亲的散文12-10
怀念燕子散文06-05
怀念父亲现代散文06-08
怀念我的母亲现代散文06-25
冬天的乡下人家作文10-17
有趣的乡下生活作文10-22
乡下人家的生活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