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反事故措施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电反事故措施(精选8篇)

用电反事故措施 篇1

厂用电系统受电反事故措施

为实现公司的厂用电系统受电及调试期间安全管理目标,坚持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山西省电力公司“二十五项反措”实施细则》,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反事故技术措施汇编要求,特制订我公司运行部厂用电系统受电反事故技术措施,以提高防范事故意识,增强防范事故能力,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我公司厂用电系统受电顺利进行。

1.防止电缆火灾事故

1.1电缆火灾的防止:

1.1.1严格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等一系列有关规程。

1.1.2电缆有无受临近高温设备烘烤,而引起电缆绝缘部分老化、损坏的现象,有无承压高温设备突然破裂后将介质喷射到电缆的可能。

1.1.3电缆排上有无严重积粉现象,对于易积粉的地方有无积粉自燃的现象。

1.1.4电缆沟道内积油或渗油,防止充电电气设备的油流入电缆隧道内,在设备起火时引燃电缆。

1.1.5电缆沟盖板是否严密,防止因电缆沟盖板不严,电焊渣火花等火种误入电缆沟而引起电缆着火。

1.1.6

电缆隧道内有无漏水、积水和电缆浸水现象,防止长期水浸泡电缆而造成电缆绝缘降低而发生爆炸,造成火灾。

1.1.7检查电缆有无发热、鼓胀现象,特别是对高压电缆和电缆接头应加强检查。

1.1.8严格控制在电缆附近,隧道内的动火作业。

1.1.9

电缆上无重物积压而造成绝缘损伤的现象。

1.2

电缆防火阻燃情况的检查:

1.2.1

通往主控室电缆夹层的孔洞盘柜的电缆孔,都应进行密实可靠的封堵处理。无采取木版之类易燃材料作为封堵材料和承托的现象。

1.2.2

易受外部着火影响的电缆区段,加装的罩盖,封闭式槽盒以及其它的挡火措施齐全。

1.2.3对防火墙附近的电缆涂着的防火材料良好,无漏洞和脱落的现象。

1.3

灭火装置的检查:

1.3.1

定期全面检查消防装置的良好备用及运行状态,一旦发生火情,能迅速启动。

1.3.2

对于固定的自动灭火装置,必须保持齐全、完整,损坏的装置应及时更换。

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2.1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首先必须从各级管理人员着手抓起,保证各级管理、指挥人员的正确指挥与合理协调,在安全管理上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现实,杜绝违章指挥。

2.2

建立良好、合理、畅通的操作联系制度,在操作命令的上传下达过程中,不管何种方式都必须保证其正确性,当接令人对操作任务发生疑问时,发令人应予以解答,使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2.3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2.3.1

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和安全思想教育,使每个职工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严细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2.3.2

每个职工通过学习以往的误操作事故通报和案例,要认清习惯性违章的“顽固”性和“危害”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反习惯性违章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2.3.3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3.4

定期进行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

2.4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两票”制度。

2.4.1

应填写操作票的工作必须填写操作票。实行操作监护制度,操作票的执行过程要规范、合理。杜绝无票操作。

2.4.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实行唱票、复诵、三秒思考后方可操作。

2.4.3

执行完后的每一项均应立即打“√”,禁止提前或操作完毕后集中打“√”。

2.4.4

在操作中发生疑问时,禁止操作人员私自改动操作票的内容或倒项、跳项、漏项、添项后进行操作,如有疑问,必须重新填写操作票,并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2.4.5

厂用电系统受电操作,应由山西电科院调试人员监护,对本系统熟悉的主岗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山西电科院调试人员和瑞光热电运行部专业管理人员应现场监督操作执行情况并对操作的技术问题严格把关,对违反操作原则和不合理的操作应立即予以制止。

2.4.6

对电气倒闸操作实行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5

对安全用具应规范管理,合理使用。

2.5.1

专人保管,定期存放,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5.2

根据安全用具的有关规定,及时定期送交有关部门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禁止使用。

2.5.3

有可能时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以确认其良好,谨防因安全用具损坏而误导操作人员出现误判断误操作。

2.5.4

使用完后的安全用具,要及时交专责人收管,禁止乱扔乱放。

2.5.5

安全用具只能供操作专用,禁止当作其它的工具使用。

2.6

加强对接地线(接地刀)的管理

2.6.1

220KV系统及6KV带接地刀的开关送电前应先检查接地刀三相断开。

2.6.2

合开关接地刀前应应检查开关确断并在开关的负荷侧验电。

2.6.3

临时接地线拆装应按正确的顺序操作:装设接地线应先装接地端,后装导体端;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

2.6.4

进行接地线(接地刀)操作后,应在《接地线登记簿》中详细记录接地线的位置和编号。接地线(接地刀)拆除前应查阅《接地线登记簿》,查找到相应的接地线(接地刀)记录后方可拆除地线(接地刀),若查找不到必须查明原因并确认具备拆除条件后方可拆除地线(接地刀),操作完要记录拆除时间。

2.7

采取技术防误措施:

2.7.1

防误闭锁装置必须经常良好的投入工作,在正常运行中如需退出工作或进行检修时,必须履行有关的手续,任何人不得私自退出防误闭锁装置。

2.7.2

防误闭锁装置的紧急解锁工具、钥匙应严格管理,不得随意外借。

2.7.3

在操作中,如确因防误闭锁装置出现问题,应查明原因,需要解锁时,必须经值班负责人(值长)同意后方可解除闭锁,禁止操作人员私自解除防误闭锁进行操作。

2.7.4

对于有问题的防误闭锁装置,应及时通知检修进行检查处理。

2.7.5

对于在操作中一些习惯性的违章操作,实质上已构成人为解除电气闭锁,在不能确认为电控回路故障,特别是在有闭锁操作脉冲的情况下,禁止直接操纵220KV刀闸动力回路的接触器。

2.8

强化运行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配备,特别是在高电压回路上进行操作时,应佩带静电报警装置,防止操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造成触电、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2.9

对操作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加大考核力度,有效利用考核手段辅助操作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2.10

加强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与落实,强化技术培训,使操作从技术上、管理上都得到有力的保障。

3.防止变压器损坏事故

3.1

防止变压器绝缘损坏事故

3.1.1

运行中的变压器应检查各部位渗油现象,变压器本体无积水,以防止水分和空气进入变压器引起变压器绝缘损坏。

3.1.2

变压器的呼吸器的油封应保持一定油位并保持畅通,干燥剂保持干燥,保证吸湿效果良好。

3.1.3

认真检查保证变压器的安全释压阀完好,防止与空气直接连通,造成变压器的油中水份含量增大,使油的绝缘性能变坏。

3.1.4

在给变压器补油时,应注意储油柜中的油质合格,防止补油而引起油质恶化,并且禁止由变压器的底部给油箱补油,防止空气和油箱底部杂质进入变压器身中,特别是防止金属杂质进入变压器内部。

3.1.5

当轻瓦斯保护动作后发出讯号时,要及时取气进行检验,以判明成分,并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3.1.6

运行中的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应当可靠地投入,不允许将无保护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如工作需要将保护短时停用,则应有措施,事后应立即恢复。

3.1.7

要对变压器绕组温度、上层油温进行重点监视,当接近报警温度时,要及时对负荷、冷却器及环境温度等进行对比性综合分析,并进行有效控制,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变压器内部的潜在故障。

3.1.8

经常检查变压器的避雷器动作记录器,并做好动作次数记录,发现避雷器动作后,应设法停运变压器并进行检查

3.1.9

对变压器本体油样孔螺栓要重点检查,防止检修人员取样后未紧固造成漏油。

3.1.10

防止变压器的线圈温度过高,绝缘恶化和烧坏。合理控制运行中的顶层油温温升。特别是对强迫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当上层油温温升上升超过允许值时应迅速控制负荷,油温温升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否则变压器降负荷运行。在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期间,必须严密监视其油温温升在规定值以内,并尽量降低负荷,减少过负荷运行的时间,防止长期高温运行引起绝缘的加速老化。

3.2

防止变压器损坏事故

3.2.1

定期对变压器引线接头进行测温,防止接触不良造成过热。

3.2.2

定期对变压器冷却风扇进行检查,定期对变压器的绝缘油的色谱分析和化学监督,保证变压器的油质良好。

3.2.3

经常检查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情况,防止变压器过电压击穿事故的发生。

3.2.4

经常检查变压器的套管清干净、无裂纹,防止变压器的套管闪络。

3.2.5

变压器的保护装置必须完善可靠,严禁将无保护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如因工作需要将保护短时间停用时,应有相应的措施,事后立即恢复。

3.2.6

发生过出口或近区短路的变压器,必须进行必要的电气试验和检查,以判明变压器中各部件无变形和损坏。

3.2.7

加强对充油套管油位的检查,如发现充油套管中缺油时,应查找原因并进行补油,对有渗漏油的套管应及时处理。

3.2.8

加强变压器的防火工作,完善变压器的消防设施。

4.防止开关爆炸损坏事故

4.1

操作前应检查开关及所带设备的地刀、接地线是否全部拆除,防误装置是否正常。

4.2

设备或开关在检查和检修后,送电之前要对开关、电缆及设备进行摇绝缘正常方可送电。

4.3

开关操作前要检查控制回路、辅导回路、控制电源或液压回路均正常,储能机构已储能,具备运行条件。

4.4

为防止开关灭弧室烧损及爆炸,应合理调整系统运行方式,对开关开断容量不足的开关必须限制、调整、改造、更换。

4.5

合理改变系统运行方式,限制和减少系统短路电流。

4.6

从继电保护上采取相应措施,辅助一次设备、控制开关的跳闸顺序,对有过流闭锁的回路,必须做到良好、可靠的实现闭锁。

4.7

经常注意监视开关灭弧室灭弧介质的运行状况,发现开关的灭弧介质渗漏时应及时通知检修处理,严禁在开关严重缺乏灭弧介质的情况下运行。在发现开关漏气且不能维持正常运行时,应立即通知检修进行加装机械锁,防止开关分闸。对于一些允许控制回路断开的开关,必要时可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固定开关状态。

4.8

定期检查套管,支持瓷瓶及绝缘子的污秽程度,防止因绝缘瓷瓶脏污而导致发生闪络。

4.9

在开关检修后的投运前,应做开关的合、跳闸试验,做到合跳闸铁芯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防止拒分或拒合。

4.10

合理维护直流操作电源,防止因直流电源故障而造成开关拒动及烧损事故。保证直流电源供电的可靠性和直流电压的正常规范。

4.11

防止空气开关漏气及受潮。

4.12

压缩空气系统的储气罐,母管应定期排污、排水,防止开关进入水及潮湿的空气。

4.13

对于各密封部位的密封应无老化、变形和损伤,如有漏气现象应及时处理。

4.14

必须严格监视开关的绝缘电阻,对绝缘电阻合格的开关严禁投运。

5.防止全厂停电事故

5.1

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防止人为误操作引起的厂用电系统事故发生。

5.2

对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接地线、绝缘隔板,应做好记录,并有明显的标记,防止恢复系统后安全措施未拆除引起系统故障。

5.3

定期检查厂用系统的备用电源完好,主厂房各厂用备用电源的联锁按钮在“投入”位。

5.4

加强对启动/备用变压器的运行监视和维护工作。

5.5

加强直流系统的维护,保证在厂用电系统交流中断时,蓄电池组能够承载机组最重要的厂用电负荷。

5.6

直流系统各级保险容量、开关保护定值应有统一的整定方案,合理配置,保证在事故情况下不越级断开而中断保护操作电源。蓄电池应定期做好充放电工作,正常应工作在浮充电状态。

5.7

正常情况下必须保证最大限度的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如需倒换运行方式时,必须做到可靠、合理。在工作结束后,应尽快恢复正常方式运行。

5.8

主厂房380V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备用电源自投不成功时,应检查有关厂用设备无故障后方可向停电的厂用设备试送电,未经检查,禁止送电。

5.9

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积极稳妥地尽快处理事故。

5.10

厂用电系统发生事故处理中,要防止非同期扩大事故,使运行设备损坏。

5.11

在事故情况下,直流系统带动力设备运行时,应严密监视直流母线电压,根据电压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5.12

柴油发电机投入良好的热备用状态,并定期进行联动试验。

6.防止厂电动机损坏事故

6.1

电动机可以在额定电压变动-5%至+10%范围内运行。

6.2

电动机在额定出力运行时,相间电压不平衡不得超过5%.6.3

电动机大小修后投运前应检查测量电动机绝缘合格。

6.4

发现电动机进水、受潮现象时,应测得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启动。

6.5

电动机事故跳闸后,应测得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启动。

6.6

电动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投入正常,电动机所带机械部分完好,允许启动。

6.7

严防电动机因断油、轴承内套松动,轴承磨损,大幅度振动而造成电动机转子扫膛。

6.8

严防因机械在带动电动机转子反转的情况下启动电动机的运行。

6.9

电动机启动时应监视启动电流,起动后的电动机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转速和声音正常。

6.10

正常情况下,电动机在冷态允许起动两次,起动间隔>5min;热态允许起动一次;对于起动时间不超过2--3s的电机,在事故处理时可以多起动一次。

6.11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检查电机振动、温度是否正常.6.12

防止电动机的非全相运行。

6.13

尽量避免在厂用6kV母线电压降低的情况下进行启动。

6.14

对带空气冷却器的电动机运行时,应注意空冷器不结露,防止因结露导致电动机的绝缘水平下降而造成电动机烧损。

6.15

运行中的电动机发生冒烟、着火;电动机轴承或静子线圈温度急剧上升并超过规定值,应立即停运。

7.防止误拉误合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的措施

7.1

倒闸操作发令、接令或联系操作,要正确、清楚,并坚持重复命令,有条件的要录音。

7.2

操作前要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操作后坚持复查,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7.2.1

三对照:a.对照操作任务和运行方式,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b.对照“模拟图”审查操作票并预演;c.对照设备编号无误后再操作。

7.2.2

三禁止:a.禁止操作人和监护人一齐动手操作,失去监护;b.禁止有疑问盲目操作;c.禁止边操作边做与其无关的工作(或聊天),分散精力。

7.2.3

五不干:a.操作任务不清不干;b.应有操作票而无操作票不干;c.操作票不合格不干;d.应有监护人而无监护人不干;e.设备编号不清不干。

7.3

预定的重大操作或运行方式将发生特殊的变化,电气运行专工应提前制订“临时措施”,对倒闸操作进行指导,作出全面安排,提出相应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做好事故预想等,使值班人员操作时心中有数。

7.4

通过平时技术培训(考问,事故演习),使值班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领会规程条文的精神实质。

7.5

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8.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的措施

8.1

按照隔离开关允许的使用范围及条件进行操作。拉合负荷电路时,严格控制电流值,确保在全电压下开断的小电流值在允许值之内。

8.2

用刀闸拉合环路电流,应与对应的允许断口电压差配合,环路电流太大时,不得进行环路操作。

8.3

加强操作监护,对号检查,防止走错间隔,动错设备,错误拉合隔离开关。同时,对隔离开关统一加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

8.4

拉合隔离开关前,现场检查断路器必须在断开位置,隔离开关经操作后,操作机构的定位销一定销好,防止因机构滑脱接通或断开负荷电路。

8.5

隔离开关检修时,与其相邻运行的隔离开关机构应锁住,以防止误拉合。

8.6

手车断路器的机械闭锁必须可靠,检修后应实际操作进行验收,以防止将手车带负荷拉出或推入间隔,引起短路。

9.防止带电挂地线(带电合接地刀)的措施

9.1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拉闸后,必须检查实际位置是否拉开,以免回路电源未切断。

9.2

坚持验电,及时发现带电回路,查明原因。

9.3

正确判断正常带电与感应电的区别,防止误把带电当静电。

9.4

隔离开关拉开后,若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应防止将有电一侧的接地刀合闸,造成短路。

9.5

普遍安装带电显示器,并闭锁接地刀,有电时不允许合接地刀。

9.6

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10.防止带地线合闸的措施

10.1

加强地线的管理。按编号使用地线,拆挂地线要做好记录并登记。

10.2

防止在设备系统上遗留地线。

10.2.1

拆挂地线或拉合接地刀,要在模拟图上做好标记,并与现场的实际位置相符。交接班检查设备时,同时要查对现场地线的位置和数量是否正确,与电气模拟图是否一致。

10.2.2

禁止任何人不经值班人员同意,在设备系统上私自拆挂地线,挪动地线的位置,或增加地线的的数量。

10.2.3

设备第一次送电或检修后送电,值班人员应到现场进行检查,掌握地线的实际情况,防止漏拆地线。

10.3

对于一经操作可能向检修地点送电的隔离开关,其操作机构要锁住,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防止误操作。

10.4

正常倒母线,严禁将检修设备的母线隔离开关误合。事故倒母线要按照“先拉后合”的原则操作。

10.5

设备检修时的注意事项:

10.5.1

检修设备的隔离开关应保持在断开位置,以免接通检修回路的地线,送电时引起短路。

10.5.2

防止工具仪器等物件遗留在设备上,送电后引起接地或短路。

10.5.3

送电前坚持测设备绝缘电阻。万一遗留地线,通过摇绝缘可以发现。

11.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11.1

为了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等一系列继电保护规程,认真执行<<山西电网变压器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和<<山西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规程>>等规程。

11.2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继电保护“三误”即:“误碰、误整定、误接线”事故的发生。

11.3

在保护校验时,认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11.4

加强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和管理工作,并认真执行<<220-500KV电网继故障分析,确保机组和线路故障录波器完好可靠,保证故障后的数据完整。

11.5

加强公司三级继电保护技术监督管理,重视发电机、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和整定;继续完成升压站100mm2铜排和微机保护独立电源供电的反措任务。

11.6

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接到直流熔断器正副级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电源的正负电源。

11.7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

mm2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11.8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的隔开。

11.9

两个被保护单元保护装置配在一块时,其安装必须明显分区,并画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

11.10

电流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接地且只能有一点接地。

11.11

检查并保证在二次回路电压切换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压互感器二次反充电。

11.12

不允许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它测试工作,也不允许在保护未停用的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扭作试验。

11.13

采取措施保证继电保护操作电源可靠。

11.14

加强故障录波器的管理,保证故障时能可靠启动。

1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为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安全规定、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考虑到构成生产系统的三要素“人、机、环境”中任何一要素处于不安全状态或发生不安全行为,都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在安排和从事工作时,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做好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管理,使生产系统中各要素达到较高的安全生产水平,以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12.1

环境安全

12.1.1

工作场所所有建筑、设施必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中有关安全的规定、国电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

12.1.2

工作场所安全警示牌、标示牌符合国电公司《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以及其它有关规定,数量充足、醒目。

12.1.3

所有设施、设备上的安全色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12.2机具安全

12.2.1

工作或作业场所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他有关要求。

12.2.2

严格执行危险因素控制卡制度,做到一票一卡,补充、完善安全措施。

12.2.3

所有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12.2.4

配备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可靠性高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

12.2.5

所有工作人员穿带的劳动保护用品应符合有关规定。

12.2.6

正确使用电动工器具,注意使用时应按有关规定接好漏电保护器和接地线。

12.2.7

检修行灯电压不准超过36伏。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12伏,行灯变压器不得带入容器内。工作人员必须使用24V以下的电气工具。在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必须使用24伏以下的电气工具,否则需使用Ⅱ类工具,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Α、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且应设专人在外不间断的监护,漏电保护器、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应放在容器外面。

12.3

人员安全

12.3.1

所有工作人员人人持安全资格证上岗工作,焊工、起重、架子工和电梯操作工种人员应持相应特殊工种的工作许可证.12.3.2

所有进入工作或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生理安全素质、心理安全素质应符合或通过调整符合工作要求。

12.3.3

所有进入工作或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安排从事相应的工作,不得从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无关的工作.12.3.4

所有进入工作或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12.3.5

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参加人员介绍安全措施情况、危险源情况以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12.3.6

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向所有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工作票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和危险因素控制卡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所有工作人员签字认证后方可开始工作。

12.3.7

操作前,应仔细核对设备名称、详细检查设备情况,站对位置,方可操作。

12.3.8

高空作业必须搭设合格的脚手架,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带。严禁向下抛扔工器具、物品。

12.3.9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认真审查、检查措施正确完善,符合现场条件;把好布置措施关,严格按工作票要求进行停电、装设地线、围栏、悬挂标示牌;进行隔绝汽源、水源、消压等工作;把好许可工作关;工作许可人同工作负责人共同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指明带电部位,注意事项;把好工作终结关,工作许可人应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全面检查工作结束,现场清理干净,设备恢复正常状态,护罩遮栏恢复,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工作地点。

12.3.10

设备工作后需加压试转,应收回工作票,恢复常设遮栏,工作人员撤离工作现场,换挂禁止工作标志牌;试转后需继续工作,应重新布置安全措施。履行许可手续。

12.3.11

进行缺陷处理时,至少二人一起工作,一人为监护人,做好安全措施,高压设备必须停电,无须停电工作要注意安全距离,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12.3.13

工作中应进行不间断的安全监护.12.4

安全管理

12.4.1

各级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工作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12.4.2

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针对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12.4.3

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资质、有关技术资质的审核。

12.4.4

定期对执行安全规程制度的主要人员如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操作监护人等进行正确执行安全规程制度的培训,熟练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

12.4.5

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重点是工作流程、工作行为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

12.4.6

新人员进入现场前应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熟悉系统、设备特性、现场规程。

12.4.7

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12.4.8

经常开展安全思想、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认识与安全意识。

12.4.9

下达重要和复杂的工作任务前,应详细制定工作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计划。

12.4.10

工作前,应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素质审查。

12.4.11

多班组工作,工作总负责人应由工区(车间级)管理人员担任,并不得兼任班组工作负责人。

12.4.12

加强对各种外委工程的安全管理,不允许对工程项目转包。

XX热电运行部

2010年X月

用电反事故措施 篇2

当前, 窃电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从东部到中西部, 从经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 普遍存在窃电现象。

窃电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每年窃掉的电量至少在数十亿亿度以上, 国家蒙受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二是就窃电现象的严重性、普遍性而言, 窃电就象瘟疫一样四处蔓延, 从生产经营窃电发展到日常生活窃电。三是实际窃电数额远远高于查获的窃电数额, 国有电能资源流失严重。四是窃电所造成的危害性大, 时常引发民事纠纷、治安案件、火灾案件、刑事案件, 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 供电企业必须做好用电检查反窃电整治活动, 研究分析窃电手段、窃电技术, 严厉查处窃电行为, 对具有重大窃电嫌疑的客户进行集中清理, 减少电量流失。

2 反窃电工作现状及问题

2.1 反窃电工作效率低

反窃电属于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 由于电力客户逐渐增多、用电检查人员数量少、必要的仪器设备配备不齐全、用电检查方法单一等原因, 致使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不高, 反窃电工作还处于自发、区域性的防范阶段。

2.2 窃电证据难以获取

窃电证据难以获取表现在:一是窃电作案手段日趋隐蔽, 采用传统的检查方法往往难以发现。二是窃电主体的构成面广, 既有个人也有单位窃电, 既有单兵作战, 也有预谋的群体合伙作案。三是个别窃电者的态度恶劣, 现场喊冤叫屈, 利用各种方法和借口逃避检查, 反窃电行动受到阻碍。

2.3 窃电量难以认定

电力是无形的特殊商品, 仅有现场抓获的窃电行为, 认定窃电量难以取得直接证据。一是难以直接证明窃电时间, 一般采用推算的办法难免出现争议;二是用电量难确定, 许多数据只有通过用户提供, 在大多数情况下, 供电企业是吃亏的, 如按法律法规办事, 窃电者就难免出现争议。

2.4 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窃电具有科技含量, 反窃电需要科技支撑。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习反窃电技术能力不足, 加之对于窃电行为没有很强的预防意识, 发生了窃电行为也不主动寻找线索, 使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个别检查人员受短期利益驱使, 自身还会出现违法行为。

3 反窃电重点检查对象

3.1 用电混乱的区域、大型商场、宾馆、餐饮娱乐场所、大型集贸市场。

3.2 钢厂、纸厂、砖厂、水泥厂等高耗能企业。

3.3 曾经被查处过有窃电行为或多次窃电屡教不改的单位和个人。

3.4 有举报或投诉有窃电嫌疑的单位和个人。

4 加强反窃电的工作措施

窃电是一种严重扰乱供用电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预防和治理窃电已经成为电力企业改善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 不刹住窃电这股邪风, 就很难开展正常的电力交易和建立规范的电力市场。

4.1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反窃电环境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深入工厂、农村,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大力宣传《电力法》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 使广大客户对窃电行为的危害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增强法制观念。同时震慑窃电的违法犯罪分子, 奠定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4.2 加强技术更新, 提升窃电识别能力

当前, 窃电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由较原始的窃电方式发展到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型窃电方式。供电企业应抓好计量装置反窃电改造, 不断总结窃电案例, 规范查电行为,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注意对窃电用户的取证工作, 注意电能表计及接线端子排内加装微型遥控窃电等高科技窃电的检查。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用电检查设备配置, 仪器的运用和管理维护, 提高用电检查人员对先进用电检查设备和仪器的应用能力, 才能使有效识别窃电行为。

4.3 突出重点, 严厉打击窃电行为

要对高线损率台区和线路、线损异常波动的台区和线路进行认真分析, 结合客户用电情况实施反窃电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对10KV及以上用电客户、计量装置未全封闭的客户进行检查。在执行窃电检查任务前不得泄露工作信息, 并遵守客户的保卫保密制度。对确认有窃电、违约用电行为的, 用电检查员应根据调查取证的结果, 确定处理方案, 开具“窃电通知书”一式两份, 经当事人或法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后, 一份交用电客户, 一份存档备查。抓住典型案例, 及时足额追补电费和收取违约使用电费, 窃电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 移交相关部门予以惩处。

4.4 监督考核, 加强用电营业管理

供电企业应制定反窃电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及检查与考核, 作为窃电检查, 管理与考核的依据。加强用电营销基础管理, 集中对用电业务基础资料和客户档案进行全面清理。加快专变客户电能量采集终端安装建设, 加强实时监控, 及时依据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其变化原因, 做好电能量采集系统运行监控和用电检查工作无缝衔接。市公司加强对执行用电业务流程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不定期召开营销分析会, 剖析存在的原因,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保证不发生供电服务问题, 实现用电业务的规范有序。

4.5 加强培训, 实施营销队伍教育整顿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通过多种形式, 加强营销人员的责任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和纪律教育。对那些责任心淡薄, 工作马虎应付的人, 要坚决考核处罚;建立营销岗位定期轮岗制度, 对不适宜在营销岗位工作的人员坚决调离;对那些工作失职渎职, 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严格按相关责任办法进行处理, 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营销队伍。

4.6 取得政府理解支持, 做到“同防同控”

用电检查工作应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供电企业要积极与经委等部门成立电力执法队, 在地方政府组织领导下, 加大电力执法力度, 更好地维护电力市场的正常稳定运行, 实现“同防同控”。在开展营业大普查行动时, 要注意典型案例的收集工作, 注重对典型案例音像及书面材料的整理, 重点研究和落实反窃电措施。

结语

反窃电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供电部门用电检查的主要工作。要想减少窃电事件的发生, 必须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反窃电技术的研究, 从人员、管理等方面着手, 强化法制观念, 促进规范用电, 让窃电者无机可乘。

摘要:本文从反窃电工作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反窃电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系列反窃电管理措施。

关键词:窃电,手段,用电,检查,反窃电,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哲.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 2013 (17) .

用电反事故措施 篇3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多,安全供电和正常供电已经成为现在供电企业的重要任务。但是往往会有一些人受到利益的蒙诱挺身走险,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技术进行窃电。这些窃电行为不仅使社会的健康发展受到危害,而且还使供电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由于频发用电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如何在用电检查工作中进行强而有效的反窃电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总述

(一)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进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时候,由于长时间实现用电经济计划的基本要求进行,因此在某些用电检查从业人员观念中存在着一些旧观念,因此无法跟得上一些家庭小作坊、私营作坊等采用科技手段进行窃电的步伐。而随着用电客户的数量不断增加,电网的延伸也不断的扩大,进行用电检查的从业人员队伍就显得有点无能为力,再加上技术水平偏低、反窃电设备较为落后,不适用现今时代的发展,所以,对于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二)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必要性

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窃电行为的出现,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必要性。首先,加强用电进程反窃电工作能够及时的通过用电检查工作对于用电用户进行正确的安全用电的引导,尽最大可能的控制在用电过程中出现窃电行为的可能性,并且还能为用电用户提供一些必要的专业技术咨询,弥补了有些用电用户对正确用电的认识不清晰以及对于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的违法性认识,从而保证正常供电的安全性和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其次,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是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的一项艰巨长期性的任务,是打击窃电行为最为关键的重要方式。通过进行用电检查,开展反窃电行为的针对性行动,从而保障供电能够正常和安全的进行。同时,还能及时的发现窃电行为,对窃电者进行教育宣传,尽最大可能的挽回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目前用电检查工作过程存在的情况

众所周知,供电企业进行用电检查工作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窃电行为,从而为能够正常供电、打击和震慑进行窃电行为的不法分子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用电检查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情况,那就是供电企业在自身的管理方面缺乏健全的体制,与供电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出现用电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解决,当用电检查从业人员在进行窃电行为检查的时候,很容易受到进行窃电行为不法分子的恶意报复或是进行非法侵害,使用电检查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目前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侦查窃电行为困难

对于窃电的违法行为,与其他的商品的盗窃有所不同,由于在进行窃电的时候,在现场的四周建筑设施没有得到任何的破坏,没有任何痕迹留在现场,而且进行窃电的时候所使用的工具小巧方便,容易隐藏。就算是在现场抓到窃电者,但是也无法做到人赃并获,电能被盗了多少,无法马上进行判断,还要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询问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后才能确定出个大概的数目,这样给司法机关进行侦查破案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窃电的情况越来越多

由于受到利益的诱惑,难免有些人会有侥幸心理进行窃电,一旦成功,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效仿,窃电行为现在已经到处可见。这些窃电者千方百计的利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工具来使自身的成本降低,使得供电企业蒙受大量的经济损失。

(三)窃电技术的含量具备高科技化

目前窃电行为的技术与手段越来越高明,由原来最为原始的火线零线进行倒插、不进电表的窃电手段发展到现在的高科技智能窃电。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无线遥控、倒表器、有线远方控制等窃电手段,使得窃电行为显得隐蔽不易发现,从而使用电检查从业人员在进行排查窃电行为的时候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监督惩处的力度

对于窃电行为要进行合法、谨慎的搜集和采集窃电证据,包括现场的摄影记录、监控影像和图片、数据资料的收集,从窃电现场能够明确的提供相关位置的具体用电容量,对于窃电行为的起止时间能够搜集有力的证据。同时,还要对窃电者进行相关的违约责任赔偿,追补其所窃取的电量费用。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从业人员还可以对于不同的区域或是怀疑的区域不定期的进行用电检查,查明用电情况,加强监督惩处的力度。

(二)大力宣传正确用电

目前,很多用电用户对于如何正确用电、对于违章用电、窃电行为的违法性认识不足,因此,供电企业和社会要大力的对正确用电、安全用电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供电企业和社会可以充分的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舆论媒体对于大型的窃电行为案件进行公开和曝光,增强用电用户自觉安全用电和依法用电的行为,宣传窃电行为对社会、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三)提高反窃电技术,装备高科技设备

目前,由于窃电行为所运用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高明,因此,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制止窃电行为的出现,供电企业要不断的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对用电检查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帮助和培养电力从业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充分掌握现今的窃电技术和窃电设备,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能够与时俱进,除此还要装备高科技设备以防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在现有的反窃电设备和工作不断的进行升级和改进,尽量的采用高科技技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窃电行为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供电企业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进行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供电企业和用电检查从业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技术水平,加大反窃电行为的工作力度,实施强而有效的措施,打击和杜绝窃电违法行为的存在,从而使用电检查工作得以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锅炉反事故技术措施(本站推荐) 篇4

1、前言

在新建机组试运行中,由于安装刚刚完工且调试临近结尾,运行人员尚未完全掌握机组的运行特性。一些异常情况难免发生,因此为了机组能够安全、顺利地试运、移交生产,就机组在试运中常发生的一些事故,列举出事故现象,并简述其原因。具体处理办法参照运行规程。

2、事故处理原则 2.1事故处理原则

2.1.1 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表记指示及外部现象特征,迅速正确地判断和处理事故。

2.1.2 事故处理过程,运行人员应在值长、班长的指挥下,以司炉为主进行处理,在值长、班长未到之前应按事故处理规程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处理。

2.1.3 事故处理时如不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尽量维持锅炉机组的运行。

2.1.4 交班时发生事故,应以当班运行人员为主处理,接班人员协助处理,事故处理完毕后方可接班。

2.1.5 事故处理后,应将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记录在产班记录本上并汇报有关领导。

2.2事故停炉的条件及处理

2.2.1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炉 2.2.1.1 锅炉缺水,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消失时; 2.2.1.2 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汽包水位计上部可见水位时; 2.2.1.3 所有水位计损坏无法监视水位时; 2.2.1.4 炉管爆破,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时;

2.2.1.5 燃料在烟道内发生二次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时; 2.2.1.6 汽水管道爆破,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时。2.2.2紧急停炉的处理

2.2.2.1 按下事故停炉按纽或停止送风机,切断进入炉膛的所有燃料,复位各跳闸设备开关,关小吸风机挡板保持负压-100Pa左右,并通知电气停止电除尘电场运行。

2.2.2.2 如果烟道内发生二次燃烧,应立即停止引风机,关闭烟道风道内的所有挡板。

2.2.2.3 关小或关闭减温水,监视汽温变化,关小或停止给水(严禁严重缺水时向炉内上水),保持正常水位。

2.2.2.4 通风5~10分钟后,将引风机挡板关闭,停止引风机;若炉管爆破待蒸汽排净后再停止引风机。

2.2.2.5 其它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将事故的情况汇报值长及有关领导并详细做好记录。

2.2.3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报告值长申请停炉,停炉时间应由生产厂长或总工程师决定,并视情况按正常停炉步骤处理.2.2.3.1 炉管(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管等)发生泄漏时.2.2.3.2 锅炉汽温或过热器壁温超过允许值,经调试或降低负荷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2.2.3.3 汽水品质严重低于规定标准,经处理仍未恢复正常时。2.2.3.4 锅炉严重结焦难以运行时。2.2.3.5 所有安全门全部失灵时。

2.2.3.6 烟道内积灰严重,虽经提高引风机出力和采取吹灰措施仍无法维持炉膛负压时。

3、锅炉本体事故 3.1

锅炉满水

现象:汽包水位超过高Ⅲ值+300mm并且继续上升,高水位信号灯亮,间响报警。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汽温下降较快,蒸汽管道发生水击,蒸汽含盐量增加过热蒸汽导电度增大。

原因:给水门故障,自动失灵,负荷突然变化等多方面原因。运行人员监视不够,控制不当也是一方面原因。

处理:运行人员应认真监盘,时常对照汽水流量,给水流量,上下部水位计指示是否正确一致。解列给水自动,关小给水调节门,开启事故放水门。3.2锅炉缺水

现象:所有水位计指示都低,并且继续下降,低水位信号灯亮,间响报警。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主汽温度直线升高。

原因:运行人员操作不当、监视不够,自动失灵,给水门故障,锅炉水系统严重漏泄等。

处理:解列自动,开给水门,增加给水流量,如果给水压力低,启动备用泵。关闭所有放水门(包括排污门)3.3汽水共腾

现象:汽包水位剧烈波动,水位表摆动大,主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道水击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加,导电度增加。

原因:给水或炉水质量不合格,没排污或排污不彻底加药量过多使炉内悬浮物增多,锅炉负荷骤增,汽水分离不佳。

处理:降低蒸发量,维持低负荷稳定,全开排污门,并开启事故放水(但此时注意控制好汽包水位),加强炉水分析,改善炉水质量。3.4水冷壁爆管

现象:汽包水位迅速下降,爆破时有响声,汽压、水压下降,炉膛正压,排烟温度下降,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原因:焊接质量,水冷壁材质不合格等原因。

处理:加大给水流量,维持汽包水位,如维持不住,停炉。3.5过热器爆管

现象:蒸汽流量不正常,小于给水流量,过热器附近有漏泄声,严重时炉膛正压,过热器温度差大,漏泄侧烟温降低。

原因:焊接、材质不合格,过热器蛇形管水塞或其它杂物堵塞。水冷壁结焦。处理:停炉。3.6省煤器爆管

现象: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漏泄严重时,炉外能听到喷水声音排烟温度下降,炉膛正压,汽包水位不易维持。原因:焊接质量,管材不合格等等。

处理:如不又能维持运行,请示有关人员,停炉。3.7锅炉汽水管道水击

现象:管道振动有冲击声,给水压力摆动大。

原因:上水前空气未排净,给水泵运行不正常,给水温度变化剧烈,给水门两侧差压大,蒸汽管道未暖管、疏水不彻底。处理:排净空气,减小给水门前后差压,充分暖管、疏水。3.8锅炉灭火

运行人员在试运行期间注意监视,严禁在不明炉内着火情况时,投油助燃。在确定炉内灭火时,严禁一切燃料入炉,运行人员应迅速切断油和煤粉,同时开大送、引风机,对炉膛吹扫3-5分钟,待查明原因后,重新点火,严禁用爆燃法点火。3.9尾部烟道再燃烧

现象:尾部烟道烟温升高,热风温度升高。原因:油枪雾化不好;未燃尽的煤粉进入烟道。

处理:经检查确认发生烟道二次燃烧时,应立即停炉,停止引、送风机,关闭入口挡板,关闭风烟系统所有孔门及风门挡板。严重时可能危急到设备,应停炉。3.10锅炉结焦

现象:各受热面处烟气温度及蒸汽温度升高;燃烧器出口,凝渣管结焦,炉膛负压减小,烟道至引风机入口负压增大;炉膛温度升高;捞渣机内焦块增多,灰量减少。

原因:燃煤熔点低;风量不足,燃烧不好;热负荷过大,燃烧温度过高;煤粉过粗;燃烧器工作不正常;对蒸发受热面吹灰不及时,除焦不彻底。

处理:调整火焰位置,适当增加过剩空气量;及时清除焦渣;适当降低锅炉蒸发量;在炉膛内有不易清除的大块焦渣时,应及时停炉。4转动设备跳闸 4.1送风机跳闸

现象:送风机跳闸,排粉风机、磨煤机、给煤机、给粉机均跳闸;锅炉灭火,炉膛负压到头,汽温、汽压速降,水位先低后高。原因:电机或风机故障;电气人员误操作;误按事故按纽,厂用电故障。

处理:按锅炉灭火处理。4.2引风机跳闸

现象:引风机跳闸时,运行中的送风机、排粉风机、磨煤机、给煤机、给粉机全部跳闸;锅炉灭火,汽温、汽压、流量迅速下降,水位先高后低。

原因:电机或风机故障;电气人员误操作;误按事故按扭;厂用电故障。

处理:按锅炉灭火处理。4.3排粉机跳闸

现象:排粉机电流指示到零,磨煤机、给煤机跳闸;炉膛负压增大。原因:机械故障,电动机过负荷;电气故障或误操作;误按事故按扭。处理:报告值长,要求降低锅炉负荷运行;联系检修,电气人员检查处理。4.4磨煤机跳闸

现象:磨煤机电流到零;给煤机跳闸;磨煤机出口温度升高,系统风压减小。

原因:电气故障或误操作;高位油箱油位低,保护动作。

处理:通知热工、电气、检修人员检查处理,如故障消除后,可重新启动,确认大瓦油量充足且瓦温正常后方可启动;磨煤机跳闸后禁止强合。

5锅炉厂用电中断 5.1 6000V电源中断

现象:各转动设备跳闸;电压表电流表指示到零;锅炉蒸汽流量,汽压、汽温、水位急剧下降;热工仪表电源消失,指指示失常;事故报警器鸣叫;锅炉灭火。5.2

400V电源中断

现象:所有400V转动设备跳闸,事故报警,光字闪锅炉灭火。处理:立即手动关闭给水门、减温水门,控制好汽包水位及各风烟挡板,手动关闭制粉系统热风门,开启冷风门;汇报值长,做好点火前的准备工作,电源未恢复前按正常停炉处理,电源恢复后,在值长统一指挥下,重新点火,恢复锅炉正常运行;通知电气电除尘器电场停止运行。5.3仪表电源消失

现象:热工仪表电源指示灯灭,报警信号不听见,光字牌不亮;风压表指示正常;所有自动调节失灵,开度表指示到零;火焰电视失像。原因:电气、热工人员误操作;仪表电源总保险熔断;厂用电中断。处理:汇报值长,要求稳定负荷,通知热工人员迅速恢复电源;通知汽机注意汽温,手动调整减温水门,并稳定减温水量,手动调整给水门,保持正常水位;尽量保持汽温、汽压稳定;若仪表电源短时不能恢复,锅炉失去控制手段,严重影响设备安全,应立即停炉。6制粉系统故障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制粉系统运行。6.1 制粉系统爆炸时

6.2 制粉系统设备故障,危及人身安全时。

6.3 磨煤机大瓦及各轴承温度上升很快并超过规定值,经采取措施无效时。

6.4 转动机械发生严重震动,磨擦、串轴,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时。6.5 磨煤机,排粉机电流突然增大,超过规定值。6.6 电动机冒烟着火或温度过高,超过规定值。6.7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停止磨煤机运行 6.7.1 细粉分离器严重堵塞时 6.7.2 粗粉分离器严重堵塞时

6.7.3 磨煤机严惩堵塞,经处理无效 时 6.7.4 木块分离器严重堵塞,经处理无效时

6.7.5 磨煤机出口温度显示失灵,又无其它办法监视出口粉混合物温度时。

6.7.6 给煤机故障不能消除时 6.7.7 润滑油中断

6.7.8 制粉系统的自燃着火及爆炸。现象:自燃着火处的管道外壳温度异常升高

风粉混合物温度异常升高,运行中排粉机入口温度异常升高。爆炸时有响声,从系统不严密处向外冒烟、冒火,防爆门损坏,鼓起或爆破。

粉仓自燃着火时,粉仓温度异常升高,爆炸有异常声。原因:

制粉系统内有积粉与积煤。磨煤机出口温度超过规定值。

原煤中含草、木、油脂、雷管等易燃、易爆物。煤粉过细,水分过低,原煤的挥发份高。煤粉仓严重漏风,煤粉在粉仓内积存过久。有外来火焰时。自燃的处理

磨煤机入口发现火源时,应加大磨煤机的给煤量,用水和壁浇入着火处将火熄灭。

必要时可投入蒸汽灭火装置。制粉系统爆炸的处理:

磨煤机发生爆炸时,立即停止制粉系统的运行。若排粉风机出口防爆门爆破,应立即停止制粉系统。

因系统爆炸而引起锅炉灭火时,应按锅炉灭火事故的有关规程处理。煤粉仓自燃爆炸处理:

立即停止向粉仓送粉,关闭粉仓吸潮管,隔绝空气,严禁有粉漏入粉仓,并进行彻底降粉。投入助燃油枪,稳定燃烧 降粉后迅速提高粉位,进行压粉,如有必要,可投入蒸汽灭火装置。

若粉仓发生爆炸,应全面检查粉仓情况,尽快处理。制粉系统自燃爆炸的预防措施:

经常检查和处理设备缺陷,消除系统内积煤、积粉。锅炉停运时,按本规程要求将粉仓内粉用尽。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130℃ 消除制粉系统各管道的漏风,按时进行粉仓降粉。

保持最佳制粉出力,防止断煤及出力不稳或常时间低出力运行。防止外来火源,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禁止制粉系统设备附近吸烟,禁止用明火检查制粉系统设备。

用电反事故措施 篇5

一、关于加强互联网出口严格管控

1.互联网出口管理:各区域(省)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单位要对其所辖范围内的下属单位互联网出口进行排查清理并纳入统一管理,地(市)级公司统一设置本级及下属单位的互联网出口,新的出口不再建设。有条件的区域(省)电力公司要统一设置互联网出口。考虑带宽容量和备用问题,每单位统一集中设置的互联网出口原则上不多于3个。所有出口必须向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后方可使用。(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

2.互联网出口审计:各单位要严格信息外网与互联网交互信息的审核,加强对互联网出口的内容监测、流量分析与记录,与互联网交互记录要保留6 个月以上。(自《关于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要求的通知》)

二、关于加强网络边界安全防护

1.信息内外网逻辑强隔离:各单位要确保本单位信息内、外网已通过部署隔离设备进行内外网逻辑强隔离,未部署的要保证物理断开。(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

2.信息内网网络边界安全防护:各单位要按照公司总体防护方案要求,加强上、下级单位和同级单位信息内网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保持信息内网纵向边界的安全管理要求,严格访问控制策略,控制开放服务和端口的个数,强化纵向边界的网络访问行为和信息流量的监测与分析,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

3.信息内、外网专线安全管理:各单位要加强信息内、外网专线安全管理,对于与银行等外部单位互联的专线要部署逻辑隔离措施,设置访问控制策略,进行内容监测与检查,确保只有指定的、可信的网络及用户才能进行数据交换。(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

4.信息内网远程维护管理:严禁通过互联网接入信息内网进行远程维护。(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

5.无线网络安全防护:各单位要强化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无线网络要启用网络接入控制和身份认证,进行IP/MAC地址绑定,要用高强度加密算法、禁止无线网络名广播和隐藏无线网络名标识等有效措施,防止无线网络被外部攻击者非法进入,确保无线网络安全。信息内网禁止使用无线网络组网。(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6.网络设备安全管理:网络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要冗余配置,合理分配网络带宽,建立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三、关于加强信息内外网网站统一发布与管控

1.对外门户网站管理:各单位要加强所辖范围内下属单位所有对外门户网站的统一管理,进行统一备案,没有履行报批备案手续的网站要关停。地市公司下属单位门户网站信息及要用需统一到地市公司或区域(省)电力公司(或公司直属单位)进行集中管理、集中发布。各单位要关闭直管、控股县级公司对外门户网站。严禁任何单位、个人在信息内网设立与工作无关的娱乐、论坛、视频等网站。严禁利用公司资源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对于非本企业网站或与公司业务无关的经营性网站,原则上要予以关闭,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开放的,要从信息外网中彻底剥离。严禁将承担安全责任的对外网站托管于公司外部单位。95598 网站必须与已有对外网站进行整合,最终实现网站统一管理。(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关于近期两起安全事件的通报》、《进一步加强信息内外网网站管理的意见》)

2.内网网站整合:内网宣传网站要与企业门户进行整合,在企业门户登录前设置内网宣传网站。门户登录前(内网网站)原则上不链接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要通过单点登录方式接入门户(登录后)。业务系统不得单独设置系统入口,要通过企业门户单点登录访问。(自《进一步加强信息内外网网站管理的意见》)

3.网站标识管理:各单位所有对外网站要在醒目位置显示本单位符合公司要求的标识,要标注版权声明、ICP备案号、隐私与安全、网站维护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同时主色调必须采用公司组合标识标准色。(自《进一步加强信息内外网网站管理的意见》)4.网站发布内容审查: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及公司有关规定加强对外发布内容的审查,严禁在互联网和信息内网上发布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的信息。所有信息发布必须严格按照审核发布流程,经审核批准后才能上网。(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重点工作要求》)

5.网站安全防护:各单位要加强网站基础防护,特别做好网站服务器、中间件的安全防护与配置安全,细化安全设备访问控制策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采用网页防篡改措施保证对外发布的网站不被恶意篡改或植入木马。(自《关于近期两起安全事件的通报》)

四、关于加强内外网邮件统一管理与监控审计

1.内外网邮件系统管理:公司各单位信息外网邮件系统要整合至公司集中统一外网邮件系统,在京直属单位的信息内网邮件系统集中整合至公司内网统一邮件系统,通过加强对邮件系统的统一管理和审计,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提高邮件系统的安全性。各单位地市公司及下属单位与网省要共用一套信息内网邮件系统,地市公司邮件系统不再单独建设,鼓励各单位信息内网邮件系统均与总部复用一套。(自《关于上海世博会供电敏感信息泄露的通报》)

2.邮件内容审查:严禁使用未进行内容审计的信息内外网邮件系统,严禁用户使用弱口令,默认口令要强制清除,严禁开启自动转发功能,严禁使用社会电子邮箱处理公司办公业务的行为,及时清理注销废旧邮件帐号。各单位要加强现有邮件系统收发日志审计和敏感内容拦截功能,要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对内外网邮件发送信息进行检查。审计关键字要进行动态更新,邮件系统日志原则上要保留6 个月以上。同时要协同各级保密部门对在信息外网和互联网上违规传送公司秘密及敏感信息的情况进行通报与处理。(自《关于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要求的通知》、《关于上海世博会供电敏感信息泄露的通报》)

3.内外网邮件信息加密:在信息内网涉及公司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应采用信息加密压缩方式,使用公司已统一采购的WinRAR正版压缩软件对文件进行加密压缩。对于在信息外网和互联网上传输的非涉及公司秘密和敏感信息的内容,也应采用WinRAR加密压缩方式进行传输。加密口令要求12位以上并包含字母数字,同时要采用不同的口令传递方式如电话等。(自《关于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要求的通知》)

五、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开发与运行维护

1.在运信息系统备案:各单位要将所有在运信息系统向总部备案,未报公司备案的信息系统严禁接入公司信息内外网运行。(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2.统一域名管理:各单位要加强信息系统域名统一管理,完成原有域名系统与公司统一域名系统的切换,使用公司统一域名(sgcc.com.cn),关闭各单位原有域名解析。公司将对统一域名工作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考核,如出现执行不力而引发的信息安全等问题,将严肃追究责任。(自《关于上海世博会供电敏感信息泄露的通报》)

3.信息系统级联:各单位要确保一体化信息系统级联贯通和持续稳定运行,将级联贯通情况纳入日常巡检,加强变更管理,对权限调整、链接变更、DNS 调整、策略调整、系统升级等影响级联贯通访问的变更操作,报公司审批,确保变更后能及时恢复级联贯通。(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4.信息系统帐号管理:各单位要定期清理信息系统临时账号,复查账号权限,核实安全设备开放的端口和策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 个月。对因信息系统开发、升级、维护、联调等原因而授权开放的临时账户、临时开通的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与端口,在操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履行注销手续。(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5.在运业务系统操作审计:各单位在运业务系统禁止出现共用帐户及口令情况,禁止跨权限操作,要开启操作审计功能,确保每一步操作内容可追溯,操作人员可追溯。(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6.应用软件安全开发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应在专用的开发环境中进行,开发人员严禁对外泄漏开发内容、程序及数据结构等内容。(自《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

7.项目开发与推广环境管理:各单位要将信息化建设和推广项目开发与工作环境纳入信息内网统一管理,在信息内网划分独立的安全域。项目开发、调试、实施和信息传递必须在信息内网进行。要加强该安全域的安全访问控制措施与安全防护措施,严格访问策略与权限管理,与其他域仅进行必要的信息交互。(自《关于印发信息安全保密专项督查情况与整改要求的通知》)

8.业务信息系统上线测评:公司要组织对统一开发的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评,测评合格后方可上线。各单位自行组织研发的信息系统,要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对应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审,在系统上线前进行安全性测评,消除安全隐患。(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9.信息系统操作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上下线管理办法》,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数据交互和调试期间,认真履行相关流程和审批制度,执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不得擅自进行在线调试和修改,相关维护操作在测试环境通过后再部署到正式环境。对合作单位有关人员的操作,各单位要指定专人监控。(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10.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各单位要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工作,安全审计系统要定期生成审计报表,自动进行备份,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删除、修改或破坏。(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六、关于做好桌面计算机基础防护

1.内网计算机与相关外设管理:严禁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存储设备与信息内外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严禁在信息内网计算机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严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存储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信息;严禁信息内网办公计算机配置使用无线上网卡等无线设备;严禁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计算机交叉使用;严禁普通移动存储介质和扫描仪、打印机等计算机外设在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上交叉使用。(自《出自国家电网公司办公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2.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对内网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应用,确保桌面终端计算机注册率达到100%并与总部级联畅通,要加强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终端安全情况分析与问题处置,严禁基线策略不全,关闭默认共享,杜绝终端空口令、弱口令和非法外联的情况,计划内和计划外的级联切断操作必须报总部审批。严禁私自卸载桌面终端管理系统客户端。(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内网计算机桌面终端系统管理规定(试行)》)

3.桌面终端安全域管理:信息内外网桌面终端安全域要要采取安全准入管理、访问控制、入侵监测、病毒防护、恶意代码过滤、补丁管理、事件审计、桌面资产管理等措施进行安全防护。(自《国家电网公司办公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规定》)

4.计算机安全接入管理:各单位所有计算机及外设要统一管理,统一登记、统一配置属性参数;严禁私自修改计算机及外设的配置属性参数。各单位运行维护部门要对接入信息内外网的办公计算机IP地址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并将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绑定,如需修改要报知计算机运行维护部门,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维护。(自《国家电网公司办公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5.内外部研发技术支持人员桌面计算机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对内外部研发技术支持人员的管理。所有在信息内网开展工作的内外部研发技术人员的计算机要安装公司统一部署的桌面终端管理系统。(自《关于印发信息安全保密专项督查情况与整改要求的通知》)

6.计算机使用人员离岗离职管理:办公计算机使用人员离岗离职,有关部门要及时报运行维护部门对其办公计算机进行涉及企业秘密信息的清理,并取消其办公计算机及应用系统的访问权限。(自《国家电网公司办公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规定》)

七、关于信息设备等安全保密管理

1.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严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及互联网上交叉使用;严禁将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用于其他用途,涉及公司企业秘密的信息必须存放在保密区;严禁将安全移动存储介质中涉及公司企业秘密的信息拷贝到外网计算机。在安全移动存储介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检查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2.办公外设存储管理:严禁开启使用办公外设的存储功能,对于需要维修的办公外设,要确保办公外设不存有公司相关信息。(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3.信息设备销毁或报废安全管理:各单位要加强信息设备销毁或报废环节安全管理,确保信息设备在销毁或报废后,原存储信息不可被恢复。(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4.办公区域安全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办公区域安全管理,在办公区域中分离出接待区域,外来人员的访问范围要控制在接待区域,员工离开办公区域要及时清理桌面办公文件,锁定桌面终端计算机屏幕,防止外来人员接触办公区域信息处理设施及文件材料,避免未授权访问与操作。(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八、关于加强信息系统账号安全管理

1.投运或上线系统缺省账户管理:应用软件、系统正式投运或上线后,应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删除或者禁用不使用的系统缺省账户、测试账号,杜绝缺省口令帐号。(自《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

2.废旧帐号管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废旧账号清理工作,要建立废旧账号清理制度,及时删除由于人员离职、调动等原因造成的长期废弃未用的旧账号,避免非公司人员利用废旧帐号权限而产生的安全威胁。(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口令管理暂行规定》)

九、关于加强口令规范使用

1.用户口令管理:杜绝信息系统、桌面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用户访问账号和口令为空或相同。口令要足够强健(长度不得少于 8 位,由字符和数字或特殊字符组成),要及时更新。系统员口令修改间隔不得超过 3 个月并且不能使用前三次以内使用过的口令。用户丢失或遗忘口令,必须向相关口令管理或运维部门重新申请。(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口令管理暂行规定》)

十、关于加强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

1.数据备份策略:各单位要根据各种数据的重要性及其容量,确定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和保留周期,制定确保数据安全、有效的备份策略以及恢复预案。在运系统备份需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对于关键业务系统,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备份数据的恢复演练。(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规定》)

2.备份系统运行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备份系统的运行管理,对备份系统的操作要记入运行日志,操作影响到数据备份的,要通知所有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并履行审批手续。(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规定》)

3.数据备份的存放:数据备份至少要保留两份拷贝,一份在现使用地保存,以保证数据的正常快速恢复和数据查询,另一份在现使用地外保存,避免发生灾难事件后数据无法恢复。(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规定》)

4.备份存储介质管理:数据备份与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存储介质的管理,建立介质的管理制度和废弃介质的处理制度,符合有关保密管理规定,存储介质要存放在适于保存的安全环境(如防盗、防潮、防鼠害、磁性介质远离磁性、辐射性等),并有严格的存取控制,对备份了数据的存储介质要进行定期检查,确认所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规定》)

十一、关于加强病毒(木马)检测与防护

1.防病毒(木马)软件部署:各单位信息内外网必须使用企业级防病毒(木马)软件,并及时升级。严禁私自卸载统一安装的防病毒(木马)软件,同时定期组织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加强防病毒、木马的意识,严禁打开来历不明的程序和邮件。(自《国家电网公司办公计算机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规定》)

2.恶意代码检测:各单位要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做好记录,定期开展分析;加强防恶意代码软件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等管理;(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3.软件安全性测试:各单位要对外包开发的软件执行全面的安全性测试,严禁直接使用,关键程序要检查源代码。(自《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通用安全要求》)

十二、关于加强信息机房安全管理

1.信息机房规范管理:严格执行信息机房管理有关规范,确保机房运行环境符合要求;严格机房出入管理,要设置机房门禁系统,要加强机房安全监控。机房中信息系统测试环境和信息系统正式运行环境要物理分离。(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2.信息系统机房资产管理:严格执行信息系统机房资产管理,编制资产清单, 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机房标识标准》标识规范,根据资产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3.机房配线间信息设备的安全管理:公司各单位要加强信息机房相连配电间、配线间的信息设备安全管理,有效控制接触设备人员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维修、施工时误操作(误碰)信息设备而造成网络中断、设备停运等,并做好相应应急措施。(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十三、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应急演练与处理

1.应急组织:各单位要成立各级应急领导小组,明确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制定、修订以及应急处置的牵头部门或单位,落实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权限。(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2.预案编制:各单位要做好应对各种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应急资源准备、保障措施准备和超前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3.培训与演练: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对各种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在安全保电和重大节假日前均应开展相关的演练。(自《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十四、关于加强信息系统合作单位信息安全管理

1.外部合作单位(人员)保密管理:信息系统外部合作单位除与公司总部签订保密协议和保密承诺书外,要与有业务关系的公司各级法人单位逐一签订保密协议与承诺书;对于由于工作原因接触公司敏感信息的非合作单位的第三方人员,如检查人员、调研人员等,也要与公司签署相应保密协议,对于其所接触资料进行登记和跟踪处理。(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

2.外部合作单位(人员)安全管理:各单位要加强对信息系统内外部合作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合同、保密协议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系统合作单位开发测试环境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严禁信息系统合作单位在对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网络和信息系统中存储和运行公司相关业务系统数据。严禁外部技术支持单位与互联网相连的服务器和终端上存储涉国网公司商业秘密文件。严格外部人员访问程序,对允许访问人员实行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自《关于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3.合作单位“国家电网”标识管理:要加强对信息系统合作单位使用“国家电网”标识的管理,对信息系统的外部合作单位要冠以“国家电网”标识的成果必须要履行相应手续,对非公司认可的信息化成果不得标注公司标识。(自《关于国家安全部门检查营销系统研发人员计算机情况的通报》)

十五、关于加强常态安全巡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反事故措施 篇6

关键词: 继电保护

1.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

基本要求:(1)消除寄生回路;(2)增强保护功能的冗余度。1.1 直流溶断器的配置原则如下:

1.1.1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1.1.2 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例如母线差动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线路横联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和各种双断路器的变电所结线方式(一又二分之一断路器、双断路器、角结线等):(1)每一断路器的操纵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2)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由另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1.1.3 有两组跳闸线卷的断路器,其每一跳闸回路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1.1.4 有两套纵联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

1.1.5 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保护与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溶断器供电。1.2 接到同一熔断器的几组继电保护直流回路的结线原则:

(1)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断电的线卷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对专用端子取得直流的正和负电源。

(2)不答应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包括跳闸继电器,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进的直流正和负电源。(3)假如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同样也必须只能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和负电源。

1.3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答应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

1.4 找直流接地,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对在直流熔断器的联结,并在操纵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回路恢复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置的运行。

1.5 所有的独立保护装置都必须设有直流电源断电的自动告警回路。1.6 上、下级熔断器之间必须有选择性。

2.保护装置用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合)闸出口继电器及相关回路

2.1 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卷的线径不宜小于0.09mm,如用线径小于0.09mm的继电器时,其线卷须经密封处理,以防止线卷断线,假如用低额定电压规格(如220V电源用110V的继电器)的直流继电器串联电阻的方式时,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负电源。

2.2 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下面要求的消弧回路:(1)不得在它的控制接点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2)不论是用电容或反向二级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卷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级管上串进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级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卷回路短接。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卷的端子上。

(3)选用的消弧回路用反向二级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尽不答应低于600V。

(4)注重因关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沿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2.3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太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50,以防止继电器线卷正电源侧接地时因直流回途经大的电容放电引起的误动作;但也不应过高,以保证直流电源降低时的可靠动作和正常情况下的快速动作。对于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例如5瓦以上)如为快速动作的需要,则答应动作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的50,此时必须保证继电器线卷的接线端子有足够的尽缘强度。假如适当进步了起动电压还不能满足防止误动作的要求,可以考虑在线卷回路上并联适当电阻以作补充。

由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由于联线长,电缆电容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误动作,应采用较大起动功率的中间继电器,但不要求快速动作。2.4 断路器跳(合)闸线卷的出口接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联自保持的继电器回路,保证:

(1)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不断弧。(2)断路器可靠跳、合。

只有单出口继电器时,可以在出口继电器跳(合)闸接点回路中串进电流自保持线卷,并满足如下条件:

(1)自保持电流不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一半左右,线卷压降小于5额定值。(2)出口继电器的电压起动线卷与电流自保持线卷的相互极性关系正确(3)电流与电压线卷间的耐压水平不低于交流1000V一分钟的试验标准(出厂试验应为交流2000V一分钟)。

(4)电流自保持线卷接在出口接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

有多个出口继电器可能同时跳闸时,宜由防止跳跃继电器TBJ实现上述任务,防跳继电器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其动作电流小于跳闸电流的一半,线卷压降小于10额定值,并满足上述(2)~(4)项的相应要求。2.5 不推荐采用可控硅跳闸出口的方式。

2.6 两个及以上中间继电器线卷或回路并联使用时,应先并联,然后经公共联线引出。3.信号回路 3.1 应当装设直流电源回路尽缘监视装置,但必须用高内阻仪表实现,220V的不小于20千欧;110V不小于10千欧。

3.2 检查测试带串联信号继电器回路的整组起动电压,必须保证在80直流额定电压和最不利条件下分别保证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都能可靠动作。4.跳闸压板

4.1 除公用综合重合闸的出口跳闸回路外,其他直接控制跳闸线卷的出口继电器,其跳闸压板应装在跳闸线卷和出口继电器的接点间。

4.2 经过共用重合闸选相元件的220kV线路的各套保护回路的跳闸压板,应分别经切换压板接到各自起动重合闸的选相跳闸回路或跳闸不重合的端子上。4.3 综合重合闸中三相电流速断共用跳闸压板,但应在各分相回路中串进隔离二级管。

4.4 跳闸压板的开口端应装在上方,接到断路器的跳闸线卷回路;压板在落下过程中必须和相邻压板有足够的间隔,保证在操纵压板时不会碰到相邻的压板;检查并确证压板在扭紧螺栓后能可靠地接通回路;穿过保护屏的压板导电杆必须有尽缘套,并距屏孔有明显间隔;检查压板在拧紧后不会接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需立即处理或更换。5.保护屏

5.1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联通。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联通,各行专用接地铜排首末端同时联接,然后该接地网的一点经铜排与控制室按地网联通。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不得小于100平方毫米。5.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5.3 屏上的电缆必须固定良好,防止脱落拉坏接线端子排造成事故。

5.4 所有用旋钮(整定用压板用)接通回路的端子,必须加铜垫片,以保护接通良好,非凡注重不因螺杆过长,以致不能可靠压接。5.5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地隔开。

5.6 到集成电路型保护或微机型保护的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应先经抗干扰电容(最好接在保护装置箱体的接线端子上),然后才进进保护屏内,此时:(1)引进的回路导线应直接焊在抗干扰电容的一端上;抗干扰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接到屏的接地端子(母线)上。

(2)经抗干扰后引进装置在屏上的走线,应阔别直流操纵回路的导线及高频输进(出)回路的导线,更不得与这通些导线捆绑在一起。(3)引进保护装置逆变电源的直流电源应经抗干扰处理。

5.7 弱信号线不得和有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卷回路)的导线相邻近。5.8 高频收发信机的输出(进)线应用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米。

5.9 两个被保护单元的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时,其安装必须明确分区,并划出明显界线,以利于分别停用试验。

一个被保护单元的各套独立保护装置配在一块屏上,其布置也应明确分区。5.10 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6.保护装置本体

6.1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证可靠接地。

6.2 所有隔离变压器(电压、电流、直流逆变电源、导引线保护等)的一二次线卷间必

须有良好的屏蔽层,屏蔽层应在保护屏可靠接地。

6.3 外部引进至集成电路型或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空接点,进进保护后应经光电隔离。

6.4 半导体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只能以空接点或光耦输出。7.开关场到控制室的电缆线 7.1 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引进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各相电流和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

7.2 不答应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7.3 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

7.4 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7.5 穿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地防止积水。8.仪用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

8.1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8.2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护、各种双断路器主结线的保护电流回路,其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8.3 经控制室 零相小母线(N600)联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只应在控制室 将N600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场的接地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接触器等。8.4 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卷,如以为必要,可以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卷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所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千安。

8.5 宜取消电压互感器二次B相接地方式,或改为经隔离变压器实现同步并列。8.6 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回路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或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可以在控制室内也可以在开关场实现一点接地。

8.7 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开关场引进线和互感器三次的两(三)根开关场引进线必须分开,不得公用。

8.8 多绕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线卷接进保护回路的接线原则如下:(1)装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母线侧。

(2)保护接进的二次线卷分配,应非凡注重避免当一套线路保护停用(为了试验)而线路继续运行时,出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时的保护死区。

8.9 新安装及解体检验后的电流互感器应作变比及伏安特性试验,并作三相比较以判别二次线卷有无匝间短路和一次导体有无分流;注重检查电流互感器末屏是否已可靠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伏安特性需与接进的电流继电器起动值校对,保证后者在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能可靠动作。9.整流电源及储能电源

9.1 用整流电源作浮充电源的直流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流电压波动范围应<±5额定值。(2)波纹系数<5(3)失往浮充电源后的最大负载下的直流电压不应低于80的额定值。9.2 新设计变电所,不应采用储能电源作操纵电源。对现有系统,其操纵电源应分为如下的各独立组,并定期作操纵试验。

(1)配出线瞬时动作保护一组,保证可同时供三台断路器跳闸和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再可靠跳闸;此外,当线路故障使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时,保护必须瞬时动作切除故障。

(2)配出线带时限动作的保护一组(瞬时与延时保护用同一出口继电器的例外)。(3)每台变压器保护一组,能同时跳开各侧断路器。(4)信号电源。

(5)试验用电源。不得以运行中的保护电源为试验电源。10.保护二次回路电压切换

10.1 用隔离刀闸辅助接点控制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应有一付电压切换继电器接点 作监视用;不得在运行中维护刀闸辅助接点。

10.2 检查并保证在切换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压互感器二次反充电。10.3 手动进行电压切换的,应有专用的运行规程,由运行职员执行。10.4 用隔离刀闸辅助接点控制的切换继电器,应同时控制可能误动作的保护的正电源;有处理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与同时不动作等异常情况的专用运行规程。11.保护原理

11.1 110kV及以上电压线路保护、包括各套保护装置间的相互配合,应按“四同一”

技术原则有组织地进行分类检查,凡属严重影响保护性能部分,应安排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更新或改进。

11.2 处理原有相间间隔保护不满足先单相后延时发展成两相不接地或对称三相短路情况下的无选择性跳闸的原则:(1)220kV线路一般由纵联保护保证。

(2)没有振荡题目的线路,非凡是110kV线路,要求间隔一、二段不经振荡闭锁控制。

(3)新设计的间隔保护,凡有可能的,宜增设不经振荡闭锁而用延时躲振荡的一、二段(或相应的功能)。11.3 重申如下原则:

(1)高频相差保护用两次比相。

(2)间隔保护用电流起动;振荡闭锁第一次起动后,只能在判别系统振荡平息后才答应再开放;间隔保护瞬时段在故障后短时开放。

(3)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为确保多相故障时可靠不重合,宜增设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接点两两串联解除重合闸的附加回路。

11.4 采用相位比较原理的母差保护在用于双母线时,必须增设两母线先后接连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切除后一组母线故障的保护回路。11.5 远方直接跳闸,必须在相应的就地判据控制。11.6 不答应在强电源侧投进“弱电源回答”回路。

11.7 有独立选相跳闸功能的保护和经公用重合闸选相回路的保护装置共用时,前者仍应直接执行分相出口跳闸的任务;如有必要,可同时各用一组接点相互起动非全相运行的闭锁回路。

11.8 纵联保护的逻辑回路必须与通讯通道的特点和收发信机的特性相协调;对收发信机的输进/输出的工作信号时延特性、在通道各种强干扰信号下(包括故障点电弧产生的5MS左右的强干扰)可能丢失信号及误收信号的特性等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性能,提出明确的要求。

11.9 电压二次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失压,都应发出警报,闭锁可能误动作的保护。

11.10 原设计要求用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构成的电压回路断线闭锁保护,假如只用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时,必须注重解决因此而带来的电压断线闭锁失效的题目。

11.11 双母线断路器失灵保护

除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断路器非全相开断的保护外,均应设有足够灵敏度的电压闭锁控制多接点回路,闭锁接点应分别串接在各跳闸继电器接点中,不共用。为了适应降低电压闭锁元件的起动值的需要,应在零序电压继电器的回路中设三次谐波阻波回路。

11.12 采用三相电压自产零序电压的保护应注重当电压回路故障时同时失往相间及接地保护的题目。

11.13 所有发电机、变压器等的阻抗保护,都必须经电流起动,并应有电压回路断线闭锁。

11.14 电力载波答应式纵联保护只能用相一相耦合通道;但当发生多相故障时,原理上也可能拒动,应以此考虑配合要求。

11.15 采用解除闭锁式纵联保护,当反方向故障时,也必须提升导频功率至全功率,两侧时间配合关系要求与一般闭锁式一样。

11.16 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采用零序方向纵联保护时,应有健全相再故障时的快速动作保护。

11.17 重和闸应按断路器配置。

11.18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高压断路器、变压器的高压侧断路器、母线断路器和采用三相重合闸的线路断路器等均宜选用三相操纵的断路器。12.现场试验

12.1 必须要有明显的断开点(打开了压板或接线端子片等)才能确认,也只能确认在断开点以前的保护停用了;假如压板只控制本保护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线卷回路,则必须断开跳闸接点回路才能以为该保护确已停用。

对于采用单相重合闸,由压板控制正电源的三相分相跳闸回路,停用时除断开压板外,尚需断开各分相跳闸回路的输出端子,才能以为该保护已停用。12.2 不答应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他测试工作;也不答应在保护未停用的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钮(除闭锁式纵联保护的起动发信按钮外)作试验。

12.3 所有的继电保护定值试验,都必须以符合正式运行条件(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等)为准。

12.4 分部试验应采用和保护同一直流电源,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供电。

12.5 只能用整组试验的方法,即除由电流及电压端子通进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外,保护装置处于与投进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下,检查保护回路及整定值的正确性。不答应用卡继电器接点、短路接点或类似人为手段作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12.6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外部结线进行改动,即便是改动一根联线的最简单情况,也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1)先在原图上作好修改,经主管继电保护部分批准。

(2)按图施工,不准凭记忆工作;拆动二次回路时必须逐一作好记录,恢复时严格核对。

(3)改完后,作相应的逻辑回路整组试验,确认回路、极性及整定值完全正确,然后交由值班运行职员验收后再申请投进运行。

(4)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现场与主管继电保护部分修改图纸,工作负责人在现场修改图上签字,没有修改的原图应要求作废。

12.7 不宜用调整极化继电器的接点来改变其起动值与返回值;厂家应保证质量并应对继电器加封。

12.8 应对保护装置作拉合直流电源的试验(包括失压后短时接通及断续接通)以及直流电压缓慢地、大幅度地变化(升或降),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有误动作或信号误表示的情况。

12.9 对于载波收发信机,无论是专用或复用,都必须有专用规程按照保护逻辑回路要求,测试收发信回路整组输进/输出特性。

12.10 在载波通道上作业后必须检测通道裕量,并与新安装检验时的数值比较。12.11 新投进或改动了二次回路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变压器由第一侧投进系统时必须投进跳闸,变压器充电良好后停用,然后变压器带上部分负荷,测六角图,同时测差回路的不平衡电流或电压,证实二次结线及极性正确无误后,才再将保护投进跳闸,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变压器的重瓦斯保护均应投进跳闸。12.12 所有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纵差、横差等)在投进运行前,除测定相回路及差回路电流外,必须测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以确证回路完整正确。12.13 对于集成电路型及微机型保护的测试应注重:(1)不得在现场试验过程中进行检验。

(2)在现场试验过程中不答应拔出插板测试,只答应用厂家提供的测试孔或测试板进行测试工作。

(3)插拔插件必须有专门措施,防止因人身静电损坏集成电路片;厂家应随装置提供相应的物件。

(4)必须在室内有可能使用对讲机的场所,用无线电对讲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对保护作干扰试验。假如保护屏是带有铁门封闭的,试验应分别在铁门封闭与打开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过程中保护不答应出现有任何异常现象。

12.14 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地恢复)时不能自动起动的直流逆变电源,必须更换。

12.15 所有试验仪表、测试仪器等,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相应的接地(在被测保护屏的接地点)后,才能接通电源;注重与引进被测电流电压的接地关系,避免将输进的被测电流或电压短路;只有当所有电源断开后,才能将接地点断开。)12.16 所有正常运行时动作的电磁型电压及电流继电器的接点,必须严防抖动;非凡是综合重合闸中的相电流辅助选 相用的电流继电器,有抖动的必须消除或更换。

12.17 对于由3Uo构成的保护的测试:

(1)不能以检查3Uo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3Uo回路良好。(2)不能单独依靠“六角图”测试方法确证3U0构成的方向保护的极性关系正确。

(3)可以包括电流及电压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联接与方向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试验,以确证整组方向保护的极性正确。

(4)最根本的办法,是查清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极性,所有由互感器端子到继电保护盘的联线和盘上零序方向继电器的极性,作出综合的正确判定。12.18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应以包括两组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和继电器元件等综合组成的整体进行整组试验,以确证回路结线及极性正确。

12.19 多套保护回路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停用其中一套保护进行试验时,或者与其他保护有关联的某一套进行试验时,必须非凡注重做好其他保护的安全措施,例如将相关的电流回路短接,将接到外部的接点全部断开等等。12.20 在可靠停 用相关运行保护的条件下,对新安装设备进行各种插拔直流熔断器的试验,以确证没有寄生回路存在。13.现场运行

13.1 纵联保护(如高频相差保护、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等)的任一侧需要停用或停直流电源时(例如为了寻找直流电源接地等),必须先报调度,请求两侧都停用,然后才答应作业,作业完后,两侧保护按规定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程序恢复运行。13.2平行线的横差保护,当一侧的断路器断开,形成一回线送电、一回线充电的运行方式时,假如横差没有经检查邻线过电流控制,则两侧都应断开运行中一回线的横差保护的跳闸压板(即停用保护),但处于充电状态的一回线的压板不应断开(保护继续运行)。操纵顺序应在一次系统操纵完后,才往断开压板;恢复时先投压板然后进行一次系统操纵。

13.3 线路纵联保护每年的投进运行时间不得小于330天;配置双套纵联保护的线路,任何时候都应有一套纵联保护在运行中,非凡情况须经领导审批。13.4 线路基建投产,相应的保护包括纵联保护,必须同步投进运行。

13.5 电力线高频保护,必须天天交换通道信号,保护投进运行时收信裕量不得低于8.68db(以能开始保证保护可靠工作的收电平值为基值),运行中当发现通道传输衰耗较投运时增加超过规定值(3.0db)时,应立即报告主管调度通知有关部分,以判定高频通道是否发生故障、保护是否可以继续运行;运行中如发现通道裕量不足5.68db时,应立即通知上述调度机构请求将两侧纵联保护一起停用,然后才通知有关部分安排相应的检查工作。

13.6 答应式纵联保护的发信及收信信号和闭锁式纵联保护的收信信号应进行故障录波。

13.7 触动外壳时有可能动作的出口继电器,必须尽快更换。14.厂用电保护 各网、省局应结合运行经验分别制订相应的反事故措施,避免厂用电事故引起全厂停电。15.其他

15.1 为了保证静态保护装置本体的正常运行,最高的四周环境温度不超过 40℃,安装装置的室内温度不得超过 30℃,如不满足要求应装设空调设施。15.2 用水银接点的瓦期继电器必须更换。

15.3 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必须以实测值为准。

15.4 故障录波器盘的电流电压回路及其接线端子等,必须满足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质量要求,其接进电流应取自不饱和的仪表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回路,否则取自后备保护的电流回路,并接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末端。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应按继电保护回路的尽缘和抗干扰要求进行试验。15.5 导引线电缆及有关接线应满足如下要求:(1)引进高压变电所开关场的导引线电缆部分,应采用双层尽缘护套的专用电缆,中间为金属屏蔽层,屏蔽层对外皮的耐压水平可选用15kV,50HZ,1分钟。(2)对于短线路,可以上述专用电缆直接联通两侧的导引线保护,但注重:(2)—1 供导引线保护用的芯线,必须确证是一对对绞线。不答应随便接进情况不明的其他两根线。

(2)—2 导引线电缆的芯线,接到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线圈。隔离变压器的屏蔽层必须可靠地接进控制室地网,隔离变压器屏蔽层对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线圈的耐压水平也应是15kV,50HZ,1分钟。所有可能触及隔离变压器高压侧的操纵,均应视为接触高压带电设备处理。

(2)—3 同一电缆内的其它芯线接进其它控制室设备时,也必须先经耐压水平15kV的隔离变压器隔离。不答应在变电所地网接地;更不答应出现两端接地的情况。

(2)—4 引到控制室的导引线电缆屏蔽层应尽缘,保持对控制室地网15kV的耐压水平;同时导引线电缆的屏蔽层必须在离开变电所地网边尚50—100米处实现可靠接地,以形成用大地为另一联接通路的屏蔽层两点接地方式。(3)对较长线路,可以只在引进变电站开关场部分采用双层尽缘护套的专用导引线电缆,并在距开关场地网边沿50—100米处接进一般通讯电缆。除遵守上一条原则外,并注重:

(3)—1 导引线保护用的一对通讯电缆芯线,也必须是对绞线。

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 篇7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方法,具体措施

0引言

电能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极为重要, 随着社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 用电检查工作的不到位导致窃电现象时有发生, 这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窃电者的窃电手段越来越高,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供电秩序。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 对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以期减少当前窃电行为频发的现象。

1常见窃电方法

常见的窃电方法极多, 形式也五花八门,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其根本原理是不变的, 公式为。

窃电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 即电压、电流和时间。如改变电流或者电压能够使电能表的走速变慢或是停转甚至是反转, 以此达到窃电目的; 还可以对电能表结构进行更改, 如增加电阻或者容性元件、内部分压分流、更换计数器等, 这些方法也能达到窃电目的; 更有甚者直接不接电能表。按照窃电原理的不同, 可以分为多种窃电类型, 主要有欠流法窃电、欠压法窃电、 移相法窃电、扩差法窃电、无表法窃电。

1. 1欠流法窃电

欠流法窃电主要是通过对计量电流回路的接线进行改造, 减少电流线圈流过的电流, 以此减少计量电量。欠流法窃电的方法较多, 主要有四种: 改变电流互感器匝数比、短接电流回路、断开电流回路、改变电路接法[1]。其中最为常见的欠流法窃电方法为电路接法, 如互换点相电流表相线和零线, 加接旁路部分负荷, 在低压三相三线两元件电量表V项接入单向负荷。详见图1。

1. 2欠压法窃电

欠压法窃电是指对电能计量电压回路的接线进行改变, 造成计量电压回路故障, 导致电量计量减少, 以此达到窃电目的。 欠压法窃电方法较多, 最主要的有三种: 一是改变电路接法。 二是使电压回路开路。三是串入电阻降压[2]。欠压法窃电接线图详见图2。

1. 3移相法窃电

移相法窃电是指对电能表正常接线进行改变, 或者接入特定感容元件将电表线圈中的电流、电压相位关系进行改变, 导致电表转速下降, 甚至出现反转现象。移相法窃电的方法也较多, 最为常见的有四种: 采用感容元件移动相位、用变压器或者变流器给电表附加电流电压、采用外部电源促使电表倒转、改变电流电压回路接法[3]。

1. 4扩差发窃电

扩差发窃电是指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 私自将电表拆开改变其内部结构, 以此达到窃电目的, 如使用强电场、磁场、暴力等行为对电表性能进行破坏, 导致电表误差大量扩大。扩差发窃电在众多窃电方法中最为常见, 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正是扩差发窃电备受窃电者喜欢的根本原因。如只需要将一块电磁铁放在电表后面, 就能轻而易举地对电能计量造成影响, 即便是现场对其进行测量, 低压侧有电流, 且电压也毫无异常, 但是三相电流皆无, 且脉冲指示灯不在工作。扩差发窃电方法中较为常见的有三种: 改变电表的安装条件、对电表使用机械力或大电流进行破坏、私自拆开电表。

1. 5无表法窃电

无表法窃电是指窃电者未经供电部门的许可, 私自在其供电线路上引出接线或者绕越计量装置用电。若说前几种窃电行为还属于偷偷摸摸类型, 那么无表法窃电就属于明目张胆类型, 这与公然抢劫并无二异, 同时由于窃电者随意张拉电线, 对线路造成严重损害, 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如窃电者私自剥开电缆接线用电等。

2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

2. 1缺乏证据, 有效性被质疑

电能与其他商品不同, 其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同时产生, 因此电能被盗与其他商品被盗有极大的区别。1窃电者能够对窃电现场进行销毁, 不会留下任何痕迹。2窃电工具较小, 不易发现。3盗窃获得的电能不需要运输、储藏。4即便窃电者被当场抓住, 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其在盗电。以上四种特点导致检查人员在查证时无法取得有效证据, 给用电检查造成极大的影响。

2. 2检查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供电企业的客户数量越来越多, 而用电检查队伍的人员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再加上目前窃电者的窃电手法越来越高明, 检查人员的数量与装备已无法跟上窃电行为的发生频率。虽然一些供电企业通过定期培训等方法提高了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 也配备了部分相关的检测设备, 但是总体上还是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由于目前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及反窃电措施的力度不强, 反窃电工作尚处于自发性阶段, 导致反窃电技术与窃电者窃电的专业化形成了明显对比。

2. 3检查人员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窃电者受到了利益的驱使进行窃电, 加上其身后还有各种势力和因素相助, 因此检查人员在检查时窃电者的态度极其蛮横。有的甚至直接大打出手, 而检查人员却是手无寸铁, 其人身安全没有得到任何保障。就目前, 全国已发生了多起窃电者殴打检查人员致其伤残的案例。

3用电检查反窃电措施

3. 1加强检查人员专业能力

窃电与反窃电就如矛与盾, 在窃电技术日趋提升的今天, 检查人员的反窃电技术也必须有相应的提升。为此, 供电企业必须定期对检查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更多的反窃电技术,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 才能在窃电技术千变万化的今天打击窃电者的嚣张态度[4]。

3. 2加大打击窃电的宣传

打击窃电行为, 单单由检查人员进行必然是不足的, 这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加大打击窃电的宣传力度, 向群众宣传窃电给社会、人民带来的危险, 调动公众积极性, 使窃电者无法明目张胆地进行窃电。同时利用媒体, 对查处的窃电行为进行报道, 对窃电者的处罚结果进行强调, 使部分窃电者警醒, 不敢继续从事窃电行为, 以此提高反窃电工作的效率。

3. 3提高法律制意识

窃电已不是简单的违约问题, 从其对社会造成的危险程度来看, 必须上升至法律高度, 供电企业应提高法律意识, 对于窃电者绝不姑息。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中, 须与公安机关进行合作, 及时、准确地收集证据, 对于确认有窃电行为者, 应追求其法律责任, 使窃电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3. 4转变用电检查模式

供电企业可以将用电检查模式进行完善, 如组织检查人员进行异地交叉检查[5]。反窃电工作对技术要求及对检查人员的原则性要求较高, 不但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还需要各个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和监督。异地交叉检查模式能够有效加强检查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及行为监督, 在相互学习、进步的过程中提高反窃电的整体水平。

4结语

用电检查工作的质量会对供电企业的权益及供电的正常造成直接影响。只有不断采用现代化的用电检查技术, 及时对窃电行为进行发现并有效制止, 才能避免供电企业因窃电造成巨大损失, 同时才能保证供电的正常。另外, 在用电检查工作中, 检查人员的责任心非常重要, 要对细节上的工作进行重视, 如此才能有效发现窃电行为, 进行及时处理, 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珏, 张姝.用电检查中的反窃电研究[J].电子制作, 2014 (2) .

[2]肖飞.刍议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的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9) .

[3]李玉梅.窃电常见现象及反窃电措施[J].华北电力技术, 2011 (11) .

[4]陈治全.浅谈用电检查中的窃电与反窃电及其科学管理措施[J].机电信息, 2010 (30) .

用电反事故措施 篇8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证据;电力合同;宣传;创新

中图分类号:TM76;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098-03

电力供应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窃电行为对电网和人身的安全都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做好用电检查管理,加强反窃电工作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工作。目前窃电行为更加复杂,技术性越来越高,反窃电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作为反窃电工作人员,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结合实际工作,仔细分析目前反窃电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式。

因此需要对反窃电工作展开深入研究,最大程度降低窃电行为,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窃电产生的原因

窃电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能威胁到窃电者的安全。但是各种违章用电的情况却屡见不鲜,究其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1.1 用户对用电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认识不足,没有意

识到窃电给自身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严重后果

从发现的窃电记录来看,窃电行为在各种情况下都有分布,有部分都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是窃电。法律意识的淡薄是窃电行为的根本因素。

1.2 窃电者受到了利益的诱惑,因而铤而走险进行窃电

对于一些用电大户,用电费用是其成本的一部分。为了降低支出,因此为了这部分利益进行窃电。

1.3 对窃电行为惩处不力

由于对窃电者没有做到有限管理,对发现的窃电者惩处不力,会让窃电者形成侥幸心理,导致窃电行为进一步恶性发展。

2 反窃电面临的问题

2.1 窃电技术更加隐蔽

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电网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窃电技术也逐步发展变得更加隐蔽。从技术上来看,窃电技术越来越智能。在原来的窃电行为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对电能表破坏等方式使得电量难以准确计量,电力企业通过提高巡查频率,是能够及时处理这种简单的窃电行为。

但是目前的窃电技术是通过高科技窃电仪器使电能表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改变,使电能表无法准确测量到实际用电量。这种窃电方式在平常用电检查中难以发现,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如以下两种技术型窃电:

①加装分流电阻,如图1所示。

②加接带电子遥控的线路板,如图2所示。

另外,部分用户拒绝供电企业对电能表进行检查导致纠纷,因此查找这种隐蔽性的窃电行为难度更大。

2.2 窃电主体增多

由于利益驱使,窃电行为其实在我们周边经常出现,窃电的范围逐渐增大。在城市或农村,小企业或大企业,都存在窃电现象。

随着窃电主体增多,窃电行为的数量越来越多,给供电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能改变这种风气,窃电量会越来越大。

2.3 窃电行为取证难

由于电能是实时生产,实时使用的能源形式,看不见摸不着,窃电现场难以发现证据。并且一般窃电工具都比较隐蔽,更是加大了取证的难度。即使发现了窃电行为,但供电企业也无法第一时间调查出窃电量,只有在进行调查、总结资料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数据。

由于以上的各种因素,取证难度往往较大。同时对于已经取得的窃电证据,在走法律程序时有可能部分证据被司法部门否认,这样不但追不回经济损失,事件对企业形象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2.4 反窃电人员水平不高

反窃电人员在用电检查工作中不能与时俱进,熟练应用市场和法律开展工作。由于窃电者使用的窃电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供电企业的反窃电人员在设备的技术方面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延后。窃电技术已经专业化,而反窃电的方法和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

2.5 取证过程中遭遇“软”、“硬”兼备,企图私了

在取证过程中,窃电者往往采取“软”、“硬”兼备的方式,借此与现场取证者私了。“软”就是以金钱或物质作为铒儿,歧途私下解决,“硬”往往以暴力阻挠或威胁人生安全为手断,这对取证者的品质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3 反窃电措施

3.1 收集整理窃电证据

从分析上述反窃电工作面临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要利用法律打击窃电行为,就要掌握可靠的证据。为了提高反窃电工作的效果,就要重视窃电证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些证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比如采用询问笔录的方式,通过询问得到用户的用电情况,为对用户电量的分析提供数据。还可以收集到运行管理资料,找到窃电后出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电能表的数据差。通过录音、摄像记录窃电现场,将窃电行为用可以看到的方式进行记录,提高证据的可信度。另外,在窃电现场发现的窃电工具或元器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

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证据的实效性以及可用性,这样收集到的证据才能成为反窃电工作的坚实的基础。在日常中,可通过需求侧管理、线损管理等8方面提供信息,应充分利用线损异常信息、计量故障异常报警信息,作为窃电信息初始数据来源。

例如:2013年1月15日,中山供电局用检员通过电能计量管理系统自动采集用户现场电能量计量数据,包括示度电量、分时电量、冻结电量等营销收费服务所需电能量信息,实现远程抄表,为电力营销服务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支持手段和依据;通过监测现场用电计量情况,包括计量装置故障、计量回路异常分析,发现中山市某用户用电负荷于2012年11月4日开始发生变化,与其正常时用电负荷曲线对比有明显区别。根据用户用电负荷曲线分析,为间断式窃电,窃电时间时断时续,没一定规律,在抄表期前后用电负荷比较正常。经用电现场检查,存在“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计量不准或者失效”的事实,共追回损失329,856.36元。

3.2 规范电力合同

在于用户签订电力合同时,要与用户约定好不违规用电,以约束用户的用电行为。通过电力合同明确窃电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如果发生窃电行为,就需要根据合同中签订的内容进行补偿。通过这种方式,用户会了解到窃电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构成犯罪供电企业也能根据电力合同更好地对窃电行为进行打击处理。因此规范电力合同是防止窃电行为的重要法律手段。

3.3 加大用电宣传

在预防窃电行为的方法中,做好用电宣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用电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窃电的危害、用电的法律问题以及用电的安全问题。供电企业可以利用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对用户开展用电宣传,也可以利用互联网、QQ、微信等新兴平台进行宣传。通过一些典型的窃电实例,让用户理解到窃电对公共利益是一种侵害,同时对窃电者自身也会带来伤害。通过广泛的宣传,争取到广大群众对反窃电工作的支持。从以往经验来看,很大部分窃电行为是群众举报发现的,因此可以加大对群众的举报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如此,有利于反窃电工作的开展。

3.4 创新反窃电技术

由于窃电技术的发展,窃电行为越来越难以发现。作为供电企业员工,跟上技术发展潮流,对反窃电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出能够应对目前智能化窃电技术的设备,能有效抑制高科技窃电行为的出现。充分利用用电采集系统、营销系统以及生产系统,对用电量以及用电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特别是电能采集系统对各个用户的电量实时采集和反馈,成为窃电数据分析的主要依据。

3.5 加强员工培训

反窃电工作是一项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要求都高的工作,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反窃电员工的培训,建设成为作风好、技术高的工作队伍。

通过开展反窃电技术交流培训,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窃电行为动态,提高查处违章用电技能水平。反窃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将目光局限在追回电能损失,更要利用好法律,降低窃电行为,让大家遵守法律规定,有力开展反窃电工作。对于员工的培训工作还需要员工掌握详细的法律知识,这是优秀用电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

应该熟练掌握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熟练运用《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民法通则》等。这样才能够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的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违法情况的发生。

反窃电工作紧急性对于用电检查人员的要求进一步的提升,供电企业积极组织用电检查工作培训活动,是员工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的途径。员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用电检查工作中,使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不断的提升。

用电检查人员要结合理论知识,强化对用电检查工作的了解,认真学习窃电案例,在案例中积极吸取工作经验,这是指导工作、提升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方式。

3.6 运用法律对于窃电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

窃电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性质的严重性与发展的态势相关,对于和谐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法律武器对窃电行为进行及时的打击,维护用电检查的规范性。供电企业应该积极与公安部门相互配合,详细的收集案件的证据。并且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采用合法的手段对电费等进行追缴,对于严重的窃电者应该通过司法部门追求窃电者的责任,并且使窃电者受到相应的惩处,这样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教育其他人,避免窃电行为的再次出现。

3.7 坚持防范和查处相结合的原则

供电企业应该注重质量关的把握,对于窃电行为开展相应的惩处,对用电计量装置进行不断的完善,提升防窃电性能。强化防窃电性能将会提升窃电成本投入,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窃电行为的出现。

同时,应该加强对新型设备的投入使用,新型负荷控制终端设备等需要及时的更新防倒码功能软件,并且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改善用电检查的外部环境,实行“防抓并举”的用电检查策略。

用电检查工作的重心与策略应从以前以“抓为主、防为辅”的策略转移到“抓防并举”的工作方向上来。通过负荷控制终端实现了24 h对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对管理用户用电起到了关键作用,犹如供电企业在窃电者身边安装了一只千里眼,可以及时发现嫌疑用户用电负荷的异常情况,一旦出现用电异常情况,用电检查人员即可进行检查。

对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对于用电的管理。同时不断的强化系统,形成内外反窃电与用电检查交流经验的开展。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开展区域性用电状况调查工作,结合各区域反窃电经验,组织用电检查人员技术交流学习。反窃电工作较为复杂,社会性较强,需要长期保持。

因此在用电检查工作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为用电检查人员不断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增加了用电检查工作的难度。

4 结 语

用电检查中,开展反窃电措施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科技高度发达、群众法律意识增强的如今,在开展反窃电的工作中面临着技术和人情上的严峻考验。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反窃电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加强反窃电证据的收集整理,规范电力合同的填写,增强宣传力度,创新反窃电技术,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反窃电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方绍怀.一起用户窃电检查的分析及总结[J].科技经济市场,2011,(7).

[2] 华永政.试论供电企业反窃电管理的几项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上一篇:主题酒吧营销下一篇:推销管理技巧